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学理论基础范文

中医学理论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学理论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医学理论基础

第1篇:中医学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中医学;藏医学;比较

【中图分类号】R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401-02

1.中医学和藏医学病因病机理论的比较

病因的概念,主要是指发病的原因,即足以破坏人体内部,以及人体和外部环境之间相对平衡状态的各种有害因素,统称之为邪气。中医、藏医对病因的认识基本相同,认为它不是单纯孤立地研究致病因素的性质,而是重视这些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状况,即是除了研究病人发病时可能存在的外界条件因素外,主要则是以正气与致病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各种病理表现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来推究原因,这种辨别病证、探求病因的方法,称之为“辨证求因”,并强调正气的重要作用和阴阳平衡的重要性。“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气所凑,其气必虚”;“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中医关于病因的分类,根据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主要分为外感病因(外因)和内伤病因(内因),此外还有劳倦、饮食不节等不内外因。外感病因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象变化,中医学称之为“六气”,这本是自然界中阴阳消长变化在气候中的客观表现。但是,当气候发生急剧异常变化或节令与气候脱节(即所谓“至而未至”、“未至而至”),超越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由于某种原因而使人体抗病能力下降,不能适应改变的气候时,则“六气”便成为致病因素,称之为“六”。疫疠,是自然界中一类具有较强致病作用,并且有一定传染性的病邪,多从口鼻而侵犯人体,其致病特点是发病急骤,易于传染流行,症状相似,病情严重。内伤病因是七情及饮食、劳倦等因素。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内伤是致病因素。七情太过,可伤及五脏,即过喜伤心、大怒伤肝、过思伤脾、过悲伤肺、过恐伤肾,而主要是导致脏腑气机的功能紊乱,即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饮食失宜包括饥饱无度、饮食不洁与饮食偏嗜等,以及长时问的过度劳累,过度安逸,完全不劳动、不运动,也能成为致病因素而使人发病。

藏医学认为引起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称病因。人体在健康状态下,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一~ 三因素(龙、赤巴、培根)、七精华(饮微、血、肉、脂肪、骨、骨髓和)、三秽物(大便、小便和汗液)及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人体与外界之间维持着一定的常量,其性能和作用不发生变化,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失衡),便导致疾病发生。病因分类可归结于内因和外缘(外因)两大方面。内部病因分为龙病、赤巴病、培根病三种。龙、赤巴和培根这三种人体固有的基本物质在外因的影响下发生偏盛偏衰,失去原来的平衡,则变成致病的因素被称为三邪(三大内因),三邪在反常时令、饮食、行为起居及鬼崇(不明原因,四大外因)等干扰下产生龙病、赤巴病和培根病。故中医学和藏医学在发病学及病因学上具有显著的不同。

2.中医学和藏医学辨证论治原则的比较

辨证论治是中医、藏医学分析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对疾病的一种独特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又称辨证施治。其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

辨证即是认证、识证的过程。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应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所谓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两部分。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论治的效果去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中医和传统藏医思想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是指导中、藏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中、藏医学都以辨证论治作为其确定基本诊疗的原则。

3.中医学和藏医学诊断方法的比较

望、闻、问、切是中医、藏医学重要的诊察方法和手段,望、闻、问诊可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求全面地了解病情,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切诊亦名脉诊,是医师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脉动应指的形象,通过四诊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性质(寒热)、部位(脏腑)、深浅(表里)、正邪的关系及病情的吉凶。切诊的部位相同,以高骨为标志(桡骨茎突),其稍微内方的部位为关,关前(腕端)为寸,关后(肘端)为尺,两手各有寸、关、尺,共六部脉,分候脏腑之气。藏医脉诊称冲、甘、恰,分别和寸、关、尺相对应,而藏脉又分上角和下角,上角为阳,下角为阴,故分十二部脉分别候诊脏腑之气。所以,中、藏医学诊断方法基本相同,但是其各自名称术语有所不同。

4.中医学和藏医学治疗手段的比较

饮食和起居的要求基本相同。提倡饮食清淡,进食易消化的食物;还注意忌口,如寒证不易吃冷凉的食物,热证不吃性温的食物。对起居环境的要求也是如此,寒证易保持温暖勿受凉等。

药物种类基本相同。中药、藏药都是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质等,产地不同,药性各异。药物性味如寒热温凉等相同;炮制目的和方法基本相同,目的是降低和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转变药物的性能,增加药物的疗效;炮制方法也基本相同,包括筛、簸、刮、去核、洗、漂、熬、膏、劈、碾、飞、炒、炒烫、煅及制等;剂型相同,一般丸剂较多,还有汤剂、散剂、膏剂、丹剂、片剂与药酒等。

配方原则基本相同。根据辨证选择药物,可以是单方,但多数都是复方,少则数味多则十几味或几十味药物配在一起使用。此外,中医是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结合在一起,并且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问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与相反;藏医药学认为,在进行制剂的组方配伍时,疾病属性和药物属性是首先要考虑的两个核心,在正确判断疾病之寒热、部位、与其他关联器官的关系和系统状态等的基础上,还要考虑相对应的药物之寒热学说以及个药的性味、功能及消化后性味三种因素。

外治法基本相同。有放血疗法、按摩、擦身、火灸与艾灸、拔罐、敷(热敷与冷敷)烫、药熏、穿刺及药水浴等多种方法。

参考文献

第2篇:中医学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医学论文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2.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 x±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3.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4.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05(或P<0.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的意义,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的差别;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χ2=4.68,F=6.79等),应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0238);当涉及到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置信区间。

第3篇:中医学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临床思维;培养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62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75-01

中医基础理论的授课对象是刚刚迈入大学校园的一年级新生,对于这些新生来说,中医学是一门晦涩难懂的学科。而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带领学生迈入培养学生中医特有的思维方式的基础学科,是其他中医学科的基础[1]。因为中医学是一门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法的学科,其与各学科之间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对于是否能学好全部中医课程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临床思维是医生在医疗过程中运用思维工具对患者和病证进行分析判断并最终形成判断决策,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与治疗规律的思维活动过程[2]。目前的毕业生普遍存在中医辨证能力较差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在课程的学习当中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没有跟上,要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应该从中医基础理论这门基础课程开始[3]。

1临床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现在的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即使达到了这个目标,学生也无法很好的为后几年的学习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因为中医学临床思维的方法这个必须要重视的环节被忽视了。这门课是面对刚入学的新生的,而这些新生还习惯于逻辑性思维,感性认识事物,通过记忆和背诵来积累知识。中医学的思维是思辨性思维,理性认知事物,通过思考来积累知识[4]。这种思维方式的变化会让新生无所适从,造成学习时困惑较多,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2中医学临床思维

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法,中医临床思维是中医思维体系的一部分,核心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5]。整体观念就是看待世界时用一种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思维方式,不仅把世界看作一个整体,还把每一个事物,每一个人都看作一个整体,而且人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不仅自身是一个整体,而且与周围世界密切相关[6]。这跟西方医学,把人体视为各个不同系统的组合来看待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辨证思维就是在面对病人时,不光着眼于病人的“病”和“症”,更重要的是分析清楚当时病人的“证”。在中医的理论指导之下,把病人各种症状有机联系在一起并进行分类,根据中医辨证模式,对疾病现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病势做出综合性的概括,并给出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法[7]。

