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信息化现状范文

农业信息化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信息化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信息化现状

第1篇:农业信息化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发达国家;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2

中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消除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农业、农村竞争力,平衡农产品供需关系,调节农村农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辽宁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信息化水平却不高。欧美及日韩等发达国家在农业信息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有着几十年非常成熟的信息化体系,因此剖析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并总结其对辽宁省的启示是非常必要的。

一、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1.美国

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美国就建立了农业技术信息数据库,能提供最新的作物生长管理、病虫害诊断、病虫害预测预报和农业技术资源保护等。约2/3的美国农民至少拥有1台电脑,因农事需要而上网的时间每周平均约2个小时。另据美国农业部2000年公布的一项报告,在美国200万家农场中,拥有或租用电脑的农场占55%,24%的农场将因特网技术作为农村经营中一项重要管理工具。特别是在农业管理等方面已经基本普遍实现计算机信息情报管理。对美国农民来说,电脑和因特网就如同拖拉机和气象报告一样重要。与美国强大的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相对应,美国建立了完善的农业信息采集、处理与体系。一是构建了以美国政府为主体的庞大、完整、规范的农业信息体系。农业部在全国建立了庞大的市场信息网络,收集和官方的信息。二是制定了全面、详细的农业信息调查内容和规范的调查方法。三是规范的农业信息处理和严格的农业信息制度。美国农业部的各个部门对从国内外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要做适当的数据处理。几乎所有的经济信息都以数据资料为基础,按时间序列来组织。美国农业信息的分析和有着严格的制度和规定。美国国会要求,美国农业部每个月都对世界农产品的供求形势进行一次预测,同时分析上月发生的影响各种农产品供求数量的事件及影响程度。正式报告经部长签字后向外界公布,全球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各国新闻媒介都可转载报告内容。

2.日本

日本依靠计算机为主的信息处理技术和通讯技术,增加农村地区的活力,发展农业、农村的信息化。日本信息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耕作、作物育种、农作物与森林保护、农业气象等方面,大大加快了其农村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在日本有41%的农户利用网络进行经营活动,其中,收集和利用市场信息的农户最多,占网络农户的40%,准备利用市场信息和农业栽培技术等生产管理信息的农户将增加到60%左右。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的社会信息化程度,计划制定了具体的政策,比如普及因特网;向农村提供国立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开发成果等有用的信息;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向消费者提供充分的农产品商品信息;提高农村地区的通信便利程度;提高农业资源的管理水平等。日本的农村信息服务系统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成为科学技术与生产活动紧密联系的载体,不仅使日本农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并使得以个体、单独进行生产活动的农民成为与大市场紧密相连的生产、生活、销售的有机体。可以说没有农业的信息服务就没有日本的现代农业。

3.韩国

韩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信息化示范村”建设的开展。韩国规定,要想成为“信息化村”,必须具备两项主要条件:一是该乡村拥有本地区的特色产品或开展农村体验观光的资源,通过建设信息网,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扩大广告宣传辐射面,能够明显提高收入水平。二是所在地方政府积极支持信息化建设,当地村民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特别是对信息化具有强烈的要求。建成一个信息化村约需经费33万-38万美元,其中,70%由行政自治部拨款资助,30%由地方政府承担,农民不用增加额外负担。信息化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有:①建立高速的信息网络;②一家一台电脑;③建立村级信息中心;④开发信息资源;⑤为村民提供信息化培训;⑥为地方特色产品提供电子商务服务。韩国“信息化示范村”计划实施仅一年,试点农村通过信息化获得的实际利益就达529亿韩元,其中,农民实际增收和品牌效益占424亿韩元。

二、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对辽宁省的启示

1.美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对辽宁省的启示

第2篇:农业信息化现状范文

目前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均已开展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农产品贸易,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家在农业信息化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国家从本国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

(一)美国农业信息化

在美国,农场主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便捷地了解到国内外的农产品价格、农产品市场销售情况等相关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在网上销售产品,使美国人民能够在网上顺利地购买产品,购买生产资料,查询生产技术等,这样既方便又快捷,还能够根据自己实际所需的意愿进行,避免走购买产品的弯路。美国政府全方位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大可能涉入信息化方面的建设,如信息技术应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在政府的组织、管理和投入之下,美国高水平的农业信息化不仅保障了美国农业健康稳定的发展,而且世界各国共享其农业科技信息,促进了世界农产品经济贸易的发展。

(二)德国农业信息化

德国发展农业信息化的方式是以农村为主体,从建立村庄、道路的信息系统入手,利用电脑软件来记录所属村落的每块地的规格和价值,并开发电子数据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向农户提供各类农业信息,如农作物生长情况、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市场信息等;为加大计算机网络技术普及力度,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德国几乎所有学校均开设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课程,这不仅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可以使农户通过网络得到最新的农业信息。同时政府还着眼于农业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如农业模拟技术、计算机决策技术、精确生产技术等,这些技术的有效利用,有力地保障了德国农业信息化健康有序的发展,促进了德国农民增收,达到了发展农业的良好效果,并给其他国家带来了先进的经验。

(三)日本农业信息化

作为亚洲地区的发达国家,日本的农业信息化也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农业生产部门中,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率已达到百分之九十二,其中,农林水产省的农副产品情报中心负有向各县农协农副产品价格、产地、市场交流等情报的特殊任务。从家畜的品质、饲料配方、饲养等各个环节他们均采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分析和管理,做到管理和饲养精准、精确。近几年来,日本政府努力开发农村地区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网络信息服务接口,通过网络收集相关农业信息,根据当地地势、气候、资源等因素,构建特色农业服务网站,并不断加强农业信息利用者的技术培训和教育。日本这一模式由农产品消费者和农产品生产者共同合成,使日本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模式转变为因特网农业经济模式。这典型的农业生产转型、农村经济转轨,为世界农业生产国在农业信息化发展中提供了经验。

二、国内农业信息化发展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多种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技术性研究,其中包括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专家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随后为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开发了“金农工程”。该工程主要包括建立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开发整合国内外农业信息资源以及建设延伸到县、乡的全国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打开了全面开展农业信息化的新局面。政府各部门的政策、科技服务等农业信息也同时向农村延伸,电视、电话、计算机等基础设施逐步推入农村,初步建立起农村信息化的氛围。以电子政务为核心,科技、水利、气象等合作部门或独立地建立了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和培训网站。如今,我国农业从生产管理,农村从文化教育到文化生活,信息化已逐步得到普及。并且在信息化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农民获利的痕迹。

