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立春的传统文化范文

立春的传统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立春的传统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立春的传统文化

第1篇:立春的传统文化范文

习俗1、糊春牛: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按传统的作法,由县政府(县衙)聘请纸扎能手好匠,于立春前到县城聚会,精心制作春牛图像。一般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纸,涂上颜料,一个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

2、打春牛:有用以桑木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专供“打春牛”风俗活动用的“牛”。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大小类似牛形状。上画四时八节,360日12时辰图纹。立春前一日,官民先于约定的农坛上祭祀。

3、迎春:为了迎春,先在县城郊区选择一片风水好地,搭起“春棚”准备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于集中人群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

4、游春、报春:迎春报喜后开始游春,各村各社的锣鼓队和仪仗队走在前边,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后边。边走边舞,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游行的队伍浩浩荡荡,十分壮观。游遍周围村庄,大街小巷。

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立春不仅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

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传统节日。

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

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的立春前,当人们准备热热闹闹迎接立春时,不料,瘟疫四起,使得所有人都传染上了一种说不出的疾病。这种病很怪,那模样真像喝醉了酒似的,个个都是头重脚轻,连抬抬手的力气也没有。

立春前一天,一个老道打扮的人来到了一个村庄。他见村庄里静得听不到鸡鸣狗叫,更不见有人走动,觉得奇怪万分。他连忙上前打听,中年人抬了一下眼皮,合着眼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全村人都得了一种像我这样的病。”

道人一连闯了几家,情形都是一样。道人也莫名其妙。于是,他来到村东头的一棵古树下,面南盘坐,挑起单掌,合眼静坐,口中念念有词。原来,他向南海的观世音菩萨祈求医治瘟疫的方法。这时候,已是第二天大清早了,道人从村中一家找到一只芦花大公鸡,拔下几根鸡毛,扎在了地上。

瘟疫解了,人们又过上了平静安乐的生活。从此,乡人便在立春这天啃吃几片萝卜,以求平安。“咬春”的习俗也就形成了,持续至今。

禁忌1、出嫁了的闺女不能回娘家。为什么呢?首先,春乃一年之始,古时女子出嫁便是婆家人了,那就不能把婆家的运气带回娘家。再者,春归娘家去,来年又一春,就是要再嫁人了。所有这些如今看来都是没有道理的说法,男女都有独立的人格,无需再去拘泥这些。春回娘家去,娘家婆家一样亲啦。

第2篇:立春的传统文化范文

2、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3、发展起源: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一说起源于桃符。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4、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5、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在铁十字架上又铸有艺术精美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第3篇:立春的传统文化范文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文化传统璀灿辉煌,传统节日异彩纷呈。传统节日、节气风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发展中华文化的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孩子们通过构建校本课程认识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并体验传统节日、节气,进而在经典诵读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终实现培养身体健壮、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具有中华文明自信的学生的育人目标。

一、诗意耕种,亲近自然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是流淌在历史岁月中的古老歌谣。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工业化、信息化主导的现代文明形态中,人们逐渐疏远了传统的农耕文化与文明。很多人都不知道七夕、重阳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不知道谷雨、芒种、寒露、霜降这些节气,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疏离。为扭转这一局面,我们以普及耕种知识为起点,研究农耕活动内容,开展以“二十四节气”为节点的主题式耕种体验活动,促进学生身体、人格的健康健全发展。

(一)开展种植活动,让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美好

学校开展的种植活动注重将科学课与劳技课相统筹,学生吟诵着“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在学校的“开心农场”里种下果树苗、点下牵牛花种、撒下青菜种……学生可自由组合分小组承包。每组由小组长分配任务,浇水、施肥、松土、间苗、灭虫等,这样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基础的劳作技能、体验耕种的喜悦,给生活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的孩子多提供一些亲近自然与土地的机会。当孩子们看到播种的菜籽在自己的呵护下发芽出土,看到细如蚂蚁触角的小苗一天天长成绿油油的青菜时,他们会由衷地感叹生命的奇妙。更重要的是,种植活动培养了孩子们呵护生命、爱护花草的责任感,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协作的能力,大家在耕种过程中学会了发现、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

(二)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共享自我成长的乐趣

白露过后,学校组织学生走进“梦田农场”,帮助农民收花生。当孩子们来到花生地,看到丰收的景象,充满好奇,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在收花生的过程中,学生们秩序井然,拔得起劲、摘得仔细,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在劳动中,孩子们却热得满脸是汗,有的还吟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来。孩子们在品尝劳动的快乐时,懂得了要珍惜劳动成果、不浪费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寒露过后,学校又组织学生们一起去挖红薯。在主持人激情澎湃地布置任务后,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生龙活虎地奔向自己的责任区域。他们或用铲子挖掘,或互相协作拖拔红薯秧。他们在劳动中分享快乐、学会感恩、收获成长。

在丰富的农耕活动中,学生们发现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关于天时: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小满芝麻芒种谷,过了冬至种大黍。关于地利:黄土变黑土,多打两石五;秋后不深耕,来年虫子生;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关于人事:地尽其力田不荒,合理密植多打粮;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甘薯收。孩子们吟诵着、劳动着,心中油然升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建构课程,传承经典

学校开展了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春节”为节点的主题式研究活动,课程分为《清明春雨》《夏至纵歌》《秋思绵绵》《冬日恋歌》4个单元,共24个篇目,对应24个节气。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不是来源于教材,而是自己围绕节日、节气进行构建与探索,挖掘民俗活动的丰富内涵。如在《清明春雨》一章中,一是要探究清明由来,认识晋国名臣介子推,了解介子推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高风亮节。二是制作家史。孩子们手工制作纸花,拟制挽联纪念祖先;制作“家族树”、续写家谱,了解自己的家族文化,挖掘潜藏在自己家族血液中艰苦奋斗、生生不息的精神。由此学生初步形成尊亲敬祖、孝老敬贤的传统伦理观念。三是继承英烈遗志,践行家国梦想。“烈士陵园英雄小传”的写作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们追念先辈和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了解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迹,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种下“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种子。比如,子剑同学的《清明》就记录了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

清 明

天阴浓雾醇,

回乡扫墓尘。

夜来思先辈,

哀思悼英魂。

学校开发的“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通过开展丰富的传统民俗活动、挖掘民俗活动的文化渊源,寓德育于生活。

三、诗意经典,弘扬文化

为了深入开发“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达成文化育人的目标,学校派教师分赴焦作、石家庄、鄂尔多斯等地参加新教育年会,购买有关教育著作,开展校内论坛,聘请专家到学校指导工作。结合“二十四节气”开展了“听风沐雨过清明”“中秋诗会”“我们的端午节”等经典诵读活动和“青青园中葵”等系列晨诵活动。

