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目的探讨将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应用于现代设计时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方法从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本质属性出发,引用符号学原理,论证当它被引入现代设计之时必须产生相应改变的原因及其变化原则,结合“中国梅山生态文化园”标志的设计实践加以佐证。结论将地域传统符号合理地应用在现代设计中,对提高地区文化影响力及丰富设计文化内涵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再生途径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
地域;传统文化符号;梅山文化;再生
当今全球的高速信息化给具有个性化本质特征的设计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大量趋同的设计中脱颖而出,创造出既能被广泛接纳、认可,又与同类设计拉开文化距离?挖掘民族、地域的传统文化符号并合理的将其应用到现代设计之中,已被业界视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对策。设计艺术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是历史的潮流,也是未来设计艺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1]。这里以湖南省安化县“中国梅山生态文化园”的标志设计为例,结合符号学观点,探讨将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应用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方法和原则。
1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及其再生
1.1地域传统文化符号
符号是民间约定俗成的指代某一对象或意义的标志物,它包括可以通过人类感觉来传达民族、地域文化显性及隐性特点的所有对象的总称。地域文化符号专指特定地域中所能代表特定意义的现象、语言、图案、动作等,它具有表达、传播意义以及被感知的特性。它们传达了地区各民族人民对天、地、神鬼的敬畏和虔诚,同时也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间审美意趣[2]。能够被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使用、借鉴的地域传统文化符号首先必须是可以被人类视觉感知、描摹表现的造型或形式,在相同文化背景中,各种民族服饰、民间艺术中的经典图案、纹样;代表性的建筑装饰纹样;地区宗教符号、图腾以及特有的民俗用品等具有地区各种文化意向的造型都属于地域传统文化符号[3]。地域传统文化符号携带着时代特征、地区气候和物产、社会生产方式、民族观念等广泛的文化内涵。它具有符义、符构、符用3个方面的内容,即能被感知、表现的外在形象;外在的符号形态与内在的意义内涵之间已经建立的对应关系;符号形态的使用规律和法则[4]。
1.2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再生
符号的“再生”,就是将某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符号形态与其符号意义之间已经断裂的关系重建;或者是将符号与其文化内涵之间已经被淡忘的联系进行强调,恢复符号与意义的指代和传播。由于符号对应的时代、地域条件、人文基础、传播手段等条件都发生了改变,因此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必须做出相应调整才能再生。用设计方法对这一调整进行具有目的性的干预和引导,使地域传统文化符号适应新的环境和文化特征以及传播媒介,就是对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再设计。
1.2.1符号意义的筛选及其结构重组
传统文化的存在是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得以再生的前提和基础,但地域传统文化符号中包含很多与现代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相抵触的内容。将其应用到现代设计之前,必须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入鉴别、筛选;梳理探讨其符号形态与文化内涵之间的对应关系,明确符号形与意的具体联系。以此为基础,对符号的外形与内涵进行必要的调整,包括对符号原有意义的弱化、强化以及增加新的文化内涵等。具体将其符号形态用作设计元素时,还必须考虑设计服务对象的需求。符号寓意的改变必然导致符号外形与其寓意之间指代关系的重构。社会对于符义、符构的接纳认可程度也是改变符号特征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1.2.2符号形态的变化
符号内涵的改变是其外形改变的根本原因;文化主体审美观念的变更也对其外形改变产生了一定影响。地域传统文化符号虽然在熟识度、大众接纳程度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其形态或多或少存有一些与现代设计、美学观念相左之处。为了便于复制、转印以及在各种媒体传播中保持稳定的特征,现代设计客观上要求运用的符号的形态简洁、色彩鲜明[5]。那些源自于民间艺术中的纹样的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其形态细节繁多,将其应用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就必须省略多数细节。当然,对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形态的调整也要遵循适度的原则,如果与原有形态不相似、达不到引起联想的效果,就失去了引用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意义。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能指”和“所指”能被绝大多数现代人理解认可,这是对其再设计的基本要求、是衡量其再生成功与否的标准。在现代设计中应用地域传统文化符号也不能对其造型、内涵“为所欲为”,做毫无底线的乱改[6]。借用我国传统绘画的“形神”观来表述就是: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领域的再生,包括“取形、延意、传神”几个步骤,是对其“意义提取”、“造型调整”和“形意关系重构”的过程。“意”与“神”的表达以“形”的塑造为基础,取地域传统符号的“形”是对文脉的延续和再创造,是变革中的重构;延地域传统符号之“意”,是指在原有符号寓意的基础结合时代文化特征以及其造型的发展,赋予其新寓意;传符号之“神”,是指通过设计师对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寓意延伸,从而传递出设计所创造的精神[7]。
2“梅山文化”传统符号的典型代表
湖南东北部的安化、新化县等地在宋代以前被称为“五溪”、之后被称为“梅山”,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研究证明:受到地形限制,长期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土著居民,即“梅山峒蛮”与外界的交流极少,形成了独特的地域传统文化。从传说的蚩尤与黄帝战败南逃建立“三苗之国”后隐匿于“五溪”,到秦蜀守张若“攻楚取巫”以及汉朝伏波将军马援攻“五溪”;从建安晚期“五溪蛮”反孙权、黄盖追斩“乱魁”,到唐开元五年五溪首领覃行章领民造反遭杨思勗斩首三千;从五代江西彭氏占领“五溪”,到后晋天福四年的楚王战乱等[8]。诸多记载证明:长期以来,梅山土著一直生活在压迫与反压迫、同化与反同化的斗争之中。恶劣的环境、长期的生存抗争塑造了梅山人彪悍、极富韧性的群体个性,孕育了神秘的梅山文化。“梅山教”是梅山土著创立的原始宗教,至今仍被当地人信奉,具有鲜明的地域传统文化特征。相传教中地位和法力最高强的神仙是一位得到太上老君法术,能飞檐走壁、行动敏捷的猎神,这就是张五郎。他是一位狩猎能手和能工巧匠,长着一双反脚、能倒立行走,飞禽走兽都必须听他的号令。“张五郎”的猎人身份象征了古代梅山人主要的生产劳动方式;灵活机智则是他们在长期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生存法则。与其说“张五郎”是一位神仙,不如说他实际上是梅山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典型:他携带着与生俱来的不畏强权、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是梅山人和梅山精神的象征。作为梅山古老的宗教图腾符号,张五郎当然也携带着一些迷信色彩,将其应用于现代设计中必须强调其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剔除他包含的迷信和神秘主义色彩。
