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采购管理相关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南水北调;干线工程;运行管理;日常维护项目;采购管理
1案例介绍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中国黄淮海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是关系到受水区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省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福祉的百年大计。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特点是规模大、渠线长、建筑物样式多、交叉建筑物多,总干渠呈南高北低之势,具有自流输水和供水的优越条件。以明渠输水方式为主,局部采用管涵过水。渠首设计流量350m3/s,加大流量420m3/s。为确保工程运行安全、水质安全,确保防洪度汛工作有序开展,渠首分局所辖各管理处目前急需开展自管维护项目的日常和专项维修养护工作,包括渠道岸坡维护、岸坡排水沟疏通和维护、岸坡保洁、岸坡杂树杂草清除、植草护坡修剪等工作,为了保证经济效益,需要做好项目管理阶段日常维护项目采购管理工作。
2南水北调中干线工程运行管理采购管理现状
当前,南水北调工程处于建设期转向运行期的过渡阶段,运行期管理经验不足,运行期合同较为零散,涉及的专业多,合同签约主体也多。实际工作中,对于不超过招标限额,且金额较小的项目(如5万~10万元的项目),除了按照相关制度规定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选择供应商外,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选择供应商。这种管理方式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弊端:一是大大降低项目实施的时效性;二是项目所涉金额较小而流程较为繁琐,可能存在供应商不愿响应采购需求的情况;三是可能需要委托咨询机构,增加实施成本。
3干线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3.1采购管理工作量大,程序和质量要求高运行期采购项目多,采购涉及的分标、预算确定、采购实施、合同谈判与签约等工作量大,程序要求严格,采购质量要求高。现阶段各项计划的深度尚需进一步加强,以保证采购的进度和质量。3.2采购人员严重不足,采购经验少中线局下发了运行期采购工作的指导文件,具体进行采购工作时有几种采购方式可供选择,现场采购人员在选择采购方式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原因为每种采购方式各有利弊,各种采购模式跟后期合同实施现场管理负责人想采用的管理模式和想达到的管理效果有很大关系。如果采购人员经验不足,综合统筹考虑能力有限,难免会降低判断准确率,有可能对后期的审计风险预判不足。3.3各管理处采购模式不统一在进行采购管理时,因为不同部门之间的统计要求和口径有所差异,导致不同业务部门关注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另外,虽然一些采购数据可通过对已经行上报的报表进行简单分析、整理后获取,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往往会要求统计分析人员再次进行单独统计,导致基层人员为了统计而统计,忽略了统计工作中的分析功能[1]。此外,由于统计的业务部门不同,数据来源不同,在提供采购数据时,容易出现不同部门提供的数据不同、同一部门前后数据不一致等问题。3.4合同权限和范围不明确合同的采购都需要经立项审批后执行,但对于必须签订合同的项目规模范围并未有相应的标准。例如日常办公用品采购,拟采用框架协议的方式实施定点采购,支付方式为实报实销,那么该框架协议是否可由三级机构直接签订,还是需要以中线建管局的名义遵照合同立项制执行很难界定由于合同中没有明确的规定,缺乏相应的管理标准,存在执行不力、职责不清等问题,影响了采购管理的开展。3.5运行维护定额使用问题在运行维护定额使用时,发现定额中缺少门库清理、钢爬梯和电缆沟清理、人手孔清淤、地源热泵维护等附属设施日常维护定额指标。如衬砌面板维护,定额中单位为元/m2•年,在实际维护过程中衬砌板裂缝处理每米的定额消耗量在维护定额中无法查找,没有子目套用,从而无法编制预算价格。
4应对策略及建议
4.1建立运行期合同管理系统根据运行期合同管理特点和实际情况,建议建立运行期合同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各类信息录入、台账更新、查询、文件审查会签、计量支付审核、变更索赔处理等项目,以便规范合同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精度,做好采购与合同管理专业规范化建设工作。依据目前预算指标下达和项目采购实际情况,建议尽早下达年度预算指标,以便分局和各管理处及时确定年度拟实施工程项目和开展项目采购工作[2]。为了避免人浮于事、职责不清、执行不力、程序不妥等“不规范”问题发生,建议以制度办法为保障,切实做好高效管理,以确保采购与合同管理专业规范化建设工作有序开展。4.2尽快实现员工职业化,管理规范化在开展建设期运行管理阶段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同时,实现员工职业化同样重要,员工职业化行为是与规范化建设、制度办法执行、工作流程实施等紧密相连的。若员工具备了岗位职责所需的工作技能,熟练掌握采购与合同管理相关办法,并按照相关操作流程高效做好工作,便能更好实现管理规范化。因此,建议加强办法宣贯和培训工作,尽快实现员工职业化和管理规范化。4.3完善采购管理体系a.加强对三级管理处的各科室、各专业人员的宣贯与培训工作。b.制定合同管理及采购管理岗位说明,明确每个岗位“该做什么、怎么做”,进一步规范合同和采购管理工作。c.编制采购管理流程图,简明直观,对采购工作起到指导性作用。d.明确三级管理处各类合同的权限范围,建立相应的标准,在合同权限方面更加规范化。4.4明确数据来源、统计口径,明确各类数据责任部门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对各业务部门所需的数据和报表进行分析、归纳,分析各项统计工作存在的内部联系,提炼出所需的统计指标,对同类、重复性的指标进行优化,对内在联系或链接进行复核、确认。因现阶段各业务部门统计要求尚未稳定和健全,结合该次各专业部门规范化活动,建议用3个月时间对现有统计报表进行分析,对后续可能需要的报表进行科学预测,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根据统计指标需求部门的要求和指标反映的事项、使用目的,明确和统一指标所需的基础数据来源和口径。同时明确数据提供时限和责任部门。此外,在统计工作规范化过程中,还要不断进行业务交流,对报表最终意图、格式设计目的、数据收集渠道等进行沟通,在沟通过程中进行优化。4.5建立供应商备选库,提高采购效率目前渠首分局正在建立相应的供应商备选库,针对日常维修养护项目,从成本控制角度,以地方供应商为优;从便于管理角度,以具有一定管理水平的供应商为优。在实施过程中,建议建立相应的制度办法,更合理化、人性化的明确小额项目采购方式。同时可以考虑以20万元为限额,不超过此限额且必须要签订合同的项目,由三级管理处直接从供应商库中符合采购项目资格要求的供应商中,以摇号等方式随机抽取,经供应商候选人推荐会审后委托实施,由此可切实提高运行管理效力,实现稳中求好。4.6加强零星采购管理,明确零星采购工作程序日常运行维护工作中,小额和零星采购项目,应提前拟定采购计划,强化计划管理,优先集中、批量采购。对于突发需求、不易保存的物资,应明确简易采购程序,并严格限定使用条件。建议简易采购流程可采用签报等形式代替立项审批,签报完成后可直接采购并履行财务报销。以下采购项目适用简易采购流程:a.货物。单价不超过2000元、一批次采购预算总额不超过20000元。如小水泵、水质试验器皿和试剂、雨衣雨鞋、胶鞋、手电等。b.零星耗材。单价不超过1000元、一批次采购预算总额不超过10000元、不易保存的耗材。如水管、灯泡、手套等。4.7修改运行维护定额a.建议增加部分常用的维护定额子目。增加水尺维护、宣传栏维护、闸孔警戒标识维护、钢爬梯与门库清理、电缆沟清理、人手孔抽水清淤、地源热泵维护等附属设施日常维护定额指标。b.建议细化和明确定额子目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日常维护定额中,林草绿地养护子目中包含了除草及其他工作,建议细化明确“除草”工作定额指标,如单独计算绿草绿地除草费用时是否可以套用岸坡割草指标。c.建议在部分常用的定额指标中增加对应的人工定额耗量。日常运维工作中,部分日常发生的零散工作,比如:闸站建筑物保洁、摄像机保洁等项目,定额中给定了定额指标(即xx元/年•座),但实际实施过程中,这种零散的、多为人工消耗的项目,在采购谈判过程中缺少相应的人工耗量参考数据。建议针对这类项目在定额指标后补充增加定额人工消耗量,以便于实际实施过程中控制价的计算和采购谈判。d.建议增加实物消耗量定额。运行维护定额中为便于预算的编制,日常项目均以定额指标的形式来体现,但实际采购谈判中,难以用定额指标确定具体项目的预算控制价。如衬砌板裂缝、密封胶修复、沥青路面修复等。在运维定额中均以衬砌面板维护定额指标(元/m2•年)来体现,建议增加消耗量定额(元/m),以便于控制价的测算和谈判价格控制。
