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说的语言艺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考点梳理
所谓小说的语言艺术,有两层含意:一是小说作者的语言风格;二是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常见的考试题型有以下两类:
1.考查小说作者的语言。(1)某一词语在文中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2)理解某句话在文中的含意。(3)分析小说语言特色。
2.考查小说中的人物语言。(1)理解文中某个人物所说的话的含意。(2)赏析人物语言。(3)分析人物对话。
二、答题方法
1.分析小说作者的语言。
(1)品味遣词用字。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四联系”,即联系本词(对本词语的含义进行解说),联系本句或者上下文,联系文章的主旨与作者的态度情感,联系特殊的表达效果。提问模式一般有:①某一词语在文中富有表现力,试加以说明。例:鲁迅先生在用词方面,主张要“精”,即“要用表达意思最正确的词”。请以下面句中的“藏”字为例加以说明。相关语段: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教我坐下,歇息,喝茶,且不谈搬家的事。(鲁迅《故乡》)②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词行吗?为什么?例:下面句中的动词“拖”,能不能换成“拉、领”等动词?为什么?相关语段: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二十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鲁迅《故乡》)③理解“××”词语在文中的特定含义。例:结合上下文,请你简要说说“满室芬芳”的意思和其单独成段的作用。相关语段:黄云山净了手,又擦拭干净,忙给秋小峦沏上一杯茶,再寻出一个铜香炉,插上一根点着的檀香。满室芬芳。(聂鑫森《大师》)
总之,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比如词语的比喻义、象征义、反语义、双关义、指代义;此外,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
(2)分析或赏析短语、句子。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①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②分析该句的语法特点,了解该句的主干和枝叶部分,尤其是枝叶成分。③注意本句与上下文的关系,还有顿号、分号、句号等表明语句结构的标点符号,此外,要熟悉常用句式的表达效果。④考虑修辞手法等。
例:分析下面文段中“一堆‘碎银’”的妙处。相关语段:12点,你跨过两条横街,到了邮局,很小很小的一间邮局。你买了二十张邮票,寄出四封信。邮务员说,“二十文。”“二十块”说“二十文”,总让你觉得好像活在清朝,但是还没完,他的下一句是,“你有碎银吗?”没有,你没有“碎银”,因此他只好打开抽屉,设法把你的五百大钞找开,反倒给了你一堆“碎银”。(龙应台《我村》)
(3)赏析作者的语言风格。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语言特点,如平实、朴素、华丽、冷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有时是指在特定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遣词造句、修辞、炼字、句式等等。另外,也包括作者语言的地域色彩、语体色彩。
2.分析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
(1)对小说中人物语言进行赏析。首先要读懂题目的指向:要赏析的是人物语言,扣住“怎样描写的”和“有什么作用”两个方面回答即可。回答“怎样写”,一般还要考虑修辞、用词、句式等。回答修辞类问题,首先要明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其次要回答这种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在文句中表现了什么内容,最后回答这种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好处或效果,并结合语境加以说明。
例:对小说中画线处的人物语言进行赏析。相关语段:“这鸟笼根本不用养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说着,他当着众人把鸟笼转了几转,又把鸟笼搁回桌上,“得,我买下了”。(小说《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参考答案:运用了夸张、比拟的手法,写出了鸟笼的精美,表达了老大夫对鸟笼的赞赏之意。
(2)揣摩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例:下面是孙犁小说《荷花淀》中的一小段人物对话,请揣摩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相关语段: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①“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②“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③“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④“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⑤“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参考答案:上面四个妇女①机智伶俐;②、④(同一个人)爽朗直率;③沉稳谨慎;⑤忸怩含蓄。
【针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兵回家探亲时,小琪抱一个孩子来看他,兵屋里一屋子人,很热闹,小琪进来,把一屋子的热闹熄灭了。
旋即,众人离去。
一屋子只剩下兵和小琪,还有那个抱在小琪怀里的孩子。相对无言。
良久,小琪开口说话了。“我对不起你。”
兵无言。
小琪说:“是母亲逼我嫁给大狗的。他有钱,给了聘礼两万块。我不嫁,母亲跳了两次河。”
兵无言。
小琪说:“我是爱你的,一直爱你,我也知道你喜欢我,你还同意的话,我跟大狗离婚,跟你结婚。”
兵无言。
(选自《风铃》)
小说《风铃》开头部分三次写到“兵无言”,请谈谈你对这三处“兵无言”的理解。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两个女儿,长得跟她娘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头发滑滴滴的,衣服格挣挣的。――这里的风俗,十五六岁的姑娘就都梳上头了。这两个丫头,这一头的好头发!通红的发根,雪白的簪子!娘女三个去赶集,一集的人都朝她们望。
(选自《受戒》)
赏析上面语段的语言艺术。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选自《红楼梦》)
一、 不乏深意的幽默感
幽默诙谐的语言是简・奥斯汀小说的重要特点,但其幽默诙谐的背后却又满含深意,有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也有对当时英国上流社会中人们愚蠢、自私、势利,盲目自信等人性弱点的嘲笑与讽刺。电影《理智与情感》亦继承了小说的这一特点,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表现出了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电影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以及电影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还有对社会中的丑陋现象以及人们的丑恶嘴脸作出的“影射”,这种不乏深意的幽默语言艺术则主要通过人物语言的夸张,以及人物的言行不一这两种方式展开。
