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血压的防止方法范文

高血压的防止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血压的防止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血压的防止方法

第1篇:高血压的防止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防治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2-1796-02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86例,男57例,女29例,年龄29~78岁,平均63岁。发病到入院时间30 min~36 h,平均4 h。高血压病史≥3年35例,3年以上~5年33例,5年以上~10年24例。

1.2 临床表现及诊断:头颅CT平扫示小脑出血13例,硬膜下血肿合并皮层出血2例,脑内多发血肿2例,丘脑出血24例,基底结区出血36例,脑室内出血9例。在所有患者中脑疝79例(92%),呕吐误吸肺内炎性反应72例(84%),上消化道出血36例(42%),既往肾功能不全5例。人院时GCS计分,3分以下11例,4~6分64例,7~8分11例。

2 治疗与结果

人院后急诊开颅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清除及去大骨瓣(10 cm×8 )减压术共73例,脑室穿刺血肿引流13例。79例患者行气管切开,连续ICU监测,控制血糖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应用脑细胞活化剂、降低脑水肿药物,改善微循环及防止血管痉挛,加强抗炎治疗以及支持治疗。

我们针对重症患者感染率高,以肺部感染多的特点采取措施如下:(1)严格病房管理,杜绝探视,特别是气管切开患者,每日2次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2)早期进行气管切开;(3)加强对患者的基本护理,有效翻身叩背,促进排痰;(4)抢救时动作轻柔,重视无菌操作;(5)根据药敏选用有效抗生素。应激性溃疡7例,我们采取的防治措施:(1)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休克降颅压;(2)早期留置胃管,给流质饮食和制酸药物,稀释后中和胃酸常规使用止血剂和H2受体阻滞剂;(3)应用洛赛克预防;(4)尽可能少用长效激素;(5)对于出血患者大剂量应用洛赛克静脉注射,2次/天,40 mg/次,连用7~10 d, 并采取其它常规止血方法。高钠血症常见脑卒中合并肾功能不全、高热及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 可予5% 葡萄糖液或温开水口服, 有酸中毒可酌情补碱[4]。低钾血症患者应及时补钾, 对于禁食患者除补充每日生理需要量外, 还需额外补足因应用脱水剂所丢失的钾,一般每天使用甘露醇250 ml, 钾1 g。高钾血症主要见于肾功能不全伴少尿的脑卒中患者, 可予限钾饮食, 合并使用胰岛素和葡萄糖, 利用钙剂拮抗, 必要时行透析疗法。重症患者应监测血糖,不能用尿糖代替。高渗性昏迷防治措施: 适当补液, 遵循量出为入的原则, 定期检测血浆渗透压,不能用检测尿糖代替血糖。选用普通胰岛素控制血糖,不用中效、长效胰岛素, 以及口服降糖药。可三餐前皮下注射, 亦可按1∶1~ 1∶6 的比例将胰岛素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滴, 或以静脉泵持续泵入,将血糖控制在6.7~9.1 mmol/L。防治肾功能衰竭:(1)积极纠正休克,快速补充血容量;(2)尽快治疗脑疝早期手术,恢复脑功能减少大脑继发损伤,积极治疗并发症和感染;(3)小剂量应用甘露醇并与速尿联合应用进行脱水[5]。由于心律失常所引起的猝死约占脑出血相关死亡的5%。对所有住院的脑出血患者应给予连续心电监护, 主要采取抗心律失常治疗, 如合并有瓣膜疾病或室壁瘤, 可考虑手术换瓣或切除室壁瘤。脑出血并发的心律失常多为一过性, 随着血肿的吸收和抗心律失常治疗, 可于短期内消失。患者血压升高属于反应性, 原则上不予降压。有脑水肿的患者应避免用管扩张剂如钙拮抗剂、硝普钠等降压, 以免加重脑水肿。

结果:26例患者死亡 (30%),治愈12例(14%),语言障碍31例(36%),肢体瘫54例(63%),癫痫12例(14%),植物状态长期生存5例(6%)。

3 讨论

3.1 感染:本组患者院内感染率为72.2%。其原因有:(1)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低下;(2)患者昏迷程度深,正常咳嗽、吞咽反射消失;(3)气管切开失去了呼吸道防御能力;(4)长时间保留尿管;(5)深静脉穿刺置管感染。

3.2 应激性溃疡: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60%~80%。其发生机制可能由以下几方面引起:(1)颅脑损伤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性异常增高,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胃黏膜血管强烈收缩,导致黏膜缺血性损伤;(2)下丘脑或脑干损伤时,交感神经的血管收缩纤维出现麻痹,使胃肠血管扩张,血流减慢和淤血,在胃酸作用下导致黏膜糜烂、出血;(3)合并低血压、休克、感染时,可加重胃肠黏膜损伤;(4)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诱发消化道出血[1~3]。

