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交媒体的利与弊范文

社交媒体的利与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交媒体的利与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交媒体的利与弊

第1篇:社交媒体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微信;大学生;社交;影响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日益进步,在一系列技术支持下,智能手机等新兴媒体快速发展起来,在大学生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而针对智能手机的微信这一手机网络社交应用的推出,更是受到了广大大学生的青睐,对大学生的社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微信概述

微信是由腾讯公司推出的一种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聊天软件。通过手机、平板、网页,用户可以快速对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等进行信息的传输。并提供公众平台、消息推送、朋友圈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还可以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2微信受大学生青睐的原因

微信之所以深受广大大学生的欢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微信相比其他软件资费非常的低

微信花的是流量,而不是钱,并且花的流量非常少,在有无线的地方还可以免费使用,因此相比其他软件,资费非常的低。

2.2微信具有很多娱乐化和实用性的功能

它满足了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追求和好奇心,微信信息的传输不仅可以采用文字的方式,还可以结合视频、声音等实现多种资料融合的传输,并且通过微信可以进行手机定位,寻找周围同样在使用微信的人,使大学生感受到了全新的移动沟通的乐趣,实现了更加多元化的交流,使爱好新鲜感的大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有趣。

2.3微信对大学生的社交圈进行了极大的拓宽

微信通过寻找附近的人、漂流瓶、摇一摇、二维码等方式对大学生的社交圈进行了极大的拓宽。

2.4微信的设置具有人性化的特点

比如说,在用户通过QQ账号对微信进行登录时,软件就会对同样使用微信的QQ好友进行自动的搜索并推荐,同时,微信也可以对通讯录中使用微信的好友进行扫描,方便用户添加。

3微信对大学生社交的影响

随着智能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发展和在大学生中的普及,以智能手机为平台的微信成为了大学生日常沟通交流的常用工具,对大学生的社交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

3.1微信对大学生社交的有利影响

3.1.1微信极大地扩大了大学生的社交圈子

大学生在通过微信添加好友时,最先添加的是手机通讯录和QQ上的好友,这种好友圈已经比较的固定,通过微信,大学生可以进一步的加深与好友圈的关系。另外,微信的查找附近的人这一功能,使地理位置间隔在一定范围内的微信用户可以相互的查看添加,拓宽好友范围,实现陌生人向熟人的转变,同时,微信漂流瓶和摇一摇的功能可以使微信用户匿名发送信息,并且接收者具有任意性,对地域的限制进行了突破,实现了匿名的交友。

3.1.2微信使大学生社交信息的传输变得更方便快捷

一种交流工具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有效的信息的传达,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微信可以依靠网络进行视频、文字、语音短信的快速发送,并且可以多人群聊,在形式上丰富了用户与微信好友之间的联系。并且,微信的资费仅是很少的流量费,视频、语音等更是免费且没有距离的约束,这些都增加了微信在信息传输方面的优势。此外,微信还融合了微博和QQ的功能,实现了信息的即时性,用户在在线的状态下可以快速的接受和反馈信息。

3.1.3微信使大学生的社交内容变得更加的丰富充实

作为一种大众媒介的表现形式,微信融合了微博和手机QQ的功能,但它既不同于微博,也不同于QQ,是介于它们之间的应用。通讯录、语音、视频、文字、漂流瓶、摇一摇等各种因素形成了微信特有的社交方式,满足了大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多方面的需求,并对智能手机进行了充分的利用。

3.2微信对大学生社交的不利影响

3.2.1微信易上瘾,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生过度沉溺于微信,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一方面,部分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现实社交不如意的情况下,他们会对微信产生依赖,过度沉迷于这种虚拟的社交活动中,导致性格变得孤僻。另一方面,微信可以快速的接收和反信息,在离线的状态下也可以进行信息的传输,造成一些大学生对微信信息的更新时刻不忘,经常会拿出来查看,对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3.2.2不良信息的传播对大学生腐蚀

微信会使大学生在社交中产生认知偏差,不利于大学生的人格养成。作为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社交平台,在不良信息的传播上,微信很难进行监控,出于对娱乐效果的追求,大学生在对这些不良信息的浏览时缺乏足够的免疫力,而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养成的阶段,这些不良信息很可能会对其人格的养成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3.2.3增加了受不良人士侵害的可能

微信的开放性会使大学生社交中的个人权利受到侵犯,以微信为平台传输的过多的广告等骚扰性的信息使大学生不胜其烦,查找附近的人等功能增加了大学生与陌生人的接触,有的大学生在好奇心理下与陌生人相见,增加了受不良人士侵害的可能,对大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4结束语

微信作为大学生广泛使用的网络社交工具,对大学生社交的影响较大,要理性认识利与弊,正确对待。要有节制合理的利用微信,自觉抵抗不良信息的影响,使微信真正成为大学生在社交中的好平台,要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翟臻.浅谈微信对大学生社交的影响[J].无线互联科技,2013(08).

[2]苏芸.基于大学生群体的微信使用研究初探[J].华章,2013(16).

第2篇:社交媒体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微商经济;发展原因;发展困境;发展建议

引言

这是一个网络时代、信息时代,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经济活动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电子商务迅速发展起来,而移动网络则带动了微商经济。二零一五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报告显示中国移动网民已达到八亿,如此庞大的市场份额,众多企业纷纷在移动互联网中展开业务,利用移动社交软件占领市场。在微信、QQ等炙手可热的社交通讯工具迅速普及的大背景下,微商作为一种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开始被消费者认同,微商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微商营销模式,经营成本低廉,信息传播快,传播实效性强。但微商经济发展不到两年的时间便毁誉参半,陷入发展困境,值得我们深思。

一、微商经济

微商是一个新概念,是基于社会化媒体或移动社交存在的一种全新形式的电子商务模式,以社交平台朋友圈经济为切入点,属于一种社会化分销模式。微商的“微”不是特指微信,微是微小的意思。其主要分为两种模式:基于微信公众号的B2C,即Business-to-Customer,基于朋友圈和QQ空间的微商,即Customer-to-Customer。微商是去平台化、去流量化、去品牌化的。

2013年,微商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各类微商大会将微商指数推向高峰。在各类媒体的推波助澜及社会舆论引导下,2014年“微商热”几乎达到顶峰,普及度越来越高。2015年传统行业也开始试水微商模式,微商经济功能初见端倪,微商行业迅速发展起来。

微商购物模式商品种类多,简单便捷,但商家没有成熟的交易系统、信用保障和维权机制,仍处于无序发展状态,缺乏规范运营机制,非常不利于微商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应尽快针对微商经济制定引导性政策,促进微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微商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微商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毋庸置疑,不到两年时间便迅速普及,经济效应初步形成,各类商品开始在朋友圈内销售,通过产品口碑和投放广告招收商,队伍越来越膨大。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微商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一)平台成熟、海量用户

2008年中国3G网络实现商业运营,移动互联网的网络速度明显提高,容量越来越大,支持的业务形式越来越丰富。2010年4G网络开始建设,2012年实现商业运营,移动互联网技术水平再次提高,实现超高速数据传输。4G网络融入了MIMO技术及VSF-OFDM接入技术,利用RRM技术解决业务流QOS要求,编码方面则融入了Turbo码、LDPC、级连码,支持多媒体通信。移动互联网的空前发展,为智能手机发展和移动应用提供了物质基础。二零一五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报告显示中国移动网民已达到八亿。截止2015年,使用微信支付的用户达到4亿左右。毫无疑问,微信、微博、QQ等网络社交平台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都是潜在消费者,这些平台为微商经济提供了消费者。

(二)入市容易、社交属性

微商营销模式,无市场准入条件,既可以作为个人营销行为,也可以作为团体营销行为和企业营销行为。并且营销投入少,时间短,传播速度快,收益高。微商经济利用的是社交经济实现经济效益,通过朋友圈图文分析的方式将商品展示给熟人,向熟人推销商品,营销对象多为亲朋友好,彼此间已有一定信任,基于社交关系的感性影响,营销成功率更高,无需昂贵的广告费和宣传费,营销效果非常好。

(三)经济动因

从另一方面来看,微商的迅速发展是一种必然结果,这是经济动因引导的结果。通过对微商营销成功案例分析来看,前期虽然以销售商品为主,但实际上商品零散销售效益低。后期则是选择扩大营销范围,通过批发形式增加效益,利用批发差价来获得利润。因此,微商们就会通过发展一些想要利用微信平台赚钱的年轻人作为,加上它入市便捷,工作内容简单,大批想增加收入的人兼职就可以做(《2015年中国微商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微商从业者中71.83%为兼职),这些人对商品进行再次宣传和扩撒,使得微商经济快速膨胀。

三、微商经济陷入发展困境的原因

首先,微商的入市门槛低、监管真空、盈利快速等因素综合起来,导致寻求快速致富的部分人随便做个产品就铺微商渠道,比如某些毒面膜毁容事件,使得微商市场产品良莠不齐,声誉不佳,直接影响微商经济的持续发展。

其次,微商是基于社交产生的信任关系,是典型的社交分销模式。虽然这一方面降低了营销成本,但是微信里能建立社交关系的人数毕竟有限,就算把好友1000人上限都加满,其中会选择购买产品的人数不超过三分之一,重复购买的更少之又少。并且频繁的广告刷屏,会使人们失去兴趣;产品使用周期性等,都导致收入受限。

再次,微商经济发展迅速,相应的监管机制不够成熟,很多消费者享受不到售后服务,更难以维权,造成的信任危机很难修复。

在以上客观条件下,当微商难以把商品在朋友中直接销售出去,就会争取通过发展来实现营销裂变。将商品批发给,让来销售。而依然面临前面分析的问题,只能再发展下线,将商品批发给下线,商品价格再次提高,几块的商品被抬到几十,销售难度再次升级。早期微商关心产品销售,而现如今太多微商关心的并不是产品,而是怎么样招。甚至有些不良微商通过伪造聊天记录,利用微信对话生产器生产虚假转账记录和聊天内容,制造微商可以赚钱的假象吸引好友加入。

