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范文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规划布置;形象;住宅建筑群体;空间形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居住观念的转变,居住小区环境建设己出现了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而住宅的规划布置又是居住小区环境规划的重要内容,住宅及其用地不仅量大面广,而且在体现小城镇总体形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住宅的规划布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住宅建筑的规划布置要以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来考虑,为居民创造一个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构建适合小城镇居民生活特点和使用要求的住宅形式。

1主要功能

(1)日照:保证住宅每户居室获得国家规定的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同时保证居住小区户外活动场地、公共绿地有良好的日照条件。

(2)通风:保证住宅之间和住宅内部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并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主导风向对群体组合的影响。

(3)安静:对外部噪声的防治,避免小区内有过境人流、车流的穿越,使居住内外环境符合国家规定的噪声允许标准。

(4)方便:根据居民的活动规律,合理组织交通,达到出行便捷,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使用方便。

(5)安全:指防盗、防交通事故、防火灾、防地震灾害等要求,特别是安全防盗尤为重要。

2经济要求与美观要求

降低建设费用和节约用地是住宅建筑群体规划布置的一项重要原则。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对住宅建筑的相关标准、用地指标严格控制。此外,还要善于运用各种规划布局的手法和技巧,对各种地形、地貌进行合理改造,充分利用,以节约经济投入。

在规划布置中应将住宅建筑结合道路、绿化等各种物质要素,运用规划、建筑以及园林等手法,组织完整的、丰富的建筑空间,为居民创造明朗、大方、优美、生动的居住环境,显示美丽的城镇面貌。

顺应时展要求,创新规划设计理念。创新是保持活力的源泉,理念是规划设计的灵魂。近年来在小区规划设计创新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理念,它打破了常规的规划模式,对于指导小区的人居环境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准确定位,通过多样的居住空间创造方法和多元化的组织手法表现有个性有特色的主题。根据小区所在地段、城市大环境确定其主题定位,其主题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创新性,而不是简单地去“克隆”他人之作,更不宜大量照搬欧化、洋化风格住区的建筑设计与环境的组合。

美国城市规划师沙里宁曾经说过:“通常做设计是要把它置于它所属的更大的环境中――就像将椅子置于一个房间中;将房间置于一栋房子中;将一栋房子置于周围的环境中;将周围的环境置于一个城市的规划中。”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然要考虑该建筑的环境、地段和城市中心的交通联系以及开发地盘红线内的交通问题。一个楼盘、一幢住宅,单体设计很精彩,如果选址、交通、停车等问题没解决好,往往会影响销售和售价。最终吃亏的是用户,开发商也占不到便宜。城市道路应成为划分城市各分区、居住组团的分界线

在空间布局上,着重建筑空间的层次感。如在小区的中央部位布置高层住宅,周边布置低层住宅,既可避免形成封闭的空间或形成与外部空间隔绝的局面,使小区能够和周围形成统一的整体,又可丰富小区的外部轮廊线。巧妙应用行列式和围合式的不同组合,精心布置小区中心公共开放空间以及住宅建筑围合的其他邻里空间,创造多个景观亮点,丰富建筑空间环境,优化组团园林设计,使各种不同的组团可以相对独立地进行绿化设计,形成独立的个性与特点,从而达到“园中之园”的意境。

在景观的营造上,体现人性化设计,注重实用性,参与性,确保安全性。小区环境的营造要以满足人的生理、心理、文化、交往等多方面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体现人在环境中的中心地位,体现出对居住者实际使用时的安全和便利的人文关怀,要摈弃华而不实、中看不中用的表面作秀。如中心花园和广场要进行“宜人尺度”的量化设计,注意居民的“可达性”;区内道路及场地设计要符合残疾人无障碍通行要求;运动器械要考虑老人、孩子的活动特点,考虑与其相接触时的舒适性、安全性以及使用的耐久性;对区域环境的划分要有明显标识,以加强人们的领域感、归宿感;小区配套设施小区配套设施符号化等。

在组织手法上,综合运用景观设计的各种手法,创造丰富的艺术生活空间。小区景观的生成要造景与借景并重,通过“远借”、“邻借”、“仰借”、“应时而借”等技巧,并巧妙应用封闭或隔离、过渡或渗透、比较或对比等组景手法创造主题鲜明、动静结合、软硬搭配、多元适应的富于美感和艺术性的情景交融、健康舒适、并具有一定文化品位和内涵的人居环境艺术生活空间。如以水为中心创造变化多端的动态和静态景观;通过“小中见大”的手法,达到移步换景、景观层出不穷的效果;强调地面铺装与植物配置的精心设计,通过对景、借景等手法创造丰富的视觉景观等。

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考虑未来的发展形势,充分做出规划预见,做到现实与适当超前结合。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和不断演变的人居需求,给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带来了极大挑战。因此在小区的规划设计上要顺应时展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多种需求,同时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考虑未来的发展形势,力求体现符合潮流的前瞻性理念,本着“科技先导、适度超前”的原则,充分做出规划预见,做到适度超前规划,预留后续发展空间。我们的规划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深入研究小区未来的发展方向,把握市场的脉搏,能够在专业知识、经济利益及大众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点,创造出真正满足置业者需求、可持续发展的新住区。

重视小区规划与当地的历史文脉相结合、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与城市整体形象相协调。一个小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从建筑风格、立面色彩到户型空间以及居住者的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周边环境相互协调、并融为一体。在规划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其居民的生活模式,因地制宜使整个小区有机融入到所在区域的人文环境中,使小区既延续所在地区的历史文脉,体现出一种文化传统的沉积,又具备现代化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对小区人文氛围和住区功能的要求。注意小区规划空间形态和城市整体形象的关联性,保持小区风格与城市整体形象相一致。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要先对拟开发地区制定好的城市设计指引,避免由开发者先做规划方案,然后再由规划部门出规划设计条件的被动。

第2篇: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现代,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Abstract: a high level of planning and design, is to improve the village grade and consumer welcome of the premise. Many in the market of excellent village, all through the in-depth market research, project research, accurate positioning, and features a high level of planners to tender type planning and design, selected from multiple solutions, from several scheme optimization one of the essence, set the better than a suit, then repeated discussion modification, and finally the final decision. Any plan, is impossible to be perfect, and only after the genuine efforts to improve the process of the repeated, could possibly have a high-quality goods. Plenty of examples show that the in-depth market research and accurate market positioning, smart planning, the correct decision-making, and a high level of planning and design,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o the success of the project.

