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农村全面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农村;支付环境;改善
Abstract: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result that the countryside payment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has obtained by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analyzed the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i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proposed six actions to improve the countryside payment service environment.
Key Words:countryside,payment environment,improvement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10-0058-0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工作一直是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而农村支付服务既是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又是农村金融服务的瓶颈。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畅通农村支付结算渠道,加速资金周转,对于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升级和创新,刺激农村消费,进而对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人民银行高度重视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相继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政策措施。广大涉农金融机构积极创新、大力推广适应农村地区需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支付服务产品,取得了良好效果。
2004年,与建设运行大额支付系统相适应,人民银行专门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接入支付系统的指导意见》,针对农村信用社多法人制、多数省未建立省内综合业务系统的实际,积极支持和指导农村信用社根据业务处理需要、投资成本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选择采取集中或者远程多点方式接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截至2009年9月,已有461家农村商业银行、57家村镇银行、20251家农村信用社加入了人民银行跨行支付系统,有效地畅通了农村信用社的支付结算汇路,促进了其改革和业务发展,改进了农村金融服务。
2005年,人民银行在贵州组织开展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试点,并于2006年向全国部分农民工输出大省进行推广,大大便利了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异地存取款。至2008年末,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已推广至贵州、山东、湖南、河南等20个农民工输出大省,农村信用联社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6.4万个经营性网点都能受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这一举措得到了国务院领导肯定和广大农民工朋友的好评。
2006年,人民银行发出《关于做好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支付结算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积极作用,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和延伸支付清算网络在农村地区的辐射范围,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提高支付服务效率。在人民银行的指导和支持下,涉农金融机构相继采取措施,创新产品、改进服务,提升农村支付结算服务水平。农业银行开发了面向农户的既有存取现金、转账结算、消费理财功能,又有小额贷款、财政补贴特色服务功能的金穗惠农卡。农村信用社逐步建立了社内综合业务系统和加入现代化支付系统、支票影像系统。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完善了全国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联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之间的支付清算平台。邮政储蓄银行建成了覆盖城乡的邮政金融核心业务系统,并成功推出了“绿卡”。
目前,农村地区企业和个人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数量持续增多;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发行与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发达地区已有较高普及程度;现代化支付系统不断延伸、银行机构行(社)内支付清算系统不断完善,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大,改善农村支付环境的有利条件也越来越多。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行内综合业务系统的建成运行和不断完善,以及这些系统与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支票影像系统实现联接,中国银联网络在农村地区不断延伸,农信银资金清算系统的参与机构网点不断扩大,为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支付网络基础设施。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网、电视网在农村地区的普及为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甚至电视支付创造了潜在的条件。农村劳动人口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日益频繁、规模不断增大,使这些人群受到城市支付文化的感染,尤其是年轻人对银行卡支付、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越来越认同,这对培养农村地区居民非现金支付习惯将起到很好的宣传示范作用。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和二元结构特点,决定了在农村地区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居民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结构、信用水平、交通、通信以及金融服务基础设施的便利程度是影响非现金支付工具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仍比较低,金融机构网点分布不均衡,中西部地区金融网点少,金融业无论软实力还是硬实力均较薄弱,信用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这种状况决定了农村地区人口对现金有着强烈的偏好和依赖,对非现金支付工具的认知度偏低。与现金相比,非现金支付服务是一种市场化行为,金融企业和非金融支付清算服务机构要本着“成本收益对称”的原则提供相关服务,这必然涉及到收费问题;与此同时,非现金支付服务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投入,要达到相当程度的规模才能获得正效应。如何既能调动农村地区支付清算服务机构的积极性,又能鼓励农民朋友积极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使得需求和供给两旺,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改善农村支付环境
践行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要求我们抓住机遇、正视挑战,科学规划农村支付环境,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断满足农民及农村经济组织的支付服务需求。要通过政策扶持引导和宣传教育等工作,有力促进新兴支付方式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普及。
(一)积极引导,认真探索,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体系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在农村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必须双管齐下,既要普及传统非现金支付工具,又要大力推行新兴支付工具。