3.3 离子紊乱:脑出血患者血钠异常很常见,机制是:(1)下丘脑的视上核或周围区域有渗透压感受器,它对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变化非常敏感,通过抗利尿激素释放来增多或减少,调节肾脏对水的重吸收活动以及血浆晶体渗透压。脑出血时下丘脑遭到直接或间接损害,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以及应激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从而出现高钠、低钠血症。(2)昏迷患者由于摄水不足,呕吐及过度换气,气管切开时从呼吸道丢失大量水分,高热、出汗,治疗中应用甘露醇、速尿而造成机体大量失水,引起血钠升高。低钠血症引起脑细胞肿胀以及动脉血压降低,高钠血症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使脑细胞脱水,脑体积缩小,脑表面与硬膜之间的桥形血管被撕断而发生硬膜下出血,患者嗜睡,肌肉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3.4 糖代谢紊乱:脑出血后常出现高血糖现象,目前较公认的看法是此现象能加重脑组织的损伤,加重脑水肿,使病死率增加,致残程度高,康复过程延迟。其发生机制主要是脑出血后应激使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皮激素等增多,使糖异生增加,而胰岛素相对不足,糖利用障碍。高血糖通过以下机制产生危害:(1)乳酸酸中毒,高血糖使脑组织内葡萄糖浓度明显升高,在缺血缺氧状态以无氧酵解供能,产生大量乳酸,造成乳酸酸中毒,是高血糖加重脑组织损害的直接原因。(2)能量代谢障碍,前述的乳酸酸中毒脑组织水肿加重,血粘度高,脑血流量下降导致ATP供应严重不足,膜Na+-K+-ATP 酶活性进一步下降,Na+内流增加,造成进一步抑制线粒体能量产生,引起细胞能源耗竭。(3)高血糖使细胞内水钠潴留,同时由于ATP 不足使Ca2+泵超载,一方面线粒体水肿和钙超载严重影响线粒体ATP 的产生,另一方面Ca2+作为自由基反应的中心环节,触发自由基连锁反应,加速了膜结构的破坏从而加速神经细胞的坏死过程。

3.5 肾功能衰竭:本组2例为肾功能衰竭,发生原因:(1) 血容量不足,重度颅损伤患者由于合并休克而致肾血流灌注不足,尿量明显减少;(2)高血压脑出血可累及丘脑下部、垂体和肾上腺皮质,可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及凝血活酶增高,使肾小球滤过减少,导致神经源性肾功能障碍或急性肾功能衰竭;(3)严重创伤、休克、感染引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4)甘露醇是脑水肿患者脱水时必用药物,对肾脏有轻微损害。而甘露醇又可引起“渗透性肾病”(血容量不足情况下更容易发生肾功能衰竭)。

参考文献:

[1] 曾胜田,余玉银,陈善固.重型颅脑损伤后消化道出血防治体会[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1,6(2):封三.

[2] 华积德,马永江.外科基础[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128.

[3] 朱洪飞.自发性脑出血胃肠道出血的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1998,14(6):512.

[4] 张建军,顾水均. 重症脑损伤急性期患者钠代谢失衡特点与其预后关系[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9,11(3):158.

第2篇:高血压的防止方法范文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缬沙坦 心房颤动 左房扩大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脏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1],原发性高血压可同时有左心房扩大和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Af)。高血压不但是房颤发生及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了观察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房颤的临床作用、探讨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降压治疗是否可以降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寻找房颤的防治措施及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对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10月1日—2006年10月1日在我院心内科门诊、特诊科、心内科病房,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内科门诊以及深圳市北大中心医院心内科门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所选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以北京诺华制药公司生产的缬沙坦80~160 mg/d或上海辉瑞制药公司生产的氨氯地平5~10 mg/d作为基础用药的患者方可入选,入选患者允许加用氢氯噻嗪、美托洛尔,年龄和性别不限,未达到心功能不全诊断标准,除外继发性高血压以及伴有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肺部疾病、甲状腺功能紊乱、预激综合征和存在其他原因可引起房颤的患者,也除外之前已有房颤或房扑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设计统一的调查表,调查的指标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血压控制水平、服用的抗高血压药物(选用其他降压药控制血压的患者均不参与调查)、超声心动图左房内径(采用美国惠普公司SONOS 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3.5 MHz。以标准方法检测左心房前后径,>35 mm为左心房扩大)。

根据患者服用缬沙坦或氨氯地平治疗后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是否有房颤出现的客观证据,将患者分为房颤组(Af组)和非房颤组(非Af组)每组80 例,对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等变量进行匹配,配对比例为1∶1。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治疗前后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

Af组和非Af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血压控制水平比较见表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心房内径变化情况见表2。两组用药情况见表3。表1 Af组与非Af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血压控制水平比较表2 Af组与非Af组左心房内径及扩大情况比较扩大(例)Af组8036.7~47.55228非Af组8032.7~44.53644注: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3 Af组与非Af组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情况比较 例注: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本组结果提示高血压患者左心房扩大与房颤发生有关,其原因是高血压导致心肌解剖及电生理的改变[2],高血压患者心房肌小动脉狭窄或闭塞,部分心肌发生缺血变性及纤维化,形成许多无应激功能的心肌小岛,为阵发性房颤提供了心房电活动不一致的病理基础。在解剖改变前,心房电活动改变就已经产生,表现为心房传导时间延长、不同部位有效不应期的不均一缩短,心房肌重构在房颤的发生及持续中起重要作用。ARB在人群中降低Af的发生及复发主要与ARB改善心房电活动及心房肌结构重塑机制有关[3]。ARB还可以抑制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生,逆转左心室肥厚,对心血管有长期保护作用[4,5]。

回顾性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左心房扩大与房颤发生有关,防止和延缓左心房扩大对房颤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缬沙坦可以延缓左心房扩大,进而降低房颤的发生率,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版社,2001:1 285.