Keywords: modern,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TB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住宅建设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它涉及到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住宅建设又与国家、社会关系密切,它影响着国家发展与社会安定。近年来,国家提出将住宅建设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居民新的消费热点,并将住房制度由福利型分配转为货币型分配,住宅建设进入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的开发建设阶段。在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中,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设计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方针,通过规划设计的创新活动,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设备完善和达到21世纪居住标准的居住环境,从而使中国住宅建筑技术获得整体的提高。

1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构理念

在现代的繁华城市里,人们为钢筋水泥构架的现代建筑所窒息,而要想生活在心灵可以休憩的绿色家园里,成了城市人的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都市情结。在此笔者本着生态居住环境的设计理念,试图诠释一种崭新的现代生态生活社区,从而营造一个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自由漫步式家园。

1.1具体规划思路

生态建筑和自然美的充分融合是笔者设计思路的方向,体现“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设计思想。

1.1.1对人与环境的思考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续都依赖于自然环境所馈赠的给养;同时,自然环境也只有被纳入到人的生活轨迹中,才能成为人的现实生活要素。人类的建筑活动作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创造性劳动,毫无疑问具有明显的实用功利目的,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要尊重生态法则,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免其遭受破坏。所有的科技、所有的文明,都不可能置身于环境之外,当然也因此会对环境造成相当程度的影响。在从事建筑设计活动时,一定要从生态角度考虑,保护环境。

1.1.2从生态角度看可持续性发展

这里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在永久的将来都能继续有效地发挥其正确的功能作用,而不会受到那些关键性资源的耗尽或过荷的强迫而衰退。从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上看,小区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以及绿化系统的设计,都以遵循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目标。具体设计上,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辉映,同时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中其他更深层次的作用,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音等。房屋的建造则考虑了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需要,注重节省能源,注重居住者对自然空间和人际交往的需求。

1.1.3空间结构的多层次性

从住宅的内部空间到外部交流空间以至公共复合行为空间的扩展,并与城市社会的交汇,这样的层层推出将空间系统化。从园林、回廊、喷泉、休闲广场、宅间绿地到游泳池、健身会所等,通过多个交流场所,创造一种自由漫步式的家园模式,将为人际交往传统的延续和自我娱乐的健康发展提供设施保证。

1.1.4自然再造环境

仅仅利用人工因素打造一个临时性的自然环境并不能实质性体现生态社区的概念,能够让整个社区具有自然再造功能,真正“活”起来,让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交融,是生态型住宅小区的另一个着眼点。因此设计者常常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把水引入园区内营造自然再造区。

2住宅小区的智能化建设与新科技应用

现代住宅小区应积极应用新科技,逐步实施智能化建设。住区智能化主要向三个系统发展,一是家庭智能控制系统。除上述一些小区已实施的项目之外,还有电话线被切断与防破坏报警、系统报警自动强制占线、遥控护理与紧急呼救、家庭安全状态与报警准确性确认、程序自动化功能、远程遥控功能、红外线遥控调节功能、电源远程控制及调光功能、电子声音邮件信箱、住户信息管理、报修管理等等;二是住区综合信息服务。主要有休闲娱乐信息、购物信息、日常资讯、生活时尚推介、用户意见反馈、医疗卫生常识、远程医疗诊断、居民求助信息......;三是物业管理系统。主要有供电、公共区照明、给排水、电梯运行、电视、停车库等的监控、管理,出入口及巡更控制,报修、收费管理,社区服务等等。

在住区智能化发展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照适用性、可靠性、先进性、可行性、标准化、可扩充性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按适当超前原则谨慎选择和确定智能项目。对技术的成熟程度、投资多少,运行收费等都应认真研究、测算,再作确定。一些运行收费较高、暂时与居民经济能力不适应的项目,可预留选项,逐步发展。

住区的生活用水宜采用分流制,除直饮水外,一般生活用水与绿化、冲厕等用水分流供应。小区的生活污水和其他污水经净化后用于绿化和厕所冲洗,以节约水资源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对多类型居住需求的多样化设计

在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现代生活也产生了多样化的居住需求:①居住质量衡量标准的变化。②社会构成的多样化发展,如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社会信息化等对住宅功能提出进一步要求。③对住宅设施的智能化、程序化调控功能要求加强。④居民更多地要求生活个性化,表现自我。⑤对社会化服务需求提高,居住文化、居住教育和居住保健等发展有了更丰富的内涵。⑥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居民回归自然的心态需求趋多。

基于居住社区呈现出的多样化需求,规划工作者应整合社会平衡发展与文化继承创新的目标,把居住区规划设计从被动地服从市场,作委曲求全的妥协,转变为主动的引导市场开发,合情、合理、合法地贯彻规划思想,体现“人本”目标内涵。

3.1针对不同类型居住社区规划布局的研究。居住社区布局研究包括在城市宏观区域的总体分布研究与微观区域上的功能布局研究。在总体分布研究中,不仅要关注城市土地区位的经济因素,还应关注城市文化区位的构成与城市整体社会网络的结构。在微观的功能布局上,应将重点放在不同类型居住社区在居住生活需求上的差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设计与创造居住社区的规划布局。

3.2针对不同类型居住社区建筑设计的探讨。居住建筑设计本身有着追求富涵人性色彩设计的历史传统。然而一段时期以来,源自工业化以来的公寓式住宅平面加上或中式仿古,或西洋仿古,又或中西结合的立面设计可以出现在任何一种类型的居住社区里,居住建筑已渐渐失去其承载与表达不同文化认知、不同社会关系的特性,沦为一种批量生产的行货。建构不同类型居住社区的空间特色,应要求建筑设计在风格定位、功能布局、形式选择、材料运用等多个方面,以不同的居住社区特色需求为设计依据,以满足不同类型居住人群的生活需要、文化需要和社会需要为目的,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3.3不同类型居住社区设施、服务需求的满足。分析交通、绿化、房型、物业管理及社区设施配套五项因素在同一价格水平上对居民选择住房的首要性比较,以反映出不同类型居住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例如在中低收入阶层居住社区的大部分居民由主及次地选择交通、绿化、房型、社区及设施配套,而物业管理基本上被列为最后考虑的因素。这既反映出这一类居住社区的区位弱势,交通出行不便,绿化环境不佳;也反映出这一阶层居民经济能力水平的有限性。因而,根据不同类型居住社区的主体需求而不是根据人口规模进行设施与服务的配置,将是居住社区规划的重中之重。

3.4不同类型居住社区环境设计的多样可能性。不同类型的居住社区有着不同的整体文化背景和个体文化认知,且通过环境设计对居住社区的文化特性进行物质化、空间化,形成特色化的居住社区标识。

4结语

总之,要建设富有特点和具有新颖的居住空间环境的居住小区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我们每个设计者在规划设计上搞创作,不拘泥于教条,不难出现具有特色的与周围环境协调适合人们居住心理的居住小区,尽可能地给人们提供舒适、安静和新颖优美的居住环境。这也同时需要我们每个规划设计者们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技巧,充足的信息及跨学科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夏云,夏奎,施燕.生态与可持续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第3篇: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建筑规划设计;住宅小区;构思;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内容

建筑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对建筑物的整体进行统一有效的规划,包括建筑风格及色彩的规划、建筑功能的协调性以及建筑的使用价值规划等,建筑规划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发挥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同时加强建筑各项功能的协调性。

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在建筑规划的基础上,通过独特的设计思路来将业主的要求用各种不同的方案表达出来,从而满足建筑使用者和社会期望的各种要求。建筑设计确定了建筑物的最终表现形式,其功能和使用效果都需要通过建筑设计来加以实现。

2、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

2.1、自然理念

在对住宅小区进行建设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树立生态化以及都市化的环境形象。在建设规划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现有条件的充分利用,对其进行适度的重整以及改造,从而使住宅小区周边的环境得到最大的自然化。对住宅建筑用地中存在的一些不利因素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设计和改造,使某些不利因素向优势特色进行转变。注意对住宅小区的整体环保形象的树立,对周围景观进行一定的处理和优化,使住宅小区与自然环境之间紧密结合。

2.2、环境的均好性理念 商品化住区所存在的典型特征就是环境的均好性,注意对住区环境相关资源的共享以及均好进行强调。在对住宅小区进行建设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其绿地的规划以及相关公共设施的安排尽可能的做到均衡,让小区里的每一个住户都能在居住的时候获得良好的感受,保证其相关的公共资源方便所有住户的使用。在面对不能均享的资源时,要注意针对其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弥补,从而为住宅小区创造一定的景观环境。在对住宅环境进行建设规划的时候,还要注意对住户的通风、朝向、采光以及隔音进行充分的考虑。

