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效课堂实施策略范文

高效课堂实施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效课堂实施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第1篇:高效课堂实施策略范文

【关 键 词】 高效课堂;达标检测;教学

近几年,全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每位教师都很关注预习检测、小组活动、合作探究和精彩展示等环节。然而,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太重视课堂达标检测这个环节,许多教师到这个环节的时候自认为本堂课的重要环节已经结束了,为了环节完整象征性地随便做几道题便匆匆结束了,或者是一看时间紧张就直接把这个环节省略了。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课堂达标检测是在课堂上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检查测试,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课堂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课堂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高效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课堂达标检测的意义

1. 课堂达标检测是学生对学习效果的自我检测。一节课进行到收尾阶段,对学生来说,进行一个有效的自我检测,可以及时了解和反馈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可以及时获得矫正性信息,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使学习效果最大化。

2. 课堂达标检测是教师了解学情,帮助调整备课的方式与手段。每当学生完成练习,老师们最为关心的是练习结果的正确与否,但是这种关心程度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因此,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和认真做好每节课知识点的首次认知教学,利用学生对练习印象最鲜明、最清晰的时候进行反馈,并对反馈信息及时加以分析、处理,使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得以及时矫正。通过当堂检测的情况反馈,老师还可以了解到自己本节课的得失,反思下面的内容该怎样讲才更利于学生的接受,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备课思路,使得自己的课堂更有实效性,效果更好。

3. 课堂达标检测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矫正的依据。教育心理学证明:学习必须获得信息的反馈,没有反馈的学习收效甚微,甚至无效;而反馈越及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越浓,学习效率也就越高。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共同活动,获得的成效,这些成效若能得到及时反馈,就能为进一步调整教与学提供便利。

这节课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教师通过看学生检测的结果就可以很容易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当堂作业出现的问题,要努力做到快反馈,强矫正。人们在认识某种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关系时,往往会出现“先入为主”的情况。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由于理解得不好,如果不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矫正,就会形成错误的定势,以后将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力量才能纠正,有的学生甚至很难弥补首次认知的不足。对那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及时地在课堂上进行集体讲解订正,而对个别存在问题的同学,因为是当堂检测,老师只要指出,学生就能很容易地改正过来,避免了因为时间拖得过久,学生认为自己的理解是对的,形成了思维定势就麻烦了。

4. 当堂检测对培优补差也很有帮助。在老师了解学生检测情况的同时,优生会完成得比较快,我们可以在肯定他成绩,让他获得成功喜悦的同时,看他能不能找出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也可以让他再攻克更难一点的题目。同时差生也可以获得更多关注,发现他的错误,并由此了解其在知识的掌握中还存在的问题,面对面的指点,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并且也可以帮助差生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

5. 课堂检测可以激发和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在进行课堂检测训练时,不要轻易打断学生,要在其练习完毕后再提出要求。这样就能消除学生怕错的心理负担,从而使其能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在课堂中要通过表情、眼神、语言与学生产生共鸣,多一些热情和鼓励,少一些指责和批评。对差生及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更应做到这一点。这样及时帮助学生,能消除其紧张情绪,使其以良好的心态继续参加后面的课堂活动。

二、课堂达标检测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1. 注重科学性。课堂达标检测设计必须内容科学,必须符合教学内容所提出的教学要求,准确把握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设计的达标检测要目的明确。

2. 检测题要有层次性。课堂达标检测设计要由易到难,由基本到复杂,由巩固性达标检测到发展性达标检测。因此在设计课堂达标检测中,教师必须考虑到达标检测的难度和层次性,必须适合学生现有水平并兼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教师设计课堂的达标检测既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又不至于因达标检测太易而失去认真达标检测的动力。

3. 检测要有针对性。课堂达标检测设计一定要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这两个方面去考虑,克服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求达标检测数量和难度,而应根据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关键、重点、难点去设计达标检测。

