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范文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

第1篇: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范文

一、把“京剧进课堂”拓宽为“戏曲进校园”。

教育部“京剧进课堂”的试点,就其初衷而言,显然在于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弘扬中华的传统文化。然而从具体实施办法看,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憾与不足:

其一,把京剧简化为京剧曲目,划入音乐教育的系列,由音乐老师来教授,这一方面把综合性的戏曲艺术简单化,使其难以展示原有的风采、魅力;另一方面又让普通的音乐教师勉为其难。“现在中小学音乐教师多数是以声乐、器乐或舞蹈为专业的师范毕业生,极少有京剧方面的训练”,“专业演员要四年科班以上,几天培训的效果可想而知”②。

其二,“京剧进课堂”在全国范围推广,难免以京剧一霸独尊的地位,客观上造成对诸多地方戏曲的“歧视”。2008年,多家媒体曾就此问题展开讨论。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对于不同地域来说,忽略地方戏曲的价值与作用,一刀切地推广京剧进课堂,不仅不切实际,而且有悖教育规律。《人民日报》记者就认为,15首京剧曲目进课堂,其效果与其说在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启蒙价值,倒不如说在于彰显传承传统文化的标志和导向意义3。

为了不使戏曲艺术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落空,笔者认为,在“京剧进课堂”之外,还应双轨并行地开展包含各类地方戏的“戏曲进校园”活动。这样,既表现出对教育导向性的认可,又体现了对文化多元化的尊重。作为“京剧进课堂”的有益补充,因而“戏曲进校园”更具现实意义,理应受到更密切的关注和更大力的支持。

与规范化的“京剧进课堂”不同,“戏曲进校园”应突出灵活、自由的特点,遵循不限年龄、阶段、剧种、曲目、方式和形式的原则。具体地说,不限年龄、阶段,是指“戏曲进校园”的“校园”,不仅包括中小学、而且包括各类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有更充裕的自由时间、更良好的艺术感悟力和理解力、更广阔的校园文化活动场所。因而,大专院校理应成为“戏曲进校园”的重阵。与中小学中简单的京剧赏析课相比。大学里的戏曲研习不仅条件成熟,而且效果显著。依托于中文、艺术等人文学科,高等院校不仅可以开设多层次的戏曲课程,而且可以成立形式多样的戏曲研习社或兴趣小组。目前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由大学生自发组织的戏曲社团。不仅影响大,而且水平高,充分体现出大学校园在普及戏曲艺术、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巨大潜力与活力。

不限剧种、曲目,指“戏曲进校园”不应硬性规范,而要因地制宜、因情而异地开展活动。避免像“京剧进课堂”那样仅仅局限于课堂和15首“戏歌”。“戏曲进校园”,应从更广阔的视角还原戏曲艺术综合性的魅力,重视戏曲的地方特色及其与地域文化的深刻联系。例如在陕西,京剧的影响远远弱于秦腔、眉户等本土地方戏。在当地,京剧的现场演出,极其“罕见”,但秦腔等地方戏则司空见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剧社演出的话剧《镀金》惯。由此,“戏曲进校园”,当然应以本土地方戏为主导。在广大的县、乡、村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不仅师资困难,而且学生兴趣也大成问题。但若是秦腔、眉户等地方戏进校园,情况则大相径庭。不少县、乡的中小学生,由于其家庭背景或其他原因都或多或少地接受过地方戏曲启蒙和熏陶。有些学生甚至还参加过广播电台、电视台举办的“戏迷叫板”之类的比赛。因而突破“京剧进课堂”的匡范,让地方戏进校园,不仅省钱、省力,现实可行,而且契合学生口味,容易取得实效。

不限方式和形式,是指“戏曲进校园”应大胆借取社会各界的外力来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兴趣。以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机制来普及戏曲艺术。比如“秦腔进校园”,就不是仅仅把十几首秦腔唱段请进来。可以请进来的,还有专业戏曲演员的指导和辅导。他们不仅教授唱段、示范动作,而且可以带来专业的戏曲伴奏、服装、化妆、道具,以及不同规模的专业性现场演出。突破课堂的狭小空间和强制性,“戏曲进校园”不必强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而应遵循整体普及和重点提高的思路,以剧社小组或兴趣班的形式,让真正有兴趣、有基础的学生活跃起来,然后再去辐射、感染其他学生。一言以蔽之,“喜爱”比“学会”更重要。

二、立足大学。转变观念,让“戏曲进校园”取得实效。

虽然大专院校理论上应是“戏曲进校园”的重点阵地。但从实际现状看,戏曲在大学校园的情景可谓相当惨淡:全国百分之八九十的高校剧社几乎都是话剧社团,戏曲社团几乎是凤毛麟角,而且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几个少数城市。分析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以“说话”为主的话剧,形式通俗、技巧简单、易学易练,便于普及。戏曲却不同,唱、念、做,技巧综合性高且难度大,伴奏、服装、化妆、道具也繁冗复杂。要言之,戏曲既难学难练,又费钱费事。

其二,作为现代化进程的一个产物,话剧形式、内容既有强烈的现代性又有鲜明的时代感,很易与大学生产生共鸣。戏曲则因其诞生、发展于农耕文明时代,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都明显和当代生活存在较大的距离。对大学生而言,传统占绝对优势的题材局限、程式繁冗的表演程式、一板三眼的缓慢节奏,使得戏曲不能像话剧那样成为他们“直抒胸臆”的艺术工具,而只能沦为被远观和敬畏的对象。

其三,对年轻、活泼、开放的大学生来说,流行歌、摇滚乐、先锋话剧、电影、电视等艺术都以其新颖、现代的形式让他们的青春激情得到一种尽情发挥和宣泄。但戏曲则相反,由于过于的阳春白雪和传统古雅,大学生们要么“敬而远之”,要么“望而生畏”。不少地方戏,由于风格过于粗犷、质朴,观众群体又集聚在农村,因而和京剧相比,它们受到大学生的排斥、拒绝或奚落、嘲弄往往还是双重的。这种文化心理定势,对于地方戏的普及、弘扬,无疑会造成很大的现实障碍。

由上述现实看,“戏曲进校园”要真正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就需要我们结合时代、地域的特点努力更新观念、转换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具体到秦腔、眉户等地方戏进校园,笔者认为:

首先,戏曲界的专业人士一定要和大专院校的教育者紧密结合,把“戏曲进校园”活动看成一个既关乎学生素质教育又关乎戏曲艺术发展的“双效共赢”举措。为此,笔者强烈呼吁教育管理部门和文化管理部门积极沟通,加强合作;各级各类学校和戏曲院团也应强化联系和往来,以宏观的视野,立足长远来落实“戏曲进校园”的具体措施。尤其是高等院校,应真正从素质教育和文化振兴的角度看待这项活动,不应视其为一种无关痛痒的热闹、点缀或麻烦、累赘。对于戏曲院团而言,应更加积极主动走向校园,把校园看成普及戏剧文化、培养潜在观众、弘扬民族传统艺术的绝佳阵地。戏曲界的专业人士一定要有计划、有目标、有规模地走进校园,演出、讲授、教唱、宣传和普及中华戏曲。

其次,高校中戏剧、文学、艺术、历史等人文学科的教师一定要摆脱对戏曲,尤其是本土地方戏的漠视、轻视和歧视,积极关注、研究、弘扬地方戏曲。现在高校里开设戏剧概论专业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的虽然不少,但许多教师秉持的却是狭隘的“小戏剧观”。他们在潜意识里把戏剧等同于话剧,把戏曲等同于宋元杂剧、明清传奇,而传奇又简单地等同于案头的剧本文学。亳不夸张地说,不少戏剧课教师,基本是半个“戏盲”――即只知剧本文学而其他一概不知、只讲戏剧文学而其他一概不讲的“戏文”老师。因而,要不使“戏曲进校园”落空,就很有必要先对相关的专业老师进行“扫盲”――不仅要扫知识、技巧的“盲”,更要扫观念和认识上的“盲”。戏曲院团应积极协助高校教学,辅导、辅助相关专业教师来了解、掌握地方戏曲基本的艺术特征和表现技巧。要让老师首先了解、喜爱,然后再去影响、感染学生。