3“梅山文化”传统符号再生的实例
湖南省安化县境内的“中国梅山文化园”以主题公园的形式,集中展示了梅山独特的地域建筑、环境风貌和民俗风情,旨在对古老梅山文化拯救再现、传承保护。“顽强进取”和“勇于创新”是中国梅山文化园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志不仅要突出企业文化,而且也要彰显其梅山特色,还需要表现出湖湘文化特有的历史厚重感,因此设计团队将其标志的原型,确定为在梅山地区具有鲜明的辨识度和代表性的梅山教主,即张五郎。
3.1提取符号内涵
要把“张五郎”这一梅山神话人物和宗教图腾符号设计成标志,首先必须把它原有的文化内涵与企业需要塑造的企业文化精神进行比对分析、筛选整合,明确设计的目标和方向。“张五郎”神性较弱,人性突出,其倒立的姿态既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是梅山人顽强不屈、勤劳机智的象征,这与梅山文化园的企业精神较为吻合,因此其倒立的姿态被保持下来。基于梅山文化原始粗犷、梅山人忠义尚武等梅山文化特征,标志的风格被定位为粗犷有力。
3.2符号造型平面化、抽象化、简洁化
平面设计需要简洁抽象,标志大多采用纯理性的点线面来组成简洁的图形,且具有理性的秩序感,使人感受到强烈的现代感,也便于传播[9]。而梅山神像大部分为木制圆雕造像,对其利用首先要将三维的雕塑形体转变成为二维的图形符号。其次,雕塑人物的五官神态、衣着服饰详细,需要予以简化,因此从立体到平面、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洁是“张五郎”从雕塑走向标志的必经之路。“中国梅山生态文化园”的标志借鉴了传统书法、印章的表现手法,把倒立人形放置在一个红色圆形内,达到类似印章的视觉效果。人物的头部简化成为点,身体四肢则简化成为线,以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为参照,调整点和线的位置、大小、长短、曲直、粗细,力求达到“点”、“线”、“面”三元素的和谐统一。之后运用对称的方法将图形进一步几何化,并与“鼎”字的字形相类比,简化图形的同时也丰富了标志的内涵和寓意。通过比较发现:此时得到的标志稍显呆板,因此将表示手臂的一组线条借用到书法“飞白”的笔触效果,在抽象、机械的图案中引入自然、变化之美。最后把得到的标志图案与神祗原型进行反复比较,在充分审视标志与张五郎原型的相似度基础上做出一定修改,最终获得了各方都比较认可的标志图形。中国梅山文化园的标志以倒立行走的梅山神张五郎为原型,借助毛笔韵味书写并作图案化处理,简洁鲜明。整体上看,标志尤如一座稳重的鼎,体现了企业的事业基础坚实稳定;标志对称的造型体现出中国梅山文化园与其服务对象之间“平等互信”的依存关系。图形中的人,寓意中国梅山文化园以人文本:人是中国梅山文化园的事业核心资源和服务的主体。外圈的圆形象征着饱满、亲和、融通,体现出中国梅山文化园“和谐”的文化理念。自下而上的开口,隐含无限扩展的张力,寓意中国梅山文化园的宏伟蓝图无限美好。而标志采用的红色则象征着乐观、热情、积极、忠诚,暗示公司员工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
4结语
经过对文化“一元论”与“多元论”、“同一性”与“多样性”的漫长讨论,国际社会已清晰认识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向未来世界迈进过程中的坚实印记,它不仅记录着人类过去的辉煌,而且构建了人类文明向上攀升的阶梯。”它是民族文化的精髓[10]。对传统地域文化符号的再设计既丰富了现代设计语汇,大大提升了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辨识度,又扩大了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是传统文化活态化再生的重要途径。
作者:汪溟 陈飞虎 单位: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伟伟,胡宇坤.传统文化设计元素提取模型研究与应用[J].包装工程,2014,35(6):73.
[2]李定芳.隆回北部宗教相衣的艺术[J].装饰,2015(9):112.
[3]李彦,贺景卫.永州瑶族服饰年龄符号的意指层次解析[J].装饰,2014(11):94.
[4]迪利•约翰.符号学基础[M].张祖建,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黄玮雯.论传统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4,35(8):82—85.
[6]张杰.论标志设计中具象与抽象图形的对比与融合[J].装饰,2014(3):125—126.
[7]罗小涛.基于城市形象标识系统设计的文脉符号探析[J].设计艺术研究,2014(4):46.
[8]胡彬彬.湖湘文库:湖湘建筑2[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
关键词:幼儿园;传统文化;课程;游戏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2-0078-01
中国传统文化是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的文化,对于幼儿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游戏化课程,让传统文化浸润幼儿身心,对于弘扬民间艺术、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认知、传承民族文化以及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优化幼儿园课程
传统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一个民族历史的发展过程。每个幼儿园所处地区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比如徐州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厚重的历史、丰富的人文资源积聚了灿若繁星的民间文化。在每一个传统节日,都以其多彩、浓郁的庆祝内容和民俗民艺而美不胜收。传统文化源自社会生活,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符合幼儿情感需要。因此,教师要注重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优化幼儿园课程。
二、植入传统文化,探索课程游戏化途径
幼儿园一日生活即课程,以游戏的精神贯穿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将五大领域(健康、科学、社会、语言和艺术)活动、区域活动、户外锻炼、生活起居、过渡环节等植入传统文化,以游戏化方式组织开展活动。
(1)五大领域活动游戏化。比如,在端午节期间,通过多种形式向儿童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充分感受爱国诗人坚贞不屈的气节,形成强烈的认同感,促进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在端午节期间,还可以学习包粽子、制作香包、唱歌谣、赛龙舟等,锻炼幼儿的灵活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促进幼儿动作技能的发展。在节日期间,为父母长辈或同伴送上祝福的话语,向同伴介绍自己家是如何过传统节日的等等,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2)区域活动游戏化。在区域活动中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课程有机结合。各班开设富有民俗特色的区角游戏活动,孩子们在游戏中做烙馍、吃把子肉、喝两来风辣汤,逛巨龙夜市、游云龙山庙会、卖徐州传统糕点,演民间文学故事、说相声。孩子们在动手动脑中,在愉快的游戏情境中学习知识、练习技能,体验参与民俗文化活动的快乐。
(3)一日生活呈现游戏化。一是晨间活动游戏化。将民间体育游戏植入晨间活动,大班进行舞龙、武术操和跳皮筋、踢毽子、跳竹梯游戏,中班进行推铁环、斗鸡、丢沙包游戏,小班进行抬花轿、揪尾巴、套圈游戏等,让幼儿从踏入大门的“跳房子”开始一天快乐的游戏。二是生活环节游戏化。将民间童谣、儿歌、故事等民间文学及传统音乐元素植入幼儿盥洗、进餐、起居等生活各环节,让幼儿在语言能力、自理能力提高的同时了解和喜欢民族文化,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如古诗《悯农》让幼儿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高山流水》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魅力,《小猪变干净了》让幼儿在念儿歌的同时学会洗手。三是过渡环节游戏化。充分利用活动准备、散步、离园等过渡环节,植入民间小游戏元素,如翻线绳、编花篮、拉大锯、滚弹珠等,充分创设开放自主的小游戏环境,让幼儿喜欢参与,乐于动手,敢于表达,让传统游戏与幼儿生活相融合。
三、植入传统文化,构建游戏化活动区域