票据作为传统支付工具,由于其相对成熟的制度建设、较为可靠的业务处理机制和较高的社会认知度等,在长期内仍将是我国支付工具体系的主体之一。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商品批发市场、农资交易市场等相对集中的交易市场逐渐增多、规模逐渐增大,以及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逐步向农村地区延伸,支票、银行本票、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以及汇兑等业务将受到乡镇企业、农户的欢迎。农村银行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系统将迎来发展票据业务的良好机遇。人民银行积极支持农村地区银行机构发展票据业务,对其中经营状况好的银行机构承兑或贴现的涉农票据可以尝试优先办理再贴现。
银行卡目前不仅是我国居民个人使用最频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而且,随着银行卡与其他通信载体如电话、手机、电脑、电视等相融合,银行卡的应用也逐步深入到企业,成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重要支付工具。在农村地区重点选择推广银行卡,对于弥补农村地区银行机构网点不足,实现远程直接支付、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农村支付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农村推广银行卡,要把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与惠农支付服务举措有效结合,以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一是结合“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摩托车下乡”、各类财政直补等政策推动银行卡在农村地区的使用。二是继续以农民工特色服务为载体向农民工朋友宣传推广银行卡,引导农民工由单纯使用银行卡的特色服务扩大到消费、承接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小额信用贷款等功能上,使农民充分了解并真切体验银行卡的众多用途,使其不但拥有而且愿意经常使用银行卡。三是鼓励农村地区银行机构面向个体私营企业、种粮大户、农村养殖户、个体工商户等推行惠农信用卡,切实满足农民小额资金需求,解决其短期资金周转难问题。四是鼓励农产品收购企业大力推广借记卡,让更多的农户享受网上银行借记服务,减少现金流通。
促进银行卡在农村地区的使用,关键是要营造良好的受理环境。有关各方应通力合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农村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银行机构应结合农村实际,合理布放ATM、POS机具设备,重点在集贸市场、粮食批发市场、农资经营市场、种养殖基地、旅游景点、百货商场、宾馆酒楼、学校医院等发展特约商户,扩大特约商户覆盖面。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和银联组织应按照互利合作的原则,协商确定有利于农村地区银行卡推广使用的收费策略,降低银行卡受理成本。其他专业化服务机构可尝试利用专业优势,参与农村地区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要进一步扩大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受理范围,加强业务指导、安全管理和宣传引导。
手机支付、电话支付、互联网支付、电视网络支付等支付方式方兴未艾。随着通信、电视网络在农村地区覆盖面的不断扩大,这些支付方式也将进入农村,并将更好地弥补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不足的缺陷。人民银行积极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其他支付清算服务机构利用遍布城乡的电话网络、手机网络、电视网络,开发、推广和普及新兴支付工具。
(二)进一步提高农村支付清算网络覆盖面和结算效率
人民银行跨行支付系统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各种高效、安全的跨行支付及资金清算业务,可以延伸到农村地区各类银行机构。当前,仍有不少农村地区银行机构网点未能接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或者已接入但使用权受限。银行机构应积极行动、采取措施,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接入大、小额支付系统及支票影像系统,在强化风险管理的同时放松系统使用权限制。人民银行将积极引导、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的接入,进一步提高跨行支付系统覆盖面,使更多农村居民尽早享受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支付服务。
农信银资金清算系统作为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之间资金清算和信息服务的基础平台,具有连通城乡的独特网络优势,应不断增加参与机构网点,进一步扩大系统覆盖面,提升系统处理效率,为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以中国银联建设运行的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为主干,连接各发卡银行行内卡支付系统的银行卡支付网络,在我国银行卡应用普及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鼓励中国银联向农村地区银行机构延伸服务,大力增加农村地区银行卡的联网通用覆盖面。
农村地区银行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机构,应尽快将支付网络系统延伸到新设的机构网点。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条件成熟的,可接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
(三)促进农村地区银行账户开立和使用,加强账户管理
银行账户是银行为客户提供各类支付结算服务的基础,是客户享受银行服务便利的依托,也是银行与客户之间建立长期信用关系的载体。给予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开立与使用银行结算账户政策优惠是必要的、有益的。人民银行、涉农金融机构应共同研究,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户、种养殖户等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创造便利条件,适当简化开户手续,加快促进农村地区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使用,为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结算业务的发展创造条件。
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银行机构网点在从业人员素质、技术设备以及内控制度等方面均相对落后,不法分子开立虚假账户更易得逞。对此,我们既要采取鼓励农村居民开立银行账户的便利措施,又要坚定不移地执行有关账户管理的制度。要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地区银行机构加入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和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另一方面,农村银行机构也要从人员、技术、制度等方面加大投入,充分利用人民银行的系统来加强结算账户管理,更好地防范银行结算账户业务风险。
(四)构建农村地区互惠互利、合作竞争的多元化支付服务组织体系
涉农金融机构是农村支付服务主体。涉农金融机构应努力发挥各自优势,增强竞争意识,大胆创新,开发真正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真正满足农民需求的支付服务产品。农村信用社应发挥在农村地区的支付服务主力军作用,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深化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邮政储蓄银行应继续完善邮储汇兑系统,扩大覆盖面,发挥对农村个人的支付服务优势,努力拓展对涉农企业的支付结算服务。农业银行应继续按照自身战略定位,面向“三农”、服务“三农”,开发适合“三农”的非现金支付服务产品。其他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应顺应国家发展农村的战略,结合自身优势,开展互利合作,为改善农村支付环境贡献力量。
(五)加强宣传培训,提高非现金支付在农村的认知度
农村地区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宣传和培训工作十分重要。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网点人员配备不足,而且员工长期以来缺少办理票据、银行卡等业务的经验,对有关非现金支付工具的知识掌握不足。这种环境下,要在农村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必须有强有力的宣传培训。人民银行要积极会同宣传部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加强宣传;要通过丰富、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让支付结算知识进乡村、进农家。要本着注重实效的原则,避免简单、重复、走过场式的宣传,探索建立农村地区支付服务宣传的长效机制,真正使非现金支付服务宣传深入人心,有效提升农村地区对非现金支付的认可度。
