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节能降耗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活动主题和时间
2009年,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推广使用节能产品,促进扩大消费需求”,活动时间为2009年6月14日至20日。
二、节能宣传周主要活动:
(一)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把节能与企业增效、克服金融危机影响结合起来,把节能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结合起来,广泛宣传国家有关节能方针政策,推动节能全民行动,营造浓厚的节能舆论氛围。从2009年6月14日至20日在建设路与工农路、天宁路、人民路交汇处,天宁路与端州路交汇处,星湖国际广场等,分别拉挂宣传横幅和放置气球飘带。
(二)举办节能知识培训班
1、2009年6月16日下午14:30—17:30分
地点:*供电局和平路营业厅二楼节能展示厅
举办节电培训班,由*供电局专家为我市企业相关人员讲授企业节电知识。
2、时间:2009年6月19日上午8:30—11:00
地点:*湖滨酒店会议厅(暂定)
举办节能知识培训班,邀请省节能监察中心专家、*弘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我市经贸及重点耗能企业相关人员讲授解节能与清洁生产基础知识。
(三)节能产品(技术)推介会
时间:2009年6月19日,上午11:05~12:30时
地点:*湖滨酒店会议厅(暂定)
由北京禄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节能产品生产企业代表进行节能产品推介,为企业代表解释各类节电技术与产品应用,展示节能产品。
(四)“中电旋风”全自动节能环保装置系统现场推介会(时间另定),由广东中电进出口*公司现场介绍利用复合助燃原理实现工业锅炉节能环保技术改造设备的使用及效果。
(五)“节能宣传周”户外活动
时间:2009年6月19日下午(半天)
地点:星湖国际广场
方式:在活动地点东面,分别布置“节能咨询区、节能图展区、节能游戏互动区、节能产品推广使用展示区、家电常识及科普宣传区”等五大主题区。通过生动的形式和有趣的互动,让广大群众了解节能的重要性必要性,提高自觉节能意识。
具体内容:
(1)节能咨询区:由*市经贸局、端州区经贸局、*供电局、*绿色创想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市迪生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和节能产品生产企业为市民提供“节能降耗”相关常识的咨询服务。同时通过“节能广播、节能宣传短片”等多媒体形式,向市民推广节能常识。
(2)节能图展区:以“新节能法、能源的保贵、节能常识、节能产品应用”为主题,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内容,向群众宣传“节能降耗”的法律法规及节能常识。
(3)节能游戏互动区:通过开展“家庭节电小能手”、“脚踏发电体验营”、“节能先锋”等有趣、形象的互动游戏,吸引市民共同参与到互动游戏中,使群众透过互动游戏体现“节能降耗”的方法与好处。
(4)节能产品推介展示区:由产品生产企业以实物展示的形式,配合解说员的现场讲解,向群众展示及介绍各类节能产品的用途、效能和使用方法。
(5)家电常识及科普宣传区:通过科普实物的形式,展示在日常家电的使用中“待机电器”对电能的消耗和不同节能级别电器,在同等条件下的电能消耗对比。配合现场讲解,以生动直接的方式向群众说明现时“节能降耗”的必要性。
(6)舞台活动区:开展“节能降耗,由我做起”的“节能宣传天使”签名仪式。由领导及邀请到场的学校学生代表在宣传横幅上签名,让节能宣传深入千家万户,从每个家庭每个未来主人翁做起。在舞台区进行现场节能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大体。
(六)节能宣传进社区活动(时间另定)
联合区委会为贫困或低保户进行家电安全检测,并免费为贫困或低保户更换节能灯具。
(七)开展“参观校园节能整改示范点”活动(时间另定)
地点:*市百花园小学
组织企业单位、学校代表现场参观由*市迪生节能服务有限公司为百花园小学改造的节能现场,并通过图片展示及现场讲解、数据分析等,充分了解节能改造效果。
(八)组织参加省的部分节能周活动:
(1)6月15日上午在*大学城广东科学中心召开的2009年广东省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暨高校文艺活动。
关键词:节约型高校;学生公寓;节能降耗;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作者简介:邓东华(1965-),男,四川绵阳人,南京工程学院后勤集团副总经理,副教授;吴顺富(1965-),男,江苏泰州人,南京工程学院后勤集团水电管理中心经理,高级技师。(江苏南京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工程学院党建与思政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Z20102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7-0142-02
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在科学、文明方面负有引领社会的责任,理应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率先垂范。节约型校园的创建,既要遵循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般原则,还要在节约文化的传播、具备节约理念和行为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也就是要将节约的理念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教师教学科研、校园行政与后勤服务等各个领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获得尽可能大的办学效益。在学校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节能改造,积极引入合同能源管理合作模式,在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进一步推进节约型校园的创建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前学校能源利用基本状况
南京工程学院主要耗能形式为电能、热电厂蒸汽和天然气。电能是学校消耗的最主要能源,在学校能源消费成本中占的比例最大,主要用于学校的教学、科研以及空调系统、热水供应、办公设备、照明、电梯、二次供水等方面。在学校全年能耗中学生公寓热水供应所消耗的能源占总能耗相当比例,而热水供应系统在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改造前主要是由电热锅炉、热电厂蒸汽和燃油燃气锅炉加热产生,损耗大、效率低、运行维护成本高,成为制约学校节能降耗工作的瓶颈,节能改造势在必行。
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新机制的引入
合同能源管理(EPC,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十分迅猛。合同能源管理是指节能服务公司和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提供节能项目用能状况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管理、节能量测量和验证等服务并保证节能量或节能率,用能单位保证以节能效益支付项目投资和合理利润的能源效率改进服务机制。合同能源管理的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一种节能业务方式。近年来,我国积极引入这一模式,出台了相应的财政奖励和税收优惠鼓励政策,并于2010年8月正式颁布了国家标准《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旨在将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新机制加以大力推广。
南京工程学院的用能系统较为复杂,用能规模比较大,且用能系统新老结合,日常维护保养工作量较大,个别设备老化较为严重。学校的工作重点是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后勤服务,由于能源专业技术和专业节能管理人才相对欠缺,尤其是办学资金不足,投入技术改造的专项资金有限,都是学校进一步搞好节能工作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为此经学校相关部门的调研论证,决定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来推动学校节能工作,从而为创建节约型高校奠定基础。
三、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基本方案及优点
合同能源管理类型通常包括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三种。这三种类型各有特点,通过分析比较,结合南京工程学院学生公寓热水供应系统运行现状,决定采用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该方式是将学校公寓热水供应系统采用用能整体打包,运用能源系统综合诊断方法,通过综合节能改造,提升整个用能系统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为了确保本次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成功实施并获得预期的节能效果,学校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到厂家、学校和单位进行调研、考察,并在合同签订前与能源管理公司方开展了详细的项目方案研讨工作,制订了全面、合理、可操作性强的项目实施方案,具体包括:
1.论证项目节能技改方案,评估项目节能潜力
合同签订前,学校要求能源管理公司做出合同期内将实施的主要节能技改方案,并组织相关人员对这些方案的可行性和节能潜力进行了评估,确保实现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目标。
2.界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范围
即项目边界条件,并对项目界定范围内的主要耗能设备,包括学校电锅炉以及换热器及其附属设备等,进行登记造册。项目界定范围内的各主要耗能设备、能量输运系统以及用能末端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保养与维修等仍由能源公司方负责,学校具有建议和监督管理权;合同期内实施的所有节能技术改造,必需在改造前出具详尽的改造方案和可行性报告,并报学校审核、批准和备案;合同期满后,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所投资的节能设备和节能收益将全部归属学校。
3.确定项目能耗基准条件
为简化操作,忽视一些对项目能耗影响较小的因素,确定基准年度的学校公寓热水温度与供应时间、设备老化和自然天气条件的基准条件。当合同年度内,这些条件与基准条件相比,发生较大的改变时进行必要的修正,并约定了相应的修正方法。节能改造项目由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全额投资、全权运作,并对节能改造的效果负责,学校无需承担相应风险。
4.确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效益分享原则和项目合同期限
