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媒体时代的特点范文

自媒体时代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媒体时代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媒体时代的特点

第1篇:自媒体时代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自媒体;网络狂欢;大众娱乐消费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08-0021-02

1 基于自媒体时代背景的信息传播概况

1.1 自媒体的概念和本质

最早给自媒体进行定义的是美国的两位学者,他们认为“WeMedia 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这也就界定了自媒体这种信息传播方式具有公开性和隐私性的双重特征,其公开性指的是信息在网络平台上的分享和传播属于一种透明的过程,其隐私性指的是信息的和传播是由个人决定的和控制的,外人无法进行干涉。大众群体可以自由在平台上传播新闻事实,其中的平台起了很大作用,例如博客、微博、微信的兴起,这些平台所具备的的私人化、自由化、平民化的特征,使大众群体可以随时自主将信息用图、文、声等各种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影响力攀升的速度非常之快。自媒体时代的本质特点就是一种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

1.2 自媒体和平台媒体和他媒体的区别

通过对自媒体的概念分析,可以看出除了在大众提供并分享新闻事实之外,按照参与、主体以及立场的区别,还有为政府或者他人代言的他媒体以及具有中立性质的论坛所酿生的平台媒体。在这三种类型中,系媒体有其显著的自身特点,自媒体的言论自由程度是最大的,而且信息的传递分享没有审查。自媒体的自由性也就意味着其传播力量所具备的的爆发力是最为巨大的。在一定程度下最容易引起一种全民的互动狂欢。自媒体的出现,开启了一个在新的信息技术背景下传媒方式的转变,现阶段还处于自媒体的早起时代,未来的发展会对信息时代的信息传播带来很大的影响。

1.3 自媒体的“节点共享”能促成网络狂欢

大众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自身也会成为一种信息内容,成为一个互动的节点,也会被观注,“节点”不仅意味着参与信息互动的个人,同时也意味着个人在传播信息时可以附加套嵌各种主观一体化的信息。每一个用户都是信息和接受的节点,其间的各种互动又会为原来的信息增添更多的内容,不断改变着原始信息的传播路径和状态,同时这些信息又都是共享的,用户在提供信息和信息时都会以自我为中心,这就是一种节点,在网络传播平台如微博、微信的带动下,节点迅速扩充,这样显示了自媒体的生命力是无穷的。比如前段时间的“汪峰上头条”等等娱乐新闻,都是在这种自媒体时代的“节点”互动共享的传播下,很快形成了一种网络狂欢。

1.4 自媒体时代“网络狂欢”的信息传播特点

自媒体作为一种互联网的酿生产品,随着使用不断深入,其核心功能也随之展现出来,其最大的核心功能就是信息的获取和。例如通过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信息可以大范围迅速的获取和传播。同时交流的过程不受时间地点以及信息形式所限制,只要手里有能够信息的数码终端,就可以通过聊天、日志等形式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进行交流传播,可以使个人观点,可以是时事新闻,也可以是官员政务,当然更多的其实还是娱乐新闻,这其中不乏有娱乐造势的炒作和谣言,但是不论是一种满足倾述的需求还是大众交流的需要,通过自媒体这种形式都能进行信息的获取和。但是,其最显著的特点时这一传播过程是在一种 “潜传播”状态。白岩松曾在《新闻1+1》 中提出, “互联网、手机信息……它不分良莠真假,以分秒计的速度在公众之间没遮拦地传递着。这种全新的传播媒介,相对于传统媒介的‘明传播’,被有识之士称为 ‘潜传播’。

自媒体的“潜传播”意味着用户要自行对信息的安全和其他问题进行自我的过滤把关,这也意味着信息内容的真现实性的严肃性就比传统媒体形式有所差距,但是用户对信息的处理和利用效率却大大提升,特别是当“明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的当今时代,“潜传播”便充分显示了其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

2 自媒体时代“网络狂欢”的必然性

现阶段的媒体传播中,由于网络的普及,自媒体的传播有了广阔的技术支撑和传播空间。一些焦点性的时事政治、娱乐新闻等等很容易引起大众的参与讨论,对于一些引起反响比较大的事件,在一定时间内就会形成“网络狂欢”,引起一阵热潮。例如以“辽宁号”舰载机试飞期间的“辽宁style”热潮,例如近期“汪峰上头条”热潮,等等,每一个阶段都会有这么一个能够引起大众观法参与讨论的话题在网络上大范围深层次进行讨论。这不仅仅是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模式和形态所致,更是大众娱乐消费需求的结果。

2.1 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模式和形态是“网络狂欢”形成的基础

“网络狂欢”这种现象的产生的基础就是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模式和形态特点。

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模式是一种“核心-边缘”的扩散模式。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是由信息源的中心不断向边缘进行扩散,同时其他节点在传播中心节点的话题时,经过两级传播之后就会形成中心节点,在主观讨论时,其他节点和中心节点的位置也可以互换,这也就是热点话题在传播过程中能够形成“网络狂欢”的因由所在,节点之间的沪指互换和互换连接就形成了“核心-边缘”的传信息播模式。其次,信息的传播可以同步互动,和传统信息传播模式的单向线性不同,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和反馈是即时同步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某个话题的“网络狂欢”能够有更长的生命力。再次自媒体时代是一个用户本位时代。传统的权威媒介的效果已经开始逐渐远去,在自媒体时代用户对于信息的传播和接受有了更多的自由行自主性,能够对信息进行删改后再自行传播,反映到网络狂欢上,就是话题虽然有一个中心点,但是每时每刻都会在用户的传播过程张沾染上不同的色彩。同时,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节点连带”和“圈子化”也在很大程度上使“网络狂欢”现象得以不断涌现。

2.2 “网络狂欢”是大众娱乐消费的要求

以“汪峰上头条”为代表的“网络狂欢”是自媒体时代大众自发通过进行娱乐消费的一个现象。

以微博为代表的信息传播交流平台是大众进行娱乐消费的主要场所,用户可以在主页上分享个人感兴趣的信息,也可以描述自己的生活细节,也可以抒感或者表达对人或事的看法,等等。用户可以转载也可以原创,可以进行评论也可以转发评论。这些形式的选择无关紧要,关键的是人们都能够对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积极参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对于娱乐也便有了更强的需求,需要用娱乐来缓解生活压力,但是户外的大型娱乐活动却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的需求,因此网络娱乐便成了一个突破口,在网络里,人们可以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欲望,压抑的心理可以得到空前的释放。当这种情形不断聚集时,便开始出现“众声喧哗”的现象。“网络狂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大众娱乐消费的一个产物,“王峰上头条”等娱乐事件便是这种产物的一个集中体现。

3 自媒体时代下“网络狂欢”的特点

自媒体时代下,“网络狂欢”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其中有利也有弊。

“网络狂欢”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的娱乐方式,首先是通过信息的高效传递提升了信息的利用率,更重要的是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下缓解了人们的生活压力。这是自媒体时代“网络狂欢”最大的一个功效。“网络狂欢”是大众集体参与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走到一起,以狂欢的话题话题为中心,进行调侃、自嘲、探讨,精神得到放松,情绪得到释放。同时狂欢的不仅仅是一种参与,也是一种关注,这种关注可以转移人的注意力,有时仅仅是围观信息、评论也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解压的方式。因此自媒体时代“网络狂欢”的最大优势特点,就是在对信息进行高效利用的基础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了解压的作用。

