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1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

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Ⅲ)第二章第四节“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该节的课程标准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一个地区农业生产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其中土地资源和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不同农业部门需要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对农业生产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而气候条件中的温度决定了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指数和产量的高低,在年降水小于250 mm的地区,除有灌溉水源以外,一般很难发展种植业。

不同区域农业的布局各不相同,其布局是否合理,对农业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如某些地区,由于布局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影响(如轮荒、大水漫灌),往往会产生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等影响农业发展的问题。

因此,“课标”要求在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基础上,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二、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美国本土地形、气候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收集关于美国农业发展方面的地理信息,学会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强化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三、重难疑点

1.“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重点解析

这部分内容教材给出了“美国本土地形”、“美国本土气候类型”两幅图,旨在通过读图初步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文中的“阅读”和“思考”材料,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考”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课文文字图像进一步探究,注重了开放性和拓展性,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及其对农业影响的分析见表1。

教师可根据需要适当补充美国农业发展条件相关资料,结合教材中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美国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难点剖析

这部分内容教材用较长的篇幅以“阅读”和“活动”的形式呈现,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1)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形成。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能充分利用优越的农业自然条件,并借助社会经济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使农业生产取得最大效益。具体如图1所示。

(2)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美国农业生产专门化程度很高,形成著名的生产带,如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乳畜带等。具体分析见表2。

根据该部分内容教材的呈现特点,建议通过学生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交流完成“活动”内容的方式进行教学。

3.“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疑点探析

了解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沙尘暴。该内容主要起过渡作用,为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埋下伏笔,主要的疑点是教材出现了可持续发展措施所涉及的很多新概念,要求学生合作探究,查阅资料及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有利影响。

具体措施: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政策法规:限耕、休耕、免耕、轮作、补贴、保护政策。通过具体活动和阅读案例加深理解,最后再通过活动的练习,巩固农业发展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措施。

四、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了5个阅读、5个活动和7组图。阅读材料补充、拓展、延伸现有教材知识;活动侧重于课堂知识运用于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习、巩固教材知识;插图作为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直观、形象地补充、完善教材知识。

1.阅读材料运用

阅读一:美国农业发展的交通运输条件。这则材料属于例举“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便利的交通能促进美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为追求更好的经济效益形成了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生产方式。现代化、多样化的便利交通促进农产品的地区间流通与出口。

阅读二:美国的农业带。配图2-19“美国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棉花带分布示意”。这部分内容虽然属于阅读内容但应作为正文处理,因为它是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具体体现,图文结合可更好地理解专业化生产,也给我国农业生产一定的启示。

阅读三:沙尘暴威胁美国农业。结合插图2-20展示农业发展的问题以及带来的思考,体现了历史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引发严重后果的典型案例,可以自然过渡到寻求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紧扣主题和本节课核心内容。

阅读四: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属于教材的补充内容,有利于学生了解美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使教材内容更丰满。

阅读五:保护性耕作。配插图2-22“苜蓿的根部具有固氮作用”、图2-23“美国农场工人收割苜蓿”。图文结合地分析了具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做法:保护性耕作,如何保护的呢?又以苜蓿为例谈了轮作。

2.活动教学建议

活动一:文字叙述了美国的纬度位置、热量带、地形和理想的农业生产条件,并配2-17“美国本土地形”和2-18“美国本土气候类型图”。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依据材料分析相关问题,并理解自然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为后面的地区专门化生产做好铺垫。建议通过两幅图来具体落实农业生产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同时理解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

活动二:以加利福尼亚州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为案例,说明一个地区的农业结构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经济效益、市场需求等因素而不断变化。这体现了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活动三:活动所涉三个问题层层递进,读图指出分布范围、分析农业的自然条件、探究可持续发展方向。分别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四:图2-21“农药污染积累示意”很好地展现了农药污染物的迁移过程和积累过程,文字材料叙述了农业生产的变化,解释了“处方”农业,通过对比分析滥用农药化肥的农业与“处方”农业的差异,体现了如何更好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活动五:结合阅读开展的活动属于知识拓展和应用,需亲自查阅相关资料理解新知识,意在对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拓展到农业生产带来的启示,并进行农业发展的问题与措施对应关系的训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具体措施的借鉴。

3.图像图表利用

图2-17“美国本土地形”、图2-18“美国本土气候类型”用于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配合活动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读图分析,教师加以指导,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学习区域地理知识,渗透地形、气候之间相互作用的整体性特征。

第2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

摘要:乐都县地处湟水中下游,是一个以山区为主的农业县。浅山地区面积、耕地、人口均占全县的半数以上,搞好浅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浅山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乐都县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乐都县浅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乐都县;浅山地区;经济;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3-0021-02

乐都县是青海省主要农业县,干旱浅山地区的面积、耕地、人口均占全县的半数以上,在乐都县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加快浅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脱贫致富,对乐都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实际调查和有关资料,就如何加快乐都县浅山地区农业发展的问题,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浅山地区现状

全县19个乡(镇)都不同程度地占有浅山面积、浅山耕地和浅山人口,特别是南北两山主要以干旱浅山为主。全县纯浅山面积133 148hm2,占全县总面积的44%;纯浅山耕地22 940hm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55%;纯浅山村156个,占全县总村数的43%;纯浅山农户28 869户,占全县总农户的53%;纯浅山人口155 84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2%。浅山地区干旱缺水,自然条件严酷,交通不便,农业生产条件差,经济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且不稳定。浅山地区在发展经济、脱贫致富方面,虽然有许多不利因素,但也有许多优势。主要表现在:

1政策优势。浅山地区大多是贫困地区,党和政府在政策方面向贫困地区有一定的倾斜。扶贫政策和扶贫措施的实施对浅山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有利。

2.矿产资源优势。乐都县发现的石英石、白英石、黄金等三十多种矿产资源,大部分分布在浅山地区,只要搞好浅山地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浅山地区经济发展就会加快。

3.土地资源优势。浅山地区人均占有耕地在2.7亩以上,多则达到5亩,且土质良好,光热组合协调,作物生长期较长,加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雨水集流工程和农田建设以及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为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4.劳动力优势。浅山地区劳动力充裕,近几年全县每年输出劳力在3万人以上。

二、浅山地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纵观浅山地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较多,但较为突出的特征为“三低一慢”:群众素质低;生产力水平低;农业生产效益低;经济发展速度慢。出现这“三低一慢”的主要原因是:

1.从农业生产条件看,浅山地区严重干旱缺水,十年九旱,生态环境较差,坡大沟深,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基础脆弱。以旱灾、雹灾为主的自然灾害频繁,发展种植业的风险较大,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2.从生产力方面看,生产结构不合理,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商品的生产水平低,土地利用率,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不高,经济发展缓慢。

3从基础条件看,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人居分散,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难度大,改善慢,特别是以水、电、路为主的基础生产生活条件差。在156个浅山村中,目前尚有97个村384个社,主要靠集雨水窖利用维持生活,一遇干旱,窖水无积,连基本的人畜饮水都难以解决,严重威胁着该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目前浅山地区还有10个村的41个社通路不畅。同时,浅山地区的教育文化、卫生保健事业相对落后,劳动力素质提高不快,脱贫致富的能力不强。

4.从贫困状况看,一方面浅山地区贫困面大。全县贫困村都集中在浅山地区,全县4.5万多贫困人口中浅山地区的贫困人口就近3.8万多,占84.4%。另一方面,贫困程度深。全县16个特困村和大多数特困户都在浅山地区,其中有一部分农户人均占有粮食低,纯收入在1 500元以下。这些群众中,有相当一部分勤劳致富能力较低,缺乏自我改造、自我造血、自我发展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本领。

以上诸多原因,是乐都县浅山地区经济发展的难点,也是加快浅山地区改造的制约因素,严重影响着浅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全县两个文明建设。

三、加快浅山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搞好浅山地区改造,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浅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最关键的是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突出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加快浅山地区农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实践证明,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认识程度决定着浅山改造和发展的速度。解决认识问题、观念问题是搞好浅山经济发展的前提。加大转变思想观念的力度,就要加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苦干实干的精神,要有“愚公”精神,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改造浅山,切实改变等、靠、要,无所作为,不愿苦干的思想。要引导群众增强改造浅山区的紧迫感,努力提高四性认识:

(1)重要性认识。浅山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全县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浅山改造水平的高低,发展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全县奔小康的进程。所以,乐都粮食自给潜力主要在浅山,增产增收重点在浅山,解决温饱,实现小康难点也在浅山。没有浅山的富裕,就没有全县人民的小康。

(2)艰苦性的认识。浅山地区经济发展任务艰巨,困难重重。单靠浅山地区群众的努力难以实现,仅靠一朝一夕的创业难以实现,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持之以恒抓下去,因此要增强干部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意识,用锲而不舍的苦干精神改造浅山。

(3)综合性认识。要把浅山改造同治穷、治软、治乱、治愚结合,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综合实施,全面改造,打好总体仗。

(4)政治性的认识。改造浅山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既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任务,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

2.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根据乐都县浅山地区的特点,目前浅山改造要抓好五个重点:

(1)大搞农业开发。一方面就是要想方设法将农、林、牧、水项目大小结合,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狠抓综合开发,促进浅山改造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关于退耕还林(草)的号召。因地制宜,积极退耕还林(草),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搞好浅山地区生态环境,为浅山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

(2)兴修梯田。浅山地区尚有11.4万亩可修梯田,有5.8万亩中低产田可以改造。必须持之以恒,坚持做到常年修与突修相结合,人工与机修相结合,在声势、任务、标准、质量上再提高,严要求。重点解决三个问题:①树立坡地就是任务的观念,有多少坡地,就兴修多少梯田。②坚持常年修,不间断地修,修完为止。要千方百计落实机修梯田,凡是有千亩以上坡地的乡村都要搞机修,努力扩大机修面积。③认真研究改进梯田补助办法,补助款用于机修梯田补助和推土机的购置上。

(3)认真实施集雨工程,重点推广“雨水集流和集水节灌”工程,抓典型,搞示范,由点到面,逐步扩大。根据乐都县浅山地区的实际,可以搞两种模式,即有水源的地区尽量利用水源,把现有水源的使用文章做活,没有水源的地区要认真研究雨水集用问题,充分利用坡、路、场、房、院的雨水建设,做好集流和节灌工程。

(4)抓好小流域治理。首先要坚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以种树固土为重点,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用材林、经济林加快梯田林网化建设,努力形成山头戴“帽”,山腰勒“带”,山根穿“靴”,固土蓄水。特别要大搞花椒、山杏、枸杞等经济林建设,努力增加群众收入。其次,要搞好承包治理,分年度实施。并要明确所有权,放活使用权,再次对巳经治理区域内的林木,植被要严格管理。最后要尽快解决浅山群众生活用水难、用电难、行路难的问题。

3.突出抓好扶贫开发,用足用活各项政策

贫穷是乐都县浅山地区面临的老大难问题。治穷是首要任务。加快浅山改造,关键是要加快扶贫开发。

(1)强化科技扶贫。围绕发展浅山经济,把农户培养成为科技“明白人”作为科技扶贫的重点,集中农、林、牧、水和科技部门的技术力量开展以技术培训,示范推广为主的科技扶贫活动,千方百计落实旱作农业技术、科学养殖技术、科学造林技术等一系列实用技术,把科技服务延伸到农户,田间和畜圈,向科技要效益,努力提高生产中的科技含量。

(2)大搞教育扶贫。在努力增加浅山地区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稳步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上,改革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成人教育,兴办职业教育,使入学儿童,青年和成人都能学到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提高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

(3)开展卫生和计划生育扶贫。重点强化初级卫生保健,提高改厕、改水、医疗服务和卫生防疫水平,并要狠抓计划生育,落实节育措施,坚决改变“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状况,引导群众走少生快富奔小康之路。

(4)搞好异地扶贫。对人多地少、生存条件差、扶贫攻坚难度大的浅山群众,要大力组织异地扶贫和劳务输出,想办法从根本上治穷,解决好有决心脱贫致富而受条件制约难以脱贫的问题。同时,要组织浅山地区的群众下山出沟,带资带劳,联办企业,拓宽致富门路。

4.突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本着“纵抓产业横抓区域,点面结合,全面发展”的原则,引导浅山群众按市场需求,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凡是市场需要,经济效益好,增产增收的产业都要大力发展。目前,必须要抓好小麦穴播,地膜洋芋等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大力提高农作物单产、优化种植业结构和扩大经济林面积,提高林业生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同时,继续坚持把畜牧业作为浅山区的“富民工程”重点发展,突出种草养畜,舍饲圈养,大搞规模养殖,走种养富民的路子。使养殖业成为浅山地区治旱的经济增长点,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

5.突出村级班子建设

提高基层各类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富不富,看支部。浅山经济发展能否搞好关键要看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的作用。因此,要抓好党员的管理教育、培养、发展等工作,重点强化党性锻炼和思想素质的提高,使党员在浅山改造和发展浅山经济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此同时,努力提高村级各类组织的素质,村党支部、村委会和妇联、青年、民兵、治保等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组织领导的基础,这个基础强弱、作用好坏,直接影响到浅山改造和经济发展。为此要从整顿、管理、教育、调充入手,努力搞好村级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使各类组织大胆负责,大胆管理,大胆办事。要因地制宜的开展一任书记、村长创业活动、村干部结对子传帮带活动、各类组织中的干部都拥有一个致富项目,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帮好一个贫困户活动,讲团结、讲实干、比奉献活动。以此来优化提高村级各类组织的素质,增强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带领群众积极投身于改造浅山,改变面貌,脱贫致富的实践中去。

总之,要加快乐都县浅山地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利用各种政策和资源优势,运用科学技术,综合实施。同时,要抓好村级班子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文化素质,使他们在浅山改造和发展浅山经济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浅山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参考文献:

[1] 乐都县农业区划办公室.乐都县农业区划[R].1998:1-9.

[2] 乐都县志编纂委员会.乐都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第3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

1.1资源、环境是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

农业是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影响和依赖最大的经济部门。农业作为与资源、环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其可持续发展研究更是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1]。《中国21世纪议程》也指出:“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和根本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间的关系问题,因此资源、生态环境是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

1.2生态安全问题是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课题

1998年以来,国内许多学者相继提出了“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环境安全”等概念和问题[2~5],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还把“人地系统动力学和生态安全建设”作为第33届活动的主题,认为:生态安全不仅是当前地学、资源与环境科学,而且也是生态学的前沿任务和主要的应用领域[3]。中国科学院还将“国家生态安全的监测、评价与预警系统”研究作为2000年的重大项目。生态安全研究是当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前沿课题,目前国外还主要集中在基因工程生物的生态(环境)风险与生态(环境)安全、化学物质的施用对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及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等方面的微观研究[6~15]。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及其评价研究还是空白。

1.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的概念、内涵和特点

安全是主体存在的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状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是指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健康、平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农业生态系统有稳定、均衡、充裕的自然资源可供利用,农业生态环境处于无污染、未破坏的不受威胁的健康状态。只有在这种生态安全的状态下,农业才能实现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生态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没有生态安全,系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战略性,生态安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基础,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二是整体性,这是由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及农业生态问题的普遍联系性所决定的;三是区域性,农业具有强烈的地域性,有海洋、平原、山区等自然区域及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区域农业生态系统,这就决定了生态安全问题的强烈的区域性;四是层次性,农业生态系统具有全球、国家、省(市)、县(市)、乡(镇)、村等不同层次,生态安全也同样具有层次性;五是动态性和阶段性,不同的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农业生产水平对资源、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对生态安全的需求程度、方式和内涵是不同的。因此,生态安全既是区域农业发展追求的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过程。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

2.1研究区域的选择

嘉兴市是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较差,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特别是以水污染为主的生态环境问题更具特色,而且其地貌类型较为单一,外部影响相对较小,是进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的较为理想的区域。嘉兴地处太湖流域,南临钱塘江口,地势低平,河荡密布;农村工业,特别是乡镇工业较为发达;农业全面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化水平较高;城镇、村落密集,人口众多,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农业现代化建设及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生态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表1)。

2.2评价指标的选择及其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和指标权重的确定

生态安全的评价,以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中心。考虑到生态安全的动态过程性特点,根据指标选择的科学性、系统全面性和相对独立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可比性和针对性等原则,我们从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资源生态环境质量、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整治能力等三方面来设定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查阅有关研究成果[16~19],征求省、市农业、环保、生态等领域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图1),并请上述专家对各层指标进行相对重要性的两两比较、判断,在汇总各专家评价结果后,得到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并按层次分析法原理,采用方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20]。

