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的论据范文

传统文化的论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论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的论据

第1篇:传统文化的论据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儿童家具;符号;造型;图案

一 引言

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及居住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生活空间。有资料表明,我国城市大约有40%家庭的孩子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居室和家具,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儿童家具是整个儿童房的主体,其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儿童家具具有很大的销售市场。我们可以将“儿童家具”理解为是适应儿童心理特征与生理特征并能满足儿童生活、娱乐和学习等功能需要的一类器具。[2]现如今人们对于儿童家具的研究大多是在安全性上,趣味性的角度,而对于儿童家具的文化内涵上却没有得到更多的关注。我们不能忽视传统人文精神的历史底蕴和民族情结在儿童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3]

有研究表明,儿童在4-9岁这各阶段是对周遭事物富有意识的,处于觉醒期。在这时期,他们通过对周围环境事物的观察、模仿和学习,并且根据其生存环境中的元素和特征符号区别不同的事物,建立自己对于外界环境的认知和适应环境的应变能力。[4]因此儿童在此期间使用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印记的儿童家具,对于儿童的文化意识的培养熏陶是富有意义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是人类有意识的创造,自从有了人,也就有了文化,开始了人类的历史。文化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实践活动,起着或推动社会发展,或抑制社会进步的作用。文化乃是人类在实践中所建构的各种方式和成果的综合。[5]传统文化,是指通过时间的洗礼,世代相传的一种艺术、思想、风俗、生活方式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传统文化是历史的沉淀与结晶,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所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成果。[6]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以数千年的发展积淀了极其宏大、丰富、深厚的民族文化遗产,这种文化遗产是我们全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古典家具,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具有其文化性。中国传统家具文化融合在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表现出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三 中国传统文化在儿童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对于传统文化展现,产品设计可以有两种不同形式:一种以古现古,通过最本真的古法古形展现原有的传统;另一种就是以今寄古,以现代的设计寄载一种古朴传世的文化。儿童具有其独特的心理、生理特征,同样也具有其独特的审美。儿童的天性是对事物充满好奇,在事物的选择上,喜欢色彩鲜明,容易吸引注意的,在图案的选择上,儿童对于复杂图案的关注时间比简单图案的关注时间长,单一的图案造型容易使儿童缺乏长久的吸引力。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他们更喜欢色彩艳丽丰富、造型新颖别致的现代设计,所以就儿童家具而言,采用以今寄古的方式更容易被儿童所接受。

①以传统文化符号的“形”而造型

以形传神,是以物体本身的形态特征去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符号运用,是最主要的设计表现方式。符号往往能代表某种思想的结果或总结,可以视为文化的一种凝结。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信仰的民族往往会创造出不同的文化符号。所以提炼族统文化符号,将其作为造型元素进行家具设计有利于强化家具形态,使其造型特点更加突出,民族风格更加得以彰显,同时也能够赋予家具崭新的造型形态(如图1:《“品”位——棋·茶几凳》;图2:《“唐风宋草”——卷草纹单人椅》)。

在现代设计当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运用到家具设计的例子很多,也不乏许多成功作品,但是儿童家具设计与成人家具有所不同,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运用到儿童家具设计当中,要更注重儿童的心理特征以及儿童家具的安全性。对于儿童而言,他们喜好色彩艳丽丰富、造型卡通的家具。所以在传统符号运用上,需将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变形加工。在其线条上,要使其柔顺、平滑、减少棱角,注重儿童使用的安全性。在其造型上,需更加卡通有趣,可根据不同元素造型特征,进行变形抽象,拟人拟物。在其料运用上,因儿童使用安全的需要,应尽量使用天然无刺激性材料,而实木、塑料这种儿童家具市场常用材料成为首选,将这些材料进行现代喷漆处理之后,可丰富家具色彩,更易于吸引儿童的注意令儿童喜爱。

②以传统文化符号的“意”而造型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人们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追求的一种视觉体现,通过这些视觉符号表达出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在传统文化符号中,最能表达中国传统思想的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国的传统吉祥图案,主要表达的是驱邪纳福的涵义。中国古代工匠通过谐音取义、形象借喻等手法,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明式家具中以吉祥图案龙作为结构部件,寓意吉祥;清代家具中以吉祥图案蝙蝠、葫芦、梅花鹿、如意等作为装饰,寓意吉祥如意,福禄寿喜;(如图3)

对于现代儿童家具设计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多寓意积极向上,可广泛应用。在儿童家具设计时,融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隐含寓意,儿童通过对家具的使用了解,可以让儿童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回纹是纹样如“回”字的一种具有吉祥寓意的传统纹样,有“连绵不断,子孙万代,吉利深长,富贵不断头”的好意头。在现代室内、家具设计都有见过。将其运用到儿童家具上来,要将提取的回纹元素进行变形,弱化四角,让整个图像更加圆润,既符合安全性,又符合儿童的审美,再进行色彩的改变,丰富的色彩更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变形后的文化元素就可以运用到现代儿童家具的设计当中去了。(如图4)

四 结语

儿童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在这个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培养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尤为重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劳动人民历经千年淬炼出来的精华,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设计,以及对儿童心理和使用安全性的分析研究,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儿童家具设计当中,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http:///news/2012-05-29/7774424.htm

[2]戴向东.对我国儿童家具设计理念与市场现状的剖析[J].林产工业.2002.

[3]苗艳凤,诸赫妮,陈玉龙.新中式主题儿童家具初探[J].山西建筑.2011.2.

