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关战争的诗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俄国人民对祖国的执着热爱, 为民族利益甘愿牺牲自己生命的英雄气概, 勇敢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 都浸透在诗人字里行间的诗行里。这些诗不断激励着俄罗斯民族奋勇向前。
关键词:普希金;俄法战争;爱国热情;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2-0204-01
1、普希金简介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沙俄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高尔基)。
普希金诸体皆擅,创立了俄国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创立了典范。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出身于贵族家庭。童年开始写诗,在沙皇政府专为培养贵族子弟而设立的皇村高等学校学习。学习期间受到当时进步的十二月党人及一些进步思想家的影响。后来发表的不少诗作抨击农奴制度,歌颂自由与进步。普希金的作品除了诗歌以外,主要还有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历史纪实语的创始人,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别尔金小说集》等。普希金在创作活动上备受沙皇政府迫害。1837年在一次布置的决斗中遇害。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深刻。
2、1812年俄法战争
1812年俄法战争是俄国人民反对法国侵略者的卫国战争, 在俄国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拿破仑一世为了争夺欧洲霸主地位, 对外实行侵略扩张政策。1812年初, 法国占领了意大利、德国、西班牙、荷兰等地, 几乎占领了整个西欧, 在欧洲大陆获得了空前的军事胜利。为了使英国臣服,获得整个欧洲霸权, 法国发起了大陆封锁政策, 但当时的俄国从自身利益考虑, 拒绝参加大陆封锁。俄国的做法引起拿破仑强烈不满, 俄法矛盾激化。于是, 拿破仑产生通过战争迫使俄国屈服的想法, 并很快付诸实施。1812年春, 法国先后同普鲁士和奥地利缔结成军事同盟, 把欧洲大陆绝大部分国家纳入反俄同盟。
1812年6月24日一大清早, 拿破仑率领50余万大军在距科夫诺市不远处渡过涅曼河, 兵分三路向俄国不宣而战, 俄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企图以优势兵力用最短的时间击败俄军, 赢得战争的胜利。此时俄军24万人左右, 面对法军强大的攻势和人数上的悬殊, 采取了撤退战略。8月, 俄军在斯摩棱斯克附近阻击法军。由于俄军无法抵挡法军进攻, 被迫放弃斯摩棱斯克, 向莫斯科撤退。1812年8月,库图佐夫被任命为俄军总司令。9月7日他指挥俄军后撤到莫斯科郊区, 在波罗金诺村附近同拿破仑军队展开了决战。在战役中, 俄军歼灭法军一半以上的有生力量, 法军的军事优势大为削弱, 战争的主动权转到了俄军方面。但俄军后备力量不足,为保存实力, 9月13日库图佐夫下令俄军队及百姓一同撤离首都莫斯科。14日, 法军进入莫斯科,并放火烧遍全城。
俄军撤离莫斯科后, 在波罗金诺村附近展开游击战, 切断法军对外一切联系。法军由于四面受敌, 粮食、饲料短缺, 又时值严冬迫近, 拿破仑被迫于10月19日放弃莫斯科。撤退途中又多次遭遇俄军与游击队的袭击, 损失惨重, 离开俄国时只剩下三万余人, 12月底拿破仑逃回巴黎。俄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3、普希金笔下的俄法战争
经历了俄国爆发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 战争所激起的爱国热潮从一个更深的层面激发了少年普希金藏在心底的爱国之情。这种爱国主义思想在热情和生机勃勃的思想生活中表现出来。有关卫国战争题材的诗歌从普希金开始出现了新的转折。普希金在自己青少年时代的作品中很多方面都遵循着传统, 仿效着自己的前辈, 尤其是杰尔查文, 其低沉的诗《皇村回忆》、《厄尔巴岛上的拿破仑》中有所体现。
1815年普希金完成了成名作品《皇村回忆》。在这首诗里, 普希金形象地再现了卫国战争的壮烈场面, 展现了卫国战争中俄国人民遭受的巨大牺牲和表现出的英勇无畏的精神,对侵略者的行径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在听到拿破仑逃回巴黎后, 1815年普希金完成了一首诗《厄尔巴岛上的拿破仑》, 描写了一个孤独、阴郁、残暴、踩踏自由、面目可憎的暴君形象。下面是诗中的一小节, 从另一个侧面描写了拿破仑的形象。
幸福呀! 你这残酷的诱惑者,
风暴中你原是我的秘密的守护神,
是你从孩提时候起抚育了我,
如今如同美梦, 不见了踪影!
曾几何时, 通过隐秘的道路
将我引向皇帝的宝座,
用你那只果敢大胆的手
举起桂冠覆盖了我的前额!
(巢进文2006)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去世, 普希金得到这个消息后, 思潮起伏, 于6月18日创作了著名的抒情诗《拿破仑》。在诗中, 无论在纯诗歌性, 还是在理解与卫国战争有关的历史经验中都远远超出了传统范围, 普希金第一次在俄罗斯诗歌中把卫国战争提升到从当时欧洲实际历史环境来理解它的意义。
1812年卫国战争不仅是俄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页, 而且也是俄罗斯文学和诗歌史上意义重大的里程碑。在卫国战争爆发后, 艺术语言变成全社会情感强大的表达者。卫国战争题材的诗篇如此丰富和富有表达力, 是因为每一位抒写关于1812年战争诗篇的诗人都把艺术家内心最美好的情感表达出来。即使只在一两篇作品中关注这一题目的作者, 也在作品中表达出最真实的艺术世界观, 使人们倾听到了他们在作品中表达出的特别的声音。
参考文献:
[1] 巢进文. 普希金作品中的帝王形象[ D]. 硕士论文, 湘潭大学, 2006.
