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发展态势范文

农业发展态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发展态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发展态势

第1篇:农业发展态势范文

1.1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1.1.1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数量分析

2007—2010年江苏、山东、广东和浙江4省无公害农产品数量和面积[1]对比图。从图1(a)可知,近4年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数量呈急剧上升趋势,通过与山东、广东和浙江省的对比发现,江苏省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总数均高于对比省份,表明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起点高,发展态势良好。从图1(b)可知,2007—2009年,江苏省每年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均远高于对比省份。但2010年低于山东省,原因可能是部分无公害农产品转化成绿色食品。表明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不够稳定,有下降趋势。所以江苏省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增加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确保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数量的稳定并保持增加趋势。

1.1.2绿色农产品数量、企业数量分析

2005—2008年江苏、山东、广东、浙江4省绿色食品产品数量和企业数对比情况[2]见图2。2005—2007年,江苏省每年通过认证的绿色食品产品数和企业数均高于对比省份,表明江苏省绿色食品发展起点较高。2008年江苏省绿色农产品企业数比山东省少20个,绿色食品产品数量基本持平,可能是部分绿色食品企业转化成更高级别的有机食品企业。表明江苏省绿色食品发展也不够稳定,为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江苏省应采取措施,鼓励规模农业企业按绿色食品生产标准进行生产并申报认证。

1.1.3有机食品发展现状分析

有机食品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品质极好的、最高层次的安全健康食品。据预测[3-4],2015年全球有机食品销售额将增加到1000亿美元。仅在21世纪初,有机食品的销售量就占全球食品销售总量的10%。目前,欧美国家每年进出口有机食品的总额约为全球总有机食品的80%。江苏省有机农业呈蓬勃发展态势。2010年底,全省共有223家生产企业、669个产品,基地面积达2.267万hm(2经农业部中绿华夏认证),且形成了有机农业开发的多种模式。发展速度和总量规模已位于国内有机认证行业之首。

1.2人口与粮食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人口、粮食与耕地面积变化关系[5]见表1,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耕地面积总体上仍保持平衡;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2400.65万t上升到2010年的3235.1万t;常住人口数从1978年5834.33万增长到2010年7724.5万;1978年人均占有耕地799.07m2,2010年为606.97m2,只有1978年的76%;人均占有粮食从1990年的482.37kg下降到2010年的418.16kg,但仍高于亚洲人均粮食330kg[6]。以上数据表明,江苏省农田面积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粮食产量比较稳定。虽然江苏省常住人口总数在增长,但粮食总产量也在增长,而且近10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均保持400kg以上的水平,高于国际现行人均粮食占有量标准370kg[7]的水平,表明江苏省农业能够满足本省粮食需求。因此,从人口与粮食的关系方面看,江苏省完全有条件发展生态农业。

2江苏省发展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

2.1以沼气技术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

此模式主要以农业废弃物(特别是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为导向,通过大型沼气专业化生产,围绕“三沼”(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延伸出来的产业生态链体系。沼气可以用以发电,或通过燃烧取暖供热;沼渣可加工成各种专用有机肥,还可以开发成植物生长的营养基质;沼液可用来生产各种专用液态有机药肥以供种植业利用,或制成液态饲料供养殖业利用。此模式是一种既低碳又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案例:江苏省吴江市东之田木农业生态园拥有生产基地8hm2,采用果园休眠期间作蔬菜,蔬菜下脚料喂养猪禽,畜禽粪便发酵产沼气,沼渣再返田作有机肥。2007年生态园生产柑桔和鲜梨200万kg,蔬菜10万kg,草鸡20万羽,鸡蛋5万kg。平均每公顷效益达10.5万元,比传统的经营方式效益提高4~5倍,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1000元。2004—2010年,生态园相继有9个农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2010年总产值达932万元。

2.2以腐生食物链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

此类模式的基本结构是“养殖业粪便+蚯蚓(蝇蛆)养殖+种植业”。将畜禽养殖业废弃物(辅以一定的作物秸秆)作为基质养殖蚯蚓,或直接用动物粪便养殖蝇蛆。蚯蚓和蝇蛆均为高蛋白饲料,可以用于养殖和养鱼的营养饵料。同时,养殖蚯蚓和蝇蛆后的剩余残渣是优良的有机肥,可用于大田农作物生产。案例:江苏扬州华兴乳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于一体的私营企业。公司与扬州大学环境研究所合作,利用牛粪养殖蚯蚓,年消解牛粪1800t,生产蚯蚓25t,有机无机复合肥1000t,同时获利25万元。同时,牛粪及时送往蚯蚓养殖场,用蚯蚓覆盖畜粪,无异味,无蝇蛆,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蚓粪制成的有机无机复合肥可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提高保肥和平衡供应营养能力,提高农产品品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养殖场的粪污处理问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还保护了生态环境。

2.3立体复合种养生态农业模式

立体复合种养是在人工或半人工条件下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原理进行生产种植,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建立立体种植和养殖业的格局,组成各种生物间共生互利的关系。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并采用物质和能量多层次转化手段,促使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同时进行生物综合防治,少用农药,避免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系统,生产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案例:苏州市玉屏山生态园租赁233.33hm2山头,其中林禽立体种养循环农业基地40hm2,年养殖规模为山羊1200头、草鸡3万羽,林地种植茶叶和果树,林下放养草鸡、山羊,粪便作为有机肥。公司产品东渚“玉屏山”牌白茶和碧螺春茶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草鸡、草鸡蛋已经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2009年公司销售收入达1520万元,带动农户数90多户,农民从企业获得的收入100多万元。

