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感人的爱情故事小说范文

感人的爱情故事小说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感人的爱情故事小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感人的爱情故事小说

第1篇:感人的爱情故事小说范文

关键词:崔莺莺,张生,爱情故事,演化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5(c)-0127-01

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著名的爱情故事之一。崔张的爱情故事的演化过程是这样的:由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到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再到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经过三位作家的编写,崔张的爱情故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崔张故事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所写的传奇小说《莺莺传》。《莺莺传》的内容是写年轻的张生,寄居于山西蒲州的普救寺。有崔氏妇携女儿莺莺回长安,途经蒲州,亦寓于该寺,遇兵乱,崔氏富有,惶恐无托,幸张生与蒲将杜确有交谊,得其保护,崔氏遂免于难。为酬谢张生,设宴时让女儿莺莺出见,张生为之动情。得丫环红娘之助,两人幽会。后张生去长安应试,不中,遂弃莺莺,后男婚女嫁。从此,两人彻底断绝了关系。《莺莺传》文笔优美,描述生动,于叙事中注意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较好地塑造了崔莺莺的形象。崔莺莺是一个在封建家庭的严格闺训中长大的少女。她有强烈的爱情要求,但又在内心隐藏得很深,甚至有时还会在表面上作出完全相反的姿态。崔莺莺的这种矛盾和反复,真实地反映了她克服犹豫动摇而终于背叛封建礼教的曲折过程。但是,她在思想上又始终未能彻底摆脱社会出身教养所加给她的精神桎梏。这又表现了她思想性格中软弱的一面。作品中对这一形象的刻画,传神写态,有血有肉,异常鲜明。相比之下,张生的形象则写得较为逊色。尤其是篇末,作者为替张生遗弃崔莺莺的行径辩解开脱,竟藉其口大骂崔莺莺为“尤物”“妖孽”,这就不仅使得人物形象前后不统一,也造成主题思想的矛盾。

当《莺莺传》故事流传了400年左右的时候,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问世了,这就是所谓的“董西厢”。《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董西厢》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千金崔莺莺之间曲折感人的爱情故事。张生上京赶考,途经普救寺,遇上了相国千金崔莺莺。二人一见钟情。但莺莺已有婚约在身,许配给了表兄郑恒。叛军孙飞虎率部包围寺院,提出娶莺莺为妻的无理要求。张生挺身而出,下书白马将军解围。崔母原答应能退兵者可以娶莺莺,但事后又后悔,不愿将女儿嫁给又穷又没势力的张生。莺莺对其母甚为不满,愤怒反抗。在聪明机智的婢女红娘的帮助下,张生与莺莺终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勇敢地走到一起。有情人终成眷属。

张生和崔莺莺是作者饱蘸赞美之笔塑造出来的爱情形象。在《董西厢》里,崔莺莺的自许婚事和大胆私奔都相当大胆,作者着力表现了她的勇敢抗争和大胆追求。同时,细腻生动地揭示了她的个性特征。崔莺莺是个长期幽闭在深闺的少女,邂逅张生后,爱情在她心中萌生,而母亲食言之后,她开始怀疑母亲曾教诲过她的闺训和礼教所规定的行为准则的正确性,决心自己来追求爱情。从“赖简”到“酬简”,莺莺终于冲破了礼教对自己的束缚。后来私情败露,她更是矢志不移,她认为爱情胜过功名,这种认识是纯情的也是超尘出俗的。而张生则是个志诚专一天真可爱的清贫书生。他一介书生,却想追求相府的小姐,门不当户不对,又无媒妁之言,这种明知不可为而偏要为之的执着表现了张生“狂”且“呆”的性格。而红娘在《董西厢》里却成为一个活跃人物。这个下层奴婢热心地为崔张奔走,勇敢机智地和老夫人斗争。她身上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幽默和斗争精神。她是作品中对封建家长制最有冲决力量的主要形象。在我国文学史上,《董西厢》是第一部把自由爱情当作主题并细致曲折地写出了它的全过程的成功之作,千百年来,一直是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的赞歌。

但“董西厢”在艺术上尚嫌粗糙,对爱情的描写也尚欠纯至,还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到了元代,随着都市经济的繁荣,戏剧更加发达起来,这时,大戏剧家王实甫在“董西厢”的基础上把崔张故事改为了杂剧,这就是我们今天普遍看到的《西厢记》。

《西厢记》剧情是:书生张君瑞在普救寺里偶遇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对她一见倾心,苦于无法接近。此时恰有孙飞虎听说莺莺美貌,率兵围住普救寺,要强娶莺莺为妻。崔老夫人情急之下听从莺莺主意,允诺如有人能够退兵,便将莺莺嫁他。张生修书请得故人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解围,但事后崔老夫人绝口不提婚事,只让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失望之极,幸有莺莺的丫环红娘从中帮忙,二人瞒过崔老夫人,私下幽会并订了终身。老夫人知情后便催张生进京应考。张生半年后得中状元。有情人终成眷属。

《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曲乃至整个古典文学创作领域的一部杰作,它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妙的艺术风格使这部作品七百年来一直雄踞“一流”的宝座。《西厢记》语言艺术是无与伦比,它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吸取了这些古典诗词的精华,又吸收了当时(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经过提炼加工,博取众长,从而形成自身华美秀丽的语言艺术特色。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经过不同时期三位作家的不同创作和改编,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千姿百态;主题思想层层升华。崔张的爱情故事经过不断的推陈出新,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最优秀的爱情故事之一,代表了爱情故事的最高成就。崔张的爱情故事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

作者简介:戴立哲,女,1980年出生,河南平顶山人,现为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元稹.莺莺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3]王实甫.西厢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第2篇:感人的爱情故事小说范文

电影《廊桥遗梦》剧照美国当代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Robert James Waller)的处女作《廊桥遗梦》(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是一部风靡全球,并在国内外引发极大争议的作品。小说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凄美的爱情故事:弗朗西丝卡(Francesca)受过良好教育,跟随丈夫生活在麦迪逊小城(Madison County),并有一双儿女;罗伯特・金凯(Robert Kincaid)是一位浪迹天涯、四处漂泊的《美国地理》杂志的摄影记者。他们通过四天灵魂与肉体的相互抚慰,实现了心灵上的终生厮守。小说虽然只有八万余字,但在文学和社会等领域却造成了巨大的震荡。评论界已从其爱情主题及艺术魅力等方面作过精彩的分析,但还很少从文体学方面进行探讨。不了解整部小说的结构、叙事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色就无法深刻领会这部作品的含义及作者的匠心独运。本篇试图从文体学角度分析这部文学作品,从而使读者对它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一、叙事方式巧妙转换

从文学叙事视点的角度看《廊桥遗梦》,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叙事视野及叙事聚焦方式转换这一文体技巧。小引结束时,两个“引述者”――女主人公的一双儿女――的作用也暂告结束,下面正文就由当事人即男女主人公罗伯特・金凯(Robert Kincaid)和弗朗西丝卡(Francesca)分别叙述。从“小引”到“正文”,叙述角度从“引述者”到“当事人”,作者巧妙又自然地做了一系列转换。