[2] 曹靖华. 俄国文学史[M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
关键词 诗歌 积累 阅读 类型 意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诗歌鉴赏是历年来高考语文考试中必不可少的考试题目,虽然分数不是太多,但因为诗歌鉴赏类题目范围比较广、考查的面比较宽,所以在复习时让考生往往很难抓到重点。这样导致许多考生在诗歌鉴赏类题目中白白地丢掉了一些分数,实在令人可惜。其实,只要考生们利用空闲时间多积累一些古典诗词,多了解一些诗歌鉴赏的方法,掌握这类题目的规律和技巧,就会在考场上发挥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1 注意日常的诗歌积累
高考的科目内容比较多,而考生由于时间有限,可以放在语文上的时间就少之又少,如果把所有学过的诗词再背诵温习一遍,不太现实也没有那个必要。一般高考出题时,往往会选一些经典诗词或大家较熟悉的诗词来考。所以,在语文复习时,对于一些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常见诗词平时一定多读、多背,积累在心,对于一些不常见的诗词,也要尽可能地有所了解,增加自己的诗词知识库,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素质。在生活中,可以利用起床、吃饭等空闲时间,背上一两首诗词,日积月累以后,记住的诗词数量就会相当可观。同时要多把这些诗词中的精华部分或经典部分记熟吃透,并且体会这些诗词的运用手法,表达思想及修辞方法,品味诗词的创作意境,了解词语运用的妙处。这样,在考场上一般题目都可以能够应付自如。
2 注意常见的诗词类型及特点
在高中语文中,一般诗词都比较适合学生来读,也不是太深奥难懂。归纳起来主要分为送别类、怀古类、征战类、田园类、抒情类、明志类、归隐类、说理类、思念类、悼念类等等,考生们在平时复习时,要注意观察所读诗词的类型,然后按该诗词的类型进行分析、品味其中作者表达的意境。如送别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类型的诗词一般是送别时叮嘱亲朋好友,表达的是依依不舍的感情。再如征战类:“可怜闺里月,长照汉家营”。一般来说,此类征战诗表现战争场面、英勇作战、建功立业这样思想的比较少,更多的表现是对长年无休止战争的厌恶,对远离家乡以及亲人的想念之情。考生在平时复习中如果能够准确把握住各类诗词的类型、特点,那么就很容易抓住诗词的中心思想,对作者表达的意思就能大概了解到七八分了。对于时间宝贵的考生来说,这一条是一个很好的复习方法。
3 注意了解作者生平及其作品特色
通过一个作品可以大致了解一个人,包括了解这个人所处的背景、时代等等,可见“读文知人”,是诗词学习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其实所有的诗歌创造都离不开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作者的内心感受、人生理想、审美观点、所处背景时代、政治气候等等都往往体现在其诗词作品中,鉴赏诗歌一定要了解到诗人当时生活的时代背景,作者身世处境、人格品性、作品的创作风格等。掌握了这些方面内容,考生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建瓴式的分析了。比如说李白的轻狂不羁的性格,所写的诗篇“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以及“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等诗句,正是其人生性格的写照。而陆游是具有忧国忧民思想的诗人,才能写下“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等名句,不同作者的生平及不同的作品特色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认真地总结概括,抓住作者本身特点这根主线,对其作品的了解才能更加透彻和完整。
4 注意了解诗人的主要思想情感
在复习中,还要注意理清作者的主要思想情感,不同诗歌的作者因为所生活的时代不同,其在诗歌中体现的主要思想情感也会不同。即使是同一时代的作者,也会因所在的生活环境不同,在作品中所流露的主要思想情感也会不同。因此,不同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也就会大不相同。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考生们就应抓住陶渊明厌倦世俗,喜欢归隐的田园生活的这一主要思想情感,并结合他(下转第所写的其它诗歌,理解他的这一主要思想情感在不同作品中的应用,更好地鉴赏、理解他的作品。
5 注意积累诗歌中常用典故
中学课本的古代诗歌,常常会运用一些典故,这些典故往往可以起到“寓情于事”“烘托”、 “渲染”等作用。这就要求考生在理解时对典故要有深入的了解,掌握典故原意并结合作者所处时代的现状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刻含义,以便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感情主线。典故运用的好处是:借前人之事或诗句,用极少的话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借他人之口,说自己之事”是典故常常起到的作用。复习时,对比较生疏难懂的典故可以少读,对常识性、经常在文中出现的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多掌握、积累。
6 注意把握诗歌中的常见意象
在诗歌中还会经常运用意象的表现手法,主要表现在用特定景物和对象来表现对应的情感和事物,这就是我们所称谓的“意象”。在诗词中所写的景物、所咏扬的对象实际上为客观想表达的人或物,正所谓借景抒情、睹物思人。把握这些经常使用的意象的作用,在做相应试题时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具有一定的传统性,不同作者运用时所表达的意思基本都相同,如:“明月”往往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松柏”往往表达的是高风亮节的人格;“梧桐”则表达了作者看到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感叹身世的孤苦凄凉等。熟悉这些意象所要表达的传统含义,对我们理解诗歌非常有帮助。
7 注意掌握诗词常见的表现技巧
考生在复习诗歌时,还要注意掌握诗词常见的表现技巧。一般的诗词作品主要分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三个层面来表达作品内容的,修辞手法常见的如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等。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运用了对偶、夸张等技巧。诗词中表达方式主要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句中,诗人借用生于南国的红豆,间接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表现手法主要分为对比、衬托、象征、渲染、比兴等。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中所运用的渲染等。考生复习时多注意从这三个层面来分析作者写作时所运用的表现技巧,透彻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运用。
总之,鉴赏诗歌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尽可能多地阅读诗歌,只有多读、多想、多问、多悟才能提高鉴赏诗歌的水平和能力。平时读得不多,那么积累的也就少,对诗歌感悟也就少,鉴赏诗歌的能力也就很难得到提高。在复习备考中,一定要充分地了解教材中的诗歌,并扩充自己的诗歌阅读范围,掌握好诗歌的有关知识,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为高考语文能够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基础。除此之外,上文中所提到的几项注意点是在考生宝贵的复习时间中,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几个方面。如果考生能够在复习中,在打下坚实基础后,再从这几个方面认真地去复习,避免单纯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就一定会取得不错的复习效果和语文高考成绩。
参考文献
[1] 候文同.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复习方略[J].语文天地,2008(7).
[2] 石岩.高考古诗词命题趋势及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35).
正因为如此,古代诗歌鉴赏也成为了高考的必考题型。作为高中生,了解、学习进而鉴赏一首诗歌,需要从哪些角度进行呢?怎样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首诗歌呢?我们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人手,检测一下自己的诗歌鉴赏水平。
一、能够迅速抓住诗歌的主要内容、情感吗?
阅读任何一首有文字难度的诗歌。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都可能会对具体诗句产生一些模糊的认识,阅读答题的困难往往是:1 对诗句中的古代文化常识不理解;2 对古代文言字词不熟悉;3 对诗人的身世、诗歌的写作背景不了解;4 对诗歌中的一些有特殊含义的事物(如典故、古代诗歌意象等)不明白;5 曲解诗句;6 未耐心、仔细揣摩诗句等。这些因素都会妨碍同学们对一首诗歌的内容、情感的理解。
但有些文学素养好的同学却可以通过:1 对作品注解仔细阅读;2 平时掌握一些文言词语的意义;3 平时对主要诗人的身世、背景有了解;4 对诗歌常见意象的积累;5 紧紧抓住诗句本身。不做无关联想;6 耐心仔细地阅读诗歌来顺利克服这些阅读障碍等,在阅读一、二遍后迅速抓住诗歌的关键词句,整理出整首诗歌的内容、情感。
[例题1]
登鹳雀楼
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注]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临胜地。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
B 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鹳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
C 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鹳雀楼的雄伟气势。
D 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鹳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
[答案]B、D。
[解析]阅读时要注意理解关键词句“迥”“高”“围”等以及由此形成的意境。前二句写楼高以寄胸怀。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望远空飞鸟仿佛低在楼下,觉得自己高瞻远瞩,眼界超出了人世尘俗。从艺术表现看,这里把视觉反差运用到景物描写中。以远处物体似低小的感觉采反衬近处物体的高大,饶有意趣。从思想境界看,诗人自有一种清高、俊逸的情怀,志气凌云,飘飘欲仙,大有出世之想。第二句一作“高谢世人间”,则高蹈的情怀更明确。
后二句写四围景象以抒激情。中条山脉西接华山,从鹳雀楼四望。天然形势似乎本来要以连绵山峦围住平原田野,但奔腾咆哮的黄河却使山脉中开,流入斯山,浩荡奔去。这概括的描写,勾勒出山河的形势和气势。同时也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奔放的激情,目光远大,志向无羁。这二句与前:句一气相贯,既可显出楼高望远,更可见出诗人志高气逸的情怀。
[例题2]
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答案解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里的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象。很多同学在做这道题目时。会错误地认为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道世、不得志的思想。这是主观武断的看法。
二、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出诗歌的艺术技巧、语言风格吗?