2.3、社区理念在对住宅小区进行相关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想使其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形成持续性的良好发展,就必须要通过围合内向做到建筑空间聚合。只有做到住宅小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才能对其自身良好环境的建设提供相关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对住宅小区进行开发建设时,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这一理念,体现在小区的空间布局以及相关设计上,通过与相关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为住在小区添加与设计相应的实物配置,从而使住宅内的社区归属感得以形成。

3、住宅小区建筑的设计方法

3.1、人性化规划设计

坚持以人为本,在对住宅小区进行建筑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对现代人的实际居住生活模式以及生活方式进行全面考虑,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居住环境进行建设,促使自然、和谐、高效以及艺术的居住环境的建立。同时,在对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其在质量上以及数量上的高起点和高标准原则,从而使居住的人们对公共设施的使用更加方便。此外,现代住宅小区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因此,应不断强化小区内高层建筑主体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目前,高层建筑开始朝着更加新颖形式的结构和方向进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建筑所表现出的机构形式越发的复杂,尤其是其中的平面形态、竖向形态等所进行的布置和衔接也更加的复杂。在这一状况之下,大量不规则、非常规形式的建筑平面开始被应用到了高层建筑结构之中,这主要是缘于计算机技术使用便利型,才为各种建筑形式的应用带来了理论分析以及支撑依据。此外,不断发展的材料技术,也同样为高层建筑建筑的设计起到了推动作用。

3.2、绿色生态化设计

绿色节能设计理念是将绿色与节能两个部分进行分析,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并且在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将这两个部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各个部门在设计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联系性,然后再根据小区景观环境、生态环境、小区居民的对建筑节能的要求,从不同侧面凸显健康住宅小区的绿色节能理念。

生态化也是现代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理念。随着现代社会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与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追求更加生态与

环保的居住环境,以使自己的身心获得相对愉悦的享受。生态化理念除了要强调通风、光照等因素外,还必须从整个住房环境角度进行考察,力争使整个居住区的人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3、合理优化现代化小区建筑的布局

现代化小区建筑的布局,首先要考虑的是能否便于住户日常生活与出行,其次还要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根据道路的分布&绿化带的分布等情况,合理的规划设计小区建筑的朝向、分布,保证现代化小区建筑整体布局的合理性&观赏性以及舒适性。在确定小区建筑的朝向之后,就需要根据设计人员的实际考察,确定小区内部公共设施、建筑间距等一系列的位置,使现代化建筑小区整体布局井井有条,也能使现代化小区建筑整体的美观性得到提升,也能保证住户每天都能获得美的享受,在繁杂的工作后能够得到舒适、温馨的休憩之地。

3.4、科学设计住宅小区的建筑景观

建筑景观设计是现代化小区建筑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满足社会公众群体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必须将住户的舒适与安全放在现代化小区建筑规划设计中的首要位置。因此,在现代化小区建筑景观设计方面,首先要结合小区的自然环境,确定现代化小区建筑的景观设计方向,然后综合考虑用户的看法,才能最终确定现代化小区建筑的景观设计模型并投入施工。有条件的现代化小区,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进一些小动物使小区显得生机勃勃。

3.5、合理保持空间结构的多层次性

住宅小区的建设不仅包括外部交流空间、还包括住宅内部的空间建设,以及公共活动空间,有些还涉及到了整个城市的空间结构。例如,住宅小区内的会所、游泳池、绿地、休闲广场等,这些空间的建设都是不可或缺的。人们正是通过在这些场所里的沟通和交流,创造出一种和谐的相处氛围,建设一个充满友爱的家园。因此,在对住宅小区的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时,应确保其空间结构的多层次性。

4、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

4.1、整体统一

首先,注重住宅小区建设的节约性与整体性,合理控制自然生态空间、绿化环境、建筑密度,节约公共空间。其次,把绿化理念渗透到住宅小区的院落空间,与中心绿化与景观环境充分联系、融合,形成布局合理的生态环境。最后,采用自由布局与空间轴线控制相结合的办法,在强调空间景观轴线的同时,通过步行线的组织在人行活动和视觉感应有机结合。

4.2、空间形态

在景观界面的道路系统,穿行于各规划住宅院落之间,创造步移景异的宜人生活环境与多样化的活动空间,并与各公共设施有效的联系。商业区部分设置完整的步行商业内街和外街,形成内部商业的对话,逐渐完善商业配套设施。

5、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对自身的居住环境以及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建筑规划人员应将和谐社会理念的建设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融入到住宅小区的实际规划中,从而保证住宅小区的建设规划与时代特点相符合。

参考文献:

[1]郭小慧;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与设计方法[J]. 门窗,2014,01

第4篇: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单体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jinjiang city residential project all the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author from planning to single building design of each aspec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village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for the environment shall take, the function, the form of the new three basic elements, puts forward the high-quality goods consciousness, create fine residential area of new concept,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and design; Design single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概况

武汉万锦江城由武汉荣业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用地位于武汉市汉口东北部的后湖地区,属江岸区范围,处于二环线和三环线之间。工程规划用地面积110844m²,净用地面积92347.16㎡,总建筑面积332843.08㎡,计容建筑面积277041.02㎡,容积率3.0。项目的整体规划包含了高层住宅和商业风情街等设施,建成后将成为武汉市江岸区集居住、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楼盘。

小区建筑设计思考

本项目规划尊重周边环境,充分营造内部景观,有效规避了周边不利条件。通过简洁明了的建筑布局、丰富多彩的小区内庭院景观,力求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园式休闲乐居,引领时尚潮流。住宅部分:

对建筑布局延续城市肌理,注重区域的整体协调,将线性布局作为布局模式的母题,以水景大花园为中心,通过局部扭转,灵活设置线性排布方向,争取住宅最好的朝向,享有最大化的可视景观,提高住宅品质。

商业部分:

遵循区域总体规划,东侧商业结合小区入口,在人流集中区域设置广场节点,售楼处结合商业广场设置,便于开盘销售及日后运营,售楼结束又可当小型集中商业出售。西侧商业摒弃传统、固有的沿街商铺形式,采用独立内街、景观步行广场与城市绿化隔离带严格分开,同时通透、互动、开放、高低错落及赋有时尚的精品ARTDECO形式让商业内街具有独特的时代特点。通过一定尺度的退让,形成一个连续的商业绿化广场与周边商业相呼应,共同打造精品都市商业形象。

在本项目规划设计上,筑造一个品质卓越的园林式住宅小区是本项目的设计理念,强调整体性的建筑布局,突出住宅产品的个性,营造精致住区的环境品质,构建复合性城市园林社区,高效的交通体系,实现调整低成本启动项目,提升建筑的附加值。

采取以人为核心住宅建筑设计方案,住宅是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建筑类型,对本小区住宅的设计上重点要考虑居住者的适用性,同时要求设计满足安全、卫生、经济等要求,为居住者创造舒适优美的建筑环境。对住宅内部功能空间通常被划分为公共活动空间、个人活动空间及生理卫生活动空间。三类空间应按其特征和特定要求进行布置,做到功能分区明确,从而有效地确保住宅中各功能空间的私密性也是获得舒适的必要条件。入户设置过渡空间避免开门见厅,对于起居室尽量减少卧室门数量,卫生间不向厅房方向开门等已受到用户的认可。在住宅楼栋内设置交往空间是增进邻里生活融洽、创造舒适环境的重要手段,能为居民增添情意、温暖、祥和的大家庭气氛。

