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农村经济发展范文

新农村经济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农村经济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农村经济发展

第1篇:新农村经济发展范文

过去的一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解放思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深入实施“四大战略”,打造“三大基地”,着力破解事关民生六大问题,努力打造平安*,积极落实“两项制度、两项活动”,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纳入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13项预期目标,除实际利用外资和自营出口两项指标未达到目标外,其它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3.63亿元,增长15.3%,人均GDP达到3252美元;财政总收入10.2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08亿元,分别增长44.4%和20.5%。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省教育强县通过验收。

回顾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工业销售产值277.57亿元,增长34.8%,其中规模以上154.33亿元,增长37.4%,总量增长47.8%;新增规模企业131家,累计已达453家,其中销售产值亿元以上企业31家,比上年增加16家,工业产品产销率97.9%以上;全年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33.65亿元,增长17.0%;其中工业技改投入17.6亿元,增长20.4%;开发区和五个重点工业功能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68亿元,增长30.7%。

(二)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5.98亿元,增长11.9%;新增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家,累计33家;新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18家,累计44家;新建市级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基地)7个,总数21个;全年投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800万元,比上年增长33.3%,完成标准农田建设9400亩,完成计划117.5%,造田造地1100亩,完成计划110%,造林21533亩,完成计划190.7%;“十百”工程取得新进展,第二批7个示范村和43个重点整治村通过市级验收,其中5个村被评为省级示范村;推进乡村通达工程,新、改建通村公路437.5公里;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完成农村改水项目138个,新增受益人口9.1万人,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84.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引导农民下山集聚,已有783户2588人下山居住;培训农民22672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759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0.8%。

(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贯彻落实省市加快服务业发展大会精神,出台我县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引导旅游业、商贸物流业发展的两个扶持政策。全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1.09亿元,增长16.5%,占GDP比重30.0%,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全社会接待游客总数328.26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4.01亿元,分别增长15.9%、54.0%,圆通寺建成开放,国际红楼饭店主体工程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6亿元,增长14.3%;编制完成全县商贸物流业网点布局规划,启动春江路休闲娱乐美食街建设,海陆世贸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新区综合市场前期工作基本完成;举办第三届房交会,促进房地产健康稳定发展,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8.22亿元,增长38.2%;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5.79亿元,增长14.6%,各项贷款余额57.3亿元,增长18.1%。

(四)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深入开展“两项制度、两项活动”,促进项目早包装、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7亿元,增长19.0%。建成分水江水利枢纽工程、杭千高速公路*段、雪水岭隧道等大型项目并投入运行,县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已正式运行,新区自来水厂主体工程已建成;县城滨江区块拆迁改造、毕浦电站、分水镇自来水厂扩容等工程进展顺利;启动县城新区排山洪、消防指挥中心、公共卫生中心、洋塘江滨公园、富春江镇污水处理厂、分水江横村段四级干堤等项目;20省道*段改建、320国道与16省道连接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推进县城“1623”工程建设,完成迎春南路南延工程,春江路西延、云栖路延伸等道路建设和春江路“三线入地”等工程进展顺利,实施老城区里弄小巷改善工程,共改建42条,新建8个停车场。

(五)改革开放继续深化。今年以来,着重对文化广播新闻出版(体育)事业进行改革,完成部分行政机构调整;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推进11家非建制乡镇卫生院产权制度改革。招商引资项目390个,比上年增加75个,协议利用资金40.5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4.7亿元,增长15%;其中实际利用外资3480万美元,比上年减少16.0%,完成考核目标的69.6%;自营出口3.*亿元,增长0.5%,完成预期目标的87.5%。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启动创建省科技强县,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创建科技强县工作的若干意见》、《*科学技术奖励实施办法》和《*县专利资助办法》等政策文件,实施县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02项,资助资金300万元;加快教育资源整合步伐,教育向优质化均衡化方向发展,建成*乡省级教育强乡,全县省级强乡(镇街道)达到9个,新区高中、分水第二初中、新区小学、第二高中扩建等项目进展顺利,贫困学生“读书难”问题基本解决,全县有3878人次享受教育券免费入学;开展群众文化“三百”活动,“全民健身周”活动获国家先进,在*市十六届全运会上取得金牌总数第2名;推出“十大举措”,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进城乡联动卫生创建工作,分水镇获全国文明镇称号;稳定低生育水平,计划生育率达96.32%,高于计划目标1.32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59‰,低于控制目标,出生婴儿性别比1*.98;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投入资金680万元,共关闭46家、整治140家污染企业,基本完成石材行业污染治理;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深化“两江”采砂综合整治;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出台《*县人才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共接待各类人才近6000人,引进人才360名,培训党政人才2000多人次,举办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厂长经理培训班三次,专业知识讲座3次,对农村乡土人才培训14716人;努力扩大就业,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286个,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2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3%;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新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141人,累计44626人,实施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参保人数5986人,2297人享受养老金待遇,建立困难群众“三级救助圈”,“五保”、“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87.1%,比上年提高21.1个百分点,资助112户农村困难家庭完成危房改造,启动184套廉租房工程。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08元,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6823元,增长11.5%。

同时,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外贸出口应对能力不强,增幅出现大幅回落;新开工项目偏少,影响发展后劲;资金制约日益加剧,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生态环保任务繁重,对经济制约作用日益突出等。这些问题将会继续显现,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与有关说明

按照县委十一届七次全体会议提出的总体要求,衔接“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20*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全县生产总值118亿元,增长12.0%;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5%;

——工业销售产值333亿元,增长20.0%;

——农业总产值17.4亿元,增长9.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增长12.0%,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37.5亿元,增长12.0%;

——实际利用县外资金28.8亿元,增长15.0%,其中实际利用外资5600万美元;

——自营出口额3.5亿美元,增长15.0%;

——财政总收入11.7亿元,增长13.8%,地方财政收入5.59亿元,增长10.0%;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7亿元,增长13.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80元,增长10.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00元,增长10.0%;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计划生育率95%以上。