[4]刘丹.儿童家具情趣化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

第2篇:传统文化的论据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根据调查发现,当前初中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远不及对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学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学科相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更有直接且明显的帮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语文在信息时代的冲击下,学生更倾向于学习一些“速食”文化。在这几种因素的阻挠下,初中生必然会降低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更不用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但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精华,需要祖国的花朵来将它们很好地传承下去。为了达到这个长远性的目标,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积极承担此重任,积极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本文就此具体的谈一谈。

一、创设带有传统韵味的教学环境

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从中可见,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授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不妨从创设带有传统文化韵味的教学环境入手,如,在教师张贴有关传统文化的海报;在画黑板报时书写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小故事等。那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将会耳濡目染地了解并掌握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这远比传统式的讲授模式效果要好。

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中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课文时,教师可提前在教室的墙壁上悬挂一些人民英雄的海报,或者在黑板报上书写一些人民英雄的事迹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环境熏陶后,当学生学到这篇课文时,他们就会更容易理解这篇课文,而且正因为提前看了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学生讨论的热情也比较高涨,显而易见,环境的创设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提供丰富的相关传统文化读物

阅读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可从阅读入手,在阅读教学中逐渐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但教师要注意的是:不可强迫学生阅读哪本书籍或哪篇文章,但或许可以以一个同龄人的身份去向学生推荐几本书,虽然目的都是一样的,但是从教师的“强迫”到“推荐”,学生的服从度却是大大不同的。那么,除了教师的引导态度外,教师可根据需要,尽可能多地在教室的图书角和图书室投放丰富的传统文化读物,在读物丰富的情况下,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知识也会更加丰富和全面。

三、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语文不仅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更是众多学科中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切记不可只限学生用语文的思维去思考语文问题,这样的局限性教学会让学生的思维僵化,会打破各学科的联系性。基于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适时将各学科的知识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更是渗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如,古人作诗多半都采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但在语文古诗词的学习中,学生看到的只是诗句,有的教师或许会让学生去联想,但这个过程较为短暂,这时教师不妨给予他们联想的时间,让他们以这首诗词为主,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用一幅还原这首古诗,通过绘画,学生将会深刻地了解当时诗人想要抒发的情感,同时学生也能体会到古人用诗句传情达意的绝妙。这种将语文与美术相互渗透的教学方法,不失为一种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四、用现代的眼光来诠释传统文化

在很多学生看来传统文化已跟不上时代潮流,已成为“过气文化”,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学生自然会拒绝学习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学生的这一想法是有道理的。那么,教师要想鼓励学生学习传统文化,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学生的这种观念,那么怎么做呢?教师不妨组织学生参加一个叫做“传统文化PK现代文化”的辩论赛,将学生分为“传统文化优于现代文化”和“现代文化优于传统文化”两个阵营,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己的论点找寻充足的论据。可想而知,通过这样的辩论赛,学生很自然地就会明白一个道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各有利弊,不可一味推崇一方,也不可全盘否定另一方。通过自己亲自查找资料,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还能在这个过程中改正对传统文化的偏见,爱上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在这里论述的是“渗透传统文化”,而不是“讲授传统文化”,那么既然是“渗透”,就要注意掌握渗透与讲授的差别,即要注重将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思考,寻找渗透的最佳方式。本文提到的这几点措施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仅供各位教师参考。

参考文献:

第3篇:传统文化的论据范文

考场作文通常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开头,结尾和主体。主体部分最常见的结构有三种: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段落是具体而微的文章,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不仅可以用来谋篇,也可以用来构段。

一、并列式①

引论(提出论点)本论(证明论点 )结论(照应全文) 论据① +分析论证论据② +分析论证论据③ +分析论证 }并列

例文1:《高尚不需要理由》(05全国卷: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

高尚不需要理由

千载胡曲,琵琶声声传驿道百年足迹,演绎出生命的华彩惊人一跪,决不向忘却的诱惑屈服

作文开头照应题目,提出文章的中心:“高尚不需要理由”。接着以小标题的方式并列了三个论据,没有分论点,而通过对三个故事的分析议论达到扣题点题的目的。有充足的论据,而难以分解论点时,不妨借鉴。

并列式②: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 本论论证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 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论证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结论(照应全文)

论点并列更能显示思辨的深度。

拟写角度①:“是什么”

例文2:《肩膀》

肩膀:①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②肩膀承载着快乐,肩膀是友情的寄托;③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拟写角度②:“为什么”

例文3:《人要有意气》

人要有意气 :

①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②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③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

拟写角度③:“怎么办”

例文4:《坚持就是胜利》

坚持就是胜利:①坚持需要韧性。②坚持需要不坠之志。③坚持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孤独。

用并列式②的行文结构要明确拟分论点的总的要求:1、分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2、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3、分论点句子的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或准排比段。4、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5、建议:选择最切题、自己最有把握写好的结构和分论点组合。

二、对照式:

基本模式引论(提出论点) 本论论点正 论据(事实、论据) 小结 论点反 论据(事实、论据) 小结结论(评析照应) }对照

例文5:《人要有涵养》

(本论部分)

①有涵养,面对批评和颜悦色,洗耳恭听,虚心接受。②没有涵养,面对批评面红耳赤,恼羞成怒,一意孤行。

三、递进式:递进式行文就是要设问导思,纵深拓展:要钻牛角尖。

基本模式:

是什么(概念)―对任何事情,哪怕是极细小的事情,都 采取认真钻研的态度为什么(原因)―搞学问“钻牛角尖”才会有所成就,搞科 技“钻牛角尖”才有发明创造怎么办(方法)―要有认真的态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要掌握科学的方法会怎样(意义、作用、结果)―发扬“钻牛角尖”精神会多 出成果,多造就人才

递进式行文结构要注意:层进式结构中各部分顺序的安排要符合逻辑。如果以“从小要树立远大理想”为题目来写作文,第一部分写:怎样才能实现远大理想;第二部分写:什么是远大的理想;第三部分写:为什么要树立起远大的理想;这就会使得行文顺序混乱、逻辑混乱。

例文6:《情感?认知?文化 》

用理智的泉洗涤感情的花

提出问题: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被统统吸收指出危害:“我们落后了。”说明解决问题的办法:用理智审视自己的文化

