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农业行业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与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相比,生态农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管理理念,形成循环式的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生态农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应用,不仅创造出了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且有效地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在生态农业的引领下,农业经济逐渐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近几年,秉承着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相互促进发展的目标,生态农业的实现方式也趋于多样化,其在绿色环保的理念基础下,探索动植物生存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设计出理论可行性方案之后,利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进行试验实践,取得一定成果并充分确认其长远发展的稳定性之后,再进行广泛应用[1]。生态农业有效地改善了随着农业机械化生产越来越普遍,对环境产生的破坏性影响,解决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达成。在区域农业发展目标中,针对不同的区域,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式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利用当地固有的资源优势,对其主要的农业生产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寻求最佳的切入点,结合对土壤、水源、温度、气候等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互补,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十分有限,农业资源的稀缺一度成为限制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农业发展中,加强资源的利用率,是现今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生态农业的出现,是实现农业经济合理增长的必然选择,其对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1加速了农业发展的整体进程
生态农业是多种技术以及因素共同作用的成果,其不仅结合了时下最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而且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的农业资源,实行因地制宜的方式合理开展农业活动。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其也会根据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不断改变生产方式,保证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实现对环境最大限度的保护[2]。生态农业实行以来,不仅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收益,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加速了现代化农业的进程,推动农业整体的发展。
2.2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
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基础,就是现有的农业资源。在生态农业发展逐渐成熟的今天,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不仅减少了农业生产产生的垃圾,还实现了诸如水资源等的合理节约,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给未来农业的持续发展积蓄了更多的基础,推动了农业的良性发展。
2.3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生态农业不仅对现有农业方式提出了改进措施,而且还对以往用不到的农业资源实行了开发探索,基于科学技术的支持,创新出各种各样的农业发展方式,这使得农村劳动生产效率、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都得到了越来越科学合理的利用。这一系列的举措,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并衍生出一系列绿色农产品,最大限度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业综合利用效率的提高[3]。
2.4加速了新农村建设
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生态农业的飞速发展。前几年,在国内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受到进口农产品的影响,使得我国农产价格持续走低,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丰富了农产品的种类,以市场需求为整体走向,带动农民生产,提高其积极性,不断创造更高的经济利益,使得农村经济得以全面发展,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脚步。
3加强生态农业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具体措施
3.1优化农业产业化结构
想要实现农业长期高速的发展,就要明确自身产业结构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而实现农业产业化结构的合理优化。在生态农业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提前做好市场调研,根据市场实际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并尽量选取符合当地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建立一体化生产模式,实现生产加工-出售的全过程优化。另外,还要时刻具备发展的眼光,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前瞻性,变废为宝,利用一切资源,以实现农业生产利益的最大化。
3.2协调生态景观和旅游行业的发展
近几年,农村旅游行业发展迅速,享受生态田园风光逐渐成为发展生态农业的主力。各种农家乐项目层出不穷,使得人们短暂地远离城市的喧嚣,拥抱自然。所以,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加大了绿色旅游项目的投入,“农家乐”的形式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效地结合,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农村生态景观以及旅游行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将越来越多元化[4]。
3.3完善生态农业的投资融资体系
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国家政策的支持给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也更便于其吸引外来资金的投入。但是目前生态农业的投资融资体系还不够完善,使得资金投入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制定完善的投资融资体系,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并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金的合理运用。外来资本涌入,不仅可以加快新市场的开拓速度,还能够推动生态农业进一步的发展,一举两得。
3.4实现农产品国际化发展
生态农业使得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都要大幅度地增长,那么如果想到实现最终的经济利益,合理的销售至关重要。仅仅依靠国内的销售是远远不够的,想要实现的农业长久的发展,就势必要打开国际销售的大门。现今网络以及交通行业都很发达,可以借用信息化手段,传播农产品环保健康的优势,进而实现其国内外同步销售,快速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利益,进而提升我国农业方面的综合实力。
一、引言
生态水利建设对于环境与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通过生态水利的发展不仅可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环节水土流失等问题,更能促进我国农业的进步与发展。随着农业环境的不断恶化,建设生态农业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相关的政府部门应当充分重视起生态水利和生态农业的建设,为我国的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经济作出积极的促进贡献。
二、生态水利与生态农业的主要内容
生态水利是一种强调环境、资源与社会效益之间综合发展的工程,对于当前的我国来说是一种十分必要的建设模式。通过生态水利的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做到生态的平衡,体现出自然的平衡法则。具体来说,生态水利是通过相应的水利设施建设,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在不影响社会用水情况下,做到水资源的保护。而农业主要是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而生态农业则是以一种更加科学的方式来进行农业的建设。农业的劳动对象一般都是具有生命的动植物,并在相应的活动过后获得的产品也是动植物本身。人们将这种利用动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安身立命之所在,我国的农业历史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的位置。农业是由众多细分行业所组成的,它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以及副业。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虽然在制造经济利益方面,农业没有比较显著的效用,但在起基础性作用上却是其他行业所取代不了的。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自然条件的支持,其中水资源是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对于生态水利以及生态农业的建设应当做到同步进行。
三、生态水利与生态农业之间的关系
生态农业与生态水利之间处于一种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关系。农业经济由于受气候、水分以及其他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使得其对自然气候存在很强的依赖性。但通过人为地科学技术手段可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弥补和完善,在这方面水利设施的投入建设尤为显著,主要是由于农业对于水分的需求比较旺盛。但目前我国的水利设施上明显存在着投入力度不足的现状。一方面,许多相应的农业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设备老化,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农业水利设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采矿和滥砍滥伐等现象使得我国的水库河流水资源枯竭,水资源的采取成为了农业发展的掣肘。在这样的条件背景下,强化生态水利的建设能够有效地缓解农业用水问题,最终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对于生态水利来说,生态农业的用水方式更加合理科学,通过先进的农业科技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所以说,生态农业的建设对于生态水利来说具有重要的反作用,能够做到优化生态水利的建设。因此,对于生态农业和生态水利的发展一定要重视起来,在整个生态农业体系中强调生态水利,而在生态水利的建设中也要兼顾到生态农业的发展。通过双方的共同进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
四、生态水利如何促进生态农业的建设
生态水利建设最初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解决我国不合理的用水现象,缓解我国水资源不足的一种措施和手段。但是随着生态水利建设的不断深入,其对于生态农业的影响也被逐渐开发出来。所以在当今的生态农业和生态水利的建设中,应当充分考虑二者的特点,对双方进行无缝衔接,达到双方共同促进的影响。事实上,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赖于生态水利的建设,只有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才能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必须的水分条件。因此在生态水利的建设过程中应当提供更加有效地排涝和灌溉技术设施,从而提升农业耕地的产出率和水资源利用率。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求生态水利的功能齐全、协调运转,只有适合农业发展的水利条件才能够使农业经济的发展达到最优化的状态。另一方面,也要着重强调生态水利的生态属性,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来改善自然环境,为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对于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之所以不是任何地区都适合生态农业的建设,其原因在于就在于生态环境没有达到生态农业的自身要求,不适宜农业的发展。从此处我们就可以看出生态水利的重要影响。健全的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有效地防止旱涝现象的发生,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水土流失以及土地盐渍化的现象,保护好生态农业建设所需要的基础条件。
关键词: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现状;发展对策;孝感市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9.010
Abstract: Based on the elaboration of the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ourism and its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makes an overall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Xiaoga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ourism and then put forth some sustained development measures.
