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范文

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第1篇: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范文

    「关 键 词农业比较优势/WTO/财政政策

    「 正 文随着农业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国际分工与合作的机遇与挑战。实施农业发展比较优势战略,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确定农业的发展战略与方向,提高农业竞争力,将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长期政策选择。

    一、农业国际化促使世界各国政府重视农业比较优势世界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要求世界农业发展专业化生产并实现国际分工。农业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世界农业多边管理框架基本形成,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技术合作日益增强,外国直接投资大规模增加,产品国际贸易日益扩大,其主要特征是农业管理规则国际化、生产国际化和市场国际化。

    1.农业管理规则国际化。在关贸协定(GATT)体制下,农业问题常成为国际贸易纠纷的焦点,因关贸总协定管理规则不明确,管理体系不健全,执行规定不严格,导致各国或地区撇开有关规定,根据本国的需要建立有利于本国农业发展的生产与贸易政策措施,使农业保护主义盛行。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达成,第一次把农业问题纳入多边管理体制框架内,世界农业生产与贸易有了多边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纪律。1995年在关贸总协定基础上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继承和发扬了GATT的国际规则和纪律,奠定了农业国际化的法律和组织基础,为农业国际化的发展提供了国际规则保障。

    2.农业生产国际化。产品专业化和国际间分工日益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新的农业生产体系正在形成,不同国家和地区按照比较优势组织生产已成共识。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格局下,一些大型农业企业和涉农企业为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越来越多地选择在国外办厂,充分利用大企业特有的生产、管理、营销网络、商品和技术开发能力,与国外的劳动力与市场等优势相结合,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和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3.农业市场国际化。市场是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由于生产销售国际化的发展,任何农产品都与国际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不断取长补短,趋于融合。

    二、中国农业发展比较优势及其战略选择农业发展比较优势战略需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顺应农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以国内外两个市场为导向,以区域比较优势为基础,依靠科技引进、研究和推广,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着力改善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实现农业发展增长方式的根据转变,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

    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首先提高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这些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其次,调减资源利用效率低的农产品生产,适度进口一些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由于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宝贵性,加之财力的限制,中国不可能也完全没有必要追求主要农产品的高度自给。对资源成本高,缺乏比较优势的少数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调减其生产,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来调剂国内需求;同时,集中资源发展收益高、市场潜力大的优势产品,将更有利于中国农业的发展。再次,在进一步开放农产品市场的同时,加强对重点农产品(主要是粮棉油等)的支持与保护,使农业对外开放与农业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农业保护是世界各国的一项旨在支持与发展本国或地区农业的普遍政策,也是国际农产品贸易谈判的焦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于开放本国农产品市场,减少对农业的支持,均持特别慎重的态度。中国发挥农业比较优势并不是减少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相反,任何国家产业结构的成功调整均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支持,尤其是政府的财政大量投入。这就要求政府一方面调整国民经济资源分配格局,改变目前农业负保护状况;另一方面调整农业保护方向,集中财力重点扶持重点农产品的生产与贸易,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

    三、实施农业发展比较优势战略的财政投入政策选择传统的财政农业投入政策主要围绕农产品数量增加为主要内容,投入重点放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上,对改善农产品品质、农业科技、农产品市场建设、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农业收入支持体系等方面的投入不够,投入力度也不足。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农产品市场,增加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改善农产品品质,充分发挥农产品比较优势,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中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实施农业发展比较优势战略,政府财政投入的规模与投入结构是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农业是高度依赖土地、水、气候等自然资源的产业,维系农业的稳定发展,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首要条件是农业有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其内部环境就是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较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广泛应用的农业科技等;外部环境主要是市场体系和价格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农业税收制度的完善等。创建良好的农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重在政府的财政投入。中国农业资源,尤其是水土资源相对短缺,人均农业资源不足,农业经营规模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同时,农业科技水平、物质基础装备水平较低,农产品品种的更新换代和品质提高的速度慢,农产品品种和品质与国际竞争的优势不多。农业以农户小规模经营为主与发达国家普遍形成的大农场经营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进行直接竞争,在中国现有财政对农业投入水平情况下,将使中国农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事实上,发达国家利用政府的大量财政投入使农业生产率、资源、技术、市场营销管理和资金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WTO农业协议虽然削减了国内农业支持和对农产品出口补贴,但由于许多国家基期的农业保护水平本来就很高,因此,削减后的农业支持和出口补贴水平仍十分可观。如美国在减让基期的国内支持总量(AMS)高达239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直接给予农民,按WTO农业协议规定削减20%,美国仍可使用191亿美元的“黄箱”支持措施;欧盟削减后的国内综合支持总量仍可高达796亿美元;日本削减后仍有283亿美元。只要在完成承诺减让后,这些国家仍可以大量使用对农产品的价格支持,保持其竞争力。此外,发达国家均已完成了“黄箱”政策国内支持的减让承诺,但这些国家的“绿箱”政策国内支持大幅增加,存在着“黄箱”政策支持转向“绿箱”政策支持的倾向。美国“绿箱”政策支持总量由1986~1988年基期的241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461亿美元;欧盟由基期的11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242亿美元;日本由基期的22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329亿美元。这些发达国家的农业虽然其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经很小,但农业所获得的政府投入却非常多,对农业的支持一直维持在很高水平,有力地稳定了农业,真正使农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并成为出口创汇及影响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甚至干预他国政治经济的重要手段。以美国为例,一个美国农民能养活98个美国人和34个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人。现在美国的农业人口不足全国人口的2%,而耕地面积达1.9亿多公顷,人均按近0.8公顷。

    2.优化财政对农业投入结构,提高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效率。从“绿箱”政策看,中国1996~1998年平均每年补贴为1514.2亿元,其中“一般服务”补贴达785.6亿元,占“绿箱”政策补贴的52%;粮食安全储备补贴约383.8亿元,占25%;其他为自然灾害救济、扶贫、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支持等。相对WTO规则及世贸组织其他成员国而言,中国“绿箱”政策补贴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农业补贴的对象错位,有许多农业补贴并没有补给农业生产者(WTO规定应补贴给农业生产者),而是补贴给了中间环节;二是农业补贴结构不合理,除有限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外,还未建立既符合WTO农业规则又能有效支持农业发展的农民收入、农业结构调整支持体系,以及农业信息服务、市场营销服务等支持体系。从“黄箱”政策看,中国1996~1998年间实施的“黄箱”政策主要有两种:一是对粮食、棉花的政府定价收购及保护价收购。对于粮棉产品,1996~1998年3年平均除对玉米补贴(AMS)是正值9.35亿元外(占玉米产值的0.7%),其他产品的AMS都是负值;二是农业生产资料价差补贴。中国对农业生产资料的价差补贴(AMS)为281.08亿元,1996~1998年每年“黄箱”补贴实际规模为290.43亿元,仅占农业总产值的1.4%,按中国承诺“黄箱”补贴8.5%的规定,最高的“黄箱”补贴规模可达1741亿元,扣除已有的290.43亿元,还有1450.57亿元的补贴空间。

    3.加快农村税费改革进程,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以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逐渐提高农业的积累水平,提升农业的竞争力。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者从事农产品生产不仅不征任何税收,反而利用其雄厚的财力给予农业大量的投入,给予农业生产者以巨额的补贴。大量事实表明,中国现有的农村税费政策,制约着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不利于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亟待改革。

    (1)改革和完善地方税收与财政分配制度,切实解决基层财政以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等专门面向农业生产者征税作为财政主要收入来源的格局。

    (2)逐渐压缩农业特产税的征税范围,直至取消。现行的农业特产税的功能与作用并非是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而仅仅在于地方财政的增收,弥补日益庞大的政府行政事业经费的不足。从发展比较优势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的目的出发,逐渐压缩农业特产税征税范围、降低税率直至完全取消,将农业特产品视同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产品一样征收农业税,只是在计税依据上按略高于同等面积、同等条件下种植粮食作物的收益为标准,已成为必然趋势。目前,浙江、江苏等省已停征农业特产税。

    (3)规范收费管理。地方政府部门无权设立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等项目,取消涉及农民的各种摊派和达标升级活动;精简乡镇机构和压缩财政供养人员;调整支出结构;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机制。

第2篇: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范文

目前针对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研究是一个新课题,学术界对此深入研究较少,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框架。除了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很少有国家专门研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问题,粮食生产核心区在国际上被称为农业区建设或者农业区域化布局。王景莹[1]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从国际比较来看,各国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国在农业区域化、专业化过程中,根据各自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环境,都打破以州或是省的行政界限,以县或是区为行政单位进行分区,紧密结合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过程,促进了农业、农村和农民三者互动发展。从加强各个区域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研究切入点,发现各个国家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包括: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商品粮棉生产基地建设,林业生产基础和防护林建设等内容[2-3]。Roberto[4]针对开垦荒地、选育良种到改造农业基础设施、增加灌溉面积、提高粮食加工储藏能力、完善粮食市场流通环节以及鼓励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新科技等具体环节进行研究,明确规定了农业科技投资导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提出了粮食主产区、粮食集中产区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等区域的发展概念,从国内研究看,粮食生产核心区是中国近几十年通过实践研究提出的新概念,针对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研究较少,主要从宏观和定性两个层面进行简单分析,而针对粮食生产的区域优势研究和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产业化、农业发展等方面研究较多,现将粮食生产核心区研究综述如下。