(一)经典诵读

学生诵读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经典古诗文。立春,学生读“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雨水,学生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惊蛰,学生读“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春分,学生读“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学生用节气诗闪亮每一个日子,诗意地行走于四季的轮回与更替之中。学生在经典诵读中亲近母语,亲近文学经典,不断升华爱国情感。

(二)闯关激趣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让孩子们爱读、乐背,老们想了很多办法。闫老师的晋级闯关就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晋级闯关活动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摘选有关某一节日节气的诗歌。然后,开展经典诗文诵读积累活动――“节日节气经典古诗文积累大闯关”,以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为三关,每关设固定字数的经典诗文积累为过级挑战,逐级晋升。闯关游戏吸引着孩子们热情主动地参与经典诗文的积累与感悟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诗歌的魅力、节气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仿写创编

开展“我是小诗人”活动,结合节日节气及物候特征仿写自创诗歌,逐步回望汉语魅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文化底蕴。现撷取几颗稚嫩的“果实”,以飨读者。

小暑・农家乐

温风汩汩挟热浪,

荷塘漾漾采藕忙。

农家声声碾稻谷,

消夏口口新米香。

处暑・观小儿吃西瓜

处暑正午流火天,

空调屋内也流汗。

最妙小儿吃西瓜,

飞涎三尺湿肚圆。

第4篇:立春的传统文化范文

春晖行动是共青团贵州省委于2004年发起的一项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文明,反哺故土亲人”,充分发挥“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激发赤子情怀,感召游子返乡,共同促进家乡经济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2011年5月,时任国家副主席在贵州视察工作时,对贵州开展的春晖行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共青团贵州省委发起倡导开展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动员组织广大在外游子参加家乡扶贫开发的春晖行动,有特色有实效,要继续坚持和推广。”随后,共青团贵州省委认真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在加强组织领导、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服务载体、强化品牌塑造等方面下“苦功”,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

春晖行动实施11年来,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共有45000多名春晖使者创造了人人参与式、资源组合式、精准对接式、精神扶贫式等春晖扶贫公益模式,为家乡扶贫事业贡献力量。

创新扶贫工作新模式

春晖行动用情感纽带感召游子反哺家乡,通过礼聘春晖使者实施扶贫项目,不断探索和创新扶贫工作新模式。

春晖扶贫是一种人人参与式扶贫。春晖行动利用情感的纽带把家乡走出去的能人感召回来,把大批有志回报家乡、反哺故土的有识之士礼聘为春晖使者,分别担任镇(村)经济、文化、法律、科技顾问或名誉村支书、村主任。这种人人参与式扶贫体现出的“自己人效应”,大大拉近了春晖使者与扶贫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降低了外来资源进入的心理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了扶贫资源的使用效率,激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

大学生春晖使者吕琦、吕庆称、陈蕊、刘家艳为解决家乡群众出行难问题,四处寻求帮助、申报项目,最后筹集到97.9万元为家乡修建了一条出山路、致富路。农民工杨文学用8年在外当“背兜”攒下的的13万元回乡修路,带动无数人参与扶贫行动……

春晖扶贫是一种资源组合式扶贫。春晖扶贫依托共青团自上而下完整的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团组织的组织功能,以社会化动员方式进行社会资源整合,打出一整套扶贫工作“组合拳”。

桐梓县天坪乡实施“春晖家园计划”项目,沿岩村石敢当村民组公路维修改造工程总投资15.53万元,由贵州省春晖行动发展基金会出资5万元,春晖使者李献波出资2万元,社会募集资金3.5万元,县直机关挂帮单位捐助资金1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53万元并投工投劳折合资金2.5万元共同建成。这条路不仅解决了当地2000余人的出行难问题,还促进了沿岩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春晖使者李献波说:“这种由贵州省春晖行动发展基金会、春晖使者、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当地党政部门、受益群众‘五位一体’共同出资实施项目的公益联动模式,使春晖公益项目真正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春晖扶贫是一种精准式扶贫。春晖行动充分发挥了春晖使者分布广泛,熟悉家乡情况的优势,广泛动员春晖使者深入贫困乡村了解扶贫信息,协助家乡找准“贫困病症”,开出脱贫诊断处方。通过春晖使者带来的信息、技术优势和其整合的资源相互联动,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贫困农户精准化扶持,缩短贫困地区与外部市场的时空距离,增强了扶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瓮安县成立春晖助学协会,号召乡友捐资助学,一次活动就募集春晖助学金过千万元。春晖健步行计划5年内整合爱心企业赞助资金2000万元,将在全省范围内帮助1000名家庭贫困的骨科患者完成手术,达到“站立一人,扶贫一家”的目标。

春晖扶贫是一种精神式扶贫。春晖行动在实施一系列扶贫项目的实践过程中,坚持把物质扶持与精神扶贫统一起来,组成春晖演讲团在全国各地进行春晖理念和春晖使者事迹宣讲,开展春晖感恩教育,传播春晖行动正能量。同时,以春晖大学堂作为道德传播阵地,通过邀请国内著名的国学大师、学者作关于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公益国学讲座,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春晖行动有效融合,启迪思维、滋养心灵,从大众化层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独特的“春晖模式”。春晖大学堂首席文化顾问成中英教授说:“春晖行动把对父母、亲人的爱,升华到对社会的爱、对民族的爱、对国家的爱、对人类的爱,意义非常重大。”

不断发展结硕果

桐梓县天坪乡沿岩村石敢当村民组修建起一条只有1公里长的路,然而这1公里的路当地群众却梦想了好几十年,是春晖行动让他们梦想成真。谈到春晖行动,当地群众妇孺皆知。跟泥土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村民罗玉全说:“春晖行动是团省委发起的一项公益活动,是来帮助我们老百姓发展致富的,就是动员、组织家乡在外游子回来支持村里发展,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是个好事情。”很难想象,像他这样大字不识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人,却能够将春晖行动解释得这么清楚。

有了这条水泥硬化路,依托桐梓县背靠重庆、四川的地理优势,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到沿岩村避暑,村里很多外出务工者都回来发展乡村旅游。村民张启华夫妇一直在外打工,知道家乡的路已经修通后立即返乡创业。罗玉全看到村里路修通后农家乐发展起来,就修建了三亩鱼塘养鱼,现在鱼塘里最大的鱼已经有两斤多重,“春晖路”让当地群众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我一定会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和优越的学习环境,学好本领回报社会,不辜负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我的帮助与期望,将来不管从事什么职业,身在何方,都会为社会、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一位学生在获得春晖公益助学金后如是说。

春晖行动开展至今,从无到有,从一项活动发展为一项知名的公益品牌,从一项活动发展为一项蓬勃发展的长久事业。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与贵州扶贫攻坚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作了巨大的努力和探索。

