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古代文化常识归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学生应走近作家作品
理解题目的含义,明确文章的文体、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了解作家的自然情况和生平经历。比如,我们在学习《荆轲刺秦王》时,应先了解燕太子丹派遣荆轲劫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及相关资料,然后明确《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及它的相关内容。
二、学生应积累文言知识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语文的学习离不开积累,学习文言文尤为如此。我们要对文章中的各种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作全面的归纳和总结,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重点实词和虚词、特殊句式几个方面。如《荆轲刺秦王》中的“丹不忍以己之私”一句中的实词“私”是名词,翻译为“私心”;而“乃遂私见樊於期”中的“私”是形容词,翻译为“私下”,其他文言知识也应注意归纳和积累。
三、学生应掌握文化常识
一个民族的文言文,包含着这个民族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常常因为时间的关系而成为我们阅读的障碍,这就需要我们弄清相关的文化知识。在文言文《鸿门宴》中,我们要了解古代座次的常识,在古代,君臣议事于朝廷之上,以向南的座位为尊,但在宾主之间,一般以向东的座位为尊。按照当时的礼节,项羽应请刘邦“东向坐”以尽宾主之礼,可他却一反常礼,自己“东向坐”,居于尊位之上,可见项羽狂傲自大。了解了这一座次上的常识,有助于我们准确判断人物的性格。
四、学生应解读写作技法
【关键词】古代汉语 学习 积累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18-01
《新三国》的热播,让《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成为好多小青年们热 议的话题,有的说《新三国》中的白话文通俗易懂,有的却认为老版《三国演义》中的古文更耐人寻味。不难发现,小青年们对古代汉语的了解已经越来越少,这种现象有待改观,毕竟古代汉语是我国灿烂历史和文明的一个载体,也是我们研究历史、传承文化的一个途径。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对此给予重视。
古代汉语,顾名思义,就是古代汉族人民的语言,具体说来,就是五四以前汉族人民的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语和书面之分,古人的口语是怎样的,我们已无法了解其面貌。今天,我们研究古代汉语,主要是研究有文字记载的书面语言,也就是文言文。从殷周到清末,在这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涌现了大量的语言文学,从屈原的《离骚》到明清的四大名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作为古代汉语的书面形式,担负了记录、传承、积累祖国文化遗产的任务。我们要学习并继承这些遗产,就必须研究文言文,学习古代汉语。
学习古汉语不同于学习外语,古今汉语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这是有利条件。但是,古汉语毕竟是过去时代一种比较难懂的书面语,不下苦功是学不好的,一味地指望“诀窍”和“捷径”更不现实。我们应该总结前人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并充分利用现在研究成果和有利条件,以较短的时间有效地掌握古汉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点滴积累,掌握古代汉语常用词语。
就好像我们学习外语一样,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是基础,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词汇量越丰富,阅读能力就越强。学习古代汉语也是一样的,我们必须平日里注意积累,掌握一些常用的词语。读古文有时会碰到一些不曾见过的、陌生的字、词,这个大家并不害怕,因为我们可以查字典,问题就可以很容易的解决了;但有时碰到一些看似熟悉的字词却不一定能看懂,因为它的意义变了。在词语学习中,我们要重点学习这一部分词语,因为如果我们按照它的现代意义理解文章就读不通了。比如,“走”,现代汉语是“行走”的意思,古代汉语却是“跑”的意思。“更衣”,现代汉语是“换衣服”的意思,古代汉语却是“上厕所”的意思。
二、多读多背,培养一定古代汉语语感。
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著名文学评论家、小说家李国涛也说:“中国古诗古文是不能不背的。当时不懂或不全懂的,先背下再说。”古时候幼童入学,老师并不教其理论,而是让他们一遍一遍地诵读《三字经》、“四书”、“五经”等,这是有道理的,将这些文章烂熟于心,意义自然也就明白了。多读多诵,熟读熟背,然后就能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了。学习古文,我们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如果有十几篇、几十篇古文文选都能读起来琅琅上口,烂熟于心,那对古汉语中一些常见的句式,常规的实词、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就很容易掌握了。阅读过程中处处留心,注意文章的整体性,多读多背,培养古代汉语的语感。要有足够的感性认识,才能提高理性认识。
三、总结规律,了解古代汉语语法知识。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语法的差别不是很大,但还是存在一些不同之处的,主要是句子结构上的差异。比如“沛公安在?”这句话,“安”字是疑问代词做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倘若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就成病句了。再比如我们现在常说“不知道我”,倘若翻译成古文就是“不我知”,“我”作为宾语提前了。以上两处古文都发生了宾语前置的现象,这并不符合我们现代的语法观念,为什么呢?因为在古代汉语中,在疑问句、否定句的情况下,宾语一般前置。另外,宾语必须是代词,若是普通名词则不能提前。我们学习古代语法,就是为了掌握古文的规律,提升理性认识,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六十年代王力先生编的《古代汉语》,就是采取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体系,就是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体系。
四、处处留心,知道一些历史和文化常识。
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疏远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古代汉语记录的是我国古代的文化,学习古代汉语,我们离不开它所在的历史背景,更离不开它所记载的古代文化。我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免“书到用时方恨少”。
一、要夯实基础,培养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解词语,掌握句式放到最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堂堂有所得,课课有所获,这样才不会让逐字逐句的讲解充斥课堂,才不会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榨取干净。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在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起独立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文言基本字词句的积累训练?