区域游戏为游戏活动深入发展留出了充足的时间,利用晨间、上午的集体活动后、下午的自由活动时间,以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激发幼儿自主活动为宗旨,设置开放的游戏区角,结合时代特点和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比如小班的娃娃家、照相馆等,中班的理发店、爱心医院、民间文学小剧场等,大班的超市、水墨世界、青青茶社等。要准备大量的成品、半成品和废旧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游戏,在动手、动脑、动口中促进各种能力的发展。同时植入传统文化元素,创设富有徐州特色的糕点店、两来风早点、巨龙夜市、把子肉、烙馍村等主题性区域游戏,将学习性和社会性区域活动有机结合,寓教于乐,让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教师要做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幼儿创设平等、尊重、和谐、温馨的良好的人文环境。要求教师每月更新主题,每周增添材料,每天微调区域游戏材料,通过教师和幼儿共同商讨、设计、制作可供幼儿操作的材料,进一步激发其好奇心、求知欲。
四、教师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是课程实施的践行者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课程实施的必要手段,也是课程实施的最终目的之一。教师要热爱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情感上认可幼儿园以传统文化浸润幼儿身心促进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才能愿意为这一任重道远的教育工作付出自己的辛勤汗水。因此,植入传统文化,浸润幼儿身心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关注教师的情感变化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及地区特色,尝试将五大领域活动与传统文化有机整合,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植入传统文化元素,探索教学游戏化、教育综合化的幼儿教育实践模式,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人类随着自然环境的繁衍和进化,在历史的演变中学会了建造自己的房屋,从而产生了现代化的室内设计。室内空间的作用就是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找到合适的居住场所,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于自我层次要求的提升,人们更加注重对于室内环境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室内设计从文化角度看是一种文化行为,社会文化是由全体人民共同创造的生产活动,人在适应自然和创造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生产互动都是创造文化的活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室内设计也是一种文化行为。室内设计在内容方面主要包括装饰风格、环境气氛和象征意义。在装饰风格上,不同区域内的风格和地域的特征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室内的装饰风格更多地表现在室内空间的装饰和家具的陈设上,这对于不同民族和国家具有不同的特色,大多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联系。另外,环境气氛对于人们的生存空间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亲切的环境能够给人温暖的感觉,而简洁的空间能够给人以宁静。这些具体的文化形成的民族性,不仅是前人经验的沉积,也是前人智慧的积累,在这种带有文化意识的室内装饰中,其采用的思想基础和基本的装饰原理,对于我们今天的室内设计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因此,室内空间的设计要受到环境气氛的影响。最后,室内的空间设计往往还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室内装饰具有一定的文化气息,在“居中为尊”的文化理念下,室内空间的家具摆设也不尽相同。这些特征都属于人类文化的范畴,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层次,这种象征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征。但是目前中国室内设计领域出现了同一化的新倾向,从而导致民族性、地域性特色的设计不断消失,造成现代室内设计的可识别性越来越模糊。[1]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室内环境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对于人们能够运用古代思想家的内涵促进其社会的进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将室内设计的环境理念相结合,是现代室内设计的一大进步。
二、中国室内设计存在的理念
1.现代意识逐渐增强
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在室内设计上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尤其是对于室内设计的环境比如光、色和形等多方面要求相互之间的匹配,从而能够创造有利于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在现代意识逐渐增强的状态下,人们往往忽视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从而导致部分室内设计的环境具有现代化的气息,缺忽视了文化的重要意义。
2.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目前中国的室内设计应当继续秉承传统文化,从而能够代表中国独有的思想理念,并且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在室内设计中以体现中国传统的风格、传统的文化精髓,加强建构传统元素和现代风格完美结合的新形式,创造出既有简洁现代的设计风格又不背离传统文化内涵、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室内设计新模式。[2]而现代室内环境的设计最终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这就要求在设计理念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为了更多的适应多种人群的需求,要结合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生理需求和心理特征的影响,尤其是面对特殊人群的需求,要根据不同人群的行为方式进行划分,这是当今社会在室内设计上坚持的设计理念,从而才能够配置相应的基础设施,以此增加室内空间的审美观点。
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体现了建筑文化的室内设计也应立脚于中国文化的根本,再其中吸取营养促进室内设计的丰富和多样性。[3]当今世界一直倡导绿色理念,坚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建筑的使用材料上,更多的商家和顾客选择绿色设施,这不仅能够对于的不可再生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更为人们对人们对的身体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观念也体现在室内设计的环境上,从而保障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
三、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1.汉字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汉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地域的民族性。中国的汉字给室内的装饰设计带来了更丰富的题材。将汉字装饰通过合理的变化能够赋予其个性的形象,同时结合室内设计的环境给人以宏观的传统气息。比如在现代室内更多地采用是玻璃一是装饰材料的多样化。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许多新材料不断涌现出来。传锈蚀汉字装饰,这种效果与灯光技术相结合,除了能够使人感觉到创造高雅的室内环境外,还同时能够给人带来空灵、飘渺、轻巧等感觉,使人在生存环境中感觉到舒适。