2.4林禽渔复合生态农业模式

此模式的基本结构是“林果业+畜牧业+渔业”。通常是丘陵山区,在山坡地发展林果业或林草业,在林地或果园里建立畜禽养殖场,在山塘中发展水产养殖业,进而形成了“林、果、草生产单元-畜禽养殖单元-水产养殖单元”相互联系的立体生态农业体系。案例:江苏省江都市渌洋湖农林综合开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是一个以林地、土地、鱼池入股形式的林、禽、渔结合的合作社。合作社主要经营模式有:(1)林间套种牧草养鹅;(2)鱼鸭混养;(3)禽粪肥水肥田减少饲料化肥用量。合作社200hm2鱼池每年减少饲料用量近千吨,166.67hm2稻田减少化肥投入50多万元,同时提高了稻、麦品质。合作社已有3种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9年度出栏家禽48万羽,蛋品加工销售1500t,综合产值突破1亿元,利润1200多万元。

2.5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

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契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发挥江苏省沿太湖地区的资源优势,把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林果业生产基地、养殖基地、树木花卉基地的建设和观光、采摘、休闲、疗养、垂钓等休闲娱乐融为一体,以生态观光旅游业加速发展该区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使生态农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建立旅游业与生态农业开发相结合的模式。案例:苏州市旺山生态农庄位于苏州古城区西南8km处的旺山村,占地6.1km2,东、西、北三面靠七子山脉,处于天然山林环抱之中,空气清新、树木葱郁,村庄环境优美祥和。农庄设3个主题区:(1)钱家坞“农家乐”主题区,主要经营农家特色的餐饮和农家住宿服务;(2)“耕岛”主题区,以农事参与体验为主题。内有鱼趣参与区(捞鱼、摸虾、抓泥鳅等)、拓展训练场、乡村烧烤等活动内容;(3)茶园及登高揽胜主题区。农庄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200多万元。

2.6农牧循环生态农业模式

此模式的基本结构是“畜禽养殖业+种植业”。将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和种植业产生的农业秸秆混合发酵,发酵残渣作为蘑菇培养基,菇渣作为有机肥,种植蔬菜和果树。该循环模式的建成既解决了养殖场固体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的二次污染,又解决了农村因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其他安全隐患问题。案例:无锡市天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占地13.33hm2,是一家开展生态养殖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奶牛养殖场。公司首创的“粪草配方”种植双孢菇,以传统奶牛养殖业为依托,利用集中隧道式发酵技术,每年资源化利用8000t牛粪及周边25000t秸秆。公司还建设粪、草蘑菇菇渣有机肥蔬菜、果树的示范生产基地,建立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公司的发展直接带动1000余户农民共同致富,年增加农民收入3000余万元,年增加就业2万余人,同时建设和发展了240hm2循环农业种植基地。

3江苏省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探讨

3.1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农业功能区划

江苏省总体上仍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农业区划功能尚没有得到普遍的重视,农用地的功能区划实际没有实施[9-10]。因此,在制定农业功能区划时,首先要强调粮食安全优先,确保全省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优先确定一批粮食生产重点县、重点基地。尤其要强调土地的统筹配置,优先确定农业用地,城市和二、三产业建设尽量不占用优质良田,充分利用好荒地、滩涂、丘陵地、岗坡地等资源。其次要适度集中发展,打破原有行政区域界限,统筹考虑区域地形地貌、经济发展、市场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实行适度集中、连片发展、集中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水平较高的优势产区或产业带,进而在全省加快形成各县特色鲜明、分工合理、体系完备的大区域发展格局。

3.2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扶持

加大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保护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虽然江苏生态农业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11],发展生态农业,从政策层面来看,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因此,江苏省可以建立适合农村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和护理保险、养老保险和事故保险等。实行农民退休养老金制度,逐步统一城乡社保制度,使农民生活有了可靠的保障,农民能安心地参与生态农业的建设。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很小,对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相对有限。江苏省经济发达,有实力推进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不断提升补贴比例,努力拓展补贴品种种类,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市场主体自筹资金为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以及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导、商业性农业保险为补充的农业保险体系。同时,尽快制订相关法规,以法律条文形式明确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方式及承担的权责,强化政府对于农业保险的主导作用。

3.3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

相对低下的劳动力素质,是制约江苏省乃至全国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长期性因素。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农业,农户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较全面的农业新技术。然而,那些接受新事物快,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壮劳力大部分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样的劳动力素质状况,势必成为制约中国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采用多种形式,借助各种渠道对农户进行生态农业技术培训,引导农业人才到农村中去就业,提高农业人才的社会保障标准。

3.4建立标准体系,规范生态农业建设

目前江苏省几乎没有关于生态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具体标准。没有相关标准,农产品的质量就没有保障,生态农业的发展就不可持续。因此,为保证生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政府认证机构应该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相关标准,引导农业向标准化、无害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第2篇:农业发展态势范文

关键词:农业要素;资金投入;生态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5-0046-03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发展事关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全局,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山区农业问题,农地比较效益区别明显,且二 、 三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迫切需要各投资主体加大对不发达山区的农业资源禀赋投入。目前,农业投资主体虽呈多元化趋势,然农业收益投资主要是农业微观经营主体在权衡利益得失的基础上选择的结果,故在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上明显不足。在永德县大雪山乡这类不发达边疆山区乡镇,需重点分析农业投入要素的有效运行模式,提高农户个体、农业企业、集体经济和宏观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力度,这对于开展山区农业经济效益的有效增长和三农问题的可控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雪山乡农业发展基本态势分析

(一)农业生态资源丰富

临沧市永德县大雪山乡属滇西南边疆山区落后民族乡镇,全乡辖8村90个村民小组两万余人,森林覆被率超过70%。境内大雪山属国家级5A原始生态旅游景点,可共开发资源富足。 全乡目前栽种咖啡、各类果树三万余亩,茶树近万亩;种植玉米7600亩,甘蔗四万余亩。绿色生态农业进一步崛起,农户收入逐步提高,另有绿色生态庄园近30个。可以说,大雪山乡可供利用、开发的农业生态资源广泛,发展潜力巨大。

