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养殖业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使命
1.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职业教育具有针对性、生产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实用性人才产生的有效途径,他所培养的对象,可直接有效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要实现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就需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更多实用的农业农村人才,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打造“三农”发展的未来。
2.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教育的发展体现着政治文明的发展,教育是实现政治文明的途径。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农村政治民主与法治的建设。职业教育所包含的基础教育功能,起到教育陶冶广大农民、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党的最新理论和惠民政策以及相关法规的作用,使公民的民主与法律意识增强,使他们真正成为具有现代法制意识和政治觉悟的新时代农民。
3.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教育是促进文化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职业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从而增强农民的凝聚力;一方面能够结合社会生活和行业生产的特点及发展的需要,进行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形成优良的社会文化风尚,更加自觉自愿地投人到建设家乡的生产活动中去,使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带动还不富裕的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1.传统教育观念不利于农村职教发展
职业教育在一些人的思想上还是处于普通教育之下的“二类教育”和“补充教育”,尤其是在农村,教育部门无论是政策、资金还是行动上,“重普轻职”的现象还很常见,而这种对农村职教的轻视与偏见,阻碍了农村职教的发展;对农民而言,孩子只能通过读书升学来改变农民身份,在面对诸多升学选择时,比较起普高,职业学校往往是最后没有办法的选择,有的甚至放弃职校而直接选择外出打工,职校招生的数量和质量明显处于劣势,这种对职教的偏见严重阻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2.资源限制办学条件的改善
目前,许多农村职校办学条件十分简陋,只能租用附近民房作教室进行教学,更没有专业教学所需的实验室及实训设备,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返乡后可以为本乡的新农村建设带回先进的思想,严重影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此外,是影响学校运作CIS的一个重要因素。图书资料不足,脚痛医脚”,尤其是专业图书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质量差,也可以是来自生产一线的技术能手,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二是应用要素,限制了培训范围的扩大,农民培训项目的覆盖面还不到5%,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实际需要。党的“十五大”确定了教育产业化,要求职业教育谁受益谁投人的原则,这样一来,农村职业教育除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下拨的少量专项经费外,受当地经济条件限制,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人十分有限,一些生源少、效益差的职校办学经费常常人不敷出,维持正常办公都有困难,也就更难以改善办学条件了。对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缺乏调查,
3.没有体现兴农为农的办学特色
农村职教是为“三农”服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农村实用人才,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然而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仅为1.6%,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严重缺乏,许多农村职校在办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现象。如在办学方向上,不注重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发展,一味强调升学,职校办成了普通高中;在办学形式上,不重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进城务工农民实用技术的短期培训,不能发挥出职教在再就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的积极作用;在人才培养上,这几年高职一窝蜂地上经济方面专业,农林牧专业几乎荒芜,不能结合市场需求和当地发展需要设置专业招生办学,既没有体现服务当地的宗旨,也没有体现自己的特色,无法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功能,但可以培养其实际操作与动手的能力,同时也给自己的办学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以期在社会公众心目中产生良好的影响。;另外,农村职校产学研结合层次低,农村科技示范及推广作用不突出。
4.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据笔者调查了解,当前,农村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尤其是农机与农技技能培训较少,加之,由于农村条件较城镇艰苦,而职校又常常需要下到农村实地进行农业技术方面的指导教学,少有专业教师愿意吃这个苦到农村职校任教,导致专业的培训师资人员匮乏,隐形流动性危机大。现有师资所授课和所学专业不对口现象普遍,已具备了相当的知识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不强,教师参与继续教育机会少,并进行了课程设计,层次低,“构建各专业学科相互协作,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农村教育内容不符合农村学生的需求,双师型”教师队伍基本没有形成,同时在教室中提供足够的网络与电源接口,难以培养出农村适用的优秀人才。
三、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强大人才储备支撑
1.加大职业教育在农村的宣传力度
职业教育要得到长足发展必须先更新观念,这要求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及其领导要重视职业教育,转变“重书本、轻技术,重普教、轻职教”的传统思想,尤其是要充分认识到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其次,依托相关部门对广大农民家长及学生广泛进行职业教育培养方式及培养目标的介绍与宣传,尤其要结合职业教育“产学研”办学方式对就读职业教育院校毕业后的职业前景进行大力宣传,促进其观念的改变。
2.增加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党的十六大以来,民生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农村,要保民生就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最长远的民生是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重视农业农村人才就是重视“三农”事业的未来,培养农业农村人才就是打造“三农”发展的未来,应扩大投人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我们还要鼓励多元化社会资金投人,充分调动民间与社会力量投资和参与农村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鼓励各类资本以独资、合资、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村职业教育,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社会投人为补充的多元化投人格局,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必要的发展条件,弥补政府供给不足的缺陷,解决农村职业教育的资金问题。