这是理解鉴赏的高级阶段。要求同学们在读懂诗歌主旨情感的基础上,能够对诗歌的创作有进一步的理性判断分析。要做好这一步工作。必须有相当的有关知识的积累,包括:1 古代诗歌常用的各种修辞手法;2 各种衬托、结合手法(悲喜衬托、动静衬托、虚实衬托、点面结合、正面侧面描写结合等);3 篇章构思技巧(如象征、借古讽今等);4 怎样分析关键字、词、句(如动词、形容词等)的表现力;5 常见的表达方式。要掌握这些知识,不仅要熟悉这些术语,还要知道鉴赏的几个步骤,最好再掌握一些典型的例子,以帮助你理解判断。
[例题3]
从艺术特色评析下面这首唐诗。(不超过150字)
初春小雨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答案解析]这是一首初春小雨的写景诗。读来清新动人,笔法细腻,耐人寻味。韩愈以他高超的艺术技巧,十分讲究炼字造句,细致逼真地描绘了早春微雨后的长安景色。如首句一个“润”字非常恰当地形容了春雨下得可贵及时。句末一个“酥”字更加形象地反映了春雨带来的生机,令人耳目一新。第二句用对比手法捕捉住青草刚刚萌发时的特征。
[例题4]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关键词】概念隐喻;文化差异;认知机制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242-02
传统隐喻研究大都将隐喻看作是一种单纯用于修饰话语的语言现象。而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更为重要的是人的一种认知方式(Lakoff & Johnson[1]8, 1980)。隐喻由两个域构成,一个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和一个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隐喻的认知力量就在于将一个始源域的图式结构投射到目标域上,以使我们通过前者来理解后者。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以会话者会话时所处的情景设置为需要,而不仅仅是以语言的客观实在为基础。”(宁全新[2]69, 1998)这便意味着语义的形成须有人的参与,而情感因素是不可忽视的。情感作为人类对世界的体验,其深层次是比喻性质的。因此,要系统地研究情感的概念组织,理应从隐喻的视角加以理解。在表达人类情感的文学语言形式中,诗歌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正如Lakoff和Turner所说,诗性思维利用日常思维的机制,但它对日常思维进行扩展,加以细化,并将其以不同寻常的方式结合起来(Lakoff &Turner[3]67, 1989)。
当代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利认知工具(Ungerer & Schmid[4]114, 1996),人们常常将抽象情感隐喻化。本文以人类基本情感中的“爱”的隐喻表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英两位现代诗人徐志摩以及叶芝的诗歌中有关“爱情”的概念隐喻的比较研究,探讨“爱情”概念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共性和差异性。概念隐喻是建立在人类体验基础上的认知工具,人们通过隐喻化抽象为具体,来感知抽象的情感“爱”。人类相似的体验决定了概念隐喻的一致性,而人类所处自然社会环境的不同及各自形成的特有的文化传统又决定了概念隐喻有其特殊性。因此,对两种语言中“爱”的概念隐喻的异同进行对比研究也有助于发掘人类认知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一、“爱”的概念隐喻的同质性
“爱”作为一种抽象的情感,具有极为丰富的象征性内涵。人们只能借助一系列隐喻概念试图给出具体的阐释,以使其得到充分的理解。在中英两位现代诗人徐志摩与叶芝的诗作中,“爱”的隐喻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些隐喻于共同的始源域形成一系列隐喻的表达。
(一)爱是火(LOVE IS FIRE)。The fire than stirs about
her, when she stirs, 每当她走动,那团火焰伴随她屈伸, Burns but more clearly. 只会燃烧得更加艳丽.
――THE FOLLY OF BEING COMFORTED (Yeats[5], 2009①)(新浪博客 fang 译)
休道她淡漠,冰心里满蕴着热恋的火星――《月夜听琴》(徐志摩[6], 2012②)
我咽住了我的话,低下了我的头:火灼与冰激在我的心胸间回荡,啊,我认识了我的命运,她的忧愁――《在那山道旁》
当人们处于一段真挚的恋爱关系中时,会感受到对方体贴的照顾,就像是火给予人们温暖一样。另外,恋爱中的人们对于彼此充满热情,人的身体也会随之发生物理变化,是火给予人们温度的一种体现。这是人们对于周围环境变化的感知在认知上的体现。此外,火带给人们身体上的疼痛就是人们在爱中受到的情感创伤,所谓浴火重生也是人们在爱中成长改变的照应。
(二)爱是商品(LOVE IS A COMMODITY/BUSINESS)。And who could play it well enough 如果对爱耳聋,拙舌,目盲,
If deaf and dumb and blind with love? 谁有能在游戏中将爱珍惜?
He that made this knows all the cost, 作此劝之人知道代价昂贵无比,
For he gave all his heart and lost. 因他曾将真心尽献而损失殆尽。
――NEVER GIVE ALL THE HEART (黎历 译)
我负了你――《落叶小唱》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
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不管是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还是英国18世纪的工业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着“挑大梁”的作用,这点在文化中同样有所反映。当两个人相恋时,物质与精神上的付出必不可少,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两个人之间的彼此付出就是商品的物物交换。在这种交换中,爱得以延续。爱中的平等、互相尊重也照应着商品交换中的等价交换原则。所以叶芝才会感慨到“作此劝的人知道代价昂贵无比”,因为当其中一人付出,而对方没有给予任何回馈时,他/她是处在负债方位置的。这也同样反映在徐志摩诗行“她付了你”之中。这就是商品交易的过程。买家付钱,卖家给货,成交。
(三)爱是战争(LOVE IS WAR)。Beauty that we have
won from bitterest hours, 我们曾历经千辛万苦赢得的没人儿
――WHEN HELEN LIVED (新浪博客 小山的风 译)
我走近来了;你迷醉的色香又征服了一个灵魂――我是你的俘虏!
我站在潭边,我站在你的背后,――我,你的俘虏。
我已将你擒捉在手内!我爱你,玫瑰!――《情死》
在此概念隐喻里,爱情被比作战争,情场演变成战场,异性被当作战利品。战争中的冲突被看做是动物、人类发展背后的创造性力量。特别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英两国。因此“战争”的隐喻涵盖着社会历史因素。并且人们也考虑到获得“爱”就如同赢得战争一样耗费时间,需要莫大的努力。
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自然界许多相同的物理属性、人类共同的生活特性和情感体验决定了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们在表达情感概念时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共性,尽管人类表现“爱”的方式不尽相同,但“爱”的概念是相通的,“爱”的行为本质是一样的。因此,在人的思维与语言方面有同质性。
二、“爱”概念隐喻的异质性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所有的规约性的概念隐喻都基于人类普遍的身体体验及隐喻思维的共性,但人类的身体体验及思维都依存于各地不同的文化体验,因此也表现出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并且形成本民族特有的来源域。
(一)徐志摩诗作中“爱”的概念隐喻
1.爱是音乐/乐器
却不知道黄昏和琴音
联就了你我的神交?――《月夜听琴》
我灵魂的琴弦,感受到无形的冲动――
但这微妙的心琴呦,
有谁领略,
有谁能听!――《威尼斯》
中华民族自古对“乐”的社会作用颇为关注。人们常常用音乐来向心爱之人表达爱恋之情。如少数民族地区男女的对山歌,中国古典诗歌总集《诗经》中被吟唱的诗歌等都是鲜活的例子。因此音乐和乐器便成为一种认识抽象事物的工具。如“和如琴瑟”便是对爱人之间和谐关系的隐喻表达。
2.爱是月亮
柳梢头有残月挂――《半夜深巷琵琶》
一样是清光,我说,圆满或残缺。
一样是芬芳,她说,满花与残花。
但这莺,这一树花,这半轮月――我独自沉吟,对着我的身影――她在那里,啊,为什么悲伤,凋谢,残缺?――《客中》
传统汉文化长期受儒家、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尤其是道家学说中的阴阳理论的影响。阴和阳原指日光的正反两面,向日为阳,背日为阴。而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眼中,一切事物现象都是包含着正反两面。其中“凡属表露于外的、热的、实的、开放的、急速的等均归入阳类;凡属隐含于内的、寒的、虚的、晦暗的、平静的、迟缓的则归入阴类”(齐振海&巩玉环[7]84,2006)。中国人认知中的爱情属于阴柔之美根源于老庄的“阴论”哲学。因此,在中国人的认知上会产生爱是月亮的隐喻概念,而恋人相守便成为“满月”,形单影只的恋人则是“残月”。
(二)叶芝诗作中“爱”的概念隐喻
爱是珍贵的事物(LOVE IS A VALUABLE THING)
That every year I have cried, At length 曾经每一年我都呼喊“总算
My darling understands it all, 我的爱人明白了这一切,Because I have come into my strength 因为我已用尽全力
――WORDS (艾梅 译)
But dear, cling close to me; since you were gone, 但是,亲爱的,靠近我;自从你走后,
My barren thoughts have chilled me to the bone. 我贫瘠的思想已寒彻我的髓骨。
――RECONCILIATION (黎历 译)
这类隐喻在叶芝的诗作中非常普遍,它植根于西方工业化进程以及物质至上主义。随着西方工业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金钱的渴望与日俱增,人人都渴望通过个人的努力积累财富,个人财富的多少成为个人成功的衡量因素,所以人们想方设法获取财富,如:珠宝,艺术品等,人们对于珍贵事物的渴望就如同我们对于心爱之人的珍视。
三、结束语
通过对徐志摩与叶芝诗作中“爱”的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我们不难看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我们的认知工具。隐喻的语言环境来自文化背景体验,因而文化模式限制了隐喻概念的形成。在两位诗人的作品中,“爱”的概念隐喻部分来源于同一源域,而这些共同之处则是基于人类思维的共性及人类基本的身体体验。另一方面,在两位诗人的作品中,“爱”的概念隐喻也存在着极大的不同。身体体验离不开特定的物理、社会和文化环境,这些不同便是植根于不同的文化模式、经济模式、、传统风俗等。这项对比研究表明概念隐喻不仅反映了一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思维及认知模式的差异性。因此对“爱”的概念隐喻的更深层次的理解,除了借助于语言外,还必须借助于这一语言依存的文化背景知识及我们生活的认知体验。
注释:
①文中引用叶芝诗歌(英文版)均摘引自The Collected Poems of W.B.Yeats。
②文中引用徐志摩诗歌均摘引自《志摩的诗(徐志摩经典诗歌全集)》。
参考文献:
[1] Lakoff,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d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宁全新.“Anger”与隐喻[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5):69.