(二)农业经济聚合效应尚需进一步延伸

大雪山乡92%以上的村民生活在山坡或半山坡上,全乡立足生态农业结构调整,相对于二、三产业收入而言,农业发展优势比较突出。近年来,大雪山乡立足生态农业发展,积极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的70%来自经济作物,但2013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500元。大雪山乡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农产品基本上在乡集街天靠车拉背背肩扛集中外销,与经济作物配套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尚未形成,除茶叶、家装等初级加工外基本没有,而且规模小。而精深细加工延伸度不够,导致经济农作物的加工聚合效应不明显。

(三)财政支农资金稳步增长

“十二五”以来,大雪山乡党委政府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通过各项上级支农资金、扶贫资金、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等不断加大支农投入力度,实现了支农投入稳步增长。从2008年的19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46万元,全乡用于农业支出资金总计达120余万元,重点加大了对农田水利、村级道路建设、美丽新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直接补贴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年均增幅高达35.4%。六年来,全乡农林水事务支出占全乡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分别为10.8%、10.9%、11.1%、11.3%、11.5%、12.3% ( 见下图)。从增长比例来看,从2008-2012年均保持0.1%或0.2%的增幅,2013年增幅最大,达0.8%,这表明大雪山乡财政支农资金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规划, 对新农村建设、农业发展性投资的重视程度提高,稳健的财政支农增长机制正逐步形成。

二、不发达山区大雪山乡农业资源投入低效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农业投资主体地位凸显不均

在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实践过程中,政府一直是农业投资的发展主体,其投资比重占70%以上,这也是其强大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我国现今还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逐步转型时期,政府农业投入虽有所增加,但人均明显不足,而农户个体因农业比较收益较少,缺乏进行大规模农业投资的可能性。农民收入作为农业投入催化因子在农业要素的产出弹性上具有传导效应,只有农业产出效益对农户有极大吸引力,农户才会作为“理性经济人”出现。大雪山乡90%的耕地处于坡地之上,故有相当一部分农业资金是用于农村道路设施建设项目,虽然生产性投入各年都有一定比例的增加,但远不如对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投入重视,如2013年农业投入总计达45万元,而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性资金所占比例不足30%。这主要表现在: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性创收的总体资金投入比重较小;用于农户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渠道灌溉等建设支出的比重不大;用于耕地改良、技术推广、农业风险等实用支出项目较小。由于投资主体支农资金的投资结构比例不尽合理,这在很大程度上滞租了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发展。

(二)项目投入资金错位导致农业竞争力弱化

由于各涉农部门在管理机制上存在交叉性,支农资金的渠道出现多源性特征。在同级政府中,涉及财政、农林水、农综、农办( 扶贫)、 国土和交通等众多部门,以及本级安排及上级补助等多项资金。在支农项目资金的使用范围、农林项目、方向安排等方面存在资金不到位、使用分散的现象。大雪山乡农业整体发展程度不够,一些现代农业建设项目因思想意识、信息不畅、力度不足等因素导致农业投资比较收益较低。同时也因农业生产的长周期性和风险性,作为农业投资微观主体的农户主观上不愿多增加农业投入,这也致使农业项目支农资金的竞争力弱化。

第3篇:农业发展态势范文

1.1发展现状

江北区现有耕地约6700hm2,山林4000hm2,是宁波市老三区唯一被誉为“米袋子、菜篮子”的区。全区农业人口8.7万人,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2家。尽管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进展较快,但受传统种、养殖习惯影响,目前全区种植、养殖业仍呈现规模较小、数量较多的状况。2008年粮食复种考核面积6700hm2;葡萄、梨、柑橘、杨梅、西瓜等水果种植面积超过2000hm2,其中慈城产的白茶、微型盆景与洪塘产的葡萄、蜜梨等林特产品知名度较高;蔬菜种植面积近1333hm2,专业从事蔬菜种植和销售的专业户涉及全区19个村700多户;拥有各类畜禽养殖大户400多家,年产生猪6.5万头,存栏奶牛700多头,生产各类家禽200多万羽。2008年种养殖业产值达4.86亿元,是全区农民纯农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1.2主要特点

1.2.1常规农业的重心逐渐向西部地区集中,规模户不断出现

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全区种养殖业逐渐向慈城的乍山、妙山和庄桥的费市片集中。仅慈城和庄桥的水稻种植面积就占全区水稻种植面积的90%以上;平原水果和花卉苗木则主要集中在洪塘和慈城;养殖业也基本集中在了这些区域。随着城郊结合部一大批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小规模养殖场先后被关闭,规模化万头猪场也随之诞生,并配套建成了沼气池、有机肥料加工厂,使昔日废弃的排泄物得到综合利用。与此同时,不同类型的5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负责人,逐步成为全区农业生产的骨干和领头人。

1.2.2现代农业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应用,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农业害虫非农药防控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是现代生态农业的一大亮点。通过将杀虫灯、防虫网、性信息素、色板应用于蔬菜等作物害虫防控,改变了农民大量使用农药的种植习惯,是农业害虫防控技术的一大突破。另外,以大棚、滴灌技术为重点的设施农业,既增强了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又提高了农业产出水平。与此同时,随着各级政府不断加大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涉农投入,一大批山、水、林、田及沟、渠、路、河道经过综合维修和整治,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抗灾能力大大提高。1