当然,网民自发无组织无限制的“网络狂欢”现象也有许多不利的影响。虽然像“汪峰”这样的公众人物,被大众关注追捧的同时,当然也会被人们调侃围观。这也是一种必然的现象,但是娱乐也要有度,调侃也要有底线,在网络里,尤其对于娱乐话题,人们的言论基本上是绝对自由的,因此就会有一些人身攻击的话题出现,这就会对话题的当事人造成不好的影响,严重时会影响到当事人的生活状态。对于这一点,需要我们提升自身素养,公众人物可以为娱乐所用,但是在娱乐的同时也要有一个最基本的尊重态度,娱乐不等同于愚弄,更不等同于攻击。另外,“网络狂欢”所引起的自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形成“数字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这中信息传播方式不仅造成了一大批话语弱势群体,同时由于信息传播的自由行,也会酿生很多不良信息的“病毒式”传播。更重要的是,这种“网络狂欢”会在网民与非网民之间会形成一道鸿沟,这种鸿沟对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4 结论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的媒体传播方式逐渐进入一种“自媒体”时代,传统的媒体方式受到了很大冲击,一些受大众喜爱的网络社交平台改变了以往媒体信息的传递先过滤再的模式,这就极大的扩充了信息传递的自由行和互动性。一些娱乐以及其他事件经过网民的传播互动很容易就会行成一种大众的娱乐消费,最终形成一种网络狂欢。“自媒体”和大众娱乐消费是密切关联的,其间的内在联系和利弊需要进行一定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未来的网络狂欢现象要有一定的底线和维度。

参考文献

[1]董森.信息文化论:数字化生存状态冷思考[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2]刘琼.网络:一个公共话语的狂欢世界[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

第2篇:自媒体时代的特点范文

自媒体时代的来临,改变了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统四大公共传媒主宰的传播形态。在传统的公共传媒传播形态中,新闻的采编与主要遵循以下特点:

虽然受众也可以在传播链条中将自身的少量感悟、情绪、评论和涉及事件的递进信息等反向回馈给传媒,但这种“逆传播”的信息量极为有限,且传播的主动权极大限度掌控在传媒平台的手中,形成了媒体与受众在信息话语权上的极端不对称(不平等)。

自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从理论上打破了原有信息传播的不对称性。其特点表现为:

通过图示可以发现,在自媒体时代,首先,“采访权”从职业新闻记者手中转交到――起码是部分转交到公众手中。每一个微博用户、微信用户,都可通过手机、DV拍下具有传播价值的事件或片段,再上传到平台无条件地对全体非特定访问者开放,实现对“采访权”的掌控。

其次,微博、视频平台、公共微信提供了信息的载体,这让每一个用户实际上拥有了更大自由度,更低门槛的“新闻发表权”。

第三,自媒体时代的互动性,为信息者提供了理论上的海量受众群体,同时也提供了策动“信息爆炸”的可能。任何一个普通用户只要通过某种开放的网络连接,就可以第一时间有效接受新闻者提供的信息;同时,以微博为例,只要某个拥有巨量“粉丝”或“听众”的微博用户,对他人的一条原始微博进行转发,就可以瞬间形成信息爆炸式传播。

由此可见,自媒体时代如下传播特性:(1)短链条的直接传播;(2)海量信息造成传播内容的“把关难”;(3)“低门槛”的爆炸式二次传播;(4)便捷反馈与互动;(5)原始信息易于修正和递进。

在这样的传播特点之下,电视媒体如何把握自媒体时代的契机,实现电视新闻传统采编手段与自媒体传播特点的深度融合,最终推动电视新闻自身的强化和完善?笔者认为,以下四个主要方面值得电视新闻工作者认真加以探索和实践。

一、电视融入自媒体

1.以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官方视频的方式,占领自媒体高地,实现传统电视媒体、电视新闻栏目在自媒体领域的“开疆扩土”

自媒体首先是一种“媒体”,要想在这个全新领域具有影响力,必须首先拥有舆论阵地,这也构成了电视媒体深度融入自媒体的前提基础。

2.以工作人员个人身份开设自媒体账号,用于与受众的互动和新闻线索搜集,并影响和推动新闻事件的进程。

电视名主播、名记者、等本身就具有海量的传统受众,他们开设自媒体账号后,将产生“粉丝”群体的叠加效应,扩大自身和其所供职的电视栏目、媒体的影响力。同时,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强、亲切度高,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既有优势,有助于其在新领域开疆扩土。

3.利用自媒体平台,打破电视栏目原有时长、播出时段的限制,与受众实现24小时的全天候的“零距离”互动。

电视新闻利用自媒体,随时搜集刊发、转发忠实粉丝的可靠信息,有助于服务受众。

二、弥补电视采编局限

以经过核实的自媒体信息为采访素材,弥补电视采编局限。自媒体拥有海量信息源,在突发事件、公共事件和灾难事件发生时,这些信息源所第一时间传递出的可靠信息,足以弥补电视媒体在人员、设备、路途等方面的不足和不便,彰显“全民记者”功能。

2009年,央视《新闻联播》主播罗京去世消息最初传出之时,部分记者,甚至在不知道罗京最后在哪里抢救的情况下,就急于前往医院和其家中。但是,在这场“突发”的新闻应对过程中,已经有记者意识到了微博这一信息来源,并第一时间搜罗微博中的知情用户所提供的信息,基本还原了罗京去世前后的情况,同时挖掘出罗京生前播音“零失误”、医生透露生前病情、公共的评论与情绪等,使得内容更为饱满,实效更为凸显。此后有人总结:在前往现场的记者还在路上堵车时,利用微博搜集信息的记者已经大体完成了稿件的脉络。

再如,2012年7月,北京市遭遇特大暴雨,电视记者除前往灾区一线采访外,大量在节目中使用微博、微信等来自自媒体的信息,同时,将公众信源提供的大量有效路况进行二次传播,起到了绝佳的服务效果。

在辽宁,越来越多的广电媒体也意识到了自媒体的强大作用,辽宁广播电视台交通频率就较早开通了官方公共微信,听众可以借由此平台,“喊路况”“送祝福”。

三、丰富新闻线索来源

电视媒体还可以把自媒体作为提供和补充新闻线索的重要来源。微博、微信、由用户上传的视频等,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提供着海量的求助类、城建类、奇闻趣事类新闻题材。

与此同时,网络反腐案件通常也由自媒体最先鸣响“第一枪”,通过对自媒体的监控即时了解这方面的新情况,有助于电视媒体在后续报道中抢占先机。目前,网络自媒体反腐,已经成为民间反腐的重要途径,“表叔”“房妹”“郭美美”事件等,都是最先由知情人士于自媒体,传统媒体随后跟进并推动事件走向调查与反思,促进了制度建设。

四、去伪存真 净化舆论环境

自媒体包含海量信息,它们往往泥沙俱下、真假难辨。电视新闻在使用自媒体素材时,必须去伪存真,认真甄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具体实践中,甚至可以开设单独的调查栏目、委托专门记者对发酵中的尚未得到求证的自媒体事件,展开权威调查,实现净化信息传播环境、传递正能量的目标。