[3]Lakoff, G. & Turner M. 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67.
[4]Ungerer F. & H.J.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London: Advision Wesley Longman Group Ltd, 1996:114.
[5]Yeats, W. B. The Collected Poems of W.B.Yeats[M].Wordsworth Editions Ltd,2009.
【关键词】王文治;云南;叙述
王文治,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探花。后因乾隆皇帝南巡见其书法,大加赏爱而以书法著称于世。诗歌创作因与袁枚、蒋士铨、赵翼相唱和而被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五)评为“朝干之诗古茂”,“袁王蒋赵”并称。王文治对自己的诗歌期许颇高,称“通籍后,官翰林,以诗为职业,人或以为能,然多进御及应试之篇,至于抒写怀抱,赠答友人,古人所谓缘情之作,则依然不敢骤示人。”(《梦楼诗集自序》)王文治认为诗歌创作是本分,应当出于自己的情感而不是进呈或是应试。而姚鼐在《梦楼诗集序》中即称王文治“负气好奇,欲尽取天下异境以成其文”。王文治的诗歌在四川、江南、北京、琉球、日本等地流传。
乾隆二十九年(1764)三月,王文治获任职云南省临安知府(今云南建水),九月进入云南,十月到任。至乾隆三十二年(1767)解任,共在云南生活了3年。在《梦楼诗集》二十四卷本中,有关云南的描述集中在卷七《南诏初集》、卷八《南诏二集》、卷九《南诏三集》、卷十《归人集》,在云南创作的诗歌分别为6首、60首、81首和26首,虽只占了《梦楼诗集》收1878首诗的9%,却集中了王文治军旅、民俗、旅行、农事等类型的的诗歌精品。
王文治《梦楼诗集》的云南部分并未按照时间和地点变动而编订。他按照清代的官道进入云南并赴任的。 1764年王文治路经曲靖府平彝县(今富源县)多罗驿或平彝堡、马龙州(今马龙县)马龙驿;云南府嵩明州(今嵩明县)杨林驿、昆阳州(今昆阳)军站时,先后作《平彝县二首》、《雨夜入马龙州》、《望海寺喜晴》(望海寺在杨林)、《九月十一日久雨晚晴旅馆饶有花竹与昆阳吴刺史暨张葛二秀才同宿因赠》等诗。十月到任后至1765年八月先后在临安府境内的建水、开远、石屏、蒙自、个旧、通海等地,作《初入临安郡》、《自阿迷州归晚宿漾田赠图州牧》、《石屏寓馆同刘石渠夜话》、《过通海赠朱令桐野桐野曾入翰林改官于此》等诗。
1765年八月赴昆明参加分省乡试,而作《晓过通海》、《江川道中》等诗歌,十一月后回临安府,作《书刘明府江川杂咏卷后》、《行蒙自县郊居人以葡萄为献乃酬以诗二首》、《个旧厂》等诗歌。1766年,在临安府任上,有《三月十五夜登云龙山宿旧寺》等诗。秋,因兵檄赴昆明期间作《碧鸡关》、《九月十三日同张寿雪游近华浦三首》、《海门桥》等诗。回至临安府作《临安诸葛祠》、《丙戌(1766)除夕得商宝意前辈元江度岁诗丁亥(1767)元日次韵裁答》等诗。
1767年年初奉命押送粮草到腾冲,先后作《姚州逢张午桥夜话》、《崇圣寺用黄华老人韵》、《宿下关》、《楚雄郭外桃花》、《永昌军营口》、《定西领》、《永平县》、《澜沧江》、《永昌府板桥》等诗。从昆明到永昌府,旅行单程约为两周,急行军则在8天左右。而王文治却作诗43首,以来往时间算,平均每天近两首。而王文治在云南创作诗歌三年仅173首。
王文治在亲自编订南诏三集时,并未按照诗歌创作的时序来安排,根据诗歌创作地点的推定,像《自永昌归再过青华洞》、《宿云涛寺再用前韵》等则为返程之作,却排列在去程的诗歌中。在点苍山感通寺连续写了《点苍山二首》、《杨升庵写韵楼》、《荡山写韵楼有杨升庵先生垂柳篇刻于壁次韵一首》、《感通寺龙女花》等5首,连续排列。王文治去程有军务在身,不可能在感通寺长期停留,查找书籍,了解龙女花的故事,游览崇圣寺。孰为去程之作,孰为返程之作,难以判定。
王文治在云南的诗歌创作丰富了他的诗歌类型,诸如军旅、政治、民俗等类型。同一时期,赵翼、王昶等在仕宦云南的官员,将云南的风物、景色、人群、民俗等纳入了诗歌创作中,极大地丰富了云南文学的表现,这些诗歌在云南的流传也丰富了云南的明清文学。王文治在诗歌创作上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开创了自己的诗歌创作类型。南诏三集中,表现较为突出的有:
一是描写云南的民俗传说。王文治在《感通寺龙女花》中记叙龙女花的故事, 还记叙了寺僧如何管理此花,“此花秋日始开,寺僧将隔岁花养于地窖,虽寒不落。”其诗说:
三桠亭亭归一根,花时素艳何偏翻。得道已凭金换骨,多情原自玉为魂。人言无极通禅悦,借问何如舍利弗。着衣结习尚须除,况复携之贡京阙。龙颜有喜赐诗篇,龙象重新讲法筵。(《梦楼诗集》卷九)
其他如《滇人以夜合花入馔》、《龙贞女诗并序》、《蜂房》等都描写云南的风土人情。。
二是云南政治题材的描写。乾隆年间的中缅战争是乾隆十大武功之一。王文治的好友朱孝纯、赵翼、王昶等都亲历其事,其忘年交商盘亦因此事逝世。王文治初期即抵制此事,后因亏空,失去政治前途而解职。在接受押解粮食的任务后即极为抵触,加上在永平旅途的生病。《止练》正是在这样的情景下写的。其诗曰:
去年平莽役,仓卒失其纪。中夜军帖下,兼程赴敌垒。都督令三申,太守符一纸。军法如霆雷,迅疾靡宁晷。裹头以布巾,缠脚以麻。标枪刃非利,环刀短难倚。平时无律伍,此日强鞭棰。可怜九龙江,伏尸塞流水。纵或逃亡归,瘴疠熏肤髓。孟艮及整欠,内附良可喜。但知官兵功,谁知土兵死。平莽役告终,平缅事伊始。(《梦楼诗集》卷九)
作为一首叙事长诗,这是王文治作品中不多见的关心非汉族的民间疾苦。而在王文治以后的创作中基本上没有此题材。
三是与云南本土文学作者的交流。与纳楼夷民李龄(1724~1774,字彭年,号松屋)的唱和,成为他诗歌创作中的趣闻,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五有载。王文治说:“纳楼夷民李龄,工为诗歌,予守郡三年未之知也。解郡后,李以诗来谒。清韵婉丽,有西昆之风。予既惜相识之晚,尤深愧采访之疏矣。”(《梦楼诗集》卷十)王文治借用费密(1625-1701)和王士祯(1634-1715)因诗歌而相知相识的典故,比喻他和李龄的相遇。王文治辞官离去时,李龄献诗四首赠行,其中有:“玉堂老凤留衣钵,沧海长虹卷钓丝。”王文治十分欣赏,称其诗“才力博大,尤为难得”,以此二句为起句,作诗:
玉堂老凤留衣钵,沧海长虹卷钓丝。旧事都随云变灭,新词欣见锦纷披。 殊方那易逢佳士,识面无如是别时。自负平生能说项,珊瑚几失网中枝。(《梦楼诗集》卷十)
我知道,在缺乏作者生平背景知识以及有关诗歌的专业素养的前提下妄评大家之作是不理智的。可我。仍愿意以膜拜的姿势,细品那流转于纸页间的佳酿,然后写下幸福的文字。
有这样一本诗集,它以母爱为信仰赞颂,以探索为目的低吟,以花朵的色彩来描绘,以长笛的乐音来相和;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真正将生育自己的世界热爱,歌唱勇敢。歌唱真爱,歌唱那份天地混沌初开的悸动与美好;有这样一种语言。它源于心底的天籁之声。集天地间的灵气,甫读出口便能叩响人们的心弦;有这样一位读者。时隔百年,跨越国界与种族,再次把这本人性的圣书,放在心尖瞻仰。