4. 检测方式多样化。心理学研究证明,单一的刺激容易产生疲劳,如果一堂课、一个教学阶段只采用一种检测形式,学生容易丧失学习积极性。反之,如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课程资源类型,采用多变的学生检测形式,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时刻处于高度关注的状态,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5. 检测要有时效性。教师对课堂达标检测要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纠正错误,调整学习策略来完成学习任务,对错误问题的分析要具体、有针对性,点评要精辟、一针见血。

6. 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达标检测学生已经没有学新知识的那种好奇心了,精力就不易集中。为了使学生的积极性能再次调动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兴奋点,积极主动地参与反馈、矫正过程,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努力挖掘与目标内容有关的趣味性材料,尽量将平淡乏味的问题置于有趣的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愉快而富有挑战性的心态下完成知识的构建。

7. 检测要有拓展性。教师在设计检测题时一定得对本节课的知识做好拓展延伸,为学生的发展搭建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学生智力不等,发展不同,对学习所提出的要求也不同,所以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视角广角镜,让他们去了解与之有关的课本以外的知识,做一些难度较深的题目等等,对我们老师来讲,这样做也为我们自己搞好校本教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至于拓展什么,延伸什么,应该尽量从现实、生活及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

8. 检测要有灵活性。灵活性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具体操作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一些问题。如检测时间的长短可根据本节课所剩余时间的长短进行调整,预先设计好的检测题也可根据前面习题的完成情况进行取舍,检测的形式是独立完成还是合作完成也可根据习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决定。另外,学生在完成检测题目之后,教师可根据剩余时间的长短来决定批改反馈的形式,可全部上交批改,也可老师抽号、抽组批改,或者是由学生讨论讲解自改。总之,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不一定要拘泥于某种形式,为了检测而检测。

总之,只要把握好了课堂达标检测,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高效的课堂是全体学生都实现学习目标的课堂,学生之间有差异,实现目标的速度与程序不同,通过落实“学――测――评”,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协调平衡。认真实施当堂检测,及时回收反馈信息,找到目标差,及时进行补偿教学,确保当堂完成教学任务。在“反馈――矫正”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运用激励性评价,使反馈性与激励性相统一,有利于学生潜能的自我开发,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管锡基.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 新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第2篇:高效课堂实施策略范文

关键词:高效课堂 实施 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

1.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灵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潜意识活动,一般指突如其来的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或是突然闪现的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设想。阅读教学中的灵感,主要指积极思维中的学生在对知识信息的用心组合后而产生的新领悟、新看法。灵感常常出现在激情涌动中,因此,激发阅读的高涨情绪,是促进学生产生的灵感先决条件。

2.寻找出发挥学生想象力的阅读点

想象是指人脑中已有的表象,经过改造和结合而产生的新表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中心环节,想象深入到思维,才能有完整的创造思维。由于语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想象来完成,又因为作者写作时,需要通过想象创造活生生的形象,因此,语文文本,特别是文学类文本,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绝好材料。比如,找到文章的“空白点”,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做合理的补充;又如,找准“分散点”,引导学生展开多向思维,不拘泥于一种想法,帮助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探索,让学生在发散思维中巩固知识,接受教育,培养思维能力;再如,抓住“关键点”,即抓住教材中那些含义深刻、表达精炼的关键词句,设计富有想象力的问题。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体会,又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锻炼。

二.合理应用传统方法

1.词语积累。词语是构筑语言大厦的基石,词汇的贫乏显然不可能使思维缜密、情感丰富、表达准确。遗憾的是,当下对词语的积累和训练并没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受到重视,反而渐渐被掩盖在一拨又一拨的质疑讨论声中,淹没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探究新潮中。相对于同属语言学科范畴的英语学科而言,其单词识记、默写等常规教学活动落实得相对到位,可是作为母语的语文教学却缺乏积累词语、扩充词语的自觉意识。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创造性地开展词语教学,如“你是怎样识记生字的”?这个问题的提出,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识字潜能,丰富学生的识字方法;再如“你能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吗”?这个问题就是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的创造性训练。这样做,就能让学生逐步掌握一些重要词语的音、形、义,让学生在动态的语境中把握词语,通过一定量的词语积累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2.反复诵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些名言反映了古人对包括诵读在内的读的重视。当下的语文课堂,诵读有弱化、边缘化、虚拟化、象征化、空泛化、泡沫化的倾向。尽管诵读的作用并没有被否认,但实际上有的教师几乎主动放弃了通过聚焦文字来诵读文本,特别是放弃了放胆诵读和反复诵读,生怕由于诵读耽误了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时间。其实,对于一些文质兼美的经典文本的诵读,特别是通过反复诵读来觉悟、顿悟,远比动辄对话、提问、讨论、质疑、探究、创新让学生更有收获。成功的诵读教学,不仅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也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比如,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的原因,就能把学生的思维、感情等引向深入。