3.按服务三农的要求进行教学改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两个队伍建设。突出培养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农村生产型人才、农村经营型人才、技能服务型人才等六方面重点人才,按“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的指导思想,改变以往那种轻视农林畜牧类专业建设的观念,承接课题研究,把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于面向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多渠道转移和消化农村劳动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对民办职业院校进行规范化管理的需要,相当部分毕业生在创业中崭露头角。走校乡联合的路子,形成为当地服务的职教特色。根据各乡镇的具体情况和农民的实际需要,高职教育应针对旅游行业的特点和目前高职旅游教育的现状,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即务农技能培训和进城务工技术培训,就业指导自1999年教育部把发展高职教育的权利与责任交给省级政府以来,增强实践能力。一种校企合作的培训模式持续下来并得以不断发展,但城乡间的差别却依然存在。因为只有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相结合,分别对务农的农民和务工的农民提供智力支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质量,培育新型农民和乡镇企业的一线工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重点建设好5所职业技术学院,为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服务。
(3)供求不匹配。
4.加强农村职教师资队伍的培养
关键词 农村养殖业;特点;对策;甘肃会宁;太平店镇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9-0333-01
Characteristic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Rural Breeding Industry of Taipingdian Town in Huining County
LI Wen-qing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tation of Agriculture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 of Taipingdian Town People′s Government of
Huining County in Gansu Province,Huining Gansu 730714)
Abstract The current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breeding industry of Taipingdian Town in Huining Coun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arket,technology,information,and funding were analyzed.Countermeasures of the rural breeding industry were put forward so a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breeding industry of Taiping Town in Huining County.
Key words rural breeding industry;characteristics;countermeasures;Huining Gansu;Taipingdian Town
目前,农村畜牧业发展迅速,太平店镇养殖业基本实现了由家庭副产业到主产业,由传统经营向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转变,对当地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太平店镇的养殖模式主要有2种,即占据主体地位的散养模式和规模化养殖。近几年,虽然农村养殖业发展迅速,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笔者总结了农村养殖业的特点,提出了农村养殖业的对策,现总结如下。
1 农村养殖业的特点
1.1 行情变化无规律
养殖业行情变化没有规律,一般是受饲料价格、粮食收成、畜禽发生重大疾病等的影响,造成价格波动。此外,农村养殖户以散养为主,大多无固定的销售渠道,生产出的畜禽产品一般都是在当地的农贸市场进行销售,外运销售的很少,使得销路无保障。再加上农村养殖的特点致使许多传染病多发,严重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
1.2 技术缺乏,养殖理念落后
太平店镇养殖业技术处于较低水平,缺乏一定的养殖技术知识,大多数养殖场没有技术人员,对现代化养殖业没有系统的管理措施,存在着防疫保健跟不上、饲料浪费大、滥用乱用药物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缺乏生物安全意识、对生物安全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不够等问题。养殖理念受小农意识影响重,对适合当地的新品种、新技术认可度差,难以接受,求稳心态强,市场竞争能力差,大部分养殖户往往满足于“养兔添衣裤,养鸡油盐醋”;浅尝辄止,不愿加大投资[1],也没有防范养殖风险的意识。
1.3 资金缺乏
资金缺乏是限制农村养殖业发展的瓶颈,农村养殖业大多数是中小养殖规模,资金来源相当有限,主要依靠自己的收入或者向亲戚朋友借贷,一旦行情有所下跌,大多数养殖者就会出现资金短缺,有的养殖者甚至出现贱价处理产品及养殖场,亏损巨大,难以东山再起。
1.4 信息闭塞,不敢尝试
市场经济对广大农民来说是一个比较生疏的课题,养殖业作为一种商品生产,需要超前的意识和信息以及驾驭市场的能力,而现在大多部分养殖户都缺少有效地信息导向,无法准确掌握可靠地养殖信息,对养殖项目持观望态度[2-4]。
1.5 经营者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素质还不高
据统计,在太平店镇从事养殖业的人员中有90%只读到初中,基本上有1/2的人员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文化水平较低。只能模仿别人,跟着干,有的出于想象,养殖户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较成熟的技术,由此可见,文化程度低和专业技术欠缺已成为现代养殖业发展壮大的主要障碍[5-7]。
2 对策
2.1 转变养殖理念
养殖者对养殖业要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理解,要发展养殖业就必须要有科学的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但是应先有合理的养殖模式,再有先进的养殖技术。以集约化养殖为例,首先应确立它的养殖模式,即集约化养殖,再确定以该模式为基础的养殖技术。搞好养殖业一定要脚踏地地用好学好科学技术知识,改变传统方式,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的养殖模式确定不同的养殖技术[5]。
2.2 拓宽信息渠道
养殖业的市场行情变化较快,为了能及时跟上市场形势,应及时了解市场行情的变化,及时根据市场形势调整养殖模式,减少养殖风险。此外,畜牧产品的销售不能依靠传统的等、考等形式,而应自己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建立自己的产品销售渠道。发展畜产品加工延长销售链,提高养殖效益[6]。
2.3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解决资金困难
紧密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建立专业性互助组、合作社或协会,有效解决任意排污、随意处理染病畜禽、滥用药物等问题。政府应加大对该组织的扶持力度,使其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组织;另外政府在信贷、政策优惠及项目实施方面给予一定的帮扶。此外,政府应把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政策保险,建立保费补贴制度,让更多的养殖户参与到农业保险中来,减少因各种灾难给养殖业带来的损失[7]。
2.4 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一方面是相关畜牧业生产经营单位应经常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养殖先进实用技术的讲座,尽量多讲解问题的解决方法,避免过多讲述原理,加大培训力度。另一方面是养殖户本身应该有对学习养殖专业知识的欲望,要有信心和决心将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主动学习,才能为养殖业的成功发展奠定基础[8]。
3 参考文献
[1] 章家华,曾观红,郭家全,等.防范农村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J].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8(1):30-31.