早在读《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时,便知道泰戈尔不凡,无关于他的殊荣与头衔。一个人活于世,若能随意从万物中获取灵感,信手将自己心底深处的感情倾注于其中,除了他对自然生命无比深厚的爱,我不作他想。如同人们评价:他的诗歌是送给神的礼物,他本身是神的求婚者。他一直以一种贴近生活的姿势,将世人眼中的平凡叙述辗转成最美丽的文字。他的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卷,我仿若能看到遥远圣殿里苏普里雅执著的双眼,我仿若见证了长街小巷中优婆鞠多与那一场动人的邂逅,我仿若听到战争中号角的吹响,我仿若亲见新娘拾起长笛的倩影。我甚至可以想象到百年之前,这样一位宽厚慈蔼的老人,用他温热的唇,轻轻开合诉说:You will play on it the music ofmidnight when the lonely crescentmoon wanders among the stars...如此语句,如同甘霖,浇洒在我因高中繁忙生活而荒芜的心田,让我在书山题海中仍能找回那最初的纯净。
出版社给了《采果集》很高的评价,称之为“岁月的飨宴”。我一直很赞同一句话:若没有足够的岁月历练,有些话最好不要轻易写下。而这本作者用心沉淀、经过岁月长河洗涤的书籍,捧起,越发有沉重之感。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无法擅自对诗歌创作主旨进行以自我为中心的臆测。然而书中那份虔诚却是显而易见的,是对生命的虔诚,是对宗教的虔诚。是对善意的虔诚,抑或是对真爱的虔诚。有人说,诗人是人类的儿童。于我而言,《采果集》确如一个童话――轻嗅一路芳香打开大自然清新的课本,再看字旁大片的留白,仿佛坠入了诗人编织的一个梦幻。文字是他的,意象是他的,意义是他的,体会却是你的。读诗,很多时候是读自己。
关键词:中日诗歌 马意象 创作特点 文化差异
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中日古典文学中的语言比较研究”(11BWW001)
马是最早进入人类生活及文学视野中的动物之一,在中日两国的诗歌作品中都存在着大量描写马、咏叹马的诗歌。然而,我们在阅读时不难发现,马这一意象在中日诗歌中的含义既有相似点,也有大相径庭之处。这样的差异有哪些体现 ?虽然目前中日两国对于唐诗及和歌的研究论著繁多,但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具体地考察某一典型意象,特别是考察马意象的平行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本文选取《万叶集》及白居易的诗歌作为比较分析的文本素材,通过大量年代相近的诗歌例子,比较两国诗人对“马意象”的审美差异,并分析各自的写作风格和特点。
一、《万叶集》中“马”意象的内涵
早在公元4世纪末,马文化就已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 日本出土的该时代的文物中,就发现了很多马具,如马镫、马鞍、辔,此外还有很多以马为题材的纹饰、首饰等,这就反映出马在当时已进入了日本文化和生活之中。而《万叶集》所收录的和歌最早可追溯至公元4世纪, 万叶和歌对当时马的使用情况也有所描述。《万叶集》中,提及马的和歌多达九十二首,且马匹的名称众多,按照毛色、身高、年龄又分为马、驹、赤驹、黑驹、青马等,[1]内容涵盖交通、出游、狩猎、祭祀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万叶歌人还将马划入审美体系当中,赋予马意象独特的内涵,了解这些涵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万叶集》中和歌的涵义。慨括起来,《万叶集》中“马诗”主要抒发了诗人以下几种情感。
(一)理想男子的形象化身
恋歌在《万叶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马”意象也常常出现在恋歌中,如《万叶集》中的第1271首和歌:
くありて居にゆる妹が家(へ) に早く至らむ [2]
右ノ一首ハ、柿本朝臣人ノ歌集ニ出ヅ。
(远在云居地,吾能望妹家,黑驹应早到,快马把鞭加。上一首,《柿本朝臣人麻吕之歌集》出。)[3]
这首和歌出自万叶集代表诗人柿本人麻吕编著的《柿本朝臣人麻吕之歌集》。该歌集本就以抒情著称,而这首和歌风格朴素,感情表达直率,体现了万叶集的风格。和歌并没有过多地着墨于马的骨质、眼睛及形体,也没有正面描写“妹”的身姿神采,仅通过扬鞭催马的动作就表达了男子望眼欲穿、渴望尽早与恋人相聚的心情。“黑驹”则成为该男子的形象化身。可以说,虽正面“不着一字”,但又“尽得风流”。此外,还有《万叶集》中的第3313首和歌:
川のの石踏み渡りぬば玉の(くろま)の来(く) 夜は常にあらぬかも。 [2]
(河川流漱处,踏石渡河来、黑马前来夜,经常岂少哉。)[3]
这是一首以女子口吻创造的反歌,与前一首相比,表现方法更为含蓄而细腻。这首歌的前半句描写了潺潺流水及渡河时所踩的石头,传递出浪漫的意境,为后半句做铺垫。而后半句则感叹“黑马前来夜,经常岂少哉” ,“黑马”成了那名男子的化身,痴情的女子如盼恋人到来一般盼望见到黑马的身影,表达了女子的闺怨。因此,它不仅仅是男子的坐骑,也成为寄托相思的对象。黑马的外形阳光、刚健、潇洒,而黑色则给人以稳重成熟的感觉。与其说以马喻人,一语双关,不如说在马中原本就蕴含有人的影子。
(二)表达离别的情绪
古时人们的远行离不开马匹。在日本和歌中,歌人为了渲染或表达离别的情绪,往往运用马匹这一意象为和歌的抒怀写意服务。如《万叶集》中的第365首和歌:
津山打ち越え行けば我(あ) がれるぞく家恋ふらしも。 [2]
(笠朝臣金村,盐津山作歌二首)(行越盐津山,我乘吾马驶,家人恋我乎,我马失蹄矣。[3]
这首和歌为奈良时期宫廷歌人笠金村所作。众所周知,马匹是古代交通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工具,承载着人们出行的任务,因此,歌人在创作远行、送别题材的和歌时,常常会加入马匹的形象,这首和歌就是其中代表。和歌的上半部分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将要骑着马翻山越岭,穿越盐津山;后半句则感叹道:家人一定很不舍吧,我的马都失蹄了。此处的“马失蹄”这一行为未必是真实发生过,在日本古典和歌中,认为马是由于不舍才造成失蹄, 因此常常以“马失前蹄”喻家人思念远行的离人,已形成固定模式。中国也有“马失前蹄”这一成语,其中的“失“字与“失手”的“失”意思相似,用于比喻偶然发生差错而受挫。相同的动作在两国文学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
(三)表达缅怀天子的心情
《万叶集》代表歌人柿本人麻吕曾是当时著名的宫廷歌人,其创造的和歌也常常与皇家的行幸游宴、狩猎祭祀等活动有关,而柿本人麻吕本人也与天皇、皇后、皇子们关系密切。在《万叶集》收录的其八十四首和歌中,有这样一首:
日(ひなみ) の皇子の命のめて御狩立たししは来向ふ(0049)[2]
(日并古皇子,名驹并辔驰,驱驰来狩猎,此已是其时。)[3]
这幅浮现在作者脑海中的画面,是他幻觉的假象。因为此时草壁皇子已经去世。在作者的脑海里,已故的草壁皇子与其子轻皇子(文武天皇)并驾驰骋、一起狩猎的日子终于到来。 [5]已经死去的皇子怎么可能死而复生、与儿子一起骑马狩猎呢?为何作者要描写出如此荒诞的场面?这首和歌可以说是一首草壁皇子的挽歌,并且反映出了当时的政治背景。柿本人麻吕为草壁皇子写的挽歌之所以如此出色,不仅仅是因为其宫廷歌人的身份职责, [5]还因为他对于草壁皇子带有真挚的崇敬与缅怀的心情。而且对于当时的轻皇子(即已故草壁皇子的儿子)及其身边的追随者则带有不满的情绪,[5]因此格外怀念草壁皇子当政的时期。他将草壁皇子视为神明,希望这样的明君能再次出现,哪怕只在幻想中出现,也能带给他莫大的安慰与鼓舞。这样一位令作者魂牵梦绕的可与日争辉的明君,他出现时的形象正是在名驹上驰骋,说明骑马与皇子英明神武的形象有着莫大的关联,名驹不仅是贤君的坐骑,更成了贤君的代称。