在小引结束、正文开始之际,小说中的人物及角色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首先,小引中的“我”即作者沃勒(Wailer)转换成了叙事人,而这位叙述人是一位全知叙述者。何谓全知叙述者?文体学家指出,他(她)不是故事中的人物,他(她)的观察位置一般均处于故事之外,或者是没有固定的观察位置,但上帝般全知全能,可以从任何角度、任何时空来叙事:既可鸟瞰概貌,也可看到同时在其它地方发生的一切;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均了如指掌,也可任意透视人物的内心。《廊桥遗梦》正文开始时的这一叙述者恰如上帝一样洞察了男女主人公的一切行动及思维。再者,引子中的“我”即作者是正面登场的,只是一般地用第一人称叙事,只写出作者所见的客观状况;而转换成正文中的全知叙事者后,叙述视野骤然扩大,叙事人站在人物背后,既能看到主人公眼前所见,也能听到他(她)的所思所想,还能知晓事件的各个细节和因果关系。

另外,从引子到正文时态的转变,以及引子的两个“引述者”即女主人公的一双儿女也被正文中的男女主人公置换,由故事的线索提供者转换成故事的直接参与者。这一系列巧妙转换,不仅使故事的可信度大大增强,更显现了作者谋篇布局手法的非凡。

同时,叙事第一人称“我”的消失、全知叙述者的出现及视角转换是作者有意安排的从以“作者为中心”到以“文本为中心”,再由以“文本为中心”到以“读者为中心”的转换。这两次“中心”转换,更体现了作者的匠心独运:使读者的地位及积极参与文本的作用充分显现了出来。

・文化艺术李徽:试析《廊桥遗梦》的文体特征及艺术价值二、修辞手法运用恰到好处

以上从宏观上分析了《廊桥遗梦》这部小说在运用文体方面的巧妙独到之处。下面我们将深入文本,具体探讨一下作者的遣词造句,尤其是反复、排比及象征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以此更深入地体会这部小说的文体学价值。

(一)反复手法的妙用

在《廊桥遗梦》这部小说中,反复使用简单的词、词组乃至句子也是其重要文体特色之一。一般说来,反复使用同一词或同一句子往往会使行文显得累赘,这是写作中的禁忌。但不可否认,许多作品的丰富意义恰恰来自反复手法的巧用。因此在分析一部出色的文本时就不能忽略其修辞手段尤其是“反复”的运用。本部作品使用的大量的反复修辞格并没使文章显得冗长,相反,那些反复出现的词和句子产生了气势磅礴、使行文更加流畅的效果。小说的第一句话中就出现了“come…from”的重复:

There are songs that come free from the blue―eyed grass,from the dust of a thousand countryroads.

由蒲草丛中,从千百条乡间小路的飞尘间,总有歌声随意地飘选出来。

这一句子使用了两次“come…from”,只不过第二分句省掉了这一词组中的“come”一词,目的是避免重复累赘,使句子读起来整齐有序、朗朗上口。可见,作为修辞格的“反复”绝不是用词用句重复的同义语。

(二)寓意深刻的“road”一词

“road”一词在《廊桥遗梦》中使用频率极高,但这一词在这部作品中许多情况下并不简单地表示字面意的“路”,而是寓意深刻。

书中写到,男女主人公乡间初次见面是在女主人公家门前的小路上:

She had been sitting On the front porch swing,drinking iced tea,casually watching the dust spiral up from under a pickup coming down the county road.

她坐在房前廊的秋千上,喝着冰茶,优哉游哉地瞧着从县城路上迎面开过来的小卡车卷起的滚尘。

在小引中也提到了,人的情感迸发地常在“乡间小路上”(county road)。这部小说也不例外。“从县城路上迎面开过来的小卡车”(a pickup coming down the county road)卷起了路面的大量尘土,爱情就在这“卷起的滚尘”(the dust)中油然升起。

第3篇:感人的爱情故事小说范文

摘要本文以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双城记》为出发点,论述了一段革命的历程,叙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刻画了一个拥有贵族血统却有着平民之心灵的青年,一个为了拯救情敌而奋然献身的英雄。以此来揭示表层生活的背后蕴含着的博大之爱。

关键词:《双城记》 爱情故事戏剧性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双城记》,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湮没的杰出作品;《双城记》,一部有着永久艺术魅力的光辉作品。我相信每一个看过《双城记》的人,都会在震撼之余赞不绝口。因为这种小说不但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了人们经常思索的对于事物、自然界万物、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对于人生、对于世界、对于人性等的深刻的思索。正因为有了这些思索,这一类小说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我们常常会惊叹,惊叹于书中这纯洁而高尚的爱情故事,这种“惊人的举动”会令每一个人感动的,也不禁让人思考这人性中真有这样悲壮的美丽吗?

《双城记》是英国著名的文学家狄更斯的一部力作。在法国大革命广阔的真实背景下,作者以梅尼特医生的主要经历为线索,把冤狱、爱情与复仇三个互相独立而又互相联系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情节错综,引人入胜。整部小说结构紧密、扣人心弦,围绕英、法两国,具体描写了多种恩恩怨怨。同时使用各种手法使小说结构完整严密,情节曲折紧张而富有戏剧性,表现了卓越的艺术技巧。全书带有着扑朔迷离的色彩,作者以一连串纷繁复杂的故事情节为线索,以18世纪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忍受着资产阶级残酷的剥削。正如作者所说:“昌盛而又衰微,笃诚而又多疑,光明而又黑暗,这是充满阳光希望的黎明,又是阴暗失望的长夜,人们拥有一切,却两手空空。”而主人公西德尼・卡尔顿、露西・曼内特和查尔斯・达尔内之间真挚的情感,以及一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贵族将要被处死,而他的情敌却以自己生命去换他的生命的故事则成为这部名著亮丽的一笔。

这部小说塑造了三类人物。一类是以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为代表的封建贵族,他们“唯一不可动摇的哲学就是压迫人”,是作者严厉痛恨的对象。另一类是得伐石夫妇等革命群众。必须指出的是,他们的形象是被扭曲的。例如得伐石的妻子狄安娜,她出生于被迫害的底层社会,对封建族怀着深仇大恨。作者对她的遭遇充满了同情和赞赏,但这种感情只表现在革命之前;当革命进一步深入时,作者笔锋一转,把她贬斥为一个冷酷、凶狠、狭隘的复仇者。最后,竟然让她死在自己的枪口之下,明确地表示了对她的否定。第三类是理想化人物,是作者心目中以博爱战胜仇恨的榜样。

整篇小说中,最令人感动的是律师助手――西德尼・卡尔顿。那么,卡尔顿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小说中描述:“太阳悲悲切切,切切悲悲的冉冉升起,它所照见的景物,没有比这个人更惨的了。他富有才华,情感高尚,却没有施展才华流露情感的机会,不能有所作为,也无力谋取自己的幸福。他深知自己的症结所在,却听天由命,任凭自己年复一年的虚度光阴,消耗殆尽。”西德尼・卡尔顿的那段:“为了你,为了你所亲爱的任何人,我愿意作任何事情。倘若我的生涯中有值得牺牲的可能和机会,我甘愿为你和你所爱的人们而牺牲。”感人肺腑!

