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媒体时代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电子图书、多媒体、交互性、媒体融合
书籍是传承人类文明,传播人类思想的重要载体。书籍形态的每一次变化都与材料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在数字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影响和作用下,使书籍从静态印刷品转为对于动态、互动的多元化媒介的设计。电子图书在继承传统书籍功能的同时摆脱了材料的约束,内容形态不断创新,以纸质书无法比拟的优势受到世界的关注,影响力不断提升。
1、电子图书概述
电子图书(也称E-book),是英文Electronic Book的缩写,它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手段,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 以数字编码形式经过加工编辑,存贮于光、电、磁为介质的设备中, 通过计算机、掌上电脑(PDA)、WAP手机或电纸书等终端阅读器进行阅读,并能以某种形式加以复制发行的数字化图书。
2、电子图书的发展沿革
2.1概念的缘起
电子图书的概念,最早出现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科幻小说中,作家在作品中构思了一种具有数字存储和电子显示功能的书籍,其中的构想也首次将书籍容量和电子显示器作为电子图书概念的基本要素提了出来,因此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电子图书概念。
2.2电子图书的诞生——古登堡工程
电子图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的古登堡工程(Project Gutenberg),该工程肇始于1971年,由伊利诺伊大学的学生Michael Hart发起,基于互联网由志愿者参与,致力于将提供版权过期的书籍数字化和归档,供人们自由使用,并鼓励创作和发行电子书的协作计划。
古登堡计划首先将图书通过扫描数字化,再由软件文本化,然后文本交由两个不同的志愿者校对两次,电子图书的格式是纯文本文件,但也包括其他格式,如HTML,EPUB,PDF,Plucker等。可以在电脑屏幕上阅读,但没有任何多媒体效果,并没有将数字化优势发挥出来。他们中的大多数虽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电子图书,仅仅作为纸质书籍的电子版本而存在,但从电子图书产生、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这种最原始的电子版本作为电子图书发展过程中一个过渡时期的一种形式是必要的,虽然阅读体验效果差,但这种格式文件体积小,在当时网速缓慢的条件下,无疑可以节省读者大量的金钱和时间。
2.3感官时代的到来——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
2005年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的出现成为电子出版行业的一个分水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升级,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媒体得以加入其中,使电子图书在表现形式上发生了革命性转变,以多媒体技术支持的电子图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电子图书的形式日益丰富。
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E-magazine)简称电子杂志,又称多媒体互动杂志、网络杂志等,通常指完全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依托,编辑、出版和发行的数字化杂志。“电子杂志”的概念严格意义上指的是第三代电子杂志——互动性、个性化、多媒体和利用P2P平台发送是第三代电子杂志的四大特征。电子杂志集文字、图片、Flas、视频和背景音乐等各种效果于一体的多媒体表现形式,使之在表象形式是完全摆脱了传统杂志的局限,为读者创造出全新的阅读体验。当读者浏览音乐杂志时,文章中介绍的歌曲只需点击便可试听;阅读影评时,电影的视频片花马上可以播放;在有些电子杂志的页面上还设有投票按钮,读者可以随时参与互动得到结果,并通过微博或博客与他人分享;一些电子杂志还在页面中加入了评论的窗口,读者可以在里面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说,电子杂志的出现,将刚刚由“读文时代”进入“读图时代”的我们一下子又推进了“感官时代”。
2.3、从“新”走向“主” ——移动终端阅读
伴随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终端拥有了小巧的体积和强大的处理能力,使电子图书拥有了与纸质图书一样方携的手持式终端。另一方面,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产业经历了GSM、GPRS走到3G时代,3G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信息接收终端的移动难题,使我们进入了真正的移动信息时代。
手机作为当今普及化程度最高的信息终端设备使得“手机阅读”成为电子图书出版产业新的增长极,手机阅读的人数、规模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手机出版产值已达到349.8亿元的规模,占整个数字出版总产值的33.26%,成为数字出版的第一大门类。目前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均建立手机移动阅读基地,我国半数以上的报刊都开展了手机报业务,手机报数量超过1560种。这些努力都极大地推动和培养了手机阅读消费市场。终端载体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为数字图书的大规模推广与普及提供了保障,电子图书逐渐由“新”媒体发展为主流媒体。
3、电子图书的发展趋势
3.1统一电子书格式标准
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各大电子图书提供商都开发了各自技术标准的电子图书,导致目前多达数十种格式的电子图书同时存在。这种乱象带来的问题也十分突出,读者阅读不同格式的电子图书需要下载安装不同的阅读软件或是购买专用阅读器才能阅读,不利于电子图书资源的共享,限制了电子图书内容的使用和传播,增加了电子图书的制作成本,也影响了电子图书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制定统一的电子图书格式标准一直以来成为业界的诉求。
3.2“书网合一”——全媒体时代的媒体融合
“全媒体”这一概念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应用、发展和普及,经历“多媒体”、“跨媒体”逐步演变而成,是“媒介融合”的必然产物。随着媒介融合的由浅入深,电子图书与互联网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密切,呈现出“书网合一”的发展趋势。电子图书可以依托互联网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利用最新的大数据技术,围绕某信息主题,把极度分散、前后依存、高度相关的信息碎片迅速、及时的整合成完整的、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实现信息聚合。