上述主要预期目标是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和全县经济发展内在动力的基础上确定的,既考虑了发展需要,又考虑了发展可能。同时,也充分体现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六个必须”的要求,体现省、市“走在前列”的要求,体现“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的要求。

现对有关主要预期目标作重点说明:

(一)关于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

全县生产总值预期增长12.0%,与20*年预期下降一个百分点,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有较好的发展环境和增长基础。20*年世界经济依然处于恢复性增长周期,根据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多家机构预测,2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与20*年大体持平,世界贸易增长率略高于20*年,这些均为我县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创建了良好环境。20*年我国经济仍处于稳定较快增长期,据有关部门预测,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总体向好,GDP可增8.5%以上;20*年省、市GDP预期增长10%和11%;我县经济增长内在动力仍然强劲,各方面支持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机制、政策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二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要保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都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我县资源要素制约和环境压力比较突出,产业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所以经济增长速度不宜定得太高,以更好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三是与“十一五”规划相衔接。我县提出在“十一五”期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5%,2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保持略高增幅是必须的,体现开好局,起好步。

(二)关于三大产业的预期目标

全社会工业销售产值预期增长20%,以往是用县属工业总产值指标。一是考虑这几年国家和省市都在淡化该指标,有利于保持上下衔接;二是中央省市属在桐企业越来越少,县属与全社会只相差2个亿,分开核算意义不大;三是“十一五”期间我县推进工业强县战略,提出年均增长16%,期初安排较高的增幅是必须的;四是20*年工业生产性投入33.65亿元,按投入产出1∶2计算,20*年增幅可达23%,增幅安排20%是可行的、留有余地的。

农业总产值预期增长9%,与20*年预期增加一个百分点,主要基于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近年政府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加大,农民发展效益农业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农业整体发展环境比较有利,但综合考虑农业的特点,难度仍然较大。

第三产业增加值预期增长15.3%,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省、市对第三产业发展越来越重视,均召开发展服务业大会,出台扶持政策,我县也出台了旅游和商贸物流业发展的两个扶持政策,这些都有利于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二是随着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对旅游、房地产、商贸物流业、大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城市化进程将会加快,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增强。三是对第三产业统计日趋规范,健全机构,充实统计力量,完善统计核算体系,第三产业漏报现象将会从根本上好转。四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目前我县水平与目标值相差较大,按照实事求是和鼓励引导加快发展的要求,适当安排略高的增幅是可行的。

(三)关于三大需求的预期目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12%,与20*年预期增幅相差6个百分点,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基数越大增幅越困难,“十五”期间我县投资年均增长40.5%,五年累计203亿元,“十一五”初步安排年均增长10%,平均增幅下降30.5个百分点,但投资额五年累计将超过420亿元,显然难度较大;二是近几年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投资的拉动,20*年要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仍需投资的拉动作用,安排12%的增幅是积极的、必要的;三是这一目标能否完成关键要看20*年各类项目实施情况,据调查20*年全社会重点投资项目116项,计划总投资42.*亿元。如果各类项目实施得好,则目标能顺利完成。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增长12%,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近年来我县消费基本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消费环境的进一步改善,都将对消费起到促进作用。二是要体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因此,消费增长目标不应低于生产总值增幅。三是商贸餐饮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新型经营业态不断引入,在一定程度刺激了居民消费。四是20*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一定程度上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自营出口预期增长15%,一是我县经济外向度一直较高。保持出口较高增幅,是保持总体增长的需要。二是20*年受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只增长0.5%,与预期目标相差14.5个百分点,相对20*年基数较低。三是展望20*年,国际贸易保护特别是欧美纺织品市场的贸易磨擦已基本消除,对我县外贸出口将会趋好。四是外贸出口退税机制调整也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实际利用县外资金预期增长15%,与20*年预期增幅相同,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经济发展和工业生产性投入需要招商引资来拉动。二是20*年重大项目储备好于20*年。三是杭千高速开通,分水江水利枢纽工程建成等,我县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四)关于两大收入的预期目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期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预期增长10%,与20*年预期增幅相等。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体现城乡统筹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二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居民就业机会较多,劳动力价格提高,以及家庭转移收入增加等,使城乡居民收入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三是农民增收难度依然很大,需要各方继续花大力落实各项扶农政策和措施。

财政总收入预期增长13.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预期增长10%,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基数较高,“十五”以来,我县财政收入增幅都大大高于GDP增幅,形成的基数较大,增长空间越来越小,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显现,将逐步回归到正常的增长区间;二是大的税收增长源不明朗,完成目标的难度仍较大;三是社会保障、财政倾斜政策以及公用公益设施等欠帐较多,对财政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财政收入达不到一定的增幅,政府工作的压力将会更大。

(五)社会发展3项指标

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主要考虑到近几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增加,就业形势有所缓和。计划生育率95%以上,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持久开展,这一指标是能够完成的。

第2篇:新农村经济发展范文

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及农村经济发展史

农村信用合作社简称农村信用社,经中国人民银行依法批准而设立的合法金融机构,具体体现为农民入股,为入股社员提供便利与服务的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再为农村农户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要筹集社会上的零散资金,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村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是的农村信用社的任务更加艰巨,而作用愈加明显,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核心作用。农村信用社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地发展壮大,实现了贷款额度在30年内就增加了600倍,据中国人民银行提供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全国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13595亿元,比年初增加1608亿元,比去年同比增长13.4%,贷款增加额占所有金融机构的19.4%,尤其在农户贷款和农业贷款的发放上有着巨大的作用,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农民人均产值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二、农村合作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意义