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他那一种超脱世俗的最纯洁、最崇高的爱。这段爱深埋于心中,但却无比的真诚;卡尔顿默默地承受着内心的煎熬,而不求一丁点儿的回报,只求心爱的人能够幸福。这种大爱在无形中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散发出纯洁而高尚的光彩,深深的打动了每一个人的心。他爱上了露西,却不愿去追求,他内心的善良使他担心自己“难免使她痛苦,悲哀和侮辱,拖着她一起堕落。”于是他把这段爱深藏在心中,宁可自己孤单的痛苦地承受着内心的煎熬,压抑着心中无限的激情与无尽的思念。他的爱是无私的,高尚的,他只满足于偶尔看看自己心中朝思暮想永远难忘的人,他羡慕达尔内,羡慕他能与自己心爱的人携手并肩生死相依,他也恨他,恨他抢走了自己心中的恋人。但在无尽痛苦的感情纠缠下,他依旧带着满脸的笑容,带着诚挚的祝福,愿他们永远幸福,因为“爱常常比恨更为强有力得多”。这个表面上懒散,放纵,好贪杯的“无用之徒”,内心却是个极崇高,极纯洁的人。

最后,他终于鼓起了勇气,向露西表达了爱情,那段话是“我”一直铭记在心的,每次读起,都不免心中感到惆怅,如果他能多给自己一点儿信心,或许这个悲剧也不会如此的伤人。“我希望你知道你是我灵魂的最后的梦。我是在堕落的生活中见到了你和你的父亲,还有你所经营的这个甜蜜的家,才恢复了我心中自以为早已死灰的往日的梦想。我也因此才感到比任何时候都要凄凉可怜。自从我见到你以后,我才为一种原以为不会再谴责我的悔恨所苦恼。我听到我以为早已永远沉默的往日的声音在悄悄地催我上进……”

当达尔内被无辜判决死刑时,卡尔顿竟然代替他去断头台接受行刑。在生命与爱之间,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他是如此的爱露西,以至于为了她的幸福,他可以为她的爱人献出自己的生命。当他走上断头台的时候,依然满脸的微笑,这个善良的人依然保持着他在心爱的人心中的形象,他信守着对露西的诺言……因为,他的爱便是他的生命。一份真挚的感情,一个感人的故事,他将一份纯洁融入了这段辛酸的爱情,他是一个不甘于现状的叛逆者,正用他的一切向黑暗的世界挑战,他想要的是真正的光明。这个缺乏自信的悲观者,在朋友遇到困难,在所钟爱的恋人的丈夫即将被送上断头台时,他突然出现,被救人还不知情的情况下,以自己的生命做代价,在紧要关头使了个掉包计救出了自己的心爱女子的丈夫。这不正是基督之爱么,为自己赎了罪而消亡。

事实上,小说中的卡顿也确实以《圣经》的口吻在临死前说,“复活在我,生命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这就是狄更斯为“最坏的时代”开出的良药,然而这毕竟是一种理想。有人说,《双城记》作为一部不朽的著作,如果没有西德尼・卡顿的存在和所作所为,这部小说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和光辉。

狄更斯笔下的爱情是理想化的,是一种憧憬和想象。即使是在当时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下,却也成就了这童话般的爱情。然而,在今天的社会中,看似进步,实质上丧失的却更多。科技进步、经济发达,但同时带来的却是物欲横流,金钱至上。柏拉图式的爱情已被人们搁浅在地中海的最深处了。比如露西,一生之中得到两个男人的真爱;卡尔顿,有胆有识,毫无顾忌的为心爱的人牺牲自己的生命,只求付出不求索。遥远的断头台传来他一生最后的悲壮:“It is a far,far better thing than I do,than I have ever done;it is a far,far better rest that I go to than I have ever known.”这些经典的句子也许将永远流传于世,在艺术的长廊中闪闪发光!

总之,《双城记》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和感悟。关于爱,关于恨,关于复仇,也关于重生。这些都无法简单的用几页纸表达出来。同样,关于“爱”那种抽象的概念,也无法用几句话来简单形容。当小说尾部卡顿看到希望的时候,我们仿佛也从整部书有些阴郁的情绪中看到了点点星光。所以,卡尔顿的存在不仅仅是作者对爱的渲染,更寄予了狄更斯对未来的信心。不错,“爱总能战胜恨”,恨的力量是有限的,而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卡顿怀着对露西的爱永远的离开了他们,当人与人之间没有了恨,当所有的恨都升华为爱的时候,没有复仇,没有血腥,有的只会是幸福的欢笑,灿烂的阳光。我们感动于狄老的良苦用心,感动于卡顿至死方休的梦、沁人肺腑的情,更感动于这份人世间最崇高、最永恒、永不褪色的爱。这种爱最普通,但最伟大;亘古悠远而又绵绵永存!

参考文献:

[1] Charles.Dickens,《A Tale of Two Cities》,London,1859.

[2] 张玲、张扬:《双城记》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3]Nornan Page.A Dickens Companion.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4.

[4] [英]约翰・格劳斯:《双城记》,《狄更斯评论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5] [英]乔治・桑普森:《简明剑桥英国文学史》,《狄更斯评论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第4篇:感人的爱情故事小说范文

在中国每年要生产800多部长篇小说,但真正有文化内涵的少,探寻精神价值和灵魂价值的更少。而现代社会的精神问题却又非常严重,现代人的精神病症非常突出,所以精神问题已经成为文学写作非常需要和亟待开发的主题。而徐卓人等人所进行的对赵h光的发现,在文学界来看,很大意义上就是一种典型的精神性写作。文学界在不断提倡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而赵h光是明朝人,为什么比许多当代小说的人物给人冲击更大,显得更为现实呢?这说明文学创作的贴近现实主要还是要贴近人的精神现实。

文学作品及作品中人物不能撞击灵魂,不能解决人们的精神问题,是因为作者本身缺乏一种精神的层次。我们看一些国外电影更为震撼人心,它们也许离我们的现实更远,为什么更能打动中国人的灵魂呢?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中国一些作家很多没有进入现代人的精神层面,仅仅写一些身体的、现象的、普通日常生活的、肤浅的东西,感染力很低,价值不高。

书中所推崇的赵h光的精神,直接进入了人类生活最高的精神层面。他的思想有很多值得我们今人借鉴。他是一个古人,却具有现代性。比如他终身不仕,甘于寂寞,带着妻儿深居山中,“三十年不入市”,埋头营筑寒山胜境,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他能够进行自由选择,而不在乎别人对他的印象、评价,这种人格取向非常之难得,是我们今天需要宣扬的。而当今不少人却生活在别人的评价之中,是不是官,往往决定了地位与生活,是一种官本位的价值观。心态浮躁,沉不下来做自己喜爱又对社会有益的事。