第3篇:自媒体时代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自媒体传播方式法律制度盈利模式

麦克卢汉有一个著名的理论,那就是“媒介即讯息”。从纸介质到数字技术的变革可以看出,媒介的作用在于创造一种新的信息接收的格局,通过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人们对世界的感知方式也在变化着,最终影响着人们沟通交往的方式。Web2.0时代,自媒体的产生意味着信息沟通框架的改变,一个新的“人人皆媒体”的时代到来了。

一、“自媒体”的产生和发展

对自媒体概念的解释,最早出现在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出版的一份自媒体研究报告中,Shayne Bowman和Chris Willis指出:自媒体是普通公民经由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一种提供与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

自媒体的载体有微博、微信、即时通讯工具以及播客、APP等等。谈到自媒体的发展,其雏形来自于1995年微软公司推出的一款即时消息软件MSN。它可以进行文字聊天、语音对话、视频会议等即时交流;随后,1996年以色列人维斯格、瓦迪和高德芬三人成立了Mirabilis公司,推出了一款即时通讯软件ICQ(I Seek You),这一软件的推出立即响应全球,在互联网技术还不是很发达的亚洲,市场份额占据到70%左右;在此基础上,1998年腾讯公司推出了QQ,它是迄今为止,国内使用人数最多的即时通讯工具。

在即时通讯这样的传播模式基础之上,又产生出一种新的交流互动模式,那便是博客(Blog)。博客于2000年开始进入国内,渐渐被广大网民熟悉认可,人们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记录信息,读者可以通过留言与作者互动。2009年8月新浪推出了“新浪微博”,这是中国第一家提出微博服务的网站,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基于指定的客户端组件个人圈子,以140字的文字内容加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来实现及时分享;2011年腾讯公司推出了“微信”,集合了快速通讯功能和即时分享功能,截止到2013年11月,注册用户突破6亿,成为亚洲最大用户群体的即时通讯工具。

二、自媒体的分类

传统媒体信息垄断、独享话语权的时代已经过去,自媒体给予人们自由表达的权利和空间。从博客、微博到微信,自媒体正在朝着更加大众化的方向发展。总的来看,目前自媒体的分类可从人数、内容、经营模式三个角度来看。

从人数来分,自媒体可分为纯粹个人化的自媒体以及以小团队方式合作的自媒体。纯粹个人化的自媒体根据媒体人自己的兴趣和创作意图,向公众发表观点看法,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创新,逐步被受众认可。但是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必须靠着强大的受众支持以及自媒体人自身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奉献精神。比起单独奋斗的个人化自媒体,小团队方式的自媒体则有专业的技术支持、内容策划和市场维护,这样的自媒体往往能提供给受众比较具有深度的观点和看法,专业性更强,价值更高。

从内容上看,随着自媒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认可程度的提升,有越来越多的人展示出了成为自媒体人的热情,也有越来越多的受众喜爱并依赖自媒体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于是就导致了自媒体的内容逐渐丰富,以满足受众不断变化的精神需求。总的来说,从内容的角度来看,自媒体的内容可分为时政新闻、专业技术、休闲娱乐这三个大类,从这三个大类里面又可细分出很多细小类别来,随着公共环境和受众心理需求,每日都会有新的自媒体人投入其中,也有其他自媒体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从经营方式上看,自媒体分为盈利性质的和非盈利性质的。盈利性质的自媒体其盈利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为企业代言,成为某企业向市场推广的一种方式;二是植入广告,通过广告收入来维持自媒体的正常运作;三是向读者收费,依靠其内容的原创性,采取付费阅读的模式。

目前自媒体的盈利模式正在探索当中,照搬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或者网络媒体的盈利模式,对自媒体来说并不是一条好的出路,和讯网副总编辑李明瑜说:“自媒体盈利与否,是观察自媒体们发展最好的标准。在我看来,只有实现自身的盈利和可持续发展,自媒体才能真正体现存在的价值。”这正是自媒体发展目前存在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非盈利性质的自媒体现在有很多,但存在的问题就是,无论是个人化的自媒体还是小团队形式的自媒体,要想使自媒体长期持续地发展,数字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研发费用的出处是个问题。此外,从内容角度来看,如今媒体发展迅猛,怎样使自己经营的媒体内容具有独家性,怎样给广大受众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和思想,集结强大的作者队伍就至关重要,因此聘请专家、学者、业内资深人士来撰写稿件,资金就成为一个问题。非盈利性质的自媒体只有解决好从技术层面到内容资源的问题,才可以长久发展起来。

三、自媒体的特点

以上对自媒体进行了分类,但无论怎样形式的自媒体,与传统媒体向比较,存在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可就是目前的发展形式看,也必然存在着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优势

1.传播视角广泛

自媒体的传播主体不再是官方机构或是专业媒体,而是组成社会的每一个个体,都可以作为自媒体传播的主体。这就决定了自媒体的传播具有平民化、草根化和个性化。传播信息的主体从身份上看,可以是政府官员、艺术演员、文化学者甚至是普通公民;从年龄层次上看,老、中、青、幼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都可利用自媒体来进行信息的传播,这就导致了在自媒体的时代,信息的来源是多方位的,它为民众提供了民意表达的平台,使得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媒介发表意见,表达思想,这使得信息传播的视角更加广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引导社会舆论走向的作用。

2.传播途径多样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是一对多的扇形传播模式,而自媒体是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传统媒体传播主体固定,因此受众接收信息的途径单一,且没有话语权,而自媒体时代,只要有客户端和网络的存在,每个个体都是信息的者,都是意见讨论的参与者,在自媒体时代,有一种说法叫做“人人皆媒体”。每个人都可能是一手信息的传播者,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文字、音频、视频等方式信息,记者的身份越来越模糊。

从传播渠道的角度上看,不同载体之间可以完成交叉式的信息传播。例如受众在优酷看到的新闻视频,可通过链接的方式到新浪微博、微信等自己的个人主页上,看到这则消息的受众又可进行再次的转发,不同传播载体之间构架起交互式结构,使信息传播的途径多样且没有障碍。

3.传播时效增强

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记者需要到现场进行信息的采集,然后进行把关、加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途径消息。而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和接收基本是零距离的,自媒体可以将信息迅速地给受众,同时受众也能及时地进行传播效果的反馈。

4.传播价值提升

在传统媒体的时代,一个新的媒体诞生需要经过层层把关审核,门槛较高,不是普通个体能够实现的。但是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与他人互动,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型的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体,同时也是信息传播的客体。这样,就由传统媒体“上情下达”的模式,转变成了人人平等的交流互动模式。传播的价值在于主体和客体之间所形成的关系,而自媒体正式缩短了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之间的距离,同时让主体、客体之间的意见反馈变得更直接、更生动。

2011年,一位名叫刘海燕的武汉工程大学学生,因弟弟患有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无力支付巨额的医药费,她在微博上发表了一条“请大家救救病危的弟弟吧,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我们一家人真的不能失去他。”不到一周,刘海燕就收到了网民5万余元的善款。可见,自媒体让当事人变成了传播主体,使得传播更真实,更具体、更有说服力,让传播的价值得到提升。