2.3评价指标的不安全指数值计算的数学模型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要立足于安全,从不安全的角度上进行,以“不安全指数”来表示。由于评价对象只有一个,因此,拟采用以下数学模型计算各评价指标的不安全指数。设Xi(i=1,2,3,……,n)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指标值,P(Ci)(Ci为指标号)为第i个指标的不安全指数,0≤P(Ci)≤1,XSi为评价指标的指标阈值,则:(1)对于越大越安全的指标:①若以安全值为指标阈值:如Xi≥XSi,则P(Ci)=0;如Xi<XSi,则P(Ci)=1-Xi/XSi×100%;②若以不安全值为指标阈值:如Xi≤XSi,则P(Ci)=1;如Xi>XSi,则P(Ci)=XSi/Xi×100%。(2)对于越小越安全的指标:①若以安全值为指标阈值:如Xi≤XSi,则P(Ci)=0;Xi>XSi,则P(Ci)=1-XSi/Xi×100%。②若以不安全值为指标阈值:如Xi≥XSi,则P(Ci)=1;Xi<XSi,则P(Ci)=Xi/XSi×100%。

2.4不安全指标阈值的确定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阈值的确定是一项非常具有探索性的工作。本项研究是在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从嘉兴市农业发展特点出发,根据各指标的特性和水平,确定其安全(最起码的水平)或不安全(现阶段勉强可以接受的水平)的指标阈值(表2)。

2.5综合评价结果及其原因分析

本研究采用综合评分法对嘉兴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分。我们用“生态不安全度”来表示生态不安全状况。不安全指数越大,区域的“生态不安全度”就越高,现拟分4个档次确定其“生态不安全度”。稍不安全:0.00≤P(O)<0.25;较不安全:0.25≤P(O)<0.50;很不安全:0.50≤P(O)<0.75;极不安全:0.75≤P(O)≤1.00。通过对嘉兴市1991年和1997年的生态安全状况的综合评价(表3),可以发现:1991年其总体生态不安全指数为0.6650,1997年为0.6375,均处于“很不安全”的状态,但1997年比1991年稍有改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6年来该市资源生态环境压力稍有降低,资源生态环境质量稍有好转,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整治及建设能力稍有提高。主要是:①由于人口增长速度的降低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非农人口增加19.38%,人口集聚化程度提高,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有所减轻;②由于人口增加和土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全市人口增长3.46%,耕地面积减少了6.98%,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继续上升;③由于人口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乡镇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工业三废排放量增加51.56%),水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④虽然工业三废的污染有增无减,但由于化肥用量的较大幅度的减少(6年减少了34.72%),污染物的总体负荷有较大的下降;⑤由于工业废水的过量排放,使得区域内本来就少的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地面水质不断恶化,资源质量明显下降;⑥全市6年间废气排放量增加了4.22倍,空气质量继续恶化,但由于农田水利建设力度的加强,洪涝灾害成灾率及其直接经济损失大幅度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⑦尽管全市农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水利建设资金和治污投入成倍增长,但其比例增加不快,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相对投入能力并无增强;⑧近年来全市农业科技发展较快,农业科技人员增加了74.12%,R&D(研究与开发)投入增长了5.59倍,整体科技水平有所提高;但工业废水处理率还不到40%,R&D占GDP的比例还远远低于全国水平,农村劳动者素质还较低,科技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支撑能力并无明显的增强。

第4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中学地理;地理教学;可持续发展观

地理教学是综合性、地域性的一门学科。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两大特性之后,有助于理解“人地关系的对立、对抗”会带来种种负面影响,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学生理解“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一、可持续发展观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理学就是研究这个物质系统的全部组成要素及其内在联系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应当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的功能也是综合的。例如,一个资源丰富的流域,对人们生产、生活来说,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旅游、水利、矿产、气候、水产养殖等等)。这一流域环境的开发、利用,必须进行综合研究,优选出一个最佳方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全球的地理环境虽是一个整体,但因各个地区位置的不同,又存在着地域分异。同时还应进一步让学生明确任一区域内环境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在区域演变过程中,各个要素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区域的开发利用应当是综合的,相关区域的发展也是彼此影响的。

人地关系是人类起源以来就存在的客观关系。人地关系论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和改造的深度、广度和速度日益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又加速改变着各地区的自然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的空间转移。与此同时,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反作用也愈益强烈,导致了区域性甚至全球性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国土、经济、社会关系的严重失调。当今社会人地关系处于激烈的对抗之中。所以人地关系成为联系高中地理教材各章的主线索,也就理所当然了。可是,解决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好人地关系呢?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由于高中地理上册教材编排体系是按照地球的圈层构造体系编排的,每个圈层又都顺理成章地由内部结构、特点、物质与能量的运动与转换、现象与规律、形成与发展,成为一个个“小而全”的完整系统。每一圈层又包容了相关学科的大量基础知识,反客为主地排斥了地理学科的人地关系内容。这些特点,使地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不利于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但是,可以根据“各层圈”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物质与能量在系统内的持续运动与转换的过程,首先树立学生的“持续”意识,为后期的“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奠定基础。

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必须选择合理的方式,顾及自然生态的平衡和环境的、社会和经济的效益。不能“竭泽而渔”,损害自然资源的发展基础。对于非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要研究利用新的替代品;要研究这些资源利用的闭合循环系统;要有利于使其向持续利用方式的方向转变。对于可再生资源,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以确保环境的生态平衡和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使得各种可再生资源能够循环再生,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能等能源。同时,要结合中国国情,选择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教材中提到的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北方半干旱地区的退耕还牧、南方丘陵山地的林业发展,我国森林覆盖率的奋斗目标、森林法的制订实施;牧区的划区管理、定期轮牧、轮流打草制度、规定载畜量、建人工草场等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等都是有利于区域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在教学中要深入浅出,润物无声。

对环境的需求、消耗也很多,对资源的开采是掠夺式的。为了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美、日等国对世界上的贫困国家应持何种态度?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能否可持续发展会影响到第二、三产业的持续发展,会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在教学中要突出讲授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途径,例如要遵循生物再生产的自然规律;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因地制宜;对农业的持续要重视气候条件中的灾害性天气的影响。此外农业生产能否持续发展,还与科技投入和社会制度有关,与农业内部结构和地域结构有关。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农业能否持续发展?影响更大,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我国国情,坚持两个原则:“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发挥地区优势;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应结合本乡本土,看到家乡农业持续发展的成就,师生共同探讨家乡农业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第5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

自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可持续发展受到全球各国的高度重视,各国纷纷制定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具体落实措施。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其生态和地理条件下人民和体制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低可以通过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五大系统来衡量。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和培育,都离不开这五大支持系统的共同作用和综合贡献,而其中任何一个支持系统的失败都会破坏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为了实现辽宁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对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有针对性地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本文将首先围绕五大支持系统对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做一整体判断和初步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如何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公布的数字作为分析依据,除区域生态水平和区域管理能力指标外,所有指标均为1999年的数字。

一、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一)生存支持系统

生存支持系统又称基础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平均的资源数量和质量对于该空间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生存支持系统反映了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它以供应人口并保证其生理延续为标识。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能够满足当代人和以后各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则该国或该地区就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条件,如果在自然状态下不能被满足,则应依靠科技进步寻求替代资源来满足人口对资源的需求。可见,生存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1999年,辽宁生存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5.17,在全国居第14位,说明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一般。其中,生存资源禀赋指数为46.72,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生存资源禀赋较差;农业投入水平指数为23.14,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农业投入水平相对较低;资源转化效率指数为49.93,居全国第5位,说明辽宁资源转化效率较高;生存持续能力指数为60.87,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生存可持续能力较好。在总数35个源指标中,人均耕地、单位播种面积用电量、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户人均生产费用支出、单位播种面积农业财政支出、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农业劳动生产力、化肥利用效率、人均农业生产总产值、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总产值、农村人均收入、中等教育水平以上农业劳动者比例12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其中,化肥利用效率居全国第1位,说明辽宁在以上诸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居全国后10位的有人均水资源、光合有效辐射、≥10℃积温、年均霜日4个指标,说明辽宁的水资源相对短缺,气候资源相对较差。