赵h光重视精神生活,看轻物质生活,是值得今天推荐的。从中国文化来讲,其本质上是讲实力的,名利和地位始终缠绕着中国知识分子,因而缺少形而上的思考,需要深刻反思。改革开放30年了,我们的知识分子数量在增加,而有独立品格、不随波逐流的实在不多。这个现象说明中国知识分子重“实力”的问题有增无减。中国知识分子目前在商业大潮的席卷之下,有不少人已经放弃了精神的追求。中国的小说写“性”是很熟练了,但很难写出“情”来,安波舜曾经悬赏100万元来募集一部感人泪下的爱情小说,到今天还没有人拿到这100万(当然这也可能是一种宣传)。没有人写出这样感人的爱情故事,这也是因为中国文化实在是太重实力的缘故。

第5篇:感人的爱情故事小说范文

摘要:爱情至今仍是一个盖棺没定论的话题, 尝试用叔本华“生命意志论”的视角分析《山楂树之恋》,探讨青年男女的爱情观,以及他们对青春爱情小说热捧的背后因素,希望通过对《山楂树之恋》的解读,让处在热恋中的男女对处理爱情事件有所启发。

关键词:“生命意志论”;爱情观;《山楂树之恋》;叔本华

青年男女都不认为爱情是无关紧要的。相反他们追求爱情,涉及悲欢离合的爱情小说百看不厌,抒发无法往回的爱情歌曲他们百听不烦,爱情是什么成为他们要回答的问题,恋爱中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才能取得完美的爱情?在叔本华那里,爱情成了某种原始冲动,生命的欲求。《山楂树之恋》对爱情的诠释,朝着某种原始冲动,生命欲求的理性回归。

一、“生命意志论”的内涵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著作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认为世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意志,另一部分是表象,意志是世界的本源,不是感性和知性,意志只在行为活动中使自己现身。表象是主体和客体共同构成的,是意志的客体化。事实上,意志只有在行为活动中体现身,它应该被理解为某种原始的冲动,是生命的欲求[1]。对人生不幸福根源的阐释,归结为自生命意志的痛苦,一切欲求产生都是源于匮乏,对现状的不满,欲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痛苦和烦恼,而一旦欲望被满足之后马上又会产生新的欲求,然后又陷入痛苦。

二、《山楂树之恋》的生命意志论解析

叔本华的“生命意志”是浪漫的生命哲学对自身生命的诗性思考。从世界的表象、主体、意志上展开对人生意义的理性思辨,建构了一幅悲观的人生图景,提示活在世上的人对生命有冲动、欲望意义的渴求。

《山楂树之恋》用浪漫主义的写作手法,书写了可歌可泣爱情故事,让我加深了对爱情的看法,心灵带来震撼的同时引发更多的思考。

(一)人生活在自由意志的境地里,才能理解世界。

自由生命意志是带有痛苦的,人的本质又是充满悲观的。因而生命意志要有多大发展,就带有多大的欲求冲动和痛苦。可怜的静秋,当听到老三说出“爱情”、“追求”这样的字眼时,她会心惊肉跳,会尴尬不堪,静秋在跟老三稍微亲密接触之后,都会在内心反省自己的“资产阶级情调”对高中女生的静秋来说,革命更多地以学工、学农、学军、学医等方式展开,但行为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政治正确”;这是头等大事,否则势必断送前程,还可能危及她成分有问题的家庭。这就是静秋的爱无力,她无力穿越禁锢年代无法绕过她和老三爱情的囚徒困境。

也只有在爱情穷途困境里,老三的“真情”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他偷偷借给静秋外国名著,帮她教材,想方设法帮她买冰糖,帮她打零工,他的一举一动都想证明爱情可以用这样的方式维存下来,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这已经是老三所能做到的一切了。也许这种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所流露出的“小资情感”更加让人刻骨铭心,更显得温情浪漫。

(二)幸福,只是一个短暂渺小的点,而痛苦成了连接它们的长线。

叔本华认为欲求得到满足是幸福的,对满足欲求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欲望,伴随而来的仍然是痛苦,所以要得到幸福就应当不断超越痛苦。人生如同钟摆,总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动。在叔本华看来,人生实际上就是一场悲剧,只是在细节上才有喜剧的性质。

书中给人留下另一个感人致深的爱而生误会的情节,就是静秋对性的认知还处于启蒙的阶段,由性冲动的话题引发起了一连串的幻想,与老三的交往中产生了误会。其中老三与静秋最后一次见面最让人唏嘘,针对老三的失踪,静秋误以为老三“骗取她的爱情后”就抛弃她,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不负责任玩弄女人的花花公子,认为男人对女人说爱是欺骗的,陷入爱情会真情感的绝望。直到女伴魏玲来找她帮忙,她才明白错怪了老三,最终错过了陪伴老三度过他为她留下最后的时光。

三、《山楂树之恋》受热恋中青年男女热捧的原因探析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2]这是多么感人的爱情经典誓言!使众多的静秋粉丝被迷倒了,究其原因试做如下探析。

(一)传统文化里的“仁爱”思想。

传统的儒家文化讲求“仁”、“义”、“礼”、“智”“信”的处世思想,以“仁爱”为基础“复礼”为秩序规范人德的行为。《山楂树之恋》充满人间 的“仁爱”继承了传统的儒家文化和家庭观念,通过静秋和老三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建国时期中国家庭的真实生活,使青年读者欣然接受。

(二)纯粹的爱是现实生活中所亟需的,爱的匮乏使故事如此震撼。

现实中的爱情是有条件的,纯粹和永恒的爱一直是青年男女几个世纪都在不疲地追求着,他们追求得很痛苦,但又是快乐的。一种纯粹的爱和永远的爱,这正是现实生活中所亟需的,爱的匮乏使这个故事如此震撼。老三和静秋身上的那份朴素与纯情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当时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让目前处在日益世俗化、物质化社会中的人们感觉如此难能可贵。

(三)人们生活在纸醉金迷的社会里,对爱情信仰的缺失呐喊。

人们常说,贫贱夫妻百事哀,现实社会里物质供给富足,金钱成为推动消耗物质带来的精神满足的强大工具,人们所需的爱情自然也无法逃离金钱的栅栏。《山楂树之恋》里的老三,家庭条件比静秋优越,但他从不在静秋面前炫耀自己有一个衣食无忧的家庭,生怕面对静秋产生爱慕之情不再是纯洁的,为了静秋他想法设法委托长芳、长林不是为静秋买的东西就是给她钱。而静秋也未曾想过一旦成为老三的情人,依靠他优越的家庭条件可以给自己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好处,静秋依然自食其力,靠桃“金沙”赚取生活费,金钱游离于他们爱情之外,爱情与金钱脱钩。使他们的爱情更加纯洁。现在青年男女的爱情,他们会给爱情添加很多附件,其中金钱是获得激情的爱情不可或缺的“铁定律”,自有了金钱以来,金钱或多或少的已经取代了爱情,成为恒量是否是爱的第一标准,左右着两人爱情的聚散。