第5篇:立春的传统文化范文

(一)日晷和一天分段

在我国古时期,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天是从黎明到次日黎明为一天。先贤在地面竖立直杆,制成第一代地平日晷,晴日晷针日影最短的时刻为午时正,将白昼分为上半天和下半天,黑夜分为上半夜和下半夜,至今仍有部分居民习用这种方法.后来将晷面改进成跟地球赤道平面相平行的第二代单面赤道日晷和双面赤道日晷——春分到秋分日光照在日晷的北面,秋分到次年的春分照在日晷的南面,将白昼以日影角度划分为6个时辰。 (二)时节日晷和一年的分段

公元前46年采用儒略历时,曾计划以冬至为元旦,但囿于以朔日为起点的旧习俗,所以延误了10天,(当时冬至在朔日前10天),在地球近日点附近,沿用至今。格里历依序数称为第一至第四季度(汉语可省去“第”字)。

埃塞俄比亚历等阿拉伯国家以秋分(格里历9月23日)为年首。 笔者用现代天文、地理及数学知识,研究开发出经纬线角度量化、定位准确的实用新型专利、第四代日晷《赤道日晷与回归线日晷组合》科普文化景点兼装饰品,专利号:zl00251258.0,时间和节气更为准确,可用不锈钢管为主制成豪华型,也可用瓷砖或塑料为主制成普及型,同时又是小学《自然》、中学《地理》的新颖教具,可用于每天有数小时日照的南纬66度到北纬66度广大地域,赤道日晷为平面圆环状,光线通过圆心的太极八卦璇玑板三角孔,在经线上显示当地时间(跟北京时间相对照),在纬线上显示二十四节气、黄道十二宫(英汉名、古代名对照)及其公历日期,中西融会,沟通古今,形象地演示天体的运行规律,普及天文、地理和历法科学知识,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启迪智慧,创导人与自然和谐,指导工农业生产和医学保健,提高所在地的知名度,吸引中外游客。向海内外推广传统文化的日晷,具有极大的商机。

第6篇:立春的传统文化范文

形神兼顾,重在养神

就养生学的范畴而言,形,指形体,包括了人体的皮肉、筋骨、脉络、脏腑及充盈其间的精血,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外壳;神,指人体的精神思维活动,包括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内在主宰。形神之间的关系,恰如魏晋时著名养生家嵇康所言:“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养生论》)。

然而,主张形神共养,绝不意味着把形、神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事实上就总体而言,中国养生学从来都视养神为首务,正所谓“太上养神,其次养形”(《艺文类聚・养生》)。先秦时期道家学说的创始人,无论老子或是庄子,他们都十分强调“神”的内在主宰作用。《黄帝内经》同样一方面主张“形神兼顾”;另一方面又观点鲜明地提出了“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的口号,主张“养神为先”。

虚静养神,开发潜能

祖国养生学向来认为要通过“养神”来保养和提升人的内在生命力。与此相适应,一种极具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也就破土萌芽了,这就是以“清虚静笃”作为内在生命力自我提升的主要手段。这种方法,首先肇端于先秦时期的老庄哲学。

考察中国养生文化中的“虚静养神”学说,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同一味诉诸体力消耗的运动养生方法不同,“虚静养神”理论更注意于人的意念守情、恬淡虚无,在尽可能排除内外干扰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逼近生命活动的低耗高能状态,以便从根本上改变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不协调状况,达到却病延年和发挥人体内在潜能的目的。

从文化史的观点来看,“虚静”不但是古人追求内在生命力自我提升的一种有效手段,而且也是传统哲学,特别是道、释和宋明理学观照外物、修身养性的主要方法。佛家也是在“禅性”状态中观照世界的。既然虚静状态是诱发直觉顿悟思维的一个主要条件,那么它就自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审美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家都特别讲究写诗作画前清心静虚。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认为人和自然都是“气”的产物,人处在天地之间,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只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存在。纵向考察中国养生文化史可以发现,顺应自然的养生理论大致包含以下两重含义:

顺应自然界阴阳变化《黄帝内经》中所说的“法于阴阳,调于四时”和“因时之序”,都表达了这种意思。其次,养生者还应注意昼夜晨昏的调护。“天道自然”的思想观念肇端于老庄哲学,《老子》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黄帝内经》汲取了老庄哲学中“道法自然”的思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地有五理(五行化育之理),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唯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道教养生家大多认为人体必须仿效天地运动的形式和时机来进行养生活动。

“天道自然”作为中国古代一条影响极广的哲理,它就盘根错节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不但与养生理论和实践有着渗透交叉关系,而且艺术审美领域也同样为其根须所及。

修身养性,治国安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生从来就不局限于研究机体本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而总是与道德品性修养,以及治国安邦之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吕氏春秋・先己》篇中提到:“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揉合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和道家修身养性的理论在内,因而具有极为丰厚的文化内涵。

倘若说,儒家学说只是通过“养性”为中介,间接地把“养生”与“治国”统一在一起的话,那么道家学说则无需任何形式的中介物,便直接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到自己的理论框架之中。

首先,在道家学说中,养生被视为治国的基础。老子就说过:“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十三章)”庄子对此更进一层,明确提出了“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庄子・天地》)”的责问。

其次,道家养生的方法,往往可以直接用作治国之道。“清静”的养生之道,在道家看来就非常适宜于治国。老子曾经反复强调说:“我好静而民自正”、“清静为天下正”,主张只有“清静”才是治国的最好方法,认为政治上的纷扰躁动乃是治国的大忌。

因地制宜,性命双修

正视养生的客观因素所谓客观因素,实际上包括人的先天遗传,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祖国养生学认为上述条件与人的健康长寿有着直接的关系。如《吕氏春秋》中就已经论述了水质与健康的关系:“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与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与伛人。”东汉五充在《论衡》中也明确提出了人的寿夭取决于禀受父母先天之气的强弱,他说:“夫禀气渥则体强,体强则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命短。”

应当看到,注重客观因素在健康长寿中的作用并不是中华养生学的最大特点。事实上,中华养生学所关注的重点完全是如何在已然的客观条件中去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便达到却病延年的养生目的。

主动调养 在传统饮食养生方面,有寓医于食、辨证用膳等系统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中医学更可谓博大精深;气功调摄也是一种改变人体素质的行之有效的手段,有助于培养人体真元之气。

改造自然 我国古代养生家大多十分重视自然环境的选择和改造。清代养生家曹慈山曾“辟园林于城中,池馆相望,有白皮古松数十株,风涛倾耳,如置身岩壑……至九十余乃终。”他十分重视在自然环境中创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小气候”。