Key words: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ourism; production situati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Xiaogan city
生态农业旅游在我国是近些年才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它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也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项目,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有机地附加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的交叉性产业,是当今旅游新需求的必然产物[1]。农业生态旅游是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作习、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开发类型。
1 生态农业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生态农业旅游是20世纪首先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是生态农业与旅游结合催生的产物。“生态农业旅游”一词首先出现在世界旅游发达的欧美国家。在国外,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已开始了生态农业旅游。意大利在1865年便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专业协会。该协会的主要功能是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体验农业野趣,与农民同吃、同劳作,或者在农民家中住宿。这实际上标志着农业与旅游业已经结合成为一个新型的产业。在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兴起的这种生态农业旅游,之后逐步扩展到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20世纪70―80年代,日本、韩国、新加坡陆续成为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热点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也开始进行生态农业旅游的探索性研究和开发。
我国生态农业旅游起步较晚。国家旅游局推出“1998年华夏城乡游”为主题的旅游年活动,拉开了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序幕。2006年确定以“中国乡村游”为主题的旅游年,主题口号是“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2009年的“中国生态旅游年”,倡导“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这些举措有力地助推了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相继出现了以农家乐、度假村、野营地、休闲农村、生态农业观光园、教育农园、民俗文化村、乡村俱乐部等多种形式的生态农业旅游。全国生态农业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消费方式。
2 孝感市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现状
孝感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十一五”期间,孝感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迅速,旅游功能明显提升,综合效益显著提高,成为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推进农业功能拓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促进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旅游创建力度不断加大
2006年《董永传说》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国家旅游局授予孝感市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13年中国民协授予孝感市为“中国孝文化之乡”称号。旅游名镇、名村创建及“农家乐”升级达标工作积极推进。2010年6月,湖北省政府授予汤池镇为湖北旅游名镇、孝昌观音湖熊畈村为湖北省旅游名村。还有7个村被列入全省旅游名村创建单位,即孝南肖港镇小周村、汉川翥夂许家村、应城汤池镇洪河村、云梦下辛店镇泗洲寺村、安陆烟店镇碧山村、大悟新城镇江冲村和双峰山大砦村。“农家乐”创星工作开始启动,到2010年底,全市星级“农家乐”达到102家。
2.2 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末,孝感市已有2A级以上旅游景区13家。其中,4A级生态农业旅游景区4家、3A级景区5家,2A景区4家,2011年新增4A级生态农业旅游景区1家;省级旅游名镇1个;省级旅游名村1个;星级农家乐102家。
“十一五”期间,孝感市累计接待游客2 710.5万人次,年均增长22.4%;实现旅游总收入154亿元,年均增长21%。2013年,全市接待游客1 4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84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6.8%。
2.3 旅游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期间,孝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2008年,孝感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制订了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成立了孝感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孝感市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研究并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市财政安排旅游专项资金用于旅游业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通过招商引资,开发旅游景区、星级宾馆、生态观光园等项目24个,投资规模80多亿元,其中“十一五”期间完成投资38亿元。天紫湖、观音湖、嘉沦河、白兆山、钱冲银杏谷、大悟白果树湾新五师司令部纪念馆等生态农业旅游景区相继建成。5年来,市、县两级政府投入3亿多元改造旅游基础设施。
2.4 旅游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市场开发成效显著
为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孝感市政府出台了《孝感市一日游管理规定》和《孝感市旅游业管理办法》,批准成立了孝感市旅游执法大队和旅游质监所,一套班子两块牌子。通过新一轮机构改革,全市县市区旅游工作机构得以健全,工作力量得到充实和加强。
围绕开拓武汉旅游市场,组织了一系列宣传促销活动。先后组织参加了3届华中旅游博览会,连续2年以孝感市政府名义在武汉举行了大型旅游宣传推介会,开展了“武汉万人游孝感”活动。加快与武汉黄陂区、东西湖区的景区联动和市场对接,着力抓好融入工作。围绕提升孝感旅游知名度,积极开拓境外市场,2次参加省政府组织的“台湾湖北周”活动。先后参加了在昆明、烟台、重庆召开的国内旅游交易会。此外,组织指导汤池温泉、双峰山等景区和有关企业,开拓河南省信阳、南阳,以及省内宜昌、襄阳、荆州等城市旅游市场。
3 孝感市生态农业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3.1 宣传营销不够充分[2]
从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实践来看,对自身旅游资源的宣传和营销以及对景区宣传的广度和深度都还做得不够,对于不同的客源群体、不同的市场群体没有采取相应的宣传策略。甚至 ,本地的一些市民对本市的一些生态农业旅游点还不是很熟悉。 有些景区在宣传的过程中只注重风景的宣传而忽略了当地文化与风景的有机融合,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全市还没有一个综合性的旅游专业网站。
3.2 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有待改善
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无论是游客乘坐公共交通还是私家车出游,良好的交通条件都是他们考虑的首选。如孝南区杨店镇,交通历史欠账多,虽然近几年交通状况有明显改善, 但还是相对滞后,公路等级较低,公共交通落后,难以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的需要。
3.3 具体产品服务雷同,缺乏特色和品牌化[3],创新性不足
生态农业产品单一,缺乏精品,不能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难以提高重游率。生态农业还局限于传统的生态农业模式,经营的项目绝大部分都是农家餐饮 、垂钓、观光 、休闲,模式和格局都大同小异,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农庄之间不能有效地实现协调发展。产品没有品位和特色,许多项目都是由生产性项目改造为观光农园,项目功能单一,缺乏创新与特色,尤其是可供游人参与的农业生产活动和娱乐活动较少,对本地的民俗、文化内涵开发不充分,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缺乏吸引力。生态农业缺乏现代化、市场化理念,农业科技支撑和引领的核心作用没有突显,农产品还在产品价值链最低端,农产品附加值不高,“ 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的区域联动机制尚未形成 ,精品乡村旅游线路还需进一步提升。
3.4 经营管理水平较低 ,服务质量不高[4]
很多旅游经营项目都是个体经营性质,实行的也是家族式管理,缺乏必要的培训,组织能力及管理技能不足, 在经营管理上不够规范,在服务质量上不到位。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方面,与游客的要求相差甚远。服务员大多数是自己的亲戚或在本地招聘的员工, 基本上没有进行过健康检查,用餐设施很少经过卫生管理部门检查和实行严格的消毒制度。
4 孝感市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4.1 加大宣传营销力度
无论是生态旅游的景区还是旅游产品,都必须要靠宣传来扩大知名度。没有宣传,即便是再好的旅游景点也只能是“养在深闺无人问”,如果宣传工作做得好 ,那就是“一举成名天下知”。要以“董永故里,孝文化名城”为主题,以汤池温泉、双峰山、天紫湖、观音湖及白兆山等4A级生态农业旅游景区为标志性产品,塑造和推广孝感旅游对外新形象。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宣传:在交通要道上增加宣传广告;与旅行社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加强售后服务,建立顾客档案,在特殊节日发卡片邀请,采用淡季降价并对重点游客赠送礼品等方法;或推出会展游、商务游、假日游、休闲游等改变以往的以观光游为主的旅游模式,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有针对性地在互联网、电视、报刊、杂志等相关媒体上开辟专题、专栏、专版,开通微博,全方位宣传孝感市旅游产品,向游客发放旅游宣传册;发挥音乐作品《 孝感》、《孝感我的家乡》、电影《天仙配》、《欢天喜地七仙女》等对孝感旅游业的推介作用 , 以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制作孝感市生态农业旅游网站,并设立网上预订系统,完善网络营销渠道,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加强电子商务网站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5]。建设旅游信息查询平台、互动平台,每个景区将自己的旅游点制作成电子宣传册,把电子宣传册置于生态旅游网首页的醒目位置,配以背景音乐,这样游客在到景区之前就可以通过网站进行前期的相关了解;顺应互联网、物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发展趋势,拓展信息终端,加快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与周边地区举办旅游景点联谊会、洽谈会,借此机会宣传本地景点,扩大景点影响力。
4.2 资源共享,突出特色
生态农业旅游必须充分体现自己的特色,什么是特色呢?高文化附加值就是特色[6]。要注重文化品位,发扬地方文化特色,挖掘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内涵,并将其合理地与城乡经济文化交流融合。
