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招标采购制度管理范文

招标采购制度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招标采购制度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招标采购制度管理

第1篇:招标采购制度管理范文

招标采购是指以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之外的方式取得货物、工程、服务所采用的采购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达到一定金额以上的采购项目要求采用招标采购。但在有些情况下,如需要紧急采购或者采购来源单一等,招标方式并不是最经济的,需要采用招标方式以外的采购方法,另外,在招标限额以下的大量的采购活动,也需要明确采购方法。非招标采购就是针对上述情况而采取的采购方式。

百度百科解释:非招标采购“通常采用主要包括议价采购、直接采购、定点采购和询价采购等。”事实上,《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10月28日财政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2013年1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4号公布,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所称非招标采购方式,明确是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和询价采购方式三种。因此,可以理解为,非招标采购是介于招标采购与直接采购之间的一种采购方式。直接采购并不是非招标采购的一种。

自《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对采用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和询价采购方式的采购活动,依据的只有《政府采购法》的原则性规定,缺乏全国统一的具体程序制度规范。《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实施后,上述三种方式的采购活动有了全国统一的具体程序制度规范。

二、电网企业非招标采购现状及存在问题

以国家电网为例,国网公司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细化制订了《国家电网公司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非招标采购活动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对非招标采购活动的适用范围、相关部门职能职责、审批流程、活动纪律以及各采购方式的基本程序等进行了规范。但在各单位执行中,也存在一些较普遍的问题:

(1)非招标采购方式范围随意扩大。尽管政府及国网公司对非招标采购的三种方式的适用范围作了明确规定,但在执行中,为简化程序或其他目的,存在着应招未招或将采购项目化整为零规避招标的情况,将应纳入公开招标的项目以非招标采购方式进行。另外,对非招标采购三种方式运用上,也有张冠李戴的现象,比如应向三个以上供应商采用询价方式采购的项目,采用单一来源方式或竞争性谈判方式,以致无法体现采购的公平和充分竞争。

(2)相关部门职责划分不清。 非招标采购涉及的部门及组织有:招投标领导小组、物资部、法律部、监察部、项目需求部门、专业主管部门及招标机构等。国网公司三集五大之后,各单位机构设置及职能趋于统一,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一定差异。比如招投标的管理部门,有的单位是在物资部,有的单位是在其他管理部门。上述相关部门在履行职责时,也存在缺位或越位的情况,如需求部门过多地参与并影响了采购过程及采购结果,如法律人员因各种原因未能参与非招标采购并提出法律意见,如监察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等等。

(3)采购信息公开程度不够。表现在一是未在规定的公开媒体上进行公示,有些采购人(或招标机构)采取在单位外墙张贴的方式,有些只在单位网站进行公示,这些做法导致采购公告的公开程度很低,不能有效引进更多的供应商造成充分竞争。二是各程序的公示日期达不到规定的工作日数,有些采购人(或招标机构)将法定节假日也算在公示日期里,有些公示日期严重滞后,使供应商没有足够的时间响应投标。三是公示的内容不全面,内容过于简单或者含糊其辞,不能将采购内容、供应商资格条件重要事项详细列明,甚至对各供应商提供的信息严重不对等,影响公平竞争。

(4)专家管理不到位。2014年,国网公司制定了《》,对招投标专家的管理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规范。但制度重在执行,各级电力公司在执行上或多或少存在偏差,比如对专家库人员及知识结构不能动态更新,对专家回避制度执行不严,对专家的评价和考核工作流于形式等。

三、强化非招标采购招标采购管理,促进电网企业依法治企

(1)规范采购程序,严格审批流程。严格履行非招标采购审批流程,并严格按非招标采购三种方式所适用的情形选择采购方式。《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及国网公司相关管理办法中,对非招标采购三种方式的适用情形分别作了明确的要求,需求部门在申报需求时,应书面说明采用非招标采购方式的原因、依据和推荐供应商、资质要求等内容。其中采用单一来源方式的项目,应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组进行技术认证,并出具批复意见,经审批同意后,填写“单一来源采购方式公示表”进行公示。

(2)明确部门职责,防止越位缺位。招投标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决定采购中的重大事项,负责批准采购结果。一般单位物资部门是采购活动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组织非招标采购工作,负责招标机构的委托业务。各单位法律部门(人员)应为非招标采购采购活动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并提出法律意见。监察部门负责对采购活动的监督,受理采购过程中的投诉举报、处理有关违规违纪问题。专业主管部门和业务需求部门负责提出采购需求、提供采购技术文件,参与采购活动,负责合同签订及组织合同履行。招标机构按委托服务合同,开展非招标采购采购活动的业务。这些部门(机构)在非招标采购采购整个活动过程中,应对照各自职责各司其职,各部门履行职责既是相互配合,也是一种相互的牵制,任何部门或人员的职能缺位或越位,都会影响采购活动的公平公正性。

(3)强化信息公开,保证充分竞争。非招标采购信息的可参照招标采购的有关要求,做到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公开。采购活动开始前,应在要求的媒体上登载非招标采购信息;信息后,在采购活动开始前,采购人(招标机构)主动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的,应书面通知所有参加非招标采购活动的供应商;采购活动结束后,应公布采购结果,包括成交供应商名称、价格、采购小组成员名单等内容。

第2篇:招标采购制度管理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招标采购;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2

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政府资金投入不断加大,教学办公、实验实训的基础设施设备需求越来越多,这使得招标采购部门工作量不断增大,传统的纸质传递模式程序繁琐、周期长、信息分散等问题突出,已不能满足高校建设发展紧迫的时间要求。如何破解难题,改变现状,简化程序、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透明度是摆在了政府和高校招标采购职能部门最紧迫需要解决的课题。在“互联网+”时代下,在高校推行“互联网+”招标采购模式,建立符合招标采购行业模式的电子采购平台是顺应时展潮流,满足高校快速发展需求,提供更高效率、更透明的“阳光采购”。

一、传统纸质传递在高校招标采购存在的问题

1.程序繁琐,效率低下。根据国家、省市和高校的相关规定,招标采购主要分为政府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等方式。政府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工作一般要通过以下的程序流程:编制计划、组织论证、项目审批、落实经费、采购计划报送和审批、编制审核招标文件、招标公告、发售招标文件、投标、开标与评标、确认招标结果、招标结果公告、发放招标结果和中标结果通知、签订合同、组织验收等,完成上述程序和流程,整个招标采购周期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分散采购则程序简化一些,但一般也需要1个月左右。在执行上述招标采购程序流程中,高校内部一般会涉及使用部门(各院、系)、财务部门、监察部门、审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实验实训部门、基建部门、招标采购等多个部门,校外一般会涉及教育主管部门、财政主管部门、采购主管部门、招标机构等多个部门,需要逐级报批,经过多部门多人的签字盖章才能完成,由于采用传统纸质传递报送审批,审批时限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如果相关部门办事人员和领导出差、开会等原因,招标采购周期就会更长时间,且项目流程运转到哪个节点、用时时限等信息也无法及时跟踪了解,部门之间不能建立起及时有效、相互支持、相互链接的管理网络,导致招标采购周期长、效率低。随着高校的扩招与发展,高校招标采购项目需求不断增加,对招标采购项目完成时间严格,现行的招标采购模式已不能满足高校建设发展的需要。