.2.3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休闲农业发展步伐加快

全区规划建成了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个,其中申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农业龙头企业蓬勃发展,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达25家,其中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通过各项管理体系认证的有20家,其中ISO系列认证的有14家、HACCP认证的有5家。农业品牌化和无公害生产技术水平有新突破,农产品品牌获得全国驰名商标1个,省、市著名商标12个;市级名牌称号14个;完成有机食品申报3个、无公害农产品认定11个、无公害产地认定6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达到550hm2。与此同时,利用近郊和山水资源的区位和资源优势,都市农业园区、五星绿野农庄、三勤的白茶源、毛岙生态村、洪塘的万亩水果基地等农业企业,依托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开发出了系列休闲农业项目,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的附加值。

2江北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工作思路

2.1发展模式根据江北区发展规划和人多地少的现状,未来江北区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应以“促增收、求效益”为立足点,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3种:

2.1.1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生态农业模式一是发展现代设施农业。通过设施改良改造、土壤地力提高及引进新品种,充分利用大棚设施种植高效率的经济作物,推进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二是开发冬季农业。积极利用冬闲田开发种植马铃薯、油菜等成本低、效益不错的经济作物,以及紫云英等冬季绿肥,或种植黑麦草从事畜禽和鱼类养殖,既可减少化肥用量,又可提高土壤地力;三是推广科学轮作与套种技术。如蔺草与晚稻相结合的免耕技术;利用果树冬天落叶季节,增加种植草梅、蔬菜,增加收入;四是探索低产田改良技术。如利用征用后土地的优质表良低产田,提高种植效益。

2.1.2农、林、牧、副、渔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规模养殖业的排泄物被称为“放错了地方的宝贵资源”。当前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欠账很多,一是工业和生活污水对河道的污染;二是畜禽养殖排泄物未及时处理造成的污染;三是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等所致的农业面源污染。因此,树立生态种养殖理念,通过建立生态农业园区等方法,开展立体、循环农业的示范园区建设,如稻鸭共育技术、稻田养鱼、茭白田套养甲鱼等。帮助农民更新观念,促进规模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和传统生态农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此外,政府要加大涉农投入,如发展对大江大河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保障渔业资源生态循环和合理再生,改善水生态系统,实现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互利双盈。

2.1.3休闲、观光、旅游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整合农耕文化底蕴和全区浓厚的人文历史、区位优势,通过深入挖潜,吸引更多的城里人来体验农耕文化、品农家菜、住农家屋,促进传统意义的农业逐步向旅游农业转化,进一步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增加农民收入。如都市农业园区开展的草莓采摘、耕地出租、果树认养、农家乐餐饮、田园住宿等模式,使农产品通过加工成为农家菜;让城市的居民参与劳动体验农耕乐;并让久居城市的人们充分享受农园风光;让城市的孩子了解悠久的农业历史和生产技术。农家乐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农业产业链的拉长,而且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给现代生态农业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带来的附加值远大于农业本身。

2.2工作思路

2.2.1规划为先,政策引导

农业部门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全区农业产业规划,确定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区域、重点和导向,每年有重点安排资金和项目推进生态农业基础设施等建设;宣传、卫生、旅游部门则根据历史渊源和现状开展农家乐的包装推广,培训相关接待人员,不断提高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

2.2.2典型示范,科技支撑

生态农业的建设是项综合性课题,首先,应通过示范点的创建积累工作经验,旅游、科技、环保、卫生等部门要积极支持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特别是要围绕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农民增强生态农业意识,并成为自觉的实践者,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和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最后,要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及生态农业项目建设,加大科技、环保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第4篇:农业发展态势范文

2009年10月25日,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在京举办了“2009/10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会”并了《2009年中国农村政策执行报告》。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首先介绍了《2009年中国农村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主要内容。《报告》首先分析了2009年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情况。一是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深和发生历史罕见特大旱灾等自然灾害的双重考验,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粮食总产在高基数上有望实现连续六年增加,农民工就业形势好转,农民收入增长好于预期,城乡关系出现结构性改善。全年发展态势表现为:一季度跌入谷底,二季度止跌回稳,三季度企稳向好,全年“保供给、促增收”的目标能够实现。二是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市场价格相对平稳,受需求下降和国内外差价加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额同比降幅较大,展望后市,在国家政策有力调控下,水稻、小麦价格可能小幅走高,大豆、棉花等产品价格将保持平稳,生猪、肉鸡等产品价格还可能小幅回升。三是根据对全国12个省的117个县问卷调查,今年中央出台实施的增加财政支农投入、强化农业支持、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和社会事业发展、扩大农村消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等农村主要政策措施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着地区之间执行情况不平衡、一些措施没有落实到位等问题。《报告》接着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困难。主要是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仍不明朗、统筹城乡发展正处在重要时期、统筹区域发展任务艰巨、国际贸易环境仍然严峻等,使得继续保持农业农村经济良好发展势头难度加大。展望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报告》最后建议明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可以明确为“两稳定两促进”,即保持农业稳定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主要措施包括抓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完善农产品调控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以及实施农村区域发展战略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王小鲁副所长、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王萍萍副司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王德文主任应邀出席分析展望会,并围绕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形势、农村政策执行情况、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产品价格和市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思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在京部分新闻单位记者和农研中心部分研究人员出席了会议。

据了解,今后农研中心将每年定期举办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会,发表年度中国农业政策执行报告,邀请专家学者共同就当年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第5篇:农业发展态势范文

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

台湾农业产业化自初始阶段就十分注重对农田基础设施等的投资和基本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当前,贵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大好的发展时机。西部大开发10年,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投资比重加大,贵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时机有利,条件具备。

扩大规模

过去过于分散、零碎的耕地一直制约着台湾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此,台湾从70年代开始“农地重划”,80年代推行第二次大规模“农地重划”,90年代再次放宽对土地的分割限制,有效地促进了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科学化管理、专业化生产,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贵州耕地过于零碎,分散的个体家庭经营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实施。因此,必须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积极探索并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扩大耕地面积和经营规模。