2.传统图案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图案设计到多方面,无论是空间的形象设计还是室内的装饰,都能够体现传统图案带来的多样变化。在室内设计陈设的各种家具中,各种艺术品以及照明灯具等,除了采用雕刻、彩绘以及印刷外,还采用了拼贴等多种形式。中国的传统室内设计利用多样的图案,能够展现出和谐的文化内涵,这是传统图案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另外,传统窗饰在墙面的运用也能够采用古典的形式来象征符号从而展现出装饰的效果,使设计展现出对于室内设计的功能使用和理性的文化追求,从而以此满足不同群体人们的精神需求。
3.传统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室内的装饰色彩往往与时代潮流的发展相联系,室内设计的颜色不同对于人们产生的各种心理也不同。在现代室内设计当中,继承的传统文化元素是显而易见的,例如造型、装饰、陈设等等,在每个家庭的室内环境当中都存在一定的文化元素,这些都是以现代科技为依托,传统文化为内涵的空间设计,从而使得室内设计的发展反映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求继承,继而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4]在中国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往往忽视对于本国民族的传统色彩文化的研究,使得室内的设计显得苍白无力或者采用豪华的奢侈色彩,这与室内设计的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差别。如何在现代设计中发扬文化的色彩,能够吸收现代设计的风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色彩以其特殊的内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才能设计出更加和谐的室内空间。
四、结语
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人本主义思想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治病略例》中说:“二仪之内,阴阳之中,唯人最贵。”他把自己尽毕生心血写成的两部方书命名为《千金方》,就是因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他在《大医精诚》中这样论述道:如果遇上有患病来求救的人,不能够询问他的贵贱贫富,年龄大小,是朋友还是敌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聪明还是愚笨,都只能一样看待,都像对待最亲近的人那样为他考虑。“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像这样才可以成为老百姓的大医,否则就是百姓的大敌。“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人的生命是医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医者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不论贵贱贫富,一视同仁;不计名利得失,一心赴救。孙思邈以病人为本,全心全意为病人考虑,对待求治的病人他不分贫富贵贱、老幼美丑,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珍爱生命,成为后世行医者的楷模。医学是直接服务于人的生命科学,对生命的轻视和对人性的冷漠是医家的大忌。自古以来,历代医家关注人们的生命,强调对生命的敬畏和终极关怀,“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性,人为贵”,人的生命是天地间最为宝贵的财富。《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庀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2]可见,早在古老的周代就设有分管医疗的医师,并把治病救人作为宗旨,以医治的效果作为考核医生和制定俸禄的依据。这种以人为本救济天下的思想就是对百姓生命的最大关爱。医学与人的生死安危密切相关,要真正尊重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价值,从医者就必须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自觉意识。我国古代医学和医学教育的发达就是基于人为贵、人命至重的思想,出于对百姓的关爱,对生命的尊重。从根本上说,医学治病救人的宗旨是通过对人的“关怀”来体现的。从传说中神农遍尝百草的滋味、天下水泉的甘苦,“令民之所避,一日而遇七十毒”;到伏羲画八卦,得以类推百病医治的原理,尝试百药而创制九针的医术,“以拯夭亡”;到张仲景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再到孙思邈的精勤不倦,大医精诚;乃至李时珍不顾生命安危,亲自试服草药,完成了伟大的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孕育于久远的古代,经过历代医药家们的言传身行,得以不断地传承演进,并成为医学和医疗事业持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经久不衰。因此,历代的医学前辈们在开展医疗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催生了中华医学“以人为本”的原始医德[3]。
医乃仁术、济世救人的儒家仁爱思想
在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史上,医儒不分,儒家思想为医学伦理思想及医学理论注入了强有力的活力。“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所谓“仁”就是“爱人”。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儒家强调仁者爱人,而医学正是推行“仁”道的最佳途径。医学为“生生之具”,医学的目的是仁爱救人,为医者,最重要的应当有仁爱之心。行医治病、施药救人就是施仁爱于他人,儒家的仁爱思想因此也成为医学道德的理论基础。面对满目珍馐,只能“看有若无”,因为“病人苦楚”,“不离斯须”,作为大医,只能产生“惭愧、凄怜、忧恤”之心,“发大慈侧隐之心”、“普救含灵之苦”。“仁者爱人”,面对病人的痛苦、百姓的灾难,掌握医术济世救人是医家最好的仁爱惠心。具“仁心”,行“仁术”,做“仁人”,成为古代许多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和理想选择。只有心存仁义之心的仁爱之人才能将医学真正变成济世活人的仁术。“仁心仁术”赋予医学以仁慈至善的精神内涵,同时也强化了医生职业的神圣与高尚,集中体现了儒家传统伦理的仁爱、仁慈和仁义观,成为古今医家普遍遵守的职业伦理道德原则。孙思邈将幼时病痛的经历化作对医学的执着和对病人的同情,由自己的病痛想到天下百姓的病痛,将爱己的心扩大到爱“天下人”的心,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儒家“仁者爱人、兼济天下”的人生追求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可以说在孙思邈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有仁爱之心,才能博施济众,对所有患者都“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有仁爱之心,才能做到“勿避险巇”“一心赴救”;有仁爱之心,才能“省病诊疾,至意深心”。没有了仁爱之心,就缺少了对患者心灵的呵护,再先进的仪器,只能带来令人生畏的冰凉;没有了仁爱之心,就缺少了对他人苦难的关怀,再精良的医术也会失去人性的温暖。“医乃仁术”,简单而朴实的四个字,却概括体现了医学的真正精髓,体现了儒家仁者爱人、生命至上的仁爱思想[5]。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民族敬业精神