以形象化的语言收束全文

掌握了之前介绍的几种行文结构模式,写作时既能集中阐述中心论点,防止走题现象,又能充分地调动思维,向深度与广度推进,使文章摇曳多姿。

例文七:《语言是沟通的钥匙》

① 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

②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如宗悫般“乘长风破万里浪”,如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语言在沟通中是多么地重要!它是一把闪光的钥匙,使沟通直接到达人的心坎上。(起兴,亮出观点,阐明语言对沟通的作用,清晰地让阅卷者看到文章的中心意思)

③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分论点一)诚然,父母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当子女跌倒时,是痛斥“没用的东西,怎么搞的”,还是送以一句“这次是有点失策,下回努力”,即会收到截然相反的效果。当子女摘吃了早恋的禁果时,父母们是郑重声明:“那不行,绝对不行”,还是先说一句“你的心情爸妈能理解”再述之以理,效果更不用提起。尽管沟通的心都如月光般皎洁,但语言的表达却让沟通的效果不一样。可见,亲情的沟通,要用好语言的钥匙。(呼应标题)

④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分论点二)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再次呼应标题)

⑤恰如其分的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分论点三)文学著作中简・爱与男主人公罗伯特早期的认识,便因为罗伯特孤傲的语言表达而困难重重。幸好,简・爱直接而爱憎分明的语言打破了两人间的障碍,两颗相爱的心才得以沟通。刘兰芝被遣回家时对焦仲卿所说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焦仲卿“誓天不相负”的回答当中,爱情得到了沟通。爱情有时不能像柳永说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需要沟通。爱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最后再呼应标题)

⑥再看,触龙说赵太后、魏征谏太宗,无不以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见称。君臣间的沟通,同样需要语言的钥匙。

第4篇:传统文化的论据范文

一、注重积累,丰富论据

1.关注语文教材。我们可以从自己熟悉的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入手,充分挖掘其中的写作素材,进行多角度思维,思考材料可以为哪些观点服务、如何为观点服务,使课本成为议论文写作素材的源头活水。

我们可以将每篇课文的作者进行梳理,这样就可以积累很多的人物素材。比如课本中就出现了、食指、江河、杨子、张洁、马克思、毕淑敏七位作者,记录了他们对青春的理解,而2014年高考江苏卷作文正是以“青春”为话题的,如果我们在作文时想到必修一的本专题,又怎么会言之无物呢?

2.关注自然现象。德国思想家歌德说过:“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我们完全可以从中获得鲜活的论据。如2014年高考江苏卷高分作文《逝去的永恒》中作者的剖析,从大自然中几种微小的生命入手,用例精美,慧眼独具:小蜜蜂,勤劳得没有时间悲哀;三文鱼,选择“流浪的青春”,以极其悲壮的方式演绎着千年梦想的追求,将生命代代延续;小麦花,只开极其短暂的五分钟,却尽心地开放,安心地凋谢,留下灿烂的果实。青春的夺目光彩和无限内涵,被作者用三种小生命从不同侧面渲染得淋漓尽致!

3.关注社会生活。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会活泼地流个不歇。”如果我们在平时就关心时事新闻、社会热点,在议论文中举出现实性强的论据,自然就能体现出我们对时代的关注和反思。

4.关注其他学科。我们平时学习的学科里有很多素材可以积累成作文的论据。文史哲自古一家,自不必说。比如数理化学科公式定理的推导者以及他们的趣闻逸事,大可丰富我们的素材积累本;比如音乐美术考生花了大量精力在自己的专业上,似乎与文化学习格格不入,但那些音乐家、画家们不正是我们作文中鲜活的素材吗?如《品味时尚》一文中这样写道:

罗京就像一首巴赫的《十二平均律》,严谨得几近刻板。是真的缺少贝多芬的狂放、肖邦的写意、爵士乐的自由、拉丁音乐的奔放吗?一曲《千里之外》,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如果不是对音乐知识有着深刻的了解,作者怎能写出这么优美的文字?由此可见,其他学科的许多知识也是我们语文作文素材的“活水”。

二、综合运用,有力论证

论证方法常见的有举例论证法、引用论证法、对比论证法、类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因果论证法、假设论证法等。我们可以根据论证的需要,综合运用以上方法,这样就会使论证充分,说服力增强。

1.对比论证法。对比论证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中来揭示需要论证论点的本质。对比论证方式的运用范围很广,因为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很多,中与外、古与今、大与小、强与弱等,都适合于进行比较。我们可以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如2014年高考江苏卷高分作文《书中自有颜如玉》中写道:

见过许多年华正好容貌佳的女子,却眼神空洞,语言乏味,满腹稻草。她们通晓最新的时尚潮流,但对文采、传统文化面色讪讪。画家陈丹青在《草草集》中,曾因林徽因中学时代的照片而无限感慨。当今域中所谓的校花们,如何与林徵因相比?可惜林徵因是早早去世了,否则,老年的她定是青春不朽、风韵常存的吧。

作者将例证与对比论证相结合,充分论证了“青春不是只开一季的繁花,而是永久的由内而外的美丽。”两相对比、鲜明强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旗帜鲜明。

2.类比论证法。类比论证是根据两种事物之间的本质属性的相同方面进行推理,从已知的一种事物的特性,推论出另一种事物也必然存在同样的特征。如2014高考广东卷高分作文《透过那泛黄的老照片》一文由“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不再高不可攀,然而打开手机和相机,液晶屏上的照片,却不过是无数个晶体堆叠的机械体,冰冷而没有生命”引发开来,联想到“电子阅读的普及,使随心所欲阅读图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碎片化、娱乐化的阅读倾向,使我们很少能再静下心来,在雪夜拥一火炉,捧一杯茶,品读智慧的芬芳;电子邮件、QQ的大行其道,使空间不再成为心灵的阻隔,然而碎片式的简短回复,不但使人的思考变得肤浅苍白,也再也品味不到‘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的幽怨温情以及每个文字背后如泣如诉、辗转斟酌的纠结缠绵……”作者将照片与阅读、书信同类事物并举,通过比较,从而得出了“生活方式的变迁,是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正如王开岭所说的,是古典与美感的消磨与丧失”这一结论,逻辑严密,思维深刻。

