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集体活动游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幼儿集体游戏的特点
幼儿园所开展的大部分集体游戏均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1)自主性。即幼儿能够在有效中进行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2)自愿性。即幼儿能够自愿选择喜爱的游戏进行参与,并在游戏规则范围内根据自己意愿选择游戏角色、参与方式等。
(3)随意性。即幼儿在参与游戏时主要偏重于活动的过程,而不注重其结果,使得游戏过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
2.幼儿集体游戏的开展原则
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游戏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具体包括有:
(1)娱乐性和趣味性。集体游戏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参与兴趣,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集体游戏活动中。
(2)交流性和互动性。集体游戏中的幼儿人数较多,势必需要彼此之间通过进行积极的交流互动来共同完成游戏,因此需要游戏本身具有较强的交流性和互动性,从而更好地带动幼儿完成游戏。
(3)启发性和教育性。集体游戏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达到幼儿教育的目的。因此,其选择的游戏需要具备较强的启发性和教育性,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和熏陶情操,启发心灵和思维,以便更好地提高幼儿教育的效果。
二、幼儿集体活动中游戏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
集体游戏的类型主要包括户外游戏和室内游戏,其中户外游戏一般为体育活动,需要幼儿进行跑、跳等不同的体育运动,这就让幼儿能够在游戏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机体锻炼,提高他们身体的力量、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等,从而有效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水平,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2.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交流是幼儿的需求,而集体游戏的特点正符合了这两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基本需求,通过广泛的游戏空间以及充分的情感交流,释放他们的天性,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使他们能够在一个快乐、积极、轻松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3.有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提高
一些贴近日常生活的集体游戏能够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问题答疑等方式,了解、认识和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知识以及恰当的行为礼貌等,从而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4.有利于幼儿集体意识的增强
集体游戏需要多位幼儿在同一规则下共同参与完成,并且在游戏过程中各有分工,这就要求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必须与同伴进行积极的交流互动和协作沟通,在完成自身任务的同时还要帮助同伴共同完成游戏任务,通过这样的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相互谦让,帮助幼儿树立和提高集体意识。
5.有利于幼儿社会能力的提高
集体游戏属于社交活动的一种,能够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提高与人之间的交流技巧和社会能力,让幼儿之间建立起友善、亲密、牢固、和谐的良好关系,学会和养成谦逊、友爱、善良的良好品格,锻炼和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社会交往经验。
三、强化幼儿集体活动中游戏作用的措施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更好地发挥集体游戏对幼儿教育的有效价值,确保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具体措施包括:
1.确保集体游戏的良好开展环境
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游戏时,必须要为其提供一个自由、宽松、愉悦、舒适的游戏环境,确保集体游戏在场地、时间、材料以及玩具等方面的准备充足,以便更好地确保游戏的顺利开展。
2.引导集体游戏的主题开展
幼儿由于其年龄小、知识水平和自制能力等均较低,在参与集体游戏时容易过度侧重于玩乐,而偏离了游戏主题和最终教育目的。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集体游戏开展过程中,适时对游戏主题进行引导和推动,引导幼儿完成游戏项目,从而更好地实现集体游戏的教育目的。
3.观察和参与集体游戏
目的:
1.发展幼儿的平衡、跳跃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准备:
小椅子若干把(同幼儿人数);录音机和音带;一块较宽敞、柔软的场地。
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每人拿一把小椅子进入场地,四散站立。
2.幼儿站在椅子上,在音乐伴奏下,师幼一起做热身操。
3.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各种椅子游戏。
今天我们一起骑马去郊游吧!这椅子就是我们的马,我们上马!
①骑马。引导幼儿将椅背朝前跨坐在椅子上,手持椅背向前上方跳起,模仿骑马动作在场地内来回行进2~ 3次(如图一)。
②马术。鼓励幼儿模仿马术做各种动作,如站在椅子上跳下、站在椅子上分腿越过椅背跳下、单脚站在椅 子上等等,鼓励幼儿合作游戏(如图二)。
③爬山。引导幼儿两人一组将椅子纵向并排放置成“小山”,进行“爬山”练习,即踏上椅面跨过椅背 踏上另一椅面跳下。然后将所有的椅子排列起来,引导幼儿一一跨过所有的“小山”(如图三)。
④走独木桥。引导幼儿自由组合将椅子横向并排当作独木桥,进行“走独木桥”的练习。练习一段时间后 ,引导幼儿将所有椅子并排放置在一起,练习走“长独木桥”1~2次(如图四)。
⑤走脚印。引导幼儿将椅背着地,把椅背与椅面之间的空间当成马蹄印,沿“马蹄印”行进1~2次(如图 五)。
⑥走超级独木桥。引导幼儿将放倒的椅面边缘当作超级独木桥,并在上面行进。如果幼儿行走有困难,可 以引导幼儿自由选择一个合作伙伴互相搀扶行进(如图六)。
4.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①我们玩得真开心!时候不早了,我们慢慢骑马回家吧!(幼儿做放松活动。)
②下面我们把马牵回马厩吧!(幼儿每人拿上小椅子回活动室。)
评析:
这一活动所用的器械是幼儿园均具备的小椅子,教师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能力创编了以“骑马 郊游”为主题情节的各种椅子游戏,较好地发展了幼儿的体能,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
关键词:民间游戏;体育游戏;价值;改编 ;创编
提起童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和小伙伴们在田埂边玩、在屋前屋后的空地上踢毽子、跳格子等游戏。虽然和小伙伴们被晒得脸儿黑里透红,被风儿吹得皮肤都皱裂了,但我们的身体却是健健康康的。可如今的孩子,玩具应有尽有,而那些儿时的民间游戏早已被电脑、游戏机、电视机等现代电子产品所替代,很少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户外进行锻炼。他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一不小心就会感冒发烧。但是如今的孩子恰恰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因为他们长大后面临的是激烈的社会竞争、工作、学习、精神压力都是很重的,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是不可能融入社会、参与竞争的。那么把我们儿时玩耍的一些民间游戏引入到幼儿园活动中就显得极为重要,这也是做本次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问题的提出
游戏是孩子生活中不可欠缺的一部分,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成长,还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幼儿的智力,促进幼儿全方位的发展。