根据住宅小区住户的不同心理要求,从市场的需求出发,依靠场地环境设计造景,对一些户型做了一些调整和变化:如局部增加或减少一些面积,或者在转角部位有选择地增删转角观景台等等。结合整个小区环境设计,创造和谐的造型风格、协调的材饰色韵去适应环境,尽量使人工因素揉和到自然环境中去。整个创作初衷,既根据现代人的生活需要,又超前考虑人们将来的生活模式,追求健康、舒适、生态的住宅户型,来体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同时合理确定本小区中的住宅套型标准居住空间要求,既坚持采取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路,又充分适应市场的需求;同时对不同家庭结构均采取兼顾,设计成具有适应性较强的住宅套型结构。住宅标准及套型结构更替周期也随之缩短。一方面要提高了住宅套型标准及改善套型结构,另一方面又推广灵活可变的大空间结构体系。提倡了“大厅小卧”的设计方向,并逐渐过渡到“双厅小卧”的套型模式。

在环境及交通组织的设计上,本项目

利用形态自由的水景串联起局部的绿地节点,成为空间序列的引导,形成收放自如,层次变化分明的景观空间。水、绿地、栈道共同组成一个丰富多彩,具有水岸风情的栖居之地。大尺度的入口广场彰显尊贵、大气,利用景观树廊序列的引导,将景观轴线和广场轴线合二为一,将视线引入中央水景大花园,将最好的景观界面展现出来。本项目用地较规整平坦,建筑产品较纯粹,采用了简洁明了的交通组织方式。

小区建筑设计手法及其实践

对小区中的各个建筑单体充分体现出小区的整体规划意图,在单体建筑设计手法上采用用现代手法演绎传统的人居模式,通过以人的生活方式作为建筑设计的切入点,贯彻由内而外的设计理念,从而有机地落实“人、建筑、环境”三要素的密切关系,让私有环境成为整体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筑设计上充分重视文化内涵,使人文精神从户型设计、室内空间、社区环境设计等全方位融入建筑,突出富于人性的空间理念和重亲情的空间感受。基于以上的设计理念及其构思,为此本小区的建筑设计上主要采取的设计措施如下:

(1)对于住宅单体的户型设计。住宅设计中所有户型均充分利用景观面,每户均有良好视野,环境舒适。高层住宅设计均为南向,多数采用大面宽小进深方式,充分吸纳外界阳光及美景。赠送面积大成为户型设计的亮点,将室外绿化有机地组织于住宅的景观视线中,有效地改善了居室的生活环境质量。

(2)在建筑空间处理上的设计。对于本小区的住宅单体普遍采用平顶形式,形体亲切宜人,色彩淡雅;大面积的挑窗营造出了视野开阔、空间丰富的室内氛围;住宅区总体布局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 连续自由的曲线将之串联成一个个有机组团,凸显出优美的韵律感。

(3)对建筑立面造型的设计。对建筑立面设计采用建筑造型为art-deco风格,注重建筑的群体感。采用摩登的形体又赋予古老,高贵的气质,代表一种复兴的城市精神。高层建筑抓住长向布局的特点,选择色彩突出竖向的挺拔感与次序感,顶部加强收顶处理,用玻璃和石材的对比突出稳重,整体形象气质典雅,俊朗而又秀美。地下车库设计注重高效、便捷。结合场地的竖向标高与周边道路的关系,采用10%的坡道将场地道路与车库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结论

文章通过结合笔者对小区建筑设计理解及其思考,通过结合小区的设计实例,探讨小区建筑设计上的思路及其手法,对本小区的单体建筑设计运用了现代的设计手法,演绎了传统的自然生活模式;从总体布局、交通、绿化景观以及户型设计、空间处理、立面造型等方面均紧扣设计理念,力求表现适合现代的传统居住模式,回归自然的都市生活,有效地为居住者实现了对现代都市生活的向往的同时又满足其对自然山水生活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杨靖,马进.建立与城市互动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观[J].城市规划,2007,(2) 38~39.

第5篇: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住宅小区;规划与设计

1.保证城市住宅小区空间布局的科学合理

进行规划设计时,应该充分立足现实并适当超前,同时高度重视小区建筑能否自然地融入周围环境当中,不仅要为后续的发展预留充裕的空间,更加使之能够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处。具体而言,城市住宅区的功能区必须布置得科学合理,既能够体现丰富的层次性,有可以展现出布局结构的与众不同之处。科学的组团围合式(例如群落式、院落式等)能够让建筑的空间环境更加丰富,对组团园林的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合理的优化,能够让居民的交往、锻炼、休憩等更加便捷。

城市住宅区的规划与设计能够有效避免只管建房不管环境、盲目扩大容积率的不良倾向。布置住宅空间的时候,首要问题便是将生态环境纳入考量范围之内,遵循“以人为本”原则,依照生态、环保的标准,以系统的视角来布置住宅、环境、交通等小区功能区,同时又要确保住宅区可以享受优良的通风、充足的阳光、洁净的水面乃至是清新的空气。因此,住宅小区需要在允许的范围内扩大绿化面积,优先种植造氧功能优秀的植物。将生态理念融入到住宅区的规划设计当中,使整个规划方案充满环保和节能的理念,例如,重视节能材料和环保材料的充分利用,在能够利用太阳能的地方均优先利用太阳能,建造中水处理系统,重视节约用水,对垃圾实施无害化处理等等。

2.重视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仿生学理念

2.1重视城市与住宅小区的“共生”

在住宅小区规划中,共生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建筑与环境的共生及住宅小区与城市的共生。

第一,建筑与环境的“共生”。之所以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共生”,是因为建筑与环境从来不是也不应该是相互对立的关系,它们应该是和谐统一与良性互动的关系,因此,要力图实现建筑与环境、建筑局部与环境整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与良性互动。

第二,住宅小区与城市的“共生”。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理所应当地要符合城市的特点,因地制宜,体现该城市的市民生活模式以及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特征。因此,两者的“共生”必须要在尊重当地历史风貌特点的前提下,让住宅小区融入到城市的肌理当中去,使住宅小区和城市浑然一体。

2.2重视城市住宅小区的“新陈代谢”

重视城市住宅小区的“新陈代谢”,非常有必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住宅区的规划设计当中去,在初始设计时便给住宅区预留出充裕的后续发展空间与必要的建设发展用地。待住宅小区建成完毕之后,有必要构建继续再规划制度,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时代进步后人们提出的新需求,定期对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完善和调整,剔除现有不足,使其能够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3.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3.1突出设计主题

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除了需要从功能划分的角度与美学的角度来进行最佳配置之外,更加需要详细、全面地了解位于特定城市的住宅小区具有怎样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历史文化特点,再利用巧妙而富有创意的构思,将住宅小区的各个元素进行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至此,住宅小区的自身然环境特征不但突出出来,更加彰显了该小区的区域文化特点和独特社区文化特点,最终让小区品位得到提升。

3.2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路

城市住宅小区各项元素的规划、设计、组合、配置、布局等各个环节都必须尽显“以人为本”设计理念,使人性化设计贯穿始终。具体而言,在规划设计之前,需要详细、全面地了解、分析当地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构成、环境要求、行为规律、审美情趣以及文化修养等因素,根据行为学理论、美学理论特别是人体工程学理论来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小区的各项元素以及不同元素之间的空间尺度问题,总之,必须让小区的各个功能去均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其功用。

例如:设计道路、健身设施以及园林小品时,在美观实用这些必要标准之外,更加需要考虑它的舒适性、安全性、无障碍性与易于识别性,为老人、儿童特别是残疾人的使用提供便利。