(一)人物语言的夸张
电影《理智与情感》中的人物常用夸张的语言来掩盖或者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受以及对事物的看法,而这些夸张的语言往往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带有喜剧性色彩,使观众情不自禁发出笑声。然而这种夸张式的语言在为观众带来笑声的同时,还会使观众不由自主的陷入到电影的情境之中,思考笑声背后的深意。
例如,在埃莉Z母女四人搬到约翰爵士的小屋居住,玛丽安娜为妹妹玛丽格特洗头时嘲笑妹妹说:“你怎么弄的,这么脏,都可以种菜了!”初听这句话,观众往往会不由自主的发出笑声,然而笑过之后,又能渐渐体会到埃莉诺母女四人此时的艰难处境以及凄凉的心境,同时也会对沦落至此的母女四人产生深深的同情。再如约翰爵士对其岳母的评价:“你比我最棒的猎犬还差呢!”这句略带夸张的比喻从约翰爵士的嘴里说出来,不仅让影片中的人物放声大笑,亦使观看影片的观众情不自禁的发出笑声。约翰爵士的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詹尼斯夫人热心却又八卦的性格特点,可以看作是约翰爵士对其这一性格特点的讽刺以及对聚餐气氛的活跃。[1]约翰爵士的这句话虽然引起了自己和詹尼斯夫人以及观众的笑声,却并没有令埃莉诺母女四人感到轻松自在。这其中表现出的是在当时英国的社会背景下,失去继承权的母女四人在社会上流人士面前的自卑心态以及无所适从之感。
这种夸张的喜剧性语言艺术,不仅使得整部影片富有幽默诙谐的情趣,还体现了电影人对片中人物心境情感的理解,从而加深了对电影作品思想深度的刻画。
(二)人物言行不一
在电影作品中,通过人物语言与行动的自相矛盾来展示电影的喜剧效果,是导演等电影工作者最常使用的艺术表达手法。在电影《理智与情感》中,李安导演也同样使用了这一艺术表现手法,给电影增添了诸多笑料,亦加深了观众对影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以及对电影主题思想的体会。
例如,在约翰太太芬妮与露茜的一段对话中,芬妮的语言与其行为的前后不一,就给影片增添了一定的笑料,同时也体现了芬妮的性格特点。芬妮在表面上一直非常喜欢露茜,并说露茜一定会找到比戴家姐妹更好的归宿,即使她没有嫁妆,但她有其他的美德,而即使对方家境与露茜的家境并不相配,但其家人看到露茜也一定会同意的。但当听说露茜所中意的对象是自己的弟弟爱德华时,其嘴脸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仅对露茜说“你做梦”,还将露茜暴打了一顿。芬妮语言与行动的前后不一,使影片变得更加幽默诙谐,同时也体现了芬妮自私、势力的性格特点。当涉及到自身利益,她表面上的和善与亲切立即发生了改变,变得尖酸刻薄。这也增添了影片的现实喻,影射出了18世纪英国上流社会中一些人士自私、势利的丑恶嘴脸。
电影《理智与情感》中人物的言行不一不仅体现为语言与行动的前后不一,还体现为语言与行动的表里不一。如影片最后,爱德华去埃莉诺家表明心意时,埃莉诺母女四人的语言与行为就表现出了表里不一的特点。她们母女四人对于爱德华的到来非常欣喜与激动,但在外在的言语上却强装淡定,她们若无其事的谈论彼此的近况、谈论天气,但她们不经意的举动,如埃莉诺摘围裙、玛丽安娜装着看书等又在无形之中泄露了其内心的真实想法。事实上,她们一家人非常喜欢爱德华,并非常欣喜于爱德华的到来,但她们又误会爱德华已经结婚了,因此理智使得她们必须克制自己的情感,用表面上若无其事的语言掩饰自己真实的内心。[2]种种言行不一既表现了当时母女四人的忐忑而又紧张欣喜的心情,又体现了影片“理智与情感”的主题,还给影片带来了一定的喜剧性效果。
影片《理智与情感》中的这种“言行不一”,亦是其喜剧性语言艺术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不乏深意的幽默感,在幽默感之后隐藏着对影片主题的表达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映,需要观影者去细细地品味。
二、 现实意味十足的讽刺手法
简・奥斯汀的小说除了具有幽默诙谐的特征,还经常使用现实意味的十足的讽刺手法,电影《理智与情感》亦是如此,除了不乏深意的幽默感之外,现实意味十足的讽刺手法也是其喜剧性语言艺术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而这种讽刺手法主要表现为滑稽模仿与反讽这两种语言表达艺术,影片《理智与情感》之中的滑稽模仿与反讽不仅对整部影片喜剧效果的表达具有重要的作用,还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物与事物作出了辛辣的讽刺,蕴含着电影想要传达给观众的主题思想以及情感趋向。
(一)滑稽模仿的语言艺术
电影《理智与情感》含有多处滑稽模仿性的语言艺术表达形式,影片中的很多人物都对其他人物的语言进行了模仿,表现出了一定的滑稽性。这其中既蕴含着电影中人物的情感趋向,亦包含着电影外的电影创作者的情感寄托与表达,在传递笑声的同时,加深了影片的讽刺性与思想深度。
如影片中威尔比对约翰爵士等人的模仿:“过来,傲慢先生,我知道你爱乱搞。快说你的情人是谁,朋友间是没有秘密的,我帮你。我要你嫁给上校,否则我就吞帽。”威尔比的这段对约翰爵士说话特点的模仿是极具滑稽性的,他成功地给埃莉诺母女四人带来了笑声,亦让观影者忍俊不禁。同时他的这段模仿又是极具讽刺性的,表面上这是威尔比对约翰爵士以及布兰登上校的讽刺。但实际上也是电影叙述者对威尔比的讽刺,因为威尔比对约翰爵士的模仿虽然在语气上与约翰爵士极为相似,但在具体的用词上却有极大的差别,体现了威尔比傲慢、轻浮的性格特点,同时也为后来威尔比对玛丽安娜的抛弃埋下了伏笔。从更深的层面讲,则蕴含着电影创作者对威尔比这类只从理智上考虑金钱与现实利益,而枉顾真实情感之人的讽刺,从侧面表现出了影片的主题。
除去影片中人物之间的互相模仿,李安导演还遵循了原著作者简・奥斯汀的另一意图,即借助玛丽安娜对感伤派诗歌与小说的滑稽模仿来讽刺嘲弄18世纪英流行的感受派小说。在影片《理智与情感》中,玛丽安娜多次吟诵莎士比亚诗歌,还体现了浓浓的感伤色彩,这是对感伤小说人物形象的模仿,充满了滑稽性。而这大段吟诵的出现,不仅体现出了影片对玛丽安娜过于泛滥的感情的讽刺,亦是对当时所流行的感伤小说的无情嘲弄。这不仅是电影创作者通过滑稽性的语言模仿来给观众带来欢笑的过程,亦是进一步深化影片主题与思想的过程。与原著相比,电影《理智与情感》在嘲弄感伤派小说这一主题的表现力度要稍弱一些,作为当代好莱坞著名的导演,李安导演尊重艺术的多样性。但为了极大的还原原著精神,李安导演采用现实主义的视角,同样对玛丽安娜这一滑稽模仿情节给予了一定的艺术表现,以此来表现原著简・奥斯汀所要表达的主题。
(二)反讽的语言艺术
反讽这一艺术表现形式,从电影语言之一角度讲,一般是指影片中人物通过故意违反本意或者与本意相反的语言来表现其言外之意、画外音,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言非所指。电影中与其对话的人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以及前后对话的内容来推测说话人的本意,观影者亦需根据影片的整体情感基调以及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其中的对话。电影《理智与情感》作为改编自简・奥斯汀同名小说的一部作品,较好继承了原著反S的语言艺术表现形式,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当时英国上流社会中的一些人物与事物作了毫不留情的讽刺。
如影片中的露茜在得知埃莉诺将爱德华视为“心上人”,爱德华亦对埃莉诺倾心时,便急忙打着友谊的幌子与埃莉诺交换秘密,告诉埃莉诺自己曾经与爱德华私定终身10年。从表面上看,露茜是将埃莉诺引为知己,才对她诉说自己的秘密;但从其得意洋洋的语调以及矫揉造作的姿态之中,观众作为旁观者得以清楚的窥见露茜作为没落的贵族,身上虽带有的自私、虚伪、狡诈等人性弱点。同时,观众也可以发现电影创作者对露茜这类人物的讽刺与抨击,但埃莉诺作为影片中的人物很难发现露茜的真实意图,甚至一直被露茜所欺骗。这也从侧面体现了影片主人公埃莉诺的善良,意义露茜的狡诈。[3]而露茜这种人物是当时英国上流社会中经常出现的一类人物,这一人物在影片中的出现,使得当时英国社会中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丑态显露无疑,凸显了影片的现实针对性。