[2] 陈奎.农村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决策探索:上半月,2007(9):76.
[3] 张家峥,郑亚敏,郭玉周.我国农村养殖业的贡献,困境和出路[J].河南畜牧兽医,2006(9):2.
[4] 林家全.中国农村养殖业的困境和出路[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5(8):29-30.
[5] 马永华.农村养殖业的困境及出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5):212.
[6] 邹普圣.农村养殖业的困境和出路——对新余市养殖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6(6):512,507.
1盘锦市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现状
2010年盘锦市养殖生猪151.7万头,牛7.05万头,肉鸡3379.18万羽,蛋鸡923.3万羽,鸭548.8万只。其中规模化养殖占养殖总量的36%,散养户养殖占64%,全市养殖以散养为主,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畜禽养殖厂绝大多数未进行干湿分离,畜禽养殖业大多以粪便、污水形式排放。其中污水排放总量约为360.43万t,COD排放量为21 425.28 t,氨氮排放量为1 942.1 t。畜禽粪便是农业生产的宝贵资源,任其大量流失或弃之不用是农业资源的最大浪费。
2 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存在的问题
由于盘锦市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速度快,发展资金不足,设备和技术落后,90%的养殖户未配备污水处理设施,无法及时有效处理畜禽粪便,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已成为该市农村环境最主要的面源污染源。
2.1污染水体
盘锦市禽畜养殖场绝大多数缺乏污水治理设施,禽畜污水及废弃物任意排放,而这些禽畜养殖场未经处理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这些污水氮磷含量高,排入河水中后,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致使大量水生生物因生存环境恶化而引起死亡,严重威胁水产业的发展。此外,地下水也受到禽畜废弃物污水的影响,其毒害成分的渗入,可造成持久性的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溶解氧含量减少、有毒成分增加、水体功能彻底丧失,无法饮用和利用,并且极难治理与恢复。
2.2环境致病因子增加
畜禽粪便污染物易扩大病菌传播,因为其中含有大量致病菌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等,增加环境中病原种类,病菌和寄生虫、苍蝇蚊虫等繁殖,给人畜传染病蔓延创造了条件。一旦发生区域性传染病,如禽流感等,禽畜粪便未经处理即排放会引起人畜交叉感染,极大地影响人民健康,威胁养殖业健康发展。
2.3危害农田生态
畜禽养殖污水不经处理即用于农田灌溉,其浓度过高,污水的毒害成分还会引起作物的腐烂,如果长期使用,将导致作物陡长、倒伏,从而引起减产。同时,高浓度污水对土壤质量也有严重影响,用畜禽养殖污水灌溉可能造成土壤板结,降低土壤孔隙度,导致土壤透气、透水性差,土壤质量下降。
2.4污染空气
畜禽养殖中会产生硫化物、氨、甲烷等有毒气体,不但发出恶臭,污染养殖场,而且对周围的空气环境也会产生严重影响。有的畜禽养殖场离居民生活区较近,畜禽养殖场产生的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根据中国农业大学李国学的研究,这种空气污染会影响周围200~500 m的区域。由于恶臭污染问题,导致养殖场与周围群众关系十分紧张,给群众生活造成不便,进而影响社会和谐。
3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对策
3.1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宣传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要加大宣传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增强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对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的紧迫感、责任感,从而尽快把治理工作摆到日程上来,抓紧进行现状调查,制定工作计划,切实把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3.2利用畜禽粪便好氧发酵生产
好氧发酵是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通过自身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过程,将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从中获得微生物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能量,同时将一部分有机物转化合成新的细胞物质,使微生物生长繁殖,产生更多的生物体的过程。发酵的结果是废弃物中有机物向稳定化程度较高的腐殖质方向转化。该技术在畜禽粪便中加入秸秆、谷糠或稻壳,经过发酵、粉碎、造粒等处理工艺,制作成可直接出售的有机肥,从而可以解决畜禽粪便含水率高、储运不方便的弊端[2-3]。以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生产原料,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农产品质量。
3.3推广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技术
畜禽粪便利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厌氧发酵生产沼气,该技术不但解决了畜禽养殖粪便污染问题,还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其一方面可以提供清洁能源,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沼液养鱼、沼渣直接肥田,形成养殖与种植、渔业紧密结合的物质循环,尤其适用于盘锦市散养户居多的情况。但该技术的推广需要一定资金投入,而且对环境条件有一定要求,受温度影响较大。