[2]孙艺红,胡大一.高血压与心房颤动[J].中国医药导刊,2007,33(4):264266.

[3]戚文航.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心房颤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1):1 0421 043.

第3篇:高血压的防止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行为调查 预防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026-02

脑出血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称为再发脑出血,其预后差,致残率和死亡率均高于首次脑出血[1]。本文通过对2009年2月至2010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住院并治疗好转出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132例进行行为调查,了解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日常行为,探讨行为指导在再发脑出血中的预防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9年2月至2010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住院并治疗好转出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2例,其中男80例,女52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6岁,全部病例经头颅CT证实并行手术治疗,术后均痊愈出院。

1.2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身体锻炼情况、心理压力、疾病认知程度、服药依从性以及血压监测等内容,统计分析132例患者中有各种不良行为所占的百分数。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行为指导,出院后每月随访一次,加强指导并了解健康情况,统计再发脑出血的发生率。

2 结果

1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行为调查见表1。其中,吸烟定义为每天至少吸1支烟,≥6个月者,但不一定为连续的6个月;过量饮酒指每日饮白酒≥100ml,且每周饮酒在4次以上;生活工作压力很大以是否影响日常生活为度。

3 讨论

3.1 再发脑出血发病率高,致残率及死亡率更高,减少再发脑出血的关键是平稳控制血压[1,2]。高血压患者要保持稳定理想的血压除合理制定药物降压方案外,非药物治疗也是防治高血压的关键。由于国人对高血压危害的认知程度低,加上不良的饮食与生活习惯,血压的控制往往不理想,本组调查中过咸饮食者高达76.5%,高脂饮食者64.4%,而坚持规律服药者只占27.3,定期监测血压者更少,只有22.7%。因此,有必要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行为指导,尤其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进行行为指导有助于减少再发脑出血的发生,本组患者经过行为指导,随访一年中只有4例患者出现再发脑出血,占3.0%,低于文献报道的5.4%[3]。

3.2 根据调查情况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行为指导计划,并在出院后跟踪指导:①高钠饮食与血压呈明显正相关系,WHO建议每人每日食盐用量不超过6g为宜。指导高血压患者严格限制钠盐摄入,首先要减少烹调用调料,其次少食各种腌制品。钾具有促进尿钠排泄、抑制肾素释放、舒张血管、减少血栓素产生等作用;钙与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有关,当钙摄入增加时,促进钠的排泄可以降低血压;镁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与其降低血管紧张性和收缩性,减少胞内钙含量以及促进血管舒张有关。建议高血压患者适当增加钾、钙、镁的食物:蔬菜和水果是钾的最好来源,每100g食物含量高于800mg的食物有扁豆、冬菇、竹笋、紫菜、赤豆等;奶及奶制品是钙的主要来源,虾皮、海带、发菜、芝麻酱等含钙量特别高;含镁丰富的食物有苔菜、荞麦、木耳、绿苋菜、大麦等[4,5]。②油腻食物对血压控制不利,提倡多吃鱼、鸡、兔、牛肉,鱼类特别是海产鱼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脂及防止血栓的作用;膳食胆固醇与收缩压的变化呈正相关系,建议少食动物内脏、脑髓、蛋黄、肥肉、奶油点心、动物脂肪等。③戒烟、限制饮酒。④增加体力活动: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可发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建议患者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种类、强度、频度和持续运动的时间。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气功、舞蹈等项目,运动频度一般要求每周3-4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6]。⑤精神紧张、压力大的职业人群血压较高。要保持平静的心境,避免过度焦虑、悲伤、兴奋等。⑥用药指导:坚持按医嘱服药,定期监测血压,定期复诊,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切勿自行停药。

4 结论

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再发的关键是控制血压。我们发现通过行为指导,使病人逐步改变不良行为及饮食习惯,建立良好生活方式,严格控制血压,可以减少再发脑出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吕秀玉,尹运佳.再发脑出血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哈尔滨医药,2006,26(5):8-10

[2] 葛霞.再发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07,1(3):29

[3] Bac HG,Jeong DS,Doh JW,et al.Recurrence of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 rebral hemorrhage[J].Cerebrovasc Dis,1999,9:102-108

[4] 申华平,刘腊梅.饮食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6,20(12):3106-3107

第4篇:高血压的防止方法范文

[关键词] 缬沙坦;高血压;心房颤动;心房重构;窦性心律

[中图分类号] R9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a)-053-02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reating hypertension with paroxysmal auricular fibrillation with Valsartan

GAO Mingjie,WU Tianbing

(Red Cross Hospital of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Shenyang 11001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treating hypertension with paroxysmal auricular fibrillation with Valsartan. Methods: 80 cases of hypertension and paroxysmal auricular fibrillation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fter cardioversion from June 2007 to Deceber 2008. The control group(40 cases)were treated by amiodarone and commonly used antihypertensive drugs(except ACEI and ARB).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by amiodarone and antihypertensive drugs contained Valsartan.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18 months. Results: The LAD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narr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s, and Sinus rhythm maintenance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s. Conclusion: It can be an effective way to decrease blood pressure and maintain the Sinus rhythm treated by amiodarone combined with valsartan for hypertension with paroxysmal auricular fibrillation.