再如影片刚开始,约翰与芬妮围绕着该给继母和妹妹多少钱而展开的一系列对话,约翰假装大方说:“我打算给她们3000英镑,在这种事上应该大方一点。”随后,他看着老婆芬妮的脸色又改口说:“当然爸爸也没有要求要给那么多。”直至最后,约翰与芬妮决定一年仅给继母和妹妹500英镑。而约翰与芬妮讨论过程中,屡次出现了与原本意图不相同的话语,其丑恶嘴脸亦引起了观众的嘲笑与讽刺,增强了影片的喜剧性效果。同时,他们的言行又反映了18世纪英国上流社会人士以金钱为重的顾念,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与讽刺性。李安导演正是运用这种反讽的喜剧性语言艺术,增强了影片的现实性与讽刺性,亦带给了观众更多的启示与思考,而不仅仅是电影的视觉语言所带来的视觉享受。
结语
从现实主义视域下对电影《理智与情感》的喜剧性语言艺术进行研究,探讨电影台词语言那具有深意的幽默感以及现实意味十足的讽刺艺术,更能深入的了解影片的艺术特点与思想主题。观众亦可通过影片中幽默感十足,讽刺意味十足的对话中,获知其言外之意,进一步了解影片中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以及对“理智与情感”这一主题的阐释,从而更好地思考自我与人生。
参考文献:
[1]朱小舟.《傲慢与偏见》中的微观反讽言语行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8(2):13-14.
[2]徐韵秋.简论小说《理智与情感》中的语言艺术[J].作品研读,2012,54(12):60-61.
关键词:外国文学;语言艺术;借鉴意义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环境孕育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又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又以文学作品的形式保存下来。每一个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其中民族的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赖以传承的主要方式,研究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既可以了解到作者所处国家的文化发展,也可以了解作品描述的时代背景,若想深入的了解外国文学作品,了解文学作品背后蕴含的千丝万缕,就不得不研究语言艺术。这既能满足我们的知识需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一、外国文学作品善用意象
优秀的作品大多是写实的,至少我们认为它描述的是真实的事情,但是其实文学作品中描述的不一定真有其事发生,主要是伟大的作家善于运用意象。优秀的作品描述的场景多能给我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往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意象是作者通过艺术手段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文学描述,往往描绘一个不曾发生过的理想世界,外国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运用意象,外国作家也善于制造意象。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的《在地铁站内》,是运用意象的巅峰之作,描绘了诗人在熙熙攘攘的地铁站中突然发现几张美丽的面孔时的愉悦的心情,呈现出一种平和、舒缓的意境。形式上采用自由诗体,使用隐喻的修辞手法,将眼前的美好事物同湿湿的、黑亮的树枝上的花瓣联想在了一起。外国文学作品善用意象,意象的描绘是外国文学作品表达感情的重要方式。
二、外国文学作品感情丰富
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堆砌,更多的是作者真实情感的表达,只有流露真情实感的作品才能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只有感情丰富的作品才能真正体现出作品的价值。文学作品中的感情不仅仅是作者对所描述事物的触景生情,更是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感情寄托,体现文学作品的真正价值。这些都是语言艺术的作用,质朴的语言可以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只有充满感情的语言才能使作品得到广泛的传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这句流传广泛的语言让每一个读到他的人心头一震,人们想到的不仅仅是哈姆雷特,人们关注的是自身和主人公的对比,是拿这些问题来拷问自己的人生。例如在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六便士不是指的货币价值,在书中也没有明确说明指的是什么,但是每一读过这本书的人听到这个名字,听到六便士,都会用心思考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的追求是否有价值,生活是否只有眼前的苟且。
三、外国文学作品语言生动灵活
外国文学作品之所以在国内收到广泛的欢迎,并不仅仅是由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读者的欣赏水平也有所提高,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外国文学作品语言的生动灵活,外国作品给读者一种真实的感觉,通过语言的描述使读者感觉到仿佛置身于作品描绘的世界中,类似于我们观赏3D电影一样,引起读者视觉和精神的共鸣。文学作品大多数是作者运用语言艺术表达内心的真实的想法,每一步成功的小说都有一个原形在小说背后若隐若现,甚至有些小说的人物原形就是作者自己,这也使作者对情感的表达更加准确到位,使读者感觉更加真实。例如在小说《巴黎圣母院》中,雨果描述了一个个生动真实的人物形象,敲钟人卡西莫多,几何形的脸,四方形的鼻子,向外凸的嘴,上帝把一切丑陋都给了他,他敢爱不敢说,最后在心爱的人被送上绞刑架时终于触动了自己内心的底线,拼命救出了艾丝美拉达,卡西莫多不仅仅代表着自己,这个任务形象代表着许许多多法国下层民众,那些把自己的命运和贵族命运相联系从不敢于反抗的下层穷苦大众。读者可以从外国作品中真实触摸到这些生动形象的人物形象,这些活灵活现的感情寄托。读者可以清晰的掌握人物形象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代表群体的悲欢离合,这些都是语言艺术的魅力。
四、外国文学作品语言清晰形象
关键词:语言艺术;创意;运用
(一)语言艺术的概述
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它是运用语言的手段创造审美的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通常,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包括有诗歌,散文,小说,剧本艺术(戏剧文学)四种主要的体裁类型。
(二)诗歌艺术
诗歌是出现最早的语言艺术,它的最初形式可以追溯到原始的劳动号子,在最初的发展阶段,诗歌与音乐、舞蹈三者常常融为一体,后来逐渐从中脱离出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诗歌是抒情性的语言艺术,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为我国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广袤苍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情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优美景象……寥寥几笔,就描绘得淋漓尽致。