目前,关于民间游戏在幼儿体育游戏活动也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现有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的理论依据,在十六大报告指出:“民间精神是一个民间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民间精神是时展的永恒主题”。民间精神是游戏的精髓,将游戏的精髓渗透到幼儿体育游戏中,为幼儿生理、心理得到良好的发挥并得到良好的发展。
《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我们要“倡导民间传统体育,进一步发挥少数民间地区的优势,开发民间体育资源,做好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工作。”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有着博大的知识容量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是我们中华民间丰富的文化遗产中一颗绚丽璀璨的明珠,它不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且形成独特多样,是我国社会和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力发展民间游戏是我们当今需关注的问题。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家长教育观念的改进,幼儿手中的玩具逐渐被一些高档昂贵的电子产品所替代,孩子的空闲时间也被各种兴趣班所占用,民间游戏发展到今天却突然已经黯然失色,在孩子们的游戏活动中几乎已经销声匿迹了,长时间玩这些玩具,幼儿的生活会离自然越来越远,使幼儿与自然失去了和谐,正是由于目前的情况,我们有责任让这些喜闻乐见的民间体育游戏,重新走进孩子的生活,接受民间游戏的熏陶,在快乐中得到发展。
民间游戏简单易学,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能够充分的满足幼儿好玩的天性,民间游戏可以就地取材,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能让幼儿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分享、合作、团结等集体意识,增强锻炼幼儿的规则意识、交往能力和集体责任感。
民间游戏种类繁多,不受时间、场地、人数和幼儿能力差异的限制,能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性,本研究关注幼儿的全方位发展,将原有的民间游戏进行了收集、整理、筛选,并贯彻现代化的新理念,将民间游戏进行了改编,增强民间游戏的趣味性,发挥民间游戏特有的价值,促使民间游戏能更好的在幼儿体育游戏中得到充分的利用。
民间游戏是幼儿生活不可欠缺的一部分,我们应以幼儿的快乐为前提,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让幼儿能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得到发展,大力的将民间游戏推广到幼儿体育游戏活动中,收集幼儿园中现有的民间游戏,将其进行收集,并整理,加入新的创新元素,修正充实,改编、创编出适合在幼儿体育游戏中的民间游戏,并能有目的的与教材有机结合。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目前的研究主要从下面两方面进行研究
(1)首先从研究的视觉来分析研究:很多研究对民间游戏的特点和价值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改编民间游戏应注意的问题,但是却并没有采取具体的措施。例如常青云老师 在2010年第7期的《浅谈幼儿园运用民间游戏的实践与探讨》。
(2)其次从研究方法来分析,现有的研究采用的方法大多是通过调查法和实验法来进行研究的,也有部分采用观察法,而后者往往缺乏对民间游戏的深入了解。
2.现在关于民间游戏的研究中还存在不足
比如在对民间游戏如何合理科学的将其引入幼儿园这块的研究就很少,还有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的民间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而对幼儿体能发展的需要研究也很少,英国国际游戏协会的研究人员专门为0~6岁的婴幼儿收集了一系列的“游戏清单”,但国内少有研究者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制定专门的玩具。
(二)发展趋势
1.农村保持现状的趋势
民间游戏在农村的流传还较为广泛,虽然对玩法还较为熟悉,但还缺少创新性。
2.回归主流的趋势
大多数研究者已经意识到民间游戏面临频频可危的现状,为保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被流传,有效的方法是加大民间游戏的推广力度,丰富民间游戏的玩法。
3.高科技替代的趋势
现在的玩具多数是现代高科技的产品,少自制的玩具,应加强对幼儿动手制作玩具的兴趣及能力的培养。
三、主要研究内容
(一)目前我国幼儿园幼儿体育活动的现状
幼儿的所有活动都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的,幼儿体育活动也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呈现的,只是在内容上侧重的是对幼儿肢体生长发育、肢体动作协调力的发展,以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体育活动是幼儿健康领域的重要内容和形式。
(1)管理制度: 幼儿园管理者没有从长远发展角度规划制定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发展方向,更没有帮助幼儿教师树立并强化体育活动观念,从而导致从制度上没有对幼儿参与体育锻炼的常规活动进行约束、监督和检查,更没有保证幼儿体育活动有序规范、保质保量的开展。
(2)安全隐患:安全是幼儿园得以支撑的重中之重。体育锻炼对幼儿来说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风险,现在的孩子对家庭来说是宝贝,是不允许有小小的跌损,所以孩子在幼儿园一旦有个磕磕碰碰,就极易导致家长对老师指指点点、投诉、甚至动手,这一现象已是屡见不鲜乐,所以就导致老师为了避免出现没必要的麻烦,干脆和孩子群居教室,一天不出门,即使出来了,也是不允许动这个玩那个的,这样的话,到哪里去谈幼儿体育锻炼。
(3)活动时间:《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从调查来看,部分幼儿园总体上能较好地执行这一规定,基本能满足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但很大一部分幼儿园每天户外活动的平均时间不足1小时,这一小时时间还包括孩子们穿衣、喝水、大小便、上下楼的时间,能留给孩子们真正活动的时间还能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4)活动形式:从一定程度上说,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很丰富的,应该有体育课、户外活动、早操和运动会、亲子活动等,但是这些都是以游戏的形式来完成的。据调查,很大部分幼儿园是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没有开展体育课,甚至没有早操,所以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主义通过户外活动来完成,而户外活动过程又表现为器械不足、场地限制、形式自由,以“空手道”的“放羊”式为主义组织形式,所以就出现非专业的体育教师不知道如何选择和组织幼儿游戏,这对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是不科学的,甚至还会使幼儿的身心受到伤害,从不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
(5)家长认识: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家长的素质也随着知识结构的改变而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还是有部分家长忽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认为孩子上幼儿园就得学知识、识字、算数。欣慰的是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参与体育活动持支持态度,但同时绝对不允许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受到伤害,这表明家长不清楚应该如何引导与培养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以及如何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由此发现,在制度管理上还不能为幼儿体育活动的发展与完善提供支持和保障,种种原因导致教师对组织幼儿参与活动应付了事、畏首畏尾;部分家长对幼儿参与体育活动不重视在、态度不端正;教师在组织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知识匮乏;幼儿园得场地、器材存在不足和缺陷等等,都是影响幼儿参与体育活动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当前幼儿体育活动发展现状的体现。