关键词 传媒;数字化;媒介融合;全媒体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7-0007-02
自20世纪末以来,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在我们身边,而技术的发展和改革改变了传统媒体的运作方式。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数字传播的方式为媒体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方式,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也呈现出取代传统媒体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介融合和全媒体传播必然会在世界范围内发生。
1 髅绞字化与媒介融合
1.1 传媒数字化变革的影响
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在人类交流中的根本性变革。除了传统通信的数字重建外,近年来数字通信对互联网的发展产生影响。具体而言,中国互联网使用用户的增加,利用互联网的时间平均为每周19.8小时,根据网民深度的增加,对网络用户的粘度增加,则体现了现代人生活对信息的刚性需求,同时也加剧了网络媒体以及报纸杂志的迅猛发展。
1.2 传媒数字与媒介整合
媒介的不断整合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通过媒体的整合,新媒体可以有多种功能。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媒体传播可以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而不仅仅是声音或文字的获得,比如人们不再满足于只使用手机进行通信。媒体的融合增加了信息形式的多样性,更符合人们对信息的高要求。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获得更大的市场利益,互联网行业、传媒行业、通信行业也在不断的交流,甚至不同企业并购不断,不断完善行业提供相关服务,通过使用技术,推进多元化、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多元化,这也促进了媒介融合。此外,高效的信息处理技术也保证了在较短时间内各设备的信息处理能力,可以处理大量的短时间内的数据为例,新型纤维材料的传播,保证数量和速度,信息传递过程的手机、iPad和其他电子产品也让单一的媒体有不同的功能,确保媒介融合的技术基础。
2 传媒数字化背景下全媒体传播分析
2.1 全媒体传播的含义
在新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对于媒体传播的信息有着不同的要求。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对声音、图像、文本和视频的综合处理成为可能。一方面,媒体是一个所有媒体的整体意义,包括现有的所有媒体;另一方面,媒体不仅是指综合媒体的概念,它包括媒体技术、形式和内容,比如,传统电视广播与新兴互联网融合,实现全方位的信息传递。
2.2 全媒体的传播的发展方向
在20世纪末,西方国家在技术和人的发展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数字媒体开始实施,以确保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同时通过跨国界、跨媒体,实现媒体的多样化,传统行业的电视广播和新兴的互联网行业相互连接。提出了“跨媒体”的概念,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信息需求。随着中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中国的传媒业也在不断探索和研究全媒体。现代技术促进中国广播电视从传统的通信方式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的产业转型,不再坚持过去的传播形式,也是推动中国电视剧产业的转型,将互联网、电视、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以确保在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全方位。观看电影和电视很容易,让人们随时随地享受数字生活。CNNIC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1年6月时,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77亿户,手机用户在手机用户和网民整体比例方面进一步提升。2010上半年,手机网民的增长速度高于传统网民已成为主要驱动力,移动互联网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消费数码产品激增。现在,多数的数字产品更注重更新的功能的体验来满足绝大多数的爱好者的需求,例如,盛行的苹果公司的iPad,亚马逊的电子书等独特的视觉体验及便民的贴心服务。充分体现出了数字市场的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发展途径。在传统电子媒体中增添数字电视的功能,带动数字电视的发展,这个功能可以使用户欣赏更加高清的视觉盛宴及清晰的电子广播,提高了新媒体数字信息传输的质量和效率、甚至通讯方式,使所有的传统媒体面临挑战,但新媒体不是消除以前的媒体,而是将以前的媒体结合现状发展的新媒体,来实现用户更高的使用需求体现更加现代化的特征,那么,新媒体就是为了更好地分化,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极大地丰富人们的选择。
2.3 全媒体传播的产业实践
对所有的媒体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操作理念,即多媒体传播的方法和策略,即利用各种工具和材料构建通信系统的平台。将各种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媒体模式。对于媒介组织而言,整个媒介传播意味着流程再造与媒介整合的实现。全媒体传播的探索与实践已成为应对数字媒体变革的重要举措。在以前独立运营的广播、电视和网站整合的新闻采编业务中,试图开展360度的媒体采编工作。虽然国外媒体的“跨媒体行业(媒体)”的概念尚未提出相应的媒体,有许多形式,但外国媒体跨媒体经营,多媒体新闻信息传输通过先进的多终端阅读,多销售内容,获得增值的机会,中国媒体产品尽可能多的内容实际上是今天所有媒体新闻生产理念的体现。
3 结论
数字媒体的媒介融合是国内外传媒业必须面对的主要趋势。这一“全媒体”的概念是基于“跨媒体”的创新发展的趋势,给中国的传媒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的传媒业,在当前和未来如何构建和实施媒体运营战略,是摆在媒体产业面前需要探讨的战略问题。
参考文献
[1]汪曙华.传媒数字化背景下的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J].东南传播,2011(4):73-75.
[2]徐强.传媒数字化背景下的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J].新闻传播,2016(21):115,117.
[3]郭海英.传媒行业政府规制体制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3.