为了避免合同期内每实施一单项节能技改项目,合同双方需进行烦琐的节能量测算与确认工作,同时确保学校方不承担任何风险,确定按项目合同年度核算收入总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作为学校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收益。按照能源管理公司对项目的实际投入改造费用,对学校实际年平均用水量,学校规定的收费标准以及合理的收益等因素,经论证最终确定合同年限,这样,既简化了操作,又保证了学校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收益。学校在无需太多投入的情况下,从项目启动起即可节省节能改造、能源消耗等费用支出,并且在合同期满后还可得到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所投入的节能设备,继续享受项目所带来的源源不断的节能收益。
5.确定项目结算方法
合同年度内对项目界定范围内消耗的水和电分别装表计量,由能源管理公司按表付费。学校则按照合同年度的合同价格支付能源管理有限公司费用。每合同年度末,合同双方根据约定的修正原则对该年度的能耗进行修正,并根据修正的结果进行年度总核算。
6.明确项目管理方法
该项目运行维护由能源管理公司负责,学校派相关部门配合该系统的日常管理并协调与学校相关部门的管理,学校省却对界定范围内能耗设备的节能管理。相对于自主聘请节能专家设计节能方案、采购节能设备、督导施工、聘用工程师操作维护、自行运营,合同能源托管不但避免了学校自主进行节能改造和管理带来的繁冗工作,还降低了学校的运营成本,且更便于学校管理;与此同时,学校可快速提高能源利用整体水平。合同能源管理公司通过其专家团队,综合采用成熟的节能技术、稳定高效的节能设备进行项目整体运作,相对于学校自行寻找节能设备,分期分散进行单一节能技术改造,托管之后不但可避免重复投资造成的浪费,而且使学校能源利用整体水平提高,节能收益更有保障。
四、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成效
2010年5月,南京工程学院和能源管理公司正式签订了《学生宿舍热水供应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用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全面取代原供热系统。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从安全管理角度,因水、电系统分离,解决了传统电热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寒冷季节无需电辅助加热器,系统运行节能、高效、安全、可靠。
合同的签订标志着学校基于热水供应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启动后,能源管理公司根据节能诊断结果,在加强管理节能的基础上,先后已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节能技改,组织实施了“空气源热泵系统改造”、“IC卡计量设备更换”及“IC卡计量系统升级改造”、“局部热水管路系统改造”等项目,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从试运行开始至今,系统运行稳定,节能效果良好。如东区8000学生的热供水系统改造前电热锅炉总功率近2400kw,改造后空气源热泵系统总功率为398kw,在服务质量和效果不变的前提下节约电能50%以上。
五、结束语
南京工程学院对学生公寓热水供应系统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合作模式的实践表明,实行合同能源管理,不但符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深入挖掘学校的节能潜力,使学校集中精力搞好教学科研工作,切实为学校带来了显著的节能收益。引入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新机制,借助有资质、信誉好的专业节能服务公司的资金和节能技术,全面实施系统的综合节能改造和深度的专业节能管理,在享受到专业化节能服务的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节能管理机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学校与节能服务公司的双赢。同时也为学校进一步对用能系统进行全面诊断,加强能源消耗计量与控制,正确评估学校能源系统的现状及节能潜力提供了更为详实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祭彦加.改革·发展·创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探索[M].南京: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节水;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1-0140-01
一、当前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节能节水问题
现行的建筑给排水设计体系中存在的节能节水问题屡见不鲜,下文笔者将针对各水力划分系统展开简述。
1.1 给水系统问题
给水系统是指通过管道及辅助设备,将市政水输送至各用水点,以保证建筑、消防系统及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用水需求。给水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给水系统的硬性缺陷以及给水方案软性设置的不合理性。给水系统的硬性缺陷主要包括:
(1)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不合理性
欲保证高层建筑中正常用水,市政网络供水回压不足以维持水源的稳定,因此,高层建筑会配置贮水池等储水设施。在工程设计中,常常会将市政进水直接引入贮水池,贮水池位于地下层时, 会将市政水压转化为负压, 再由泵来提升,造成能源浪费,是一种很不经济的设计方案。如果应用高位水箱,虽然是不错的节水节能供水方案,但高位水箱极易造成二次污染,用水安全得不到保证。
(2)校园及小区集中供水系统设计问题
随着校园及小区当地日益增多,供水泵设置不合理问题也显现出来。供水泵设置不合理易造成管路冗余过多,阻力消耗增大,造成不必要的水头损失,提高泵的扬程,造成能源浪费现象;同时若泵站距离用户住宅过近,也会造成管路水压过高,使得管线出现轰鸣杂音现象,影响住户生活质量。
(2)供水方式的不合理性
供水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例如建筑类型、建筑用途、建筑用水需求及用水类型比重、建筑高度、建筑用户生活生产需要、建筑规模等,随着建筑(建筑群)基本特征不同,供水方式应灵活多样。但部分给水设计相关技术人员的设计方案较为机械,并未采取统筹规划的设计理念进行科学合理的方案编订,不合理的供水方式通常会造成能耗过高等问题。
1.2 排水系统问题
排水系统的高效性及合理性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重要,对于排水系统,应保证阀门、管材质量,污水成分复杂,所含腐蚀物较多,管线老化、侵蚀、阀门失控等现象都会影响用户用水安全。同时,一些老式建筑由于竣工年代过于久远,排水系统设置不合理,会造成排水管道不能有效形成水封,异味、有害气体扩散室内现象较为严重,同时,部分系统设计中对于排水系统的节水、循环用水措施设计不够细致,例如雨水回收再利用、中水处理系统等,都是较好的节水节能措施。
1.3 热水供应系统问题
热水供应所消耗能耗约占建筑消耗能耗30%左右,热水供应环节的节能措施对于建筑设计节能节水意义重大。目前很多地区仍采用集中供应热水的方式,热水在管线中流动热能损失严重,造成能源浪费,而且热水供应系统中热源的选择也十分重要,老式热水供应系统仍采用大锅炉式集中供热,以燃烧煤炭作为热源,该方法不但消耗人力物力,而且对环境危害很大。
二、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节水措施
2.1 控制给水系统水压,避免超压出流现象的出现
针对建筑底层,小区、学校集中供水区域距离泵房较近建筑,用水用户会出现的超压出流问题,严重威胁用户用水安全,对用户正常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在进行建筑给排水设计时,应合理选用恰当的减压设备,以有效控制建筑底层水压。常用的减压设备通常包括节流塞、减压孔板、减压阀等。减压阀能够有效实现静减压和动减压,减压效果最好,但一旦减压阀失灵,实行减压阀供水方式直接供水,安全隐患较大,因此应做好相应的应急保护措施;其次是减压孔板,减压孔板减压效果也十分显著,但减压孔板通常只适用于动减压,较易受到上游压力作用的影响,若供水水质较差,在输水过程中可能出现堵塞现象。建筑给排水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前应积极开展建筑区实况调研,选择合适减压设备,达到节水目的。
2.2 提高设计施工质量,选用合格的降耗材料
在设计施工时,应充分考虑泵体、管材、阀门等的安全性能要求,例如:供水加压管材及其采用阀门管配件、水表等最高承压不超过1.6MPa,给水管材考虑其压力输出可采用钢塑复合型管材,连接方式采取承插式为宜。同时,在给排水系统中不同零件、管材组合搭配,也可为降能降耗做出贡献。近年来,塑料管材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其重量轻、安装方便、性价比高、水流阻力小,在室内排水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其显著缺点就是噪声较为严重。当涉及对环境要求较高,对噪声限制严格的场所,应考虑选用柔性接口离心铸造的排水铸铁管,或者选用如 U-PVC 螺旋管等噪声小的塑料管。根据建筑物功能及建筑档次要求,合理选定管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采用节水型水龙头或者充气型水龙头,据数据显示,固定水压变量,节水型水龙头可比普通水龙头节水量达 5%~45%,因此,在出水量大的地方安装节水型水龙头是十分必要的;当市政水头不足以维持建筑用水供应时,通常采用二次加压设备维持水源供应,加压设备的选择也会对节水节能效果产生影响。在配置加压设备时应优先考虑节能型加压设施(如节能变频泵),无需将市政水头转为负压即可进行加压,可以有效进行余压叠加及减轻水箱设置压力,节能降耗的同时也降低了设计成本。
2.3 降低热水供应系统的无效浪费
热水供应系统能耗在建筑体系能耗中占主要地位,因此,开发新型热源、降低热水在管道中流动热能损耗十分必要。目前较好的新型热源为太阳能的合理应用。太阳能是高效、高能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利用太阳能进行热水供应是我国建筑设计节能中重要节能方式之一。各建筑给排谁设计工作者应充分考虑该项举措的应用,同时采用高热能输送率管材,减少热水流动过程中的热能损失及不必要能量消耗。
2.4 开发中水系统
中水处理过程是指经过处理后的排水,能够达到相关规定的水质标准,使其重新循环利用,应用于日常市政维护(消防、建筑施工、绿化、道路维护等)、生活(厕所冲洗、车辆冲洗等)之中。其中,中水来源主要指建筑生活排水,包括厨房排水、洗衣排水、洗浴用水、冷却排水等。中水系统的建立可有效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为水循环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做出贡献。建立中水系统需要进行合理的用水规划,要求在排水体系中进行生活废水污废合流,进入市政污废管网;雨水排放系统实行雨污分流,排入市政雨水管网,方便雨水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利用。
参考文献
[1] 吴维学. 刍议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节水对策[J]. 科技与创新, 2014, (16):79-79.