开展对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是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基础。通过集中培训、举办知识竞赛、开展业务技能考试与岗位练兵等形式来提高农村地区银行机构临柜人员的业务素质,不仅能直接提高农村支付结算服务水平,也有利于提高农村支付结算宣传质量。
(六)加强风险防范,保障农村支付服务安全
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薄弱,不仅体现在支付系统覆盖面不足、银行机构网点欠缺等方面,也体现在农村地区银行机构网点内部控制不健全、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不足,以及防伪的技术设备落后等方面。同时,非现金支付对于多数农民来说,还基本属于新生事物,要使其接受并使用,确保非现金支付的安全,树立信心尤为重要。
首先要加强防范。农村地区银行机构要严格执行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和联网核查管理规定,切实落实账户实名制,防范假名开立并使用银行结算账户进行诈骗。收单机构要严把特约商户准入关,要特别注意防范信用卡套现问题向农村地区转移,建立健全特约商户检查监督制度。人民银行和各银行机构要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其正确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要加强农村地区ATM机、POS机具的监控与维护,防止不法分子通过加装测录设备盗取持卡人信息作案;要对电话POS等新型终端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加强风险管理,完善安全措施。人民银行各地分支行应会同公安等部门,和银行机构、银联组织等一道,建立联合预防农村地区支付结算领域违法活动的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共同防范风险。
其次要严厉打击。对在农村地区出现的支付服务违法犯罪活动,银行机构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当地公安部门报告,在业内进行通报,适时向社会公开风险提示;同时,要主动协调、积极配合公安部门依法严厉打击支付领域的各类违法活动,震慑不法分子,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利益。
四、扎实推进农村支付环境的改善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既面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机遇,又面临资源、市场约束增强和体制、机制性矛盾凸现的严峻挑战。在这种形势下,要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就必须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全局,特别是要
实现农业发展观的与时俱进,着力更新发展理念,拓展发展思路,优化发展格局,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方式,强化发展措施,不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新局面。在实际工作中,要着重把握好“六个坚持”。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农民是农村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就是要一心一意为农民谋利益,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使之分享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努力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这是以人为本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最根本的体现。要认真贯彻落实“多予、少娶放活”的方针,广开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求出路,又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开辟新的增收途径;既要立足当前采取尽快见效的增收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为农民增收提供新的动力。
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要使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体现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过程。尊重农民的创造和选择,维护农民的经营自主权,切实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推进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维护农民对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权和管理参与权。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管,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业和农村法制建设,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来管理农业、开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农。当前特别要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培育农民依法维权的意识。
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提升农业、振兴农村的希望所在,是减少农民、使农民富裕起来的关键所在。要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围绕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加强科学知识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适应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扩大“阳光工程”的实施规模,加强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外出务工就业的能力。
坚持统筹协调理念,优化发展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统筹协调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关键。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局,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完善支农政策体系,强化农业发展基础,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尽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要深刻领会“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着力消除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建立城乡之间资源合理配置的市场体系,形成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特别是要加快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体制,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断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的环境。要为农民提供平等的教育、医疗机会和待遇。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和公平化。引导各类资源与要素向农业和农村流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完善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要全面落实“多予、少娶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不断增强农业政策的反哺性和普惠性。调整和优化支持“三农”发展的财政支出结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结构、信贷资金投放结构。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机制,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扩大农业补贴规模。探索建立农业投入的补贴机制,积极推动农业的政策性保险试点,尽快形成完整的国家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