1.数字媒体技术传播的多元化
信息传播的多元化是数字媒体技术最大的魅力,同时也是其价值所在。数字媒体技术通过对计算机、数码相机等设备的利用来汇聚与创造所需传播的信息,并通过多个基本原色的协同互助增强了信息传播的丰富性,从而使受众感受到更加真实、完美的传播体验。
2012年,丽水世博会中的画廊就采用了最新的数字媒体技术,画廊的大型LED平面的最高分辨率可以达到654万像素,生动而逼真地表现了世界七大海洋的数字影像,另外,该画廊还利用三维立体全息声响系统真实、生动地还原了世界七大海洋的声音,从而完美实现了对海洋文化的展示。数字媒体技术传播的个性化和精确化数字媒体的个性化传播与精确化传播是相辅相成的。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其传播方式开始定位于更小的范围和对象,从而使其传播变得更加精确化和分众化,并大大增加了数字媒体的节目数量,丰富了节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传播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色彩的设计不仅要求具有自然的特点,同时也要求其富有人情味。通过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可以有效促进现代色彩设计审美传播价值的实现以及传播效果的提高。内容,促进个性化很强的增值业务的增加。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丰富了传播的内容。从其传播服务的个性化特点来说,数字媒体的传播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可有效促进收视率和订阅率的大幅度升高,具有高效且容易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的优势,因此可以稳定地获取经济效益,实现内容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从传播形式的个性化来说,数字媒体的传播摒弃了传统的“点对面”传播模式,而发展成为“点对点”的交互式模式,从根本上变革了数字媒体的传播形式。如三网合一就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观看途径。
数字媒体技术传播的交互性在传统媒体的传播中,都是通过电视、广播以及报刊等将所要表达的信息强制性地传递给受众,从而使人产生深刻的印象,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媒体处于主体地位,而受众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弱势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使受众产生一种本能的抵抗心理。而数字媒体则主张让受众也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通过主动地寻找和选择,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文字、声音、图片等信息,从而将原来的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传播。
2.现代色彩设计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
在数字媒体时代,现代色彩设计在文字、视频及图像、声音等的处理和采集中广泛地应用数字媒体技术,从而使其审美价值更加突出。数字媒体作为最新的信息载体,将其应用于现代色彩设计中可以有效促进其价值理念的创新。在之前的传统观念中,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人们对现代色彩设计中最为关注的两个部分,而在数字媒体背景下,受众的审美要求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促进了审美价值的改变,并为现代色彩设计的发展以及审美传播提供了有效的助力。色彩设计产品的信息借助各类传媒语境在各领域内的互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现代色彩设计的审美传播。在这个概念里面的互动并不是传统概念中简单的交换行为,而是对色彩设计产品的一种动态信息传递、传播行为,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的特点。色彩在现代生产生活中具有显而易见的审美价值,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人们对色彩审美价值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变化,在设计中开始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更加关注人性需求、心理需求以及精神渴望。
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现代色彩设计的传播价值
1.实现非同时在场的平等、互动交流
在日常的传播中主要是通过双方面对面的交流来实现平等、双向互动,而如果双方没有同时在场,那么其地位就会变得不平等,从而导致在传播中会存在审美传播信息的单向流动。审美传播缺乏日常交流的现场感和即时性,受众对一件色彩设计产品的评价是基于与创造者之间的交流来实现的,而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现代色彩设计就实现了双方非同时在场的平等、互动交流。另外,审美传播具有不确定性特点,这主要是由于色彩设计主体带有一定情感的接受行为。因此审美传播的信息具有明显的产品欲望,它并不能成为人们寻找色彩设计作品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对应关系的途径。广告在传播过程中就是通过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色彩设计以及富有感染力的声音等来实现传播效果的。
2.数字媒体色彩进一步提高了现代色彩设计的传播效果
数字媒体技术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新和改革。在不少视觉设计领域的艺术设计中都开始采用数字媒体技术,例如建筑、广告、纺织、服装以及包装等,从而使艺术设计也跨入了崭新的数字化时代。传统的色彩设计艺术是一个显色系统,以“孟塞尔色彩系统”为基础,局限在色彩系统中,难以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以数字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色彩设计则是一个混色系统,以“CIE1931-XYZ系统”的光学色彩为基础。与传统的色彩设计相比,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现代色彩设计在整合显色系统和混色系统两种色彩系统的理论基础上,更多地对物体的发射光和色彩的加色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推动了色度学与艺用色彩学的发展。另外,从色彩的表现手法来说,传统色彩设计和现代色彩设计都是采用三基色展开的,而其中前者采用的是品红、黄、蓝这三种基色,而后者则是采用朱红、黄、蓝这三种基色。传统色彩的表现力有限,因此其概括性特征比较强,而数字色彩的表现力有了质的飞越,其表现的色域更加接近自然界可见光。我们通过数字媒体技术来综合分析色彩,探索多种色调的变换,再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吸收色彩灵感的方法,创造新的色彩组合和配色方法,从而为现代色彩的运用开辟了有效的途径,并在现代色彩设计中为创意思维提供更多的素材,激发想象力、创造力,使作品更加符合时代的审美需求,促进审美传播的发展。
三、总结
在美国主流报纸《纽约时报》的网站上,2013年点击量最高的,包括4篇新闻、3篇健康知识、一段述评、2篇名人专栏文章和一个互动程序。有意思的是,这个互动程序,是一则从说话方式(方言)判断出生地的小测验。这个小程序2013年12月21日才公布,点击率却超过了该网站当年的所有内容。在新媒体时代,谁能说这个小程序就不是内容呢?