企业化经营

台湾农业产业化生产组织不是由政府层层推广产生的,而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捕捉到相应机会应运而生的。我们考察的爱之味食品公司、大统易名茶公司均属于这种模式。台湾建立了一批农村基层生产组织,其共同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促使农民有组织地开展生产与合作。

通过考察,我们发现成功的农业产业化生产企业看似偶然,却是必然。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非政府推广的产物。台湾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表明:当某些区域的某些农产品发展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条件时,就会有人捕捉到相应的商机,运用农业产业化生产方式组织农产品生产,从中获取生产利润。

贵州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加大力度发展农村基层生产组织,实行企业化经营方式无疑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路径。

加大科技投入

目前台湾农业科技投入居各领域第二位,并建立了科研、教育、推广相结合的多元化技术推广体系,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这为台湾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与其相比,贵州农业科技投入的比重较小,且存在着科研、教育、推广与农业生产相脱节的现象,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研究、推广等方面的力度,加强科研机构与农业生产的紧密结合,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完善农业产业化机制

台湾为更好地解决农产品运销问题,在市场管理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的完整体系,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科学的运销制度,配有健全的法规和相关条例,形成集生产、批发、零售为一条龙的三级运销系统,有效地促进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将农民引入市场。

从总体上看,贵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仅与东部存在巨大反差,与自身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有较大反差,主要表现为:一是较丰富的农业资源与较小的农业份额形成反差;二是较好的优势资源和较少的优势产业形成反差;三是良好的农产品品质与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形成反差;四是农民收入水平低与剩余劳动时间多形成反差;五是生产实践对农民素质提出的较高要求与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形成反差等等。显然,仅依靠农业的积累和农民的力量,依靠农村的自然演进,解决这些问题是非常困难的,至少是十分缓慢的。

目前,贵州农业产业化还未形成完整、科学的运销机制与体系,保险市场与期贷市场发育不完善,农民的市场经营观尚未普遍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因此,应迅速建立一套有效机制,保障农民有序、规范进入市场,让市场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农民,使农民树立起现代市场经营观,形成市场为农民服务、农民依赖市场的密切关系。

与国际市场接轨

第6篇:农业发展态势范文

1.为建设一条能够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我国应在汲取传统农业精华的同时还要学习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和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发展效率,从而促进我国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能够有效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同时可以促进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通过发展生态农业,那些单纯依靠啃食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逐渐转变,可更新资源的增殖不断的得到重视,不可更新资源被保护与有效利用,这种新型的农业形态能够使得自然资源得到持续的发展和利用,生态得到良性的循环,这就为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为长期的稳定的发展生态农业提供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增长能够大大的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由于生态农业自身的特殊性,它的生态效益体现在它能充分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从而为社会提供多样化、营养化的生态农产品,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由此可见,发展生态农业,必然是我国农产品进军国际市场的强有力后盾。

二、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有效途径。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口也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最终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可利用自然资源逐渐短缺,这种矛盾已经严重遏制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为了彻底根治这类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式,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来调节生态环境同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并建立有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健康的生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我国农业市场可以合理的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调整农村经济的发展结构,发展由农业主导的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等来适应市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与此同时,发展农业产业链,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纵观近几年生态农业发展带来的效益,不难看出生态农业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2.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生态农业建设长期追求的目标。生态农业是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合理的开发利用农业可再生资源,将保护环境和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减少人类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达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另外,应适当的汲取传统农业发展的优势部分,并将其与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建立既有传统农业合理发展生态的模式又有现代农业经济高效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效合一”,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生态农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区域布局和关键措施是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要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必须着眼于我国国情,同时还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济规律,将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农业增效和实现农民增收三者相结合,从根本上制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逐步达到“三效合一”。

其总体思路:一是要从根本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效的改进农业的生产条件,可以通过运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为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可靠的生态保障;二是要致力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益,有效减少农产品过剩的问题,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生产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三是要有效的遏制目前市场流行农产品污染问题,做好安全保障措施,保护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三、发展生态农业关键措施

1.实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创建适应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建立新型农业发展机制,能够将生态农业发展纳入合理的发展轨道,同时加大对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当前要抓好以下几個方面的工作:要从发展生态农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建立多元化的生态农业建设机制,通过制定完善生态农业发展规划来调动社会各成员参与建设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加强与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拟定和完善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为了使生态农业能够更加适应当前农业生产的发展,相关部门要召集这方面的专家进行攻克研究生态农业发展方面的问题,提出新方法、新思路,制定各种生态农业管理认证技术、评价指标、物种改良等技术,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和管理方面的技术支持。

第7篇:农业发展态势范文

关键词:餐厨垃圾;发酵饲料;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1引言

食物生产、运输、分配及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部分都属于餐厨垃圾[1]。人们通常所说的餐厨垃圾则基本上专指家庭厨房、公共食堂及餐饮行业的食物废料和食物残余。中国每年产生的餐厨垃圾干物质含量相当于500万t优质饲料,相当于1000万亩耕地的能量产出[2],然而我国的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较低。文章提出基于大型餐饮企业的闭环式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以下简称模式),试图为我国餐厨垃圾的高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寻找一条有效的途径。

2我国餐厨垃圾处理现状

2.1总体特点:产量巨大,资源化比例低

中国城市每年产生餐厨垃圾不低于6000万t[3],目前大多数城市的餐厨垃圾与生活垃圾没有实现垃圾分类,处理方式以直接喂猪、焚烧、填埋为主。据沈超青[3]等分析,广州焚烧和填埋餐厨垃圾的年均净收益分别为2538万元和1465万元。在规模较大的新一线城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比例也不高。如湖南长沙2017年餐厨垃圾日产量达3000t左右,资源化处理量不到500t,资源化比例不足20%;而2017湖北武汉仅酒店的餐厨垃圾日产量就超过2500t,实际收运量只有500t左右。