农村信用社是国家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力量,被定义为支农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是国家农村战略重要的一步。在农村信用社坎坷的发展过程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为农村经济的发展道路上贴砖加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前提下,处理好“三农”问题,农村信用社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1]。然而,必要的法律手段能够保障农户的利益和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安全,资金流向及项目指导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三、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农村信用社的融资功能农村信用社是国家银行金融机构的一个分支,在服务农民的同时可以讲广大农民手中的闲置资金或者说储蓄集中起来,用于生产投资,换句话说,农村信用社能够作为农民储蓄到生产投资的桥梁,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循环发展,引导农村经济以及城市化的实现。而农村经济则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需要将手中的资源具化为可成长的资产,生产经营规模随着农村经济的腾飞不断扩大,农村信用社在其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农村信用社的融资功能可以加强地区之间、各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均衡资金的供给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2.农村信用社的渗透作用农村信用社在筹集资金、发放贷款的过程中能够间接参与到农村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从而敏锐的观察农村经济市场的动态变化。农村信用社参与农村生产的方式具体表现为:(1)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保证农村经济的发展平衡;(2)通过信贷的服务可以实现国家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性计划,宏观上把握农村经济的发展路线;(3)农村信用社能够存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2]。农村信用社参与货币及商品流通:(1)通过大力扶持农村供销产业的发展,将商业信用和货币信用相结合,可以促进农村商品在市场上的流通;(2)在地区之间建立全国性汇兑业务和结算网络,解决运输条件差以及地区之间商品流通的障碍问题,从一定范围内可以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扩大商品交换规模和范围。农村信用社参与消费:(1)向贫困农户发放救助,扩大其消费能力,改善民生;(2)扶持供销组织,促进农村生活消费,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形成良性循环。3.农村信用社的保护功能农业发展,将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结合在一起的生产过程,由于特殊的原因,农业生产导致资金的流向和农村信用表现出一些特点:首先,农业信用的周期相对较长,具体体现在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和农业工程的复杂上;然后,农业信用是比较分散的,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单位,土地的分散以及种类决定了生产经营的复杂分散;再次,农村信用具有季节性,对于农村生产,相信一般人都清楚,其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这是由产品特性所决定的,而且资金的投资与回收会有滞后风险;最后,农村信用的风险大,农业生产可以理解为和大自然交易,自然因素的变化是影响农村商品的重大因素之一,其收益极具风险性。4.农村信用社能维持农村经济的稳定[1]农村信用社在参与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自身业务的经营活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注入大量的资金,有效的抑制农村经济的外流,形成有效的发展循环过程,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稳定农村经济。就农村信用色的工作对象而言,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农作信用社的经济支持,在农村信用社为农民提供贷款的同时可以保证对农业贷款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指导,这种监督是一种农业投资保障机制,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稳定农村的发展,所以农村信用社可以维持农村经济的稳定。

四、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

1.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生产经营活动中,扩大了其生产规模,发展了农村经济。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和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平衡。2.农村信用社改变了农村经济单一的资产结构,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农村信用社优化了资金结构,各方面投入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支持农业生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3.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信用社提供的资金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基础设施的晚上也丰富了农民的日常生活,生活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在如今的农村发展中,农民的利益得到基本满足,更多的追求经济利益,以便于发展交通,水利等工程的建设,加强外界联系,加全面更新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策略,注重强化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的建设,严格防范各种金融风险对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此外,还要本着实质大于形式的原则,不断扩大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容忍度,对本地区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设定科学合理地监管指标体系,逐步对每一个细节进行量化,而且,在确保金融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发挥出农村信用社本身的优势,对各个方面进行积极创新,对各项业务进行创新发展,提升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手段,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村信用社服务水平的提升。有效地解决资本充足率低和资产质量差等方面的问题,在经济转型时期下成功帮助农村信用社渡过各种危机,确保农村信用社能够长远发展。

五、结语

第3篇:新农村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离农化;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043-02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而“80后”、“90后”是这一群体的主力军。长期以来,理论界普遍认为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城市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没有认识到农村劳动力的有限剩余。因此,在“民工潮”的背后,农村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的留守人口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新生代农民工人化使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劳动力供给不足,更别说优秀人才投身于三农建设。关注未来,由于新生代农民即“农二代”从小远离农业生产,根本没有传统的农业生产知识,在城市从事工业化生产没有机会去学习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知识。因此,新生的“农二代”缺乏传统和现代农业生产知识,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将出现劳动力的断层现象。新生代农民的“农”字已经名不副实,培育新型农民,实现新生代农民参与农村和农业经济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型城乡关系的重要举措。

一、新生代农民离农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

新生代农民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具有农村户籍,且16周岁以上被列为农村劳动力的农民(刘付兵等,2010)。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16~30岁的农村人口为1.46亿,占总农村人口的21.8%。这部分新生代农民是中国新时期农村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但是他们却很少从事农业生产,新生代农民出现的离农化倾向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主要有:

1.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具有高社会效益和低经济效益的特点,从事农业生产在短期内很难取得一定的成就。新生代农民为了谋求较高的收入而涌入城市,他们大多都是刚离开学校的“80后”、“90后”,对新生事物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进城务工成为新生代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 919.01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为2 431.5元,占比41.07%,新生代农民外出务工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从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农业发展资金投入以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

2.开拓农民视野,增强科技意识。新生代农民离农化涌入城市认识到现代化科技的力量,享受着先进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拓农民视野,增强农民学习先进科技文化意识的积极性。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乡交流的重要桥梁具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对先进的科学知识有较好的接受和消化的能力,可以把先进的文化、科技、生活方式等带到农村去,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新生代农民开阔的视野和较强的科技意识,能够学习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的操作以及现代化的耕作方式,实现农村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3.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培育新型农民。新生代农民离开农村农业岗位去文化和经济发展比较发达的城镇谋求更好的发展,面对和城市居民的巨大差距,可以激发“80后”、“90后”的进取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现代化的新农村建设需要培育能够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并且对市场变化较为敏感的农村经济建设的新型农民。新生代农民的离农化现象使这些“农二代”经历了城市文化的熏陶,对科技的接受能力强,为新型农民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素质基础。

二、新生代农民离农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新生代农民离农化的倾向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的同时使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诸多困境和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有:

1.留守问题严重,家庭功能缺失。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农忙时节基本都是老人、妇女、儿童从事农业生产,青壮年基本全部外出务工,这严重削弱了家庭功能,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孩子缺乏有效的监督,滋生青少年犯罪。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孩子长期没有父母的监管和引导,而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过度溺爱,导致农村青少年犯罪现象频发,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高龄老人无法得到有效的赡养和照顾。年轻辈的都进城务工,农村老人只能与留守儿童相依为命,农村居民养老缺乏有效的保障;最后,农村家庭功能严重缺失。新生代农民的离农化现象使得农村家庭结构不健全,孩子缺乏管养和老人得不到照顾的问题突出,家庭结构出现“空心”现象,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背道而驰。

2.农业劳动力不足,土地荒芜严重。新生代农民离农化倾向致使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供给不足,农村耕地荒芜现象严重。新生代农民具有城市和乡村 “二重性”特点,这一方面是由农业生产的弱质性所决定的,农业生产风险性较高及在农村缺乏有效的农贸市场使得农业生产的收益较低;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障碍消除,新生代农民可以自由流动。新生代农民的“二重性”使得农村耕地出现大量的抛荒现象,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作物复种率低,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新农村建设缺乏主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新生代农民本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然而新生代农民出现严重的离农化现象,留守农村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孕等,年轻劳动力都离开农村,农村劳动力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空心状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虽然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工业的反哺、社会的帮扶等一系列的优势,但是没有建设主体农民的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是空谈。新生代农民严重的离农化趋势使得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缺失,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后继无人。

4.农村农业经济发展面临人才断层。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思想至今还活跃在理论界,许多学者都在讨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型问题,而现实的农村劳动力结构状况实在令人堪忧,农村留守问题严重,新生代农民既无传统的农业耕作经验,又没有接受农业现代化耕作和生产的相关教育,在“农一代”退出农村农业经济建设舞台时,新生代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盲目使得农村农业经济发展面临严重的劳动力困境,农村熟悉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供给出现断层现象。

三、实现新生代农民参与农村农业经济建设的对策

新生代农民离农化倾向对农村农业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是用金钱可以弥补的,实现新生代农民“农”的回归使其参与农村经济建设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1.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十报告中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与十年前相比具有很大改观,但农村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还无法满足新生代农民的需求,实现新生代农民返乡从事农业生产,一方面要坚持一贯的财政支农政策并加大支持力度,推进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缓解新生代农民创业的融资难度。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可以使新生代农民感受到经济发展的利益,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回流参与新农村建设。

2.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农贸市场,增加农民务农收入。务农收入是农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由于交通和小农经营的限制,城乡一体化的农贸市场没有建立起来。农村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狭窄,仅仅依赖小乡镇的“集市买卖”,价格波动严重依赖于供求关系,“谷贱伤农”现象频发。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市场关系,一要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与发达城镇的农产品经销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拓宽农产品的销售市场;二要推进农村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培育农业经营的龙头企业,使农产品的加工和深加工在农村进行,从就业机会和现实收益方面吸引新生代农民返乡。

3.培育新型农民,增强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意识。新型农民的培育是新农村建设最迫切的要求,实现新生代农民向新农村建设主体新型农民的转变,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首先,实施教育投入多元化战略,从多方筹措资金加强新生代农民的农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增强新生代农民的市场意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创造条件;其次,尊重新生代农民的创新精神,充分发掘 “80后”、“90后”为主力的新生代农民的创新和创业潜力;最后,要实现新生代农民参与农村农业经济建设必须培育新生代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意识。

4.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推行农业保险政策。农业生产的弱质性使投资农业生产面临较大风险,在短期内难有较好收益,新生代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很难满足其对收入的期望。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提升农业生产的收益水平;大力推行农业保险政策,把农业生产的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从而保证投资农业具有较高的收益。新生代农民满足经济学“理性人”的假设,对高收入有极强的偏好,只有认识到从事农业生产与进城务工相比具有相同甚至更高收益时才能在心理上实现“农”的回归。

参考文献:

[1] 张永丽,黄祖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述评[J].中国农村观察,2008,(1).

[2] 刘付兵,高淑桃.引导新生代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0).

[3] 刘小年.新生代农民培养:一个事关现代化的战略问题[J].现代经济探讨,2010,(2).

[4] 唐若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与统筹城乡发展[J].财经科学,2010,(10).

第4篇:新农村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 :     新经济模式;农村经济;消费;质量;

农村经济发展要积极结合新经济模式的特点,通过整合农村经济资源、改善农村经济环境以及培养农村专业人才等途径,构建新经济背景下的农村经济改革体系,改变落后僵化的生产形式。

1 、新经济模式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价值

1.1 、降低经济成本

新经济模式是一种基于传统经济模式,结合现代经济技术手段的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新经济模式,可以改变原有农村经济成本难以控制的局面。新经济模式中,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方式,使农村经济实现了覆盖范围的扩大,通过网络可以更加及时和全面地获取农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信息和价格走势等,有助于农业生产者把握住最佳的生产和销售实际。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中,农民要想获得市场信息,需要依赖于人工方式去调研,这就增加了经济发展成本。而网络环境可在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平台上,采集获取相关的经济数据,使农业经济成本得以有效控制。

1.2、 创新经济模式

新经济模式还为农村经济发展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持。传统的农村经济主要以实物销售为主,需要农民与消费者面对面进行交易,这就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受到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在新经济模式中,产品交易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完成。很多的电商都抓住了新经济时代的机遇,建立了综合性的网络销售平台,如淘宝、京东等渠道,使农民可以将农产品直接搬上网络平台,消费者也可以基于平台服务来搜索和选择自己喜爱的农产品,并直接在平台进行支付。在消费者受到农产品后,平台可以最为第三方与农民进行结算,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的线上和线下共同发展,也可以实现新经济时代的多元经济服务体系。