5结论
总之,采购与合同管理专业规范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任务,渠首分局高度重视,强化采购与合同管理风险意识,充分认识开展采购与合同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持续按照“严、细、实”的工作要求切实做好采购与合同管理专业规范化建设工作。
作者:刘亚丽 单位: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渠首分局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物资采购;管理;问题
近年随着教育大范围的普及,各大高校都相继展开了扩招工作,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据相关统计到2014年,在校学生人数为2468.1万,进一步给高校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高校物资采购工作主要是为教学科研等提供物资设备保障,是学校学科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一、高校物资采购管理特点
首先,高校物资采购的规模扩大。近年来,在教育普及程度加大的情况下,使得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期[1]。许多高校开始进行改建、扩招等工作,尤其是学生人数大幅提高后,高校物资采购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多在几百万到上亿间,可见高校物资采购规模较大,是极具潜力的大的消费市场。其次,高校物资采购资金来源广。一般来说,高校的资金多来自政府拨款以及事业性收费,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教育经费应占GDP的4%的目标,可见,政府加大了对高校资金的投入。然而从高校实际的消费可以发现,政府拨款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各方面的发展需求,因此各大高校都通过多渠道方式筹措资金,包括学费、科研经费、重点实验室和学科建立的专项经费、捐赠、贷款等,其中学费是学校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如:按照每人每年6000元学费,每年1500万人来计算,学校每年收取的学费在900亿元左右[2]。最后,高校物资采购的品种繁多,且具备一定的专业性。由于高校教育科研逐渐呈现出多样化,新增了许多的学科门类,因此所需的物资也就更加多样,为了确保学校教育科研顺利进行,高校物资采购的品种就较为繁多。同时,许多设备物资的更新换代较快,为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采购物资时就要注意选择专业性加强,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
二、物资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1.问题
(1)缺乏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为了对高校物资采购管理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都会制定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然而在近几年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一些规章制度较落后,甚至是10年以前制定的,完全无法与当前市场经济相适应[3]。没有完善的高校物资采购制度,就会出现许多的漏洞,如:扩大了学校采购部门的权利,没有一定的约束性,出现采购部门自主决定给谁买,呈现强烈的个人权利色彩。而这样的后果,往往会出现某些教学科研设备过剩或是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科研的正常进度,甚至还会对科研经费造成巨大浪费。同时,高校采购部门的人员在采购物资设备时,多各自为阵分散采购,造成了资源浪费,很难从整体上提高采购规模效益,忽视了采购管理工作的监督与规范。(2)采购腐败违规现象严重目前,各高校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常使用的方式包括:公开招标、单一采购、邀请招标与竞争性谈判等。为了集中大规模的采购所需物资,高校更多使用邀请招标的形式来采购,然而却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披露渠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高校采购规模的扩大,使得高校成为各大厂家争相抢夺的合作对象,为了取得成功,某些商家会使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而学校也会因为宣传力度小,物资供应商达不到法定要求而担心,双方一拍即合很容易出现学校领导与相关采购人员中饱私囊的现象,让学校资金没法真正的投入教育科研的物资支持上。当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高校物资采购运作的不规范与信息透明度较低的问题。(3)采购人员专业化水平较低高校采购工作本身具有多样化、复杂、全面、知识性强等特点,因此对采购人员的专业化要求较高,需掌握相关的财经、市场、设备专业知识、技能操作等,才能真正的履行好采购职能,提高采购效率以及资金的合理使用率[4]。而在实际的高校物资采购中,对采购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考虑较少,许多采购人员多是来自后勤或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甚至还有一些是学校领导的亲戚朋友等。他们往往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采购岗位技能培训,普遍业务素质偏低,难以高效的完成学校的物资采购要求。
2.途径
首先,各大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物资采购的特点,结合现代管理方法,制定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物资采购规章制度。例如:浙江某一大学,为了规范学校物资采购以及资金使用等制定了《物资采购审批制度》、《物资采购制度》、《购物付款制度》等相关制度。当然,为了将采购部门人员工作落到实处,还制定了《采购人员工作职责》等相关规章制度,使得学校的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其次,要积极探讨多样化的采购方式,如:分散采购、集中采购、政府采购等,并灵活应用不同的采购方式,以提高物资采购效率[5]。当然,在进行物资采购时,也要进一步依照相关规章制度,提高采购信息的透明度,并严格监督物资采购的全过程,避免出现腐败、中饱私囊等现象。最后,要定期开展高校物资采购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同时要努力提高采购人员的整体素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采购制度要求进行学校物资采购管理工作,也可以适时的进行采购人员业务考核,对违规、渎职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以进一步规范监督高校物资采购管理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物资采购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都大大的影响了高校物资采购的效率,以及资金的使用率等。为了进一步规范高校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可以从规章制度制定、提高信息透明度、提高采购人员专业水平等方面着手解决,利于推动高校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华伟,冯文全,穆福山.浅谈高校物资采购工作[J].中国电力教育,2007(,11):152-153.
[2]陈勇.浅谈高校物资采购与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9):78.
[3]刘静.新形式下高校物资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21(1):74-76.
[4]袁雄,欧阳中万.高校物资采购的质量控制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2):126-128.
