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看法范文

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看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看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看法

第1篇: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道德诚信;法律诚信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原则。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明礼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是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大学生诚信教育,不仅关系到高校的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影响着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和中国市场经济的明天。然而,由于社会开放度的增加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因素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许多大学生产生了浮躁的心理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加入了失信的人群,如作业抄袭、论文拼凑、考试作弊、简历注水,甚至还有恶意拖欠学费、拖欠归还助学贷款等恶性事件。

1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

针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社会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分析探讨它的成因。

1.1 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道德水准滑坡的首要原因乃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我国现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引起人们心理的嬗变,出现社会思维混浊化、价值目标物欲化倾向。个人权利本位观念在个体意识中逐步形成,过度强调个体利益的完全实现而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则较少予以关注,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这股歪风通过家庭、朋友、网络等,传到大学校园,使得正处于人生十字路口、认知能力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思想受到浸染,灵魂受到腐蚀,从而导致诚信的滑坡。

1.2 家庭和学校一贯忽视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体制虽然对德育非常重视,也强调了德育的首要地位。但在高考的重压之下,学校普遍还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学习成绩的优良来评价学生好坏等重智轻德的做法,使德育仅仅流于形式,诚信教育更无从谈起。

1.3 我国诚信管理机制的缺失。目前在我国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至今都没有建立起系统有效的诚信管理机制,对信用缺失不能进行有力的监督和管理,给不守信者以许多可乘之机,可轻而易举从中谋得不当暴利。第四,自身因素:自律意识较差,同时缺乏对诚信危害性的认识。

当前,我国社会各界对大学生中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深深地担忧。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细节决定成败,小节的“无所谓”往往会消磨大诚信,若真这样,和谐社会谈何容易。纵观这种现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德能兼备的合格人才,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2 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措施

笔者认为,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仅仅凭借空洞的道德说教方法不足以将大学生的诚信知行统一,应当把法律观念、法律制度、法律的规范性作用引入到大学生诚信建设中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2.1 加强诚信的法律内涵教育,明确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民法学界见仁见智。有的认其为人类社会的理想,有的认其为交易上的道德基础;有的认其为极端抽象的名词,不如不加解读,采顾名思义为宜;有的认其为帝王条款,为全法域之基本原则。笔者同意以下看法:“诚信原则就是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的利益平衡,以及当事人利益及社会利益平衡的立法者意志。概言之,诚信原则就是立法者实现上述三方利益平衡的要求,目的在于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发展。”这个定义的优点是对诚信原则的适用范围做出了较为符合国情的界定,既非过窄地限定于民事主体双方之间,又未盲目地扩展到整个法域。

在讨论大学生诚信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诚信有道德的诚信和法律诚信两层含义,应当明确区分道德上的诚信与法律上的诚信。道德上的诚信,是指作为道德准则的诚信,可简称为“道德诚信”;法律上的诚信,是指作为法律原则的诚信,可简称为“法律诚信”。道德诚信要求人们言语真实、恪守诺言、无虚假、不欺诈。法律诚信作为一项法律原则,是指当代各国在法律上尤其是在私法上普遍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法律诚信与道德诚信具有密切的联系。首先,从渊源上看,法律诚信源于道德诚信,是道德诚信的法律化。其次,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相互维系的关系:法律诚信必须有相应的道德诚信作为基础和依托,否则就会成为无根之木;而道德诚信也必须有相应的法律诚信作为保障,否则就会柔弱无力。

诚信的法律规范性可以弥补道德机制的缺陷,因为违背道德一般只是受到舆论的谴责,很多人不会顾及,但由于法律有国家强制力的支撑,违背它就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的威慑力可以使人惧法而诚信。虽然这也属于教育的范畴,但突破了道德教育,特别是对于即将要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讲,这种法制教育显得尤其迫切。