2.2处理方法

1)传统处理方法。中国大部分地区习惯上将餐厨垃圾作为廉价饲料直接(煮沸)饲喂畜禽,其次是进行填埋、焚烧处理。传统处理方法存在食物安全风险、成本高、资源浪费的缺陷。2)现代处理方法。餐厨垃圾的现代处理方法分为生物处理和非生物处理。目前主要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厌氧消化、好氧堆肥、蚯蚓堆肥、生态饲料。而非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填埋、焚烧、机械破碎等。现代处理方法都各有利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优方法,可以减小损失,增加利益。

3闭环式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具体环节

餐饮企业→餐厨垃圾→生态饲料→养猪→有机肥→有机农产品→餐饮企业。模式运行的基础是餐饮企业产生的餐厨垃圾,首先利用生物发酵技术把餐厨垃圾转化为安全、耐储存、便运输、营养价值高的生态饲料;其次将生态饲料其投入养猪场饲养生猪;然后把养猪场产生的猪粪尿通过沼气发酵变为有机肥,将有机肥用于有机蔬菜、有机水果、有机粮食作物的生产;最后让生产出的优质猪肉和有机农产品回到餐饮企业的餐桌。

4闭环式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具体环节

4.1餐厨垃圾的生物发酵技术

近年来,我国对餐厨垃圾处理、利用的研究层出不穷,其中将餐厨垃圾通过生物发酵处理变为优质生态饲料的技术已经成熟。国内也有相关企业利用餐厨垃圾来生产菌体蛋白,如2008年奥运村餐厨垃圾处理服务商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公司[4],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通过参考相关文献资料,设计实验如下,将实验材料分为A、B两组分别进行试验,A组材料为学校食堂新鲜物料200kg,米饭含量超过50%;B组材料为大型饭店新鲜物料200kg,米饭含量不足50%。1)实验材料的处理。A组材料的处理:首先将A组材料中的异物捡出与适量统康混合调节水分含量致50%,然后将市场上购买的活力99粗饲料降解剂(复合酶制剂、益生菌)半包、活力99生酵剂(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半包、3kg的磷酸二氢钙(占物料总重量的1.5%)和20kg玉米粉(占物料总重量的10%)充分混合,然后将混合好的玉米粉与调节水分后的物料统康搅拌均匀,最后将搅拌好的物料装入三个塑料桶中进行密封发酵。B组材料的处理:B组材料的处理除将玉米粉增加为50kg(占物料总重量的25%)外与A组材料的处理相同,最后将搅拌好的物料装入三个塑料桶中进行密封发酵。2)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日平均气温为20℃的条件下,经过7d的发酵,A、B两组实验材料都产生了曲香味,物料变得松软,抓起一把往地上轻投物料立即散开。对发酵好的物料营养成分及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表1、2所示,发酵产品比原始实验材料的粗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A组试验从23.54%提高到44.08%,蛋白含量提高了20.54%;B组试验从28.64%提高到47.37%,蛋白含量提高了18.73%。在发酵过程中首先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益生菌将碳水化合物、脂类、氮源合成氨基酸、蛋白质,提高了物料蛋白含量,其次有益菌体自身含有大量蛋白质,通过发酵菌体数量显著增加,提高了物料蛋白质含量。通过检测,经过发酵后的物料有害菌群的数量水平显著降低,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有益菌数量水平显著提高,菌群结构和数量水平达到安全饲养生猪的相关标准。将发酵好的A、B组物料分别饲养5头体重约为50kg的生猪,通过15d的饲养表明,产生曲香味的发酵物料适口性好,猪只皮毛光亮,生长迅速,与全价饲料喂养效果接近。

4.2沼气发酵技术

目前猪粪尿进行沼气发酵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对于中小规模沼气工程,可以采用全混合或推流式反应器,具有投资小、沼气得率高的优点。对于大规模沼气工程,可以结合固液分离,采用效率更高、处理量大的UASB和EGSB工艺,并耦合残渣堆肥或燃烧气化发电的复合技术[5]。

5模式的运行保障

餐饮企业与农业企业的良好对接是模式运行的保障。模式涉及到餐饮企业和农业企业两个主体,餐饮企业与农业企业应当签订合作合同。合作内容是农业企业按照约定价格回收餐饮企业产生的合格的餐厨垃圾,餐饮企业按照约定回收农业企业生产出的合格的农产品。通过签订合同,规定好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从为模式的顺利运行提供保障。

6模式的效益分析

6.1经济效益

模式运行过程既能极大地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又能增加产品的经济价值,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例如通过该模式,餐饮企业不仅降低了处理餐厨垃圾的成本,还增加了收入;养猪厂则能够节省大量的饲料成本;种植环节既能节省了肥料成本,又能生产出了优质的有机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经济价值。

6.2社会效益

模式将餐厨垃圾通过发酵变为生态饲料,解决了餐饮业餐厨垃圾处理难的问题,再生态饲料通过“猪-沼-农”过腹还田,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优势互补,缓解了养殖业和种植业之间的矛盾,实现双赢。此外,还能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的有效转化,促进社会富裕资金的充分利用,促进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

6.3生态效益

模式应用发酵技术能够处理大量的餐厨垃圾,变废为宝,有效减少因餐厨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卫生安全。实现了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保护与餐饮发展之间的冲突。

7结束语

第8篇:农业发展态势范文

关键词:农业生态化;农业经营方式;生态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3.21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026-02