要尽快改变当前生态农业旅游低、小、散的现象,要根据本地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特色,延长农业产业的产业链,围绕“高、新、特、优、雅、奇”几方面努力打造特色休闲品牌。借鉴广西灵山荔枝节[7]的成功经验,精心策划“中华孝文化旅游节”、“中国银杏节”、“孝感杨店桃花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旅游节庆活动,力争将其中一些活动打造成全国的旅游节庆品牌。
4.3 以管理为核心,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工作
要将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引入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中,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提高管理技能。一方面要积极引进策划、营销、经营、农艺、花艺、公关礼仪、导游等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要积极加强与劳动部门合作,大力培训本企业从业人员,努力提高管理技能、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要扎实搞好环境卫生和餐饮卫生,提高厨房、餐厅、卧室、浴室、 厕所及公共娱乐场所的卫生质量,对厨房卫生和餐厅卫生进行定期检查[8]。
4.4 大力推进旅游路网建设
要大力发展旅游交通业,提升旅游公路等级,解决景区的可进入性问题。连接主要旅游景区的公路,形成整体合力,产生市场凝聚效应。修通双峰山―孝昌观音湖―大悟龙潭湖的生态旅游公路,提升双峰山至黄陂木兰天池、孝昌观音湖至黄陂清凉寨、安陆白兆山至应城汤池温泉公路等级。加快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建设,城际铁路是连接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之间的轨道交通,是游客进入各地、各景区的快速交通工具。要尽快完成汉口火车站至孝感城区汉孝城际轨道列车的建设,并逐步延伸至云梦县、应城市。高速铁路要利用石武高速铁路和武荆高速铁路的建设,让游客能顺利通过高速铁路交通到达孝感旅游。要完善景区内部交通,景区内部交通要以车辆环行道路建设和游客步行道建设为主,让游客能方便地游玩。
4.5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要充分利用国家的“中部崛起”战略,“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湖北省政府把孝感市建设成“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战略,发展孝感市的生态农业旅游业。
4.5.1 加大政府投入 要设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 重点用于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宣传推广、旅游人才培训、旅游公共服务、旅游重点项目引导性投入和对旅游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
4.5.2 实行税费优惠 对投资规模在5 000万元以上的新建旅游景区(点),其门票收入征缴的营业税地方留成部分,按第一年至第三年全额、第四年至第五年50%的基数标准,由同级财政予以奖励。对旅游企业上缴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允许企业在缴纳所得税前扣除。旅游企业宣传促销费用和旅游商品生产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用,纳入企业经营成本。旅游企业在注册登记、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属市本级财政收入的,按规定标准的50%收取。落实水电气价格政策,经营服务性收费从优收取。星级饭店实行与一般工业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同价。
4.5.3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对从事旅游商品开发、旅游饭店经营、旅行社以及旅游运营业务的旅游企业,凡符合贷款条件的,担保机构应优先给予担保,银行机构应优先给予信贷扶持。
4.5.4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将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列入全市重点项目的重大旅游建设项目用地计划,按报批程序由市专项安排。非政府单项投资额达到1亿元以上并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旅游建设项目,配套费等规费可由市财政按50%的比例奖励给项目单位。
参考文献:
[1] 喻红林,路娜,邓楚雄. 基于AHP的新疆博湖县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1):84-87.
[2] 李霰菲.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探析――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J].北方经济, 2012(10):52-53.
[3] 王洁佳,陈巍.国外农业旅游及发展实例分析[J].世界农业,2013(5): 99-101.
[4] 张青,田家林,徐立岗,等.南京市休闲农业旅游现状分[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20):107-108.
[5] 林惠恋.农业旅游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及策略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3(16): 2-3.
[6] 侯敏,何杰,宗如菊.我国创意农业旅游发展初探[J].新农村,2012(4): 21-22.
1.1几个概念的辨析
1.1.1生态农业旅游
生态农业旅游即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南、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集农业生态文化景观与环境、农业生产活动与风俗习惯等旅游资源将观光度假、学习考察、娱乐参与等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它成功让旅游产品开发形式愈加新颖和丰富,实现了旅游跨产业的发展,并且进一步开拓了农业发展的空间。生态农业旅游适应了“参与性、娱乐性”旅游热潮,成为现代旅游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1.1.2社区参与
1985年,西方学者墨非(Murphy)第一次将社区参与运用于旅游研究,他《旅游:社区方法》一书出版,使社区参与渐渐为全球熟知。1997年6月,世界旅游组织等颁布《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社区参与旅游研究进入了完善阶段。社区参与(Communityparticipation)是指在开展旅游的地区,社区居民能有效地参与社区内旅游的决策、规划、旅游地环境保护及旅游地社会文化维护等方面的行为及其过程,在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下实现社区的全方位发展,它的主体是社区各居民,客体是社区内发展旅游方面各类事务。通过社区参与,旅游地居民能真正从旅游发展中取得经济收益,并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而使社区居民有归属感、认同感,最终实现旅游及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1.2欠发达地区社区参与生态农业旅游模式及层次
1.2.1社区参与生态农业旅游模式的内涵
根据目前中国期刊网上已有的一些研究,欠发达地区生态农业旅游社区参与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生态农业旅游发生地是在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乡村欠发达社区;二是欠发达乡村社区的生态自然环境、风俗文化等旅游资源保持了原真性;三是在欠发达地区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时,保护他们的生态资源和环境一直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社区参与是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欠发达地区乡村社区的居民既是该地区生态文化及生态文明的载体,又是始终贯穿于生态农业旅游过程中生态旅游资源及社区文化的忠实保护者、传承者。社区参与不仅对欠发达地区原真性生态文化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让更多的旅游者能获得更为真实的生态农业旅游体验,且社区参与能让欠发达地区广大社区居民在开展生态农业旅游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因而社区参与对欠发达地区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2.2社区参与生态农业旅游模式类型及层次
一般情况下,生态农业旅游地开发主体不同,给旅游地社区带来的效益也会不同。社区参与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模式不同,会对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的效用也会不一样。目前,根据地域状况的不同,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社区参与及其运作也有一些不同的模式。曾艳将社区参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模式划分为下面四种类型:一是非政府组织主导模式,它主要由非政府组织对旅游社区的开发进行规划、指导、监督社区旅游规划的实施,并进行最后的利益分配,但它不参与利益分配。这种模式特征是旅游发展由非政府组织开发,协调政府和社区关系,保证把旅游经济收益最大限度的留在社区内,但这种模式在国内很少采用。二是政府主导模式,是由政府主导旅游社区的开发、管理,并对景区景点收益进行统一配置,如“政府+公司+社区组织”模式。该模式是政府、公司、社区组织三方共同参与旅游开发,主导方是政府,但三方都有自己的盈利渠道。这种模式较容易让政府从中获取更大的利益,而社区居民难以享受利益收益且承担其他一些方面影响。三是社区主导模式,是社区作为参与和收益的主体来决定开发的走向并决定最后的利益分配方案。在这种模式下社区参与的程度特别高,且参与的范围也最广泛,收益也有很大程度提高。在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中,社区广大居民有监督权和发言权,居民能真正参与旅游企业,如“社区机构+居民+公司”模式。四是公司主导模式,是在政府的宏观政策引导下公司掌握经营管理权,并进行利益分配,如“政府+公司+农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其中公司作为核心参与者,其他几个参与者与公司彼此配合,共同形成一个统一的运行体系。这四种模式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社区参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大概有初级参与层次、积极参与层次和成熟参与层次三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适应性,具体见下表。从目前的现状分析,我国的社区参与旅游模式仍然处于初级或积极参与层次,因此这就需要广大学者不断研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特色,最终构建适合我国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
2南充村社区参与生态农业旅游现状
2.1龙湾生态旅游区南充村社区现状
南充村位于具有国家二级保护名贵植物—沉香的培育基地的广东省罗定市龙湾镇,南充村距离龙湾镇中心10公里,距省道荔朱线7公里,距罗定市区约53公里,它是边远山区乡村之一,广东典型的欠发达地区。该村耕地面积788亩,下辖16个村民小组,人口2354人。改革开放后,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发展“三高”农业。2003年,南充村建成以“公司+农户”的综合开发模式,建成“三高”农业生产基地:即以黄榄、茶叶、龙眼、八角、三华梨、蔬菜、蚕桑种植和仔鱼、山地鸡养殖等为主。南充村现在不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养殖业和新型种植业,推行农业机械化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该村委耕地广阔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粮食主产区。农业结构调整后,该村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是旅游特色村,效果较好。2005年龙湾生态旅游区被评为“云浮胜景”,2007年南充村评为广东最美乡村之一。