叔本华认为所有的奋斗都源于缺乏与不足,源于对自己条件的不满,因此他们就会在不满的整个过程中充满痛苦。没有金钱基础的爱情只能生存在童话故事里。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种诱惑越来越多,越来越让人难以抗拒,人们只追求物质上的丰富,忽略人毕竟需要情感上安慰,获取内心平静。再多的银行存款,再豪华的轿车,再天价的豪宅,换来的只不过是视觉上的短暂满足,如果没有一份真爱陪伴,当夜深人静,躺在床上时,内心的无助与空虚会更加真实地暴露在黑暗之中。每当这时,恐怕有许多人渴望再能回到那个单纯的年代去吧。

四、《山楂树之恋》爱情故事的启发

“你活着,我就在”。这是静秋和老三最后的对白,把爱情诠释到纯粹。这就是爱的艺术,爱要比被爱更重要,通过爱他就可以从他的由自恋引起的孤独中解脱出来,开始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另外他还能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3]。

什么样的爱情才是完美的爱情?马克思说:“当你播种下信任的种子收获得是信任,当你播种下爱情的种子收获的是爱情。”说明爱情的出发点该是一个纯粹,是一种无私的给予,也是一种不求回报的责任。也就是《爱经》里的经典 “我需要你所以爱你”。

爱情至今仍是一个永远无解的话题,小说中两位年轻的主人公也不能回答、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和探讨仍在继续,“而他们、我们、全社会,都在对这一无解难题的拆分、放大、排列、组装中成长,我在对爱情的理解正在加深,这就足够了。”[4]

参考文献:

[1]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艾米.《山楂树之恋》Ⅱ[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社,2010.7.1

[3] (古罗马)奥维德著,林蔚真译.《爱经》[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7

第6篇:感人的爱情故事小说范文

最近,路遥著作《平凡的世界》被拍成电视剧,吸引了很多观众,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包括文艺界对《平凡的世界》的重新评价。

路遥这部长篇很了不起,曾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被认为与实的《白鹿原》一样,是当代小说的经典之作。将它拍成电视剧,让其蕴含的艺术与思想价值被重新挖掘评估,这是一件好事。比如说,其中洋溢着的时代气息值得文艺创作者学习,而其中饱含着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情怀,今天尤其值得张扬。孙少平、孙少安都是农村子弟,出身贫寒,地位卑微,但他们不甘平庸,想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特别是孙少安在家庭和政治的“双重压力”下依然顽强抗争,负重前行,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小说的感人处也在这里,与其说读者是因为《平凡的世界》里的爱情故事、奋斗经历而被吸引,不如说是小说里两位男主人公对劳动的热爱、坚强的意志和执着的精神让人感动。可以说,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身上寄托着作家的理想主义情怀,也反映出新时代人们对于新生活的急切呼唤。

在当代小说里,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往往是连在一起的。作家在描述时代风气,书写生活,揭示现实,批判现实的过程中,彰显自己有责任有担当的理想主义情怀,表达自己对更为美好的人性和未来生活的向往。从五四时期鲁迅、郁达夫、萧红等作家的小说到当代路遥、实、贾平凹和莫言的小说,都可以发现,现实主义因为有了理想主义而有了高度,理想主义因为现实主义而更接地气,更具有感染力与渗透力。

现在,我们身处变革的时代,与路遥笔下的时代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很多底层人有着与孙少平、孙少安相同的生活境遇,甚至不少年轻人所遭遇的创业艰难并不亚于孙少平和孙少安。比如说,现在有很多农村人进城务工,他们在城市里创业,从零起步,何其艰难!比如说,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难,工作以后成家立业难。比如说,很多乡村小学老师,教学条件差,工资待遇低,等等。这些都是难以回避的。但年轻人如果一味地抱怨,甚至放弃,那么,就会失去创业的最好机会。我个人的成长也走过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从乡村小学里走出来,在大都市里立足,每一步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逐渐实现自己的目标。

理想是一盏明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如果能够忍受暂时的白眼、饥饿、轻蔑等而奋力向前,那他一定是勇士。而有了理想,敢于奋斗,而且还能有责任和担当,那他就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是人的精神世界里最核心最有力量的部分,理想主义者即使体验了悲剧,他也是令人敬畏的时代英雄。

第7篇:感人的爱情故事小说范文

[关键词]灵感源泉;推动清洁;深化主题

一、前言

全球化使生活在地球上的亿万居民超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差异不断融合,但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社会震荡,直接或间接地催生了种种负面现象。发表于2006年的《崩塌的山岳》,以天山顶处被猎杀的箭雪豹和失败的独立记者阿尔森为两条并行线索,以吉尔吉斯新兴起的经济寡头、来自阿拉伯的石油大亨和天山脚下穷困潦倒的山民为对照,以吉尔吉斯古老的民间传说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全球化风潮之下,古老文化、古老生活和古老价值观被摧枯拉朽般席卷的命运。

小说中,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吉尔吉斯斯坦处处物欲横流,文学艺术遭受冷落和庸俗化。市场经济导致传统美德的巍峨山岳的崩塌,与之抗衡的是神话中“永恒的新娘”和现实生活中艾列斯对不朽的爱与真理的追求。小说包含着浓厚的抒情与哲理思辨色彩。 “永恒的新娘”的神话传说,是作家把握现实世界、透视人类处境和冲突的独特方式,表现了作者对社会问题、人生问题的热切关注和思考。他剖析着人性的善与恶,回味着爱情的涩与美。全球化时代中对生命的留恋、对人生的感悟、对命运的界定,都有着超乎常人的理解。本文试从神话与作家的创作渊源、神话在叙述结构、突出主题方面的运用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二、故土神话。造就灵感源泉

艾特玛托夫是吉尔吉斯著名作家,是在群山、草原的怀抱,吸吮着民间文化的乳汁成长的,这些也都成为作家创作的重要源泉和组成部分。艾特玛托夫对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有着强烈的依恋情结。“也许正是巍峨的群山和辽阔的草原赋予了他游牧民族特有的热情、豪放、坦诚和质朴,草原上变幻莫测的云和自由的风为他的想象插上了翅膀,吉尔吉斯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积累了丰富的民间神话传说,像血液一样不息地流淌在艾特玛托夫的艺术血脉中。”故土与神话是艾特玛托夫创作的灵感与源泉。

神话是积淀在人类意识底层的民族心理的源头,“是人民记忆的结晶,是人们生活的结晶,是用神话――幻想的方式表达的人民的哲学和历史的结晶,是人们对子孙后代的遗训”,也是作家们表现社会人生的重要手段,更是艾特玛托夫的情有独钟之物。从《白轮船》有意识地引入  “长角母鹿”的神话传说开始,几乎他以后的每部作品都有自己的神话插曲。本文所要论述的《崩塌的山岳》中  “永恒的新娘”的神话介入,更使作品具有清新隽永的艺术魅力。作家对神话有自己的真知灼见,“过去时代的神话都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不应该忘记它。神化传说引入小说,可以加深作品的内涵,拓宽小说的意境,变成小说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生活的具体情境融入神话,神话与现实交叉,在神话历史的背景之上,现实表现得更鲜明。因此艾特玛托夫认为:“应当利用这些过去的精神财富,以便更好地理解我们当今的世界。”