再谈诗歌艺术在广告中的点睛之笔。沈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南的洋河弄,是绍兴著名的园林。最出名的莫过于词于壁间的一首《钗头凤》,游客听闻陆游与唐婉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纷纷慕名而来。
由此可见,诗歌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使之想要表达的情感很好地表达出来,利用语言艺术的魅力帮助沈园创造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三)散文艺术
在散文的发展历史中,最早出现的是历史散文,像《论语》平易精辟,《孟子》雄浑流畅,《庄子》恣肆……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最令我印象深刻,“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样的景象想必谁都不会拒绝吧,若稍作修整,用作现如今的房地产广告,也并不过分。
中国现代散文是在“五四”白话新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一时期的作家们积极投身于散文创作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散文风格。《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属于抒写平淡、冲和言志的小品文,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等作品,描写细腻,长于抒情,精致而典雅。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它的真情流露以及创作手法等对广告文案的创作也有很多影响,比如很多广告标题的一语双关,比如很多广告口号的押韵优美以及朗朗上口。
(四)小说艺术
当今社会,最普及、最流行的文字样式就是小说,小说跟散文一样,由古典小说开始,向当代小说开始发展,古典小说中四大名著就是最好的代表,《西游记》中个性鲜明的孙悟空,七十二变的特异功能,到现在还广为流传,之前也有以孙悟空为原型的广告,还有辨不清黑白是非却善良的唐僧的广告,《红楼梦》可以说是清代的小说巨著,里面涉及到的衣食住行,好多规矩都大有深意,因此也有一个学派专门研究红学,可见它的博大精深。《三国演义》、《水浒传》如是。
后来的外国小说鉴赏,和中国现当代小说风格截然不同,尤其是欧・亨利式的结尾,让我对小说的理解更深了一个层次。近两年来,一种以软文形式的广告突然风靡起来,简单来说,软文广告就是广告主写了一则故事,一则有关于自己产品的故事,故事中间可能有很多线索指向该产品,但由于读者深陷其中,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是则广告,虽然有被“欺骗”之意,但在我看来,像极了欧・亨利的小说。可见小说艺术对广告的影响也可见一斑。
(五)剧本艺术
剧本,一剧之本,是戏剧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可称为“戏剧文学”,如果再并上当代日趋重要的影视脚本,剧本艺术也可以更广泛地指称“戏剧影视文学”。与诗歌、小说、散文不同,剧本不仅可供人们阅读,更重要的是供舞台演出。电视广告很多都可看作是剧本演变而来的,剧本创作中的潜台词在广告中的地位也十分明显,潜台词,通常解释为:戏剧、电影表演技巧术语。指角色台词的内在实质。包括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等。其特点为:台词虽含有明确的具体内容,却故意将其意“潜”去,观众透过这些含蓄的语言,由语及义,可以明了台词所包含的潜在含义,却又留下思考咀嚼的余地。这原是戏剧、电影中的一种表现技巧,在文学中也早有移用,而广告也同样因潜台词的运用而更添其魅力和感染力。但是广告当中的潜台词不能完全等同于文学,因为在广告中不仅文字可以具有潜台词的功效,画面、文案以及实物广告中出现的各种元素都有充当潜台词的可能性。
潜台词在广告当中的出现可以分为很多类型,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每一种类型的潜台词广告都发挥着其他种类的广告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广告虽然没有明确突出产品的某种特性,甚至没有直接摆出产品,但广告中的画面和文字与广告所要表达的主题却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性,观众可以很自然地领悟其意。
这种类型的潜台词,没有像一般的广告那样直观地向观众展示其所要宣传的产品或劳务之功效或优点在何处,而是用一种隐晦的方法巧妙地将原意隐藏于广告表象当中,使观众不可能一下子便猜透其意,但广告中所表现的画面或文字却与广告人所想要表达的主题意蕴具有某种相似性或内在关联性,又使观众不用花很大的气力便可意会。从而达到一种含而不泄、藏而不露的另类广告效果。譬如,前些年纳爱斯集团所推出的一则形象广告――“下岗工人”篇。虽然整则广告中没有出现任何有关其产品的讯息,但是从广告中那充满豪壮情怀的歌曲声中,那一张张写满坚毅和自信表情的下岗工人的笑脸中,我们读出了这个企业浓浓的人文关怀,同时也让众多的中国下岗工人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二)运用某种修辞手法,将广告的真正用意巧妙地隐藏。
此种潜台词的用法相当巧妙,它因与某种修辞手法相结合,从而令其具有独特的表达功效和意想不到的惊人效果。先让我们来看一则曾获得国际广告节大奖的宣传广告:形容疲惫的丈夫打开房门,从房里走出的妻子幽怨地看着他,站在一旁的孩子陌生地看了一眼眼前的这个男人,转身便扑向母亲的怀抱。最后一个沉稳的男声:这个男子是某某广告公司的职员,他已经有三年因工作之故没有回家了。乍一看到这则广告,真的很难将其界定为一般意义上的广告,因为它既没有明确地摆出它所要宣传的产品或企业,更没有看到产品或企业的某种令人夸耀的功效或特性。然而观众只要略微动一下脑筋就可以明白这则广告的潜台词其实就是在凸现这家广告公司的所有职工都像广告中所出现的男主人公一样敬业爱岗,几年如一日地为公司辛勤工作,而忽略了家庭,以致自己几岁大的儿子连爸爸都不认识了。广告的表现手法确实有些夸张,但正是通过此种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深刻的意蕴,耐人寻味。这远比一味地在广告中大声地叫嚷着“我们广告公司的员工个个努力工作、爱岗如家”要好得多。
(三)广告词为突出产品的某一方面性能,而在有意无意中让顾客读出了不利于其他品牌的意义。
USP理论告诉我们在这样一个“产品至上”的年代,为了使自己的产品能从众多的相类似的品牌当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在产品身上寻找出一种不同于其他品牌或其他品牌从未提及的主张或承诺。但是,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科学技术普及迅速,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再富有创意的广告人也很难在产品身上找到一种别家品牌所不具有的优越性。这个时候,作为广告人的我们该怎么办?当年,推出市场已有一段时间的“喜立滋”啤酒就苦于产品的特色不明显,难以和其他众品牌相区别,而久久打不开局面,始终与百威、米勒清啤这样的国际大品牌有着很大一段差距,遂请来了著名广告策划大师霍普金斯来为其诊断献策。霍普金斯在车间负责人的带领下巡视了喜立滋啤酒生产车间一圈之后给出至今仍被业界叫好的一句话:“喜立滋啤酒瓶是用蒸汽消毒的”。这句话乍一听只是一句很平常的大白话,却一下子让喜立滋声名鹊起,一跃成为能和百威等国际名牌相抗衡的啤酒大王。为什么?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一则好的广告,一是宣传自己,二是打击别人”。虽然有《广告法》明文规定在广告当中不能有明显的攻击诋毁其他品牌产品的语言或画面,但是明的不行,来暗的还不可以吗?霍普金斯正是打了法律的一个球,道出了一句基本所有正规啤酒厂商都可以做到但又没有说出来的话,让人读出了它的话外之音:我们喜立滋的啤酒瓶是用蒸汽来消毒的,其他品牌的啤酒瓶我们就不敢保证了。如今,崇尚健康、卫生饮食的理性型消费者越来越多,他们当然更愿意购买有如此承诺的喜立滋啤酒了。霍普金斯的这一潜台词用得不可谓不妙!