首先,要明确每课训练重点中所列的字词句。训练重点中的字词句式是经过大量分析研究总结出来的,积累并掌握它们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必要环节。课堂教学,教师应当首先以这些字词句式为主线组织教学,要结合语境,要板书,要小结。每篇语文课都要按照训练重点把这些训练内容落实到实处。
其次,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常有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现象,在课堂教学中遇到过去课文中曾经出现过的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联系、比较。这种做法,有利于词语的积累。当一个词出现的次数达到两次以上,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对其意义用法进行归纳、总结、找出规律,以利于知识的迁移。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先做示范,并做详细讲解分析,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教师给予指导,检查。这样,积少成多,让训练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在“于无声处”提高学习效率,落实素质教育。
二、教会学生预习和归纳
语系和归纳是学习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对文言文的学习来说,这两个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通过预习,找出了文言文中的不理解的词和不会翻译的句子,那么教师在教学时重点就放在学生的疑难问题和学生易忽略的知识上,可以少做许多无用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归纳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让知识形成网络。可是许多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时不会预习和归纳,这时老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必要。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哪里呢?那就是要提明确的预习要求,并因内容不同而设计一些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
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归纳小结,并督促检查。归纳哪些内容呢?除了对上面的预习要求自己忽略或不清楚的内容进行增补外,还要对重要实词、常见虚词和句式进行归纳,如某个重要实词有几个意思、虚词有哪几种用法、特殊句式有那些等等。一个单元学习完后再指导学生进行单元小结。几册书学完进行阶段小结。
如学习完一至四册的古文后,我让学生把所学的课文按教材编排顺序排在一起,也把上课时我给他们讲的文学常识排在一起,这个时候学生自然就会发现,一至四册的古文排在一起就是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史。学生学完这些课文就会对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轮廓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对每一个重要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就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学生可以把这些串联起来,总结一下。这个过程就是研究性学习,因为文章熟悉,作家明白,老师又补充了些文学常识,学生总结起来很轻松。对学生的结论不要要求太高,只要学生动了脑筋,锻炼了思维就要肯定。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养成诵读习惯,讲究诵读的方式。
诵读不仅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有效方法,而且是一种艺术享受。现版的文言文(古典诗词)强调可读性和浅易性,注释较详实,课后练习设置具有科学性。教师必须重视诵读,课堂上可以采用教师范读、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读准字音、读准停顿。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培养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教材的课后练习都布置了熟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的作业,由此可见,高度重视诵读,感受艺术和学科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
2.与历史学科密切联系,突出思想教育。
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诵读的基础上,
或是简单地教几个实词和虚词,而是既教文章,又教做人,突出工具性和人文性,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教材中的文章大多蕴含着丰厚的人文知识,历史上多少伟大的人物,在不同的历史社会环境和个人经验中,都从不同的方面不停顿地经历和体验了各种人生况味,追问和反思着不同的人生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联系历史,告诉人物生活的背景和事件的前因后果,在历史的氛围中感知文章的主旨。
3.学会迁移,形成应试技巧。
摘 要:分析近三年语文全国文言文试题的题目设置、文本内容,归纳全国卷命题规律,为平日的文言文教学及高三总复习找到正确的方向。
关键词:全国卷;文言文;命题设置;策略
2016年湖南告别了持续多年的高考自主命题,采用全国统一试卷。文言文考题是高考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分值大户,分析近三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试题,掌握其文本选择的内容,明确其题型设置的规律,对我们平日的文言文教学及高考复习都有重要意义。
一、考题设置
分析近三年全国卷文言文试题的设置,我们发现,全国卷取消了对文言虚词的单独设题考查。前两道客观题考点分别是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断句、文化常识的理解。这三个考点有轮换出题的趋势。客观题最后一道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分析能力。主观题考查的是文言翻译,考查点涉及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全面考查文言知识点。
温儒敏老师说:“文言文命题的改革将不满足于‘读懂’。”全国卷考题设置已明确了文言文考查的核心能力不再是“识记”,而是把对文化知识的考查延伸到文本中,侧重于“理解”和“运用”能力。这提醒我们文言文的教学要从细碎的文字、句子教学中摆脱出来,依据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认知规律,站在更高的角度解读文本。
二、文本内容