三、美丽神话。演绎多彩结构

“永恒的新娘”既是小说的副标题,又是一个美丽的神话,巧妙地融于作品之中,彰显着独特的行文方式。

“永恒的新娘”的神话是小说里阿尔森故乡山区的民间传说:在吉尔吉斯大山里,有位胆量出众、骑术非凡的青年猎手,他即将成为部落首领,同时也获得了当地最美丽的女子成为自己的新娘。情侣在婚礼前举行赛马仪式后,却遭到某些妒忌者的暗算。他们暗中绑架了新娘,并散布新娘与所谓原先的情人逃往城市的谎言。中计的新郎又气又恨,独自离家,消失在大山深处。那个青年猎手再没回来。新娘趁坏蛋抓她渡河时挣脱,成功脱险,可她回到原先与新郎分手的地方,却找不到她的心上人了。从此,她也消失在大山里了,只有她的呼唤和哭泣的声音,从山岭深处传来。

神话“永恒的新娘”在小说中反复提及,或出现于人物的对话中,或提示于人物及动物命运的发展中,不仅从哲理高度关注人的品德,而且也使小说的故事情节得以强化。现就神话“永恒的新娘”在小说中所起的结构作用进行了如下分析:

1、现实与神话映衬,推动情节发展

“永恒的新娘”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为阿尔森情感的经历做了很好的铺垫与映衬。

小说的主人公阿尔森・萨曼钦,是个著名的记者,对经典音乐颇有造诣。曾与自己的爱人、美丽的天才女歌剧演员艾丹娜共同筹划排一场歌剧――《永恒的新娘》。阿尔森首次提及“永恒的新娘”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爱也在一个优美的神话映衬下,情真意切,同时也成了他们不幸的预言。爱人艾丹娜被通俗音乐人“绑架”了,犹如“永恒的新娘”被穷凶极恶的同乡绑架一样。凄美的神话故事也演绎了他们爱的悲剧。

阿尔森在与阿拉伯石油大亨提及此神话时,阿拉伯大亨也真诚地同情“永恒的新娘”的悲惨遭遇,认为悲剧的根源在于人类自古以来便有的嫉妒与仇恨。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由于自己的贪婪,围猎珍稀的箭雪豹,惟利是图的乡民正在酝酿一场可怕的绑架案。作者借助神话传说的光焰,审视今天的生活,告诫由于嫉妒和贪婪而失去理性的人们:风平浪静的表面正潜伏危机,神话中的阴谋即将重演。

可见,作品中神话传说的融入,不仅曲折地推动了情节的开展,富有浓厚的抒情意味,丰富了文章的意蕴,也使作品饱含哲理而独具特色。

2、神话融于现实,虚实相融相生

神话是作家对人类及动物未来命运进行诠释的一种道德价值模式。神话来源于现实,现实演绎着神话,神话与现实非平行关系,而是以彼此渗透的方式交融于一体。作品中“永恒的新娘”的神话重新回到世间,若即若离若隐若现,虚实相融相生。

栖息在天山绝顶处的箭雪豹曾经高傲、刚猛、威风凛凛,如今在同族的生存竞争中,却逐渐落了下风。它哪里知道,一场以赢利为目的围猎珍稀动物的商业狩猎活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一些人正利用发达的信息技术,先进的卫星通讯设备,谋划着要在“永恒的新娘”居住的地方进行一项活动――猎杀箭雪豹。箭雪豹隐约地感到一丝不安,但更使箭雪豹隐隐不安的是远处传来的人的呼喊声。声音从哪儿来的呀?箭雪豹哪里知道,这是在附近大山游荡的永恒的新娘来了,就是她。“‘你在哪儿?你在哪儿?你答应啊,这是我――‘永恒的新娘’,是我在呼唤你,我跟着你跑,你在哪儿?你在哪儿呀?’这一次‘永恒的新娘’哭了,一边,一边哭诉:‘噢,噢,现在怎么办?怎么办啊?怎么办?噢,噢,现在怎么办?怎么办啊?’她这么怕的是什么呀?她似乎知道了什么。箭雪豹无法忍受永恒新娘的痛苦与恐惧,它站起来,沿小道往另一方向走去……”这里“永恒的新娘”不再是神话 传说中虚拟的人物,而是真实的全知全能的命运的使者,她是这深山里动物的保护神。她已预见到了周围的一切与往常的不同。这里现实融于神话,“永恒的新娘”的到来预示着箭雪豹有可怕的灾难临头了,而提前发出警告。

艾列斯与阿尔森在驱车前往美丽的峡谷时,提及“永恒的新娘”的传说,只不过这次是艾列斯主动向他讲述:“你看,阿尔森,这些山山岭岭都期待着我的爱情,所以我经常来这里。要知道,我们这里,在各个村子里,有一个传说,认为那位永恒的新娘就在这些大山里游荡。”“不要说啦,艾列斯,要不我会放声大哭的!” 艾列斯在借助“永恒的新娘”的传说表白爱情,而阿尔森的反应也印证了他们共同感念于“永恒的新娘”。而此刻作家也用他的神来之笔,似乎就要见证一下他们真挚与幸福的爱情。神话中的新娘“用心感觉到了阿尔森与艾列斯的幸福,便跨越一座座山峰向他们飞来。”她听到艾列斯一边弹吉他一边吟唱,便停在山头上听。他们的爱情感动了上苍,惊动了“永恒的新娘”。这里出现了神话和现实的巧妙融和,虚的成分变成现实因素进入情节。“永恒的新娘”在深山游荡,在山民的意识里,她无处不在,俨然是命运之神。“永恒的新娘”的神话呼应现实,预告未来。但神话的悲剧色彩也为主人公以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3、遥远的神话,心灵的共鸣回应

在小说中神话不仅以原型的方式出现在人物的叙述中,而且还以变体的形式出现在人物的思想意识中,在人物的假想中复现,与人物的思想意识交相辉映,使人物的心理活动具有无限深意。

阿尔森在临死之前,在生命的最后瞬间,他听到了“永恒的新娘”的遥远的声音:“你在哪儿,你在哪儿,我的猎人?”于是,他断断续续地说:“永别了,现在咱们再也见不了面啦……” 这里神话中“永恒的新娘”与猎人的诀别同现实中阿尔森与爱人艾列斯的永诀遥相呼应,神话中“永恒的新娘”的哭诉又似乎是艾列斯的深情呼唤。为了保护箭雪豹不被灭绝,为了阻止对阿拉伯大亨的绑架勒索,为了吉尔吉斯人的长远的根本的利益,阿尔森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在制止“山岳的崩塌”中作出了自己巨大的贡献。

闻讯赶来的艾列斯面对山洞里已经冰冷的爱人,悲痛欲绝,肝肠寸断。此时从遥远的山地传来的“永恒的新娘”的呼喊声“你在哪儿,你在哪儿,答应啊,我的猎人?”就如同艾列斯的心声,也是艾列斯的凄凉呼唤。神话中失去猎人的新娘与现实中失去阿尔森的艾列斯产生了一种心灵的共鸣。爱人的逝去,极大的痛楚,心灵的回应“我听见啦,听见你啦,‘永恒的新娘’现在我同你一样啦”一遍一遍地回旋在艾列斯的头脑中。