一、哈尔滨市农业生态化发展基本情况

(一)哈尔滨市农业生态环境基本情况

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地处中国东北北部、黑龙江省南部。全市面积5.31平方公里,市区及双城市、呼兰区地域平坦、低洼,东部10县(市)多山及丘陵地。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其干流由西向东贯穿哈尔滨地区中部。至2008年末,全市常用耕地面积164.5万公顷,其中旱田130.9万公顷,水田33.6万公顷。全年基建用地410公顷,退耕还林4 778公顷,因新开荒、园林改耕地等原因增加耕地面积29.8万公顷。

(二)哈尔滨市农业经济基本情况

至2008年末,哈尔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0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粮食总产量达到210.8亿斤;农民纯收入人均实现5 960.9元,比上年增长17.6%,增幅高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4个百分点;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定面积(含山产品和水产品面积)达3 000万亩,比上年增长30.6%;认证产品达到2 107个,比上年增长35.4%;共谋划储备农业项目170个;争取国家、省投资的旱作农业、标准粮田、松浦镇渔港、市农科院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等项目8项,总投资11 855万元;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0个;完成20个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站硬件建设和市农业信息网建设;全年转移劳动力122.4万人,比上年多转1.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0.4亿元,同比增加5.7亿元,农业人口人均增收1 428元。

(三)哈尔滨市农业生态化管理情况

1.耕地生态化管理情况。至2008年底,全市共向耕地投入优质有机肥2 375万立方米;每公顷均施肥12.91立方米。其中过腹积肥1 449万立方米,秸秆堆沤造肥444万立方米,城粪下乡281.9万立方米。全市农作物根茬还田面积达93.3万公顷;玉米秸秆和稻草粉碎还田20万公顷。2008年开展GPS土壤定位监测60个点,其中,旱田34个,水田26个,现已完成取土和土壤物理性状调查工作,正进行化验分析。

2.农作物生态化管理。全市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定面积(含山产品和水产品面积)已达2 967.9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30.6%。有效使用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标志的企业共计229个,产品2 072个,比上年同期增长80.5%。其中:无公害农产品企业124个,产品1 762个;绿色食品企业78个,产品189个;有机食品企业27个,产品121个。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上半年加工总量已达342万吨,同比增长28.6%,销售额35.7亿元,同比增长18.1%。

3.自然水域生态化管理。哈尔滨市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增加自然水域渔业资源的含量至2008年底,向松花江等自然水域人工增殖放流各种鱼苗1 330万尾,投入资金45.3亿元。十八年累计人工增殖放流鱼苗15 798.1万尾。同时,加大执法检查工作的力度,保护渔业生态资源的健康发展。一年来共出动车船检查230次,出动执法人员1 200人次,没收渔船4艘,销毁禁用渔具4 500件,办理渔业行政执法案件66起,罚款5.94万元,罚没物资变价款3.51万元,有效地打击了使用禁用渔具和渔法的违法行为。

二、哈尔滨市农业生态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态化较低,未能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

目前,哈尔滨市农业生产方式传统,农业生态化水平较低,无法依托本地生态资源,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在农业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方面,该市优质、安全、无公害农产品发展不足。以农用化肥施用量为例,2008年全市施用各类化肥39.1吨,平均每公顷耕地用肥214吨,同比2007年分别增加7%。由于农产品生态化的不足,不能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发展基础,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未能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循环轨道。

(二)农业经营方式传统,农业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

2008年,哈尔滨市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6 586.4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 859.6元,牧业收入1 284.7元,共占家庭经营收入的93.3%。可见,目前该市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以种植业、牧业收入为主,其他收入仅占不到7%。说明该市农业尚未与旅游业结合,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缓慢,没有将农业的生态效益等无形产品直接转化为经济收入,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业生态化发展基础条件不充分

农业生态化发展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农林牧副渔各个方面,同时牵涉到市场、财税、科教等产前产中产后诸多方面。目前哈尔滨市农业生态化发展基础条件不充分。一是生态农业建设尚未形成体系,缺乏区域化布局。二是生态农业建设的责任落实、目标细化、定期检查等许多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三是农林牧副渔各产业与金融、财政、科技、环保、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间还没有充分的组织协调。四是广大农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农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存在破坏植被、滥用化肥农药等粗放经营的情况。

三、对策建议

(一)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生态化良性循环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优质、安全、无公害农产品,将“农民(基地)-高附加值的加工企业(龙头企业)-大市场”三者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

哈尔滨市在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可以遵循地域差异与生态适宜性原理,运用各种高新技术及生态技术,配合以相应的流通、售后服务体系,生产、加工、销售等手段,充分开发当地生态优势的名优特产品,形成具有生态优势的产业。为此,应在认真进行资源潜力、生态劣势及优势、市场条件等全面调查分析基础上,为寻求经济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生态农业产业进行总体规划设计。

(二)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经济,实现农业生态化的经济效益

与传统农业相比,观光农业是生态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一个边缘产业,它是建立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基础上的农业。因地制宜地选择农业经营方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实现农业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对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就业、繁荣农村经济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可在城郊沿线区,利用庭院经济提供休闲农家乐旅游项目,即开展耕作、栽培、休闲、娱乐、农事体验活动等。观光农业旅游不但为市民提供与农村和农民进行交流、体验农事劳动乐趣、普及农业知识的场所和机会,而且将观光、娱乐、休闲、体验、购物等融于一体,扩大了鲜活及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带动种养结构的调整优化,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农民就业,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

(三)加大对农业生态化发展的支持力度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法制

对生态农业建设提高认识,责任落实到位,细化目标,定期检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由于生态农业建设是涉及诸多部门的系统工程,必须做好各种组织协调工作,农林牧副渔各产业要有分工、有协作,加强行业指导和项目管理,积极组织金融、财政、科技、环保、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支持和参加生态农业建设。