从以上三种广告中潜台词的用法我们可以看到潜台词的确在当今的广告世界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六)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广告语是广告在一定时期内反复使用的特定宣传语句,使公众理解和牢记的一个确定的观念。好的广告语琅琅上口,使人耳熟能详,并且能够将广告传播策略压缩成精炼的、易于重复的、便于记忆的定位声明,且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适应需求,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产品,实现交换或推销。无论使用什么手段和方式,优秀的广告语是依靠语言艺术的魅力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影响。
然而,优秀的广告语不是一朝一夕想出来的,是从长期的语言艺术中提炼和感悟出来的。要遵循准确精炼、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标新立异的原则。比如雀巢咖啡的广告语“味道好极了”,脑白金的“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恒源祥的“羊羊羊”这些脍炙人口的广告语,想必大家脱口而出,更重要的是,这些出色的广告语言,能够深深得打动消费者,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广告语言是品牌传播中的核心载体之一,在与消费者的沟通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效果。广告的目的是将文化和商品零碎而抽象的意义表达翻译成消费者熟悉的语言,集中展示品牌文化的筋骨和精髓。
所以,语言艺术在广告中的表现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鲁迅:《集外集拾遗・诗歌之敌》、《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38页。
[2]朱光潜:《诗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50页。
[3]《钗头凤》陆游
[4]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46页。
金庸作品艺术的成功,不仅暗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有着独特的写作风格、典型的人物塑造与深刻的哲学意蕴,同时背后也有其娴熟的写作技巧和独有的艺术功力。尤其是在叙事中融入了影视剧写作技巧,是金庸小说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
一、小说中对电影语言艺术的应用
电影语言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充分具象性,通过画面突出其视觉效果,直接诉之于观众的感受。金庸有影视公司的工作经历,再通过深刻的艺术理论功底,下笔时特别注意少用修饰词,运用视觉形象鲜明突出的具象性语言来刻画人物个性、表现人物心理,进而烘托气氛、营造意境。这些都使读者在脑海中产生真实再现场景,如身临其境,亲身体会。
如《神雕侠侣》描写李莫愁弟子洪凌波时写道:
只见屋檐边站著一个少年道姑,月光映在她脸上,看来只有十五六岁年纪,背插长剑,血红的剑绦在风中猎猎作响。
同时电影语言也用来烘托气氛、描绘场景,就如同电影中常出现的苍鹰翱翔、火车呼啸而过一样,使小说更加具有现场感。如小说《鸳鸯刀》的开篇:
四个劲装结束的汉子并肩而立,拦在当路。
若是黑道上山寨的强人,不会只有四个,莫非在这黑沈沈的松林之中,暗中还埋伏下大批人手?如是剪径的小贼,见了这麽声势浩大的镖队,远避之唯恐不及,哪敢这般大模大样的拦路挡道?难到竟是武林高手,冲著自己而来?
开头一个镜头加一个悬念,使气氛一开始便骤然紧张起来,读者也被一下子吸引了进去,这四个人是谁?小说中的“自己”又是谁?结局又会怎样收场?结果,这四个号称“太岳四侠”的四个喜剧人物,只是跑龙套的配角,武功平平。随剧情的推进,气氛逐渐缓和,紧张的氛围也慢慢变淡。
这正是在电影文学中常出现的描写方法,通过人物与气氛的反差,来达到更好的矛盾效果,更好的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二、小说中对成套镜头的描写
金庸也常用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多成套的镜头来描写宏大的场面,再加上一些长短镜的运用与搭配,其如椽妙笔如同一部摄影机,每扫过之处,都将
剧情的更迭、人物的刻画、心里的变动描绘的淋漓尽致,有“过电影”的功效。
最经典的如在小说《天龙八部》描写少林寺大战时,金庸利用了成套镜头的写作方法,让读者大呼过瘾:
但听得蹄声如雷,十余乘马疾风般卷上山来。马上乘客一色都是玄色薄毡大氅,里面玄色布衣,但见人似虎,马如龙,………前面一十八骑奔到近处,拉马向两旁一分,最后一骑从中驰出。
先是听到马蹄声,镜头给了远景,之后渐渐逼近,让人期待着看到是谁到来,竟然有如此阵势,十八骑散开,乔峰出场,并给以特写:
这人正是萧峰。他自被逐出丐帮之后,只道帮中弟子人人视他有如寇仇,万没料到敌我已分,竟然仍有这许多旧时兄弟如此热诚的过来参见,………最后这句话中,旧情拳拳之意,竟是难以自已。
至此,悬疑解开,乔峰出场,通过语言和形象,读者心中产生了一种浓烈的英雄之气,激荡了艳羡之情,为其折服,为之倾倒。镜头转向阿紫等人,丁春秋与乔峰的交手,乔峰与段誉饮酒,虚竹出场,且与丁春秋相斗。镜头特写时而给虚竹,时而给乔峰,同时还兼顾段誉。当六人三对三都开始相斗之时,镜头也不忘通过远景扫过群雄,通过众人的称赞交谈来变现出三兄弟的不同性格、不用个性。
这一场描写是《天龙八部》中最精彩的一场,众多人物无论主角还是配角都有着细腻的描写,虽让人人压花缭乱,应接不暇,却也井井有条,一目了然。
三、小说其他影视剧技巧应用
除上述技巧外,金庸也常实用电影中的定格、慢镜头、蒙太奇等技术来更好地推进剧情、刻画人物、烘托氛围。
定格镜头,指出现一个固定不变、特征鲜明的画面,让人意犹未尽,浮想联翩。如在《倚天屠龙记》的结尾:
张无忌回头向赵敏瞧了一眼,又回头向周芷若瞧了一眼,霎时之间百感交集,也不知是喜是忧,手一颤,一枝笔掉在桌上。
又如慢镜头即把原有的速度通过放慢来展现。如在小说《射雕英雄传》第十八回中,金庸写欧阳克与郭靖比武,本来两人在树枝上打斗,最后还一起坠落,这是极快的事情,而金庸却把他们一一拆解开,一招一式地战死在读者面前,到最后一起下坠时,也是不慌不忙,井井有条地叙述下来。
电影中的蒙太奇镜头,可使作者灵活地用来衔接过去和现在,也可以是多条线索共同发展。如《笑傲江湖》中,令狐冲怀念与小师妹一起练剑;在《倚天屠龙记》中,金花婆婆回忆当年在光明顶的场景;张无忌脑海中反复出现的母亲临死时的告诫;《碧血剑》中,温仪回忆金蛇郎君的英姿;《连城诀》中,狄云回到最初和小师妹练剑的山洞中睹物思人,对小师妹的神伤等等,都利用了这种写作技法。通过这样的反复穿插,不断比对,读者更加感慨主人公命运的多舛和不幸,也对破坏这种幸福的伪君子们恨之入骨。
一、情感――教学语言的血液
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心理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对教育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他就会热爱学生、热爱所教学科,带有情感的教学语言,在教学活动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相反在教学语言里,如果没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那么学生对知识的感触就是迟钝的。
二、生动――教学语言的活力
