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建设存在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城市卫生;规划建设;管理;探讨
1 城市化与城市环卫基础设施
1.1 城市环卫基础设施是城市化进程的物质基础,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城市人口,偏远农村人口逐渐涌入城市,造成城市拥挤,垃圾量上升。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就是城市化的过程。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利弊兼得,尤其是城市中人口聚集会导致生活垃圾增多,如果这些生活垃圾不能处理得当,就会降低城市聚集的效率,同时也会使城市发展节奏放慢甚至向相反方向发展,这非常不利于社会发展。由此,关注社会城市化发展的同时,必须要把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环卫设施是城市化发展道路的物质基础,更是标志着城市化发展的水平情况。
1.2 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在城市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制约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城市网络系统由城市环卫基础设施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构成,共同为城市发展服务,担当城市居民生活服务的重任。城市环卫基础设施是城市基础的一部分,各界都需要重视对城市环卫设施的科学规划和建设。如果没有一套完整和完善的城市环卫设施,城市化进程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更会影响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步伐;反之,如果社会各界和相关政府部门充分发挥其职能将城市环卫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和建设,势必会给整个城市焕然一新的感觉,这样不仅能够给城市居民带来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更能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进而促进城市化进程发展,符合社会发展形势。
2 城市环卫基础设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政府已经关注城市环卫工程的建设,但是由于小城市的环卫事业重视较晚、基础又没有大城市好,因此,即使加大投入力度,仍很落后,基本环卫设施布局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其他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2.1 机械化作业水平低,环卫工人无作息场所
目前一大部分小城市都有一个相同的现象,即环卫工人无现代化设备配合作业,仍主要依靠人力劳动,大到道路清扫,小至公厕管理;与此同时,环卫工人没有按照城市标准中规定得到合理的待遇,如固定的工作区域等,也无法充分调动环卫工人的积极性。
2.2 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难
根据当前小城市的基础设施现状分析,造成建设非常困难有以下几个原因。(1)来自市民自身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得不到市民的配合无法落实;(2)来自各方面的规划问题,多方规划却没有一个整体的布局,造成各部分之间脱钩。
2.3 环卫设施陈旧,破损严重
按照公厕设置标准规定,每平方公里不少于3座,然而事实与规定并不相符,而且现有设施也已年久失修,市民纷纷反映其分布不合理现象居多。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每一万人要设置两台垃圾转运车才能保证居民日常垃圾及时运输,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运输慢,车辆少,有限的环卫车辆也已经严重破损,不适合再继续工作。
2.4 垃圾处理无害化率低
城市化不断发展,人口越来越多,城市范围固然也跟随扩大,与此同时垃圾产生也呈递增趋势发展,然而城市大部分地区已经被人口占据,垃圾处理厂却无处可置,从而出现了一种现象:垃圾在城中,城在垃圾中。由于填埋的垃圾渗液没有得到有效合理的处理,污染了空气环境,也破坏了土地资源。
3 环卫设施规划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小城市中的环卫设施规划和建设问题主要是设施总量少,设备过去陈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项。
3.1 认识上模糊不清
长久以来,人们的目光只关注如果发展经济,如何快速致富,却忽略了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更没有意识到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重视规划和建设城市环卫设施,以至于当人们注意这点时已经处于无地可供环卫事业发展。
3.2 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城市环卫设施发展迟缓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科学理论知识的指导,造成浪费环卫设施现象。如在转运站的建设上,根据相关运输设施规范要求,垃圾转运站的位置和数量根据垃圾日转运量确定。
由此可以看出,垃圾日转运量与服务区域的实际人数、入均日产垃圾量、气化率等因素成正比,这样对于居住密度高、建筑容积率大的生活小区,垃圾日转运量就大,所需建设转运站的数量相应增加。做专业规划时仅考虑服务半径,没考虑垃圾日转运量,以致使转运站的布局显得不合理,为避免盲目建设造成的浪费,要严格按照科学理论作指导。
3.3 城市环卫专业规划难以落实
根据建设部“关于把城市卫生设篪的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但在具体规划、建设时,由于各种原因,再加上规划、设计对环卫设施建设了解不深,在做小区详细规划时,不容易落到实处。
4 主要对策
4.1 科学编制专业规划
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编制专业规划。要正确处理好近期和远期的关系,将近期建设好,将远期规划好;结合实际,统筹安排;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的关系、改建与新建的关系;并在具体实施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切实解决环卫设施“少、差、低”的严重问题。为环卫设施规划的实施还应编制分年实施计划,并纳入本年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中去,保证逐年投资建设。
4.2 注重专业规划的落实工作
环卫专业规划是城市规划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成片小区开发时一定要把环卫规划纳入详细规划,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之实现;同时,由于环卫设施本身存在“点多、面广、臭脏”的现象,加上规划、设计部门对环卫业务了解不深,在规划时往往认为有碍市容观瞻而被忽视。因此,环卫专业管理部门要加强横向联系。多联系、多接触、加大宣传,使他们了解环卫,熟悉环卫设施的设置、设计标准,这样才能将环卫专业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使环卫的规划实施落到实处。
4.3 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规范化管理
由于城区的开发和旧城改造,原有的环卫设施在拆迁中越来越少,以致环卫设施分布不合理,有的地方甚至空白。为此,根据相关政策文件,环卫部门应充分发挥行业管理作用,严把项目规划建设和验收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使环卫设施与主体建筑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交付使用,使环卫设施的建筑设计、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4.4 多渠道解决环卫设施的建设资金
资金投入短缺是制约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要深化行业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以财政投入为基础,企业、社会、外资等多元化投资为框架的投资新体制。要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公益事业大家办”、“谁投资、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积极拓宽投资渠道,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使环卫设施逐步完善。
5 结束语
公共卫生不仅仅是一项群众需求,更是一项长远发展。因此从事城市卫生管理工作的一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性,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使城市的卫生不断提升,创造卫生幸福的家园。
参考文献
关键字:城市建设施工管理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city,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cit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s very necessary. The survey found, 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ork of the city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but also exists some problems,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olving measures, we hope to be able to cit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ork in future development has certain help function.