1.1粮食生产核心区相关问题的研究

谈琰[5]从宏观层面,分析了粮食核心区建设政策出台背景、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中国粮食核心产区建设执行层面的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杨邦杰等[6]通过对东北地区的调研,提出了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构想,以黑龙江为例,分析目前黑龙江粮食核心产区的建设情况,发现土地整理标准低、种粮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等因素制约了黑龙江省成为中国粮食核心区的进程;王景莹[1]以河南省为例,在2008年‘中央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粮食核心产区的政策背景下,深入研究了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划分与建设,构建划分指标体系,选择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指出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划分与河南省农业厅划分不合理处,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1.2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杨春等[7]总结了河北省创新粮食生产技术,从而达到粮食产量提高的实践经验,对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丰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平作炎[8]通过分析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力度,试图建立保障利益机制,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稳定了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现代农业发展;赵春雨[9]从中国省区、三大地带以及区粮食生产区域3个方面,选择生产集中度、重心演变轨迹的研究方法,总结了生产区域的特点及规律,展开研究了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罗万纯等[10]利用面板数据,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和计量经济检验,分析了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得出人均耕地面积、粮食单产和非农收入比重是重要因素;伍山林[11]采用粮食生产综合指数,对中西部地区的粮食生产区域变化特征进行描述,实证分析得出人均耕地资源与非农产业就业接力是主要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含义。蔡文著[12]分析了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方面的基本特征,基于国外典型的不同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提出了中国不同地区的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崔凯[13]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方法)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进行分析和评价,比较分析粮食主产区各个时期、各个地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对于正确掌握粮食主产区现代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蒋和平等[14]针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东、中、西部四个层次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出全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东中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差距明显;蒋和平等[15]、崔凯等[16]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方法,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并比较中国农业现代化整体和区域发展水平。

2现代农业研究

2.1现代农业内涵、特征与理论基础

不同学者根据‘1号文件’,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对现代农业的定义给出了不同的理解,拓展了现代农业内涵,提出兼顾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前提下发展现代农业。将柏振忠[17]、孔祥智等[18]、陶武先[19]、刘燕华[20]、戴小枫等[21]学者的观点综述如下:大多学者通过分析传统与现代农业的内涵区别,发现现代农业的发展是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变革,注入现代农业新的要素,不为实现发展目标、产业功能、实现价值取向、经营方式等的转变,逐步走向商品化、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农业。由于中国农业发展滞后,发展现代农业面临一些问题,张建华[22]从微观、宏观层面总结了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不同模式,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指出中国农业需要选择具有中国与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马晓河[23]认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科技水平低、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发展进程;王碧峰[24]认为农业的资源性约束、产业化水平低、农民素质不高和科技创新能力基础设施条件差等问题,成了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导致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劳动生产率低、科技推广缓慢等现象依然存在。刘喜波等[25]分析并梳理国内外众多的现代农业发展理论基础体系,认为由农业经济、农业发展和农业生态三方面理论构成,其中农业经济理论代表性理论的有农业区位、农业比较优势理念等;农业发展理论包括城乡统筹理论、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等;农业生态理论主要包括生态位理论、循环农业理论和可持续农业理论。祝华军等[26]利用“短板”原理,分析认为一国的农业发展内容与模式是由自然、生产要素资源直接决定的,其中,现代农业发展的程度受所有因素中最短缺资源的因素影响;杨兰根[27]认为人均土地资源是发展的“短板”,决定了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质量,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曹承忠等[28]指出制度基础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用科学技术手段装备现代农业,明确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尹成杰[29],蒋和平[30]着重探讨了建设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途径、基本思路与发展模式,认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不同国情,选择建设重点,完善长效机制,从而确保现代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2.2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是不断变化的概念,在全球化过程中,通过总结不同国家的发展模式,以期为促进中国现代农业稳定发展。(1)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根据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式的不同,柏振忠[19]总结出了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模式有3种。根据不同的自然资源和外部环境条件,李滋睿等[31]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日本、荷兰3个发达国家的3种现代农业模式;对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情况,孙浩然[32]、项仁学[33]、孟蕾[34]综合考虑发展路径、自然资源和外部环境条件因素,总结出了三种模式:一是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模式;二是规模型、机械化、高技术模式;三是生产集约加机械技术的复合型模式;蒋和平等[35-36]根据两国的基础条件,介绍了巴西、日本两国建设农业的内容、特点及存在问题,为建设中国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借鉴。(2)中国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结合中国国情,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利用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摸索大量建设案例,找出不同地区现代农业建设的途径和模式。许开录[37]根据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差异化、区域化、特色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才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互动并举的发展道路。崔凯等[13]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方案,从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角度,归纳和总结了4种主要模式;孔祥智等[38]考虑到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将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分为4种现代农业模式;李洪山[39]、宋再钦[40]分别从中部应采取产业集聚和东北提高土地适度规模的2个方面来发展各个地区的现代农业;詹慧龙[41]运用指标评价法,对中国各省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将中国划分为都市型的现代农业、高效外向型现代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主导型现代农业、规模经营型的现代农业、生态和特色型的现代农业5个现代农业发展类型区;朱明[42]将中国现代农业建设模式归纳为发达类型、较发达类型、发展中类型、欠发达类型和不发达类型5种。其中,发达类型指农村人均纯收入多于6000元,乡镇企业数量较多,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发展中类型指农村人均纯收入2500~4000元,城乡差距仍然很大,乡镇企业有所发展但还未充分发育;而不发达类型则指许多农村还处于贫困和刚刚解决温饱阶段,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

2.3现代农业发展的评价

现代农业评价作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不同阶段,特征也不同。农业部农研中心、杜华章[43]、马秋芳[44]分析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制定阶段性指标,构建现代农业的指标体系理论体系,反应出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且存在区域差异性,为加快区域化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理论指导。辛岭等[45]利用专家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评价模型组测算模型,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得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整体上升趋势明显,东中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依据此情况提出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对策;罗其友[46]通过建立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模型和评价方法,对中国农业发展区域的划分和协调性进行了评价,探讨了中国不同农业区域的主导功能定位和制度变革方向。

2.4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方法

洪艳等[47]在对现代农业集群发展综述的基础上,参照SWOT态势分析法对中国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内部资源的优势与劣势进行战略分析,提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应实施构架和延伸产业链的专业化战略;杨卫民[48]以分析农业机械化发展竞争力为切入点,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农业产业竞争力,基于SWOT分析方法,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竞争综合评价,为提升现代化农业竞争力提供了针对的对策建议;闫超德等[49]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变量和农业综合生产力的灰色关联度计算和分析,确定了不同变量对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影响程度,总结影响河南省现代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因素;董艳等[50]利用比较优势研究方法,对中国各地区的粮食、经济作物、畜牧业和水产业所具有的资源优势进行比较优势分析,这对促进区域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3结语

第3篇: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范文

建设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但是,由于各地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和生产力水平不同,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目标和实现途径也存在着一定的个性化差异,而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各地现代农业发展的特殊背景[2]。就关中-天水经济区而言,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且地处西北内陆,除一些共性问题外,发展现代农业还存在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特殊背景。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1现代农业发展起点低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区及其辐射带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但是,与国内平均水平及周边省区相比,关中-天水经济区农业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差距却在不断扩大,农业发展水平低、发展条件差、产业化程度低等状况依然没有改变,实践中虽然出现了一些现代农业发展的雏形,但总体上仍处于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现代农业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1.2现代农业发展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关中-天水经济区特殊的地形地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尤其是如何做大、做强农业产业面临很多困难,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3]。而现代农业是产业化的农业、规模化的农业,经济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对发展现代农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要将农业发展劣势转化为优势,将优势转化为胜势,就需要在现代农业产业的选择和体系的构建方面做出科学的规划与决策,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努力培育符合关中-天水经济区自然资源特点的农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推动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发展的效益和水平。

1.3现代农业发展的自主选择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

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处西北内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长期以来,由于土地过度垦殖,从而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和石漠化生态危机。因此,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必须建立在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这既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综上所述,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农业模式具有地理上分散的显著特点,再加上现代农业经济组织并没有实质性地建立起来,故使得农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品牌溢价效应未得到发挥。因此,笔者认为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塑造区域品牌,并围绕区域品牌开展合作营销。

2基于区域品牌与合作营销的农业产业体系模式构建

随着消费者消费意识的改变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现代企业营销逐渐由自然营销向品牌营销转变。品牌在营销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许多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不足,综合实力有限,即使产品的质量、独特性等非常优越,也往往难以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在这一背景下,区域品牌的优势便凸显出来了,区域品牌是区域内众多小企业品牌的综合表现,是各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区域品牌使区域内各小企业以较低的广告、营销成本塑造出一个理想的品牌。该品牌的凝聚效应有利于地区内企业品牌的成长和成功,提升区域的整体形象,增强区域吸引力,扩大区域影响,促进区域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的推广工作,提升消费者消费区域产品的信心。

2.1区域品牌与现代农业的关系

区域品牌是指在某个行政区域或经济区域范围内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一定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一个或几个特定产业所形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该区域内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它包含3个要素:产业基础、区域特性和品牌内涵。其中产业基础是区域品牌的基本内容,产业的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技术和质量水平、产业内部分工合作程度等体现出的产业实力水平与区域品牌的影响力呈同向变动关系;区域特性是指区域品牌与特定区域密不可分,一般带有强烈的地域色彩;品牌内涵是指区域品牌不仅蕴含着区域沉淀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等内容,更代表着该区域产业和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区域品牌与现代农业具有密切的关系。