3.4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辽宁振兴生态集团(原大洼县县生态养殖场)引入有机农业和循环经济理念,从改革畜产品品质入手,采用“四级净化、五步利用”的生态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问题,实现种植业、养殖业的有机结合,净化环境,节约资金,提高经济效益,为畜禽养殖业解决农村面源污染做了示范,同时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该技术是污水资源利用的最佳方式。其模式:首先将冲洗猪舍的高浓度的粪尿水作为第1级肥水引入水葫芦池中,经水葫芦池净化后为第2级肥水引入绿萍池中,经过绿萍吸收净化后为第3级肥水,再引入鱼、蟹池中,经鱼、蟹取食利用后为第4级肥水引入稻田中,作为灌溉用水,再经水稻吸收、吸附固定后,从稻田中排出,再引提回来作为冲洗猪舍用水。这一周而复始的循环圈为该链条上的各级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态环境和生长繁殖条件,使物质能量得到多次循环利用,达到畜禽生产良性循环和生态良性循环的统一[4-5]。
3.5坚持综合利用,推动生态农业
盘锦市每年可利用畜禽粪便逾50万t,充分利用可基本解决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粪便污染问题。同时,盘锦市大力推行有机食品种植,全市有机水稻种植面积达2万hm2。应充分利用有机肥生产,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并且有助于减少氨氮的排放,削减其化学需氧量逾1 000 t、氨氮1 300 t,使养殖业实现良性循环发展。以引导有机、绿色农副产品消费为手段,推进种植业和养殖业合理布局,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循环产业链;以建设有机肥加工中心为纽带,带动养殖业粪便综合利用治理和耕地土壤肥力的提高,按照“治理专业化、服务物业化、运作产业化、管理制度化”的原则,探索产业化治污、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子,改善环境质量。
4参考文献
[1] 盘锦市环保局.盘锦环境质量报告书2006―2010年[S].盘锦:盘锦市环保局,2010.
[2] 卞有生.生态农业中废弃物的处理与再生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2005.
[3] 马再强,薛晓玲,李小珍,等.天水市秦州区畜牧业污染及治理对策[J].畜禽业,2010(2):32-33.
在农村畜牧养殖中,其兽医体制的改革还严重滞后,服务体系也有待健全,农村的畜牧业技术推广中,良种繁育体系不仅不稳定,对于疾病的防控还不到位,并不适应现代的农村畜牧业发展需要。
2做好养殖技术的推广
应该加强在农村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提高饲养人员的素质,迅速推广农村的畜牧养殖配套技术,从而有效提高农村畜牧养殖中的整体水平。
(1)在农村推广以及应用养殖技术,应该提高农村畜牧科技人员,用他们作为搞好农村畜牧业技术的主力军,依靠他们将畜牧技术推广到农村中去,做好培训农民、技术指导、蹲点指导,提高农民畜牧养殖的技术观念,更好的提高技术人员与养殖户间的信息传递,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乡镇、村办组织也应该做好协调组织工作,成立专门的畜牧养殖合作社,并配备专业的技术员对农民养殖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并且还可以科技示范户的形式,大力推进农村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以此来推进全村养殖技术水平的提升。
(2)在农村畜牧科技的推广与应用中,应该依靠养殖户来进行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大力对其普及科学知识以及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户的素质以及市场观念,用试验、培训、示范、宣传、会议等方法,增强农民对养殖技术的认识,提高农村养殖户的素质,从而使农村养殖户树立经济效益的观念,使农村畜牧养殖业更具特色,使农村养殖户获得更多的利益收入。
(3)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中,还应该围绕生产标准化、产业化以及产品优质化的目标进行发展,要大力推广在农村养殖中的现代养畜配套技术,提高农民养殖人员的多项职能,积极开发推广养殖技术,加快建设科技示范园以及示范场,做好对畜牧业饲料的监控,使农村畜牧养殖中各环节都能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农村畜牧养殖水平,多培养出善经营且懂技术的新型养殖户。
(4)农村养殖技术应用中,可以先在农村养殖户中设立示范户,使农民可以感受到切实的经济利益;还可以在农村畜牧养殖推广中,使农民亲眼目睹由养殖技术而带来的好处,尝到科学养殖的甜头,从而更加有效的推广科学养殖技术,促使农民走上畜牧养殖的共同致富道路。
(5)在农村养殖技术推广及应用中,应该要让农民学会自己掌握技术,技术业务部门应该针对农民的养殖技术需求来进行培训,让农民可以掌握行之有效的养殖技术方案,使其有效地转化为现实中的生产力。畜牧科技人员应该有足够的耐心,深入养殖户中,对农村养殖户进行手把手的技术传授,确保农村养殖户可以完全掌握实用的养殖技术。
3结论
社会效益。野生动物养殖业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由于农村壮劳动力大多数外出打工,农村“三留人员”增多,造成老人儿童缺少照顾,生活自理压力过大,农田闲置等矛盾日益突出。大力发展野生动物养殖业,可让农民在山里办产业,在家门口就业,能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就业率,从而缓解农村“三留人员”的生活问题。
生态效益。随着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要求已由“温饱”型转为“绿色环保”型。生态、环保、健康是现代饮食文化的发展必然,这务必趋使部分违法者为驱逐经济利益而乱捕滥猎,给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人工养殖野生动物,可以缓解市场对野生动物的供求平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达到保护野生动物的目的。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对策
在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毫猪、大王蛇、野猪、七彩锦鸡、牛蛙等的人工养殖。县林业局牵头,组织专家及养殖经验丰富的人员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提高养殖技术。并通过发放养殖技术手册和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向养殖户提供实用技术、政策法规、市场信息等。
做好养殖监督管理,建立龙头企业,成立专业合作社,实现龙头+合作社+农户的办法,带动养殖业的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发展龙头养殖户3到5家,发展养殖户200户以上,形成专业合作社2家以上,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这次,组织野保专家对全县15个野生动物养殖户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显示,虽然建始野生动物养殖业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仍存在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开发深度不够等缺点。