1.3、 实现经济转型

新经济模式也让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探索新的经济形态,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新经济模式可将广大农村地区的自然风景、民族风情和乡村文化等推广到各地区,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农村,从而可以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基础上,构建旅游产业模式。农村旅游模式的发展,是经济模式的一场革命,为农村经济带来的新的活力。乡村旅游可以带给游客更加新奇的体验,除了自然风景的观赏以外,还可以亲身体验农村生活方式,如参与到农业种植过程中,如现代农村旅游中比较受欢迎的采摘项目,让游客可以获得劳动的满足感。养殖和种植等项目,也是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消费者可以进行预先支付,委托农民来种植和养殖自己喜爱的蔬菜或者动物等,成熟后就可运输给消费者。这种经济模式不仅满足了消费者想吃到绿色无污染蔬菜或者放心肉的心理,也让农村经济实现了预销售,这对于农村经济转型有着积极的推动力。

2 、新经济模式中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

2.1、 整合农村经济资源

农村经济资源丰富,但大部分资源都较为分散。在新经济模式发展背景下,应当积极整合农村经济资源,发挥资源更大的价值。农村经济资源包括了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等。很多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导致农村人口流失现象非常严重,这会阻碍经济发展进程。农村经济发展中,要做好宣传工作、留住人,并结合新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农民无需远离家乡就可以实现致富。土地资源方面,可以通过土地合作经营,提高经济发展规模,为经济生产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

2.2 、改善农村经济环境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需要重视经济环境的改善,要积极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新经济模式运用,很大程度上依靠网络条件,这就需要加强网络设施建设,从网络硬件配备上,或者从网络速度和稳定性的提高上着手,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好准备。在基础设施环境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文化环境建设,要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理念,在新经济模式中,要想始终获得社会和消费者的认可,就要提高经济服务质量,严格把好质量关。

2.3 、培养农村专业人才

第5篇:新农村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创新;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创新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4-00000-01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是,众所周知,农村经济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并且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第一、大部分农村还是处于家庭化种植状态,并且这种生产方式效益极其低下,导致了农民收入很低,农村发展缓慢。第二、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农村建设缺少规划,随意性很强,发展方向模糊,造成了土地利用率低下,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现象。第三、我国农村的发展大多还是小农经济,农民收入比较低,城乡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第四、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城市没有起到应有的带动作用,反而对农村人口形成了很强的迁徙式掠夺,城镇化的成果没能够更多地惠及农民。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不仅要加强现行政策和制度的推广,还要努力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加快城乡经济上的融合,加快农村经济组织的创新,加快农村发展的进程,具体做法:

一、创新农村经济,推进产业发展

我国是一个拥有8亿多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面临着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与竞争,特别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处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既面临资源、人口、食物、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又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安排和转移富余劳动力就业、发展农村经济。而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我国广大农村的经济体制严重制约了农业技术创新的开展,如何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创造适合开展农业技术创新的土地,成为我国政策制定者们的当务之急。

因此,我们应该推进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我国农村在发展思路上,应该求新求变,加大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实现农民收入的多元化,加快农村合作组织的建设。

二、发挥组织作用,扩大生产规模

目前农业发展迟缓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体农民分散经营,难以形成有效的规模和竞争优势。我们在创新农村经济组织中,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发展规模和途径,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通过农民自办、官民合办、能人领办、嫁接联办等多种形式改造传统组织,发展民间组织。要按照自愿、自治、民主管理的要求,尊重群众的意愿,实行“民办、民管、民受益”。在组织创新中,还要团结广大农民,利用市场规则,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集体经济组织,合理合法地开展经贸活动,帮助农民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需要。

三、突出龙头企业,增强组织凝聚力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于龙头企业的带动,必须在保证农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把培育农村龙头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创新和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来抓.重点引进和推广规模大、环保强的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

其次,实行企业整合。坚持采取优胜劣汰的思想,把现有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源向具有较强竞争力和环保发展潜力的规模龙头企业集中,逐步将小型企业改造为实体性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四、完善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环境

农村经济组织创新涉及到不同产业、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利益关系。这就要求政府必须从全局出发,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完善的社会化服务的体系。通过健全信息网络提供信息服务,通过健全技术咨询和推广机构提供技术服务,特别要注意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的信息服务,帮助农户和企业掌握市场,了解市场,提高农户、企业驾驭市场的能力。

五、建立保护机制,促进经济创新

第6篇:新农村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保障机制;新农村

理论基础

(一)区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关系我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基于不同资源禀赋形成的不同农业区域分工是农村地区发展的比较优势。各区域需结合自身的资源等条件,发展适合本区域的经济活动,由此也体现了农村地区的不同区域分工与不同发展模式。区域分工的目的在于达成整体效益的最优,通过对资源进行整合,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伴随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农村地区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区域分工也在逐步调整,如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或产品等的流动加速,原有的区域分工和优势发生了改变,且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政策的指导下,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明显增强。区域经济关系中的竞争与合作特征愈加明显,一方面,从合作的角度来讲,区域之间的合作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要求,同时也符合全球化和市场化的经济发展趋势;从竞争的角度来讲,区域经济关系主要以利益为基础,不同区域之间的利益要达到平衡的状态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而区域之间的竞争关系是长期存在的。

(二)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内涵及趋势当前农村地区发展仍然主要以农业为主,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是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关系着农村可持续发展。基于可持续目标的区域农业协调发展内涵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低碳经济。新农村建设以“美丽乡村”为目标,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二是因地制宜。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在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也要突出地域特色,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优势;三是整体筹划。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从整体考虑,注重农村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注重分工与合作,各区域发挥自身优势,增进各自利益。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发展趋势来看,产业结构趋向多元化,农业地域分工更加明确,同时也面临着部分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生产布局不合理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等。从区域经济视角出发,对农村可持续发展进行布局,应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立足于当前新农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力求缩小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细化农业分工,构建完善的区域协作体系。区域农业协调的目标是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形成新农村发展良性互动的空间秩序,该模式的优势在于既能够避免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拉大,也有助于避免恶性竞争或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项目的盲目跟风。