三、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

(一)美国模式

美国政府通过建立以政府为支撑的体系,利用政府自身的优势为国家农业信息化创造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他们以立法的形式和必要的相关政策,全方位地规范和引导农业生产发展,全力以赴力争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的切身和基本收益,并努力健全政府的领导方式,维护美国农业市场秩序,保证美国农民利益,使美国农民任何时候都能够进行公平交易,公正消费,放心作业。政府实行科技信息“完全与开放”的资源共享政策,推进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和实施,使美国不论是在工业方面发展迅速,同时也使国家农业得到繁荣。

(二)日本模式

为保障农业信息化的有序和顺利运行,日本政府首先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充分和专门的研究,并制定规章制度、运行机制及国家农业发展政策。其次,利用网络优势完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该体系分两部分组成,一是由“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联合会”主办,即市场销售信息服务系统,这个系统属于国家所有;二是各种农产品的生产数量和价格行情预测系统,由日本农协自主统计数据并进行,这系统由各农协主管;这两个系统相互配合,使每一个农户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行情、农产品价格以及生产数量,从而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有的放矢,确定和调整生产,使自己能够比较明晰地掌控生产。

(三)法国模式

作为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法国政府在农业信息技术服务方面独具一格,首先国家财政对农业生产大力支持,然后不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其他专业技术协会、行业组织的相关信息服务等私人部门对农民提供农业服务时也一般只收取成本费,甚至免费。整个国家主要关注服务主体。国家农业部时刻向社会颁布农业信息,如农业政策、农产品市场动态、权威统计数据等;农业商会传播农业信息技术、组织专家及学者授课、举办培训班、协助经营和管理等;培养人才。

(四)印度模式

印度也是一个农业相对较发达的小国家,其农业人口较多,他们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历经沧桑,最终找到了适合本国的发展合理的发展模式。该国发展农业信息化是由中央政府主导,依靠政府的基本发展项目,获得农民帮助;政府负责项目实施,农民协助工作。并实施的“知识信息计划”,其主要目的是将信息技术服务于广大农村。该项目的前期工作由政府做,实施运行由农民完成,真正做到政府与农民互帮互助,同时又培养了一批农民信息技术人才,为国家发展农业信息化铺平了道路。

四、国内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成功模式

(一)北京模式

北京因为历史地位和地理位置的原因,始终把“整合”放在发展农业信息化最重要的位置。北京所倡导的“怀柔模式”就是在充分利用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将宽带、光缆遍布到各村各镇的各信息化点上,各信息化站点再利用无线通信网将信息和反馈到农民手里,这样就构造了一个“(无线通信网)+地网(宽带数据网)+人网(信息服务员)”有机整合的农业信息化网络环境。主要支持点:企业为主体、信息员为骨干、农村信息驿站为结点。

(二)河南模式

河南省实施的“宽带和电视机入户”模式,该模式主要基于省际卫星的功能,由基站统一接收卫星信号后,再利用网通传送,采取机顶盒技术,以电视机作为信息接收终端,通过IPTV技术实现农户的远程互动视频点播。这种模式也可以称作为“网通模式”,即利用“河南网通”或利用的宽带网络资源来传输农业科技信息等,拓宽了农民的信息视界,实现了一网多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湖北模式

湖北省最近发展起来一种新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由农民自主拨打热线电话向农业专家咨询技术和管理等信息,建立“农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并以多种传输途径为补充,如自动语音、专家热线和现场农业技术指导等各种切实可行的途径,为农民提供真实的信息。这种方式效果明显,解决了农民的生产和销售等技术和非技术问题,确保了农业技术有效实施。

(四)江西模式

第3篇:农业信息化现状范文

近几年来,为了有力推动农业的发展,我国加快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与进步,为农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积极贡献。但是,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方面还是存在着不少的差距。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

从目前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很多地方已经意识到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着手开始采取一些措施和方法,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对于具体如何加快农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以及其发展所必需的支撑体系还是缺乏全面和准确地认识,甚至有的地方的领导们认为信息化建设无非就是用用电脑、做个网页等基本层面,还有的领导认为虽然农业的信息化建设很重要,但是现在实施还为时尚早,作用不显著。因此,无论是在政策的支持,还是在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上,都明显不足,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与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先进地区之间的差距日益加大。

1.2网站的集中度不均衡现象显著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网站都集中在大中型城市,主要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很少甚至可以说是尚且没有真正深入到基层农业的第一线,这样就严重制约着其积极效用的发挥,难以真正实现促进农业发展的终极目标。

1.3网络信息重复现象严重,实用性不强

目前,网站建设情况较为良好的基本都是较为有影响的国家级网站,而一些地方性的、基层性的网站的建设水平尚且不高,甚至存在网站不同,而内容却颇为相似的现象,这样就无法真正立足于当地的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也很难服务于当地的农民,指导农民的生产,实用性不强。

1.4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手段落后

当前,农业的信息化采集标准化程度不高,尚且没有完整、健全的采集指标体系,由于缺乏必要的设备,所以采集的方法也不够科学、合理,采集点没有代表性,覆盖性不足,对农业信息体系内部对农业信息体系内部各信息采集渠道缺乏合理的整合和规范,导致信息的准确性与权威性不足。与此同时,对于信息的处理手段也较为落后,由于很多地方没有计算机网络系统,依然在延用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这样不仅仅影响了运行的效率,同时也无法保证信息的使用价值。

2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分析

加快推进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可以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极为广泛,内容也很多。为此,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2.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提高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列入当地信息化建设和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加大力度,抓紧抓好。

2.2尽快完成各涉农部门信息资源的整合

要想切实提高为三农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就必须要尽快完成各相关涉农部门的信息资源整合。近些年来,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在县级政府,不少部分都相继建立了与农业或农村相关的服务网站或者是信息服务平台,虽然做法是可取的,但是由于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这样就大大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为此,要尽快完成资源的整合,切实为农村和农民提供实用性较强的服务,有效避免对方的不合理干预和影响摊牌,为充分发挥地方已有网络系统和网络资源的积极效用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2.3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在走访过程中,很多农民都感慨,我们需要更多的资金,需要更多地了解种什么品种,如何实现高产栽培,如何销售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农业的信息化发展已经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只是目前所发挥的作用还颇为有限而已。为此,相关部门一定要进一步加大资金的投入,可以在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各项支农资金中,设立农业信息化建设专项,增加投入,建立健全有利于农业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机制。初期,可先在农业大省或某些主产区试行。

3结语

第4篇:农业信息化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 农信通 云计算 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039-02

1 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指人类在农业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以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

对于农民而言,其需要价格低、信息及时、质量有保障,具体包括农业科技信息如农资信息、农产品栽培、畜牧养殖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农资及农产品买卖信息如产品价格信息、就业信息等。政府和涉农企业也希望通过农业信息化增强时效、降低成本。