再次,戏曲自身的发展、提高,也是“戏曲进校园”取得实效的关键。以陕西为例,作为我国梆子鼻祖和中华戏曲百花园最耀眼的奇葩之一,秦腔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过去。但毋庸讳言。秦腔当前的发展,无论从创作实践、理论研究还是产业运作方面看,都遭遇着不小的困境和问题。现实诸多课题,需要创作界、理论界、教育界、管理界来合作“攻关”,研究解决。在这方面,京剧和其他地方戏曲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都值得认真借鉴和吸取。当然秦腔自身的艺术改革、理论创新和传播实践也需要不断地总结。这其中,“戏曲进校园”首先要从理论上加以厘清、从机制上得到保障。

三、筹建地方性戏曲学院,让戏曲“进驻”校园。

按照一般的理解,所谓“戏曲进校园”是一个把戏曲请进、引入校园的“由外到内”的过程。但如果从立足戏剧和教育互动、融合的新立场来辩证地理解这项举措,即不仅仅把戏曲请进、引入校园,而且要让其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要言之,戏剧不但要“进”而且要“驻”校园。为此,我们不能不提及戏曲自身的艺术专业教育了。

严格地说,“戏曲进校园”应是一项以学校素质教育为本位的举措。戏曲自身的专业教育――如编、导、音乐、舞美人员的培养不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但这里我们把二者联系起来讨论,实际上是受两则事例的启发:一是上世纪初西安易俗社的建社宗旨,二是当代中国戏曲学院开设“青年戏曲演员研究生班”的成功实践。易俗社之所以区别传统的江湖社班、不同于其他秦腔剧团,关键就在于它将戏曲和教育紧密结合,不同俗流的更高追求。正如其社名所示,易俗社是“一个‘以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为宗旨”0的新型现代剧社,它完美地将戏曲专业教育、剧团商业演出和大众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

始于1996年的“青年戏曲演员研究生班”,继承了易俗社的思想遗产,坚持把演员的专业技能训练和文化素质提高相互渗透。其开始几届的对象,主要是京剧界一些已有相当演出经验、并取得一定成绩的青年演员,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15个地方剧种。经过10多年的摸索,这项工程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积极效果。优秀的青年演员经过研究生班的学习、提高,不仅演技大有长进,而且整体综合素质有了质的飞升。他们学成回到各自的院团里,作为骨干栋梁不仅促进了当地戏曲的发展,而且对整体中华民族戏曲瑰宝的继承、弘扬、改革和创新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纵观我国当今的戏曲教育,除了位于北京的中国戏曲学院这所唯一的专业性的戏曲高等学府外,其他地方的戏曲专业教育大多遵循剧团演员培训班和普通专科艺术学校两种模式,基本都存在层次低、口径窄,重技能、轻文化的问题。这种模式极大地制约了戏曲艺术的发展与提高。目前,京剧从本科到研究生等各层次的教育机制已基本完善,但各种地方剧种的演员培养,还徘徊在传统戏班传授和普通专科教育交杂混合的初级水平。泱泱中华,各类特色迥异的地方戏有数百种之多,单靠一个中国戏曲学院,远远不能满足各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而骨干栋梁人才的进修、提高,单靠一个以京剧为主导的“青研班”,无疑也是杯水车薪,难以为继。

有鉴于此,笔者强烈呼吁和建议,各个地方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都应考虑筹建本省地方性的戏曲学院――这种遵循高等教育和戏剧艺术的规律,依照中国戏曲学院模式建立的现代型戏曲教育高等学府,应该走教、学、研、产相结合的路子,在优化社会各方有效资源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各种戏曲多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唯有藉此坚实的平台,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整体振兴,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才能真正变为现实。注释:

①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9页。

②姜泓冰:《京剧进课堂,难在哪儿?》.cn.2008年5月4日。

第2篇: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高校;高雅艺术;教育;问题;对策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对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和品位,对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长期来自社会、学校以及专业工作者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高雅艺术难以立足高等校园。笔者作为基层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师对此深有体会。如何让高雅艺术立足校园呢?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高校高雅艺术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不够,管理体系没有形成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应该扩展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经常性地享受到艺术的滋养。尽管国家对普通高校的艺术素质教育工作十分重视,制订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也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对高雅艺术教育不够重视的诸多观念:有人认为艺术教育就是教学生唱唱歌、跳跳舞,有没有都无关紧要;有些学校只注重课外艺术活动,认为所谓的艺术教育能活跃校园氛围就可以,而忽视了课堂艺术教学和广大学生的艺术普及等等。对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是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首要问题。由于对艺术教育重视和研究的不够,缺少整体的部署和规划,其科学的教育体系还远没有形成。这种现象严重地影响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2.经费投入不足,艺术形式单一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离不开经费的支持,经费是一切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从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始,财政资金投入每年都在增加,从2005年的60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3200万元,4年间国家财政累计投入8800万元。而从2009年教育部公布的550场活动数据来看,面对中国2500多所高等院校来说还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西部与东部地区、民办院校与公立高校、艺术院校与普通文(理)高校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也参差不齐。”[1]每年活动场次的增加速度对于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扩招和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急需是难以平衡的。现在无论是政府或者高校,普及高雅文化的形式通常都是戏曲、音乐和讲座,其他形式较少,还不能满足广大学生对多种艺术形式的需求,且演出内容上也没有太大变化,无法与当代大学生的时代需求相契合。

3.艺术教育资源匮乏,教学方式陈旧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按照《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的要求,非艺术类院校艺术教育的师资应按学生数的0.05%-0.1%配备,从全国范围内来看,除了极少数名牌理工类学校勉强达到要求外,几乎所有的学校达不到要求。由于严重缺乏师资,艺术类教学计划在设置上也有随意性,按教师设课,有什么专业的教师,就设什么课。在教学上缺少研究,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这种状态必然会影响到艺术教育的质量,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如尼采所说,“我们的教育在刻板的教学中经常将艺术变为知识教条,这种知识教条不仅扼杀了学生的激情和创造力,同样也泯灭教师的艺术冲动”[2]。

二、高校高雅艺术建设的对策研究

1.加强宣传,提高对高雅艺术重要性的认识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应得到应有的重视,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艺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作用,应努力成为普及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支持者,应该融合当今的时尚元素,利用影视、网络、报纸等现代传媒工具和手段激活传统高雅艺术文化,用全新的方式加强宣传和推广传统文化,让更多的青年学生去了解、欣赏和接受高雅艺术,让高雅艺术在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得以传承和弘扬,在每一位青年学生的心中扎根和传播。

2.注重实效,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建立长效的科学管理体系,才能将工作长期深入地开展下去。学校各级单位应制定相应的规划,建立健全机制,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工作,学校要定期的引进国内高水平的各类高雅艺术团体来校演出,要积极开设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艺术类课程,并且记入学分,如开设“大学交响乐赏析”、“大学戏剧鉴赏”、“大学美育概论”等基础性的艺术类选修课,满足学生的需求,把大学生艺术教育纳入高校长期教学计划,并不断实施教学体制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从培养广大学生热爱艺术的浓厚兴趣出发,抓好落实,注重实效。只有科学规范的制度做保障,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才能长久不衰地开展下去。