传统媒体生态语境下的内容,主要是文字报道、图片、音视频等新闻产品。而在数字时代,讨论什么是内容,必须具备崭新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内容为王”要坚持,但是媒体内容不应当只拘泥于新闻的生产和传播,而应当树立更加宽泛的信息产品概念。除了传统的新闻报道,图片视频、读者评论、热门话题、交互软件、电子游戏、二维码、数字屏……都是媒体生产的产品。而在科技手段更加丰富的未来,媒体内容还可能会以当前难以想象的形态出现。
换言之,“内容”的内涵和外延已发生了变化。对于转型中的传统媒体而言,“内容”概念的改变带来的,既有技术的挑战,也有人的挑战。互联网传播向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已经被逐步应用到内容生产当中,三维打印、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新技术也日益成熟,将来很可能进入传媒领域。例如,以色列一家初创公司Wibbitz,其浏览器插件可以把新闻文本内容自动转化成含图片、声音、图表等的新闻视频,让读新闻变得更简单;日本《读卖新闻》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了用手机扫描报纸上一段文字或图片,即可看到网上的相关视频。
互联网时代颠覆了媒体和用户的位置。用户不仅能够提供评论和反馈,甚至能够参与内容的生产过程。现在,各新闻网站都把用户评论的数量和质量看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更有把用户评论作为主要内容的知乎网、豆瓣网,以及评论与视频融为一体的弹幕视频网站。
以用户为中心,在现有新闻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内容,是传统媒体转型、媒体融合发展的一条途径。当然,拓展内容并非毫无方向的四面出击,重要的是寻找对于媒体本身“最有价值”的那部分内容。
媒体在数字化时代的聚合效应
数字化浪潮由技术层面带动传播产业的变革,加速了不同领域的技术汇流,引发电信、有线电视、计算机等事业的快速整合。本质上这三种体系都能作为数字信息的传输载体,未来信息的内容与服务将不再依媒体类别区分,影像、音乐、数字游戏、电子商务服务等数字化后将带来的新服务,信息与内容服务市场将更为多元化。
对所有的媒体而言,数字化代表着可靠而稳定的通讯质量,更好的抗噪声能力,封包化的数据传输结构可跨过传输媒体的限制,使得传输影像画面、声音和数据更为容易。数字化模糊了传输媒体的界线,科技发展提供了内容不同的传输接口,使得不同传输通路得以整合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并产生更大的传播效果。影音资料数字化后,可以长久储存、重复修改、大量复制,可使用计算机进行编辑处理,对内容进行加工提升价值,并可在互联网上流通。
数字化媒体的软性价值在于变传统的新闻单向传递为提升、传递价值与服务给受众,信息透过不同传输架构间的搜寻、存取、分类、筛选与传送,使得信息的流通更为便利。跨媒体的传输架构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使信息能够更容易到达受众,确保消费者能在不同时空条件获取媒体信息。
当有线、无线网络走向宽带,功能更强时,传输网络将会变成各种应用软件与内容递送、平台合作的数字基础架构,不论是有线还是无线网络经营者,未来都必须与内容平台紧密结合,弹性地选择所需与可供应的信息类型。对于中国媒体的数字化前景来说,必须要注意全球化的格式与规范,数字化后无论数据内容多丰富,若格式无法兼容于大众格式者,终将被淘汰。
转制中的媒体应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数字化传输体系的特性,并针对其物理特性优化自身的信息编辑、、流通流程。例如收看电视与收听广播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接收信息的方式,而数字信号的固定式接收与移动式接收也有不同的使用环境需求与限制,数字化媒体必须透过营销与受众习惯的调查深入了解这些差异。在标准化流程中,也必须有相对应的策略与方法。
数字内容制作上模块化的应用
不论是声音、影像和数据,只要是以数字型态存在的就可称为信息,并可在兼容的网络上流通。信息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的特性,信息产品的主要成本在头版的制成与初期设备的投资,而且具有制造成本高但再制成本低的特性。这个特性让信息产品通过成本来定价的实质意义消失,消费者必须亲身体验后才会知道信息产品的价值。可透过信息增值的方式,如利用互联网搜集筛选信息、专业编辑信息、整合不同资讯满足受众需求等方式来进行信息的增值,提升信息的使用效能。
资讯数字化的特质具有累积性、可切割性和可复制性三种特性,资讯可通过不断累积、切割与重组、及不断复制达到规模效益的特性,产生更高的价值。从信息的本质思考增值信息的类型,资讯内容可经过完全利用(复制、重新使用既有信息)、修正采用(因应使用者需要进行调整、重组)、部分利用(结合有意义的部分使用)等类型来进行信息增值。
随着音画资料的标准化与数字化,模块化生产应用在数字内容的制作与增值过程上,就特别凸显其意义。有了模块才能进行交换与重组,当广电制作环境的完全数字化后,从拍摄、剪接、到后制全面改用数字化的器材,同时采用计算机非线性剪辑,引用高分辨率摄影机及数字化辅助等工具,内容可通过想象力与创意对信息进行分类、组和、切割,透过剪接与编辑来提升内容的价值,并建构信息单元数据库,再经过营销与广告的包装后,推出符合不同目标受众喜好的资讯产品。
数字资产管理:数字化媒体的核心资源
数字信息时代内容将会是媒体产业最重要的资产,如何有效管理资讯作业流程,利用数据库的信息,甚至重复循环使用,已成为数字时代内容业者的重要问题。以往的广播电视是以录像带等硬件载体为交换的单位,但数字化科技促进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将来将是计算机辅助处理档案化的世界。T2F(Tape to File)将会加速媒体电子化与数字化的过程,从模拟生产影视概念,快速迈向生产数字化多媒体的概念。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观念;趋向
近年来,人类社会进入全新时代,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日渐深化。新媒介来源于艺术,使得艺术并不再是贵族文化,逐渐渗透至大众中,成为公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随时随地都能够感受到艺术就在身边。新媒体艺术之所以能够立足于当今社会,究其根本是其具有较强的互动性特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受到一些阻力,因此加强对新媒体艺术观念发展趋势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帮助更好地把握发展趋势,遵循事物发展规律,从而促进新媒体艺术持续发展。
一、新媒体艺术概念与特点