Keywords: city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blems,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TU984.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设对于促进城市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既能够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对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城市建设的施工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从城市建设施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 城市建设施工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城市建设发展需要以规划为龙头,要着力开创城市发展的新局面,为了实现城市建设的长远发展,加强对城市建设的管理工作势在必行。笔者根据工作经验调查发现,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建设施工管理的观念陈旧
城市建设需要有创新机制,设计者和建设者需要有大局意识,这样才能够带动城市的发展,同样,作为施工建设的管理者,也需要摆脱传统的陈旧观念的束缚,创新管理模式。但是实际上管理工作并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管理观念依然陈旧。在城市建设的管理过程中,规划的意识较为单薄,管理往往是虚无工程,经常会出现规划跟着城市建设的步伐走的怪现象。除此之外,在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没有正确的处理好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忽略了城市对于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一些管理者缺乏城市经营的理念,忽视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作用和价值。
(二)城市建设施工管理机制不健全
城市建设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有体制规范的约束,但是由于部分管理者受到利益的驱动,本位思想过于严重,加之部分管理职能的交叉,经常会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浪费了城市建设的宝贵资源。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的职能交叉经常会出现管理者职责不清的现象,且有时候管理权力过于集中,加上执法管理者的散乱,不能够凝聚成管理合力。
(三)对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施工的管理不到位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带动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施工管理不到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由于政出多门,涉及到的管理部门较多,因此管理推诿、扯皮的现象经常会出现,有时候会因为管理责任不明确出现无法进行管理维护的现象。由于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的管理标准不一,常常导致管理工作没有明确的管理限制,也缺乏行之有效的综合管理办法,这样会给城市的形象造成影响。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不到位还表现在对于破坏基础设施的行为的处罚力度跟不上,执法力度不健全,也会影响到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 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个城市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要保证城市建设各项工作都能够按照要求完成,维护城市的形象,树立起良好的城市影响力,由此可见加强对城市建设的管理是关键。上文中指出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下面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解决的措施。
(一)更新城市建设施工管理观念
在科技快速进步的今天,城市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要对城市建设进行管理,作为管理者思维一定要跟上,同时需要具有与时俱进的视野和创新的思维管理模式。为此,首先需要强化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充分利用好各项管理政策,切实加强对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投入,要不失时机的促进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其次需要强化城市建设的规划意识,要将规划和管理很好的结合,实现管理的科学性、严肃性以及规范性。城市建设管理要结合实际,提高管理质量,要做到统筹安排和分步实施。在管理方案确定之后,需要严格的执行,没有特殊情况不能够随意更改。最后需要强化城市建设管理的考核观念和意识。在城市建设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共同的纳入到城市发展的规划中,要制定出明确的考核机制,做到规范管理、有效评价以及责任奖惩。
(二)健全城市建设施工管理机制
健全的管理机制对于带动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需要理顺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逐步建立起健全的城市建设管理机制。在机制的制定中需要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体制,体制的基本思路需要围绕加强城市综合管理为核心,并要最大限度的加强各部门的分级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好各部门的管理积极性和主动性。城市建设管理机制需要依据先进的管理手段,建立起信息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管理信息共享,使得每个人都能够知道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这样能够集思广益找到解决的措施。健全管理机制,还需要实现社会的监督,要积极的鼓励和组织社会群众和各级组织参与到城市建设的管理工作中。
(三)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施工建设的管理,带动城市建设的发展
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要带动城市建设的发展加强管理的强度,必须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力度。为此需要在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紧抓城市的道路交通、环境卫生、规划设计以及供水排水系统的管理,保证城市建设的各个组成环节都能够在管理机制的作用下充分的发挥自身的职能,要改变城市建设项目管理的随意性,实现规范化和合理化的管理。同时需要集中精力切实搞好城市规划的管理工作,实施规划管理,提高城市的品位,促进城市的自我繁荣、自我发展以及自我增值。
(四)健全城市施工管理相关法律规范
城市建设的管理工作除了要有健全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外,还需要具有法律强制力的保证,做到有法可依,才能够实现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说需要加速法律的制定进程。在法律制定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细节的制定,不能够笼统的进行简单的规划,这样起不到有法可依的效果。
(五)城市建设施工管理需要突出重点,抓好环境建设管理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城市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说城市建设管理的重点需要放在对城市环境的管理上。首先需要彻底的治理城市脏乱差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强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城市的园林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抓好绿化工程,切实的改变城市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绿化建设的现状,并在这个基础上加大城市建设的管理力度,努力提升全市人民的环保意识。
结束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城市建设的规划力度也在加强,城市施工建设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带动城市经济发展,还能够提升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说需要加强对城市建设的管理工作。本文就是以此为出发点,论述了在施工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三个主要问题,并指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如更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对基础设施的管理及健全法律建设等,希望这些措施能够合理切实可行,解决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宏庆 石新平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年第2期
[2] 代长明 浅谈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材与装饰,2011年第08期
[3] 陈志宏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营科技,2013年第06期
关键词:城市建设管理;问题;对策
城市建设管理是一个城市规划发展的一个前提,对城市建设的有效管理才能合理规划城市建设。为了适应城市建设改造的发展,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刻不容缓。加强推进城市城区建设,必然需要对城市建设管理进行调整和改变。
1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重建轻管的长期发展