2.2南充村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
2006年之前,在罗定市龙湾镇政府的扶持下,南充村开始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旅游。为了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村里成立了生态农业旅游专业合作组,以集体的方式经营生态农业旅游,农民以入股的方式参与合作组并行使管理。2006年,广州南湖国旅参与其中经营,村合作组与其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发展南充村的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南湖国旅负责向该村组织和输送游客,合作组则承担为游客提供生态农业旅游相关服务。2007年村旅游分成达到8.21万元,2010年达9.5万元。目前南充村已经初步建成了以龙湾生态旅游区、特色农家菜和土特产品等农业相关资源为主要载体、以田园观光、瀑布欣赏、特色餐饮等活动为内容的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园区。2011年南充村接待游客量月7000人次,接待收入近30万元,南充村已成为罗定市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成功典范。在龙湾镇政府、南湖国旅和南充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该村的交通状况、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地完善,村民的生活状况不断好转、参与生态农业旅游建设的热情也不断地高涨。
2.3南充村社区参与生态农业旅游问题探究
2.3.1社区村民缺乏参与意识,参与程度低
在调查中发现,南充村社区参与全部是龙湾生态旅游区本地村民,他们受教育态度相当低(该村高中学历以下的村民约占该村总人口的90%左右),部分村民甚至不会说且听不懂普通话,另外他们对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认识不足,不明白自己在旅游环节中作用以及生态农业旅游对他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同时村民对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政策的知情权与选择权也没有足够的了解,故而对生态农业旅游活动的参与热情不够,社区参与大部分只是停留在自发的水平,一般属于独家独户的家庭分散式经营,这使他们在生态农业旅游活动中所获得的权利和收益极少。同时村民在参与过程中过分注重了自身经济收益最大化,对环境及公共资源没有给予足够的保护。
2.3.2社区参与机制缺乏
在南充村,目前还没有建立一个真正的完善的社区参与途径和渠道,也没有建立一个专门机构指导社区参与生态农业旅游,在是否要进行生态农业旅游规划、如何规划及发展规模等问题方面,村民还是没有参与权和发言权,基本上都是南充村村委会负责,更不用说在进行某项决策之前开展一些公开的村民咨询方面的活动。因此南充村居民在龙湾生态旅游区的发展规划和决策方面基本上没有起到作用,居民目前还没有真正参与任何旅游组织形式。现在龙湾生态旅游区的旅游项目以租赁承包的形式委托给广州南湖国旅,他们作为开发经验的主体,还没有把南充村村民吸纳到经营决策以内。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龙湾生态旅游区处于欠发达地区,资金、技术处于劣势,这在客观上让社区居民的商业经营权和决策权被剥夺。
2.3.3社区被动参与开发,专业培训不够
自2006年广州南湖国旅参与到龙湾生态旅游区经营以来,南充村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一直按照“政府主导基础建设、企业负责旅游开发”的模式发展。但由于南充村资金不足且观念较为落后,社区在旅游供给和旅游市场开发方面的参与一直处于被引导被安排的状态,缺乏主动参与,且南充村社区居民的经营理念也难以满足旅游市场变化的需求。根据调查发现,南充村专业合作组的组织者—南充村村委会及相关成员对生态农业旅游市场发展的关注度不够,同时对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的意识也不强,他们的工作只是接待游客方面,并没有包括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研究方面。在南充村生态农业旅游各项服务中,所有旅游相关服务都是由村民负责,但是村民普遍文化层次不高,几乎没有收到过专业接待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因而他们的服务意识不强且服务技能差,这成为了南充村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一大障碍。
2.3.4其他产业体系配套不足,居民旅游收入少
尽管南充村生态农业旅游资源丰富而有特色,但发展水平不高,缺乏其他旅游相关经济系统配套产业基础,如没有南充村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供给企业,这阻碍了南充村生态农业旅游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更难以满足现代游客的综合化的体验要求。另外,由于南充村龙湾生态旅游景区受到季节降雨量的影响,使景区内瀑布的形成受到很大影响,因而游客在时空分布上边具有了季节性与集中性,即淡季和旺季。在淡季,旅游消费收入一般不能维持社区旅游发展经营的成本。再者,来南充村进行生态农业旅游的团体游客极少,大部分都是一些零星的散客,他们自带食品,故游客旅游消费不是很强劲,这对南充村的旅游收入也带来一定的影响。
3南充村社区参与生态农业旅游模式构建
目前南充村在生态农业旅游活动中,社区居民既是旅游发展的经济推动者,又是潜在的环境破坏者。为保证实现社区参与、社区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目标,应该建立一种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社区参与模式。
3.1构建社区参与的决策模式
南充村社区的居民是龙湾生态旅游区的真正主人,他们对生态农业旅游的规划与实施有着一定的发言权和决策权,他们在参与生态农业旅游的决策方面主要包括参与旅游开发与规划、参与旅游项目的立项和参与商定利益分配方案等。因此地方政府应该成立一个社区管理的专门机构,让社区居民参与到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决策中来,重视居民对发展旅游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使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目标和南充村社区发展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具体而言,社区参与生态农业旅游决策体系包括:一是形成一个能够保证社区居民参与生态农业旅游经营的决策机制和沟通渠道,并成立一个地方性的由社区参与的旅游行业组织,以协商南充村生态农业旅游规划与发展的重大事情,并对旅游区一些重大决策可以进行否决制度。二是建立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方式的合作机制,从产业经济学方面看,生态农业旅游社区的产权体系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这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产权的制约下,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中社区居民应占有一定的股份,尊重他们的意见并与之协商,尽量形成社区居民自主经营自主管理的机制。三是建立相关问题的磋商制度,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中可能会引发诸如环境恶化等方面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磋商制度,让参与生态农业旅游的各方主体能够从中得到满意。
3.2构建社区参与的利益分配模式
在生态农业旅游活动过程中,利益分配是社区参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南充村,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有政府、企业、社区等各相关利益主体,即使在社区内各村民也会有不同的利益主张。因而有必要建立一个社区参与的利益分配机制,来满足社区居民的各自利益分配诉求,减少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南充村社区是作为一个整体参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它所追求的是南充村社区居民的共同利益,并不是个别或少数居民的利益。因此,对那些获利能力强的居民,支持、鼓励他们直接从事各项旅游活动以参与利益分配,而对那些经营能力相对较差、获利能力较弱的居民以间接参与的形式从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活动中受益,具体做法有:一是直接在相关旅游企业直接就业以获取劳务收入的方式参与生态农业旅游利益分配;二是由于社区居民是生态环境破坏的最直接受害者,所以以生态补偿机制让他们从全部旅游收入中获得部分利益补偿;三是由于广州南湖国旅买断了龙湾生态旅游区若干年的经营权,为保障南充村居民的利益,可以让他们自愿投资入股南湖国旅以获得股息收入。
3.3构建社区参与的环境保护模式
龙湾生态旅游区是南充村居民长期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因此环境的保护对居民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社区居民参与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要不断地强化他们环境保护意识,使他们由原来对保护环境的漠不关心转变为主动参与环境建设和保护。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他们普遍认识到自己的利益来源于旅游的发展,而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条件,环境保护的好,他们的利益就能得到保障,因此社区就会形成一个环境保护的氛围。社区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具体有:一是将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和南充村居民的经济发展两者结合起来,引导他们在脱贫致富过程中对生态资源予以保护;二是改变南充村居民以往那种资源消耗方式,在生态农业旅游活动的带动下,形成一种环保型的生活方式,使社区发展与环境保护朝着有利方向前进;三是调动广大旅游者融入到南充村环境治理中,最大限度地发动他们和社区居民一起参与环境保护。在南充村社区居民参与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要提高他们对自己社区文化的认识和保护,建立一个合理的开发模式以实现本社区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创新和发展。
3.4构建社区参与的技能培训模式
前面说过,南充村居民基本上都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对旅游的知识及相关的服务技能特别欠缺,因此在鼓励、扶持他们参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之前,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简单的旅游专业知识和相关服务方面的培训,主要包括家庭旅馆服务、景区景点导游接待与讲解、生态农业旅游市场开拓等方面内容,努力使社区每一位参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居民至少掌握一门专项的旅游服务技能,使他们在参与旅游过程中能体现自身的价值。这项培训工作应该有南充村村委会及上级政府牵头,对那些参与生态农业旅游的居民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以提高认识,让他们认清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具体方式可采取村村通广播、县级广播电视节目以及宣传资料等,突出生态农业旅游中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他们自觉的、主动的形成环境保护的观念。同时,也要加强对南充村社区参与的相关旅游管理人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素质会直接影响社区参与的质量。技能培训的具体方式是:充分利用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和罗定中专等师资力量,对社区居民进行在职培训、举办讲座、专业讨论等,帮助他们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使他们适应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最终社区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实现。
4结论与展望
我国农业发展的“非生态性”