3.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丰富高雅艺术形式的多元化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开展需要各级政府财政、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的支持。政府及学校都要加大经费投入,经费是一切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更是离不开经费的支持。经费投入是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学校艺术场馆建设和艺术设施购置,使“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开展有合适的场地与设施。在充足经费的保障下,教育工作者可以进一步丰富高雅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可以在绘画、雕塑、工艺、建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等有关领域,培养学生对高雅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4.充分开发艺术教育资源,确保艺术教育活动正常开展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需要充足的教育资源,以确保艺术教育的正常开展。首先要引进一批勇于献身,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化艺术教师,这是真正实现把高雅艺术引进高校的重要基础。有了专业的老师,那将会大大提高大学生的艺术活动水平和艺术素质。高质量的艺术教育必须要以高素质的师资为保证条件。其次学校应该购置必需的设备和资料,为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最后高校应该善于利用社会力量来提倡和普及高雅艺术,使大学生学习和熟悉高雅艺术。一是可以聘请德艺双磬的专家为学校艺术教育客座教授,让其担任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和学生艺术团体的艺术指导工作,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质量和品味。二是可以组织大学生去观赏在社会上举办的艺术大展,聆听音乐会,观看艺术大师的演出等等,使学生在欣赏高雅的艺术作品时,审美情趣和情感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学会思考人生,自身的修养在对人生的深入思考中得到提高。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非一朝一夕之事,所面临的问题也具有多样性和深远性。只有从问题入手究其根源,努力调动多方积极因素,才能使“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立足校园并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刘雅琼.《高雅艺术走进校园》[N].中国财经报,2009,3(3).

第3篇: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范文

1.传统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历史母体”和“现实土壤”

中国人民拥有着五千年丰富的物质文化文明,同时也拥有着五千年灿烂的精神明。面对五千年璀璨的精神文明的海洋,我们每一个人就像一个微生物一样吸取着海洋中的养分,在每一个人吸收养分的同时也使自己深深地投入到传统文化的怀抱里,从而遗留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在主观意识的深处留下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和记忆。这个文化烙印或文化记忆不会因为社会的更迭、经济基础发生变化而丧失生命力,它会毅然地沉淀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肌体里,发挥着支配人们思想和改变人们主观意识的作用;人作为社会的分子,其活动不可游离到社会之外,必将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从属于社会文化,因此它的发生与发展都不能离开“母体”,离开“母体”的校园文化将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根之木。文化从来都不是抽象的,他首先是历史的结果,同时又成为历史的动力系统,文化是历史精神财富的沉淀,他是与历史的发展同步,并产生于历史的土壤之中,赋有历史时代精神的特点。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概念,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他的变化和发展受社会文化的制约。因此,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开枝散叶、枝繁叶茂、绿意葱葱。

2.校园文化建设是传统文化向前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形式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校园文化景观的建设,还包含校园景观、建筑等精神文化的建设,包含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行为文化的建设,它既是物质的,也是文化的。因此,校园环境在建设过程中每一处景观都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价值,都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精神,这也是建设校园人文环境的目的之一;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哲学的启示、规范的道德和理想的追求等传统文化的精神因素,都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出来并获得弘扬;在开展鲜明特色的富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通常都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与目的之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弘扬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将会让广大师生身临其境,乐在其中,亲自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受到教育,陶冶情操,提升境界。

二、建设文明和谐校园文化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

当今社会正处于有史以来社会发展最快、文化推进传播最快、知识科技更新转化最快的时期,大众文化、网络文化、西方文化等各种不同的文化的浪潮不断地向我们袭来,不断地挑战和冲击着当代的校园文化。想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富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只有植根并依托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一肥沃土壤之上,才能使其成长的生机勃勃、枝繁叶茂。

1.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师生在校园生活中自觉形成并认同的群体意识和群体价值意识,是校园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经过千百年历史的洗礼和演化而形成的一种人文主义伦理型文化,他强调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勇、恕、让等思想精髓的推广与提升。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在校园中得到传播,能够减少师生之间的矛盾,优化校园的人际关系,增强校园的和谐氛围;儒家“义利观”的弘扬,对和谐校园的建设拥有真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塑造学生“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强调“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施行王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为学思想,都对当前学生发展作用巨大。因此,依托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有利于师德的修养和学生灵魂的净化,有利于师生创建良好的精神家园,有利于形成文明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

2.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由校园所处外部自然环境、校园内部的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雕塑、绿化和文化传播工具等各个方面所形成的文化环境。”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和表现形式,它具有“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通过环境设计和布置等具体物化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表现出来,如树立历史文化名人塑像,选择那些经典的词句、谚语、格言作为校训、警句等,这些都能振奋学生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对学生高雅情操的形成,以及情感的熏陶、意志的锻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充分开发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不但可以增强大学的人文底蕴,使大学生开拓文化视野,而且还能完善文化品格,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3.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

校园行为文化是指师生具体行为的展示,是校园文化的体现,是对校园精神文化的诠释,是校园文化的实践。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格的修养,注重“修身”,这种“修身”思想在提升人的道德素养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大学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如果师者能以身作则,以身立教,用自己的言谈举止、渊博知识和人格魅力来展示高尚的道德、在无形中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就能赢得学生的认可,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如果每个学生能够以身作则,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深厚的道德涵养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成为祖国需要的“四有”人才,成为社会的栋梁。因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树立形成优秀的师德、师风,培养良好的学风、校风,提高校园文化软实力和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知行和一、和谐共进都具有推动作用。

三、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批判与继承并举,科学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资源是人类的重要的思想资源,是除自然资源之外的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进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但是由于经过千百年积累与锤炼,目前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部分已经时过境迁,不合时宜,并且在发展进程中始终是良莠间杂的,因此,我们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吸收其精华部分。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要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和提高,只有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才能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才能为人类的向先进的文明迈步贡献力量。

2.传统与现代并行,整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具备了长期性、艰巨性、广泛性、复杂性等多种特征。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知识的建构,而且还包含校园设施的建设、校园风格的营造、教研队伍的组建、传统文化的传承、品行操守的树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需要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来办,要着力开展以思想道德,传统文化,行为规范等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提高他们懂得鉴别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和优良的操行。要注重加快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精心设计、合理布局,加大经费的投入,实现与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一同促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3.继承与创新并重,稳步发展校园文化建设

积极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共同进步,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进而营建良好的文化氛围,构建一个和谐优美的育人环境。例如:开设文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音乐欣赏、美术、影视世界等系列课程,举办名家讲坛,专家学者学术报告等,把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从而使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得到更好交融,进而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最终达到建设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的目的。

四、结语

第4篇: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芙蓉桥乡;白族;仗鼓舞;进校园活动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公布“关于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桑植县白族仗鼓舞正式被纳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才改用“仗鼓舞”这一名称[2]。该舞蹈又名“跳邦仗”,是一种文体合壁的白族舞蹈,在桑植白族乡聚居地,每逢重大节日或家族喜庆的日子,都会用跳仗鼓舞来庆祝,成为桑植白族儿女七百多年来不变的传统。芙蓉桥小学把白族仗鼓舞作为学校特色校本课程作为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为更好的传承白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做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白族仗鼓舞概述

桑植白族始祖从云南省大理迁到澧水流域,虽然已有700多年历史,但其后裔民族特征鲜明突出,白族服饰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和民族之间的交往有着密切联系。[3]“仗鼓舞”也是桑植白族文化中的一个有特色的内容。向智星对桑植白族的“仗鼓舞”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对比研究白族《仗鼓舞》及瑶族《长鼓舞》起源的基础上,认为这体现了一种“民族文化的相互交应”,并指出白族“仗鼓舞”具有明显的社会功利性和实用性[4]。本文就芙蓉桥乡小学开发“白族仗鼓舞”作为体育大课间活动为个例进行讨论。