分析近三年全国卷文言文试题的文本,我们发现,全国卷文言文的选文在时间范围上涉及朝代非常广,从五代十国到元、明、清皆有。从题材上看,都是人物传记,而且多选择官吏一生的小传。从内容上看,选文都涉及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等,从结构上看通常第一段介绍传主人物、出生地、身份等。然后用三四段文字来写和传主相关的典型事件,在叙述传主典型事件时,传主的官位会经过多次变动。在选文中有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孝,记载着传主对时事政治的看法,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因此,在阅读时要弄清以下内容:知人,即清楚文本写了几个人;明事,要弄清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明志,即分析作者对传主的观点态度。弄清了这些问题,也就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备考策略
通过分析近三年全国卷文言文试题及选文,我J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对。
1.夯实课本基础
在高考复习中高中教材中的文言文必须全面掌握。这要求教师强化读背环节,让学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增强记忆。在朗读时要求读准字音,弄懂字义,看清字形。对大纲明确要求的篇目必须背到滚瓜烂熟。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课内文言知识,形成体系,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教师要对课内知识及时进行迁移训练,把知识点由课内向课外转移,选择长短适中的文段,用改变语境的方法把死知识用活。
2.帮助学生搜集整理纪传体特有的知识点
教师要帮助学生搜集整理纪传体文言文当中容易出现的古代文化、文学知识,包括古代数量词、古代科举、古代礼仪、古代少数民族特称、天文历法、古代地名、敬辞、谦辞等。帮助学生总结古代官职称谓、官职变动的词语。例如:表示授予、提升官职的词语,表示官职调动的词语,表示降职、罢官的词语,在人物传记中,传主的主要经历就是通过这些词语连缀起来的。
3.强化答题方法
实词辨析题主要采用科学推断法,包括语境推断、联想推断(联想旧知,联想成语)、字形推断、词性推断、句式(结构)推断等。
断句题主要借助文言文写作规律划分句读,包括依据文言文句首句尾常用虚词定句读,依据文中对话定句读,依据句中名词为句子主语或宾语定句读,依据文言文语句工整,句式整齐,常用对偶、排比、反复、顶针等修辞手法定句读,依据文言文常用语句形式、固定句式定句读。
文意评述题,要熟悉常见错误类型。这类题的错误主要涉及细节,在具体的表述上,命题者往往会故意夸大事实,或拔高人物品质,或在“人物―事迹”“原因―结果”上张冠李戴,或在选项上故意缩小(扩大)原文有关信息的范围、作用、程度,从而干扰考生的判断。做这类题时一定要准确理解,确定区间,细心比对,尊重原文。
文言文翻译题,要强化扣点意识,每个句子都有得分点,要把握大意,结合语境,进行翻译,切勿断章取义,主观臆断。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遵循“留”“补”“调”“删”“换”的原则。
分析了全国卷近三年的高考真题,我们可以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只要我们把握考题设置规律,明确选文特征,平时加强练习,以正确的方法阅读和解答,拿到高分是完全可以的。
参考文献:
[1]曲一线.5年高考3年模拟[M].教育作家出版社,2016.
江苏省语文高考2008年增加了加考题的考查,2009年开始加考题的40分纳入高考总分的范畴,成为直接影响学生高考成败的一部分。然而,连续四年的考查,很多文科班语文教师总是把加试题当作额外的“附加”,对其重要程度认识不足,对试题类型研究不够。有些教师认为加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不需要复习,必考内容中的古代诗文考查已经让学生积累了深厚的文言功底;也有些教师认为加试题中的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题不需要复习,必考内容中的现代文阅读考查已经让学生掌握了娴熟的解题技法。对待名著名篇阅读题的复习,有些教师认为阅读十部名著花了大量时间精力不能获得高效产出,事倍功半,在紧张的高考竞争压力中不值得花太多时间。因此,很多学校高三文科理科语文每周的课时数一样,稍好些的是文科班每周多一课时,学校不重视,语文教师不重视,学生更加不重视。
二、四年高考加试题分析
1.文言文阅读
(1)文言文选文都是偏向议论性的文段,和必考中的文言文偏向记叙性相辅相成,多角度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六处断句基本上四五处相对较容易,只有一两处相对困难。
(3)简答题中和选文相关的文学常识的考查是重点,也有涉及选文内容理解的题目。
2.名著名篇阅读
(1)名著名篇阅读题目设置涉及十部名著中的七部,以后还会更全面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掌握情况。
(2)以考查人物形象、情节内容、艺术手法为主,其中人物和情节是考查的重中之重。
(3)简答题考查侧重于概括和评价,侧重于多角度切入,简明扼要,一般不作情节长篇复述的要求。
3.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
(1)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题选文题材较为广泛,侧重于和社会生活的联系,体裁选取偏向于论述类,突出对某个问题或现象的论述。
(2)命题完全切中考试说明要求,即“对所提供文本材料的要点进行归纳,对所论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艺术性进行鉴赏”。
(3)要求学生能密切关注社会,并能有自己的积极的思考,甚至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三、有效复习策略探寻
1.提高对加试题的重视程度
加试题总分40分,占语文总分的20%。必考部分的160分所考题型,从字音到作文,基本上是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在训练的,到了高三,学生兴趣已经消磨殆尽,而且这么多年下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已经基本定型,提升空间已经不是太大。但是对于加试题,学生都很陌生,独特的题型、新颖的内容让学生倍感新鲜,而且断句、名著等题型训练效果显著,25分钟左右就能完成一套综合训练,这些都符合学生效果需求明显、节奏需求快速的心理。所以,不管学生的语文基础之前怎样,只要我们重视加试题,科学应对,都会取得让人满意的效果。
2.增加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加试题三大题型中以名著名篇阅读内容最繁杂,涉及10部名著,学生感到毫无头绪。名著中有些篇目语言是文白夹杂,有些篇目时代背景差异较大,阅读起来晦涩难懂。而且有的学生即使对名著内容已经看过,碰到一些题目仍然无从下手,不知要点,久而久之,兴趣全无。其实,兴趣是阅读名著的最大保障,我们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保证他们能够有效阅读。具体来说,教师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增加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1)以教材为切入口,让学生联系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延伸到相应篇目的名著阅读。如必修二中学到《祝福》,可以拓展阅读《呐喊》,而且联系选修教材《鲁迅作品选读》,选择名著规定篇目进行充分阅读。通过教材与名著的密切联系,可使学生怀着重视教材的态度来重视名著,从而能收到好的效果。