3.3重视绿化规划

植物不仅是小区景观中的主体元素,它还具有调节气温、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吸附灰尘降低噪音、抗菌杀菌等生态效益,陶冶情操、愉悦心情、缓解情绪、释放压力、养生保健、游赏学习等社会功能。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是整个环境景观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各设计师探讨最多的、而且是最富于变化景观元素。

植物的配置要在生态理论的指导下完成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土壤、空气、水和光照等环境因素。选择生态位有较大差异的物种进行合理配置,物种之间的竞争才比较缓和,植物各物种之间对营养元素的利用趋于互补而不是直接竞争。并且,由多个物种组成的植物群落更能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维持较高的生产力,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例如:乔灌草立体配置模式就是利用不同植物对光需求不同生态位来合理分配其空间位置,以期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

3.4道路设施规划

在城市居住区内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了大量的汽车,人们对传统住宅区的心理感受也因此改变。此种改变必然涉及到小区道路与人、汽车之间的关系,所以进行道路规划时不仅需要保留汽车行人的通行功能,又要保障小区居民的安全、交往要求,也不可以影响小区景观的环境。在进行道路规划时,具体是采用人车分流规划设计还是人车混行规划设计应该根据汽车的数量来确定:当汽车达到一定规模时,“人车分行”不可避免;然而当汽车规模过度时,物极必反,探采用“人车混行”模式则为新的解决方向。

第6篇: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绿色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1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内涵

1.1 能源和资源效用

1.1.1高能源效率

对建筑护结构的设计,良好的护结构提供的保温、隔热作用能减少建筑运作过程不必要的能耗,提高能源的效率要兼顾到建筑材料的生产和运输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工程建设中提高材料的重复利用率,降低能耗。

1.1.2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

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和直接源自太阳能的初级能源,如水落差的能量、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以太阳能为来源但要经过燃烧等过程进行转换的二级能源,如生物能,包括木材、沼气等。

1.1.3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与资源

土地资源:规划设计应将节约土地与高效利用土地相结合;尽可能减少建筑体量以减少占地面积;规划竖向设计时尽可能减少对现状场地的高差,减少土方开挖量,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对相邻场地植被破坏。

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使其免受有害排放物的污染;生产、生活污水的净化、回收和再利用;雨水的收集及有效利用。

生物资源: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慎用以木材为基础的建筑材料;保持地区动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1.2 生态平衡及环境保护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环境观,不仅在于追求创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同时还注重保护外界环境免受污染。日本有关学者研究出: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业有关的污染比例为34%,包括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因此,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是生态小区建设的重点所在。从住宅小区的整体环境系统划分来看,环境系统包括水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气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绿化系统以及固体废弃物等子系统。

1.3 以人为本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应充分考虑人的活动规律和轨迹,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更多关注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的生活需要和居住要求,营造一个和谐、健康、友爱的社区环境。

2 绿色生态型住宅小区功能

2.1 能够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还可以确保城市自然生态的多样性、连续性和整体性,减少和避免了城市生物生存、分布和移动的阻力,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并且能为生物提供合适的生存和繁衍环境。

2.2 改善地区气候,减少污染

绿色住宅小区应该充分利用阳台、窗台、屋顶和墙面等空间,来种植一些蔬菜、树木、花草等绿色植物。既可以实现净化空气、改善区域气候、调节湿度,还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的噪音,吸纳灰尘,还能美化环境,好看的建筑造型置于树木和花草中,不仅能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还能净化室内外空气,营造出舒适健康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3 绿色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构思

3.1 对人与环境的思考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存在和生命的延续都依赖于自然环境所馈赠的给养,同时,自然环境也只有被纳入到人的生活轨迹中,才能成为人的现实生活要素。人类的建筑活动作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创造性劳动,毫无疑问具有明显的实用功利目的,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要尊重生态法则,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免其遭受破坏。所有的科技、所有的文明,都不可能置身于环境之外,当然也会对环境造成相当程度的影响。

3.2 从生态角度看可持续性发展

从绿色生态型住宅的规划设计上看,小区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以及绿色系统的设计,都以遵循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目标。具体设计上,注重绿化布局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辉映,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中其他更深层次的作用,如隔热、防风、防层、防噪音等。

3.3 空间结构的多层次性

从住宅的内部空间到外部交流空间以至公共复合行为空间的扩展,并与城市社会的交汇,这样的层层推出将空间系统化。从园林、回廊、喷泉、休闲广场、宅间绿地到游泳池、健身会所等,通过多个交流场所,创造一种自由漫步式的家园模式,将为人际交往传统的延续和自我娱乐的健康发展提供设施保证。

3.4 自然再造环境

仅仅利用人工因素打造一个临时的自然环境并不能实质性体现生态社区的概念,能够让整个社区具有自然再造功能,真正“活”起来,让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交融,是绿色生态型住宅小区的另一个着眼点。因此设计者常常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把水引入园区营造自然再造区。比如湖南某详规项目,在水资源利用方面,项目规划将整合多种水策略和技术,通过对周边山体水系的梳理,结合场地竖向设置水坝,将天然雨水合理引入小区,形成了大水面与小水系穿插的格局,所收集的山体雨水既可用于绿化浇灌及前期施工用水,而且又能作为主要的景观资源,同时水面还能调节住区的小气候,使人居环境更宜人。

3.5 绿化设计

3.5.1合理布局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新住宅小区绿地率要达到30%以上,绿化(含水面)面积要达到70%。在绿化布局上,应统筹考虑住宅小区的规模、造型特点、性质以及在建筑群中所处的地位等诸多因素。另外,绿地位置最好设在建筑物的南面,充足的阳光对阳光性植物、开花植物十分有利。背荫绿地可设计一些耐阴草坪、低矮灌木和球类植物,而大片集中绿地不宜设计在建筑物的背阴面。小区出入口是整个小区的窗口,也是小区人流最旺的地带,最好采用集中大片绿地园林景观和绿地景观。绿化地块尽量连片成大块状,尽量避免细而狭长的条状绿地,不利于居民的活动和使用。应在块状绿地边或者车道边留出较宽的绿地,营造高大、浓密、厚实的防护景观林,起到防噪、防尘的作用。

3.5.2地面绿化

住宅小区地面绿化不仅具有降低地面热辐射、降低噪声、吸附尘粒、净化空气等作用,而且有实验证明,地面绿地系统具有吸滞放射性物质的功能。可明显减少和防止放射性物质的危害。

3.5.3空中绿化

住宅小区空中绿化,实质上是建筑立体绿化。例如,墙面和阳台的垂直绿化不但可缓解住宅小区建筑形体占地绿化用地之间的矛盾,美化环境,减少空气污染,而且可起到降温和节能的作用。比较理想的做法是采用外墙面培植攀缘植物,如栽种常春藤、葡萄藤等,既可遮住夏季的灼日,又不影响吸收阳光。

3.5.4室内绿化

室内绿化可以充分调节空气,提高舍内空气质量,美化居住环境。由于人类花费在室内的时间通常高达70%以上。其绿化植物的选择必须考虑环保因素,使用不会对人体有害的观花或观叶的草本或木本植物。

4 结语

绿色生态住宅在新时期应运而生,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以绿色经济做基石,绿色,绿色环境为标志,绿色技术为支撑,并结合人们对中国建筑美学的审美意识,强化规划设计工作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交融契合、“天人合一”的新型绿色生态住宅小区。