(二)当前(传统)民间游戏的现状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在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和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是其它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民间游戏历史悠久,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流传和发展,它给人们童年带来了无尽的乐趣,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成为了我国民间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游戏不仅具有促进儿童多方面发展的价值,而且有助于幼儿园教育的管理。说到民间游戏,有一定年龄的人都会津津乐道,滚铁环、打弹珠、丢手绢、跳皮筋、抓沙包、做迷藏、跳房子、抽陀螺、老鹰捉小鸡……这些游戏伴随着几代人度过了他们难忘的童年时光,镌刻进他们难忘的童年记忆,成为他们漫长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又因其活泼有趣,具有群体性、活动性、对于场地、玩具、时间、人数没有太高要求等特点而备受孩子们的喜爱。但因为各种客观原因,这样的民间游戏正在慢慢消逝,需要引起广大教育者的关注。
(1)昨日的“玩童”与今日的“乖孩子”。曾经的那些过去,经济不够发达,信息技术落后,没有电视,更没有电子游戏和网络游戏,但是孩子们的生活却好像没有多少遗憾,而是充满快乐。无论城市还是山区农村的孩子,只要是食物能果腹,他们就有无穷的游戏劲头。那时候的孩子们,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个个都爱玩,个个都会玩,即使每天都玩同样的游戏,每天却都有不一样的玩法。
可是,在今天,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街道,都不见孩子们的身影,更听不到孩子们的欢呼和歌谣。孩子们好像不爱玩了、不会玩了。曾经在一所小学进行过“十大经典传统游戏”的调查,遗憾的是很多孩子没有玩过滚铁环、打弹珠、丢手绢、跳橡皮筋、抓沙包、五步猫、砸方块等这些经典游戏,甚至有25%的学生都不知道“丢手绢”是怎么玩的。
现在的孩子变得“乖”了,在幼儿园,孩子被要求要安静、要听话、说话要举手、走路要轻轻的。做个好孩子。很少的自由活动,很少户外活动,即使有也在老师的严格监控下。除此之外,当然还要有几个业余特长班要上,要练琴、学英语、学画画;若有时间,他们的娱乐是看电视、玩电脑、玩电子游戏、拼图、积木等。
(2)伴随城市的扩大,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导致孩子数量锐减;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孩子的活动空间受限;由于安全的考虑,幼儿园和家长对幼儿的游戏限制越来越多;现代玩具、电视、电脑游戏吸引了儿童大部分的注意力;学业竞争带来的压力下移,导致幼儿教育价值取向偏移,重学不重玩,学玩分离;成人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与孩子相处的时间短。民间游戏正在消逝……
伴随着民间游戏的消失还会有什么呢?―是孩子们快乐的童年。重拾民间游戏,尊重孩子游戏的愿望和权力,就是尊重孩子,就是重塑今天健康而幸福的一代人。所以,关注孩子们的游戏,关注民间游戏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三)在体育活动中开展民间游戏的价值分析
1.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儿童身体发展
幼儿民间游戏特别是运用于幼儿体育活动游戏中,可以较好地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为提高幼儿动作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发展儿童走、跑、跳、钻等基本动作,需要经过大量反复练习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如果让幼儿机械地反复练习这些基本动作,不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也不能调动其积极性。由于幼儿民间游戏具有浓厚趣味性,因此能引起幼儿参加游戏的欲望,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参加游戏,幼儿在整个体育游戏活动中,情绪高涨、乐而不厌。经常开展这些游戏,也即在反复练习,使儿童在游戏中完成了体育锻炼的要求,达到增强幼儿体质、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目的。
2.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启迪幼儿的智慧
幼儿民间游戏可以丰富幼儿自然、社会方面的知识,扩大其视野,锻炼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发展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大多数幼儿民间游戏都配有童谣或儿歌,朗朗上口;动作简单,幼儿非常喜欢。
3.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民间游戏内容易懂易学,种类丰富多彩,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幼儿玩起来竞争激烈,趣味盎然,其乐无穷;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合作、竞争、守规则伴随游戏始终。在体育活动游戏中,每个幼儿都不断地更换角色,游戏伙伴中会自然产生“头儿”,这些“头儿”也会很自然被淘汰,这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同时,教育幼儿平等待人,树立团结合作的意识,克服娇气、任性的不良习惯。
4.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及意志品质发展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可以提高与伙伴交往的艺术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有的游戏规则性强,不守规定无法进行,每个幼儿必须控制自己守规则,否则,就不受伙伴的欢迎,就无交流交往。因此,幼儿都会控制自己守规则,从而得到交往的伙伴,进行愉快的游戏;同时,在争论输赢的纠纷中,幼儿还得到了辨别是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
5.有益于“勤俭办园”
民间游戏的玩具材料具有简便性的特点,这一特点使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易于开展。游戏中使用的玩具材料十分简单、廉价,具一般来自日常生活或自然材料,如:杏核、桃核、鹅卵石、布头等,甚至好多玩具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自己制作。这样,既节约了经费,又锻炼了幼儿动手能力。
(四)探讨:如何将民间游戏与幼儿体育活动的有效结合
五千年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民间文化财富,积累了这些让孩子们百玩不厌的民间游戏。我们将利用我们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让民间游戏在这里大放异彩!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推广民间游戏,需要进行广泛的搜集整理和改编,使其更适宜今天的孩子。还需要一系列措施为开展民间游戏创造条件,并激发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把民间游戏融入幼儿体育活动中。
1.民间游戏的收集整理
(1)收集民间游戏。要开展民间游戏首先就要去收集,开始我园教师掌握的民间游戏不多,适用于幼儿各年龄段的民间游戏更少,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在教师学习会上,教师们自己回忆儿时玩过的民间游戏,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其次,教师们走出园门,向幼儿家长、同学、邻居和朋友请教。一时间,民间游戏活动的内容丰富了,我们通过实践、分类汇编,根据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分为民间体育游戏、翻花游戏、益智游戏、手影游戏和其它娱乐性游戏,现已作为资料保存。
(2)民间游戏的整理。民间游戏流传民间,必然受到人们文化素养、社会环境、地域条件及价值观念等因素影响,加之民间游戏流传过程中,有的渗透了游戏者的感彩,有的已改头换
面,还有的随时代的变迁,其内容已陈旧。这样,不加整理地照搬游戏,显然是不行的。在整理游戏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幼儿游戏的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和可行性。收集到每一则民间游戏,对其内容、情节、规则及所相配儿歌、童谣都进行分析、改编,有的赋予新的内容、含义,使之与时代精神、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相适应。
2.幼儿民间游戏的开展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民间游戏。幼儿年龄不同,要选择与之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幼儿民间游戏。中、大班幼儿基本动作发展较好,具备了各种活动的能力,他们能自如地单脚跳、双脚跳、跨跳、躲闪、快跑等,动作灵活、反应快、平衡性好、手眼协调。因此为他们选择一些动作难度稍大,规则较严格的民间游戏做,此外,中、大班的幼儿较小班记忆力好、想象丰富,“猜猜谁过去了”在大班可以让六、七个孩子一起玩,他们能同时记住五、六个形象的顺序,想象出各种有趣的扮演动作。“拍手歌”、“翻花绳”等游戏均对培养幼儿思维流畅性及独创性有促进作用。