3.比喻论证法。比喻论证就是用具体的大家都熟知的事物比喻抽象深奥的道理,深入浅出,以收到浅显易懂的效果。如2014年高考江苏卷高分作文《青春永不褪色》一文中便充分运用了比喻论证法。文章这样写道:

生活如同航海,总会有暴风雨的出现。这些可怕的暴风雨,往往会吹落青春的风帆,使青春褪色。而一颗乐观开朗的心,便是最好最完美的雨伞,保护着你的青春。而学会忘记,你的手中就有了一瓶“云南白药”,青春的伤痕也会加速愈合。

作者将“乐观开朗”比作保护青春的“雨伞”,将“学会忘记”比作治疗青春伤痕的“云南白药”,语言诙谐,生动形象,对观点的分析也比较透彻,值得我们借鉴。

4.因果论证法。因果论证,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这原因就是我们所要证明的观点。如2014年高考湖南卷高分作文《用心绽放最美的风景》在论证“唯有拥有信念,方可坚信自己,方能重建垣墙,修复梦想!”这一观点时写道:

她做到了,因为拥有信念,她放弃自己的百万家财;因为拥有信念,她勇敢地当上村干部;大雨中为村民修建房屋,疾病中仍心系村民。她便是“最美村干部”――段爱萍。一个村的梦想,因她的信念而发芽,茁壮成长!梦想路上携手信念同行,我心便是风景最美的园地!

本段正是通过对段爱萍之所以能成为“最美村干部”原因的分析,得出了“信念成就梦想”的论点,因果分析让文章逻辑合理,思路清晰,论证得力。

5.假设论证法。假设论证就是针对事例从相反或相对的方面进行假设,然后通过分析得出与事例完全不同的结论,并将这一结论与事例中的结果作比较,进而推论论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从而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如2014年高考上海卷高分作文《没有限制,何来自由?》一文中写道: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试想一下,若是没了这家规国法,世界不就乱套了吗?“”的可怕场面难道还想重演?不,当然不。理性的人们告诉我,不,是不敢随心所欲,更不能。

第5篇:传统文化的论据范文

历史与文化是一个文明赖以生存的合理性的基础,没有哪个文明在看待古代同胞的时候,是能真正保持平常心的,在人的潜意识里,证明古人的合理就是对现代人生存合理性的一种证明。所以,我们可以在这个世界上看见无数孔雀的尾羽在迎风摇曳、婀娜多姿。

但正如那个古老的寓言所说的一样,孔雀开屏后露出了什么?很遗憾,露出的东西对于熟悉鸟类、甚至不熟悉鸟类而只熟悉白斩鸡的人都不是难回答的问题。问题是对于很多人而言,绕到后面去实在是个比较不情愿的事情。这跟体力无关,倒是可能与审美情绪有关。

而读端木赐香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是个很特殊的阅读经历。王小波先生曾说过,生活要“有趣”。基于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读书也要找有趣的读,这本书就足够有趣。在使用历史资料解析“传统文化”这个概念的时候,每每读到作者的幽默与机智,重要的是,作为一个读者,甚至可以感觉到作者在写作时,面对传统文化的陷阱的那种嘴角边的冷笑。

面对沉重的话题能够冷笑着进行整理,这是一种很难得的能力。自“五四”以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评从来没有停止过,但不论是发现“吃人”二字的鲁迅先生,还是后来写《中国人史纲》的柏杨先生,评论起历史来,即使偶然透露出一丝幽默或者黑色幽默,也是有咬牙切齿的味道。但端木不然,冷笑就是冷笑,不去咬牙切齿。

比如说到中国男人阴性化的时候,她说宝哥哥与林妹妹一起去逛街,要是碰上小流氓的话,宝哥哥估计一拳都扛不住,林妹妹估计只能拿出自备的剪刀来威胁小流氓。由此发挥,追溯古代文学作品里不是英雄救美,而是经常是美女救英雄的故事架构,再到后来解析梁山英雄居然是一群无性的男人,最后导引出结论。这里就没有咬牙切齿、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怒,而是一种不失分寸的调侃。

以这种态度贯穿全书,阅读历史就不是一个苦差使。在这个时代,看到孔雀后面其实不是一个艰难的事情,而保持这样一种态度倒是很艰难。保持冷笑的姿态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于自身的强大。在我看来,作者这次绕到后面看孔雀的动作,与以往那些绕过去看的有很大不同。中国历史与文化因为时间过于悠久,所以产生了一个喜剧的结果,就是不论批评与赞扬的观点,都能在浩如烟海的史料里找出支持自己结论的论据,争论到最后,大家都陷入了举例说明的糨糊海洋里,所有的观点也就都成了糨糊。而且这糨糊往往是同一个人制造的,因为即使在批评的时候,也不忘多少加上点赞扬的成分。这就是其他人关注历史的时候,一种始终不能摆脱的情结:总应该有好有坏地进行论说。

第6篇:传统文化的论据范文

关键词:以读助写;议论文写作;突破难点

中图分类号:G633.34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8-0082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的困难很多,教过的教师都知道。根据教学实际,按写作的顺序,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准确的审题立意;选择典型的论据;倾向性地表达论据和扣住观点对论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合理安排论证结构;简洁、准确、深刻地表达。

从检测学生写作水平高低的考试来看,笔者认为论据的选择、表达和分析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也是最难突破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从考试的命题来看,现行的作文命题形式,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面对的是全省乃至全国的考生。一道好的作文题目应该尽量让绝大多数考生都有话可说,也就是通常说的“不在审题上为难学生”。当然为了避免套题和宿构,肯定还是会存在审题问题。