2.2 把法律观念、法律制度、法律的规范性作用引入到大学生诚信建设中来。具体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并与社会的其他诚信评价体系相衔接,使之真正能发挥实效。虽然非诚信行为不为道德所赞成,但如何制止这种行为,杜绝其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显然则不能光靠舆论指导。任何道德体系的维护都要靠自律与他律的有效结合,他律就需要有操作性强的规则和制度,这种体系和法制规范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成效则会更加明显。

目前国内有很多大学已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在大学生诚信评价系统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1)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学生的诚信档案是联系学校和社会的桥梁纽带,可使诚信教育保持时效性和连贯性,具有促进“它律”和“自律”的双重效应。诚信档案如实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学习成绩、信用记录、奖惩等情况,学生的信用档案构成人事档案的一部分,在学生毕业时,跟随学生人事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这样便于用人单位了解学生的信用情况,从而将学生的信用纪录延伸到社会;

(2)建立学生诚信评估体制。诚信教育的前提和依托是诚信评估,诚信评估工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诚信评估可以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推进诚信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不规范和不公平的诚信评估则会使学生丧失对诚信的尊重和向往,更加诱发投机心理、失信行为。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实事记载和定性评价,根据评价情况,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诚信教育措施的实施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具有针对性;

(3)建立诚信奖惩机制,完善诚信管理规章制度。将诚信的状况与评奖评优、入党等相结合,对失信行为采取限制评优、贷款等。建立档案、评价说明、奖惩结合相互衔接,构成一个严密的诚信评价系统。作为社会和学校应该还应该建立一套完善而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失信行为进行处罚,从根本上杜绝“老实人”吃亏的弊端,营造一个“讲诚信获益, 不讲诚信付出代价”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诚信是一种资本,诚信符合切身利益,从而把诚实守信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身需求,积极主动去追求诚信, 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我们还可以在校园中积极拓展诚信监察渠道,如建立公示制度、申请和听证制度以及加强学术活动的舆论监督和建立举报奖励制等。在治理考试作弊问题上,加强考前教育,强化诚信意识,严格考场纪律,对于违纪者除了仅仅根据处分条例对其施加惩罚以外,还可以借鉴香港的劳动教育措施,给予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责令其进行公益劳动,使其在服务社会、服务同学的劳动中反省与自我教育。通过规范、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和导向性,促使人们良好诚信。

2.3 加大诚信教育力度, 转变诚信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法和内容。大量实例证明,对失信的大学生仅仅凭借空洞的道德说教方法不足以将大学生的诚信知行统一。进而又有学者指出,我们不能只是停于言语上的教育,要多举办些活动,这样大家才能深刻体会。于是,各个学校、组织甚至全国性的诚信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如主题班会、征文大赛、签名行动等等,但这些活动总是带着“应命而为”的痕迹,收效甚微。究其原因,这仍然脱离不了道德化教育的范畴,只是方式的变换而已。所以,希冀通过道德教育来扭转目前大学生失信现状,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学校应打破以往空洞说教的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承认主体的趋利性,承认他们的独立地位和个人利益,合理配置义务和权利,同时注意把教育要求的先进性和广泛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起来,紧密联系当前大学生以及社会诚信水平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端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帮助他们学会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做出既符合诚信要求,也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为选择,避免其陷入两难境地,进而做出不理智的抉择。

教育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或者是理论讲述,或者是案例分析,或者是研讨辩论,或者是开展活动,不拘一格。同时以诚信教育为主题向学生灌输和培养诚信理念和诚信行为规范、方式, 养成和提高自身的诚信素质,注意把教育要求的先进性和广泛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起来,紧密联系当前大学生以及社会诚信水平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端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帮助他们学会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做出既符合诚信要求,也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为选择,避免其陷入两难境地,进而做出不理智的抉择。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各高校应当发挥积极作用,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学校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导向,通过具体的措施,建设诚信校风、诚信教风和诚信学风,真正使学校成为人人讲诚信,事事讲诚信的社会示范园。通过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思考,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提高自己,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学校还要注意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围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加强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营造有利于青年学生养成良好诚信观的环境和氛围。总之, 高等学校的诚信教育事关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兴旺发达和事业的兴衰成败, 事关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学生的前途与命运,我们全体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诚信教育, 思考高校诚信教育的若干问题,积极探讨教育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出新一代诚实守信的大学生,使中华民族的未来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 梁慧星. 民法总论.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2] 王利明. 关于诚信的法学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5).