(二)劣势

1.内容质量无保障

由于传播主体在年龄层次、文化知识、价值观念等方面千差万别,导致了传播内容的质量高低不一,参差不齐。很多人利用自媒体辐射范围广、效率高的特点,求得一己之私,谋取利益,于是出现了为了迎合市场而生的低级趣味的内容,影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毒害民众。

同时,自媒体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碎片化的阅读休闲模式,微博、微信、微电影等这些内容多是短小精炼的,占用不了受众很多时间,且富含信息量,这就让每个传播客体养成了愿意利用碎片时间来浏览这些内容,这本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好事,但是长此以往,人们忽略了传统媒体信息的深度和广度,疏于认真品位思考的过程,自媒体的传播追求的是简单快捷,但也难逃肤浅、无味的困扰。

2.信息可信度不高

自媒体由于其自身网状的传播方式,以及传播迅速、平民化的特点,导致了一些不实的消息通过此种途径迅速传播,被广泛的受众接受并进行转发,而公众对这样一些不实的消息的辨识能力不高,很容易被诱导和鼓动。长此以往,人们对于通过自媒体的消息,容易形成两种极端态势,要么盲目跟风,要么极度怀疑。无论是微博、微信还是其他的自媒体载体,信息的传播掌控在每个个体手中,信息的传播者和转发者没有义务对信息的真实度进行调查,加之网络监管存在漏洞,导致了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可信度不高,良莠不齐等问题。

3.法律制度不健全

自媒体时代释放了言论自由,让每一个公民能够表达自我,同时与他人形成互动交流的沟通形式,促进了民主意见的表达。但是,另一方面,一些不良的信息,虚假的新闻也借此机会肆意传播,造成了不良的舆论影响,扩大传播这些信息,甚至会危害公共安全。

自媒体涉及到的侵权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知识产权,另一个是隐私权。

自媒体对于知识产权的侵犯主要体现在著作权上,在常见的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上,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使用、抄袭、剽窃其作品的案例屡见不鲜,但是由于互联网取证难的问题,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受到保护。

自媒体对公民个人隐私权的保护目前还有些欠缺。隐私权属于一种基本的人格权,网络隐私权,是自然人在网上享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活动领域与个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也包括第三人不得随意转载、下载、传播所知晓他人的隐私,恶意诽谤他人等)。自媒体的开放性,导致了他人在互联网上散布谣言、“人肉搜索”他人时,警方对于事先的监控,事后调查取证方面都存在困难,对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人不能进行合理有效的制裁,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护。

四、自媒体的发展趋势

2012年是全球移动互联网增长最迅猛的一年。据统计,这一年全球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的使用者超过了15亿。在中国,智能终端的使用者在3亿左右。中国正在向着全球第一大智能终端使用国家的方向迈进。这样的大环境,给自媒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独立的自媒体人。他们的特点是手中有稳定的资源、对数字技术的要求不高、商业需求度不高,不依靠自媒体来谋生的人群。这一类人群不会把自媒体商业化,他们拥有追捧的粉丝,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主要的目的在于分享资源,传达理念,提升自身知名度,对于名的追求多于利。

团队性质的自媒体平台。自媒体的盈利与否始终是这一类自媒体发展道路上一个重要的抉择。如果不以盈利为目的,就无法负担起专业团队的支出费用,如果盈利,目前又需要探寻出一条适合自媒体发展的经营之道,很多自媒体平台都在拭目以待,可敢于试水的团队或个人又相当有限。就自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来看,主要问题局限在技术、内容、策划三个方面。

要想打造一个个性化的阅读平台,技术手段是前提。通过技术手段收集受众信息,分析受众兴趣偏好,经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提炼,有针对性地将内容推送给客户,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未来自媒体的受众会越来越广,盈利模式越来越清晰,受众的阅读需求越来越高,这时就需要聘请专业人士来写高质量的文章,内容饱满、观点先明、个性化、独家性,才能吸引读者目光,赢得关注程度。目前市场上缺少的,是真正做内容的媒体。

光有技术和内容还不够,需要有人来把这些资源进行整合,经过编辑加工,把一盘散沙的资源变成阅读界的饕餮盛宴,最终的阅读效果如何,体现在是否有人来认真策划内容、对市场进行调查、对读者反馈的总结等等。

与传统媒体合作。自媒体的发展让一些传统媒体看到了商机,这时候,很多传统媒体利用自媒体,再次扩大自身的辐射范围。目前有很多报纸、期刊都纷纷推出了官方博客、微博或者微信。

总之,自媒体正在蓬勃发展当中,以上总结的三种发展趋势,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先做无形资产,利用优秀的内容来扩大品牌效应和自身知名度,最终实现名利双赢的局面,当然,至于利,还在于自媒体人对产品价值的定位。

参考文献:

[1]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社,2007.

[2]刘瑞霓.关于网络名誉权的几个问题.科技与法律季刊,2000(4).

第4篇:自媒体时代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自媒体;大学生;主体自觉意识;现状;存在问题;加强途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24.5%,随着移动通讯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及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向用户各类生活需求深入渗透,促进手机上网使用率增长。数据表明,中国网民的增长数量不断攀升,规模不断扩大,普及率也不断提高。在这一趋势下,提高网民素质,增强其自觉自律意识变得极为重要。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每天的生活工作虽然离不开网络和媒体,但对自媒体并不了解,仍然处于认知朦胧阶段,对于自身的价值和所处的地位也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自媒体概念的界定及其时代特征

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

对于报纸书刊等传统媒体来说,自媒体无疑具有更大的优势和更充分的发展空间。那么,自媒体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迅速的发展和从未有过的成就呢?这与自媒体本身的时代特征是分不开的。首先,自媒体的传播主体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也就是说,在自媒体时代,无论你是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是否具有专业素养,都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就决定了信息来源的全面性、具体性和多样性,加之人们各种形式的传播,使自媒体具有更丰富的信息量和更大的威慑力。其次,自媒体的传播主体具有平民化的特点。曾经的传统媒体的传播主体以专业编辑或者新闻工作者为主,由于职业的原因,他们的视角和立场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预设性。而如今的自媒体时代,传播主体可以是每一个来自社会底层的平凡的百姓,无论是学生,商人,农民等都有发生的机会和平台,他们的言论往往是无功利,无偏见的,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最后,自媒体的传播主体具有普泛化的特点。自媒体快速发展以来实现了传统媒体话语权的转移,即授予了草根阶层张扬个性,体现个体价值与力量,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和渠道,充分表达了民意。随着普泛化程度越来越高,普通民众表达“自我声音”的趋势也会愈演愈烈。总而言之,由于自媒体传播主体多样化,平民化和普泛化的特点,自媒体才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人们传播信息的平台。

调查数据表明,自媒体的使用人群大多是20岁到29岁的年轻群体,其次是10岁到19岁。由此可见,自媒体的使用群体大多是大学生。而大学生作为自媒体时代的主体正一个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阶段,经历着从学校过渡到社会的特殊时期,因而思想较为活跃的同时也更加迷茫。加之面对信息繁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世界,大学生在自媒体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为突出,同时面临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对此,我们将结合系统全面的调查问卷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从而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法。

