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交媒体的应用范文

社交媒体的应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交媒体的应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交媒体的应用

第1篇:社交媒体的应用范文

1.1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社交媒体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互联网。近年来网络上已经建立了十分丰富的医学信息数据库,是进行社交分享的信息基础。有了基于网络的存储介质,社交媒体的信息存贮量极大增加,传统的教材、教案、读书笔记等以印刷和手写为主要手段的存储方式被替代。这些以电子文档、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存在的资料,内容丰富且生动直观。大量诸如解剖图像、生理过程动画、手术资料等医学信息,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快速展示。同时,越来越多的顶级医学院校、医院、研究机构以及著名杂志、医学网站、学术论坛都已经开通了自己的社交媒体,定期向公众最新的研究内容和进展,不断地丰富着信息量。

1.2更新及时,主动推送现代医学的发展一日千里,仅仅通过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显然是不够的。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提供者能够最快速度地更新信息,为受众提供最快速和最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一方面,一些综合性的医学网站,如Medscape、丁香园等,都开通了相应的社交媒体,可以随时向用户提供最新的研究资讯,让用户能够保持知识的更新。另一方面,来源于网络的信息资源增长速度惊人,数量庞大而且分散,从大量信息中快捷、准确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应用社交媒体的关注或订阅等功能,受众可以实现信息的主动获取,做到当新内容在服务器数据库中出现时第一时间,就被主动推送到自己的阅读器当中,而不必再像传统的被动的学习方式那样,必须通过登录网站才能寻找到所需信息。

1.3获取便捷,范围广泛社交媒体可以安装在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式移动设备上,学生可以不必局限于自习室和图书馆,寝室、咖啡馆都可以随时打开社交媒体,获得同样的知识内容。同时,教师授课不一定局限于教室,检查作业也不必一定通过书面形式,甚至老师也不仅限于所在的学校,学生甚至可以通过关注世界上最著名学术权威的社交媒体随时同他建立直接的交流联系。还有许多国际知名的医学院校通过Facebook、Twitter等实时校园各类讲座信息、出版新著作以及当前的研究内容、教授的研究动向等,学生也可以及时地发表自己对相关内容的意见作为反馈。

2社交媒体为师生交流提供广阔空间

社交媒体最核心的特点在于信息的交流与互动。每一个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是信息的生产者,这种双向的信息传播模式,将使得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重视书本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被颠覆。在社交媒体的平台上,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不再拘泥于位置和形式,可以展开深入的交流,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学的形式,深化了教学的内容。

2.1教师变讲授为互动的教学模式社交媒体打破了课堂的界限,要求教师对教育的视角进行充分转换。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学环境及授课时间的限制,学生发现问题后可能来不及及时地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也可能无法按时回答同学们的众多问题。社交媒体的这些方式,可以十分便利的进行师生间“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充分交流,高效快捷地解答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中的“问与答”的过程。医学教育的内容繁杂,从分子、细胞到组织、器官、个体,层层递进又相互关联,知识体系的建立繁难,临床诊疗更是需要对知识的运用具有足够的灵活性。针对于此,教师可以通过典型病例,将课程方向、学习目标、学习资源分化成多个不同的主题,展开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学生可以随时对病例进行自主地选择、分析、讨论。同时,学生们对这些内容的反馈和提问,也将有助于教师不断丰富自己对于相关内容的认识,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2学生之间频繁互动与信息共享医学教育涉及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到人文教育等各个不同方向的内容,涵盖的课程门类众多,并且经常涉及前后不同阶段的学习知识,因此,系统掌握这些知识有很高的难度。社交媒体提供学生更多的机会参与协作学习,进行知识共享和评价。社交媒体具有的建立群组、分享和订阅等功能,可以通过加入不同的群组来关注不同方面的内容,聚合不同类型的信息。学生可以依据学习内容和进度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等建立不同的群组,在群组内共享资料和学习心得,互相促进。传统的网络信息获取方式是以数据库文献为基础和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为媒介的系统方式。搜索引擎的作用类似于图书的目录,将各种数据信息进行搜集、整理,以及接受查询。针对同样的问题,采用不同搜索途径,如关键词、作者名等查阅相关数据库,最终获取结果的准确性和所用时间可能有很大差别。因此,这种信息获取方式对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有很高的要求。社交媒体的平台上可以对信息进行实时广泛地分享,能够让所有参与的同学都及时获得所需的学习内容。与此同时,社交媒体这种信息传递模式,可以实现一对多、多对多的传递,实现私人观点与群体争鸣并存,达到更好的知识交流的目的。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锻炼交流表达能力、团队协作与分享精神等更多方面的人文素养。

3存在问题及展望

第2篇:社交媒体的应用范文

下面我将重点介绍一下美国应急系统以及媒体如何应用它们进行传播。一是紧急事态预警系统(EAS),这是我们公共安全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所有涉及公共安全领域的部门都会接入这个系统,相关部门的人员只要在电脑端登录系统就可以迅速知道各地发生的灾难。美国总统也会使用这个系统,当国家遭受到重大自然灾害的时候,总统会通过这个系统向全国进行广播。各个地区、各地方政府也可以使用这个系统。

二是安伯警报系统(AMBER)。基于政府机关、电视、广播、交通系统和科技公司等之间完全自愿的合作,可以向全国失踪儿童信息的庞大系统。如果发现儿童走失或者被绑架的话,人们可以马上登录这个网站进入系统,查看被绑架儿童的信息,或者是通过网站相关的信息。

三是国家天气服务预警系统,与这个系统相配合的有一个气象电台,电台只要打开,就可以发送语音警报和预警。只要出现了恶劣天气的预警,无论什么时间,这个电台都会通过收音机终端进行播报。