第2篇: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5.020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体育教师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早期的课程设置,整体上受原苏联的影响较大,随着体育项目和体育学科的发展,课程不断增多,但同时也出现了课程设置与实际需要发生偏差的现象。随着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导思想的逐步贯彻落实和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和重创新的体育教育人才更是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研究是必要的。

1 课程类型

1.1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教育课程是高等学校对全体大学生所进行的政治思想品德、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教育,是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必需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我国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理论观念,而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自然科学知识要求并不突出。从各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也大多是包括政治类课程、外语、计算机、法律基础、写作基础等课程,而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相对较少。

对“本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与运动实际、个人生活实际的联系”这一问题的回答,由表1可以看出:学生填写“非常紧密”的占4.2%, “比较紧密”的占32.4%,两者相加不足40%,可见同学们对公共基础课的认识不足,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上出现懈怠。

1.2 体育专业课

1.2.1体育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方案》将体育专业基础课分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类和运动人体科学类。体育人文社会学类包括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等课程。运动人体科学类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课程。但体育哲学、体育史学、健康教育学未能达到应有的地位。

1.2.2技术课

在学生对术科重要方面看法的统计(见表2)中我们可以得知:有39.7%认为教学方法最为重要,有28.4%认为运动技能最重要;有18.5%认为动作示范能力最重要,有7.6%认为术科理论最重要,有5.8%认为竞技能力最重要。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体育教师的摇篮,从表中所占的比例来看,学生对教学方法和运动技能的认同度较高,对动作示范的能力稍有忽视。

在术科教师对术科重要方面看法的统计(见表3)中我们可以得知:有61.5%的教师认为教学方法最为重要,有17.3%的教师认为运动技能最重要,有15.5%的教师认为动作示范能力最重要,这三方面占总数的90%以上。

在术科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虽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从科学理论和亲身运动实践中懂得如何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运动技能水平,以便于更好地指导他人。术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外,更应该注重学生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掌握提高。

目前体育教育专业的术科类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多以竞技运动项目内容为主。为适应市场需要,给学生以充分的选择空间,必须增加术科选修课程的门类。尤其是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些深受学生喜欢的大众娱乐性、非竞技性的体育活动以及一些运动时尚、区域性传统体育项目,将逐步走进校园和课堂,如登山、探险、攀岩、野外生存、定向运动、击剑、跆拳道、软式排球、气排球、橄榄球、保龄球、台球、轮滑、桌球、踢毽子、秋千、桥牌、体育舞蹈、舞龙舞狮等。

1.3 实践类课程

体育教育专业的实践类课程(也叫实践性环节)包括:社会实践(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毕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实践(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科研实践(论文报告、学术活动)等几部分,其中最重要的当属教育实践活动了。在强化实践教学的思想指导下,教育实习就更显示其培养合格人才的独特作用与功能。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见习的时间大约为1-2周,教育实习的时间为8-10周,甚至有些学校的实习时间仅为6周。这一时间段与国外同类专业相比则显得有些短。

从调查中可知:35.5%的教师认为现在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时间非常不充足,30.6%的教师认为该时间不太充足,两者超过总数的60%,说明当下学生实习时间不足的问题已经引起重视。

从调查中还可得出:7.9%的高校任课教师认为教育见习时间应放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为宜,28.6%的教师认为应放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22.2%的认为应放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23.8%的认为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合适,另外还有17.5%的教师提出要将见习分散在各个学期之中安排,以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在学习中予以弥补。