(二)发展支持系统

发展支持系统又称动力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人力、技术和资本可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能力。发展支持系统反映了区域的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这种能力在不危及其他子系统的前提下,应当与人的进一步需求同步提升和增长。发展支持系统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人们已不满足于初步利用自然状态下的“第一生产力”(即直接利用太阳能所提供的光合作用生产力),而是进一步通过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应用多要素的组合能力,产生更多的中间产品,形成足够庞大的社会分工体系,以满足除了生存必需的食物、饮用水外的更高更多的需求。发展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牵引。

1999年,辽宁发展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7.61,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的发展能力较强。其中,区域发展成本指数为56.56,居全国第6位,说明辽宁的发展成本较高;区域发展水平指数为40.72,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居全国第20位,说明辽宁的发展质量较差。在总数60个源指标中,地形限制系数、资源组合优势度、外资占全国份额、进出口总额占全国份额、外贸依存度、通达率、省会距最近出海港距离、潜势率、交通通讯投资占基建投资比、交通通讯投资密度、交通通讯投资占全国份额、人力资本系数、万人拥有智力资源量、人口对发展的压力、人口对经济的压力比、发展弹性系数、单位面积货运周转量、每万人邮电业务总量、千人拥有的国际互联网用户、千人拥有电话数、GDP占全国份额、人均GDP、GPP密度、固定资产投资密度、人均储蓄额、资本金份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非农产值占总产值比例、技术密集型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利税占有率、市场占有率、产销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33个指标位居全国前10名,而工业增加值率、盈利水平、总资产贡献率、营运资金比例、主要原材料消耗系数、万元产值能耗、万元产值废水排放、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万元产值固定废弃物排放9个指标位居全国后10名,说明辽宁盈利水平差,经济集约化程度很低。

(三)环境支持系统

环境支持系统反映了环境的缓冲能力,人类对区域的开发、人类对资源的利用、人类的经济增长、人类对废物的处理等,均应维持在环境允许的容量之内。如果过分地掠夺资源和能源,破坏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会遭到破坏,可持续发展便难以为继。环境支持系统以其缓冲能力、抗逆能力和自净能力的总和来维护人类的生存支持系统和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临界阈值。

1999年,辽宁环境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0.50,居全国第23位,说明辽宁环境支持系统较弱。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指数为17.08,居全国第30位,说明辽宁环境水平很差;区域生态水平指数为61.74,居全国第16位,说明辽宁生态水平一般;区域环境抗逆水平指数为42.69,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环境抗逆水平较高。在总数30个源指标中,只有地形起伏度、干燥度、废水排放达标率、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水土流失治理率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却多达19个,它们是废气排放水平、人均废气排放、废气排放密度、废水排放水平、人均废水排放、废水排放密度、废弃物排放水平、人均固体废弃物排放、固体废气物排放密度、SO2排放水平、人均SO2排放、SO2排放密度、烟尘排放水平、人均烟尘排放、烟尘排放密度、受灾率、水土流失率、废气处理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在这19项指标中有11项指标排在全国后5名,其中又有2项指标居全国倒数第1名。从中可以看出辽宁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生态环境急需改善。

(四)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反映了社会的稳定能力。社会的公正、进步和安全、有序是社会稳定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支持系统强大的表现。如果社会支持系统出现问题,如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仇视、社会动荡不安、甚至爆发战争等,社会的稳定能力得不到保证,则整个可持续发展就会变得困难重重,甚至被暂时搁置。

1999年,辽宁社会支持系统总指数为62.15,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支持系统强。其中,社会发展水平指数为59.84,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发展水平高;社会安全水平指数为59.83,居全国第8位,说明辽宁社会安全水平较高;区域社会进步动力指数为66.77,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进步动力大。在总数37个源指标中,共有1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人口自然增长率、全社会文盲率、第三产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比例、城市化率、三人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千人拥有医生数、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城乡收入水平差异、赡养比、社会保障覆盖率、劳动者中学程度人口比例、劳动者大学程度以上人口比例、第二产业人口参与比、科学家、工程师人口参与比。而人均住房面积、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城镇失业率、劳动者文盲人口比例、劳动者小学程度人口比例、欠教育人口参与比10个指标居全国后10名,其中,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居全国第31位,说明辽宁人均居住条件较差,文化生活较为落后,公共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五)智力支持系统

智力支持系统又称制度支持系统,反映了管理的调控能力,它要求人的认识能力、人的判断能力、人的决策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总体发展的水平,即人的智力开发和对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驾驭能力要适应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要求。智力支持系统主要涉及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合理程度和制度完善程度,是教育水平、科技竞争力、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的综合体现。智力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制度保障。

1999年,辽宁智力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9.91,居全国第6位,说明辽宁智力支持系统较强。其中,区域教育能力指数为42.33,居全国第11位,说明辽宁教育能力较高;区域科技能力指数为39.86,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科技能力较高;区域管理能力指数为67.55,居全国第3位,说明辽宁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在总数57个源指标中,有30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万人拥有大学教师数、中等学校以上在校学生数占学生总数比例、科技人力资源、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科学家工程师人数占科技人员比例、科技经费资源、R&D经费占GDP比例、地方科技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企业研发经费与政府研发经费之比、专利产出能力、万人专利授权量、专利授权量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例、间接经济效益、万元产值能耗下降率、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下降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政府财政效率、人均财政收入、政府工作效率、公务员占总就业人数比例、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比例、每个公务员创造的服务收益、经济调控绩效、经济波动系数、环境影响评价执行力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及目标责任制执行力度、环境问题来访处理率。位于全国后10名的指标有5个,分别是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万人中等学校在校学生数、财政收入弹性系数、社会调控绩效、城市化增长率。

二、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持久地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具体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人力、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资源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增强。

1999年,辽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数为48.70,居全国第9位,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较强,但具体分析的结果表明,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不均衡,有些方面的能力高些,有些方面的能力低些。因此,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应立足于辽宁的省情,在辽宁的生态基础、自然状况和地理条件下,保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综合平衡,实现“自然—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一)加强生存能力建设

生存是发展的基础。辽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加强生存能力建设,从生存的主要制约因素入手,采取多种措施维护、改善和提高生存资源的产出效率,以持续地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粮食和其他安全食品的基本生存需求。首先,在观念上,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由单纯追求农业经济效益向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转变,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发食物资源,对国土资源进行立体式综合开发利用,加快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在制度上,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以加强对生存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再次,要在农业技术上不断创新,努力克服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种种因素,推进农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从目前来看,辽宁应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努力提高农业投入水平和生存持续能力。

(二)加强发展能力建设

在发展能力建设方面,辽宁应当根据区域发展质量较差的现实,着重提高区域发展质量。资料显示,1999年辽宁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在全国位居第20名。其中,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为33.06,在全国位居第17名;产品质量指数为51.51,在全国位居第19名;经济集约化指数为52.10,在全国位居第23名。可见,辽宁的区域发展质量与辽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的地位是很不协调的。较差的经济效益、较低的产品质量、较低的经济集约化程度阻碍了辽宁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改变区域发展质量低下的状况,辽宁应当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在提高工业增加值和盈利水平上下功夫,同时要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改进技术,降低能耗,提高经济的集约化水平。

(三)加强生态环境的能力建设

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其根源在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能力建设实质上是提高“生态服务”的总价值,扩大生态环境的总容量,增强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生态环境能力是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中最弱的能力,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最差,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在环境支持系统的30个源指标中,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多达19个,占总指标数的63.33%。辽宁不仅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而且生态系统也较脆弱,如1999年辽宁土壤侵蚀指数为80.49,居全国第18位,说明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并影响到气候变化。为了提高生态环境能力,首先要在政策、法律、制度上引导、规范和加强辽宁的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其次,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改造,淘汰污染严重的工艺技术和能耗、物耗高的设备和产品,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还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再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污染防治、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四)加强社会发展能力建设

社会发展能力建设包括人类发展能力建设、社会公平能力建设、社会有序能力建设和社会保障能力建设。社会发展能力建设过程是不断提高社会系统维持有序运行、承受和抵抗外界及内部干扰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类自身能力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社会组织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社会公平程度不断改善的过程,社会保障体系能力不断强化的过程。