3临床思维的培养方式

31强化基础知识的教育要想在浩瀚的中医知识海洋中前进,扎实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这首先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要熟练的掌握,只有教师自身业务熟练,知识丰富,才能更好的给学生进行讲授[8]。在教学时,除要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外,更要运用原有知识迁移,形象生动的比喻,还要寻找到其和临床思维的契合点并加以强调。这样就能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培养起临床思维的能力。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中医临床思维最好的培养方式就是临证学习,边观察,边思考。

32多采用案例和讨论医案是最能直接反映医生临床思维的实录。通过学习案例能够贴近实际情况,有效模拟直观场景,能够克服课堂教学中从概念到概念的理论学习比较抽象的弊端,通过对案例的学习、思考和讨论能把学生代入到临床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于中医学的兴趣[9]。在对案例学习的同时,让学生结合已学的中医理论知识,通过查阅资料,自己分析案例,辨清病因、病位、病性并得出中医初步诊断、给出治法、方药、针刺、推拿,再进行课堂讨论。教师负责对学生点评与总结。通过实践能够证明,虽然其中很多内容学生并没有学习到,但通过学生查阅资料、主动学习及教师的指导和评价,学生可以对整个辨证论治过程进行学习和理解,这种学习方式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中医、深入思考中医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

33多临床见习中医学是实践性非常强,单纯理论学习并不能让学生对学科有一个全面充分的理解。应该让学生早一点临床见习机会,多一些临床经验。在见习之前,教师应对病例有所选择,虽然多接触不同病例有利于学生开阔见识,增加知识面,但是选择病情简单但又能突出体现某一中医理论的病例更加能够符合大一学生的知识特点,并能够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0]。让学生实地感受医院的诊疗氛围,自己动手收集病人的四诊信息,亲身参与辨证施治过程的讨论与决策能够让其对中医诊疗全过程留下深刻印象,建立并巩固中医临床思维。

新生入学后,就要培养,不断建立中医思维的方式,掌握辨证思维、整体思维等中医独特思维方式。当然,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在平日的授课和实际训练当中经常加以引导。另外,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掌握密切相关,要想学好中医,需要广博的人文哲学知识,这是建立中医临床思维的基础。传统文化的熏陶对提高中医感悟能力大有裨益。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对建立中医临床思维也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聂娅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临床思维的培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04(72):134

[2]周立美,刘艳娇中医临床思维研究之现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1(11):1291-1294

[3]刘玉良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中医思维、兴趣和信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9(03):19-20

[4]韩善夯,朱蓓蓓加强实习生中医内科学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南方医学教育,2008,12(04):25-26

[5]朱玲玲中医内科学实习带教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南方医学教育,2006,09(03):33-34

[6]魏凤琴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思维方法教学的体会[J]中医药导报,2007,04(04):112-113

[7]段安中医外科教学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02(02):132-133

[8]张新霞,詹华奎以病案为基础的学习(CBS)教学法在中医专业本科生临床思维训练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5(05):85

第4篇:中医学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变译;伦理;中国哲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变译伦理系统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9BYY114)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9Q13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胡德香,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研究、翻译批评及文化研究。杨荣广,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伦理学、翻译史。

一、引言

2018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哲学大会围绕“学以成人”(LearningtoBeHuman)主题,开展了以多元、包容、和谐为目标的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以全球化语境下多元复杂的生活世界为背景,就如何处理现实世界中“以文化与民族之间的利益和价值冲突为基本底色”①的各种关系提供了丰富思考,体现出高度的哲学反思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下,一切研究说到底是对人的研究,即便是高度科学化、技术化的病毒研究,也离不开对人的考量,揭开技术面纱,其背后潜藏的也是人的管理和智慧,依靠的也是人性的力量。科学技术尚且存在伦理价值问题,更何况与人类生活世界密切相关的翻译实践。因此,从哲学视角反思翻译当中的伦理问题就显得非常迫切而意义非凡了。

如果文明之间的交往注定是合作接纳与冲突相克共生的话,作为沟通桥梁的翻译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和自我与他者的关系问题。“伦理”的本意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伦理学”是研究“行为准则和人与人之间的义务的学说”(见《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896页)。翻译在本质上涉及的也是以文本和语言为介质的人与人关系,各种关系最终体现为译者决策中所需要考虑的面向各个翻译主体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如何处理翻译中的各种关系,也就成了翻译伦理关注的问题。中国哲学所主张的道德观念、行事准则、为人态度以及教育原则等,对翻译伦理研究颇有启迪。本文结合近年翻译界对伦理和译者行为的研究,拟从变译基本概念出发,运用传统儒道哲学及《论语》《道德经》等关于伦理的经典观点,从跨学科视角探讨变译的伦理基础、价值属性、多元功能等多方面问题。

二、何为变译伦理?

首先,什么是变译?变译由中国学者黄忠廉提出,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仿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黄忠廉19)。变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行为一直客观存在,变译理论作为对变译现象的理性思考从其诞生之日起也始终在翻译理论史的長河中时时闪现,并在当下翻译市场化和职业化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深化发展。然而,现有研究多基于变译过程分析,描述译者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缺乏对变译行为价值合理性的考量,而变译的核心理论,只有究其哲学及精神基础,方可得出该理论的核心价值取向与思想轨迹。有鉴于此,本文将围绕变译的特点,探讨变译伦理的本质属性、规范及内在理路等。凡事皆有理据,变译的理据除了语言学、翻译学等理论支撑外,还在于其背后的社会伦理或心理基础。要谈变译伦理,需从翻译伦理说起。

英文的translationethics译成汉语是“翻译伦理”,意思是关于何为“好/善”的翻译的观念、信仰和规则。正因为此,切斯特曼(AndrewChesterman)(443)指出“翻译伦理就是一系列大家接受的关于应该如何翻译的原则,以及由此产生的关于译文应该如何规范的问题”。换言之,对翻译伦理的探讨需要研究翻译活动的一系列思想源泉、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从翻译过程或文本出发,探讨译者所遵循的原则、策略和方法,由此得出翻译活动的一些标准和规范,并以此为准绳对其他翻译进行评价和判断。比如译文应该忠实于什么?原文及作者?还是译文与读者?抑或委托人?赞助人?当不同文化差异导致冲突的时候,译文应该忠实于谁?等等,类似这些问题的回答都关乎译者的意识形态或思想观念。

中国传统哲学的道家和儒家思想对人伦关系的阐述主要围绕的就是人生、人性与人心。《道德经》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原因就在于它们的存在不是为了自己。同理,翻译能够亘古不变,是因为其目的不是为了译文本身,而是为了原文生命的延续,从这一点上看,西方本雅明的翻译本质与道家思想殊途同归,即认为翻译是为了让“原作的生命之花在译作中得到最繁盛的开放”(胡德香70),使原作获得新的生命。而如何让翻译之生命延续,则取决于人,即译者。《论语》有言:“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孔子教给我们观察人的方法,不仅看其行为和表面,还要看其动机与居心,看其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如此“其人之人格与心地,将无遁形”(钱穆33)。“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老子认为的崇高道德就是遵循道。所谓道者,即为人心,此处的人心不过是种种记忆思想之集合,是译者掌握的全部精神世界。儒学大师梁簌溟认为,“凡是一个伦理学派或一个伦理思想家,都有他的一种心理学为其基础”(梁簌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7),钱穆也说“一切人文演进,皆由这个心发源。”在钱穆的世界里,“文化即是人生”,“研究文化则是一种哲学”(朱人求12)人文研究离不开对人心的研究,这个心即是精神。变译伦理所包含的人心即是由翻译活动参与者,包括译者、出版者、读者、评论者等构成的全部精神。