3.课文复述。复述是将课文消化理解储存脑中后转化为口头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说话形式。创造性复述是对课文的重点摘要或对人对事的评析以及某些情节的想象拓展,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复述者要着眼内部语言的组织向有声语言的转换,转换中要凭借原文来实现语词的重新编码。比如,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让学生不用“美丽”一词,把“美丽”用具体的精彩的词句描述,这就是创造性复述。让学生养成复述课文的良好习惯,读后自觉地回味一下,重现整合文本、品味细节,这是培养口头表达的好方法。

第3篇:高效课堂实施策略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学;高效课堂;策略

历史教学要实现高效,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一、预习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新课程创造性提出新的学生观,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学生由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自主的学习者,学习新知前,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效预习不是简单地浏览书本,应该要求学生带着目的、问题,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找到答案,找出教材的难点和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学案。同时,教师应该加大对预习检查的力度,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二、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备好课才能上好课。一般来说,教师在课前的准备主要是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备学法。但要真正做到高效,应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现在普遍采用的一种提高教学水平的备课方式,通过集体备课可以取长补短,形成最佳的课堂教学方案。备课组每次备课前先确定一个主题,围绕主题开展广泛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共同规划以解决最迫切的问题。

三、上课是高效课堂的根本

新课程在强调学生“主体”意识发挥的同时,对教师“主导”作用的要求更高了。就历史课而言,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淡化“教”突出“学”,把教学过程变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消除师生间的距离感,使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与才能。

四、迁移是高效课堂的精髓

学生学习掌握知识、技能是通过广泛的迁移,使已经获得的经验不断概括化、系统化而转化为能力。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内容相似和联系密切的历史史实。教师在教学新的章节时,要善于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利用旧知学习新知,就能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在一个历史事件中学到的学习方法,如果在新的情境中不能加以运用,那么这些知识或方法并没有被学生真正掌握。因此,教师必须树立这样一种意识,凡是应该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或方法,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学过程,而是应该千方百计地设计各种练习让学生练习,使学生能及时地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实现学习的迁移。

五、复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程复习要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除课堂分析解读历史事件时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史实之间的关系,还要在学完每单元后通过搭建知识结构,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方面下功夫,让学生从单元目录着手,领悟教材编写者的写作意图,找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后进行归类整理,在构建知识体系过程中,学会由大框架到知识块再到重要的知识点的整理法。这样既有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提高考试复习的有效性。

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教师的素质是一个关键。因此,也应该努力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学思想。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理论和教育教学水平,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方法。作为教师,自己不光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还应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只有创新型的教师进行创新型的教学活动,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

3、自我反思,提高教学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益。

(1)教学目标的反思。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来制定和修正,以免目标过高不能实现或目标过低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或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效率低下,不能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实际中出现的情况及时的进行反思和修正。

(2)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两方面的反思。其一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反思。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的一些内容,有些知识可以涉及或拓宽,使学生能人人都吃饱,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二是对教学内容广度的反思。根据课改的要求,学生除了课本内容外,还有拓展型、探究型的学习内容,以及校本教材,教师选用教学内容的余地进一步扩大。对于课本中的教学内容,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挖掘教材的教育内涵,或对教材顺序做适当的调整。

(3)对教学方法的反思。“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说明了没有适合所有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方法,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训、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基础对教学方法作适当的调整。教师只有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并做出适当的调整,才能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