(2)看、读、讲、动、赛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对名著的掌握,不能拘泥于读这一种方式,适当改变阅读方式,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对名著的兴趣。比如,可以看原著电影、电视等;可以读原著;可以在班级或学校开辟“名著讲坛”;可以举行与名著密切联系的活动,如演讲比赛等;可以开展知识竞赛,以赛引导读,以赛验证读。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循序渐进,计划阅读。10部名著的阅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长期的计划及实施的保障。高中三个年级必须统一思想,分年级有重点突破,才能确保学生有效的阅读,才能确保学生不会因为任务的突然加重而对名著丧失兴趣。教师还应在期中期末试卷中配以同步的名著题检测,以督促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名著阅读。
3.研究考试说明,分析命题特点,提升复习效率
江苏考试说明是高考的方向标,只有把握好方向,才能使复习不会偏离目标。结合考试说明和以往命题特点,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加强对文言断句方法的复习。纵观四年的高考题,都是考查最基本的句式,因此只要按照断句的基本方法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最终可以取得不错的分数。
(2)要加强对文学常识的复习。文学常识是每年的必考内容,需要学生有厚重的文学积淀。因此,学生应加强对对文学常识的复习。当然,文学常识浩如烟海,我们在帮助学生复习时应尽量选择和文学评论、文学态度等相关的常识让学生记忆,太简单的一般不会考,可以大胆进行取舍。
(3)要加强对名著的全面复习。名著简答题考查已经越来越倾向微观考点,问题设置也越来越细,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熟知名著内容,并能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概括和分析鉴赏。如2008年考查的鲁迅小说人物对应《呐喊》作品篇目,简述“金玉良缘”“木石前盟”含义两题,只要对两部名著内容基本熟悉即可。2009年考查的分析葛朗台人物形象,概括“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故事内容两题,已经需要学生在对名著内容熟悉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进行概括。2010年考查的结合人物形象圣地亚哥理解主旨句,从情节“许攸投奔曹操”分析曹操人物性格两题,除了要求概括内容之外,又增加了分析鉴赏要求。2011年考查的指出《红楼梦》判词对应人物、概述鲁侍萍的经历,难度不大,但考查较细,概括要求较高。因此,我们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复习,全面掌握名著知识点。
(4)要加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题中“归纳”和“鉴赏”方向的题目和必考部分现代文阅读的方法大同小异,但是“分析”方向设题一般要求联系文本和自身对社会问题的评价态度。如2008年关于古镇的开发,2010年关于城市化进程,2011年关于原创文化的探讨,都侧重和社会问题的联系。因此,教师需引导学生平时多关注时事,多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对时事的评价活动,让学生针对社会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见解。在答题时,应让学生联系文本解读和自己的独立思考多角度分析作答。
一、词义识记不实,需积累
例1:有饷,或受之,而旋与佐使分之,终不入己,唯以抚纳群蛮为务。(《宋书・朱修之列传》)
生译:有了奖赏,有时接收,却最后给下属分了,最终不进入自己口袋,只把抚纳群蛮作为任务。
正译:有了军饷,有时候会接受,但很快就让属下分了,不会留给自己,只是以安抚招纳少数民族为要务。
诊断:“饷”、“旋”,是文言中较常见词语,却识记有误。饷:军粮。旋:不久。
例2:和士开(注:人名)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隋书・隐逸传》)
生译:和士开也以他的名声为重,以此讽刺朝廷,被贬为国子祭酒。
正译:和士开也看重他的名望,要劝说朝廷,把他提拔为国子祭酒。
诊断:“讽”、“擢”识记有误。讽:以委婉的言辞暗示、劝告。擢:选拔,提拔。因为识记不准,意思理解完全南辕北辙。
处方:我们万不可简单地根据今义猜测古义,需要对常见词语作有效归纳和系统积累,追求准确,绝不能似是而非。积累范围: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文言词汇庞杂繁多,每天积累一点,贵在坚持。
二、句法分析不力,需训练
例3: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钱仪吉纂《碑传集》)
生译:有个运粮官因为丢弃运送粮食的任务逃跑,他的孙子因为贿赂乞丐进入了判死刑的队伍,先生斥骂他并让他回去。
正译: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请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训斥并且赶走了他。
诊断:因“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结构复杂,语法分析错误,导致理解偏差很大,由此竟然有贿赂乞丐而判死刑的笑话。主语“其孙”,谓语中心语“乞”,“入死事之列”是“乞”的具体内容,充当宾语。“以赂”是“乞”的具体方式,充当状语。另外,“人死事之列”动词“入”,省略了对象“其”,省略了介词“于”。完整表述应为“其孙以赂乞入其死于事之列”。
例4:主使仆射劾渭城令游缴伤主家奴,建报亡它坐。(《汉书・胡建传》)
生译:主指使仆人射杀被弹劾的渭城令游缴和伤害主人的家奴,胡建上报没有犯什么罪。
正译:盖主指使仆射弹劾(检举揭发)渭城令胡建的游缴伤了盖主的家奴,胡建报奏(游缴是奉行公事)没有犯什么罪。
诊断:“主使仆射劾渭城令游缴伤主家奴”,本句是兼语结构,谓语动词“使”,“仆射劾渭城令游缴伤主家奴”,是“使”的宾语,这是第一层主谓宾结构;“仆射劾渭城令游缴伤主家奴”,谓语是“劾”,“仆射”是“劾”的主语,“渭城令游缴伤主家奴”是“劾”的内容,是“劾”宾语,这是第二层主谓宾结构;“渭城令游缴伤主家奴”的谓语动词是“伤”,“渭城令游缴”是“伤”的主语,“主家奴”是“伤”的对象,即宾语,这是第三层主谓宾结构。此句结构复杂,学生已经不能顾全,再加上对“仆射”、“游缴”这两个历史词汇陌生,必然洋相百出。
处方:阅读文言文要自己着意训练句法分析能力。单句,找句子核心,即谓语,主语和宾语都是谓语直接的搭配对象,状语补语是谓语的直接修饰、限制和不足成分;复杂的单句还要理清多重层次关系,明确彼此的搭配关系,如例4所示。复句,注意关联词语,梳理各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当然,也包括对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识别与句法分析。有意训练多了,句法结构的解读能力自然会提升。
三、语境联系不强,需习惯