由此可见,翻译伦理也是翻译心理,是探究“翻译行为的源泉究竟是什么”这一命题,反映的是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人与世界的关系。作为翻译伦理子系统的变译伦理,其基础就是变译心理,也就是如何处理变译中的各种关系。

汉语当中对“伦理”一词的理解,与“道德”通常并列使用,几乎等同于道德。《现代汉语词典》“道德”的解释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见《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281页),按中国传统哲学观念,“道德”意为社会中“能以彼此相安共处的一种路道”,此“路道取得公认和共信便成为当时当地的礼俗。凡行事合于礼俗,就为其社会所崇奖而称之为道德;反之,则认为不道德而受排斥”(梁簌溟,《人心与人生》202)。借用到翻译中来,就是译者按照一定准则通过一定的方法,对文本进行改变以期合乎读者的阅读习惯或审美要求。变译伦理的核心就在于,变译行为是否合乎社会的礼俗或准则,而社会礼俗准则的关键则在人心。

翻译之变是不可避免的现实,但是因何而变与如何变通则取决于译者的心理。这一点与西方学者的思想也不谋而合。切斯特曼强调伦理问题即是译者的责任心问题,认为译者的忠诚既不是针对原语文化,也不是译入语文化,而是跨文化交流涉及到的各方,一旦决定接受翻译项目,或承诺出版某种译作,译者就应该保证实现跨文化关系中稳定的互利互惠关系(Chesterman167-168)。简言之,译者伦理是对整个翻译职业而言,忠诚的是某种超越文本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译者所付出的努力与翻译结果产生的价值是成正比的,而译作的价值除去直接的经济收益,最终就是其对跨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对双方利益以及为增进社会幸福做出的贡献。

从这个角度说,判断译者翻译行为是否合乎伦理的标准不在于是否忠实于文本,而在于译者的翻译行为是否能够增进跨文化交际双方的整体利益。

三、中国哲学视角之变译伦理内涵

国学大师辜鸿铭认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个特征就是“精深、博大和淳朴(depth,broadnessandsimplicity)”,“中国人是用心生活的人(theylivewhollyalifeoftheheart)”,“中国语言也是用心的语言(alanguageoftheheart)”(辜鸿铭6-14)。哲学家冯友兰认为,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是哲学的而不是宗教的,“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合的”(冯友兰3-5)。《论语》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奠定了儒家为人行事的基本准则,即注重仁德,讲究忠信。

一切行为皆离不开人的心理活动。梁簌溟指出人类社会的心理学基础不在理智、不在本能,而在人心,人心与人类生命是统一的,“要从生活来看生命,来说生命,而离开人的种种活动表现又无生活可言;这些活动表现于外的,总不过一则是偏动的本能,二则是偏静的理智罢了”(梁簌溟《人心与人生》13)。该见解用于解释翻译中的变译及其背后的原因是非常恰当的,变译伦理也在人心。翻译取决于译者心,翻译伦理就是对译者的心理研究,译者的心,不过是种种关于翻译的记忆和思想之集合。

既然人心存在偏动的本能,译者在翻译的时候自然会做出调整变动,然而,偏静的理智又告诉人们必须遵循原文,忠实于作者,这一动一静之间的拉锯,构成了译文的面貌。很难说哪个译者或译作完全保留了原文、完全忠实于作者,即便主观上愿意如此,在客观实践中也可能是另外做法。此种现象在古今中外的翻译实践中可谓数见不鲜。严复首推的信达雅,其中心点是对原文的忠实。然而,他自己的翻译却是“不忠实”的,这一点他本人也承认“取便发挥,实非正法”且告诫读者不要向他学习,“勿以是书为口实也”(严复136)。此处无意分析严复作出这种选择的原因和动机及其翻译的好坏,只欲说明译者心理与行为上的矛盾。类似的译者不计其数。林纾虽然宣称自己的翻譯之讹,原因“均出不知”,不懂原文,错在助手,而实际他是“明知故犯”,“手痒难熬”,随意发挥之处不胜枚举。像他那样“把翻译变成借体寄生的、东鳞西爪的写作的人在各国翻译史上都找得到例子”(钱钟书87)。这些现象与中国哲学的理想人格“内圣外王”十分吻合。中国哲学的精神既是入世,也是出世的,人们在日常行为中努力做到“入世”,注重社会和人伦道德;但心灵上追求的是“出世”的超越境界(冯友兰6-8)。落到翻译上,就是对忠实心向往之,而行动上的变译则属社会需要和人伦道德作用的结果。

根据儒道哲学对文化、人生及人心的论点,可以得出对变译伦理的认识:首先,变译伦理是一种哲学理念与存在,是植根于“道法自然”的传统中国精神。老子所言“反者道之动”说明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物极必反,事物不会朝着一个方向发展。翻译当中的转化与改变是客观规律,也是道的作用。不仅译者面对原文时要变,成品之后的译文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需要改变,这也是为什么每隔数年就需修订或重译的原因。“变以致用”是变译伦理的价值诉求。众所周知,翻译中的绝对忠实既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做到。同时,也不存在绝对脱离原文的流畅译文。正因有了各种变通,才使林纾那样的翻译“起一些抗腐作用,林译因此而可以免于全被淘汰”(钱钟书89)。傅雷的译作几乎全都经过反复多次的修改,因为“十八世纪人士的谈话,与现代的中国话往往格调不合,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要把原作神味与中文的流利漂亮结合,绝不是一蹴即成的事”(傅雷47)。由此可见,变者,译之所倚也。

其次,变译伦理是一套关于译者之心的哲学理念与存在,是超越一般策略、方法、准则、规范等的学说,而非具体针对某些作品、某个译者,甚至某一类型的翻译。译者之心是超越个体、本质上存在的共通共有的东西,因为种种的记忆思想,都需依赖或运用语言文字而完成。语言文字不是某社团和个人私有的,人心也有一定共性而非个人所私有。任何人只要掌握了社会人群里所公认且共用的那套语言文字,他便能接受社会人群里的种种记忆和思想。无论是博学的译者还是初级译者,都具备一定关于翻译的种种集体记忆和思想,从而形成了他独具个性的心理,而这些共通共有的东西就构成了我们开展翻译、审视译文、评价译者等一系列活动的价值基础。中国译者的心理本质上包涵儒道各家学说的核心价值观,如仁、义、礼、智、信,真、善、美,“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等等。这一点可以从中国历代翻译家的实践和认识中得到印证。正是这些深深植根于译者之心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记忆构成了译者之心并引导着译者的选择和决策。