在中国的传统医学文化中,历代医圣名家都强调了为医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必须具备孜孜不倦、专心致志的敬业精神。《素问•著至教论》中要求医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孙思邈在《千金药方》卷一《绪论》第一《大医习业》中要求医生:“凡欲为大医……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4]孙思邈不仅是医学大家,同时精通儒、道、佛及诸子百家,这些名家经典不仅增加了孙思邈的见识,也对他的精研医学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没有知识的广博全面,哪来技术的圆通周密。只有广泛博览诸家经典,涉猎不同领域学科,从典籍中汲取知识和经验,才能才高识妙,具有精湛的技艺,才能临事不惑,游刃有余。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说:我看当今的医生,不考虑探究经文的含义,用来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而是继承各自祖传的医技,始终沿袭旧法。查询病情,只追求口才敏捷;面对病人一会儿,就处方用药。“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所以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的是“多闻博识”、“视死别生”。李时珍爱读古典著作,就如同吃了蜜糖一样,他搜罗百家著述,博览群书,稍有心得就写下来。医术的高明源于他饱读经书,博闻强记,只有勤求古训、精究方术,才具备了“苍生大医”的基础。正因为医学的博大精深,经方的玄妙深奥,所以只有用心精微的人,才可以和他一起探讨医学问题。如果用最粗浅的思考去探求最高深的医学,难道不危险吗?孙思邈批评社会上有些愚昧的人,读了三年方书,就认为天下没有什么病值得治疗;等到治了三年病后,才知道天下没有总是对症治病的良方可用。因而学医的人“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步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4]必须广博深入地探求医学的渊源,并精心勤奋,毫不厌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方能精通医术,明辨病因,成为大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如《病家两要说》所述:“然必有小大方圆全其才,仁圣工巧全其用,能会精神于相与之际,烛幽隐于玄冥之间者,斯足谓之真医,而可以当性命之任矣。”只有掌握精湛医技的人,才可以担当性命的重任。而高超医术的获得,必须要有精勤不倦、刻苦钻研的精神。
重义轻利、清正廉洁的传统道德规范
[关键词] Web;数字化;职业教育网站;唐服;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4)22-0076-03[ZW(N]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社科联2012年社会发展研究青年课题(20120407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健(1982―),男,山东梁山人,博士,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进入21世纪,媒介转型与“文化DNA”采集,以数字影像、二代互联网、移动通信工具等为代表的多媒体与新媒体正加速推进整个世界技术、社会和文化的急速变迁。新媒体时代正在定义一个与青铜、石器、手工机械和机器大工业时代等完全不同的时代。媒介转型带来的全新认知、传播和交流方式以及它们所导致的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将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认知模式和知识生产方式,从而塑造一个新的社会。在媒介转型中,多时态多语境的表达格局、多样化呈现方式、多元化文化群体和社区、多学科化研究的出现,势必导致知识生产和传播的转型。它让唐代服装传统文化和传统学科产生危机的同时也给它们带来生机。
一、基于唐服时代样式变化与数字化传承
唐代的政治经济长期稳定,对外贸易发达,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国力强盛,儒教、佛教、道教的融合,文化艺术的繁荣昌盛,外域文化的交融等为织造技术奠定了雄厚基础。科学、文化、教育以及社会风尚奠定了唐代服装是其劳动成果与物质文明的产物,生活习俗、情趣审美、服色爱好、文化心态、社会理念对现代的职业教育网站数字传承、述古、礼仪教化、教育、伦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唐代的绘画、雕塑、音乐、舞蹈都达到一个完美的高度,因此在服饰上显现出开放、自信的民族自信心,其历史价值决定于当代意义。
唐服的数字化传承,通过完成整个着装状态的创造过程实现,借助数字化图形图像艺术与技术,辅助服装产品设计师完成设计语言的构思。从初唐到晚唐,男装领子由圆领变成阔边镶沿加白色护领,袍服袖子由窄小到宽松肥大;女装领子由单一到出现圆领、方领、斜领、直领、鸡心领、袒领等多种款式,衣袖由小袖褥佩长裙变成衣衫小袖配长裙再到日趋宽大。服饰色彩也呈现尊卑两极的特点(见图1)。
图1服饰色彩的特点
以三个基本要素为切入点的职业教育网站设计流程综合分析:1.唐服要素研究,确定唐服的样式、图案特点以及时代变化;2.围绕多元交互性、工学结合、资讯视觉化对“Web”基础职业教育要素进行研究;3.对国外的“Web”教育网站和中国传统服装教育网站进行分析,分析教育网站的要素与互动要素,如在线课程,测试,公共资源,评价反馈,人、环境、资源要素分析等(见图2)。
图2研究的流程
二、文化原形(唐服)数字化保存分析
(一)“Web”基础职业教育优势分析
跨越时空限制、学习内容生动丰富、可选择个性化、实现互动、激发学习兴趣、职业研究性的学习能力是信息时代学习的重要方式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二)现在传统教室职业教育的问题点
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单一,教材为主、内容封闭,知识特点表现为学习已经组织好的信息,以事实为学习起点,说教式的教学,教师是主体,师生的角色相对固定,班级或实训室授课,个人学习为主,强调学习结果以及对具体的技能评价。反之,“Web”基础职业教育模式的综合性教学、内容开放,强调发现和创新学习,以问题为学习起点,交互式学习,以自己探索为主,学生为主体,师生在学习互动中经常发生角色的互换,交互合作学习成为重要形式,重视学习过程,对学习过程综合评价,不受时空限制。
(三)“Web”基础职业教育的特性和效果
“Web”基础职业教育的意义表现为缓解师资力量不足、质量不高,缓解知识扩张与基础教育等矛盾,能够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平等原则,解决择校的问题,形成绩效的职业研究性特性,同时有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拓宽眼界,提高信息处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遵循科学的探索。“Web”基础职业教育最终效果表现为融合性、趣味性、多样性、开放性、交互性、参与性。
三、职业教育网站开发概念构想提案
(一)现有以及文化原形数字化保存的过程
现有的文化资源保存形式包含正式出版物、开放的网络内容、电子版文献、技术报告、地方政府报告、特藏等。文化原形数字化保存的方法和形式就是依靠网络数字媒体综合平台,进行数字化传播与推广(见图3、图4)。
图3文化资源保存形式
图4文化资源数字化保存的过程
(二)职业教育网站设计意图、构想以及网站要素研究
如何使职业教育的过程更加有趣?如何有效地测试职业教育的效果?如何激励学习者投入学习?如何在学习过程中提供帮助?如何使学到的内容能够应用?实现工学结合职业教育网站的设计意图与构想(见图5)。
图5职业教育网站设计意图和构想
图6职业教育网站要素分析
综上所述,以人、环境、资源要素展开职业教育网站教育要素与互动要素研究分析,人的要素强调同时、异时交互时间,用户的互动时间以及访客的互动态势,用户的控制权等。环境要素则强调界面的小环境,网站载体的大环境(见图6)。
(三)职业教育网站内容构架提案
职业教育网站内容构架分别为接受知识、测试教育效果、激发兴趣、知识交互、学习工具、学习成果与活用的职业教育网站内容构架的6个基本导航界面(见图7)。
图7职业教育网站内容构架提案
(四)职业教育网站视觉界面节选提案
职业教育网站视觉界面有对服装样式的结构的学习,有累积点数,买卖服装模型道具,在线笔记本可以记录学习过程,相关图片和文字,对服装文物追溯认知程度的测试、获取更多的模型、在线笔记本、我的服装设计等。
四、结论及对以后研究的展望
对唐代服饰文化进行物理性保护以及修复整理,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实现永久继承与保存,并建立起数据库。同时,将教育网站定义为职业基础教育型网站,运用多媒体网络的有效手段,创造学习、测试、游戏、交融的教育统合平台,具有独特的互动性、多样性、开放性、趣味性、参与性等特性,使中国传统唐代服装的文化内容更好地达到职业教育的目的。解决了传统教育中内容封闭、时空受限等问题。网络的便利性使学习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使文化内容更容易展示、传播和交流。提供给学生“即时学习”(Just In Time Learning)及“无围墙教育”(Education Without Walls)的学习环境。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以游戏交互的方式,巩固学习的内容和进行学习效果的测试,从而激发学习者兴趣,发挥职业教育网站的优势作用。
参考文献:
[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55-60.
[2]袁仄.中国服装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64-71.
[3]咸妍.关于中国唐代传统服装的教育网站开发研究[D].韩国:东西大学数字化和信息技术研究生院,2007:35-40.