2.信息分散,不能共享。招标采购项目具有程序流程多、参与部门多、行业专业多等特点,我们受制于传统体制分割和传统纸质介质传送的原因,没有信息平台能够很好的对招标采购全过程信息进行收集、相关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造成招标采购项目信息长期处于分散、单向、独享甚至是失真的传送状态,达不到信息多向互动、动态跟踪、大数据库共享的要求。

3.形成孤岛,不利监督。在高校招标采购中,按照职能分工,一般会涉及到使用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监管部门、学校领导有上级主管部门等,但采用传统的纸质传递模式,上述部门的职能分工是分开独立的状态,又需要一定的配合对接。但由于招标采购信息传递过程存在信息害裂封闭的状态,各部门间没办法实现全过程多向流通、实时动态跟踪、及时核实印证,导致信息不对称,存在权利寻租、暗箱操作的空间和漏洞。监管部门在面对投诉举报时,开展调查也只依赖于招标采购各方配合,调查取证费时,很难全面直观获取全过程信息。

二、“互联网+”在高校招标采购应用中存在的难点

1.相关人员形成惯性思维。“互联网+”招投采购作为一种全新业态,一些使用部门的教职工、招标采购管理部门在办理招标采购文件审批手续时已经习惯了传统手签+公章的模式,招瞬晒合钅科郎笫保由于评审专家大多数是年龄较大,几十年形成的纸质阅读习惯较难短时间内改变,从而导致他们很难较快的接受改变,去发现电子平台带来的种种便利,相关人员长期形成的习惯思维使得全面落实“互联网+”缺乏坚实的基础。

2.配套制度规范不完善。现阶段,“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业态和运行模式,从国家层面和各行各业都面临着配套制度规范不完善的问题,在“互联网+”招标采购也存在一样的情况,特别招标采购涉及的是大量的资金和物资问题,由于配套制度规范存在诸多的“缺失”,因此在“互联网+” 招标采购的运用中,产生的问题会更加复杂和严重。

3.各种电子平台对接困难。根据互联网的技术特点,各种电子平台应该都是可以实现多向的、无障碍的互联互通的。但是,现阶段,招标采购电子化的发展虽然迅速,但是各类电子化招标采购平台由于是在不同时间由不同部门组织不同的开发商开发建设,出于种种原因,不同平台之间不能实现互联互通,形成另一种方式的信息孤岛,未能最大程度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和作用。就教育系统招标采购来讲,按照现行的招标采购管理模式,高校的招标采购工作要受到教育、财政等多部门的管理,各高校招标采购人员要面对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学校等组织开发的各类招标采购平台,各类平台是不能实现互联互通的,一个项目在完成招标采购的过程中,各类信息和材料须在各类平台来回切换和重复录入,还是无法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造成财力、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4.电子文件存档有效性问题。2013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8部委联合印发的《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第四十条明确规定了电子文档归档的具体要求,然而电子文档审计合法化的问题没有明确的政策依据,使得现阶段招标采购部门只能采取纸制文档和电子文档同时存档的模式,档案存档投入人力、物力成本不但没有节约,反而是增加了,造成更多的浪费。

5.电子平台信息安全问题。招标采购平台是基于互联网运行的,必然面临着互联网的安全环境问题,特别招标采购的数据和信息涉及到商业、金融、行业技术等机密信息,是病毒和黑客攻击的主要对象,如果保护不力,容易出现信息被盗、数据被篡改或丢失等严重后果,存在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将直接损害招标采购各方的合法权益将受到严重的损害,严重的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互联网+”招标采购的作用与意义

1.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一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利用电子招标采购平台后,相关各方的文件资料等信息全过程在电子平台上上传、申报、流通,相关各方负责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可以随时登陆平台进行平台操作、项目审批和备案等工作,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流转速度和节省审批时间,及大的提高了招标采购工作效率。二是通过电子采购平台可以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将招标采购程序固化进去,优化业务流程。也可以利用采购平台及时推送招标公告、发售招标文件、递交投标文件、组织评标、中标结果、签订合同等事项,缩短采购周期。三是可以降低招标采购产生的交易成本,由于招标采购全过程在平台上进行,不再需要对招投标文件进行印制,节约纸质,减少资料传递和保存等资源的消耗,降低招标采购活动成本。

2.信息交互共享,实现全过程透明公开。因为招标采购全过程在电子平台上进行的,所涉及到的招投标程序、材料都在平台上进行流转、公布和备案,招标采购相关各方如果需要了解项目信息和进度时,只需登录电子平台就可以全面了解到了项目的各种信息。行政监督部门对项目的审查、监督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除此之外,电子平台可以从技术上严格限定了操作流程和时间,用户无法人为地去改变,进一步加强内控管理和规范化。

3.促使主体自律,促进诚信体系建设。实行电子招标采购后,特别是由政府主导的招标采购服务共享平台建成之后,招标采购各方的信息可以实现跨区域的共享流动和查询 ,“一处违规,处处难行”将成为常态,增加招标采购各方违规作弊成本,倒逼招标采购各方加强自律,促进招标采购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四、“互联网+”招标采购的建议

1.建立健全电子招标采购相关制度规范。近年来,随着国家相继出台了《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等法律法规,为我国电子招标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得电子招标的具体操作有法可依。但“互联网+”招标采购是个全新的行业,规章制度建设只是刚刚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还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电子招标的法律效力、操作流程、行为规范、信息安全、信息档案管理、行政监督等方面的配套规章制度,健全机制体制,明确招标各方在电子平台上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明确电子平台数据编码规则、系统接口、技术支撑与保障要求等,明确规范电子招投标市场行为,确保电子招投标能够健康的发展。

2.做好宣传指导。法律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电子采购平台的优势在于应用,好的法律制度和技术,如果没有人去执行应用,也只是一张纸和一推设备。由于相关人员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和电子招标采购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电子采购平台在建设、发展和应用当中部分教职员工和相关人员还存在一定的排斥情况。要让电子采购平台得到更好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我们需要加大宣传和指导力度,分析对比电子采购平台与传统的招标采购模式的优缺点,让他们熟悉了解电子采购平台的优势所在,适应电子招标采购的管理模式,加快高校招标采购模式的转变和改革。

3.保障信息安全。做好电子采购平台信息安全保障,可以从改进技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一是在电子采购平台中开发建设当中,我们要采用加装先进的软硬件防火墙、数据加密、CA认证、身份认证、日志记录等措施,提升系统的安全等级;二是要及时对系统进行维护查修,对关键环节和信息情况进行动态的管理和监控,定期查漏和升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平台安全;三是建立专业技术队伍,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更新、应急处置等技术支持,为系统提供不间断的监管,保证招标采购工作顺利进行。