【关键词】总承包 材料采购 材料采购管理 项目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材料不仅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要素,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决定性因素,材料投资在整个工程投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材料采购维持着正常的建筑施工状况。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操作阶段材料采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如价格难预算,成本难控制,数量难明确等。因此材料采购管理成为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施工企业或是总承包单位在制定作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材料因素。因为如果材料采购不当或管理不善,所采购的材料达不到项目建设的要求,不仅会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还会降低项目的预期效益,甚至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
2 材料采购项目化管理的必要性及含义
2.1因为工程项目建设采购的物资品种较为繁多,涉及面广,用量大;采购随机性大,即便经过非常精细地预测,也不能够排除图纸变动和设计变更,以及突发事件等的影响造成采购计划的变更;部分主要建材的价格如水泥、钢材等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大,确定材料选购时间非常重要,而材料选购时间同时会受设计和施工中资金、工期、施工方案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对材料采购人员的专业水平、知识结构、工作能力要求高。针对材料采购管理的独特性及特殊性,实行材料采购项目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2.2项目化管理是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对项目和运作活动进行管理的技术和手段,它将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应用于全面的企业运作,“按项目进行管理”是其核心内容,是传统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在企业所有项目上的综合应用。项目化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如何在确保时间、技术、经费和性能指标的条件下,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完成预定目标,让所有与企业相关方满意。
2.3材料采购项目化管理就是基于企业战略视角下,以材料采购项目各目标的实现和各相关方的满意为着眼点,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对企业的材料采购管理工作所进行的系统地、动态地长期性组织管理活动。
3 材料采购项目化管理的内容
3.1明确项目总体目标和任务,确定并编制项目总体材料采购计划,确定材料采购目标和任务,制定材料采购的管理流程计划和控制措施,协调各种资源并实施。
3.2确定材料采购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步骤及进度影响因素,并对材料采购项目进度计划进行控制。
3.3确定材料采购项目成本构成,进行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收集并分析成本控制的依据,确定成本控制方法,明确成本控制成果,掌握成本控制策略。
3.4明确所采购材料的质量要求,分析项目材料采购的特点,确定质量计划,明确质量控制依据,掌握质量控制方法,明确质量控制结果,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3.5制定项目材料采购人力资源计划,选派与之相适应的人员,组建采购工作团队,分配任务,并扎实搞好采购人员的培训工作。
3.6明确材料采购项目风险类别并对其准确识别,掌握风险度量和评估方法,建立风险管理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风险应对的措施。
4 材料采购项目化管理系统构建注意事项
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材料采购管理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涉及企业技术、供应、施工、质量、生产、财务等所有部门和所有相关人员,因此,需要构建一种适应工程总承包的材料采购项目化管理系统。
4.1计划管理。确定采购目标和任务,编制采购计划,协调各种资源并实施。材料采购计划的编制是整个采购活动的准绳。编制材料采购计划时应注意:
4.1.1确定材料需用量。材料的需用计划一般由项目的技术人员编制,材料消耗定额是编制材料供应计划的重要依据,同时还应结合施工设计要求和施工进度,确定用多少进多少,从而达到最佳供给状态,并据此可科学地判断材料使用的节约或浪费。
4.1.2确定经济采购量。确定经济采购量的目的,就是使与材料有关的订货成本、购买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四项成本总和达到最低。根据施工项目的一般情况,最终得出一定期间的经济采购量。
4.1.3编制材料采购计划。根据材料的需用计划和经济采购量的分析结果以及将要选择的合同类型编制采购计划,说明如何对采购过程进行管理,具体包括合同类型、组织采购的人员、管理潜在的供应商、编制采购文档、制定评价标准等。
4.2目标管理。主要包括质量、成本和进度三大目标的管理。
4.2.1质量管理。分析材料采购项目的特点,制定采购规范、质量目标、质量控制措施等。在采购过程中,杜绝不合格品流入生产过程,把不合格品控制在最低限度,保证采购供应质量不断提高。
4.2.1.1采购规范。采购规范是说明采购原材料的资料,包括材料的类别、品种、规格、登记、技术标准、技术要求、图样、检验规程、生产工艺等内容,全面规定了采购的原材料的客观性质。材料采购规范的制定应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规定的材料质量特性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会造成材料潜力未充分发挥,功能过剩,增加不必要的成本;过低会造成不能满足产品、工艺需要,无法实现产品的功能,满足不了产品质量要求。
4.2.1.2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保证材料质量的行为与结果的规定,它是进行材料质量控制的依据,是衡量与反映材料质量管理的标准,是对采购供应活动进行考核的依据。
4.2.1.3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为了满足质量要求的管理活动,其目的在于控制质量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使之达到质量目标的要求,通过预先控制、检验、验收等工作进行控制。
4.2.2成本管理。材料采购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和采购保管费,它是材料部门的可控成本,所以材料部门是材料采购成本的责任中心。因此,要做好材料采购成本管理和原材料价格管理,对其相关费用做出计划、估算、预算和控制工作。
4.2.2.1编制材料采购预算。材料采购预算是在实施采购行为之前,对采购成本进行预测,这是对整个采购资金的一种理性规划。主要是在预算的基础上,根据各种材料的消耗定额和市场价格,结合期初库存材料的数量和其他材料采购成本费用编制。从而使采购人员自觉地调整、约束自己的行为,激励他们努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材料采购成本。
4.2.2.2采购询价。就是通过询问价格的方式,从可能的卖方那里获得谁有资格、谁能最低成本完成材料采购计划中的供应任务。这就需要做好采购询价管理,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借助网络优势,快速地浏览和获取需要的信息,确定供应商的范围,从而保障采购询价管理,得到询价结果的高效率。
4.2.2.3适当的采购方式。对于每个工程材料费用占到很大比重,材料采购是否经济直接较大影响项目成本,因此材料采购方案必须经济合理。根据采购材料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采购方式,材料采购的主要方式有:询价比较采购、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电子商务网上采购、集中采购、联合采购等。
4.2.2.4合理的运输方式。材料运输应根据各运输工具的特点,结合工程项目所在地及购买材料的具体情况,在促进货物流通、充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条件下,选择最合理经济的运输路线、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准时、安全地完成运输工作。在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保质和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材料的装卸和运输,减少运输途中的损耗,减少或避免重复搬运。材料的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集装箱运输。
4.2.2.5控制库存。当企业生产部门需要某种材料时,可以直接与对应的供货商联系,供货商将材料直接发送企业,这样就省去了中间环节的采购部门,节约订货时间,降低订货成本,增强原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在工作中适量的降低库存,控制库存,提高材料的质量和效率,减少库存积压。
4.2.3进度管理。识别企业所属项目的材料需求时间,确定采购工作各环节的顺序,测算各活动所持续的时间,编制进度计划,按进度计划进行控制。
4.3供应商管理
4.3.1供应商分级。可根据企业所采购材料的重要性不同,在对材料进行重要性分类的同时,也将供应商分为如战略性材料供应商、重要材料供应商、瓶颈材料供应商和一般材料供应商等,企业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与供应商合适的合作伙伴关系。
4.3.2供应商评估。企业可按照系统全面、稳定可比及可操作性原则,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由材料采购员对工程所需材料进行市场调查,确定三个以上可提供所需材料的供应商名单,项目经理组织人员对市场调查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出合格的供应商名录。
4.3.3供应商信息数据库。对供应商评估的原始信息的收集非常重要,主要包括供应商的基本信息、供货信息、资信信息和历史信息。其中,供应商基本信息主要用于内部工作人员维护和供应商动态维护;供货信息主要包括供货范围、供货批量、供货能力、价格、质量和交货期等;供应商的资信信息主要有准时交货率、到货质量等级、质量合格率、质量分数、资信等级等;供应商的历史信息主要有各种历史交易记录,如供货、退货、代用、质检、降价、应付款记录等。
4.4合同管理。常见的合同可分为成本加奖励费合同、固定价格加奖励费用合同、固定总价合同三种。采购合同就是在确定了供应商后,项目与供应商之间签定的确保双方履行约定的一份法律文件。在签定之前,需要对合同类型进行选择,因为不同的合同类型决定了风险在买方和卖方之间分配:项目的目标是把最大的实施风险放在供应商,同时维护对项目经济、高效执行的奖励;供应商的目标是把风险降到最低,同时使利润最大化。