2.白族仗鼓舞作为校本课程引进校园活动

这样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了保护、开发、传承,这也是目前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之一。[5]当下大多数中小学校体育教学内容项目为:篮球、乒乓球、健身操、田径等现代体育项目,只有少数学校开发了民族传统项目进入课堂,如苗鼓、秋千、板鞋、陀螺、跳竹竿、摆手舞和仗鼓舞等。当然,还有一些项目在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业余训练、大课间中被偶尔采用。

目前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加大,大部分学校的教学场地设施得到效好的改善,大部分学校体育教学场地设施基本上都能够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而一些流传已久的民族传统活动项目器材制作简单,对场地的要求不高,只要有基本的场地保障便可开展,因此在场地设施上中小学校基本是不会存在较大的问题。

3.白族仗鼓舞在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价值

3.1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白族传统文化的历史和起源,使他们认识和肯定本民族文化存在的价值,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

3.2健身娱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繁多,内容庞杂,形式多样,通过挖掘、整理、选择,为学校校本课程提供丰富的活动内容与参考,使学生对健身项目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可使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3.3经济实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多数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是很高,可因时、因地、因人进行相应的调整,经济实用,弥补了少数民族特色地区因教学条件不足而带来的缺憾。

3.4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其特有的健身、娱乐和教育功能,不断充实和丰富着校园文化生活,特别是和音乐、歌舞、说唱融为一体,不仅是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手段,也对发展智力,陶冶情操,丰富校园文化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3.5社会效应。桑植县集聚了白族、土家族、苗族等群众参与性很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白族仗鼓舞将健身、娱乐、审美融为一体,也将‘健康第一’的教学目标融进校园活动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影响到学校校园文化生活,学校的各项活动又带动和继承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对全民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

4.白族仗鼓舞引进中存在的问题

4.1思想观念有待转变。在实地考察中,大部分学生和教师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进课堂表示支持和欢迎,当然也有部分教师甚至领导对该项工作存在异议。

部分文化课老师认为:教育为升学和考试服务,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考试无关,没有必要搞;搞民族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会占用学生学习时间,增加了学校和教师负担,会使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4.2开发课程的师资力量不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知识,还要教师懂得一定的文化学、民族学方面的知识。而目前在职的教师队伍中,具备多元化知识的专家型教师还非常缺少,尤其是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师很少。

4.3学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了解中发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虽然在大力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校本课程,还纷纷要求各级学校开展实施,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缺乏统一的规划和领导,特别是学校层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开发管理上的缺失。很多学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开发的时间安排、人员分配、教学方式等关键环节都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

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保障,但目前县教育经费的投入非常有限,严重影响着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施。

目前桑植县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工作还没有作具体要求,也没有真正的列入教育局和学校的具体工作计划中,评价时也没有将其列入评价学校的指标,这很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活动的开发与实施。

4.5缺少民族文化的理论支持。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需要国家课程政策的支持,还需要有效的理论体系的支撑,但目前各地区学校仍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校的教师根本无心、无暇、无力顾及校本课程理论资源开发。没有很好的文化活动氛围,就像一张张隐形的网束缚着整个民族特色项目课程资源开发的实施。

5.建议

5.1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更好的传承,教育工作者要统一思想意识,新形势下,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化角色,勇于创新。

5.2应加强对教师非物质文化知识的培训,尤其应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请进来教授,让非物质文化项目的精华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5.3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大各种资源的投入,使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具有更大、更广的选择空间。而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整个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4学校领导应给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的开发者、研究者以大力支持和奖鼓励。

5.5应多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化进行交流与合作。(作者单位: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向智星.略论湘西白族的《仗鼓舞》[J].湖南大学学报,1998(2).

[2] 张丽剑.鄂西鹤峰白族的来源及其文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4).

[3] 邹B.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保护与传承[J].大舞台,2014(8):257-258.

[4] 谷历生.桑植白族文化特点[J].民族论坛,2003(9).

第5篇: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五指山;本土;传统音乐文化;特色音乐教材;基础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202-02

《五指山市地方课程本土特色音乐教材》(试用版)是由五指山教育局委托我们课题组完成的一项课题,因考虑到教材还比较粗糙尚需修定因此暂定为内部使用教材。教材主要以五指山黎族祁方言地区的典型音乐素材为主,内容主要从黎族民歌、黎族器乐作品、族舞蹈三大类别入手,形式上主要以欣赏、唱、跳为主,拓展到访问民间音乐家、感受民间节日、搜集一些相关的本土民族音乐名作和名家故事资料等活动,旨在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少年儿童的民族自豪感,从根本上提高民族地区青少年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的思想价值的深刻认识,逐步培养和加强当代儿童热爱祖国建设美丽家园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带着以上的目的和责任,课题组于2013年10月在五指山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就教材主要内容对当地的十余所小学的20余名骨干教师进行了培训和交流。为了更好地推进黎族音乐文化进校园,课题组特邀请黎族歌曲传唱专家杨桂兰老师逐句用黎语逐字逐句教授了教材采用的全部歌曲。工作在基础教育前沿的音乐骨干教师们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努力,在五指山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课题组全体成员的诚挚邀请下许多教师都参与到了该课题的研究,为课题的顺利进展提供了大量的实践依据和建设性的意见,具体情况如下:

一、教材编写的内容和教材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题组根据教材培训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又走访了五指山实验小学,对10余名老师进行了专访和交流,总结各位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1.教材收录的黎族歌曲虽然好听但是大都是普通话演唱,在某种程度上减弱了黎族文化的传承力度。如:教材试用版共收录学唱歌曲十三首,其中只有《睡吧,好宝贝》、《摇篮曲》、《儿童过生日》三首作品用国际音标标注了黎语的发音。

2.教材选用的学唱歌曲除了创作作品外,全部录用的是完整的原作品,其民歌针对小学生来说旋律、节奏普遍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如:前十六后八分和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加上歌词的密度问题等都给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授课带来一定的困难。

3.教材涉及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还比较单一,音乐游戏、音乐综合训练等趣味性教学环节设计还比较欠缺。

4.该教材的推广和使用还缺乏系统的跟踪指导和全面的政策督促,导致个别学校知难而退。

二、教材在推广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

针对《五指山市地方课程本土音乐特色音乐教材》在初步使用和推广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我们课题组除了跟骨干教师的交流、专家的走访,还在五指山市试验小学全体音乐老师的配合下亲自指导了60名小朋友的合唱课《睡吧,好宝贝》、《跳娘调》。通过跟同学们的亲密接触,充分了解了民族地区小朋友对音乐的理解、兴趣点和接受知识的能力。

如:我们尝试把曲目改编为两个声部,在授课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孩子们对这种形式非常感兴趣,但是创作作品时必须注意低声部的配备避免太多变化,应以平稳的长时值为主,旋律声部难度较大的节奏和结构,创编时可以把整个节奏按比例扩大,这样既减小了孩子们学习的难度,又做到不影响原作的风格和味道及情感,等等。这次排练和授课体验对于课题组进一步修订教材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通过这次回访,我们也了解到由海南省民宗委、省教育厅和省文体厅共同组织开展的《海南省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三进校园”活动》已经在民族地区普遍开展,海南省五指山地区依然是走在了最前列,另外,“说写黎语”、“民歌传唱工程”等海南省各项传统文化的传承工程已在全省中小学范围内普遍开展,在这种大好政策扶植形势下,为了更好地配合海南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校地普及我们重新制定了教材修订措施和设想。

三、关于进一步修订和推广教材的设想

1.根据需求扩大课题组的研究力量,适当调整和补充研究人员,吸收优秀的任课教师及便于采集信息的青年教师和部分学生力量。

2.争取取得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更大的支持,成立课题督导小组,主要负责教材在实施过程中的长期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工作,最好有地方教育部门人员参与。