----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要意义
在对建设节约型校园意义的认识上,全校上下形成了三个理念:
理念一:节约的水平体现学校发展的质量
××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近几年中,学校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现有学科覆盖了9个门类,在校本科生2万余人,研究生5500多人,总在籍学生5万多人。2007年学校科研经费的总量达1.4亿,今年预计将突破1.8亿。学校的校区面积为3125亩,建筑面积90多万平方米。在中国大学排行榜上,学校的综合实力由2002年的128位晋升至2007年73位,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高校之一。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学校如何通过管理有效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是我们建设节约型校园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在校园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我校校长陈坚教授明确提出“大学需要经营”的理念,强调要树立成本意识与效率意识,要精心地运作和管理学校的各种资源。我们认为,高校需要快速的发展,更需要长期、持续的发展。节约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学校的节约的水平体现学校发展的质量。成本问题是高校能否持续发展的大问题,控制和降低办学成本的核心在于如何使校内的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或能源求得的发展是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的。近年来,我校在师生人数不断上升、科研总量年年增加、实验室开放数量增多、教学实践活动不断丰富的情况下,水电的消耗却比以前有了明显的下降,节能节水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
理念二:节约的习惯体现学校师生的素质
节约行为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也是一个人的文明素养。学校积极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努力改变部分师生传统的用水用电观,增强了师生员工的节约意识、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师生们把节能节水行为变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校学生会向全校学生发出的倡议书中提出“节约资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做节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同学们在参加学校举办的节约展示活动时说:“节电节水,创建数字化节约型江大,体现了江大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理智的科学态度”。“让美丽的校园成为我们的骄傲,让节约的行为成为我们的荣耀”已成为我校师生员工最亮丽的誓言。
理念三:节约的成效体现学校管理的水平
能否建设好节约型校园,是对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检验。搞好顶层设计,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日常管理,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基础,也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点。我校把节约型校园建设作为学校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认真研究制定《××大学水电管理办法》,实行水电指标管理,把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规划纳入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确保节约型校园建设的计划性、广泛性、深入性、持久性和有效性,努力建立健全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长效管理机制。学校根据各学院、各部门的性质、事业发展情况,对不同用水用电类型、不同学科进行综合分析,按照统筹协调,效率优先,挖掘潜力,科学定量的原则,将水电消耗指标分配到各有关部门、学院,既强调责任分担,又重视差别对待。保证教学、科研等各工作顺利进行,对不合理的水电使用实行严格控制。现指标体系的运行情况表明,量化的管理方式促进了我校节约水电长效管理机制的形成。
二、制度为保障
----站在全新视角审视与创新学校资源配置与使用的制度
浪费的行为往往源于制度的缺失。因制度设计的不合理造成能源、资源的浪费现象在高校随处可见。因此,建设节约型高校,必须深化改革,建立强有力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形成长效机制。
为了配合高起点数字化节约型校园的建设,学校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全校建立了节能降耗指标体系、监管体系、考核体系和节能节水目标责任制。学校先后修订出台了《××大学水电管理办法》、《水电管理实施细则》、《水电使用协议》、《水电费收取办法》以及空调使用申请制度、大型室外设备申请制度、装修施工安全用电制度、商业用电申请和外单位用电、用水申请等制度。通过推行“水电承包,计量收费”、“定额使用、超额自理、谁使用谁付费,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机制,把水电使用置于制度管理之下。学校还建立了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在后勤管理处增设了水电管理科,成立了××大学水电管理与节能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大学节能研究所。实行全面统筹,综合决策,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的职能,妥善处理体制、资源、环境、教学、科研方面用水用电的矛盾,把节能降耗建设数字化节约型校园作为共同的追求目标。
建设节约型校园需要政策的引导和严格监管。制定具体创建节约型校园的目标责任制,将节电、节水的目标,具体分解到每个学院,每个学科组,做到人人有责、人人负责。对节约措施进行交流推广。各学院、处室、办公室负责人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第一责任人人,切实履行职责,精心组织实施,认真抓落实,努力出成效。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高效使用需要充分的激励机制。学校定期不定期对节约措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有浪费行为及时通报批评。对于节约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和表彰。
广泛宣传,形成共识。在党委宣传部、团委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学校开展了全校性的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开展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通知》精神和无锡市《关于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的实施意见》的活动,先后组织了“创建节约型校园”征文比赛、“变废为宝、废物再利用”作品大赛,征集“节能减排、创建活动”金点子,《××大学报》编印发行了“创建数字化节约型校园”专刊,还举行了“创建数字化节约型校园”千人讲座,把宣传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努力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了“人人参与,创建数字化节约型学校”的氛围。
三、科技为依托
—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创新管理手段,改进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水平
创新管理手段是提高后勤管理效能的重要途径。后勤管理涉及到学校电能管理、供水管理、关键设备管理、房产管理、家具资产管理、校园物业管理等方面,面广量大,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效率低下,难以奏效。提高后勤管理效能,特别是加强对水电的管理,必须依靠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探索出一条数字化水电管理途径,并取得了实效。
(一)建构体系,科学管理
学校依托控制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工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工业设计等学科,自主创新、自主研发建设了“一个窗口、一个平台、五大子系统”。
“一个窗口”即后勤管理处网站。
把网站作为我们的信息窗口和宣传的前沿阵地,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统计数据、各部门、各学院能耗情况在网上公布。同时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广泛的节约宣传,普及节能知识。
“一个平台”即“能源监测、资源整合”(frontview)平台。
该平台系统结合企业门户信息系统、工业级实时数据监控系统、海量数据存储等各系统的诸多优点和特性,构建了基于3w概念体系的后勤综合信息服务与领导决策支持系统。整合后的frontview平台,管理者可以突破时空约束,实现不同人、时、地(whoever,whenever,wherever)的超越化管理;实现与管理者的多渠道信息交互;实现关键点的控制与决策支持。
图:1
frontview平台
“五大系统”主要指校园电能计量管理系统、校园给水管网监测系统、网络预付费水电管理系统、校园路灯智能管理系统、校园关键设备监控系统等。
1)校园电能计量管理系统
图2:校园电能计量管理系统
该系统基于b/s模式开发,采用了工业界普遍采用的实时通信与数据采集技术,结合后台大型分布式数据库,通过web的形式,使得学校各级管理人员不管身处何时何地,都可以轻松地对学校各部门的用电情况进行监控与管理。采用该系统还可以和“用电指标体系”充分配合,实现用电的管理和指标执行情况的监督、费用结算、数据统计分析等多项功能,为实现学校各学院、部门用电的量化管理提供了必备条件。
2)校园给水管网监测系统
图3:校园给水管网监测系统
采用实时通信与数据采集技术,结合后台大型分布式数据库,通过web的形式,使得学校各级管理人员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轻松地对学校各部门的用水情况进行监控与管理。系统具备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自动进行自来水漏失分析和用水异常情况识别,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跑冒滴漏现象,进行综合决策。
3)校园路灯智能管理系统
图4:校园路灯智能管理系统
该系统结合数字矢量地图技术,结合无线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方法。可根据人性化的控制方案,对校内各路段的路灯制定不同的开关灯周期策略。实现相应时间段内各路段照明的分别控制,并根据情况为各路段路灯设置。如:季节策略、夜间高峰期策略、假期策略等。使校区内路灯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轻松管理,在改善控制效果的同时,也能带来可观的节电效益。
4)网络预付费电能管理系统
图5:网络预付费电能管理系统
该系统创新地采用了基于校园网络的实时通信与数据采集技术,结合后台大型分布式数据库,通过内嵌××大学节能研究所专有通信协议的智能预付费电表构成系统。实现了网络化实时操作,实时计量监控,即时售退电、即时通断电的控制效果。该系统彻底解决了以往ic卡式电表、控电模块、载波通信电表等预付费系统用电管理、卡管理、数据不透明等的诸多问题,为高校学舍用电、商铺经营用电等的管理提出了更完善的解决方案。
5)校园关键设备监控系统
图6:校园关键设备监控系统
该系统采用了工业界普遍采用的实时通信与数据采集技术,结合后台大型分布式数据库,通过web的形式,使得学校各级管理人员不管身处何时何地,都可以轻松地对学校关键设施和设备进行监控与管理。系统提供了关键设备运行流程的动态监控、关键数据实时监控、历史数据归档、动态趋势曲线绘制及短信实时报警等人性化功能,为学校关键设备的长期可靠运行提供了保障。
各系统的投入使用,使得水电运行和资产的管理开始逐步由传统经验型向科学技术型转变。通过科技手段,建设资源整合管理平台,将影响学校碳排放量最大的几项因素,如电力消耗、水资源消耗等情况,集成到了全实时化的监测管理平台上来,进行综合分析与管理。从而为学校的“减碳排放”和“低碳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和平台支持,并在实际节能减排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突破难点,抓住重点
学校的教室、走廊、学生公寓、浴室等公共部位是水电使用的重点,用量占到全校全年使用总量的60%以上,同时这也是节能降耗的难点。我们抓住重点,攻克难点,深化管理。
1.狠抓公共照明节能
根据水电使用的重点部位的情况,我们召集蠡湖校区建设指挥部、信控学院及有关专家和各相关部门召开了“蠡湖校区公共照明改造方案论证会”,提出解决方案。
教室安装高灵度远红外+光敏的照明节电开关
在教学楼所有教室安装高灵度远红外+光敏的照明节电开关。做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仅此一项改造措施实施后,就使教学楼的电能消耗从原来的月均73000度下降到改造后的41000度,月均节电30000多度。
表1:教学楼用电分析:(远红外节电开关安装前后对比)
日
期时段用电(kwh)用电小计
(kwh)备注
0:00-8:00
8:00-16:0016:00-24:00
2006-07-04494
1562.9214803536.92未安装远红外照明节电开关。