4.加强监督检查。利用电子采购平台,行政监督部门可以建立全过程线上动态监管机制,要求招标采购管理部门将招标流程全部固化在电子采购平台,操作全过程将留有痕迹,永可追朔,可以最大限度压缩人为操作的空间,保证招标采购过程公开、公平、公正的进行。同时,高校也可以根据教育行业的实际情况,将电子采购平台与教育部门的监督平台进行对接,将招瞬晒盒畔⒓笆蓖扑凸去,实时监督,监督部门可以对各高校的招标采购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预警、纠错整改,确保招标采购过程公正公平、规范透明。

五、某学院招标采购平台案例应用与分析

随着招标采购业务的快速发展,招标采购的电子化管理是主要的发展趋势。目前电子化招标采购平台项目已经在政府采购部门广泛应用。2015年底,广东省全面上线广东省电子化采购平台、广东省教育部门集中采购管理平台等政府采购的线上平台。以广东省某学院为例,2016年,该学院借助上述平台,各项目的计划申报、程序审批、委托、公告、接受报名、组织开标、招标结果通知、合同备案等主要程序都在上述平成,并利用系统设定好的流程,合理选择公开招标、竞争性磋商、电商直购、网上竞价等多种采购方式,大大缩短采购时间,顺利完成年度各项目的招标采购工作。经统计,合计完成100项,项目总预算金额约为8000万元,实际总中标金额约为7200万元,通过充分、合理竞争,共节约资金800万元,节资率约为10%。实践证明,电子化招标采购平台有效缩减了的采购周期和采购成本。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互联网+”招标采购模式对比传统纸质传递模式有着高效率、更透明等优势,是破解现行招标采购难题的良方。目前,“互联网+”在我国已上升到体制机制改革层面,电子招标采购的推广势在必行,虽然在发展过程当中会遇到各种难题,但只要我们能够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机制体制,加强环境安全和平台建设,做好推广应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招标采购一定会在高校中得到广泛应用,为高校的建设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参考文献:

[1]陈刚.“互联网+”时代招标采购业的创新与发展研究[J].工程经济,2016,3.

第3篇:招标采购制度管理范文

关键词:物资采购;招标;管理方式;物资检验

在中石油中,企业物资管理主要负责对油田统一招标采购的物资制定招标限价及其它物资价格进行审核,同时工程概况预算中的物资价格审查也属于该项工作的管理内容,管理内容设计范围相对较广,管理工作作用较为突出。因此中石油为确保自身物资管理质量,开始将招标采购模型引入到了该项工作之中,期望能够使该项工作得到切实强化。

一、准确认知“招标采购”

为了确保招标采购模式能够对物资管理工作进行切实强化,企业首先要对“招标采购”内容进行准确认知,并能够对这种新型采购方式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项进行明确,以便对相关人员进行引导与培训[1]。同时,企业应按照自身综合能力,引进一定数量的招标采购专业人才,使他们能够帮助企业理顺招标采购具体流程与细节,掌握招标正确控制方式以及考核方式,并要使企业明确科学化的采购编制方式与标准,确保企业能够按照自身特点合理对该项工作的人员进行分配与安排,进而为招标采购工作提供保障。同时企业还需要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优化,要以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基础,不断对招标采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行调动,使他们能够自动投入到本职工作之中,为该项工作顺利落实提供保障。此外,要建立招标采购信息分析系统。要将企业各项信息与招标采购需求信息结合在一起,并利用此系统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判断出最佳竞标者,得到优质货源,保证企业物资采购质量。

二、注重采购物资质量检验

由于石油企业性质较为特殊,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中石油一直格外重视采购产品的质量,以免因物资质量出现安全事故。故而在进行招标采购过程中,企业还应通过采购物资质量进行检验的方式,来对物资管理能力进行强化。企业一方面要对物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规范,不仅要对产品供应商的相应资质进行审查,同时还要对物品供货价格以及质量等综合因素进行科学评估,只有符合标准质量的物资,才能进行购入;一方面要实施招标后续考察,要对中标者形成约束与规范作用,确保中标者所供应货物,可以始终保持良好地质量;另一方面应建立物资验收监督体系,既要对供应商品检验情况进行考核,同时还要对检验人员进行监督,并要实施责任明确制,在完成检验工作之后,检验人员需要在检验单据上进行签字,以便出现问题对其进行追责[2]。

三、合理管控物资采购资金

在实施招标采购过程中,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采购资金作为支持,以保证物资采购行为能够与相关规范标准相符合,整体招标过程更加规范、合理。而且供应商也需要获得企业支付的资金,才能对企业进行供货,这对于企业在行业中树立信誉口碑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以往采购工作会因为各企业之间资金流动出现误差,而造成资金不足以及资金拖欠等方面的问题,使得现金实用价值无法得到正确凸显。所以企业有必要加大对物资招标采购资金的控制力度,一方面要建立起配套的采购资金分配与使用方案,且要及时对方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不断对资金控制完善性进行提高;一方面企业各部门要加强之间的配合度,要使财务与采购等有关部门紧密联合在一起,以实现对资金的合理配置,确保资金价值能够完全发挥;另一方面要建立资金使用奖惩制度,要对资金合理使用者予以适当鼓励,对于挪用资金或者为一己私利影响招标决定的人员,要予以严肃处理并惩罚。

四、建立物资采购全程监督体系

不仅要通过上述步骤对物资采购过程进行完善,企业还应建立配套的全程监督体系,以实现对管理制度以及运行程序进行约束与规范的作用。在建立物资采购监督体系时,相关人员要对企业实情以及整体招标采购过程进行全面性了解,并要对招标议标、货品检验以及合同签订等各个环节,实施监督与审查,以保证监督检查工作能够切实落实到招标采购整体过程之中,为物资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3]。在进行编审时,工作人员要对价格定位、申请额度以及利库动态等内容进行重点审核,并要对库存、中标厂家以及中标价格进行核查,以便对企业采购物资进行科学管理,防止因为人为失误而出现失误超储以及人为超储等方面的问题。而且这种方式还能对品种价格进行合理管理,避免同种商品出现非政策价格错位的情况,防止企业出现浪费不必要的资金。在招标采购过程中,相关人员主要应对工作流程是否合理、整体操作是否公正以及最终结果是否公平等内容进行重点监督。也只有坚持这样,才能使企业在行业中树立良好形象,使竞标者不会对招标原则产生怀疑,也不会对招标操作行为产生质疑,能够对企业做出的决定心悦诚服,从而吸引更多优质厂家成为企业的供货商。而且实施全程式监督管理模式,也能对工作流程畅通性进行保障,可以使员工在该体系的约束下,不断增强自身自律意识以及敬业意识,能够自觉按照规章流程对招标采购工作进行实施,可以以客观态度对供货厂家进行选择,为企业争取到更大的利益。

五、结语

将招标采购应用到物资管理之中,已经成为了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企业想要将招标采购功能完全发挥到物资管理之中,使该项工作得到切实强化,就需要对招标采购工作方式进行明确,并要建立及配套的监督管理制度以及流程,以确保招标工作能够高质量进行,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企业采购物质品质,同时还能对物资采购成本进行有效控制,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发展,使中石油能够在行业激烈的竞争之中能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获得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小博.招标采购对加强企业物资管理的有效性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3:38.