2 运营商在农业信息化的应用现状

当前,国内三家运营商都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农村信息化平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分别以“农信通”、“农科在线”、“信息田园”平台为依托,开展综合农业信息服务,已实现一定收入规模。

其中,“农信通”是中国移动推出的以服务“三农”为目标的信息化服务,其业务基于手机移动终端,通过短信、彩信、语音、手机上网、互联网等多种方式,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的产供销、农村政务管理和农民关注的民生问题等信息化服务,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保障农务畅通、方便了解民生信息,从而解决农村“数字鸿沟”,推进农村信息化。图1是肇庆特色的政府主导、企业助推、媒体宣传、渠道互动四合一的信息化田园运作模式。

以肇庆移动公司为例,其12316非值守无线专家系统,该热线提供人工以及自助语音服务,内容包括:三农政策咨询、接受投诉以及处理、专家咨询、农产品市场行情、病虫害预报与防治、种养技术等。其系统方案如图2所示。

尽管国内三家运营商都已经建立农村信息化平台,但是其服务水平和层次还难以充分满足农民、政府和涉农企业的需求。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出现,对深化农业信息化建设和服务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 新技术在农业信息化的应用前景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方式获得所需服务。中国三大运营商有自己的云平台,中国移动“大云”、中国联通“沃云”、中国电信“天翼云”。运营商可在自己云平台上建立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对于农民、政府和涉农企业而言通过按需使用,运营商通过虚拟化、云调度等一系列技术的运用,从而减少减少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并惠及农民、政府和涉农企业的,为农业信息化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挖掘、地图搜索、视频会议、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电子支付等更高层次的服务。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就是万物都接入到互联网,物体通过装入射频识别设备、红外感应器、GPS或其他方式进行连接,然后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或其他方式接入到互联网,最终形成智能网络,通过电脑或手机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管理和信息采集分析。物联网技术可通过3G手机或电脑对农业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土壤含水量等信息进行远程监控;也可对自然灾害、农业运输车辆等定位和视频监控;用户可通过3G手机和电脑实时对粮库进行温湿度监控,还可对农产品加工阶段,对绿色食品的加工监控、乳品的溯源、出口农产品的溯源及交易跟踪等。未来的农业在以移动通信为承载网络的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将变得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

4 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运营商在农业信息化的应用现状,以及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对于运营商深化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前景展望。未来三大运营商的农业信息化服务将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

参考文献

[1] 李小娟,钟蔚.农村信息化需求分析及运营商发展思路建议[J].信息通信技术,2012(5):18-21.

[2] 胡文岭,张荣梅.浅议云计算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3):76-78.

[3] 崔文顺.云计算在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农业工程,2012,2(1):40-43.

第5篇:农业信息化现状范文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作为新的弱势群体,他们游离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边疆地区失地农民的就业更是关乎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本文通过对昆明市呈贡新区失地农民的再就业现状的实证调研,分析了其再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 :边疆;城市化;失地农民;就业

一、研究背景及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转型的同时展开,使得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然而,它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却也在改变着农民和土地的关系。目前对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研究比较活跃,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剖析,探索其保障机制。昆明作为西南边陲多民族聚集的省会城市,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其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因此,对其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现状进行专门的探讨,不仅对昆明其他新城区的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对维护祖国边疆的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采取了文献法与实地调研法、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在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基础上,以一名研究者的身份深入到了呈贡新区吴家营街道的前卫营社区,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实地调研。以户为单位,共发放问卷42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415份,鉴于失地农民文化水平比较低,少量调查问卷由他们口述,本人。同时,为了获取更为真实、更为全面的数据,进一步了解与失地农民再就业相关的政策法规,也为弥补问卷调查中的一些不足,本人又前往了多个失地农民小区、创业协会和管委会等多个部门,并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简要的访谈。此外,为了更加清晰地反映失地农民就业的现状,利用Excel数据生成的功能,把问卷和访谈提纲两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录入其中,从而生成了统计数据。

二、呈贡新区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分析

1.前卫营基本情况概述

前卫营原系一个村,管辖一个自然村8个居民小组,国土面积5.57平方公里,海拔1925.0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789毫米,适宜种植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作物。原有耕地面积3427亩,林地1343亩,农户606 户(现为650 户),乡村人口1542人(现为1703人),人均持有耕地、林地及宅基地等约为3亩。作为呈贡新区建设第一批被征地的村落,2009年11月,前卫营完成了对所有村民征地后的原址回迁安置工作,撤村改居委会。目前,前卫营已经累计征收土地约五千亩,几乎所有村民完全或部分失地。

2.土地征用和补偿情况

随着大学城的兴建和各大高校的入驻,呈贡新区的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前卫营由于处于大学城的规划用地上,因此土地不可避免地要被征用,从而也造成了大量的失地农民。据呈贡新区管委会的统计,截至2012年,前卫营共被征用土地4896亩。前卫营被征用的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和道路的建设,如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天水家园等住宅小区、雨花交通枢纽及其道路等的改扩建。对于失地农民的补偿,呈贡新区主要实行的是货币补偿,补偿标准因地块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对坝区是8.5万/亩的综合地价,而对山区和半山区的综合地价分别为6.5万/亩和4万/亩。

3.劳动力资源和就业情况

根据2013年对前卫营社区16-60周岁的415人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占237人,女性占178人。具体统计情况如下:

(1)年龄结构。如图所示,一方面,前卫营社区劳动力质量比较高,主要集中在19-45 岁青壮年阶段,占调查数据的64.1%,正处于人生中创业和工作的最佳和巅峰时刻;另一方面,处于46岁以上的中年失地农民也占不小比例,这就意味着他们也要参加到再就业的队伍中来,并且在未来几年前卫营社区也将要面临着严重的养老问题。

(2)文化结构。如图所示,前卫营社区的劳动力资源初中及其以下的学历的占到调查数据的79.76%,高中或者技校毕业的只占到16.14%,而取得高等教育学历,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根据就业相关理论,劳动者的知识水平与劳动报酬呈正相关,前卫营社区劳动力资源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这必定影响到他们的非农就业。

(3)职业分布结构。如图所示,前卫营社区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种植业的比例为19.92%,仍占有不小比例;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集中在建筑业、运输业、保洁环卫等服务业。从调查数据上来看,在415人的抽样调查中,仅有256人有正当的职业,失地农民的整体劳动力就业率低且就业面狭窄,岗位技术含量低。