至于论证的方法和结构,对于中学生来说,论证的方法和结构就那么几种,学生经过训练,一般都会掌握。而具体的写作,只要条理清晰就可以,不一定要拘泥于某一种结构。况且文无定法,形式说到底是为内容服务的,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来安排的。说到语言,对于自己的母语,大多数学生还是能表达清楚的,要达到深刻和有文采就比较难。深刻,说到底是思想的问题;有文采,则是长期的阅读和练笔的结果。

最难解决的也是最重要的,笔者觉得是论据的选择以及论据的表达与分析。为什么说难解决,因为据我观察,学生写作时最怕的是对作文题目没有什么想法或虽有想法却找不到合适的材料来证明它,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况大多数学生并不是什么“巧妇”。为什么说最重要,因为不论是从学生的写作还是从教师的阅卷来看,这些都是最重要的。从写作来看,学生对于作文题目,总是会有或深刻新颖或浅显一般的立意,可是有了立意后,学生就要找到合适的论据来证明它,而观点能否被证明清楚,内容是否充实,关键还是看论据的选择、表达和分析。从阅卷教师的角度来看,我们经常说主要看内容和形式。形式主要是结构和语言表达,即怎么写的,除非很突出,一般的学生都差不多。内容主要是论点和论据,就看他写了什么,这是文章的主体,也是打动阅卷教师的关键。

学生论据的选择、应用和分析的现状又是怎样呢?论据的选择,首先要有东西可供选择,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他头脑中的材料很有限,考试时想到的总是那几个,国外的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国内的就是司马迁、陶渊明、苏轼等。因为没有可供选择的论据,运用起来不是不能证明观点,就是虽能勉强证明,也因太过陈旧而不能引起阅卷教师的兴趣。

学生写作时论据的倾向性表达和分析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学生在运用论据时,往往像讲故事一样,表达上概述不够,更不知该从哪里开始表述,表述时该突出什么,即不能扣住观点进行倾向性表达。论据的分析也是问题多多:有的只是观点加材料,不对材料进行分析;有的能对材料进行分析,但只是用观点贴一下标签;有的分析则另起炉灶,与前面的论据完全脱节,换句话说就是根据前面的论据难以得出后面的分析等。论据的概述和分析,涉及的问题,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展开。下面重点讲讲笔者平时是如何帮助学生,突破写作时“无米下锅”的难题。

笔者2013-2014年主持了福建省教育学院的课题《“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方式研究》,“以改促写”其实是“以改促读,以读助写”的缩写。

这里的“改”是“自主合作的评改”,在改之前,学生要先阅读教师编写的学案。课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白此次写作训练的目的和要求后,参考教师对于优作和存在典型问题习作的评改示范,先对自己文章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小组互助合作评改,学生再根据自评和他评来修改自己的文章,并写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所谓“以改促读”是教师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学生一起找一些与这次写作有关的阅读材料,如作文的素材、名家的范文、同学的优秀作文、有关这次写作的知识和技巧等,提供给学生阅读,(当然每次有所侧重,不求面面俱到)。读完之后,让学生自己讨论所给材料中对本次作文有益的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到写作中去,这就是“以读助写”。

当然,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是吸收,是积蓄;写作是释放,是支出。没有阅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当然大家都明白,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指纸质的文字阅读,其实观看一些视频,参加一些活动等,应该也是某种意义上的阅读。

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是如何帮助学生解决“无米下锅”的困难的。

一、缺什么,补什么

缺什么,是指学生在每次作文训练中没有想到的典型论据或者缺少的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补什么,是指老师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源,把学生缺少的东西及时补充给学生,让学生在修改文章时能用上,变成自己的东西。

在写“痛而善言”这篇文章时,笔者给学生补充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陆幼青的《生命日记》,并提醒学生忽视的课内文章――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李密的《陈情表》就是很好的材料。

这里说的写作知识,一般不是纯理论的知识,而是同龄人或者一些大家同类的作文,其中往往含有一些写作的知识和技巧。

高一写记叙文时,有一次让学生写《我的母亲》,要求写出人物的个性,学生大多只是写母亲操劳家务以及如何照顾自己,难以体现个性。于是我给他们提供了《自传》中“我的母亲”的内容,老舍的《我的母亲》,丰子恺的《我的母亲》和邹韬奋的《我的母亲》。从这些感人至深的文章中,学生学到了如何从生活小事中去选材,如何通过个性化的言行去突出人物的个性。

在写过“化心为湖,融化生命中的苦痛”的文章后,我给学生提供了毕淑敏的几篇散文和于丹《庄子心得》里的几篇文章,学生看后豁然开朗,对于里面的几个例子印象深刻,自行修改时当堂就用上了。

学生写作时绞尽脑汁想不到素材,现在一下子把典型素材放在他们面前,他们一般都比较感兴趣,让他们在评讲后修改或重写一段,用上补充的例子,学生都能学以致用,并且印象深刻。这大概就是孔夫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吧。

二、阅读课教学时,适当拓展

阅读和写作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让他们占有更多的素材、汲取丰富的营养。

具体做法有两点:一是在学习作家作品时,围绕作者生平,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作家生平的知识和文章,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全面了解作家,以便“知人论世”,更好地理解作品。同时作家本身的故事也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在学苏轼的诗文时,笔者给学生印发了余秋雨先生的《坡突围》和林语堂《坡传》中的相关内容;在学清照词的时候,笔者又提供了梁衡的《乱世中的美神》。然后指导学生阅读,他们的兴趣都很高。读后对作品的理解更深了,如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文中关于主客的问答,其实是苏轼自己内心的挣扎,可因为什么而挣扎,为什么是这样的挣扎,学生如果仅仅只知道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不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苏轼此时的心境。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的情感是消极还是积极,读完余秋雨先生的《坡突围》,就好理解了。同样,对于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声声慢》,学生对“凄凄惨惨戚戚”的理解也许只停留在教师对文学史的介绍上,可如果读了《乱世中的美神》,就真正能体会到一位才貌出众、生活幸福的大家闺秀,在尝到了爱情的甜蜜之后,历经国破、家亡、夫死、金石散失、遇人不淑种种变故后,她此时内心的愁苦。才能真正体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意境,再读“凄凄惨惨戚戚”时,才会有“仿佛嘴里含了一颗千斤重的橄榄”的感觉。