(4)教师反思的方式:

①写教后记。在每一节课结束后,及时记录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学生中存在的误解或难点,并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对自己比较成功的做法也记录下来,及时反馈,不断完善。

②观摩与分析。可采用微格教学,把自己的教学过程拍摄下来,反复揣摩。积极参加校内或区、市举行的公开课、示范课,评价别人,反省自己。也可以与其他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并交换意见,以求共同进步。

第4篇:高效课堂实施策略范文

一、兴趣引学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可以增强学生求知欲,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高效认知。首先,教师应经常性组织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进行“行程问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行程问题中的几个基本量:速度、时间、路程,而后再借助多媒体演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找几位同学实际演示行程问题中的相遇、追及、顺逆流等问题,通过师生共同实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顺利找到了几类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体会到了参与的乐趣,加深了对知识的了解。其次,教师可以创设适宜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再次,教师可以经常性地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如多媒体、远程教育设施及资源等开展教学,为学生接受知识提供丰富的感官接受基础,促进学生智能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第四,教师应结合经典题型和生动的数学故事进行教学,多方面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善思导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例如现行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的教材内容中,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是他们遇到的第一道坎,因为从小学到初中,其思维有一个逐渐抽象的过程,其发展正处于经验型形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转化的初始阶段,对他们来说,被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用因导果的算术方法解应用题到执果导因,假设问题已解决,引进未知数的代数方法解应用题的转化相当困难,但也是培养他们在整个初中阶段数学思维的最佳时机,教师应在审、设、列、解、验、答六大环节中重点抓审和验。审题是应用题解答的灵魂,应培养他们思考如何在变化中寻求不变,进而找到题目中的相等关系,用于紧接着的列方程、解方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说敢做,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是错误的回答,也要求他们说出思维过程,借以培养他们思维的积极性、深刻性与批判性,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培养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反思探索也是重要环节。反思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自己反思,并能够自觉地进行反思,逐步养成一种反思的意识和习惯,进而优化认知结构,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三、氛围激学

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可以大大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要想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进入课堂情境之中,达到师生情感交融,教师自己就应首先进入情境,全身心地去投入,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把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传递给学生,并用富有情感、生动、风趣的语言把学生带入课堂教学的氛围中去。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评价时,可用"回答得不错、真好、棒极了、你真行等,以激励和鼓舞学生,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因素和认识规律,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科学地设计学习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氛围,充分唤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竞争的意识,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进而使学生不仅爱学数学、会学数学。

第5篇:高效课堂实施策略范文

【关键词】高效课堂 实施策略 信息技术

引言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信息技术作为初中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高效课堂融入信息技术的课堂之中,一方面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内涵。

一、高效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高效课堂是教学课堂追求的理想目标,高效课堂是指不管在教学效率或者是教学效果上都能够达到高目标的课堂,在有效的时间内,不仅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达到高效率、好效果、高影响力的教育教学。

信息技术课程在初中教学中推广由来已久,但是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从根本上没有重视和考虑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发展性,容易造成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不够积极。因此高效课堂的创建刻不容缓。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不能局限于教材,但也不能脱离教材,应以教材为依托,进行扩展和优化。

1.重视不足

古有科举制度,今有中考制度,应试教育思想依然在部分初中生心里根深蒂固,信息技术作为中考学科名单外的一员,一直无法被重视,甚至被当成是紧张学习生活的调节,不够重视和不够投入必然导致教学课堂的效果不好。

2基础不一致

作为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对象,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的较大差异性导致教学活动无法均衡展开,从而导致信息技术教学成果的不显著。

3教学模式单调

单调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投入程度不强,教师过于保守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给予足够的学习空间,只是在重复进行一些项目的演示训练,没有提出创新,学生兴致自然不高,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低下。

三、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课堂的实施策略

1鼓励学生课前预习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用型学科,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实践操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堂中可以更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

2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由于资料收集的工作量较大,或学生接受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差异性,可以分为多个小组来进行,但在分组时教师应保证每个组内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应保持在不同水平,这样可以根据任务的难度进行人员的分配,小组成员在任务进行中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提升团队协作的能力。