(4)就业途径。在对前卫营社区415名居民的调查过程中,有304人在失去土地后有过再就业的工作经历,由图中所示,他们在向非农领域转移的过程中主要有四种就业途径,其中通过亲朋好友介绍而获取工作的占到46.71%,通过自己找而获取工作机会的占到37.17%。这一方面说明农民在向市民身份转变的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范围依旧局限于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核心的初级社会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个地区劳务中介组织的不完善,失地农民利用中介找工作的意识不够强。同时,也反映了政府在失地农民就业安置上的有限性。

(5)再就业的频率。在对前卫营社区296名有实际再就业工作经历的失地农民的调查显示(如图),相当大的一部分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后经常换工作,再就业的稳定性差,他们基本上都没有固定的工作,更多的是季节性和临时性的工作。

(6)家庭年人均毛收入。如图中所示,前卫营社区家庭年人均毛收入主要集中在10000-20000万及其以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民日常消费势必将随之越来越高,加上飞涨的物价,这一收入水平很难保证他们的生活质量。

4.失地农民的再就业类型

第一,以政府为主导的安置就业。通过街道和社区来安排失地农民的就业,是最愿意被人接受的。安排的具体岗位主要有保安、保洁和园林绿化,他们主要负责小区里的保安、垃圾清扫以及社区周边的花草树木的种植和修剪等工作。第二,自谋职业。自谋职业分为了两种:自我雇佣型和受雇佣型。前者是指通过自我努力从而达到就业目的,主要是以个体经营为主,如在社区周边摆摊设点小吃、烧烤和水果,在大学城附近开的超市、服装店、理发店等。后者是指为其他个人或者组织聘用或雇佣的一类,如进入物业公司的保安,商贸、餐饮行业中司机、厨师等服务人员,各大建筑公司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第三,自我创业。少数失地农民抓住了商机,开办了自己的私营企业,如利用政策积极走出家乡到周边县区从事种植业,这类群体市场观念强,处于失地农民中的上层地位,成为城市扩张的受益者。

三、呈贡新区失地农民再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观念落后,就业积极性不高

农民在失去土地后,有一部分依旧固守小农思想,仍旧没有从小农意识中解放出来,缺乏对市场经济的认识,缺乏应有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缺少危机感,更缺乏白手起家的创业精神和自主创业意识,过多的寄希望于政府为他们就地解决就业问题,据对前卫营的调查数据显示,83%的失地农民认为土地被国家征用后他们的就业问题就应该由政府来负责。过分依赖政府的政策和支援,“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择业主动性比较差,缺乏积极的心态去谋取职业。此外,由于在长期的封闭的生活环境中,形成了所谓的“小富即安”,甚至“无富也安”的小农意识,在以略高于成本价购入一套房子之后还有一部分结余的情况下,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就开始过着吃喝玩乐,打扑克、搓麻将的生活。他们经常出入一些高级娱乐会所,购买一些高档的消费品,据对前卫营205户家庭的调查数据显示,43%的家庭都有一辆小轿车。这类失地农民既无农事可务,又不愿意从事非农工作,成了典型的坐吃山空的失地农民。

2.再就业安置难,再就业率比较低,失地失业现象比较突出

我国对失地农民的安置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就业安置,二是货币安置。在计划经济时代,失地农民通过转为国家工人而实现就业,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政府安置而实现就业的几乎不复存在。2011年前卫营社区完全失去土地的人口为1207人,据调查数据显示,通过政府安置就业的人数仅仅为54 人,仅占失地农民的4.5%,主要是一些大龄劳动力和妇女,从事保安、保洁之类的工作,且这些被安置的失地农民中途辞职或者转业的情况仍旧存在。

调查结果表明前卫营社区有约40%的失地农民赋闲在家不从事任何生产活动,通过交谈了解到这些赋闲在家的失地农民并不是一直都没有再就业,他们也尝试了除第一产业外的其他产业,但是要么是由于不习惯工作环境,要么是工作待遇不好,他们再次失业,赋闲在家靠征地补偿金和集体经济分红过活。另外对已经实现再就业的那部分失地农民中,有很大比例是从事建筑、运输和餐饮,再就业质量不高,多为临时工,存在隐性失业的现象。

3.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社会保障水平差

土地不仅是农民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的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的载体。针对呈贡新区建设过程中最为棘手的失地农民安置及生活问题,新区还先后出台了《呈贡新城规划区内被征地人员养老统筹办法(试行)》和《呈贡新区被征地人员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试行办法》等文件,文件宏观上规定区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专项财政资金引导、支持和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按照现行政策,社会保障资金财政补贴30%,集体和个人承担70%,并明确指出,“对完全失去土地并登记为居民的男性满45周岁、女性满40周岁及以上人员,按失地当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一次性缴纳15 年的养老统筹费,其中县财政补助缴费总额的30%,集体再酌情按比例承担一部分,个人承担一部分。”

从政策的制定和运作上很明显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的色彩。就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而言,2013 年昆明市及其辖区为370元,但对已经登记为居民的申请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失地农民,仍旧只发了60元的农村低保金。此外,对失地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其实质仍旧是“新农保、新农合”。“新农保、新农合”作为农村的社会保障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与城镇社会保障仍旧有较大的差异,由“村”转变为“居委会”,从名义上讲,农民转变为了市民,但实际上仍然是失地“居民”,他们并没有完整地享受城镇居民的福利待遇,社会保障难以真正落实,新区建设周期长,这势必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

4.失地农民再就业收入低、稳定性差,收入水平总体下降

通过对呈贡区吴家营乡大学城的失地农民调查分析,呈贡区失地农民的收入来源有四种情况:财产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是指失地农民安置后所拥有的财产总额,包括征地补偿金、住房和商铺等,通过对所拥有的财产的出租、分红和投资等方式所取得的收入。具体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住房和商铺的租金收入;二是利息收入;三是资金的投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是指失地农民进行农业经营生产及在外经商所得的收入。工资性收入主要包括政府提供的以本地企业为主的劳务报酬收入和自己务工所得到的劳务收入。转移收入主要是指政府对失地农民的财政补贴收入,如因新区建设而被征地的农户外出租地的获取的政府财政补助。根据对前卫营社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失地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靠补偿款,工资性收入、住房出租收入和政府的补贴性收入。由于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决定了失地农民只能从事诸如餐饮业、建筑业、运输业等简单的体力劳动。

呈贡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是全国有名的蔬菜和花卉种植基地,斗南花卉市场更被称为“亚洲花都”,其农产品销售遍布全国和东南亚国家,失地前农民主要靠种植蔬菜和花卉经营生活,并且在空闲时间里,去做一点临时工,挣点外快,家庭年人均收入为一万多元。然而,失去土地后,家庭虽然得到了20多万元的征地补偿款,但是由于缺乏理财、资金的使用不当、子女的教育以及飞涨的物价,更是加剧了他们生活的负担,通过对前卫营社区的实地走访调查,他们大部分表示他们的纯收入水平下降。