3.调整和改编教材的结构和内容,难度大的歌曲作为欣赏内容,多用肢体参与的体验性和创造性活动和节奏游戏。努力按照教育部的“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的课程理念指导,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黎族歌曲装饰音繁多,节奏行多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聆听,并用身体部位去尝试着表现和理解作品,把这类课程设计成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并将其作为学生全身心走进音乐,从而达到音乐审美体验的良好途径。通过这样音乐艺术实践,学生的音乐素养可以有效地得到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自信心也会得到有力的提高和增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加大歌曲当中儿童合唱作品的编配,主要以主旋律加配唱的形式为主,根据授课教师的建议,多插入相关的图片,歌曲最好经过改编,旋律应围绕主要动机多重复,动用课题组音乐创作专业的力量,克服困难,尽可能地把黎歌旋律儿歌化、趣味化,便于低年级学生接受和掌握,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审美兴趣和需求。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所提到的课程理念: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

5.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定期举办教材内容授课比赛或观摩和相互之间的活动,并评选出优秀教案或教学活动纪实录入修订教材,在与教师们的访谈中了解到该环节对于教学工作特别重要,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参与和监督体制,便于教材更好地推广和使用。

6.课题组应启动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详细的问卷调查和访问,掌握最新的动向和资料;及时整理采集地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做到每个阶段都有新的依据为上级部门的政策更新提供可靠的依据。

7.海南本土特色教材的建设在内容上应适当考虑多元化的因素和特点,通过了解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和情感,通过感知不同艺术的情感和特点,正确理解音乐的多元化特点。

8.通过进一步对海南本特特色音乐教材的修订和推广,吸引更多民族地区的孩子们通过乡土、乡音和乡土旋律的学习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再次提高少数民族少年儿童的音乐审美情趣,通过对族群英雄和先辈美好品德的再度认识、理解和熏陶,增强民族地区少年儿童的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精神,激励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传承本土文化地活动中来,树立热爱家乡、自立自强、勇于承担称扬本土文化的历史使命和重任的新一代有志少年。

9.黎语是教材地编写和推广过程中的难点,经过推敲我们也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1)在取得相关部门支持的情况下,尽可能邀请民间音乐专家和爱好者亲自进课堂授课;(2)联合“民歌传唱”、“读写黎语”等活动相互授课;(3)学校和家庭相互结合,发动家长和长辈给孩子们营造说黎语或其他语种的氛围,在家、课间鼓励学生尽量说黎语,方便学生逐渐恢复母语语境。(4)建议民族地区媒体多提供母语节目和栏目,为民族地区孩子恢复母语提供更宽阔的环境和影响。

四、结语

总之,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越发认识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渗透和深入工作是个长期的连续的工程,更需要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力度重视,在当今海南省民宗委、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文体厅联手主抓传统文化三进校园以及黎语、黎歌全方位传承活动的正面影响下,及时把海南传统文化传承工作落实到各民族地区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并形成政策法规,长期延续不断地深入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及教学观摩等活动,切实把《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落实到位,全方位提高民族地区少年儿童整体素质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韩沙霖,胡凯.五指山市地方课程本土特色音乐教材[Z].五指山市教育局内部资料,2013.

第6篇: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校园体育文化;途径研究

本文以新修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导,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注意开发与利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内容资源。本研究结合夹江地方特色,创造性地将《纸乡秧歌》引进小学课堂,增加教学内容多样性;引导师生领会《纸乡秧歌》的纸乡文化精髓;积极传承弘扬地方优秀体育文化,并以《纸乡秧歌》在我县农村小学推广途径为例,深入研究夹江县农村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期刊检索,查阅了与本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对本文的研究观点、概念界定提供理论依据。

(二)调查法

主要调查在该课题研究之初,学校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二、研究对象

夹江县农村小学。

三、研究结果

(一)概念界定

纸乡:1000多年来,夹江人世代“以纸为生,以纸为利”。在这片土地上,围绕手工造纸,不断积淀着深厚的纸乡文化,不断孕育着浓郁的民俗风情,是享誉全国的“蜀纸之乡”。

《纸乡秧歌》:是健身秧歌的一种,是以竹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民歌《竹麻号子》和夹江民间戏曲《堂灯》为音乐素材,它是在结合原有各派秧歌动作的基础上,根据我县传统手工造纸中七十二道工艺的动作创编而来。它的旋律优美、动听,热烈火辣,舞步活泼、俏皮,给人以美的享受,展现了纸乡人造纸劳作的繁忙场景和幸福生活的喜悦之情。动作主要以“走”“摆”“扭”“跳跃”为主,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徒手的或手持轻器械的练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很好的健身锻炼效果。

(二)《纸乡秧歌》的文化价值值得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传承

夹江“竹纸制作技艺”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活化石”。秧歌文化在我县源远流长,特别是最近十年,更是迅猛发展,群众基础良好,县秧歌代表队曾多次参加全国和省比赛获一等奖,2004年在中央三台“舞蹈世界”栏目中展示,并两次出访韩国。2007年夹江县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健身秧歌之乡”。

根据《纸乡秧歌》本身特点,在我县小学校开展具有非常适合的优势:(1)动作大方且简单易学,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还不易受伤。(2)音乐节奏欢快,表现形式不仅有集体运动,还有个人配合,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3)形式活跃,不受场地因素制约,所需器材少,投入小。基于它的悠久历史和运动价值,我们在全县小学体育教学中,将它作为地方体育资源引进课堂,这既是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纸乡秧歌》的积极推广。

(三)积极探索农村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加强宣传营造环境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途径的基础

我们充分利用电视台和校园网络等多种媒体对《纸乡秧歌》的价值、功能进行多渠道覆盖和多形式宣传,让大家都了解《纸乡秧歌》,并参与学习与锻炼,享受其带来的快乐,使师生真正认识到强健的身体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我们进行了《纸乡秧歌》在我县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的调查。调查显示,《纸乡秧歌》在中老年人中群众基础很好,县城内的各广场、社区活动开展热闹非凡。而在我县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有:器材不充分,且市场上对扇、八角巾等器材生产、销售渠道不畅;较多的学校把秧歌作为教学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开展不够重视,宣传工作滞后;作为教师,对本地传统体育文化《纸乡秧歌》的动作技术了解程度不够,乡镇学校体育教师缺编,兼职体育教师较多且年龄偏大。

2.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和技能提高是校园体育文化途径建设的关键

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实现学校教育的发展。为进一步巩固“健身秧歌之乡”成果,我县组织专业人员、体育教师编写了适合我县小学生的校园《纸乡秧歌》,并录制了有利于教学的DVD光碟。我们开展了全县教师培训活动,通过培训,教师学会而且熟练掌握了《纸乡秧歌》。此外,还多次开展全县小学《纸乡秧歌》专题教研活动,骨干教师的示范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秧歌教学技能和方法。此外,还积极鼓励教师撰写经验文章,加强教学反思。组织开展专题论文评比并出版优秀论文专辑,从而实现教师专业理论的提高。

3.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

我县扎实开展校园《纸乡秧歌》的学习培训推进工作。采用以点到面、分层推进策略,先在全县确定了城镇、坝丘、山区10所学校为代表进行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县推广。秧歌已经成了学校师生生活的一部分,正如一位学生所说:“以前以为最好玩的是网络游戏,今天终于知道原来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民间传统体育文化才是最精彩的。”

4.充分发挥竞赛激励作用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为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推动《纸乡秧歌》进校园活动,很多学校举行秧歌比赛。学生满腔热情,舞姿优美,在欢快的跳跃中,火红的扇子舞起来,体现了班级的精气神,展示了个人、班级的风采,在舞动中放飞自己的梦想。《纸乡秧歌》比赛把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推向新的。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师生的积极参与是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