调研组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农户对野生动物认识不够,对一些法律、法规了解不够明确;缺乏相关扶持政策,资金筹集困难;没有形成产业链,限于“单打独斗”和“小打小闹”,养殖、销售脱节;深加工技术薄弱,没有充分利用产品的应有价值。
只有充分利用政策引导和机制创新,才能促进野生动物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如果阻制人工驯养野生动物,必然导致野生动物人工养殖产业萎缩,使保护事业无法与社会经济、群众利益和市场需求相结合。只有以保护为基础,科学、合理地利用人工培育野生动物资源,才能最终实现野生动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规模化养殖;政府引导;管理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265-1
奶牛业在畜牧养殖中投入产出率高,经济效益好,受农民欢迎。但是由于农村奶牛的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饲养回报率差,影响了奶农的收入和农村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2008年以来,受“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不少奶农收入骤减,全国奶业出现行业不景气,随之而来的奶农宰杀、“贱卖”奶牛现象时有发生。奶牛养殖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面对这种困难与窘迫的形势,我镇畜牧兽医站,全体工作人员,积极配合政府部门,谋划应对措施,在努力推进奶牛养殖业再创业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工作,现把农村奶牛养殖业的几点思考、心得总结如下:
1 目前农村奶牛养殖业面临的问题
1.1 奶业市场走低
鲜奶收购价格波动和变低因素,不仅使部分奶农养殖积极性受到强烈冲击,而且使奶牛养殖数量出现急剧下降趋势。牛奶售价过低,已经不能维持奶农正常生产甚至资金周转;不少农民因亏本经营而被迫放弃奶牛饲养。
1.2 售奶渠道不畅通,收购企业太少,奶农经济效益无法得到保障
加上奶厅管理无序,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监管体系和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奶厅布局不合理,造成鲜奶收购无序竞争。
1.3 政府补贴不能及时到位
许多分散养殖的奶农没能及时拿到有效的资金补贴。或者还有部分分散农户,愿意饲养奶牛却没有相应的养殖业贷款政策。这些都是影响奶牛养殖农户稳定发展的因素。
1.4 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
大部分以农户分散饲养为主,饲养技术、管理水平低,抵御风险能力弱。部分养殖户,由于受自身科技文化素质及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在奶牛喂养、品种选育、挤奶、送奶等环节缺乏科学性,使奶牛产奶量也相应变低。
2 解决农村奶牛养殖困境的有效方法
2.1 转变养殖经营思路,增强发展信心,积极推进奶牛养殖业再创业
首先作为基层畜牧站负责人,我站主要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奶牛养殖户,对养殖及生产情况进行多次调研,并多次和县级农业部门、奶牛协会,奶牛养殖户、奶厅业联手举办主奶牛业座谈会,认真听取奶牛行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调研和座谈,对奶业生产形势有了更清醒的认识,逐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调整养殖模式,走规范化、规模化、科学化养殖之路”的指导思想。
2.2 加强组织引导,千方百计确保奶业平稳运行
一是努力实现挤奶厅与乳品加工企业的对接,引导奶厅业主与乳制品加工企业形成利益共享、风险与责任共担的企业团体。确保鲜奶收购实现日检和抽检的质量检测,质量检测指标完全按照国家颁布相关标准,坚决查处问题牛奶,使鲜奶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同时努力培养奶农守法意识,加大卫生宣传和牛奶业各环节监控力度。
2.3 切实提高奶牛选育、饲养水平和管理方法指导
通过加强宣传,做好优质奶牛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工作,淘汰劣质或低产奶牛,提高奶牛群体质量;通过推广应用青贮技术,提高对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养殖奶牛的成本。在奶牛饲养方法和管理方面,针对奶牛的不同生长期,使用不同的饲养方法。例如应根据奶牛的月龄、性别、体重及畜舍情况及时分群管理,实行定位管理。所谓分群管理就是成母牛按泌乳阶段分别集中管理,后备母牛按月龄分别集中管理。所谓定位饲养,就是无论成母牛还是后备牛都要固定床位饲养。同时要固定饲喂程序,稳定饲料品种。无论先粗后精,还是先精后粗,饲喂程序都应该固定和规范,不随意变更。饲料品种要保持稳定,更换饲料时要有一周的过渡期。要按营养需要配料饲养,合理保证奶牛的进食量,保持能量、营养平衡。还要完善奶牛饲养环境,稳定饲养人员,保持牛舍内外及运动场清洁卫生。运动场粪便及时清理,地面要做到夏季不积水,冬季不结冰。饲喂和挤奶用具要及时清洗干净,牛体应每天刷拭,经常保持牛体清洁。 我镇兽医站,配备村动物防疫协防员,每年春、秋两季为全镇奶牛进行免费防疫,定期举办奶牛养殖分散户技术辅导。以上措施,有效维护了奶牛生产的稳定性,鼓励和稳定性奶牛分散户的积极性,带动牛奶牛朝着稳定和健康发展。
2.4畜牧站积极宣传,政府引导、养殖户自愿参加
进入全县奶牛协会,规范奶牛养殖协会组织,形成奶业经营网络。畜牧站、奶牛协会组织专家座谈会,定期交流,市场信息,促进奶牛养殖资源整合和持续、协调发展。
3 推进规模化发展进程
1养殖业对环境污染加剧的原因
我国是畜牧业大国,农民在发展庭院经济时,发展养殖业成为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据调查,农户户均猪存栏3头以上,养禽5只以上,大牲畜养殖在平畈区约0•35头,山区半山区在1•5头以上。以农村户均4人,养猪3头,禽5只(以鸡计),大牲畜(以牛计)0•35头,按人均排泄粪便1•2kg•d-1,猪15kg•d-1,牛30kg•d-1,鸡0•05kg•d-1等计算,农村户均每天产生人畜粪便61kg。牲畜数量大幅度增长,人畜粪便的不善管理,务必使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20世纪90年代全国各地“菜篮子”工程的实施,我国的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我国每年畜禽产业的产值递增速度均超过10%,与1995年相比,家禽数量增长近5倍,生猪的数量增长近3倍,牛的数量增长近10倍。根据我国“农业部畜牧业‘九五’及2010年发展规划”,2010年后,我国畜牧业的产值还将以每年8%左右的速度增长。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畜禽粪便污染环境问题。