2006-07-05
577.921428.3210443050.24
2007-07-04
226.40403.049931622.44已安装远红外照明节电开关。28℃
2007-07-05
273.24736.08990.721811.22已安装远红外照明节电开关。下雨28℃
走廊等安装一般要求远红外+光敏照明节电开关
教学楼和学生公寓的走廊、地下室、车库、卫生间安装一般要求的远红外+光敏照明节电开关,大大减少了无人灯现象,照明节电效果显著。
2.突破公共用水节能难点
学校认真贯彻中央和地方关于节约水资源的精神,积极响应省市创建“节水型学校”和“节水型城市”的号召,加大力度在全校开展节水型单位的创建活动。针对学生公共浴室这个用水矛盾突出的部位,认真研究解决办法。经方案论证,决定在公共浴室采用计时刷卡收费系统进行改造。
浴室采用计时刷卡收费
浴室经过这种方式的改造后,浴室的平均耗水量有原来的67.5吨/小时下降到14吨/小时,月均节水4800多吨。这项措施的施行,使学校在获得可观节水效益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公共浴室洗澡资源紧张的矛盾,可谓一举多得。
安装红外节水器
在教学楼、学生公寓等区域的公共卫生间安装红外节水器,取得的效益是显著的。仅教学楼每月节水就为八千多吨。
3.实施建筑节能
学校在新校区的建设过程中也充分考虑能源节约问题,积极采用节能和环保设备,实施建筑节能。
体育馆采用了水源热泵型中央空调;图书馆采用了水源热泵结合冰蓄冷技术的中央空调;专家楼宾馆采用了地源热泵式中央空调。建筑物的外墙采用了外墙保温技术,为今后在使用过程中节约大量的能源和费用开支提供了先决条件。
(三)成效显著,影响深远
我校近几年来高起点数字化节约型校园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以蠡湖校区为例,与05年相比,校区内总人数由05年的14000多人增加至25000多人,空调数量就从400多台增加至2100多台,设备投资连续五年3000万元/年,在人数和设备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人均能耗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下降。
表2:××大学历年生均、面积能耗费用情况对比
年度学生数年度
水电费
(万元)土地
面积
(万m2)年度建筑
面积
(万m2)月生均
耗能费
(元)单位土地面积耗能
(元/m2)单位建筑面积耗能
(元/m2)
2005140001685
213.7699434100.30.662.01
2006230001435
213.769943451.980.561.71
2007250001350
213.785350745.010.531.32
在2006年5月召开的“江苏省建设节约型高校经验交流会”上,我校领导作了《应用科技手段,突破节水节电难点,积极创建数字化节约型学校》的经验介绍,2007年6月在教育部全国高校节能工作会议也作了大会经验交流,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肯定与好评。
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专门对我校节能工作进行了报道宣传。雅虎、搜狐、东方网、中国网、人民网等20余家国内主流网络媒体到校集中采访报道,在网上发表“××大学构建数字化节约型校园成效初显”(北方网)、“××大学:崇尚科技创新建设数字化节约型校园”(东方网)、“创新数字化管理,××大学科技节能显新招”(新华网)等大量深入的报道,其他网站也纷纷转载,介绍我校数字化节约型学校的创建成果。
《无锡日报》“积极创建数字化节约型校园”,《××晚报》“一月节水可供50户居民用一年江大创数字化节约型校园成果初显”等报导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中国高校后勤信息网”刊登我校节能节水工作介绍60余篇,其中多篇被其他网站和媒体相继转载。
2007年下半年,我校成为江苏省高校能源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学校于10月底组织召开了“能专会”锡常片分会的成立大会,为江苏省高校的节能管理搭建更好的交流平台。
我校节能节水工作成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高校中也起到了示范的作用。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南大学、暨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扬州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浙江财经学院等兄弟高校先后来校参观学习。其中“校园电能计量管理系统”已在中国传媒大学、苏州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高校推广使用。
我校节水管理工作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肯定。2007年9月通过了江苏省建设厅组织的江苏省节水型单位的考核验收。12月,又以高分通过了省教育厅、水利厅组织的“江苏省节水型高校”的考评验收。
节约型校园建设活动最具深远影响的是,培养了大学生的节约意识、责任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如中央电视台对我校节能节水工作评价中所说的,“节约的理念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大家已经把节能降耗、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变为自觉行为。
高起点数字化节约型校园的建设给我们增添了信心。我们坚信,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节能降耗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大学也努力成为节约型校园建设倡导者、实践者、示范者,在科学发展的征程中勇担社会责任,办好社会需要、人民满意的大学。
3w超越化能源管理模式
——××大学“能源监测、资源整合”系统平台简介
(××大学王强无锡214122)
在学校的后勤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电能管理、供水管理、关键设备管理、房产管理、家具资产管理、校园物业管理等各方面的诸多管理内容。所有的管理都建立在各系统的数据基础之上。因此,对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对象进行“数字化”是实现“数字后勤”的关键所在。而将这些数字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将为管理者提供更好更科学的决策支持,为科学管理和高效管理奠定基础。
××大学“能源监测,资源整合”
(frontview)系统平台,结合了企业门户信息系统、工业级实时数据监控系统、海量数据存储系统等各系统的诸多优点和特性,构建起了基于3w概念体系的后勤综合信息服务与领导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此系统,管理者可以突破时空约束,实现不同人、时、地(whoever,whenever,wherever)的超越化管理。整合后的信息资源也可通过此平台实现与管理者的多渠道信息交互,并在关键控制点上给予决策支持,以达到资源的科学管理,科学利用,实现学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图:1
frontview平台
该系统自2005年初在××大学建成以来,已稳定运行了近三年时间,并配合指标化管理体系运作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该系统因其开发者和管理者既有通信与控制专业技术背景,又直接面对学校具体管理需求,因此系统的设计与学校管理紧密结合,十分适应学校的管理特点,令使用者和管理者使用得心应手,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另外,该系统因采用了目前国际推崇的开放平台建设技术、子系统嵌入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使得该系统具有极强的未来扩展能力和兼容能力。目前,××大学已在此平台基础上,相继建成了学校的电能计量管理系统、给水管网监测系统、智能路灯管理系统、预付费电能计量管理系统、基于gis的校园地理信息系统、变电所ip视频监控系统等一系列集成系统。各子系统在平台上充分融合,促使××大学建成了全校数字化管理全天候智能监控中心,使学校在资源整合、数字化管理方面又进了一步,并为国内各高校寻求资源整合、数字管理方面的突破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五大子系统”主要指校园电能计量管理系统、校园给水管网监测系统、水电网络化预付费系统、智能路灯管理系统、关键设备监控系统。
6)校园电能计量管理系统
图2:校园电能计量管理系统
该系统基于b/s模式开发,采用了工业界普遍采用的实时通信与数据采集技术,结合后台大型分布式数据库,通过web的形式,使得学校各级管理人员不管身处何时何地,都可以轻松地对学校各部门的用电情况进行监控与管理。采用该系统还可以和“用电指标体系”充分配合,实现用电的管理和指标执行情况的监督、费用结算、数据统计分析等多项功能,为实现学校各学院、部门用电的量化管理提供了必备条件。
7)校园给水管网监测系统
图3:校园给水管网监测系统
采用实时通信与数据采集技术,结合后台大型分布式数据库,通过web的形式,使得学校各级管理人员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轻松地对学校各部门的用水情况进行监控与管理。系统具备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自动进行自来水漏失分析和用水异常情况识别,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跑冒滴漏现象,进行综合决策。
8)智能路灯管理系统
图4:智能路灯管理系统
该系统结合数字矢量地图技术,结合无线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方法。可根据人性化的控制方案,对校内各路段的路灯制定不同的开关灯周期策略。实现相应时间段内各路段照明的分别控制,并根据情况为各路段路灯设置。如:季节策略、夜间高峰期策略、假期策略等。使校区内路灯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轻松管理,在改善控制效果的同时,也能带来可观的节电效益。
9)预付费电能管理系统
图5:预付费电能管理系统
该系统创新地采用了基于校园网络的实时通信与数据采集技术,结合后台大型分布式数据库,通过内嵌××大学节能研究所专有通信协议的智能预付费电表构成系统。实现了网络化实时操作,实时计量监控,即时售退电、即时通断电的控制效果。该系统彻底解决了以往ic卡式电表、控电模块、载波通信电表等预付费系统用电管理、卡管理、数据不透明等的诸多问题,为高校学舍用电、商铺经营用电等的管理提出了更完善的解决方案。
10)关键设备监控系统
关键词:高校后勤;节能;管理
一、高校后勤节能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面对当今世界环境受到极大污染的严峻现实,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整治环境,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应在破坏后人的生存、发展的机会基础上进行,于是各国提出了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发展目标,我国政府也积极响应和落实各项节能减排的目标和任务。高校作为社会社会经济实体的一部分,更应该积极履行自身应有的社会责任。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教育对资源的依赖性较重,尤其随着近几年高校的积极扩招,办学规模的扩大,师生数量的增多,高校后勤实行节能低耗管理更是势在必行。高校应在后勤管理中树立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新理念,把节能降耗作为后勤管理的重要目标。倡节约能源之风,尽节约能源之责。
二、高校节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管理存在高能耗的现象
我国高校在能源消耗中存在着设计的缺陷,这是由历史和现实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直以来,我国高校都实行统包水、电等能源的体制,造成广大师生没有节约水、电等能源的意识。另外,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未能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导致在校园产品设计、教学工具采购中过分追求美观和外形,而未能兼顾节能降耗的价值追求。比如校园较为偏僻的路段安装了功率较大的灯泡、水龙头的出水水流过大、教职工上下班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校园班车多趟运输,这些都是校园高能耗的具体体现。
(二)高校后勤节能低耗管理体制不健全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师生数量的逐渐增加,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广泛运用等,学校的能耗用量也在逐渐增加。但高校却没能同步建立起完善的节能体制。后勤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明确,分工不到位,使得节能工作没有全面的铺开,再加上后勤工作部门庞杂,因此造成了有的部门人人抓,有的部门没人管。更有甚者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任,使得高校后勤节能工作不能具体落实到位。另外,由于高校后勤节能管理较为粗放,没有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细则如没有明确生产与办公、教学与科研的用电核算界限等,同时一系列的配套设施也没有跟上发展的需要,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和奖惩措施,未能调动广大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后勤节能管理的参与度较低。