我国在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上一直都是建管合一捆绑式的发展方式,为是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城市管理基本上处于附属于城市建设的地位,因此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中,城市管理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的城市管理一直在有建无管、先建后管的非均衡发展的方式,城市管理一直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地步。从城市发展上来看,城市建设优于城市管理,这种发展模式必然会引起许多矛盾。
1.2城市管理中与其他单位权责界限不明确
城市管理在界限上没有明确的规定,长期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我们通常认识的城市管理首先是社会问题,其次是一些进行卫生大扫除活动。使得城市管理这个大的管理体系内涵空洞,外延狭小。其次城市管理表现在职能交叉,权责不明上。城市管理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工作,涉及到诸多部门,包括建设、国土、城管、工商、卫生、环保、公安等部门,在城市管理上都承担着不同的职能,存在着职能交叉重复的现象。而且在具体的管理中因为管理职能不明确,也存在着相互推卸的现象。城市管理规则相对滞后,没有明确的规则对其进行规定。最后,城市管理工作在市场化运作方面发展较慢,如市政道路维护、城乡结合管理、园林绿化、居民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1.3城市管理工作不到位,各环节衔不畅
城市管理工作需要多方部门的重视和配合,城市管理工作实际操作起来需要各部门的紧密配合,需要一个有序高效的运行机制,其中某一个环节不畅,都会导致整个系统运行出现问题,管理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这样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城市管理前期不到位,没有全方位、全时段的监管过程,管理主体和责任主体没有有效的沟通。②在建设商场、体育馆等一些基本设施时,没有合理的规划,导致出现了非法市场。但同时还得对这些非法市场进行管理。③各个管理环节先写不畅,导致城市管理整体优势不够明显。权责不明,监管机制不健全,在城市管理上没有具体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在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会直接出现扯皮的现象。
2城市建设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加大对城市管理基础设施的投入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而且我国的城市管理制度不明确,在重建轻管思想的长期制约下,改变现状需要一定的时间。加强城市管理:①在基础上加强投入。在资金投入上,要在市政公共实施、城市环境监测、城市园林绿化、城市道路监控养护等方面进行投入,在设备上提高城市管理的能力,能够有技术对城市的管理进行全方位的管理。②在融资方面,政府可以提供优惠政策,对企业或者是愿意投资的组织政策优惠,缓解政府资金压力。其次政府要加强对这些资金流向的监控,保证这些投入能够正真的运用到城市管理建设上来,为城市管理奠定基础。
2.2建设高素质的城管队伍
城市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大多是有城管进行的。在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这条路上,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作风好、守纪律的城管队伍。建设高素质的城管队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①要以政治建队。贯彻党的十精神,建设廉政勤政的队伍,进一步树立城管队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形象。加强廉政勤政建设、完善社会监督制度,确保城管队伍的执法合法合理。②以质量建队。建设高素质的城管队伍,就要对城管队伍进行素质培养。a.组织人员参加培训,培养城管文明执法的精神。b.建立严格的标准,约束城管的行为。c.鼓励人员自主学习,建立学习型的城管队伍。将真正的高素质融入到城市管理当中。
2.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鼓励全民参与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除了需要专门的队伍管理外,还需要社会成员参与进来。加强城市管理要抓紧建设城市精神文明,提高社会成员的文明素质,从源头加强城市管理。①在宣传中促进市民的精神建设。要积极宣传先进的事迹,弘扬积极向上的氛围。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环境。②在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公众。提高城市管理的执法,营造文明的生活环境,让市民在日常中感受到文明的影响。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3小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在城市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建设合理有效的城市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城市管理的有效进行。在人人参与下,盖什城市管理的现状。
作者:梁丽廷 付 慧 单位:河南省万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探索与要求;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从改革开放伊始,我国就逐步地实施了对于城乡的规划建设,并且在改革开放程度不断深入的环境中,循序渐进地推动着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各个环节的完善与发展,到目前来看,国家城乡规划所取得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其具体的建设获得了全方位水平的有效提升。但是,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加深刻地对我国的发展实施着影响,城乡规划建设依照具体的时代要求实现进一步的优化开展迫在眉睫。因此,目前诸多学者都加强了对城乡规划建设各项工作的研究,并针对其建设中的各项问题提出了诸多的解决对策。
一、我国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探索及具体要求分析
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我国在区域发展以及区域内的城乡发展等环节,都存在着十分明显的不平衡状态,这对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是一种极大的阻碍,尤其是城乡之间存在的差距,严重地影响着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城乡规划建设一直是我国国家建设中的重点。本文下面就分析一下我国城乡规划的探索及具体要求:
首先,就城乡规划的探索来讲,我国从改革开放时期开始,就非常关注这一事项,一直到现在已经取得了诸多的进步。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一种城乡之间独立发展的二元规划策略,未能注重二者之间的统筹与协调,《城市规划法》以及村庄和城镇的规划建设的《管理条例》规定还在很深的程度上影响着城乡统筹规划工作的实施。一直到2007年下半年我国《城乡规划法》的编制与出台才打破了以往的规划建设僵局,将建设工作推向了新的台阶。
其次,就城乡规划建设具体要求而言,它主要分为科学整合与系统协调两个方面。科学整合是要求全国范围内的各区域呈现之间要构筑以核心城市以及中心城镇为辐射点的整个大空间整合的规划,同时着力保证小城镇中的中心城乡获得优先突出的地域与交通的整合,从而推动区域城乡整体空间、小城镇城乡等各方面的一体化城乡网络的建成。系统协调则是要求城乡规划发展必须与区域发展的计划相互协调,尽量达到对基础设施、资源等方面的协调建设与应用,全面推动区域发展中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等在城乡协调规划中的渗透。
二、我国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当前存在的具体问题
1、城乡规划建设法律体制不够完善
我国虽然在2007年针对城乡规划建设出台了具体的法律规定,但是,城乡规划是以时展为指引而处于流动状态的工作,各种新的规划发展的需求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具有详细的不断完善的新型规划方案及专项法律保障。这就使得我国现存的法律体制不够完善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从而制约了呈现规划建设各个方面的协调统筹平衡状态的实现,因此,要想真正地推动城乡规划的优化建设,国家还面临着法律体制等方面的极大挑战。
2、城乡规划建设缺乏科学合理指导
我国当前在进行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时,普遍缺乏一种全局整合、长远利益的目光,简单地应对某个城市或者乡村地区的开发需求进行随意的开发建设,普遍不能真正地将每一项开发工作纳入到长远城乡规划建设工作中。从具体方面来讲,这是由于我国目前尚缺乏以区域和城乡科学整合、协调发展等为依据的具有针对性的系统长远规划方案所引起的,国家相关的城乡规划的负责部门无法严格地依照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对每一项开发工作做出详细的审核与有效的指导,从而使得城乡规划建设落入了一种对空间布局不够合理、规划区域功能较低、产业与人口密集程度搭配不均的状况中。
3、城乡规划发展的协调平衡不足
我国进行城乡规划发展牵涉到经济、政治、文化、资源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只有全面地将这些问题统筹起来实施协调的建设,才能够保证国家的城乡规划在整体方面实现协调。但是,目前我国存在的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的问题,直接地阻碍了各种规划因素协调性的不足。同时,我国对于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开展,往往将重点置于城市发展方面,对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完善城市各种投资环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但是,乡村的建设与发展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经济发展活力不够、基础经济活动缺乏等问题普遍存在,这就使得乡村在城市快速发展的状况下更加地落后于城市水平。
三、我国当前解决城乡规划建设工作问题的对策
1、全力推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