常言道:“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一句话也能把人说恼。”可见,语言的效应,数学教师的语言,更是举足轻重,充分发挥语言艺术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否则适得其反。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准确、具体、生动形象,应随教学内容抑扬顿挫。引入新课时要用联想、启发、寻觅性的语调定义和公式的建立,要用轻快喜悦的语调强调重点,要坚定不移,落地千钧。语言要流利简练,音量要适中,既要注意严谨的科学性,又要通俗易懂、风趣、幽默。
三、简洁――教学语言的本色
简洁的语言要求用比较少的语句表现比较丰富的内容,而没有多余累赘的部分。语言大师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肤浅的藻饰”。这个见解是极为深刻的,对问题越是理解得透彻、深刻就容易抓住问题的实质、一语中的,相反抓不住问题的实质,重点重复嗦,名词术语一大堆,但学生就是搞不清主要脉络。简洁的教学语言,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教师对教学内容掌握的深度。
四、教学语言的表达,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从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周围教师的教学效果发现,语言艺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教师对所教授的学科必须具有相当的知识素养,才有可能去传道授业解惑,一定的知识水平是从事教育的基本条件,这一点是不言自明的。但是,知识渊博的人教学效果就一定好吗?
知识渊博对教学是肯定的,它能用深刻的见解充实学生的头脑。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有的教师在专业方面造诣很深,著述很多,但教学效果并不好,原因在哪里?原因就在于教学效果并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水平,还要有一定的教学技能。而教学技能重要的一项,就是教学语言的技能。教学实践证明,要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就是巧用语言艺术的能力。
关键词:叙事策略;现代主义手法运用;语言艺术
铁凝作为一位80年代崛起的优秀女性作家,不仅能够熟练运用中国传统文学的写作手法,而且能够较好的吸收新时期的现代主义创作手法,实现古今交融,中西结合的独特审美艺术。她在新世纪短篇小说的创作过程中经常运用荒诞化情节和隐喻性象征等写作技巧,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忽视的事件和场景变得突出而有意味,拓展了小说有限的文本空间,用浪漫的风格演绎平凡的生活,使小说整体上拥有诗意浓郁、意境深邃而又摇曳多姿的艺术表现力。
一、荒诞化情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价值观受到资本主义堕落思潮的强力冲击,贫富阶级对立矛盾激化,人与人之间情谊淡薄、责任感缺失。铁凝基于这些问题,写出了一系列的具有荒诞化情节的短篇小说,言语含蓄,批判锋芒含而不露,显示了其高度的社会洞察力与社会责任感,以及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
《谁能让我害羞》揭示了城乡对立的现实矛盾。少年千方百计想得到女人关注的心思以及“一身的西服围巾花领带,耳朵上还扣着一副庞大的耳机”的怪异装束,因为女人拒绝他引用矿泉水的要求而拔刀相向,甚至在窘迫慌乱之间无法辨别杀一个人与逼一个人给他一口水喝哪个罪过更大,这些荒诞的行为体现了一个羡慕美好生活的下层劳动人民的自卑与渴求,让人心生怜意。而女人对少年的鄙夷嫌弃和那种时刻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则是显示了上层社会与下层劳动人民的深深隔阂,文中没有出现具体姓名,因而少年与女人便成为两个社会群体的代表,两人刀枪对峙的画面昭示着富人与弱势群体之间的斗争意识,极具社会现实意义。《告别语》显示了铁凝对日渐冷漠的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处模式的探索。主人公朱丽长期居住于舅舅家却几乎与他们没有交流,因为母亲长期遭受家庭暴力而在婚礼现场出现母亲眼底淤青的错觉,最后竟然无视对自己照顾无微不至的未婚夫弃婚而逃,明白揭示出了现代人之间缺乏真诚信任与沟通的精神危机。邻居小宝由对访客漠然相对到大声说出“再见”的转变打动了朱丽的心,促使她反思自己曾经的冷漠自闭行为,并通过她为手机充电这一行为传达出她开始外部世界敞开心扉的心理转变,得出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与信任的主题,作者对于社会精神危机的深沉忧虑呼之欲出。
二、隐喻性象征
铁凝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中能够以小见大的点滴事物,她喜欢在讲述这些点滴事件的过程中注入自己对事件的感动和对人生的领悟,具体的事物与抽象的精神有机结合,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二者相得益彰,在思想内容上呈现出兼收并蓄的广阔画面,不仅在能够取得很好的叙事效果,而且能够诗意含蓄的反映文章主旨。铁凝短篇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独立性象征,二是整体性象征。
对生活中常见的具体事物赋予作者所要传达的象征意义,含蓄的透露作品主题的某一方面,进而达到独立意义的象征作用是铁凝短篇小说中常见的手法。如《风度》中,胡晓南所定的具有异域风情的“法兰西”餐厅的名字,象征着充满新奇与风情的都市文明,代表着曾是农村少女现已成为“城里人”的程秀蕊心中对城市美好生活和都市文明风度的渴望与向往;《春风夜》中赵女士家不准保姆碰的土鸡汤,象征着现今社会的贫富差距。在铁凝的短篇小说中,还有一种区别与独立性象征的整体性象征,即作为一个总体形象贯穿作品始终,完整的表达作品的寓意和主旨。《风度》中反复出现的风度一词贯穿作品始终,让读者和主人公程秀蕊念念不忘,她那一生想要追寻和靠近的“风度”,象征着一种城市文明和优质教育所熏陶出的优良品质,这种品质是程秀蕊所钦慕的,也是现今的浮躁社会所缺少的传统美德之一;《伊琳娜的礼帽》以“礼帽”这一意象作为小说的总体象征,它象征的婚姻的忠诚与责任。旅程中,“礼帽”由伊琳娜手中转到了瘦子手中,象征着两人之间的暧昧行为已经对婚姻的忠诚与责任造成了损害,在欲望的面前受到了挑战,在旅行结束后,“礼帽”又回到了伊琳娜的手中,象征的责任感与忠诚度的回归,表现出人在欲望与诱惑面前应该学会拒绝的文章主旨。
铁凝自八十年代起,以其笔耕不辍的辛勤耕耘创作出了无数佳篇,她始终密切关注处于时代变化中的中国普通人的生活境况,充分开掘生活的底蕴,她将饱含温情与智慧的笔触指向深层的人生探索,读者在对其作品中平凡人物进行品读的过程也是对自身心灵的审视过程,在她的引导下,我们能够感受到现实社会所缺少的人文情怀与温馨伦理,让我们依旧能够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人充满关爱。
参考文献:
[1]铁凝:《铁凝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关键词: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策略
梁启超、王国维、等文学大家皆认为,文学艺术能给予国民以心灵的慰藉,陶冶人的情感,拓展人的精神空间。语文教材选择的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对社会和人生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教学应发挥的作用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分量可见一斑。而小说教学又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一、高中小说教学的现状