小班幼儿各方面素质的发展明显不如中、大班幼儿,因此,在开展民间游戏活动时,应选择一些技能简单、规则单一、形象具体、趣味性强的民间游戏,如“指鼻子”、“木头人”、“猜红花”、“找五星”等民间游戏,这些游戏有助于锻炼幼儿手口一致协调地、有节奏地唱歌数数,增强小肌肉的灵活性,发展平衡、下蹲等基本动作,同时培养幼儿团结守纪、学习自我控制的良好品质。
(2)将民间游戏活动运用于体育活动并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中。在现阶段幼儿园课程如此繁多的情况下,要把民间游戏运用于幼儿体育活动中,应该从这方面入手:第一,把幼儿民间游戏安排在学期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的相关体育活动中并落实;第二,提供充足的条件保证民间游戏在体育活动中展开;第三,创设专门的区域,引导鼓励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开展民间游戏;第四,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
同时,由于幼儿民间游戏的种类非常丰富,在组织游戏时,我们要根据幼儿的身体发展特点,注意在活动内容上要动静交替,在环节上过渡要自然,减少幼儿等待时间。户外体育活动时,让幼儿玩“跳牛筋”、“老狼老狼几点”、“荷花荷花几月开”、“打宝”、“石榴花儿遍地开”等活动性强的游戏;除此外可以将民间游戏贯穿于一日活动中,如晨间活动、餐前饭后及离园活动等,幼儿玩些活动量较小、较安静的游戏,这样,不仅使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放而不乱;同时很重要的是锻炼了幼儿的各种能力,使幼儿得到充分地自由和发展,做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3)加强教师在活动中的组织指导,使民间游戏不断丰富和深化。游戏水平的高低、幼儿兴趣的大小,关键在于教师合理指导。作为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会观察、要面向全体,以大伙伴的身份往来孩子中间。在教育过程,要注意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一旦孩子发生纠纷,看他们能否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应帮助他们学会一些解决的方法,在评价过程中注意发挥孩子的主体性,在导向上注意向创造性靠拢,鼓励幼儿不怕失败,从失败走向胜利,从而受到抗挫折教育。使幼儿在体育活动游戏中不仅是身体得到了发展,而且帮助了幼儿树立良好的健康观念,接受自身价值的积极情感态度。
(4)对民间游戏改编。民间游戏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玩法也就不同,对于孩子的发展要求也不一样;另外还有一些游戏,还存在一些不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糟粕的东西,所有野需要舍弃;同时把民间游戏引入幼儿体育活动,使两者有效地结合。这都需要有选择性的对民间游戏进行一些改编,使其完善能适合现今的幼儿,并体现两者的结合发展价值。
应遵从的改编原则:第一,有意义、有价值;第二,有趣味性、活动性强,符合体育活动特征;第三,符合幼儿自身发展特点和能力,满足幼儿需求。
如何改编:第一,改变民间游戏玩具和材料;第二,改变游戏活动场地的布置;第三,改变玩法;第四,改变规则;第五,改变游戏童谣。
改编民间游戏使民间游戏的内容及形式更为丰富和灵活,并充分满足幼儿各年龄段的需要,在保持民间游戏特有的游戏风格基础上,将民间游戏进行改编。
(5)对民间游戏中的“跳房子”进行了改编。我们根据整理的民间游戏中的“跳房子”进行了改编,保留了跳房子基本的游戏风格,对跳格子的道具及玩法进行了创新,将跳房子中传统的方格子改为了两个不同大小的同心圆,并且在圈内加入幼儿生活中的星星、月亮、白云、太阳等有趣的图案,并且在玩的过程中幼儿走到星星上就要跳着走,跳到月亮上的时候就要做一个睡觉的姿势,在其他的图案上的时候可以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如奥特曼、飞天小女警等角色扮演,在游戏道具的选择上让幼儿自由的选择,可以选择生活中的瓶盖,也可以选择小石头片,给幼儿自由选择的机会,在整个游戏中丰富了游戏的玩法,增加的游戏的趣味性。
因改编的游戏是在圈内进行的,因此这个游戏的名称我们将其称为“跳圈圈”,游戏中加入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生活情景,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能充分的满足幼儿好模仿的特点,这个游戏的形式多样,有跑有跳,有休息,动静结合,既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又能够考验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发展幼儿的智力,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得到成长。
(6)根据民间游戏的特点,将民间游戏进行创编。民间游戏简单、易学,不受时间的限制,我们根据民间游戏的特点对民间游戏进行了创编,在创编中考虑幼儿年龄发展的需要及幼儿好玩、好动、好模仿的特性,创编了民间游戏跑叮叮儿。
具体的游戏玩法:用黑白配的方式选出一个领头人,领头人带着大家在指定的圈圈中跑,跑的时候可以做许多不同的动作(比如学飞机飞啊飞,学小兔跳啊跳)跟随者必须做成一致的,在做到游戏的中间时,领头人就发出指令叫小猪,小猪,蹲下去,其他人就要跟着做,也可以变成奥特曼打小怪兽,被打的那个人就要倒下去,最后奥特曼累了,需要休息了,游戏结束。
跑叮叮儿是一个集体游戏活动,能满足幼儿好玩的特性,并且游戏简单、易学,并且玩法的形式多样,具有趣味性及娱乐性,在游戏的时候幼儿需要集中注意力,能够锻炼幼儿思维,并且在游戏的时候幼儿需要随时的在跑动变化,能锻炼到幼儿的身体,这个游戏是需要同伴的合作才能完成的,同样能够锻炼到幼儿的合作能力。
四、总结与反思
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搜集资料,了解民间游戏的相关知识,并且分析了当今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和造成民间游戏衰落现状主要是由于幼儿园管理模式、幼儿活动形式、家长的教育观念及各种高档玩具的替代等原因,总结了适合幼儿体育游戏活动中应用的民间游戏,积极到幼儿园观察调查幼儿民间游戏的应用情况,并将收集的民间游戏进行筛选、整理,进行了改编及创编,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得到了快乐,锻炼了幼儿的身体,促进了幼儿的智力发展,也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体现了幼儿体育活动和民间游戏之间的发展价值。
在对民间游戏的研究中,对前人文献的研究借鉴的还较少,该论文的理论研究相对还较少,我们深深的感受到民间游戏这宝贵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他不仅能增强幼儿的体质,发展幼儿的智力,更能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因此,我们还需对相关的研究多做分析,更加充分的整理民间游戏,在体育游戏中发挥民间游戏的优越性,让民间游戏能更好的在幼儿的体育游戏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应用。使幼儿体育活动与民间游戏两者有效地结合。
通过对民间游戏在幼儿体育游戏活动中的运用的探讨研究我们在对论文的写作方面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研究是无止境的,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寻找问题,思考研究的对策,才会将研究做到最好,民间游戏是幼儿童年的一个精彩的部分,是不可缺失的记忆,我们将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幼儿体育游戏中应用和发展民间游戏,点亮幼儿的童年,给幼儿一个精彩可贵的游戏世界,丰富多彩的童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梅晔.在传承中创新――浅谈幼儿民间游戏的创新策略.教育学法新探
[3]宋晓敏.儿童民间游戏走进幼儿园课程的研究综述.师苑文谭
[4]罗红辉.民间体育游戏运用与指导策略与指导策略.当代教育坛
[5]李姗泽.学前教育应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论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地位和做用[J].课程・教材・教法 2005(05)
[6]丁聪.民间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价值及应用.安康家园,2010.(04)
[7]李善丽.幼儿民间游戏活动的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9.(02)
[8]常云青.浅谈幼儿园中运用民间游戏的事件与探究.学园,2010(07)
[9]谢娟.打开幼儿健康之门的好钥匙----“民间游戏”.教育教学论坛,2010(24)
[10]于露.散落的明珠-民间游戏.育儿新知
[11]曹中平.民间体育游戏应用于幼儿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调查与研究,2005
[12]朱家雄著.《幼儿园课程》教材.