第三,变译伦理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是围绕翻译中的“形”和“神”的取舍及平衡问题的探讨。因此,变译伦理既是认知,也是行为。纵观中西翻译史上对忠实通顺、直译意译、准确性可接受性的争论,都可以归结到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形神问题。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体系强调宇宙的阴阳平衡,万物周而复始,老庄哲学中涉及形神关系的论述很多,如《文子·下德》中引老子语曰:“太上养神,其次养形。”《淮南子·原道训》中说:“以神为主者,形从而利;以形为制者,神从而害。”都表示了以神为主,以形为辅,神贵于形的观念。同时也指出了形神一致,不可分割的联系②。翻译史上无论是严复的“信达雅”、马建忠的“善译”,还是林语堂的“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及至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说,都体现出中国译者意识和行为上对传统文化崇尚的美、和谐、神韵的追求。正如古人云:“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者,美之极”(罗新璋11)。这些论述中的“神韵”体现了传统哲学的“以神为主”,大多翻译实践的成功,在于深得原文之神,同时能够将原文之艺术变成译文当中的艺术。

四、哲学审美视角之变译伦理外延

《道德经》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强调心灵保持虚和静的至极笃定状态,不受外界影响,日常行为中需遵循相对恒定的伦理与准则。由此而产生的中国哲学传统有虚实相生的特点,即冯友兰所说的“为学、为道”的区别,前者指“增加积极的知识”,是“实”的一面;后者指“提高心灵的境界”,是“虚”的一面,而“哲学属于为道的范畴”(冯友兰5)。这为变译伦理奠定了认知纲领。从哲学层面来看,“变译”更多属于“为道”范畴,其意义不单是为实践做参照。同样,变译伦理命题的提出不能说仅仅是为翻译实践做评判标准,也不能以此为批评的具体依据,而是为更好地理解变译乃至翻译本质,进一步剖析译者行为事实和行为目的之间的关系,从哲学视角拓展本土翻译研究的理论价值。

变译伦理对于译者和翻译过程而言,取决于译者心;对译作阅读的读者和评论者而言,则在于读者心、论者心。人们经常会把翻译伦理与价值、好坏等概念相联系。符合一定伦理规范的被认为是好的、成功的翻译,反之则被认为是不成功甚至是坏的翻译。例如,我们在评价译作时,会冠以“某时代译者普遍拥有的价值观念”,“某原语或目的语文化所持有的观念”等说辞,翻译是一系列行为,这一系列行为可以通过其翻译策略来进行描述,策略又是一套准则规范控制的,准则规范又是从特定人群喜欢的文化基因凝聚而成的。准则规范和策略的取舍背后蕴含着价值的取舍。

《文心雕龙》所言“文辞气力,通变则久”就是指文章需变通,才能流传。翻译的功能既是传播,也离不开具体操作上的变通。历代翻译家之所以名垂千古,正是因為他们善用变译之手段,达到翻译目的的。严复的翻译追求信达雅,但若仅用他提出的信来审视他的翻译实践,不考虑时间、语境及各种关系,对翻译妄加批评,总体上是有失公允的。“严复所关注的并不是翻译本身,也不是原著,而是经由翻译输入的思想怎样可以对中国读者产生作用”(王宏志94)。严复虽“非正法”的变译是“更宏观的翻译手段”,是“特定条件下特定程度上的最具特效的方法”(黄忠廉64),可见,读者、社会现实等效用方面,包含经济性和可接受性等,都是其实践的原则取向。需从变译结果看伦理,从伦理推断翻译过程。从虚实相生来看,译者心理伦理为虚,译文效果为实,需抓大放小,必须是伦理评判加实际译文评判,不可偏废。一味的伦理关照或译文评价,都不足以反映译文的全貌。也正因为此,法国翻译理论家贝尔曼提出伦理原则和诗学原则共同作为翻译批评的原则。“虚实相生”也是我国古典美学一个极其重要的观念,经过理论家的阐述与发展,逐渐形成了“神韵”“意境”等重要思想。如果说中国哲学强调的是人心,是天人合一的整体与融合;而西方则更注重物我两分的关系。诺德及功能学派将翻译的忠实fidelity改为忠诚loyalty,其实就是将人与文本之间的关系转变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前者强调对原文的忠实,后者注重翻译目的或功能的达成。切斯特曼区分服务伦理、交际伦理两种,都包含着伦理价值的取舍,评价翻译,是看完成任务的好坏?是否达到委托人的目的?实现译文在目标语文化的功能作用?这些判断都过于具体,变译伦理总体上关注是否弘扬了一定时期一定人群认可的价值观念。

对翻译伦理的考查不能一概而论,一蹴而就,需从文化上全面分析,如对翻译原文的选择也是有价值取舍的,二十世纪以前的翻译材料多是外国传教士选择的关于宗教题材的作品或小说,不是因为其文学价值被译介,而是为其教化作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需要,加上个人趣味、意识形态的改变以及越来越多的接触机会,更多西方的文学作品被逐步翻译成汉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翻译伦理应该注重境遇性。“好”与“不好”是相对的,对翻译伦理的考察也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翻译观念、对象文本、翻译目的等作考察。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伦理本身也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进而也就为变译伦理提供了衍生的空间。

变译伦理的客观存在并不导致随意篡改原文、译无标准可循的结果。无论理解存在多少的差异,无论读者怎样发挥主动性,原文文本是存在一定意义内核的,译者必须首先培养对原文的欣赏能力、再现能力,然后才学习节译、重写、改写等技巧,再学习解构方法,挑战权威,颠覆原文。倘若译者尚未弄懂原文的核心含义,就按自己理解或想象的意思去译,若是有意为之,那不如自己原创;若硬要用创造性叛逆为自己辩解,则难免被人识破而被诟病,这一点应该是翻译人的价值共识。当然,某些译者的创造性改写或有意识误译则另当别论。

其实,西方现代心理学和社会学也想努力逐步摆脱过分强调个体与竞争特性,而更趋向靠近儒家的理想,认为理想的社会活动是“在合作基础上建立的融洽的有机体”(Bodde72-73)。这是西方学者深入研究中国思想体系后得出的结论,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二十世纪后半叶至今的翻译研究转变,更多学者转向更为广阔的历史文化领域,认为翻译“既是政治和诗学问题,也是美学与伦理问题”(Bassnet19-20);另有人指出,翻译伦理涉及到广泛的社会历史背景,其重点在于对人的研究而非文本,人是复杂的个体,很多问题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Pym6-7)。可见,无论翻译研究作何转向,对相关文本、社会背景、译者行为及心理的研究将会得到日益突出的关注,从而为变译伦理提供更为丰富的现实注脚。

五、结语

第5篇:中医学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 《电工基础》 理实一体化教学 实践 工学结合

当前许多职校教师还是只注重学生对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往往用统一的尺度、单一的方法来考核评价学生,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的现象;也有的虽然实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但由于学生不了解专业理论对交际操作的指导意义,出现了重操作轻理论的现象,若不加以改进,很难达到一体化教学的真正目的。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改革专业课教学模式,否则就无法完成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更谈不上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目前,工学结合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已受到越来越多职业学校老师的认可。我校全体电工学科的教师一起探索,不断研究,确立了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这既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又促进了我校电工电子专业的课程改革,对于改变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下面我举例说明在《电工基础》这门课的教学中我们是如何实现理实一体化的。