国家当前对于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主要是以《城乡规划法》作为依据,要想推动城乡规划实现良好发展,就要将此法作为中心和基础来逐步推动本法律的更新完善以及其他相关辐射法律法规的大力健全,为我国逐步萌生的新的规划需求提供法律法规保障。具体来讲,国家要利用多种渠道及方式来向所有的城乡住户进行《城乡规划法》的普及性宣传,指引当前的城乡建设人员按照必要的审批工作要求以及相关制度等来进行具体的建设。同时,国家还应当鼓励城乡居民针对法律的不足来提供完善建议以及创新见解等,着重推动其他相关法律对《规划法》的补充,全面推动我国城乡规划系统合理实施。
2、完善城乡规划机制与体系建设
首先,国家在目前推动城乡规划合理有效的实施,还必须致力于健全城乡规划建设的各项项目审核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建设保障机制等的建立,确保城乡建设的各项活动在开展之前能够得到国家相关负责部门对于各种条件的审核,保证各项建设符合国家城乡规划的整体建设方案。同时,还要积极地加大周围群众对于各建设活动的监督,追究非法建设活动的法律责任,将各项建设全面纳入城乡规划的大体系。而且,国家要为某些符合城乡规划要求的基础建设项目,提供法律、政策、资金等方面的保障,推动民间力量对于国家规划建设工作的帮扶。其次,国家还要以全局与部分、短期与长远、发展与保护、城市与乡村等方面的统筹兼顾为原则,来调节并完善城乡规划建设具体的体系。
3、加大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投入
国家当前开展城乡规划建设工作是利国利民的一项大事,也是保证我国立足于国际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大对于城乡规划建设中各项工作的投入必不可少,尤其是要极大对于建设工作的各项资金投入。国家除了为城乡规划建设进行财政拨款之外,还可以通过政策优惠等策略来调动其他力量的参与,并努力拓展筹集渠道,致力于补偿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国家在进行规划建设投入时,关键还要针对当前乡村建设不足的问题,来加大各项投入对于乡村发展的适当倾斜,以缩小城乡建设的差距。
四、结语:
城乡规划建设是国家各项事业的重中之重,国家一定要努力加大对于此工作的研究,着力针对其建设中的问题采取措施加以完善,并从各项基础保障方面为规划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参考文献:
[1] 周仲平. 城乡规划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城市建设,2010(33)
[2] 王婷芳. 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好城乡规划建设[J]. 城建档案,2009(12)
[3] 王波,姚宏伟. 村镇规划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2(16)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from our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this paper first of current livable cities on the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ly in livable cities in the process of actual construction problems that are expounded emphatically analysis and), and then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iming at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livable cities provide some own humble opinion.
关键词:宜居城市 生态环保 问题 对策
Keywords:livable cities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Question countermeasures
作者简介:任蒴(1981―),女,河北保定人,硕士,保定学院讲师,从事应用经济学研究。
一、“宜居城市”的概念
所谓“宜居城市”指的就是经济、社会、环境以及文化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以及精神生活的需要,能够适宜人类生活、工作以及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主要有两种定义,即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所谓狭义的宜居城市就是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人工环境优美,治安环境十分良好,适宜居住的城市,这里的“宜居”仅仅指的是适宜人们居住;所谓广义的宜居城市则指的是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相协调,经济的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氛围浓郁,设施舒适齐备,适于人类工作、生活以及居住的城市,这里的“宜居”不仅仅指的就是适宜居住,还包括了适宜出行、就业以及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二、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过程中,我国的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下面以北京为例,对宜居城市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2.1 城市的过度膨胀会阻碍宜居城市建设的进行
2005年将北京确定为首个“宜居城市“的总体规划及目标,这与过去相比较而言,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进步,这主要是由于北京的城市发展速度之快及其经济发展十分快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国务院认识到北京建立宜居城市的必要性。然而,在现代话建设的这面旗帜之下,北京市正在不断地进行着扩张,犹如蒸笼中的馒头不断进行膨胀,以至于北京现在已经有了六环路,那么“城市病”就很快地显现出来了。可以说,北京市正在过度地发生膨胀,城市膨胀在世界上也是十分常见的现象,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尝试到了城市膨胀的教训。城市的不断膨胀,就会产生诸多问题,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以及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各种社会问题等。这些问题夹杂在一起,就使得我国“宜居城市”的建设的进程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因此,笔者认为,影响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首要障碍就是城市的过度膨胀。
2.2 我国的城市正在进行着文化的“自我荼毒”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整个北京城犹如被一个庞大的建筑工地所包围,随处可以见到施工地点,不仅仅北京如此,我国的大部分城市都是这样。我们会经常看到,城市中的许多工地都在消除一个古老而又脆弱的文明,这种文明在现代建设施工中显得那么不堪一击,而这些文明却是长期支撑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文明之林的文明。人们感觉现在到了北京以后,就觉得是到了一个文明受到摧毁的环境之中,北京城的文化正在上演着“自我荼毒”的悲惨一幕。一个城市的文明底蕴不复存在了,那么该城市还谈什么“宜居”呢?因为文化是人们精神世界的寄托,一味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去牺牲精神上的“珍品”,那么势必会阻碍宜居城市建设的进程。
三、宜居城市建设的对策
3.1 城市不能无限制地继续“膨胀”下去
目前,我国的城市,不光是北京,如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都在进行着“膨胀”,城市的不断膨胀会产生很多“城市疾病”。笔者认为,建设宜居城市,首要的就是要消除这些城市弊病。在实际的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需要在专家的共同讨论协商,再结合民意调查,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对宜居城市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设计。例如,中华世纪坛建在中央电视台、军事博物馆和玉渊谭公园之间就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这几个地方平时人就很多,再加上中华世纪坛吸引游客就人流更多,给周边交通构成过大压力,也使周边群众出行更不便利。像中华世纪坛这样的建筑应该建在五环路以外。
3.2 积极保护文化遗产
一个城市的文化遗产,是这个城市文明的象征,也是这个城市悠久历史的见证,如果在现代化建设的冲击之下,破坏城市文化遗产,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宜居城市建设的进程。一个城市的文化遗产是人们对这个城市的一种深层次的认知凭证,因此,在宜居城市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城市的文化遗产进行很好地保护。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在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城市出现了“膨胀”的发展趋势,那么势必会导致各种城市弊病的出现,严重阻碍了宜居城市建设进程。因此,我们要在实际的工作之中,应该加强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 李响, 覃盟琳.“十二五”时期南宁宜居城市建设初探[J].广西城镇建设,2010(9)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管理;问题;对策措施
工程项目管理,就是指将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工程项目活动,以满足工程项目干系人对工程项目的需要和期望要求的一种管理手段。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呈现出了日益增加的趋势,因此,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对项目的工期目标、成本目标、质量目标等做好控制至关重要,为了可以更好地完成工程项目的建设,建设单位就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管理,这样才能确保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