从总体上看,辽宁的社会发展能力很强,高居全国第4位,是辽宁可持续发展诸种能力中的最强项,但这并不意味着辽宁可以放松对社会发展能力的建设,因为即使在强项中包含着弱项。比如,1999年辽宁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3位,其中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6位,说明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有待提高。又如,辽宁的文化生活水平相对低下,1999年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居全国第25位,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居全国第27位。此外,辽宁的社会安全指数仅为36.39,居全国第26位,这主要是由于经济转型过程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所致。因此,辽宁应特别加强社会公平能力、社会保障能力和社会有序能力的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防止贫富差距悬殊,加速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五)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倚重知识、信息、技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先进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新一轮社会财富积累的核心。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既是长远的战略,又是现实的需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通过塑造、改善、培育、拓展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环境和空间,不断提高其对社会的贡献能力。

1999年,辽宁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为9.03,在全国排名第7,与全国大多数地区相比,属于人力资源能力较高的省份,但是从人力资源能力水平分级来看,辽宁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在5—10之间,属于较弱水平。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总能力与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对应关系,而且当人力资源能力系数达到一定的临界程度(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大于10),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幅度增大。因此,要提高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内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科技创新能力主要由科技潜在能力、科技发展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贡献能力组成。

尽管辽宁是全国的一个科技大省,但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如辽宁拥有较为丰富的科技资源,1999年科技资源指数为46.68,居全国第5位,而与之很不相称的是,同年辽宁科技产业指数和科技贡献指数分别为26.55和46.34,均居全国第11位,说明辽宁的科技产出和科技贡献水平较低,与其拥有的科技资源不成比例,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辽宁有必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充分挖掘科技潜在能力,提高科技发展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贡献能力。

第6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其生态和地理条件下人民和体制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低可以通过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五大系统来衡量。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和培育,都离不开这五大支持系统的共同作用和综合贡献,而其中任何一个支持系统的失败都会破坏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为了实现辽宁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对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有针对性地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本文将首先围绕五大支持系统对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做一整体判断和初步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如何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公布的数字作为分析依据,除区域生态水平和区域管理能力指标外,所有指标均为1999年的数字。

一、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一)生存支持系统

生存支持系统又称基础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平均的资源数量和质量对于该空间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生存支持系统反映了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它以供应人口并保证其生理延续为标识。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能够满足当代人和以后各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则该国或该地区就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条件,如果在自然状态下不能被满足,则应依靠科技进步寻求替代资源来满足人口对资源的需求。可见,生存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1999年,辽宁生存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5.17,在全国居第14位,说明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一般。其中,生存资源禀赋指数为46.72,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生存资源禀赋较差;农业投入水平指数为23.14,居全国第21位,说明辽宁农业投入水平相对较低;资源转化效率指数为49.93,居全国第5位,说明辽宁资源转化效率较高;生存持续能力指数为60.87,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生存可持续能力较好。在总数35个源指标中,人均耕地、单位播种面积用电量、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户人均生产费用支出、单位播种面积农业财政支出、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农业劳动生产力、化肥利用效率、人均农业生产总产值、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总产值、农村人均收入、中等教育水平以上农业劳动者比例12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其中,化肥利用效率居全国第1位,说明辽宁在以上诸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居全国后10位的有人均水资源、光合有效辐射、≥10℃积温、年均霜日4个指标,说明辽宁的水资源相对短缺,气候资源相对较差。

(二)发展支持系统

发展支持系统又称动力支持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人力、技术和资本可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能力。发展支持系统反映了区域的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这种能力在不危及其他子系统的前提下,应当与人的进一步需求同步提升和增长。发展支持系统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人们已不满足于初步利用自然状态下的“第一生产力”(即直接利用太阳能所提供的光合作用生产力),而是进一步通过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应用多要素的组合能力,产生更多的中间产品,形成足够庞大的社会分工体系,以满足除了生存必需的食物、饮用水外的更高更多的需求。发展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牵引。

1999年,辽宁发展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7.61,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的发展能力较强。其中,区域发展成本指数为56.56,居全国第6位,说明辽宁的发展成本较高;区域发展水平指数为40.72,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居全国第20位,说明辽宁的发展质量较差。在总数60个源指标中,地形限制系数、资源组合优势度、外资占全国份额、进出口总额占全国份额、外贸依存度、通达率、省会距最近出海港距离、潜势率、交通通讯投资占基建投资比、交通通讯投资密度、交通通讯投资占全国份额、人力资本系数、万人拥有智力资源量、人口对发展的压力、人口对经济的压力比、发展弹性系数、单位面积货运周转量、每万人邮电业务总量、千人拥有的国际互联网用户、千人拥有电话数、GDP占全国份额、人均GDP、GPP密度、固定资产投资密度、人均储蓄额、资本金份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非农产值占总产值比例、技术密集型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利税占有率、市场占有率、产销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33个指标位居全国前10名,而工业增加值率、盈利水平、总资产贡献率、营运资金比例、主要原材料消耗系数、万元产值能耗、万元产值废水排放、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万元产值固定废弃物排放9个指标位居全国后10名,说明辽宁盈利水平差,经济集约化程度很低。

(三)环境支持系统

环境支持系统反映了环境的缓冲能力,人类对区域的开发、人类对资源的利用、人类的经济增长、人类对废物的处理等,均应维持在环境允许的容量之内。如果过分地掠夺资源和能源,破坏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会遭到破坏,可持续发展便难以为继。环境支持系统以其缓冲能力、抗逆能力和自净能力的总和来维护人类的生存支持系统和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临界阈值。

1999年,辽宁环境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0.50,居全国第23位,说明辽宁环境支持系统较弱。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指数为17.08,居全国第30位,说明辽宁环境水平很差;区域生态水平指数为61.74,居全国第16位,说明辽宁生态水平一般;区域环境抗逆水平指数为42.69,居全国第13位,说明辽宁环境抗逆水平较高。在总数30个源指标中,只有地形起伏度、干燥度、废水排放达标率、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水土流失治理率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却多达19个,它们是废气排放水平、人均废气排放、废气排放密度、废水排放水平、人均废水排放、废水排放密度、废弃物排放水平、人均固体废弃物排放、固体废气物排放密度、SO2排放水平、人均SO2排放、SO2排放密度、烟尘排放水平、人均烟尘排放、烟尘排放密度、受灾率、水土流失率、废气处理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在这19项指标中有11项指标排在全国后5名,其中又有2项指标居全国倒数第1名。从中可以看出辽宁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生态环境急需改善。

(四)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系统反映了社会的稳定能力。社会的公正、进步和安全、有序是社会稳定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支持系统强大的表现。如果社会支持系统出现问题,如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仇视、社会动荡不安、甚至爆发战争等,社会的稳定能力得不到保证,则整个可持续发展就会变得困难重重,甚至被暂时搁置。

1999年,辽宁社会支持系统总指数为62.15,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支持系统强。其中,社会发展水平指数为59.84,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发展水平高;社会安全水平指数为59.83,居全国第8位,说明辽宁社会安全水平

较高;区域社会进步动力指数为66.77,居全国第4位,说明辽宁社会进步动力大。在总数37个源指标中,共有16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人口自然增长率、全社会文盲率、第三产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比例、城市化率、三人户占总户数的比例、千人拥有医生数、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城乡收入水平差异、赡养比、社会保障覆盖率、劳动者中学程度人口比例、劳动者大学程度以上人口比例、第二产业人口参与比、科学家、工程师人口参与比。而人均住房面积、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城镇失业率、劳动者文盲人口比例、劳动者小学程度人口比例、欠教育人口参与比10个指标居全国后10名,其中,人均公共卫生财政经费支出居全国第31位,说明辽宁人均居住条件较差,文化生活较为落后,公共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五)智力支持系统

智力支持系统又称制度支持系统,反映了管理的调控能力,它要求人的认识能力、人的判断能力、人的决策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总体发展的水平,即人的智力开发和对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驾驭能力要适应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要求。智力支持系统主要涉及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合理程度和制度完善程度,是教育水平、科技竞争力、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的综合体现。智力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制度保障。

1999年,辽宁智力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9.91,居全国第6位,说明辽宁智力支持系统较强。其中,区域教育能力指数为42.33,居全国第11位,说明辽宁教育能力较高;区域科技能力指数为39.86,居全国第9位,说明辽宁科技能力较高;区域管理能力指数为67.55,居全国第3位,说明辽宁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在总数57个源指标中,有30个指标居全国前10名,它们是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万人拥有大学教师数、中等学校以上在校学生数占学生总数比例、科技人力资源、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科学家工程师人数占科技人员比例、科技经费资源、R&D经费占GDP比例、地方科技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企业研发经费与政府研发经费之比、专利产出能力、万人专利授权量、专利授权量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全国份额、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例、间接经济效益、万元产值能耗下降率、万元产值废气排放下降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政府财政效率、人均财政收入、政府工作效率、公务员占总就业人数比例、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比例、每个公务员创造的服务收益、经济调控绩效、经济波动系数、环境影响评价执行力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及目标责任制执行力度、环境问题来访处理率。位于全国后10名的指标有5个,分别是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万人中等学校在校学生数、财政收入弹性系数、社会调控绩效、城市化增长率。