二、大学生主体自觉意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首先,何为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w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征。”[1]在自媒体与自媒体主体的关系上,大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在利用自媒体平台获取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所表现和发展的自觉意识便成为主体性。“所谓自媒体主体意识,即自媒体参与者对于自身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以及行为后果的理性自觉。”[2]大学生在这种自觉自律的思想高度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是非评判标准,充当好自媒体时代的主体角色。那么,大学生主体自觉意识的现状究竟如何又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为更好的研究调查,特意向大学生群体发放调查问卷。本调查问卷重点针对辽宁省大连市中多所高校大学生,并以大连大学为重点调研对象,采用随机发放的形式,共发放1000份,有效问卷837份,涵盖文史类,理工类,管理类,医学类,艺体类等众多学科专业。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整体分析,我们总结了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大学生对自媒体认识模糊。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问及“您眼中的自媒体是什么”时,有455个学生回答网络社区,占调查总人数的54.4%;认为是个人信息的途径的有308人,占调查人数的36.8%;还有8.8%的学生认为是科技产品。由此可见,大学生们虽然处于自媒体发展的高速时期,每天身处其中并且通过自媒体获取和传播信息,但对自媒体是什么缺乏一个清醒准确的认识。对自媒体的使用率高,但能真正了解其实质的人却不多。

二是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意识淡薄。当问及“网络自媒体使您对于自己在网络中的位置产生了怎样的认识”时,有353人表示没有想过,占调研人数的46.4%;还有30.4%的人表示自己有一定的话语权;还有23.2%的人表示自己势单力薄,无法与大型媒体相抗衡。当问及“您在社交网络上的信息,更倾向于原创还是转发”时,有558人表示原创,占总人数的66.67%。当问及“您觉得您在自媒体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时,有47.2%的人认为即是主体又是受众;25.6%的人认为只是受众;还有23.2%的人认为自己只是个打酱油的。从这些问题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并未认识到自身对于自媒体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角色。大学生们在自媒体平台发生时,大多数人受到一定限制,可见其仍然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没有做到话语权的主人,社会的发声者和真正的参与者。除此之外,很多人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自身作为主体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主体自觉意识淡薄。

三是大学生的价值评价标准模糊。当问及“在网络上面对与您不同的观点,您会选择”时,只有47.22%的人选择理性讨论,还有39.44%的人表示会置之不理。当问及“在上网时对于未经证实的内容,您会选择”时,居然有超过一半的人选择置之不理,比例达到了57.78%;只有13.33%的人表示会主动求证。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在面对繁杂的信息时,能够主动求证其真伪的大学生较少。有很多甚至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没有一个清晰地价值评价标准,通常以置之不理来解决自媒体的信息传播中遇到的问题。当问及“您的偶像在网络上被攻击您会怎么做”时,有54.4%的人表示会理性分析对错,不盲目跟风;有28.8%的人觉得很无聊,不去关注谁对谁错;还有13.6%的人表示仍然会默默支持偶像;还有3.2%的人表示要用行动支持偶像,跟攻击方争吵。可见当面对喜爱的偶像时,有少数大学生忽视了道德的底线为了捍卫偶像名誉,缺乏责任意识,主体意识,道德修养与原则。这些问题都反映了大学生的价值评价标准模糊,尤其是处于价值观形成的特殊时期,价值评价和是非判断的引导格外重要,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三、加强大学生主体自觉意识的途径

为了加强大学生对自媒体准确的认识及其对自身的影响作用,强化对自媒体时代下主体地位的把握,树立一个正确理性的价值观和价值评价标准,从而达到加强大学生主体自觉意识的目的,在我们的探讨和分析之后,总结了以下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由于大学生对自媒体的含义,时代特征,价值意义甚至运行操作缺乏一个完整化,系统化的了解,加之学生家长在对学生的教导中疏于这方面的重视,最主要的是学校方面很少对学生进行自觉自律意识的培养等等这些原因导致了如今大学生对自媒体认识模糊,主体自觉意识淡薄。因此,不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以及社会方面都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自媒体主体意识的教导和培养。一方面在自媒体的相关知识内容方面要加强教育力度,向大学生们传授关于自媒体的内涵、时代特征、发展前景、价值意义,利弊影响等方面的,同时要结合相关教育教学内容,使同学们树立一个理性自觉的主体意识。

2、重视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的价值评价标准

在纷繁复杂的色会中,大学生的价值评价标准很容易被扭曲和改变,形成一种多样化的价值评价标准。虽说如今的社会环境多元交融,大学生的价值评价难免会受到影响,会因为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价值观和价值评价标准会趋向多元化和复杂化。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多元化不代表混乱化,在多元的同r应该保持基本的原则和统一,否则社会也会因此陷入混乱复杂的秩序。因此,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必须行动起来,紧抓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价值评价标准。学校在为学生树立一个准确的价值观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学校必须发挥其主要作用,通过这种形式将价值观引导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但应该注重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还应通过更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思想教育的渠道和途径更为广泛。

加强大学生在自媒体时代的主体自觉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评价标准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因此任重而道远。无论是大学生本身还是学校或者社会都应重视培养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价值判断的能力,树立其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减少对他人的伤害,无论是内在价值还是外在行动力都体现着当代大学生应有的道德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引领意识,以理性自律取代外在强制,从小的方面讲,有利于大学生了解自身在自媒体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作为主体的价值特性,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保持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从大的方面讲,有利于重构并转移话语权,为广大网友营造和提供一个具有自由话语权的网络环境及平台,使大学生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更加自律自觉,对净化中国的网络文化,使我国在自媒体时代健康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注 释】

[1] 谢玉进,郑永廷.大学生网络虚拟交往的主体性困境.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2.

[2] 杨晓宁,郭燕.浅析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体主体意识.黑河学刊,2015.9.

第5篇:自媒体时代的特点范文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2)

【摘 要】由于自媒体的平民化、个性化、运作简单、良莠不齐、强交互性、低可信度、法律不规范等特点,大学生基本都是自媒体的参与者,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拥有自媒体、信息素养、有效利用自媒体、线上线下教育结合、开展“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等新要求。

关键词 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育模式

自媒体是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由于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电子终端的发展,大学生基本都是自媒体的参与者,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1 自媒体的特点

自媒体包括但不限于美国的Facebook和Twitter,中国的Qzone、说说、个人日志、个人主页、微博和微信等。自媒体具有以下特点:

1.1 平民化、个性化

从“旁观者”转变成为“当事人”,“媒体”由公众化转变为个人化,没有专业的限制。每个大学生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传递生活琐事,构建社交网络,张扬个性,表现自我。

1.2 门槛低、运作简单

在所有提供自媒体的网络平台,只需填写简单的注册申请表,根据相关规则,就可以在网络上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信息,创建属于自己的“媒体”。大学生通过智能手机接入互联网,随时随地发表浏览自媒体,进入门槛低,操作简便,因此得到欢迎,发展迅速。

1.3 交互性强、传播迅速

得益于数字科技发展,没有空间和时间限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大学生都可以经营自己的“媒体”,信息能够即时传播,时效性极大增强。因其便捷性与社交软件的广泛应用,自媒体把这种时效性推向极致。自媒体能够即时地将信息传播到受众中,受众可以迅速地对信息传播的效果进行反馈,自媒体与受众零距离,具有强大的交互性。