3教师精心备课

教师本身具备的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在课前对教学内容精心准备,尽量用更加有趣新颖的教学方式和高效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扩展学科范围,熟悉当下热门的信息处理系统。

4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针对应用型课程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中掌握课本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1)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任务。

任务难度应从易到难,每次增加新的内容。简易程度为让学生直接模仿给出的模板,完成目的明确的学习任务;较难程度为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发挥自己想象,完成有自己设计创作理念的学习任务;更难程度为学生可以毫无限制尽情发挥来完成学习任务。

(2)设计教学情境

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可以通过设计相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体会生动形象的信息技术。将图画和视频联系起来,在更加生动真实的情境下完成任务,明显提高学生对学习任务的热情和完成效率,学习效率自然提高。

(3)确定教学任务

为了确保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需要在设计情境的基础上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学习时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5增加教学手段

对于不愿意学习枯燥理论知识的学生而言,增加教学手段,引入多媒体往往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使用多媒体或电子白板等进行直观的教学,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和产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四、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课堂的教学反馈与反思

1高效非短时间内学到更多教学内容,而是有效学习

认清高效课堂的本质是学习效率,不是学习内容,高效课堂不是让教师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地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熟练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

2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

在进行授课教学之前,教师应对学生调查摸底,了解学生的基础差异,针对能力不同将学生进行分层,关注基础较弱的学生,对不同基础的同学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同时鼓励基础好的同学帮助基础弱的同学,缩小差距。

3小组合作问题

结合实例分析,以网站制作为例,网站首页的超链接以及下一层链接都链接着更多的内容,在网站制作的过程中,单凭一人之力尤其是对初中生而言工作量是十分大的,所以可以按照网页的层次将任务划分为若干个小块作为每个小组任务,明确分工,每个组员负责不同模块的设计。在保持信息交流的前提下,统一思想,完成任务,成为一体。难度不同的任务按照组员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分配,技术高的同学可以负责图画和视频的链接;技术水平一般的同学可以负责网页字体和背景的设计;有良好组织能力的同学可以进行人员的分配和任务的规划。成员共同完成网站的制作,不仅可以提升自身信息技术的技能,而且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

五、结语

信息技术作为改革以后的新兴学科,没有像传统学科固定的教学模式和统一的考核标准,所以教学方法必须独树一帜才能确保信息技术学科新型人才的培养。教师必须采用各种灵活创新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性,让学生融会贯通之后能够应用到实践中。

参考文献

[1]范厉娜.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的实践与总结[J].新课程:教研版,2013(4):171-171.

第6篇:高效课堂实施策略范文

课堂高效教学的最大价值在于引导教师和学生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高效教学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高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1.学会倾听,懂得赏识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我们应当像尊敬上帝那样尊敬孩子。”的确,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渴求会变得更加炽烈。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做个有心人,平时多积累素材,多关注学生的亮点,学生会因为你的赏识而让自己的潜力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也会因你的赏识而让你走进他的心灵。一句话会拉近心与心的距离,一句话会让孩子对地理课堂更有兴趣,一句话会让孩子对地理学习更有效率。

2.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上学生最喜欢的课

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上学生最喜欢的课。首先,一位老师要能够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靠的就是他的人格魅力。教师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者本身就是一本非常珍贵的教科书,大到世界观、人生观,小到举手投足,都渗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如果我们能以自己的人格品质吸引学生,令学生钦佩,那么,我们的教育就已经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其次,是教师能够以宽广的胸怀博爱每一位学生。教师的爱如同阳光普照大地,如同雨露滋润万物,但是,爱并不意味着迁就放松,而是严而有爱,爱而从严。只要充满爱,学生们一定会喜欢。

二、做好“学程设计”是高效教学的起点

1.制定高效的学习目标

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通过明确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提示旨在达到目标的最优内容和方法,并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标准。只有认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科学地研究,缜密设计,才能比较理想地实现教学目标。地理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只按照教材来制订,而要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地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教学过程与方法的选择和组合,情感与价值观的内涵,并以此来处理教材。