最后,微商尚处初级阶段,制度、团队管理、自媒体营销都不够完善,也缺乏专业人才,很容易出现破坏价格政策、分销层级混乱、一盘散沙的状态。社群缺乏稳定性。并且过度依赖微信朋友圈,政策性风险很大。

四、针对微商经济发展困境的解决对策

从现在微商经济发展机制来看,若不进行改革只能是穷途末路。上述分析可以知道,造成微商经济发展陷入困境的因素很多。若想解决微商经济发展困境,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微信产品应合法规范,并且多样化。要对入市产品严格管理检测,减少三无产品混杂其中。其次,微信运营商要加强监管,针对暴力刷屏进行检测,及时封停恶意刷屏用户,净化微信社交环境。再次,要建立消费者维权机制,建立第三方监管制度,约束商家行为,提高微商入市门槛,设置实名认证和保证金制度,维护消费者权益。还要建立举报机制,对一些销售虚假产品或进行虚假宣传的商业,要没收保证金,封停账号,并追究法律责任,净化微商市场。另外,微商行业要加强培训管理,对制度科学化、渠道立体化、团队管理有效化、营销自媒体化、产品人格化、用户社群化等内容进行研究,完善整个行业的规范有序。最后,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微商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我国政府应尽快针对微商经济出现相关政策,明确微商经济发展权责,相关法律法规,为微商经济发展提供导向,使微商经济能够规范化发展。只有实现规范化、法制化,微商才可能持续发展。

五、结束语

微商经济随社交媒体的普及应运而生,现阶段存在产品混乱、管理无序、生命周期短等各种问题,难以维持持续发展。因此,应在产品合法化多元化、团队规模化、用户社群化、渠道立体化、平台规范化、营销自媒体化等全方面改进提升,以促进微商经济的持续发展,维护消费者权益。

参考文献:

[1]李华丽.从理性选择到感性体验――经济类型变动中的选择方式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4,06:6773+92

[2]肖艳.经济分析的伦理基础――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道德重塑[D].成都理工大学,2015,04:122123

[3]赵冰莲.身在微商圈――关于微商市场现状的调查分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4,01:4043+93

[4]李小文.基于统计建模的微商现状调查分析与前景预测――以杭州市为例[D].北京邮电大学,2014,16(11):129132

第3篇:社交媒体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发展特点 辅导员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a)-0223-02

当前,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对社会经济文化变革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加强数字文化内容产品和服务开发,建立数字内容生产、转换、加工、投送平台,丰富信息消费内容产品供给”。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中指出,2012年以来,移动化和融合化已经成为中国新媒体发展与变革的主旋律。中国的新媒体发展无论从数量上还是速度上都达到了惊人的水平。

1 新媒体发展特点

新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它除具有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

1.1 新媒体的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发展速度持续加快

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社交媒体、大数据、物联网等门类都已成为新媒体发展的关键词。新媒体已经全方位地覆盖到了百姓生活。根据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最新公布的数据,目前新浪微博的激活用户数量为2.81亿,每日活跃用户数为6020万;而腾讯微信的激活用户数量达5.32亿,每日活跃用户数约为1亿。这些新媒体的影响力有多大?微博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人时,你就像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人,你就像个布告栏;超过1万人,你就好比一本杂志;超过10万人,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0万人,你就成了一家电视台”。对于大学生来说,一方面从新媒体中摄入大量的信息,另一方面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也正在扮演“自媒体”的角色。

2005年12月,人人网首次公开,到2010年12月宣布激活用户数量破亿。新浪微博实现这一成绩仅用了18个月(2009年8月-2011年3月),而腾讯微信更是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缩短了4个月(2011年1月-2012年3月)。微信虽然起步最晚,但是后劲十足、发展最为迅猛,目前无论是激活用户数还是活跃用户数都已经超过了新浪微博和人人网。智能手机的出现,衍生出“移动端”的概念,而正是这一概念被业界视为“新媒体发展的转折点”,人们的阅读、发帖、社交、消费、娱乐等习惯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2013年的数据统计显示:就内容选择上,新闻资讯、社交媒体、地图导航已经成为第一批手机使用量超越桌上电脑的板块。这一趋势,还将持续蔓延。

1.2 新媒体的使用需求多样化

随着新媒体类型和规模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从最开始通过网络及时获取信息,到后来电子学术网络的发展用以辅助学业,再到后来社交网络的兴起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网络距离,以及支付宝和网络购物对几千年来交易过程的颠覆,大学生始终是网络(包括新媒体)使用的“先锋队”和“尝鲜者”。有学者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出发,认为新媒体的使用可以满足大学生“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有研究者通过自编的《大学生网络心理需求问卷》,得出大学生使用网络是基于满足“交流动机”“人际关系”“情感宣泄”“目标规划”的四种需求。其实,无论是哪种分类方式,根据受众的“需求与满足”理论,如此之大的使用规模,足以说明大学生受众正在从中享受着需求的被满足感。只是,这些来自于新媒体的满足感虽然获取很容易,其实际的价值水平仍然尚无定论。

1.3 新媒体的发展弊端日益凸显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句话生动地传达出当前新媒体发展对人际关系的冲击。表现上看,这是从人际关系转变为“人机关系”的过程,而实际上,更大的隐患存在于大学生行为角色的混淆。脱离现实自我,随时随地沉溺于网络上的“理想自我”或“虚拟自我”。新媒体的蔓延使大学生的线下社交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将会损害他们的心理健康。跟传统媒体时代相比,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案例数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新媒体带来的“信息轰炸”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容易使大学生产生“信息选择失度”,表现为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神情倦怠,大量寻求甚至被动接收刺激量过大的信息,严重的可以导致心理失衡甚至精神变态。新媒体的便捷性同时也是安全隐患的来源。支付宝、通讯录、QQ号、各类邮箱彼此之间的共享和绑定,使本就不够安全的网络更加“险象环生”。大学生使用陌陌、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约见“网友”引发的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而一再简化的网购手续让非理性的过度消费成为困扰不少大学生的恶习;随之而来的诈骗案件、隐私泄露等都是新媒体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的弊端。

2 新媒体发展特点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

面对信息网络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学生工作者是跟在学生后面跑?还是跑在前面引领学生?答案不言而喻。早在2009年,教育部即组织专家、领导、高校召开了“网络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会议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掌握新技术,努力使网络新媒体成为教育管理服务学生的好平台。高校要在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网络新媒体的进程中,扎实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特别是努力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中,明确提出“围绕网络社区运用、网络舆情管理、网上思想教育引导等内容,提高辅导员开展网上教育、管理、服务及网络引导能力”。近年来,教育部自上而下推行新媒体宣传教育工作,教育部新闻办官方微博“微言教育”已于2013年1月1日开通;同年12月1日,官方微信“微言教育”也正式面世,这是教育部新闻办继开通官方微博之后,在新媒体运用上的又一重要举措。该官方微信将突出实用、亲民的特点,成为教育部资讯、提示预警、服务公众的重要平台,与官方微博、门户网站一起构成教育部新媒体“三剑客”。

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新媒体的先进性和多样性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广阔的平台;新媒体的时效性和便捷性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新媒体的交互性和虚拟性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面对新媒体的“新”挑战,高校辅导员应该如何把握和利用新媒体发展的特点呢?

2.1 辅导员需转变工作思路,充分掌握、利用新媒体搭建思政教育的新阵地

有研究者对北京、四川、西安等地区的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现状做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日平均时长达3.5 h以上;(2)通过手机连入网络的比例将近90%,同时微信的持有量也与手机数量基本相当。如此规模的网络使用率和移动端持有率,要求辅导员必须充分掌握新媒体特点,抢占平台、熟悉语言,凡有学生网络涉足之处必有辅导员活跃之所。辅导员使用QQ、飞信、邮件跟学生单向输送信息的同时,也要开通博客、微博、微信,依托这些新媒体平台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实现与学生的双向沟通。开展有效的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使思政和维稳工作更具主动性和前瞻性。同时,要想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工作还要完成从依托外在网络平台到搭建自身学生工作平台的任务。辅导员要将网络作为自我风采展示的平台,以高尚的人格和学术的魅力影响学生、吸引学生,形成良好的网上互动。只有将自己在网络媒体上的“一亩三分地”经营好,才能把学生们吸引到正确的信息渠道中来,在合适的平台上实现特定的教育目的,真正做到“捕获新创意、掌握新技术、迎接新挑战”。

2.2 辅导员需革新工作观念,从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开展日常管理和自我提升

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认为互联网最大的优势是在于平等(48.25%)、自由(31.10%)、高效(18.23%);网络已经成为超八成的大学生最常用的获取信息的渠道,甚至连获取学习资料,也有超过六成的大学生是通过网络实现的;除此之外,消磨时间(娱乐放松、网络游戏等)、网络购物、与人交流(收发邮件、虚拟社交等)共同构成了大学生使用网络新媒体的四大功能。上述功能便对应着大学生多种内在需求,也提示辅导员要适时调整工作观念,从学生的“权威型管理者”过渡为“平等中的首席”,为学生营造一份自由、安全、值得信赖的话语环境。网络世界中“爆炸式的信息流”对于学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因此辅导员也需要不断补充知识储备,在跟学生交谈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专业和博学,从而赢得学生的敬佩和接纳。“消磨时间”和“网络购物”的功能提示辅导员: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和财务经营方面还存在较大盲区,需要从观念和方式上加以教育引导。当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大学生会自然地转入到网络上寻找情感维系,因此辅导员要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加强一对一深度辅导,为大学生的人际需求提供充分的满足条件。

2.3 辅导员需补充工作内容,加强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方法和技能

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包括很多内容,无一不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息息相关。一方面辅导员应该努力学习、合理运用各种新媒体和科学技术拓展工作途径,另一方面也需要将新媒体使用的方法技能教授给大学生们,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新媒体网络使用的底线便是保护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辅导员应教育学生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快速识别以网络诈骗为首的网络安全隐患。此外,辅导员更需要对大学生网络和新媒体的使用做好过程性的引导管理。第一,“未雨绸缪”。在大学生入学伊始的“新生导引课”上,就“媒体网络的利与弊”进行详实的介绍、就“使用的度与限”做出具体的要求,防患于未然;第二,“过程监管”。在日常管理服务过程中,有意识地了解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情况,对于个别使用过度、甚至出现网络成瘾症状的学生要及早干预,避免积重难返、形成燎原之势;第三,“形成自治”。定期组织新媒体使用的主题班会,通过小组讨论、经验介绍、个人反思、集体契约等方式,树立科学使用新媒体的观念意识和集体氛围,实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4-03-05)http://.cn/.