1.4 良莠不齐

自媒体信息有的是对生活琐事的记录,有的是对人生境遇深刻感悟的集锦,有的是对时事政治的睿智观察评论,有的是对专业学问的孜孜探索等。自媒体上各种信息任意传播。优秀的自媒体传播正能量,可以让受众提高生活品味,增强发展事业追求。但大部分自媒体只是一些简单的转载,发表一些个人私事,部分发表虚假信息以及负能量的信息。

1.5 可信度低

自媒体数量大,其拥有者大多为隐身的“草根”平民,平民话语权在此得到伸张。有的自媒体过分追求关注度而忽略了真实性,导致的部分民间降低了自身的道德底线。这就导致了自媒体所传播的信息的可信度低。

1.6 相关法律不规范

在个体声音得到充分释放的同时,势必会让一些与社会道德、法律法规相悖的声音得以传播。自媒体是个人言论自由权从日常向网络的延伸,应该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虽然我国目前有法令管制网上活动,但主要是对网站的管理上,对自媒体而言需要与时俱进,针对其特点加强规范与引导。

2 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现状

包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子书等终端的发展就成为判断自媒体发展的风向标。据统计,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3.88亿,而台式电脑为 3.80亿,手机网民的数量首次超越台式电脑网民的数量,中国进入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

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4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5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提升至85.8%,手机端即时通信使用率为91.2%,其中60.0%的中国网民对于在互联网上分享行为持积极态度。在3G、4G移动电话用户大幅增长、套餐流量资费持续下降等因素影响下,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20.62亿G,同比增长62.9%;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突破200M,达到205M,同比增长47.1%;手机上网流量达到17.91亿G,同比增长95.1%,在移动互联网总流量中的比重达到86.8%,成为推动移动互联网流量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这其中,高校大学生是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智能终端不断更新,移动互联网的实用性和便捷性显示出巨大的吸引力,推动了自媒体的快速发展。

高校大学生追求个性和时尚,思维独立,强调自主发展,不盲从别人的观点,是新生事物最敏锐的观察者、体验者和接受者,是自媒体使用者最密集的群体。

3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3.1 高校学生思想工作者应当有自己的自媒体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工作,必须对学生的言行进行了解。现在的大学生通常都有自己的自媒体,思想政治工作者也应该建立自己的QQ、微博、微信、BBS等自媒体,和学生互动,在互动中掌握他们的言行,了解他们思想状况,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具有针对性。同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2 提高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树立自媒体时代观念,切实提高新时代信息素养。只有跟上时代,把握时代思想发展脉搏,才能把握住大学生的思想脉搏,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切合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实际生活,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

3.3 利用自媒体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自媒体中的信息非常多,既有弘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也有负面信息、假消息等负能量。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利用好自媒体平台,多角度多层次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全面、科学发展观等正能量,并旗帜鲜明地批评并抵制负能量信息,让大学生们受到传统优秀文化、优秀党员等信息的引导,认识到负能量危害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贴近社会发展、贴近生活现实、贴近大学生,从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3.4 利用自媒体实现网上与网下教育的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上是见面的方式来开展,自媒体是一种网上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平台。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日常各种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结合自媒体了解和教育学生,主动利用自媒体把课堂上要讲授的核心价值观点传达出来,以丰富网上网下教育方式,深度融合两者的优势,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

3.5 开展 “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思想教育工作的视野从学校向家庭、社会、自媒体共同结合转变,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固化地遵循传统方式方法,需站在全新的高度、时代的前沿,以开放的模式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家庭应充分发挥天然优势,与学校老师建立联系渠道,利用网络互动平台,加强互动。对于社会和自媒体来说,与高校共享资源,注重社会责任,与高校协同营造积极健康的高校信息环境,截堵不良信息,阻止不良信息向大学生的传播,维护大学生和谐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邢红梅,谢士法.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50-51.

[2]朱浩然.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学(下转第190页)(上接第154页)理论,2015(5):253-254.

[3]黄科.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路径浅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6):75-76.

[4]陈兰荣.试论微博自媒体时代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新课程研究,2015(1):94-95.

[5]肖婷.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J].文学教育,2015(4):121.

第6篇:自媒体时代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其概念来自于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的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研究报告中将自媒体定位为“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目前,在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自媒体托管平台是微博、人人网和微信等。自媒体是一种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方式。自媒体因其传播迅捷、交互性强和平民化的特点,迅速成为大学生互相交流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自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辟新的途径,同时也对传统高校思政模式产生冲击和挑战。

1 自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1.1 自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拓展新平台

以人人网、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传播工具的诞生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新的工作平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渗透融合到多样化的自媒体信息中,借助新兴网络媒体收集整理有用信息,挖掘教育资源开展工作,有利于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借助自媒体传播速度迅捷,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思政工作者能够立即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

1.2 自媒体成为大学生知识信息获取新途径

自媒体为大学生开创了知识和信息获取的新途径。自媒体环境中的传播者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包括公共知识分子、平民草根、政府官员等,言论覆盖面广,信息传播速度便捷,广度扩散,大学生在自媒体平台上接触更多的信息。自媒体多样化的传播方式扩大了大学生交往范围,为大学生全面了解社会、拓宽视野、获取知识信息提供新渠道。

1.3 自媒体的交互方式契合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

自媒体的传播方式是一种交互即时的远程信息交流,实现了信息者和接受者的平等互动,提高了参与者的积极性、自觉性和自主性。在个人传媒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者。自媒体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表达、倾诉和宣泄的空间和途径,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大学生在自媒体环境中能自由发表观点,参与讨论,弘扬个性,突出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2 自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冲击

自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式和对象带来冲击。必须全面分析这些冲击,积极探索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适应性策略。

2.1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冲击

自媒体的交互性和便捷性给人们带来交流便利,但匿名性、隐蔽性和虚拟性的特征也容易使自媒体环境中内容泛滥,充斥虚假新闻和负面消极信息,致使公信力遭受质疑。自媒体作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海量信息中存在的消极负面信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形成冲击,引发大学生认知偏差、思想偏离和价值观混乱,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的难度。

2.2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冲击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主要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组织实施,通过两课教育、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思政工作者起主导作用,掌握话语权。但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和主体的多元性,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项灌输方式,削弱了思政工作者的主体地位和权威性,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和方式形成冲击。

2.3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的影响

自媒体平台中的“触媒”效应导致相关事件被高度关注和激烈讨论,在没有有效监控和正确引导的情况下会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削弱了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同时,大学生主体对自媒体的过度依赖容易导致情感缺位,沉溺虚拟社区不利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身心健康。自媒体没有突破虚拟世界交流情感缺位的局限,语言强化了对意义和价值的直接解读,却失去其背后的情感元素和精神元素。并且自媒体传播的碎片式信息频率高,节奏快,容易流于表面阐述,不利于大学生思考能力、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的提高。

3 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性策略

自媒体时代下的新兴技术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冲击,充分利用自媒体的特点优势,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面对的课题。

3.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转变思政教育理念

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教育理念,认清自媒体是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主动熟悉掌握自媒体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充分利用自媒体技术开展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自身要是自媒体平台的使用者,才能利用自媒体的各项功能与学生实现互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观点意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引导学生,增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将教育内容与自媒体工具相结合,充分挖掘自媒体世界中的优质教学资源,掌握自媒体言论主导权,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2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媒体平台,促进信息校园环境建设