作者用艾列斯回应神话“永恒的新娘”,也用神话“永恒的新娘”的遭遇来衬托艾列斯的悲剧命运。神话中的新娘是远古时代悲剧的牺牲品,艾列斯则是全球化时代的牺牲品。心爱的人为保护箭雪豹、维护生态平衡而捐躯,自己已永远地失去了他,成了现代版的不幸的“永恒的新娘”。作者借助神话传说的光焰,审视今天的生活,揭示人类生存环境遭遇全球化经济趋势侵凌的忧思。神话故事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不断融入,引人联想,启人退思。这样神话与现实的巧妙结合,既增加了作品的力度和深度,又增强了小说的哲理性。

四、折射现实。凸显深化主题

第8篇:感人的爱情故事小说范文

Excerpts1)

It was on Sunday week in the evening, when he was lying in the orchard listening to a blackbird and composing a love poem, that he heard the gate swing to, and saw the girl come running among the trees, with the red—cheeked, stolid2) Joe3) in swift pursuit. About twenty yards away the chase ended, and the two stood fronting each other, not noticing the stranger in the grass—the boy pressing on, the girl fending him off. Ashurst4) could see her face, angry, disturbed; and the youth’s—who would have thought that red—faced yokel5) could look so distraught6)! And painfully affected by that sight, he jumped up. They saw him then. Megan7) dropped her hands, and shrank behind a tree trunk; the boy gave an angry grunt, rushed at the bank, scrambled over and vanished. Ashurst went slowly up to her. She was standing quite still, biting her lip—very pretty, with her fine, dark hair blown loose about her face, and her eyes cast down.

“I beg your pardon,” he said.

She gave him one upward look, from eyes much dilated8); then, catching her breath, turned away. Ashurst followed.

“Megan!”

But she went on; and taking hold of her arm, he turned her gently round to him.

“Stop and speak to me.”

“Why do you beg my pardon? It is not to me you should do that.”

“Well, then, to Joe.”

“How dare he come after me?”

“In love with you, I suppose.”

She stamped her foot.

Ashurst uttered a short laugh. “Would you like me to punch his head?”

She cried with sudden passion:

第9篇:感人的爱情故事小说范文

[关键词]成人童话;颠覆;幻想;惊艳;沉重;童心

“所有的大人都是孩子,可惜,只有很少的一些大人记得这一点。”

――安东尼・德・圣埃克絮佩里,《小王子》

早在1917年,两部格林童话《白雪公主》和《汉斯和格丽泰》被拍成无声电影,人们已经表现出将童话故事影像化的需要。而将童话故事与电影结合不仅仅是孩子的愿望,成年观众也不满足于和孩子分享儿童童话电影,而是要求属于自己的童话电影――成人童话电影应运而生。

成人童话电影具有明显的后现代特点,最大可能地颠覆传统童话。同时创意、想象力成为最为看重的部分,商业目的和先锋精神在此寻求尽可能完美的统一。不断发达的技术手段,让影人们造梦的能力愈发高超,一方面从前只存于想象中的童话世界被完美再现,另一方面更新奇绚烂的新童话影象也在不断被创造着。区别于现实题材电影和儿童童话电影,成人童话电影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元素和价值构成。

1.颠覆

俄罗斯学者普罗普从民间故事入手,研究人类生存状态。经过对大量俄罗斯童话的分析推出一个言简意赅的“定律”:童话包括七种角色六个叙事单元。这七种“角色”或“行动范围”是:反面角色[agresseur]、为主角提供某件东西者[donateur]、辅助者[auxiliaire]、公主或被追求的人[princesse ou personnagerecherché]、派主角出去历险者[mandateur]、主角[héro]与假主角[faux héro。这七种角色又各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行动范围,例如,辅助者行动范围包括:帮助主角从此地到彼地;补救主角所遭遇的恶行陷阱,或弥补其不足之处;在追捕过程中救援主角;完成艰辛的任务;显示主角的身份等五种功能。六个叙事单元是:准备、纠纷、转移、对抗、归来、接受(赏赐)。

现代成人童话电影的颠覆,即用成人喜闻乐见的部分替换传统童话的原始要素。颠覆之道在于用现代方式讲述古代故事,并在此基础上将多种元素整合在一起。例如《格林兄弟》将《格林童话》的作者演绎成一对江湖骗子,对历史人物的立场进行解构,大大颠覆了传统思维。导演特里・吉列姆把原著中许多元素溶解进情节中:提着篮子看外婆的小红帽,吃掉巫婆糖果屋的汉斯与格莱泰兄妹等等,甚至还加入取自欧洲其它地区民间传说人物,如莫尼卡・贝鲁奇扮演的女王就源于匈牙利著名的“浴血伯爵夫人”(Bathory)等等,且这些人物都被赋予新的含义和形象。2005年上映的德国童话《七个小矮人》(7 Zwerge)中这种意图更加明显:影片中现代人的对白、举止、衣食住行比比皆是,小矮人的家是“伤心男人俱乐部”,而白雪公主的玩具是芭比娃娃……

以现世思维置换前人叙事,赋予童话时代气息和新鲜感,特别是看到儿时熟悉的童话场景得到另类诠释,人们会产生一种和新奇感,在古老的童话森林之中游走着的,是现代式幻想。

以《怪物史莱克》为例:传统童话爱情讲述翩翩白马王子拯救受难公主的故事,《怪物史莱克》却安排一只绿怪物担任“白马王子”的角色,小红帽是送外卖的服务生,狼外婆读休闲杂志吃斋念佛,皮诺曹居然穿了蕾丝边内裤――童话经典形象成了异装癖者。《史莱克》式的颠覆虽然在原本无邪的童话世界注入成人笑料,但人们因其轻松俏皮和真挚的感情而欣然接受。颠覆后的童话故事依然包含神秘世界、英雄式冒险、坏人终究一败涂地、公主王子浪漫爱情故事等元素,并保留“王子公主从此快乐生活”的美好结局。所以成人童话往往颠覆的只是形式,借用童话来表现美好人格和愿望的内质并未改变。

2.幻想

童话电影的活力和魅力源于无拘无束的幻想,幻想也恰是成年人意识中普遍缺失的成分。基于此,成人童话电影借助幻想的翅膀吸引着成年观众。

导演特里・吉列姆以奇思诡异著称,《时光大盗》(Time Bandits,1981)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故事主人公凯文的衣橱里存在通往时光隧道的入口,六个从上帝那里偷来“时空地图”的矮人,把早已厌倦父母唠叨的凯文,带上时空之旅。旅途中主人公与特洛伊战场上的雅典王阿加曼农、横扫欧洲的法兰西皇帝拿破仑、绿林英雄罗宾汉等一一邂逅。科幻色彩的时空旅行,加上宗教传说和历史事件人物,“拼接”手法运用自如,虽然故事上仍离不开六个叙事单元,却加入了超大容量的幻想内容,使影片并非成为一个简单游记故事,而以梦一般绮丽的影像传达深刻的内涵。