新媒体艺术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杜尚观念艺术当中,表现为未来主义宣言与达达式行为[1]。其主要是指数字科技等技术相结合后,摒弃传统艺术表现形式,采取新形式传播的艺术作品,如手机电视、数字录像艺术等多方面内容。在发展过程中,新媒体艺术的出现不仅对传统艺术进行了改革,且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艺术领域。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能够利用计算机软件、编程技术将自己的想法呈现出来,增强受众对作品的印象,进而达到艺术内涵与本质传播的目的[2]。通过对上述概念分析后发现,新媒体艺术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数字化、网络化。无论是绘画、还是音乐,与数字技术相结合,都能够创造出新媒体[3]。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强了对该方面的研究,且都不约而同地认可了数字化呈现、交互式过程等是新媒体的特点。上述很多特点都是原有媒体艺术缺少的,如突破时空限制等。总而言之,新媒体艺术凭借自身无可替代的优势,将会成为未来艺术领域发展的主流趋势,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二、新媒体艺术观念趋向分析
1、反思主体性趋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于事物的思考往往从主体层面上入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主体性思想弊端日渐暴露,并受到了很多质疑[4]。越来越多的主体参与到行动当中,促使单一、教条式的主体性思维逐渐被淘汰。如今,新媒体艺术实践也是对主体性进行的反思。具体来说,新媒体艺术不拘泥于传统再现性艺术当中,形成了一种交互性艺术模式。如2011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新媒体艺术展上,其中一名为《无声攻击》的作品,充分体现了艺术观念的内在趋向。相比较传统艺术作品能够发现,新型艺术表达方式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如人不再是思维主体,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动物逐渐取代人的主体地位,成为艺术展示的一部分;另外,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再现性结果艺术,提倡实时交互,且人与作品之间的关系由原有的单一性转变为双向沟通及交流,在受众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受众还可以对作品进行二次创新,深刻理解其中的内涵及本质。作品创作过程中,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编程,对动植物细胞、基因等进行了新媒体艺术创作,探索出主体性思维外的灵感。由此可见,无论是主客体的转变、还是参与主体的改变,都能够表现出新媒体在艺术观念上具有反思主体性趋向。
2、生态意识趋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理性思维逐渐占据主要地位,使得人们内心产生了傲慢心理,认为自身能够凌驾于自然之上,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性解蔽的发展。正如海德格尔所言“在工具通知下,人们仰仗着自身的中心利益,肆意剥夺自然,提出一切不合理要求...”。人类社会发展对自然界构成了极大的破坏,而这些都被艺术家们看在眼里,发挥媒体传播作用,引导公众树立环保意识势在必行。基于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对主体性进行反思,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命之间的关系。随着数字技术、生命科技的发展,新媒介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灵感与支持。在此过程中,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反思,逐渐形成了生态艺术,促使新媒体艺术观念不仅仅关注人类的智慧与创新力,还会兼顾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并渗透至作品创作当中,向人们传递环境保护等现念。
3、参与性趋向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新媒体艺术已经突破了国家界限[5]。但是这并不阻碍其本土化发展。在新媒体发展历程中,无论是当代艺术、还是后现代主体理论,对于中国艺术而言都是认识、理解及吸收的过程。从起源来看,我国新媒体艺术开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艺术家,并于1996年举办了画展。在当时受到了国内外艺术领域的关注。由于新媒体艺术创作往往依赖于科学技术,为艺术交互性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因此针对新媒体艺术观念的发展来看,传统观念下的受众成为了主导者,并逐渐参与到艺术创作中,形成了一种“人人参与意识”。所以参与性趋向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三、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无论是传统艺术、还是新媒体艺术。公众关注的都是作品创作理念及内涵。因此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要加强对作品内涵的思考,并立足于当前受众审美需求,采取多元方式,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另外,我国在发展新媒体艺术过程中,还应加强对西方国家经验的借鉴和学习,并突出本土艺术特色,促进我国新媒体艺术逐渐走向世界,从而赋予新媒体艺术更加持久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作者:田甜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世文.新媒体艺术批评的几个概念辨析[J].阅江学刊,2015,(02):114-120.
[2]刘世文.新媒体艺术实践呼唤艺术媒介批评——关于新媒体艺术批评的思考[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15-20.
[3]罗虹.新媒体艺术对当代电影创作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5,(14):183-184.