[2]陈德祥.企业物资招标采购管理漏洞与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4,11:162-163.

第4篇:招标采购制度管理范文

关键词:现代企业  物资  招标采购  优势  措施

        0 引言

        所谓物资招标采购就是要在完全市场化竞争的条件下,将为企业提供各类物资的合格分供方引进内部,通过合理的组织和引导,促使其进行有序的竞争,让企业最终获得优质、优价的物资。

        1 物资招标采购优势的分析

        1.1 招标采购具有公开性 招标采购面向社会,把采购的信息、宗旨、要求公布于众,使所有的人和单位都有机会参加这一活动,极大地扩大了物资的来源,使挖掘市场潜力的概率达到最大化。

        1.2 招标采购是避免企业采购腐败的重要措施 招标采购在提高采购物资质量的基础上,能最大限度的避免企业采购腐败现象的发生。它既使各供应商公平竞争,从而达到采购成本最大的效果,又可以增大对采购过程的监督力度,杜绝影响采购质量的各种外界因素,有效地保护了计采人员。招标使物资采购的各个程序都走向了公开,监督、管理都有地放矢,而且更重要的是把以往的事后审计、检查,变为事前预防,从被动管理,变为主动参与。

        1.3 招标可以使供应成本大幅度降低 招标采购是利用市场经济价值规律这只无形的手来发挥作用的,使原材料成本向其真实价值靠拢。它剔除了人为的因素,靠价值杠杆单独发挥作用。投标过程中,很多供应商认真仔细地计算自己的供应成本,标定利润差额,谨慎地填写标书,真实反映其最低线。中标与否决定于产品质量、产品价格、企业信誉以及售后服务的情况,这些都客观具体,无可通融。

        1.4 物资招标采购的最大优势就是不断提升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近年来,物资招标采购在我国企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招标采购是目前我国众多企业加强物资采购管理、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防止企业资产流失以及从源泉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效办法之一。对物资实施招标采购是降低企业制造成本的重要途径。

        企业招资招标采购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证标的物资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设备和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同时注意防范采购风险。因此,有效地实施物资招标制度,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各种物资、材料的采购成本,减少企业的成本压力,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总体效益。

        2 现代企业完善和改进物资招标采购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建立与本企业管理机制相适应的招标采购制度 在实行招标采购以前,不少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一般都是通过职能部门以合同管理的方式来实现。物资采购部门凭借自己所掌握的市场行情,在“货比三家,择优采购”的原则下,通过合同谈判的方式,确定物资采购的数量、质量及价格,并力求质量最好,价格最低。但这种模式存在很大弊端;一是企业物资采购工作成效大小,购进物资的质量价格高低,均受采购人员业务水平,思想素质高低和信息灵通程度的影响。二是容易导致一定程度上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个别人可能钻管理上的空子,搞感情采购,关系采购等;三是容易产生腐败现象,形成采购漏洞,造成资产流失。因此,首先应该根据国家的招标投标法实行招标,并且严格监督。再就是招标前应该尽可能的形成大批量采购,形成规模效应。

        2.2 加强采购队伍的人员素质建设 进一步完善物资的采购责任制、质量检验责任制和价格管理责任制,真正形成采购质量责任保证体系,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生产领域,切实加强企业民主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一是要进一步规范完善物资招标采购,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集中招标采购,积极探索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招标采购制度,坚持集中把关、集体审核、逐级审批、加强监审,提高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加强采购队伍建设。使从事物资采购工作的人员要做到思想品德高、业务技术过硬、遵章守纪、严于律己,对素质相对较差、不适应在其岗位工作的人员坚决进行调整。

        二是要不断提高招标采购工作人员的业务技术和采购工作的基础水平,正确理解和运用操作要领。可对参加招标采购的有关人员采用灵活措施进行有组织的培训,使其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系统的掌握招标采购工作重点和方法。

        三是参与物资招标采购人员要发扬科学严谨、求实求是的工作作风,把大事做好,小事做细,细节做精。自觉加强学习,不断优化知识结构,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活动,履行好工作职责。

        2.3 抓住企业物资招标采购中质量和价格重点 采购质量和价格是企业物资招标采购中的重中之重。一般来说,招标采购工作是质量在前,价格居中。作为招标方,要正确处理质量与价格的关系,按照“同等质量比价格、同等价格比信誉”的原则,实行公开招标。企业物资公开招标采购一般是在公共媒体上招标公告,将物资需求信息公开化,扩大对供应商选择的余地。通过供应商资格审查程序,可以把不具有规定资质或质量保证能力差的供应商淘汰出局。企业需要在物资招标文件上明确承诺,不以最低价作为中标的唯一标准,因为价格太低就不能确保产品质量,势必带来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影响产品质量的隐患。跟企业物资招标采购中的价格因素有关的是企业资金运作,目前拖欠货款已经成了企业之间司空见惯的事情,它破坏了企业之间的诚信,而缺乏诚信必然会增加后续业务的交易成本,供应商往往会以提高商品价格的方式将财务费用转嫁给买方,从长期看企业并不能从中拣到便宜。因此,企业应努力提高资金运营能力,减少存货,及时清理债权债务,必要时应进行多种形式的融资,为企业物资招标采购筹集充足的资金。

        2.4 完善相应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企业要想使招标采购工作更加有效,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辅以其他的管理手段。第一,必须加强物资计量,质量检验、验收入库等原始记录的基础工作,以确认中标物资购进是否真正与标书规定的数量、质量、交货时间相一致,防止个别内外串通,以少报多,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第二,强化招标工作的内部考核制度,指定监督部门对招标工作进行检查,对违规操作及由于购买方原因,造成购进原材料数量,质量等指标不符合合同规定的,要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属于招标工作失误造成的,考核招标领导小组成员:属于验收失职造成的,考核相关业务人员,并按情节轻重及损失大小,分别给予扣奖、罚款、调离工作岗位,甚至解除劳动合同等处罚。第三、加强招标工作的财务监控。一是从资金支付方式和支付速度上向价廉物美、信誉好的供货单位倾斜;二是在制定购进价格时,尽可能分别以现款、抵款和商业票据等不同付款方式来制定购进价格,以做到公平合理;三是对原材料质量、数量有疑问的供货单位,实行暂停支付货款或其他制约措施。四是要实行原材料质量供货单位内部退货制度,避免数量短少、质量不符合规定的采购物资进入采购范围。

        3 结语

        在企业物资管理中推行招标采购制度,就是将竞争机制引入物资采购的过程,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拓宽采购渠道、优化采购质量、节约采购资金、降低采购成本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规范企业采购行为、强化采购监督、抑制浪费现象和腐败现象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贾海燕.《加强企业物资管理有效途径招标采购》[j].辽宁经济,2007(4).