尽管目前我国已经认识到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绿色措施来促进其发展。然而,我国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仍仅局限于局部的农业经济循环发展方面,比如采用种养殖业复合系统、以沼气为纽带的各种模式、种加复合模式等,没有从体制等更深层次来探讨实现生态农业的可能性,这大大延缓了生态农业实施的进程。而我国农业基础的薄弱、落后的发展现状则成为制约实施生态农业的最大障碍。首先,土地经营规模不大。实践证明,规模化的土地经营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发达国家的土地经营规模较大,范围从几公顷至几百公顷不等,而我国则由于历史与现实情况多采取以家庭或农户为单位的土地经营模式,人均、户均耕地面积相比发达国家都十分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生态规模化农业模式的推广与展开。
其次,农业资源拥有量不足。农业发展的基础是资源,而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则是影响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耕地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粮食供应的减少,全球不得不面对可耕地面积逐步减少的局面。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有关报告,全球用于粮食作物的耕地面积在本世纪80年代初以前的人类历史上一直呈增加状态并于1981年达到最高纪录,从此以后就逐渐减少。倘若世界人口增长率保持目前水平,那么,人均占有粮食作物的耕地面积到2030年时将只剩下1.2亩,仅相当于1980年的一半。而我国农业资源拥有量从总量上来看居世界前列,然而,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却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这两个指标都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根据国土资源部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已从上年的1.43平方米减少到1.41平方米;粮食方面,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粮食不仅是生活资料,更是一种战略物资。粮食是否安全不仅关乎一国生产生活,更危及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就是粮食可以不断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2030年,我国粮食需求量预计达到6.75亿吨,人均只能维持在400公斤左右的最低安全限度,这种严峻的局势使得生态农业的发展路径就变得急迫且必需了。再次,人口规模的爆炸式增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相关材料显示,1995年至2050年,世界人口将从57亿增加到98亿。而我国至2030年总人口峰值将达到16亿,并且这一增长的趋势不可逆转。
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现有自然资源所能承载的人口量是8至17亿,不断增长的人口对农产品的需求及农业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压力。不仅如此,我国人口素质普遍偏低,文盲半文盲占人口总的15.88%,文盲率为12.1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4%,大学以上(含相当于大学水平)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人口总数的0.06%。大量低素质的人口不仅在客观上助推了人口的恶性膨胀,而且还阻碍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科技进步,严重制约了资源与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的实现。
最后,科技贡献率处于较低水平。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现在农业方面就是依靠农业科技含量的增加来实现成本的降低以及产量、质量的增加与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已经成为衡量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虽然截至2011年,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45%,其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贡献率分别为42.4%、31.4%、42%和45%,使我国成为世界粮棉油生产和畜禽、水产养殖第一大国,农业科技贡献率的提升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较大贡献。但与美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近70%相比,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还很低。究其原因,美国政府对农民自身文化素质教育和农业推广的投入对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起到了很大作用。农民在美国农村也是弱势群体,美国政府在教育和推广服务中提高了农民的生存竞争能力,全美100多家农学院、农业实验站及遍及各地的县级推广站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仅如此,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是衡量科技贡献率高低的标准。发达国家已经基本上在农业生产的各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我国由于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大量存在,大规模的机械化农业不十分普及,现代化水平的较低。2003年,全国农业机械原值达到3362亿元,乡村农户平均拥有农业机械原值1300多元,占农村住户年末每户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的25%。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04亿千瓦,平均每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31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l494万台,其中大型拖拉机97.26万台。联合收获机36.22万台。平均每667.102平方米耕地拥有拖拉机数量0.77台,配套农机具1.18部;每百户拥有拖拉机数量6.1台。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3%,其中机耕水平47%,机播水平27%,机收水平19%。
总之,我国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农业资源拥有量、人口规模、科技贡献率等一系列指标都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只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才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构建生态农业是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美国土壤学家阿伯卫奇于1970年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他认为,生态农业是将生态学原理与系统科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使用现代农业技术来取得科学成果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沃尔辛顿指出,生态农业在生态上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能量上可以实现自我维持,在经济上可以保持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以实现可接受的农业系统。与国际学者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不同,国内多数学者认为,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在一定区域内所实施的有利于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发展模式。它是人们自觉地按照生态学规律、生态经济学规律和系统工程方法建立起来的农林牧副渔各业相互结合而又各有侧重的高功能、高效率的知识密集型的集约化农业。卢永根与骆世明教授认为,凡是把生态效益列为发展目标,并且自觉地把生态学原理运用于生产之中的农业,都可以称为生态农业。实践上,我国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有效地融资为一体,其实质是把农业生产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寻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同步发展,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首先,生态农业将“生态”作为其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内涵,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来把握生态经济规律,构建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其次,生态农业强调生产经营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及功能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再次,生态农业是依靠技术进步,综合运用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生态与经济高效良性循环的技术集成型产业。第四,生态农业是充分利用土地、生物、技术、信息等资源,将农、林、牧、副、渔、加、商等诸业有机结合,以资源持续利用为基础的综合农业。第五,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形成农、工、商、贸一体化产业化经营体系。第六,生态农业是具有主导性、多样性、层次性、区域性,即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特点的生物与其环境相适应的良性生产系统。最后,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环境的配套建设,充分考虑系统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大尺度的农业生产系统。生态农业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增强我国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首先,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生态农业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提供生态系统产品和生态系统支持的功能。我国幅员广阔,地理条件条件复杂,农业资源和生态类型多样,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区域差异显著,所适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各不相同。各地应根据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特点,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在丰富多彩的生态农业模式类型中,加以科学选择、改造和运用,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而更新、发展,以取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并不断提高。