第7篇:立春的传统文化范文

二十四节气是从古代沿用至今的一组节令,用以表征一年中天文、季节、气候与农事的关系,它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二十四节气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最初只有夏至和冬至2个节气。到春秋时期,又定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随后又增加了春分、秋分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到了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一书中,节气又演变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8个节气。后来,人们又根据日、月的运行位置以及天气变化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均分为了二十四个节气,并命名了每一个节气。后来,随着对历法的不断改进,在西汉《淮南子》一书中记载的二十四节气,已与我们今天沿用的二十四节气完全一样了。

在这二十四节气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用来反映四季变化的,其中前4个反映了四季的开始,后4个则反映了太阳高度的变化;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和大寒反映气温的变化,表示不同时期的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的是降水的变化,表示了降雨和降雪的时间和程度;白露、寒露和霜降反映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小满、芒种反映的是作物的成熟和收成状况;惊蛰和清明则反映了自然物候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智慧。我们后人在享用先人的文化遗产时,也不由得钦佩先人的创造力。

在中国还流传着一首颇具文学色彩的《二十四节气歌》,即: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沾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捧雪飘空交大寒。

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二十四节气也出现在很多古代诗词中,就让我们跟着经典诗词的韵律,开启一次二十四节气之旅吧。

立春

每年公历的2月4日前后,太阳运行到黄经315度附近,即为立春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在中国文化中,立春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开始。农谚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立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

立春作为节令早在春秋时就有了。当时一年中只有八个节气,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到了《礼记・月令》一书和西汉刘安所编纂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才有二十四节气的记载。在汉代以前,历法曾多次变革,那时立春被定为春节(并非岁首),直到民国时期,春节被定为每年的正月初一,立春则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流传至今。

在立春之日,入夜后仰望星空,可以看到北斗七星的斗柄正好指向东北。

立春时节有许多风俗。在陕西长安、关中地区,人们喜欢佩燕子,即用彩绸剪成燕子的形状戴在胸前,寓意幸福吉祥;而在铜川一带,则在小孩的帽子上缝上布制的公鸡,祝愿“春吉(鸡)”。在古代民间,挂春幡、贴宜春字画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送春牛图、糊春牛、打春牛以及迎春、啃春等活动也是百姓们迎接春天的重要方式。

雨水

每年公历的2月19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的330度附近,即为雨水节气。雨水,意味着降雨就要开始。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较为寒冷,只见雪花而雨水稀少。到这一节气之后,气温会升至零度之上,并开始有了淅沥的雨水。

民间常有“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的说法,这说明雨水这一节气对于农业生产非常重要。春天正是农家备耕的时节,雨水的丰盈与否与作物的长势关系密切,因此也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雨水时节没有太多的农活要做。舞龙灯、舞狮子、唱大戏等活动仍在轮番上演,大家仍处在过年的兴奋之中。元宵节一般也在这一节气前后。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夜谓之宵,故名元宵节。这一日,民间有观花灯、吃元宵的习俗。

雨水节气一过,农家便开始忙着春耕了。

惊蛰

每年公历的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的345度左右,即为惊蛰节气。蛰,意为“藏”,到了这一节气,春雷渐至,大地回暖,冬眠的动物陆续酲来,田间的春耕开始了。

惊蛰与人们常说的“二月二,龙抬头”有着密切的关切。《易经》中说,二月二这一天之前,虽然已属春天,但仍蜇伏着,称之为“潜龙在渊”。而这一天之后,阳气上升,春意隐现,故称为“见龙在田”。这也说明,龙出现了,一切开始崭露头角。有人相信,到每年农历的二月二这一天,二十八宿中的“龙”――东宫七宿所组成的一个龙形的星座,其类似龙角的部分就会仰起。

龙抬头后,惊蛰雷动,各种虫蝎都出来了,所以很多地方都有炒蝎豆的风俗,其实就是炒黄豆,寓意炒死对作物有害的毒虫以除害。但也有一些地方炒的是玉米、糯米以及麦子等。而在云南傣族和广西仡佬族居住的一些地区,炒制的则是真正的虫子。

在惊蛰时节,老百姓们也喜欢吃梨,寓意着远离虫害和疾病。

春分

每年公历的3月21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的0度。是日,地球上的白天和黑夜平分,即为春分节气。另一种说法认为,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而这一节气正好在春季的中间,故为春分。春分之后,阳光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

俗语说:“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过了春分,便是“一场春雨一场暖”,这也意味着春管、春耕、春种即将进入最繁忙的阶段。为了让作物有良好的长势,这时的田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古代的春分时节,有人会挨家挨户地送春牛图。他们在红纸或是黄纸上印上全年的农历节气以及农夫耕地图,在每户人家门口说唱,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的话,直到主人给钱为止,俗称说春,而说春人则称为春官。

粘雀子嘴也是老百姓们常有的春分活动。这一天,农民们在家里吃汤圆,还把不包馅料的汤圆用竹杆叉起来,立到田边地坎,称为粘雀子嘴,以免雀子来吃庄稼。

放风筝也是春分时必有的活动。无论大人、小孩,都会来到空旷的地方放风筝。他们所放的风筝也样式各异,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等,大的有两米长,小的也有两、三尺。这些风筝可以在市场上买到,但大多都是自家糊制的。人们放飞的不仅是一年春来到的美好心情,更有期盼来年风调雨顺,作物大丰收的美好祝愿。

在春分,老百姓们开始扫墓祭祖,也称为春祭。扫墓开始前,先要在祠堂进行祭祖仪式,然后扫祭远祖墓,最后分房扫各房祖墓。大部分客家地区的扫墓都是从春分或是更早一些开始的,直到清明才结束。

“竖蛋”是春分时节最为有趣的活动。人们选择一个光滑、新鲜的鸡蛋,轻轻地在桌子上竖起来,虽然很难做到,但依然有很多人成功地竖起了鸡蛋。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传唱千年的诗句道出了清明这一节气的独有特点。每年公历的4月5日前后,太阳运行到黄经的15度时,即为清明节气。清明位于仲春与暮春之交,《岁时百问》中说道:“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从农业生产上来看,清明时节,气温回升,雨量增多,正是春耕的大好时光,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农谚。

但是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又有着特殊的含义。按照旧俗,在这一天,人们都要带上酒食、果品和纸钱等,来到故去的亲人墓前清扫、祭奠。直到现在,这一习俗仍在沿用。

此外,在清明的前一、两天,是为寒食节。在这一天,百姓们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为了防止寒食伤身,这一天也有许多传统的体育活动用以锻炼身体,比如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放风筝等。

谷雨

每年公历的4月20日前后,太阳运行到黄经的30度时,即为谷雨节气。这是中国文化中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日,柳絮飞扬、牡丹吐蕊,初夏将至。这时天气温和,雨水更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影响非常大。

对于渔家而言,谷雨的到来意味着海水回暖,鱼行浅海,是渔家出海捕鱼的好日子。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渔民们在这一天都要进行海祭,以祈求海神的保佑。时至今日,在山东荣城一带,这一习俗仍非常流行。