4.5风险管理。在材料采购工作中,采购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采购风险通常是指采购过程可能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包括人为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具体说来,如采购预测不准导致物料难以满足生产要求或超出预算、供应商供货不及时、提供货物不符合合同要求、供应商之间存在不诚实等。在风险管理系统中,关键是对材料采购有关环节上的外部和内部风险予以识别,并对风险给出定性或者定量的评估和衡量,在此基础上探讨和研究风险规避、防范及应对措施,实现材料采购项目化管理目标。
4.6人力资源管理。材料采购是一个动态的全过程活动,采购不仅要掌握特有的采购技巧和策略,还要掌握一定的工程、预算、合约、法律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及其他关于产品、市场等很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因此,对采购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重点抓好材料采购人员选聘与培训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建设。主要从采购人员面试管理、招聘渠道选择、专业技能测试、采购及采购管理培训和职业素质培训入手,配合各项制度建设,形成一整套规范化的程序文件和表格,以此来共同推动材料采购人力资源管理的完善。
4.7信息管理。建立材料采购信息系统,材料采购信息系统应包括计划采购系统、目标(成本、质量、进度)分析系统、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合同管理系统、风险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材料采购信息系统的建立,既可利用计算机来取代人工繁琐的事务处理,提高管理效率,又可完成手工难以完成的信息处理,为材料管理及决策提供信息分析及最佳决策方案,使供应工作处于最佳状态。材料部门要提倡“多存信息,少存实物”的新观念。
5 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材料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对材料采购项目化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从计划管理、目标管理、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七个方面构建材料采购项目化管理体系,希望将材料采购项目化管理溶入与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中,达到提高材料采购管理质量,降低材料采购管理成本,最终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龚国华.采购与供应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邱小平,徐玖平.项目采购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 成虎.工程项目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刘靖,黄有亮.EPC总承包项目采购管理中信息沟通问题研究.建筑管理现代化,2007;
[5] 徐霆.施工型企业项目化管理的应用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007;
关键词:工程总承包;引进;采购;工作管理
一、 国家鼓励发展的内外资项目引进管理背景
自《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实施以来,我国投资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内外资投资项目管理相应进行了改革。为适应投资体制改革的变化,进一步明确鼓励类内外资投资项目,国家出台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一系列相关鼓励税收政策,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进口设备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发[1997]37号),按照《国家鼓励发展的内外资项目确认书》(以下简称项目确认书)办理的具体要求,国有投资的大型项目均非常重视用足用好这一鼓励政策。
随着国家基本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实施总分包管理的格局在国内已经基本形成。在逐步完善和规范的建筑市场中加强总分包管理工作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工程总承包模式凭借其业主倾向、资源配置、综合效益和发展趋势等诸多优势,渐成工程承发包的主流模式。加入WTO以后,我国工程建设市场面临国内外业主对承发包模式的多样性选择,而国内传统的承发包模式远远不能满足这种社会需求,亟待变革与创新;同时,实施十六大“走出去”战略也要求中国企业必须具备工程总承包能力,以应对建筑市场国际化的挑战。积极探索与大力推进工程总承包,已成我国整个工程界的当务之急。
工程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工程总承包的主要方式:
1、 设计、采购、施工工程总承包(Engineering , Procurementand Construction, 简称EPC)。 根据合同关系、承包范围、风险划分、计价方式的不同,EPC还存在多种工程总承包的变型,如设计、采购、施工管理承包(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简称EPCm),设计、采购、施工监理承包(Engineering ,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 superintendence, 简称EPCs)、设计、采购承包和施工咨询(Engineering ,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 advisory, 简称EPCa)等。
2、 交钥匙工程总承包(Turnkey或Lump Sum Turn Key, 简称LSTK);
3、 设计―建造工程总承包(Design-Build, 简称D-B);
4、 设计、采购总承包(Engineeringand Procurement, 简称EP);
5、 施工总承包(General Contractor, 简称GC);
6、 采购、施工总承包( Procurement and Contractor,简称PC)等。
工程总承包的具体方式、工作内容和责任等,由业主与工程总承包企业在合同中约定。
鉴于国内目前尚没有一部准确完善的建筑业总分包实施细则,为保证项目引进业务的顺利开展和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通常可行的有以下三种方法:
1.甲采乙装方式:将引进部分的设备购置费、主材费等采购相关费用从EPC总承包项目概算中抠出,按照EC+P方式由业主实施自行采购,采用甲采乙装方式。
2.甲采乙接方式:将引进部分的设备购置费、主材费等采购相关费用从EPC总承包项目概算中预留,按照EC+P方式由业主实施先行采购,采用甲采乙接方式。
3.总承包采购方式:将引进部分的设备购置费、主材费等采购相关费用包含在EPC总承包项目概算中,按照EPC方式由总承包方式实施采购,由总承包单位实施采购,采购合同主体为总承包单位,这样就与其他国内采购方式及管理保持一致。
总承包商为合同的采购主体、是外贸合同的委托方,负责采购方案策划、组织全部采购活动、负责将采购结果备案给业主、组织合同签约、履行、货物验收等,对采购结果负全责;并要求负责依据合同、装箱详单对到货产品在建设单位炼化一体化工程信息管理平台上办理入库,包括主机、安装配件、开车配件、专用工具、两年备件等。工程结束后,进口物资库存按外贸合同一次性由总包单位转给业主。两年备件是生产准备费用,安装、试车中原则上不允许使用,对于缺损、已使用的要求从总包费用中扣除。
外贸单位为合同的买方、受总承包方委托,依照与采购主体签订的外贸合同承担相关责任,负责将对外支付信息上传到项目管理信息平台上,便于各方核对;负责引进产品的资料、单证、结算票据移交工作。
卖方为合同产品的销售方,对所提供的产品负全责,提供合同约定的全部产品及服务。
二、 引进合同付款及结算信息管理
达到采购合同约定付款条件时,外贸单位向总承包单位发出付款通知提示付款,同时抄送建设单位商务部备案。总承包单位在对采购合同核对无误后,通过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向业主请款并履行相关审批手续,请款金额包括:采购合同约定的进度款按委托协议约定暂定汇率折算后的人民币金额、外贸单位手续费、银行手续费、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采购管理费、运输保险服务费。其中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以免税保证金形式专款专用。
建设单位收到总承包单位开具的收据并审核无误后,将相应款项支付给总承包单位,建设单位和总承包单位双方通过往来科目挂账。之后,总承包单位将收到除采购管理费之外的款项拨付给外贸单位,总承包单位和外贸单位双方也通过往来科目挂账。最后,外贸单位在收到款项之后依据外贸合同办理相关业务,外贸单位和外商及相关单位之间也通过往来科目挂账。
在报关前,所有账务均通过往来核算,外商发票、代扣代缴税款证明(外商所得税)、付汇证明等单据原件由外贸单位负责收集保管,并将对外支付信息及时在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备案,以便于建设单位、总包单位、外贸单位进行对账结算。
三、 相关票据开具及传递
外商、承运单位及海关开具的所有票据、单证及相关资料首先由外贸单位进行归集,清报关结束后,将相关单据上传到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再由其指定专人递交给建设单位商务部负责引进管理的专人,各总包单位指派专人负责定期到建设单位商务部定期领取并核对账务,办理结算手续。其中:
免税部分外贸单位将海关票据,连同外商发票、开具的费发票(名头:建设单位)、运输费专用发票(名头:建设单位)等转交给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据此确认工程成本,交由建设单位财务部门办理结算,建设单位财务部门向总承包单位、外贸单位就免税部分发出调账通知,并附送相关票据的复印件。总承包单位以此为依据将账上同建设单位及外贸单位的往来进行抵消;外贸单位将账上同总承包单位及外商的往来进行抵消。合同尚未支付的尾款,如尚未办理调款,外贸单位应向总包单位及建设单位发出付款通知,完成尾款的付款后向建设单位办理结算。
非免税部分外贸单位凭外商发票及海关完税证明等入账,并冲抵同外商的往来。这样一来,突破工程总承包采购中引进物资管理的瓶颈,探索出可控的操作及管理程序,从而真正实现建设单位关于总承包采购管理的“两统一、三同意、三监督、两备案”的管理原则。即甲方统一潜在合同供应商名单,统一编码标准;重要物资同意采购方案,同意招标短名单,同意招标结果;监督招标过程,监督采购分包合同签订,监督物流过程的质量管理;重要物资采购计划备案,重要物资采购合同备案。并将进口设备、材料计划、采购方案、采购结果、合同签订、执行、付款、物流、清报关、免税、商检、验收、领用等动态信息设计纳入工程项目管理平台。努力将项目打造成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装备精良、生态友好、组织精干、管理规范的典范式炼化一体化企业。
四、 结论
通过这一方法突破工程总承包采购中引进物资管理的瓶颈,既满足总承包管理的要求,最大限度发挥总承包的优势,又最大限度的用好用足国家对内外资鼓励项目的政策,探索出可控的操作及管理程序,从而真正实现建设单位关于总承包采购管理的“两统一、三同意、三监督、两备案”的管理原则。