学生拿到语文书时,往往最先翻阅的就是记叙文或小说单元,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本该预示着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鉴赏小说的能力。可是,在现实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事与愿违,存在以下赘鑫侍猓
1.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读小说的兴趣一般只在故事情节上,喜欢阅读武侠、探案等类型的小说。对于他们而言,好小说的标准只是故事情节是否惊险离奇,引人入胜。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指出:“爱好故事本来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应去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而读小说若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是舍本逐末。
2.学生自主感悟少,教师牵引分析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与理解,往往是通过自己预先设计好的一连串问题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锁定学生的思考方向。学生习惯顺着教师指引的方向往前走,久而久之就会缺乏自己的主动性、思考性,从而对教师形成一种依赖性,等到他们自己接触阅读材料的时候,往往就会束手无策。同时,教学中教师也经常把本应该是个性化、情感化的阅读演绎成单纯的内容分析,重理性轻感性,重认知轻情感,教师往往带领着学生对小说指手画脚,缺乏对小说中人物处境的体验、理解。
二、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
阅读应该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学到有关小说阅读的规律性知识,又要让其能对文本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才是有效的教学。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小说的习惯和文本意识。那么,我们在小说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呢?
1.朗读法
朗读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但同时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朗读需要读者对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从听觉方面赋予作品以新的艺术感染力。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容易深入人物,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充分感受到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深刻感知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体会小说文字的精妙,与作者产生共鸣,对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得更加透彻。
言为心声,语言是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朗读,学生必然会认真揣摩人物内心的情感,从而能领会不同人物的性格。如《情真意切释冰嫌》颇有些颠覆学生印象中对于宝钗和黛玉这一对“情敌”关系的理解。黛玉在贾府虽受到贾母的疼爱,但她生性孤傲又敏感自尊,不会轻易向别人袒露心扉,素日里对宝钗有猜嫌,把宝钗平日待人的大度也视为“藏奸”,可是这样的她居然向第二次前来探病的宝钗把自己所有的痛苦全部都呈现了出来,显然应是被宝钗所感动。宝钗对黛玉的病十分关心,提出食疗,滋阴补气,是希望从根本上改变黛玉身体虚弱的状况,这是一种真正的关心,正是宝钗情真意切的关怀让黛玉心中的猜嫌涣然冰释。所以在《情真意切释冰嫌》中,黛玉的语言没有其他地方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尖酸刻薄,而更多的是坦诚、自责,一种温情脉脉的倾诉;宝钗的语言是细心,真挚如姐姐般的关心话语。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朗读品味,不难体会本文中黛玉体现出的性格特征是真诚坦率,宝钗体现出来的是善良体贴。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把握时机,紧紧围绕课文内容大力营造愿读、乐读的浓厚氛围,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投入到角色朗读中,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也会随之增强,也会重视借助人物语言探究人物形象的特点,而不是仅满足于文本记叙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2.编排课本剧
与朗读相似,学生可以根据课文的情节或一个片段编排课本剧,分不同角色进行表演,在语言之外,借助表情、肢体动作等来更好地实现角色的塑造。角色体验能促使学生凭借自身的知识经验、生活阅历及想象能力对小说中所表现的人物的种种言行举止进行细致入微的品味、揣摩和猜想,从而让表演更加形象逼真。以《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为例,“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角色体验时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想象自己第一次去亲戚家做客时会有怎样的心态,进而理解初入“与别家不同”的外祖母家的林黛玉的谦虚谨慎;贾府的几位小姐明明才情学识都很高,而贾母却偏偏说出这样不屑一顾的话语,联系封建社会中女子地位比较低下,素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背景进行思考,学生就不难理解作为封建大家庭的家长贾母不主张女子读书的心态和说话时的表情了。
课本剧所营造出的轻松的学习氛围既可以让参与角色表演的学生通过揣摩,自己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领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也能让观看表演的学生通过演员的表演领会小说的内涵。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编排剧情时,还要注意应该充分表现出故事情节中的剧情冲突,让人物在矛盾冲突中更好地展现性格特点,达到让学生深刻理解的目的。
3.影视欣赏法