二、加强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持久地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具体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人力、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资源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增强。

1999年,辽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数为48.70,居全国第9位,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较强,但具体分析的结果表明,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不均衡,有些方面的能力高些,有些方面的能力低些。因此,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应立足于辽宁的省情,在辽宁的生态基础、自然状况和地理条件下,保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综合平衡,实现“自然—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一)加强生存能力建设

生存是发展的基础。辽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加强生存能力建设,从生存的主要制约因素入手,采取多种措施维护、改善和提高生存资源的产出效率,以持续地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粮食和其他安全食品的基本生存需求。首先,在观念上,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由单纯追求农业经济效益向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转变,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发食物资源,对国土资源进行立体式综合开发利用,加快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在制度上,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以加强对生存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再次,要在农业技术上不断创新,努力克服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种种因素,推进农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从目前来看,辽宁应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努力提高农业投入水平和生存持续能力。

(二)加强发展能力建设

在发展能力建设方面,辽宁应当根据区域发展质量较差的现实,着重提高区域发展质量。资料显示,1999年辽宁区域发展质量指数为45.56,在全国位居第20名。其中,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为33.06,在全国位居第17名;产品质量指数为51.51,在全国位居第19名;经济集约化指数为52.10,在全国位居第23名。可见,辽宁的区域发展质量与辽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的地位是很不协调的。较差的经济效益、较低的产品质量、较低的经济集约化程度阻碍了辽宁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改变区域发展质量低下的状况,辽宁应当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在提高工业增加值和盈利水平上下功夫,同时要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改进技术,降低能耗,提高经济的集约化水平。

(三)加强生态环境的能力建设

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其根源在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能力建设实质上是提高“生态服务”的总价值,扩大生态环境的总容量,增强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生态环境能力是辽宁可持续发展能力中最弱的能力,其中区域环境水平最差,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在环境支持系统的30个源指标中,居全国后10名的指标多达19个,占总指标数的63.33%。辽宁不仅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而且生态系统也较脆弱,如1999年辽宁土壤侵蚀指数为80.49,居全国第18位,说明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并影响到气候变化。为了提高生态环境能力,首先要在政策、法律、制度上引导、规范和加强辽宁的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其次,要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技术进步和企业技术改造,淘汰污染严重的工艺技术和能耗、物耗高的设备和产品,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还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再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污染防治、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四)加强社会发展能力建设

社会发展能力建设包括人类发展能力建设、社会公平能力建设、社会有序能力建设和社会保障能力建设。社会发展能力建设过程是不断提高社会系统维持有序运行、承受和抵抗外界及内部干扰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人类自身能力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社会组织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社会公平程度不断改善的过程,社会保障体系能力不断强化的过程。

从总体上看,辽宁的社会发展能力很强,高居全国第4位,是辽宁可持续发展诸种能力中的最强项,但这并不意味着辽宁可以放松对社会发展能力的建设,因为即使在强项中包含着弱项。比如,1999年辽宁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3位,其中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居全国第26位,说明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有待提高。又如,辽宁的文化生活水平相对低下,1999年城市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居全国第25位,城市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居全国第27位。此外,辽宁的社会安全指数仅为36.39,居全国第26位,这主要是由于经济转型过程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所致。因此,辽宁应特别加强社会公平能力、社会保障能力和社会有序能力的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防止贫富差距悬殊,加速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五)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倚重知识、信息、技术、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先进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新一轮社会财富积累的核心。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既是长远的战略,又是现实的需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通过塑造、改善、培育、拓展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环境和空间,不断提高其对社会的贡献能力。

1999年,辽宁人力资源能力系数为9.03,在全国排名第7,与全国大多数地区相比,属于人力资源能力较高的省份,但是从人力资源能力水平分级来看,辽宁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在5—10之间,属于较弱水平。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总能力与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对应关系,而且当人力资源能力系数达到一定的临界程度(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大于10),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幅度增大。因此,要提高辽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内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科技创新能力主要由科技潜在能力、科技发展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贡献能力组成。

尽管辽宁是全国的一个科技大省,但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仍有不足之处。如辽宁拥有较为丰富的科技资源,1999年科技资源指数为46.68,居全国第5位,而与之很不相称的是,同年辽宁科技产业指数和科技贡献指数分别为26.55和46.34,均居全国第11位,说明辽宁的科技产出和科技贡献水平较低,与其拥有的科技资源不成比例,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辽宁有必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充分挖掘科技潜在能力,提高科技发展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贡献能力。

第7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

1.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大突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路径,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的可持续。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口增多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道路的发展,只能从依靠大量消耗资源为主的粗放型农业向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的节约型农业转变,最终走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了农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问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从一种理念逐渐转化为人类新的实践活动。这种理念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旨在促进人类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统一发展,激发人类思想的转变,需要更多的劳动者提高自身的素质,更新现有的观念,推动优化生产结构,也就是说产业结构和布局,产业政策和企业的运行方式都需要调整,达到社会生产内涵化、集约化和生态化的目标。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既注意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促使资源和环境不断的支持农业发展,又利用了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推动着农业经济的长久发展。另外,这种协调的发展机制,从侧面彰显了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拓宽农业的功能,促进农民增收,缓解了农民的就业压力,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措施

1.兴修水利,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完善现代化的农业基础设施,使设施农业在新兴经济中得到推广,加大资金在农业基础设施中的应用,使现代化的农业基础设施覆盖在整个农业经济中。在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方面,兴修水利成为重中之重,推进灌溉区的合理建设,利用现代技术改善水质,使优质农田的面积不断扩大。积极建设干旱地区的节水灌溉工程,提高农作物的抗灾减灾能力,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努力抓好水土保持工程,加强水土综合治理,不断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2.控制人口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人口的过快增长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边缘地区、落后山区,不注意节制人口增长速度,最终陷入越来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之中,从而导致整个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滞后。这种形势下的经济落后,归根到底是人口基数过大,而且人口素质普遍低下。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力度协调好人口的快速增长与经济缓慢发展之间的关系,人口数量多与人口素质偏低之间的关系,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自然环境的保护之间的矛盾。所以,必须加强基础教育,提高人口的素质,控制人口的数量,加强农业基础知识普及,促使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加以提高。

3.植树造林,提高植被的覆盖率。森林素有“自然之肺”的美誉,由此可见,绿色植被不仅可以保持水土,还有净化空气的良好作用。为了达到水清林茂的美好效果,必须将植被的绿化和农业生产进行有机结合,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的同时,提高森林的覆盖率,保持生态平衡,改变土地商情,为当地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对于那些没有被开垦的土地或者是当地的荒山,要积极组织人们去植树造林,及时将植被恢复,对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适时的维护。这样,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又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4.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后起之秀,也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于那些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应加大开发力度,尤其是新兴的能源产业,具有成本低、效能高的特点。优化当地的能源结构,着手开发风能、太阳能、沼气能、地热能等新能源,使之为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服务。积极推广低碳农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不断开发新型的肥料产业以及生物农药等产业,充分利用有关的废弃物,加快新的环保肥料的开发。

5.改变农业布局,促进系统结构的优化配置。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加经济效益,要从农业布局着手,改变系统结构配置,首先进行总体布局,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经济区。例如,海拔较低(600米以下)的地区,可以划分为经、牧、渔生态区,海拔比较高(600~~900米)的地区,这种地区主要是荒山等,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我们把它们划分为林、果生态区,在这一地区进行林业生产和农业种植相结合的方式,这样,不但增加了土地本身的产出率,还防止了水土流失,保护了生态的平衡。海拔比较高(1000米以上)的地区,这种地区气候比较寒冷,空气相对稀薄,霜期比较长,我们把这一地区划分为林药、矿产生态经济区,在该区域内发展药材种植产业,适合的中药,比如,黄连、党乡、金银花、天麻等等。合理开发当地的矿物质资源,依托当地资源,发展乡镇企业,进行产业化经营。其次就是农业立体布局,在耕地区域,进行轮流种植,作物套种以及间隔种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增收产量。在水源丰富的稻田种植区域,采取水稻种植和养鱼等相结合的方式。在果树种植区域,把果树和粮食作物以及蔬菜种植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当地资源,还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最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第8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京津冀;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一、前言