参考文献
[1]车宝华.EPC总承包模式在石油化工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关键词:桥梁工程 风险管理 物资采购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目前,我国的桥梁建设投资规模之大、建设标准之高、采用技术之新已表明了我国桥梁建设正处于全面发展时期,在桥梁工程中细节取胜,精益求精,创新高规格的物资采购管理系统以适应桥梁工程物资采购供应规模庞大、种类杂多、标准精高的需求成为大多数桥梁工程现阶段所要追求的目标。本文致力于通过在风险管理框架之下探讨在桥梁工程中保证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的理论基础。同时提出我国桥梁工程物资集中采购供应的科学模式,降低工程物资采购供应成本,提高工程物资管理风险应对能力,保证工程物资采购供应质量。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项目风险就是存在于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中的风险,是造成工程项目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各种不确定性。而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一般包括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评价与风险应对这三个模块的整合应用。
工程项目产生风险的根源通常是多方面的,而且大量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错综复杂,呈现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一个工程项目的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法律风险和组织风险。在桥梁工程中建立科学的物资采购管理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工程项目的经济风险和组织风险。经济风险指的是在经济实力、经济形势以及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因素构成的潜在不确定经营后果,例如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变化、房地产市场的行情、建材和人工费的价值变动等。组织风险是指由于项目有关各方关系的不协调、管理人员能力不强、管理机构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以及工人素质低等造成的风险。
桥梁工程的风险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而物资采购又是工程能够顺利完工的基础工作,因此其风险管理也必须随着条件的变化而进行调整。首先确定项目风险的评价基准,即针对不同的项目风险后果确定可接受水平,其次综合考虑与运用概率分析法、模拟法、头脑风暴法、专家咨询等分析方法来了解和评价所面临的风险水平,以项目成本效益为目标,在组织上和工程上全面落实风险控制责任制,管理与解决项目物资采购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保证项目的质量兼具。
在对具体问题做出一定的风险分析之后就应该探讨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从风险后果的性质,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风险波及的范围大小等多方面考虑,提出多种策略,主要包括风险预防、风险转移、风险保留和风险利用几种方法。
风险管理体系下的物资采购管理
1、物资采购计划,重在风险预防
一个完整的物资采购管理是从物资采购计划开始的,而一个科学有效的是物资采购计划必须着眼于工程的物资消耗定额标准之周密、精确及合理,这就需要首先建立完善的物资采购管理电子信息平台,将采购部门、机构、评审专家、供应商及监督部门的电子信息系统于一体,做好采购中心的顶层设计,使各个采购单位通过共享基础资源信息库有机的联系起来。其次桥梁工程所需物资是零散且复杂的,从未开工时的基建用品、工程项目中庞大的专门材料物资和工程结束后的修旧利废等等的具体操作都是在物资消耗定额计划中所要考虑的。物资消耗定额要想做好衡量物资利用的节约与浪费之标准,必须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和数据统计分析和技术查定,做到充分利用具体工程与外部环境的紧密联系,在此阶段要注重考察工程所在地区的经济政策变动和市场环境优劣,全面分析工程项目潜在的经济风险,通过计划管理、计划采购,在工程开工之前就必须掌握优势货源,与需求相协调,以最少的资金占用和劳动消耗保证整个工期的物资供应。
基于物资计划阶段并非是应急性质的风险管理阶段,所以此时应该侧重于运用风险预防和风险转移两种风险应对措施,长期桥梁工程需要考虑投资的时间价值在盈亏平衡分析中产生的不利影响,而中短期桥梁工程应慎重当地资源与自身资源利用之间的协调。
2、多样性采购,关键在于审时度势
采购同样是物资管理能否成功的至关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突出的风险特征是不可预测性,但风险管理失败的后果往往是极其严重的。所以我们不只是做到由物资采购部门对供应商进行技术标准、资金状况、信誉等方面的评估审查,更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与供应商的关系。长期桥梁工程应当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以避免供货短缺、市场不利变动。中短期的桥梁工程通常并不选择固定的供应商,所以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供应商的诚信问题,以避免遭到价格欺诈或者合同欺诈风险。对于购买数量较少、结算金额不大而又频繁发生的物品如电缆、标准件、机车配件或者生活物资等要进行经常性的询价。对于桥梁工程所需的大型专门物资应当做好公开招标采购的工作,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尽可能使更多的供应商参与。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风险管理体系下的物资采购管理并不以价格最低化作为选择供应商的标准,而需要综合考虑工程不同阶段的风险特性,工程前期的物资管理要侧重考察物资来源的稳定性,必要时建立集中采购中心,而后期则应以物资的回收利用为目标来选择灵活性大的物资供应来源,例如网上采购。
风险管理体系下的物资采购保障体系
将风险管理的概念引入至桥梁工程的物资采购管理之中,不仅仅是要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在工程生命周期中的各阶段不断合理的降低采购成本,更是要利用管理出效益,争取从传统的节流式管理转变成为开源式的物资采购管理。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考虑相关制度的合理性与健全程度,使其在物资采购中发挥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才能有效避免任何难以预料的风险。在前面我们已经探讨了在不同阶段建立一套完善的物资预算计划、多样性采购程序、严格的审批结算制度,同时加强供应商的动态管理,力求缩短采购环节流程,同时确保采购质量和降低采购成本,然而建立健全物资采购的监控制约机制更是新模式下的物资采购管理必不可少的。
健全物资采购管理的监督管理体制,需要从监管机构、监管职责、监管方式等不同方面进行改善,重在规范程序,加强监管实效。项目工程应成立统一的物资采购监管机构,明确其监管职责,确定监管的主体和客体,从采购前期的预算计划、采购目录,到后期的结算、履约以及跟踪评价等全过程加强独立性的监管。风险管理体系下要创新物资采购监管方式,就是要建立动态多层次的监控体系,将各职能部门、供应商、评审专家小组或者社会机构都纳入监督范围,加强事前监督以及应急危机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最后也必须从机制上完善物资采购机构考核和监督检查工作,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四、结语
在桥梁项目工程中强调团队的风险意识,搞好物资采购管理,对于保证和促进工程持续高效的推进及完工,降低工程成本,节约物资消耗,加速资金周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物资采购管理中的各项决策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风险管理理念即是将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融入到工程建设管理之中,使工程的效益达到最高且最长远。
参考文献:
关键词:材料采购;工程造价;造价控制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ole of material procurement management on project cost control,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aterial purchase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material procurement management to project cost control.
Key words: material procurement; engineering cost;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工程造价与工程建设管理的各项工作密不可分,采购管理是整个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的采购管理是项目采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耗用资金最多的一个环节,它同时也是目前建筑项目成本管理中普遍失控的环节,也是参与人员损公利己腐败产生的环节。 因此材料采购管理的优与劣关系到整个项目成本管理的成败,并对工程造价产生重要的影响,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加强材料采购管理,严格控制工程造价,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群众利益和地方利益,关系到社会经济效益的发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建设、稳定和发展。做好材料采购管理,通过加强材料采购管理来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成为我们探讨研究并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材料采购管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建筑企业材料成本一般占工程成本的60%~65%。一般而言,材料费用的高低和水平对工程造价起决定性作用。在土建工程中,材料费用占项目工程造价的65%左右;而在装饰工程及安装工程中,材料费用的比重占项目工程造价的75%左右;个别高档次的装饰工程,这个比重甚至达到85%以上。因此分析材料价格变化对工程总体造价的影响,为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提供依据,以及研究制定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材料费用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管好材料,做到合理使用材料,源头在设计,设计师充分发挥各种建筑材料性能的作用,要在图纸中充分的、合理的反映。在施工阶段,管理者应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了解建筑材料的各种性能,选用优质合理的新型材料,同时科学管理好各种材料的使用情况,操作工人应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不浪费材料,节约材料。所以,合理的使用材料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工程的始终,落实到参与的每个人。也就是说,工程造价的管理是每个建设者的责任,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控制好造价。