第5篇:招标采购制度管理范文

关键词:现代企业  物资  招标采购  优势  措施

        0 引言

        所谓物资招标采购就是要在完全市场化竞争的条件下,将为企业提供各类物资的合格分供方引进内部,通过合理的组织和引导,促使其进行有序的竞争,让企业最终获得优质、优价的物资。

        1 物资招标采购优势的分析

        1.1 招标采购具有公开性 招标采购面向社会,把采购的信息、宗旨、要求公布于众,使所有的人和单位都有机会参加这一活动,极大地扩大了物资的来源,使挖掘市场潜力的概率达到最大化。

        1.2 招标采购是避免企业采购腐败的重要措施 招标采购在提高采购物资质量的基础上,能最大限度的避免企业采购腐败现象的发生。它既使各供应商公平竞争,从而达到采购成本最大的效果,又可以增大对采购过程的监督力度,杜绝影响采购质量的各种外界因素,有效地保护了计采人员。招标使物资采购的各个程序都走向了公开,监督、管理都有地放矢,而且更重要的是把以往的事后审计、检查,变为事前预防,从被动管理,变为主动参与。

        1.3 招标可以使供应成本大幅度降低 招标采购是利用市场经济价值规律这只无形的手来发挥作用的,使原材料成本向其真实价值靠拢。它剔除了人为的因素,靠价值杠杆单独发挥作用。投标过程中,很多供应商认真仔细地计算自己的供应成本,标定利润差额,谨慎地填写标书,真实反映其最低线。中标与否决定于产品质量、产品价格、企业信誉以及售后服务的情况,这些都客观具体,无可通融。

        1.4 物资招标采购的最大优势就是不断提升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近年来,物资招标采购在我国企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招标采购是目前我国众多企业加强物资采购管理、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防止企业资产流失以及从源泉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效办法之一。对物资实施招标采购是降低企业制造成本的重要途径。

        企业招资招标采购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证标的物资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设备和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同时注意防范采购风险。因此,有效地实施物资招标制度,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各种物资、材料的采购成本,减少企业的成本压力,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总体效益。

        2 现代企业完善和改进物资招标采购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建立与本企业管理机制相适应的招标采购制度 在实行招标采购以前,不少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一般都是通过职能部门以合同管理的方式来实现。物资采购部门凭借自己所掌握的市场行情,在“货比三家,择优采购”的原则下,通过合同谈判的方式,确定物资采购的数量、质量及价格,并力求质量最好,价格最低。但这种模式存在很大弊端;一是企业物资采购工作成效大小,购进物资的质量价格高低,均受采购人员业务水平,思想素质高低和信息灵通程度的影响。二是容易导致一定程度上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个别人可能钻管理上的空子,搞感情采购,关系采购等;三是容易产生腐败现象,形成采购漏洞,造成资产流失。因此,首先应该根据国家的招标投标法实行招标,并且严格监督。再就是招标前应该尽可能的形成大批量采购,形成规模效应。

        2.2 加强采购队伍的人员素质建设 进一步完善物资的采购责任制、质量检验责任制和价格管理责任制,真正形成采购质量责任保证体系,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生产领域,切实加强企业民主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一是要进一步规范完善物资招标采购,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集中招标采购,积极探索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招标采购制度,坚持集中把关、集体审核、逐级审批、加强监审,提高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加强采购队伍建设。使从事物资采购工作的人员要做到思想品德高、业务技术过硬、遵章守纪、严于律己,对素质相对较差、不适应在其岗位工作的人员坚决进行调整。

   二是要不断提高招标采购工作人员的业务技术和采购工作的基础水平,正确理解和运用操作要领。可对参加招标采购的有关人员采用灵活措施进行有组织的培训,使其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系统的掌握招标采购工作重点和方法。

第6篇:招标采购制度管理范文

关键词:政府;招标采购;风险分析及防范

一、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管理流程分析

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管理是指对政府招标采购活动中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意外进行识别、分析、评价,并据此做好后期防范工作,实现控制或减少意外经济损失,最终实现政府招标采购预期的目标[1]。在政府招标采购过程中,需要深入的分析政府招标采购过程中的风险问题,严格按照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进行分析,包括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价、计划以及应对等等。通过对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的识别、分析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之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提升风险实施的有效监控与妥善处理,期望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

二、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识别与评价

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识别与评价包括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识别和政府招标采购风险分析与评价两个方面的内容[2]。其中,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识别是首要步骤,是整个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管理系统的基础。缺少风险识别,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管理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没有实现的可能性。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识别主要包括对未来可能风险事件来源以及结果的调查、识别风险的持续性以及严格分类风险等级程度等等方面。政府招标采购风险是指在政府采购的过程中,由于种种以外情况的发生,违背了政府采购制度及原则的行为,从而造成政府招标采购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相偏离的可能性。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识别首先需要通过对可能性的风险进行分类,加强对风险的了解[3]。另外,在对风险归类的基础之上,辨清风险的属性,从而制定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管理的目标。最后,按照政府招标采购的目标,将目标风险划分为内部风险及外部风险。内部风险是政府招标采购实施行为中本身所带来的风险,而外部风险是政府招标采购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造成的风险。并且将内外部潜在风险因素进行仔细的甄别,从而针对性的制定防范风险发生的紧急应对措施[4]。

政府招标采购风险分析与评价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之上,将政府招标采购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得出系统发生风险的程度及可能性。政府招标采购风险分析与评价需要运用科学的方式,包括活动网络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影像图及控制区间及记忆模型方法等等[5]。考虑到政府招标采购风险具有层次性、因素多的特点,可以通过建立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综合评价体系,然后基于模糊理论,结合层次分析方法以及综合评价FAHP模型对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进行分析。基本实现途径包括建立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综合指标体系、应用基于FAHP的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评价模型。后者又可以细分为建立政府招标采购风险因素集合、风险因素权重集合、风险因素评价集合、最末层风险因素概率分布确定、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下的各级风险因素概率分布计算以及基于各级风险因素权重下的政府招标采购总风险概率分布实现。

三、加强政府招标采购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基本策略

加强政府招标采购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基本策略主要包括政府招标采购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分离、风险转移以及风险自留几种方式。具体而言,政府招标采购风险回避是中断风险源,从而使其不再发生或者遏制其发生的有效手段。采取风险回避手段有时候不得不做出一些不必要的牺牲,但是与承担的可能性风险损失而言,这些牺牲在很多时候可能是微不足道的,有时候是异常巨大的。为此,对于是否采取风险回避的手段来实现对政府招标采购风险防范与控制,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决策。