关键词:数字化;视觉艺术;美学特征
引言
我国在视觉艺术的发展上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在时间的不断推移下,视觉艺术设计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到了当前的数字化发展时代,视觉艺术设计的数字化就成了发展的主要内容,从而在美学特征上就有着比较突出的呈现。通过对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美学特征的理论研究,对这一设计艺术的认识就能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1.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概念和应用领域
1.1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概念分析
数字化是在信息化时代中的一个特殊表现形式。在当今的人生活过程中,到处都有着数字化,影像以及数据信息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数字化在艺术领域也逐渐的发生一些变化,在应用之后能够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得到有效转变。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是通过对计算机设备的应用,能够把文字以及图像和音视频等得到有效的融合,对这些元素加以应用来创造的新的形式的视觉艺术[1]。这一艺术形式能够对人们的视觉感官产生很大的冲击,让人们对设计的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变化。
1.2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应用领域
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在当前的生活当中已经有了比较广泛的应用,高科技的数码新媒体技术和传播观念的发展,就使得各国在信息产业上的投入愈来愈大,数码新媒体技术在娱乐以及动画和影响等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在技术层面能够分成三维以及视频等设计,从设计表现领域层面来看,能够分成平面设计以及动画设计和虚拟设计,不同的类型在应用的领域上也是不同的[2]。例如在动画设计类型上,主要就是在动画的影视制作上比较常用。而在虚拟技术的设计方面主要就是在电子游戏艺术设计方面得到的应用。
2.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体系和美学特征
2.1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体系分析
数字化视觉艺术的设计体系当中,数字化艺术设计和设计的主体部分,设计艺术主体的认识层面,人们是将头脑中的原有知识经验作为基础进行认识的。设计艺术在原来是通过笔实施构思传达的,这也是设设计艺术的主体。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主体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任何的设计艺术主体是有着认知主体身份的,数字化的应用,就对人们的艺术设计主体发生了变化,所以设计艺术的主体是能够通过科技的发展进行转移的[3]。另外,在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体系中,设计艺术主体的情感层面,艺术设计主体和计算机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是人机型以及人际机媒型和机机型。在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过程中,围绕着计算机产生的情感,就成为信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有现象。数字化设计艺术和艺术设计手段方面也是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这就包含着数字化设计艺术本体,以及数字化设计艺术工具。还有是数字化艺术设计和设计的方式,这就包含着数字化设计艺术创作方式以及鉴赏方式、传播方式等。在数字化艺术设计和设计的对象和内容、设计环境等方面也是体系当中的重要内容。
2.2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美学特征
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有着美学特征的表现,由于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是通过图像以及文字和声音等多方面的元素综合呈现的,所以在审美特征上的表现就比较突出。在这一艺术设计过程中,能产生间离的视觉效果,动画虚拟和现实之间就能产生间离的视觉美学特征,从而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动画在制作过程中就在现实的束缚上比较少,能让受众在精神的需求层面得到最大化的满足[4]。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工程有着审美观,在新的时展背景下,人们的审美观也在发生着转变。从近些年的数字化视觉设计的发展情况来看,通过设计师的作品呈现就能发现,受众在审美观的要求上有着更高的体现,一些设计作品在民族的以及现代的特征上,有着艺术审美的追求,并且审美的特征也在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有着微妙的变化。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还体现在设计的课题认知结构的变化,数字化艺术时代是读图时代,也是视像的时代,在信息的膨胀发展背景下,不管设计主体好事客体都有着相同的效果影响。在设计的资料增多以及理论的多样化背景下,设计的客体就会向着主体进行转变。设计审美要能有艺术的感知性,形式要能是设计作品在表现语汇和手法等层面应当达到的水准,尤其是在整体上的完美意境要能得到最大化的实现,将创新和形式得到有机结合。
3.结语
总而言之,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过程中,要能对美学特征得到充分重视。在当前的人们生活过程中,对数码技术已经有着依赖性,视觉艺术设计发展的空间还比较大,这就需要能够在美学的元素充分应用下,对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进行拓展。此次主要从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的概念以及应用领域进行了相应分析,然后结合而是对设计体系和美学特征进行了相应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对实际理论发展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唐丽,黄文静.数字媒体语境下的南京公共艺术设计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6)
[2]李沙.数字雕刻在艺术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3(07)
[3]高翔.数字化时代下的公共艺术研究[J].大众文艺.2014(24)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拟像;合成;互动