5.不同失地群体的再就业差异

(1)女性失地农民再就业率整体偏低。女性由于其受生理特征和传统社会习俗的制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禁忌,而不能或者不愿意在外抛头露面,特别是一些中年妇女一方面要承担着抚养、教育子女的重担,另一方面又要承担着赡养老人、照顾家庭的责任,成为家庭主妇而不能够正常地进行工作。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显示,接受调查的178名女性失地农民中有97 人赋闲在家,即有54%的女性失地农民未实现再就业,处于失业状态。而接受调查的237名男性失地农民中有62人赋闲在家,处于失业状态的男性占男性劳动力资源总量的26%,处于就业状态的男性为74%。上述分析表明女性失地农民再就业率显著低于男性,女性的失业比例较大,再就业率整体偏低。

(2)失地青壮年再就业压力比较大、弱势群体关注度不够。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质量的好坏和就业规模的扩大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从现实来看,失地青年的再就业质量直接影响着其生存境遇和对主流社会的心理认同,更影响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和质量。但是在当前就业压力异常严峻的形势下,失地青年的就业更是不容乐观。据调查显示,目前,青壮年被征地农民压力较大。一方面,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的尴尬困境,如何有效地解决生计问题、养家糊口是这类群体的难题;另一方面,由于思想观念的桎梏,一部分失地农民不愿意离开家乡,外出务工或者种地,同时加之许多年轻人缺乏自主创业、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仅仅在居所附近从事一些简单的常规生产活动,这更加剧了他们的就业压力。此外,在被征地的农民中,有一部分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的弱势群体,他们由于缺乏或者丧失劳动力、经济基础差等原因有的依旧处于贫困的状态。

综上所述,失地农民再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就业观念落后、就业积极性不高,再就业安置难、就业率比较低、失地失业现象比较突出,再就业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就业收入低、稳定性差、收入水平总体下降;就不同失地群体的就业差异而言,女性失地农民就业率整体偏低,失地青壮年就业压力比较大,同时弱势群体关注度不够。边疆地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内外环境决定了其促进城市化发展、担负着非农就业、增加边疆民众收入和维护边疆安全稳定的多重使命。因此,无论各级政府还是社会各界都应该加大对边疆地区城市化的发展力度,同时通过制度、政策、财力等多方面的措施来促进失地农民的就业。

参考文献

第6篇:农业信息化现状范文

1.1农业信息化现状

目前保定市已建成23个农业信息网站,共设立各类栏目400多个,网站信息量超过12万条,对全市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农业网站缺乏特色、本地信息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快全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市政府要求各县(市、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针对本地的特色经济、优势产业建立特色网站,积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平台,搞好延伸服务,提高信息服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1]。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共同支持和管理好农业信息网络,为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保定市在全国率先创建了21个产业科技专家工作站,工作站目前拥有首席专家、中高级职称专家等各层次科技人员366人,为农民解决技术难题35项,研发和引进新工艺、新品种107项,推广先进实用技术86项,培训农民11.5万人次。高质量市场化的科技服务,使15万多农户通过产业带动增收。

2河北农业大学科技市场简介

河北农业大学是一所具有上百年历史的著名农业大学,开创了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太行山道路”,受到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曾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1993年初,河北农业大学在保定市政府的支持下,组建了全国第一个依托大学的农业科技市场,入驻商户近200家,旺季时每天客流量达7000人以上,日销售各类产品10多万kg,年交易额达10亿元,累计成果交易260多项,业务范围涉及全国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受益农民超过500万户,帮助农民增加收入400亿元以上。河北农业大学科技市场充分发挥其信息化平台作用,形成了区域的中心型市场,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3河北农业大学科技市场的作用

3.1河北农业大学科技市场是农业信息化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

河北农业大学科技市场最大的作用就是为农业科技信息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平台。河北农业大学的农业科研成果90%都通过河北农业大学科技市场来展示并传播技术和信息,保定市及全国的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也有相当一部分通过该市场平台来和农民沟通,尤其是玉米的先进成果更是多。通过这个平台农民可以学到知识提高各种素质,从而提高收入。农民并非不知道找市场,问题是分散的、科技含量低的、小规模的农产品在市场上卖不出去或者卖不出好价钱,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的具体的市场是一个个孤立的区域性的小市场,市场与市场之间没有不间断的信息传递;另一方面是农民的交易圈小,信息不灵,通常只不过几十公里,跟大市场无法沟通,所以单个的农户在大市场中经不起风浪,无法抵御市场风险。农大科技市场不仅仅是一个农产品交易市场,更是一个农业信息交易平台,农民在这里可以充分了解市场产销信息,共享信息资源,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贸易。

3.2河北农业大学科技市场有助于引导技术方向,提高农业整体科技水平

农业生产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科技含量,而当前我国农业科学技术普遍存在着体制不顺、资金与人才匮乏、难以推广的状况,服务“三农”是一项非常迫切的课题。为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把产、学、研紧密结合在一起,保定市在地缘优势上做文章,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分别对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驻保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了走访和调研,并与三所高校建立了人才、技术、成果、实验等向社会开放的合作运行机制。同时,他们还积极引进首都科研成果,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联合236所驻京高校、科研院所面向社会提供科技合作。2005年7月举办了中国科学院与保定市科技合作项目洽谈会,中科院展出了92个最新科研成果、项目120项,其中达成科技合作意向49项,为农民依靠科技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河北农业大学常年保持有300多位教学科研人员以各种形式直接参与区域农业的经济、科技、教育活动。河北农业大学科技市场作为与农民接触最为密切的平台,能够及时掌握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把科技成果送到最为需要的农村。

3.3河北农业大学科技市场有助于培育新的市场主体,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我国“入世”后,为农业发展创造了机遇。农民只有从个体经营走向规模经营、集约经营,才能成为真正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个体农业只有转向农场农业才算踏上了专业化、现代化的道路。没有这种转变,我国农业在加入WTO之后就难有出路。保定市在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建好科技专家工作站的同时,还大力推进市县两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按照“扶持一个中心,带动一个产业,壮大一方经济”的发展思路,在高阳、雄县、涿州、安国、新市区等县(市、区)分别创建了纺织、塑纸包装、新材料、药业、铸造、服装等10个生产力促进中心,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3.4河北农业大学科技市场有助于农民减负增收,启动农村消费品市场