其次,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农业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与不合理利用,造成了生态系统和资源的破坏。目前,我国化肥、农药施用过量,严重污染了水体、土壤、大气,农产品中有害物质残留过量,土地污染正在加剧,农业生产残留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不合理利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要巩固、改善农业发展的生态基础,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与管理,强化环境污染的防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合理配置、利用农业环境资源,退耕还林、还草、还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再次,加大科技开发和推广的力度。生态农业的技术实质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工程,具有多学科、跨行业、技术密集的特点,需要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成熟的配套技术来支持,因此要十分重视科技进步,增加科技投入含量。要认真总结各地生态农业模式的成功经验和研究设计更有效的模式及其配套技术体系,因地制宜地推广已有的科技成果,使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对于一些重大的关键技术难题要组织科技人员进行重点攻关,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高我国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运用能力和生态农业建设水平。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建立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生态农业建设技术队伍。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保护生态环境方面,通过技术攻关和技术组装配套,建立起一套低耗、高效、优质、安全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切实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运用生物技术培育动植物新品种,推进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生物肥料、动物疫苗、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与产业化。最后,加强政府管理与引导。生态农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很多部门,特别是农、林、水、环保和计划、科技、财政等部门,只有政府的协调下,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才能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政府应做好规划,加强引导,制定和实施全国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纲要,确定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建设内容和实施措施,做好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及各部门发展规划的协调。运用生态农业模式要立足本地,实行个人、集体、国家相结合,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农民是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和受益者,要把生态农业建设同农民勤劳致富、科学致富结合起来,尊重农民的意愿,用效益吸引的办法,鼓励多投入、多产出,增加经济收入。
结束语
关键词:武陵源区;旅游;农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178-02
引言
武陵源区域的风景资源不仅具有雄奇、诡橘、秀逸、幽深、险峻、妖媚、狂野等丰富而独特的审美价值,而且还具备物种多型态的生态价值,其中的武陵源景区的面积只占据397km2,却显得整体宏大,植物垂直分带鲜明,群落显得特别完整,生态也很稳定。区域地貌海拔相对高差近千米,气候反差也很明显,因此被誉为“科学的世界,艺术的世界,童话的世界,神秘的世界”,同时,武陵源区复杂的地形和多型态的生物种群,也被誉为“自然博物馆和天然植物园”。本文首先对旅游产业融合理论进行梳理与发挥,然后再对武陵源区域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的多型态优势进行分析,以实现武陵源区域生态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中国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的现状
关于旅游产业融合方面的研究,理论层面,如张海燕、王忠云(2010)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为切入点,详细论述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产业边界及其互动机制,提出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的关系[1]。本文就是针对生态农业这以具体的产业与旅游产业进行融合,通过对他们之间的融合过程进行研究,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利互惠,共同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武陵源区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过程研究
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不能忽视生态农业的合理性规划与开发,可以说武陵源区域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一个非常复杂过程,第一,要动态观察市场需求的变化实现与市场对接,才能够满足市场多样性的需求;第二,要从市场供给能力出发,利用先天优势来激活产业;最后,要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协调好利益相关者相关利益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主导作用。因此,武陵源区域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需要从消费市场需求与产业供给等两个方面来实现。
(一)基于市场需求的武陵源区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过程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旅游需求在逐渐升温的过程中呈现出新特征[2],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消费需求多样化;第二,消费结构得复杂化;第三,旅游需求个性化、多样化。因此,需求结构和消费模式的改变推动了旅游产业融合趋势的发展,促进了旅游新业态的出现,同时在旅游消费市场需求的利诱下,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供给开始不断的完善,并向适合消费需求的主流方向进行发展,如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多型态原则,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开发“武陵源山水休闲生态园”等生态旅游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武陵源区旅游产业应该市场需求出发,借助于成熟生态农业技术与完善的产业制度作为两大产业融合基础与保障,通过以旅游企业为主体进行生态旅游市场开发和以农业旅游产品为载体的旅游项目开发,将武陵源区域生态农业资源、旅游资源完美地展现给旅游消费人群,以便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基于产品供给能力的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融合过程研究
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产业供给能力是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源泉,也是实现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融合的本质属性。武陵源区域自然资源丰富,是其发展旅游产业的根本,没有古老悠久的开发历史,没有帝王祭祀、历代圣贤题留的碑刻铭文,它却具有另一种原始的野性美和自然美,正是这种独有的科学价值、生态价值和审美价值,让武陵源成为人类科研宝地、览美天堂、生态旅游的乐园 [3]。因此,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在融合过程中一些先行产业组织与机构,首先应该对武陵山区与旅游资源与生态农业资源的旅游经济开发功能进行识,鉴器别优势互补之处;然后对两者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创新,为两者的融合找到突破口,消除两者之间的障碍进而淡化原有的产业边界;最后再结合两之间的内部功能所发挥的市场价值活动,进行市场的开发,在价值链与市场价值探索上达到共识。
三、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过程模型构建
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产生之前,有各自特定的技术、产品、企业及市场等共同构成的产业边界 [4],且他们之间是不相关的。随着产业之间的开放性不断的增强,对于产业组织创新、产业管制放松、产业管理改革等方面也出现有所突破,于是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也就开始出现,并通过产业制度、技术、产品、企业以及市场方面的研究来分析两大产业之间融合成的不同类型。
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产生之前,都是以单纯的自然资源旅游项目为主,借助其独特的地势地貌来吸引游客的眼球,但是几乎相同的景色容易旅游消费人群产生视觉疲劳从而导致对旅游产品评价不高,但是如果在产业系统要素的互动作用影响下,从产业制度、技术、产品以及市场层面来实现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以便建立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的过程模型,使产业融合得以最终实现,因此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的过程模型是建立在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现已开放的条件下,旅游产业和生态农业开始在制度、观念上开始改变,并在技术扩散、产品、企业以及市场的推动下,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开始相互渗透,并开始从事多元化的旅游活动;在产业观念的引导下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开始出现融合,并且两大产业中的相关企业突破产业束缚实现渗透性的开发与发展,在产业融合大势所趋的背景与产业技术的推动下,就会出现大规模的融合现象;当融合型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具有良好旅游消费市场前景时,就会促进从事融合型旅游产品生产企业的成立,这即实现企业融合。当然,旅游企业多元化行为会受到市场管制限制,当管制放松即制度融合后,又会更有助于促进旅游及相关产业企业的融合(见下图,其中A为旅游产业,B为生态农业;白色三角形代表旅游产品,黑色三角形代表生态农业产品)。
从上述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的过程模型可以看出,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是一个过程的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有宏观方面的因素的变化,如政策改变、制度支持等,导致武陵山区民族村寨旅游业与生态农业这两大产业突破产业边界开始走向融合;中观方面的因素,如产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导致武陵山区民族村寨旅游产品与生态农业产品开始突破产业边界,相互融入到产业的发展当中;微观方面的因素,如技术、产品以及市场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因素使武陵山区民族村寨旅游产品与生态农业产品在两大产业营造的环境下共同发展,共同促进两大产业的和谐发展,这些因素在民族村寨旅游与生态农业融合发展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因此民族村寨旅游要进行多样化的旅游服务,与生态农业融合需要这些子系统的共同促进才能实现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 张海燕,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4).
[2] 张功让.旅游产业融合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1.