同时,21.3%的高校任课教师认为教育实习时间应放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为宜,48.9%的教师认为应放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14.9%的教师认为应放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10.6%教师的认为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合适。另外还有4.3%的教师提出要将教育实习分散在各个学期之中安排,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

由于体育教学的性质和特点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所不同,教师所面对的情景、学生都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有适应新情况的能力,对教师的职业技能要求比较高,因此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应不间断地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延长和增加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周期。体育教育专业可以让学生在一、二年级以一个未来体育教师的身份去观察中学,积累一些对中学管理、体育教学活动的感性经验,加强对搞好课堂教学、学生思想工作、学校管理的实际了解。三、四年级结合教育类课程的学习与教育实习,比较综合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知识与技能结合,培养其初步的体育教学工作能力和学校其他工作的能力。

2 学、术科比例

学科与术科是体育专业课程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将对培养目标的实现及学生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科与术科课程比例经过4次调整,总体变化趋势是学科类时数比例增加,术科类学时比例下降。

在对高校领导“您认为合适的学、术科比例”的问卷调查中,18.8%的高校领导认为合适的学、术科比例应为2:1,68.7%的领导则认为应是1:1,还有12.5%的认为1:2的比例合适。

而高校任课教师对学、术科比例的看法则是:有1.6%的教师认为目前自己所在学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学术科比例非常合理, 29.0% 的体育院校教师认为比较合理, 30.6%的体育院校教师认为不太合理。高校领导中多数对目前的学术科比例持满意态度。分析认为,部分学校在进行课时分配时没有和教师达成一致,学校领导没有深入基层进行走访调查,从而出现与教学实际偏离的情况。

3 总学时数与学分

20世纪90年代,随着“双休日”的出现,体育教育专业的总学时数也大幅减少,主要表现在必修课程的时数减少。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总学时数大约是2600-2800学时。

随着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小型化、课程门数的增加,拓宽、加深学生的知识基础,以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这些在整齐划一的学年制管理体制下是无法实现的,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灵活、富有弹性的教学管理体制——完全学分制。

学分制又称学分累积制。学分制的本质是具有一定自由度的选课制度,以选课为基础,为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供可能;以学分作选题的前提,均衡了学生的学习量,每个学生虽然所选择的课程不同,但最后的总学习量是相同的,比学年制的以课程为单位计算学习量更合适;以累计平均学分绩点为尺度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比以课程成绩衡量更为科学。学分制分为学年学分制、混合学分制(也叫部分学分制)和完全学分制三种。

学分制具有“选课自由、择师自主、学制弹性”的特点。把竞争机制引入教学过程,学生为了尽早取得学分和高学分,就会在课堂上表现出积极、主动和奋发的学习精神,课外积极地进行锻炼。此外,同年级学生的多层次教学,还可有效地缓解与分散某一场地上课学生的容量及对器材、场地的需求量,使上课时的练习次数和时间增加,这些潜在因素的存在对提高教学质量将是有益的。

学分制中的选课制,不仅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提高学习质量,而且也可以选择授课教师,从而对教师的授课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都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回答:“您在选课时是否能自行选择?”这一问题时,有18.5%的学生认为完全可以、39%的认为大多可以、24.7%认为偶尔可以、13.2%的学生认为很少可以,还有4.6%的学生回答根本不可以自己自由选课。虽说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但还有小部分学生的回答是完全否定的。这就说明我们现在的所谓“学分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还不能做到选课自由。

4 小结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体育教师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大部分学校设置较科学,对术科的重视程度较高,但是专业实习课时不足,学分制系统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这也是今后在进行课程设置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2] 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 版社,2001.