农大科技市场可以汇集农户需求,通过采购招标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与消费品的成本,一方面可以降低农户的生产与生活成本,另一方面又可增加生产与销售收入。农民只要收入得到大幅度增长,消费需求就会上升,从而带动整个国内需求的增长,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4河北农业大学科技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和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

农业信息化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一是政策上的支持,二是资金上的支持。而政府在这两方面均没能充分的发挥其主导作用。

4.2农业信息化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河北农业大学科技市场于2003年迁到保定市南二环后,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市场占地约1.3hm2,有1个科技展厅约900m2,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两大运营商网络支持的专业网站1个,标准化农民学院电教室1间,农业商户约1000余户。但这些建设远远不能满足保定市农业发展的需要。

4.3农业信息化及农业推广人才匮乏

一是农村信息及网络人才非常缺乏。基层信息服务站和基层农村信息工作人员对当地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信息需求最为熟悉,通过他们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但目前保定市几十个乡镇要融入到农业资源和农村经济信息网络系统中,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样才能使星罗棋布的乡镇村形成横向相连接、纵向贯通的农村信息网络。二是农业推广人才少。科技市场中具有高级农艺师资格的人才只占0.5%,具有农艺师资格的人才也不到10%。

5解决思路

5.1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为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保障。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各级政府要在已有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2]。

5.2加强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高校、市、县级网络中枢平台,建设高效畅通的农业信息传输通道,加快农业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农业生产涉及农学、生物学、化学、遗传学、物理学、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等诸多自然科学,要使农业生产与现代科学技术完美结合,必须依靠诸多领域的研究人员群策群力,来实现农田基本建设设施、农作物种子工程设施、农产品加工与贮藏设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设施、畜禽工厂化饲养设施、日光节能温室设施、无土栽培设施等科技成果的转化。

5.3加快培养和引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农业推广专业人才

首先要加快农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可以依托广播、电视远程教育培训网络来加强农村基层信息人员和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的培训,“以点带面、示范先行”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河北农业大学的师生资源及河北农业大学科技市场的农民教育学院来培训农民,把办学重心下放到农村,以一乡、一镇、一场为办学单位,按实际需求开展联合办学,从而解决基层农业信息人才短缺的难题。其次是创造能吸引人才的工作环境。通过完善工作条件,改革分配制度等手段,营造能吸引人才的生活环境,吸引国内外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各方面人才充实到农业建设的队伍中。

第7篇:农业信息化现状范文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农村现代化;现状;问题;对策;湖北宜都

中图分类号 S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337-01

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目前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亟需将信息化转化为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动力。随着宜都市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农业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是以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突破口,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信息化建设道路,加快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目前,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加快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促进宜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

1 宜都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宜都市包括2乡7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2个管委会,共有123个村、21个社区。总人口39.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9.1万人,全市占地面积1 357 km2。自2009年以来,宜都市财政投入农村科技信息化资金330万元。其中226万元用于网络建设,48万元用于广播、电视传输,30万元用于科技培训,16万元用于数据建设,1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目前,全市共有移动手机21.7万部,电信座机3.86万部,铁通座机5 100部,乡镇以下拥有电脑1.89万台,村村都开通了宽带网,配备了投影仪、大喇叭等相应设施。

宜都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技110信息”系统服务为主体,多路径整体推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农技110信息”服务系统。指挥中心设在农业局,农业答疑专家32名,其中本地坐台专家4名。配有4部电话,5台电脑,2个显示屏,1个投影仪,2台服务车辆,负责接受农民科技咨询及农业生产事故、农资质量、农产品安全投诉。②“企信通”短信服务系统。重点任务包括传达农业生产中急、特、突发信息,如水稻稻飞虱、柑桔大实蝇防治等。仅极端天气预报,2012年已发送100万条次。③农业远程教育系统。由宜都市农业局、农广校承办,通过互联网建立音频、视频连接农户,目前全市已有50个视频示范点。④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系统。全市各村全部配备了投影仪,有120个村开通了互联网,通过网上连接的方式就地培训党员。⑤广电服务系统。市电视台开辟了专门频道对“三农”和农村科技信息服务进行滚动播出,具体有《乡村进行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农村》《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报》等栏目。市广播电台开通《农家顾问》专栏,配合乡村大喇叭工程,延伸到105个村。⑥报刊服务系统。由市农业局主办的《宜都农业》报,每月2期,每期10 000份免费发放给农民,指导农业生产管理,并及时农产品销售信息。⑦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及时提供农业气象资料,提前预警天气变化。

2 宜都市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宜都市农业信息体系已经进入到良性的发展阶段。但与其他地区相比仍存在着信息网络不健全,农村信息量不够,信息采集困难,规范化程度不高,缺乏农村信息化投资主体,组织机构薄弱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多数农民信息化意识淡薄,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较弱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农民对农业信息的需求虽然较以前更加迫切,但从整体来看,增强信息意识仍是我国农业信息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素质较差,多数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妇女、老人成为农村劳动力的主力军,农业生产停留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上,农民主动掌握信息化技术,为计划生产、产品销售服务滞后[2-3]。

2.2 农业信息结构不合理,无法满足农民需求

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农业信息传播方式仍以单向为主,虽能将各种现代化信息及时快捷地传递给农民,但是却无法及时反馈农民的需求。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对信息需求的涉及面越来越广,而现有的公共服务信息往往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庞大的农民群体对于更精细、更适合当地农业实际的信息需求,从而出现信息细分跟不上公众需求的矛盾[4]。

2.3 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在农村的普及率低

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较快,网站和信息系统健全。但是,我国农村经济生活不富裕,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对于添置信息化设备的意识较低。

2.4 缺乏农村信息化人才

我国政府对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重视力度不够,由于我国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多数农民利用信息的意识淡薄,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不少村干部缺乏利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能力,农业生产盲目性较大,严重阻碍了农村信息化进程的推进。

3 宜都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对策

3.1 加强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在宜都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政府必须承担主体角色,充分发挥其组织领导能力,分别从政策扶持、管理协调、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与重视,具体可从以下3个方面操作:一是政府应加大农业信息系统的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要加大对经济欠发达村的财政支持力度。二是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柑桔、茶叶、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社,加大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三是切实降低农村地区电信资费,加大“家电下乡”力度,将电脑作为“家电下乡”的重点产品,提高电脑在农村的普及率。

3.2 提高农民信息化应用水平

加大农业信息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积极引导农民自觉利用信息、依靠信息,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①可通过一些运用网络成功增加收益的事例,让农民充分认识到网络与其生产生活的关联。②有关部门应首先主动将信息送上门,当农民通过掌握信息增产增收后,便会自觉地收集信息。通过该方法可促使农民由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收集信息。③信息收集方式应由原始向现代化转变。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现代化方式为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加快高新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④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工程。通过“百万农民信箱”等重点工程,形成由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组成的,并以信息流为核心的全新的流通流程,推动农村的新发展[5]。