政府招标采购风险损失控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减少损失发生的概率,也就是将损失预防。二是降低损失的严重程度,也就是遏制损失的加剧,设法促使损失降低到最低。预防损失是采取各种各样的防范措施杜绝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减少损失是在风险损失已经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措施限制和降低损失扩展的范围,从而减轻后期损失的程度问题。

风险分离、风险转移以及风险自留也是政府招标采购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有效手段。风险分离是将各种风险单位分离间隔,从而避免发生连锁反应、相互牵连。风险转移是通过寻求外援及补偿的方式降低风险损失,包括了保险转移以及非保险转移两种方式。风险自留是指将风险给自己承担,不予转移。风险自留在许多时候是一种必要的、最好的选择,也是政府招标采购主体承担风险的必要选择。

四、结语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在加强支出管理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是采取的方法大都具有临时性与局部性,根本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并且不符合经济市场运行要求的制度,从而导致政府招标采购在实际落实中遭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风险。作为一种优化财政支出、调控国家经济的重要方法,政府招标采购不仅成为了当前必须要解决的一项重大问题。为此,本文从政府招标采购风险管理流程分析出发,然后就政府招标采购风险识别与评价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后对实现加强政府招标采购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基本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为今后加强政府招标采购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实践工作奠定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基础。(作者单位:陕西省采购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缪昊轩.浅析政府招标采购中的风险分析及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3,24:81-83.

[2] 赵春.招标采购中的风险分析与控制――以高校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3,36:13-14.

[3] 谢哲明.招标采购中的风险与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141-143.

第7篇:招标采购制度管理范文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以来,为切实维护学校自身利益,尽力做好师生后勤服务工作,全国高校做了许多新的尝试和大胆改革,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和效益。高校采购工作也改变了以往的模式,逐步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并不断完善,以适应高校发展的新要求。招标采购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采购方式,在高校中被广泛采用,尤其是基建、教学、实验等物资、工程的招标采购工作都已全面规范化、普遍化。近几年来,北京、上海、黑龙江、重庆以及江苏等省市高校逐步开始实行伙食物资联合招标采购,通过区域性高校联合招标采购,降低物资采购成本,从源头上确保伙食原材料质量,提高学校采购的效益。其中,南京部分高校(以下简称“在宁高校”)在地方行业协会的组织下,自2007年起,开展了大宗伙食原料联合招标采购工作,得到了江苏省教育厅和高校的认可。经过几年的实践,联合招标采购工作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地探索与研究,更加科学、有效地推进高校伙食原料联合招标采购工作,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可持续、良性发展。

一、在宁高校伙食原料联合招标采购实践历程

(一)八校联合,固定价格

2007年4月,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8所高校,首次进行米、面、油联合招标采购,实行规定期限内固定价格、固定中标单位为这8所高校服务,采购价格与原先各高校分散采购价格相比,下降幅度约2-7%,在各高校中产生良好反响。

(二)阵容扩大,改变规则

联合招标采购在南京高校中受到了良好反响,不断有高校申请加入,并且要求增加招标采购品种。原先的固定中标价格在市场价格频繁波动的情况下,问题凸显。一到两家中标单位根本不能完成21所高校的原料配送工作,因此原先的中标价格调整为最高限价,中标供应商也根据实际情况增加。

(三)学习先进,完善自己

2008年6月,在宁高校学习了北京、上海、浙江等地高校伙食原料联合采购工作经验之后,正式成立了“江苏高校伙食原料招标采购中心”(以下简称“招采中心”),制订了中心相关准则制度,改进了招标方案,采取各高校自主选择准入合格供应商、合同价不得高于中标最高限价的方式,并且在遇到原料市场价格大涨或大跌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进行议价。这样增加了高校和供应商的自主性,同时也降低了价格风险。

二、在宁高校伙食原料联合招标采购工作的困难

联合招标采购降低了采购成本,提高了采购质量,增强了采购程序的透明度,有效遏制了物资采购活动中的各种腐败现象,但伙食原料采购不同于设备、基建等物资采购,无法做到定时、定量,配送验收还涉及食品卫生安全、保质期等问题,其价格浮动性也较大,操作难度大。因此,在宁伙食原料联合招标采购工作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各学校管理体制有差别,联合招标采购或多或少地削弱了各学校采购部门的权利,从主观上会产生负面情绪。部分参加的学校,执行力也很差,而招标采购工作并没有受到政府职能部门的直接参与和支持,使得联合招标采购工作发展受限。

(二)联合招标采购物资品种仅限于高校用量较大的几大类品种,但实际上食堂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料品种远远不止这些,部分高校即使参加了联合采购,校内还得举行其它品种的招标采购;部分供应商配送品种和数量较少,变相增加了运输成本,积极性也不高。

(三)参与的投标商实力参差不齐,而招采中心均为各个高校采购部门负责人兼职,无法对所有参与投标的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执行过程中,仍然会有原料质量不高,送货不及时等问题。

(四)当市场价格出现反复性波动、而招采中心又无法对市场价格做出预期时,与供货商洽谈价格调整幅度时,也会出现相对被动的情形。而在接到调价申请到予以价格调整期间,高校和供货商之间又会产生相应的矛盾,当市场价格涨时,供货商控制高校进货量,甚至不肯送货,拖延送货时间;当市场价格跌时,高校推迟订货时间,甚至私下改定价格低的供货商产品。高校与供应商都不愿意承担价格风险,导致联合招标采购工作举步维艰。

三、推进联合招标采购工作的方法和建议

(一)政府职能部门宏观监控

招采中心是无行政能力的自发性行业组织,对联合招标采购行为没有行政管理权,更没有行政处罚权。根据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招标采购经验,教育主管部门只有参与到高校联合招标采购工作中来,才能真正约束高校行为,增强其执行力。

(二)设立专职机构,制定规范化制度

在招标采购合同履行过程中需要及时根据市场价格涨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招标采购工作涉及的高校多、数量大、过程复杂,这就需要有专职的人员或者机构来负责日常工作,制定合理、合法的规章管理制度,规范招标采购机制。

(三)建立信息化沟通平台

目前看来,网络是实现管理信息化、系统化的最有效途径。在伙食原料联合招标采购实施过程中,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网站,加强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政府之间、高校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促进各种信息的交流,增加招标采购工作的透明度,以及及时解决实施当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联合招标采购高效、持久地运行。

第8篇:招标采购制度管理范文

关键词:政府招标 采购 信誉风险 博弈论 防范

政府的招标采购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在招标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风险问题。我国在2003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采购法,标志着政府的招标采购工作进入了制度约束的时期。所有的供应商都要通过资格预审后才能参与招标,能够避免信誉差的供应商流入招标市场,一方面提高资金的节约率,另一方面降低了国家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对政府招标采购信誉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对如何积极防范招标采购中的信誉风险做出了理性思考。