2.2合作营销在企业品牌创建中的重要性

如今的品牌已不仅仅是企业赋予产品的一个商业名称,更是成为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的象征,是企业从长期的经营过程中与各关系利益人(包括消费者、经销商、投资人、政府、社区等)建立的一种特定的关系。正因为如此,企业建立品牌不只是企业单方面通过技术与管理创新,生产和提供令消费者满意的优质产品和服务,进而塑造出优秀的企业形象以及制造商的努力,还有供应商、经销商的配合与合作以及政府、社区乃至消费者的支持。因此,合作营销在企业品牌创建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是企业必须注重并付诸实施的工作。

2.3区域品牌与合作营销的农业产业体系模式构建

以上论述表明,农业的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即农业必须产业化并建立一定数量的品牌知名度大、规模可观的农业经济组织。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与布局应该紧紧围绕区域品牌而进行,并联合组织各利益相关者开展合作营销,维护好区域品牌并对其进行创新。换句话说,农业产业的布局和体系的构建除了要满足关中-天水经济区内部不同地域的产业基础与特色之外,还必须考虑以往已经树立的品牌或通过重构区域品牌的方式,将有条件、有能力开展合作营销的农业产业和企业集成起来,真正做大、做强一个或几个农业区域品牌,从而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农业品牌,培育一批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农业经济组织与农产品品牌,最终将关中-天水经济区塑造成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牌。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其特有的引导和服务职能,从制度和服务层面提供“粘合剂”将区域内的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联合起来。综上所述,基于区域品牌与合作营销的农业产业体系模式。

3区域品牌与合作营销模式下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对策

按照上述模式,产业的布局和区域品牌的创建应该同时进行,缺一不可,不存在类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4]。产业布局的整体调整有利于区域品牌的快速形成与提升,但知名度大的区域品牌又必须以富有特色的农业产业为支撑,而且更多的农户、农业企业或农业示范基地的集群化,更能共享品牌溢价效应,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5]。因此,为了更好地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农业产业体系,培育国际化的农业区域品牌,以全新的理念开展合作营销,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

3.1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首先,政府要全方位地提供公共服务。政府通常是产业政策的制定者,负责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和教育。地方政府对于本地的产业优势及区域品牌建设更是责无旁贷,区域品牌建设离不开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和扶持。地方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应该更多体现为引导和监督功能。政府要提供各种高效的行政服务,必要时要为产业中的企业提供解困服务和要素服务,设身处地地为企业着想,体恤难处,利用土地、信息和社会荣誉等调控市场,利用社会要素来塑造强烈的创业氛围。同时强化政府在市场规则制定、行业指导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为区域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规划产业园区,引导本地产业的合理发展,避免区域内因产品过度同质而导致“柠檬市场”的出现;完善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条件具备的地区成立零售批发营销中心,逐步形成特色产品的集散地,搭建畅通的物流平台和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在此基础上打造产业优势及区域品牌。其次,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好的制度和交易环境是区域品牌形成和知名度不断提高的保证,而政府以其独特的地位在制度的建立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目前地方政府需要做的工作有:第一,把区域品牌建设列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第二,政府应该通过制度创新,集中必要的政策资源,为区域品牌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支撑条件;第三,政府要努力挖掘资源或历史文化等资源禀赋作为题材进行培育,制定有关维护质量和市场秩序的地方性法规,维护企业合法利益,依法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保护知识产权。

3.2加强农业区域品牌形象推广、监督和保护

品牌形象,即品牌在市场上和社会公众心目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它体现着公众特别是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与评价。因此,品牌形象只有通过销售或宣传活动将其传达给消费者才具有意义。一方面,区域内企业应该做好公共关系工作,尽快形成品牌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可通过各种媒介有意识地向公众介绍品牌形象。区域品牌形象推广的方式有:区域客户的口头传播,重大节日的庆祝活动,举办项目推介会、招商洽谈会、商品交易会、博览会、展会,建立行业互联网网站,开辟专业论坛和讲座等。农业区域品牌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其所有者的一笔巨大财富。为使这项巨大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不受侵犯,有关部门必须对品牌实施有效的保护策略。区域品牌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为区域内的企业提供了“搭便车”的激励,也为区域内外企业以次充好的行为提供了可能,最后使区域品牌的整体形象受损。为了有效地防范各种侵害和侵权行为,区域内企业应该制定各种保护措施来维护区域品牌。

3.3发挥龙头企业在区域品牌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区域品牌往往是某个区域的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一个地区产业品牌的主体和形象,对本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创建和发展区域品牌实质上就是一种商业经营行为,需要区域内的大批企业和产业品牌集体参与。企业是区域品牌创建和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区域品牌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企业自身的产品和品牌形象是区域品牌发展的基础。因此,区域内各企业要树立和强化品牌意识,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发掘产品品牌内涵,提高产品综合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同时加强企业自主创新,打造企业自主品牌,以此推动区域品牌发展。

第4篇: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范文

关键词:山区;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对策;贵州安龙

安龙县地处山区,安龙县、黔西南乃至贵州都是“八山一水一分田”,资源匮乏,土地资源与平原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如果盲目发展农业,并凭借所谓的小气候与立体气候资源,争相地盲目比拼、妄谈优势、大上项目,最终会脱离实际,导致项目实施时出现问题,无法顺利落实。就山区而言,为数不多的坝地是优越的资源,但相对于平原地区,又显得微不足道,优势无从谈起。而山区看似是劣势的山地资源,却是平原地区所没有的,盘活利用好山地资源,优势显著。

1山区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对山区农业生产而言,一贯采取的报项目、下指标、定任务等一系列做法实不可取。其实长期以来从上到下下达指标任务,或是从下到上申报立项实施的项目,效果大多并不理想。有些项目从申报之初就已注定不会成功,原因是不符合当地条件,只是为完成政治任务而勉为其难。等到项目及资金拨款下来要安排落实时,方知无从着手、难度很大,硬着头皮勉强实施,也只能玩虚浮、搞变通。即便到最后都通过了验收,实际上都是采取了一定的迂回和达成了一些谅解,大有项目“缩水”“打折扣”的嫌疑,远远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和应有的效果。再者,一说到结构调整,“各路诸侯”便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众说纷纭。最后莫衷一是且处处碰壁,经过几番调整,还是原地踏步、一无建树[1-2]。

2发展对策

2.1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针对实际,如何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是抓好农业工作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应统一思路,集中力量,创造和利用一切条件,变劣势为优势,整合优势资源,发挥独特地理气候和农业资源丰富、多样,传统名、特、优、稀农产品和新、奇农产品及在各种反季、错季种植方面优势明显的实际,发展现代高效山地农业,走一条以特取胜、出“奇”制胜的山区农业崛起之路。一方水土一方人。山区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都要立足山区实际,念好“山”字经,尽力争取把握住现代农业发展新机遇,占有应得的市场份额,跻身农业产业化大军,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3-4]。

2.2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

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还可进一步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实现工业管理、商业经营、科技支撑。用工业方式管理农业,用商业模式经营农业,用科技力量支撑农业。从农业产业上抓出工业的样子来,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拓宽新型工业化内涵。

2.3整合资源,形成统一发展格局

在组织市场销售和创品牌上,结合省州县各级提出的抓销售、抓生产、抓品牌“三抓”的思路和要求,立足资源整合,将一定区域内从事同一行业农业生产的企业组织起来,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的格局,实行统一调度,统一组织销售,形成同一商品质量统一的格局。这样势必可以既集中盘活资源,又充实活跃市场,还可满足外部大宗订单需求。

2.4分析自身优势,发展主导产业

在此基础上,还须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产业方向和内容的选择上,要切实认真分析自身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和诸多因素,选择和把握好主导产业,形成支柱产业。产业选择不易掌握,但必须确定下来,最多2~3个,切不可贪多。对的确存在优势,但又因难以突破瓶颈问题,做强做大不具备条件的,要舍得放弃,否则犹豫不决反而拖累自己。

2.5产业选择上注重切合当地实际

针对个别传统产业如金银花,都达到了1万hm2以上规模,却仍难以做大做强,应该通过认真分析找到原因,并想办法解决存在的问题,而不应该轻易放弃、另作他图。不切实际的产业和项目最终只会费力不讨好,难有成效,最后留下一堆烂摊子。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应该有一个清醒的头脑,也应该引起反省和认识,明白个中的道理。在产业选择上应更加注重切合当地实际,不受市场左右和商家鼓动,跟风发展,盲目上项目,而要真正做到“看得更清楚,做得更靠谱”。同时,应该弄清本地具备什么条件,明确发展目标,分析厘清所具备的优势,从而理清思路,找准方向,形成既定方针并长期一致努力、常抓不懈。就安龙县来说,不必盲目好高、求远求新,只要积极探讨摸索出解决当前现实矛盾和问题的有效措施及做法,种植上重点抓好金银花、茶叶、薏仁米等具有深厚底蕴和人文基础的传统优势产业,最多再加上蔬菜(包括食用菌)产业;养殖上根据统筹需要抓好牛、猪、羊养殖,其中就安龙县而言,应重点抓好种草养牛产业。如此不仅完全符合现代山地农业发展方向,而且只须完善相关链接就能达到目的和取得效益,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实现产业富民,还能保住绿水青山,真可谓一举多得。与盲目发展种植业与养殖业,目标不明确相比,效果更为显著。

2.6发展符合生态区域的传统产业

在选择产业上,笔者个人认为,就当地而言,上述如金银花、茶叶、薏仁米等产业,不仅是符合生态区域的传统产业,也是可以做大并能惠及更多群众的阳光产业和大产业,同时还是用工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但能让农民和企业增收,还能更好地解决生态问题和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问题。这些产业发展起来后,将更有利于保住青山绿水,还将促使农村劳动力更多在家务农或就近转移就业,并实现增加收入,减少抛家别亲、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相应地还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结语

生生不息,靠山吃山。立足于地处山区,只要注重切合实际、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人无我有的独特资源优势,山区也一定可以发挥出山区的优势,依托丰富的山地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相应的支柱产业,进而形成以优势主导产业引领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格局,走出一条合理利用立体农业地理气候、别具山区特色的现代高效山地生态农业发展新路子。

4参考文献

[1]于新奎.东营市河口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1(10)院126-128.