由于理解较深,在学生的笔下,苏轼、李清照就不只是一个失意的文人形象,还是一个敢与命运抗争、永不沉沦的强者形象,是一个立体的形象。在以后的写作中,不管是有关“自我成长”还是“关注人生”类的题目,学生都可以用以上两人。在写“痛而善言”时,学生就运用苏轼一例,在政治压力之下,没有一位昔日友人寄来片言只语,苏轼痛苦郁结于心,借诗文来言内心之痛,这里就有阅读相关材料的功劳。

另一点是在学习一个作家的作品时,把这位作家其它的作品作为阅读材料提供给学生,并做适当的阅读指导。这样学生对于这位作家选入教材中的作品就会理解得更透彻,对于作家的特点也把握得更到位。

在学鲁迅先生的《祥林嫂》时,笔者为学生提供了先生的《呐喊・自序》,让他们了解鲁迅先生写作的目的,同时还补充了《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等传统名篇,让学生明白了课文后面所谓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引起疗救的注意”真正指的是什么,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国民劣根性”有了更深的思考。学生因为有了这些底子,在面对“文化”有关的作文时,他们就会有更多的思考。

三、利用教学常规,引导学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虽然笔者的课题是做这方面的研究,教师应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素材。但教师一个人的视野毕竟有限,精力也有限。更重要的是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知识,而应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要让学生平时就要养成收集、整理素材的习惯,真正做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样学生写作时才会有“源头活水”。

在具体操作上,笔者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落实:

1. 是利用学生平时的课前演讲和读书笔记来落实

课前演讲,大家都知道可以锻炼演讲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其实引导得法,还可以为其他学生提供较好的写作素材。笔者的做法是:学生轮流演讲,须提前做好准备,把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文章拿来和同学分享。要求是:课前,演讲者要写一句名言警句,同时要把这次演讲内容中的关键词,如主要人物的姓名,所讲内容的核心观点等,写在黑板上,名言与所讲内容最好相关。学生在演讲的时候,要求其它学生边听边记,记下人物故事、人生道理等。讲完后,教师针对所讲内容做适当的点评和延伸,听的学生就相当于积累了一个新的素材,并对它有了一定的思考。有时针对一些热点话题,笔者还会引导学生进行辩论,这样学生的印象就更深刻了。

如五班一个学生讲到现行教育制度的话题,笔者看到学生都有话要说,就让他们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既是听众又是讨论嘉宾,在思想的碰撞中,他们对“教育”问题认识更全面了、思考更深入了。而且我还鼓励他们课下对教育做一个专题探究。如孔孟的教育思想,的教育思想,杜威的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等的教育思想。引导他们思考:自己喜欢谁的教育思想,今天我们的学校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如果你是校长,你会做哪些变革?下次写到有关教育的题目,他们肯定就会有更多的思考。至于读书笔记,就是学生课外阅读时,把觉得有价值的材料摘录下来,并做适当的点评。看过文章,把其中感受最深的内容摘录下来,本身就是对材料的再加工,而点评则是对材料的深入思考。这样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就不愁没有作文的素材,当然也不愁没有思想和语言了。

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就行。笔者就经常推荐学生订阅《语文周报》、《语文报》、《中学生阅读》、《读者》、《杂文选刊》等报刊。除了高考必读的名著外,还鼓励学生看看鲁迅、柏杨、朱光潜、余秋雨、毕淑敏、周国平、张晓风、贾平凹、莫言等人的作品。引导他们看《财经郎眼》、《大家》、《人物》、《艺术人生》、《对话》等电视节目,看看《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放牛班的春天》等经典电影。好的影视作品往往思想性和艺术系兼备,也是非常好的素材。

2. 课内适当拓展,让学生自己寻找相关的材料

所谓的课内拓展,实际上是教师在课文讲解时,为了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根据课文的内容,作适当的拓展。笔者的做法是围绕课文内容给学生几个写作话题,要求他们先自己写出片段作文,再去寻找相关的材料,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改写片段作文,互相交流。

学了《项羽之死》,笔者就给了学生几个话题:我心目中的英雄、性格与命运、智与勇、 谈民心、无情未必真豪杰、生存还是毁灭、谈尊严,让学生自己根据课文内容以及后面李清照、王安石等的诗词来写片段作文。然后鼓励他们自己去找相关的材料,于是学生找来了《项羽本纪》,找来了易中天的《汉代风云录》,找来了张艺谋的《英雄》,甚至网络上关于刘项谁才是英雄的辩论材料。学生占有材料后,修改自己文章,然后全班交流。这样,让学生自己围绕教材,选择合适的角度,写一写,读一读,改一改,学生阅读的材料多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多了,写出来的片段作文质量就会高很多。这其实也是“以读促写”。

3. 作文评讲后,引导学生开展找典型素材比赛

每次讲评完作文后,笔者都会针对这次习作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典型论据。除此之外,笔者还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那个小组找到典型论据多,小小的竞争会让他们乐此不彼。通常情况下,先引导学生尽量利用课内的材料,让他们懂得学以致用。如写完“痛而善言”,笔者告诉他们,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李密的《陈情表》是非常典型的素材。笔者给他们示范,告诉他们应该如何表达。至于课外的就要靠他们的阅读积累了。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调动起来,每次他们自己找到的材料远比教师一个人找的要多,而且他们对自己动手找的材料,印象也更深。教师只要对不典型的材料适当把关即可。

第7篇:传统文化的论据范文

初中调查报告格式一

一、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值得倡导并隆重举行的,比如说“端午节”是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英雄——屈原的;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节日的意义,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对中国传统节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人不能完全说出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节“这个节日。