可以看出,我们有很多有效的科学手段进行灾害的预警,但是很多人并没有通过这些手段接受信息的习惯。比如美国最近发生了龙卷风,当时很多人都在拿手机拍照,而不是在收听、收看关于龙卷风的预警。所以,我们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一下媒体如何加强与大众的沟通。

要确保公众能够收到准确的预警信息。大众要确定一个重大事项的消息是正确的,通常需要听到三次预警才能相信。同时,媒体播报还要让大众容易理解预警信息的具体内容,确保所使用的语言和措辞是当地受众熟知的、可信赖的。还有,媒体播放的信息一定要贴合受众的需求,的预警信息要跟当地的辖区管理相配合,预警信息一定要包含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如何在灾难面前做最快响应等内容。

媒体要了解影响预警信息有效性的几个变量。一是信息的来源。二是信息的内容本身,包括信息的语言和灾难面前的具体做法等。三是信息的格式,包括信息的频次、电台的频率等。四是媒体的属性,包括信息的主体是广播、电视、报纸,还是脸书等新型社交媒体。现在很多人通过移动终端上的社交媒体来接收信息,对社交媒体的依赖甚至超过传统媒体,当然还有人通过教会或邻居来知晓信息。五是社会响应。在灾难发生的时候,人们是否能够跟社会的其他团队做好配合。六是人口学的变量。比如从性别上来看,女性可能会更多地听到灾难预警;如果大家都聚在一起的话,可能会更有效地去对预警信息做出响应。还有就是受教育水平、社会阶级等因素也会影响我们在灾难预警面前响应的情况。

第3篇:社交媒体的应用范文

1 儿童先心病解剖教学的特点首先,先心病教学内容广,包括心脏血液动力学,肺循环,体循环,胎儿血液循环,心脏心音、杂音诊断学,心电图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包括 MRI、CT、超声和心导管等),介入及手术治疗等相关知识,这些多个亚学科和亚专业相关内容都与心脏解剖学密切相关,因此,解剖学是学习和掌握先心病的基础桥梁课程,但医学生往往感觉学习先心病内容非常复杂。其次,先心病教学内容难,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文字、模型和平面图等方式进行理论课的讲解,学生很难对心脏正常和异常的解剖结构、血液流向改变等内容进行立体、动态的想象和理解,导致在教学中学生学习困难。

2 社交媒体应用于先心病教学

2. 1 社交媒体应用于先心病教学的原则在先心病教学前固定内容管理者(通常是临床带教老师),内容应该准确无误,并且是师生均可接受的形式。并制定交流计划,包括对象(本科医学生的年级以及相关儿科心血管亚专业的教师)、目的、隐私安全要求、医疗建议和应对不利事件的计划(包括垃圾邮件、投诉和不专业的行为等的处理意见)。

2. 2 社交媒体应用于先心病教学的步骤根据上述交流原则,建立社交媒体微信和微博的先心病解剖教学的虚拟平台。微博展示先心病患儿的静态病历资料,微信进行病例的实时更新、分析和讨论互动。带教老师建立微信朋友圈和微博,并设置仅对目标人群开放。微博呈现先心病患儿病例静态信息。微信朋友圈主要为参与人员围绕病例展开实时讨论。带教老师将患儿入院时的症状、体征(包括心脏杂音音频信息)、包含解剖信息资料的影像学检查(如 CT、B超)等信息发至博客。参与人员在朋友圈中针对患儿临床信息进行交流讨论,由带教老师引导解剖资料的分析讨论并对患儿的病情进展进行实时更新。通过充分讨论后得出诊断,并提出进一步治疗方法。由带教老师公布临床诊断及术后解剖诊断,并提供手术治疗的相关解剖视频录像。最后,带教老师围绕该病例设计考试题目,评价学生对儿童先心病解剖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2. 3 社交媒体应用于先心病教学的意义通过社交媒体在先心病教学中的应用,首先克服了先心病示教难的问题。示教难是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儿科显得尤为明显。这将导致医学生对先心病异常解剖进一步认识欠缺。由于社交网络融合了图片、音频、视频和即时信息等多种媒介方式,对儿童先心病典型病例广泛传播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示教难的问题;并且,因为社交网络的记忆保存功能,从而使典型的先心病病例在医学生中反复播放而加强认识和掌握。其次,社交媒体教学解决了先心病学习难的问题。儿童处于不断生长发育阶段,其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在不断发育成熟,故在解剖学等方面均与成人不同,有其独特特点。参与者们在社交媒体中把先心病的重点、难点知识通俗化,并采用个性化的网络语言和卡通动画,激发医学生对先心病学习内容的兴趣和热情。最后,社交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少的不足。由于多种原因(比如风险高),儿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心血管亚专业的儿科医生更是减少。交互性的社交媒体在儿科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重要的沟通桥梁,师生交流机会增多,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时间限制问题,从而弥补了教师少的不足。

第4篇:社交媒体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社交媒体;运用;大学生;影响

社交媒体是新媒体时代下的产物,是在新媒体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宽泛的概念,指的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连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相互联系建立社交关系的网络平台,同时也可以信息和提供服务的传播媒介。严格意义上说,社交媒体就是利用包括互联网媒体、移动客户端媒体、数字化终端媒体等形式,区别于传统社交形式而形成的网络平台。

一、社交媒体运用的特点

社交媒体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因为社交媒体运用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新的传播媒介形式,所以社交媒体表现出其独特的时代特点和特有的价值体现,运用社交媒体呈现出的核心特点表现在如下方面:

1.价值体现

社交媒体是有价值信息的传播载体,信息的价值在于受众群体的关注度,以及有价值的信息传递时间、传递条件、受众群体关注的心理反应等,而运用社交媒体恰恰可以提供载体、传播以及反馈这样一个综合信息平台。同时,社交媒体传播具有成本低廉、快速高效的特征,可以带来巨大的价值效益,这就是运用社交媒体潜在的价值体现,而这些综合因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运用社交媒体的基本价值。

2.个性体现

个性化体现是通过社交媒体所特有的新内容、新形式、新观念产生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比如使用者可以在自己的社交环境设定个性化的平台、界面、空间等,也可以利用嫁接模式、检索模式、链接模式等来扩大自己的社交群体。这使得社交媒体的运用不但具备了特定的空间、特定的传播手段,而且也体现了特有的个性化。

3.效应体现

运用社交媒体所产生的效应是可以预测的,是可以设定结果的。社交媒体具备辐射面广、选择性强等特性,这种特性可以影响受众群体所产生的效应,如接收时间、接收内容、选择结果等方面,受众群体也会因为这种效应产生变化。社交媒体的运用甚至可以在特定区域、特定时间内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社交媒体的运用在一定的时机和环境下也可以形成主导效应。

4.生命力体现

社交媒体一出现就具有超强的生命力,近几年我国互联网平台发展迅速,各种传媒平台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在社交媒体方面更是突飞猛进、成果丰厚。由于在社交媒体领域中各类细分媒体的不断出现,各种平台嫁接层出不穷,这也显示出社交媒体生命力的延展性和多样性。同时另一个层面的生命力也体现在社交媒体运用的模式和概念上,这种新环境下的模式和概念将会使社交媒体不断延续下去,并得到创新发展,这才是其生命力的集中体现。

二、大学生运用社交媒体的现状

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1],保持低速增长。与之相比,社交媒体网络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全面超越传统网络。在针对社交媒体网民学历结构调查中,发现大中专以上人群中普及率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尤其是大专以上学历人群比例接近饱和,占网民总数的55%左右,其中大学生一直在网民总数中处于主导地位,占网民总数的25.5%。由此可见,社交媒体运用最广泛的“受益”群体就是在校大学生。

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中,网龄3―5年的和网龄5―8年的平均占到42.5%和33.4%,可见大学生对于社交媒体运用的普及性。另外对于大学生运用社交媒体上网时间的调查,每天少于1小时的所占比例为11.3%,3―5小时的所占比例为20.5%,5小时以上的所占比例为16.5%,这再一次显示了大学生对于社交媒体运用的依赖性。

运用社交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渠道。调查显示:手机客户端社交媒体跃居第一位,占43.5%,其次是网络社交媒体平台占42.5%,而利用传统的报纸传媒和电视传媒分别只占到8.4%和5.2%。[2]由此可见,运用新型的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渠道,占有绝对的优势。

关于社交媒体运用目的和内容的调研显示,大学生选择用社交媒体来获取学习资料的占17.7%,用来获取资讯的占15.2%,用来即时通信和联络的占45.9%,影音和网络购物的占14.6%,其余用来游戏的只占到6.6%。这说明在大学生群体中运用社交媒体已经改变了传统的社交方式,而且在社交内容上面主要集中在微博关注、社会时讯、交友平台、QQ、微信实时通信,以及亲朋、好友、师生、同学之间的朋友圈互动,这进一步证明了社交媒体运用的多种社交形式已经成为大学生之间主要的交友和联系工具。

三、社交媒体的运用给大学生带来的变化

(一)运用社交媒体目的多样化

调查显示:“结交了更多朋友,丰富了大学生活。”在调查过程中大多数大学生都选择了这一答案。然而调研人员还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社交媒体的介入,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获得了大量的资源信息,也了解到了更多的社会状况和需求情况,这样一来,大学生在社交媒体选择的目的上也趋于多样化。其中18%的大学生选择“有利于将来事业发展”的社交媒体平台作为首要运用目的,还有30%的大学生选择“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为社交媒体平台运用目的。

另外,通过对不同年级和系别大学生的对比,调查人员发现,低年级大学生多选择以丰富大学生活为主要目的的社交媒体平台,不少大学生都会运用社交媒体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创建自己的朋友圈,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而高年级大学生则更倾向于寻求有利于将来事业发展的媒体平台,其中不乏运用社交媒体平台搭建自己的营销体系,或者是运用社交媒体发挥专业优势,更早地服务社会。这些大学生运用社交媒体了解到了即时的资讯,掌握了更多的信息,这也就使得大学生在社交媒体的时代背景下,目的性选择变得更加多样化了。

(二)运用社交媒体转变社交方式

在调查中,约5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最有效果、最有现实价值的社交方式,是以寝室为中心的传统“面对面”社交。然而实践证明,在大学生中运用社交媒体形式的网络论坛、微博来获取资讯,运用QQ、微信作为联系工具的两类人群分别以36%和58%的比率占了主导地位,远远高于6%的大学生“寝室好朋友”为主的传统“面对面”社交。

这一结果反映了当代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的运用转变了社交观念,大部分学生不再抱有狭隘的交友观念,转而追求建立更加广泛、多样的人际网络,通过运用社交媒体产生的新兴社交方式正逐渐被大学生接纳并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

四、社交媒体的运用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运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社交媒体的运用对大学生有着前所未有的影响力,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确实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有着不可否认的优势。

1.时效性强

社交媒体的运用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获取各式各样的资讯信息,也可以搭建多种内容的社交平台,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目的性地进行选择,这些媒体形式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简便、更加快捷、更加直接、更有时效。大学生运用社交媒体平台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自己最需要的内容,打破了空间、时间的局限性。同时社交媒体平台也可以提供讨论、对话、提问、交流,把相关人员无形地联系在一起以便于更好地沟通,结交更多的朋友,扩展了人际网络,使大学生们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到最有价值的资讯。同时,大学生运用社交媒体平台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可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来经营自己,更早地建立社会关系网,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信息量大