2.设计高效作业,进行高效训练

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高效的作业有利于学生有效提取所学的知识规律,做到巩固与灵活运用相结合。作业内容要讲求实用性和趣味性,在作业布置上,不要搞“一刀切”、全班统一,而应对各层次的学生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数量、不同内容的作业去做。作业内容形式要有开放性,地理新课标提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所以我们在设计作业的内容时,就应该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力求把课本上的地理转换为学生生活中的地理。

三、“自主―合作―探究”是地理高效教学的最佳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究。

1.用心设计问题情境,追求探究活动的高效性

德国一位学者做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如果让你咽下15克盐,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如果把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地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景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只有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只有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根据地理探究教学的内涵,其课堂教学策略是:创设情境,发现问题;选择方法,解决问题;运用语言,表述成果;合作交流,感悟成果。通过地理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学生能够获得初中地理课程中相关的自然和区域地理的知识,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综合能力及培养求新求变的创新精神、求善求美的道德情操。

2.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指导,让他们学会学习,有针对性地注意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习的时效性。

如在学习“经度变化规律”时,教师鼓励学生观察经度图,总结判断东、西经的方法。有的学生说找零度经线,有的同学说在度数最小的那根经线上画“十”字,再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也有的同学观察得到:经度越向哪个方向变大,就是该方向上的经度。每一种方法教师都给予客观积极的评价,并引导学生注意思维角度总结学习方法,学生兴致很高,学习效果好。

3.正确处理好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后的结论、成果等

有的老师,上课时很注意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但不注重反馈,即展示学生讨论的结果。作为老师应该让学生上台,将本组讨论的结果、意见、成果,以宣读论文形式来表达,这样既达到了交流的目的,又使学生品尝到自主、成功的喜悦。还可以用竞赛的形式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的结论,以竞争来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当然,教师应该做出适当的评判,指出优劣,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评判。在地理教学中,学生的成果特别多,如:收集的各种资料、撰写的小论文、自制模型、自制地理课件、地理小报等,作为地理老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地理高效教学的根本保证

第7篇:高效课堂实施策略范文

一、简介导入,全面了解

每篇文章都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有其发生的时代背景,作者写作意图,想表达的思想感情等。为更好地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教师可以实施简介导入策略,引领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课文,从课文中收获。如《负荆请罪》新课的教学导入,可以运用简介导入法,介绍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的生平故事以及“负荆请罪”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等相关知识。“本课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作者为汉代的司马迁,《史记》是一部非常杰出的历史著作和文学著作,它不仅反映历史,还把人物刻画的有血有肉、性格鲜明,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们一起来看战国时期蔺相如是如何让廉颇自愿负荆请罪的!”通过简介导入,让学生对新课有大致了解,也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史记》的兴趣。

二、悬念导入,引导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悬念是激发人产生疑问的关键因素。小学生好奇心较强,教师基于各年龄段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差异、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在认真分析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后,科学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未解悬念的引导下,进一步拓展探究。除了悬念导入外,还可以在教学完成后,预留悬念,让学生课下自主探究。如《维生素C的故事》一课导入时,教师出示准备好的课件,展开悬念导入:“哥伦布是16世纪意大利伟大的航海家,一次他带领着船队在大西洋上航行,准备去探险,可是中途船员们都生病了,全身无力,走不动路,还全身出血,慢慢死去,走了一半的时候,已经有十几个船员病倒了,之后哥伦布不得已将他们都放在了一个孤岛上,等到哥伦布再返回时,发现他们并没有死,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是什么救了他们的生命呢?”之后开始讲述课文,并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维生素A、B、C、D、E等,并设置悬念,这些不同的维生素分别有什么作用呢?激励学生课下查阅更多关于维生素的资料,拓展学习,更好地提升生活能力。