[2]薛晨霞,李敏,,春新,等.如皋市发展高效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9)院112-113.

[3]曹天富,雷振宇.科学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生态高效农业[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0(7)院14-15.

第5篇: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范文

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现代农业;转变

1 农业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解读

农业发展方式是实现农业发展的路径和途径,包括农业增长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农业结构转换方式、利益分配方式等一系列内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就是农业生产增长源泉构成、增长机制及其路径和一系列结构的变化,主要包括基于技术进步的要素投入的变化、基于农业市场制度的增长机制的变化、基于资源环境约束的路径选择的变化,还包括农业产出结构、消费结构、收入结构、市场结构和制度结构等结构变化,以期实现从粗放到集约、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1.1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动因分析

中国粗放型农业发展方式是由中国国情、发展阶段特点,以及工业化道路、体制模式等共同决定的,有其历史的客观必然性。中国农业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禀赋的刚性约束、农产品需求的刚性增长及农业生产者的利益驱动等因素是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直接动因。农业发展的国际经济背景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间接动因。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基础,这必然要求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既是现阶段中国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增长的特征所决定的,也是实现新时期农业发展目标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内容之一。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改变,正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政府支持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力量。

1.2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条件分析

成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表明,农业发展方式在工业化中后期才基本具备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为在工业化中后期:①工业化对农业资金和产品的依赖逐渐减弱,对农业市场的依赖越来越强,要求提高农业生产要素效率和扩大农业市场规模。②为了提高比较利益,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必然要求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成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现代产业。③非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能够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条件。解决了各种瓶颈制约,才能促进农业经济的有效运转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1.3 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路径选择

综观世界各国历史和经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路径具有如下特点:①路径选择的技术先导性。农业机械和生物育种技术等在农业上的应用,将使农业的分散性、时空变异性、难控性等发生根本性的改观。每一次科技突破都能导致农业发展方式的大变革。因此,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科学技术因素。②路径选择的效率性。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发展过程。其中,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是关键环节。③路径选择的市场性。只有市场经济才能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效率和利润的激励约束机制。④路径选择的制度创新性。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不仅是技术进步或现代生产要素引入的过程,还是制度创新过程。

2 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

2.1 现代农业是科学化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与转变

农业科技进步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新技术是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现代农业是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低,制约着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科技进步可以突破瓶颈资源的约束,实现对某些稀缺生产要素的集约利用,发掘农业生产增长的潜力,打破农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均衡,改变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单位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减轻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现代农业发展过程实质上是科技在农业上广泛应用的过程。发展现代农业能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改变过去那种外延式开发利用的增长模式,转到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方向上来,这也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2.2 现代农业是规模化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与转变

现代农业有利于克服小规模经营的局限性,利用规模优势,实行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社会化,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产业基础。也便于推广应用现代科技,可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节本增效,有利于实现现代农业的“高劳动生产率、高商品率、高经济效益”的目标。现代农业重视发挥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优势,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2.3 现代农业是组织化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经营形式的创新与转变

现代农业是生产主体组织化的农业,是与大市场相适应的、有组织的产业体系。在这一体系内,农业的很多生产经营活动主要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来协调完成。只有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才能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现代农业是产业经营一体化的农业,是产前、产中、产后紧密衔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是一个从地头到餐桌,既相互分工,又紧密联系的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农户广泛地参与到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中,要加入到各种专业化合作组织中。现代农业通过组织创新,组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益。

2.4 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流通形式的创新与转变

①现代农业是面向市场需求,主动地适应市场的农业。农民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能够真正面向市场、服务市场,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高。而且实现向更大范围、更大需求的市场转变,向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转变。②现代市场化农业,有利于实现流通形式的创新。农产品期货市场是一个具有良好传导机制而又高度透明的信息化市场,具有“引导生产、稳定市场、规避风险”的作用,有利于克服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带来的不利影响,推进农产品流通形式创新。③现代农业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战略,促进流通形式创新。④现代农业具有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通过现代流通企业规模化经营农产品,以现代流通企业作为先导带动现代农业,引导兼有生产和流通双重功能的农业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农民与现代流通组织的对接,完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

2.5 现代农业是多功能农业,能有效实现农业产业体系的创新与转变

现代农业是一个多功能的产业体系,不仅具有

食物保障功能,而且还具有社会稳定功能、休闲观光功能、传承文化功能和改善生态环境功能等。新的功能需求不断拓展现代农业的发展空间,也不断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现代农业多重功能的发挥,也就是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2.6 现代农业是效率型农业,能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

现代农业是一个高效率的系统,它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了土地、资金、人才、科技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不仅土地等自然资源要素的产出率较高,而且劳动力、资金等经济社会要素的生产率也较高,极大地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农业信息化能够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是保障食物安全、更好地支撑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2.7 现代农业是效益型农业,能确保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40%以上仍来自农业,但由于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农业经营效益不高,导致农民收入处于低水平状态。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现代农业是高效的农业,高效是检验农业现代化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能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率,而且能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不仅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还可以减少务农农民,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拓展增收渠道。促进农业效益由追求经济效益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综合效益转变,促进农业生产由低效益向高效益转变,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目的之一。

2.8 现代农业是两型农业,能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担负着维护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使命。发展两型的现代农业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两型农业是现代农业高级形态和实现形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等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一致。两型农业坚持新的生产观、经济观和消费观,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实行清洁生产,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两型农业发展促进资源的循环式使用、产业的循环式组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符合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

3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困境

3.1 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和基础设施阻碍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①分散经营的方式已无法适应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我国人地关系高度紧张。2008年人均耕地不足0.07公顷。同时,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的空间较小。超小规模经营状况不利于专业化的分工,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单个农户和市场对接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这些增加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难度。②比较利益低的农业制度下农民增收难也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形成了制约。农户分散经营使得农业生产很难迈进高收入的产业行列。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因为微薄的农业生产收入而不得不更多依靠非农产业。高素质劳动力向农外不断转移,留下来的农民大部分只有传统的耕作技术和经验,对现代科技的接受与应用能力较差。比较利益低下的情况下如何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现实的难题。③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生产条件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农业效益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天。2008年湖南省自然灾害发生面积7363.41千公顷,成灾面积2300.42千公顷,因灾损失粮食229.52万吨。

3.2 “科教兴农”战略实施不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减弱和“科技支农断层”阻碍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与农业发展新阶段建设现代农业对科技的新要求还存在较大的不适应:一是农业科技队伍结构不合理。除中央和省级农业科研院所运行情况相对较好外,地、市级农科所大多处于半停顿状态,县级农科所及县以下农技推广部门推广功能都很弱。二是农业科技长期投入不足。目前,发达国家政府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一般占有当年农业生产总值的1%~1.5%,高的达3%-5%,而我国仅占0.28%。现有的农业科技投入流失问题也很严重,没有真正用在农业科技方面。由于农业科研单位和基层农技推广部门事业经费严重不足,不但无钱打仗,而且无钱养兵。三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弱。表现为满足生产性成果多,质量效益型成果及取得突破性、具有重大开发价值的科技成果少;满足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成果多,农产品加工增值和资源开发利用型科技成果少。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目前仅为45%左右,只及发达国家的一半强。四是农技创新、农技推广和农村教育相互脱节。由于农业科技、教育管理体制不顺,从而使得“科教兴农”出现了农技创新、农技推广和农村教育“三个断层”。

3.3 农村资源环境保护不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灾害频发”阻碍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资源约束既是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结果,又可成为撬动经济增长发展转变的杠杆。人多地少的矛盾是限制农业规模经营的一个主要原因。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变成了制约农民增收的劣势。对生存环境的意识或要求日益增强。由此,社会需要农业和农村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优质安全保健食品,提供生态功能强大的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城市污染扩散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给农村资源和环境保护带来更大压力。农业灾害频发,旱灾、涝灾、虫灾等对农业和农村产生严重冲击。面对过去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在环境和生态方面的欠债,以及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和生态的新需求,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协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宏观环境和农村制度短缺阻碍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①农业运行的宏观环境是造成以粗放型为主的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原因。传统体制下形成的二元结构制约了农业要素合理流动和农业结构的优化,是转变缓慢的根本原因。二元结构切断了城乡之间人口流、物质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使得农民和农业在整个社会和国民经济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发展步履相对艰难。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农业中大量沉淀,直接制约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农业发展方式长期处于粗放型的根本原因。“重工抑农”的城乡经济关系造成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对农业剩余的过度汲取,造成农业发展落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十分缓慢。②政府支持保护力度不大,农户积累能力弱,导致农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国家和地方财政投资农业的许多项目资金,也往往被挪作他用,很难全部落实在农业上。我国农业投入不足将在较大程度上制约农业的广度与深度开发,成为农业发展壮大的一个主要瓶颈。③涉农的经济体制改革滞后是转变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现行农产品价格机制和市场制度严重制约着农民采用新技术推动农业进步的可能性。社会经济管理体