仍以例4为例,“主”是个多义词,词性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义有12种之多,从语法位置分析,属于名词,有“君主”、“公主”、“主人”可供参考,联系上下文有“帝姊盖主”、“客藏公主庐”、“盖主怒”、“长公主”词句,可以确定例句中两个“主”都为“长公主”,即“盖主”。
例5: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苏轼《陈公弼传》)
生译:陈公弼亲自在前走,命令士兵拉满弓不要发射。
正译:(陈公弼)自己站在队伍的前列,命令士兵拉满弓弦,但不要把箭射出去。
诊断:“身居前行”中的“行”可以用作名词“行列,队伍”,也可作动词“行走”。到底以哪种为准?只有联系语境。下文“士皆植立如偶人”,提示了众人都站立不动,排除“行走”,“行”自然理解为“队伍”,“居”也就联系语境理解为“站在”。
处方:文言词词义丰富,语法功能多样,但在具体段落的句中,那往往是唯一的,在选择或推断语义时,必须联系语境。总之,文言学习必须养成联系语境的习惯。
四、文化常识不丰,需拓展
例6:父永及嫡母相继殂,六年庐于墓侧。(《南史》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一)
生译:父亲张永和嫡母相继死亡,六年一直在墓旁造房子。
正译:父亲张永和嫡母相继去世,六年中张稷一直住在墓旁的房内(守丧)。
诊断:学生缺乏古代丧仪文化知识,所以望文生义,才会将“住在墓旁的房内(守丧)”理解成“在墓旁造了六年房子”。
例7: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史记・鸿门宴》)
生译:沛公第二天早晨跟从一百多人马来拜见项王,到了鸿门。
正译:刘邦第二天早晨带着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王,到了鸿门。
诊断:“从”是“跟从他人”,还是“使他人跟从”,即“率领”,这主从关系是由古代严格的等级制度所决定。此时刘邦大小也是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王之一,是汉军主帅,“从”译为“率领”更合适。
处方:文化常识,影响着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和思想,具备传统文化知识自然也能提升我们后人对古文的理解力,因此我们要拓展阅读范围,了解古代文化,譬如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等诸多方面,为文言学习提供厚实的背景知识。
作文素材
母亲节的由来
母亲节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在美国、加拿大和一些其他国家,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就是母亲节。在其他一些国家的日期并不一样。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
节日起源于古希腊。在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到古罗马时,这些活动的规模就变得更大,庆祝盛况往往持续达三天之久。当然,古时人们对女神的崇拜只不过是一种迷信,它同今天人们对母性的尊敬是大不相同的。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关键词】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过程性考试 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我国旅游行业的迅速发展。在我国的学校中,旅游管理专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是学生从事导游工作获得导游资格证的必修课之一,因此,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重要性
1.知识的储备和积累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一门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的旅游专业课程,其对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历史宗教、民族风俗、古代建筑园林、风味菜系、风物特产以及我国的客源国概况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介绍,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旅游资格考试必考的课程
由于《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我国的历史、地理、宗教、民情风俗、园林建筑、艺术、饮食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涵盖范围面比较广,是学生参与旅游资格考试必须要考的内容。
二、《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过程性考试现状
1.考核方式单一
由于《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学目标不以实践教学为主,主要运用闭卷的理论考试形式为主,很少采用知识答辩、口试、技能实践的方式。考试主要以死记硬背为主,记忆力好的学生普遍分数较高。另外,对《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成绩进行考核评判的标准也比较单一,主要运用一次性测试成绩的考试方式,多次综合评价成绩的考试形式比较少,对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评定时,只注重期末考试,不注重平时学生的表现,只注重考试结果,不注重考试的过程。
2.教学方法比较传统
进行《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时,教师普遍的运用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只注重讲解理论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捧着教材滔滔不绝地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没有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记忆疲劳。
3.忽略学生的技能培养
由于我国大多数学校没有将《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归纳为理论教学课程,以往的《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目标主要以获取知识为主,不注重对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培养,进而导致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死记硬背,没有丰富的导游实践经验。
三、《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过程性考试的改革
运用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考试的形式,对《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考试形式进行改革。除了运用笔试的考试形式之外,可以采用知识竞答、答辩、现场测试以及实地操作等不同类型的考试形式。例如运用章节测试的形式代替以往的以期末考试,将期末考试的成绩以章节考试的成绩为准等,灵活地运用考试形式,旨在能够对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考核,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1.知识竞答