养殖户防疫、环保意识淡薄,现在的养殖业是由农户的庭院经济发展起来的,有的农户由几只散养鸡发展到几万只鸡,而庭院的面积却没有扩大,因此出现人畜同院、人禽同舍的状况。粪便无处堆放,病死的畜禽尸体乱堆乱扔,污水任意排放。许多养殖户缺乏专业技术知识,防疫消毒、环保意识淡薄,饲养环境污染,免疫程序不科学,不仅畜禽极易染病,也严重危胁到自身的健康。据调查,目前仅有49%的禽畜粪便得到利用,其余部分随意堆积或者与生活污水一道被直接排入沟渠,汇流入江河、湖泊。一些饲养者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利用某些矿物元素在高剂量时的特殊生物作用,超剂量地使用于禽畜饲养,如在猪的口粮中,添加高剂量的硫酸铜或氧化锌以提高生猪的饲料利用率、促进猪的生长发育滥用激素和微量元素,造成了大量药物残留问题。不规范用药或在停药期前屠宰畜禽,不仅对人体造成危害,而且这些药物随人畜粪便排出,土壤和水源被污染。
2解决农村养殖业污染问题的措施
加快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推广畜禽现代养殖方式,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加强动物疫病防治,饲养环境控制,监督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加快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建设步伐,全方位综合布局畜牧业生产,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减轻畜牧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畜产品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
2•1健全法制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贯彻力度。治理养殖业污染同样需要法律支持,走依法治理农村养殖业污染之路。我国已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涉及到养殖业方面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畜禽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等,这些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需要广大饲养户形成共识,尽快落实才能见效。因此要举办培训班、广播电视和发放传单等宣传执法活动。在全体养殖户中宣传普及科学饲养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养殖户对畜禽粪便污染危害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在养殖过程中采用清洁生产方式养殖的自觉性。
2•2建立生态农业生产系统合理选址畜牧养殖小区,规范建场,把发展规模养殖小区作为减少畜禽养殖污染和节约养殖用地的有效措施。选址要远离居住区和噪音,环境无水、土、气污染,同时自身也不能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地段,充分利用远离居民区的荒山、荒坡、荒地、荒滩开发养殖小区。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养殖小区集中饲养的优越性、科学意义及有关政策法规,教育和引领广大农村散养户走集中小区饲养,净化自身生活环境的路子。畜牧管理部门要会同土地、环保等部门在土地供应、小区设置、饲养技术、环境保护等方面对养殖户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关键词:农村;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现状;原因防治对策
一、农村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现状与原因
1、农村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现状
目前,农村畜禽养殖业主要集中在养猪、养鸡鸭、养羊等种类上,尤其以规模化养猪和零散养鸡鸭大棚占的比例较大。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部分区域流域的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现阶段农村畜禽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情况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
(1)粪便污染
畜禽养殖产生大量粪便,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氮、磷和有机污染物等。由于以往畜禽养殖场(户)环境意识差,畜禽粪便随意堆放,并随雨水进入水系。因此,畜禽粪便成为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垃圾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源,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2)水质污染
畜禽养殖场排出的污水,严重污染地下水。高浓度的污水排入河中,造成水质不断恶化。污水对周边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有些已对集中饮用水源地构成严重威胁。
(3)大气污染
畜禽粪便经过发酵后会产生大量的氨氮、硫化氢、粪臭素、甲烷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不但会破坏生态,而且还会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由于对粪便处置不当,相当部分养殖场周围紧靠公路、村庄,设置的粪场散发出非常难闻的气味,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老百姓苦不堪言,过往行人怨声载道,养殖户自己也深受其害。
2、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畜禽养殖场(户)无统一规划,选址不合理
有些养殖场(户)是依河两岸的溪流河沟而建,分布散乱,并且大部分未办理有关手续,污染处理设施未建设或不完善即投入养殖,产生的废水、废物直接通过溪流河沟汇入较大流域中,对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甚至直接威胁城市集中饮用水源的安全。
(2)污染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理跟不上
目前大部分畜禽养殖场基本属于粗放型的管理模式,无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在消毒、粪便管理等方面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善,对水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3)农牧脱节,粪便综合利用率低