[2] 唐绪军,黄楚新,刘瑞生.创新与融合成为主流――《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盘点及预测[J].中国报业,2013(7).

[3] 赵亮.基于需求理论的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探析[J].考试周刊,2013(3).

[4] 滕国鹏,江静.大学生网络依赖与心理需求、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1).

[5] 邱杰.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3).

[6] 张红梅,陈平.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体使用现状调查研究――以北京9所高校的调查研究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4(3).

第4篇:社交媒体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控;成因;对策

1.前言

手机控的含义是指对手机有依赖的人,必须时刻或者经常的看到自己的手机,否则就会情绪烦躁。这类人在大学生中的比例最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频繁使用手机,不论何时何地,只要闲下来就会拿出手机,翻看手机;(2)手机深度的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3)只要看不到手机超过一定的时间就会出现不适反应。

2.大学生“手机控”现象成因

2.1手机因素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手机正在变得越来越智能化,音乐、视频、聊天、游戏等多种娱乐生活方式都得以在手机客户端集成化。这些强大的功能极大的丰富了大学生的课外生活。以前的手机迫于流量问题,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随着wifi技术的出现以及各大网络供应商在流量市场的优惠政策,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大学生不用在过分的担心流量问题,从而在使用手机上更加肆无忌惮。另外,手机技术的快速革新,使得手机价格变得越来越低,这无疑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从而为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快速蔓延,造成大学生的依赖性提供了硬件保障。

2.2学校因素

高考的巨大压力几乎是每年高考前各个媒体都会提及的话题,事实如此,十年寒窗,只争朝夕。经历了高考的洗礼,在进入大学的高校生活,巨大的转变都会给每一个大学生带来不小的冲击。由于习惯了高中的填鸭式教育,习惯了在高考指挥棒下的埋头苦读,在大学相对宽松的学习方式中,很容易迷失方向。大学虽然课余时间充足,但是追求的是自我学习与自我提高的能力。很多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放松了对学习、知识的追求,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手机上的信息交流。面对深奥苦涩的大学知识,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甚至出现在大学课堂上靠手机来消耗时间,这严重的毒害了大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因此高中与大学的学习生活差距与截然不同的管理模式为大学生“手机控”的出现与蔓延提供了空间。

2.3大学生自身因素

首先,大学生渴望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在信息传播媒介中已经成为了一个主要的平台。大学是一个学生建立自身价值观并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大量的外界信息来填补自身的空白,手机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利用手机可以更直接、便利、快速的了解各类新闻,满足自身的需要,由于手机提供新鲜事物的快捷性、直观性、多彩性的特点,很快受到了大学生的亲睐,并逐渐上瘾,形成“手机控”。

其次,大学生自控能力不足。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大部分大学生都知道加强自身文化知识的提高,但是由于自控能力差,造成了在课堂上不自觉中拿出手机,在图书馆或者教学楼上自习时,缺乏老师的监督,自身无心学习,而是玩手机,这种情况在现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大学生普遍抱着考试合格就行的心态,对于学习放松了心态,缺乏自制力,长期就造成了学习成绩与积极性的下降。因此学生自控能力差也造成了“手机控”现象的严重。

最后,大学生逃避与他人交流的困境。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一部分学生缺乏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他们羞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胆怯展示自我。但是在手机上通过QQ、微信、微博等方式进行交流,就避免了面对面的表达。在这种虚拟的平台上他们能够更直接、更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身心都得到了放松,因此就会造成大学生更加依赖手机进行交流,但同时这也降低了大学生交流的能力。

3.大学生“手机控”现象解决对策

随着大学生“手机控”现象的日益严重,大学生学习能力、交流能力、价值观等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对策:

(1)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的教育,要利用学校现有媒介对正确的观点进行宣传与倡导,提倡大学生合理利用手机,从手机中获取有益信息,指导大学生从手机中取得对学习、对生活有帮助的信息,杜绝手机主导大学生生活。

(2)学校要多组织丰富的课余生活,倡导学生加入学生团体,这样大学生就能与手机分开,远离手机虚拟的网络世界,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生活的乐趣。这样以来,一方面脱离了手机的控制,另一方面扩大了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大学生对交流能力与知识获取的专注度。

(3)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要放松自己,释放压力。虽然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但是对于在校生而言,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只要自身具备过硬的本事,就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而不能迫于太大的压力,依靠手机网络去发泄。同时大学生要提高自控能力,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与同学、老师交流之中。

(4)对于家长而言,对大学生“手机控”现象要采取积极措施指导监督大学生,在大学生埋头看手机时,主动与他们沟通,及时发现问题,与学校沟通协商解决问题。

(5)对于社会方面而言,要提高对大学生“手机控”现象的关注度,积极营造手机使用的良好氛围,宣传如何正确使用手机,将手机使用的利与弊通过各种媒体就行宣传,提倡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方面不要过度依赖。

4.结束语

“手机控”给大学生的大学生活造成了很大危害,降低了大学生学习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打消了对大学生活的积极性,对社会的认知度也严重下降。同时,这种恶习对大学生的身体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害,例如视力下降、情绪浮躁、精神萎靡等。要解决这个难题,需要学校、家长与社会联合起来,对大学生积极引导教育,让“低头族”早日抬起头。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欢,黄海,吴和鸣.大学生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03):20-21

[2]洪艳萍,肖小琴.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及其与人格特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04):12-13

[3]刘红,王洪礼.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01):32

[4]庄伟.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因素与特点[J].新闻爱好者.2010(12):10-11

第5篇:社交媒体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微信;营销模式;营销原则

在新的媒介环境和媒介技术的支撑下以及各种高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大规模普及,我们迎来了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情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12月增加3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手机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网民上网的首选终端接入设备。手机即时通信迅速成为手机端网络应用红人,嗅觉灵敏的各类企业和商们在捕捉到这一商情后,积极抢占手机即时通信领域,并不断尝试各种新的移动网络营销方式。2011年1月由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手机即时通信软件———微信(wechat)依托其自身强大的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二维码扫描等功能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占领市场,成为手机APP市场下载量最大的软件之一,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上线,为微信营销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企业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为客户提供需要的讯息,并以点对点的方式进行营销,从而达到产品宣传和销售的目的。本文借以通过回顾微信的发展历程,分析企业利用微信开展市场营销的主要模式,进一步强化微信在中小企业市场营销中的战略作用,从而为企业利用微信开展市场营销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一、微信营销不可比拟的优势

微信将虚拟社交圈与实际社交圈进行了有效的“无缝对接”,使得人们的交流变得更加现实、紧密,也使得微信上的信息传播极具病毒模式———爆发式影响力、几何倍数的扩散速度。2013年8月,在微信的5.0版本中推出了“游戏中心”、“微信支付”等商业化功能。随着微信商业化功能地不断拓展,企业利用微信实现了产品展示与宣传、用户体验与互动、商品订购与支付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客户服务模式,微信营销不可比拟的优势也愈发凸显。

(一)低成本的优势实现企业和用户的双赢。微信作为一款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不仅让中小企业在营销过程中能够以低廉的营销成本创造出良好的营销效果,而且用户也只需要支付较低的流量费用就可以获得需要的商品信息和一对一的客户服务。此外,微信的支付功能为中小企业了解消费者的购物渠道提供了便利。对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调研可以使中小企业及时调整营销策略,作为对线上资源的收集并不会为中小企业增加过多的营销成本,反而会有效地提高营销效果。同时,通过线上交易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中小企业对实体店铺地理位置的依赖。微信营销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更快更便捷地获得商品信息、有针对性的客户服务甚至是折扣信息等,从而增加了消费者的黏度,高黏度的消费者不仅为中小企业提供大量的消费者数据资源,而且还为以后的其他增值服务提供基础。

(二)点对点的高精准度和接受率可以使企业推送内容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企业的公众微信账号都拥有很多关注的粉丝,而这些粉丝都是主动去关注企业公众微信账号,因此对于企业发出的营销信息并不存在被动抵触的情况,这使得所有营销手段最关注的信息到达率实现了100%。在量的基础上,中小企业通过运用微信营销与用户一对一的进行沟通,有助于企业优化推送内容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微信营销的效果。

(三)高曝光率使企业在短时间内提高了知名度和公众的关注度。曝光率是企业营销策略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有效地衡量营销信息的效果,同时也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公众对企业的关注度。微信平台为企业提供了与用户进行直接沟通的渠道,通过一对一的沟通企业对个人用户提出的不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在这种互动式沟通过程中不仅有效地帮助用户解决了问题,也使得企业短时间内在用户心目中建立了良好的形象,从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微信的社交分享功能使用户在朋友圈分享的内容可以向朋友圈中所有的朋友展现,用户间的相互转发如同裂变一样传递下去,企业的曝光度随之增加,公众对企业的关注度亦会增加。