在进行《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考试时,教师可以采用知识竞答的方式来对学生掌握的导游知识进行提问和考核,这样有利于对学生以往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巩固和掌握。例如对中国古代历史常识进行提问,诸如“我国的四书和五经分别指的是什么?其在古代中占据着怎样的地位?”等问题。
2.知识梳理总结
由于《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涵盖的知识范围比较广泛,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导游知识情况进行掌握了解时,可以运用知识梳理总结的方式。知识梳理总结能够将事物的共性规律进行体现,让学生由一个事物对该类事物进行了解。例如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进行梳理总结时,可以通过对其语言文字、宗教、文化艺术、服饰等方面进行总结,诸如满族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维吾尔族的语言是阿拉伯字母和拉丁文字母、朝鲜族运用汉语文以及蒙古族运用阿尔泰语系等。
3.专题论文撰写
除了运用知识竞答和知识梳理总结考试方案之外,还可以运用专题论文撰写的方式进行考核。专题论文撰写具有浓缩知识点精华的特点,有利于让学生对关键知识进行掌握。例如让学生撰写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沿革及特色论文,让学生通过以前学过的导游知识对该部分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并得出自己督导的见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针对《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重要性、过程性考试现状以及过程性考试的改革进行详细的分析,运用改革考试形式、运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注重运用导游模拟讲解的方法,最终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1、 选文以人物传记和记述文为主。文言文的选材,多年来一直是二十四史等正史中的人物传记,多为名臣、廉史、文官、武将等人物。近年来,随着各省市自主命题队伍的扩大,这种格局虽有所打破,但是仍然是以人物传记或者记述性的文体为主流。
2、考点以语言理解和内容分析为主。文言文阅读考查以语言理解为基础,也关注对内容的分析综合。文言文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活用等方面。所有的高考试卷,都侧重对文言基础知识的考查,这也是能够“读懂”的基础,“读懂”的关键还是对文本内容的分析综合。
3、题型以选择题和翻译题为主,近几年出现了断句题,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二、文言文阅读备考的有效对策
1、以教材为本,积累整理文言知识。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在课外,考点在课内,词句一般都是课内知识的灵活运用及拓展延伸。因此,复习时,要扎扎实实地复习好课内学过的文言文,大量积累。
第一、文言实词的复习,主要是掌握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和词类活用现象。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推断,而不是死记某个词有多少种义项。文言文实、虚词都具有一词多义,用法灵活多变的特点。有没有必要将这些意义和用法都牢记于心呢?答案是没有必要。对于文言实词,笔者认为,只需要记住其基本义就行了,其他的引申义比喻义只需要作一般的了解。
第二、 文言虚词的复习,主要是掌握虚词的语法功能。《考试大纲》规定要掌握18个虚词,考查时一般不会超出这个范围。文言虚词是公认的难点。近年来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数量减了又减,但许多考生仍然摸不着头脑。
其实,文言虚词比实词更具有规律性。我们知道,文言虚词都是由实词演化而来的,所谓“实词虚化”,就是这个道理。例如“之”,最初是一个动词,“走路”的意思,后来虚化了。在文言文阅读中,怎样鉴别它是实词还是虚词呢?关键还是看它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
例句:1、吾欲之南海。2、郑商人玄高将市于周,遇之。
1句中“之”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后面接宾语“南海”,因此它是动词。2句中“之”处在宾语的位置上,前面有谓语动词“遇”,因此它是代词(在文言文中,代词是属于虚词的)。叙述类的文言文,或叙事,或写人。了解其大意,可以让我们明确文段的基本内容,树立做题的信心
第三、文言句式,主要是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些句式,《考试大纲》中列的主要是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阅读一段文言文,其中难免有一定数量的疑难语句。疑难语句太多,对我们理解文章大意及做题都是很大的障碍。
因此,我们要设法攻克一部分疑难语句,使真正意义上的疑难语句越少越好。可从以下几点入手,调动词义储备:根据已掌握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来推断有关词语的意思,进而攻克相关的疑难语句。
联系前后内容:根据文段前后相关内容的联系,也可攻克部分疑难语句。注意句式特点:有些特殊文言句式,如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等,需要还原语序理解;有些文言句式,如对举、互文等现象,则要根据句式特点,依据相关词语的意思相近、相同或相反的现象进行合理推断,从而攻克相关的疑难语句。
借助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内容很多,如人名、历史事件、官职、器具、礼仪等,借助这些知识,也可攻克部分疑难语句。如“大王以三爵之后杀善士”,难在“三爵之后”,即难在“爵”。如果我们知道“爵”为“古代饮具”,此句的理解就不难了。全句意为:“大王在(喝了)多杯酒后杀死优秀的士人。”
2.以经典为主,通读翻译规范篇章。翻译是每套试卷必考的试题,所占分值比较大,一般都在10分左右。复习时,如果能真正全文翻译十几篇到几十篇文言文的话,对于文言文的掌握,将有一个惊奇的效果,远远比做上几十套甚至上百套试题的作用要大的多。
联系全文,注意语境,准确翻译。文句翻译,从表面上看考查的仅仅是对一个句子的理解,而实际上,命题者选择的句子往往是理解全文的重点和关键,通过对这样的句子的考查,能够看出我们对整篇文章理解、掌握的程度。
例如:“先生之讥,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这个句子中的“规”字,理解为它的常用意“规矩”、“规划”都是不对的。联系语境,是讲得人各有志,不可划一的意思,应译为“向往”、“追求”才对。
3.以考题为例,分析综合选文含意。复习时,以高考原题为例,多做一些高考原题,就会发现,分析综合试题的错项的基本原因,知道了“病因”,进而与原文仔细比对,联系原文大意,排除干扰,做出正确的选择。