生态环境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自然物质基础,而人们对生态环境所树立的正确思想观念和对生态环境全面科学的了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推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而顺利的实现。随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014年10月7日至11日、10月17日至20日两轮恶劣的雾霾天气过后,京津冀地区遭受到10月第三次重雾霾侵袭。京津冀地区连续发生雾霾天气,2014年的雾霾天气成为近60年来同期最多。由此看出,京津冀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并且,生态环境问题在危害着人民身体健康的同时,已明显成为影响京津冀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把京津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的层面上进行治理和改善,这对实现京津冀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相关概念

(一)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着眼于未来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指达到了经济与社会的资源和环境的协同发展,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作为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文明发展的阶段中对其工业文明进程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类为了解决生活环境同经济生产和人类社会之间的问题,特别是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广泛的生态破坏,以及它们之间关系失衡所做出的理性选择,必然选择。

(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自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和出现,到与“生态环境”一词的必然相遇,可以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它们相遇之后迸溅的可爱的火花。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是由生态学家首先提出来的,并将其称之为生态持续。通过对以往学者观点的总结,我们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定义为,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科学保护和开发,使生态环境达到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同发展共进步,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

三、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

(一)水土流失问题严峻

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以及北部的太行山的正东面和燕山山地附近,严重的洪涝和凶猛的泥石流,几乎每年都会造成水库淤积,以致于水库本身的调控功能失调,调节效果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受其影响最深的便是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山地的水土流失给这两大水库的行洪和供水问题造成了重大实际性影响。有学者指出,在未来的30年内,如果未能对两大山地的水土流失区域进行及时合理的科学治理,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的调控功能仍会继续失调,后期只会更加增大洪涝灾害的隐患,增强供水的难度。

(二)土地沙化问题极易造成沙尘暴

冀北地区的土地沙化对京津风沙天气影响比较大,从而容易产生沙尘暴天气。沙尘暴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不仅损害人体健康,而且对城市的交通安全和众多行业的正常生产活动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三)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现象增多

首先是水的供求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严重阻碍了本地区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即使我国在2010年开展了南水北调工程,但实际上人们对本土水库供水的需要并没有太多改变。另一方面则是供水质量下降,水质愈加恶化,各个城市中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源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各种类型的污染,甚至有些水库已经出现了富营养化现象,使饮用水的安全保障成为问题。

(四)贫困地区的生态经济处于恶性循环之中

以河北北部地区内的许多县区为例,这些县城不但所处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影响日常生活,而且多数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当地农民基本都为贫困人口,主要的生产因素便是劳动力,再加上落后的文化观念,人们不得不采取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来养家糊口。对土地过度的开垦给当地土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从而使水土流失问题更加严重。水土流失问题的严重只会更加降低土地的生产力,这无形之中又迫使当地人们进一步加大对土地的开垦,使得上游地区更加处于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之中无法逃脱。

四、京津冀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可持续消费观念,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

我们作为消费环境的主体,应该努力把消费的正常发展建立在可持续消费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基础之上。首先京津冀各地政府应进行有力的引导和宣传,使人们转变之前错误的、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其次人们自身应树立生态可持续的观念意识,注重环境消费的科学性、合理性、节约性,建立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二)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首先,加强对现有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尤其是农村中的农业用地,严厉抵制以牺牲农业用地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做法,鼓励保持合理科学的农业用地占地面积。其次,合理开发和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科学生态的提高土地基本的生产能力,并且建立土地集约利用机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加强京津冀区域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和改造

总体来说,北京地区这一负有国之重任的地区最好应侧重于利用信息科技技术,加强对已有产业集群的生态工业园区改造,起到作为首都城市的榜样效应。天津市作为北京市的好伙伴好搭档应从具有优势的传统产业入手,以滨海新区的新兴发展为改造基础,建立具有本市特色的生态工业园。而河北地区应大力提高工业园区生产设备的质量效率,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进行合理控制和规划。

(四)建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利益协调体系

一是应建立京津冀区域大气联防联治机制,来治理类似于雾霆等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二是应构建可跨界断面考核的生态补偿机制,以此来促进各个流域的跨界水质监测体系的完善;三是应强化要素生态补偿机制,因环境治理而蒙受巨大亏损的企业和农户,京津冀地区都应给他们予以及时的补偿和合理的政府帮助。四是应建立京津冀区域跨界的资源开发和环境污染纠纷仲裁机制,可依据现有的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条款,利用我国法律的威严和力量来完成对生态的补偿,处理解决因跨界资源开发和环境污染所导致的需要及时仲裁的纠纷。五是建立区域性质的生态网络共享机制,此机制由管理平台和科研及数据两个平台组成。管理平台的基本设定是可超越各区域行政界线的,而科研及数据的平台,则是以高端的科学技术联合监测和统计污染物区域的地理位置和时空分布。

五、结论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京津冀区域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和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无疑将成为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实现,必须要促进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并且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来实现,而企业尤其要对其给予重视,同行业之间应彼此监督,互相学习,定期开展行业沟通会议,以科学的技术来减少生态环境的污染。(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白丽,王健,刘晓东.环首都贫困带生态补偿标准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3).

[2]潘家华.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刘晓春,白婕.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

[4]Ehrenfeld,J.Industrial ecology:a new field or only a metaphor[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4,(12):825-831.

第9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食品体系;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

中图分类号:F7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1-0046-04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业耕地不断减少、城镇居民愈来愈多;食品废弃物到处可见、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而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可持续发展的食品体系提倡为消费者提供健康食品,提倡区域生产流通,使食品健康、便宜、便利;保持生态健康,实现生产、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1]由此可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食品体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关于食品体系的可持续性研究主要针对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和食品供应链某个环节,而针对完整食品体系的可持续性、食品消费理念的可持续性、食品体系各环节的利益合理分配问题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从完整食品体系的视角,对构建河北省可持续发展的食品体系进行研究,提出区域食品体系建设的构建策略,探讨建立持续性食品消费的措施,以期相关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有所借鉴。

一、区域食品体系构建

要构建什么样的食品体系?如何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区域食品体系高效运转?如何促进高质量食品生产?如何确保农民和食品体系相关企业的利益?如何使食品易得、普通消费者买得起?这些都是构建可持续的区域食品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案例分析

2011年我国农产品产区滞销、城市价格高涨现象严重,农产品消费市场一边是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一边是直销产区滞销频频求助。从新疆阿克苏大枣、甘肃和内蒙土豆、西峡柿子、南阳寿桃,到安徽怀远县石榴、海南香蕉、浙江温岭白菜滞销等。主要原因是:(1)农产品种植存在盲目性,对市场需求了解不够,缺乏销售渠道。(2)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完善,流通链长、物流成本高。我国目前生鲜产品的流通费用占总成本的70%,比国际上高出20%以上。[2]如运输成本使一杯橘子汁的成本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两杯原油的价格。[3](3)各环节利润分配不合理。城乡价格背离的根源是“流通暴利”,流通销售环节的利润比生产环节高2~3倍。(4)产业链短、没有深加工,缺乏市场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5)政府有关部门的信息服务不够到位,互联网的作用没有充分利用。

(二)可持续性区域食品体系构建策略

考虑到我国农业现状和消费者的经济水平,发展区域食品体系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可行选择。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区域食品体系构建可采取下列措施(见图1):食品购买本地化,企业生产原材料本地化,提高本地食品行业利润率,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就业;建立区域食品供应链,促进本土化食品生产、加工和营销企业及合作社团的横向联合和纵向合作,提高凝聚力;减少水、包装材料、能源损耗,降低食品生产和流通成本,减少消费者食品购买费用,节省家庭开支;减少废弃物产生和CO2排放量,保护本地资源和环境,促进生态健康;增加供应链的多样性,提供更多消费者接触了解各种本地食品的机会,使消费者可以吃到更新鲜、价格更低廉的当地季节性食品,减少食品获得机会的不平等。