运用社交媒体获得的资讯,远远超出了传统媒体和纸质媒体,新的数字技术引起工业化革命,网络把世界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掌握全球的资讯。例如了解国内外各高校的研究课题、教学内容,也可以查阅各大图书馆的图书资料,还可以下载专业书籍和教学文件,大大丰富了大学生的信息量。

3.传播广泛

社交媒体平台的运用,使传统社交的“点对点”形式转变成“点对面”形式,可以满足大学生各式各样的需求,方便了大学生的交流,还可以信息,做到快捷有效,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将是成倍扩展,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开来,使大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百科,也可以传播自己的观点和成果,大大扩展了大学生的社交领域。

4.形式多样

社交媒体自出现以来,就以多样化的服务平台吸引着当代大学生的追捧,各式各样的服务平台、信息平台、交友平台、购物平台一直都是大学生们最热衷的选择,通过运用这些社交媒体平台,大学生们甚至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模式,只要利用各种客户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聊天交友、关注新闻、选择购物等,也可以为千里之外的亲朋好友送去祝福和礼物,大大方便了大学生的生活,使大学生的社会活动扩展到校外甚至全世界。

5.社交灵活

对于社交媒体的运用,美国心理学家曾提出6度分割理论,认为世界上两个互不相识的人需要建立联系,平均只需经过6个人就可以结识。目前非常流行的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平台就是基于这个理念应运而生的,这个平台就是通过朋友来结交新朋友,只要在网站上注册,通过相关资料就可以找到许久未联系的朋友甚至是小学同学,这种功能是非常强大的,而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办到的。同时随着QQ和微信的运用,更加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两个陌生人甚至可以在不同的地域直接对话,进行实时交流,从而大大增加了大学生的社交灵活度。社交媒体的微博平台,大学生可以交流思想,发泄情绪,关注话题,也可以随时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可以展现自我风采,吸引更多的朋友关注自己,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

(二)运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所有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对于社交媒体而言我们也要用正反两方面的角度去看待,运用社交媒体带给当代大学生新的体验和变化,但是也会带来诸多消极的负面影响。

1.沉溺网络,脱离现实

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发展成熟,不排除有些大学生思想意志薄弱,面对形形的社交媒体平台和客户端,极其容易沉溺于其中而无法自拔。经过调查,在经常使用社交类网络平台的大学生群体中,由于上网时间过长,从而直接影响到学习和工作,这部分人所占的比例高达34.6%,而在不经常使用或者是从不使用社交类网络平台的大学生中,该比例只占到7.6%;另外调查还显示:经常使用社交类网络平台的大学生中,在不上网时经常会惦记上网的比例达到60%,而在很少上网或者是从不使用社交类网络平台的大学生中,该比例只占到6.3%。由此可见,过度关注和运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的大学生容易产生网络依赖综合征,也就是“网瘾”,这样一来,这些大学生沉溺于网络平台的时间多了,关注现实生活、学习、工作的时间自然就减少了,从而影响了学习和生活。这类大学生忙于经营自己的网络社交平台,却疏于与亲朋好友建立面对面的交流接触。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社交媒体毕竟还是依托网络存在的虚拟形式,虽然它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和机会,但是依然是无法代替现实社交活动的,当代大学生也不能过于相信和依赖社交媒体的存在形式。

2.流于表面,缺乏深度

大学生在运用社交媒体过程中,“流于表面,缺乏深度”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大学生的朋友圈或者是交友平台上的好友动辄上百人,有时甚至上千人,这里面很多都是兴趣相投的陌生人,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大学生甚至没有真正的朋友。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他们讨论的话题大多是兴趣观点、生活琐事、网络动态等,喜欢及时更新自己的网络内容,晒出自己的生活和动态,从而吸引朋友们的关注。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虚荣心,弥补了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情感缺失,但是这样的交流都流于表面,很难形成深层次的互动。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运用社交媒体的网络虚拟性强,使得社交本身就掺杂了很多不可靠因素,尽管很多社交平台是采用实名制的,但是大家依然是陌生人,这始终没有面对面的交流真实可靠,所以交流的话题一般都流于表面,同时社交平台上的话题更新快、随机性强,使得很多话题没有时间思考就被新的话题覆盖了。另一方面,现代大学生虽然追求个性自由,但仍有内心的自我世界,在社交媒体的交流平台上面对大多数的陌生人很少会敞开心扉真实面对,也很少触及深入的话题。于是导致热衷于社交媒体的大学生觉得网上交友很容易且很轻松,无须牵挂与担心,更不用承担责任,只要退出社交网络平台就能全身而退。这样一来,有些大学生甚至将这种错误的社交理念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导致大学生的同情心下降、承诺感降低、随意性增强,更加缺乏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3.不良信息侵蚀,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对运用社交媒体平台的监管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没有相关明确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制约,这就给有害的部分信息提供了传播平台和可乘之机。另外,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面对各种思潮和言论往往缺乏独立判断能力,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和腐朽文化的侵害。同时部分大学生以“恶搞”为乐趣、以“戏谑”为时髦,崇尚“非主流”,以此作为逃避现实、推卸责任的借口。社交媒体平台让部分大学生感到一定程度上可以摆脱现实,不受社会道德和法律的约束,网络的自由与社会的责任之间出现失衡,产生道德失范,做出不讲诚信、散播流言、恶意诽谤等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的行为。