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在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要加强农业生产设施和农村生活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乡村道路、改水改厕和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加快实施农村“六小工程”,大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重点搞好农业“七大体系”建设,完善农业发展综合服务体系。按照项目构建工程、工程支撑体系、体系保障发展的原则,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等重点工程,着力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可持
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积极发展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实现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有机结合。
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各地
问题公共事业开展的优质性为衡量社会公平、健康发展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利益合理分配的科学路径,可有效的减缩城乡差距。因此,社会主义农村发展建设阶段中,应全面注重公共事业,提升农村公共产品总体质量水平,确保农村经济的规范、健全,农业增效增产、民众增收。然而,纵观我国农业发展不难看出,一些地区虽然应用了对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的科学策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化教育、巩固社会保障,获取了显著效果。然而,基于我国持续实施的公共产品非均衡管理供应体制,加之一些地区公共事业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较弱,欠缺完善的物质基础以及财力资源保障,较多乡镇、村委会并不能持续完善的为农民开展优质的公共服务管理,因此令公共事业的发展步伐相对缓慢。在财政支农的扩充资金内,投入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市场建设的经费虽然有所增多,然而直接投建,服务养老、保障住房的人性化公共服务仍旧较为欠缺。面对财力不足现状,较难快速推进农村公共事业的转型、改革发展并创建城乡一体化建设格局。伴随工业化发展、城镇化建设进程提速,征用农村土地令农民利益受损的状况经常发生,针对土地的纠纷案件愈演愈烈。再加上一些惠农策略无法全面落实,各级单位随意截留、非法挪用,令农民感到维护个人权益力不从心,自发组织的维权机构亦无法发挥良好效能,不能有效整合各个乡镇以及农村的优质资源。农民通常呈现出无组织的散漫状态,无法实施自我管控、完善发展与优质服务,权益保障则较难履行。农民群体之中,百分之六十的比例为新生代力量,其接受过一定的教育,因此呈现出就业、日常生活、经营消费理念同父辈们的显著差异。他们更愿意来到城市,追逐平等待遇,渴望公平就业。同时,对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建设则热情不高,较为陌生,甚至对土地毫无情感。因此,较多新生代农民进城务工或选择自主经商,进一步导致进行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们具备的文化知识素养有限,仅仅能够从事简单的生产劳动。
二、农村经济管理科学策略
1、优化农村经济建设质量,巩固管理物质基础
新时期,农村地区的文明和谐发展需要巩固物质基础,提升经济建设质量,方能良好的实现既定目标。为此,应有效的优化调节种植业主体结构以及实践模式。应确保农田、粮食播种基础目标,并全面研发高效绿色经济作物,种植培育无公害产品,优化生产加工工艺,提升专用农业产品总体百分比。同时,应全面发展第三产业,例如开发农业旅游、生态观光、娱乐休闲等一体化农业园区,推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丰富化发展。
2、实施产业化经营,扩充合作经济组织
实施产业化经营,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应实现生产以及加工的并重发展,推进市场化管理、国际化合作、信息化交流,引入工业化组织形式。同时,应通过继续培育与针对性建设培养骨干企业,发挥推动作用,注重基础建设,带领农户实现一体化建设。另外,新时期农村应扩充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村经济建设巩固核心保障,实现各类资源的良好调节与优化配置,进而全面推广与普及新型农业技术,实现持续创新发展。可建设规范健全的合作社,吸引社员参与,扩充农村人口比重,并可通过丰富形式,遵循民办、管理、农民受益的科学原则,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完善优化发展。3.创建服务型政府,优化管理体制,完善培训管理。农村乡镇政府的工作职能,并非单纯的致力于GDP提升,而应全面推进农民实际经济收入的扩充。应确保乡镇以及农村社区的健康和谐,做好生态环境的全面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应用。为此,可实现乡镇管理与执政资源的全面整合,依据服务型政府管理模式,更新当前乡镇工作体制,实现职能机构与站所资源的全面整合,完成乡镇机构的整体改革。例如,乡镇单位可组建办公室与管理中心,实现政府职能的科学转变,便能够实现社会服务及管理的统筹统揽。可创建党政办公室,应对乡镇实施社会管理工作中的关键问题,行使统筹协调、组织建设权利。还可组建城乡服务管理办公室,进行机构、环保单位的有效整合,并负责社区建设、生活环境治理等问题。再者,可组建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中心,做好行政管理、完善社会保障,开展合作医疗、巩固基础设施发展建设以及管理。应创建有效科学的利益协调管理制度,有效化解内部矛盾,协调各方关系。应积极承担经济管理以及服务建设职能,保护农民根本利益,汇集大众力量,积极引导民众参与优质经济管理,并给与必要的辅助帮衬。应实施有效的村务公开管理,发挥群众积极参与的核心效用。同时应制定自治管理制度,确保民主有效监督。领导决策层应深入探究、快速发掘存在的隐患问题,并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还应紧密联系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并积极为群众解决困难问题。应打造服务型政府,树立科学发展观,创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适应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综合需要。为解决增效增收以及劳动力流动问题,可创建土地流转、劳动力以及科技服务管理中心,并可依托职教学院,实现资源整合,扩充培训管理,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水平,通过定期培训、走进农村教育的多样化手段,提升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水平。尤其应强化对农经干部的管理培训,创建高素质、业务专精,具备责任心,积极研发、不断进取提升的工作团队。应积极引导鼓励工作人员参与高水平的学历培养教育,令文化素养实现全面提升,并强化掌控应用当前经济发展特征规律的综合技能。应全面激发干部人员的楷模、向导作用,通过创造性学习,提升团队工作绩效,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农业孕育了中华文明,农村至今占中国国土面积的90%左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民仍将占中国总人口的很大比重。农村的发展和改革,关乎中国发展改革的全局。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意义:“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既管当前,也管长远,是长期指导思想。”
30年中国农村改革中,乡村民主化进程,是中国农村制度变迁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中国改革成效的重要体现。1982年“村民自治”制度入宪至今,乡村的民主化进程逐步推进,为搞活农村经济、促进由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和“三农”事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功效,提供了制度保障。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农业发展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但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下,农业农村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呈现出:“农业生产综合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农村社区变动不居”、“自治主体经常缺位”、“自治内容繁杂急迫”、“外来力量频繁介入”等特点。不断深化的农村经济改革、农村社会的结构性变迁、农民的分化等,都对农村的治理模式、乡村行政管理制度职能转变,特别是村民自治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