[4]张永录.唐代长安词典[K].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66.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愈演愈烈,西方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双刃效应,益处则是在于,西方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更新鲜的元素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范围,同时加强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转型和有效地提升。但相反,西方文化的融入,造成了人们对于西方文化的过度倾向,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不利因素,这同样对于世界文化的传播融合造成了更加复杂的难题和现象。文章主要是通过分析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所带来的双重效应做分析,同时针对我国人们对于中西方节日的一种文化进行了调研,从定量的角度来反映了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对调研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西方文化流行性和渗透性相关分析以及中西方文化的成对t检验分析,更充分地分析了利弊,让大家意识到需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断地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双刃效应;全球化;定量分析;统计分析
文化不仅是国家的核心的,更是人类灵魂的一个重要载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但是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断快速发展,使得西方文化不断地进入中国,并且也逐步地融入到我国的文化传播之中。本文仅就文化的一个方面节日进行分析,根据当前的调查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民更多地接受西方的节日,并且作为重要的节日等进行庆祝,而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传播则意识不够强。这明显表示,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如何才能让大家保持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的对待西方文化的学习机借鉴作用,更好地利用西方文化的优势来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目的,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地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文化针对西方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双刃效应进行分析,为实现趋利避害提供了一些意见。
一、双刃效应
(一)积极效应
首先,对于西方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有助于增强与西方友人的关系,能够促进和谐共处,并且能够更好地实现合作发展。其实,就是在庆祝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丰富了自我的文化内容,加强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同时也不断地通过西方的文化借鉴来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文化学习和发展,就比如西方文化中的一个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等都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很好的体现,因此可以借此契机,将中西文化有效融合,增进感情的同时,丰富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加体现出文化中的优良品德,丰富人民的精神文明生活。
(二)消极效应
根据调研的数据也显示,有86.88%的人认为现在西方文化的氛围越来越浓了,这说明了在目前这个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西方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个巨大的冲击,西方文化的各种信息和形式、价值观等都会不断地涌入到我们得生活和工作中。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会带来不利,会淡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减少,不利于我国人民自身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过分地关注西方文化,会丧失自身的优良文化,不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于西方文化,始终保持一种正确的态度进行对待,取长补短,充分利用西方文化的优势来完善和丰富我国的文化,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深入了解西方文化,为我们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习和庆祝西方文化的时候,要加强对我国自身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有效促进,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发掘,去传承,因为我们需要在保持自身传统文化学习的基础上,再来结合西方文化,不能够出现舍本逐末的这种现象,丢失了自身国家的优良传统文化,将会是一笔巨大的损失,同时我们需要自己主动地去维护和发扬传统文化。
二、研究方法及定量分析
本文主要采取的是针对学校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选取了150个样本。主要是设计调查问卷,然后进行调查填写,有效问卷为150份。本文首先是针对调研的数据对西方节日的庆祝情况,对西方节日的庆祝频率等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再采用对比进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分析,采用SPSS的统计软件进行了定量的统计分析,进行西方文化的流行性与渗透性相关性分析、中西方文化的成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
图1样本群体对西方节日的庆祝情况 图2样本群体对西方节日的庆祝频率
根据图1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大家对于西方节日的关注度很高,而且参与到节日的也比较多,除了万圣节仅占11.88%之外,愚人节和感恩节是在40%左右,而圣诞节、父亲节和母亲节则均在60%以上,情人节也占据了50%的比例。
根据图2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得出样本群体对于西方节日的庆祝程度很高,基本不过的占比为8.13%,虽然每年都过的占比最少,仅为4.38%,但是一般来说都过和偶尔过的分别占比为31.25%,56.25%,所以仅这两项占比就达到87.5%的比例。
从表2成对t检验和表3方差分析的检验可以得出,中西方文化的在调查的样本人群中,特别是在年轻人当中能够得到流行和传播还是因为对于西方文化的好奇和新鲜感所导致的。因此也就出现了大家对于西方文化的崇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相对就淡化了。
三、结论
在面对国际全球化的形式下,我们要充分地把握、加强和促进我国自身的优良传统文化发展,同时要有效地掌握好西方文化的双刃效应,做到趋利避害,不断地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丰富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跨越式发展,才能让我们有机会更好地了解西方,更多地学习、借鉴并加以利用,最终实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目标。总之,有效地把握机会,将西方文化的双刃效应充分地发挥和把握好,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才能将我国传统文化更多的传承、传播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张朝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自我超越之比较[J].广西社会科学,2008,11.
[2]林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现状、定位与发展取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9.5.
[3]刘艳坤.西方文化影响中国文学现代化起步的原因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16.
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学习,从而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古诗文作为传统文化的关键载体,是学生了解并掌握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对初中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价值与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从三方面阐述了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策略,包括教学形式与内容的丰富、作者思想和生活的关注以及专题教学的组织等,最后以实际教学案例进行了具体的剖析,这对于现阶段初中生传统文化水平的提升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
初中;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教育
一、初中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价值与意义
古诗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键载体,其中的精神内涵对初中学生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首先,能帮助学生了解作者深切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情怀,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充分体现了作者为国奉献的赤胆忠心。其次,传统文化学习能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在困境中仍体现出的乐观积极的思想,从而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正是这种轻松愉快、宁静闲适的生活态度的写照。最后,古诗文中的民俗文化和节日文化学习,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充分抒发了中秋节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这些古诗文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使得我国传统节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不至于被淡忘。
二、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1.丰富教学形式与内容,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丰富的古诗文教学形式和内容是学生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前提。在教学形式上,可以多组织一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竞赛内容包括古代文化、对联比赛、成语接龙、名言名句默写、文言文常识和讲典故比赛等。在古诗文教学中适当地穿插这些小竞赛,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通过竞赛来深入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也能较为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特长,丰富他们的课余活动。在教学内容上,除了常规的授课以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多阅读名著名篇,如《诗经》《礼记》《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并根据自己的感想来写读书笔记,相互交流。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暑假时间来了解家乡的文化古迹、名胜风景和名人轶事等,并写出调查报告,在教学之余进行分享和交流,如此一来,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关注作者思想和生活,帮助学生领悟传统文化内涵。对古诗文作品的学习离不开对作者思想和生活的解读,每一部作品的诞生都与作者的生活境遇和思想情感密切相关。在古诗文学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作品置于作者的生活背景下去了解和考查。例如,杜甫作为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人称为“诗圣”。因为杜甫经历了唐代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所以和“诗仙”李白相比,杜甫的作品更多地体现出了对百姓生活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的诗作沉郁顿挫,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写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充分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诗言志,即古诗文体现着作者的内心感情。所以,要学习好古诗文,一定要先对作者的思想和生活进行关注。