3.3 推进农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推进农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从2个方面着手:一是推进涉农政府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通过跨部门协作,将各项业务放在相应的网站或网页上,让用户通过浏览固定“窗口”就能取得所需要的服务。二是推进信息内容的共建共享。强化涉农行政部门与科研教育单位的协作,在信息采集、加工等方面合理分工,分专题收集信息,通过统一的平台向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3.4 建立有地域特色的地域农业信息系统

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信息系统。逐步建立包含柑桔、茶叶、生猪、山羊、劳动力输出、气象资料、土壤环境、农民承包地管理等内容的地理信息数据库。根据农村的实际生产习惯和当地的技术条件,大力发展地域特色农业。

3.5 加强对农民的信息使用技术培训

农业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是对人才的培养,具体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①充分利用大中专院校资源,加强对农业信息化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②大力开展农民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农民信息技术使用技能,加强基层农村信息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同时,有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加大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使这支队伍成为既掌握信息通信技术,又掌握农业技术的复合型专家。③注重农村信息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稳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机遇,加大对农村信息员的培训力度,并提高整体素质[6-7]。

3.6 加大信息化基础建设力度

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推进农业信息基础化建设。利用“三电合一”的农村信息化发展方向的综合服务模式达到建设公共数据库平台,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开展形式多样、交互性强、个性化的农业信息服务的目的,走低成本农村信息化发展道路。

4 参考文献

[1] 张安.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在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中的作用[N].黑龙江日报,2011-08-15(12).

[2] 杨军喜,朱晓飞.当前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五大问题[J]信息化建设,2009(4):25-26.

[3] 吴永章.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信息化现状与发展措施[J].农业网络信息,2007(9):68-71.

[4] 项新.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6(10):36-37.

[5] 张博,李思经.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12(3):62-66.

第8篇:农业信息化现状范文

关键词:山西;信息化;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057-2

山西省在全国率先推进“电话、电脑、电视”三电一线入村入户的“三网合一”工程,避免了重复投资带来的高成本,使农村老百姓一步到位享受最全面的信息。截止目前,全省已经有11个县实现了“三网合一”。目前山西有关农业的网站有山西农业信息网、山西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等数家,这极大地丰富了农村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内容,初步建立并日趋完善了农业专家决策支持的系统。农业信息中心在全省范围内纷纷建立,同时,县级农业信息中心也在逐步建立并完善。在此基础上,

山西将建立以网络为载体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太原市已经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村村通”网络平台和覆盖全市的300多个远程视频授课点,逐步提高了农村信息服务水平和农民的整体素质。本文就我省农业信息化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村信息化发展对策。

1 加强农村信息基础建设,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现代化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

当前,必须提高信息网络设施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大农业数据库研制和开发的力度,初步建立并日趋完善内容丰富、分类明确的多种类数据库,并及时更新其内容。此外,以多种传媒为载体的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也必须日益完善,关于农业信息网络方面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也必须逐步加大,争取将贯通省、市、县、乡、村五级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尽快建成。山西农村的信息化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保证实用的农业科技、市场、产品等信息能及时告知农民,这就要求建立一些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和服务组织,为千千万万农户提供专业而有效的信息服务,这样就能极大地保障农民所获信息的准确性、专业性和实用性。

2 推动农村信息化培训和提高农民信息意识

目前农民掌握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通过广播、电视、电话及报刊等媒介,而不是网络。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现代通讯工具的作用,强化信息工作。这就要发挥基层政府例如科技、农业、发改等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引导和培训农民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实践表明,大力兴建乡镇和村科技信息站,号召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农村科技特派员、信息员、中介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来带动农民上互联网是行之有效并切实可行的好方法。在新型农村组织和科技人员的带领和号召之下,农村有效地形成了以市场为导航、以龙头企业为支撑、以个体农户为基点的信息传播链。这些新型的信息载体将毋庸置疑地为农业经济结构的大转变和农村信息化的大建设做出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农民靠信息引导组织生产、进入市场,政府靠信息进行农业方面的政策制定及宏观调控。这既是国外取得丰硕成果的成功经验,同时也是发展现代农业、顺应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农业信息的相关部门和组织应当利用媒体和舆论的力量大肆宣扬信息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

“信息就是效益,信息就是财富”的思想深入民心,唯有如此,农村信息化的建设才能迅速发展。

3 加大农村科技信息专业队伍的建设力度

农村信息队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农村信息队伍是沟通和连接广大农民与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组织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加大农村信息专业队伍的建设力度是解决和处理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在农村范围内培养一批能够熟练掌握信息处理技能、拥有信息服务的专业知识的专业队伍,这是保障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稳步较快发展的关键。发展农村信息员队伍,就要以拥有精湛农业技术的专业人才和拥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农村基层干部为骨干。在对农村信息员的培训过程中,要积极依托乡镇和农村星火学校,努力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信息收集和利用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加快建设农村信息化培训基地,严格规范相关培训和资格认证,积极编撰实用的信息化培训方面的相关教材也同样刻不容缓。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全国大中专院校中吸纳一批学农业懂信息的人才担任村里的信息员或者农村科技特派员,使农民能够在这些专业人才的帮助下通过网络掌握自己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并通过咨询克服一些疑难杂症,努力使山西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成为“三农”服务的致富平台。

4 利用高等农业院校资源,实现农村信息化

4.1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在教育和教学方面的优势和特长,以农村教育信息化为契机和突破口,努力实现信息进村入户

高等农业院校在教育和教学方面的优势可以为乡镇学校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技术力量,通过网络媒体可以使这种优势发挥最大、最快捷的功效。高等农业院校的这种得天独厚的教育和教学优势可以帮助提高乡村学校教师在信息化方面的素养,进而为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建设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就应当全面依托乡镇和高等院校的力量,通过在乡镇学校和高等农业学校之间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图书馆的作用,可以采取网络在线解答、电话咨询服务和多媒体远程教学等方式为乡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便利条件。

4.2充分利用高等农业院校在信息技术保障方面的先天优势,努力改造传统农业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和发展还有赖于政府对这方面的支持程度和投入力度。当前,应当重点抓好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的信息技术保障优势,为信息中心建设提供技术保证,降低信息中心建设成本。

4.3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在政策解读方面的特长和优势,为农业政务信息规划做贡献