二、当代大学生对西方国家节日的了解及重视程度

部分大学生认为要与西方国家“接轨”,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及文化,就必须接受西方国家的文化及节日传统;大多数人表示对于西方国家的节日既不能说完全摒弃,也不能说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两者的融合,对于节日这一问题而言,他们表示可以接受,但不会去隆重庆祝,毕竟那是别人的节日。

三、大学生热衷外国节日的主要原因

由于对我国文化、民族传统知识的欠缺以及盲目从众崇洋媚外的心理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外国节日表现出“狂热”的态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当代大学生从小就被社会定位为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的一类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那些课本知识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错误的认为科技、经济等某方面优于中国的部分西方国家就是自己的偶像,从而导致崇洋媚外,热衷于外国的文化教育及服饰等各种东西,当然西方国家的节日也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

四、调查中出现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

在调查时与部分大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了极少部分大学生的一些令人无奈又“匪夷所思”的观点。

1、建议给中国传统节日重新“易名”

极少部分

大学生由于对西方国家的过度崇拜,竟然给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加上一个类似于西方节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国情人节”,更令人无语的是有人建议将“清明节”改名为“中国鬼节”。

2、部分人表示“不承认”中国有些传统节日

部分人认为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换以后,是节日就应该有假期,可是中国的很多节日都没有放假时间,这样一来,他们觉得这些节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节日,从而忽视甚至不承认那是中国传统节日。他们表示这样的节日犹如“食而无味”,所以不愿接受。

五、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在调查中,少量大学生对韩国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这一事件表示义愤填膺,他们认为中国人民应注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对于XX年韩国申报中国的“端午节”为他们的节日这一事件,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重视,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六、结论与建议 通过该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这是由于对我国文化知识及传统观念的缺乏而导致的。我希望当代在校大学生能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爱国热情。

七、附录 由于我的调查时口头形式的,所以没有统计初详细的数据,该报告只是反映了调查中出现的显著问题,故不能作为有力的论据

初中调查报告格式二

在环境科学中,一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称。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环境对开创人类文明和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大气、水源、土地、草原、都是让人类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森林、矿藏等资源又为人类的不断发展提供物质,创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类文明。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自下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为此,我作了调查。

调查时间:2019年4月15日晚。地点:家庭网络。调查对象:全球自然生态环境情况。调查结果:

1、臭氧层被破坏。臭氧层占平流层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含量极低,却能吸收紫外线的功能,但是由于人类破坏,臭氧层迅速耗减,被极度破坏。如南极的臭氧层空洞。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被破坏的面积达2400万平方公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上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欧洲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因此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空臭氧层被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第8篇:传统文化的论据范文

关键词: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化;思路;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110-01

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广泛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领会语言规律,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本文仅根据这一要求与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优化阅读教学的思路与方法。

1.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总体思路

在高中语文新课改推进的过程中,阅读教学引进了"体验、对话、感悟"等新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对阅教学的新理念及新模式、阅读教学的基本元素的认识和把握不够得当,以至于出现种种误区。所以,阅读教学优化的基本思路是:从学生阅读的心理入手,制定有效阅读教学的可行实施方案;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不断地进行理解性与品味性的阅读;注重课堂阅读质量与效率,运用发式、开放式、创造性提问开启学生的思维;注重美育渗透,提高学生理解与鉴赏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通过阅读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认真审视目前阅读教学存在的偏差

2.1强调"语文素养",而忽视"知识建构"。不能因为说"语文素养",就取代基本的阅读知识、技能、策略的训练,其实这些正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

2.2教学对话中出现了形式对话与低效对话。由于新课改反对教师独霸课堂的"满堂灌",注重教学对话,于是教学中看似注重对话,你来我往,有问有答,其实其中充斥着不少虚假对话,无效对话。

2.3没有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倡导学生个人的独特体验、感悟,却忽视对文本的基本尊重,探讨脱离文本,"多元解读"、"个性化解读"泛滥。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有的角色丧失,教师没有起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发生跳跃的的脚手架的作用。而且对学生的"探讨"、"解读"不能给予正确的导向性的评价,使学生阅读方向不明确,方法不恰当。

2.4形式主义严重。为改变过于的接受性学习,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接受式"学习便被"无情地抛弃"了,取而代之的是每堂课频繁的"四人小组"探究活动,这种没完没了、没有实际效果的探讨其实是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简单化和异化,是搞形式,摆花架子,表面热热闹闹,而实际效果很差,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又会使学生产生反感。

3.优化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

3.1注重学生主体,强化主体意识。"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评判教学的优劣,重要标准之一是教学是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包办代替太多,总是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例如,古文阅读,老师逐字逐句的翻译,约束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剥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过程仅仅是机械的模仿过程,毫无创新意识。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喜新好奇、情绪易变、趣味多样。针对这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法要尽可能做到生动形象、灵活多样。通过新异刺激,引起学生的兴趣,创设愉悦的氛围,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眼、手、口、脑的各种活动,获得学习的乐趣,培养健康的个性,唤起求知的欲望,强化学习的动机。例如在学习鲁迅小说《祝福》一课中,对于"祥林嫂之死",同学们展开了热烈地讨论。"祥林嫂是道貌岸然的鲁四老爷害死的"、"是柳妈害死的"、"是恶狼的过错"、"是在庙里捐门槛不成的巨大打击下而死"……大家各抒己见,为彼此的观点找论据、提不足。最后,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得出了"是罪恶的封建制度残害人"的共识,水到渠成地实现了教学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不苛求成熟与完善。成功的机会多了,再加上教师适当的鼓励,学生自然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参与意识也就增强了。