3.组织专题教学,加强传统文化渗透。初中古诗文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时间,组织一些专题教学,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例如,端午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充分表露了爱国诗人屈原的伟大情怀。教师可以在端午节临近时,组织“走进屈原”的专题读书系列活动,对屈原的重点作品进行分类阅读,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屈原的生平经历,对屈原作品中富有哲理的古诗文名句进行分析,对其中的文化故事进行研究等,如此一来,初中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才能全面、具体,教学效果才能显著而持续。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光辉灿烂、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结晶和精神风貌的体现,包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内容。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它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影响甚深,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现实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严重缺失了。参酌学界既有成果,本文拟就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试作论述。
一、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主要表现。
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的今天,平心而论,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沦为“岗前培训机构”,学生人文教育尤其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力度不大,已是严重缺失。详而论之,主要表现如下:
(一)传统文化知识欠缺。
在一所职业学校的调查中,中国传统文化竟然被爱玩的学生误以为点燃鞭炮,被有经济头脑的学生误以为能卖高价钱的老古董等。有了这样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冷漠症,在许多学生眼里,中国传统文化就可以简化为“帝王戏”、“辫子戏”、“戏说风”等等。所以,不知道周杰伦、“超女”在同龄人面前就无地自容;对中华民族自己的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相当冷漠,遑论该节日的来源、意义。有人曾在北大做过一项问卷调查。结果令人深感遗憾:如今的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不深,知之不多。大多数大学生表示他不太了解孟子(52.2%)、荀子(69.2%)、墨子(68.6%)、王充(78.1%)、董仲舒(71.6%)、朱熹(70.3%)、王阳明(95.9%)、黄宗羲(71.4%)、魏源(61.9%)等古人的生平事迹和主要思想。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北京大学的学生对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北大第一任校长严复表示比较了解的仅40.1%,而不了解的达59.9%。有93.2%的大学生未看过《说文解字》,77.2%的大学生未看过《孙子兵法》,未读过老子的《道德经》的达86.8%,未读过《资治通鉴》的占72.4%,未读过《史记》的占58.9%,就连《三字经》未读过的也达69.4%。而且,我们在与大学生的交谈中发现,即使表示自己了解某些古人和古典著作的,深入了解后发现,也有不少水分在其中。大多数大学生写不出几个自己所熟悉的中国传统曲目或古典曲目。在调查问卷中,填的最多的三个曲目如《窦娥冤》、《高山流水》、《牡丹亭》分别仅占34.1%、31%、23%。[1]错误地认识传统文化,国学底蕴深厚的北大尚且如此,遑论以职业技术教育为己任的高职院校。
(二)传统美德观念淡薄。
《论语·先进》中所列的孔门四科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儒家将列于德行首位,深深寄寓有德行是人之为人的首要问题。相反,高职学生在美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恰恰十分严重。他们不是不懂得道德,而是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严重脱节。在公共道德方面,一些大学生在公共场所,如乱涂胡画于教室的墙壁,大声喧哗于安静的自修室,乱扔垃圾于美丽的校园等等。在人际关系道德方面,高职学生交往的对象主要包括同学、朋友、老师、父母等。他们在学校和以同学为主的他人关系淡漠,表现为同学关系尤其是寝室关系紧张,彼此之间互相猜忌,以至发生殴打等校园暴力事件。对老师的态度也不端正。古代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换句话说,学生对待老师,应该像父母一样尊重。现在的孩子从上幼儿园直到高校毕业,有几十甚至上百的老师教过课,让学生们把每一位教师都牵挂如父母,似为苛责。但对老师不应失去最基本的礼貌,当代的一些大学生上课迟到、说话、睡觉之现象,不绝如缕;在外面见到老师不打招呼,也成家常便饭。就此,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曾指出:“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虽然拥有优秀的学业成绩,但缺乏合作精神,待人接物缺少文明礼貌”[2]。对父母态度不端正。儒家文化提倡“孝道”,子曰:“唯父母之疾是忧”。对待父母的态度是考察一个人的品行的基本准则。而现在一些高职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却连基本的孝道都不能保证。其所接受的新鲜事物当然比他们的父辈要多,但部分学生却视父辈为老腐朽,对父母的好言相劝,轻则沉默抵抗,重则大声呵斥;更有甚者,经不起形形的物欲诱惑,将父母当成了印钱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无视父母挣钱之艰辛与生活之俭朴。[3]另外,一些学生缺乏诚信,考试作弊、骗取助学金等不良现象时有耳闻。
(三)传统生存理念扭曲。
《周易》言曰:“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一语中的,道出了人之为人应有的人生态度、生存理念。君子应该胜不骄、败不馁,直面人生中的挫折与逆境,依靠自身的智慧、能力和意志不断克服困难、超越自我,从而实现自身的目标与价值。而一些高职学生入学以前,往往都是当地的成绩不错的孩子,一来到高手如云的大学,由于压力过大,便产生自卑心理。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十分令人震惊,每年都有学生因受不了或生活或学习或情感的压力而自杀,甚至还出现了残杀同学的发指事件。人本群体动物,固有群体意识。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国古代士人对民族和国家有一种庄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譬如,屈原为楚国大夫,本可衣食无忧,而他却偏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国忧愁投水而死;大诗人杜甫贫困潦倒,却“每饭不忘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这些都是将自身与天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典型。大学生受教育的目的小则为己为家,大则为民为国。而当前大学生学习的目的则过于指向“为小”。据调查,有25.7%,也就是1/4还多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找一个舒适、称心的工作,这失去了国家每年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培养大学生的根本意义[3]。
二、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
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院校的缺失,不是一时一地的原因,而是有着多方面因素。究其要,盖如下:(一)高等教育的失误。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范围内,传统文化教育逐渐被专业技术教育所取代,“人”的培养逐渐被“才”的训练所取代。18世纪中叶,美国开始出现专业教育,最初出现的是神学、法学和医学讲座。
19世纪以后,技术教育(technicaleducation)也开始出现。一些技术学院开始建立。传统的文科学院也开始建立工程学院或系科。1847年哈佛建立了劳伦斯理学院。同年,耶鲁也建立了一个新的科学技术系[4]。中国19世纪后期开始学习西方,发展专业技术教育。20世纪专业技术教育得到蓬勃发展。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工程技术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到了20世纪中叶以后,这种忽视人自身素质培养的专业技术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如核扩散、环境污染、精神危机,出现了所谓的“发展综合症”这些问题,是专业技术人员无法解决的。一些著名的大学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并试图加以改进。哈佛大学1945年发表了题为《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的报告,将教育分为通识教育和专门教育。通识教育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认真负责的人和公民的人生生活需要。专门教育则给予生活某种职业能力训练。根据这个报告,哈佛提出了核心课程计划。其他大学也纷纷模仿,以必修或者选修等各种形式提出了自己的一般教育课程。由此可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人类教育史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我国高等教育从1952年院系调整和全面学习苏联模式以后,急于摆脱落后面貌培养大批人才,工程技术专业教育过度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忽视。这虽为时代使然,但却给整个高等教育包括高职教育带来了人文教育,自然含有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5]
(二)深层文化的冲突。
传统文化与职业技术文化存有诸多龃龉之处,造成其在高职院校的冷落。譬如,教育价值取向不同。
传统文化忽视个人在职业活动中的价值,学习主要为求得功名,以改变其社会地位,而现代的职业技术文化则重在赋予读书人某种生存技术。故而,我国历来没有培养劳动者的教育观念。不论是“官学”还是“私学”,皆以科举取士作为目的,视技术、技能为“奇技巧”,职业技能的继承发展仅存在于民间,以师带徒、口传手授。这种较强的轻视技术的倾向,至少从隋唐开设科举考试之后就已经十分明显了,使得中国人对技术有一种道不清、说不明的鄙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一语道破天机。或因实用知识、职业技术教育代表着被压迫阶级的生活,意味着低下的社会地位,导致人们一段时间对实用知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这种轻视。再如,思维方式不同。传统文化中,教育多以传授知识为主,比较看重“顿悟”
和“体悟”,不甚讲究严密的逻辑推理,一切都无须作具体分析,只要体会领悟即可。职业技术文化却不同,其所面临的生产现象纷扰变化、不可预测,而且生产过程不尽相同,静态的领悟大多劳而无助。即使要想体察也只能是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而不是在课堂上纸上谈兵。[6]如前所述,在高扬职教大旗、技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位置如此之高的今天,由于传统文化这种固有的缺陷不能与时俱进,受到高职院校的冷落,个中原因也就不言而喻。甚至因噎废食,索性敬而远之。超级秘书网