2.制定优惠政策,努力增加资金投入

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制定和完善与生态建设有关的投资、税收和价格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强调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建设。以“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社会、企业和个人投入;从政策导向上,招商引资项目必须有利于生态环境良好,向农产品质量高的项目倾斜,真正实现优质优价。在全社会创造有利于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和投资环境,加快哈尔滨市生态农业的建设步伐。

3.普及生态农业知识、支持生态农业技术研发、建立生态农业信息网络

一是要加强生态农业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农业技术水平。要通过多种宣传媒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生态经济学知识,让广大农民认清破坏植被、滥用化肥农药等粗放经营造成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后果的严重性和长期性。

二是要加强对生态农业的科技研究和科技服务的支持。为解决在生态农业科研和科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结合各地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实际需要,组织多学科、多专业的技术协作和攻关,重点开发生态农业工程所需的接口技术、关键技术和环监测实用技术,面向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转变和加强农业生态学研究重点。

三是要建立生态农业信息网络,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应在全市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全市生态农业建设信息网络和市内生态农业信息库,通过调动和发挥网络内各单位的作用,收集、整理和传递国内外生态农业建设的信息资料,扩大生态农业的“生态农产品”销售网络,开展生态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举办生态农业建设学术活动,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建荣.生态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2-29,117-119,105-115.

[2] 周文宗,刘金娥,左平,等.生态产业与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 冯之浚.中国循环经济高端论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76.

[4] 林向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现代农业的现实选择[J].生态经济,2006,(2):110.

第9篇:农业发展态势范文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发展模式 运用

[中图分类号] S-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8-0105-02

近年来,生态农业在世界各国都有了较大发展。并且在很多国家的用地面积已成规模,生态农业产品产值不断增加。我国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相继提出"可持续发展农业"、"集约型农业"、"精准农业"、"都市农业"等概念。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开展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工程,建设生态合理、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

1.1 时间与空间结构互补

在生态农业模式中,时间结构指的是根据不同物种生长发育周期的不同和季节性差异,在时间上满足不同物种对资源的需求,协调利用各种环境资源。空间结构指的是根据不同物种特性的差异,实现空间位置和相互配比的合理搭配,获得更大的生态优势。通过时间和空间上的科学调整,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不同物种的高效运营,最终达到有效利用环境条件、组合增值的目的。

1.2 食物链物种和养分互补

在生态农业模式中,不同的物种构成了不同的食物链,通常是由绿色植物到动物再到微生物的逐步演进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绿色植物需要的养分有"相互回避"的特性,所以通过改进食物链实现生态农业模式内的资源利用成为必然。通过把各类农作物和动植物、微生物有机结合在一起,增加并延长食物链,实现养分的补给,提高生态农业的单位产品数量和生产率。

1.3 地域性和多样性较强

生态农业是根据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运行法则开展的农业模式,其前提是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季节性影响程度的不同,决定了在不同的区域不能照搬同一种生态农业模式。同时,在该模式中还要注重物种的搭配,提高抗灾能力,这就决定了要实现物种的多层次和多样性搭配,使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形成依存关系,实现共生互利、趋利避害和相生相养,提高生态农业系统的稳定性。

2 生态农业的基本模式

2.1 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模式

在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模式中,多种生物之间通过良性循环的多级利用模式联系起来,形成上一个环节的产出是下一个环节的投人的形式,使能量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并可以有效防止农业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例如通过建设沼气池治理农业废弃物以及农村粪便、污水乱排问题,产生清洁能源(沼气)和有机肥料(沼液、沼渣),形成"农业废弃物-沼气-有机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循环链条,实现农业废弃物的清洁化和能源化利用,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模式,比如畜-沼气-作物循环、作物-畜-废弃物-作物/食用菌循环等。

2.2 时空搭配型生态农业模式

目前,时空搭配型生态农业模式中以立体农业的研究最为广泛。在这种模式中,遵循生物群落的生长规律和时空布局特点,合理的配置资源,构建新一级的高层次的生态系统,形成时间和空间上的多层次性三维立体结构,使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物种能够互惠互利,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大的收益,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现在比较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有果林地立体套种、湿地立体养殖、山地立体种植模式等。

2.3 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的精准控制生态农业模式

发展生态农业,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空间内合理的利用每一寸土地,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的转化率和第二性物质的生产量,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前提。如果违背生态经济学的客观规律,一味过度开发,势必会造成资源的匮乏和环境的恶化,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态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农业必须科学合理的安排配置资源,采取种养结合的形式来调节生态系统,达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例如对土壤进行养分监测,对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再根据生产目标总量,从终端系统得到相应的施肥方案。通过这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的方式,实现有机和无机相结合,资源利用和保护相结合,促进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的良性循环。

3 生态农业模式运用对策

3.1 注重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

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要让广大群众转变传统观念,了解生态农业,接收生态农业,就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全方位加强对生态农业的推广,使生态农业的理念深入人心,便于生态农业因地制宜的推广开展。

3.2 建立生态农业保障体系

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包括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和完善的资金保障体系。通过建立保障体系,使生态农业体系具备技术人员支撑和农技服务网络支撑,培训并引导农民按照农业技术规程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另外,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制定出台相应的扶持优惠措施,促进农业持续增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3.3 完善生态农业管理信息系统

生态农业必须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生态农业信息中心,实现生态农业信息自动获取与远程综合管理;建立生态农业信息数据库,完善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和技术评价体系,使群众及时了解农业生产所需信息,为生态农业技术装备作业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3.4 拓宽渠道提高运营效率

富裕农民、改造农业和建设农村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最终目的,这决定了生态农业必须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创造市场需求、发掘发展潜力,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新格局。在具体运作中,要注意在经营管理中解决好深加工、销售和物流配送等问题,形成生态农业产业链,促进生态农业快速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