叹息土地荒废,
投身蔬菜为耕者谋利
从炙手可热的建筑行业,转战高风险、高投入的蔬菜行业,从繁华热闹的都市,回归黄土为伴的田园,可能就缘于一片根系农民、心怀耕者的赤子之心吧。金青林说:“功成名就,回归故土,却发现故土已从山青水秀、庄稼遍地的家园变成了杂草丛生、无人打理的荒野,村中独剩留守的老人、小孩,让偌大的乡村变得更加萧条和落寞。”如何让村庄再现往日生机,便是金青林义无反顾投身蔬菜的初衷,加上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持政策,更加快了他转战农业的步伐。
2013年,金青林开始着手准备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经过一年的努力奋斗,终于在2014年3月以金青林为法人代表的鄂州树鑫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金300万元。为了更好地促进树鑫发展,门外汉金青林,曾多次向其他合作社负责人请教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蔬菜品种选择等经验。为更好地掌握技术,经常就果蔬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与农科院等相关专家教授进行沟通,寻求技术帮助和指导。金青林说:“尤其是草莓种植,其技术要求甚高,为此专门聘请浙江草莓技术专家进行指导。”为了提高社员的技术水平,金青林积极组织合作社成员开展培训活动,并通过种植技术培训课、邀请专家讲座及现场指导答疑等形式对农户进行草莓、冬枣、樱桃、甜瓜等作物种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让农户及时掌握最新农业科技知识。
在品种选择上,树鑫经过多次详细而认真的市场调研,捕捉市场动态,并根据合作社的实际情况和市场最新动态,及时调整蔬菜种植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经过不断地试种和市场筛选,最终树鑫将草莓(法兰地、红颜等)、樱桃(吉塞拉矮化大樱桃)、甜瓜、西瓜、甜玉米、西兰花、冬枣(山东沾化冬枣)、黄桃等作为主打品种,其中黄桃是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引进的新品种。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经意间2年的时光便悄然流逝,如今的树鑫已然褪却了成立之初的“稚嫩”,成为了坐拥蔬菜瓜、果种植面积23.3 hm2,大棚面积5.33 hm2,年产值550万元,固定资产220万元,建筑面积760 m2,带动农户173户,实现入社农户年均收入4.3万元的新型典范,并斩获“生态示范基地”、“模范种养殖大户”等荣誉称号。
打造生态农业,
绿色食品为食者造福
在食品问题泛滥的今天,食品安全已经关系到每一个人,从一系列被媒体曝光的食品问题开始,人们对健康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无公害蔬菜、无污染水果、绿色食品已初步显示它潜在的市场,这对于初入蔬菜行业的树鑫来说可谓是天赐良机。
为了搞好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绿色食品,树鑫一方面注重总结和推广我国传统农业中适用于生态农业的经验和做法,比如合理轮作、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横坡打垄、修建水平横田等等;另一方面积极推广应用生态农业新技术及实施。
为了保证果蔬的安全和质量,树鑫秉承有机、绿色、环保、健康的理念,综合运用农业技术、机械设备发展果蔬种植,将生态农业新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树鑫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果蔬种植全部使用有机肥和绿肥,既可以减少化肥对土地的损害,也可以保障产品的质量,满足了消费者健康、绿色消费需求,提升了树鑫的经济效益。生产基地全部采用太阳能充电紫外线杀虫灯和人工除虫,在减少各类害虫对作物的影响的同时,也减少药物除虫对环境以及植株健康的损害。灌溉全部采用河流自然水,并采取滴灌的方式,节约水资源,充分保障植株生长用水需求。此外,树鑫将蔬菜、瓜果等老叶、残叶和无法销售食用的果实用来喂养鱼类或者发酵有机肥,将废物循环利用。
在经营过程中还不断地根据市场需求和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注重新品种引进和试种及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2015年,树鑫引进了新品种山东沾化冬枣和山东吉塞拉矮化大樱桃,并成立技术小组攻克这2个品种的存活及挂果问题,最终喜获成功。截至目前,樱桃种植面积为6.67 hm2,冬枣面积为6.67 hm2。
定位高档客户,
一产三产有机结合
经过2年的积累和摸索,树鑫无论是经营理念,还是基本配套的生产技术、设备及人员都已向生态靠拢,生态农业之路慢慢步入正轨,但是前路漫漫,片刻不能懈怠。为此,树鑫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和产品特征,定位高档客户,制定了短期的发展规划战略。
树鑫希望经过3~5年的努力,通过先进设施设备、生产技术的引进吸收,进一步提升蔬菜瓜果的品质档次,构建集设施生产、休闲观光、生态循环为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打造鄂东地区新型旅游度假采摘景点。进一步扩大合作社规模,达到种植面积53.3 hm2,产值1 200万元,带动农户350户,实现农户年均收入5.8万元。继续加大现代农业技术的更新及普及,增加农业知识讲座及外派学习人员数量,让农户掌握更多农业科技知识。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水、电、路、渠、池等基本设施的完善。
关键词:旅游农业 管理 问题
1、以旅哺农,以城带乡,体现科学发展观
通过建立生态农业与旅游的结合路径,以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农业升级、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缩小城乡差距,达到旅游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作用。注重生态农业产业与现有旅游产业形态相结合,形成整体布局,联动对接,最大限度的优化现有生态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互补互动,布局科学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促进潍坊的科学发展。潍坊发展定制农业,必须立足于本地区农业发展的基础和现状,突出特点和优势。具体操作中应分不同区域、不同种类,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开展“一转一推一立”。“一转”,就是对现在已经发展的订单农业,发展以客户资源优势、销售网络优势为主体的定制农业,进一步细化经营管理细节,深入挖掘市场需求,争取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一推”,就是对蔬菜、柑橘等潍坊农业的特色产品、拳头产业,建立以品种独占优势为基础的定制农业,提高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吻合程度,进一步挖掘潜在需求、扩展市场空间。“一立”,就是对日常消费类的农产品,如蔬菜、粮食等,要发展以消费者高度参与为基础的定制农业,通过开发农业服务项目、小批量小规模地灵活定制,充分挖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提升与消费直接对接的能力。因此,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潍坊需不断完善强化科技支持体系。培育大批实用性,专业型农业科技人才,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强化农业技术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加大基层科技推广力度,积极开展农村科技教育和培训,对农民进行种植、养殖技术、食品加工、产品保鲜等方面的技术指导,提高农业科技在农业中的利用广度和深度;鼓励涉农企业和高校院所联合进行农业科技开发,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对优势品牌农产品,进行品种培育、生产技术、产品加工、贮藏保鲜等方面的重点开发研究,注重先进技术和新成果在农业中的应用,进行农业技术的交流合作。城乡一体化发展条件下,市场对农村经济的作用更加明显,信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因此,政府应强化信息服务功能,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建立覆盖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户、政府涉农部门以及龙头企业之间信息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各种渠道将产品价格、政策、市场信息、新品种、新技术等农业生产信息准确及时的传达给农民。小城镇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巨大载体,潍坊市作为山东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有70多万农村人口,人均耕地少,要实现农民不断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单纯靠把农民在有限的耕地上进行农业生产是绝对无法实现的。在潍坊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条件下,城市工业向农村的扩散必然会推动农村的小城镇发展进程,同时带动建筑、商业、饮食、服务等产业的发展。同时,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促使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的实现、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和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这也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的转移加快。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整符合了这城市第二产业向农村转移和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的趋势,是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问题的必然选择。加快城镇化建设,应在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布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首先加快县城和易于起步的中心镇建设,完善户籍管理制度、土地流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房产政策等一系列有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快城镇农业居民中心聚集小区的建设,积极引导农民向中心城镇聚集,以促进小城镇的发展。
2、注重保护,兼顾效益,体现可持续发展