区域经济视角下新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区域间发展差距较大,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当前农村地区区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梯度和层次,为了实现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需将区域间的不平衡性控制在合理区间。分析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是否过大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其一,区域内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属于同一范畴,且区域间的差距是否在逐渐缩小;其二,区域内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格局中,低层次的占比不宜过大,这样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制约作用会更明显。现阶段,我国从政策上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整体布局,但不同行政区域间的农村发展和建设水平不尽相同,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即便是在同一区域范围内,也面临政策、平台、资源等方面的差异,目前而言,尚未建立功能完备的综合性区域经济系统。从政策方面来看,当前还缺乏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机制和组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性。

(二)区域之间竞争关系显著,缺乏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一直以来国家对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考核主要以竞争导向为主,不同区域多呈现经济竞争关系,因此在行政区划之内,主要领导考虑的是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仍然以本区域影响因素作为主要参考,及时考虑到其他区域的利益也更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目标来研究的,并没有从未来发展角度制定共同的目标,在推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也缺少相应的学术机制,区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产业发展协同性较差,区域之间缺少有效联动。

(三)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够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是客观的事实,且不同区域均或多或少存在对环境保护关注不够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为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吸引外资,制定的优惠政策过于宽泛,由于缺乏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严格限制,实际上也纵容了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农村的污染企业不能达到绿色生产的标准,必然会破坏原有的农村生态环境,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从政府监管角度来看,政府对引进来的企业监管力度不够,对于周边群众反映出来的环境问题重视不足,这些都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平衡好环境保护问题的主要原因,从长远来看,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要平衡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

(四)低碳农产品市场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正处于转型关键期,转型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受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现有的农村市场体系并不完善。以低碳农产品为例,低碳农产品市场作为新鲜事物,在我国东中西部都均有分布,但由于低碳市场内的企业规模相对较少,能够提供低碳农产品种类也不多,导致整个农产品市场影响力有限,农产品市场销售的低碳农产品都以本地为主,很少有出省或出口的地产农产品。我国地产农产品市场多以行政区域为依托,在市场管理层面一般以区域管理为主,这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低碳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也破坏了低碳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构建,这种带有半垄断式的管理方式不利于低碳农产品市场向外拓展。同时,低碳农产品的生产者一般都是以农户为主,广大农村信息发展相对滞后,低碳农产品市场信息渠道有限,加之当前我国没有形成区域生产的低碳农产品统一展示平台,导致整个产业发展始终处于数据监测盲区,即使是多年生产低碳农产品的农户,也无法掌握市场数据,生产低碳农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缺乏可持续的规划,常常导致低碳农产品滞销或供给不足。

基于区域经济视角的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与路径选择

(一)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产业体系第一,投入减量化。由于农业发展农药化肥使用超标,为了发展生态农业,应对农药化肥进行减量,大力推动精准施肥,精准播种,精准使用农药,通过精准管理和科学管理,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第二,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含有大量有机质,这些农业废弃物只要通过合理开发能够发挥自身价值和作用,可以通过沼气利用方式将农业废弃物放到沼气池,既能够为家庭生活提供沼气,同时也能够将废弃物发酵之后用于土壤肥力改善等;对于可利用秸秆可以实施秸秆还田,也可以用于生物发电,造纸等;对于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应该按照垃圾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发展生态农业。新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农业作为支撑,对农业生产各种要素进行科学合理规划,通过系统整体谋划的方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之下,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例如,打造立体农业模式,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作物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之内进行混合耕作,一方面能够提升产量,另一方面还能够改善环境;再如,发展观光农业,将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等多项功能,为农民增收拓展新的路径。

(二)跨越地理范畴构建区域经济分工体系第一,构建更为开放的区域经济分工体系。以开放性的思维来推进区域分工体系建设,在分工体系建设过程中,敢于打破行政规划限制,按照比较利益,将整个区域作为一个大的经济发展主体,在大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和产业链条中进行合理定位,形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使区域经济之间能够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第二,对区域经济进行合理分层实施梯度开发。可以将区域经济划分为几个方阵,按照方阵的特色和优势,明确区域内的核心产业和核心竞争力,不同区域给予不同的政策支持,在考评过程中也应该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更好的激发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形式,实现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第三,优化区域经济进行整体布局。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具体特点和差异情况,对区域内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土地利用进行整体安排,推进区内城镇规划、产业规划、土地规划、环境规划、农村规划多规合一,实现更为立体的城乡一体化模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同时通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能够更好的促进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第四,打破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站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角度出发,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要考虑区域内的产业形态、空间布局、体制机制等多方因素,敢于打破行政区划的诸多限制,根据区域内的不同要素进行重新整合,不断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同时在对行政区划进行科学合理安排过程中,也要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避免因为利益冲突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第7篇:新农村经济发展范文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为新农村建设夯实经济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内容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有利于农业生产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的产业升级,提升农村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要求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使普通农户转变为多种类型的专业户,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要求农业生产的生态化,提倡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和适度的外部投入,农产品产量和农产品质量都会有极大的提高,而农业生产成本会随之降低,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减少农业生产对工业品农药、化肥的过渡依赖,降低了生产成本。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可以有效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循环农业经济要求农业生产是产业化的生产,形成一个良性运转的“产业链”或“产业网”。这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人才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了农业就业机会。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还扩大了劳动密集型的园艺、畜牧、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规模,可以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业。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的阶段,对多样、安全、优质农业及其加工产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使我国农业陷入了发展与环境保持的两难之地。循环农业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农业资源可以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农业经济循环体系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把农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同时,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绿色环境是当今农产品出口的时尚和潮流,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能够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生态环境

循环农业是生态化的农业,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有效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方向。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可以有效保护和利用农业资源。我国农业长期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农业化学物和沉淀物对地表、地下水的污染,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有利于农业资源的保护,它按照“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环境美”的思路,统筹规划农业各产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提供坚实基础。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投入结构,进一步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扼制掠夺性经营;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在农业生产中推行清洁生产,遏制了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与机械作业,避免了耕地污染、土壤质量下降,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可以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按照循环经济的再循环原则对农业和农村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向实行综合治理,对农村土、水、种、肥、药、电、油、柴、粮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统筹考虑,深度利用农村种、养业产生的废弃物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城市工业及乡镇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真正实现“吃干、榨净、回归大地”,使农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的民主政治进程“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要求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使更多的农民,通过更多的渠道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过程。