一、实践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增强学生的记忆

在教学中学生常常碰到的问题是概念抽象、定义难记、结论难懂。在讲解这些知识时,教师不可能用实验得出所有的概念、定义等。加上学校教学设备的限制,以及学生物理基础不牢固,一些学生对学过的概念、定义模糊不清,似懂非懂。

在讲授“电流”这一节内容,介绍导体内电流产生的条件时,学生对“电位”很难理解接受。但如果讲“水位”每位学生都会明白,我们就以“水位”作比喻来解释:家中养鱼的玻璃缸的水混浊了,缸底有不少废物,现在需要清理换水。那么我们得用一根胶管一头插在鱼缸里,另一头插在比鱼缸低的盆子上,这时只要给胶管一定的吸力,鱼缸里的水(上水位)便会向盆子处(下水位)流,“水往低处流”。但如果我们把盛废水的盆子放到与鱼缸同一水平位置上的话,鱼缸里的水是无法流到盆子处的。上水位与下水位的差值就是水位差,有水位差的两水位之间才有水流动。此时便自然引出电位差的概念:在电路上两电位之间的差值便是电位差,有电位差的两点之间就有电流产生。从而得出结论:导体内产生电流的条件是导体两端必须有电位差。在学习电容器和电容时,我们用水桶比喻电容器,学生很自然就明白了电容器的作用:储存电荷。水桶的容量由水桶决定,学生很自然也就明白了电容的物理意义。

这些直观、具体的比喻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加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客观上还起到帮助学生记忆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隐含在每个任务当中,当然,每个任务的确定都是以学生现有知识状况、教学内容的要求而定。教师布置具体任务,学生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完成任务。教师的职责是指导解决一些学生的新问题,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养成了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实践使理性的知识变得直观化,便于学生接受

在学习电动机的结构这一节内容时,以前我们对着课本上的插图,让学生记住相关的内容,学生掌握得也非常快,但过后检查发现学生忘记的很多。现在,我们向学校申请购买了几台交流电动机,上课时一律在实习室。我们一边讲解结构,一边一步一步地拆卸,这样就使理性的内容变得非常直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拆卸组装,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如今这种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喜爱。

三、工学结合拓展了学生视野,锻炼了学生技能,进一步体现了理实一体化

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具有一定操作能力的技术工人,理论知识要为实践操作服务。为了更好地做到这一点,我校积极和相关企业联系,学生定期到企业顶岗实习,使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更进一步和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锻炼了操作技能,也为学生的就业打好了一定的基础。我们先后带领学生到章丘供电公司,章丘海尔电机厂、鼓风机厂等多家企业进行了实习,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收获。实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工学结合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实效。

1.学生在校内通过专业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后,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之后到校内生产车间或校外实习基地直接参加企业生产,不但操作技能迅速提升,而且增强了质量意识、工时观念和效益观念,从而提高了适应企业生产的综合能力。

第6篇:中医学理论基础范文

关键词 迁移理论 基础会计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Learning Transfer Theory in Basic Accounting Teaching

QIN Lifen[1], WU Yan[2]

([1] Honghe University, Mengzi, Yunnan 661100;

[2] Kunming Financial and Commercial School, Mengzi, Yunnan 650023)

Abstract Basic Accounting is the foundation of accounting, their professional is strong, abstract concept, content boring, beginners can easily generate fear of hardship, teachers if we can seize the accounting and economic life of this feature will be in close contact student life experience "transfer" to Accounting teach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learned in turn "transfer" to the accounting practice, which will inevitably help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and training students' ability to solve new problems in the new environment.

Key words transfer theory; basic accounting; teaching

0 引言

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不仅存在于知识、技能的学习中,也存在于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除此之外,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也是一种迁移。

现代大学教育强调“通才”教育,以适应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所谓的“通才”并非指通晓各领域的所有知识,而是指掌握根本性的、启发性的知识,学会用迁移的思维方式,结合自己的认知结构,在遇到复杂问题时,能随机应变,快速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推广,老师讲的时间会越来越少,不可能教授给学生今后生活和工作所要用到的一切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采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 各种迁移理论的主要思想

在迁移理论的演变过程中,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理论,每种理论虽各有不足,但每种理论都能给我们促进迁移效果的正面的、积极的启示。官能形式训练说强调“训练”可以发展人的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这也应验了一句名言“重复是最好的方法”。共同要素说强调,迁移产生的条件是两种学习之间具有某些共同的要素,两者之间共同要素越多,越相似,迁移的效果就越好。概括化理论,又称作共同原理论,他在承认共同要素论的同时,强调有效的迁移是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的原理。关系理论强调,领悟新旧事物之间的关系是获得迁移的真正手段。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强调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清晰性”三个特征影响了迁移的效果。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这五种迁移理论积极启示,把它和不同学科的特点结合起来,找出影响迁移效果的因素以促进教学。

图1 认知迁移模式图

2 学习迁移理论对基础会计教学的启示

现代教育理论需要老师“为迁移而教”,学生也要 “为迁移而学”,结合基础会计课程的特征,首先,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去寻找经验与学习A之间、学习A与学习B之间的共同因素,概括出他们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并逐渐形成寻找事物之间相似性的习惯,在这一训练过程中,我们既可以顺向迁移,也可以逆向迁移,要尽可能多地促进正迁移的产生,规避负迁移形成(如图1)。值得一提的是,在关注相似性的时候也不能忽视两个学习材料的差别,这样才可能提高概念的清晰性以促进后续学习的迁移。会计知识和经济生活紧密相关,这为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迁移到学习A中提供了可能,而且,基础会计本身的知识结构及其和后续专业课程都是成体系的,有利于将学习A迁移到学习B。其次,努力提高师生的概括水平。我们所学习的会计理论,来源于经济生活,但又高于经济生活,对生活经验进行“概括”得出高度抽象化的会计学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其适应范围广,在掌握之后可以运用于解决大量的类似或同类问题,迁移效果会比较明显。再次,要提高学生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稳定性。奥苏贝尔指出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以及稳定性或清晰性会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鉴于此, 学习者可以在学习中采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温故而知新”的学习理念强化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形成广泛的迁移能力,促进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最后,强调学习主体在迁移中的能动作用,让学生树立“我要学会计,我要做会计,我能做会计”的意识,让学生能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明白要学什么,为何学,怎么学,从而能够有效激活、监控、调整、反思自己的学习和理解过程,形成知道要用何种知识,何种方法,采取何种策略去解决未来可能遇到的复杂问题的能力。

3 迁移理论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策略

3.1 从经验到新知识,将会计概念生活化

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 人的潜意识里对自己熟悉的东西会比较自信,而对自己陌生的东西总是觉得有压力和畏难情绪。基础会计是会计之基础,在学习之前,学生没有学过相关的会计专业知识,也没有接触过会计实务的工作经验,但是,会计思想、会计理念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教师应该将生活中的会计知识迁移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唤起经验知识,领会隐藏在经验背后的会计思想,并让学生知道,学会计是可以解决或者解释身边的问题的,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通过这种迁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以便将来学以致用。