二、白居易诗歌中的马意象
白居易所处的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是马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白居易所作的咏马诗自然也不在少数 。使用北京大学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的专业版进行搜索,可查得在白居易诗歌中,仅仅诗题中含有“马”字的就有35项匹配。[5]此外,还有很多诗歌在内容上与马有紧密的关联。在此,对白居易诗歌中马意象的含义做大致的分类与归纳,其笔下的“马诗”主要与以下主题有关:
(一)战事的象征
唐朝时期对外军事交锋频繁,而对于在广阔的沙漠、草原地区开拓疆土防卫外敌,马是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因此,在构建马意象、咏叹马时,往往与战争、边塞及文人的功业情节有关,如白居易的《戏和微之答窦七行军之作》(出自《全唐诗》卷451-31):
旌钺从,宾僚礼数全。夔龙来要地,鹭下辽天。赭汗骑骄马,青娥舞醉仙。合成江上作,散到洛中传。陋巷能无酒,贫池亦有船。春装秋未寄,谩道有闲钱。
由诗歌标题可知,这首诗是为了答窦七行军而作。诗歌开头便营造出一种排云驭气的气势,“旌钺”象征着权杖,已体现出要建功立业、效命疆场的豪情;而“夔龙”“鹭”都是神话中非同一般的动物,在此称赞对方的身份尊贵与能力出众;“赭汗”则指骏马的汗水,常借指骏马,在此与“骑骄马”搭配,比喻对方身姿矫健如骏马,与座下的骄马十分相称。而在《想东游五十韵》(出自《全唐诗》卷450-3)中,马的意象也具有典型性:
海内时无事,江南岁有秋。生民皆乐业,地主尽贤侯。郊静销戎马,城高逼斗牛。平河七百里,沃壤二三州。(节选)
在这几句诗歌中,白居易以其惯有的朴实浅显的笔调描绘出国泰民安的场景,是其对于国家及人民生活的美好设想。诗歌中以“销马”暗指“消战”。若国家无战事、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自然也就不需要大量的战马,因此便出现了“郊静销戎马”这样不合常理的现象。从中可以看出“马”在作者心中已与战争密不可分。
(二)表达离别的情绪
幅员辽阔的中国,运输、狩猎、旅行,都离不开马。因此,在“远行”“送别”这样题材的诗歌里,都少不了马这一意象。白居易的《离别难》(出自《全唐诗》卷27-101)就具有代表性:
杨柳陌上送行人,马去东回一望尘,不觉别时红泪尽,归来无可更沾巾。
诗歌题目已经点明这是有关离别的诗歌,但作者没有正面描写如何“送”行人、如何“离别”,短短四字“马去东回”就精简要约地概括了送别的过程,令人仿佛听见嗒嗒的马蹄声,看到马匹飞奔而去后扬起的黄沙。诗人不忍写人的离去,只能落笔在马的奔跑上,反而烘托出了离别时凝重伤感的气氛。 类似的典型诗歌还有《送客归京》(出自《全唐诗》卷441-43):
水千里,何时归到秦?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春。
从首句“水千里”,我们可以推测出诗人送的客人归京的路途遥远,千里迢迢,既有水路又有陆路,句末还使用一个疑问句以加强语气,突出归京路途艰辛不易。 从诗人对“舟”与“马”的对仗手法来看,舟与马在当时都是可以承担长途重负的主要交通工具,“四千里”的漫长路途中,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表达有才之士不得志的情怀
马的品德与际遇格外能引起士人的共鸣,唐人常常以良马比人才,文人墨客也往往以良骥贤才自居。而当才华得不到知遇,壮志得不到舒展时,则常以年老、衰弱、羸弱的良马自比,写马实为写人。[5]白居易的诗歌中,老马瘦马的形象不在少数,如经典讽喻诗《羸骏》(出自《全唐诗》卷424-8):
骅骝失其主,羸饿无人牧。向风嘶一声,莽苍黄河曲。踏冰水畔立,卧雪冢间宿。岁暮田野空,寒草不满腹。岂无市骏者,尽是凡人目。相马失于瘦,遂遗千里足。村中何扰扰,有吏征刍粟。输彼军厩中,化作驽骀肉。
诗中的“骅骝”为赤色的骏马,这样从外形到品质都算得上上乘的良驹,却落得无人饲养,以至于“踏冰”“卧雪”,无容身之所;吃的是“寒草”,尚不足以果腹,可谓饱受冻馁之苦。独自立在黄河边,向着风中嘶吼的这番景象,其意境和气氛,都称得上“凄婉激烈,风骨情景”。诗歌中不仅记叙了骏马的悲惨命运,还塑造了一个阶级对立的形象:驽骀(劣马)。 由于得不到相马人的赏识,千里马最终竟被官吏运进军队的马厩,化为了饲料,供劣马食用。两种产生如此强烈反差的结局,令诗歌更加切直刻露,讽刺效果无可复加。通过“瘦马”这一意象,鞭挞了统治阶级用人时见识浅陋,品学优良有才华的人得不到重用、受人迫害,平庸无才的小人当道,嫉贤害能的社会现实。
三、小结
通过上文的比较与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万叶集》与白居易诗歌中的“马诗”既有相似的一面,又存在着一定差异。相同的“马”意象在中日两国的诗人眼里有共同的欣赏点,但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传统特征与不同的审美情趣。《万叶集》中的“马诗”大致有以下创作特征:(1)在主题方面,重视个人的悲欢离合。从题材上看,《万叶集》的“马诗”中,感怀咏物、离别忧旅、闲适抒情的作品较多,与诗人个人的处境、情感关系更为密切,如“行越盐津山”“河川流漱处”等诗句。(2)在选材方面,寄情四季景物。《万叶集》的马诗中含有大量自然景物的意象,如山叶、溪水、青山、荻花、秋风等,歌人的审美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自然景物本身美的特征上,并竭力令自身融入大自然,如“馨香兹信土”“呼犬来闻猎”等。(3)故事的情理较为朦胧。《万叶集》中的“马诗”常常仅仅借马写出一个场景,描绘出一个情境,传递出某种感情。但并不描写出事件的梗概、前因后果、人物关系等,从时间到空间都较为模糊。
与《万叶集》相比,白居易的“马诗”有以下创作特征:(1)作品的内容、风格深受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或体现功业情节,抒发报国之志,或影射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其进行批判、讽刺。(2)气魄宏伟、风格凌厉。白居易的马意象常常使用于御寇、戍边、报国等题材中,诗人运用“赋比兴”等各种写作手法,写出磅礴的场面,塑造出昂然的形象,达到鼓荡人心的艺术效果。(3)把马身上的特征与人的特性巧妙结合,将良马树立为人世追求的伦理楷模。与《万叶集》相比,白居易诗歌关注点已超越了意象本身,扩展到了人的社会道德上。
中日两国诗歌中的“马意象”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与两国的自然条件、历史条件、社会发展阶段、风俗习惯等具体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张浩逊.唐代咏马诗初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4).