此外,在西北地区也有洗桃花水浴(旧称谷雨时的河水为桃花水)以避祸消灾的习俗;而山西、山东一带还有贴“禁蝎”符的习俗,以驱除害虫、保佑作物丰收;而在南方,谷雨时节摘茶、饮茶则是这一节气必不可少的活动。

“谷雨三朝看牡丹”,赏牡丹也是这一时节重要的娱乐活动。现在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多在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欣赏。

立夏

每年公历的5月5日或6日,太阳运行到黄经的45度时,即为立夏节气。这之后,雨水和雨天更多了,夏收作物也进入了生长后期,而水稻栽插和其它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大忙时期。

立夏的很多习俗都与“吃”有关,如吃由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和白粳米同煮而成的“立夏饭”;闽南地区吃掺入海虾的面条(“虾”与“夏”同音,虾煮熟后变红,寓意吉祥);湖南长沙食用掺有豆腐干、蒜苗、猪肉和笋丁的米粉糊(称为“立夏糊”);在湖北一些地方还有食用草莓的习俗吃“乌江饭”则是江浙、两湖、江西和安徽等地的古老习俗。而在北方,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故北方人在立夏时喜好吃夏饼、面饼和春卷等等。

虽然全国各地吃法不同,但“立夏蛋”却是最为经典的立夏小吃。用红茶或是胡桃壳煮的蛋,称

小满

每年公历的5月20日或21日,太阳运行到黄经的60度时,即为小满节气。此时,大量降雨出现,夏收作物已成熟或接近成熟,春播作物生长旺盛,而秋收作物则播种在即。由于大麦、冬小麦等籽粒渐渐长大,但尚未饱满,故称为“小满”。

旧时,用水车车水排灌为农事中的大事。在海宁一带,小满之前便有“抢水”仪式。他们确定好“抢水”日期后,便在当日黎明群体出动,燃起火把,在水车的车基上放上麦糕、麦饼、麦团,之后踏上水车、引水入田。

在一些地方,还有祭车神的民俗。在车水之前,在车基上放置鱼肉、香烛等进行祭拜,并且摆上一杯白水,在祭拜时将其泼入田中,寓意水源涌旺。

小满前后也是吃苦菜的季节。这时的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是老百姓饭前的常备菜肴。当年中国工农时常以苦菜充饥,借此度过了种种艰难困苦,故而在一些地方苦菜又称为“菜”。

芒种

每年公历的6月6日或7日,太阳运行到黄经的75度时,即为芒种节气。这一节气之后是我国华南、东南地区一年中降水最多的时节,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陆续进入梅雨季节。这时,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的种子已经成熟,需要抢收;而晚谷、黍等夏季作物又需要播种,故而这时是最为农忙的时候,故又称为“忙种”。

芒种时节,百花开始凋零,在民间又有祭祀花神的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又感激花神,盼望来年再会。

在皖南地区,有“安苗”的习俗。每到芒种时节,家家户户都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谷物、瓜果、蔬菜、家畜等形状,并沾上蔬菜汁,作为祭祀品,祈求五谷丰登、平安吉祥。

这一时节也是南方梅子成熟的季节,但由于新鲜的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入口,故而南方人常在这个时节煮青梅食用。

夏至

每年公历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运行到黄经的90度时,即为夏至节气。据《恪遵度宪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日夏至。至者,极也。”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夏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

过了夏至,由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因而午后到傍晚常易形成雷雨天气,但来去很快。此时,我国南方的大部分区域的农作物生长非常旺盛,而北方的草原牧区则开始了水草丰满的黄金季节。

夏至后,天气开始进入伏日。伏日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一直到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结束。在伏日里,人们容易食欲不振,较往日消瘦,谓之“苦夏”,或“枯夏”。在山东,有的地方则食用生黄瓜和煮鸡蛋来防治“苦夏”。

由于夏季炎热,大家就想出了许多办法来消暑。如苏州一带好喝“七家茶”,小孩子要吃“猫狗饭”,同时多吃冷食、瓜果、酸梅汤等。而此时的西瓜、苦瓜也是消暑佳品。除了食品,雨伞、扇子、凉帽、竹席甚至瓷枕、竹枕都成为了防暑用具。此外,凉亭赏夏也是在盛夏时节的一项防暑活动。而且,夏日的水边也成为人们消暑的好去处,游泳戏水让人们在炎炎夏日中也一样尽兴。

小暑

每年公历的7月7日或8日,太阳运行到黄经的105度时,即为小暑节气。小暑是相对于大暑而言的,此时并非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而为小暑。这时的气温相对较高,农作物生长得也最快,而旱、涝、风灾也是较为严重的时期,抢收抢种、防旱排涝是这一节气中主要的农事活动。

过去民间在小暑时有“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并且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由于进入伏天,民间还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之说,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是代表喜庆圆满的,再加上煮鸡蛋、水面、炒面,以及鲜藕和各色瓜果蔬菜等,给人们在夏日里带来丝丝惬意。

大暑

在每年公历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运行到黄经的120度时,也就是大暑节气。顾名思义,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这时日照最强,气温最高,雨水和雷暴也是家常便饭。由于雨水多,易形成洪水,所以大暑时节不仅要防暑,还要防汛。农谚“禾到大暑日夜黄”,及时收获早稻,不仅可以在暴风雨中减少损失,也可以为晚稻的种植争取足够的时间。

大暑气候炎热,酷热多雨,而西瓜、绿豆汤、酸梅汁则是消暑必不可少的食材。

炎炎大暑,却是茉莉、荷花盛开的季节,馨香沁人的茉莉,再加上娇艳欲滴的荷花,让人们在灼热难耐的夏日中也能感受到自然之美。在乡野田间、茶余饭后,斗蟋蟀也是一项有趣的娱乐项目。

立秋

每年公历的8月8日或9日,太阳运行到黄经的135度时,即为立秋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宣告酷暑离去,秋之将至,也表示草木开始孕育结果了。此时早稻收割,晚稻宜栽,秋作物开始进入重要的生长发育期。

进入立秋后,天高气爽,月明风清,天气一天天地开始转凉。但由于盛夏刚过,余温犹在,“秋老虎”的威力仍然不减。

在古代立秋之日,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郊外祭祀迎秋,并开始操练士兵以保家卫国。此外,不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会在立秋收成之后挑选一个黄道吉日,用以祭拜上苍和祈求祖先庇佑,并且尝试新米,以庆祝五谷丰收。此外,啃秋(主要是啃西瓜、香瓜、山芋、玉米等)、咬秋(包饺子)、吃秋桃也是人们庆祝立秋的习俗。