生活中能迁移到会计领域里的经验比比皆是,例如,在讲解会计准则时,可以和交通规则联系在一起,驾驶员开车必须要遵守交通规则,否则就要受到交警的处罚,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会计人员做账就得遵守会计准则,否则也会受到相应的处罚,甚至会触犯法律。讲解会计账户时,让学生联想自己的银行存款账户,可能部分学生还会有存折,让他们分析存折上的结构和要素,并迁移到教学中的账户结构中来,还可以做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会计账户就好比超市里的货架,每排货架都摆放着不同的商品(会计账户时会计要素的具体分类),这些商品每天都会卖出去一些(即会计里面的减少额),也会留下一部分(及会计里面的余额),不够卖时需补货(即会计里面的增加额),这些都和账户的结构性质息息相关,将这些知识迁移到教学中来,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3.2 有机串联新旧知识,实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

通过对旧知识的理解,去学习新知识,通过学习的新知识去复习旧知识,也即“温故而知新”,而找到“故”的知识与新的知识之间共同要素,并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利将基础会计的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融会贯通,这也是在运用迁移理论中的形式训练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比如借贷记账法起源里的“借”和“贷”,记账凭证里的“借”和“贷 ”,会计账簿里的“借”和“贷”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也可采用逆向训练达到强化的目的,让学生根据会计账簿写会计分录,根据会计分录描述出经济业务,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强调学科结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的学习,这种逆向的训练有利于将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清晰性”,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

3.3 “相当于”教学方法,搭建理论与实务的桥梁

学习,从根本上来讲,是“知”与“行”的辩证统一体,知与行,其实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如何统一两者,是教师在上实践性较强课程的时候应该掌握技能。很多同学做基础会计模拟实训时总是感叹“怎么学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之所以有这样的困惑,就是因为把“知”和“行”相分离了。此时,教师可以用“相当于”将会计的学与做联系在一起,例如,告诉学生,教材上用文字描述的经济业务“相当于”会计实务之中的原始凭证;教学中的会计分录“相当于”实务中的会计凭证,教学中的“T”型账户“相当于”实务中的账页,之所以可以“相当于”就是因为他们之间存在共同的要素,并且实质相同,这样学生头脑里就会比较清晰了,有利于后续实训课程的学习,这个过程也强调了“学以致用”的思想,学生自然愿意为之而努力。

3.4 会计“实物”教学法,由感性材料到理性认识

人们认识运动的一般过程是:第一阶段的实践(获取丰富的感性材料)――认识(运用抽象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得出理性认识)――第二阶段的实践(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取得更好的实践成果) 按照这一思路,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实习单位的财会部门,了解企业的会计档案,也可以事先将往届学生的实训材料发给学生观察,增强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实物”教学法,让学生“心动,脑动,行动”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讲解原始凭证时,不妨先让每个学生写一张借条(提示学生借款对象和金额是虚拟的,以免以后引起债务纠纷,因为原始凭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保管原始凭证和保管现金同等重要),然后从学生所写的借条中挑出几张比较典型有代表性的让学生自己评判,他们自然会记住会计凭证中的原始凭证应当具有哪些基本要素,有哪些要求,有什么作用。在讲记账凭证时,可以先给学生经济业务,让学生编制会计分录,自己根据会计分录填写记账凭证,这样既加深了理解,也可以从教学过渡到实务,只有通过具体操作,才可能理解、把握和界定那些被叫做“概念”的事物。

4 结语

迁移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将学习迁移理论充分应用到课程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启发学生自主地学习和思考,还可以培养学生在多变环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挖掘经验与知识之间的关联,很好地设计促进学习迁移的教案,给学生建立一个结构严密、层次清晰、脉络清楚的知识结构,为知识的迁移奠定基础,同时避免负迁移的消极影响,并引导学生主动迁移,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第7篇:中医学理论基础范文

相关热搜:教育理论  教育理论与实践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因特网的快速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发生了重大变革。在高校里,有条件的学校开始把一些应用型课程移至机房,笔者所在的学校即是如此;条件差一点的学校至少也把普通的教室改造成了多媒体教室。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传统的粉笔和黑板等教具逐渐远离离我们。但是,课堂教学水平并不会因教学条件的改善而显著提高。经笔者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跟踪调查后发现,半数以上的高年级大学生对用PPT教学持反感态度,个别极端的学生在多媒体教室门口一看到PPT就转身离去。与此同时,很多教《计算机文化基础》等公共课的老师也在感叹计算机基础课难上,在各类院校的教学比武中也很难看到计算机老师获大奖。

为什么教学条件的改善没有带来预期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呢?教学水平的提高,虽然有赖于教学硬件设施的改善,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更新教学理念,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实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育方式,在教育教学中推行以学生为中心、寓教于学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

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简介

建构主义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被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1]。

建构主义提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建构主义不仅提出了全新的学习理论,而且也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与行为主义相反,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引导者和忠实的支持者,随之,学生也就由被动的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在建构主义教学中,教师寻求的不是学生能够重复什么,而是他们能够创造、证明和展示什么,即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计算机基础课中的应用探索

笔者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在网络机房里进行,每个学生都有一台电脑使用。教师可以监控每台学生机,教师机的桌面也可以清晰地传到每台学生机上。在这样有利的教学条件下,尝试着对课堂教学作了以下改革。

3.1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学会学习

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来说,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因特网上都能找到,且有很详细的案例。因此,这门课程的重点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在因特网上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筛选并鉴别出有用的、正确的信息。因此,笔者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中,采取实践-讲评-再实践的三段教学模式。

3.2加强师生联系,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后

因特网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通过Email、QQ、RemoteDesktop等工具,学生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可以很容易地寻求老师的帮助;老师也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做个别指导。当形成良性循环后,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的工作量无形中会增大,而且对老师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

3.3让学生学会提问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中心进行教学,这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多数老师会认为一个好老师应该对对学生的提问积极响应,有问必答;而在学生眼里,只要把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弄清楚了就行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拿高分评奖学金,不会主动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独立思考,部分学生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由于一切答案都可以直接从老师口中得到,哪怕是书上写得很明白的内容也不必去翻书,久而久之,学生变得不会思考、不会提问了。

3.4合理分组,提倡合作学习

学生的综合素质存在个体差异。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把学生上课时的机位按优劣互补的原则固定下来,倡导团队合作,鼓励机位相邻的学生对某一具体任务展开讨论或协同完成。对于个别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可以把讨论范围扩大到全班,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见仁见智。不同思想和见解的碰撞有利于激发灵感,是创新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第8篇:中医学理论基础范文

1 中医美容发展历史回顾

中医美容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前, 其发展轨迹大致如下[1-2]:第一阶段为远古至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前),是中医美容起源时期;第二阶段为秦汉三国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64年),中医美容的萌芽时期;第三阶段为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公元265年至960年),此期是中医美容理论体系逐渐成形时期;第四阶段为宋金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年至1911 年),中医美容的拓展时期,在理论及技术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第五阶段为20世纪初(1911年起) 至20世纪80年代前,中医美容被冷落,停滞不前;第六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此期中医美容如沐春风,发展壮大。各级医院相继开展中医美容服务项目,学术论文、著作纷纷发表,各级学会、学术团体相继成立,学术水平逐级提高,科研院所积极进行中医美容方面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医美容人才培养方兴未艾。