(三)高校后勤未能充分重视节能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高校后勤至今仍采用较为落后的管理模式,长期忽视现代节能技术的运用。归根结底,一部分是因为采购这些现代节能技术产品资金投入量大,回收资金周期长,而且运用这些节能产品所产生的效益短期来看效果并不明显,造成后勤管理者并不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来学习现代技能技术。另一方面,后勤管理队伍较少受到重视,其学历层次普遍较低、年龄普遍偏大、专业结构并不合理,缺乏能适应现代化、科技化发展所必须的专业化人才。管理队伍的专业程度低已成为高校后勤未能充分重视节能技术的开发和推广的不利因素之一。
(四)高校后勤节能低耗工作的监管不到位
从目前的节能低耗监督检查工作来看,实行监督检查的大多是后勤管理工作的领导或者干部,被监督检查的是后勤管理工作人员,是“自己人”查“自己人”。一方面,检查者可能碍于情面难以进行客观公正的检查,对节能低耗工作的实施漏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得监督检查工作执行不到位。另一方面,实施监督检查的后勤人员并非专业性很强的技术人员,由于自身专业知识所限,因此存在着不能发现实际存在的问题,对实际存在的问题不能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造成后勤节能低耗的监督检查效果不能保证。
三、完善高校后勤节能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节能理念宣传,倡导低碳生活
通过多种途径积极进行节能理念宣传,在广大师生中积极倡导低碳生活。定期在校园里开展讲座、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单来宣传节能小知识;在教室、厕所、水池、洗衣房等用电用水量大的地方张贴便利签提醒注意及时关电关水。另外要积极运用公共资源,创新宣传方式,利用学校广播、网站、校园电子显示屏等各种渠道来营造“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文化氛围,只有从观念上培养人们节水节电的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水、电等浪费现象。
(二)实行目标管理、减少水、电、气开支
对照学校历年的水、电、气等支出情况,核定节能指标,然后将节能指标有计划的分发到各管理部门手中,如果管理部门完成了指标,就给予一定的奖励,按照学校的规定发放工作津贴。对于没有完成目标管理的,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如扣减相应的岗位补助,这样能充分调动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把节能低耗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注重管理机制的健全与完善
高校后勤节能工作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团结和协调多方面的力量。上到学校领导,下到后勤工作人员,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统一规划,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节能方案,必要的时候设立节能管理领导小组,将具体的节能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避免人浮于事的局面出现。另外,健全节能低耗监督检查体制,充实监督检查队伍,积极引进专业化的技术人才加入队伍,这样才能对后勤节能管理工作起到事中监督的作用。
(四)加强后勤节能管理工作队伍建设
高校后勤节能管理工作较为复杂、琐碎,再加上后勤部门又比较庞杂,后勤节能管理工作的这些特点决定节能管理不仅需要综合性人才,而且又需要专业化人才。针对现阶段后勤管理人员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而且他们经常从事的又是一些抄电表或者回收之类的简单机械重复的工作,难以通过工作磨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因此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这批人的定期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也可以举办“技能大赛”等活动树立节能典型模范,形成高校后勤管理全员节能低耗工作的良好局面。
Abstract: Harmonious campus should be green and healthy, while a green and healthy campus requires the joint effor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Needless to say, the computer rooms and the multimedia equipment have become the indispensable modern educational facilities. However, the erosion and harm of these equipments to the environment can not be ignored. From the angle of a teacher, I advocate doing bit by bit to develop a green computer using habit and do our part for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and healthy campus.
关键词:计算机使用;绿色;低碳;环保;和谐
Key words: computer using; green;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etection; harmony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3-0243-01
1利用计算机基础教学,全方位渗透计算机绿色环保意识
1.1 在讲计算机概论时,可以介绍一下计算机给人类带来巨大帮助的同时所展现的巨大能耗问题。举例说明:一台普通电脑功耗大约在250~400W之间。按我校现有规模10个学生机房,每个机房60台计算机,60个多媒体教室,每个教室1台计算机,100名老师每人一台计算机。假设一台电脑功率为300W,一天开机8小时,一个月20天,每个月的耗电量为36480度,需缴纳电费16416元。由此可见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成本之大。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发这些电需要14592千克的标准煤,排放36370.56千克的二氧化碳。我们也看出计算机教学的耗能本领的确非同一般,难怪会已经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各大厂家纷纷开始为生产节能、低污染、低辐射、易回收的绿色计算机而绞尽脑汁。而我们能做的就是高效使用计算机,尽量减少计算机的使用时间。
1.2 在讲计算机硬件配置时,可以介绍一下废旧电子产品的处理问题。淘汰的计算机硬件产品的不当处置带来的污染与日俱增。各种电子元器件的载体PCB在自然条件下几乎没有降解的可能,而且还包含了众多重金属和贵金属元素,一直是废旧电子产品处理的难点,不当的销毁都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的污染和危害。因此,告诉学生避免废旧电子产品带来的环境污染,不随意丢弃它们,找机会循环再利用。同时,我们急待废旧电子产品处理技术的创新和成熟。
1.3 在讲PC外部设备时,可以介绍一下各种外设使用时对人的危害以及如何应对。首先是显示器,尤其是我校机房都是CRT显示器,这种显示器的辐射很大,它正面的安全距离是0.2米,这样只要我们在安全距离之外就可以放心使用了。另外,计算机在开机状态下产生的静电会使显示器表面吸附许多空气中的粉尘,这些灰尘就会落在皮肤上,堵塞毛孔,吸附水分。所以用完电脑要好好清洁脸和手。其次是低音炮音箱辐射严重,使用时要距离它半米距离。最后建议学生自己上网查阅有关家用电器的辐射情况。
1.4 在讲Windows XP操作系统控制面板的使用时,可以详细讲解一下电源使用方案,帮助学生设置适合自己情况的方案。
1.5 在讲Office办公软件时,可以介绍一下纸张资源的能耗和排污问题,生产一吨纸需木材0.875吨,需要煤0.5吨,需要水375吨,排放废水300吨。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要认真审对打印内容以减少误打印,尽量进行双面打印,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纸张和耗材的浪费。另外,非必要时要降低显示器亮度。尤其在做文字编辑时,将背景调暗些,节能的同时还可以保护视力。
1.6 在讲Internet的使用时,可以强调有效使用网络资源能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首先,网上购物可以不用一家一家商场地逛就可以高效地比较各个商家的商品,有充分的选择权,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外出成本,减少出门次数也就为节能减排做出了些许贡献。其次,说明如果由视频或电话会议取代商业公出,那么每年又将会减少大量差旅时间和外出成本。最后,可以说明使用网络进行交流可以大量减少纸质文件,节约了纸张也就是节约了钱。从环保角度讲,每年少砍伐大量的树木,更有效地提高了森林保护率。除此之外,还大大减少诸如印刷耗材、笔墨、订书钉等费用。
2以计算机教师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养成绿色计算机使用习惯
2.1 计算机产生的辐射会对人体产生很多不利影响。如果长时间不使用计算机,最好主动关闭计算机的主机、显示器和各种外设,并且拔出插头。
2.2 如果较短时间不用电脑,可以将电脑待机或休眠来降低能耗。
2.3 使用计算机工作时,只打开需要的应用程序,因为同时打开过多应用会增加系统负担。
2.4 因为显示器的耗电量要占整个计算机系统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离开电脑时要养成随手关闭显示器的习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显示器的耗电量,而且也可以降低显示器对环境的辐射污染。
2.5 同样道理,在网上下载电影等大文件时,在用电脑听音乐时,显示器是闲置的,此时可以彻底关闭显示器。
3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践行节能降耗
3.1 多媒体教室教学。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师授课的教学手段之一。将多媒体与其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有时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数学、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课件制作不到位反倒会使得公式的推导过程机械、呆板,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不论从教学效果角度还是从环保角度看,如果非必要,无需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全部课程。板书、挂图、卡片、模型、实物、电视等各种教学手段可以穿插使用。
3.2 机房教学。我校的每个机房都配有投影仪,同时又装有广播系统。为节能环保,建议老师在机房上课时,不要让学生一进机房就把学生机都打开。老师可以先使用教师机配合投影讲授当次课内容,等所有内容讲授完毕,再请同学们开机练习,并且充分利用学生机器的启动时间对讲授知识做整体回顾。待学生开始练习时就可以关闭投影仪,使用广播系统对学生练习时的集中性问题做讲解了。这样,每堂课我们都可以节省现在一半的电能,减少一半的计算机辐射量,延缓设备的使用寿命,还不影响教学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1.碳排放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3.7%以上,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上升率控制在6%以内。
2.非化石能源占比。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4%左右。
3.节能降耗。单位GDP能耗下降3.5%,完成省下达的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
4.主要污染物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4项污染物排放削减率达到0.1%以上,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5.新兴产业发展水平。新兴产业销售占规模工业销售比重达到46%以上。
6.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6%。
7.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23.5%。
8.绿化水平。林木覆盖率达到25%以上,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6.5%。
9.空气质量。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达到66%,PM2.5浓度下降率达到3%以上。
10.水环境质量。地表水断面水质好于Ⅲ类的比例达到70%以上。
11.绿色建筑。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二、主要工作
1.实施优化空间布局行动