三、故事导入,激活课堂

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感性思维较强,精彩故事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在语文课程导入阶段,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引入一些名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等,以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故事的趣味感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中包括“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等故事,教师为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前让学生收集更多课外有趣的成语故事,课上五分钟时间上台表演,讲给同学听。部分学生收集了“铁杵磨针”“掩耳盗铃”“瓜田李下”“三顾茅庐”等成语故事,并两人一组表演出来。课程一开始,这样的故事导入策略,就激活了整节课程。

四、复习导入,有效衔接

第8篇:高效课堂实施策略范文

【关键词】高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一、高效讲授

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师科学合理地讲授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活动中教师的讲授也是很重要的。教师高效的讲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启发学生思维的方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高效的讲授要遵循以下的原则:(1)讲授要有吸引力。教师在上课时,首先要考虑如何用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多样的非语言表达以及饱满的热情、充满感染力是具有吸引力的更高境界。吸引学生注意的技巧有:教师可以在开始讲课时,可以举一个结果令人惊异的例子,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把教学目标告诉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听;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难点。在上课前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和练习的关键部分。在课堂进行中、结束时要强调重难点,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和知识主题。(2)掌握课堂讲授的节奏。好的讲授总是保持一定的节奏。保持和学生相适应的教学节奏,这种节奏既能使教师的讲授变的轻松,又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暗示效应而更高效地记住、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教师在备课时要设计简洁合理的过渡。好的过渡决定了课堂的顺利进行。不好的过渡会妨碍教学时间的高效使用。因此,教师在讲授时要保证过渡的简洁和条理,控制过渡的数量。如果教师把过渡处理好就不会浪费教学时间,提高效率。(3)讲授要清晰明了。教师应该有组织的、清晰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呈现新信息,指导学生获得对所学内容的清晰理解。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收集信息资源,列出学生感到陌生或难以理解的概念,告诉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明确课堂的主要任务,使讲授变得清晰。

教师高效的讲授可以激发学生投入学习,除此外,教师高效的提问,学生高效的倾听,使课堂教学保持相互的对话、交流。

二、高效提问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讲过一句名言:“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提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因素之一。教师在课堂上问什么,怎样问,是否问到点上,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大事。在课堂上提问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明确的问题;问题要难易适中,大小得当,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提问要有艺术性,形式要多样,环环相扣;提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的机会,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答案质疑。

三、高效倾听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会倾听,是师生都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教师首先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要规范学生倾听的外显行为。教师要告诉学生在倾听别人发言时不可以随意插嘴,要用专注的眼神看着发言者,面带真诚的微笑,倾听者能根据发言者的内容产生相应的身体语言。最后,教师让听者承担责任。倾听者,有承担提升讨论质量的责任。在学生倾听时,给孩子明确任务:“请你找出发言同学和你想得一样(或不一样)的地方?”,“看看谁能找出发言同学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带着具体的任要求去听,让学生在倾听过程中充满责任感。

四、高效反馈

教师要重视教学活动的反馈。教师和学生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和学的活动,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反馈时间要及时。教师要做到每一节课都有反馈,表扬好的做法,提出问题和缺点,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强化重要内容,加深学生对当堂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能灵活理解所学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师要耐心地多讲解几遍并加上适当地练习。(2)反馈方式要多样、灵活。教师可以让学生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情节、感受最深的地方;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几个重点问题检验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学习态度,同时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3)反馈应该贯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学的完整过程指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而反馈就贯穿每一个教学环节,及时反馈可以促进教学活动又快又好地完成,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五、高效的活动

高效活动指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教学目标。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模式,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发散思维,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下进行思想的碰撞,整合各种好的想法,实现师生共同进步。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不可以流于形式。在选择合作内容时教师要考虑问题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是否能实现教学目标,有没有讨论的价值。(2)教师要做好小组成员数量的分配,考虑各成员间的个性差异,提出具体的合作要求和秩序,还要安排好合作的次数。(3)把握好最佳合作时机。教师可在创新处提出合作学习,在出现疑难问题时合作学习,在提高课堂效率时合作学习,在需要发展发散思维时合作学习。同时还要注意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师是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对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起引导作用,如果教师能放低架子参与到合作的过程中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高效性。只有合作的学习方式才能符合当今时代开放、民主、合作的精神。因此,打破学习的封闭性、倡导合作学习,是教师不懈的追求。