二、微信营销的模式

(一)基于“公众平台”的信息推送模式。2012年8月微信推出了公众平台服务,企业通过自己申请的微信公众平台账号一对一的向订阅公众平台信息的用户推送企业资讯、产品信息和最新的活动信息等,同时也可以完成售前及售后的咨询、客服等功能。微信公众平台账号的推出,使企业利用微信进行市场营销的渠道变得更加细化和有针对性。企业除了可以向“粉丝”定期推送相关产品信息之外,还可以通过对订阅公众平台账号的用户进行分组和地域控制,使企业通过公众平台推送产品信息更为准确,针对性更强。虽然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引入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信息推送有很多天然的优势,但是其营销效果如何却有待商榷。一方面,信息量过大而无法使订阅的用户获得有针对性的信息,而被作为垃圾信息被屏蔽掉。另一方面,只注重信息的更新而忽视用户订阅账号的原因,特别是不能做到为用户提供大量商品信息的同时提供一些针对订阅用户的优惠活动,久而久之对于用户来说就会失去吸引力。

(二)基于“朋友圈”的社交分享模式。“朋友圈”在功能上相对于QQ空间并没有太多的扩展,同样是为用户提供一个在朋友圈内展示个人信息的平台,微信用户可以在朋友圈中文字、图片、视频信息。微信4.0版本推出了开放平台的新功能,即借助第三方软件功能使微信用户可以在朋友圈中分享自己感的信息,也可以将手机应用、PC客户端和网站中的内容分享到朋友圈中,并支持网页链接方式打开。微信在朋友圈基础上增添的开放平台功能为社交分享式口碑营销提供了更好的渠道,微信用户可以更为便捷的获取信息,也扩大了企业的宣传效应,使企业的宣传不再基于简单的文字和图片信息,而是可以通过不同的宣传形式使用户获得产品信息。基于朋友圈的社交分享式营销体现了口碑营销在微信营销中的应用,以朋友圈为基础树立品牌意识、开展品牌传播有其天然的优势,但是如果将朋友圈作为市场营销的主阵地,不断的刷屏各种产品信息,必然会影响到朋友圈的纯洁性和私密性,从而降低了其他用户对朋友圈的兴趣,企业也就很难充分发挥朋友圈营销模式的作用。

(三)基于“二维码”的信息交互模式。二维码是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早期应用在微信中是用于为微信用户提供二维码身份,被用来扫描识别用户的二维码身份从而添加朋友。但是随着二维码商业用途越来越多,微信自然顺应潮流结合O2O拓展了二维码的商业化功能。在企业的二维码营销模式中最简单也是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发展会员,使其获取相应的折扣。此外,企业也可以为其产品或某一次活动信息设立一个二维码,这样就不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一对一的客户信息沟通;同时,用户也可以实时读取二维码获取需要的信息。微信拥有上亿的用户而且其活跃度又是足够的高,因此利用微信二维码订阅进行企业营销其商业价值自是不言而喻。然而,随着借助二维码传播恶意网址、手机病毒等不法活动增多,使人们对扫描陌生二维码产生了很强的戒备心理,因此为利用扫描二维码进行市场营销的模式无形中增加了阻碍。

(四)其他形式的微信营销模式。除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朋友圈和二维码扫描模式进行企业营销,还有一些其他的微信营销模式。例如“查看附近的人”,微信用户通过在签名栏中植入强制性广告,而基于LBS元素功能的插件“查看附近的人”可以使很多陌生人看到这种强制性广告。这种营销模式操作简单,维护成本低被腾讯公司戏称为“草根广告式”。但缺点也十分明显,查找到的人是在开启自己的位置信息后找到附近的微信用户,这也就意味着开启这个功能后将向陌生人透漏了自己的姓名等基本信息,在这个注重个人隐私的时代自然就不会有人愿意通过开放自己的地理位置寻找朋友。此外,除了“附近的人”还有“漂流瓶”,漂流瓶是移植于QQ邮箱的一款功能,这个功能也是基于与陌生人交往的基础之上,因此它在市场营销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

三、强化微信在中小企业市场营销中的战略作用

中小企业依托微信开展市场营销具有传统网络营销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其中最为另人瞩目的就是腾讯强大的网络平台为微信营销提供的巨大的关系链网络。腾讯公司在十几年的发展时间里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大量用户,凭借其推出的各类应用而形成强大的网络平台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关系链营销网络,这是国内任何社交网络都无法比拟的,借用这样的先天优势微信营销无疑将获得了水到渠成的便利。虽然存在优势,但是中小企业在利用微信开展市场营销时还需要强化其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战略作用。

(一)将微信营销纳入到企业的整体营销战略之中,提高微信营销的实际效用。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在利用微信开展市场营销时往往给用户的感觉只是利用微信注册个官方微信,偶尔发些打折促销的信息,并没有完善的推广计划,甚至没有专业的推广人员。而微信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即便捷又低成本的网络营销平台,因此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微信这个有效的网络营销平台将微信营销纳入到企业的整体营销战略之中,以便充分发挥维信营销的市场效用。企业在利用微信开展市场营销时应以为用户服务为中心,建立专业的微信营销团队,注重微信营销内容的设计,把握好微信信息推送的频次和时间,同时注意将线上线下活动的结合,不仅要通过线上活动获得更多的粉丝,而且还要通过线下活动增加与用户的交流提高粉丝的忠实度,使企业的微信营销更为鲜活、真实。

(二)深入了解微信的各种属性及功能,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市场影响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小企业在利用微信进行市场营销时,首先就需要了解微信的各种功能和属性。微信营销比较常用有的“查找附近的人”、“摇一摇”、“二维码”“朋友圈”等功能,企业只有把这些属性及其特别运用熟练掌握,才能实现与现有的营销方式有效结合切实提高企业的销售目标。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其在平面、户外、印刷品等媒体宣传信息与微信二维码扫描相结合,即利用与现有媒体的捆绑方式实现双重的营销模式,不但保留了现有媒介的传播式营销的价值,同时也将营销范围延伸至移动互联网中,并以沉淀新产生的潜在客户。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维信营销的成功案例,及时调整完善微信营销的策略。随着微信营销模式的不断成熟,成功的微信营销的案例层出不穷,通过微信营销赢得市场获得成功的营销方法让人眼界大开,因此企业在利用微信开展市场营销时一定要注意博采众长,学会借鉴别人的方法和经验,用来完善自己企业的微信营销策略。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完善,其应用范围已经超越了作为沟通和获取信息的普通即时通讯工具,微信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微信营销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网络营销模式。目前微信的技术功能和商业价值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但可以确定的是微信营销势必会给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带来深刻的影响。因此,企业应该充分把握机会、及时转变观念、发挥所长,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微信营销策略,以获得更好的市场营销效果。

作者:王筱蕾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

参考文献:

[1]张迺英,蔡遇.微信及其营销模式现状[J].企业研究,2014(4)

[2]李阳.微信兴起的原因和发展趋势[J].传媒e时代,2013(7)

第6篇:社交媒体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微博 大学生 影响 策略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科技的电子设备和移动网络已经深入到平常百姓家。作为当前比较流行的社交网络之一的微博,集信息、收集信息与交流于一体,已经越来越被当代大学生青睐,并在他们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随着手机以及其他一些电子移动设备的兴起,以及移动网络的发展,用户可以通过电脑以及一些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随时随地上网来个人微博信息。微博的文本内容通常限制在140字左右。从2009年微博进入中国以来,通过短短的几年的发展,微博已经在中国拥有了大量的市场,特别在大学生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交流、娱乐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

当下正是信息化的时代,很多信息都通过网络和一些电子设备等呈现人们的面前。微博适应了信息发展的潮流,并在大学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积极影响

(一)、微博可以扩大大学生的交际圈。

大学生活就等于半个社会生活,而在当今社会中人际交往、维持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从而沟通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蜗居"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导致了大学生和外界接触、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而微博的使用可以很好的弥补传统面对面交流方式的不足,使人们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交流。并且微博可以扩大人们的交流范围,让人们在短时间内可以和更多的人交往,可以与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领域的人交往,从而丰富人们的交际圈。并且微博的交往也不会给人们带来传统交往的一些尴尬局面,人们不必看别人的脸色来"说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就任何事随便发表自己的想法、观点,不用担心因说错话带来的任何后果。微博的使用也可以促进那些内向、腼腆的学生交流,给这些害怕交流、不善于表达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来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其他人来交流自己的观点。

(二)、微博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获取信息。

今下是一个信息的时代,在信息时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及时获取社会上的方方面面的信息,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阅历,增长一些经验。当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网络。每天社会上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微博作为一个消息的平台,同时微博也可以汇聚全国各地的新闻,作为大学生获取消息的平台。微博的具有便捷及时性,当有一些重要的时事政治新闻时,新闻媒体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微博出去,学生们可以足不出户,通过微博便可以即时获取全国各地的一些新闻,了解社会的发展情况,并且可以互相交流观点、看法。此外,大学生作为最敏感的的社会青年,希望得到不同的信息,了解不同的文化,参与到不同的人群中,接触到不同的思想,微博可以让大学生获得形形的信息,满足他们的欲望。

(三)、微博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思维、开阔大学生的视野。

只有人们见识的多了,经历的多了,人们的思维才可以得到拓宽,视野才能够得到开阔。微博作为一个信息交流和信息的平台,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信息通过微博来,在这海量的丰富多彩的信息中,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不同的信息来阅读,来丰富自己的阅历。微博上的信息各式各样,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可以丰富学生们的课外学习生活,让学生们学到很多课上学不到的知识。

(四)、微博可以帮助同学们记录生活。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微博变得就如同一部摄像机,可以随时拍摄下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今发微博已变得越来越方便,同学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发微博,表达自己的心情,发表自己对生活中某件事情的看法,并且还可以晒一下自己的一些生活照什么的,记录下自己大学四年的美好生活,作为未来的一个美好回忆。