2 中医美容理论基础及技术运用

2.1中医美容的含义:关于中医美容含义的界定,杨智荣[1]五年前提出,目前根据中医美容的目的和方式,可以将中医美容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广义的中医美容,研究的内容广博,其以整体观念、形神合一、天人相应、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等中医学说为理论体系的核心,不局限于颜面局部的美化,突出与防疾治病,养生健美、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紧密结合,运用中药、针灸、按摩、气功、食物、养生等手段补益脏腑、通调气血、扶正祛邪、综合调理,从而改善人体机能、形态与容貌,达到形体美和容颜美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容悦形美、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的目的;狭义的中医美容,重在研究美化、养护容颜及损美性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同时以中医医术与方药为手段,消除个体容貌上的某种缺陷或改善容貌现状,达到中医所言之“驻颜”、“美颜”、“留颜”、“益容”的目的。杨素清[3]指出中医美容是在人体审美的理论原则指导下,运用诸如辨证论治、中药方剂、针灸、按摩、中药护肤品等中医药手段所进行的美容。中医美容四种服务方式,即“维护”(美容保健)、“修复”(损容性疾病诊治)、“改善”(修饰、掩饰容貌缺陷或暇疵)、“塑造”(美容整形术)。中医形神美的定义用语反映了中医学特色,“形”即指人的形体及其形象,“神”即指人的神机、神明、神志、神色,也就是西医说的人的生理、心理现象或谓生命活力,形神美即指形体、容貌和生命活力之美。刘宁[4]对中医美容学给予了定义即中医美容学是一门在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美学,运用以自然疗法为主的方法,研究健康美丽容颜、形体的养护,损美性疾病的防治和损美性生理缺陷的掩饰和矫正,以达到防病健身、延衰驻颜、维护人体形神美为目的的学科。从以上我们可以对中医美容的含义有较清晰的理解。

2.2 中医美容的特点:关于中医美容的特点,许多专家、学者有很深刻的理解和阐释。例如杨素清[3]提出中医美容的基本特点,一是以整体观为指导原则,二是以辨证论治为施术方法,其作用安全长效,措施防治并举;杨智荣[1]在2006年出版的规划教材中提出,对中医美容的特点进行高度概括,即:整体调养,标本兼治,辨质施调,因人而异;历史悠久,方法多样。可以归纳出中医美容所具有的优势及特点,其核心突出整体观念,标本兼治,辨质施调。

2.3 中医美容理论基础

2.3.1 中医学基本理论是中医美容的理论核心:中医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理论、藏象理论、气血津液理论、经络理论等与美容、人体养生保健有着密切关系,这些理论是中医美容基本理论形成的基础,对中医美容技术的运用起到指导作用。

2.3.2 人体体质学理论应用于美容保健实践:1996年,匡调元编写了《人体体质学》。2007年,杨智荣编著了《美容保健技术》,将体质学理论发挥和运用,对人体体质保健理论及技术进行了高度概括和阐述,丰富了中医美容理论体系,对中医美容理论创新起到重要作用。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5],使体质分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对体质辨识及在中医美容保健方面的应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3.3 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促进中医美容学科发展: 李红阳提出构建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体系,促进中医美容学科发展。中医整体审美思想为“形神统一”、“天人相应”。“大医精诚”是中医美学理论的精髓,即强调善是美的前提,不善不美的美学思想[6]。

2.4目前常用中医美容保健技术与方法

2.4.1 中药美容保健:美容保健中药及方剂在内在体质调养及外在容貌美化上有着独特优势。中药美容保健法是指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草药提高或恢复机体的生理功能,美化人体,保持青春健美的一种方法[1]。一般选用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祛风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散结等类药物,以内服或外用,平衡脏腑阴阳,调和经络气血,提高生理功能,达到整体美容保健目的[7-8]。本法的最大特点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因人而调,辨质施调,充分发挥中药美容作用,它是临床上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中医美容方法。中药内服即是依据辨证论治、辨质施调原则,以内养外,达到美容保健目的,体现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外用则是以不同剂型采取不同外用方法针对不同病症施治,达到局部治疗效果,体现治标;两种方法常同时使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常用美容的中草药有补气驻颜的黄芪,抗衰美容的人参,驻颜去皱、悦泽润肤的茯苓、麦冬,延缓皮肤老化、减少色素沉着、养血悦容的地黄,另有黄精、桃仁、杏仁、柏子仁、川芎、芦荟、、冬瓜仁、白芷、防风、辛夷、 五味子、苍耳、桃花等,不胜枚举。

2.4.2 经络美容保健:经络美容保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经络、腧穴刺激,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滋养皮肤,达到美颜润肤,防病保健目的的一种中医美容技术。其技术方法多样,效果显著。包括针灸、推拿、刮痧、拔罐、耳穴疗法、经皮给药等[10]。

2.4.3 中医膳食调养:膳食调养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采用食物或药食同源的中药通过日常饮食而达到防病治病、美容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1]。其特点是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易于坚持,适用范围广。

2.4.4 体质调养技术:体质调养是依据中医体质学理论,以辨质施调为原则,运用中医综合美容调理技术内外结合,标本兼治,改善偏颇体质,对亚健康状态进行美容保健及皮肤养护,达到美容延年目的。在预防、调理亚健康状态方面突出中医药优势,体现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思想[1]。现代体质学将人的体质分为九种[5],并科学建立了体质评判标准和方法,经过体质评定后,辨质施调,运用药物、膳食、经络、情志等综合调理,达到全身阴阳的平衡,健身延年,驻颜防衰。

2.4.5 其他中医美容相关技术:音乐调养及情志调节也是中医范畴的美容技术。中医尤其重视情志对美容的影响,根据五脏配五音、五志,以中医五行生克制化理论为指导,即能发挥音乐和情志的美容保健作用[9]。

2.5 运用中医美容技术防治调理的常见损容性疾病及亚健康: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疾病有黄褐斑、雀斑、痤疮、白癜风、皮肤角化病、皮肤衰老症、营养不良症、日晒伤、皮炎、湿疹、斑秃、白发、甲病等,全身疾病有失眠、头痛、月经不调、肥胖症、妇女脏躁等。

关于亚健康,孙涛在《亚健康学》中进行了系统阐述,结合多学者理论,提出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能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11]。世界卫生组织将亚健康定义为反映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表现出不适应,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以下 3~4个征兆可诊断为“亚健康”:浑身乏力、易疲倦、头脑不清爽、思想涣散、头痛头重、面部疼痛、眼睛疲劳、眩晕、立起时眼发黑、耳鸣、声音有异常、郁闷不快、早晨起床不适、失眠、早醒、手足发凉、便秘、心悸 、坐立不安 、肩颈僵硬。亚健康状态调理就是以中医基础理论及体质学理论为指导,辨质施调[1,12]。

3 在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方面的建议

3.1应加强中医美容学、中医美容理论、中医传统美学理论的研究。

3.2注重专科专项的深入研究。在专科专病的防治、调理技术、方法、手段方面推陈出新,临床实践中确有疗效的美容中药、方剂、手段等积极立项、借助学术会议宣传,扩大影响,促进中医药优势的发挥。