五、如何正确看待大学生运用社交媒体

(一)正确引导大学生与社交媒体运用的关系

大学生面对社会,通过合理的社交,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阶段的必修课,也是顺利实现社会化的重要保证。要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处理社交媒体运用的关系,无论怎么运用社交媒体去丰富大学生活、或者是获取信息,它们都是一种方式和手段,社交媒体的运用具有形式多、交友广、更新快等特点,而传统社交真实可靠,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感知对方,情感互动,在不同的场合下也可以锻炼随机应变的能力,这又是网络社交所无法替代的。所以大学生要合理运用社交媒体,发挥社交媒体网络的优势,从中获益。对于部分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应该对他们深入了解、耐心引导,找出其依赖网络的原因,并适时的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走出困境。

(二)培养大学生运用社交媒体的法律道德意识

大学生在社交媒体运用环境下的道德意识培养,首先要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到网络并非法律的“真空”,在网络上法律的界限也是不能跨越的,要搞清楚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同时也可以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不受网络侵害。其次,道德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要从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开始,要加强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加大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的教育。我们要帮助大学生培养辨识能力,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导向。另外,在运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大学生应当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坚持完善自己的人格形象,做到诚实守信、严格自律,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社会责任感和网络道德素质自觉深化到自己的媒体社交行为中。

(三)将社交媒体运用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面对大学生群体运用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形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看到其积极意义并将其结合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是保持与时俱进的需要。同时通过运用社交媒体平台,我们也可以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全面了解大学生的所需所求,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与生俱来的优势,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大学生之间的平台和纽带,思想政治工作也可以运用社交媒体这一平台和学生实现良性的互动。另外,还要运用社交媒体平台建立高校心理咨询平台,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这样一来也有利于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面对社交媒体带来的变化,提高网络信息的处理能力,掌握和运用媒体平台技术,如此,才能适应当前社交媒体的发展需要。

六、结语

大学生运用社交媒体并不是和社会发展相背离的,恰恰相反,现实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尽快适应社交媒体的传播环境。作为中国社会将来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对于社交媒体的运用将更为广泛,更为深入,社交媒体在中国普及和使用是不可逆转的,对社会进步是有着巨大推动作用的。在当今社会中最响亮的一个口号是“与时俱进”,社交媒体的运用将进一步深入大学生的生活,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率也将进一步提高,我们也肯定社交媒体的运用和发展将会对大学生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也会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参考文献:

[1]辛文娟、赖涵.微博、SNS与大学生虚拟交往需求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2(2).

[2]苏滨.论互联网新媒体传播优势[J].中国传媒科技,2012(5).

第5篇:社交媒体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 多媒体;教育技术设备;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021-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立足于我国教育发展现状,提出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一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在这一战略目标的引导下,我国的教育改革积极开展,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地应用于教育教学当中。丰富多样的多媒体技术更是在教学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当前学校多媒体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大部学校都已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更是日益完善、颇具规模。但是我们了解到部分学校的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率不高,而且使用寿命较短,部分地区还存在配置不合理、使用不当等的情况。对于多媒体设备在学校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多媒体设备管理不到位 如今,学校的多媒体设备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种类日益齐全。从最初的网络电视,到如今的计算机、投影仪,以及电子白板、音响设备等。在丰富了学校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存在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部分学校存在对多媒体设备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责任不明确,对于设备的维护也不及时,从而导致设备使用寿命缩短。

设备使用率低 虽然多数学校都已根据实际情况配置了不同的多媒体设备,但是在部分学校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率并不高。一是因为设备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的得到维修;二是很多老师因为害怕设备损坏而不愿意多用。归根结底,就是对多媒体设备的管理不到位,从而严重影响了这些先进的科学设备在教学当中的使用。

2 加强学校多媒体设备管理,发挥现代技术设备在教学中的作用

针对多媒体设备在学校教学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跟大家分享几点关于设备管理的看法,希望可以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提升多媒体设备在教育教学当中的功效。

多媒体设备合理配置,资源得以有效利用 在学校多媒体设备的配置方面,一定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合理进行配置,严格按照当地的政府教育标准进行。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适度够用、预留发展”的原则,切忌盲目的跟风行为。以实用性为基础,从教学需求、设备成本等多个方面入手,为学校配置多媒体设备。同时要提高设备的使用率,降低闲置的可能,从而使得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得以有效利用,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

健全设备管理机制,保障多媒体设备的正常运行 针对学校多媒体设备管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的问题。学校应该建立起相关的管理和维护机制,并且建立起相关的管理制度。由专业人员来负责学校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出现故障及时排解。切实地保障学校科技设备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并且通过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使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备用状态,保障多媒体设备教学的正常开展。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作用和功效 在合理配置资源、加强管理的基础之上,要从多个方面来提升多媒体设备在教育教学当中的作用和功效。学校还应该加强对设备的推广与应用方面工作的重视,将设备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化。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掌握新的技术和新的教学方法,将授课内容与多媒体设备更好地结合,为学生带来更为丰富、生动的课堂。建议在每学期的开学之初,学校为全体教师展开定向培训,辅助教师更好地利用学校提供的多媒体设备,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多媒体设备在学校教育工作当中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3 关于多媒体设备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多媒体设备进入学校,不仅彰显了我国科技的发展,更是为学校教学工作带来技术手段方面的变化。多媒体设备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的有效应用,会受到多个方面的影响。因此,研究多媒体设备在教学当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可以进一步改善我国教学管理的信息化以及网络化,提升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与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目标紧密相连。

多媒体设备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设备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合理利用,可以为学校的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保障。通过教室当中配置的多媒体设备,可以实现真实的教学质量评价。学校管理人员可以不定期到监控室了解教室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根据出现的问题,做好下一步的工作。而且通过多媒体设备,还可以实现专家、领导的远程听课,收集有效信息,更好地了解教师和学生的情况。分析课堂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多媒体在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1)方式新颖,表现力强。现在的学生习惯了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而将多媒体设备引入课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相对于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学生对声音、图像、影视等十分感兴趣。教师将课本知识,通过多媒体设备而展现出来,将影音与学习内容有效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超强的信息共享性。通过多媒体设备,将需要讲述的课本内容通过声音、文字、图片、甚至影音等多种方式展现出来,更加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如今信息、资源等的共享也是越来越普遍和多样化,通过教室的技术设备,突破常规授课模式,将网络上更多的资源进行及时的共享,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扩大知识层面。