解题方法以对文意的整体理解为基础,在先按事件对选文进行分段的前提下,要求在准确理解词义、句义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关系,依据情理辨清主要信息、次要信息,从而明确文章主旨。
它属于对文章内容深层次剖析,其中也包含着对原文文意的归纳概括,所以要求总体阅读,整体把握,将原文中对应的语句和选项中的语句仔细比较,分清其中的差别。解题时还要注意分析题目对文意、句意的概括、叙述,甚至于对词义的解释,从而辨别、筛选出错误。
论文摘要: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中文类专业的主干课和基础课,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素养和古代典籍解读能力等教学任务。这门课程沙及到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的内容,甚至包括天文、律历、姓氏名号、职官等文化常识,可谓内涵丰富、外延广阔。而以上这些内容,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当前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更应该侧重于观照传统文化的解读方式,将传统文化的传承视作其重要任务之一。
和我国高校的其他课程一样,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也刻不容缓。新时期的古代汉语课程改革,我们认为在发挥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提倡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情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对此,笔者已撰文讨论。本文就古代汉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相关问题试做讨论。
一、从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谈起
我们到的教学材料表明,古代汉语这门课,在1958年以前,不同高校在不同的时期,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各有不同。据王力先生说,“有的当作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作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韵、训话,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1958年的教育革命以后,学者们重新考虑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提高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从.此,古汉语的教学改革开始,并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自从王力先生于1962年主持编写并出版适用于全国高校文科专业的第一套古汉语教材以来,古代汉语课有了较为确定的内容,即采用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结合的原则,并以这三个方面作为古汉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从此,古代汉语课程也有了比较明确的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培养这一能力就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以上这些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知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应该观照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将其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本身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我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内涵包括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诸方面。古代汉语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的内容就是以上传统的优秀文化内容的复合体。现行古代汉语教材大多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作为参照,学者们或采用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编排原则,如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朱振家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或主要突出文选和通论两部分,如易国杰主编的《古代汉语户。但他们的教材都彰显了我国灿烂多彩的传统文化。下面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为例(以下简称王本),仅就文选部分和通论所承载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加以讨论。
王本《古代汉语》在文选部分选取了《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经典的史学作品,还有《诗经》、《离骚》、唐宋古文、唐宋诗词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作品(尤其是正统的儒家作品),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至于儒家的道德观念,在古代汉语教材的课文中比比皆是。有反映个人修养的,如《论语·学而》,讲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说明古人非常重视个人修养,作为古汉语的教学内容,必然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与学关系的,如《礼记·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一观点到现在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又有反映个人对社会责任的,《论语 ·微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是孔子面对隐者的讥讽叹息时所说的话,意思是个人对社会是有一定责任的,人不能逃避现实。另外教材所选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集中体现了古人心系天下,先于民忧,后于人乐的传统道德观念。以上这些都是古人优秀的品质,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可使学生受到熏陶,起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作用。