一、政府招标采购存在信誉风险的分析

政府采购试点工作是于1996年在上海率先展开的,随后我国大部分城市都逐渐开始展开政府采购的试点工作。在国际上政府的采购规模要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8%-30%,占本国GDP的20%左右,因所占比例较高政府采购成为了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各国都纷纷建立采购法和采购制度来约束和管理政府的采购工作。虽然试点工作在我国展开后,政府采购的效益以及资金透明化都得到了提高和改善,但是政府缺乏信誉评估机制,因此在采购中还是会出现信誉风险的情况。在以往都是通过人为因素来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的发生率,但是仍不能彻底的避免,最主要的原因是信誉风险的产生因素多种多样,政府的招标采购是通过多个环节完成的,在整个环节中任意一个出现了信誉风险都会造成招标采购的失败。处理政府招标采购和供应商的信誉问题属于博弈的范畴,因此在有效地解决政府招标采购和供应商的信誉风险问题上,我们采用博弈论的方法来处理,是目前最合适的方法。

博弈是对具有竞争性质的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应用在政府招标采购和供应商上把双方处理项目比作博弈来进行分析的。

(一)政府和供应商之间的博弈分析

政府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动态博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一是政府和供应商是博弈的两个参与者,其中供应商可以分为信誉好的与信誉差的。二是政府在降低采购风险时选择了采用资格预审的方法。三是供应商为了招标成功,对自己的信息资料和信誉情况进行了优化,超过政府所定标准,增大了招标成功的几率。四是政府招标采购是非营利性质的,是属于社会服务的范畴。

政府和供应商之间的博弈并不是直接发生的,因为招标采购的过程是先招标后投标,形成博弈是需要第三方的出现并推进的,而第三方是可以有效地避开招标和投标过程中的信誉风险的。通过分析显示,高信誉的供应商,不进行粉饰包装是最有成效的方法,政府不用调查所获得的效益是最高的;针对低信誉的供应商,无论是否进行粉饰包装,政府为了保障自身利益都会进行全面的调查。因此,为了避免在日后出现更大的经济损失,在资格预审时需要对低信誉的供应商进行全面的调查。

(二)高信誉和低信誉供应商博弈的分析

对于高信誉供应商和低信誉供应商来说,因为投标前的信息保密对方的竞标战略是未知的,所以在博弈中,最后的结果除了和自身的策略相关以外还会受到对方的策略的影响。而在竞争过程中,低信誉供应商受到来自高信誉供应商的压力,为了竞标的成功,会通过粉饰自身的产品来达到目的,对自身产品信息进行更改,将假的信息提供给政府招标人。这样对于高信誉的供应商来说是不公平的,政府的招标人对供应商都不熟悉,因此极其容易被供应商所提交的虚假信息所迷惑。所以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越是不好的产品越是需要包装,低信誉的供应商竞标的唯一方法就是包装产品,但是仍然无法达到高信誉的供应商“零包装”的效果 ,因此高信誉的供应商在竞标中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不包装产品。

二、完善政府招标采购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健全采购机制

在政府招标中都是依照《政府采购法》为中心进行的,在采购过程中树立依法行政、依法采购的意识并且根据政府采购的需要来不断地完善相关的制度和规范。在政府招标的过程中制度建设是不可缺少的,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内部的制衡,通过制度的形式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廉洁性和自觉性。在招标中将每一个环节分配给不同的部门来完成,并将权利分散,避免权力集中的现象出现,通过分权分工的方法,更好的达到互相监督和互相制约的效果,并且提高整体的信誉度和透明度。建设完善的采购制度是政府招标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降低政府采购成本和维护政府经济利益的保障,同时保证了招标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二)设立监管部门,全程监管招标工作

在招标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监管部门能够有效地的避免在招标的过程中出现腐败和违规的现象。在选择招标工作人员时要进行廉政教育,并且对政府的内外审计进行全面的监管,从根本上消除违规现象的出现,增加招标过程的透明度,保证全程监管,这样一方面可以对低信誉供应商的过度包装行为做出警示与监督,另一方面还树立了良好的政府信用。

三、招标采购信誉风险的具体防范措施

(一)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强调以诚为本

在前文中提到的博弈论中低信誉供应商都会采取包装的方法来提升标的的竞争力,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招标过程中频繁出现,就需要在采购市场中对供应商实行准入制度,对供应商进行资质管理。按照供应商的信誉等级进行分类后采用,通过监管制度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以诚信为本构建供应商的诚信体系,对于低信誉供应商在招标前的违法包装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加大其违法成本,使之不敢违法。

(二)对供应商采取诚信分级的管理方式

在前文中提到了低信誉的供应商为了竞标的成功过度包装自身的产品,这对高信誉的供应商来说是不公平的,为了避免这个现象的出现,在招标的资格预审中建立信誉分级的管理方式和区别对待的管理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信誉分级的管理方式是将供应商依照信誉的高低依次分为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和三级供应商等,并制定详细的分类标准。因为招标前的信息不公开,所以政府无法得知供应商所提供的信息是否被包装过,就可以通过信誉的等级来进行分配,再将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比较,各归其位,及时更换不合格的供应商。并且将信誉等级划分的标准公开,可以起到督促低信誉供应商自行改正的作用。

(三)保证第三方的机构公正性

在招标中第三方机构在政府和供应商之间起到了平衡的作用,第三方包括了中介机构、评审专家团以及监督管理部门。因此确保第三方的公正是十分必要的,而确保第三方的利益不受到招标任务的影响是保证采购价格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招标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一方面要防止权力集中,另一方面还需要互相约束、互相监督。政府的采购部门在采购的过程中要增强内部的控制力度,均匀的权利分配,可以采用中介采购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降低采购风险,另一方面也节约了政府的采购资金。并且在采购的过程中还要防止供应商行贿的情况。专家评审团在招标的过程中肩负着兼顾多方利益的责任,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对竞标的供应商产品进行评审,通过最公正、公平的方式选取最合适的中标供应商,在选择的过程中可以把供应商的信誉等级排序情况作为参考,同时为了政府的利益和采购市场的利益平衡,要杜绝过度包装的供应商。

(四)优化政府的采购模式

政府的招标采购比例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8%-30%,因此为了达到国家财政支出效益的最大化和提高纳税人的税款使用效益,在政府招标过程中要对采购模式进行优化,应用合理的采购模式是可以避免采购中浪费现象的发生以及杜绝腐败问题的出现的。在采购过程中可以依照法律选择优质采购机构代为采购,选择高效益的供应商,从根本上减少资金的支出,一方面优化了采购的结果,降低采购的风险,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率,起到了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廉政建设的作用。

总之,政府、供应商和第三方机构是招标采购的主体。信誉是政府招标采购的基石和灵魂。在招标过程中通过法律树立政府的威信是避免信誉风险的有效方法。这就要求政府在招标的过程中保证“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的原则,这也是招标工作顺利完成的保障。在招标过程中通过各项法律法规来约束,提升招标工作的透明度,培养招标工作人员的自律意识,以诚信办公的标准来自我约束,做好招标工作。良好的信誉一方面是政府招标高效率开展的根本,另一方面也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燕琼.政府招标采购信誉风险的防范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3,(13)