参考文献

第7篇: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住宅小区 景观规划设计 原则

1 住宅小区的特点

居住区环境景观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情趣和美化居住区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满足居民对美的需求,对于提高居住区的人文质量,改善居民邻里关系和人际交往也有重要意义,并且还可以使居民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时下的景观设计多数限于规划设计和重平面规划却忽略景物塑造的园林设计。景观设计上也存在着片面追求风格形式、重人工轻自然,注重景物单体的形态塑造而忽略景物与环境之间的整体形态的塑造与平衡等等问题。要很好地完成住宅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首先必须了解住宅小区的人口、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特点,在设计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环境景观最终成为具有多种功能、满足人们多方需求的完美艺术品。

1.1 住宅小区居民的特点

小区居民是环境的利用者,同时也是环境组成成分,是构成小区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对小区环境有重大的影响。认真研究小区居民的特点,是更好地完成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基础。

住宅小区的人口密度大,活动频繁且时间集中。在住宅小区的有限空间内,居住着少则几千、多则上万的居民,他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小区内,一年四季每天都与小区的环境朝夕相处。尤其是在早上的晨练时间和晚饭前后的闲暇时间,更是将自己融入了小区的环境之中。于是小区居民对家园的环境有了更好的要求和密切的关注,对环境的优美和环境提供的完善的功能有了更多的憧憬和期待。

住宅小区居民的年龄结构层次多样,职业各不相同,生活习惯迥异,因此对小区环境有着多样化的需求。小区居民从咿呀学语的婴儿到天真浪漫的孩童,从忙碌持家的中年人到颐养天年的古稀老人,各年龄段的居住者齐全;从职业上来看,有学生,也有机关工作人员,有工人,也有生意人,职业组成十分丰富;人们有着不同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并且文化素质高低不同,审美情趣偏好各异,因而对小区环境有着不同的要求,但是在其中我们又能找寻到小区居民对小区环境的共性要求――宜居。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激烈的社会竞争、沉重的生活压力、紧张而单调的工作内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喧嚣、嘈杂、严重污染的城市环境,使得人们感到身心疲惫。现代城市居民的身体和心理压力都很大,希望在工作之余在自己日常生活的小区中得以释放与放松。城市生活带给人们以方便的同时,也使得人们与自然隔离,现在人们都希望自己居住的小区是一个清新幽雅、安静舒适的环境,来在工作之余放松紧张疲惫的身心,释放心中的压抑与压力。

1.2住宅小区空间分析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居住环境得到了空前的改善,然而由于有关居住区环境的景观设计研究滞后,且开发商从商业炒作出发而缺少一定的眼力,再加上大量非专业以及专业素质不高的设计人员加入到这一行业,使居住区环境设计出现了诸多弊端,导致居住区环境塑造走入一些误区。现有的住宅小区虽然功能比较齐全,但是开发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在小区开发时尽量提高小区容积率,使得一般小区楼房布局紧凑,楼间距较小,此外还建有幼儿园、小百货、饮食、卫生等服务设施,因而可用于环境景观的空间较小。

1.3 住宅小区环境的生态系统分析

住宅小区的生态系统有着明显的人为因素。景观设计师、小区物业根据景观及自身的需要,选择性地种植一些植物,影响、改变和控制了生态环境的某些环节和过程,使小区的生态系统有了明显的人工痕迹,改变了系统中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物质、能量循环多处断链,生态效率低下。

住宅小区的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由于人为的选择和人类活动的剧烈影响,住宅小区内的植物品种较之自然界少了许多,几乎没有野生动物。小区内的生态系统比较敏感、脆弱,自我调节、自我恢复能力很小。

2 住宅小区环境景观的设计原则

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设计是在当今城市化加速的大背景下,对于地方文脉延续,以及城市住宅小区如何与周边自然环境形成深层次联系的一次探索。作为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住宅小区景观环境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风貌的形成,同时还与城市文明建设以及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值得关注的是,当今城市景观的视野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城市园林或者绿地规划的范畴,成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文化艺术等多个学科高度叠加和融合的综合学科。只有从系统入手,着力于整个景观环境体系的科学规划与统筹协调,才能对城市住宅小区空间环境总体特征加以正确把握和引导,并在结合传统与现代设计的基础上,建设出更加和谐、优美、宜居的住宅小区景观空间环境,使其成为我们的文化脉络与精神家园。

在环境景观的设计中应该遵循如下规则:

2.1 突出设计主题

在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不仅要从美学和功能的角度对景观元素进行最佳配置,还要全面而详尽了解住宅小区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因素,通过巧妙的构思,对各景观元素进行周密的组合配置,突出小区本身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表达小区独特的社区文化,为小区注入新的文化内涵,树立小区的新形象,突出小区特色,提升小区品味。

2.2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路

环境景观设计与塑造的目的,是提升景观质量,但最终为人服务。因此,在景观各元素的规划设计、布局、组合配置中,要处处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始终表达对人的关爱。在详细了解和分析居民的职业构成、年龄结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以及居民的行为规律和对环境的要求的基础上,依据人体工程学、行为学以及美学等多学科来精心选择、配置每个景观元素间的空间尺度,并使景观元素尽善尽美地发挥其各项功能。如:在道路、园林小品、健身设施的设计时,除考虑其美观使用外,还要考虑其安全性、舒适性、识别性和无障碍性,以方便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的正常使用。在植物品种的选择性时,要选择无毒无刺(人可接触到的低矮灌木)、无污染(飞絮、白粉、刺激性分泌物等)的品种,保证人们亲近植物时安全和愉悦的心情;停车场要有足够的绿荫,以降低酷夏停车后车内的高温等等。

“人性化”设计没有什么大手笔,往往体现在设计与施工的各个细节上。正因为如此,人性化的设计处处体现了设计者的博爱之心,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呵护、对健康的追求,这就是“以人为本”设计思想的具体实现。

3 住宅小区主要景观元素设计原则

住宅小区的景观元素,本身就包罗万象,加之每位设计师对住宅小区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的理解不尽相同,因而设计的重点偏好有所不同,设计方法以及表现形式也就多种多样,本文仅对住宅小区的道路、中心花园的选择与配置等方面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做初步探讨。

3.1 住宅小区的道路设计

住宅小区的道路一般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游憩小路。主干道、次干道以通行功能为主,需要满足日常生活中的通行、服务货运、市政车辆以及非常情况(如消防、急救等)下的车辆通行。现在这类道路在环境景观的设计中往往是直路加行道树的单一呆版模式。在不影响车辆通行及司机视线的前提下,可以将道路景观化处理,如将道路变直为曲,赋予道路以优美的曲线。改变单一的铺装材料的质地、色彩;改变道路两旁的植物造景、小品摆设来丰富道路的变化,将单一的道路设计化为生动有趣的景观走廊。

住宅小区的游憩小路主要提供人们休闲游乐所用。它的形式是多变的,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自然式的;所用材料也是五花八门,水泥、地砖、石板等。但总的来说,一是游憩小路的设计宜曲不宜直,曲不可有死角死路;二是要根据居民的行为规律设计出入口,保证居民进出的方便、顺畅;三是要根据地形有所变化,在人流少、且主要是通行的地方道路宜窄些,在环境优美、或有树荫可以休息、或有其他的景观可以观赏时,要适当加宽道路,并放置可供人们临时休憩的园桌、园凳等小摆设;四是铺装材料要环保,并且材料的质地、色彩及设计图案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五是必须要注意道路的安全性和无障碍性。

3.2 住宅小区中心花园的设计

不论环境空间尺度的大小,居民都希望自己居住的小区有个环境优美的花园。花园也是整个住宅小区环境景观的重点,是居民社交活动、休闲散步、健身运动、文化娱乐的主要场所。花园里一般包括小型广场、健身器材、桌椅板凳、游憩小路、园林庭院灯等小品,有的住宅小区的中心花园还有喷泉、雕塑、听台等小品。中心花园的规划设计应在满足突出小区主题、绿色生态的前提下,从实用功能出发,为居民提供安全、方便、舒适的活动空间。