制仍然有很大的惯性作用,严重破坏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运行机制。

4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4.1坚持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

一是“大资源”理念。要合理的、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果;拓展农业功能。二是树立“大生态”理念。要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屏障作用。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发展循环农业和节约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树立“大农业”理念。要挖掘农业的内涵,要延伸农业的外延,大农业要增强和发挥农业的多功能,要拓展农业在能源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新功能。四是树立“大技术”理念。不仅要充分利用农业生物技术,在育种上发挥科技优势,而且要在农业机械和耕作方法上技术创新。五是树立“大市场”理念。强化市场意识,搞好农产品市场营销。建设一支懂市场、善销售的农副产品经纪人队伍。加强品牌建设,探索建设一体化的销售网络。六是树立工业化理念。大力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加强农业链条特别是涉农企业的管理。

4.2 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一是改善技术创新投资环境,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与教育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我国农业科研和推广投入密集度,确立农业科教的投入水平应远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率。还应该重视引导和启动民间资金更多地进入农业科研和教育领域。要适应世界的新形势,应尽快调整投资分配结构。二是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推广体系和相应机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和普及。三是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和咨询服务。四是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信息普及水平,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发展现代农业。

4.3 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一是提高农业的产出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能源资源产出率,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二是科学使用化学投入品。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和新方法。三是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为主要农作物生产提供全程、配套的现代农业装备。四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要完善农田水利建设体制和管理机制,通过小型水利设施的产权制度改革,调动农民发展小型农田水利的积极性。

4.4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集食物保障、原料供给、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市场服务等产业于一体的多层次、复合型的产业体系。一是要建设农产品产业体系,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二是建设多功能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农业多种功能。三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产业体系。四是建设现代农业支撑产业体系。从产业链角度建设综合产业体系,按照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生态“五位一体”的思路,建设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加工、流通、信息咨询等相关产业,提升整个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4.5 坚持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

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要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一是发展产业化经营。围绕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按照不同产品、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和合同契约为纽带,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二是推进规模化经营。逐步推行以耕地适度规模经营为主的农业集约化经营,完善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积极发展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依托专业大户、经营能人、龙头企业、基层农技部门和基层供销部门等来组建合作社。加快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搞好中介和流通。

4.6 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人才智力支持。普遍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努力培养新型农民。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支持工商企业、大专院校和大学毕业生服务现代农业。要继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建立农村基层干部、农村教师、乡村医生、计划生育工作者、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等的培训制度,提高服务能力。

第6篇: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范文

关键词:农业发展 高原特色农业 楚雄州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195-03

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将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作为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云南省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通过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探索现代农业新路,补齐农业产业短板,增强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根据农业实际和发展需要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推动云南跨越发展意义重大。

楚雄州作为滇中高原的主体区域和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在资源环境、地理区位、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州委、州政府以加快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进楚雄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责任感,要求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方面,楚雄要先行一步,将楚雄特色农业做成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样板,成为楚雄州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要推动力量。

一、楚雄州农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1.楚雄州农业发展现状。进入新世纪以来,楚雄州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条件逐步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日益提升,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十一五”期末,楚雄州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152.5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将近一倍。2010年在发生特大持续干旱的情况下,楚雄州仍然取得了粮食总产量达96.03万吨,肉类总产量达33.3万吨,蔬菜总产量125.36万吨的较好收获。2011年,楚雄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81.29亿元,其中:农业产值96.75亿元,林业产值16.71亿元,畜牧业产值65.40亿元,渔业产值2.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27元,比2006年增加2242元,年均增长14.18%。

2.楚雄州农业发展特点。(1)发展条件得到加强。2007年到2011年间,各级政府对农林水建设投入不断增加,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农业基本建设成效显著。楚雄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已达到183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91.25万亩,建成高稳产农田地达100多万亩(400千克以上),高效栽培设施农业面积3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14万千瓦,机耕作业面积近200万亩。随着农村水、电、路、通信等的通达率全面提高,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发展方式日益改善。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农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比重从83%下降为78%,农村服务业稳定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结构比由2005年的58.26:5.03:35.40:1.31调整为2011年的53.37:9.22:36.07:1.34,农业比重下降,林业、畜牧业、渔业比重上升。粮、经种植结构比由67:33调整为63:37,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值持续增长。林业、畜牧业的生产结构也不断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说明资源要素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更加高效。(3)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加强,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良种选育方面,育成“楚粳”、“楚麦”新品种7个,成功选育国家级优质肉猪配套系“滇撒猪”,通过科技推广综合配套技术应用,楚雄州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以上,楚粳系列水稻良种推广占楚雄州适宜区的80%以上。主要动物疫病防控、农作物病虫害控制、土壤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栽培等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农业重大科技推广项目实施力度加大。楚雄州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810万亩次、实施粮食作物高产创建示范项目2.6万亩、实施粮食作物间套种增粮项目200万亩和地膜玉米种植项目100万亩。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0%,比2005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4)发展特色逐步显现。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农业生产发展要求,初步建立和形成了畜禽、水(干)果、优质稻米、马铃薯、蔬菜、优质茶、精制菜油、人工食用菌等一批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基本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楚雄州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的农产品数量分别达到114个、51个和12个,较“十五”期末分别增加了45个、38个和10个,楚雄州累计认定符合国家农产品质量的农产品原料基地面积111.72万亩,产量41.9万吨,产值达10.06亿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累计达到2076个,发展订单农业产值达15亿元,比“十五”期末分别增加1466个和13亿元,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有较大提高。

二、楚雄州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与农业发展的需要相比,楚雄州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水库、沟渠、道路的老化现象严重,难于抵抗重大自然灾害的袭击。2009年以来连续大旱造成较大的成灾面积,受灾程度之大,甚至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出现严重困难的状况,凸显了楚雄州农业基础设施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产需要的差距。农机装备水平较低,机械作业在主要产业领域和主要生产环节的覆盖面明显不足,在相当大的区域内人畜动力和手工操作还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要地位。

2.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特色产业发展缓慢,优势不突出,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水平低,产前、产中、产后衔接不够紧密。龙头企业整体还处于散、小、弱的状态,难以带动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缺乏相应的管理技术人才,自主开发创新能力低,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普通产品多,名特优产品和品牌产品少,难以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求。

3.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标准示范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生产物流、现代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信息化服务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导致了: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不规范,农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不强;二是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组织化生产经营程度不高;三是农业生产投入和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4.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不足。一是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成果明显不足,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集成配套不够,标准化生产、加工业等重点领域技术成果严重缺乏;二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滞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水平不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三是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形成稳定科技投入机制。

5.农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发展资金需求量大,但整体投入量偏低。财政支农投入主要依赖于国家和省财政,州、县(市)因财政力量薄弱,对农业投入不足,且投入增幅低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幅。农村银行、信用社为保证效益防范风险,对农户、涉农企业的贷款条件较为严格,贷款难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而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农户和农业企业因积累能力低下一般缺乏扩大再生产的投入资金,发展资金不足是楚雄农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三、楚雄州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条件分析

1.内部条件。(1)自然资源。楚雄州是滇中高原的主体部分,山地面积占楚雄州总面积的90%以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楚雄州总土地面积4388.7万亩,其中耕地238.36万亩(土地详查资料近400万亩),水田123.95万亩,可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地较多,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到90人,人均土地面积宽阔。(2)生态环境。楚雄州森林面积宽广,林地面积达173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5%,位列全省第二、滇中第一。有自然保护区19个,保护区面积285万亩,其中国家级保护区面积48万亩。境内重化工企业少,没有明显的工业污染。随着天然林保护、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工程的深入实施,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为发展优质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3)社会经济。楚雄州生产总值(GDP)从2006年的217.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8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6年增长75.8%,年均递增11.9%,比全国同期增速高1个百分点,比“十五”时期也高出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3亿元,增长31.6%,年均递增5.6%;第二产业增加值208.4亿元,增长100.2%,年均递增14.9%;第三产业增加值165.8亿元,增长81.8%,年均递增12.7%。人均GDP从2006年的8441元增至2011年的18416元,年均递增16.9%。2011年,楚雄州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3.1亿元,为发展楚雄高原特色农业奠定了经济基础。(4)产业基础。经过十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的持续推进,楚雄州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粮经作物的比例逐步调整,粮食作物种植比例有所下降,一些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如特色水果、反季蔬菜、中药材、油料作物等的种植面积逐步增长,经济作物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大幅度上升。目前,元谋蔬菜、大姚核桃、永仁葡萄、楚粳良种等已成为省内外知名的特色产业,为发展楚雄高原特色农业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2.外部环境。(1)市场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与欧美日特别是东南亚的农业贸易领域不断拓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快速增长。楚雄的多种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市场占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随着欧美日市场技术壁垒不断提高,虽然在某些时候某些领域存在着贸易摩擦,但也为我们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契机,促使我们将市场压力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改善农业发展手段,推进高原优质特色农业发展的动力。(2)区位环境。楚雄地处滇中经济圈,是距省会昆明最近的中等城市之一,既有利于将产品高效率低成本地输送到全省最大的市场,继而走向国内外市场,又利于得到强大的省会中心城市的经济技术辐射支持,有效地承接产业要素的流动和转移。在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中,楚雄处于大通道重要的节点上,人流、物流、信息流将给楚雄农业的发展带来强大的推动力。(3)政策环境。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桥头堡”战略的机遇,规划发展滇中经济区建设,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粮食增产百亿斤计划、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等支持投入力度。近期又召开了全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大会,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要求和支持对策,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政策环境。(4)国际环境。最近十年,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的时期,农业国际合作的领域和区域不断扩大,中国农业融入国际体系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战略实施后,出境通道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商贸洽谈、交易展销等规模不断扩大,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更为楚雄的特色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四、楚雄州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战略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实施协同推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高原特色农业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切实加强领导。要建立高原特色农业建设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加大对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力度,建立和完善分工协调、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的工作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实施高原特色农业建设的部门领导责任制,对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指标实行目标管理,纳入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年终考核内容。