高校应积极建设思政教育自媒体交流平台,开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促进信息校园环境建设。利用自媒体平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将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通过学生易于接受的草根化网络语言在自媒体平台,把握自媒体传播的引导权,发挥自媒体在信息传播和思想碰撞中的优势。学校、二级学院和相关部门建立以微博为代表的官方自媒体平台,通过平台管理信息、教育素材实现网络宣传和在线服务,教育者建立个人平台,充分发挥自媒体强大的舆论导向作用,在校园文化、事务管理、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信息校园环境建设,确保学生工作的全面覆盖和高效推进。

3.3 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自媒体的迅猛发展,日益成为青年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认知社会的重要渠道。信息方式的便捷和信息内容的庞杂同时也对正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影响,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就是人们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具有的选择能量、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生产能力以及思辨反应能力。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学生免受媒介所传播的不良文化、道德观念或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高校应注重培养大学生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判断信息、处理解读媒体信息、正确运用自媒体进行社会交往和使用话语权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并提升批判意识和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永健.自媒体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北京教育(德育),2010(11).

[2] 陈传枝.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

[3] 吕杰,徐静.自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3).

第7篇:自媒体时代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自媒体;思想政治;话语权;建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构是提升教学实效性,达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化于众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然而在自媒体时代下,各式各样嵌入型社交类应用软件的推广,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由此可见,对自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构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自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面临的挑战

(一)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益激烈

伴随全球一体化的逐步深入,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白热化。全球一体化有利有弊,为发展中的国家带来了巨大冲击。发达国家依托先进的自媒体技术,借由文化交流之名,在全球宣扬自身的文化、价值观,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削弱一些国家的人民群众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及归属感,进一步致使以民族文化、民族特性的民族精神被消解,最终对国家政权巩固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潜伏于全球化内在的意识形态斗争的真正意图,我们应当予以足够重视。

(二)主流价值观与非主流价值观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自媒体时代下,中立、同质、异质等文化形态不断进入到人们视野当中,主流文化的“垄断”地位已然受到了动摇。人们对主流价值观、主流教育逐步产生审美疲劳,对新事物好奇心理的驱使使得关注中立或者异质文化。此类文化主要是为了牟利,借助自媒体平台,从人的趣味着手,采取现代营销手段来攻占文化市场,削弱主流文化在各领域的话语权,导致主流价值观与非主流价值观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三)信息碎片化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实效不断消减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有着信息碎片化的显著特点,指人们通过网络媒体获取各式各样信息,然而却不进行深刻的分析、理解、思考,获取信息的目的主要在于消遣时间、转移注意力、释放身心压力等。自媒体时代下,社交平台客户端得到广泛推广,使得信息碎片化频率更高、传播速度更快,多元文化很大程度上转移、分化了大学生的注意力,信息碎片化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实效不断消减。

二、自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构的策略

(一)拓宽知识来源渠道,强化思想教育工作者话语能力

自媒体时代下,思想教育工作者当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强化对网络基本规范、常识的学习,掌握网络用语,增强自媒体工具操作应用技能,拓宽业务知识来源渠道;提升对时政、社会动态的关注度,勤思考、勤总结,可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组织主题班会,以促进达成社会共识,拓宽时事知识来源渠道;依托自媒体群组,强化与同行的互动交流,借鉴引入成功管理经验,拓宽知识的来源渠道。

(二)重塑主体角色,增强思想教育工作者主体作用

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构筑独立的人格、风格,提升对参与型文化建设的关注度,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洞察力,以理性克制情感,达成虚拟网络向现实社会、网民角色向学生身份的回归。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构筑极具感召力、生命力的话语,抵制自媒体平台话语霸权,促使一系列话语比重得以均衡,为大学生意见表达提供合理空间,引导大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三)增强公信力,提高思想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

在网络舆情侵袭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厘清教育管理思路,提高媒介意识,有序攻克自媒体文化阵地,开展好信息传递工作,构筑良好的师生关系。此外,高校应当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网络思政工作能力的培训力度,提高思想教育工作者开展网络思政工作的能力、素养,进而获取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三、结语

总而言之,自媒体时代下,思想教育工作者能否摆脱失语困境,建构话语权,直接关系着思想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思想与行为是否具有实际的影响力和制约力。鉴于此,相关人员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全面分析自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面临的挑战,积极促进自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尹朝晖.自媒体时代高校传统思想政

治理论课教学的话语困境及其重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3):183-186.

[2]贾亚君.自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

第8篇:自媒体时代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自媒体 主体间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要求

主体间性是交互主体性,是一种消解主客体对立和主体中心的新主体哲学,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表现出众多特点。

1.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师生平等。

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信息的不对等和信息可控为前提条件。这种不对等和可控性,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条件下显现为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模式――教师先筛选教学信息,然后借助各种手段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快速地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达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却显现出明显的弊端――忽略学生作为能动的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我能动性,忽视学生的自我需求,忽视现代社会条件变迁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性。同时单向度的灌输脱离了大学生实际,使大学生产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现实社会脱节的矛盾,使大学生和思想政治教师之间的矛盾突出,思想政治教育难以真正落到实处。自媒体背景下,学生接受信息是广泛的,也是多元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内容需求都有了新的需要,对教学方式产生新的需求――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所以,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师生平等成为必然要求,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变革的内在需要。

2.自媒体的多向与互动加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过程。

以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及新兴视频网站为内容的自媒体主要表达渠道在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形成多变及多向度的个人生活。随着WEB2.0世界的加速,自媒体的多向与互动加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建构的过程。

首先,在自媒体各种平台上,大学生能选择的信息越来越多,信息互动非常频繁,信息交流之间的多向性更为明显。通过自媒体,大学生获得各种信息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越来越多,在获取内容的同时,大学生也在进行比较和选择,使他们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大为增加,消减思想政治教育的师生传授效果。其次,自媒体环境下,网络互通、网络互动、网络和手机等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提供了多样的选择,也提供了师生更为广阔的交流互动空间,在这种方式下,师生之间的交流更方便、快捷,也更深入。“生可以通过电子论坛、微博客、网上调查、新闻跟帖等方式实时发表观点和看法,教育者则可以根据受教育者的反馈,实时调整自己的传播行为,从而实现双方的随时交流”。

3.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理念转变。

一是对话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的一个具体原因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师生之间对话的缺少。特别师生之间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内容、实施方法等交流的缺失,更使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难以落到实处。原因在于教育是人与人的对话,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与人的对话。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条件下做出新的变革,但师生之间的无障碍互动、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师生之间的相互接纳在现实条件下难以落到实处,不能发挥对话教育的效果。

二是隐性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新要求。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其教育内容的间接性、教育结果的有效性、教育过程的个性性、教育途径的开放性及教育主体的自主性、主动性等特点,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新要求。自媒体的广泛使用,博客、微博、QQ、手机短信、朋友圈及网络传播信息终端,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和平台。通过自媒体的载体和信息传递,受教育者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培育自身良好品质、提升综合素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相一致的主流意识价值与形态。