幻想还在于独辟蹊径,成人童话电影惯于走另类路线。法国导演马克・卡洛与让・皮埃尔・热内合导的《黑店狂想曲》(Delicatessen,1991)就在想象力上刀走偏锋,达到惊人效果而成为典范作品。影片以黑、昏黄为色彩基调,使锈蚀和潮湿的破败感扑面而来,情节延续这种阴暗基调:在环境严重污染、资源极度匮乏的未来世界,食物成为首要问题。一座阴森的公寓中凶恶屠夫主宰全楼人的生命,人们心照不宣地分食人肉甚至是亲人。但影片整体气氛却处理得外紧内松,对血腥场面的渲染也极为控制,人物形象夸张而富有喜剧色彩。影片虽未偏离正定压邪、爱情主题的童话路线,但却用想象力重构一个前所未有的舞台空间。这个怪诞的童话也符合了成人的观影需求――商业看点,搞怪噱头,对人类社会生存状态的忧思,对极端环境下人性的拷问,以及古老的英雄救美情结。这就是后现代时期的成人童话。

3.惊艳

成人童话电影的惊艳包括两方面:视觉效果上的惊世骇俗和心灵撞击带来的美不胜收。

成人童话电影提供梦游仙境般诡异惊艳的观影体验。蒂姆・波顿是个中翘楚,其电影作品深具不言自明的锐利影像风格。他为黑色英雄《蝙蝠侠》注入哥特元素,让夜幕的颜色成为影片最惹眼的色调,给予“剪刀手爱德华》中的约翰尼・德普一双剪刀的手,配以零乱的长发,惨白的脸孔,阴暗的眼圈,阴柔无邪的眼神,漆黑的连体皮衣,以及巧夺天工的冰雕与园艺,充溢着无私的爱与宽容的内心,成就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浪漫童话爱情;《断头谷》中,油画背景室内拍摄与真实外景素材相结合,使影片的氛围几近完美,当无头骑士从树洞里呼啸而出挥动利刃砍掉人头时,惊惧中包含凄美;《查理的巧克力工厂》充满奇情怪景,令观众眼见为实的看到原小说中流淌着巧克力河的工厂;《僵尸新娘》则让枯骨新娘讲述纯净而诡谲的爱情故事。

无论童话发生的仙境如何奇幻,感人至深的真情都必不可少。感人才会惊艳。迪斯尼出品的《美人鱼》,将安徒生原著中小美人鱼为了爱情放弃一切,最后在肉体剧痛和心灵凄苦中化为泡沫的情节变得轻松娱乐,最后大团圆收场的改编版本并不是符合观众 本质需求的成人童话。假如《剪刀手爱德华》的主人公没有悲剧性的另类苦情,就只是一个扮相恐怖的人造生命。一个在孤独中长大善良灵巧的男孩,渴望别人的关怀与爱却因一双剪刀怪手无法与别人接触,当他终于遭遇爱情,这种缺憾就成为撕心裂肺的痛,成就影片最终的:女孩试图与爱德华相拥作别也是不能够。悲剧的命运,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和净化。用简单到直白的童话故事将成年人深深感动――这样的电影无疑也是伟大的。

4.沉重

童话并不就意味轻松。如捷克超现实主义导演扬・史云梅耶地影片《爱丽丝漫游奇境》采用真人与逐个拍摄动画相结合的手法,使原小说中所有角色得以真实再现:肚里塞着木屑胸口装着拉锁的白兔,戴着假牙的长袜子毛毛虫,生着骷髅头的鸟,表情可怖的玩偶,装满钉子的蜜饯罐头等等,尽管影片几乎滴水不漏地复制了原著,受众的观影感觉与阅读原著的状态却迥若天地,观众不仅无法再体验阅读童话小说时的轻松愉悦,还会产生一种恐慌感:对物化社会的恐惧和对人间荒诞性的体会。史云梅耶的童话电影近作《树婴》(2000年)更是剥去了童话美丽的表皮。影片的故事源于捷克民间故事,是一个纯正的童话故事。一对不能生育的夫妇收养一个树根做成的孩子,孩子胃口很大怎么也吃不饱,把妈妈爸爸都吃了,出去找东西吃。吃了牧羊人和一群羊,一个姑娘和一车苜蓿,一个赶车人和马……最后吃了老太太种的卷心菜,老太太生气地把他打死了。电影将这个故事放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表现出人类和童话所隐藏着的本性:血腥,粗蛮甚至没有人性。只知吞噬的树婴象征着人类最基本的欲望:食欲。其实在经典童话中也不乏猎人剖开大灰狼的肚子将小红帽和外婆救出、灰姑娘的姐姐们削足适履等惨烈的场面。史云梅耶成功地将对此的理解融入到对童话故事的超现实解构中,从而给人们看到血淋淋的欲望的真实面目。

经典意义上的童话往往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且虚构一些诸如青蛙、天鹅的意象。成人童话里的人物则常常是一个普通人,在挫折、琐碎中辗转,并怀有廉价的梦想。如《麦兜的故事》里的麦兜是一个智商不高,单纯善良,卑微平庸,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他的人生故事也很平常,上学、工作、希望、失望一一经历。因为妈妈没钱给他买金鱼,于是他把一粒金鱼蛋放在果酱瓶里,每天换水、清洁、晒太阳,妈妈为了实现他去马尔代夫的梦想,带他坐缆车在中环至尖沙咀转了一圈。麦兜总会知道,金鱼蛋孵不出金鱼,而那天早上他去的“蓝天白云、椰林树影、水清沙幻”的地方其实也只是山顶公园。

童话不再是天真烂漫的代名词,在伤感、焦灼、哀愁、寂寞的背后,成人童话电影演绎一种沉重的美好、淡淡的温情、平和的渴望以及生存的艰难。

5.童心

成人童话电影还在于以童心去发现美丽生活,并以此抓住人们柔软的内心。

《天使艾美丽》作为一部清新出色的童话电影,讲述活泼美丽巴黎少女的快乐生活。影片将导演让一皮埃尔・热内的奇思妙想发扬光大,片中每个角落都是暖暖的,从教堂屋顶直到排水沟的激流,所有的暖意都来源于艾美丽纯真的笑脸和无邪的童心。以童心看待生活,在细微处发现一直都在的幸福。再如蒂姆・波顿的《大鱼》,影片在现实与童话之间徘徊,父亲一次次讲着童话,似乎那里才是他的世界,父子情被作为一条暗线埋在父亲一生经历是否属实的悬疑下。面对大病垂危的父亲,真情让儿子终于学会了理解。片尾所有童话里的人物都来参加父亲的葬礼,父亲微笑着和大家告别化作一条大鱼跃入水中。虚与实得以统一。导演试图表达,每个人心中都应给“大鱼”留下畅游的空间,生活不是童话,但成人童话电影用童心赋予影片特别的意蕴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