2.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必须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以标准化的生产条件支撑规范化的生产过程。要大力加强以农田水利为中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重点开展骨干水源工程、农村“五小水利”、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和水闸除险加固、灌区农田水利等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业供水保障能力;大力加强以植树造林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天然林保护、低产林地改造、小流域治理、农村能源建设等项目的实施,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重点开展生态公益林保护、低产林地改造,以经济林基地建设的形式,在全面提高林地水土保持能力的同时,增强林业的生产能力;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推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实施对生产、生活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3.调整产业政策,明确发展重点。发展楚雄高原特色农业,必须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选择资源有优势、产业有基础、市场有潜力、技术有保障的产业门类,集中力量进行扶持,对投资楚雄特色农业领域的企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各种税费优惠。在市场准入政策上,加快标准体系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开展连锁经营;在品牌建设政策上,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农业产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组织,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支持向出口或潜在出口国家和地区申请商标的国际注册,支持这些注册商标争创云南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制,引导和鼓励农民在采用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推动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

4.实施规划引导,优化产业布局。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涉及楚雄州各优势特色农业,面广量大,建设时间长,必须以规划为龙头,进行统筹安排。要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制定各部门支持高原特色农业的工作计划及具体实施方案,严格按规划安排项目资金,加强规划的约束性、指导性,确保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健康有序发展。在产业布局上,立足于楚雄州土地面积宽阔、资源类型多样、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环境优良、区域差异明显的特点和地处滇中经济圈所具有的优势,集中政府财力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吸引州内外资源向优势产区聚集,对特定区域实施整体开发,以大基地、大园区培育大产业,打造特色产业带,构造特色产业群,注重规模效益。

5.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战略合作。要坚持以开放促开发的方针,实施“桥头堡”战略,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发挥楚雄州的区位和资源优势,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有效利用国内外资源、资金和市场,吸引国内外民间资本进入楚雄州现代农业产业的项目建设,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开发投资机制,提升楚雄州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全面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机制,发挥楚雄州在良种繁育、农业开发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促进优势农产品和自主品牌、高技术、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合作。

6.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要逐步健全完善投融资体系,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要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楚雄州农业科技资源整合,加大公益覆盖范围,鼓励经营发展。支持发展农机专业化服务,优先发展主要作物、主要作业环节、主要生产领域的农业服务,不断提高农业机械服务水平。加强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村有综合服务社(便利店)、乡有中心超市、县有配送中心三位一体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形成生产与消费有效衔接、灵活多样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配送服务。健全和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档案、质量认证和市场准入三项制度,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2011Y456)资助。]

参考文献:

1.张帆.胡洪江.农业要以保供给、促增收为目标[N].人民日报专访:秦光荣书记畅谈“云南高原特色农业”.2012.03.06(9)

2.李跃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问题研究[J].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8(8)

3.赵明轩.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甘肃特色农业[J].发展,2010(1)

4.余丽霞.四川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2010(11)

5.翁伯琦,刘荣章.科学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农业[J].东南学术,2009(4)

6.李文庆,张东祥.西北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探析[J].宁夏社会科学,2009(6)

第7篇: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范文

关键词 滦河;平原区;现代农业;河北迁西

滦河是海河流域一条十分重要的河流,发源于河北省丰宁县,从承德流经唐山地区的迁西、迁安、滦县、滦南、乐亭,于乐亭县姜各庄入海,滦河流域覆盖河北省东北部,流域内大部为山区,地貌特征呈典型的低山丘陵景观。位于京、津、唐、秦、承五大城市腹地的迁西县是滦河上游典型的山区县,也是引滦入津水利枢纽工程的源头所在地。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1]、农民缺乏创新意识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农业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严重制约迁西县农业经济的发展。

2007年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现代农业,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面对“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和要求,作为滦河流域的农业重县,迁西县如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是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曾于2005年对迁西县罗家屯、东荒峪、旧城乡3个乡镇进行了实地调研,对迁西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产业定位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希望为推进迁西县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提供可参考的意见。

1滦河山前平原区农业发展现状

1.1 滦河山前平原区农业发展特点

位于迁西县中西部滦河、清河沿线的罗家屯、东荒峪、旧城乡3个乡镇,所辖14个行政村,将14个村的资源利用、粮食生产和人均水平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迁西县滦河流域农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农业生产以基本粮食种植为主,农民生活已超过了温饱水平。各村之间的农业收入水平差距较大,其中农业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例从12.7%至48.4%不等。种植的主要作物品种有玉米、小麦、大豆、谷子、甘薯、高粱等。除基本口粮田种植以外,还有小面积的大棚蔬菜种植区和花生栽培区。

二是林果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靠传统的板栗生产。人均林地面积0.15hm2,是人均耕地面积近2倍,大部分河滩地及陡坡耕地都已栽种板栗、核桃等经济林木。2004年村平均板栗产量7.1t,按当时5.35元/kg的板栗批发价格计算,仅鲜食板栗年均创收达到3.798 5万元。

三是有些乡镇的设施农业发展有一些基础。如:罗家屯镇的长岭峰村、新店村和东寨村,现有规模化奶牛养殖场2个、蛋鸡场4个、小型奶牛场1个、养猪场1个。旧城乡镇的旧城乡村也建有小尾寒羊庭院养殖基地和散养柴鸡生产基地。

1.2山前平原区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1.2.1农业生产经营较为粗放,资源利用效率低。除了传统的粮食种植和林果业生产外,农民增收的途径较少。农民对于耕地和林地的管理较为粗放,现代化的农业耕作、灌溉、信息、管理等技术手段运用不多,科技投入量的不足直接造成农产品质量及标准的降低。畜牧业发展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缺少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水产业重点在库区发展网箱养殖,零星水塘和开阔河面的开发利用不够。

1.2.2农业产业化规模较小,农产品深加工不够。大部分特色农林产品,仍以原始产品直接外销,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深加工产品不足,农林产品的商品率还相当低。除了板栗以外,大部分林产品的商品率还相当低,如迁西的特色水果安梨,除了安梨汁深加工项目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外,其他深加工产品并不多。大部分林果产品存在生产与流通脱节的问题,果品滞销的现象时有发生,未能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综合效益[2]。

1.2.3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制约农业的发展。迁西境内有多条河流和潘家口、大黑汀两座国家大型水库,水库承担着跨流域向天津市、唐山市供水,以及滦河下游防洪、生态与环境保护、农业灌溉、发电等综合性任务,分配给农业灌溉的水量并不充裕。另外,水资源灌溉技术落后,灌溉定额偏大,利用系数很低,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2.4农业生产管理组织落后,创新意识不强。农民受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缺乏创新意识。现阶段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较少,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

2山前平原区现代农业发展优势潜力

2.1农业发展的资源优势

2.2.1自然资源丰富。迁西水陆交错的地貌特点及“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格局,适于各种动植物生长,同时也为发展多样化的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迁西境内多山,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在900m以下,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风特点显著,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1℃,年平均降水量817mm。全县森林覆盖率51%,经济林3.4万公顷,用材林3.93万公顷,常年干鲜果总产量2.3万吨。主要林果产品有板栗、安梨、苹果、核桃等,是著名的“中国板栗之乡”,板栗以其优良的品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3]。野生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有野菜、野山菌、中草药、野山果等四类,许多产品市场价值还没能充分挖掘。全县有山地牧场6 466.7hm2,年产饲草65万吨。县内除潘家口、大黑汀两座国家大型水库外,还有86座中小型水库和滦河、洒河、长河、清河、横河、还乡河等6条主要河流,可利用水面4 000hm2。

2.1.2农业类型多样。种植业方面,依托山区优良的自然隔离条件,重点发展小杂粮生产,已建立了全国北方重要的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和以红小豆为主的小杂粮生产基地,并积极发展棚菜、烟叶、粮菜间作、药材等高效农业生产。林果业方面,以板栗生产为重点,全县栽种板栗树1 216万株,万亩板栗园12处,千亩板栗园30处,实现了板栗集约化栽植、基地化生产、专业化经营。畜牧业方面,依托丰富的饲草资源和京津唐广阔的市场,以出口创汇为目标,建立奶牛、奶山羊、肉牛、肉鸡、珍禽养殖基地,畜禽饲养量达到200万头(只),其中珍禽饲养量达到25万只。水产业方面,依托优越的水产养殖条件,重点发展网箱淡水鱼、青虾等品种的养殖,已开发利用水面2 800hm2,发展网箱养鱼超千箱,在河北省山区淡水养殖中居第2位。水产养殖业成为迁西一项大有前途的产业。