经过了炎热的夏天,秋风乍起,人们便会胃口大开,以补偿夏天的损失,于是便有了“贴秋膘”一说,这在河北、北京一带非常盛行,而补的食物则多为肉类,如炖鸡、烤肉、烧鱼等等。

处暑

每年公历的8月23日前后,太阳运行到黄经的150度时,即为处暑节气。“处”意为躲藏、终止,这也表明了夏天的结束,以及气候由炎热开始转向凉爽,此时黍、稷、稻、粱等农作物开始成熟。

进入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祝“中元节”等祭祖活动。而此时秋高气爽,也正是秋游的好时节,民间常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正是体现了“迎秋”之意。

对于沿海的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开渔的时候,在浙江沿海,每年都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时候举办隆重的开渔节,欢送渔民出海。而正是在这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可以品尝到多种多样的美味海鲜。

在民间,处暑也有吃鸭子的习俗。鸭子味甘性凉,正是当季的好食品。直到现在,北京一带仍保留着这一传统。

白露

每年公历的9月8日前后,太阳运行到黄经的165度左右,即为白露节气。这是个典型的秋天节气。随着天气转凉,空气中的水蒸气夜晚时会在草木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即为白露,这实质上说的是昼夜温差很大。

从农业的角度来说,这时全国各地的庄稼大都成熟,丰收在望;而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冬小麦已开始播种,下一个农忙季节又将到来。

白露时节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就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除了白露,太湖附近的人们还会在正月初八、清明和七月初七举办祭禹王的香会,不过祭祀仍以清明和白露时节为主。除此之外,他们还要拜祭土地神、花神、门神、姜太公等等。在福州一带,人们还好吃龙眼,据说白露时节吃龙眼可大补身体。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而白露米酒和白露清茶则是南京一带必备的饮料。

秋分

每年公历的9月23日前后,太阳运行到黄经的180度左右,即为秋分节气。与春分一样,秋分这一天的白天和黑夜各为12小时。同时,中国传统上以立秋为秋天的开始,霜降为秋天结束,秋分恰好位于中间,故此为秋分的另一层含义。

秋分时,深秋还未来临,不过夜晚逐渐延长的现象更加明显,昼夜温差越来越大,气温也不断地下降,正是“一场秋雨一场凉”。由于气温下降较快,这时的农活就显得非常繁重,既要抢收秋收作物,又要早播冬季作物,故而有“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的农谚了。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秋天的天空明净清透,月明星现,正是赏月的好时节,不过后来这赏月的好时节被中秋节抢去了。但与赏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却一直流传至今,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同春分一样,秋分“竖蛋”的游戏也是人们喜欢的娱乐项目之一,民间也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寒露

每年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太阳运行到黄经的195度左右,即为寒露节气。顾名思义,此时的气温更低于白露时节了。如果说白露时沿有余暑,那么到了寒露时,天气则开始由凉转冷了。此时,华南地区雨量减少,而东部则是雨水绵绵,雾霾盛行,这对于秋后农作物的生长极为不利。

尽管天气转冷,但寒露仍适合外出运动,这段时间恰逢重阳节,更是人们登高望远、遍插茱萸以及赏秋菊的好时节。

每年的9至10月份,正是螃蟹肥美之时,所以有食家言“秋天以吃螃蟹为最隆重之事”。《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曾写过“螃蟹咏”,正是应此景: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除螃蟹外,寒露蜜桃这种北方晚熟的桃子,也是大家颇为喜爱的水果。

霜降

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或24日,太阳运行到黄经的210度左右,即为霜降节气。此后,天气较寒露更为寒冷,动物或开始冬眠、或开始为过冬储存食物。

随着霜降的到来,北方大部分区域的秋收已经结束,而南方则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秋忙,其它的草木也开始变黄,大地呈现出一片深秋景象。

在古代,立春之日为开兵之时,秋分之日为练兵之时,而霜降则是收兵之时。所以霜降前夕,官员们都要全副武装,进行收兵仪式,以戒除不祥、保障太平。而黄河以北的老百姓们则会在这一天买柿子和苹果,意为事事平安;商人们则会把栗子和柿子放在一起,图个“利市”。

霜降也有美景,诗云“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过后,枫树、黄栌树的叶子在秋霜中变成红色和黄色,漫山遍野、如火如锦,艳丽怡人,于是人们会三五成群,登山赏叶。

立冬

每年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太阳运行到黄经的225度左右,即为立冬节气。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东北地区大地封冻,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的秋收已接近尾声;江南地区正在抢种晚冬麦;而华南却是种麦的最佳时期。

立冬,不仅是中国文化中冬季到来的标志,还曾被视为历年之首。如农历十月初十的“十月节”就是哈尼族人各项节日中最为盛大的一个,每到立冬,家家户户做糯米粑,酿美酒,欢歌笑语庆佳节。

在食俗方面,北方人喜欢在立冬之日吃饺子,意为秋冬之交;浙江绍兴则是开酿黄酒之日,同时还要祭祀酒神,祈求福祉;而湖南等一些地区则会熏制腊肉。

小雪

每年公历的11月22日或23日,太阳运行到黄经的240度左右,即为小雪节气。小雪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事进入冬季管理阶段。这时偶尔会有飘雪,但雪量很小,而且通常由于天气还不太冷,雪边下边化,称为“湿雪”;有时还会雨雪同下,是为“雨夹雪”;还有时会降下如米粒大小的冰粒,称为“米雪”。

北方小雪过后,果农们要开始为果树修枝,以草秸包扎株干,防止果树受冻;而一些过冬用的蔬菜则用地窖或是土埋的方式进行保存。南方的大部分地区,在这个节气就开始准备过冬用品了,如御寒的衣物、手炉、棉帘等。

大雪

每年公历的12月7日或8日,太阳运行到黄经的255度左右,即为大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大雪节气,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天气则更冷。它与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直接反映降水程度。这时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温度都降到了零度以下。

大雪覆盖在地面,可以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同时雪化后的融水又可以增加土壤的水含量,可以给作物的春季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在雪水中含有较丰富的氮化物,可以当作肥料,故而有“瑞雪兆丰年”之说。

有农谚说“大雪纷纷是旱年,造塘修仓莫等闲”。冬日里男人们加紧兴修水道或积肥造肥,妇女们则三五成群地做起针线活。

由于天气寒冷,人们户外的活动明显减少,但滑冰、滑雪、打雪仗、堆雪人等户外运动仍是非常常见的冬季活动。

冬至

每年公历的12月22日或23日,太阳运行到黄经的270度左右,即为冬至节气。古人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日冬至。”从天文学角度看,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的白昼逐渐变长。冬至过后,全国各地都进人了一年当中最寒冷的阶段,即开始进人数九寒天。