二、建筑施工企业材料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专业人员不足,导致管理费用增加
事实上,材料管理对人员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除了要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能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还要熟悉建材市场,能灵活运用各种采购方式,具有较高的合同谈判能力和敏锐的市场嗅觉。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不少有材料管理经验的人,往往由于文化水平及专业理论水平不高而缺乏系统的管理能力,而具有较高理论知识水平的大学生又因经验不足缺乏实践经验。思想好、觉悟高、作风正,既具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
2.2采用分散采购的弊端
分散采购形不成规模批量,难以实现采购价格的批零差,使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下降。因此,采用分散采购的模式,极大地影响着材料采购管理的经济效益,甚至给整个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带来一定程度的混乱,致使企业的材料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2.3手工管理方式落后性
手工管理方式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的材料管理大多还停留在手工管理的状态。材料从入库到出库要经过若干环节,手工管理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现人为错误。由于库房与管理部门之间库存信息难以交流,容易造成库存积压,影响资金流转。再者,建筑材料品种繁多,手工方式将导致数据汇总和分析困难,对材料和实时、动态控制难以实现。
2.4材料采购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不重视材料管理制度建设,导致制度不健全,材料管理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现场施工主管没有严格审核材料申请表,要多少批多少。有的材料领用手续不齐全,导致工程材料实物与账面不符,材料管理信息失实。许多可以回收并重新利用的废料无人管理,造成材料的浪费。材料随意摆放,变质锈蚀厉害,有效利用率低,即使材料被盗也不易察觉,无形中提高了工程的总成本。
材料采购管理对工程造价控制优化对策
3.1提高采购人员职业素质
采购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不仅包括对所负责的材料属性有一定的认识,还要对材料管理的流程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并善于在采购中多方对比,谈判购进;具有法律意识、清廉:以清廉的态度来远离诱惑,以法律的意识防止诱惑背后的陷阱设置。此外还要尽量避免项目最高管理者如项目经理的期培训等等。
3.2严格遵守相关要求
施工计划实施后,一定要按照设计图纸、预算定额制定材料采购计划,不能随意采购,种类和数量都要按计划来。采购实行监督,实行双人采购制,重要的、大宗材料,要货比多家,选材料好、价格便宜的采购。严格控制小额材料的采购。无法进行招标而采购小批量工程材料,必须经市场调研,由材料部等有关部门共同实施,报指挥部总指挥批准。
3.3尽量避免材料差价
尽量避免材料差价的产生在实际采购中,实际施工时使用的价格不会是静止不动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建筑材料将会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因素、地区差异、时间差异、供求关系等的状况的变化而处于经常的波动状态之中。现行工程造价的确定,是根据定额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以工程量及套用相应定额子目基价的积汇总形成工程直接费用。定额子目基价(即预算价)由人工、材料、机械及其它直接费等部分组成。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如果以工程直接费为100%,构成直接费的人工费占20%,材料占70%~75%左右,机械费占5%左右,由此而论,材料价格取定的高、低将会直接引起工程建设费用的高、低。但无论价格是上涨或下落,其波动是经常的、绝对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只能通过各种人为的计算使这种差价尽量降至最低。
3.4建议集中批量采购
集中批量采购是实现降价节支的前提。集中批量采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降低采购价格的前提。物资部门对施工生产起着基础保障作用。这个作用是通过控制大宗、主要物资的采购供应来实现的。要实现控制,首先就要集中采购,只有集中才可能形成批量,才可能在市场采购中处于十分有利的位置,才可能争取到生产企业优先优惠的服务。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生产企业对不同的订货批量,采取不同的销售价格,对需求稳定、需求量大的用户,采用不同的优惠政策。此外,集中批量采购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它具备分散采购无法比拟的优势。实行集中批量采购,企业内部与流通环节接触的人少,便于管理。同时大批量采购主要与规模相当、信誉可靠的企业往来,经济关系以合同加以约束,而非个人行为。批量大,生产企业便于合理安排生产,降低单位生产成本,为需方提供更优惠的价格,供需双方均受益。反之,对供需双方都是一种损失。所以实行归口管理,集中批量采购是物资采购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关键所在,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是降低采购成本的前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的成本核心,而材料成本在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材料采购管理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建筑安装工程材料有主要材料与辅助材料之分,具有品种多样、规格不一、型号繁杂等特点,增加了施工项目材料成本管理的难度。因此,要控制好施工项目成本,首先必须抓住“材料成本”这个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邓卫宁.关于控制工程造价的思考[J] .建筑管理现代化,2004 ,(2 ):46-49.
[2]乔万贵.浅谈建设工程材料价格的动态管理[J] .山西建筑, 2002.( 4): 132-133.
【关键词】 铁路物资;集中采购[1];调配供应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铁路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运输在我国交通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铁路交通运输能给国内贸易,物流运输以及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无论从经济层面还是国家战略层面都是百利而无一害,因此,国家的铁路建设一直持续稳定进行中[2]。同时,中国高铁也积极参与国际铁路建设,通过高铁行业的优势整合,来打造我国高端制造业的龙头品牌,进而助推其上下游产业的升级转型。因为承担了这一历史重任,所以中国高铁从销售到重组都享受了国家级待遇,其前景注定无比辉煌。
工程物资采购供应质量是铁路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工程材料、设备是铁路建设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材料、设备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实体质量;另一方面,采购供应的规划、组织、控制的质量高低,对工程整体质量水平也将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无论是工程物资的质量还是采购供应的整体质量都决定着铁路工程建设的质量。
二、铁路物资采购管理现状分析
(一)铁路物资采购管理的特点
1.需求数量大,供应难度大
随着铁路的快速建设,无论规模上还是在数量上,较前几年对物资的需求剧增,短期内可能存在一定的供需矛盾。随着物资集中采购管理模式的实施,在原有采购体制向新的 采购体制过度期间,需要理顺各方关系,处理好有关政策的衔接,对物资采购管理工作也带来一定的难度。
2.技术含量高,质量要求严
国家对铁路建设不断提出更高的技术标准,要求客运专线工程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使得国家对铁路建设提出高的技术标准,几体结构无缺陷、按设计速度开通,使铁路网技术结构史趋合理,逐布形成标准统一、设备联动、技术经济、安全可靠的快速客运、重载货运,随着技术改造力度的加大,科技创新成果越来越多的应用,很多新技术、新材料,如道岔、扣配件、动车组等均是引进、消化世界一流技术等。技术含童高,在组织供应可能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或矛盾后,以前的常规问题也可能会成为瓶须性问题,对物资供应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铁路提速线路的增多和速度的提高,对新建铁路项日质举的要求将更高。
3.物资品种多,工作要求细
铁路建设物资的种类繁多,要分类分级进行管理,对重点物资进行重点管理。并对物资设备按照属性细分,按照种类进行个性化的采购与供应,采取合适的物资管理办法。总体来说,铁路建设分为甲供物资、甲控物资、自购物资三大类[3]。其中,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的甲供物资是管理的重点,可分为铁道部组织建设单位采购供应(简称部管物资)和建设单位直接采购供应两类。
三、铁路物资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与建设单位配合不到位
在具体的施工项目上,许多项目经理注重的是施工技术的处理,对物资管理并末给尹足够重视,从而导致施工、技术、作业班组等对物资部门的工作没有o予相应的支持和配合,对部分材料的需求时间、数量、技术标准、变更情况等方面带有随意性和滞后性,如某种规格的材料有时取消供应,有时又急需,或者到货后才‘要求变更为其它规格等,使得物资供应单位的工作处于盲目和被动的状态,
而且经常坐在被告席上,如材料供应不及时、品种种规格不对路,其责任常归咎到物资供应单位。为改变这种状况,物资供应单位有时不得不增加库存材料的品种和数量,以应对供应中的突发需求。
2.物资计划提报不到位