任何新兴事物的出现都有他的两面性,微博也不例外,也有他的利与弊。虽然微博可以给如今的大学生带来如此多的优点,让现在的大学生变得很优秀,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与此同时,也给当今的大学生带来了很多的消极、负面的影响。

二、消极影响

(一)、影响大学生的学习质量。

当今大学生的手机已经变得越来越智能化,上网浏览网页什么的已经变得越来越便捷了。由于教育环境等一些因素的变化、影响,现在的很多大学生在上一些自己感觉很无聊的课时,就会通过手机来刷微博,甚至有些着迷的同学在上自己本专业的专业课时,也去刷微博,这样就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学习质量。情况轻微的,可能只是最后绩点比较低而已,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成绩不及格,进而导致最后不能毕业,从而浪费了四年的青春,四年的大学生活。当今社会虽然课外的学习重要,但是课上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是不容忽视的,理论结合实践才能走向成功。

(二)、有害信息扭曲大学生的性格、价值观等。

当今的大学生都很有自己的主意,有一定的叛逆心理,并且也是价值观等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大学生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形成畸形的价值观和性格。当今的人们都是利益最大化,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利益,微博也不例外。大学生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良好的环境是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但微博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平台,上面提供了各式各样的信息,其中里面包含着很大一部分的有害信息,比如黄色信息、暴力信息等,由于大学生的抵制能力不是很强,分析能力还不是很好,很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不良影响,从而走上歧路,影响一生。除此之外,由于在微博上可以随便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对一些新闻可以随便评论,随便发表自己的看法,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处在形成的阶段,这样那些不是客观公正的评论就很有可能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形成畸形化的价值观。

(三)、容易养成不负责任的心态。

作为一个成年人,作为社会上层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对我们做的任何事情都要负责任,要有一种责任感。然而微博消息的任意性很容易养成大学生不负责任的心态。虽然现在微博的注册已经进入了实名制的时代,但是很多微博用户都用自己的一个虚拟名字来代替自己的真实名字,这样其他微博用户就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再加上可以随意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就任何事情可以随便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用考虑任何后果,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心态的变化。

(四)、长期沉溺于虚拟网络中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

微博微为当代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表观点、获取信息和相互交流的平台,然而长时间的沉溺于这样的虚拟的环境中,就会认真经营自己的这个虚拟圈子,从而感觉不到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感,就会懈怠了现实生活中的奋斗的目标。并且长时间沉浸在微博这样虚拟的交流平台上,缺乏现实中交流的那种气氛,不利于培养具体情况下的人际交往能力,容易使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时不能够正确的表达自己,从而影响就业。再次,虚拟网络中的社交,让同学们疏远老师和其他一些同学,对现实生活中的交流无暇顾及,从而导致现实中的孤独感,容易养成一些疾病。更严重的是同学们可能将虚拟网络的一些不良习惯带到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和生活中,混淆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更有甚者可能走上歧途末路。

(五)、长时间使用微博能够增强内心的孤独感。

内心的孤独就是缺乏现实交流、缺乏现实存在感的体现,在现实中内心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滋生内心的孤独。而长时间的使用微博,沉浸在虚拟网络中,让大学生脱离了现实的实际交往,与身边的同学和老师接触与交流的更少了,通过微博来满足自己交流的需求,越是这样,内心的孤独感就会增强,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后果,

既然微博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服务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引发了很多问题,那大学生应该怎么权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怎么去利用好这把双刃剑来更好的为大学生服务呢?

三、应对策略

首先大学生应该从自己做起。大学生应该树立理性使用、合理使用微博的观念,不要盲目使用它,从而让自己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荒废掉学业。并且大学生应该增强自己的抵抗能力和辨别能力,对那些微博中的垃圾信息和不良信息过滤掉,避免让自己受到影响。再就是应该客观地去看待那些新闻中的评论,不要盲目随从,让自己陷入泥潭。还有就是大学生应该加强自己的道德素质,应该在微博中发表那些真实可靠的信息,而不是为了增加访问量等一些没必要的东西儿去发表那些不切实际的内容和垃圾的信息,并且虚拟中的交流失去了现实中交流对道德的约束力,这就更加要求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要足够高才可以。

其次就是微博管理商应该加强自己的管理机制,给用户创建一个良好、健康的信息平台,净化微博空间的信息。微博管理商应该加强自己的把关能力,微博管理商可以通过创建一个不良信息投诉平台,通过广大的用户来治理微博环境,对那些微博中的虚假、低俗以及一些性质恶劣的信息进行屏蔽,给微博用户创建一个良好、健康的环境,与此同时应该确保投诉者私人信息的保密性。并且微博运营商还可以对微博中的那些热帖主动的进行分析、查看,对其中的一些不确定的信息通过相关部门进行了解,确保信息是否正确,对那些不正确的信息,为了避免进一步的扩散进行屏蔽。再就是微博运营商可以对一些在微博上恶搞的用户进行警告等措施,提醒用户不要再这样的信息,否则就将其拉入黑名单,限制其一段时间的使用权限。还有就是切实贯彻实名制,通过这些措施来给广大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环境。

最后就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们更应该建设一个法治社会,用法律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来实现对恶势力的惩治。在今天信息化的时代,电子信息已经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我们应该加快出台电子信息等方面的一些法律法规,加大惩治力度,来维护广大电子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使那些侵害人们合法权益的人们得到法律的制裁。并对现阶段已经有的那些相关政策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使之适应当前形势下的发展。在制定好和完善好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后,就要加强使用者的法制观念,普及相应的文化知识,弘扬社会正气,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让微博成为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和文明理性表达的新平台。

第7篇:社交媒体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色彩构成;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色彩构成是运用相对科学的分析方法,把两种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原则进行重新的组合与搭配,进而形成一种新的理想色彩关系的训练系统。色彩构成在构成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中,为了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创作欲望和主动思考意识的一门必修课程。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各大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在教学方面提出了“拓宽基础,淡化专业”的改革思路,因此,现在的设计色彩课程教学体系中,对色彩构成这门课程的教学进行创新性的改革是发展的必然,下面就色彩构成教学实践过程中,从多个角度进行改革的尝试进行一个归纳。

1 关于色彩构成的传统教学

作为基础课程的色彩构成,其教学是研究色彩的心理性、生理性、物理性、象征性、联想性等方面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对色彩表现力的把握和创造性思维。传统的色彩写生训练,学生们对于色彩的感知是相对感性的、模糊的。然而通过色彩构成的学习以后,能使学生对色彩内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逐渐走向相对明晰和理性的认知,可以为将来的专业设计学习打下较好基础。在传统的色彩构成教学中,往往是老师先对理论知识进行讲授,之后学生用手绘的形式进行作业练习,最后教师讲评给出成绩。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学生们的手绘表现技能得到较好的锻炼,以及掌握了基础绘图工具,特别是对美术基础较差的学生比较有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时代的到来,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显得过于机械了,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如“三属性推移”、“空间混合”等内容的手绘训练,会让学生投入很多的时间,因为课程的教学总课时相对有限,这样学生对色彩进一步的深入思考产生了局限性。另外,在传统教学中,往往对理论内容的讲授过于完整和追求系统性,影响了实践的环节实际操作,从而容易造成与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学习的连贯性,这样,对于学生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2 色彩构成多维视角教学改革尝试

针对色彩构成传统教学中的不足,进行改革和新模式的尝试就很有必要了。因此,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根据课程的特点,调整教学的方法,重视教学实践的改进,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素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成为了色彩构成教学改革尝试的方向。

2.1 合理运用数字媒体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多设计类学生在进入高校前往往是用颜料模仿自然物象或别人的作品,对色彩的理论知识的认识相对比较模糊,对于色彩规律的掌握和运用并不熟练。因此,在色彩构成教学中,积极引入现代教学手段,自制教学课件和网络课程资源,尝试使用多种媒体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收更多的信息;借助多媒体的整体效应,直观地讲解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和色彩组合规律,评价优秀作品;借助多媒体的强化作用,教师通过屏幕对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进行直观讲解,一些复杂的声、光、形、色、动态等直接在学生眼前真实再现,对学生视觉、听觉等器官的刺激作用,使学生轻松掌握色彩的规律,化被动为主动,达到强化教学的力度,提高教学效率,更有利于感受色彩美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对了解和掌握色彩的规律带来更大的帮助。在色彩基础知识部分的作业,要求学生利用电脑软件在短期内完成,对作业质与量的要求适当加大,使学生的实践锻炼得以加强。同时,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供学习平台,在校园网开通论坛,刊登优秀的学生习作,建立师生交流平台,通过学生与教师的网上对话,更加密切师生关系与学习方式。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一些学生对电脑的基础设计软件如PS等的应用不是很熟悉,则采取小组合作方式,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多媒体是教学的一种辅助的手段,可以增大教学的容量,使教学内容变抽象为直观,使概念形象化,其优越性是明显的。但是创意是靠人脑的,传统教学中的精髓要保留,对色彩美感的研究永远重于对电脑特殊效果的追求,这也是通常说的有了好创意再加上好制作就是好的作品这个道理。

2.2 拓宽思考范围

“色彩心理”是色彩构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这部分内容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以手绘形式表现“采集重构”和“色彩联想”练习。在新的教学尝试中,对作业形式不加限制,同时又增加一个用色彩表现“自我”的作业,要求学生通过对色彩的主观理解来分析和表现属于自己的色彩。以往的“色彩联想”作业,多数是要求学生按照命题去完成的,强调表现色彩的主观心理感受,如“春夏秋冬”“喜怒哀乐”等,像这样的题目经常使用,很多学生直接去模仿或照搬,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不利。针对这种情况,在实施新的教学尝试中,改变以往的单一命题方式,学生可以自己设计题目,或老师提供多套题目供学生选择,这些题目难易程度合适,涵盖范围广泛,既可以根据学生们平时熟悉的卡通形象,或者工业产品、日常用品等等来确定,是大家既熟悉又感兴趣的东西,实践起来更有动力,但要求学生每人的选题不能重复。对“采集重构”练习的新实践,体现在拓展采集内容、增加选题的范围,进一步引申到由音乐韵律、歌赋诗词以及自然景观的意境带来的主观色彩启示。不同的环境、地域、修养等,会对同一种物象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观者看到色彩时,也会产生各自不同的心理活动。