一、实践价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2]游戏的过程本应是幼儿自由探索和选择的过程。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深知要充分尊重幼儿游戏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相关的游戏,不仅仅能够吸引幼儿的学习热情,打开幼儿的智慧之门,还能很好地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推动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然而在游戏中教师往往忽视幼儿的主体性,诸如教师确定游戏主题,分配角色,制订玩法,在游戏开展的过程过多干涉等。幼儿的自主性、主体性受到限制,幼儿在游戏中不能充分感受自由、自主的愉悦体验。同时“注重游戏方式,忽视游戏本身价值;游戏为主,却忽略了幼儿才是教学上的主体;注重游戏,但缺乏观察和引导。”[3]长期以来“为游戏而游戏”、“儿童游戏成了游戏儿童”等系列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纲要》、《指南》中提出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提倡教师与幼儿建立起平等、互助的关系。游戏不但能满足幼儿好奇、好问、好动的天性,而且伴随游戏情节的发生与发展,伴随游戏矛盾的冲突与解决,能充分激发幼儿发展所需要的一种“主动探索”的内驱动力,并真正赋予幼儿一种“快乐学习”的动力。[4]当前,在创新游戏模式的同时,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幼儿游戏活动的主体性。幼儿在游戏中只有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才能不断地探索各种事物的性质、作用和关系,从而能细致深入地理解事物。因此,尊重幼儿游戏的主体地位,通过师生互动游戏,更利于培养幼儿的言语、注意、感知、记忆和思维,尤其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利于发展幼儿愉快的情感和坚毅的意志性格,促进幼儿社会性的进程,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路径探索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体便会享受到成就感,自信心大增;反之,则对周围漠不关心。应用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要求教师要立足幼儿,融入幼儿,捕捉幼儿的需求,顺应幼儿的需要,顾及幼儿的感受,让幼儿真正参与到游戏中,参与到游戏内容的生成、跟进中,参与到游戏环境创设和材料提供中。
1.顺应幼儿,捕捉兴趣――自然
游戏来源:明明带来一套新玩具“疯狂的小鸟”,玩法是:用积木搭成各种造型,小猪放在上面,将小鸟放在弹弓上弹出去,打到了算赢。这个游戏许多幼儿在手机里玩过,玩具刚投放,孩子争先恐后来玩。可惜玩具只有一套,只能够1个孩子玩,“有幸”玩到的孩子玩到游戏结束还念念不舍,没有玩到的孩子唉声叹气说:“老师,我也想玩,我一次都没有玩过”。游戏讲评环节,我抛出一个问题:“大家都想玩怎么办?”问题引起共鸣,孩子们激烈地讨论,有的孩子说:“让爸爸、妈妈再买些带到幼儿园。”有的说:“在游戏区我们自己搭,这样许多人可以一起玩。”我接着抛问:“自己怎么玩?”有的说:一部人做纸球扔,一部分人用纸盒搭投掷造型。在大家共同商量下,游戏“疯狂的纸球”玩法产生了。
2.走进幼儿,共同游戏――自由
“在宽松愉悦、安全和谐、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幼儿会自发地陶醉于充满乐趣的想象创新活动之中,这一点很重要。”[5]游戏时,孩子们发现了许多的问题,我将这些问题一一抛给孩子,让她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记得刚开始玩的时候,A对B说:“我们做的纸球扔不远,根本砸不到小动物”。B说:“那我们多做些。”过了一会,A说:“还是不行啊。”我说:“我的纸球也扔不远,有什么其它办法呢?”讨论一会后,A恍然大悟说:“我知道,因为纸球太轻了”。于是她们在纸球里放上橡皮泥等辅材增加重量,最终我们成功了,大家一起雀跃,呐喊。“疯狂的纸球”给我们带来无限的乐趣,我们可以自由的分工、自由的搭各种造型、自由地用喜欢的姿势扔小动物,在一次次的探索、实践、调整中建构新的经验,玩的很过瘾。
3.有效支持,智慧传递――自主
玩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们热情有增无减。一天,搭造型的几个孩子气呼呼地说:“气死了,球一碰上就倒了”。 我抛问:“是啊,为什么我们搭的这么容易就倒了呢?”A想了想说:“纸盒太轻了,我们用积木、易拉罐吧。”B说:“我们搭的造型太容易被打倒。”我追问:“搭什么样的造型最不容易让小动物被打倒?”大家共同商议,有的建议竖着搭,有的建议横着搭重叠的等等,还将自己想的设计成闯关图,并将小动物放在他们认为比较难被打倒的地方,负责搭建的孩子们得意洋洋。做纸球的孩子们发现越来越难打倒小动物,于是我们一起讨论:投掷哪块积木最容易成功?她们将自己的发现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并进行装饰,最终布置到游戏区域中,创设游戏环境,达到“环境是第三任教师”的理念。……随着材料的不断丰富,游戏的不断深入,大家觉得越来越有挑战,越来越好玩。此时孩子们在游戏中勇于思考,勇于表达,勇于实践,在与同伴协商、合作中自主游戏。
4.追随幼儿,师幼同行――自发
随着幼儿游戏的不断深入,孩子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打小动物的游戏,她们不断改变玩法,增加游戏的难度和规则。一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A和投掷B发生冲突,B在离盒子很近的地方投掷,A抗议说:“你离得太近了,手机上小鸟离这很远的。”B说:“你又没说多远”,就在争吵的过程中,A拿了个积木放在离小动物一定距离的地方,说:“现在你们从线后面扔,不许犯规,不然就不给你们玩了。”B只好按照他的话开始游戏。A还不时地调整起点的位置,说“这是第一关,这是第二关”,3关都成功了可以得一个小玩具。在游戏讲评环节,他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得到大家一致赞同。我追问:每条线之间到底要多远呢?大家共同商量,最终推选“C”用走大步的形式制订出三条不同层次的起点线,并用即时贴贴在地上做好标记。这些规则就是幼儿自发逐步生成的。当闯关造型被打倒后,投掷的孩子无事可做,于是我追问:我们在这没事可以干些什么呢?e说:“我们可以练习啊”。于是大家在区域后面设置了一个投靶区,随着游戏的不断深入,游戏越来越丰富……
三、思考感悟
《纲要》中提出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作为教师,在游戏中我们要转变观念,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定位,针对幼儿感兴趣的事物,采用设疑、提建议等灵活的方式参与游戏,与幼儿共同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6]当蹲下身子走进孩子,沉下身思考时,我们为此感悟:幼儿教师一定要睿智,要会观察、会思考、会反思、会运用。
1.做“足智多谋”的支持者
幼儿真的会不由自主地沉浸到各自的想象中,会积极地投入到各类游戏活动中,会津津乐道地创造情节。导演整个游戏快乐的过程。走进孩子心灵,尊重孩子兴趣、追随孩子需求、支持孩子发展,把游戏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活动,幼儿的个体差异在游戏中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正如《指南》中所说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如“疯狂的纸球”中,把游戏玩法留给幼儿自己商量,空间留给幼儿自己规划,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有目的地游戏,自主地分工、合作、选材、建构,保证幼儿游戏时间的充裕,保证幼儿游戏材料的及时,保证幼儿游戏过程的自主性,幼儿在游戏天地里快乐建构、智慧生活。
2.做“大智若愚”的合作者
蹲下身和孩子共同游戏,一同探索、实践,分享快乐。幼儿游戏的实质在于自主性。游戏对于幼儿之所以魅力无穷,就是因为幼儿的自主性可以在游戏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幼儿自主自愿地从事自己喜爱的活动,支配控制自己的行为。在“疯狂的纸球”游戏中我们相信孩子,遇到问题时教师往后退,将发现的问题抛给孩子去思考、商量、解决,这样的过程幼儿收获更大。我们要做的是“用心看、用心听、用心记、用心思考”,事实证明:孩子潜力无限,只要我们放手。
3.做“循循善诱”的引导者
积极主动、好奇探究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品质,也是幼儿在游戏中最鲜明的行为特质,教师在游戏中对幼儿的支持和鼓励就是在顺应幼儿天性的前提下,在幼儿内部动机的驱使下对学习品质的养成。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幼儿对丰富多彩的环境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这表明,良好的环境一般地不能自然而然地对幼儿产生影响,而需教师发挥客观物质环境与幼儿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和桥梁作用。孩子们游戏中遇到解决不了困难的时候及时地引导,“疯狂纸球”中孩子们找不到纸球总是打不倒动物原因时教师循循善诱,适时引导,进一步激发孩子积极探索、游戏的兴趣。
最后分享一个故事: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鱼,三寸来长,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不见生长。然而将这种金鱼放到水池中,两个月时间,原本三寸的鱼可以长到一尺。这就是“鱼缸法则”。其实,对孩子的教育也一样,孩子的成长需要空间,我们应该学会放手,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游戏也一样。只有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游戏的功效,这也是贯彻《纲要》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人”的理念。相信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将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增进幼儿认知能力,激发幼儿求知兴趣,帮助幼儿生成良性的社会关系,培育幼儿积极健康情感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
[3]夏璐.浅谈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育界,2014年第9期.