循环农业经济可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循环农业经济将农业系统内部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将农业及相关产业生产的产品或废弃物通过交换而相互衔接,延长了农业生态产业链,并形成了协同发展的产业链。这个链条首先从经济利益上将单个的农民联系起来,进而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与沟通渠道,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主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第8篇:新农村经济发展范文

一、当前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金融产品从广义上讲,包括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务两种形式。金融产品创新就是根据金融市场需求,设计出新的合理的可实现的金融商品,再以优质服务加以推广。即通过设计新的金融产品使原金融产品解决不了的金融问题得到创造性的解决。随着近几年我国农村经济呈现出货币化、市场化、产业化和城镇化新的趋势和特征,对金融产品和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农村经济主体对资金需求面更加广泛。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出多面性,既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特色资源开发等中高端客户的综合性金融需求,也有农民、农民工、个体工商户和农村小企业等低端客户的基础性金融需求。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出现以下现状:

(一)信贷产品种类增多,但业务拓展不够平衡

农村金融机构近年来在涉农信贷产品创新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不断推出多种涉农信贷创新产品。如农发行通过向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粮食合同收购贷款,将信贷支持由原有的面向粮食收购环节向生产环节延伸,较好地满足了农户购买种子、化肥、农机具等资金需要,并为农村的小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邮储早在2005年12月,就被银监会批准在福建、湖北和陕西三省试办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走出了邮政储蓄支持“三农”的第一步。2007年3月20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北京宣布成立,成立后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向城乡居民提供小额信贷、消费信贷、投资理财、企业结算等更丰富的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结合新农村建设需求不断创新小额农贷业务运作模式。一些金融机构还先后推出农民住房贷款、文明信用农户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新型信贷产品20余种。尽管涉农信贷产品日益增多,但产品创新在实施主体和市场范围等方面存在一定反差。如从创新主体看,农村信用社因地制宜推出数量可观的信贷产品,而其余几家银行产品种类相对匮乏;从市场范围看,众多涉农信贷产品尚处于试点阶段,未能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影响到产品投放的规模效果。

(二)担保抵押愈加丰富,但应用范围有待拓宽

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农村有效抵押物不足,为此各金融机构在创新担保方式、扩展担保范围上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在创新抵押方式方面,部分农信社尝试开办了林权抵押、草场(荒坡)等依法可流转交易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对水产业开办了水域滩涂抵押贷款。并且湖北农信社正在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中的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上的房产用来抵押贷款。农行等机构可接受大型农机具、农副产品、商铺、牲畜等财产抵押。在创新质押方式方面,对生产加工型涉农企业开办了订单、仓单、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对流通型商贸农业龙头企业可开办汇票、本票、债券质押贷款;对知名度高、品牌价值大的企事业可用其依法可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等作担保开办权利质押贷款。在创新保证方式方面,一些金融机构开办了联保贷款、农机具生产厂家保证贷款、信用共同体贷款、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信用社贷款等多种保证贷款。贷款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推进,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户和企业小额贷款资金需求,但由于抵质押物品受自然风险、市场价格波动、技术风险等客观因素影响较大,加之政府政策配套措施滞后,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同时信用户、信用企业、信用村的评定面不宽,授信贷款额度相对偏低,难以满足广大农民在向农业企业转化过程中的较高层次资金需求。

(三)风险分散愈益关注,但配套建设跟进不力

各金融机构以信贷为纽带,通过支持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实现风险共担。一是通过各类基金担保组织的有效担保,发挥乘数效应,有效降低信贷风险。二是在种植基地、禽畜养殖基地等种养殖业的密集区域,引导业主组成各类专业协会,形成共担贷款风险的行业集群担保机制。三是依托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贷款”等模式转移信贷风险。四是积极探索“订单信贷+订单农业”的信贷模式。此类举措的推行,对于分散信贷风险发挥了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相关配套体系建设跟进乏力,尤其是地方政府、保险机构、银行与借款人之间仍未形成风险利益共同体,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以及农业保险的介入程度十分有限,客观上抑制了农业信贷风险的有效转移。(四)民间金融支农力度大,但发展不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包括民间自由借贷和合作基金会,合作基金会被取缔,之后民间金融撑起了非正规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大梁。农村民间金融指农业企业之间或农民之间的借贷行为,农村民间金融主要在我国农村大量存在。目前,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资金大量流入城市,农民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有研究甚至指出,中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就是非正规金融,例如IFAT(2001)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农民来自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贷款大约是来自正规金融市场的4倍。过去几年,农业融资渠道主要有中国农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基金会和民间借贷等。现在,农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贷款权、贷款数量相对减少;农村信用社存款增幅下降,而邮政储蓄业务发展很快,从农村中抽走资金;大部分农村合作基金会已停止开展业务,所以农民生产生活资金需求靠民间借贷满足,农村民间金融作为对信贷金融的补充形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应看到农业民间金融的特点,利率由双方决定,因而利率在时间上和地区上存在较大差别,民间金融的年利率普遍在20%以上,有的达到50%,甚至更高。

二、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推进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缓解农民贷款难的内在基础。为此,应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改革,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一是要尽快恢复农业银行的农村阵地;二是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善和劳动力素质改善上的主导作用,商业性金融才可能跟进,才可能最终形成保水于田的良性循环。目前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需要国家财政扶持,也需要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将小额农贷、扶贫贴息、教育助学、科技信贷、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金融产品由政策性金融机构承担。其他金融产品按市场化运作;三是全面实施农村信用社商业化运作,避免因政策性、商业性混淆不清带来的弊病;四是邮政储蓄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村,网点也主要在农村,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后要避免成为官办或纯官方性质的银行,要大胆吸收民营资本,业务重点放在农村,服务对象也应落在民营经济;五是支持民间资本到农村投资,开办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六是支持外资到农村投资,设立村镇银行和贷款子公司。