由于受土地资源的制约,绝大多数畜禽养殖场(户)没有相应的配套耕地,即使有耕地消纳畜禽粪便的,也因面积不足,而无法全部进行消纳处理,粪便资源未得到有效综合利用。
二、农村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
1、大力推进畜禽养殖企业标准化改造工程。充分利用畜牧部门的标准化建设资金,在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中大力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和设施化处理技术,实行清洁养殖和生态养殖。大力推进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充分利用农业部门沼气工程扶持资金,在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发挥农村沼气工程在处理利用人畜粪便、生产清洁能源和优质肥料方面的作用。大力推进畜禽养殖企业限期治理工程。充分利用环保专项资金和农业源减排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大力推进畜禽养殖企业限期治理,每年支持30~40家企业建设污染治理工程,每年还从排污权有偿使用费中拿出部分资金支持15~20家企业建设具有防雨、防渗功能的规范化储粪场。
2、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着力减少和控制畜禽养殖行业污染物增量。坚持新、老企业环境管理并重,在强化现有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的同时,严格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着力提升新建畜禽养殖企业污染防治水平,减少和控制畜禽养殖行业污染物增量。一是提高畜禽养殖项目准入门槛。二是严格核实辖区内畜禽总量。三是积极谋划和实施了一批专业化有机肥生产项目。
3、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着力提升畜禽养殖治污工程的减排效益和环境效益。市、县两级环保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坚持每半年对辖区内规模化养殖企业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情况、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情况,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等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确保畜禽养殖企业减排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对畜禽养殖企业未批先建、擅自闲置治污设施、污染物超标排放等问题,应做到“零容忍”,做到发现一起、严厉查处一起。
4、依据《“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细则》中畜禽养殖减排核查核算的有关规定,研究制定了《焦作市畜禽养殖污染减排项目档案资料清单》,明确了畜禽养殖减排项目档案资料的内容、标准和要求。结合畜禽养殖企业减排工作实际,区分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五种不同的养殖类别,区分不同的减排模式,包括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后农业利用,粪便做沼气、粪便在本厂内做有机肥、粪便送专业有机肥厂处理等,精心制作畜禽养殖减排档案资料模板,供各畜禽养殖企业在准备减排档案资料时参考。
5、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在对畜禽养殖业进行规划时,必须避开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教区、城镇居民区。必须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发展规划,符合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要求。养殖场应设在环境敏感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并远离河流、水库等上下游主干流和支流,远离村庄集中饮用水源地,远离村民居住区。其中距离河流、水库等上下游主干流和支流、农村集中饮用水源地和村民居住区均不得少于500米。采用多种技术对畜禽粪便进行处理,场地的选择必须远离公路主干线、远离居民居住区(村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环境敏感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治理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把治理畜禽污染的决心、原则、方式和法律法规向养殖户进行宣传、解读;要在摸索中不断前行、总结经验,加快沼气池、沼液池和干粪池的建设,组建和完善抽施粪服务队,建立健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台账和相关配套制度。同时,因地制宜,标本兼治,对农村养殖业产生的污染情况加强管理控制和规范化治理,除引导养殖户要坚持道德自律、遵守《环保法》,确保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根本性治理。
参考文献
[1] 周国彬. 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系统开发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D]. 大连海事大学 2004
[关键词] 动物 防疫 体系 建立
[中图分类号] S85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243-01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养殖大国。养殖业是我国农业的优势产业,在农村经济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养殖业收入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养殖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是保障养殖业健康稳步发展的根本保证和有效措施。降低养殖成本和疫病风险,降低损失,提高农户养殖积极性,对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繁荣农村经济意义重大;现代社会人与动物的距离不断缩小,动物疫病向人类扩散机会加大,新的人畜共患病不断出现,直接威胁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甚至打扰正常的生活秩序,影响社会稳定,是人类面临的最重要和最现实的生物安全问题。