[2] 日本文学研究资料刊行会.万集[M].京:有精堂出版,1969-1977.
[3] 诗苑译林――万叶集上下册[M].杨烈,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4] 中村润子.关于日本初期马文化的源流[J].箫爱民,译.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0(5).
[5] 中西.万集のことばと四季万本3[M].株式会社角川店,昭和六十一年(1986).
[6] 黄建辉.唐诗马意象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08.
[7]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唐诗鉴赏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8] 梅原猛.万を考える[M].新潮社,昭和五十四年(1979).
[9] 宋再新.千年唐诗缘:唐诗在日本[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10.
[10] 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11] 傅璇琮,中国唐代文学学会,西北大学中文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唐代文学研究第五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关键词]英语诗歌;意象;韵律;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1-0138-2,5
一、把握诗歌主题意义
主题是诗歌的核心部分,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凝结。了解一首诗的主题才是读懂一首诗的关键。传统英语诗歌的主题主要包含对自然青春美的赞美,对生命死亡时间的感悟以及对爱恨情仇各种情感的表达。例如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总是向我们展示出自然的美和他对自然的热爱,浪漫主义诗人彭斯的诗则时刻散发出浓烈的爱情气息,而感伤主义者托马斯・格雷却通过诗来感叹生命和死亡。现代英语诗歌的主题与传统英语诗歌的主题略有不同。现代诗人往往在诗歌中反映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失落感、挫败感和孤独感,或对现存价值观念的怀疑,比如,20世纪英国诗人缪亚创作的《马》被称为“原子时代伟大而可怕的诗篇”。诗人假想在一场核战的浩劫过后,生活回到了朴素的农耕时代。此时出现了一群神秘的马,这些在机器时代已经被淘汰不用的马的到来象征着一种古老友伴关系的重新恢复。诗人通过马的重新回归表明在经历了残酷的现代战争之后,人们也许可以从返朴归真中得到希望,重新开始。全诗体现出作者对现代文明所造成的负面作用的担忧。由此可见,不同时期的诗人或同一时期具有不同背景的诗人对诗歌主题的选择各不相同。分析诗歌的主题时,既要考虑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又要考虑诗人本人的生活背景和经历。总而言之,把握主题是诗歌赏析的第一要素。
二、体会英语诗歌的音乐性
由诗歌的起源可知,诗歌最初是一种用以吟唱的口头文学形式。那么,音乐性必是其本然属性。正如英国文学家毛姆所言:“词有其音、其形、其力,惟有考虑这些才能写出醒目悦耳之句。”
诗歌的音乐性主要是通过韵律的使用来实现的。韵律是指英语中声韵的节奏和格律。声韵即相同或相似声音在诗行中的重复,它又可细分为尾韵(行末声音重复)、头韵(一个诗句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开头辅音相同而产生的音韵)、同辅音(相同或相似的辅音重复出现)、同元音(相同或相似的元音重复出现)和行间韵。以济慈的《秋颂》为例:“Season of mistsand meHow fruitfulness,/Close bosom-friend of the maturingsun;/Conspiring with him how to load and bless/With fruit thevines that round the thatch-eaves run;/……/For summer haso’er-brimmed their clammy eeHs,”第一行诗中的m是头韵的用法,第一、第三行诗结尾处押尾韵s,第二、第四行诗结尾处押尾韵n,而最后一节诗中则是同辅音的用法,[m]重复使用了三次,一方面它形象地表达出蜜蜂在花丛中嗡嗡飞舞的音响效果,另一方面又给人一种暖洋洋粘糊糊的感觉。这种表现手法与诗行的内容相互配合,增强了诗行的音乐美。
“节奏”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流动。诗中轻重音的搭配形成自然的流动谓之节奏。重音多,节奏缓慢;轻音多,则节奏轻快。如托马斯・格雷《墓园哀歌》的第一行:“The curfewtoHs the knell of parting day”中重音多且多为长元音,再加上辅音叫的配合,读起来悠扬缓慢,与当时迟暮的景色极为相称。节奏不仅取决于轻重音的安排,而且与行末和行间有无停顿有关,分为:行末停顿end-stopped、行间停顿internal pause、续行run on line。传统韵律学认为音节的多少决定了诗行的长短,meter这个本意为测量仪表的词被用到韵律学中来描述诗行的长度。一音步称作monometer,以此类推,二音步dimeter,三音步trimeter,四音步tetrameter,五音步pentameter,六音步hex-ameter,七音步heptameter,八音步oetameter。其中三音步与五音步在英语诗歌中最常见。依照每一音步中重读音节(扬)和非重读音节(抑)的排列方式,可以把音步分成不同类别,我们将这些不同类别的排列称为格律。常见的英语诗歌格律有以下四种:抑扬格iamb、扬抑格trochee、抑抑扬格anapest、扬抑抑格dactyl。将音步的数目与格律结合起来,我们又可以将英语诗歌分成许多小类,如扬抑格四音步、抑抑扬格三音步、抑扬格五音步等,其中五步抑扬格是英语诗歌中最常见的格律。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和弥尔顿的《失乐园》(Paradise Lost)等,都是用抑扬格五音步写成的。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时期的诗人不断从词语中发展或发现了新的音响效果和节奏模式。譬如,现代诗人常常采用不押韵的声音模式来体现对墨守成规的押韵诗的反叛。一些成功的例子表明这也能体现诗歌之美。如20世纪英国诗人奥登(Auden)的《安眠曲》一诗开头的几行:Lay your sleepinghead,my love,/Human on my faithless arm;/Time and feversburn away;/Individual beauty from;/Thoughtful children,andthe grave,/Prove the child ephemeral,诗中没有一个真正的韵脚,仅仅使用了几组半韵(1nve/arm;away/grave),但整个诗行舒展自如,相同的元音和辅音组成低回往复、缠绵不尽、富有极大的韵律美。
三、注意英语诗歌语言的运用
诗歌是以语言为媒介的艺术。人类语言本身是一套神奇的符号系统,而诗歌又是语言最微妙的运用,是人类心灵最丰富的交流。诗的语言远比日常语言富于表现力,当然也较难把握。诗人们在创作中会采用各种基本的语言技巧,如:表义与涵义、意象与象征、修辞手法等。所以,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诗歌的意旨与含义,了解诗歌语言上的特点是非常必要的。
意象是诗人常用的一种语言表现手段,用于描述人类感觉经验的语言,是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人们在理智和情感方面的体验,对读者的感官起作用,使其“感同身受”。英语诗歌中的意象很多,有听觉意象、视觉意象、触觉意象、嗅觉意象、味觉意象、动觉意象以及抽象意象等。读者在意象的指引下迅速进入诗的意境,沉醉在诗情画意之中。英国诗人济慈的长诗《圣亚尼节前夕》的第一段就出现了好几种意象:
圣亚尼节前夕――啊,彻骨的凛冽!