影视剧作可以把小说中的声、形、色展示得淋漓尽致,为学生创造出更逼真的体验。合理地利用这些影像资料,使小说阅读教学与电影、电视欣赏结合起来,充分展示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的魅力,为学生创造更多信息交流的学习环境,能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强烈兴趣和热情,对小说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如多数同学对明清时期富贵人家的生活场景并不了解,讲授《林黛玉进贾府》时,可以安排学生欣赏电影《红楼梦》中的相关片段,使学生对人物的居住环境、穿着打扮、生活礼仪等获得直观的认识,真切地体会到当时的环境背景,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刻画做铺垫,从而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当然,小说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解读文本,语言文字的表现空间是影视作品无法完全做到的,而且影视作品又带有导演的意图或演员的理解把握,所以不能以影视欣赏来代替语言艺术的欣赏。但对于难以解读的内容,则可以借助影视体验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帮助解读。
教师要调用各种有效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亲历体验,才能让学生获得真切的心理体验,达到感同身受的最好阅读境界,从而爱上小说阅读,并掌握鉴赏小说的技巧,实现小说阅读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建构主义 小说 阅读 模式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同伴互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小说阅读,本来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工作,然而面对语文课本中的名篇佳作,许多教师满足于将教学参考中的诸多资料翻讲给学生,然后用测验、练习巩固强化此种翻讲的知识。这种小说教读的模式,剥夺了学生阅读的思维主体性,淡化学生阅读感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阅读方式。生本教育所提倡的主体性阅读,究其实质是对这种教学模式的一种抵制与纠正,终极目的是实现小说阅读主体的回归,推动主体在阅读中构建和创新。
一、将小说阅读整合拓展至“大语文”框架下并和写作相接
小说整合性的阅读,可以集中时间,各个击破,省时省力,而且在不断循环往复的阅读积累中使学生构建了小说读写的能力系统,是在导学下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建构。整合的依据立足于学生的学,其阅读基点是教材,其基本过程是利用课文这个语言载体,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设计与课文有血肉联系的“写”的内容,从而达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目的,由此读与写相辅相成,螺旋上升,打成一片。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使作文教学立足教材、围绕教材,拓展放大,从低到高,从浅至深,逐渐使学生形成自己完整的写作能力系统。这样我们可把教材作为一个点,击出去,形成波纹效应,涵盖文化、生活。
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我尝试将一个学期的两个单元的小说篇目整合在一起,集中进行读写训练。同时分析几篇小说中的人物,探究几篇小说情节的共性,其它类推。以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为例,可以将第一单元的《项链》和第四单元的《珠宝》、《麦琪的礼物》整合在一起,重点探讨三个问题:三篇小说在情节方面有相同之处吗?小说所塑造的主人公在性格方面有多面性吗?突变的情节对人物塑造有何作用?这样整合的意义在于抓住核心,各个击破。等到学生有了一定的的阅读理性积累,我甚至选择将小说阅读拓展到电影题材,汇导至“大语文”框架中。在小说阅读中我们所关注的人物、情节、场景、细节,在经典电影中更是得以彰显。整合教材,欣赏电影就是紧紧抓住二者的共同点,继续整合二者的共性,层层深入,汇导成大语文的理性认识:处处有语文,语文是思想,是文化,是生活。
学生在大语文的框架中,不但分析小说人物,还可分析影视人物,更重要的是他不再满足于这薄薄的课本,喜欢阅读,喜欢思考,留心生活,记录点滴体会,交流探讨,语文素养得以提升,这是令人欣喜的。那么接下来,另外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小说阅读教学最终的落脚点在何处?我认为整合也好,拓展也罢,还是要落在写上,这即是新的起点。我们可将小说和写人记事类记叙文提炼出来几个共同点,进行写作训练,兴趣浓厚者可写一短篇,能力稍差者可写一记叙文。写的同时也是一个调动阅读知识储备的过程,在促进着阅读能力的提高,退其次通过小说的阅读至少提升了记叙文写作的水平,何乐而不为?
当然操作时要注意,不能以影视欣赏来代替语言艺术的欣赏。小说是语言艺术,与电影这种视觉艺术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所区别。影视语言具有画面形象的确定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小说作为一种用文字描绘出来的文学形象,在读者心目中仍然是不十分确定的,读者引发的想象,可以说是各种各样的。我们要以影视作品作为阅读的迁移和深化,不能反客为主让学生放松了对小说文本的解读。
二、以生为本,质疑探究式多元个性化阅读
语文教学目前多是一切以教师为准,教师上课又是以教学参考书为准,课上用教参中的阐释解读文本,课后采用大量的训练来强化这种阐释。其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小说单元成为学生下课最爱看上课又最不愿听的单元,因为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是能动者,而是被动的接受者。
其实参考书中的见解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因此,我们可以它提出质疑。如阅读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对玛蒂尔德的解读就可以从正逆向两个方面去思考。可以说玛蒂尔德很虚荣、追求享乐;但用“人本”理论去分析,就可以看到她有许多可贵的品质:坚强、质朴、诚信、吃苦耐劳等。人物形象的矛盾与复杂,构成了艺术典型。我们如果用固定的思维思考问题,那就只能看到一成不变的东西,假若敢于质疑,注意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分析问题,那就会领悟到意想不到的内容。
阅读中的质疑,表明阅读者处于积极思考之中,有了积极的思考,才会有深入的发现。那么,怎样在阅读中质疑呢?可以由教师质疑,并由此激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其积极性,通过引导、研(读)讨获得新的见解。也可以由学生质疑,学生在阅读中记下疑点,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出本组共同的疑点提交。全班同学根据小组的疑问,展开讨论,鼓励在各种意见的交汇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更可以采用对比(比较)的质疑方式,也就是将不同的文章加以对比,在比较中得出自己的阅读感悟。如《项链》与《珠宝》在情节、人物、主题上有什么异同?在质疑与探究中,学生有了阅读个体的独特感悟,这种对作品多元的个性化阅读,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自思、自得中构建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
这两种小说阅读模式与生本教育的推进是密切相关的,是对“阅读主体”的承认与建构,在小说阅读的教学实践中,将发挥积极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学科教育,1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