一是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优化城镇布局结构;编制《中心城区多规合一规划》,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推进国家高新区建设,建成“科技创新一条街”;建设生态工业园区,高新区获得省级生态工业园命名,经济技术开发区、丹徒经济开发区通过省级生态工业园技术考核;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按照“三基地、三中心”的定位,推进中瑞生态产业园建设;严格按照《市低碳高校园区建设规划导则》、《市低碳高校园区建设实施细则》要求,加快推进低碳高校园区建设;推进官塘APEC 低碳示范城镇建设,达成中欧友好城市结对并推进项目合作。二是推进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推进20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区建设,应税销售收入增长15%,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推进 30家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应税营业收入增长15%,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推进30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产值增长12%,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句容创建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狠抓“三集”园区配套和主导产业发展,抓成15个总投资30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项目和20个总投资20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产业集中度达60%以上。
2. 实施发展低碳产业行动
一是大力发展低碳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航空航天、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六大低碳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同比增长15%以上。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0亿元,启动西津渡5A级景区创建,建成30个省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现代物流业完成增加值238亿元,增长12%;文化产业新增投资10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550亿元,实现增加值180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3%。三是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深入开展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示范试点,力争工业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设计、生产、管理的比例达到90%,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比例达到60%;组织实施燃煤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改造工程30个以上,实现节能量10万吨标准煤以上;完成市区、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覆盖城市建成区面积80%以上。四是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淘汰38家企业落后产能,启动新一轮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关闭化工企业26家以上;开展铅蓄电池、电镀企业整治工作,对市内6家蓄电池企业集中整治,推进电镀集中区建设。
3.实施构建低碳生产模式行动
一是加大清洁生产力度。重点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推进钢铁、水泥、化工、石化、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企业重点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完成20家以上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以及20家以上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市80%以上大中型规模养殖场达到生态健康养殖标准,规模畜禽场粪便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二是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完成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园区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建设任务;完成丹阳、句容、丹徒经济开发区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建设任务;开展第四批市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区)创建工作。三是加快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建设。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重点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确保年节能10万吨标煤以上;实施全市电机能效提升计划,淘汰2003年前生产的Y系列在用低效电机;开工建设征润州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完成东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结合道路建设,完成污水管道建设10公里;推进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加强能效信贷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四是严格项目准入门槛。严格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产业准入管理和环境准入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竣工项目节能监察工作,严格控制化工、建材、钢铁、冶金、电力等高碳行业产能增长;大力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影响评估制度。五是严格能耗预警和惩罚机制。建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总量控制和预警机制,对单位产品(工序)能耗超限额和仍在使用国家明令淘汰设备的企业,实施惩罚性电价或淘汰类差别电价。
4.实施碳汇建设行动
一是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开展谏壁片区、西南片区等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绿色廊道建设;实施市区“一湖九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立完善的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引水活水系统投入运行,城市水系基本沟通;完成国家级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二期主体工程。二是加强碳汇林建设。新增植树造林面积1.5万亩以上;对全市50公里国省干线公路两侧20米范围进行绿化整治。三是加强城镇绿化整治力度。对全市235座山体推进矿山企业关闭和宕口复绿,对主城区尚未改造的14座山体分批实施改造修复。四是保护生态功能区。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重要山体等生态功能区保护;积极开展湿地恢复与保护工作,完成1000亩赤山湖湿地恢复项目建设,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43%;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完成全市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达标建设。
5.实施低碳建筑行动
一是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100%,实施建筑节能65%的设计标准。二是实施建筑节能改造和监测。加快建筑节能改造,完成既有居住建筑8万平方米和公共建筑35万平方米节能改造;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完成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开展建筑节能能效测评工作,完成能效测评项目20项。三是推进绿色建筑示范。中心城区新建建筑成品房比例达到60%以上;重点推进新区、润州官塘片区、南徐新城、大学城以及省级以上绿色建筑示范区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完成绿色建筑110万平方米;推动建筑工业化和住宅全装修,完成模块建筑5万平方米。四是推进绿色施工。全市绿色施工技术应用覆盖达50%以上,全市大中型工程10%以上达到绿色施工工程标准,省级示范区50%以上的工程达到绿色施工工程标准。
6.实施低碳能源行动
一是加快推广天然气、水能等清洁能源利用。加大燃气、污水处理等管网向乡村延伸的力度,铺设天然气管道70000米;完成污水处理管网铺设14000米;加快句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二是推广运用新能源。实施“金屋顶”计划,推进全市工业厂房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全市工业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50MWp;推进丹徒氢能源产业园建设,完成2.2万平米标准厂房建设,建成丹徒氢能源产业园新展示平台;加快餐厨废弃物及生活污泥协同处理项目建设,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加快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扩建项目建设,完成竣工投运;重点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积极推进秸秆能源化、基料化、工业化、饲料化、肥料化等“五化”利用工程,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三是推进绿色照明。道路照明改造试点推广使用LED路灯500套以上。在机关、企业、学校、医院、商场、宾馆、社区、家庭等,大力推广运用LED节能灯等节能产品。
7.实施低碳交通行动
一是开展低碳交通城市建设。全面推进全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城市建设,建设国家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综合展馆。二是实施“公交优先”战略。争创“省级公交优先示范城市”;继续实行公交扶持政策,15公里内乘坐0.5元;农村公路升级改造280公里、农桥改造30座,镇村公交开通率达100%。三是加快交通工具低碳化。投放清洁能源公交车100辆、清洁能源长途客车40辆;加强停车场(点)管理工作,新增500-1000个道路临停泊位;完成公共智能停车信息化管理系统三期项目;推进全市重型车辆、船舶使用液化天然气;加快老旧机动车淘汰报废工作,淘汰4585辆老旧机动车。四是推进低碳示范道路建设。加快新区至丹阳高速公路低碳高速公路示范项目、312国道城区改线段低碳国省干线公路示范项目和官塘低碳新城低碳城市道路示范项目建设。五是实施低碳水运工程。实施苏南运河段“四改三”工程,基本完成全长42.571公里的航道建设;加快低碳港建设,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下降1%以上。
8.实施低碳能力建设行动
一是加快平台建设。加快企业碳直报平台建设,力争上半年具备企业碳直报功能;对年耗能5000吨标煤或碳排放13000吨当量以上的企业实行碳直报和碳盘查,编制全市及辖市、区碳排放清单;建设环保监测中心、数据中心和应急中心为一体的环境数据中心平台,完善污染源监管业务平台系统,建立环境信息的交换中心和三维环境信息应用平台;推进重点碳排放企业能源计量器具检测,加快能源低碳计量检测技术服务平台、能源低碳计量技术研究平台、能源低碳计量技术人才培训与交流平台、能源低碳认证咨询服务平台建设。二是培育引进碳管理第三方机构。全年培育和引进3家以上具备碳盘查能力的第三方机构。三是加强探索研究。深化碳峰值研究,继续加强碳峰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探索,建立健全碳峰值倒逼机制;探索建立碳排放统计方法制度,印发、实施碳排放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四是实行公共机构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制度。开展机关能源消耗定额工作试点,实行节奖超罚。定期开展机关办公建筑能源审计和节能诊断,完成10幢公共建筑能源审计。提高政府机关使用循环产品、可再生产品及节能、节水、无污染产品的比重,政府绿色采购比例达到60%以上。五是落实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设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建立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财政支持各项政策。制定市域生态红线保护规划及保护管理方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实行梯度价格。六是加强低碳培训。对全市年耗能5000吨标煤或年碳排放13000万吨以上的企业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开展低碳培训;开展低碳经济课程科目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培养1000名低碳人才;将低碳发展理念纳入党政干部培训课程,党政干部参加培训的比例达到80%以上。
一、活动主题
节能攻坚、全民行动,绿色、低碳生活。
二、活动内容
(一)各新闻媒体年节能宣传周活动预告,电视台插播公益广告,日报、晚报开设节能宣传专栏,宣传节能先进企业及个人典型经验、开设县(市、区)长谈节能专栏。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门前悬挂宣传标语。制作十大节能工程、重点领域及节能典型企业经验、节能产品推广等宣传展牌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市委大院和市政府门前摆放。开展节能宣传咨询。发放节能宣传单、节能宣传纪念品。