[Key words] Valsartan; Hypertension; Paroxysmal auricular fibrillation; Atrial remodeling; Sinus rhythm

缬沙坦作为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ARB)具有高度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特异的选择性,可阻滞多种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有害效应。现已广泛引用于治疗高血压,但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较少。有研究证实,心房颤动(AF)是心房电重构与结构重构的结果。而电重构与结构重构的发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激活密切相关[1]。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重构和心房重构,两者均可使房颤易于诱发和持续。近年试验研究发现ARB通过血管紧张素系统作用,防止心房重构可能有预防AF发生的作用[2]。应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房颤复律及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报道不一。本研究应用ARB与胺碘酮合用对高血压并发AF患者的房颤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6月~2008年12月高血压伴阵发性AF患者80例,年龄(42.7±7.2)岁,男49例,女31例。入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24 h心电图记录有阵发性AF发作;②心功能均为Ⅰ~Ⅱ级(NYAH分级);③血压控制良好,收缩压

1.2 方法

患者经过口服胺碘酮或电转复恢复窦性心律后,对照组给予胺碘酮(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药业生产)200 mg每日1次口服维持治疗。治疗组除给予对照组相同的胺碘酮治疗外,还给予缬沙坦(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80 mg/d的口服降压药物治疗。所有患者试验前和服药后3、6、12、18个月均做动态心电图、彩色超声心动图、肝肾功能、电解质和甲状腺功能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基线情况和降压药物的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收缩期末和舒张期末内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服用降压药物情况(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 治疗后血压下降幅度的比较

治疗18个月后治疗组血压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收缩压降幅分别为(8.3±2.4)、(2.7±0.6) mmHg,舒张压降幅分别为(7.8±1.2)、(2.1±0.4) mmHg,P均

2.3 治疗后左心房内径比较

治疗18个月后对照组左心房内径显著高于治疗组,分别为(37.98±1.33)、(36.73±1.7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治疗后窦性心律维持率

治疗组维持窦性心律的例数在6、12、18个月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5 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比较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房颤是高血压并发的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及外周动脉栓塞的主要原因。转复房颤,预防复发,对治疗高血压合并房颤至关重要。缬沙坦是一种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有效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AT1受体结合所产生的血管收缩。通过对RAS的阻滞作用,已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和相关靶器官的保护,但很少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对于房颤的治疗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射频消融,入心大静脉消融可以根治90%以上的特发性房颤,但对于器质性心脏病合并的房颤则效果欠佳,仅为25%~60%[3];环肺静脉消融,虽然对所有类型的房颤都取得较高的成功率[4],但操作复杂,目前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临床试验研究及观察发现,缬沙坦作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不但成为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耐受性好、副作用少的药物,并在降压同时具有保护心脏、脑、肾脏等的作用,并与心房颤动的发生与预防密切相关。通过本文的研究观察也证明了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的治疗,窦性心律维持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应用缬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可有效维持窦性心律。既往已有ACEI或ARB阻断血管紧张素减轻房颤重构的研究。但大多为动物实验。Kumagai等[5]在狗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坎地沙坦可预防快速心房起搏,引起心房不应期缩短,后者是房颤发生的重要基础。Goette等[6]发现人类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的心房肌细胞上血管紧张素AT1受体上调和AT2受体下调,AT1同时亦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本组资料显示在应用缬沙坦治疗18个月后,治疗组血压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

本组资料显示,在应用胺碘酮的同时给予缬沙坦治疗窦性心律维持率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人群中,对降低房颤发生和复发的有益作用,主要与缬沙坦改善心房电重塑及结构重塑机制有关[7]。其机制可能为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后,同时阻断了血管紧张素Ⅱ对心房肌细胞离子通道的不良效应,从而防止了心房有效不应期的缩短,保持正常不应期频率适应机制,抑制心房间质纤维化,心房间质纤维增生使心房内传导延缓达到预防心房肌电重构的目的。本研究发现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与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持续性房颤复转率,减少高血压合并房颤的复发,可有效改善房颤患者不良生化指标,进而缩小心房内径。缬沙坦具有有效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结合所产生的血管收缩、醛固酮释放、促进血小板聚集、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以及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等不利作用。通过拮抗神经内分泌过渡激活作用,可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延缓左心房扩大,进而改善心房的电重构与结构重构。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从而减少高血压合并房颤的复发。因而缬沙坦可能是治疗高血压合并房颤潜在的有效药物。

[参考文献]

[1]李奎宝,胡大一.预防心房颤动的新思路-ACEI/ARB的可能作用[J].中国医刊,2004,39(1):31-32.

[2]Nakashima H,Kumagai k,Urata H,et al.Angiotensin Ⅱ antagonist prevents electrical remodeling in atrial fibrillation[J].Circulation,2000,101(22):2612-2617.