在《纸乡秧歌》的推广,必须始终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并依托校园的各个空间围绕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来开展,从而彰显出校园群众体育文化精髓。

2.重视和加强宣传达成各领域的有机结合

《纸乡秧歌》进校园活动,不仅要与校园的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建,同时它又要与竞技运动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一起组成校园体育文化。在校园体育文化途径建设中,应当重视和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坚持用先进文化占领阵地。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对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3.以校园体育文化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是核心和关键

推广《纸乡秧歌》必须要有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师队伍。在教师培养中要注重教师专业成长和技能提高,只有教师的发展才能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二)建议

1.不断深化和拓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途径

组织学生到机关、社区、街道进行《纸乡秧歌》的表演和推广活动,从而达到带动机关、家庭、社区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的目的,让“健康第一”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2.加强学校常规体育活动的持续开展,努力形成特色

学校只有拥有真正的文化特色,才是一所有个性的学校,同时也是办名校的追求,因此学校深入开展以文化节、体育节或体育周为载体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将《纸乡秧歌》列入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内容中并不断在形式和方法上加以创新,形成特色。

3.坚持抓好班级和学校运动队的训练与管理

要重视学生《纸乡秧歌》训练水平的提高,深度推进校园《纸乡秧歌》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多种形式的展示,通过各级运动队的训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认真组织校内比赛和积极参加县级比赛是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手段,学校应着力打造并形成良好的学校体育品牌。

4.强化文化内涵的宣传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重视和强化《纸乡秧歌》文化内涵及其精髓的宣传,积极传承优秀体育文化,不仅对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增强全民健身运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美好中国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7篇: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范文

【2017年广西壮族三月三活动工作方案1】

为开展好2017年壮族三月三 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展示我市民族民俗文化特点,进一步推进我市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广西壮族三月三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政办电〔2017〕31号)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弘扬民族文化,展示八桂风采。

二、活动时间

2017年3月30日-4月30日。

三、重点活动内容安排

(一)组织壮族三月三宣传活动

组织主要媒体,积极配合壮族三月三系列活动进行多角度、深层次宣传报道,及时转发自治区主要媒体三月三活动的重要报道,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在岑溪电视台新闻频道三月三新闻报道中,重点展现各民族融合团结的主题,体现各族人民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氛围。组织我市主要网站、微博、微信等,对壮族三月三系列活动进行宣传报道,推广民族语影视剧。

牵头协调单位:市委宣传部

配合部门:各镇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

(二)开展壮族三月三进校园活动

组织、鼓励、引导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以壮族三月三为契机,结合我市和学校实际,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开展民族文化资源大搜索活动,组织学生收集相关壮族文化资料,利用知识展览、板报、校园广播等形式,在班级和校园中分享、展示,结合新学年校园环境创设和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民族文化氛围,突出壮族特色,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家乡的民族文化。结合两江之声中小学合唱比赛,开展壮乡童谣进校园活动,挖掘、整理和学习壮乡童谣,通过班会、课程开发和文体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童谣传唱和创作。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本校特色,制定具体方案,以丰富多样的形式集中开展为期一周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将优秀的、积极向上的民间艺术内容融入学校教育。同时,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活动成效,扩大活动影响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牵头协调部门:教育局

配合部门:各镇人民政府

(三)组织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由市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梧州市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2017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的通知》(梧族工办〔2017〕2号),制订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实施方案。采取悬挂标语横幅、制作专栏板报、开展媒体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我市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开展走访慰问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知名人士、知识分子活动。各镇党委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宣传月实施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方位开展宣传活动,充分展示我市新风貌、人文文化以及地方民俗特色。

牵头协调单位:民宗办

主办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

(四)开展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活动

从3月30日起,市广播电视台要集中宣传三月三民族文化,重点宣传各级各部门举办壮族三月三的各项活动,同时电台、电视台分别通过微博、微信及时三月三宣传活动的最新动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民俗文化和节庆活动,举办反映我市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展示、展演和我市民族文化艺术精品演出等活动。

牵头协调单位:文化新闻出版广电体育局

主办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

(五)开展赏民俗、爱旅游、畅游岑溪活动

积极组织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主流媒体,加大对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消费热点、惠民活动、文明旅游等宣传报道,弘扬诚信经营和文明旅游之风。旅游部门要主动为媒体提供相关线索和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动态三月三假日期间旅游交通、住宿、气象、卫生、价格等信息,引导游客理性出行。要围绕赏民俗、爱旅游、畅游岑溪主题,精心组织、积极策划一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参与性强的民俗活动,活跃三月三假日旅游市场。引导旅行社和相关旅游企业针对游客关注点策划推出三月三民族文化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促销活动。继续开展惠民服务,结合本次民族文化旅游节活动,吸引广大游客积极参与城市休闲、乡村旅游、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旅游,积极引导自驾游、探秘游、自助游等个性化旅游,倡导健康有益的假日休闲生活。要做好本辖区各旅游景区景点、旅游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和旅游服务质量监督工作。深入本辖区各旅游景区景点、旅游企业一线,检查各项旅游设施,督促各旅游企业提高本单位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及时处理游客的投诉、建议。

牵头协调单位:旅游局

主办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六)积极开展壮族三月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以壮族三月三活动为契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举办符合我市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创新举办形式,注重传承与发展,力争使壮族三月三活动有声势、有影响、有实效。要加强组织和领导,做好壮族三月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整合本地体育组织、体育场地、体育人才, 充分利用社会资金, 发挥民间组织开展当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保护传承基础上,注重活动实效,进一步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精心设计、策划,丰富我市壮族三月三活动形式和内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宣传和推介我市少数民族体育。

牵头协调部门:文化新闻出版广电体育局

主办单位:各镇人民政府

四、活动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筹协调。按照政府主导、社会主办、群众主体、文化主流的原则开展好各项活动。要切实加强2017年壮族三月三活动的组织领导,认真做好统筹安排,根据当地特点和各族群众需要,进一步细化活动安排,积极举办各项活动,鼓励当地群众踊跃参与,尽早启动各项筹备工作。

(二)落实责任,周密安排。各镇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紧扣活动内容,精心谋划、周密部署、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不断创新,努力做好2017年壮族三月三活动的各项工作,力争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质量、办出效果,努力打造壮族三月三活动品牌。

(三)做好防范,确保安全。各牵头协调部门和市直各有关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对规模大、参加人员多的大型群众性活动,要根据国务院《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认真细致做好安全管理和保障工作。对可能产生问题的环节要进行排查,做好应急机制和预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确保2017年壮族三月三活动在安全有序、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进行,营造欢乐祥和、团结和谐的节日气氛。

(四)严格遵守八项规定,确保节日风清气正。要主动适应从严治党新常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守纪律、讲规矩,始终保持防范和惩治不正之风的高压态势。防止出现违反规定、违反纪律的现象。

五、有关事项

活动结束后,各牵头协调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要从活动安排、新闻报道、社会效果、取得的成绩、积累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等方面进行认真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于2017年4月25日前报送市民宗办(联系人:谢汉华,电话/传真:821**,邮箱:ce***)。

【2017年广西壮族三月三活动工作方案2】

为开展好2017年壮族三月三活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我市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广西壮族三月三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政办电〔2017〕3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我市2017年壮族三月三工作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发展。