虽然“村民自治”入宪已有三十多个年头,但作为政治实践大规模运用并被公众关注,才仅仅十多年的时间。社会各界对村民自治寄予了各种美好的期望,但村民自治发展至今也遭遇了诸多问题。近年来,中国各地发生了许多与村民自治有关的热点事件,折射出中国乡村治理的诸多困境。如2011年发生的“乌坎事件”,就反映出诸如村“两委”的体制性矛盾、民选村委会因为受制于村庄治理结构和民主治理机制不够健全而治理绩效下降、村民思想意识分化村庄治理难以达成共识等问题。就“乌坎事件”本身而言,其发生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它所反映的乡村自治的困境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所以,深入研究村民自治的现状,理解村民自治在实践中的遭遇、问题及其内在逻辑,把握村民自治的时代特质和未来趋势,既具有理论意义,又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它是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工作的基础,也是推进农村全面发展和改革的关键所在。农村当前正处于重大的发展转型期,改革问题错综复杂,但若能正视问题,系统梳理,全面、准确、深入、理性地进行研究和分析,就一定能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为此,我们邀请了学界长期致力于村民自治研究的专家来共同参与有关此问题的探讨,这里集中呈现了程同顺、董磊明、陆益龙、贺雪峰、吴理财、贺海仁等学者的代表性观点,希望能对乡村自治的改革实践和研究有所助益和推进。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发展,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定性因素。“三农”问题,基础是农业,主要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关键是农村,主要表现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尤其是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事业落后;核心是农民,主要表现为农民收入水平偏低,且增长缓慢。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发展不充分造成的,因此必须靠加快发展来解决。
一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新农村的产业支撑。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要拓宽农业产业体系,丰富和优化农业内部产业构成;要改善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水平;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步伐,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形式,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二要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要积极发展农村第二、第三等非农产业。发展非农产业,应以能够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具有广阔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为重点,比如农副产品加工业、建材工业和建筑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以及信息业等。三要重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是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因此,要从多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投入。
提高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利益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是我国最广大的利益群体,目前也是弱势群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党代表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充分反映了亿万农民的强烈愿望,也体现了党服务人民、造福农民的宗旨。
农民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解决包括农民在内的“三农”问题,要依靠农民,尊重并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民的知识结构、技术能力、经营管理水平、思想观念和道德水准,直接决定着其作用的发挥程度。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有效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同时促进农民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等形式组织起来。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富裕农民,使农民充分享受建设和发展的成果。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最直接受益者,富裕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要的是提高农民收入,一是在政策上继续加大政府财政补贴力度;二是在组织上创新农业生产组织与经营形式,降低交易成本,扩大规模效益;三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实现农民充分就业。
优化结构,实现农业与农村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这一基本要求解决“三农”问题,可具体分解为三个方面:一是要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的全面发展。农村发展的这些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统一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和系统,是多元一体化的综合建设和全面发展。这体现了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发展,体现了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环境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的发展要求。二是协调发展,主要是促进农业与农村内部关系的协调,实现结构优化。农业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包括结构合理化和结构高级化。三是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实现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可持续农业,要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四要实现农村社会安定,农民安居乐业。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问题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统筹兼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背景;农村;经济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140
为了实现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方案,其中开展城镇化建设就是关键所在,国家政府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城镇化建设上提供大量的资金补助,以帮助城镇化建设工作高效、全面的推进。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其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还能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能为人们生活提供重要保障。因此,若想实现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发展农村经济成为一项重头戏。