由于住宅小区的空间尺度、实用功能、使用的不同,所以小区的中心花园的设计不能简单地模仿大型花园、广场的设计手法,而是要根据所在小区的空间尺度的具体大小,采用灵活的构图方式,使中心花园的图案、色彩、质地、结构、以及植物的配置与周围环境相呼应、协调,避免生硬僵化。一般来说,中心花园是各种景观元素的综合与重组,内涵丰富,设计时应参照其他景观元素的设计原则进行综合考虑。在各景观元素的细节处理上,要从美学的角度出发,根据人们的审美习惯,将单个景观元素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美观实用的整体。需要强调的是,中心花园规划设计时,必须注意植物的合理使用。将休闲、小憩、活动场所等各功能单位置于绿色组团中,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季相变化,保证花园四季常青、三季有花(果)。

4 结束语

理想的住宅设计应当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提供一个家的梦想、家的憧憬。现代民居小区建筑设计不单单是一个多工种的工程产品,同时也是人民安居生活的载体,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景观园林的设计,则是把“适宜人居”这一理想更好地进行了升华。现代宜居小区,已经不仅仅是对建筑宜居的要求,更加是对景观园林,自然环境宜居的要求。“适宜人居”,不仅仅是住的房子好,而且要住的环境更加好。

参考文献:

[1]郭淑芬、田霞.小区绿化与景观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李启明、聂筑梅.现代房地产绿色开发和评价.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3]李向北、范昭平.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不足、整改思路与发展趋势.社会科学家.2007(9).

第8篇: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范文

摘要:随着人们对精神文明生活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居住区的环境作为生活的主要场所,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作为提高居住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主题、设计形式等都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人儿当前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还存在这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展开了如下论述,不足之处还望同仁予以扶正。

关键词:园林景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住宅小区;精神文明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及生活品味的不断提高,住户对居住环境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尤其是现代化小区住宅的园林景观设计,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了当前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最高要求标准。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主题,绿色生态园林景观居住环境已越来越现实出它存在的魅力,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奖自然、功能以及艺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住户在拥有住宅的同时也享受着生活。然而当前住宅小区园林设计还存在这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凸显出来。

1 住宅小区园林设计的现状

1.1 设计上片面看重形式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必然是贯彻开敞空间优先原则的城市,居住小区也是如此。目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往往流于形式,忽视其本质的功能性要求,也没有考虑到小区人性空间和功能性空间,景观建筑往往占相当大的比例。常出现建筑规模虽然很大,功能却不能满足社区居住者的现象。这种现象实际上也是重文体建筑,轻开敞空间的表现。

1.2 软、硬质量景观比例不当

只注重硬质景观在图纸上的丰富表现,缺少从保护环境、改善牛态的角度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和造景设计。小区绿地景观的开发与设计必须考虑城市绿色空问具有的多样化功能,与自然特性相吻合,并在此基础上按自然的本来面貌加以升华改造。过分注重景观视觉效果,导致硬质景观比例过大,挤压有限的绿地面积,不利于生态效益地发挥。在景观设计中水体面积也有过大的趋势,在现在的很多居住区水体处理上,为了施工方便常用硬质材料将水体与自然环境隔开,使绿化和水体没有良好的有机结合,感觉比较突兀。且居住区中人造水景的营造消耗较多的水资源,日后管理维护费也不菲。

1.3 景观设计介入时间滞后

小区的总体规划缺少与小区园林景观的交流沟通,影响绿地三大功能的发挥。景观设计是一个交叉学科,既是建筑领域的事。又涉及到园林绿化领域。两者应相互协调,以期带来建筑与景观设计上的和谐。但在目前住宅区地建设中,景观设计往往足在住宅区规划及建筑设计完成后才开始,大部分的建筑群已经完成,供园林设计师的发挥空间有限不能达到园林与建筑的相融合的设计效果,甚至会造成风格的冲突。

2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2.1 立足生态、体现自然

随着人们对精神文明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突出文化特色和文化品味,使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相融合,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交融,营造出多元文化共存的氛围。充分了解居民休闲、运动和交流需求,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居民的要求,立足生态、体现自然,使居民尽量接触更多绿色,观赏更丰富的园林景观,随时随地享受新鲜空气、阳光雨露和鸟语花香。

2.2 功能为本

室外环境设计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因此,首先考虑满足人在物质层面上对于实用和舒适程度的要求。所有附属于建筑的设施必须具备相应的的齐全的使用功能,环境的布局要考虑人的方便与安全。

2.3 渗透文化、追求艺术

在设计中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个体形式美以及人们在欣赏环境时所产生的意境美,深层次地挖掘文化内涵。巧妙利用形体、线条、色彩、质地进行构图,通过植物的季相形成动态构图。

2.4 小品点缀、追求艺术

在居住区室外环境中,绝不能忽视景观小品的设置,如雕塑、水景、灯具、桌椅、凳、阶梯扶手、花架等,它们既给居住生活带来了便利,又给室外空间增添了丰富的情趣。

2.5 绿化环境

住宅环境绿化是指在居住区用地上栽植树木、花草而形成绿地。居住区绿地的功能有两种:一种是构建户外生活空间,满足各种休闲环境的需要。另一种是创造自然环境,通过景观小品等手段创造优美的室外环境的设施。

2.6 生态保护

生态保护。生态保护的实施,一方面在遏止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工作中,环境设计中利用绿色植物来美化环境,而其本身就是一种自然资源,居住区绿地种植正是扩展了自然资源的范围。

3 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应突出的重点

3.1 结合绿脉规划设计

对于住宅小区绿地来说,室内外绿色景观的链接是相当重要和必需的,既要使室内绿化、阳台绿化、庭院绿化、道路绿化及中心花园绿化相连,更要使住宅小区绿地延伸到住宅小区外即与绿地自然生态系统相连,这将是现代住宅小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在规划设计时要考虑住宅小区内外保持树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结合造园艺术,使住宅小区外的绿地也成为居民晨练、散步的场所。

3.2 结合地形地貌规划设计

(1)丰富植物景观层次。

(2)增加绿地面积。

(3)有利于排水。

3.3 结合水体规划设计

水是生命的象征,从生态的角度,用模拟自然结合现代园林的包装手法,可使水产生流动跌落,不仅增加空气湿度,增加负离子浓度,调节气温;而且从视觉上给人以美感,例如水池、喷泉、溪流及可接近的水域边界将组成参与性的动态景观,成为居民留恋的场所。在一些大型住宅小区可应用水体,如溪流或小河,并种植水生植物或养些观赏鱼类等,以满足人的亲水本能,使人们心理上得到了回归自然的满足和欢愉。

3.4 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原则

植物配置向生态化、景观化、功能化方向发展。植物材料既是造景的素材,也是观赏的要素,所以正确的选择树种、理想的配置将会发挥植物的特性构成美景。理想的植物配置应是:

(1)乔灌草合理结合。将植物配置成高、中、低各层次,既丰富植物品种,又能使三维绿量达到最大化,使放出的氧气更多;住宅小区绿化应减少草坪、花坛面积;常绿树应多于落叶树,以保持绿视率。

(2)配植高大乔木时,选择树种要有针对性,种植树种应考虑植物景观的稳定性、长远性。树种选择在统一的基础上,力求变化,创造优美的林冠线和林缘线;配植高大乔木时,要有足够的株行距,为求得相对稳定的植物生态群落结构打下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植物配置应体现四季有景,三季有花。充分利用色叶植物,例如红叶李、红枫、紫叶小檗等;充分利用管理粗放、观赏期长的花卉,例如大花马齿苋、紫鸭跖草、美人蕉等。

3.5 活动空间的重要性

根据住宅小区人口密度,合理规划活动空间,例如健身场地、儿童乐园及小型集合场地等,以满足居民游憩、交往之需要。

总而言之,景观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始终息息相关,因此,景观的设计必须立足生态、体现自然,同时融入人文文化,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基本需要。通过宁静、自然的小区景观环境来缓解因长期居于水泥丛中的办公环境所形成的压力,为推动城市景观系统进程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京生,付予光,等.对小区规划模式可持续性的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8,(01):56-57.