冬至过节始于汉代,盛于唐宋。在汉代,冬至这一天要全国放假,大家走亲访友、相馈美食;在唐宋时期,冬至这一天皇帝要率领百官们到郊外进行祭天大典,而百姓们则在这一天向父母尊长参拜。在古人眼中,“冬至大如年”。

冬至还有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如在山东济南等地,官府庆贺冬至如庆春节;有的地区的官员们还举行酒会,画“消寒图”;有的地区的老百姓画“九九图”,同时亲朋好友们还会互赠保暖用具。

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冬至中午要祭拜祖先,有些名门大族甚至会开宗庙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这与清明时的祭祖合称为“春冬二祭”。在台湾地区则有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他们用糯米粉捏出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福禄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熟,用以祭祖。冬至祭祖在台湾一直流传至今。

冬至的饮食习俗在各地也各有千秋。北方吃馄饨,西北吃水饺,江浙一带则吃汤圆和麻糍。在北方的一些地区,在冬至还有吃羊肉的习俗。

小寒

每年公历的1月6日左右,太阳运行到黄经的285度左右,即为小寒节气。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还没有进入全年中最冷的“三九”天,并且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故称为小寒。

在黑龙江北部,气温可以低到零下40度左右,可谓滴水成冰;秦岭、淮河一带的平均气温则在零度左右。最暖的地方当属南方的一些地区,1月份的平均气温在12度左右甚至更高,所以一些热带水果仍可以正常生长。

大寒

每年公历的1月20日左右,太阳运行到黄经的300度左右,即为大寒节气。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也是全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大寒位于“四九”天,雨雪量是全年最多的。寒潮频繁南下,大风、低温、降雪常常造访,就连河水上的冰层也是最厚实的。

大寒节气经常与我国的除夕、春节连在一起,是百姓们忙着置办各种年货的时候。除了准备过年,大寒节气里还有一个重要的日子――腊八节,即阴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人们都会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的腊八粥。在北方的部分地区,制作腊八蒜醋也是很多主妇的最爱。

第8篇:立春的传统文化范文

往往一进入农历12月(亦称腊月),人们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开始为春节忙碌。节前的主要活动之一,是腊月二十三有“小年”之称的祭灶,以及二十五的迎玉皇,这是一送一迎的两项祭祀礼仪。

灶神,有“一家之主”的称谓,被奉为家神。人们用丰盛的供品祭祀他,是希望他在天宫述职时,能为所在人家多说好话,在新的一年中带来好运。

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称除夕或年三十。从这一天至正月初五,节日进入。包括除夕的阖家团聚、守岁、初一祭拜祖先、初二迎财神等一系列活动。

古老的春节,实际上也是中国数千年来传统文化、观念的反映和表现形式。正因如此,它同目前中国,乃至世界各地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正面临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冲击和挑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欢度春节的方式、内容以及一些观念和习俗都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变化或改变,有些甚至有消失的危险。

虽然春节活动的一些主要内容至今仍保留着,如贴对联、财神和福字;除夕的家宴、守岁、拜年、逛庙会、举办灯会等。但与过去相比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如许多约束人们的禁忌,几乎消失殆尽,许多活动的内容不但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增加了新的东西。又如灯会,除传统花灯外,又增加了不少用现代科技手段制作,反映新题材的花灯,像恐龙、米老鼠、UF0等。

燃放烟花爆竹,自古以来被认为是驱赶妖魔和营造节日气氛的标志性活动。那惊天动地的响声,缭绕的烟雾,曾使人感到别有天地的兴奋和愉悦。现在却因为污染环境和不断出现的意外伤人事故,而在越来越多的大城市及人口密集区遭到禁放。

人们曾试图用踩爆小气球和电子花炮代替它,但效果完全不一样,找不到放花炮的那种感觉。因而,人们基本上没有接受这些替代品,而宁愿开着汽车到边远的非禁放区去燃放烟花爆竹。

节日中的主要食品――饺子,也是这样。虽然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精致的机制和手工冷冻饺子,但人们在过年时,仍要选择全家动手一起包饺子。因为这是家庭团聚、和睦、齐心协力的象征,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享受,是亲情、友情的融合、沟通。

那些如泥人、面具、木制大刀等手工制作简单而粗糙的传统玩具,在对儿童的吸引力方面,无论如何也无法与电脑游戏或精巧逼真的电动玩具等高科技产品相匹敌。古老的社火、戏剧面对丰富多彩的影视屏幕,其观众的占有率也不断呈下降趋势。

面对这些变化,人们有不同的反应。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既享受着传统节日的生活,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安排节日活动。春节的长假使他们有机会到外地或出国旅游,或在网络世界拓展自己的生活,这些都使他们感到了节日的充实和快乐。

第9篇:立春的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传统节日;前现代;万物有灵;现代转型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176-02

一、传统节日的前现代属性

传统节日本质上是一种前现代的文化实践样式和人生存在方式。对于前现代属性,可理解为基于现代工业文明产生之前的农耕社会技术形态,以及自给自足生产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观念形态的物化形式。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在农耕文明中诞生的社会,关于天地日月星辰的自然崇拜、关于农业生产诸方面的原始信仰以及古人特有的祖先崇拜观念,和慎终追远意识等,都是节日产生的思想文化基础,而这些思想观念都是“万物有灵论”的具体表现,显然万物有灵的观念是和现代社会的科学精神背道而驰的,而巫术思维和宗教思维与现性思维之间更是■格难入[1]。

前现代属性的表现为“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及由此派生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传统节俗活动大都是自然崇拜、原始信仰和宗教观念的反映或者遗留。古人认为万物都有神灵主宰,神灵又有善恶之分,善神造福于人,所以敬祀之,而恶神降灾于人,故驱禳之,因此驱邪避恶节俗活动广泛地存在于上巳、端午、重阳、冬至、腊八和春节等主要传统节日之中。敬善神和驱恶神的观念各自仪式化为祭祀类和巫术类节日,组成中古以前的传统节日的主体。

二、敬善神驱恶神观念探源及其在儒教主导的农耕社会中的实际效用

(一)敬天源于畏天。古人眼中的“天”统驭着诸多神灵,可以说古人对于“天”不得不敬,源于农耕社会原始落后的生产力状况,对自然规律的无知决定了人在无限大的意义上受制于天,当生产实践的物质技术手段不足以作用于自然获取生存资料,并消除灾难时,只能在“意念”中实现让图腾庇护自己的目的[2]。