对于色彩心理构成的作业,在新尝试中同时提出要求:尽量不用具象的图形,要着重表现色彩构成关系带来的心理感受;同时每一个作业都要有文字的分析说明,把画面的色彩关系清楚地表述出来。这样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其直接描绘对色彩的感受而突破形的约束,在锻炼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拉近了观者和作者的距离,使观者更容易读懂抽象的主观色彩,这样可以为学生将来从事设计工作中向别人清楚表达设计理念做很好的锻炼。

2.3 尝试团队合作

在色彩构成教学中,主题性的色彩构成训练是探索色彩表现力的基础,是如何灵活地掌握和创造性地运用色彩的关键。

主题性色彩构成训练设计是通过对大量背景资料的搜索和调研,创作和整合出新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成果的一种训练手法。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主题性的色彩构成集体创意,既是对色彩构成教学实践的一种全新尝试,又符合时展的要求,可以避免个人经验的局限性对创造能力的制约,同时可以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合作意识。

进行主题性的色彩构成集体创意之前,先将全班同学自愿组合成若干小组,并确定小组长,并明确小组长的职责:组织本组成员共同研究并做好记录;收集汇总资料,代表本小组做汇报发言并演示集体作业成果;汇总问题并与教师沟通联系;对其他小组的作业做出评价等。之后根据教学安排布置作业,要求各小组用一周时间完成一个主题色彩构成集体创意练习。内容的范围不作限定,可以相对广泛,如可以由老师提示、学生共同商定一个有一定经济价值、文化属性并符合专业发展方向的概念性、探索性的课题,或网络流行的文明健康又能表现的历史、文化和个人对色彩的感受运用等。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研和搜索背景资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交附有图片资料的调研报告,然后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查找、研究与分析,让学生在学习色彩的同时,探索设计语言的多样性和可行性,挖掘设计中的人文性,寻找设计与社会、设计与生活、设计与人的交融点,并最终丰富学生的视野和研究的范围,培养兴趣和创新的能力,同时改变学生等待答案的学习习惯,让主动性贯穿于整个学习和创作之中,从多视角看待问题。但针对不同的主题,教师应提出具体的要求,各组将完成的作业向全体同学展示,由大家提问并参与讨论,教师进行点评总结。

主题性色彩构成的集体创意要明确主题内容,把握色彩创意原则。对于探讨主题的落实,要结合本设计专业的特点来进行,例如“女性色彩”、“时尚与色彩”等。而色彩创意的原则要求学生必须重视某些功能性的色彩常识和色彩禁忌,要考虑色彩应用对象的性质和目的,针对对象在不同时空环境下的不同要求,尽量正确选择与合理配置色彩。通过这种主体性集体工作方式,可以发挥“团队精神”,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过程中的研讨与互动性演示环节,可以增强学生应用色彩为设计服务的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中,进而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4 现场观摩

对于大多数设计专业学生来说,色彩在以后的专业设计实际应用情况如何,印象还是比较模糊的,因此,要改变这种模糊的认识,在色彩构成教学改革中,带领学生进行现场观摩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现场的实践教学,就是面向社会,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产生参与感、责任感,明确自己的学习使命。这种现场实践,是根据学生专业方向的要求,老师专门安排出一定时间带领学生参观如书画展、各种商品博览会、博物馆、艺术馆和超市、印刷厂、服装厂等等,进一步了解色彩搭配、造型设计和材料选用等,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到本专业的学习方向和应该掌握的色彩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社会意识。在观摩出发前,老师明确提出要求,重点针对什么问题,带着问题去观察,并注意收集资料,最终以图片、文字等形式,把自己的感受体会记录下来,加深印象,为以后学以致用打下基础。

2.5 模拟客户

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色彩构成知识后,还应该主动去获取社会商品对于这方面的需求,从而确定自己的设计构思。在色彩构成教学改革中,模拟实际场景进行教学,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如教师作为“客户”、“消费者”等角色提出有关色彩的问题,学生则以“设计者”的身份展开分析回答,这种问与答会使学生体会到“用户”与“设计师”之间的需求和想法,以及融合点和冲突,从而帮助学生全面领会胜任职业、社交和个人行为的种种情境,提高其综合应用知识的水平。

3 效果体会

通过以上不同方式和角度的教学改革尝试,与以往传统的教学相比,更显趣味性,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积极性更高,作业效果更好,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色彩设计应用能力得以增强。在与同年级其他班级相比,不管是视觉效果还是创意效果,都明显高一个档次,得到师生的普遍赞许。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不是固定的,色彩构成课程教学方法也应不断与时俱进,只有融综合设计素质训练于教学中,才能使其和整个艺术设计课程结合得更紧密,更好地为今后的设计服务。

参考文献:

[1]吴纪伟,熊丹.色彩构成[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

[2]王磊,卢嘉.色彩构成[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

第8篇:社交媒体的利与弊范文

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来了,

美国著名摇滚乐队林肯公园也来了……

Dell World 2012成了偶像的聚会。

作为PC市场上曾经的偶像,

戴尔公司如今正面临从偶像派到实力派的转型——从PC厂商转型为端到端IT解决方案供应商。

戴尔公司正走在二次创业的路上。

不管是被“逼上梁山”,还是居安思危,很多IT企业都开始盘算起转型这档事。从硬件厂商转型为软件厂商,从单纯的产品提供商转型为端到端解决方案提供商,IT企业在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整体实力。很多IT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期望:将硬件、软件甚至是服务全部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能够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和服务的提供商。在这股转型的大潮中,戴尔是个不折不扣的弄潮儿。

12月12日在美国奥斯汀举行的Dell World 2012并没有太多新产品的,会议的一个核心就是展示戴尔作为一个端到端IT解决方案供应商的综合实力,“集成”、“整合”成了会上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汇。戴尔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戴尔表示:“戴尔如今已拥有齐全的产品线,能够提供融合的解决方案,帮助用户简化IT应用。”

戴尔转型其实并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只不过在过去两三年中,戴尔收购了多家企业级产品供应商,快速构建起了比较完善的信息基础架构,所以给外界的感觉是戴尔从PC市场一步跨越到了企业级市场。

戴尔运营服务器、存储业务已经有多年历史。IDC的统计数据表明,戴尔无论是在全球还是中国都保持了在x86服务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2012年初,戴尔的第12代PowerEdge服务器在虚拟化、性能、可管理性、能耗等方面又有了非常大的改进。戴尔不像有些服务器厂商那样兼顾Unix服务器与x86服务器,而是专注于x86服务器,这也奠定了戴尔服务器从一开始就走开放道路的基础。其实,开放也是戴尔整个企业级产品策略的核心。

近几年,戴尔存储业务的快速增长有目共睹。特别是在连续收购了EqualLogic和Compellent两个存储厂商之后,戴尔不仅丰富了原有的存储产品线,而且彻底抛弃了EMC这根拐棍(戴尔曾经与EMC推出过联合品牌的存储产品),全心经营起自己品牌的存储业务。

服务器与存储构成了戴尔企业级业务的核心。在此基础上,戴尔又通过收购补齐了网络、安全、软件以及服务等短板。似乎是在一瞬间,戴尔拥有了颇具规模的、完整的企业级产品线。人们印象中那个PC市场上的领导者,如今在数据中心领域也成了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戴尔短短几年时间收购了20多家厂商,其中大部分收购都十分成功。有人评论,戴尔总能在恰当的时机、以合理的价格收购一些最好的厂商和技术。ESG中国区总经理王丛用“快”、“准”和“具有远见”来形容戴尔的收购,并表示戴尔拥有很好的技术、产品整合能力以及方案部署和实施能力。

迈克尔·戴尔表示,未来戴尔还会继续收购,软件以及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相关的一些产品和技术是收购的重点。戴尔目前正处于一个快速膨胀期。在拥有了端到端IT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戴尔还需要制定正确的渠道策略,并且要努力在高端客户中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戴尔提供的端到端IT解决方案其实包括了终端与数据中心基础架构两部分。近期,戴尔虽然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动作比较频繁,但这并不意味着戴尔会轻视终端计算业务。随着Windows 8的,戴尔也更新了PC、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

多样化的终端设备再加上丰富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成就了今天的戴尔。戴尔不再是人们印象中那个PC市场上的偶像派,而是IT市场上的实力派。

企业级业务:中端市场更具成长性

戴尔的目标是成为端到端IT解决方案提供商。为了保证转型的成功,戴尔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加紧收购,另一方面实现内部架构的调整。

——戴尔公司总裁兼首席商务官 史蒂芬·菲利斯

戴尔大举进入企业级业务市场是从收购开始的。在过去几年中,戴尔先后收购了大大小小20多家公司,其中又以收购企业级产品供应商为主,涉及存储、网络、安全、软件以及服务等。收购、集成、创新成了戴尔实现从PC市场到企业级业务市场跨越的三部曲。