[3] 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第3篇: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 高等职校学生 思想品德 现状分析 管理对策

进入新世纪,独生子女逐渐成为学生的主体,加之高校扩招,各高等职校面临生源大战,学生的素质逐年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教师分析当今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及成因,研究措施有力的管理对策,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是学校教育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

一、高等职校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分析

当代高等职校学生思想品德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朝气蓬勃,心灵纯洁,追求上进,兴趣广泛,可塑性强。但高等职校学生的结构较之普通本科院校要复杂得多,学生的起点参差不齐,在思想品德、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

1.集体观念淡薄,思想上唯我独尊。学生进入职校后,社会意识在增强,对处理组织、友谊、事业、道德行为之类的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世界观、人生观基本形成。对于教师、家长、亲友的依赖少了,想按照自己的观念去选择行为,集体主义观念淡薄。有些学生过分强调自我表现,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特别是在校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逐年提高,受其成长的家庭环境影响,过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在这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他们只讲权利,不提义务;只求索取,不讲奉献。有责任往别人头上套,有好处便往自己袋里兜,自私自利,娇气任性。

2.纪律性较差,随意放任自己。国有国法,校有校纪,家有家规。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前绝大多数学生荣誉感较强,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某些荣誉,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存在,并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这些学生一般纪律观念比较强,能遵守校纪班规,学习态度端正。但有一部分学生对“荣”与“辱”的感受反应冷淡,对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学校规章制度熟视无睹,法制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缺乏自我控制、自觉管理能力。有的学生经常违纪,甚至多次受到纪律处分,但他们不以违纪为耻,反以为荣。其主要表现在上课迟到、早退、旷课,想上学就来,不想上就不来。同学之间因一句话或看一眼不舒服,拔拳就打,甚至与校外闲杂人员交往、勾结,进行敲诈勒索、打群架等。盲目冲动,争强好胜,表现出纪律观念的模糊性。

3.学习兴趣不浓厚,缺乏主动性。学习应该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古人就有悬梁刺股、凿壁引光、程门立雪和囊萤映雪等求知好学的佳话。大部分学生认为多学知识可以为自己将来就业和报效祖国打下基础,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兴趣。如:有些学生对所在学校抱有成见,认为进了这样的学校不会有出息;有些学生认为既然考上了大学,没有升学的压力,再多读书也没有用,于是就放松了学习;有些学生家庭条件较好,家长已给他们安排了较好的工作,他们没有了就业的压力,也就丧失了学习的动力;还有些学生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变化,认为学习只是应付考试,结果产生了学与不学,学好与学不好没有什么区别的观念。这些消极的认识使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刻苦,连基本的学习任务也不能完成,对待考试的态度也非常消极,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厌学情绪严重,严重影响了其学业的完成。

4.生活上追求享乐,爱慕虚荣。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美德。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受家长“宁可自己节约点、苦点,也要让孩子吃好、穿好、用好”的观念的影响,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部分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不能适应住校生活,埋怨条件差。生活浪费,贪图享乐,经常向父母提出超越家庭条件的过高要求,互相请客,过生日,穿名牌,用品牌,互相攀比,虚荣心强。

二、高等职校学生思想品德不良现状成因

1.社会因素。一方面,当代高等职校学生处于我国社会结构变迁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大环境中,许多学生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下,滋生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不良思想。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引进先进生产及管理技术的同时也引入了西方文化,这样,学生不仅受到了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还受到了西方糟粕文化的冲击。于是那些缺乏辨别能力的学生受到无政府主义、绝对自由主义和性解放等不良思潮影响,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受到腐蚀,成为糟粕文化的牺牲品。

2.学校因素。虽然各高校提倡并进行素质教育,但是真正落到实处的却不多,许多高校教育存在相对重视专业教育,忽视德育教育和劳动教育;文化教育的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文化教育、品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实际脱节等问题。学校教师不能及时纠正学生思想品德上的偏差,这是学生不良品德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值得教育者深思的问题。