[4]徐则民,洪晓琴编著.走进游戏,走近幼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5]王莉平.浅谈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2014(9)
一、传统的教育观念制约了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开展
1.教师观念落后。乡镇幼儿园大多地处农村,信息资源比较匮乏,加上办园资金短缺,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学习较少,专业素质普遍较低。她们有的把游戏视作自己放松和歇息的机会;有的把游戏等同于自由活动;有的则把游戏看作是体育活动或在集体活动之间起过渡作用的“预备活动”;有的则根本就很少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活动等等。
要改变这种游戏理念,首先应尽快对园内幼儿教师进行理论培训,有效改变和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水平。其次,可以以县内开展各类的幼教活动为依托,或与相关协作片幼儿园合作,请大园的业务骨干到园内上观摩课,或教师走出去到其他园观摩半日活动,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渗透,使教师切实感受到游戏是幼儿的需要,是幼儿的工作,而不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目标的手段。从而认识到游戏在幼儿养成教育中的重要性,感受到游戏活动才能开展得生动活泼,幼儿才能感受到游戏的趣味,从而乐此不疲。
2.家长观念制约。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乡镇幼儿园的很多家长有两种典型的观点:一、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入园就是上学了,上学就意味着认字、算数。如果幼儿在园做游戏多了,认字、算数少了,就会有家长提意见“我是让孩子来学习的,不是来玩的”;二、也有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就是玩玩、吃吃、睡睡,做做游戏,学习是小学的事,幼儿园阶段没什么可学的,孩子爱干嘛就干嘛!其中第一种家长的观念对幼儿游戏、教学活动影响最大,导致乡镇中的部分幼儿园的教育为迎合家长,而被以读、写、算为特征的知识技能训练取而代之。所以,乡镇幼儿园教育活动如果缺乏广大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很难正常展开的,甚至注定要失败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我认为可以通过开家长会、让家长观摩幼儿园一日活动、专题讲座等方法,让家长亲身体会到游戏对于幼儿来说确实是学习,并且是幼儿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一件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并不仅仅是玩。只有让家长亲身感受,她们才会理解、支持幼儿园的工作,才能使我们的幼教工作由被动变主动。
二、忽视身边玩具和游戏材料的价值,导致农村不少幼儿园的游戏枯燥、乏味
我们知道,玩具和游戏材料不仅是幼儿的“天使”,也是幼儿学习的“课本”。我们教师必须明白:善于发展、能够发现身边自然材料和玩具的价值,是我们开展幼儿游戏活动的可靠保证。
如果能把身边的自然材料、自然废弃物收集起来作为游戏的材料,那将会使游戏活动有无穷的空间。比如:“过家家”角色游戏,可让幼儿用树叶作菜,土粒作米饭,用废弃的果冻盒做小碗,树枝当筷子等;有人扮妈妈、有人扮爸爸、有人扮孩子,还有亲戚来串门做客,这样,幼儿的社会性在丰富的材料支撑游戏中会发挥得淋漓尽致。幼儿有发现材料价值的智慧和能力,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无穷的。有些时候,我们成人由于思维的框架固定,而不能更多地发现材料的价值,但孩子却能够很好地利用材料去进行游戏,甚至让废物变成宝贝。幼儿对材料价值的重新发现不仅是幼儿主体性地位的良好体现,而且能够使活动开展得更加生动、活泼。幼儿在玩中发现玩具和材料的价值,不仅能够增加幼儿的自信,更能使其玩出更多的花样,玩出更多的经验,玩出更多的收获,玩出更多的快乐。教师根据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学习需要和兴趣,顺着幼儿的思维又可生成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比如一群孩子玩呼啦圈,你就会发现孩子会有很多的玩法:比如有的孩子把圈套在腰上转;有的孩子在空地上滚圈;有的孩子把圈放在地上玩跳圈等等。教师就可以依据孩子们所感兴趣的不同玩法,从而组织多次的游戏活动内容,虽然是同一材料,却不会让孩子觉得枯燥无味。
三、对游戏本身的教育价值认识、挖掘不够
关键词: 观察 环境 材料 游戏 美术活动
物体的数和形是客观存在的,常常是密切联系的,因此认识几何形体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从以下方面指导幼儿开展认识几何形体的教育活动。
一、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培养幼儿学习形体的兴趣。
我们在生活中所接触的各种客观物体具有各自不同的形状。为了激发幼儿学习几何形体的兴趣,我首先让幼儿观察幼儿园的各种物体的形状,从幼儿熟悉的物体入手,幼儿比较容易接受。例:桌面玩具、插片要求幼儿边插边说,用圆形、三角形拼成摩托车;用三角形、正方形拼成小房子等。通过多次玩,幼儿都能准确说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名称,并由此产生了观察、探索的兴趣。有时我还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参观路边的建筑等,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建筑物的形状等。另外,还启发幼儿回家观察各种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幼儿对常见的家用电器、家具的形状都能正确地说出来。
二、创造与教育相适应的室内环境,巩固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识。
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对学习几何形体的兴趣,更好地配合几何形体的教学活动,开学初,我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布置我们的教室?用什么布置?能不能用已有的本领美化我们的教室?孩子们经过热烈讨论,想出了用几何图形布置教室的方法,我就让孩子们与我一起设计、操作。(1)晴雨表。孩子们说,用圆形的太阳表示晴天;用三角形和小圆点表示下雨天;用两个椭圆形的云块表示阴天。这几种几何图形都是孩子们自己想起来的,因而每天记录气象时都能用这几种图形来表示。(2)墙饰《我登上了太空》。孩子们设想用圆形、椭圆形、长方形等组成一个登上太空的小朋友,用三角形、梯形等组成星星、月亮及飞船,于是孩子们亲手制作布置。(3)空间布置。拉花全部由幼儿用长方形的纸条贴成,加上雪碧瓶、果奶瓶等剪成的东西装饰在上面。(4)巧手区、科学区。为幼儿提供各种形状的废旧物体制作和做小实验,如:用圆柱体的雪碧瓶让幼儿做沉浮小实验,用方纸盒做电话机等。幼儿置身于这样的几何形体的环境中,倍感新鲜,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发展。
三、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发现和识别几何形体的特点。
操作活动是幼儿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情绪愉快,想象力和思维力能得到较大的发展。根据这一特点,在幼儿认识几何形体时,我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发现特点,巩固知识。如:认识正方形时,我为幼儿提供了大大小小数张正方形的纸,让幼儿自己折叠,边与边对折,角与角对折、边对准中线、角对准中线等。幼儿通过自己折叠知道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认识长方形时我同样采取这种方法,并把长方形与正方形作比较,从而得出长方形的特点。然后我为幼儿提供大量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实物,如:饼干、毛巾、手帕、长桌、方桌、长凳、方凳等,并发给每个幼儿线、牙签、回形针、尺等东西,让幼儿分别用它们量一量正方形、长方形实物的边长,进一步验证正方形与长方形的特点。过去我班幼儿总说班上窗户玻璃是正方形的,经过自己的测量才知道是长方形的,这样不需要老师重复讲述,而是让幼儿自己动手、自己发现,因而幼儿学得积极、主动,对知识的理解也较准确,还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四、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学习几何形体的欲望,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创造性。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它主动、活泼、有趣,容易启发幼儿动脑筋、思考问题,是孩子认识世界、进行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就运用各种游戏教幼儿学习几何形体。
1.运用体育游戏帮助幼儿学习几何形体。如:①幼儿进行队列练习时,我让幼儿由一路纵队走成圆形队,再变成三角形、长方形、梯形队等,幼儿很感兴趣,避免了队列训练的枯燥无味;②与练习基本的动作结合起来,看到老师举三角形,幼儿就跑;看到圆形就走看到正方形就跳看到长方形就钻或爬等。幼儿根据老师手中图形的变化,练习各种基本动作,玩得很开心。不少幼儿在老师游戏的基础上还编出了新的游戏,如看到三角形就蹲下;看到圆形就双手扶膝走;看到正方形就两手叉腰走;看见长方形就双手抱肩走等。这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2.运用各种智力游戏,激发幼儿探索几何形体的奥秘。①让幼儿看各种物体的图片,并说说由哪些形状组成。如看房子图形,让幼儿看看这是什么,由哪几种形状组成等。②让幼儿玩七巧板,说说拼成的物体有几种几何形体组成,每种几何形体有多少等。总之,运用游戏帮助幼儿学习几何形体既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又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各种能力,尤其是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在各项美术活动中,让幼儿充分运用几何形体知识,促进多种能力的发展。
1.通过绘画巩固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如意愿画《美丽的春天》,幼儿用圆形画小花,用三角形、长方形画亭子,用椭圆形、长方形画大树,用圆形、三角形画小鸟等。不需要老师的提醒,幼儿都能灵活运用,并且画面布置合理。
关键词:幼儿游戏;自主游戏;教师指导
幼儿教育中最适合孩子的教养方式就是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那么,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教师是重要的指引者与参与者。然而,幼儿教师在放开幼儿自主游戏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使之更好地进行自主游戏,发展幼儿的主体性呢?