猫头鹰披着厚羽也周身寒冷;
野兔颤抖着拐过冰冻的草叶,
羊群拥挤在羊栏里,寂静无声
寥寥几句诗行包含了丰富的视觉、触觉和听觉意象,使读者充分感受到寒冷冬夜的寂静、孤独和凄凉。而故事发生的这一背景与之后恋人激情的会面、私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生与死、爱与恨的对立。
倘若一种意象与某种意义相关联并被反复运用,就构成了象征。象征也是诗歌常用的手法。它是“诗人自己创造景物,并在景物的具体细节上建立情感联系。这种情感与景物牢牢融为一体,目的是在读者身上唤起一种思绪和情愫,留给他们既清晰又神秘的感觉。”正如在济慈的诗中,冬天与黑夜象征着死亡与仇恨,而年轻的恋人们则象征着爱与生命。再比如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名诗《没有选择的路》,诗中以林中两条小路的意象来象征人生所面临的种种选择,充满了深刻的哲理。
修辞是英诗中常用的另一种语言手段。它是丰富诗歌意义,增强诗歌艺术张力的重要内容。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metaphor)、拟人(personification)、夸张(hyperbole)、双关语(pun)、借代(metonymy)、呼语(apostrophe)、通感(synaes-thesia)、似非而是(paradox)、用典(allusion)等。在一首诗中经常会使用多个修辞手法,如:
狂放的西风啊,你是秋天的浩气
你并不露面。把死叶横扫个满天空
像鬼魂在法师面前纷纷逃避
这短短几句里就使用了呼语、隐喻、明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诗歌的语言是复杂而精巧的。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敏锐注意诗人在语言技巧上表现出来的巧智和变化性、力度和微妙之处,这样才能够提高对英语诗歌的欣赏能力。
四、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渊源,英国的传统文化渊源当然应追溯到历史久远、灿烂辉煌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是西方文化的基石,不了解这个文化背景而想直接走进现代的西方语言,就像一个外国人撇开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去学习汉语,只能是一知半解,生吞活剥。因为诗歌语言极为精炼,所以品读英语诗歌更是如此,只有深谙其中的典故才能品出味道,读出精神。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Lord Tennyson)的名诗《尤利西斯》(Ulysses)就是很好的例子。尤利西斯是爱萨卡岛的国王,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希腊名为奥德赛(Odyssey)。他是荷马(Honer)所著《奥德赛》(Odyssey)中的主要人物,又作为一个次要人物出现在但丁(Dante)的《神曲》(DivineComedy)中。在但丁的《神曲》中,奥德赛在特洛伊城(Troy)陷落之后再也没有返回自己的家乡,而是说服他的追随者一直向西,开始新的探索。丁尼生依照荷马的叙述在但丁《神曲》的基础上加以改动写成了这首《尤利西斯》。丁尼生把这个希腊神话诠释为人类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愿望与勇气。其中的一句:“It may be we shall touch the Happy Isles,/And seethe great Achilles,whom we knew”中的“阿喀琉斯”(Achilles)一词也是有典故的,他是古希腊的王子,爱萨卡岛上无往不胜的英雄,但是由于他有一处致命的弱点:脚跟(英语习语中也有“Achilles’heel”一词,意为“致命的弱点”),最终在特洛伊战争中牺牲。传说他死后居住在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能去的极乐岛上。了解了这些文化背景,再结合整首诗歌的意思与作者当时写作的心境,就能领悟到诗人丁尼生在痛失好友之后仍然激励自己应该像尤利西斯一样不畏艰险,努力向前,勇于搏击,并不断探索新世界,学习新知识。
五、关注语言本身的发展历程
长期受到政治因素的制约,休德克的照片空间是与世隔绝的,他的创造不是为四处周围的旅人,而是为约束自己在狭小空间的人所建立的,最终是一个人的空间——布拉格。大多数的照片都是在那里拍摄的,实际上,不是在工作室里,就是在他步行所及的范围内。他擅长于从表面的平凡中寻找重要的意义,从而制造普通的神秘。休德克是这样解释的:“我深信摄影是拍摄平庸的被摄物……我喜欢讲述有关无生命被摄物生活的故事,以及涉及某些神秘的东西……如果你严肃地对待摄影学,那么你势必也喜欢另外一种艺术形式,对我而言那就是音乐。这种聆听音乐的感觉可以在我的作品中显露出来,就像镜子中反射那样……”
在他众多的拍摄主题中,有一个拍摄系列是无法让人忘怀的,这就是充满诗意的“窗户”系列。休德克喜欢在自己家中躲避沉闷的政治空气,等待布拉格的春天,透过窗户寻找春天中隐秘的氛围和挥之不去的神秘。画面中有些许寒冷,却孕育着更多的热情。可以看出,从1940年到1954年,休德克一直站在他的窗前,以一个孤独者的身份,观察着布拉格的空间。尽管这片空间是如此狭小,但却为他带来了无尽的灵感,同时也成为他自我迷宫中的一个神秘的符号。他关心的是来自孤独者内心的诗意节奏,关心的是如何在简单之中找到神秘的依托。
战争让他只剩下了一个手臂,然而就是凭借一只手,他熟练地操纵大画幅相机,以孤独练就的巨大能量,通过极具诗人气质的心理描绘告诉人们:战争已经结束,刚过了50岁的生日,一切似乎都可以重新思考,这是布拉格真正的春天,是50岁生命历程中一次值得纪念的开始。直到今天,我们似乎觉得休德克依旧坐在他工作室的窗前,等待着下一次按动快门的机会……
《工作室窗前的静物,1944》 休德克 摄
@xyp1976
他眼中的布拉格充满乡愁,散发丝丝忧郁,但又安详宁静;即便有淡淡的伤感,却是他永恒的家园。
一生里,他用悲悯的目光一丝一丝、一寸一寸地悉心抚摸他的家园,就像抚摸自己,那受过战争巨大创伤的身体和心灵。
《航空邮件的回忆,1970》 休德克 摄
@kay7878692
约瑟夫·休德克是个“甘于平凡”的人,没有染指政治熏陶下的历史影像,而是到树林间、教堂里和房间里,用相机“画”出影像。找不到历史痕迹,揪不出政治隐喻,一幅照片就是一幅写意的“画”。将照片比喻成“画”多少带有点画意摄影的过时语调,我想说的是,“画”是需要时间一笔一笔完成的,约瑟夫·休德克按下快门虽只一瞬,可是快门前的选取、感受继而化为指端的力量,不亚于一笔一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