二、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障碍

新时代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转向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但囿于各种原因,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还存在一些障碍,阻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形成与发展。

1.大学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不强。

借助自媒体的网络、移动电视、手机、论坛、QQ等载体,大学生极大地拓宽了了解时事的视野,在获取丰富信息的同时,受到新媒体复杂信息的负面影响。受自媒体网络游戏中非正面因素的影响,某些大学生容易思想动摇。这种状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大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主性,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相去甚远。

2.网络信息终端的作用发挥不到位。

自媒体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网络传统的“零门槛”,任何用户都可以成为网络的传播者,正是这种互联网的特性决定了用户的信息内容不完全受网站的控制,传统媒体对信息的筛选及议程设置的特权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大学生使用网络终端大多不是以学习为目的,而是服务于生活。“网上交友聊天是当前青少年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对现实的逃避,对学习压力的反抗,使部分大学生喜欢上网,喜欢在虚拟网络世界中藏匿和发泄。在虚拟世界中,大学生可以尽情占有各种信息而不用付出太多努力,这种情况下,现实和虚拟的对比,压力的选择和逃避使某些大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而无法自拔。这种状况下,网络终端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没有发挥。

第二,自媒体条件下的网络信息内容真实性难辨。自媒体的开放性为人们发表言论与观点提供平台,也为不怀好意的媒体、人群虚假信息提供便捷之路,导致网络“噪音”不断,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真实性难辨。

3.自媒体环境难以获得信任。

自媒体的出现带来信息传播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信息内容的良莠不齐,这种信息传播的优势与劣势并存的状态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两难的媒体环境。自媒体下的网络、手机、移动终端随处可见不良信息,不仅破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发展,还使得自媒体环境难以获得信任。

三、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构建途径

1.转变观念,重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交往。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每天都在发生,但这种建立在师生不对等关系基础上的“交往”,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交往、交流脱离本体价值,成为形式或者固化的模式。因此,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构建,必然要转变观念,重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交往。

首先,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不再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而应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对待,共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次,转变师生之间不平等的教育观念,由师主生辅向师生平等转变。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自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接受信息的迅捷多样及大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性远远超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第三,转变思想政治教育交流工作模式,由工作模式向情感交流、朋辈交流转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要求。第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淡化地位优越感及资源禀赋差异,学生应积极发挥自身主动性和探索性,在发挥各自优点的基础上,重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交往。

2.回归生活,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运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就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源于师生、源于现实社会、源于校园内外的生活实际。并由此出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精神层次。因为,现实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基础和价值源泉,脱离了现实生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能是空中楼阁、镜中水月。

自媒体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构建,除了回归生活之外,还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运用,自媒体下,新的虚拟交际平台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为实际交流手段,占据大学生注意力。面对这个现实,应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使用,由平面转为立体;由单向转为多维。此外,还应积极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借助平台,以网络语言、网络文字、网络文本等形式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形成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互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

3.监督监管,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

自媒体时代,由于信息传播的虚拟化,信息传播内容的良莠不齐,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系列挑战,因此必须加强监督监管,解决好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伦理认识缺失问题。大学生的伦理认知问题受网络极端主义思想的诱惑,而自身又缺乏辨别能力。因而必须严格把关网络中的伦理狭隘和极端主义的内容,去除不良内容,还大学生一片和谐的网络环境。其次,加强自媒体运行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教育使大学生明白哪些是自媒体运行必需的规范,`反这些法律法规之后将有什么样的后果。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精彩的新媒体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使自媒体法律深入学生,深入学生生活实际、深入学生内心。第三,必须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确保思想政治发展方向。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武装学生头脑,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变向,不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第9篇:自媒体时代的特点范文

一、自媒体时代到来

自媒体概念于二零零三年被美国学者提出,其自身的传播方式多样化,成本相对较低,并且自由性与互动性较强。与传统媒体不同,其自身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为我们带来全新的信息获取模式。同时,通过自媒体的信息传播,可以让自身的信息以独特的方式体现,表达其自身的个性。在自媒体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吸引传统媒体的注意力,实现了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合作共赢。例如,当前最常见的合作方式就是传统媒体纷纷开设自己的微博账号或者微信公众号等,实现了二者强强联合,共同进退。同时,自媒体也逐渐开始向政治方面发展,比如,近年兴起的微博问政方式,建立了政府与公民便捷平等的交流平台,不仅具有划时代意义,同时还促进了我国民生友好的交流,体现了自媒体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具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涉及范围领域广泛。

二、自媒体传播的公共性

由于自媒体自身的独特特点,其信息的传播与生产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发挥自身原有的价值产生公共利益。自媒体的传播,能够充分满足不同人的个性化需求,充分体现自身的观点,并实现观点共享。自媒体传播的公共性,最先体现在传播信息的多元化,其?鞑ブ魈蹇梢圆皇谴?统的媒体,在传统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传播者可以利用信息引导受传者的舆论导向,影响其自身的判断观点,同时影响公众舆论的焦点,改变对当前社会环境的认知。自媒体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这种不平等地位,共享了信息话语权,建立公共性的信息传播机制,消除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同时,自媒体本身还具有传播渠道公开性和信息多样性,例如,个人信息、公众信息等,其信息的内容丰富多彩,更加能突出自媒体传播的公共性。

三、自媒体传播的道德底线分析

(一)建立相关的监管部门

自媒体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博客、微博等自媒体的发展,使得受众的话语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但是由于自媒体的“零门槛”,自媒体自身的发展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由于自媒体传播自身的特点,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对于信息的内容传播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任意,这就导致了虚假暴力等信息的出现,因此,要加强自媒体自身对于信息的辨别,建立相对应的监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制度,对于虚假暴力信息或不良信息等进行自动屏蔽或删除,加强网络信息的环境管理,为传播者和接受者提供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在自媒体平台自身的内部管理中,要不断加强“把关”能力,建立完善的甄别体系,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制定最合理方案,杜绝污染和负能量的社会信息,并加强相关管理技术的创新研发,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的辅助自媒体平台清理垃圾信息,在发展的同时,要积极预防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注重青少年对信息的传播,严格控制信息质量,保证其未来塑造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重视具有领导作用的信息影响

在自媒体的发展中,要严格重视可以对他人思想产生导向作用的信息,标准规范信息平台,发挥自身的领导作用,以身作则,保持传播平台的信息健康。例如,对于一些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要进行议题设置,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进行信息分享传播,发表一些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信息,保证其良好的社会舆论引导,塑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及时宣传相对较准确的信息,能阻挡网络谣言的产生,同时防止负面舆论的导向,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意义。

(三)重视政府机关的监管能力

要严格重视政府机关等权威性机构的信息传播,发挥其自身的积极性作用,保证自媒体行业健康长远的发展。例如,加强政府对自媒体平台的管理,充分利用当前现有的法律资源,制定自媒体平台相关的规定制度,有效的规范人们对于大众信息的传播,优化网络信息平台。但一部分人认为,政府的介入将导致自媒体的话语权会遭到削弱,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制约,阻碍其发展。但是相对来说,话语权不代表着可以随意表达,具有权利的同时,必然会伴随着义务的扩大。要加强对于法律的利用,通关相关的法律规范,清除自媒体传播中的不良信息,保证良好的网络环境。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