1 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的概述
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就是指建设单位为了使工程项目在一定的约束条件(即时间约束、资源约束、质量约束、空间约束)下取得成功,对项目实施阶段的全过程,即在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期的所有活动,实施决策与计划、组织与指挥、控制与协调、教育与激励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2 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建设单位人员综合管理水平低下,权责划分不明
建设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不少聘用员工专业不对口,存在人员泛滥而人才缺失的现象。项目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不足,沟通协调能力不够,导致无法对工程三大目标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影响工程项目建设效益的发挥。
建设单位对管理人员权责划分不明,不同部门之间、项目负责人与现场负责人之间存在重复、交叉管理,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信息传达不及时,部门间相互推卸责任;甚至有时管理人员存在只有责没有权的现象,难以调动管理人员积极性,使管理人员对项目的监管显得被动,不利于项目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造价管理体系不完善
造价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个关键性目标,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应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建设单位由于造价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造价管理的专业型人才,对各个阶段概预算的编制、工程变更等相应的审核、监督力度不够,易造成工程项目结算价格大大超出预算金额,严重的降低了工程项目建设投资的经济性,使项目经济效益大打折扣。
2.3 招投标过程不够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实施,对创造公平、公正、公开、诚实信用的工程建设市场环境,保障国有资金的有效使用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工程建设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在实际招标过程中,建设单位的管理存在着不少问题。为了缩短工期等单方利益,化整为零规避招标或假招标。对项目特点分析不深入,标段划分不合理,增加后续工作实施难度。招标文件编制粗糙,无法真正体现出招标择优性,标底的编制与审核不够严谨,影响招标结果的科学性,致使工程实施难度增加。招标投标过程与合同管理工作相脱离,签约时利用有利地位让投标人放弃部分权力与利益,使投标人利益受损。
2.4 对监理单位的管理不够规范、全面
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信任监理,不完全授权于监理,依照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事无巨细,全抓全管,甚至绕过监理直接对承包人及施工现场进行监管。只简单的把监理单位人员当做建设单位代表使用,甚至不少建设单位利用支付监理费用的权利,要求监理不论对错,都完全按照建设单位的指示工作,使监理失去了公正公平监理的意义。由于建设单位未能明确监理的职责,导致监理成为简单的传话人,将建设单位的要求传达给承包人,而将承包人的问题只简单的上传给建设单位,具体如何执行完全听命于建设单位,监理不用承担过多责任,又能顺利拿到费用。如此,监理单位不能做到真正独立、公正的执业,建设单位未能充分利用、发挥监理单位的监管协调职能,反而给自己增加不少工作量,承担过多的责任,无法完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发挥工程建设投资效益。
2.5 不够重视工程进度控制
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是要保证工程质量。建设单位项目进度
控制就是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各种管理措施,对既定的工程进度目标进行控制。但在对工程进度目标进行管理的实际过程中,建设单位存在不少问题。为了缩短工期,不考虑各个阶段的客观环境及条件,一味要求设计、施工等加快进度,压缩工期,易导致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前期准备阶段征地拆迁工作安排不合理,进度滞后,很多遗留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资金筹备不到位,不能保证按时拨付工程款,致使工期拖延或者停工。由于决策阶段考虑不够全面,时有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增加或变更工程项目的情况发生,造成工程实施难度加大,严重地影响了工程进度。
3 针对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存在问题的改进建议
3.1 构建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及管理水平
建设单位应该构建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执行。严格按照工程需求进行人员结构的计划与选拔,避免出现人员超标但相应管理人才缺乏的现象。明确各个部门、各个项目管理人员的职责与权限,一方面要保证项目事事有人负责,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多头管理,真正做到职责与权利的统一。针对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相应人才缺乏的现状,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为原则,在工作安排上严格执行专业对口式的人才使用,必要时可临时聘用专业人才或专业公司进行相关管理工作。加强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及专业能力。
3.2 建立完善的造价管理机构,对各个阶段概预算编制加强监督与管理
造价管理决定着工程项目是否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建设单位应落实项目造价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各个阶段造价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能分工。管理人员应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解各个阶段造价管理目标,严格对造价管理目标进行控制,加大对设计阶段、预算编制阶段、施工阶段概预算编制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加强审核与复核,加强对各种变更的监督与审核。建设单位还应在合同管理上下功夫,合同管理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3.3 规范招投标过程的各个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工程项目的招标工作越来越趋于专业化,涉及的技术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建设单位在选择招标机构时,应对机构的实力、资质、业绩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选择一个既有较高业务水平又有良好信誉的机构,这样既能减轻建设单位的负担又能提高工作效率。统一报价基础,应在招标文件中规定统一的分项工程项目划分、统一的造价编制软件、计量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等,确保通过招投标能够获得真正的合理低价。应充分根据工程规模、工程特点、工程性质编制招标文件,合理的确定招标范围,标段的划分,工程发包方式,确保能择优选择符合工程项目特点的投标单位。评标过程中要对投标单位严格进行资格预审,加强对评审委员会评标过程的监督。要充分重视合同管理,起草合同文件时应认真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要有全面深入的了解,避免工程变更或索赔的发生。
3.4 正确认识监理单位的地位及作用,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
建设单位应认真学习相关管理知识、法律法规,转变观念,摆脱传统的用行政手段管理工程建设的模式和思路,正确认识到监理单位的地位及作用,合理对待并且正确引导使用,充分发挥工程监理的技术服务作用,真正确保各项工作的高效正常推进。应明确监理的职责与权力,充分信任并放权给所委托的监理机构,使其享有合同赋予的权利和利益,并承担起合同规定的监督管理责任,充分发挥监理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以合同及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监理的行为。建设单位应重视监理例会制度,确保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得到解决。通过检查监理工作来监督监理是否真正履行其职责,实现项目实施的全面监管。为确保监理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建设单位应对工程建设管理各个环节特别是关键节点上的监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巡视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制度,随时检查监理日志、监理周报等,通过承包人的反馈进一步了解现场监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掌握监理职责的落实情况,以实现对工程的有效控制。
3.5 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工程进度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执行
要全面而细致的分析与工程进展有关的主、客观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使进度目标恰当合理,有助