1 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城镇化建设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旨在实现全面共同富裕,是实现国家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1]。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旨在实现农村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全面提升村民的基本收入,使得农村经济发展迈入崭新的阶段。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管理中衍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且在农村环境下,经济管理不够深入,常常出现、私吞国家财产的行为, 对农村经济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经济管理工作受到威胁。一旦出现农村经济管理不善问题,会使得整个农村经济环境陷入困境,致使经济管理工作遭遇挑战。针对此项问题,应在城镇化建设的条件下,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管理模式,运用监督、管理模式来达到理想的效果,及时对农村经营机制予以完善,及时探索新型的经济管理模式,选择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团队,以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
2 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2.1 增收变得更加困难
一般来讲,如今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为规模化发展,且适合农业发展的区域为平原,此区域人口数量大,土地耕种面积较少,一些区域仅仅能使用小农模式进行耕作,无法开展规模化发展。因此,在此种状态下,独立性耕地较多,且土地资源相对分散,集中性管理的很少,会大大影响技术的推广,技术推广难度大大下降,进而会影响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影响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就偏低,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且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也无法开展[2]。
2.2 公共事业开展力度不大
公共事业是体现社会公平性的重要标准与衡量要素,其对缩小城乡间的差距、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其中“三农”政策就是典型代表。“三农”政策的提出,必须实现农村产品的公共性,是落实“三农”政策的重要依据[3]。伴随着“三农”政策的不断推进,政府部门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文化教育与社会保障工作等,公共事业在不断推进。然而,在公共事业发展中也衍生了诸多问题,如基础设施薄弱、资金匮乏等,很多公共事业都仅仅是流于形式,一些基层的农业部门未能将公共服务应用到农村的生产生活中。尽管政府的财力投入在不断加大,但是农村仍旧存在着养老、住房与设施等多项问题,常常发生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4]。
2.3 农民维权意识缺乏
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工业经济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一些工业为了远离城市喧嚣,会选择空旷、环境质量佳的农村进行规划与建设,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土地占用与纠纷问题,农民的投诉量大大增加。另外,当地负责部门未将一些惠农政策进行落实,导致部分单位出现滥用征地的情况,面对此类情况,农民束手无策,能力有限,且缺乏足够的法律意识,未能意识到自身的优势所在,最终导致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3 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经济管理措施
3.1 加强对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
在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开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应加强对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将一系列的农村政策予以落实,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的常态化与制度化,运用此方式能大大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能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及时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提高人们对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知。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应将农村经济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宣传与推广,将相关内容通过村头的宣传栏、布告栏或宣传册等途径进行宣传,制定科学的经济管理方案,能极大的激发与调动村民参与的积O性与责任感,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及时解决农村的相关矛盾,推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高效实施。
3.2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为了充分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应建立相配套的规章管理制度来约束相关人员的行为,规范农村经济管理中的相关现象,将规章管理制度与法律系统进行联系,情节严重的应及时与执法部门建立合作关系,一旦发现不法行为、违规行为,应对其进行处理,以增强规章制度的约束性与警示性。
3.3 全面推进调研活动
在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开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应强化农村经济管控活动的全面开展,及时对活动的相关措施进行变革,对活动进行探索与实践,尤其是涉及到和经济相关联的内容,必须强化组织调研工作,及时改善与应对农村经济活动中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为了达到理想的经济管理效果,应将具有现代特色的元素渗透其中,及时信息技术应用到经济管理,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的信息统计工作,借助计算机系统实现对经济信息与数据的有效统计,打造更为科学的信息化系统,并设置统计监测机制,能及时将农民的收入进行高效的统计与汇总。
3.4 运用多种渠道来筹集资金
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资金筹集工作变得愈发重要,只有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才能开展一系列的农村生产经营活动[5]。若想获得更多的资金,应运用多种渠道来筹集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实现资金筹集方式的多元化,重视融资工作的有效开展,及时应用好招商引资的相关优惠活动或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此外,应积极鼓励民间、社会资金以及外资来参与农业经营,打造多元化结构体,进而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开展社会捐助、银行贷款、土地收入等资金筹集方式的监督与管理,将资金有效的应用到合适的项目上,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重视发展农村经济成为必然要求。加强农村经济管理,能及时消除经济中的腐败现象,改善农村经济运行风气,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助推作用,其可大大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也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保证国家经济的均衡性发展。为了深度开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当地政府部门应给予高度关注,将相关的政策及时落实,解决与改善经济管理中所存在的缺陷,利于国家的整体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吴亚晶.关于农村经济管理在城镇化建设大背景下的探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5):277.
[2]麻云娟.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经济管理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2):266.