3.2培养学生评价性与创造性的阅读能力。在阅读中要培养自己的观点去审视作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如评价文章的情感倾向,评价文中的人物,评价文中的观点,评价结构,评价表现技巧,评价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等等。如《孔雀东南飞》课后研讨与练习一:有人认为焦仲卿性格软弱,你同意吗?这道题开放性较强,并没有对内容评价作明确指向,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阅读中要提高自己对此类问题的主观审视能力,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如"一分为二法"、"反观法"、"比较法"等等,从而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判断,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语文课程标准》也把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摆在十分重要位置,反映在考试评价当中,就是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创设一定的语境,让学生有创新的实践和机会,从中展露创新的才能。

3.3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在阅读教学中,要把学生身心发展和文化内涵结合起来,"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在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为学生构造精神的家园――陶冶人性与情操、心智与灵魂,唤醒生命与智慧、主体性与创造力,从而充实生命内涵、洞察人生真谛,把握生命的价值,提升人生境界。

第9篇:传统文化的论据范文

关键词:继承;创新

民间工艺是大众的、生活的、民俗的艺术。是经济和文化的双重载体。着力研究湖湘民间工艺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湖湘文化历史悠久,民间工艺更是博大精深、丰厚辉煌、种类繁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比如张家界土家蜡染、湘绣、醴陵陶瓷、滩头年画、长沙皮影、土家织锦等,土家织锦早在秦汉时期就已是朝廷贡品,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民族特色。研究湖湘民间工艺,就是要充分利用民间文化资源进行改良创新,创造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民间工艺美术品。

为此,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阐述:

一、湖湘民间工艺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机械时代机器化代替手工作业、企业化代替家庭作坊生产等现状下民间工艺的生存环境。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随着消费利益化的刺激下,出现了大量以机器制作或翻模代替的工艺产品,单纯以家庭作坊式运作的民间手工技艺很难满足市场的需要,在不断失去市场的同时,技艺也在步步丧失。

(二)湖湘民间手工艺人的生存环境及技艺传承所面临的难题。每年,全世界至少有1000多项具有民族特征的民间工艺消亡,而在中国,消亡的速度同样惊人,湖南每年为此也付出了10多门民间工艺失传的代价,近十多年来,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民间手工技艺存在传承人匮乏、部分优秀的手工技艺趋于失传。

(三)研究民间工艺如何适应时展需要,自身革新改良的问题。时代在发展,建立在湖湘文化传统根基上的民间工艺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题材、格式、材料、技法、工艺等服务于湖湘文化下研发新产品。

二、实现继承与创新的客观必要性

(一)适应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对人类共有文化遗产的高度尊重和历史传承的责任感。早在1997年4月,国务院就颁布了《传统民间工艺保护条例》,旨在保护和抢救一批濒于失传的民间工艺,进一步复兴民族传统文化。确认和认定了一批民间工艺传承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同时,保护和抢救民间工艺,也是一项性的文化共识,很多国家和地区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并制定了保护性政策,在我国。每年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民间工艺展览和评定活动,如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上,湖南共有11件作品入围终评,且在湘绣、石等项目上具有强力优势。

(二)是湖南提出文化强省战略,将文化建设摆在重点建设位置的迫切要求。湖南有着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民间工艺活跃几千年,重视和创新民间工艺传统,既是对区域本源文化的高度认同归属,也必将极大凝聚起湖南人民的伟大创造性和奋斗意志,以建设更加美好的三湘大地。近几年来政府也采取了大量措施,使湖湘民间工艺得到不断发展,比如2005年的首届湖南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2006年的“长沙市民间工艺十佳杰出传承人”评出并颁奖等。

三、实现继承与创新目标的突破口

(一)继承与创新的内容

1.系统总结和科学回顾各个工艺门类的艺术特征、模式、历史地位、现阶段的发展任务等问题:

2.科学系统的收集和整理民间工艺文化资源,将一些优秀的湖湘民间工艺和濒于失传的艺术门类纳入研究范围,通过建立民间工艺资源库加以整理和保护,为研究、学习、创新、研发创造良好条件;

3.使民间工艺创新研发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使研发围绕材料、技法、功能转换能方面可以系统的展开运用,为保护和继承民间工艺开辟出新的思路。

(二)研究内容

1.研究湖湘民间工艺形成的历史原因,发展的关键期和繁荣期。包括古代至民国时期、1949年后、1979年后及当代:

2.研究从事民间工艺类型的艺人群体基本简况、技艺承接、年龄结构、从艺背景、收入状况等;

3.研究市场对民间工艺美术品的认知程度,年需求量基本数据、市场人才状况、销售模式、区域工艺美术商品分布特点等方面内容;

4.研究创新研发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创新的形式、手段、步骤等;研发产品的基本思路、程序、采取的措施等。

(三)通过研究达到的目标

1.可以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灿烂的民间艺术遗产,保护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可持续性发展,特别是进一步挖掘、整理湖湘民间工艺,尤其是濒临失传的土家织锦、滩头年画、长沙皮影等;

2.通过调查走访,了解湖湘民间工艺艺人、技师的生存状态,达到让更多人认识并了解到民间工艺的艺术魅力,关注民间工艺发展现状,支持民间文化事业发展;

3.将研究目标重点放在相对领域较冷僻的民间工艺类型上,比如张家界土家蜡染、长沙皮影等等,达到先保护后创新的目标,实现民间工艺创新研发的本质内涵;

4.利用高校相关的课程建设,实现对研究课题的深入探讨分析,摸索出一套比较完整的民间工艺创新研发的理论体系,为教学服务、为湖南社会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四、实现民间工艺继承与创新的现实意义

(一)解决挖掘、整理湖湘民间工艺问题,其中包括濒临失传的土家织锦、滩头年画、长沙皮影等。建立系统分析数据和湖湘民间工艺艺人档案录。对民间工艺艺人资源进行整理,尤其是对民间工艺传承人和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档案收集建立。关注民间老艺人和老技师的生存状况,为相关部门保护、抢救民间工艺资源提供一定参考。

(二)解决民间工艺产品目前仅局限在纪念、收藏、展示范围内的小功能用途层面,需要大力宣传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运用多种网络手段,让更多人能够认识民间工艺、喜爱并尊重民族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