主要是指物资人员在物资需求计划编报的过程中末做到准确和及时。由于得不到相关单位的支持和配合,物资采购供应单位对施工生产计划的安排掌握信息不足,对何时需要完成多少实物工作量,需要消耗何种材料、多少数量不能完全掌握,有时无法及时提报当年、当季共至当月的物资需求计划,有时即使提报了,也是源自物资人员的估算,缺乏真实性,或者在材料急需、消耗后再来补报,使得物资需求计划丧失了对及时供应的支持作用。
3.供应商服务不到位
目前很多工程项目的物资供应单位与供应商所建立的关系仅是一种纯粹的购销关系,虽然签订了合同,但其内容主要注重材料的价格和数量,对供应的及时性,包括资源保证和可靠运输,并没有作更深居次的要求。供应商若无货或没有运输能力,物资供应单位只得联系其它供应商或运输商,彼此之问缺乏信任感和长期合作的态度。
四、物资集中采购的必要性
1.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
实行物资集中采购,有利于建设施工单位获得市场的主导地位和定价权;更充分吸引更多有实力生产商参与直接投标,使竞争更充分,从而有效平抑市场价格;有利于促进生产企业合理排产,减少不必要的销售成本和流通环节;有利于减少减少单位、施工单位的采购岗位和人员,从而减少相应的费用支出。
2.有利于提高质量,确保工程质量。实现集中采购,有利于提高采购量,扩大影响力,能够吸引全国范围内最有实力的大企业参与竞争,通过技术创新和高效的管理水平,在产品质量上予以更好的保证[5]。同时,能够实现对合格供应商的有效管理,加快对供应商的管理和评价。
3.有利于实现统一管理,实施有效监督,大大减少交易主体,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更好的开展铁路建设领域的反腐倡廉工作。
4.有利于清理和整顿市场秩序,避免无序竞争,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格局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五、结束语
我国铁路的大规模建设正如火如茶的进行着,铁路建设物资种类繁多,质量要求高,且需求量巨大。各个铁路建设项目地理分布较为分散,且项目之间差异性较大,对铁路建设物资的采购与供应的管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物资集中采购模式成为必然要求。铁路建设物资采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方面关系到铁路工程的建设质量,一方面需求巨大涉及大量资金。在保质保量的完成物资的采购供应的前提下,使采购成本最小化具有重要意义。
铁路建设物资的采购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物资采购一单位与供应商的合作不足,施工单位物资使用情况反馈不及时,物资计划不够准确等。把物资集中采购融入到物资的采购管理中,采购的相关方要紧密合作,从建设蓝图的绘制到物资计划的制定,从物资的配送供应到物资的使用情况反馈,各方加强信息沟通,加强对重点物资的管理与合作,以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采购总成本最小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中铁推行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宣传提纲》
[2] 朱智辉.新时期铁路建设物资管理的思考.铁路采购与物流
[3] 铁道部.铁路建设项目物资设备管理办法.京.2006
关键词:制造业;采购管理;协同模式
一、国内制造业采购管理现状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主要是管理单个企业的信息,加之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是中断的,信息交流、技术合作、成员之间不能有效及时的进行沟通。同时我国传统企业仍然存在积极性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内部资源信息残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对企业调整加以改进。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原材料的费用高达整个销售收入的五分之二至十分之七左右,这可以说明我国采购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定价和整个供应链的收益问题。同时制造业的发展还存在生产效率低下、缺乏合作、缺乏采购管理意识和危机意识、信息化利用率低、缺乏对市场需求的调查、理念更新慢等众多问题,这就迫使企业对内部各个环节和阶层进行改革。在合理利用信息集成技术、加强管理合作的同时,也应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这些措施来提高企业的自身形象和能力,增加企业竞争力,利用有效资源有效发挥企业作用。
二、对协同模式的相关认识
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技术,同时也需要对企业内部各个环节进行调整。制造业中采购环节的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最终收入状况,所以采购环节是至关重要的。而细分采购环节,则采购的成本、服务水平等就至关重要,协同采购可以从采购环节让企业获得最大利润。协同采购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企业中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以及各种资源的环节;二是指整合、联合组织的所有部分进行实习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两种含义的共同点是通过外界或者内部各个部门等因素资源的协调,帮助企业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模式,获得利润。在协同模式的影响下,制造业中的采购环节会更好的利用外部资源合理的进行采购工作,从而优化采购环节。
三、采购管理中协同模式的运用
1.现代采购的主要方式。采购是制造业中对原材料、零件的购买,然后再进行生产加工,现代采购结合网络平台、电子科技、交通网等现代化技术,与传统采购方式相比更加合理先进,符合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潮流。比如传统采购方式存在营业分散、采购方式单一、库存控制率低、资金周转慢、资源利用率低等弊端,现代采购中主要运用订货点采购、JIT采购、电子商务采购这三种采购模式,很好的解决了库存问题和质量问题(利用先进的科技对原材料进行扫描检测)。同时使得供应商与厂家之间形成了一种方便、直接的交流方式,随时传递库存信息和原材料使用量等信息,以满足制造业和供应商双方资源的协调情况。特别是现代采购中的电子商务采购方式更受制造商的喜爱。它是利用网络信息由厂家自己选择材料需要的件数、材质等信息,然后进行下单支付,由卖家直接进行送货、搬运等过程。这样既减少了制造商的运输费用,又节省了制造商的时间成本,提高效率,以最简单的方式进行采购活动,实用方便。2.企业内外部协同采购模式。协同采购通过供应链管理策略的实施加深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流联系,使得两方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整体。物流问题、资金流问题、信息流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有效整合,使得采购管理也可以进行统筹管理。从战略性采购层面上,协同采购模式包括企业内部协同和企业外部协同,制造商需要在内部成立一个采购管理系统,同时与供应商加强信息交流程度,在每次进行采购活动时使其发挥作用。比如企业成立一个采购系统,然后这个系统会根据制造商所需进行采购的物品种类、质量、数量、货源、价格、运输方面的信息,为企业节省资源,同时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进行合作协调,降低成本。首先是企业内部协同模式,它是指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环节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模式。在各个部门之间既竞争又合作以此来促进各个部门以及整个企业的进步,比如成立一个采购系统,内部再细分各个环节的职能(如材料运输、材料检测、材料进库等等),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合作、衔接,同时又竞争(工作效率的竞争和成效的竞争等),最终达到企业内部的协同。其次企业外部协同指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协同,企业的需求量与供应商库存的多少都需要两者进行协调,通过这种方式让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更加密切,同时更能保证效率,比如企业需要5000件原材料,但是供应商只有4000件库存,那么两者之间就应进行协调、调配,供应商可以选择从其他地方进行调配过来,或者企业可以换一家供应商进行购买。这种企业外部协同的可操作性在于两个单独的个体在活动上进行合作交流,企业可以根据供应商的情况对企业内部生产进行适当的调节,同时供应商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决定进货量或者其他要素,这对企业进行采购活动都是有利的,企业内外部进行资源的协调分配可以节省采购成本,使企业获得利润。3.细分采购协同模式。采购环节包括众多细节,其中对采购职责的划分、供应商的管理问题等环节都需要进行改革,使之适应现代采购模式。首先明确工作任务内容的划分,一些部门需要负责对货源质量的确定,而这就包括对供应商的选择问题,选择上主要考察供应商的信用度评估、产品价格波动以及对货源配送等细节。比如价格不合理的还需要进行协调议价,达到最满意的价格,然后经过一系列的考察研究确认就可以拟定采购合同,交给具有审议职能的部门审议;接着需要调查采购部所提供的基本信息是否属实,对供应商进行更深层次的调查,确认无误后进行最终批准;有质检职能的部门则需要对所购买的原材料进行质量的审核、检验,同时对材料的一系列信息进行最终抽样调查或者检验,达到万无一失;其他部门负责接收、检验材料,办理入仓手续,为生产部门提供资源。只有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依照自己的职责进行工作,协调合作才便于很好的完成采购作业。其次是供应商的管理方面,企业在供应商的选择方面一般是经过慎重讨论后选择的,会有专门的供应商评审小组收集对新、老供应商的综合能力、年度评审等资料进行讨论,把各个供应商分为等级进行排序。在平时的采购问题上就优先考虑等级高的供应商,同时对于价格方面企业也会进行综合讨论定价,采购时企业会选择3至5家供应商进行比价,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以求达到最佳价格,接着当供应商提供货物后,必须由双方对产品进行抽样调查,以确保质量问题,通过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考察的方式使得企业的材料在价格、质量方面都是上层的,在减少成本的前提下也保证质量,符合现代制造业下协同模式的理念。在现代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制造业的发展应该突破传统管理理念,结合新型形式下的协同模式对制造业的材料采购环节进行有机调整改革,使之适应企业的发展,给企业的科学化运行和管理带来更大的改善,实现企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韦竹君.协同采购管理方法研巧与系统实现[硕±学位论文].哈尔療,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2]李明强.采购供应链的协同管理研巧[J].现代商业化,2013,10:98.