[3]张晶.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5(22):199.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科学 和谐 可持续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五个标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五六年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为推动小康社会总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重大作用。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是一个县级区,总面积1316平方公里,有372个行政村,2010年乡村人口45.3万。近年来,尧都区认真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认真实践,大胆探索,在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村容村貌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乡村建设总体现状
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近年来,尧都区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截止到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4544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86元。全区农业增加值7.6亿元。
2.生产条件大幅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区农机总动力59 万千瓦; 拖拉机5522台;联合收获机从无到有,2010年达到 580台;拖拉机配套农具5225部,农作物机收、机播面积逐年增加,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机械作业面积大幅提高。
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有效灌溉面积、机电排灌面积不断增加,农田水利建设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先后实施了涝河水库加固等一系列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6多万亩,推广保护性耕作16万亩。实施“村村通”水泥(油)路工程,完成了城乡电网改造,为农业生产和生活也提供了基础条件。自来水收益村308个, 372个行政村全部通汽车。
3.不断加强技能培训,农民素质逐步提高
加强科技服务工作,建立了农业科技人员驻点承包重点项目科技服务工作责任制,科技人员进乡进村进基地,开展科技培训示范和农业农业服务,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2010年共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3万多人,新转移劳动力1万人。
4.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民主法制不断健全
在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上,不断完善中小学校舍改造 ,完善村级卫生所,,医疗服务三级网络基本形成,16个乡镇卫生院、355个村级卫生所(室)、3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部投入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健全完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实现了稳定低生育水平;农村文化体育工作坚持普及与创新并重,高标准建成109个村级文化站(室)、150个农村体育场所。同时不断完善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各项制度,积极开展“三级联创”和“两定一查三评”活动,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一事一议”制度,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加强。
二、当前的突出问题
1.新农村建设的配套资金不足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很大投入,不少乡镇、村委因修路、建校等基础设施欠账很多,资金问题难以解决。现代农业发展缓慢。特色农业规模不大,龙头企业发展不快,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进入市场渠道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直接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农民群众经济承受能力低
由于地理条件所限,全区仍有相当一大部分村子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设施老化,没有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缺少集体学习、活动场所,影响农村群众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大多数农民经济承受能力低,文化程度低,缺乏建设新农村的主动性,而且一些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都在外务工,留守人员多为年龄较大或较小的老人和儿童,难以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担。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已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
3.各类村庄发展不平衡
由于尧都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特别,地形复杂,形成各村不同的特点,既有城郊型,也有纯农业型,还有资源型和工矿型,各村之间的产业和地理特点不同,决定了其发展方式不一样,发展程度也不平衡。从乡镇来说,城郊乡镇和工矿型的收入较高,而有的纯农业乡镇收入则很低,各村内部的差别更大。这就给新农村建设的统一规则带来困难,必须因地制宜,分阶段分层次分步实施。
三、启迪和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一件实事,是一项伟大的民心工程。要把这项工程真正落到实处,办到农民心坎上,取得农民的信任,最终达到推动农村经济二次腾飞,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目的,我们现在有许多奠基性的根本工作要扎扎实实去规则,认认真真去实干。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在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战略。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涵盖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树立和谐社会的建设理念,统筹规划,全面推进。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致力于新型农民的培养和教育
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努力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从影响农村发展的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整个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率先发展。加大对农民的免费技术培训力度,这是培养有技术的新型农民的关键。尤其要加大对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的力度;加大对外出打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加快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探索打通城乡二元结构的路径,实现城乡的无障碍对接,把城市文明的建设成果,及时传导到农村,让农民也有机会分享现代文明的人类财富,逐步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培养他们的现代意识。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村级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完全处于同一阶段和发展水平,财力也不平衡,新农村建设会存在快慢、高低之分。因此,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不宜强调同一个模式,同一种方法或同一个标准,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注重实效,不搞盲目攀比,避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避免新农村建设运动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处理好农业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这样才能确保农业资源的持续有效利用和生态安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大力加强节约型农业建设。充分利用土地空间,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要通过多种途径维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以实现农业系统总体上的高产、稳产、优质、节能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综合效益。实现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经济发展和民主法治、精神文明和社会管理的全面进步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只有经济发展了,农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农村的全面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维护农民的民利。