[3]Veima A,Natale A.Why atrial fibrillation abl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firstline therapy for some patients[J].Cirulation,2005,112:1214-1231.

[4]Pappone C,Rosanio S,Augello G,et al.Mortality,morbidity,and quality of life after 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abl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outcomes from a controlled nonrandomized long-term study[J].J Am Coll Canliol,2003,42(2):185-197.

[5]Kumagai K,Nakashima H,Urata H,Urata H,et al.Effects of angiotensin Ⅱ type receptor antagonist on electrical and structural remodeling in atrial fibrillation[J].J Am Coll Cardiol,2003,41(12):2197-2204.

[6]Goette A,Amdt M,Rocken C,et al.Regulation of anigiotensin receptor subtypes during atrial fribrillation in human[J].Circulation,2000,101:2678-2681.

第5篇:高血压的防止方法范文

关键词:眩晕;清晨高血压;中医药疗法;综述

清晨高血压是现代医学提出的概念,清晨血压是指早晨醒后1h内,服药前、早餐前,家庭自测血压的结果,或动态血压记录起床后2h或上午6:00—10:00间的血压。当清晨家庭血压平均值≥135/85mmHg,诊室测量血压平均值≥140/90mmHg时,则是清晨高血压。而血压晨峰则是在清晨6:00—10:00时段血压急剧升高的一种波动现象。与血压晨峰相比,清晨血压更趋于统一,可操作性更强,大量研究表明,一天24小时中,清晨血压管理的效果是影响心脑血管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1,2]。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等教授撰写的《清晨血压临床管理的中国专家指导建议》[3]中认为“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在清晨时段的发生率最高”,该《建议》中也被推荐更适用于临床血压管理。因此,现代医学十分重视对其防治的研究。中医药界关于清晨高血压的研究较少,而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尤易出现清晨高血压[4],也多处在探索阶段。近年来研究者逐渐将目标转移到防治清晨高血压的研究上来。现将其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1清晨血压的中医理论基础

清晨血压在古代中医文献中没有专门的病名记载。根据本病的主要症状及其发展过程,可归属于中医学的眩晕、头痛、肝风等范畴。并与心悸、水肿、中风等病症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其中以眩晕论述者最多见。而对于“眩晕”的中医研究可谓源远流长。《黄帝内经》称其为“头眩”“眩冒”。《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到“朝则人气始生”,与现代研究发现的人体激素在清晨升高有类似的描述,隐约指出了血压晨峰发生的中医病机。《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盛,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人的气机随时间的改变而相应的发生变化,这一观点与现代人体生理学方面提出的昼夜节律变化不谋而合。可见清晨是“人气始生”的时候,血压也会随之变化。《金匮要略》中有“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认为饮邪是导致眩晕的重要病理因素,《素问玄机原病式》中主张风火二邪侵袭头目导致眩晕的观点,《丹溪心法》则强调“无痰不作眩”,认为痰邪可以阻碍气机运转,使气机不能上承,清窍失养,发为眩晕。张子和亦从“痰”立论,提出痰涎气血壅盛为眩晕的病机。李东垣以“脾胃气虚,痰浊上逆”立论。

2中医证型分布

2002年修订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定为肝火尤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及阴阳两虚证四型[5]。清晨高血压作为变异性高血压的一种,虽然符合高血压的证型,却有着明显的时间特性,故其应有自己的证型分布及与其他危险因素内在关系的特点,但通过文献检索却并未见到相关的研究报道。在此基础上,部分学者进行了相关的学术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邹志东等[6]运用现代流行病学调查证实,高血压的中医证型中肝阳上亢型最多,用药类别以补虚药为首。王裕颐等[7]运用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到晨峰现象也属于阴虚阳亢证,高血压患者阴虚阳亢组血压呈昼高夜低。方显明等[8]收集广西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聚类分析以划分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证候类型,结果以阴虚阳亢证最多。其余为风阳上扰证、痰浊中阻证和痰血阻络证。赵微、万启南等[9]研究发现血压晨峰增高的高血压患者中以肝火亢盛证居多,其次为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其血压晨峰峰值升高幅度中TC、TG、LDL-C升高者和HDL-C降低者远大于正常者。梅俊、陈广垠[10]发现在血压晨峰增高的高血压病患者中,以阴虚阳亢证为主,依次为痰湿壅盛证、肝火亢盛证、阴阳两虚证。血压晨峰峰值升高幅度为:肝火亢盛组血压晨峰最高,痰湿壅盛组、阴虚阳亢组、阴阳两虚组依次降低。提示实证或兼有实证的患者比虚证患者有更高的血压晨峰。宋磊、刘永明[11]研究表明,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晨峰血压比例肝阳上亢证高于其他各证型组。