2.2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2.2.1交通条件便利。罗家屯、东荒峪、旧城乡分别位于迁西县中西部的滦河上游,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罗家屯镇境内贯穿有东西向三大交通干线,分别是省级三抚公路、大秦铁路(全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滦河生态旅游观光路。三干线由北向南依次排列,结合村村相通的乡村级水泥路,共同织就成内外相连、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由于地处迁安、迁西、青龙三县交界地带,罗家屯镇历史以来就是三县重要的物贸中心之一。镇区内有罗家屯、沙涧、新店三大集贸市场,商贸规模大,交易活跃。旧城乡镇和东荒峪镇毗邻,都位于迁西县中北部,三抚公路贯穿全境,这2个乡镇已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为农副产品的市场流通和交换提供方便。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2.2区位优势明显。迁西地处京、津、唐、秦、承5个大中城市腹地,近临秦皇岛港、唐山港和天津塘沽港,便于各种农产品及水产品向市区的销售和运输,与中南部及东北部的许多农业县相比,占据明显的市场优势。迁西县位于城市和乡村之间,边缘区独特的区位和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在发展观光农业上有明显的优势。大城市不仅是边缘区发展观光农业的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同时也为提升边缘区观光农业层次,提供智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4]。

2.3农业发展的基础优势

2.3.1农业六大工程建设发展平稳。2003年以来迁西县政府实施农业六大工程建设,包括:县城周围绿化工程、潘大库区景观林业工程、种养沼生态工程、农田灌溉工程、围山转配套工程、水土保护工程。

具有地方特色的“围山转”工程造林模式是迁西县在全国首创的,目前全县的“围山转”工程造林模式得到了大力推广,治理了荒山水土流失,扩大了林果基地规模,开创了“山上植树、树下种草、种草养羊、羊粪肥树”的立体复合型种养结合模式。

2.3.2农业产业化发展已初具规模。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大部分行政村都已建成蔬菜温室大棚、畜禽舍、养殖场等,并已修建了多处集雨水窖、引水上山工程,筹备建设大规模的畜产品屠宰加工厂,水泥路村村相通。二是以板栗、安梨等特色产业为依托,加强龙头企业建设。目前,迁西已建立迁西板栗集团、远洋食品有限公司、天成板栗食品有限公司等板栗销售加工企业30余家,多种板栗深加工产品已远销日本、韩国、泰国等东南亚市场。

2.3.3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已初见成效。近年来,迁西县加强集生态示范、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生产创收于一体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建设,成效显著。例如:罗家屯镇依托“青山、碧水、古文化遗址”的旅游资源优势,由唐山燕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投资1250万美元,开发五虎山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梦境庄园、滦河生态湿地、五虎山康熙猎场、奇石谷生态园和古人类文化遗址等5个景点。2007年加快观光农业发展,开展采摘活动,带动第一、三产业发展,预计可为当地农民增收3 000万元以上。

3山前平原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与产业对策

发展现代农业是立足迁西县情和农村实际做出的现实选择,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针对迁西县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立足于农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和潜力,将迁西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与产业对策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3.1以区域自然资源优势为基础,发展高效设施型现代农业

以迁西县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和区位优势为基础,以先进的设施农业栽培、管理、加工技术为依托,以创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品牌为方向,以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为目标,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型现代农业。

3.1.1发展绿色蔬菜产业。创建稳定可靠的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以还乡河两岸为重点,搞好“万亩蔬菜基地”建设,在兴城、新庄子、新集、尹庄、旧城、罗家屯等发展露地菜和设施蔬菜,以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为主,塑料大棚为辅栽培叶菜类、根茎类、瓜茄类等主打品种。严格按照商品质量标准采收、分级包装上市,优先满足高消费阶层的需求,做到有品牌、有商标、有承诺,实现树形象、创品牌、引导消费的战略目标[5]。积极开发山野菜品种和蔬菜深加工品种,在蔬菜的储藏、保鲜、运输、加工上下功夫,以独特的口感、健康的品质、绿色的标准打开唐山、迁安及北京、天津等城市周边市场。

3.1.2培植中、高档食用菌产业。借鉴北京市一些区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经验,以科技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以技术服务为手段,构建迁西县的食用菌产业链。以栗蘑栽培为重点,搞好333.3hm2食用菌基地建设,在汉儿庄、金厂峪、兴城、罗家屯等乡镇迅速扩大栗蘑栽培规模,同时发展平菇、香菇、白灵菇、双孢菇、杏鲍菇、灰树花、黑木耳等中高档食用菌品种。开展食用菌品种资源收集与评价,选育有市场潜力、适宜当地栽培的食用菌品种;研究绿色安全、林地生产、工厂化栽培、废料再利用等技术;培育龙头企业的科研开发能力,提高其出口创汇水平及产业带动能力;通过食用菌产业技术培训体系、产品配送体系、信息服务体系、食用菌产业协会的建立,逐步形成一个功能完善、运行规范的食用菌产业科技服务体系[6]。

3.1.3开发特色中药材资源。根据《迁西县野生植物资源汇编》资料记载,全县境内野生药用植物有280个品种,分布广泛,利用价值极高。以旱半夏、黄芪、远志、金银花、牛夕、知母、蛇床子、白芷、大黄、薏米、党参、辛夷花、锦灯笼、南星等中草药为重点品种,在未利用的林场、河滩、荒坡地带发展中药材产业。建立优质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提高中药材规模化和规范化种植水平;突出迁西县优质地道中药材的良种培育研究,培育质量好、产量高、抗逆性强的良种,以良种促规模。积极推进唐山市第三制药厂企业改革步伐,在改进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的同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变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提升企业发展后劲[7]。

3.2以特色主导产品为龙头,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以板栗、安梨、核桃、淡水鱼、小尾寒羊、奶牛等6种特色农产品为主导,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对优势农产品进行区域化布局;提高龙头企业一体化经营水平及深加工能力,发展壮大一批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集群;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稳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8,9]。

3.2.1建设农产品基地,构建优质农产品产业带。结合《迁西县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规划纲要》以及《迁西县农业十大基地和六大工程建设》的相关内容,迁西县六大主导产业带的布局情况如下:

板栗重点发展三大产业带,包括汉儿庄、洒河桥、三屯营为重点的北部产业带;旧城、东荒峪、罗家屯为重点的中部产业带;新集、新庄子、东莲花院为重点的南部产业带,力争全县产量达到4.67万公顷。在东莲花院、新庄子、白庙子、兴城等乡镇构建安梨产业带。在南部石灰岩地区的兴城、新庄子、东莲花院、尹庄等乡镇构建核桃产业带。在旧城、滦阳、洒河桥等潘家口、大黑汀两大水库库区沿岸重点建设淡水鱼产业带,以网箱养殖淡水鱼和青虾为重点品种。小尾寒羊产业带分布在罗家屯、洒河、兴城等乡镇,力争全县饲养量达到50万只。以奶牛为主的优质畜牧产业带在新庄子、新集等南部地区。

3.2.2建设龙头企业,壮大产业集群。围绕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建设,重点在板栗加工制品、安梨加工品、肉制品、干果制品等已具备一定基础的产业上,率先实现突破,发展壮大一批竞争力强和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企业集群。例如,迁西板栗集团就是以迁西外贸公司为核心,包括迁西燕山经贸公司、迁西副食果品公司、唐山甜甜食品有限公司、唐山栗栗菌业物产公司、迁西东荒峪镇王庄子村经联社等多家企业在内的大型股份有限公司。该集团生产的糖炒“紫玉”牌板栗,被誉为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及河北省十大特色产业名牌产品,公司年经销“紫玉”板栗1.2万吨,食用菌2 000t,板栗汁5 000t,带动基地2.97万公顷和5万农户,产值达5亿元,年销售收入3.1亿元,利税1 000多万元。

3.2.3创新组织方式,完善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扶持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完善利益分配和经营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10]。进一步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试点范围,总结推广“农民协会+农户(企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和“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基地+农户”这三种典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农业产业化链条的联结,使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走上农企双赢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3以拓展农业服务功能为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型现代农业

“板栗之乡”的盛誉,天然的山区景观,秀美的潘大水库,古老的文化遗址及传统的农耕生产构成了迁特的农业旅游资源优势。如何把资源特色转化为产品特色,满足游客在游憩过程的审美与快乐过程的综合需要,发掘农业的增收潜力,拓展农业的文化传承与休闲旅游功能,是休闲观光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根据迁西县农业结构的特点和资源优势,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3.3.1 利用现代农业的技术手段,组建多姿多趣的农业观光园。通过设施投资包装种植业,将成熟的果园、菜园、瓜园、苗圃等对外开放,让游客在观景、摘果、拔菜、赏花的同时,尽享农事体验与田园收获的乐趣。如:以迁西县的板栗、安梨、核桃等特色产业为依托,建立科普型、文化型、技术型、品尝型、采摘型的示范农业园区,带动观光旅游业的发展[10]。

3.3.2利用山区丘陵的景观条件,建设综合性的度假休闲农园。开发利用人工林、自然林、经济林,发展多功能的人工林地、绿色公园,为游客提供一个观光采摘后野营、探险、科考、避暑、狩猎、野味品尝、运动休闲的空间场所。如:罗家屯镇五虎山旅游度假景区,除了游山玩水,还设有餐饮、垂钓、漂流、跑马、天然泳池、滦河生态湿地观光、秋季采摘等旅游服务项目。

3.3.3利用滩涂、水库、池塘等水域,发展观光渔业的旅游项目。利用潘大水库的水面优势,在水库区开展淡水鱼、青虾等网箱养殖,同时建立现代观光渔业基地,以驯鱼、喂鱼、钓鱼、捕鱼、食鱼等一系列新颖方式吸引游客,感受全新体验。在潘大水库建画舫、水上餐厅、水上游乐场等,购置游船、快艇、帆船、舢板、水上飞机、水上降落伞等,利用宽阔的水面,发展水上运动项目[11]。以夕阳、晚霞、迷雾、日出、遗址、苇塘、捕捞等库区特有的自然和人为景观为基础,开发水库景点。

4参考文献

[1] 丛黎明.滦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措施和对策[OL].[2004-02-16].http://省略/newsdisplay/newsdisplay.asp?ID=92727.