[2]张亚明.政府招标采购信誉风险的防范策略[J].行政论坛,2012,(6)

[3]方伟.博弈论在政府招标采购信誉风险中的应用[J].财经界,2013,(15)

第9篇:招标采购制度管理范文

【关键词】招标采购;风险控制

引 言

招标采购是指采购方作为招标方,首先提出采购的条件和要求,邀请众多企业参加投标,由采购方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一次性的从中选择优秀的交易对象,提出最有利条件的投标方签订协议等过程。要求整个过程要公开、公正和择优。

一、招标采购的意义

为确保工程招标投标的公开、公平和公正,除了依靠相关法律手段、政策教育和思想教育外,还要在招标技术层面的操作方法和运作机制等方面进行科学设计,消除制度漏洞,去除和隔断产生腐败滋生的条件和机会。招标采购又称阳光采购,是指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质量优先,价格优先”的原则,从供应市场获取产品或服务作为自身资源的行为。

1、招标采购具有公开性

按照国家主管部门的要求,成立以审计、纪检、物资、计划、财务等部门参加的物资招标采购管理机构,明确各自的职责,规范工作行为,“树立先服务后监督”思想。面向社会,把采购的信息、宗旨、要求公布于众,使所有的人和单位都有机会参加这一活动,扩大了招标采购物资的来源,使挖掘市场潜力的概率达到最大化。

2、招标采购大幅度降低成本

招标采购是利用市场经济价值规律这只无形的手来发挥作用的,使原材料成本向其真实价值靠拢,使采购商获得一个最优惠的价格,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招标采购排除了人为因素,靠价值杠杆发挥作用。招标人则是针对通过投标资格预审、能够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技术方案可行可靠的投标人,采用最低价制。投标人仔细认真地计算自己的供应成本,标定利润的实际差额,填写标书,真实反映其最低线。产品质量、产品价格、企业信誉以及售后服务的情况决定是否中标,这些都无可通融的。

二、规范招标采购的程序

1、公开招标

公开招标,也称无限竞争性招标,在公开出版物上招标公告,所有符合条件的供应商或承包商都可以平等参加投标竞争,从中择优选择中标者的招标方式。

2、邀请招标

邀请招标也称选择性招标,由招标单位选邀请招标流程择一定数目的企业,向其发出投标邀请书,邀请他们参加招标竞争。对招标公告、招标文件、 评标办法等文件也按照招标投标物资及相关规定的要求认真把关,经招标委员会 审核确认后邀请函。

3、评审招标项目

根据定标情况形成书面定标报告,经所有参会人员签字确认,对中标、未中标结果均通知书,并在纪检、监审部门、招标委员会备案。

4、完善招标资料

在招标工作中,每次招标活动都要详细、详尽、详实地记录招标全过程。指定专人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市招标工作合法、公平、公正。

三、招标采购风险控制成因分析

招标采购的风险控制:是指企业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前对采购原材料、设备、备品备件等招标各个环节可能遭受到的损失与威胁及时进行识别,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使风险降低到企业可以接受的程度,当风险发生时,不至于影响企业的正常业务运作。招标采购风险一般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

1、外部风险主要来源于外部环境因素

一是价格风险。一方面:市场瞬息万变,在价格相对合理的情况下批量采购后,这种材料又可能出现跌价,引起采购价格风险;另一方面:物资采购中由于利益的驱使,投标厂商有可能操作投标环境,在投标前相互串通,有意抬高价格,使采购方蒙受损失。二是质量风险。由于供应商提供的物资质量不符合要求,导致加工产品未达到质量标准,使企业在经济、技术、人身安全、企业声誉等方面造成损害;另外,由于采购的原材料的质量有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整体质量、制造加工与交货期,降低企业信誉和产品竞争力。三是合同欺诈风险等。

2、内部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

由于内部管理不善,制度不健全,缺乏执行力而引发的问题和风险。一是招标采购计划风险。物资采购部门及相关使用部门计划管理不科学、不周全,导致采购中的计划风险,如采购数量不准、供货时间不留余地、质量标准不明确等使采购计划发生较大偏差而影响整个采购工作。二是招标采购标书制定风险。标书决定了合同条款的核心内容,标书订立不严格,权利义务不明确,可能导致合同执行风险。三是招标采购验收风险。由于人为因素造成所采购物资在品种、规格、质量等方面未能达到合同条款要求,而管理者又未能在材料使用或设备安装前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使之造成损失而引发验收风险。四是招标采购责任风险。经办部门或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水平有限等引起的风险;经办人员假公济私、收受回扣、牟取私利而引起的风险。

3、招标采购风险在于招标采购全过程

完成一次招标采购一般要经历招标准备、招标、决标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对风险控制的重点是不一样的。招标准备阶段风险控制的重点是招标方案设计、潜在投标人调研、招标文件编制等;招标阶段风险控制的重点是招标公告、资格预审、答疑、投标等;决标阶段风险控制的重点是开标、评标、定标和签订合同等。

四、招标采购风险控制的应对措施

科学合理地进行招标采购风险控制,既完善了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又可以为企业提供相对安全的经营环境,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1、整合内控资源,建立招标采购制约机制

除外部的司法监督、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外,企业的招标采购活动约束工作要最大限度的整合内控资源,在招标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企管、财务、物资管理、审计、法律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各司其职,统筹发挥各职能部门专业内控作用,建立协调配合、信息互通、形成合力、内控到位的约束制约机制,确保采购依法合规。

2、强化招标采购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

全过程的监督,是指从计划、审批、询价、招标、签约、验收、核算、付款和领用等所有环节的监督。重点是对招标计划制订、签订合同、质量验收和结账付款4个关键控制点的监督,以保证不弄虚作假。对招标采购实施全方位的监督,是指内控审计、财务审计、制度考核三管齐下。制定科学的招标采购流程,建立规范的招标采购机制,完善各个环节的监控,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物资采购价格,提高物资采购质量,还可以保护采购人员和避免外部矛盾。

3、科学评估采购业务

要通过建立供应商信息的数据库和货物的价格目录等,充分利用采购环境,熟悉市场情况、了解市场行情、掌握有关项目所需要的货物及服务的多方面市场信息,从而进行多方位地比较和选择;要善于风险识别,特别是对方案无法实现采购目的和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问题要及时规避。

4、建立与完善内控制度

管理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企业要想使招标采购工作更加有效,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建立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与程序。一是加强物资计量,质量检验、验收入库等原始记录的基础工作,防止个别内外串通,以少报多,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二是强化招标工作的内部考核制度,指定监督部门对招标工作进行检查,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和行政处理;三是加强招标工作的财务监控,资金支付方式和支付速度上向价廉物美、信誉好的供货单位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