3中医治疗方法

3.1辨证论治李泓等[12]认为本病主要由外周交感肾上腺髓质功能偏亢所致,故清晨高血压多用滋水涵木,平肝潜阳之法,予杞菊地黄口服液服之。现代药理学亦证明六味地黄丸有保护血管内皮和协同降血压作用[13]。枸杞子[14]有降压、降糖、调节中枢植物神经的作用,也有降压作用。由此可见杞菊地黄口服液可能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发挥降低清晨高血压的作用。方伟、祝光礼等[15]认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控制高血压晨峰方面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李艳红、张俐等[16]认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联合针刺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结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痰瘀阻络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陈锦汝[17]总结祝光礼教授治疗晨峰高血压临床经验,认为晨峰高血压多见于“肝风”,主要有肝阳化风证以及虚风内动证。两证均遵循肝肾同源治则,在辨证基础上重视平肝阳、补肝肾;施以镇肝熄风汤治标在前,杞菊地黄汤固本在后。肝阳亢甚则加重潜镇肝阳之品;体虚则随证酌情加用健脾补肾之品。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3.2其他疗法王芳、苏等[18]研究结果表明,耳穴压豆具有明显的即刻降压疗效,耳穴压豆配合缬沙坦氨氯地平干预血压晨峰现象较单纯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无明显优势,说明耳穴压豆在降压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尚待进一步研究。黄洁红[19]将治疗组根据子午流注学说制定不同抗高血压药的服药时间,对照组早餐后口服抗高血压药,都配合口服杞菊地黄丸。根据研究结果认为子午流注学说制定服药时间,可以较好的降低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于涛、杨海玉[20]在每日上午均给予两组患者常规降压治疗。中药浴足方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浴足方,该方以怀牛膝、川芎、天麻、钩藤、夏枯草、吴茱萸、肉桂组成。对照组予等量温水足浴。结果表明中药浴足方组既可在24h内达到降压目标,又能有效控制血压晨峰程度。朱东晓[21]在高血压患者肝阳上亢证中治疗组采用肾俞穴注射川芎嗪,对照组采用臀部肌内注射川芎嗪。结果治疗组各项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牛兰香[22]临床研究发现参照组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研磨成粉制备的药丸并于曲池等特定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优于参照组。

4小结

第6篇:高血压的防止方法范文

原发性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使血压控制在目标值内,避免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为了维持血压稳定正常,高血压患者一般应当终身服用降压药。但高血压是由于人们不良生活习惯引起人体代谢紊乱、血管舒缩功能紊乱的疾病,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都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当前各种降压药物,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β-肾上腺素转换酶抑制剂等,都不能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不少患者往往只满足于服药把血压降下来,不改变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中脂质沉积逐渐增多增厚,脉压差增大,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加重,最终发展为心脑血管病。同时,降压药中有多种阻断周围交感神经及中枢的药物,具有不容忽视的副作用,服用后减退,甚至发生阳痿,影响家庭幸福。

历史上人类曾发现和创造了许多物理疗法,来弥补药物的缺憾。喝小分子水的自然物理疗法。是近十多年来才发现和创造的,经过多年实践不断完善和反馈信息,证实可有效改善冠心病、脑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低)血压、高血脂、高黏血症、前列腺增生和慢性前列腺炎等。我有幸发明了卓康牌小分子团离子水瓶,经过三家省级医院给病人应用,临床观察效果好,注册为准字号医疗器械,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权。医院检验报告显示,患者饮用小分子水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又被称为“好胆固醇”,有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俗称“坏胆固醇”),说明喝小分子水对高血压和心脑动脉粥样硬化有较好的保健作用,是有科学依据的。

8年来,该品已有上万多用户,取得了较好的保健效果。很多五六十岁至七八十岁的人来信反映,饮用2-4个月或更长时间,可使多年的高血压得到稳定的控制,逐步减少了服药剂量,甚至不再服药,症状消除:血压长期保持120-130/70-80毫米汞柱,脉压差为35-45毫米汞柱的理想值。表明主动脉、大动脉的粥样硬化已消除,血管恢复了弹性。更为可喜的是,有些多年冠心病的患者反映病情已稳定或痊愈,高血脂、高黏血症和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症得到改善或消除。

采用喝小分子水的自然物理疗法无毒无副作用。患者在开始饮用小分子水时,仍然需要按医嘱服用降压药。每天饮水量按中国和美国的医学保健专家建议,为1.5-2升,为一般健康人的饮水量,同时要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饮用两三个月后,如果血压得到稳定的控制,就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试行逐步减服降压药:如果减服降压药后仍能使血压保持稳定,再经过两三个月,就可以进一步减少降压药的服用量,直至完全停药,依靠饮用小分子水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来维持疗效。不能期望喝小分子水在短期内迅速见效,应当把它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和维持治疗手段。极少数人(约1‰)饮用二三个月未见显著的降脂降压,经了解。是因为这些人膳食不当,长期食量较大,摄入热量过多所致。这些用户不知食物过多是这些病的病源,每天仍然吃过多主食、肉食,淀粉在体内转化为糖,再由糖转化为脂肪;每天动脉内新增的脂质沉积,比因为喝小分子水改善体内生化作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而抓走的沉积更多,病就难以见效或好得慢。因而,用户在坚持饮用小分子水的同时,应以“先饥而食”来调整食量,做到合理膳食,改变多吃少动的生活习惯,经过三四个月的努力就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这样的治疗方案,对心脑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低)血压、高血脂、高黏血症治愈率很高。况且饮用小分子水后,因降血脂降血黏度,改善了微循环,修复了衰弱器官,因而同时还治愈了许多人的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胃炎、肠炎、胆囊炎、胰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湿疹皮炎和糖尿病等,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喝小分子水不失为一种治本的好的自然物理疗法。