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在教育、医疗等方面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和谐新风尚。推动建立覆盖整个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证广大农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1威海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威海市属于山东省的港口城市,是全国综合经济实力50强城市[1]。该城市是中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型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被评为我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对威海市农业整体发展情况的分析,农业信息化建设成为热门词汇,物联网、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的逐一实现,标志着农村信息化已经开始在农村范围内实施。2015年,威海市农业部强调,预计到2020年能够全面实现农业信息化,保证信息化技术可进村入户,达到县、村的全面覆盖。如今,电信、农信通、阿里巴巴正在逐渐进村,为威海市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渠道,保证农村与城市接轨,严格遵循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和使命。2015年3月17日,威海市开展农机信息化培训活动,其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农业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发展平台,网络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农业机械信息化等等的出现,都可为农业经济提供发展契机,实现农业经济发展质的飞跃。
2农业信息化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2.1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通过对威海市农业信息化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借助时下的信息化技术来实现对农业经济的全面推广,是一项重要手段,相较于传统的人为口口相传的形式取得质的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平台的出现,为农业所有项目提供了宣传与展示的平台。据报道,在淘宝、天猫等诸多电子平台上,威海的电商的达到1.1万,2013年,威海市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交易量为540亿元,同比增长了20%[3],占到山东省的第三名。通过对以上相关数据的分析,了解到威海市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实现农业的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农民可以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将农产品信息上传至电子平台,将产品分为不同的类型、等级等,对农产品进行简单的描述,借助图片与文字描述来充实商品信息,为消费者提供大量的参考信息。以荣成红富士苹果为例,首先准备苹果的照片,保证照片的真实性,对照片进行处理,并辅以文字进行编辑,对苹果的价格进行明确的指出,明码标价还是“面议”要清楚的表现出来。同时,借助网络交流平台,及时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细心解答消费者各方面的疑问,实现平台上的实时交流。运输是电子商务的一个关键点,为了保证产品可送至消费者手中,应开设乡村快递,很多地区快递是无法到达的,严重影响着网购用户的便利性,此服务的开设解决了这项问题。
2.2提高农民的素养,强化信息化培训农业经济发展的信息化,对农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具备足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才能保证电子商务运作的质量和效率。为了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顺利开展,应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素质,掌握简单的网络操作方法,能够具备与消费者沟通的能力,是全面实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信息化培训工作的开展,应在当地开设信息化培训班,专门就电子商务技术进行培训,在培训人员的辅导下,让农民反复进行信息技术的操作训练工作,并对其训练成果进行验收,构建完善的农民信息化服务体系,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另外,就作物种植、管理等知识点,也可开展远程教育,借助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实现视频教学,农民可以将视频下载下来,反复观看,为农作物的种植提供借鉴,可大大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2.3借助信息化平台,发展海外贸易为了更大程度上的开放农村,拓宽农村经济市场,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对农村的宣传,将农村的特色型产业展示出来,对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农产品,还包括旅游、土地建设与资源开发、劳动力信息化建设等,应全面发展农业经济,注重对农产品、旅游经济的海外推广,扩大海外贸易范围,再加之威海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拥有多处海港,开展进出口贸易。威海市是重要的旅游型城市,属于国家生态名城,可以将其作为威海市的城市名片,打造精品产业,强化对危害各旅游景区的信息化推广,以吸引来自国内外的旅游爱好者前来,以更好的发展旅游经济。例如,可将威海的刘公岛、威海公园等作为重要宣传对象,配以相应的文字描述和旅游景观图片,做好对威海旅游景点的宣传与推广。同时,威海市应将高质量的产品进行海外出口,注重行业口碑,与借助威海各港口与海外进行联系,是发展威海市农村经济的一个有利途径。
3结语
本文根据研究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联系实际情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参考资料来源为中国期刊网和学校图书馆。时间跨度为2005年至2010年,可以有效保证研究紧贴时代形势和现实需要,进而保证研究的价值性和实用性。整个研究都是建立在对相关研究文献和原始资料的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文力求做到:全面客观地搜集、引用、分析和综合文献,力求最大可能的保持文献的原有意蕴,避免断章取义。农村教育目的的应然状态是指农村教育目的应该是何种状态。近5年来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农村教育目的的应然状态进行分析,其观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服务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这类学者认为农村教
育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最终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吴志丽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知“农村教育也应是为了实现农村子弟的自身发展,为了更好满足农村孩子的发展需要,实现农村的经济发展。”[1]欧剑和陈小伟建议将农村教育教育目的定位为“为农服务”,包括推进农村社会的文明进程、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和培养各种适用人才、为农村发展服务。[2]这类从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角度来定位农村教育,希望通过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社会服务现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短期可以起到明显效果,但是也具有很强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农村教育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合格公民。这类专家是从农村教育的对象并结合教育本身目的来探讨农村教育目的定位问题。
农村教育的对象天然指向农民群众,而教育最初目的是“育人”,因此农村教育目的就是促进个体发展、培养合格公民。例如粟高燕提出农村教育是为“促进个体自然的、认识的、道德的、心理的、审美的全面发展”。[3]袁宇指出农村教育目的应该由“培养传统的劳动者和传授简单的农业劳动技能,转向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人,为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创业能力的形成服务。”[4]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完善的“人”,将农村教育目的定位于“培养合格公民”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此举可以有效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培养新型农民。庞守兴认为农村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新型农民”。[5]皮武从文化角度探究农村教育目的,认为“必须突破单纯升学考试的局限,回归教育的本源,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作为农村文化的承担者”。[6]这种观点认为农村教育目的主要是为农村服务,具体体现在培养新型农民。农村教育建立在农村实际生活之上,本就应为农村发展服务,培养新型农民;但这具有很大局限,应该以更加广阔的视角来探析农村教育的目的。除此之外,王剑和冯建军认为“城市主导价值预设导致农村教育目的异化”,提出农村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热爱农村的人”,[7]以此促进农村的发展。刘小红和尹清强建议将农村教育目的定位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人才。”[8]体现出各方学者不同层面认识和解读我国农村教育目的的现状,对于研究农村教育目的有一定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