二、活动时间

2017年3月30日-4月30日。

三、主要内容

(一)组织壮族三月三宣传活动。市委宣传部牵头,市直各相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积极配合,举行壮族三月三活动新闻会,适时公布全市节庆活动日程安排信息,组织各级主流媒体、网站对壮族三月三系列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专门集中报道宣传,提高壮族三月三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二)组织壮族三月三进校园活动。市教育局牵头组织,各县(市、区)教育局配合,以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集中开展历史文化和民族团结、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拓展民族文化视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丰富校园民族文化生活,激发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提升师生民族文化素养,促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发展。

(三)组织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市民宗委牵头组织,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开展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座谈会、研讨会,举办各民族人士座谈会。开展走访慰问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知名人士、知识分子活动。各县(市、区)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成果。

(四)组织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活动。市文化委牵头组织,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开展体现壮族三月三文化特色的原创文艺节目。市级开展三月三歌节,各县(市、区)根据本地实际开展专题活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山歌对唱,原生态音乐、舞蹈、戏剧和曲艺演出等大众文化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度,促进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蓬勃发展。

(五)组织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旅游活动。市旅发委牵头组织,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在江山半岛白浪滩景区举办以歌舞表演、民族风情表演、民族特色美食、土特产展销等内容的壮族三月三民族文化旅游活动,推动民族文化与旅游的深度发展,创建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四、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按照政府主导、社会主办、群众主体、文化主流的原则开展好各项活动。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2017年壮族三月三活动的组织领导,认真做好统筹安排,根据当地特点和各族群众需要,进一步细化活动安排,尽早启动各项筹备工作。

(二)落实责任,周密安排。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紧扣活动内容,精心谋划、周密部署、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积极创新,认真做好2017年壮族三月三活动的各项工作,力争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质量、办出效果,努力打造壮族三月三活动品牌。

(三)做好防范,确保安全。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对规模大、参加人员多的大型群众性活动,要根据国务院《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认真细致做好安全管理和保障工作。对可能产生问题的环节要仔细排查,做好应急机制和预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确保2017年壮族三月三活动安全有序进行,营造欢乐祥和、团结和谐的节日气氛。

(四)严格遵守八项规定,确保节日风清气正。各地各部门要主动适应从严治党新常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实施意见、自治区政府实施办法以及市委实施办法,守纪律、讲规矩,始终保持防范和惩治不正之风的高压态势,防止出现违反纪律的现象。

五、有关事项

第8篇: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范文

一、鞍山评书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背景

评书是有力、快捷且易于传播的一门艺术。在我国古代,评书创立之初就被赋予了“高台教化”的使命。辽宁鞍山素有“评书之乡”的美誉,涌现出一大批全国知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如袁阔成、刘兰芳、单田芳、田连元等,他们在评书表演艺术上都有着很高的造诣。2008年6月,鞍山评书被确立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是近年来,评书艺术的发展整体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缺乏优秀作品等一系列问题。如何使评书这门传统艺术更好地向前发展?笔者认为,传统艺术形式可以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要让“鞍山评书”更好地为鞍山的建设、发展服务。从传统艺术形式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这一点来说,辽宁鞍山评书已经做出了这方面的探索和尝试。可以说,鞍山评书文化产业是具有广阔空间的。在经济效益方面,评书为企业服务已初见成效;在教育产业方面,“评书进校园”活动可以使更多的孩子了解评书、热爱评书。

二、鞍山评书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

地方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找准发展坐标,并找到合理的发展模式。鞍山市根据自身情况,就发展鞍山评书、打造鞍山品牌文化产业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一)鞍山评书与教育发展相结合如今,鞍山评书艺术已经与高等教育相结合,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成立了国内首家曲艺本科教学单位,并于2010年1月正式挂牌成为鞍山评书传承基地,专门为评书的发展输送人才。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于2012年与鞍山市铁东区文化局合作,联手打造“评书进校园”活动,选派专业良好的学生,将古老的评书艺术搬上小学课堂,培养小学生对评书艺术的兴趣,增强小学生对评书艺术的认知。鞍山市铁东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设评书辅导班,服务群体主要是针对铁东区小学的学生,但规模较小,师资不够充沛,班型不够丰富,还达不到一定的产业规模。但评书艺术已经对小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是对评书进入教育产业的一种尝试。

(二)鞍山评书与第三产业(旅游业)发展相结合文化可以打造企业的良好形象,扩大其知名度,甚至可以提高职工道德素质。文化服务企业是有偿的,在评书艺术为企业服务这个项目上,鞍山市的旅游业走在了前头。如千山风景区与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合作录制了60集的《千山传奇》,艺术家的精彩演绎更加提高了千山的知名度,同时景区也付给演员报酬。这是评书艺术与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的第一次结合,是一个可喜的探索。

(三)鞍山电台广播评书鞍山人民广播电台是全国第一个录制长篇传统评书的电台。刘兰芳、单田芳、张贺芳、杨田荣、巩宝生、石连君等一大批评书艺术家的声音通过电波传到全国。全国各地的电台争相购买鞍山电台录制的评书,一时间蔚为大观。通过广播电台传播鞍山评书也是一种文化产业模式。目前,鞍山广播电台网站有关于鞍山评书的一些网络资料,借助网络技术传播鞍山评书文化也是一种可行的手段。

(四)成立鞍山评书工作室目前,鞍山评书代表人物单田芳是成立、运营评书工作室方面的先驱者,并做出成功的尝试。单田芳的工作室目前主要在北京开展运营,并有计划与鞍山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合作,在鞍山当地也成立一家单田芳评书工作室。笔者将通过对单田芳评书工作室的研究,总结出评书工作室的运营模式及成功经验,并进行推广,真正把鞍山评书打造成鞍山的名牌、城市的代表。

(五)鞍山评书回归剧场演出模式的尝试近年来小剧场的形式越来越受观众欢迎,评书回归剧场,也是对这种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有益尝试。2013年10月,鞍山市曲艺家协会与鞍山市铁东区联合创立了“笑笑剧场”,每周六面向广大市民演出,演出形式包括评书、相声、快板等。虽然目前“笑笑剧场”是免费演出,却是评书回归剧场演出的一次成功尝试。

三、结语

第9篇: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转型期;地市级高职院校;文化建设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地市级高职院校快速前进。大部分地市级高职院校虽然外延得到了扩张,内涵建设却比较滞后,尤其是校园文化建设相对落后,处于转型发展期。那么,面对国家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要求的提高和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转型期地市级高职院校的科学发展,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一、转型期地市级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地市级高职院校一般是由中专、成人等学校合并组建升格而成的。它们经过整合,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一般都经历了规模扩张的外延发展阶段,目前正在转向或将要转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发展阶段。历史短暂,文化底蕴薄弱,文化基础较为欠缺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它们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1.教育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办学定位不准

转型期地市级高职院校,经过合并后的重新整合,管理工作还处于调整、探索与磨合阶段,部分教职工思想不太稳定,对学校与个人的发展前途信心不足,没有及时跟进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存在功利化的教育教学观念。在落后观念的指导下,校园文化建设定位不明确、不合理,偏离了高职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成为中专文化的延续或者变为大学本科文化的“克隆”或“微缩”,没有体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高职特色,导致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脱节,创新精神与实践精神缺失等问题。

2.重视硬件建设,忽视文化建设

新升格的地市级高职院校存在一种现象,只注重外在物质文化的堆砌而忽视内在精神文化的积累,忙于规模发展与硬件设施建设,追求办学效益,往往在紧张中忽略了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这就脱离了物质文化建设的宗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使其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忽视精神文化建设,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只能流于形式。

3.校园文化建设没有科学的规划

转型期地市级高职院校大多忙于机制转变工作,加上对高职校园文化认识比较片面、简单,暂时没有把短期内不易见效又无成熟经验可鉴的校园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程,校园文化建设没有系统的、科学的规划和统一的部署,没有形成有效的舆论和氛围。