(咨询电话:0771-3937093)

第7篇:高血压的防止方法范文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诊断;治疗方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逐步提升,据临床数据统计,在我国经过相关临床检查确诊高血压的患者接近一亿多人,其数据还在逐渐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和痛苦。本文结合乡镇医院高血压患者就诊情况、病历资料和治疗情况等综合分析,探讨老年高血压的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1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由于老年人身体各方面功能比较低,一旦患上高血压病,其血压主要表现为:①血压波动大。对此在检查或者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期间,需要定期测量其血压,随时关注血压值变化,并根据其血压的变化调整药剂量。②血压升高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其舒张压表现为正常或者偶尔升高,患者脉压变化大。③根据患者的不同,血压变动也会有差别,有时会发生低血压。④因动脉硬化的影响,容易出现假性高血压。⑤由于其人脑功能低下,容易发生忧郁症,对此在治疗过程中可适当使用利血平、可乐定等药物,禁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药物,以免造成误食影响其身体健康。2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

2.1 诊断标准 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人,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95mmHg便可以诊断为老年高血压。如果单纯的收缩压≥160mmHg,而舒张压

2.2 注意事项 由于老年高血压的血压具有不稳定、变化大的特点,对此,患者家中应具备血压自测器,随时监测血压值,并根据血压情况随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在诊断过程中还应注意患者是否患有肾实质性高血压及内分泌性高血压[1]。3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3.1 一般治疗 一般治疗在药物治疗前就应进行,若同时在采用药物治疗,其一般治疗也不要间断。它是指患者做适当、规律的有氧运动,来减轻精神方面的压力,让患者保持平和、健康的心理,进而达到治疗效果。包括:①劳逸结合,修养身心。适当进行运动,做到劳逸结合,充足睡眠时间,修养身心,消除紧张情绪,帮助血压恢复。②减少钠盐的摄入量、适当摄入钾、钙和镁。③均衡饮食,控制体重。肥胖是引起老年人高血压病的原因之一,若能均衡饮食,减轻体重、控制体重,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对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注意饮食规律,避免吃高脂高蛋白食物,同时配合降血压药综合治疗,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④戒烟、酒,避免动脉硬化等其他危险因素的发生[2]。

3.2 降压药物治疗 根据老年高血压病的特点,在选取降压药物时一定要选择效果良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易于提高依从性等原则的药物,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其个体差异,结合不同患者身体其他部分的情况配合适当的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临床上,治疗老年高血压常用药物主要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根据临床治疗情况,在这些药物中,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和利尿剂的效果相对较好。如果需要增强效果可以把利尿剂与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联合应用[3]。4 老年高血压的防治

任何病症均重在预防,老年高血压也是如此,对此,在生活中,我们应以预防为止,防治高血压病症发生,或者防治其恶化。①定期检测血压水平,检查血脂、血液黏度、血糖、心电图、眼底等,全面了解自身心脑肾等器官情况,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就医,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恢复治疗。②坚持锻炼、劳逸结合,促进身体代谢。针对早期或者轻微高血压患者而言,要坚持使用非药物进行治疗,例如:生活规律、戒烟酒、适当运动等,从睡眠、运动、饮食等方面进行调节来治疗高血压。③针对病情较为严重的老年人,一定要定期服用医生开的药物,药量由多逐渐减少,药物的服用要科学,不能吃吃停停,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严遵医嘱。④定期复查。定期去医院复查血压、血脂、血糖浓度等情况,若发生异常,及时进行深入治疗。

综上所述,高血压属于慢性病症,由于老年人身体各方面机能已经开始老化,一旦患上高血压病,若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影响其身体健康。对此老年高血压病,一旦发现确诊则需要立即进行治疗。同时,在治疗期间要多与患者沟通,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适当的药物进行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华琦,谭静.老年高血压治疗的获益[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11(12):917-918.

第8篇:高血压的防止方法范文

【关键词】 老年人;高血压;特点;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19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50-02

高血压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病的基础疾病,是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老年人是高血压的高发人群,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越来越多,60岁以上老年人中约占四分之一患有高血压,数量占世界各国首位。由于老年人生理上的变化,常合并较严重或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靶器官受损,因此心、脑、肾并发症多,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本文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病因构成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为高血压病因的正确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男89例,女61例,年龄20-8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2004年中国高血压反正指南中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1]:非同日2次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

1.2 方法 根据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将所有患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记录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因,总结两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法。

1.3 疗效评价 患者治疗1个月后观察其疗效:①显效:舒张压≥10mmHg并且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以上;②显效:舒张压下降虽然未达到10mm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③无效:未达到以上水平者。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χ2)检验。

2 结 果

2.1 病因分析 150例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91例,占60.67%;继发性59例,占39.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治疗疗效 显效:89例,占59,33%;有效53例,占35.33%;无效8例,占5.33%,总有效率为94.67%。

3 治 疗

3.1 非药物治疗 在药物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均需进行非药物治疗:②戒烟、限酒(男性酒精