(二)构建多层次的农业担保体系

要围绕信贷需求积极进行担保机制创新,推进和完善多元化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建设,鼓励政府及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出资组建新的农村担保机构。为破解担保抵押品不足羁绊,原则上凡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可用于贷款担保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用于贷款担保,同时跟进完善政策审批、抵押登记、价值评估、权证交易等配套服务,拓宽农村金融机构产品的创新空间。鉴于土地流转对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意义,在现行法律和政策已经明确允许土地合理流转和适度集中的同时,建议在法律层面进一步明确农村土地的融资权,允许农民通过对耕地、宅基地等农村土地设定抵押,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深层推进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三)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一方面,要加快农村信用环境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加快建设农村企业及个人征信系统,全面开展创建信用镇、村、组活动,规范农村信用秩序。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中介信息反馈体系。制定合适的高标准的会计、审计信息披露标准,鼓励扶持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化中介机构的发展,严格行业准入和行业管理。

(四)提高人力资源可用效率

高度重视金融创新人力资源的开发,要加强对现有金融从业人员的知识培训和提高,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和素质;要创新用人机制,吸引、开发和留住人才;要注重建立人才流动的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使用效能。在业务推广实践中,基层员工应主动了解农民对金融产品的服务的需求信息,及时加以反馈并研究开发,同时应特别注意地域性和适应性。考虑到农村小额融资需求已逐步由简单的生产生活需求向扩大再生产、高层次消费需求转变,基层农村金融机构应及时对原有农村小额贷款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确保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无缝对接。

第9篇:新农村经济发展范文

自从2003年中央提出“统筹区域发展”以来,区域经济合作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以及“主体功能区”概念,则是我国进入这样一个新阶段的独特宣示,同时也是未来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

一、吉林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吉林省区域经济在九十年代初调整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采取聚集优势资本、实施政策扶持、加大科技投入等倾斜政策,重点培育制药、食品等骨干行业和德大等一些骨干企业,形成骨干行业和企业支撑经济运行发展格局。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特色农副产品资源精深加工为重点,食品加工业迅速崛起,城乡经济相互依存、并重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推动了吉林经济逐步从以农为主转向突出工业、从群体发展转向骨干支撑、从城乡分割转向城乡一体、从计划封闭转向市场开放,确立了其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从2007上半年全省区域经济运行情况看,这块昔日全省经济板块中的“短板”,正以前所未有的健康态势向前发展,2007上半年,全省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6.85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0.1%,同比增长16%以上,总体增速分别比全省和全国高出3.9和5.1个百分点。GDP总量达到20亿~50亿元以上的县(市)有10个,达到10亿~20亿元的有17个;增速达到16%以上的有20个。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迅速增加。上半年,全省县(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7.90亿元,同比增长14.5%,增幅分别比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5和1.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0亿元的县(市)有12个,最高的达22亿元以上,增幅超过15%的县(市)有17个。总的来看,各县(市)的消费拉动能力呈上升势头。

从整体思路看,在发展功能定位上,各县(市)都把区域突破的核心放在工业突破上,工业突破的核心放在工业集中区突破上。实行区域突破和新农村建设结合推进。各县(市)积极探索区域突破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城镇与乡村一体化发展的路子,统筹摆布谋全局,抓住重点求突破,发展的步子明显加快。抓住工业突破这个核心,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创造了多年来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最多最快最好的时期。抓住产业化这个重点,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上,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大上农产品加工业,使之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抓住农民增收这个关键,广泛引导农民在农业内部转移,向二三产业和域外转移,发展劳务经济,拓展就业渠道,增加现金收入,使农民收入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增长期。而且表现出高度重视创业环境建设,各县(市)加大对全民创业的扶持力度,变以往零打碎敲式的个别扶持为打捆式的集中扶持。在政策扶持上,相继出台了鼓励全民创业的若干规定,在市场准入、税费减免、置业场地等方面降低门槛,提供保障,最大限度地培养创业老板,培育创业企业。在资金扶持上,陆续成立了投融资担保机构,拓展全民创业融资渠道;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争取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

二、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调整步履维艰,规模小,实体竞争力弱。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结构仍处于低级化水平,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区域经济结构单一,产业、产品雷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色彩难以在短期内抹掉。由于政策、机制、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一些原来工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县(市),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近些年在市场竞争中大都转制或淘汰。

2.县域财政十分困难,主要是历史“欠债”多。就多数县(市)来讲,普遍财力弱、负债多、包袱重、压力大,突出反映在入不敷出,许多应当投入的投不了,许多该办的事没钱办,财政支出需求刚性增强,需要财政支出保障的支出不断增加,县一级财政压力很大,甚至有的连吃饭都难保,危及政权建设的经济基础。据统计,2003年县域财政总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0%多一点,但财政供养人口比例,县域占到全国供养总人口的70%。

3.城镇建设进程缓慢并缺乏实质性的内容。从多数县(市)来看,城镇普遍存在基础差、功能弱、发育不成熟、带动力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建设的落后,对外缺乏吸引力,难以聚集资本和生产要素;对内缺乏带动力,难以成为牵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使区域经济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难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难以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延缓了农村城市化进程。此外要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

未来我国将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分工和合作格局,区域经济合作的水准将进一步提升,形成对新的区域经济合作的牵引。同时还要按照各自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民资投向,重点发展农业、矿业产业开发、能源、重要原材料的重点建设项目,以及能够综合利用资源、防治环境污染、节能降耗和提高产品档次的项目,力求走出一条区域新型特色道路。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应加强功能区内产业链的分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重点发展区转移,尤其是向地域相邻的地区转移,以垂直的产业链分工为纽带,进一步加强优先发展地区与重点发展区的物流和要素流动。 随着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快,将出现一些新型的产业分工。各类开发区会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