除此之外,关于多媒体设备在教学应用当中也存在许多注意事项。多媒体设备的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应用,可能出现改变教师主导地位、忽略师生互动关系以及分散学生注意力等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及时、适当地进行调控,根据课堂情况进行妥善的处理。

4 结语

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管理一直都是我国教育改革当中的重点问题。如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为学校的网络化教学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也将我国的现代化教育引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多媒体设备也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保障学校多媒体设备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应用,才能让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科研教学,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丁俊.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06(5).

[2]邵萍,肖秋霞.独立学院多媒体教室管理的对策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

[3]赵施美.浅谈多媒体教室设备管理与维护[J].科技广场,2013(12).

[4]王霞.多媒体教学设备中投影仪的维护保养[J].办公自动化,2014(12).

第6篇:社交媒体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艺术设计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238-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已进入教育领域,并改变着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观念。如今,多媒体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进入了艺术设计教学之中。

一、多媒体教学的概念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处理多媒体信息的技术方法,它涉及文本、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内容。多媒体教学又被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处理符号、文字、图像、声音等教学信息,并以屏幕或投影仪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达到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多媒体教学有着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教学手段灵活多样、教学信息容量大、教学过程丰富多彩等特点,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推进教学改革。

多媒体教学主要有以下优势:一是信息容量大。信息是知识的存在方式,也是教学的基本内容,教学实质上就是一种信息传递、交流、沟通,多媒体教学能够提供更丰富、更及时、更新颖的教学信息,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二是生动直观。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抽象晦涩、空洞无物、枯燥无味,增加了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度,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直观具体,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形式多样。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依靠一张嘴、一支粉笔进行课堂教学,教学方式极为单调,学生也缺乏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教学则用图形、动画、音乐等形式表现教学内容,推进了教学手段的创新,改善了教学效果。[1]

二、艺术设计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

第一,提高教学效果。随着文化艺术商业化进程的加快,艺术设计专业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艺术设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践性。例如,艺术设计教学需要大量的视听资料和直观演示,而多媒体技术正好可以提供直观、形象的教学环境,从而满足教学需求。此外,多媒体教学能以文本、音乐、动画等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例如,讲授《色彩概论》时,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色彩斑斓、风景优美的图片,或让学生欣赏《红高粱》、《英雄》、《花木兰》、《红色沙漠》等电影的色彩运用、色彩意境营造等,然后在引导学生思考色彩的种类、功能、象征性等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传播艺术设计信息。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对的静态的、呆板的教材与板书,难免会觉得枯燥无味,多媒体教学则有助于克服传统教学的缺陷,借助直观的、动态的动画模拟教学,建立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的立体教学环境,以声情并茂的形成传递教学信息,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习主动性。如讲授《平面构成》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点、线、面等转化成动态画面,让学生形象地了解点、线是如何转化成画面的,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艺术设计课程的内容丰富,形象性强,大部分理论都需要转化为图形来讲解,传统教学中画图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转变成文字、图形、视频、声音等形式,改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编排设计》时,可以将不同版式设计运用于课件之中,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了解编排设计的用途、功能等。

三、艺术设计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注意事项

1.仔细研读教材。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备课,吃透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在熟练掌握教材基础上制作课件,通过生动具体的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难点。此外,在制作课件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不能简单地照搬教材或他人的课件,也可以增加一些具有地域特色或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效果。例如,讲授“橱窗设计”时,可以首先播放优秀的橱窗设计图片、文字资料等,让学生了解橱窗设计的发展、种类、特点等,然后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整理橱窗设计的相关资料,并用手机、数码相机等记录下来。

2.熟悉课件制作方法。在信息化时代,加强艺术设计专业与多媒体教学的联系是一种必然的教育趋势,艺术设计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还应该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熟悉多媒体教学规律及课件制作方法。多媒体技术是传统绘画工具的延伸,它有着传统绘画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利用Photoshop、Flash、3DS MAX等图像处理软件能够创造出立体的图形,教师可以把计算机美术设计融入多媒体教学中,利用图、文、声、像、动画等表现形式可以制作出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图形或动画。为了使文字设计更美观、更丰富,可以在微软字库、文鼎字库等字库中选择字体,恰当进行字体处理,以分段、移动、滚动的方式将文字呈现出来。[3]

3.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在艺术设计教学中,以动画与图形表现教学内容是多媒体教学的重要特点,通过图形、声音、动画等形式展现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改善教学效果。但是,多媒体课件只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它不可能解决教学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也不可能以多媒体教学代替传统教学,若片面重视多媒体演示,不重视细枝末节的讲授,也不利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知识掌握,因为任何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都无法否定或淘汰其他教学手段,同样无论多媒体技术如何发展,也无法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应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课件设计要有实用性,应以素雅的色调、简洁的版面制作课件,也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动漫效果,但是不能片面追求视觉效果,喧宾夺主。[4]

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于一体,有着图文并茂、手段灵活、形式多样的特点,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树生.对多媒体技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几点认识[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6).

[2]冷昊锴.多媒体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9).

[3]丁颖.多媒体技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2009,(2).