通论是现行古汉语教材都非常重视的不可或缺的内容。王本《古代汉语》“通论”涉及到文字学、训沽学、音韵学的诸多内容,还涉及到文体、修辞等语言学知识,古代的姓氏名号、车马宫室、职官、乐律、天文历法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文字学知识来说,包括“汉字的构造,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等内容,给我们揭示了汉字和汉文化的密切关系。汉字的书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对学生来说,从汉字人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最直接的途径。我国历史上对汉字较系统的研究,开始于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可以说汉字本身及许慎依据汉字形体结构阐释字义的过程,都积淀着丰富的古代传统文化信息。《说文解字》通过说解汉字展示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陆宗达先生将其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即古代社会生产、古代的科学、古代医疗学、社会制度等,包括范围很广阔。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已经不单是简单地将其作为古汉语知识学习,而是观照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知识空间扩大了很多。
还有一些关于古代的姓氏名号、服饰、车马、宫室、天文等方面的内容,给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就更大了。比如,我们通过学习“古代的姓氏名号”,就知道古人有名有字,“冠而称字”,所以,称别人的“字”以示尊重。我们知道了古人还可以有“号”,如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古人去世以后还有谧号,而溢号往往根据此人生前品行业绩而定,如陶渊明溢号“靖节先生”,显然是依据其高洁之行得来的。学了天文律历,我们得以了解古人善于将音乐中的十二律对应岁时的十二月,再读陶渊明的《自祭文》“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就知道“律中无射”实际指的是9月份,是用乐律名称表达时序,因为“无射”刚好和“季秋”时节相对。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文化接纳、传承的过程。
三、当前的文化大背景决定了古代汉语课堂应该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曾一度出现了文化“向西看”的情形,且势头不小。曾有人盲目地仿效,不论是非,不辨美丑,置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于不顾。就拿节日习俗来讲,人们迷恋于“圣诞节”、“情人节”,不管是否符合国情,只要是西方的,就很乐意“拿来”,使传统文化备受冷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传统文化有了回归的趋势。如,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四大发明、中国画、武术、中国戏曲、皮影戏、古代音乐等等。开场戏《击击而歌》,更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古老而热情的迎接贵宾的喜庆仪式,表达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蕴。2009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和春节一同作为法定假日,这将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因为中国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还有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的建立等,都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之如。
在以上大的文化背景下,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加人到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更应该走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队伍的最前列。从这个方面讲,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将古状汉语课堂作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四、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措施
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教师是严峻的挑战,不仅要求古汉语教师要有专业献文化素养,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所说的“专业的文化素养”主要指古汉语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对我国古代的政治、历史、天文、教育、哲学、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教材,更深人地理解教材,才能有效地进行古代汉语教学。“好的教学方法”贝组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或者技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导他们去探究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加人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的队伍中来。具体来说,通过古代汉语教学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传统.的古汉语教学中,教师将这门课仅仅视作学习其他‘课程打通语法、扫除文字障碍的工具。新时期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如讲到《论语》时,教师应结合现实,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为人处事的准则、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要求学生多记诵名诗名文,从而加大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还可以适时地结合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观念。
其次,选取好的教学内容。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智、勇以及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就存在于我们的古汉语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