(三)食品体系利润的合理分配

食品从生产地区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一条长而复杂的产业链。食品体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与食品生产、加工、流通、购买、消费、废弃物管理等相关的活动,每个环节都是产业链不可或缺的。忽视了任何一个环节的合理利润,必然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健康循环。目前在整个食品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之间利益分配不够合理,农民种养殖是产业链上最弱势的环节,投入最多、市场风险最大、利润却最小。如近年,黑龙江省五常市绿色有机水稻享誉全国,中等包装的大米四五十元一斤,精包装大都超过百元。但稻农的有机水稻收购价格并不高,2010年上市的有机水稻每斤仅1.90元左右,稻农与流通经营企业获利相差悬殊。[4]如何合理确定食品体系各经济利益主体的利润分配比例,合理调节食品体系各方利益关系,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呢?发达国家增加农民收入有两个途径:政府补贴和提高食品供应链上生产环节的利润份额[5]。如全球最大的乳品加工企业恒天然集团,是新西兰1万多个奶牛养殖场主共同拥有的股份合作制乳品加工企业。因为拥有加工企业的所有权,牧场主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收益有了保障。同时,多年来新西兰政府通过政策指导,提供信息和服务,形成了比较有效的管理运作机制。[6]新西兰奶农和乳品企业间密切的利益链、合理的产业链结构及严格的质量安全管理为新西兰的奶业健康、品牌树立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建立有牧场主、草地所有者、乳制品加工商、营销组织等共同参加的经营、管理和分配的合作体系,明确各方应承担的责任、义务与权利,确保食品供应链的合理利润分配。

我国政府的农业补贴相对来说非常有限,近年有所增加,但仍微不足道。农民由于组织程度低、缺乏谈判技能和策略,在主张自己权益时处于弱势地位,难以保障应得利益。因此,通过农业合作和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生产利润是可行的方法,农民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纵向联合,各自获得产业的应得利润,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二、可持续性食品消费体系构建

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和健康安全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膳食健康、环境友好、地方食品、农产品团购越来越有兴趣,购买健康食品如有机食品、天然食品、地方食品、动物环境友好食品的人逐渐增多。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重要共识的今天,如何实现食品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食品供应链的相关者、媒体应通力合作,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引领绿色消费行为,使消费者关心自身营养健康和生态环境,实现绿色消费,达到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一)食品消费问卷调查

消费者购买食品的问卷调查显示,与普通食品相比,大部分消费者愿意尝试绿色食品、本地食品,但常常受价格、便利程度及感官质量的影响。一般认为有机食品质量安全性更高、对健康和环境更好,但购买时普遍看重的是价格、外观、便利程度;大部分消费者更易接受地方食品,因为本地食品新鲜、易得、价格便宜。

(二)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

消费者在多大程度上将购买意愿变为实际购买行动?消费者的态度、感知能力、社会规范等决定消费者的行为意向,消费者的个人价值观和自信度也影响其行为意向;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还有:品牌知名度、文化背景、经济实力、生活方式、个性、习惯、民族风情、产品相关信息等。

1. 消费者自身。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价值观、经济实力、个人嗜好、生活方式、受教育程度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调研发现环保态度与可持续食品购买频率有一定关系,对环境越关心其愈易选择有机食品。但态度和购买行为之间存在差距,调研显示42%的消费者对购买环境友好的绿色食品感兴趣,由于价格、习惯、可信度、实用性差、不方便等表面障碍而没有购买。

2. 食品本身。产品品牌和企业信誉、营养和感官质量、产品信息(标签和广告)、价格、易得程度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由于产品信息和广告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食品生产企业和零售商通过广告、标签(有机食品、本地食品)、价格、方便易得等措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选择,促进本地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购买,减少预制(现成)食品、包装食品、环境高影响食品的购买。

3. 政策规范。社会规范、本地文化、民族风情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社会规范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就像饮酒、抽烟一样。一般社会规范的改变可以由政府引导,通过企业和民间团体促进。要取得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改变社会规范,促进食品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可以通过立法、制定国家及地方标准、可持续社会规范、价格政策信息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消费行为的改变很具挑战性,食品消费这种感性问题与文化和个人对正常膳食的理解联系交织在一起,改变食品消费习惯更难。可持续性消费基于做出决定的过程,除了考虑个人需要如嗜好、风味、价格、方便程度和营养外还应考虑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在现有经济实力下,多于90%的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定时没有把社会责任放在最首要位置。政府可通过宣传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消费者可承受的价格、提高品种易得程度,促进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改变。

(三)可持续食品消费体系构建

可持续消费对现有消费观念、习惯、结构、方式提出新要求,既反对过分节俭而忽略消费的发展性,又反对奢侈浪费而忽略消费的可持续性。

1. 可持续消费理念培养。倡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健康、营养、时尚,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倡导消费者在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培养健康适度的消费心理,弘扬高尚的消费道德及行为规范,在购买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健康的绿色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垃圾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

2. 绿色购买渠道构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食品体系应提倡本地食品就地销售,地方政府和食品相关部门应创造各种机会使消费者接触到本地食品,促进购买本地农产品(水果、蔬菜及肉类食品)。建立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新型关系,构建绿色购买渠道,增加区域食品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机会,拉近农民与消费者的距离;减少流通环节、缩短食品流通距离和时间;降低能源消耗,降低食品生产者的销售成本和消费者的购买价格。

措施包括:第一,市区设农贸市场,近郊设集旅游观光购物于一体的大型农产品销售中心,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体现多元文化、价格合理的健康食品。第二,成立消费者合作团体,组织团购,提高低收入人群获得健康食品的机会。第三,当地生产者和消费者(包括机关团体、学校食堂、餐厅)直接见面,签订合同,施行配送制,真正实现供需协同,按单生产(采摘),确保每种水果蔬菜和农产品都是最佳食用期,解决菜农卖菜难问题。在欧洲,食品销售多采用短链供应,即从农场直接配送到家庭,以确保食品新鲜安全、降低购买费用,避免不确定性。第四,通过大型连锁超市销售生鲜农产品,方便消费者购买。据统计,发达国家70%以上的农产品通过连锁超市到达消费者手中,而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不足30%。

3. 健康消费模式构建。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和生活节奏加快,食品消费方式也逐渐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过渡,居民对肉类食品、快餐食品消费量迅速增多,以便增加营养、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这种消费模式的变化虽然大大提升了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质量,但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可持续性发展。

不同膳食类型对环境的影响不同,肉的生产对环境造成巨大不利影响,浪费大量能源和水源。仅动物生产阶段,生产1卡路里的肉类食品能量需要消耗5卡路里的矿物能源;FAO估计约18%的温室气体来源于家畜生产。虽然植物性膳食比动物性膳食利于环保,对环境的压力小,但长期形成的膳食习惯很难改变。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促使消费者改变发展观、资源观、价值观和消费观,既满足消费者营养健康需求,又实现消费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可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倡导适度消费理念,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选择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的食品。第二,提倡增加植物性膳食、少加工多天然,减少动物性膳食、减少加工食品消费。第三,在学校相关课程添加提高食品文化和技能的内容,开展健康消费讲座,培养绿色消费理念;举办普通消费者可参与的关于农业和食品问题的论坛。

三、结论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区域食品体系,是促进河北省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它不仅可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和自然资源保持,而且可缩短食品流通距离、降低流通成本,同时它还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区域食品体系,关键在于持续生产模式和健康消费模式的构建,食品安全保证体系和绿色销售渠道构建也是必不可少。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消费者自身消费观、经济条件、嗜好的影响,也受食品的营养、感官性能、易得程度和价格的影响,还受社会规范、民族风情、政府立法和国家价格政策等的影响。通过消费者健康消费理念的培养,促使消费者改变发展观、资源观、价值观和消费观;通过构建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食品购买渠道如农贸市场、观光购物中心,拉近农民与消费者的距离,缩短食品流通环节;倡导适度消费,提倡增加植物性膳食,减少动物性膳食和加工食品消费,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使食品体系既满足消费者营养健康需求,又实现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Policy Statement [M].Washington,DC: APHA,2007.

[2]郑风田.城乡菜价背离的根源是流通暴利[N].新闻晨报,2011-04-27.

[3]彼得・圣吉,布莱恩・史密斯.必要的革命: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创建与实践[M].李晨晔,张成林,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4]佚名.产业链“失衡” 谁夺走了高价大米的高额利润?[EB/OL].省略,201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