(二)组织开展能源紧缺体验活动。月日为能源紧缺体验日,活动日当天,机关、商厦、宾馆、学校等单位楼以下停开电梯,楼以上隔层停开,空调关闭小时;室外照明路灯停开一半,霓虹灯全部停开两小时。
(三)组织召开工业企业能效对标研讨会。邀请省节能监察中心专家对节能管理部门和节能重点企业能源管理人员,进行能效对标培训,促进全市能效对标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举办合同能源管理培训班。邀请有实力的节能服务公司技术专家,向全市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主管人员宣讲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模式、项目运作流程、工业及建筑领域节能技术及案例,深入实施“十大节能工程”。
(五)组织节能重点企业能源管理人员进行国家节能奖励政策及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编制培训。
(六)组织节能重点企业开展节能增效宣传活动,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在生产环节降低能耗、提高能效,鼓励企业职工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创新企业节能管理活动,动员职工积极参与企业节能减排。
(七)组织开展公共机构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活动。开展创建节水型单位、使用环保再生纸、抵制商品过度包装等专项活动,充分发挥政府机关的带头作用。
(八)动员各学校上一节节能专题课或组织一次节能主题班会,开展“校园低碳行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行动中来,养成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九)商业企业的节能宣传活动。开展创建“绿色商场”、“绿色宾馆”活动,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居民住宅中推广使用高效节能办公设备、家用电器、照明产品等。在华北商厦、同天购物中心、商城、建新大厦设置节能宣传专柜,配备专职节能宣传员讲解,推广高效照明产品、高效节能家用电器等节能产品,传授日常生活节能知识,提倡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重复使用办公用品、家居用品,贯彻执行“限塑令”等,引导公众科学消费、绿色消费。
(十)借三年大变样之机,大力宣传绿色建筑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宣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一体化、规模化应用,以及集中供热计量改造和收费改革成效等。
(十一)鼓励交通运输企业发展节能生产方式,开展“车船路港”低碳交通行动。大力宣传推广节能驾驶经验,推广新能源和清洁燃料车辆,推广公路节能和路面材料再生技术,推进太阳能在公路系统的应用。
(十二)大力宣传和推广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技术与产品,宣传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
(十三)继续深入开展“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环节,找漏洞、找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活动。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不断提高职工节能降耗能力。加大节能减排宣传力度,进一步发挥职工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员的作用。
(十四)积极开展青少年节能行动。在青工中开展节能技能竞赛,评选出全市节能标兵,引导青年勤学技术,苦练技能。增强广大青少年资源节约意识,建立一批青年节能志愿者队伍。
(十五)继续开展“绿色节能家庭”活动。在文化艺术中心广场举办“绿色节能家庭”集中宣传,开展千人签字活动。举办低碳生活讲座,使节能理念深入每个家庭和居民。
三、日程安排
1、月日,节能宣传周活动启动。摆放展牌,悬挂标语。争创“绿色节能家庭”活动集中宣传。各商业企业开展节能宣传活动。各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报道活动。
2、月日,低碳生活知识讲座。
3、月日—日,举办合同能源管理、能效对标研讨会。
4、月日,开展能源紧缺体验日活动。
5、月日,组织节能重点企业能源管理人员进行国家节能奖励政策及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编制培训。
6、月日,学校上一节节能专题课或组织一次节能主题班会。
四、职责分工
1、媒体宣传由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日报社负责;各单位负责本单位门前宣传标语的制作和悬挂;宣传展牌的制作和摆放由市发改委负责;“绿色节能家庭”活动集中宣传由市妇联负责;团市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发放节能宣传单。市发改委、市工促局、市住建局、市农牧局、市交通局、市科技局、市水务局等参加节能宣传咨询活动。
2、合同能源管理、能效对标研讨会由市发改委组织实施。
3、能源紧缺体验活动由市发改委、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教育局等部门负责。
4、商业企业节能产品宣传推广等活动由市商务局、运河区政府、新华区政府负责。
5、各大中小学节能活动由市教育局负责。
6、市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组织好本单位、部门的节能宣传活动。
关键词:绿色校园;适宜技术;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22904
1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全球面临能源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节能减排成为全球社会面临的主题而备受关注。我国作为一个处于高速经济发展期的经济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的能源及环境挑战,而高等学校一方面由于校园拥有大量的建筑,建筑设施量大而广,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也是社会能耗的大户;另一方面肩负着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和培育人才的重任,因此,实现绿色校园的健康发展,不仅能够从实质上减少建筑能源、资源消耗对环境的压力,更能够起到积极的引领、教育和示范作用。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指出自2014年起学校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这使绿色校园的建设势在必行,同时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也使得绿色校园的建设有了标准进行衡量。通过对已有绿色校园建设所采用的技术和措施的研究,希望为今后能根据地理气候特点,对各项适宜技术进行排列组合,以经济技术分析为主,结合生态环境效益等方面,对各种组合技术进行综合评价,形成本土化的、低成本的、高效益的、易于推广应用的绿色校园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从而为绿色校园建设和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1.2研究的主要内容
论文围绕绿色校园定义及绿色校园中所采用的技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低成本绿色校园适宜技术体系进行深入地研究。对国内外对绿色校园不同的定义及建设的不同侧重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按照《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指标分类对现有绿色校园建设中所采用的技术进行梳理,并借鉴不同气候区中绿色公共建筑所采用的相关技术,力求从系统工程的理论和观点出发,建立低成本绿色校园适宜技术体系的中国理论框架,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展开奠定基础和明确方向。
2国内外对绿色校园的不同定义
21世纪以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一些国家都相继开始了绿色大学的建设和实践工作。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密歇根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日本名城大学、韩国汉阳大学、印度新德里大学,我们国家的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这些校园的建设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播和可持续校园建设的研究和实践,但对绿色校园的定义各有区别和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类。
2.1节能校园
李开儒等提出了节约型校园的观点,是指在学校办学及校园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中,遵循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境保护建设及运营的管理思路和节约教育理念,形成良好节约文化的校园。
2.2低碳校园
陈宝玉等提出低碳校园的观点,指出低碳校园应建立在高校原有模式的基础上,以校园为系统,研究其物质输入、输出以及循环;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定量指标,评估校园系统的运营情况;同时构建完善的环境友好型管理体系,是可持续发展的集现代化、信息化、低碳化于一身的新型校园。
2.3生态校园
罗贤宇等提出生态校园的观点,认为生态校园应该具有人与校园环境的共融、和谐共进的文化氛围、和谐合作的人际关系、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共同共容的社会环境的特点。生态校园建设,既是树木,又是育人,通过在校园实行低耗能、低排放型的运行模式,将人文价值、科学创新和实践能力这三者融入建设体系,围绕生态教育这一核心,始终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灌输给每一位师生。
2.4可持续发展校园
俞孔坚提出可持续发展校园的观点,认为校园建设应该通过生态规划、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景观的生态设计等来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实现校园对自然环境和景观格局及过程的充分利用和最小破坏,减少其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和建设及维护成本。
2.5两型校园
毛静等提出两型校园的观点,指出依据“绿色景观”的设计原理,将校园建设主要分为建筑节能降耗和绿地系统构建两方面。提倡节材、节能、降耗的生态建筑,而绿地系统设计应重视保护和发展基地原有的生态系统,力求在绿地建设方面与基地生态相融合。
2.6园林式校园
王宁梅等提出园林式校园的建设思路,指出在景观设计中,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文化传承型校园环境为目标,遵循整体协调原则,自然生态原则,文化特色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经济实用原则,创造出自然生态、恬静而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景观空间。
2.7绿色校园
王霜等提出绿色校园观点,指出校园建设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日常管理中吸纳有益于美化环境、和谐自然的各项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人文素养之校园。
通过文献分析研究发现,上述的几种校园定义基本上表示了类似的含义。但各个校园在建设过程中的研究侧重点却有所不同,有的侧重于校园绿化环境的建设,有的侧重于校园绿色环保意识的培养,有的侧重于节能节水措施的采用,有的侧重于学校运营管理的制度建设,但这些校园与现有的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中绿色校园都还有一些差距。
2013年10月绿色科技第10期
徐黎明,等:低成本绿色校园适宜技术体系研究综述建筑与材料
3绿色校园建设的相关研究
按照《绿色校园评价标准》指标分类,对以“绿色校园”、“节能校园”、“生态校园”、“低碳校园”、“可持续发展校园”等作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到的文章中的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如下。
3.1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场地
在已有研究中,提出规划先行的观点,在规划层面,对学校的建设进行全面细致的统筹考虑。
(1)李开儒等提出在场地规划、环境规划、景观规划、建筑规划之外,还要进行节能、节水规划,科学计算并预测校园建筑的能源负荷,充分考虑地域气候因素与校园建筑使用的特点,合理确定用能需求量;结合当地城市供能状况,合理优化校园能源系统的结构;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合理地制定节水规划方案,按“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原则,生活用水、景观用水和绿化用水等按用水水质要求分别提供、梯级处理回用。
(2)李于雄等进行了低碳校园规划的策略研究,提出低碳校园规划着眼于校园环境的系统化、低碳化,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把握:一是总体规划层面上,着重于低碳校园整体形态、结构布局;二是详细规划层面上,强调减少碳排放的规划设计、技术运用及增加碳吸收的绿地系统规划,既要着眼于“碳源”的替代、减少和提高效率,又要着眼于“碳汇”的吸收。通过交通体系、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水资源综合利用、垃圾分类收集与循环利用、校园绿地等方面进行了技术规划。