人类科技的发展把我们推人今天这样―个数字化的生存状态,数字化电子产品(如摄影机、照相机、录像机、计算机、网络等)已经成为当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媒体,媒体之间的交互合作已经将视觉艺术带人了多媒体时代。一般将用数字化媒介创作和传播的艺术作品,统称“新媒体艺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媒体艺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很多国际大展上都有这类艺术家的身影出现,为此有许多理论家和批评家对此展开讨论。实际上,“新媒体艺术”这个说法是一个宽泛而且开放的概念,它并不是指一种具体的风格或流派,而是从艺术媒介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一个借助数码技术进行创作的艺术形态。它反映了一些艺术家关注当代生活,并试图运用现代科技提供的各种可能性进行艺术创作的愿望。
美学怍为哲学的分支,研究人如何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并发现生存的确切意义。当美学观照艺术实践时,它同时观照艺术生产和消费双方,新媒体展现的感官摄取情景,提供了艺术实践的新类型和艺术生产与消费的新形式,美学研究理应予以关注。
一、虚拟实景的体验
在新媒体艺术中,数码影像、视频、电脑生成、网络技术等手段的广泛应用使得艺术创作成为完全数字化的图像符号系统,这使得这类影像处理技术变得更加便捷、强大和大众化,达到了一种更为自由地进行人工拟像和影像合成的状态。它使得图像的生成、挪用和混杂变得更加轻而易举。艺术创作过程成为图像的重复、拼贴、集合、排列、抽取和传输过程。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的交换大大加速,这为新媒体艺术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和展示平台。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艺术家可以利用电脑和网络杜撰出一些非现实的生命体或者虚拟社会,而艺术家和观众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支配这些事物并能够产生不同的结果。在这里艺术沦为数码技术下,“虚拟实景”的增殖复次元影像的体验过程。正如雅克‘德里达在《鬼魂舞》中所说“当对一个映象的最初感知跟再现之结构发生关系时,我们就开始进入充满幻影的王国”。
新媒体所营造的“虚拟实景”,改变了我们传统的艺术空间和时间观念。形象地说,数字艺术中时空的存在不同于现实世界时空的存在,非线性状态使我们可以在分秒之间从幼年到暮年。人工拟像和影像合成将现实经验肢解得支离破碎,时间和空间的数字裂片在这里发生超现实形式的碰撞,促使我们对既有的真实概念以及形而上学观念作出重新思考,与既有时间和空间观念告别。“虚拟实景”作为一个美学概念,它是与定意识形态结构相关联的技术符码,它唤醒了美学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重新审视,它所蕴涵的时间与空间概念从本体上解构了以往对存在的理解和解释,打破了关于主体客体的原有认识,重新组合了存在、真实、虚拟。
二、多元语义的异类合成
快速蔓延的网络文化,不但强化了一个失去真迹的虚拟社会的发展,也使得多元文化以惊人的速度在网络界面上交融。多元背景的语言意念构成了新媒体艺术“异类合成”的新美学。
异类合成的美学,其实是以多种异质美学的杂交为其表征、形式、构成、结果的。然而,多种异质美学的杂交关系未必是水融的,仍不免出现各种矛盾、对立、相侵的状态。所以,数字时代所使用的艺术语言多元、并置、拼贴、片面、转喻化的倾向在所难免,而多种艺术语言的混合、综合书写(包括图文结合的形式)也十分普遍。网络上的交流模式和产生语言意念层次的杂交现象,使得意见表达的身份紊乱,形成彼此间既是主体也是观众甚至是观众与观众之间的矛盾场域。
另外,成为大众日常生活普遍应用的数字科技,势必将艺术家的才能广泛应用的各领域范畴,从广告到业务报告、从电影到MTV、从平面设计到舞台布景等,致使纯艺术创作与应用艺术之间的界限变得十分模糊。不但数字科技成为艺术创作的手段、媒介,更何况在互联网的世界观里,连时空的先后远近次序都被打破,任何封闭的体系或单向的轨道都只是众多轨迹或脉络进行式的一小部分,难以孤立独存。各民族、族群、国家均倾向于开放性的全球世界观,甚至宇宙观,以互动的模式对照彼此的存在。
三、互动流的共谋
数字化技术和网络结合,结束了艺术审美的私密空间,却创造了大众参与、交互共享的行动美学。新媒体艺术的活性审美基于数字化网络技术背景上,呈现为一种特有的形态:超媒体操作的角色扮演。超媒体操作的角色扮演是人机互动的最常见形态,即利用特定的应用软件,以信息转换、信息融合和信息交互为目标,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信息媒体结合起来,组成超文本和多媒体的复合体,由静态到动态、由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创造一个人机互动、声色和谐的美妙世界。
关键词:数字技术设计艺术观念
设计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以来,经历了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历程,最终走上了数字化的道路。在数字技术条件下的设计艺术,所用的工具和材料在现实的物质观念中是不存在的,一切都是在处理数字所组成的虚拟概念,而非现实世界中的物质实体,但创造出来的视觉形象却让人感觉是真实的。传统的设计基础被冲破,“传统的设计观念已从有形的物资领域扩展到了无法触摸的程序领域。”①数字化观念已经悄悄地渗入到现代人的意识形态。
一
数字技术在设计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使人们开始对多媒体、交互式的视觉交流方式进行深入探究。设计艺术的形式也由以往媒体形式上的物资化、平面化、静态化以及单一化开始逐渐向虚拟化、空间化、动态化和媒体的综合化方向转变。传统的设计工具与媒体形式的巨大变革,极大地改进了设计的技术手段,同时改变了传统的设计程序与设计方法。虚拟的数字化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与数字网络技术甚至还改变了产品开发及销售模式,从而引发了设计模式及设计生产划时代的变革。
最早的设计艺术是从大美术中衍生出来的,这使传统的设计主要以技法表现为中心,而传统的设计图纸只能用手工的方式进行表现,也使得设计者将大量时间花费在技法上,这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无可非议的。数字化计算机技术“以屏幕显示的方式开辟了设计传达的新领域”②,设计的每一个过程可视化,使设计变得更为直观;交互式的人机交流方式和用户参与的全新人机界面,改变了设计与生产分离的传统被动式的设计模式;互联网的信息资源无限、图文互动与全球化的交互信息,使地缘间的界限被逐步淡化和消除。数字技术融入设计艺术创作过程所带来的是更为真实的表现、更为便捷的方法、更为迅速的交流、更为拓展的思路等,它突破了以往许多在创作思维、创作方法、创作表现方面的限制,观念的形成、市场调查、设计战略的组织等成为当代设计师面临的主要任务。
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设计艺术的概念被进一步扩张,渐渐地超越了其原先的范畴。多种媒体综合表现在一起的视觉、听觉的互动传达新技术,对过去概念上的媒体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而大大丰富了设计创作形式。数字设计、数字动画、网络艺术以及电子游戏等新兴的设计形式在不断地冲击着当代设计艺术的同时,也大大充实了当代艺术设计的外延,使设计艺术走向越来越广阔的领域。
数字化设计正以几何算法和参数描述一种全新的视觉形象,从而将艺术家和设计师带入崭新的创作天地。这对设计者综合能力的要求显得越来越重要,人的精神因素、设计师本身的素质变成设计优劣的主要驱动因素。面对这样一个数字化的环境,未来的设计师必须掌握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并灵活把握视觉新语汇的表达,才能适应当代设计的不断发展。