畏天的心理仪式化为巫术。作为传统节日主体的祭祀禳除类的节日,究其滥觞所在,大多摆脱不了同巫术的纠葛。春节中许多避邪求吉的习俗,如早期的挂桃符、贴门神、燃爆竹、除尘、送穷以及春节前夕进行的傩舞等,都具有巫术的性质,它们最初都是为了驱鬼和避邪。古人以为通过自己的种种行为和仪式表演,就可以禳邪除恶、得祥纳吉,尤其是在这个新旧交替的特殊时间段里,更应该采取实际的行动来帮助“正”战胜“邪”。巫术是对不可知力量进行积极的预知与控制。巫术活动中的人是作为主体发挥主导作用,通过一定的仪式和器物,迫使未知力量或事物按照人的主观愿望运动,以达到人的目的。在这里,人的貌似主动的祭祀求祈、禳灾驱邪活动,却是基于对自然的技术无力这样一个前提。随着人类自身能力的增强,人们的信仰也开始由图腾崇拜向祖先崇拜转化。这种转化使偶像与凡人之间因亲缘纽带的连接而平添了些人情俗世味道,但祖先没有取天而代之,而是成为其下层分支,是天的意志的中介者,因此神灵高高在上、人屈尊膜拜的主宰—被主宰格局是得到强化而不是消解。这种文化信仰格局在“家国同构”的封建社会中的镶嵌,则是以伦理文化认同强化封建等级制度的政治认同,成就了其自我固化系统。当然,由于传统节日在传承过程中的变异性,中古以后传统节日的“娱神”作用有所淡化,同时“娱人”的世俗色彩渐趋浓郁。

(二)对于神灵的膜拜成就了其至上地位,甚至对于恶神的忌惮足以封杀人的怜惜生命的善之本性。下文以传统节日中一度影响重大的寒食、社日和端午的某些习俗作为例证。

其一,“神”大过“官”。以起源于远古的火崇拜以及由此而来的“改火”习俗的寒食节为例。寒食习俗流行地区的民众相信,神灵介子推是被火烧死(“焚骸”)的,他当然“不乐举火”,那么如果热食(意味着举火),就是违禁,就会受到神性惩罚,而这个神性惩罚就是造成普遍灾害、危害群体安全的“雹雪之灾”。对于雹灾的恐惧,对于违犯寒食禁制必将带来雹灾的信仰,就成为迫使人们自觉遵循和维护禁制的强大力量,即使“老小不堪,岁多死者”,也在所不惜。史料记载自东汉到北朝这一时期,寒食节曾被官方不时禁断,魏武帝曹操《明罚令》云:“令书到,民不得寒食。若有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傣一月。”[3]但由于对寒食习俗自觉维护的民间力量在官民双方的博弈中居主导地位,以至于官方也不得不作出让步,对这一节俗活动进行有限的承认。某种民俗事象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在不断的重复中,俗民会形成自觉维护习俗惯制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我们所说的民间力量[4]。政治上弱势的民间力量在寒食节俗存废的官民博弈中胜出,实质是由于畏神胜过畏官,神灵左右民之生杀兴亡的信仰所致。

其二,“神”大过“礼”。在农耕社会,春社是起源于上古社会土地神祭祀的大节。社日宴饮狂欢以后,青年男女大多转向社屋附近的树林等地进行幽会野合,先秦古籍所谓的“桑间濮上”就是社日野合之地。“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这一习俗具有远古巫术的背景:根据模拟巫术原理,某一自然过程可以通过人的模拟行为加速其进程,春季种子入土、云行雨施、植物生长的过程也可为通过男女媾和的方式来加速它的进程,所以此种背景下的男女交合没有丝毫宣的成分,而是出于祈求农业丰产、子孙昌盛的目的[1]。野合私奔这些常日看来离经叛道的行为,由于披上“模拟自然”的合法外衣,竟也能成为传统节日的一道另类景观,足见神灵信仰的超乎常规。

其三,“神”大过“生命”。南宋以前有“五月五日生子不举”的风俗。旧时民间认为阴历五月是恶月,五月五日又称“五毒日”,是不吉祥的。这一天生下的孩子,或有“五毒”转生、投胎之嫌,故而民间这一天中常有弃婴、溺婴之举。据《史记·孟尝君列传》所云,五月五日生子不举的原因是,“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这一习俗的影响一度达于上层社会,如《世说新语》、《孝子列传》、《宋书》、《唐书》等典籍中都有五月五日生子不举的记载”。

(三)对天地万物神灵的崇拜带来行为上效法。人法天地自然,形成人的节律化生存方式。农耕社会的生产实践模式与自然运行是耦合的。天地时气的交会和季节物候的转变直接影响农事活动耕收忙闲,在以农为本的古代社会,农事活动与自然界的节律化运行的天然耦合,实际上赋予人法自然、天人感应、顺天而动的哲学理念客观基础:正是自然运行的周期性和节律化决定了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社会的政教活动乃至个体人的生命体验的节律性。

根据大略的统计,中国较重要的传统节日大约有20个,其中来自日月时令交会的,或与之有关系的有16个。如端午节的起源是与夏至前后的时令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七夕节则起源于立秋时节季节转换的自然事实,春节的自然基础是立春之时冬去春来的自然现实。《礼记·月令》就是一套依照自然宇宙的时间规律来经纬人事活动,安排农业经济、文化生活的典章制度。它所展现的是一个天、人、社会的模拟结构,又是相感应的万有秩序系统,而以天人合一为其运作的基础[5]。自然存在的节律决定了生活存在的节律,生活存在的节律显现为节日,进而成为节日感的重要来源。

三、前现代传统节日的现代转型

近代,随着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农耕社会“天人合一”的存在节律被快节奏的单向度的存在代替,理性祛魅了神性,鬼神信仰解体。今天的人们早已失去了对天地的敬畏,科技的进步更证明了鬼神和灵魂的子虚乌有,当祭祀的指向性消失时,中国传统节日的对象也消失了,承载着传统节日内容的形式与风俗,也就失去了魅力。

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西学东渐,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紧迫的政治救亡使命,使先进分子急于割断与传统的脐带,出现了文化传承的断层。冯骥才指出,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文脉已断,这才是最可怕的。改革开放以来新一轮现代化,商品化市场化,尤其在城市生活中消费主义盛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再强烈,曾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文化积淀逐步流失,仪式感日渐淡化,节日正演变为简单的假日,或是商家吸金的噱头。

尽管在中韩端午申遗之争和节假制度变革内在经济社会需求的刺激下,2007年末我国节假制度改革显示出鲜明的人文价值取向,将传统节日四季各摘取春清明、夏端午、秋仲秋、冬除夕作为国家法定假日,解决了传统节日“有节无假”的窘境,但“洋盛土衰”难以快速改变。天津市社科院教授郝麦收指出,洋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土衰。全球化催化了人类价值趋同,而节日是保持人们的文化认同感的最后一块阵地。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洋节的流行是多元文化相互融合与交流的体现,必须尊重其代表的文化,但同时也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只有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杨江涛: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学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8.

[2]苑莉,顾军.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价值和原则[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

[3]杜台卿.烛宝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5.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