[3]符琪.基于协同商务的供应链采购管理[J].现代商业化,2007,05:111-112.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系统集成; 接口; 供应商入围; 数据共享池ERP
中图分类号:TP31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5)09-82-03
System integration scheme for supplier shortlisting management based on ERP
Xia Ying
(WISDRI (Wuhan) IT Engineering Co., Ltd, Wuhan, Hubei 43022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specialized information system is used online, integration of various specialized systems is the precondition for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ERP and OA system in WISDRI's supplier shortlist mechanism, discusses the system integration scheme in demand driven with the data sharing pool. Practice has shown that it can not only realize stable operation of integration subsystem but also insures coordination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ERP system and OA system, which has a certain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interface; supplier shortlisting; data sharing pool and ERP
0 引言
在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利用信息技术来管理企业资源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有越来越多的专业化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些专业系统不可能用一个系统来代替。那么,如何让这些专业系统扬长避短,并且能够同其他系统相互配合,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支持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问题。
在企业信息化中,最常见就是OA系统和ERP系统。OA即办公自动化,强调管理流程化,是企业内控的有效工具,从技术上看,它能够在不用开发的情况下适应不同管理流程及其变化;而一般意义上的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1]。ERP系统体现了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尤其注重企业业务流程的规范管控,但是对于部分重要信息例如供应商,大多数ERP系统仅仅把供应商作为基础元素来使用,缺少对供应商的管理手段。本文就以中冶南方(武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冶南方”)为例对供应商入围的管理机制在OA系统中实现,并通过架构的共享池在ERP系统需求驱动下建立供应商共享实体的集成方案做详细说明。
目前,系统间集成多是通过封装成WebService方式[2-3]、JCA和Web服务相结合的方式[4]、XML文件的方式[5]、SOI方式[6]等。本文在基于企业自身特点和应用环境的前提下,采用共享池进行数据的通讯,配合需求驱动下进行数据的获取,最终实现供应商入围管理机制在ERP与OA系统的集成。
1 应用背景
1.1 企业信息化背景
中冶南方是一个有冶金行业背景、由设计院转型的工程总承包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许多细分业务领域已经上线使用了相应软件,实现了本领域的信息化,如用友NC财务管理系统、海外物流管理系统、办公用品及低值易耗品管理系统、采购策划及采购管理系统、文档及图档管理系统、信息系统、教育培训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设计过程管理系统等等。
在2011年,中冶南方上线Oracle ERP(E-Business Suit,简称EBS)产品,使用ERP产品将运作的工程项目整体上线管理,以项目为载体贯通了线上收和支的两条业务流程。全付款流程包括从产品设计到物料请购、从物料请购到采购询报价再到采购订单、从采购订单到付款;全收款流程从营销到项目、从项目开单到收款结算;与此同时还现实了集团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和采购管理。上线模块包括人力资源、进销存、项目、应收、应付、总账、资产等。
在上线ERP系统的同时,中冶南方同步上线了OA系统。OA系统以流程为载体,实现管理过程的信息化,如供应商入围评审流程、合同评审及印章使用流程、工程项目立项过程申请流程、项目暂停/终止审批流程、特殊付款审批流、与业主项目结算文件申请审批流程等等。通过这些管理流程,能够有效的进行企业内控,降低运行成本。
1.2 供应商入围管理需求
对于EPC工程项目而言,采购是项目实施期间的一个核心环节,采购费用占整个合同费用的比例高达40~60%,甚至更高。采购工作的失误不但会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更会造成承包商严重亏损。采购设备的好坏取决于设备的供货商,因此严格合理的选择供应商是把控采购风险的必须手段。对于企业管理而言,对供应商的把控也是企业内控和质量管理的重要控制点。
目前,中冶南方所有项目都已经实现设备集中采购,由中冶南方采购部集中管理,实行专业化采购,这为供应商集中管理和过程规范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中冶南方的供应商分成两部分:供应商长名单和项目供应商。长名单中的供应商为长期合作的供应商,供应商进入长名单需要通过正式的入围管理流程;项目供应商则是业主指定或者一次性供应商,它经资质预审后为项目备案即成为项目供应商。
供应商常规入围办法需要资质预审、实地考察并出具考察意见,再根据考察结果来确定相应的入围方法,由相关专业科室和管理部门组成的资质评审小组审核流程。考察内容除常规的法人信息及相应的扫描件,还包括:企业资本性质、与同业其他企业的关系、对中冶南方的承诺等。
供应商入围管理评审方为各个管理部门,如各专业科室、审计部等;供应商信息的主要使用方为询报价和采购合同及最终的付款。
2 系统集成方案设计
2.1 集成的总体方案
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将ERP系统和OA系统结合到一起:由采购员在OA中发起供应商选择和入围流程,根据自身采购策略选择适当的供应商选择方法,若成功入围则通过系统间的接口子系统将供应商信息传输到Oracle ERP中建立供应商共享实体以供日常业务使用。
供应商入围流程在OA系统、接口子系统、ERP程序整体流程如图1所示。
2.2 供应商信息的逻辑结构
Oracle ERP系统对供应商的信息管理包括以下方面。
⑴ 供应商法人实体信息。包括注册登记号、法人代表、营业执照注册号、国税登记号、地税登记号、注册资金等。
⑵ 供应商没有法人资格的分公司及办事处信息管理。在Oracle ERP系统中供应商和供应商地点是配合使用的,可以用来明确表示某一个供应商某一分公司,它们在ERP系统中许多业务中都会使用到,如采购订单、应付发票、付款等。
⑶ 供应商的联系人信息管理。不同的分公司或者办事处,可能会有不同的联系人,所以ERP系统中联系人关联到供应商地点上。
⑷ 供应商的银行账户信息管理。不同的分公司或者办事处接收款项用的银行账户必定不同,所以ERP系统中供应商银行账户关联到供应商地点上。
⑸ 供应商能够提供的物料信息的管理。供应商可以将不同的物料分配给不同的分公司来生产和销售,反之即不同的分公司能够提供的物料不同,所以某一具体物料的合格供应商列表关联到供应商地点上。
综上所述,供应商信息的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
2.3 集成接口程序规则
根据供应商信息的逻辑结构设计对应的数据结构,当在OA系统中完成了供应商入围流程,程序自动将该供应商信息按照指定的数据结构放入共享池内并存档。为了标识共享池中供应商是否是需要导入到ERP中的供应商,在共享池中每一个供应商数据结构中都加入状态码表示本记录的状态。状态码及其含义如表1。
3 系统集成效果
从中冶南方使用情况看,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⑴ 公司管理和业务操作合理的分开:管理人员关注把控供应商资质和能力方面的管理事项;开启了供应商入围手续了以后,业务人员关注在ERP中使用此供应商信息。
⑵ 保证了供应商信息的准确与完整:入围流程中如果供应商缺少资料或资料失信,可能导致入围不能通过,这就促使供应商提供更加全面和可信的资料,从而保证了供应商在ERP中资料的准确度和完整性。
⑶ 接口子系统运行平稳:已经通过此集成程序成功入围170余家供应商,程序有效性目前保证在100%。
4 结果讨论
对比WebService封装和XML文件的方式,共享池的方式具有以下的特点。
⑴ 数据可靠性更高:数据共享池中的数据是系统间共享的,避免文件传输过程中丢失的现象,能够保证数据更加可靠。
⑵ 效率更高:XML文件必须得通过IO接口进行数据转换,而数据共享池中数据是共享的,运转效率更高。
但是数据共享池的方式也有不足之处。
一是对软硬件环境要求高:此种方式要求数据库能够兼容并且能够安全互信互访,对环境要求较高。
二是可复用性较差:若要使用此种方式来完成另外一系列数据的传输,则要完全新建另一套接口子系统,程序可复用性较差。
5 结束语
本文以中冶南方供应商管理中供应商入围机制在ERP、OA系统及两者之间集成实现为例,说明了以需求驱动下共享池的方式实现系统集成的方案。结果表明,集成子系统运行平稳,能够保证ERP系统和OA系统协同且有效运行。
实践显示,需求驱动下共享池的系统集成方式能够很好的完成从一个系统到另一个系统的信息通讯。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专业化信息系统上线使用,应用场合越来越复杂,通讯不仅仅局限于单方向,还要求信息系统之间能够进行双向交互。那么,如何实现两个系统双向高效交互则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石琛.基于BOM的ERP与PDM信息集成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 吴俊周.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节能节水信息系统集成方案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 徐平.系统集成技术在PDM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 汪正海.基于Java EE平台的企业遗留系统集成方案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