3.3学术研究水平避免低层次,应在分子、基因层面上加大研究力度。

3.4善于吸纳经方验方,挖掘古方效方,并利用现代科研手段,通过基础实验研究或临床疗效研究,开发中医美容药方及技术,为中医美容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古为今用。

3.5注重现代美容技术与传统中医美容技术相结合,将成熟有效的美容技术应用于美容实践,西为中用,中医美容才得以长青不衰。

3.6中医美容要国际化[13],中医美容理论要现代化、国家化,中医美容诊断手段现代化,中医药研发和运用现代化,中草药美容制品现代化。

4 展望

未来人们对中医药美容保健会有极大的需求和渴望,中医美容的临床研究与实践会更加深入、系统、规范,达到更高层次的学术水平;随着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中医美容技术将推陈出新,最大发挥中医药美容保健的特色及优势,给我们提出严峻的挑战;中医美容高等教育将得到良性发展,专业人才培养体现校企联合培养的优势,共同培育中医美容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美容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将得到提升,人们美容保健的需求会得到专业技术人才的优质服务和科学保证。

[参考文献]

[1]杨智荣.美容保健技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

[2]吴慧金,何智健. 中医美容的历史、现状及未来思考[J].亚太传统医药,2009,5(8):1-2.

[3]杨素清.浅淡中医美容学的特点[J].中医药高教研究,2008,36(3):112-113.

[4]刘 宁.中银美容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11.

[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制定[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6]李红阳.构建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体系.促进中医美容学科发展[J].辽宁中医杂志,2007, 94(1):103-105.

[7]金宏柱.中医美容临床研究近况[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2):131-133.

[8]吴 宁.中药外用法在治疗美容上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概况[J].江西中医药,2007, (11):79-81.

[9]陈景华.美容保健技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

[10]黄藜珊.论皮肤针在针灸美容治疗中的作用[J].福建中医药,2008, 39(3:25-27.

[11]孙涛,王天芳, 武留信.亚健康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

[12]许明辉.论中医美容与亚健康状态的诊疗[J]. 临床进展中国社区医师,2009,23(11):13-14.

第9篇:中医学理论基础范文

绵延发展几千年的中医学,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历代留下的诸多医学典籍,更是先民、医者们的伟大智慧结晶。其中以下几本著作,对后世影响极为重大深远,是中医传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

《黄帝内经》

据考证,《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不是一人所作,而是集合了多人的力量,花费几十年时间才完成的经典。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是上古乃至太古时代民族智慧在医学和养生学方面的总结和体现,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集医理、医论、医方于一体,以黄帝和上古著名医学先知歧伯等人相互问答医学知识的形式,阐述了重要的医学理论。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各九卷,每卷九篇,共162篇,从阴阳、五行、藏象、经络、腧穴、诊法、治则等方面对中医学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今人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全面论述,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其整体理论建立于“阴阳五行”和“整体观念”两大基本内容上。注重整体观念,言明自然界本身存在各种阴阳转化的关系、生克制化的关系,自然界就是一个整体;人身各部分与自然界紧密相关,人与自然同样也是一个整体;而人体自身各脏腑气血相互关联,牵一发而动全局,也是一个整体。而自然界和人体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归到阴阳合五行的体系当中,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阴阳平衡的人体就处在健康情况,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受到疾病的侵袭,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了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尤其强调了精神与社会因素对人体及疾病的影响及疾病的预防。其后几千年来,后人显著的临床疗效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黄帝内经》的思维方式、哲学观进行了无数次验证,充分证实了其理论体系的高度和实用价值。

纵观全书,《黄帝内经》涉及地理、养生学、哲学、天文学、心理学、季候学、风水、历法、阴阳五行等各个门类,不但清晰描述了人体的解剖结构及全身经络的运行情况,而且对人体生理、医学病理、医学地理、医学物候等内容的论述,比西方近现代才兴起的学科更为精深全面,实在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奇书。更神奇的是,据考证,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气氛活跃,很多有所见解的人都纷纷著书立说。在医学界,医理精深的医学家们共同著成了《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等七篇著作,构建了完善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历史的遗失,使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只有《黄帝内经》,很难想象,如此煌煌巨著只是当时同等水平的医学理论著作七分之一,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令人追思浩叹。

《神农本草经》

和《黄帝内经》一样,《神农本草经》也非一人一时之作,是战国及秦汉医药学家对药学资料不断搜集整理,在东汉时候集结而成的典籍。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材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涉及病证近两百种,包括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它根据功用毒性的不同,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者,无毒,滋补营养,既能祛病,又可久服以强身延年;中品者,无毒或有小毒,多数也是具补养和祛病双重功效,但不需久服;下品者,有毒或药性猛烈,主要用来祛除病邪,不利人体正气,使用时一般中病即止,不应过量使用,此是中国药学史上最早的药物分类法。

《神农本草经》还依据君臣佐方原则来表明药物的主次关系和配伍法则;同时指出寒、热、温、凉四气,以及酸、苦、甘、辛、咸五味是药物的基本性情,要针对疾病的寒、热、湿、燥不同性质来选择用药;另外,提出“七情和合”原则来阐明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伤寒杂病论》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而汉末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和流传,则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把《黄帝内经》的理论与临床结合起来,开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先河。

中医学之所以形成现有的理论体系和疾病诊疗程序,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伤寒杂病论》所奠定的辩证论治基础。“辩证论治”是《伤寒杂病论》的精髓:它主张根据病变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标本等不同病机、病情、病势,决定治疗原则。书中概括了中医的四诊、八纲、八法,理法与方药齐备。所载疾病包括内科、妇科、外科等四十多种,详细准确地论述了其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所载药方共有269首,大体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

《千金方》

《千金方》包括《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为唐时孙思邈所著。其中《千金要方》作于孙思邈70岁高龄之

时,而为补充《千金要方》而编集的《千金翼方》则成书于30年之后,即孙思邈百岁之时!成书后的第二年,孙思邈便与世长辞了。两书乃是“药王”毕生心血的印证。

《千金要方》共30卷,主要对临床各科的诊治、食疗、预防、卫生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千金翼方》同样也是30卷,对内、外各科病症的诊治在《千金要方》的基础上进行增补,详细论述了本草、伤寒、中风、杂病、疮痈等内容。

孙思邈尤为重视妇女、儿童的疾病,是最早提出将妇科独列一科的医家,在书中也将“妇人方”一卷置于篇首,以示重视;对儿童的疾病诊治和哺养之道也进行了详尽论述,是唐代对儿科贡献最为突出的医家。

在方剂学方面,《千金方》首创了复方,也就是将《伤寒杂病论》中的经方两种有机组合在一起使用;在内科病方面,《千金方》也有很多创新;在外科方面,首创的葱管导尿术和灸法治痈疽等疗法被后人大量采用;在针灸方面,《千金方》独创了“阿是穴”疗法,即找到病人感觉最痛苦的部位施针,这种富有疗效的方法沿用至今;在药物学方面,《千金方》创立了根据药物的治疗功效对药物进行分类的分类法,至今仍是最常用,也是对临床医生来说,最方便的一种分类法。也因为对药物学的突出贡献,孙思邈被尊为中国历史上的“药王”。

高寿的孙思邈,对养生尤为重视,也深谱其道,《千金方》中也记载了很多这方面的论述,对我们今日的日常保健,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