前端、后端同步发展

近几年,PC市场的萎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是不是因为触到了PC市场的天花板,戴尔才被动转向企业级业务市场呢?“PC销量的下滑只是暂时现象,这与当前经济环境的动荡密切相关。由于经济的原因,中小企业的PC采购受到严重抑制。一旦全球经济回暖,PC市场也会随之反弹。”戴尔公司总裁兼首席商务官史蒂芬·菲利斯(Stephen J. Felice)对PC市场的前景并不悲观,“对于戴尔公司来说,PC业务与企业级业务一样重要,因为这些都是戴尔端到端解决方案的必要组成部分。只不过,PC市场已经是一个十分成熟的市场。戴尔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多年经验和投入,现在并不需要在此市场上进行特别投资。企业级业务是戴尔目前投入的重点。增强企业级解决方案的扩展能力,简化其应用既是客户的需求,也是戴尔努力的方向。近期一些重要的并购也主要集中在企业级市场上。”

戴尔仍处于业务转型之中。史蒂芬·菲利斯表示,戴尔的目标是成为一个端到端IT解决方案提供商。为了保证转型的成功,戴尔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戴尔先后投入100多亿美元用于并购,不断充实其原有的产品线;另一方面,戴尔勤练内功,加强企业级部门的建设,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人员培训等。

举例来说,2012年初,戴尔新成立了软件部门,试图通过软件将各种不同的硬件产品、解决方案高效地连接在一起,实现协同工作。在硬件方面,戴尔于2012年初了第12代PowerEdge服务器。IDC《2012年第三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跟踪报告》显示,戴尔x86服务器第三季度凭借22.2%的市场份额在亚太及日本地区位列第一(并列)。同期,戴尔x86服务器营业额在中国市场也位居第一(并列)。史蒂芬·菲利斯表示:“接下来,戴尔将进一步拓展企业服务市场,坚持开源、开放、灵活的策略,帮助企业级客户从专有、封闭的环境迁移到开放、开源的应用环境中,从而降低总体拥有成本,简化IT应用。”

“以PC为代表的前端业务和以服务器为代表的后端业务,两者之间的收入比重是多少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重要。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以服务器为代表的后端业务增速更快,市场前景也更加广阔。”史蒂芬·菲利斯坦言,“在企业转型的过程中,我们有明确的目标和策略,也有定位精准的客户群。我们对戴尔目前所处的市场地位非常满意。”

目前,中国已经成了戴尔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戴尔来自中国市场的年收入已经达到50亿美元。戴尔中国员工人数也增加到了9000人。“从收入来看,戴尔x86服务器已经在中国市场上排名第一,同时戴尔还是中国互联网企业首选的服务器供应商。戴尔在中国的企业业务蒸蒸日上。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史蒂芬·菲利斯表示。

云计算的机会

“云计算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好机会。”史蒂芬·菲利斯表示。无论是私有云,还是公有云,都需要高效、开放、易于使用的基础架构。这正是戴尔企业级解决方案的优势所在。在数据中心基础架构层面,戴尔将以流动数据中心架构为核心,不断拓展和完善企业级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在云安全和云管理方面,戴尔也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可以保证云基础架构高效、安全地运行。

在移动计算方面,借助微软Windows 8这股东风,戴尔在PC、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新品。戴尔XPS系列笔记本电脑在Dell World 2012大会上大出风头,知名摇滚乐队林肯公园的一名成员利用XPS笔记本电脑进行了现场作曲演示。

许多云解决方案提供商还同时扮演着公有云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这似乎成了一种流行趋势。“戴尔有能力成为一个云服务提供商。很多客户也要求我们这样做。我们已经为许多公有云服务商提供了整体解决方案。”史蒂芬·菲利斯表示,“当前,云计算市场的大量商机主要来自于私有云。企业用户希望借助标准化的技术,更灵活地使用私有云架构。在云计算方面,企业客户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既要在本地使用好私有云,还要更好地利用混合云。戴尔新的灵动系统(Active System)可以满足用户对各类云计算架构的需求。”

举例来说,2010年,戴尔收购了云集成平台厂商Boomi。Boomi的AtomSphere技术可以将应用与云连接,允许数据在云和预置的应用之间传输,而不必借助其他的硬件、软件或编码。史蒂芬·菲利斯表示,Boomi的技术可以更好地管理云应用,并能使云架构与原有的应用和数据兼容。戴尔在成立了软件部门以后,加强了对软件管理工具的开发。这些软件管理工具既可以管理公有云,也可以管理私有云。史蒂芬·菲利斯还特意谈到了戴尔对软件公司Quest的收购。Quest拥有独特的身份认证技术,它可以确保用户从不同地点接入到云中的安全,并且可以适用于公有云和私有云。

戴尔教育行业的业务负责人乔恩·菲利普(Jon Phillips)从教育云的角度谈了戴尔在云计算方面的优势:“教育云的用户对于云的灵活性、安全性以及云对异构环境的支持能力十分看重。戴尔有专门的云咨询团队。他们可以帮助用户分析投资于云的利与弊,从而让用户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和谐共处

对于戴尔的业务转型,戴尔的客户与合作伙伴有什么样的反馈呢?戴尔通过大量的客户活动,与客户进行面对面交流和沟通,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客户对于戴尔的转型持肯定态度,但也指出戴尔的端到端IT解决方案尚不完善。史蒂芬·菲利斯介绍说:“戴尔通过社交媒体可以从客户、市场那里获得更多信息。戴尔的社交媒体中心将持续跟踪这些信息,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部分。另外,我们还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等指标来评估业务的进展,并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

乔恩·菲利普补充说:“在教育行业,我们投入了大量资源、时间与客户进行沟通,为客户讲解端到端解决方案的含义。戴尔已经转型为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可以提供以前没有的产品。在Dell World 2012大会上,用户可以看到许多戴尔的新解决方案。”

戴尔转型为一个端到端解决方案供应商,会不会挤压原有合作伙伴的生存空间呢?“这个市场足够大,而一个厂商不可能提供所有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史蒂芬·菲利斯表示,“市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戴尔会与合作伙伴保持一种健康、开放的合作关系。我们会告诉合作伙伴,戴尔未来会做什么,也会留给合作伙伴充足的发展空间,实现和谐共处。”

在企业级市场上,戴尔将自己的解决方案定位于中端市场。“戴尔可以为高端用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史蒂芬·菲利斯解释说,“中端市场是目前增长最快的市场。中端用户不喜欢专有系统,也不希望被厂商锁定。戴尔在企业级市场上没有历史包袱,可以针对中端用户的需求提供开放、灵活、低成本且易于扩展的解决方案,因此受到了中端用户的青睐。”

未来,并购仍然会是戴尔企业级业务快速发展的助推器。除了并购以外,开放和开源的策略、更具扩展性的适合各类企业的解决方案、更贴近用户需求的销售模式也是戴尔成功转型的关键因素。

终端:始终是产品战略核心

终端始终是戴尔产品战略的核心。戴尔将投入50亿美元用于收购,以便在终端计算市场重新布局。

——戴尔公司产品部电脑产品营销副总裁 科克·谢尔

在Dell World 2012大会上,戴尔展示的终端计算设备和解决方案有两大亮点:一是XPS系列终端设备,二是戴尔Wyse PocketCloud应用组合。XPS系列终端设备主要包括XPS 10平板电脑以及将超极本和平板电脑合二为一的XPS 12。XPS系列终端设备既能满足个人用户的需求,也可以用于企业办公。戴尔Wyse PocketCloud应用组合主要包括PocketCloud Explore和PocketCloud Web,它们可以让用户快速、安全地从Android、iOS以及包括Dell XPS 10平板电脑在内的Windows RT设备或任何Web浏览器,远程连接PC和Mac计算机,并访问和共享其中的任何内容。

BYOD是个机会

戴尔公司产品部电脑产品营销副总裁科克·谢尔(Kirk Schell)表示:“BYOD是戴尔在终端计算市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的一个保证。XPS系列终端设备是最适合BYOD应用的产品。”戴尔致力于成为端到端IT解决方案供应商,从产品的角度看,其实就是将终端与企业平台解决方案进行整合。戴尔在企业平台产品方面实力的增强,对于终端产品性能的提升、功能的丰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举例来说,为了让XPS终端设备更适合企业应用,戴尔为XPS终端设备增加了许多安全和数据保护功能,比如文件加密功能,此外还增强了远程管理功能和服务支持。

面向个人用户的戴尔终端设备,强调的是轻、薄、易用等特点。许多现场体验过XPS 12的用户表示,XPS 12的外观设计十分漂亮,而且对Windows 8的支持非常好。面向企业应用的戴尔终端设备,除了保持易于使用的特色以外,其安全性和可管理性也得到了增强。戴尔在产品设计方面十分注重倾听用户的声音。通常情况下,戴尔在开发一个新产品之前要经过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用户调研,收集各方面的用户需求。这种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的设计是戴尔产品成功的关键之一。这一设计原则不仅体现在终端产品的设计上,而且在企业级产品的研发上也同样适用。

在“后PC”时代,终端设备的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除了PC以外,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也开始进入企业办公领域。科克·谢尔表示:“平板电脑是戴尔投入的一个重点产品领域。无论是企业市场还是个人市场,戴尔都会同样关注。”举例来说,针对医疗、教育等戴尔重点关注的行业,戴尔将采取与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的策略,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平板电脑解决方案。

戴尔的“云+端”

科克·谢尔表示,戴尔将投入50亿美元用于收购,以便在终端计算市场重新布局。收购终端厂商Wyse对于完善戴尔终端计算解决方案框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全球范围来看,Wyse在桌面虚拟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戴尔如果想在企业级市场上提供完整的从桌面到数据中心的虚拟化解决方案,那么Wyse就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科克·谢尔表示:“收购Wyse增强了戴尔提供虚拟化解决方案的能力。”

在Dell World 2012大会上,戴尔演示了PocketCloud个人云的应用。戴尔PocketCloud能够让用户轻松创建一个个人云,用于搜索、查看、组织和共享不同移动设备和计算机上的内容。用户还可以在后端通过PC来控制移动终端中的数据。如果移动终端丢失,用户可以在PC上直接删除移动终端中的个人隐私数据,从而确保数据安全。