幼儿教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考虑到如何吸引幼儿主动乐意地参加这个活动,游戏情景要反映周围的生活,游戏不是功利性的活动,比起结果,它更重过程。通过游戏的这个过程,让幼儿体验到兴趣感、自主感、成就感、愉悦感。自主感的产生就需要自主游戏的发挥,要依照幼儿的喜好,设计符合幼儿生活的情景,通过自主游戏达到自主交流与选择,这里谈谈自主游戏会出现的几个常见问题。
一、自主游戏活动常见问题
1.教师主导性强
自主游戏进行时,教师往往过分着急期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能力提升。教师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在游戏的过程中,肯定会发现很多问题,感觉这样不够严谨,不够规范等等,但自主游戏就是要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如果教师不能放手,幼儿无法自主选择,那又重新回归到教育的课堂,教师又成了主导这场舞台剧的导演,幼儿自主游戏的新理念将成为一场闹剧。所以,当教师看到游戏过程中幼儿有不成熟的举动时,教师需要发挥辅助的作用,保证幼儿是游戏的真正主人翁,才能实现幼儿自主游戏活动的根本价值。
2.放羊式
放羊式也称放任式,是幼儿教师过犹不及的认知错误。让幼儿做主体并不是说放养,不去帮助幼儿解决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尊重幼儿,让幼儿自主,充分保证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恰恰有些主体就需要有指引和参与的角色融入进去。幼儿教师通过对幼儿的表现仔细观察,找到活动存在的不足,带着热情选择适合的方式引导幼儿解决问题。
二、自主游戏活动的对策
1.认知地位
教师从理论认知的角度确认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这样才能在实践活动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教师的角色要随游戏场景的变化,适时灵活转变。比如在自主游戏导入之前,教师是自主游戏活动的材料资源的投放者;在自主游戏时,教师是观察者,同时也是配合者;自主游戏产生问题时,教师是指导者、协作者,也可灵活地参与其中;在游戏结束后,教师是鼓励者,更是评价者。幼儿教师对整个自主游戏活动中的定位要做到指导的全面性与多面化,促进师幼双方能力的共同提升。
2.介入时机
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要用一种豁达的胸怀,先进的育儿理念武装自己,认真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关注他们的喜好,对幼儿在自主游戏时的表现,进行正确分析并解读。比如:幼儿喜欢哪种玩具?对什么形式的游戏比较感兴趣?遇见问题如何解决等等。教师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寻找最适合的时机介入,通过幼儿最有效的接受方式帮助幼儿提升经验与能力。并且,幼儿教师要有包容的豁达胸怀,公平的心,坚守尊重的原则,去面对幼儿的个体差异。
3.显性与隐性的结合
显性指导,教师是不进入游戏活动的,在游戏外有目的地指导,这种指导是为了不放任幼儿,在幼儿自主游戏自然的状态下切合时机地教师指导,去帮助幼儿积累与提升生活经验与知识技能。隐性指导,教师则是作为一种游戏的参与者的身份加入活动中,教师不干预幼儿,让其自主游戏,玩得尽兴。
4.重鼓励,重评价
在自主游戏结束时,教师要正确及时地给予鼓励性、肯定性评价,除了关注游戏的结果更要对自主游戏的过程中体现出幼儿的情感品质方面提升做出积极正面的肯定。幼儿热切希望得到教师的鼓励与赞赏,所以哪怕是一丝细小的进步,教师都要察觉关注到。当然,除了鼓励正面的评价外,教师还要与幼儿一起对刚才的自主游戏过程进行零星的片段梳理,把幼儿游戏过程中成功的经验拿出来分享,把幼儿失败的教训也要拿出来探讨,教师要和幼儿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一起总结。这也是提升幼儿教师综合质素与指导能力的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必须进一步明确在自主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同时起到指引的重要作用。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引导能力,让幼儿在自主游戏过程中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认知能力、多元思考、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实现幼儿自主游戏活动的价值。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环境 幼儿园 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42-01
1 游戏与多媒体教育环境
信息时代的来临,将幼儿的游戏世界推向了新的窗口。多媒体技术资源已成为基本的学前教育资源。自新世纪以来,我国基层教育信息化建设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实施了以课程改革为主线的“校校通”工程,学科建设与信息技术整合不断取得新成就。教育必须紧跟时展的脚步,具有科学性、务实性和时代性。我们对他们的教育不但需要让他们掌握前人的丰富知识,更需要在他们的教育启蒙时期,给他们在信息时代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信息收集、信息辨别、通过良好的交流形成新信息等。
2 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
所谓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是指将教育主题隐含于幼儿游戏活动中,通过游戏的途径进行问题设置、问题解答、内容学习和学结,基于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征,选取游戏化的教学主题策略,让孩子在轻松的状态中,获得乐趣、学习知识、陶制情操和提升技能。
教学是游戏化主题教学的根本目的,老师针对教育主题进行游戏选择与设计,将游戏与教学过程进行整合,让幼儿在兴趣盎然、愉快活泼的状态下进行主题游戏学习。游戏化主题教学是传统游戏教学的延伸,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批判、挑战和补充。游戏化护体教学表面上是游戏,但是幼儿所学到的却是非常有价值的知识。
3 多媒体技术环境下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的现状
首先,现阶段幼儿园教学中的游戏教育与多媒体技术结合不紧密。教学教师具备较高的多媒体技术掌握水平是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必然要求,但是当前在技术上很多教师还不成熟,导致不能将游戏教育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如何将游戏教育与教育实践无缝结合,是幼儿园教师应该不断提高的内容。其次,很多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这就使得很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仅仅依靠自身的教学经验来实施教学,但是,游戏化敬主题教学还应该形成科学系统的教学理念。最后,多媒体技术教育实践还不深入,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教师要想利用这个平台更好的实施游戏化主题教学,就需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其他教师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的教学价值。
4 改进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幼儿园游戏化主题教学实践
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幼儿园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幼儿园教学效率,改进传统教学活动的弊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为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幼儿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游戏化主题教学的正确性。首先,幼儿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并依照游戏化主题教学的需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不断提高幼儿课堂教学成效。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游戏化主题教学内容,通过创设有趣情境,给幼儿多种感官刺激,为幼儿快乐学习提供理想的环境。其次,幼儿园教师应该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教学条件,将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游戏主题相结合,调动幼儿的课堂学习热情,帮助幼儿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掌握所学知识。多媒体技术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教学材料,而这些可以有效的刺激幼儿的学习热情,为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最后,在教学中幼儿园教师必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以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一方面教师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教案进行反思,确定自己的教案内容符合教学实践需要,并通过反思不断提高自己设计教案的能力;另一方面幼儿教师必须对教案的实施过程进行反思,也就是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并进行书面总结,寻找幼儿发展的规律,积累课堂教学经验。
为了更好的实施游戏化主题教学,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不能盲目的使用,在幼儿教学中,还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课堂设计的主导,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一个个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工作效率。比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给幼儿提出课堂问题,然后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学习,自己去寻找问题得到答案。受幼儿自己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影响,幼儿对游戏有着特殊的爱好,为此,开展游戏化主题教学可以更好的吸引儿童的学习兴趣,避免儿童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类精力不集中、厌倦学习等问题。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教师资源的共享,通过教师互动不断反思课堂教学行为,改进幼儿园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