(3)王涛等提出绿色校园应该具有适度的人口密度,合理的土地利用;科学的功能区、结构的划分与合理的数量分配;基础建设应尽量避免破坏原有的植被与耕作层上壤,有足够的绿地系统,丰富的适应土地生存环境的物种,保持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能够处理全部或大部分校园内产生的环境污染物质,逐步能够达到废物回收及综合利用。
(4)吴小惠等提出通过科学的规划体系和环保技术的使用,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管理来体现绿色建筑和生态社区的思想理念的观点,在研究中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提出了绿色环境建设的内容。学校建设时尊重地形,合理布置建筑景观,将废弃的采石场建成为生态居住园区,将荒山建成了济南绿化最好的美丽的雪山,利用冲沟,构建立体交通和映雪湖,土方精准平衡无借土无外运。
3.2节能和能源利用
在绿色校园建设的相关研究中,各学校围绕太阳能、地源热泵等再生能源,并采用相应的节能设备和措施进行节能和能源利用。
(1)王珺等通过分析校园太阳能热利用建筑发展的意义与优势,针对目前太阳能热利用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校园太阳能热利用建筑发展的有效设计与技术方法,并指出分体式太阳能热水设备比较适用的观点和理由。
(2)陈曦等提出在建筑设计时要提高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减少建筑的能耗,考虑运用地球浅层的地热资源进行供热和制冷。建筑内部可采用浅色调,增加二次反射光线,减少白天照明,节约能源。
(3)孙丽霞等提出用新型的SII系列变压器替代传统的变压器,在公共场所安装自闭式延时阀控制用水系统和感应灯控制用电系统,使用LED等节能灯具、节能电器产品,实行全程智能化管理照明设施,避免“长明灯”现象,选用节能环保型取暖和制冷系统,以减少碳排放量。利用太阳能设备,使用节能燃气灶,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逐步减少对煤炭能源的依靠。
(4)郭晓蓓等根据高校图书馆室内各区域对照明的需求不尽相同的特点,提出根据各区域的环境及工作特点对照明系统进行不同的控制方式,针对一般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室等区域日间照明时间长的特点,根据室内照度自动控制灯具的开启数量,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同时采用时间控制,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电能浪费;走道和书库门口宜采用红外移动控制方式,人来灯亮,人离开后延时关闭,以节约能源;合理的区域划分能有效地节约能源,通过编程可改变各区域的光照度,以适应各种场合的不同场景需求。如多媒体教室设置为会议状态、多媒体上课状态、打扫卫生状态等多种场景模式。
3.3节水和水资源利用
李于雄等提出要建设校园立体化节水系统,应推广应用水位自动控制装置、限量水表、各类限流节流装置、各类延时自闭阀、定时冲洗装置等各种节水技术和节水器具,采用智能式插卡式淋浴系统,食堂使用节水消毒洗菜机等。校园绿化用水应采用微灌、滴灌、渗灌、涌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并开发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建设中水利用系统,首先对污水进行分类,不同种类的污水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学校实验室等产生的有毒有害污水进行专门的处理,对于其他大部分的生活污水,要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水再生利用工程和水生态修复技术进行处理。污水处理后用于校园绿化植物的灌溉、冲洗厕所等。雨水收集可以利用建筑物屋顶的落水孔,将雨水导入设于地下的储水槽,也可以在地下设蓄水池,把雨水管和下水管分置,通过雨水井、雨水管把地面的雨水蓄积起来进行再利用。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铺设渗水砖,或部分区域去硬化处理,构成由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以提高现场渗水量,控制地表径流排放。雨水经收集进入景观水体、结合绿地自然渗透,或经过简易处理后,主要用于冲厕所、洗车、洗衣服和浇灌等。
3.4节材和材料资源利用
在所有的相关文献中,对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研究不多,王崇杰等指出绿色校园在设计时,要控制造型要素中没有功能作用的装饰构件的大量应用,在建设过程中,应优先选用预拌混凝土,在资金允许情况下应大量使用高性能混凝士与高强度钢材,在施工过程最大限度地利用建筑施工和现场清理时产生的废弃物等资源,这样既可以减少施工中材料的消耗量,也降低了运输或填埋垃圾的费用;吴小惠等提出建筑材料要全部采用煤矸石、粉煤灰、黄河淤泥等环保建材。
3.5室内环境与污染控制
李晖等通过以高校的声环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态校园声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根据区域功能分析,先从选址的角度进行考虑,采用相应的吸声、隔声措施,一方面如隔声建筑、隔声绿化带、隔声屏等措施降低外界噪声对校园声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形成隔音绿化带,不仅消除校园内噪声、大气等污染,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同时兼顾视觉效果等声控制和建设的建议。吴小惠等提出通过合理的布局为建筑争取良好日照,通过植物配置,结合水体、景观,改善园区微气候,道路周边通过立体绿化实现吸声降噪。王崇杰等提及学生公寓作为较为特殊的居住建筑,可以利用太阳能技术加强建筑通风,以控制室内空气品质和提高室内舒适度。一方面利用通风窗与房间外窗形成穿堂型布局,并且南北房间贯通,有较大的通风覆盖面,通风直接、流畅,室内涡流区小,通风质量很好,另一方面利用太阳能烟囱,加强夏季自然通风效果。
3.6运营管理
在校园的运行与管理中,文献研究主要涉及到节能、节水与垃圾的管理。
(1)朱亚娟等认为校园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回收利用,不仅对建设节约型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其经验适于在全社会推广,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提供有效借鉴。通过对合肥工业大学生活垃圾产生和管理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应该分步进行,不可能一步到位,在分类收集的初期,采取源头粗分类的收集模式,做到“干湿分类收集、试验垃圾单独收集”。
(2)李于雄等提出垃圾分类收集与循环利用的观点,学校生活垃圾应该强调从源头处理,遵循3R(Reduce减量化、Recover再利用、Recycle循环经济)原则。垃圾实行分类收集,对于报纸、杂志、纸板、木箱、玻璃瓶、建筑垃圾等应全面分类回收,高效处理,再生利用。餐饮垃圾在学校垃圾中占的重最大,且污染点相对集中,易于采用集中分类处理的方式,如可将所有可化解的垃圾如肉骨头、蔬菜、鱼刺等剩菜剩饭收集后,送往生物化解器,变成肥料用于绿化。
(3)汤方明等提出严格管理各单位的用能指标,实现“定额用能,超额自理,节能归己”的能源管理运行机制,并从节约资金和产学研工作的角度出发,要求学校研发科技含量高的节能手段、节能产品,从而能将高校自身开发的节能产品应用到本校的资源设备技术改造中。
(4)任爱民等提出通过实施“指标到户,计量收费,节约留用,超用缴费”的水电管理模式及校内价格体系、制定节能目标措施、加强水电计量管理、坚持水电平衡测试来建立机制,强化管理,通过动力用电使用变频器,充分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浴室使用智能刷卡计量收费,学生公寓安装限电器,学生宿舍配备自助洗衣机,投资新建米饭生产线,为实现“能耗数据化、管理动态化、节能指标化”的建设需要,积极推进能源监管平台建设。
(5)李于雄等提出要实现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首先应针对不同用水途径和对水质水量的不同需求,实行分质供水,实现水资源最大化的综合利用。其次根据学校用水量大、用水时间集中的特点,在对水管网规划时要做到系统完善、成本低、供水可靠,要降低管网漏损率,提高管网的配水能力。管材、附件和设备供水设施的选择和运行要考虑水的二次污染问题。最后要建立校园供水计量管理系统,自动进行水平衡分析和用水异常情况识别,实现精细化管理。
综合分析已有的文章可以发现,针对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相关评审指标如何采用适宜技术和措施的研究不当,也还没有列举校园内所采用的绿色技术,分别满足了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哪几项,响应度是多少,从而能根据响应度,得出评级的结果。在研究的文章中也只是对校园中所采用的部分技术进行了罗列,没有从系统的角度进行与气候相对应的低成本适宜技术体系的分析,因此,对其他院校起的示范和引领的作用不大。
4结语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巨大,全国按照气候特点分为5个区域,分别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和温和地区,各个区域在建筑节能方面的要求又不尽相同。有的偏重于建筑冬季保温,有的偏重于夏季隔热设计,有的偏重于通风除湿降温,也有的偏重于冬季争取更多的太阳辐射或偏重于夏季遮阳降温设计,而在夏热冬冷地区相应设计策略又为保温隔热、遮阳与通风并行。应该来说,这样不同气候区的相应的建设设计策略和研究可以为处于不同地理气候区的绿色校园建设选择适宜的技术体系提高理论依据和示范参考的价值。
随着绿色行动方案出台,绿色校园的建设成为了强制性的要求。低成本绿色校园适宜技术体系,将校园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经济条件,采用的相应的生态技术措施,可充分发挥示范性和指导性,不同的学校可以选择同一气候带、地理条件相同的校园的技术体系进行借鉴,应用相同或相似水准的技术,因此,低成本绿色校园适宜技术体系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我国建筑节能潜力最大的六大领域及其展望[J].城市发展研究,2010(5).
[2]朱亚娟.校园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现状及建议——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4).
[3]陈宝玉,张思雨,章也,等.中南大学低碳校园模式构建研究[J].节能,2012(5).
[4]汤方明,程潇爽.以低碳化视角建设节约型高校后勤[J].高校后勤研究,2012(6).
[5]邬鹏,陶伦康.现代大学城低碳校园建设路径探析——以昆明呈贡大学城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3(1).
[6]吕斌,阚俊杰.西方可持续校园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国际城市规划,2012(1).
[7]张帆,许楗.西安市高校公共建筑的能耗调查与分析[J].建筑节能,2012(7).
[8]阎耀军,张红.我国高等学校生态校园建设模式研究——以天津工业大学为例[J].未来与发展,2012(6).
[9]孙丽霞.低碳校园建设的内涵及其路径[J].商业经济,2011(11).
[10]张彤阳.适宜性绿色建筑技术初探——合肥工业大学综合实验楼(建筑馆)[J].华中建筑,2012(10).
[11]俞孔坚,张慧勇,文航舰.生态校园的综合设计理念与实践——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新校区设计[J].建筑学报,2012(3).
[12]李开儒.浅谈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中的规划设计策略[J].建筑经济,2012(1).
[13]毛静.基于“两型校园”建设背景下的“绿色景观”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
[14]王涛,李娟.关于生态型校园环境的思考——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J].现代园艺,2012(8).
[15]罗贤宇,俞白桦.关于农林院校生态校园建设的思考——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12).
[16]陈曦,刘伊生.构建高校“低碳绿色校园”研究[J].建筑经济,2011(6).
[17]王宁梅.“园林式校园”景观设计方法探析[J].江苏林业科技,2012(12).
[18]任爱民.创建节约型校园的实践与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12(5).
[19]丛姗,大学校园建设中的绿色与活力[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增刊).
[20]郭晓蓓,黄开武,崔巍,等.高校图书馆照明系统节能化探讨[J].建筑节能,2012(7).
[21]甄晓云,柏松平,陶磅,等.再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校园建设研究初探[J].公路交通科技,2013(1).
[22]李晖,王月,梁保平.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谈高校生态校园声环境[J].山西建筑,2013(4).
[23]吴小惠,张辉,魏潘红,等.新时期绿色大学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J].绿色科技,2013(4).
[24]张宏伟,张雪花.实践中的绿色大学建设[J].环境教育,2011(1).
[25]任佳.绿色必将满校园[N].中国建设报,2013-04-29.
[26]周小丽.适应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的办公建筑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