在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基础上,坚持旅游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并举。充分认识保护资源与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兼顾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尽量降低生态旅游农业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旅游农业开发模式,只有这样才会有利于生态农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相协调。定制农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从传统农业中,衍生出多个与农业相关的劳务出租、农业咨询等服务性产业,也会吸引管理咨询、营销服务等中介行业的向第一产业靠拢。因此,在中介行业将会引起一场新兴的创业和经营转向热潮。政府部门应当出台相应的引导政策和优惠措施,促使这种转变尽快实现。比如,在原来对农村经纪人的培育和帮扶策略基础上,就应当增加为对农业型、中介类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和指导。同时,应引导流通领域的大型零售、批发企业大力实施后向一体化,积极投身定制农业的发展中,以强大的企业综合实力、成型的销售网络、丰厚的顾客资源,为定制农业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传统农业的粗放式的经营方式,会大量消耗潍坊市农业有限的土壤肥力资源和水资源;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规模养殖场禽畜粪便的直接排放会对农业土壤造成直接污染;农村秸秆的焚烧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这种经营方式对环境的破坏以后往往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才能恢复,因此往往得不偿失。这就直接导致粗放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无法长期持续发展。因此,在城乡一体化的条件下,潍坊市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有必要运用政策和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农民科学耕种,合理使用耕地,避免农业生产对土壤的、大气等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创造必要条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农业中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减少污染和排放物的排放,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观光农业在实现农业生产的同时,为生活节奏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旅游和观光的好去处。发展观光农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对生态环境进行了保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选择。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条件下,具有东、北部山区和西部潍坊等旅游资源的潍坊市具有发展观光农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应该通过资金和政策等手段,积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的实行秸秆直接还田、农林复合发展、农牧渔立体种养、食用菌栽培循环及沼气综合生产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引导东、北部山区和西部等具有一定旅游资源的乡镇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实现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保护,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科技不仅指农产品的加工保鲜、新品种的培育、改良等技术,还包括市场营销和管理等技术。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条件下,农业科技创新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它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还能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3、统筹业态,整体布局,体现旅游与农业融合与协调
在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潍坊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必须与现有的旅游业态进行统筹协调,使生态农业的产业发展与旅游产业发展能够优势互补,互动协调;在生态旅游农业产业内部形成产业递进,层次化、多元化发展的总体格局。对生态旅游农业进行整体布局,促进潍坊市域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和整体进步。建立专业化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民集中起来,组织生产、加工、销售,有组织、有规模、有品牌的参与市场竞争,保证农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建立合作社的运作制度,组成人员由“农民+专业人员”,既要保障合作社的科学健康运作和发展,又要保障农民得到合理的收益。建立专业合作组织管理的专门培训机构,定期聘请各界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建立宣传组织,进行科普知识和国家政策的宣传,以及组织相关活动,提高农民对生态旅游农业产品的思想认识水平、科学管理水平、市场营销能力。根据潍坊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潍坊生态旅游农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农业的品质化生产体系、打造旅游型农副产品加工体系、发展体验交互式的旅游农业体系、重点域景观改造和园建设、强化市场开发及营销体系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建设。通过六大领域的建设,全面推动潍坊生态旅游农业建设的开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实现农业优质、高产,农民增收的必经之路。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除了提出合理的目标和原则外,还必须结合市场、人力、政策、发展环境等方面来具体考虑,使对策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根本,也是农民所掌握的唯一生产资源,土地的合理利用是增加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而在潍坊市农村现行的土地下,农民的生产仍然局限于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土地严重分散、地块小,农业生产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且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受到制约,导致土地的利用率不高,土地的产出较少。针对这种现状,在稳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应积极研究土地流转办法,加快土地流转,将有限的土地资源配置到更加具有优势的产业中去,使土地得到更合理的利用,产生更多的效益,从而增加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参考文献:
光伏农业项目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光伏行业上下力捧。截止2013年底,国家审批通过的农业光伏和渔光互补项目达2.9GW,2014年1月份至7月份,已有超过2GW光伏农业项目正在建设或已签约拟建。英利、保利协鑫、青岛昌盛等知名光伏企业逐渐涉足光伏农业项目,也大大促进了国内光伏农业项目发展。这些大公司的加入及整个行业的努力,使得光伏农业在前期系统设计、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在政策方面的支持也将越来越完善。
2对生态农业的影响分析
目前对太阳能发电方面研究较多的为地面光伏发电项目,光伏农业大棚发电项目起步较地面光伏发电项目晚,对其研究相对较少,国外对其研究最多的属欧洲和日本,但研究内容多趋向于对光伏组件与大棚的结合方式、光伏组件类型及发电效率等方面,如荷兰Wageningen大学、日本学者Yano及意大利企业的研究。针对发电项目对生态农业影响研究很少,日本学者Yano比较了太阳能电池板直线布置和上下间隔布置对温室室内光照和发电量的影响,国内昝锦羽等人就光伏温室大棚内温度进行了模拟研究。本文从光伏大棚发电项目对大棚的结构、大棚内农作物光合作用及大棚内温度的影响等方面综合分析。
2.1对大棚结构的影响
2.1.1普通农业大棚支架
普通农户自建大棚主要组成是用竹木杆、水泥杆、轻型钢管或管材等材料做骨架,做成立柱、拉杆、拱杆及压杆,其棚型结构可分为竹木结构、钢材结构和竹木、钢材、水泥构件等多种材料的混合结构。
2.1.2光伏大棚支架
在选择太阳能光伏支架时,一般均要考虑到风荷载对支架强度的影响及外界环境对太阳能光伏支架的腐蚀作用,因此,对太阳能光伏支架所选用材料需进行特殊工艺加工,以加强支架抗腐蚀能力,从而让支架达到预期使用寿命。目前较为流行的光伏支架为采用热浸Zn处理过的优质钢件。可见,与普通农业大棚相比,光伏农业大棚的抗风、雨、雪,抗腐蚀能力大大提高,具有较高强度和抗腐蚀性,可减轻自然灾害对植物伤害,有助于农产品品质提高。
2.2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2.2.1太阳光谱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太阳辐射光谱随波长分布分为紫外线区、可见光区、红外线区。紫外线占太阳能光谱7%,波长小于400nm;可见光占71%,波长介于400nm~760nm之间;红外线占22%,波长大于760nm。可见,叶绿素作为植物体内最丰富的色素,其最善于吸收红光和蓝光。园艺学家认为440nm的蓝光对于植物叶片和根系的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600nm~700nm的红光有利茎的生长,并促进植物的开花和叶绿素的形成。而绿光部分被例如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之类的其它色素所吸收,然后将其用于光合作用,但大部分绿光将被反射以显示叶片特有的叶绿色。还有许多其它复杂生长过程需要来自于光谱中不同区域光的照射。
2.2.2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对太阳辐射的响应
2007年九江学院王殿元等人对硅太阳能电池光谱响应范围进行了研究性实验,测量了不同波长光谱下太阳能电池板的短路电流,并对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电池的相对光谱响应曲线。从该研究结果可看出,硅太阳能电池对不同波长光线均有响应,但最主要的响应范围为800nm~900nm,即硅太阳能电池对不同波长光线均有不同程度吸收,但吸收最多的是波长在800nm~900nm之间的光。对比植物光合作用最活跃的光谱范围与硅太阳能电池对光谱的响应范围可知,硅质太阳能电池板吸收最多的太阳光光谱波长在农作物光合作用活跃范围之外,即这部分光谱对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没有实质性意义。因此,太阳能电池板铺设对大棚内植被影响较小。
2.3对大棚内部温度的影响
传统蔬菜大棚在夏天高温时棚内温度可达50℃以上,大部分蔬菜在夏天无法种植。2014年昝锦羽等人对光伏大棚内温度进行过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白天棚内温度大部分情况下低于棚外温度,夜间棚内温度高于棚外温度,即太阳能电池板在夏季和中午能阻止过多热量进入大棚,抑制大棚内温度过度上升,在冬季和夜晚时,则能避免温室内热能流失,降低晚上温度下降速度,可有效起到冬季和夜晚保温作用。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