(三)民族心理的伤痛。
之后1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大转变的时代。外强侵略使中国遭受空前屈辱。有识之士奋勇急起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经过到,然后发起了和“五四”爱国运动,展开了波澜壮阔的文化斗争。这期间他们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切的反思,将其与西方近代文化作了比较后,发现中国确实落后了,必须改弦更张、急起直追,于是高举科学与民主两大旗帜,作为前进的目标。这对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但,“五四”则集中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性的研究,其影响虽遍及思想界、学术界、文化界、教育界,但以教育界为甚。当时一些比较激进的人士要求全面抛弃旧传统,认为中国“百事不如人”,于是提出“全盘西化”的观点。在今天看来,无庸赘述,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过诸多误区。在过去几十年里,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对传统文化也基本持否定态度,过分强调封建糟粕一面,而对其批判有余继承不足,“”期间更是予以了彻底的否定和扫除。这种民族心理的伤痛,导致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教育的巨大断裂,直接的后果是造成了整整一代人特别是高校学生,尤为高职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了解和认识上的空白;间接的也是更重要的后果,是在人们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了普遍忽视传统文化的意识。“”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逐步形成,这种错误的思想意识虽已得到了根本纠正。然因历史惯性,社会上仍缺乏对青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充分认识,使得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严重缺失。[5]P25-26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是博物馆里德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7]。它的缺失已经造成高职学生文化素质的总体较差,现状堪忧。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更是凭借综合国力的强大、文化传播方式的发达,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而在强调职业技术文化的高职院校,更是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至于如何开展这项教育,那当是另文讨论的话题,此处不赘。
参考文献:
[1]陈占安,等。当代大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53-58.
[2]范绪锋。著名史学家张岂之谈入世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本土拥抱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2-01-05(2)。
[3]王培军。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129-131.
[4]陈学飞。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32-35.
[5]廖赛娟。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中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25-26.
关键词:服装教学;传统文化渗透;分析和研究
一、前言
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具备了较好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对服装的质量和艺术需求,其不仅需要服装具备较好的现代化元素,也要具备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来满足自身对传统文化的需要,满足对服装美感和内涵的精神需求,来传承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服装产业发展目标。
二、传统文化渗透在现代化服装教学中产生因素
1.传统文化中具备较多优秀的艺术元素
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来说,其艺术元素具备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其具有不同的服装文化形式,包括旗袍和唐装、汉服等等;其具有不同的颜色特色,如中国红等等;其具有不同的构图特色和艺术表现形式。这些不同的元素和艺术表现形式具有自身特色,在现代化服装教学和设计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在现代化服装教学过程中,其可以在实际的服装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学生可以在结合现代化服装设计元素的基础上,整合传统服装文化艺术的特点,学习传统服装设计形式特点,借助传统服装文化的颜色优势等等,来进行服装的设计和学习,具有实际应用性,其可以作为学生进行服装设计的基础,可以保障服装教学的有效性,实现现代化服装教学的目标。
2.文艺复兴带来的影响
服装教学是职业教学的主要内容,为社会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力设计人才,其与社会的发展具有紧密联系,与社会市场的需求和人们对艺术的需求具有紧密联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关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人民群众也开始不再满足当下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形式,其增加了对传统文化内涵和多样性元素需求。因此,现代化服装设计教学要与传统文化的元素相结合。文艺复兴是当下社会的一个大发展趋势,其主要表现在国家开始增加对文化遗产和传统民族文化的关注度,增加了对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的保护。面对这一形势,服装教学要紧抓这一机遇,来提高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增加对传统文化的教学,来实现现代化服装教学的发展,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丰富现代化服装设计风格和形式。
3.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带来的影响
对于服装教学来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为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师也要注意把传统文化教学和学术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为日后的服装设计和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设计出更具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服装。在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儒家文化具有自身的文化特色和魅力,其较为含蓄和内敛,是较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化服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传统儒家文化和服装史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不同时期的儒家文化特色,了解不同时期服装的种类和形式,分析服装产生的背景,分析不同款式的服装和儒家文化的关系,了解当时时展的文化背景,知道不同时期文化发展对服饰的影响和作用。儒家文化在传统服装中具有较大的影响,例如,在秦汉时期的色彩,其色彩较为深沉,和传统儒家文化的内敛和低调较为相似。 把儒家文化和现代化服装教学结合,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丰富多样的服装设计形式,也可以学习到众多文化知识,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利于学生创作出较为丰富多姿的服装作品。
三、在服装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渗透问题和解决办法
1.应用较为单一,灵活性较差
F阶段,我国正处于传统文化发展时期,国家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增加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度,进而带来了传统文化学习。对于服装教学来说,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对传统优秀文化艺术基础和发展的体现,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极大影响。但是,对当下的服装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渗透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教师在发展教学过程中,存在自身的教学弊端,对传统文化生搬硬套,较为单一 ,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和教学缺失灵活性,进而导致和服装教学协调性较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把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服装学习紧密结合,导致传统文化不能良好的渗透到服装教学过程中,降低了传统文化的实际教学意义,使得传统文化的渗透不具备实际应用性。面对这一形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涵养,增加学生对不同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度,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服装教学紧密结合,把其和服装教学融会贯通,不仅可以保障教学的实际意义,也可以增加教学灵活性,提高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传统文化渗透教学和服装教学的发展目标。
2.时代感的缺失,没有及时创新
对于传统文化渗透来说,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单一的对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没有给予传统文化新的教学元素,失去了传统文化的实际教学意义。对于传统文化渗透教学来说,其不单单是要对文化进行传承,也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把其和现代化服装教学紧密相连,建立在发展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教学。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道家道法自然这一文化进行渗透,其仅仅是单一的进行道法自然的教学缺失实际教学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道法自然和当下保护环境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把传统道法自然教学和服装设计和材料相结合,可以实现现代化传统文化教学和服装教学发展大目标。
四、结论
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服装教学中产生的原因具有实际意义,其主要是传统文化自身的优势和文化魅力带来的,其不仅可以对服装风格和文化内涵进行创新和丰富,又可极大的满足当下人民群众对服装的需要,满足现代化服装产业的发展需要,满足现代化服装教学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严红烨,黄亚楠.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6:106-108.
[2]傅成. 浅谈服装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14,05:61-62.
[3]王萍. 论服装设计教学中民族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J]. 科技信息,2011,17:617+642.
[4]王佑镁,陈敏. 民族传统文化整合于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探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0,01: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