组织多个农业流动专家进乡入户,充分发挥高校在政策接收和解读方面的先天优势,为广大农民宣讲政策、讲解方针、提供对策、普及技术并做好咨询工作,为农业信息规划做好贡献。

4.4强化政府在农村信息化中的职能作用和信息意识

从客观上看,山西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以个人的人力物力是难以达到信息化要求标准的。所以,在农村信息化的初始阶段,政府部门不仅要积极参与,还应当勇于承担起信息化主体的角色;如果政府在农村信息化方面不加大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那么城乡之间的差距将越拉越大。山西省存在不少落后的山村地区,这些地区的乡民由于长期生活在闭塞的环境之中,所以观念比较传统和陈旧,接收新鲜事物的时间要长一些,但是他们都有改变自己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可以有选择地规划一些试点区域,通过在这些试点地区配备信息员并加大信息工程的投入力度。通过这些手段,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动落后,树立榜样模范,形成连锁反应,以星星之火来点燃燎原之势。

各级领导应不断强化信息观念,深刻认识到“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农村的现代化离不开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只有把农村信息化建设放到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来看待和对待,才能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工程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胡大平,陶飞.农村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及解决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3):23-25

[2]崔岩,侯军岐.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信息化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9):59-60

[3]谭国良,何伟.我国农村信息化的内涵障碍及对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2-47

第9篇:农业信息化现状范文

关键词:高职农业院校;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

收稿日期:2011-10-18

作者简介:黄雪萍(1964―),女,浙江义乌人,主要从事农业经济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1-0189-02

1引言

从全国来看,浙江省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近年来,浙江省在推进农村通信网络建设、发展农村信息化方面成就斐然,农业信息化已全面进入农业数据库开发、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以及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信息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了日益重要的影响,对农业信息化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尽快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农业信息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浙江省农业信息化现状和信息队伍建设分析

为适应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自2001年以来,浙江省农业系统已建立农业信息网站139个,每年各类农业信息90多万条,1 583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在99%的行政村建立了农业信息联络点。可上网的农业龙头企业4 277家,占84%;可上网的农产品批发市场574家,占91%;可上网的农业种养大户15 240户,占5.8%;可上网的农产品购销专业户7 118户。占9.1%;农村居民每百户有家用电脑23.3台,彩电149台,电话92部、手机159部,居全国第4位,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发展均取得长足进步。

2005年省政府全面启动“百万农民信箱工程”。农民信箱系统是利用因特网和现代通信技术,为农民量身定制的信息工具,采用“真姓实名注册、手机邮件捆绑、网上门牌号码、农民坐等服务、各级共同管理”的运行和管护模式,初步构建起信息真实、诚信可靠、方便实用的网上信息服务系统,使广大农民能够快速、便捷、免费地获取各种农业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和政策信息,有效地促进了农产品产销对接,提升了防灾抗灾预警能力,加强了各级政府与农民群众的沟通。到2010年2月底,浙江农民信箱实名用户已达245万,发送服务信息8 509条,接到反馈信息38.9万余次。农民信箱以快捷、方便、真实和信息对接率高的特点,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县级以上已配有农民信箱管理员885名,乡镇、村两级落实专职和兼职信息员47 431名。

3农业信息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缺少高素质的农业信息人才

浙江省各地的农业信息服务人员不论编制结构、年龄结构,还是文化程度和专业程度,都与实际工作需要有较大差距。据统计,全省有92 个市、县两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都建立了农业信息机构,其中单独建立农业信息工作机构有39 个单位。市、县两级从事农业信息工作的人员核定编制190 人,实际在编165 人,编外人员172 人;在乡镇、村两级的47 431名信息员中,大多是兼职和合同工。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对工作的连续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信息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不高,熟悉农业技术的因年龄较大,计算机水平一般,工作经验相对匮乏,这种人才知识结构不利于信息在农业中的应用。

3.2农民信息意识薄弱

浙江省作为经济较发达省份,硬件网络建设居全国前列。但由于该地区区域差异大,尚还有不少用户难以通过电脑接收信息,造成农业信息的传播效率不高。文化程度和素质普遍较低,也是当前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障碍之一。有的用户对农业信息化意识较薄弱,对有关农业信息化平台了解较少。长期以来,传统的生产经营,已使农民习惯了全凭经验的作业方式,对信息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信息不灵,是农业生产大起大落的重要原因。

4加强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对策

农业信息化对人才专业素质的要求是既具备现代农业技术知识,又能够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能及时提供准确的农产品信息,分析市场形势,回复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解答疑问等。具体要求应当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尤其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尤其应具备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的应变能力和较好的操作技能。组织协调能力,由于第一线的工作任务更多的是依靠群体协作来完成,因此,现代职业技术人才还应当具备与人和谐共事,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4.1农业信息化大学生人才的培养

培养适应当前农业发展急需的人才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农业信息化专业课程的类型包括农业概论、计算机应用、农产品营销、农业信息采集,农业经济管理等。通过信息技术和农业技术的结合,使学生熟悉计算机农业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培养方法上,采用行为导向模式和工学结合的方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出集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信息系统开发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经过多年建设,学院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等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4.2农业信息化农民人才的培养

在高职农业院校设置各种农业短期训练班和流动训练班,遵循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特别是要补充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知识。在职培训可采取函授培训、脱产进修、自学、办培训班、请专家讲学、参加学术研讨会或经验交流会等方式。鼓励在职培训,如果获得证书或职称,要给予相应的待遇,以激励在职人员提高自身知识结构的积极性。

开展信息化培训工作,应针对不同文化层次和信息需求,开展分层次的农业信息教育培训。着重加强对具有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农村青年、农业科技示范户、乡镇企业带头人、科技致富能手、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建立农村信息员队伍,及时收集、传播信息,发挥好政府与广大农民之间的信息“二传手”作用,有效解决信息服务“最后1km”的问题。针对农民信息素养的培训,不仅要进行普通的电脑操作培训,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农民了解主要的农业信息网站,有哪些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栏目信息,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快速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通过实践操作,结合实际,让农民尝到甜头。

5结语

随着浙江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农业信息资源的不断研发,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宽,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必将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作为农业高职院校有责任和义务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出大量的、多层次的农业信息人才,推动我国农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满足现代化农业和信息化社会的需要,实现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张其桦,金国荣,赵文波.浙江农村信息化水平研究[J].浙江统计,2009(3):23~25.

[2] 陶忠良,董越勇,朱莹.“浙江农民信箱”在推进农业信息化中的作用[J].浙江农业学报,2010,22(6):868~872.

[3] 黄海龙,管孝锋,王焕森,等.浙江农民信箱“每日一助”服务的推广应用[J].浙江农业科学,2010(5):1 134~1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