七、高效的作业

平时课后作业,练习或课堂的复习题都能体现课堂效率及学生掌握的情况。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可追求数量多,要结合学生自身水平选择一些难易适中的练习,让他们通过练习掌握讲授的知识和规律,举一反三,在优化练习中求快、求好,发展学生的技能。尤其对落后的学生要加强对他们技能的培养,通过听、说、读、写等进行反复的训练,缩小差生和优生的距离。

八、高效的教学行为评价

第9篇:高效课堂实施策略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一、分析历史,归纳重点,学以致用

1.教学首先要侧重于归纳历史知识点,并以重点为例教学,让学生学会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窍门。高中历史知识基本体系是由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组成的,基本的历史知识体系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的阶梯,掌握不好基本的历史知识,就积累不起来历史素养的基础。例如分析三次科技革命史,联系到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例如回顾中国的对外政策,实现了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再者追本溯源,到现在的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原则。然后进行这些话题讨论,调动学生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2.钻研教材,找到突破口。每个高中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不是都感兴趣的,有些学生只是为了高考才去学习历史这门课程。因此,教师要通过钻研教材,找到突破口,然后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障碍,并引导他们产生好奇,当学生急于揭开这些问题时,就意味着他们开始对其进行思考,就会实现高效的历史课堂。

二、正视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实施中面临的困难

历史高效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的确是新课改中所诞生的一颗熠熠闪光的明珠,其中许多的优点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但这种模式对学生和老师其实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和反思的问题。因此,我们既要认真汲取其中的精华,也应正视它存在的问题,减少简单的行政命令粗暴地干预课堂教学,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让这种模式中的优点在实践中得到改进优化。

1.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高效课堂对学生的要求很高。要求学生学习要有主动性、自觉性。因此高效课堂不仅仅是发一份导学案给学生就行的,必须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相关作业,不懂的部分要多和同学老师沟通,这样才能达到学习的目标。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为了获取答案而做题的话,不仅不能达到学习目标,反而会带来不良后果,难以培养出学生应有的学习能力,因此需要学生、老师、学校、家长都要鼓励学生认真学,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取得好的成果。

2.从教师的角度看,可能部分教师在教学上不能很快适应。高效课堂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有些学校为减少推行的压力,人为进行规定,比如多少岁以上可以不用采用高效课堂这种形式,这样就影响了高效课堂的效率,使得学生无法适应。同时高效课堂对老师要求很高,比如要两次备课,课后小结,同时在上课时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的评价,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等。虽说高效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但老师在课堂中的地位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有所加强,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学生自主学习对知识的掌握是零散的,只有通过老师的总结、串联才能使学生系统掌握,但是如果老师全而系统的给学生讲解,又陷入传统教学的模式,因此度是高效课堂中老师最难把握的地方。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氛围是建立高效课堂的重要条件。如果师生关系紧张,课堂氛围刻板。那么就算是再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也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居于主体地位。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所思所想,一切从学生出发,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去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教师不要越俎代庖、指手画脚,以权威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这对于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不利的。

2.教师要平等待人,言行举止要具有亲和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一个眼神、一个姿态,都会对学生造成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而,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一碗水端平,不搞差别对待,不用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面对学生的错误时,教师要诚恳地帮助学生改正,但是不能呵斥、贬低,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教学效率。

3.师生之间要加强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堂课中师生之间没有任何的情感交流,学生的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到教师那里,教师的意图不能被学生很好地理解,那么这堂课就是不成功的。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情感交流,对学生要充满关心和期待,时刻注意学生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在情感上鼓励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敢于说话、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独到见解,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转变自身的主演为导演;做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引导者;认真钻研教材,锤炼自身的语言,只有平时的不断积累才能让自己的课上得出彩,学生才能受益,最终目的是要形成和谐、融合的高中历史课堂,让教师教得放心,让学生学得开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