5 结语
现阶段幼儿园教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课堂教学,游戏化主题教学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教学方式,将多媒体技术与游戏教学相结合,对提高幼儿园课堂教学成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当下幼儿园教师必须针对幼儿的学习特点,借助多媒体技术实施有效的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兵.对建构幼儿园游戏课程的思考和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6(03).
[2]张春霞.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征和组织策略[J].幼儿教育,2005(11).
幼儿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民族未来的持续发展。幼儿园教育活动在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此,研究了当前幼儿园教育活动相关问题,并提高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问题;对策
1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涵义及特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了幼儿园教育活动为: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式,也是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载体。幼儿园教育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配合和承担的活动,它承载着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并在其引导下,被赋予了一定意义与价值的活动。
结合相关资料及笔者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幼儿园教育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整合性,即幼儿园教育活动是对各种教育资源、教育手段、教育形式以及教师预设的教育活动或幼儿自主生成的教育活动,集体的或是个别的活动等共同整合而成的教育活动系统。
第二,动态性,即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性,并随环境的变化表现出一种动态性,根据幼儿的关注方向调整目标,适时引导和生成探究性活动,促进幼儿的学习、思考和发展。
第三,趣味性,即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环境等多方面的趣味性,以满足幼儿对各种有趣味的东西的吸引力。
第四,生活性,主要体现在幼儿教育活动内容方面。对幼儿来讲,生活有着特殊而普遍的意义,幼儿园教育活动贯穿于他们一天的生活之中,因此幼儿教育活动不可避免的具有生活性的特征。
2 影响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因素
根据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相关理论,结合当前幼儿园教育活动现状,笔者认为幼儿园教育活动主要受教师、家庭及教育环境资源三方面的影响。
首先,教师方面。教师对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影响主要是其教育观念与教育能力方面的影响。教师的教育观念将从总体上控制整个教育活动过程,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直接影响着教育活动的效果及幼儿未来的发展。目前,我国幼儿教师教育观念在教育活动过程的直接控制方面得到了明显改善,较好的认识到了幼儿的主体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往往会不能正确、快速的选择恰当的现代教育模式。
其次,幼儿方面。幼儿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施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而幼儿园教育旨在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关注幼儿的需要、分析幼儿的行为和情感表现,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规律。幼儿的世界里充满了童真,其真实感性反映在他们的学习和探索活动中,因此要求幼儿教师很好的掌握幼儿的能力、个性和兴趣等,在设计与实施教育活动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真实个性,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教育环境资源方面。当前,在教育环境资源方面,影响幼儿园教育活动效果的主要受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幼儿园是幼儿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园长的办园思路与做法、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等,对于推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幼儿最早的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及教育能力等对幼儿的教育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3 当前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3.1 主要问题
根据以上对幼儿园教育活动影响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当前幼儿园教育活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教师未能准确的掌握幼儿活动特点。通过对我省部分城市幼儿园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更多的幼儿教师只是注重教育活动的形式,并为深刻的理解教育活动的本质。具体表现在很多幼儿教师不能制定正确的教学目标,不能正确把握教育活动的重点与难点,主要是缺乏对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水平的认识,仅凭个人的实际经验来认识幼儿教育活动的特点与规律,而不能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下表1为笔者对幼儿教师能力进行调查后的调查结果。
其次,教师不具备较高水平的教学基本功。教师不具备较高水平的教学基本功,主要表现在教师不能清晰的把握各个活动的目标,不能对幼儿实际活动进行细致的观察与指导,未较好的掌握教育活动中的重点与难点,未能较好的认识到幼儿的主体地位,未能恰当的安排教育活动容量与形式等,受到这些方面的影响,导致教师不能够恰当的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影响最终的教育效果。
再次,教师的综合素质较低。从相关资料中可以看出,教师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较低,部分教师在科学、文学、艺术、健康、社会常识等综合素养方面明显不符合相关要求,直接造成教师不能深刻理解教材内容,进而阻碍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拓展性思考与教学,导致教学内容出错,相关概念模糊,教育活动缺乏生动性等问题。
最后,各种教育资源相对分散。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发现,在教育环境资源方面,影响幼儿园教育活动效果的主要受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目前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并未将三方面资源进行系统性的整合,资源的分散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
3.2 对策分析
针对上述幼儿园教育活动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首先,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引导教育行为,幼儿教师不仅要掌握幼儿教育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进行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幼儿园教师要做到以幼儿为本,认识到幼儿的主体地位,勇于创新,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
其次,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了保障幼儿教师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素质,应当积极开展园本培训,通过自学和有组织的培训来增长自身知识与技能;鼓励和支持教师外出培训,拓展教师视野与思维;联合师范院校、综合大学或进修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建立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师与相关专家进行课题研究,为教师进修提供广阔的平台。
最后,整合各种教育环境资源。针对当前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幼儿园、家庭及社会各种资源相对分散的情况,实现幼儿园与家庭资源、幼儿园与社会资源、幼儿园与家庭、社会多方资源的整合。在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能够将三种资源有效结合,实现资源优势互补,达到各种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整体优化的目的,存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景焕.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2]陈幸军.幼儿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虞永平.“小学化”现象透视[J].幼儿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