提高进度计划的预见性和进度控制的主动性。安排专人跟踪设计单位的工作进度,加强协调,及时对设计进度进行调整,使设计工作始终处于可控制状态。采取相应合同措施把设计单位的经济利益与完成设计任务的数量和质量挂钩。应协助设计单位将工程的技术问题在设计过程中严密考虑,予以解决,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做好资金供应与进度需要的平衡,保证进度目标的要求而不使其落空。要积极创造水、电、气、道路、征地拆迁等工程项目建设的外部协作条件,协调地方关系等,使外部协作条件的进度能够紧密配合施工进度目标。加强工程建设现场监督与管理,严格按照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监督,做好工程施工进度记录,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保障工程建设过程切实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施工。对工程变更工作要加强审核与管理,尤其是在决策阶段要全面考虑,尽量避免工程增加及变更的发生,为保障施工进度奠定良好的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单位在整个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处于主导者的地位,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组织者、领导者,因此,建设单位必须重视工程项目管理。为了更好地完成工程项目的建设,建设单位应从法制化的角度来规范管理,积极借鉴已有的经验和教训,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管理方式,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更加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还要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做好控制防范,从而保障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绿化;规划设计;保护环境;城市特色
1 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性
城市绿化是伴随现代化建设发展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环境产业,是对有生命与活力寓意的城市系统进行统筹安排,使绿化成为营造城市形象的一种重要手段。
城市绿化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潜在生产力,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一项重要的环境资本,它将融合在社会生产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社会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化水平是人居城市的重要考评因素,是市民生活质量提高、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一个城市绿化建设的整体质量综合反映了这个城市的社会发展程度、文化文明程度以及环境状况。
2 目前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城市绿化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伴随着发展,城市绿化过程中的问题层出不穷。
(1)重草坪轻乔木,重栽常绿树轻种落叶林,种植缺乏人性化。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时,种植草坪过多,造成城市园林单调雷同。这样做既不适应城市建设的需求,又造成养护方面的费工、费力,尤其对缺水的北方城市来讲,实为一种过度消费。由于乔木少,遮荫、降温效果差,夏季人们在园林中散步时无处纳凉,同时也达不到城市环境健康的目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在设计规划时忽略了园林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其乔、灌、草未能合理配置。不少城市在作城市园林树种配置时,普遍轻视落叶树种。在选择植物时,常常局限在常绿苗木范围内,这样不仅使植物配置应有的四季季相变化得不到展示,甚至一些居民小区因受单一常绿树木的遮挡,使房屋内采光差,给居住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两种常识错误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不能满足人们的正常需求。
(2)重外来树种轻乡土树种,生态系统隐患常在。本地的乡土植物能够很好地适应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这也是自然选择所决定的,同时还可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理应成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主导植物。但是在现实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很多人对乡土植物存在着严重的偏见,不能够重视并积极开发和利用乡土树种,而是一味地引进不适合本地生长的外来树种。一些外来植物因为不能够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在栽植之后很难成活,甚至在引进的过程中还会带来一些生物入侵,给当地的经济以及生态带来严重的损失。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时,轻视本地有应用价值的乡土树种,不惜巨资从外地外来树种,一些大树在运输途中难免树体受伤,栽植后常难以成活,还有一些树木因不适宜环境条件,种植后明显出现生长不良。
(3)重种植轻管理,成本大效率低,阻碍城市绿化进程。绿色植被的种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在种植后必须要进行长期的管理及养护才能够保证植物具有较高的成活率以及较好的生长态势,否则,就很难满足城市园林绿化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着很多补植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在植物种植后没有进行科学到位的管理,致使出现严重的死苗现象,不仅大大增加了园林绿化建设的成本,而且不能反映绿地的景观效果。不少地方进行绿化种植时,虎头蛇尾,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致使园林内树形杂乱,造成绿化树种生长不良,既影响了绿化景观,又造成了人力、财力方面的浪费。
3 指导思想与对策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面对城市绿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探索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下的城市绿化建设,为当前城市绿化管理工作寻找新方法、新途径。
3.1 指导思想
城市绿化不仅是对城市中原有的自然环境部分的合理保护与提高,园林绿化更是在城市这个人工环境中对自然环境的再创造,是对植被这种能够塑造自然空间的资源在城市人工环境中的合理再生、扩大积蓄和持续利用。现代城市不仅美化城市环境,为人民群众创造休憩园地,而且要保护环境、改善城市环境。
(1)城市绿化应当以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为指导思想。要树立城市绿化重在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指导思想,加强城市绿化的生态系统设计。拿内陆地区来说,与沿海城市相比,海洋性气候影响较小,因此,夏季普遍潮湿炎热,冬季比较干燥寒冷。我们应当因地制宜,可以利用如杨树、梧桐等高大的乡土树种在城市周围建造绿化带,帮助改善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另外可以在市内种植高大的乡土树种,在夏天起到遮阳蔽日作用,降低市内气温。还可以利用各种乡土藤类植物,覆盖建筑物或墙面,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
(2)城市绿化应当以彰显城市特色为指导思想。做好城市绿化,彰显城市特色、做好城市营销。城市绿化是一个城市营销的名片和途径。从经济角度来看,各地基本都有主要的经济树种,比如果树、药材之类。此类树种作为经济发展的代表,如何将其运用到城市绿化建设中,如何使其在城市绿化建设中争得一席之地,如何在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绿化建设方面一举两得,我们应当进行深入思考。
(3)城市绿化应当以满足人们需求为指导思想。城市绿化建设,可以做到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可以做到彰显城市特色,最终的目的就是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如何通过城市绿化建设使整个城市更加宜居是我们城市绿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3.2 措 施
(1)选择植被科学化,种植植物多样化。城市园林绿化在植物选择上要做到科学搭配,尽量减少形成单一植物种类的群落。注意常绿和落叶树种的搭配,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在空间上植物种类的搭配应高低错落,结构上协调有序,充分展示其三维空间景观的丰富多彩。草坪投资大,养护费用高,况且其消音、滤尘、防风的效果差,综合效益远不及树木,且单一的草坪绿量不足,还会使生物多样性种类减少。因此,城市园林绿化不能以草代木,应选择多种种植形式,多栽生态效益高的乔木。同时,要因地制宜,优先选择本地树种,方便后期管理,并避免生态系统隐患发生。
(2)加强城市绿化建设与管理,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全民爱绿、植绿、护绿的风尚,推动全民参与绿化养护管理工作,营造政府重视、社会关注、百姓支持的良好氛围。以正确的态度对园林绿化地段进行科学的管理,通过定期培训,全面提高养护人员水平和文化及艺术内涵,培养复合型的园林养护人才,这样才能适应以及满足现代化园林绿化建设的需要。管理防治以生物防治为主,使我们城市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同时,通过法律途径加大管理力度,建立相应的法规体系,对不合法行为进行严格制止。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只有仅仅围绕“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彰显城市特色”、“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指导思想,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才能为城市带来更大的效益、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方便。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还要强化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并且还要做好植被的选种、引进、种植、管理以及养护工作,不断提高绿色植被抗病虫害的能力,为城市带来更大的生态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武文婷,包志毅,汤庚国.《城市绿化经营的现状和优化策略》,载《江苏农业科学》2010年第5期.