第7篇:社交媒体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 多媒体; 美术教学;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8-0182-01

作为乡镇中心小学,则承担着全镇美术学科领域内的研究、探索、创新等任务,因此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多媒体操作技术,钻研教学大纲,剖析教材,并依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把传统的教学形式和多媒体教学形式有机结合,以真正实现学科引领、技术指导和乡镇辐射,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美术课堂变得更加异彩纷呈、富有成效。

一、依据实际,全面剖析,提高认识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又是视觉艺术,美术教材中有大量的教学内容需要通过直观的图片资料来进行演示,而承担这一要务的载体正是多媒体教学设备。运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的优势在于:首先运用多媒体教学能生动、形象地进行直观演示,将图形、文字、声音相结合,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能降低教学难度,拓展学生思维深度,充分激发学生的联想、创造和想象,把学生引入多视角、多层次的情境中,从而培养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使他们在欢笑中领会知识,锻炼能力。最后,运用多媒体教学,还有利于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有效载体,特别是欣赏课,学生能在纯洁、高尚内容的感召下,不知不觉地、自然而然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课都必须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才有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素描、色彩、手工制作等课程,要求教师按照作画步骤进行现场演示,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创作。而多媒体技术它并不能将手工操作机械化、程序化,从而充分暴露出其弊端。其次,我校的多媒体设备配置低、性能差、耗材大,极大地影响了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其三,由于办学条件有限,多媒体教室的采光、通风不是很好,再加之设备老化,维护起来较为困难,时常出现木马等强大病毒,影响教学效果。最后,我校的美术教学设施尤其是实物、挂图等教学资料较为缺乏,使美术课程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绘画、创造能力。

二、借助资源,发挥优势,提升素质

传统的美术教学需要教师课前做许多的准备工作,需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欣赏与审美资料,而像国外风光、国外建筑、珍禽奇兽、天体物质等资料往往是不容易找到或根本找不到,这样就严重影响了美术教学效果。然而,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设备进行美术课堂教学,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美术教学,能更直观形象的展示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和欣赏过程,只能通过对艺术形式的直接感受而进入审美体验。据此特点,在教学时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表现方法,进行大量图片的演示,从而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例如在讲授《七彩飞虹》一课时,由于缺乏多媒体网络资源,许多瞬间消逝的自然景观(彩虹)要去低年级学生留意并记录,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如果凭借多媒体设备进行美术教学,则可以找到大量的彩虹图片,包括海边的、瀑布边的、喷泉边的、雨过天晴的等等。教师运用多媒体将彩虹的资料和图片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彩虹的形体及色彩,以在审美和评述中增加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加强对自然界的认识,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目的。这样,教学过程既直观又省时,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在课堂中也能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实践活动。

(二)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美术课堂教学,能启发学生想象,激活学生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传统的美术教学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于其审美性的特点比较忽视,而多媒体教学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通过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提供大量欣赏图片、flas及审美资料,不但能使学生体验线条、色彩、形体、音乐等外在形式的美,而且还能让学生从外在美中充分体验情感美、创作美,从而达到辅助教学提升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目的。例如,在上《昆虫世界》一课时,可以运用大量的昆虫图片,将他们分类组合,找出异同点,展开联想,彻底放开学生思想的闸门,使学生开阔眼界,激活思维,丰富知识,同时也将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一点一滴的渗透在美术课堂中,尊重文化,热爱生活,学生的美术素养就可以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升。

(三)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美术课堂教学,还能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例如在进行《蚂蚁搬家》一课时,让学生观察蚂蚁集体搬运米粒的过程,使其充分感受“团结力量大”的真实含义,随后要求学生一人提水及两人抬水进行比对,从而体会团结互助,齐心协力的重要性,使学生的团结意识、互助意识得以适时渗透。

虽然,多媒体教学设备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多媒体与美术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多媒体教学能力,掌握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充分认识多媒体仅是教师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一种工具,一种方式,它并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代替所有的教学。教师应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年龄,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科学高效地进行美术教学。

三、立足现状,科学管理,提高效能

虽然我校的多媒体设备较为落后、陈旧,资源有限,但如果能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其资源设备,它还是能够发挥其优势作用,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

(一)建章立制,加强管理

学校可以成立远教资源组织机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由专人负责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包括日常的维护,更新及维修,确保设备在常态(通风、光照充分)下能正常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二)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利用学校现有设备资源,定期组织教师深入开展学习活动,倡导“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教育理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科学培训,并将该项学习活动纳入学校的量化管理考核中,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三)建立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美术课堂教学的长效机制及激励机制

学校在开展校本教研成果的基础上,经常、持久地利用有限的设备资源进行课堂教学,一方面熟悉应用设备,较好地维护设备,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提高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对于在课堂教学中科学、高效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不断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走在全区前列。

第8篇:社交媒体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设计;应用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环境一般包括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知识探究和巩固运用四个环节。本文从这几个主要的教学环节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应用措施。

一、自主学习环节的多媒体设计

自主学习的环节是课堂教学之前要求学生预习的内容,这部分的教学活动设计有利于让学生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可把英语较好的学生与学习吃力的学生进行分组,并布置自主学习任务。例如,教学“Whatdoes he look like?”的过程中,利用网络教师可以布置英语自主学习探究的内容(1)T: Yesterday we learned how to describe a person. When we describe a person,what can we talk about?(2)T: This boy

loves football very much.(指着贝克汉姆图片)He also loves this man. Do you know who he is?整理有关Beckham’s basic situation。这样的多媒体学案设计中,学习者的学习始终处于自主地位,处