实施动物防疫是保护人类健康的必须措施,是公共卫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养殖规模扩大,商品率提高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动物、动物产品流通加快,国际贸易频繁,使动物疫病跨地域传播的危害性加大,加强进境检疫,可以使进口贸易免受损失,更重要的是防止外来病入侵,动物防疫、检疫是维护国家生物安全的重要环节,加强出境检疫,保证动物、动物产品安全,有利于提高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维护出口信誉,打破贸易壁垒,使更多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更多的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扩大畜产品出口,带动畜牧业发展;再如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生的禽流感疫情,大家都深有体会,受此影响,养殖业蒙受巨大损失,交易受挫,因此只有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才能保证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落实,造福广大群众的一项福址。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复杂工程,它关系到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稳定,关系到公共卫生,与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它涉及到动物防疫、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动物疫病的监测、诊断、化验、动物防疫的监督;它涉及到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畜禽品种改良、养殖业结构的调整和科学管理技术的应用;它涉及到食品安全工作,兽药、兽药添加剂等等的监测、监督工作。它涉及的范围直接于养殖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直接于养殖户的利益密切相关,直接于市民的吃肉、食品安全密不可分……因此,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才能促进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让市民吃上“放心肉”。
为适应新阶段养殖业发展要求,国家逐步完善和健全中央、省、市、县、镇、村六级动物防疫体系。中央和省级侧重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制定控制、扑灭计划并组织实施,提供高端技术支持,市、县、镇、村负责辖区内动物防疫、检疫,通过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反应机制,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保障食品安全。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具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一项系统综合工作,特别是县及县级以下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那么如何加强其建设?首先,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机构建设和人员素质、技术的培训教育工作。由组织、人事、编制、劳动部门核定机构的编制,明确职能并将人员纳入财政全额核算管理,动物防疫机构应加强人员技术、职业道德的培训、教育,由于动物防疫机构人员是经常与动物“打交道”的工作,是较为脏且繁重的工作,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同时面临感染畜禽疫病的风险高、机率大,因此,教育从事动物防疫机构人员树立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思想,树立起全心全意为动物防疫建设服务的思想,一心一意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全面实行官方兽医制度。第二,加强体系硬件的建设。健全完善办公场所、配备相关办公设施,动物疫病、兽药及其添加剂等残留物都必须通过实验室进行监测、诊断,因此,县级以上机构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实验室,配齐中级职称以上1-3名为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做好动物疫病及残留物的监测、诊断,及时发现有关问题。第三,加强防疫监督管理。动物防疫监督的行政执法主体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列入公务员或参公单位管理,依法对动物引种、饲养、屠宰、加工、流通以及动物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全过程进行防疫监督管理,督促饲养户、经营者依法履行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规范、指导畜牧业发展。第四,建立和完善畜禽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实现动物及其产品全程监督,各部门各司其责,协调配合。加强对养殖场、养殖户、经营户的管理,建立网络管理系统,完善产、供、销档案,让畜禽真正拥有自己的二维码“身份证”,展示其从出生饲养、病疫、屠宰到运输、交易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同时建立一个综合反馈系统工程,及时反馈有关动物饲养、疫病、运输、流通、交易等信息,掌握相关信息资料。第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涉及范围广,内容多,涉及每个养殖户,关系到每个市民的食品安全,只有财政大力支持,才能保证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所需的正常工作经费及相关的配套经费,此外,积极探索引进社会第三方参与动物防疫、防疫监测及开展动物防疫评估。
总之,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关系到所在区域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关系每个养殖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关系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加强防疫体系建设,保障养殖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障动物及其产品安全供给,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造福天下百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