[2] 里德.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原著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第9篇: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范文

关键词: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粗放型增长使得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消耗及浪费日益严重。而世界资源消耗第一的行业正是住宅业。在我国住宅的消耗已达到全国总消耗的四分之一,而同样条件下每平方米的能耗竟是欧美日等地区的3倍。因此,为了保证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造福人类,政府根据我国的现状制定了加强环境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以达到人口、社会、环境、资源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1 绿色生态住宅理念

绿色生态住宅同园林住宅、山水住宅等具有不同概念,是人、自然健康和谐发展的体现。绿色生态住宅也被称为生态住宅、绿色住宅等,是以生态学作为基础、人与自然为核心、实施可持续发展、在住宅的建设及使用过程有效地运用技术成果和自然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打造自然、健康、舒适的生态住宅。其基本思想就是指在设计中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场所和建筑设计中树立完整的生态观。

2 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原则

生态住宅小区除了要注意达到舒适、健康外,还应体现生态效益,并呈现出一种新的人类生活方式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其规划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协调建筑物同周围环境, 使房间有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通风。

(2)简洁适用的室内装修, 降低化学污染以及辐射量,达到规定指标。

(3)按规范做好房屋的围护结构,使其具有较好的隔热、御寒、隔音、密封功能。

(4)小区内应设有充足的活动空间, 且小区的绿化程度要高于40%以及无的地面。

(5)制冷、供暖及炊烧等方面尽可能地用环保能源及自然能源抑或是可再生能源来。而部分日照达两千五小时/每年的地区应装使用太阳能的设备。

3工程实例分析

3.1概述

某住宅小区,占地面积7万m2,以多层和小高层框架结构的住宅为主,总建筑面积近10万m2,小区定位为现代生态型高尚住宅区。

3.2规划组织形式

整个小区规划遵循了中国传统的南北朝向的建筑布局结构,汲取了江南传统的造园艺术,针对地段的特殊位置,采用其特有的系统设计的概念进行空间的组合,以景观主轴为人流交通中枢。并通过主轴进入每个组团形成一个崭新的空间序列:住户――宅间绿地――组团绿地――公共绿地;建筑南北向以小高层、多层为主,加上东西向的围合,高低错落,这一规划打破了传统的或现有的居住小区规划的模式,,同时住宅建筑的布局也打破了以往的小间距、狭长、闭塞的空间感觉。整个小区构成了别具特色的、向心围合的、开敞多用途的绿色大宅院和住户日常生活是最直接贴近的交往、休息、活动空间,而且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条件,增加了户外活动的内容,丰富了邻里之间的社会交往,还给现代居住模式提出了新的理念。

3.3规划设计要点

3.3.1规划结构功能定位

将概念模式翻转成一个空间模式,利用小区交通路网和绿化带将小区分为用地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区、商业区和绿化休闲区。分区明确,联系便捷,形成以绿化休闲区为核心的家园模式。同时,园区内的空间设计包括从公共到私密形成多层次性的、完整的空间序列。我们在寻找着这种等级及等级间关联的体现和建筑及场所空间的归属感与参与感的相关特性,从而避免归属感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在园区内设置了相应的景观空间节点,从而使其产生一种明确的归属感和场所的可识别性。注重处理好各个交接处的呼应与延伸,从而较好地完成了引导作用。空间集合与节点的相依相成,使规划结构完整、严密。

3.3.2交通组织

强调交通组织的多元性和平等性。采用环路网状将小区的多个清晰的结构加以分区并成网状向各个目的地延伸。尽可能减少设计小区内机动车流与人流活动的交叉和并行长度,利用环境暗示的方法多重限速。特别注意消除车流对社区绿化系统的穿越,以保证整个步行系统的维护。另外,为方便残疾人,在园区内还设了残疾人坡道。

3.3.3景观空间

整个小区由两岸的景观所带动,并着力于对景观视线的组织安排、分析和组合视景,小区的主入口景观轴线与沿江景观轴线交会于中心活动广场。景观与人及为人所用区域和空间的联系,确保功能和景观的相互和谐,是我们努力探索的重点。同时开阔的景观空间设计,使小区内部空间视觉走廊畅通,并对视线产生持续的向心性吸引力。

3.3.4绿化系统规划

注重点、线、面的结合,在城市干道周边及小区主干道上,多以常绿树种为主种植,形成结构线型绿化,削弱城市噪音干扰,保持小区内及私密空间的安静,减少扬尘污染,同时又可美化环境。结合休闲绿化林荫路及建筑周边绿化等构筑小区内绿化网,广场绿化及过渡空间呈点状分布,常绿植物及落叶植物相交,并配置灌木及花草。自然生态环境再造区可调节小区的小气候,形成富有特色的小区园林环境。此外,贯穿景观轴线的水体既是景观环境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绿化工程的重点。

3.3.5水系的引用

人工水体导向设计是本方案的重点特征之一。把河水引入小区内,贯穿整个景观主轴线,并运用曲线有节奏地引伸至湖面。不同的水体形态连接了景观的点和面,使水、绿、路、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人与自然共生的和谐局面,体现了江南的文化特色。

该小区在水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对小区建设所涉及的水环境体系――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系统、景观水体系统、绿化用水系统等,进行了周密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小区景观水体布局合理,水景与公共绿地融合为一体,环境优美,与自然和谐,水面高程分级合理,充分利用多种池内自然净化措施,较好地利用了雨水作为景观水体的重要补充用水。该小区雨水利用以渗透为主,通过合理规划雨水径流途径、设置多种渗透设施等措施,充分利用雨水,为小区内大面积绿化和景观水体提供了大量的生态用水。

3.3.6照明系统

小区内的照明系统由高位照明、低位照明、景观照明三个部分组成。交通干道上的照明应符合车行和人行的不同的要求。车行干道用高位照明,人行干道用低位照明,景观园区用园林照明,以两条景观轴线上的景观为重点,强调了景观的趣味性和怡人性。并按道路级别及功能的不同性质确定不同的亮度,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灯光组织,展现整个小区层次丰富的空间氛围和突出小区夜晚的景观。

3.3.7环境装置系统

环境的装置系统不仅要求在其使用功能上强调合理性,同时在造型上亦追求个性化及趣味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配合广场休闲绿地适当安排中小型雕塑,提高小区的文化品位,增强小区内的艺术氛围。

4 结束语

总之,居住区生态环境设计宗旨在于表达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对自然的尊重,通过对居住行为的深刻理解,然而只有把小区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对小区的内外建筑空间中的物态因素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让能源、物质能在小区这个生态系统中有序地循环及转换,实现自然生态的平衡,得到一个无污染、低耗、高效、无废的生态小区,这才是真正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

参考文献:

李强. 冬奥会影响城市发展的效应分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