二
设计艺术与数字科技的结合,带来的并不只是新的工具或媒体,从设计艺术发展的历程上看,相关的科学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中应用的可能程度,引发了人们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正如法国著名社会学家MarcoDiani指出的,“与过去相比,这一社会有许多的改变,但最最根本的改变还是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艺术设计领域,这就意味着人们的设计观念与设计思维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新的变化。与此同时,这种思想观念和思维又得以在更高的程度上和更大的范围内得以加强和扩展,“整个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其影响所及,并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的技术领域,还波及到哲学和认识领域。”③
认识论将人的思维分为两部分:理性部分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感性部分的感觉、知觉和表象。数字技术对图形图像进行的是一种理性和科学的控制,而设计者的创作过程则是一种以不断变化的感性思维为主的创造活动。艺术设计与数字科技的结合使设计者开始以数字化思维方式与设计观念进行设计创作,理性认识与感性思维成为现在设计师必备的内在条件并和谐地交织在现代艺术设计实践中。当代设计的表现不仅能反映客观事物,而且能表现设计师头脑中所创造的主观虚拟“世界”。
在传统设计概念中,设计师是靠物质媒介进行思考、感受乃至创作,物质是构成艺术设计活动的前提与基础。数字化的艺术设计导致了一个较为显著的发展趋势,就是它不再局限于对象的“物质性”设计,而逐渐趋向对“非物质性”的表达或设计。这里产生的新的交流方式,几乎涵盖了人类的所有感官功能,把人带入一种亦真亦假的虚幻世界,从而达到“虚幻现实”(VirtualReality)的效果。它不一定是现实的,但却是真实的,这从观念上改变了人们对真实空间的理解与认识,并导致了人们视觉信赖的丧失。而当代设计艺术则充分地利用数字技术,创造出对于传统艺术设计形式来说不可能的视觉与空间形式,将视觉设计艺术推向到另一个高峰。正如原《时代》杂志平面总监奈杰尔·霍姆斯所说,“这是一个不像过去那样需要考虑现实可能性的时代。这是一场革命。”
数字化的艺术设计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觉经验。传统的时空观念被改变,现实与梦幻交织,人们开始沉迷于在虚拟空间中寻求自我理想的角色和形象。审美主体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审美规范已经不再适合现代人的眼光。人们的时空观念和审美意识的改变导致了人们对设计艺术的认知开始转变,理性与感织。而交互性、个性化的系统与平等的参与原则,使得“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得到充分体现,这从更大程度上调动了人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从而导致了不同于以前的心理状态与价值取向等。人们对设计艺术的态度已经不再是基本功能、属性上的满足,而是更多地希望其能够求新、求异,更关注自我心理层面上的需求。“知识与产品的迅速更新要求思维与观念的变化,同时也要求对最基础东西的认识,对世界的基本规定性,对正确的人生及自我认识的方式有坚实的基础。”④
三
数字科技的发展在为当代设计艺术提供新的工具、技法、材料的同时,(转第123页)(接第128页)带来了学科的综合、交叉以及各种方法论的发展,新的设计方式打破了传统学科间的专业界限,当代设计艺术已不再局限于比较单一的学科专业范围内,而已经成为一种能够融合多种学科的载体。当代艺术设计也越来越注重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当代艺术设计者不仅从与之相邻的学科内获取知识,甚至从与之相远的学科领域去研究和探讨设计问题。传统的学科界线被冲破,
行业间的界线也在数字空间中逐渐变得模糊,设计者需要专业以外的知识越来越多,电子学、艺术学、生物学、物理学、数学、天文地理、心理学、音乐、摄影等相关学科的成就被综合运用到艺术设计中,由此开始了“数字艺术新时代”。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让设计者们措手不及,知识的更新速度从未像现在这样迅速,现代设计不仅要跟上美学的发展,还必须赶上科技的进步。设计艺术数字化的产生基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它依赖于电子计算机技术,可以说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成就了崭新的数字艺术。“计算机技术的成功不仅在于沟通了科学与艺术设计的传统与未来,它融入了传统的设计方式,又包含了电子世界的独特语言,它在现实中发展,又改变着现实。”⑤许多艺术家从科学中汲取了大量的养料,从科学技术中找到激发艺术创造的灵感;反之,许多科学家又从艺术中得到启发。作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艺术设计必将走向高度技术化与高度艺术化的统一。
艺术设计的发展变得受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我们的设计师,必须学会掌握将知识转化成电脑语言的工具和技巧。掌握技术与创造艺术变得几乎同等重要,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工作中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提高技艺,在科学技术与设计艺术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的支点。
结语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竞争方式必然朝着高层次和高技术手段的方向发展。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数字化的进程已经在我们面前展开,并将构成新世纪的主旋律。在今天,电脑辅助设计、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在设计中的广泛运用,大大丰富了设计创作的表现手段,对于设计师而言,“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数字设计带来了设计艺术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困惑,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设计师对数字化科技产生了深度的依赖,设计思维往往受到数字化计算机能做什么的限制,一些设计者甚至将艺术设计的创造和工具的表现混为一谈,忽视了自身创造力的作用。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数字时代的设计创作也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始终不能代替人的创造思维,不能代替人对事物的评价和选择,仍离不开人的审美意识,设计师的艺术感受力和创造力依然是设计作品的灵魂,这是我们正确认识数字技术与设计艺术关系上非常关键的一点。
注释:
①尹定邦.设计学概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P55.
②廖军.视觉艺术思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p264.
③(法)马克·第亚尼著,腾守尧译.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