[2] 李建飞.迁西县林业可持续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河北林业科技,1999(6):58-60.

[3] 高泽荣,李银波.迁西县依托特色产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J].河北农业科技,2006(4):32.

[4] 宋红,马勇.大城市边缘区观光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2,22(3):376-377.

[5] 曹海峰,许玉龙,邹继军,等.黑龙江省设施农业现状及发展模式初探[J].现代化农业,2006(12):23-27.

[6] 房山区科委.聚焦房山 以科技为依托 构建食用菌产业链[J].科技潮,2006(3):46-47.

[7] 黄瑞平.因势利导,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J].福建热作科技,2005,30(2):46.

[8] 肖淑英,赵敏.农业产业化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J].农业经济,2007(3):15-16.

[9] 黄连贵.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思路[J].农产品加工,2005(11):5-6.

[10] 李志田.迁西县观光休闲农业园发展规划[J].河北农业科技,2007(1):44.

第8篇: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范文

1.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科技含量低 发达国家发展工厂化农业采取的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高科技路线,而我国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采用的是低投入、低能耗的技术体系。温室结构简易,环境控制能力低;栽培管理主要靠经验,与数量化和指标化生产管理的要求相差甚远;温室种植品种也大多是从常规品种中筛选出来的,还没有专用型、系列化的温室栽培品种,设施条件下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

1.2设施水平低下 从统计数字上看,我国设施栽培面积很大,但设施装备水平低下,90%以上的设施仍以简易型为主,有些仅具有简单的防雨、保温功能,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土地利用率低,保温、采光性能差,作业空间小,不便于机械操作,更谈不上对设施内的温、光、水、肥等环境因子的综合调控。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比较落后的农村经济状况和较低的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但整体设施水平较低,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1.3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 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配套水平不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低,生产仍以人力为主,劳动强度大。现有的产品机型不多,且多为借用已有的陆地用小型耕耘机械。机械化水平低也是制约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

1.4运行管理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仍然以经验和粗放管理手段为主。硬件设施是可以靠一次性投资在短时期内建成,而后期管理和运作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此外,我国设施农业目前还存在着如土地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不明显等问题。

2.发展设施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2.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施农业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当代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为此,我国应从一个战略的高度去认识设施农业,既不能盲目引进、扩大设施农业的规模,也不能对设施农业无动于衷。因此,各地要正确认识设施农业,在制定农业发展远景规划中,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有预见性地、不失时机地将设施农业的发展列入应有的位置,积极引导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和企业集团起步发展设施农业。

2.2发展符合国情的现代设施农业体系 国外的现代设施农业确有独到之处,其科技含量高、智能化程度高、管理得当。因此,我国应适当引进,以提高我国设施农业水平。但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地域条件差别大,经济、技术、市场条件不一,致使我国不同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各不相同。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设施农业,而不能盲目照搬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模式。必须重视区域特点,因地制宜,找出适合本地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设施农业类型,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设施农业发展体系。

2.3推进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产业,只有形成相当规模的生产,才有可能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从而占领市场,使资源优势得到有效的开发与持续利用,同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各级政府应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采取加大投入等政策措施,以有前途、规模大的龙头企业为突破口,集中扶持和培育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基地,加快设施农业企业的发展,进而推进设施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第9篇: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范文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结果,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如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构筑具有__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夯实打牢统筹城乡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当前全市“三农”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从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一体化新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实现资源集约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农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技和装备武装、采用先进管理的高投入高产出效益型农业。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培植农民增收的现代产业体系,就可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

三是,全面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有力举措。现代农业是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开放型农业。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组织化、科技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通过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信息化和国际化进程,就会迅速推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农业的综合素质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四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前提和基础,没有生产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其它方面的发展目标。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和物质基础,就可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扎实推进。

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对构筑__区域发展新高地、打造区域增长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意义重大、至关重要。

二、坚持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准确把握__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水平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进入“十五”以来,我市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迈进,以科技化、产业化、组织化、市场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农业框架初步形成,但用辩证观点分析研判,可以说,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成就与矛盾问题并存,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优势不够突出,特色不明显、产业竞争力不强,远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

(一)既要看到农业产出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又要看到继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任务依然繁重。20__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05.5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38倍;粮棉油、瓜菜、畜产品、果品、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但是应当看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耕地面积减少和人口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人地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脆弱,抗御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依然繁重。

(二)既要看到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又要看到保持农民持续增收、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难度明显加大。20__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65元,连续4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仍然高达2.6:1,但同时看到,在连续四年高基数增长的基础上,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的情况下,能否保持农民持续增收、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确实令人堪忧。

(三)既要看到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又要看到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尽管随着各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总体上看,农业基础不牢、后劲不足、装备落后、主要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设施落后不配套、防灾抗灾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远没过关,继续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好形势的难度越来越大。

(四)既要看到农业科技有了长足进步,又要看到农业发展方式落后的矛盾依然突出。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但传统农业比重依然偏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落后的矛盾依然突出,利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任务依然艰巨。

(五)既要看到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明显提升,又要看到继续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难度越来越大。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努力,农业产业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90余家,销售收入达到400亿元以上,带动基地450万亩、养殖规模1.5亿头只、农户100万户,但农业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小、档次水平低、辐射带动能力弱、产业链条短、产业体系不健全、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仍然突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任务仍然艰巨。

同时,也应看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全面开展,各级对“三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现代农业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农业农村作为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投入重点和重要取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这些都为下步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__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要求坚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培植农民增收的现代产业体系。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坚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效益型现代农业。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求坚持多措并举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确立了建设特色畜牧大市、淡水渔业强市、生态农业名市的奋斗目标,这是立足__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发展特色畜牧业,壮大做强淡水渔业,发展以高产高效为目标的生态农业,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在__农业上的具体体现,是我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化和延续,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建设具有鲜明__特色现代农业的正确选择。

我市已基本具备建设__特色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和产业基础:从产业基础看,经过多年来持之以恒地对农业结构实施深度调整和优势特色产业产品深度培植开发,全市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基础不断加强,并且培植了一大批先进典型、积极了许多丰富的实践经验。从全省位置看:我市农业在全省占据重要地位,畜牧业,地方名优品种众多,常年产值和肉类产量分别占全省的1/10;渔业,我市拥有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淡水产品产量位居全省第一,占全省的1/4;种植业,粮食、棉花产量占全省1/10。从所处区位看:我市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通道,既是生态建设的敏感区和脆弱区,又是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带,发展生态农业既是客观要求,也是必然选择。总之,我市拥有建设发展__特色现代农业的可靠基础和诸多有利条件。

__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总体构想:(__特色现代农业的模样)大力开发鲁西黄牛、小尾寒羊、微山麻鸭等地方畜禽良种,尽快形成品种资源充分开发、生产布局合理、规模优势突出、加工体系健全、质量安全可靠、品牌效益凸显、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畜牧大市。立足__淡水资源丰富的实际,加快发展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努力做大做强微山湖系列品牌,尽快形成宜渔资源充分利用、产品结构优化、产业体系健全、品牌优势突出、产量和效益位居全国前列的淡水渔业强市。坚持以优质安全为前提、现代科技为支撑、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循环农业,努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尽快建成农业标准化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产出效益突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名市。通过特色畜牧大市、淡水渔业强市和生态农业名市建设的推进,带动提高全市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构筑__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__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重点:特色畜牧大市建设,以开发保护九大地方畜禽良种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四畜两禽”,即鲁西黄牛、优质生猪、小尾寒羊、__青山羊和肉鸭、蛋鸭。建设“三区一带”,即西部牛羊产业区、中部肉鸭产业区、东部生猪产业区和沿湖蛋鸭产业带。培植“六大品牌”,即鲁西黄牛、__优质生猪、小尾寒羊、__青山羊和绿源肉鸭、微山麻鸭。淡水渔业强市建设,着力构筑养殖、加工、流通三大龙头企业集群,打造湖区、库区、采煤塌陷区、池塘养殖区和沿黄开发区五大高标准健康养殖基地,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与推广、水产品质量监管、渔业环境监测、水产苗种检疫、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渔政执法管理、渔业风险救助七大支撑体系,实现科学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法制化、生态化、设施化、规模化九化渔业发展格局。生态农业名市建设,通过实施“两减三保”、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旱作农业与节水灌溉、植被绿化与水土保持、现代农业功能拓展七大工程,实现农业结构优化、生产过程清洁、生态技术科学、产品质量安全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

__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基本原则和建设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构筑__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应遵循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优势、政府引导和市场导向相结合、产业体系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原则。按照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的要求,构建__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重点:

(一)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大力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夯实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物质基础。发达的物质装备条件,是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重要标志。着眼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重点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二)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不断强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科技支撑。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在健全完善高效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推广服务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特色畜牧业、淡水渔业和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实施联合攻关、集中突破,集成配套、集中推广,不断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

(三)坚持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升级,不断拓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多种功能。在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农业功能已由单纯的食品保障向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领域延伸。建设现代农业,就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推动农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形态不断丰富、比较效益不断提升。在确保粮食和农产品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培植发展特色产业和休闲观光、生态旅游、生物质能源等新兴产业。

(四)坚持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创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组织机制。运用现代经营形式重组传统农业,必将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极大地发展农业生产力。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的要求,组织农业发展,不断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组织运行机制,延伸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多环节增值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