4.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造成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网络在给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网络影响了校园文化的主体,使很多人沉迷其中,冲淡了校园文化主题的意义;不健康的网络文化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面临伦理道德的异化与行为的失衡;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非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以及一些庸俗、病态的网络文化、垃圾信息等给校园文化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5.转型期地市级高职院校的不足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

转型期地市级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与示范性高职院校有一定差距,更不同于中专学校,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大多数院校经费缺乏,文化硬件设施配备不齐全,而且往往是只见投入不见产出,这势必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

二、转型期地市级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对策

1.不断解放思想,树立开门办学、经营学校的理念

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坚持开门办学的理念。转型期地市级高职院校要加大解放思想的力度,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以就业为导向”原则的指导下,把管理学校上升到经营学校的层次。在办学思想观念上要解除一切思想束缚,引入企业经营理念,通过合作办学、推进专家治校、民主治校等多种开放办学形式。要学习一切先进办学经验,并充分开发和利用自身教育和智力资源、整合社会资源为我所用,推进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产学结合,实现职业培养教育与职业培训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样才能既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职业人”,又能融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能增强学校的文化影响力,提升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和社会声誉,为学校办学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2.加强制度与管理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发展提供保障

第一,学校领导对校园文化建设要加强引导。在转型期地市级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学校领导先进的办学理念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作为高职院校领导,要引导学校从追求规模增长转向质量提升,从盖大楼转向育大师,从经验管理转向文化管理,从办学的共性发展转向办学的个性发展。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把握全局、着眼长远,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以实现科学发展。

第二,加强研究,科学合理地制订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制度。转型期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积极宣传,以引起师生员工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要立足校情,着眼长远,建章立制,规划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创设“以人为本”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制度文化。

第三,规范管理,提升管理文化水平。推行专家治校、民主治校,通过聘请客座教授、办好职代会等多种形式营造民主治校的良好氛围,让本校师生和关注学校发展的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促进高职教育发展;从严治校,发挥教师的垂范作用,恰当运用引导激励机制,定期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并与职称晋升等挂钩,着重在校园内表彰推广先进事迹,促进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坚持以人为本,把文化融入管理之中,着力实施“凝心工程”,既以“理”治,又以“情”化,使情、理、法有机统一,从而激励、凝聚和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打造人和政通的“管理环境”,形成学校特色的文化观念与行为。

3.发挥图书馆和网络文化的优势,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信息支持

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与网络信息资源优势,为校园文化服务。建立适合地市级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发展需要的健康、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加工、整理,组织、建立网络资源分类索引,提高检索率,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举办网上专题讲座、征文、论坛等新颖活动,用高雅的文化占领校园网络阵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加强硬环境建设,发挥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独特的环境功能优势;吸收高职学生参与业务工作,通过互动推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树立服务意识,加强创新,多方面开展高层次的文化活动,满足读者的文化需求。

4.积极建设宿舍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发展

要积极主动地建设宿舍文化,不断提高宿舍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贯彻教育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指示精神,对宿舍文化建设进行科学地规划,营造具有高职特色的先进的健康的宿舍文化;建立完善的合理合法的宿舍管理制度,并把高职生在宿舍里的行为列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考核内容;要积极创设环境,坚持正面引导,把学生的学习生活、业余爱好和审美观念等同宿舍文化、卫生文明竞赛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健康向上、奋发进取的文化氛围,使广大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功能,激发其参与宿舍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宿舍文化良性发展;要顺应形势,努力扩展宿舍文化建设的内容,提升宿舍文化建设的品位。

5.依托学生社团组织,塑造自身特色的文化精神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依托学生社团阵地,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精神。要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引导、鼓励学生参与社团建设中,努力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要鼓励专业教师深入学生中指导社团建设;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创新社团形式,提升社团档次;要规范社团工作程序和工作制度,不断提高活动的质量。

6.融入企业行业文化,打造具有职业特点的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要引入企业文化元素,体现行业文化,彰显职业教育文化特色。一是转型期地市级高职院校要在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模式下,实现师生与企业、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零距离”对接,努力使学生在校园内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触摸到市场的脉搏,提升职业素养。引入企业竞争激励机制,倡导“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等具有企业团队文化特点的校园文化,培养师生的主人翁精神、团队与协作精神。充分发掘和利用自身教育和智力优势,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举办校办企业,成立与各专业对口的经济实体,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进一步营造市场和企业文化氛围,使学生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二是将行业文化充分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突出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养成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在校园环境建设中以适当形式体现行业特色,让行业文化、企业文化、专业文化得以充分物化与显现,营造浓郁的职业氛围。

7.融入地域文化,建设体现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要以多种方式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在校园内可以通过设置相关课程体系,开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社团活动,如,通过塑造杰出人物雕像等方式传播地域文化知识,打造地域文化特色。还要加强和区域各相关部门、行业、企业的联系、沟通、对接,主动了解、掌握相关信息,使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充分融入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中,更好地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8.多措并举,培育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一是以创新文化活动为手段,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以学生的内在成才为动力,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主流文化,激发师生开拓奋进。为此,要在创新文化活动中求新意,求精品;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增加其情趣和职业素养,开阔视野,提升创新能力;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的触角延伸至校外,与农村、企业、医院、社区、部队、媒体等形成互动。

二是确立阳光心态,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学校应始终秉承“育人为本”的教育传统,使学生树立健康心理:一是改变应试教育体制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围绕职业技能与道德培养建立评价体系和标准,使学生肯定自我存在价值和人生意义,树立阳光心态。二是要建立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服务的良好机制,树立自主、自立、自强意识,达到知行合一。三是利用学生易接受的方式加强教育,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四是加强学生社团、校园广播与网络等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开展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实践精神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消除不良心理,加强沟通、协作、了解,增进团结和友谊。

三是继承优秀传统,展现校园文化底蕴。要充分挖掘校史资源,建好校史陈列室,把学校的光辉历史以及为学校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展现在师生面前。要通过回顾学院发展历程,展示辉煌成就,树立先进典型,弘扬优良传统,激发师生的爱校意识,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是以“两个课堂”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阵地,多渠道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要将课堂教学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渗透相关的文化内容,使学生从文化广角理解知识。此外,还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学校要开展好党团活动、入学典礼、运动会、艺术节、技能大赛、社会实践等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从这些形式中体验一种校园文化的传承。校园文化建设要让学生在活动中长知识、长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可邀请当地著名专家、商界精英及成功人士开办讲座,寓教于乐,以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活力和吸引力。要拓宽第二课堂领域,鼓励学生成立各种校园社团,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实践等活动。

五是加强校园舆论阵地建设,引导校园文化发展。校园网络、校报校刊、广播电台等校园舆论阵地是引导校园文化健康文明发展的重要窗口。这些宣传舆论阵地不仅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还要结合当代青年学生的特点加强自身建设,构建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舆论平台。学校要大力支持、培养积极向上的育人舆论氛围,强化文明的文化习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抑制不良行为。

六是全员参与,促进校园文化科学发展。学校应广泛征求师生的建议,构建全员支持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开展适合全体师生文明向上、健康活泼的互动活动。全员也要献计献策,参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要树立环境育人的大教育观念,学校从行政管理、教育教学、后勤服务等方面支持校园文化建设,切实做到党政齐抓,系部共管,师生共建,相互支持,有力配合,以培养、熏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正确的择业观念,促进校园“三风”建设,发挥规范、筛选、激励、凝聚等作用,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浸染中,形成健全的人格素质,构建起一个生机勃勃、健康向上、稳定和谐的高职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Z].2004.

[2] 周学荣.文化教育如何焕发人文之光[N].中国教育报,2009-12-14(4).

[3] 梁秋菊.高职院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09,(7).

[4] 王东平,徐文.试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研究,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