关键词:拉萨;城市建设;问题与对策
Abstract: Lhasa as the capital of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city, in recent years in countries constantly increase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e Lhasa city construction by leaps and bounds, cities look brand-new, with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Lhasa urban construction work, also highlights some issues in the construction,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perficial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Lhasa; Urban construc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拉萨市城市建设现状
近年来,拉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工作,大力推进城市建设项目,加快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拉大了城市建设框架。同时,拉萨市又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突破口,加大“六城同创”工作力度,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功能,使城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市建设事业取得新的突破。据了解,“十一五”以来,拉萨市共完成55个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投资近19亿元。在城区道路改造方面,拉萨市由原来单一的国家投资和资金转为国家投资、资金、市政府投资、自筹资金、贷款等多元化投资渠道。在城区道路改造工作中,拉萨市投入资金达7.3亿元,对市区15条道路进行了改造,加宽新铺路面、人行道,更换路灯,重新绿化,并根据现有路况大力加强道路改造,有效缓解了城区交通不顺畅的问题。
二、拉萨市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近几年拉萨市的城市建设虽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因地理条件、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些问题。
1、城市规划粗放、滞后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航标,拉萨市现有的城市规划是总体规划,是宏观的、粗线条的。由于拉萨城市规划编制体制的局限性,总体规划因其从编制到审批涉及面广,周期长,修改难,造成规划制定滞后。因为规划的滞后,建设大力推进,一些建设无规划可循,钻了规划的空子,有规不依,违规建设的情况,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规划执行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2、城市建设落后于发展需要
由于拉萨城市建设起步较晚,规划相对滞后,且近几年机动车保有量增速很快,据统计,目前拉萨市登记在册的机动车近10万辆,近两年机动车年递增1万辆左右,预计未来几年还将保持高位增长的态势。加之近几年随着拉萨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拉萨市人流量增加、工商业发展快、活动强度大,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繁现象严重,城市道路建设已不能满足市民要求。
3、环境污染
城市在创造更多财富和繁荣的同时,也加剧了城市环境甚至是周边环境的污染,造成城市环境恶化的累加循环。虽然拉萨的产业规模不大,高能耗、高排放的企业比重也较少,但近年来城市垃圾和城市建筑工程废渣不断堆积,对城市环境势必造成一定的污染。
三、拉萨市城市建设问题对策和建议
1、强化城市规划的前瞻性、法律性。
合理布局城市功能,规范有效行政手段。城市建设,规划是前提,但必须加强城市基础调研,全面科学决策,全方位多视角的考虑到多行业、多部门的需求而布局,多借鉴内地发达城市的规划经验,因地制宜地进行城市规划。要与时俱进,对城市建设进行动态的管理、监测,同时规划部门要对反馈上来的信息进行综合考察论证,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对规划方案进行及时的补充和调整,这样才能实现城市建设的科学合理性。
强化拉萨市城市规划的法制化进程,包括规划阶段和实施阶段都要注重法律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规划的严肃性,法制建设是保证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因此,要避免规划失效,使城市朝着人类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必须加大执法力度,推进执法进程,完善执法措施,强化对规划主体和客体的约束机制。
2、高标准抓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现代化城市建设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为提高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服务,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切实解决好居民住房难、行路难、排水难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难题,还要让城市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活起来。
(1)、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拉大老城区到新城区的道路框架,积极转换思维,从“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向“办多少事筹多少钱”转变。
(2)、要重视城市特色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充分挖掘拉萨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的天然优势,一是加强标志性建筑的设计与建设,建筑样式要力求现代化、多样化,改变清一色“火柴盒”、“豆腐块”的状况,增加人文景观,给城市融入文化内涵。二是在山水上做文章,启动蓝天、碧水、清山、绿地工程,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山水园林旅游城市,努力形成与城市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城市风格,着力提高城市品位。
(3)、建设新城市功能区,推动经济发展、构建新拉萨。现有城市中心区用地紧张,容积率过高,道路偏窄,人均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公共绿地比例偏小,人居环境质量难以进一步提高。开发建设新城市功能区,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可以进一步提升和延续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增强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品位;可以进一步拓展居住生活空间,增加绿化面积,改善人居环境;可以进一步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城市环境面貌,形成优美的城市景观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城市的健康发展。所以说,建设堆龙新区、柳吾新区、大学城新区,才能带动和促进拉萨市增容。新城市功能区是城市空间在老城区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大,建设新城市功能区有利于带动老城区的发展,推进老城区完善提高商贸金融中心功能,为新城市功能区提供经济基础和产业支撑。特别是拉萨市受历史原因影响,形成了以布达拉宫、大昭寺为中心的城市圈,虽然近年来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城区的投入,但对区划发展一直较为滞后。为了统筹市区与新区的发展,让新老区居民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建议建设新城市功能区,将行政中心搬至新区并利用国家开发银行长期低息贷款建设道路等基础设施,新城市功能区及老区的土地将大幅度升值。必然会加速拉动新区的开发建设,促进城市的统筹和谐发展。新城市功能区建设,聘请国内外高水平的设计单位,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做好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做好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合理安排城区街路、供水、供暖、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行政办公设施、教育文化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居民住宅等重点工程项目,配置绿地、停车场、集贸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3、突破制约瓶颈。
拉萨在当前政府弱财力的情况下,要搞好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就必须聚思广益,另辟蹊径。实施时,需要形成规划开发上的整体联动,突破人们脑海中存在的“建设是政府的事”的误区,政府也需要考虑建立民间资本的介入、献计献策的介入等社会各界力量的介入机制,依法让利,降低民间资本进入的门槛,扩大民间资本介入的领域。在当前中央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背景下,要做好项目特别是符合国家宏观调控导向的重大项目的储备工作,要调动一切力量做好争资跑项的工作,要继续经营好城市,努力化解城市建设资金瓶颈。要加强与国家、自治区国土部门的沟通与衔接,积极争取用地指标,要积极申报国家和省重点工程项目。同时,要千方百计提高土地利用率,大力推广集约用地,提高投资强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效益,积极储备建设用地,充分利用闲置土地,依法收回过期用地,坚决打击非法囤积土地等不法行为,确保拉萨建设发展的土地需求。要进一步优化建设环境,适时地调整、完善有关政策、规定,要进一步整治发展环境。
4、加强环境保护。
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大处着眼、细心求证,建设好、保护好宜居的城市环境。采用过硬的措施大力推选产业优化升级,严把招商引资环评关,将那些不符合产业发展要求,影响环境的项目坚决拒之门外。努力抓好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城市环保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做好城市环境监测工作,为各项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正确的依据和导向,做到有的放矢、增强环保工作的针对性。要切实转变过去城市建设过程中“推山填水”的错误观念,爱惜拉萨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要依山傍水、顺应自然地推进城市建设,维护好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建设 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F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3-0106-01