于主动探索地位,能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二、合作交流环节的多媒体设计

合作交流环节的多媒体教学设计有两方面:(1)教室内的合

作教学设计。在教室内要设计合作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布置教学任务。例如:教学“What would you do?”的过程中,多媒体播放主要的合作交流任务:听2b的朗读材料,然后小组内练习朗读,完成2a的翻译任务,开展主要对话练习,谈论假想的情况,熟悉巩固句型: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had a million dollars?I’d give some to the zoo. I want to help the pandas.再利用多媒体技术整理教学的知识点,让学生对所学的英语知识点有全面的整理,最终实现知识的内化。(2)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合作教学设计。多媒体网络教室内学生自己组成讨论组,通过自己的思考,对一些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和协商会话,在网上进行讨论、质疑、解疑。多媒体网络教室可以为学生提供便于交流的平台,学习者既可与组内成员进行问题探讨,也可与其他组成员进行交流和会话,通过联机讨论、聊天室、电子邮件、FTP、BBS等,可以及时交流,分享知识和经验。

三、知识探究环节的多媒体设计

知识探究环节主要是在合作学习之后,由教师整理主要的语法特点,帮助学生形成英语语法知识。第一,具体的设计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语法现象。例如:利用投影仪集中展示语法现象,建立一个时间坐标轴,延伸到过去完成时、现在完成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进行时、过去完成进行时等。第二,利用多媒体可以拉近语法学习与生活的距离。如英语动词时态的教学既枯燥又抽象,教师可以把时态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譬如一般过去时的教学,可以设计与周末或假日活动有关的图像,把这些图像串成一个个小故事,联系实际生活,形成语法知识。总之,知识探究环节的多媒体设计要重视将语法和直观教学结合起来,确保英语知识的教学转变传统教学的弊端,形成更为灵活多变的语法教学模式。

四、巩固运用环节的多媒体设计

初中英语教学离不开巩固训练,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完成巩固训练、英文运用训练。对于初中生而言,既能听得到,又能看得到的记忆更为持久。学生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而多媒体技术有利于知识获取后的保持。如教学“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的过程中,根据图片中人们的假期活动两人一组做对话练习。T: 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 again. What are the people doing for vacation?Make conversations in pairs.总之,教学中广泛借助多媒体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及时获得学生准确、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及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设计必须要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巩固运用四个方面全面推广,应积极开展多媒体技术的全面应用探索,争取让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好地为英语课堂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第9篇:社交媒体的应用范文

教材分析:“镁的提取及应用” 一节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 (苏教版) 中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中的第二单元的一部分教学内容.本专题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学习重点是如何从海水中获取人类需要的物质,教材通过介绍海水中碘、溴和镁的工业提取方法,将物质的提取与性质融合在一起,在当前“一纲多本”背景下,人教版、苏教版、鲁科版中都渗透了化学能更好的服务社会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对开发自然资源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镁及其化合物,如,氯化镁和氢氧化镁等性质渗透在镁的提取流程中,成为解决从海水中提取镁这一中心课题的辅助信息,这种编写思路反映了新教材把如何获取物质放在重要位置,突出了化学的实用性,重点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可以将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学习思路运用到镁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中来,学生能从中感受到将已有知识运用于新知识学习和生产实际中的乐趣,学习的热情也会提高.在此之前,学生受知识储备的限制,对于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比较生疏,因此需要教师适时加以引导,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创设情景,如,模拟实验等手段使问题直观化,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本节课从金属镁在高科技中的应用引入,由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工业上是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将“镁的性质”设计为暗线穿插在“从海水中提取镁”中讲解,以学生实验探究为活动载体,有效提升学生实践、探索、创造的能力.

教学过程:活动一、感知镁的应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前面已经学习了钠的性质与应用,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一段视频一起走进“镁”的世界.视频展示:重庆应用镁合金技术制造全国最轻的汽车.观看、感受、倾听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感知镁的应用广泛.过渡:正因为镁合金质轻,强度大,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火箭等,从而获得了“国防金属”的美誉.

提问:你还能列举出镁的哪些应用?

图片展示:镁合金在日常生活及高科技领域的应用.讨论、自由发言通过镁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科技改变了人的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并立志献身科学的愿望.过渡:镁的应用如此广泛,但是如果对镁的性质不够了解,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灾难.播放镁锭着火新闻剪辑(略)

提问:根据这则新闻报导,你对镁的性质有哪些新的认识?讨论、回答:

镁能与热水、氧气等发生反应通过新闻事件获得镁的有关化学性质,同时通过火灾灭火感受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反问:为什么不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呢?

实验视频:镁与干冰的反应观看视频

介绍:自然界中没有镁单质,镁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与海水中. 观看,感受让学生了解海水的成分,充分认识开发利用海水这一巨大资源宝库的重大意义.活动二、体验镁的提取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问: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镁的冶炼原理?思考、回答利用先行组织者学习策略,为选择镁的冶炼方法提供知识的固定点.提问: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镁?

认真阅读资料卡片,设计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物质转化流程,展示你认为最优化的一组方案.

提供资料卡片:

1.镁的冶炼史

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通过电解氧化镁和氧化汞的混合物,制得镁汞齐,蒸出其中的汞后,析出金属镁.1828年法国科学家比西用金属钾还原熔融的无水氯化镁得到纯镁.

2.卤水中加碱还是海水中加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分工合作意识和实验探究能力师生共同小结: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

归纳工艺流程题的分析角度――从原理的角度,完善“物质转化”的知识;从生产流程的角度,总结“实验操作”的方法;从经济环保的角度,建设“优选流程”的思路.反思总结:谈本节课收获对知识和能力提炼升华课后延伸:1.请你设计实验证明镁与氮气能够发生反应. 2.工业上可以从海水提取镁?能否从陆地上提取?培养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感受“化学是真实的,有用的”.教学设计反思: 金属镁是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接触到的一种重要的金属,考虑到学生对工业生产流程并不是太熟悉,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工业上是如何得到金属镁的,显然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本节课由教师提供适时的学习资料,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探究如何得到金属镁,这样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