戴尔拥有服务器、存储、网络、安全等产品,可以构成完整的云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在终端方面,戴尔拥有PC、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以及桌面虚拟化设备。从产品的角度看,戴尔已有足够的能力提供“云+端”的全面解决方案。

服务:带客户走向未来

在戴尔转型的过程中,服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服务实力的不断增强,戴尔作为一个端到端IT服务商,底气更足了。

——戴尔公司服务总裁 苏雷什·维斯瓦尼

目前,戴尔服务的年收入已经达到80亿美元。戴尔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针对硬件的技术支持服务以及方案部署服务,云、数据中心基础架构咨询服务,应用程序与商业流程外包服务以及安全服务等。戴尔公司服务总裁苏雷什·维斯瓦尼(Suresh Vaswani)介绍说:“通过服务,戴尔可以更好地将硬件与软件整合起来,为用户提供全面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对于戴尔转型为端到端IT服务商至关重要。”

面向未来的服务

当前,推动IT产业快速发展的五大因素包括云计算、数据分析与洞察、社交网络、BYOD以及安全。戴尔服务完全可以覆盖这五大应用领域。苏雷什·维斯瓦尼表示:“戴尔致力于将企业用户的应用从专有、封闭的系统迁移到开放、开源的技术平台上,同时实现应用的优化。从技术的角度讲,戴尔没有任何历史包袱。戴尔服务是面向未来的,它可以帮助用户轻松应对上述五大新兴技术领域的挑战。”

“虽然有的厂商也宣称能够提供全面的服务,但是它们的产品线并不像戴尔这样完整,大部分只有数据中心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但没有PC、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苏雷什·维斯瓦尼分析说,“戴尔的服务覆盖数据中心基础架构与终端计算,更贴近硬件,也更关注未来的应用。戴尔服务关注下一代解决方案,希望引导用户走向未来。这才是戴尔服务的真正价值所在。”

通过收购佩罗公司,戴尔服务的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中国,戴尔参与了许多大型项目的咨询和实施,并且与一些大型企业客户结成了战略合作关系。苏雷什·维斯瓦尼认为,中国的IT服务市场潜力巨大。

提升服务品牌知名度

在戴尔企业转型过程中,服务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苏雷什·维斯瓦尼表示:“在戴尔转型的过程中,服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服务实力的不断增强,戴尔作为一个端到端IT服务商,底气更足了。服务部门与其他技术和产品部门会通力协作。其实,许多大型项目的实施都是由戴尔产品部门与服务部门共同完成的。”

在中国,很多企业用户只知道戴尔能够提供基于硬件产品的技术支持服务,但不知道戴尔也能提供应用程序、商业流程外包服务以及安全服务等。对于戴尔来说,进一步提高服务品牌的知名度是十分重要的。苏雷什·维斯瓦尼解释说:“其实,戴尔的许多服务都与硬件没有直接关系。戴尔通过不断的收购来扩充服务的种类。2009年,戴尔收购了毕博中国的咨询业务。许多中国客户由此加深了对戴尔服务的认知。”

戴尔服务的基本策略是:在巩固与原有客户关系的基础上,逐步拓展新的服务领域,赢得新的客户,从而实现服务业务的稳步增长。“去年,我们赢得了服务部门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合同。”苏雷什·维斯瓦尼表示,“接下来,我们将在销售模式上继续创新,并持续对服务进行投资。大多数客户都知道戴尔的硬件,现在我们要让更多客户对戴尔的服务有更加清楚的认知。”

戴尔服务的客户不分大小。戴尔除了能为大型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以外,也能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完善的服务。苏雷什·维斯瓦尼介绍说:“在美国,我们有一些中小医院的客户。戴尔能为它们提供一整套定制化的服务方案,包括业务流程外包服务以及数据中心基础架构服务等。”

软件:像胶水一样具有黏性

戴尔软件事业部的目标是,到2015年,软件的收入超过20亿美元。戴尔未来的收购重点也将放在软件方面。

——戴尔公司软件事业部总裁 约翰·斯万森

在戴尔公司的几大业务板块中,软件业务可以算是最年轻的。戴尔公司软件事业部成立于2012年初,而软件事业部总裁约翰·斯万森(John A. Swainson)今年3月5日才正式上任。正是这样一个年轻的业务部门,却在戴尔转型为端到端IT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过程中扮演了急先锋的角色。

良好的开端

加入戴尔公司之前,约翰·斯万森已经从上一家公司正式退休。但在与戴尔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戴尔沟通后,约翰·斯万森还是决定再次出山,负责戴尔软件事业部的运营工作。外界普遍认为,曾经在IBM工作过26年,并且担任过CA公司首席执行官的约翰·斯万森,能够创建一个可以补充和增强戴尔现有产品和服务的软件部门。戴尔软件事业部是戴尔公司转型过程中的催化剂。从某种程度上说,软件事业部的成功将成为衡量戴尔公司成功的重要标准。

以前,戴尔公司主要销售合作伙伴的软件产品,而没有属于自己的软件产品。戴尔软件事业部可以说是白手起家,而为软件事业部打响头炮的是戴尔收购的数据保护软件厂商AppAssure。多次收购使得戴尔软件事业部迅速扩张。“我们一共收购了5家软件厂商,其中3家是在今年收购的。2012年,软件业务的收入大涨,总收入超过10亿美元,软件事业部员工总数已达6000人。我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约翰·斯万森表示。

软件成主导

目前,戴尔软件产品可以归纳为三大类:系统管理工具、安全软件以及与大数据相关的软件。约翰·斯万森表示:“这三类技术都具有颠覆性,而且这三类软件代表的市场都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软件对于戴尔实现战略转型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社交网络、云计算、安全以及BYOD(携带自己的设备上班)等市场上,软件将发挥重要作用。”

现在,软件定义的网络、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等概念日渐流行。软件未来将成为数据中心的主导,约翰·斯万森非常赞同此观点:“以存储产品为例,无论是戴尔EqualLogic,还是戴尔Compellent,其核心都是软件。在戴尔端到端IT解决方案中,软件也将发挥主导作用。未来,戴尔将成为软件知识产权定义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约翰·斯万森表示,戴尔涉足软件领域主要是基于以下三方面考虑:第一,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软硬件的紧密结合,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第二,软件市场是一个高利润的市场,涉足软件业务既是戴尔业务转型的需要,同时也给戴尔带来了更多的收入;第三,软件就像是胶水,它可以把前端和后端的硬件以及服务整合在一起,从而提升整体解决方案的价值。

目前,戴尔的软件主要是独立销售的,独立销售收入约占软件总收入的95%。“我们坚持软件平台的开放、开源,为异构环境提供全面支持。另一方面,我们也注重将软件与戴尔自己的硬件进行集成,比如将AppAssure备份软件与戴尔的备份硬件进行整合,变成一体化的备份解决方案。”约翰·斯万森表示。

收购是最有效手段

市场上某些成熟的软件公司,经过20多年的努力才构建起一个比较完善的软件架构。目前,戴尔软件事业部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就是时间问题。约翰·斯万森上任之初也曾表示:“时间是我们的敌人。我们计划用5年时间构建起戴尔的软件框架。”

并购是戴尔软件业务迅速扩张的最有效手段。戴尔成立软件部门之后就展开了大规模收购。AppAssure、Boomi、Quest、SonicWall等软件的加入充实了戴尔的软件产品架构。AppAssure是戴尔软件部门成立后收购的第一家公司。AppAssure的备份、复制和归档产品基于应用感知技术,可以跟踪文件中的数据块级变化。它通过实时恢复技术,可在数分钟内恢复完整的应用或单个文件,还能利用快照整合、重复数据删除和压缩等技术降低用户对磁盘空间和复制带宽的需求。AppAssure如今已经融入到戴尔整体存储解决方案中。

今年,戴尔以24亿美元收购了Quest软件公司。戴尔有意将Quest的技术作为其软件平台的基础。从各软件的收入比例看,Quest软件的收入占戴尔软件总收入的2/3左右。此外,戴尔软件事业部的组织架构、人员配置等也基本沿袭了Quest的体系。目前,戴尔正加紧将Quest的技术与其他软件进行集成。

在被戴尔收购之前,Quest收购了数据备份软件厂商Bakbone。Bakbone的备份软件会不会与AppAssure软件冲突呢?

约翰·斯万森表示:“Bakbone与AppAssure软件面向的是不同规模和具有不同应用需求的客户。AppAssure可以实现云备份,Bakbone是磁盘备份软件。我们将利用这两种软件的互补性,打造更全面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

以前,戴尔没有自己的软件产品,因此软件研发是空白。现阶段,戴尔的软件研发体系也是建立在以前收购的几家软件公司的研发体系之上。约翰·斯万森表示,戴尔目前正在着手加强自身的研发力量,招聘更多的研发人员。在建立了自己的软件事业部,并不断完善软件产品线以后,戴尔将不再销售合作伙伴的软件产品。

记者手记

个人魅力与公司精神

在Dell World 2012大会上,记者对戴尔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戴尔的三次露面印象深刻。

第一次是在媒体会现场,迈克尔·戴尔率领公司各条产品线的负责人回答媒体的提问。迈克尔·戴尔表现出很强的亲和力,并且似乎刻意保持一种低调,把回答问题的机会更多地留给各条产品线的负责人。

第二次是在欢迎参会人员的晚宴上,迈克尔·戴尔在摇滚乐表演之前意外现身会场并致辞,引起了现场观众的惊声尖叫。迈克尔·戴尔一身休闲装打扮,脸上洋溢着笑容。

第三次是在大会的主题演讲环节,迈克尔·戴尔无论是在个人演讲,还是在与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对话的过程中,都表现得机敏、睿智,并且对戴尔公司业务转型之举充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