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行有效的管理,将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管理工作[1]。水利水电工程具有工作量大,工作条件艰苦等特点,给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带来很大难度。若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清楚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总结水利水电工程日常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策略。
1.水利水电工程有怎样的施工特点
1.1 施工准备工作细节繁多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大多选在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物质条件艰苦,并且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周期长[2]。要求有关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如修建施工道路、给施工人员修建临时住房及通水供电等前期工作。前期工作不仅繁琐,也会增加很多经济成本的投入。因此科学合理的展开前期工作不仅能有效的节约施工单位投资工程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为施工的顺利展开提供保障。
1.2 水利水电工程的任务量大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包括很多独立的单个工程,增加了施工量。若将施工难度大、施工强度高的工程都安排的较为集中,施工人员精力有限,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施工前对施工任务做好整体的规划工作,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结合当地的施工地形,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1.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涉及面广,工程复杂,因此有些任务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高空作业、爆破作业等[3]。在不少情况下这些作业都是同时进行的,给作业人员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我们必须对这一块高度的重视,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安排工作,降低甚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最大程度的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周期长,工作量大,对工程立项有严格的标准,在施工前必须要提供可行的科学报告和相关的经济方案。有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前期的研究成本,在施工前期没有按规定进行严谨的科学研究和勘察测量,没有全面的掌握该地区的水资源性质、经济水平及人文环境。导致很多单位无法制定出准确的效益目标。很难为社会、生态创造合理的效益。容易同当地民众产生矛盾。有一些地方政府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只是为了形象工程和个人的政府,未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浪费资源、资金。
2.2 缺乏规范的监管流程,相关责任尚未落实到位
由于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监管中,缺乏明确的法人责任,很容易造成工程管理中的责任主体不明确,相关的责任无法落实到位,无法健全管理制度,造成很多管理上的漏洞[4]。具体体现下如下几个方面: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对材料和设备的购买缺乏规范的招标流程,令有关材料和设备的采购质量参差不齐;其次,对工程资金的投入缺乏有效的监管,令对工程施工设备的质量检测难以达到规定标准;对工程合同的管理力度不够,对违约情况缺乏实质性的惩罚。
2.3 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专业性欠缺,相关业务水平薄弱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包含很多复杂因素,因此对管理者要求很高,要求管理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水平。然而有些施工单位因为人情关系将一些不具备专业素质的人也安排到管理人员的位置上,这样对一些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项目(如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成本等)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管,导致内部监管环境松散、专业性不强,给工程施工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2.4 对水利水电工程资金投资监管不到位
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对资金的控制和监管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日常管理中,却因为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令投入资金无法落实的情况。由国家拨款的资金在下放的过程中被层层克扣,私自挪用,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监管造成不利影响,也令群众丧失对水利水电工程监管和维护的积极性,引起当地群众的不满,不利经济的建设。
3.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3.1 建立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
有关的政府要加强宣传,向工程建设企业灌输有关的法律条例,施工单位必须有较强的法制观念,严格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自觉的遵守各项法规展开工作[5-6]。因此,在施工前建立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是施工顺利开展的保证。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明确各个部门的施工职责,提高对各个施工环节监管效率,令每个施工环节都保质保量的完成。
3.2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
根据有关法律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中严格依照规定的制度进行监管。同时落实好水利安全管理的责任体制,要有明确的安全责任主体,对招标活动进行严格的管理,坚决杜绝在招标过程中出现违法行为,对不符合资质的单位及时的剔除,不能因“讲人情”让不符合资质的单位中标,保障招标过程的公开透明,招标结果的客观公正,加强对合同的监管,尽量降低因合同问题出现的经济纠纷,同时加大违约的处罚力度。
3.3 做好施工的现场的技术监管
对每个应聘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都要经过相应的考核,考核通过后才能上岗,对重要施工技术工作都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二次复核,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杜绝因人为失误造成的重大安全事故。同时检查好项目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同时技术负责人要根据每个施工进度做好施工记录,将每天的施工情况、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详细的记录,为竣工后提供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在各个项目的工程完工后,要进行严格细致的验收,尤其是隐蔽工程。若存在后续工序覆盖的施工内容,需要在现场进行签证。施工方要先进行质检,之后通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签收验收记录。
3.4 加强施工中人力物力的监管
有关部门要严格监控好资金的流向,施工单位内部也要做好资金的监控工作。首先要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把关,最好通过招标的形式确定长期的供货的单位,对每批进场的材料进行抽样检查,合格后方才可以使用,对材料进行合理的使用,避免因材料的浪费而提高成本。其次购入机械设备时要从经济角度进行考虑,综合考虑设备是否操作方便,容易养护及使用年限等问题。最后每个管理者和施工人员都要有很强的节约成本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科学有效的施工管理是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只有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才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才能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本文从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制度、资金等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供相关的改进意见,为以后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迪力努尔.亚尔买买提.浅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32(10) :42-43.
[2] 李玉娟.施工规划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54(6):204-205.
[3] 刘小芬.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探讨[J].中华民居,2012,21(7):540.
[4] 李明.建设单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广东科技,2013,22(14):1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