3.2 降压治疗 由于老年人的降压速度比非老年人缓慢。在非紧急情况下,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的方法,60-79岁老年人可在3个月内达到血压目标值,≥80岁老年人达标时问更长,数月甚至1-2年。

3.3 药物治疗 降压药物的选择。合理选择降压药物不仅有利于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更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大量临床试验显示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β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的效果和益处。其中,老年人使用利尿剂和长效CCB降压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少,利尿剂可与CCB、ACEI、ARB联合应用以增强效果。老年病患者在降压治疗过程中,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小剂量联合应用[2],可以明显增加降压疗效,相互抵消或明显减轻不良反应,还可延长降压作用时间,加强对靶器官的保护。治疗目标血压个体化,药物从小剂量开始,缓慢进行,尤其是对老年人,应避免快速降压带来的不良反应。在降压过程中注意老年人的反应,不仅注意调整降压的幅度,还要控制降压的速度,否则就会导致心、脑、肾等器官的血流灌注压减低,血流缓慢,引起缺血及血栓形成。

总之,老年人降压治疗应当遵循个体化原则,平稳、缓慢,药物的起始剂量要小,逐渐增加剂量,需考虑到老年人易出现的不良反应,特别是性低血压,故需监测不同血压,尤其是立位血压,同时需观察有无其他的不良反应。本文根据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0-1064.

第9篇:高血压的防止方法范文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华法林; 高血压; 脑卒中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0126-02

doi:10.14033/ki.cfmr.2016.1.070

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脑卒中患者达200万人,每10万人中就有120人发病。我国现存脑卒中患者700余万,其中450万丧失劳动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其致残率达75%[1-2],可见脑卒中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而高血压是我国脑卒中发生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且高血压还是其他慢性病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对高血压患者更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并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近年来采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已逐渐成为防治的主要手段[3]。本研究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76例高血压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华法林进行对脑卒中的预防研究,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科室诊治的76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参考患者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及高血压分级等因素进行分层抽样,随机将7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男20例,女18例,年龄34~68岁,平均(47.2±4.8)岁;观察组患者:男21例,女17例,年龄32~67岁,平均(45.4±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由同一主治医师收治,且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高血压;(2)入选患者无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肝肾功能均正常;(3)近期未发生过重大不良事件刺激;(4)患者对此研究知情同意。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一般降压治疗,并定期复诊。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华法林进行治疗:复方丹参滴丸(国药准字:Z10950111 ),口服,10粒/次,3次/d;华法林钠片(奥利安,H20110108),用药首次剂量为2~3 mg/d,1周后开始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根据INR指标调整华法林剂量。所有患者治疗1年内跟踪随访。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年内降压疗效和脑卒中发生情况。降压效果评定标准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g且降低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有效:舒张压下降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降压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89.47%(34/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2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脑卒中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例发生脑卒中,发生率为7.89%(3/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4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主要由高血压和血管性疾病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5]。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发达国家脑卒中的发病率降低了42%,但发展中国家脑卒中的发病率却在迅速增长。据统计,我国目前脑卒中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9%,已经超过缺血心脏病(8%)的2倍,且易致残和致死,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6-7]。因此,要从思想上认识脑卒中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以积极主动采取措施提高脑卒中的治疗和预防水平,降低其发生率。据有关统计资料,脑卒中后的预后各不相同,30%患者治疗后不能完全康复,20%患者日常生活需要帮助,60%患者需要接受临床干预治疗[8]。所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十分必要和重要。研究显示,高血压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中居于首位,因此更应该注重对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预防。

中医认为丹参可以活血化瘀,有活血通络、改善微循环之功效。细胞实验研究已经证实,丹参不仅可以稳定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维持细胞膜完整性,促进新毛细血管形成,还能抑制胶原合成,促进胶原降解[9]。复方丹参滴丸主要成分为丹参、三七、冰片,具体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增加心脏供血,改善微循环血供等作用。华法林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口服抗凝药,其主要优点是用药途径方便快捷、半衰期长,是一种理想的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

本研究旨在探析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华法林在治疗高血压及对脑卒中预防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89.47%(34/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2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复方丹参滴丸和华法林的联合使用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但本研究中样本量较少,对于本文的结论仍需进一步在更大样本量上验证。

参考文献

[1]武海滨,龚巍巍,潘劲,等.首次脑卒中患者生存率和死亡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7):812-816.

[2]万莉,谢莉玲.脑卒中患者康复现状及三位一体的康复护理模式建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2):6533-6535.

[3]刘敬霞,李建生,牛阳,等.不同中医治疗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1):5959-5961.

[4]傅燕,张喜军,陈燕,等.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2):1521-1522.

[5]谢B,汪学红,章娟,等.脑卒中患者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认知及其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2):136-139.

[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health risks:Mortality and burden of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selected major risks[J].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9.

[7]武海滨,龚巍巍,潘劲,等.首次脑卒中患者生存率和死亡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7):812-816.

[8] Fisher M,Vasilevko V,Cribbs D H.Mixe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nd the Future of Stroke Prevention[J].Translational Stroke Research,2012,3(1 Supplement):39-5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