3.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活动场所,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子女的成长、成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追求考试分数,忽视了思想品德、生存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还有的家长把教育完全看成是学校的事情。这些孩子在父母的溺爱下长大,往往养成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惯,导致他们性格孤僻,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团结、关心别人;承受挫折的能力差,在学习、生活中一遇到失败、挫折,便惊慌失措,或产生暴力等过激行为,严重地影响他们思想品德的修养。

三、高等职校学生不良思想品德现状的管理对策

1.坚持和发展德育教育,努力营造德育教育氛围。针对高等职校学生实际,应自始至终把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落脚点。加强德育教育管理,营造德育教育氛围,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因为德育工作的组织实施,德育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德育工作者队伍,所以,建设一支适应新时期要求、政治上过硬、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专兼职相结合的素质较高的创新型德育工作者队伍,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基本保证。其次,要进一步丰富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要根据形势需要增加德育内容。针对学生道德失范,文化异化现象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形成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后,要提高学生群体自觉接受德育教育的主动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不断积累起新的品质的过程。良好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道德培养,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可开设第二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劳动、社会调查等活动,来加强德育教育。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各种外来文化的引入,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新思想、新观念,为德育教育工作打开了新思路。但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出现了西方热潮,一些青年学生盲目地崇拜西方,学习西方。只有建立良好的德育教育机制,强化德育氛围,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自觉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影响,才能保证高校德育教育的健康发展。

2.加强心理管理,注重情感教育。心理管理是指一定时间里,根据多数人的心态所形成的心理指向,通过施加一定的影响引导人们形成共同的心理意志,发挥精神的作用而进行的管理。当前心理健康问题已严重影响学生的成才,加强学生心理管理刻不容缓。我们可以通过定期开设心理辅导教育课和广泛开展网上心理咨询活动,开辟校园心理网站等方式来提高心理素质,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在进行心理管理的同时,我们还要注重情感人格教育。一是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高等职校学生大都希望能实现自身和社会价值,在理想的实现过程中,他们热切地盼望更多的鼓励和指导。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出现错误或失败的时候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能唤起他们巨大的精神力量。二是要付出爱心。管理行为只有扎根在情感的土壤中才能结出健康的果实。教师只有付出更多的爱,才能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壁垒,使管理措施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三是塑造高尚的人格魅力。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一个人在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情感反应的特征。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能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因为教师高尚的人品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和道德观念的形成能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教师通过自己的渊博学识和高尚品格使学生产生信赖感和敬佩感,从而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教师在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绪,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智慧的火花也会迸发出来,其创新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首先,要保持学生对学习稳定的、持久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非常活跃的心理意向活动。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激发和培养,这种意向活动就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烈,甚至达到入神入迷的程度。随之而来的新意识、新观念、新方法就会不断涌现,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培养和发展。其次,以学生自己活动为主进行课堂教学。早在四十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指出,要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儿童必须做到五个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因此,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己活动为主,鼓励他们敢想善想,敢干善干,敢说善说,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创造。教师可经常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并对他们得到的信息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研究,这样就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广泛性、深刻性、独创性,使他们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最后,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问题开始,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去发现一些人们没有想到的问题,并通过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在不断探索中,创新能力就会逐渐培养起来。

4.实施柔性管理,优化管理评价体系。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因为对学生的行为评价过于量化,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柔性管理主张进行模糊性的评价。实施模糊性的评价体系恰恰能够做到尊重和信任学生,体现人文关怀,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评估活动之中来,可以提高学生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教育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也可以使评价结果对学生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柔性管理十分注重对过程的动态评估,随时发现学生身上展现出的闪光点,及时纠正他们的偏差言行,不断进行反省与阶段性总结,力求改进与完善,而不是仅仅对最终的管理结果消极地作出调整与适应。只有将科学的、民主的、公平的、规范的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才能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使他们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努力学习,努力成才。

高等职校学生的思想日趋成熟,正确地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他们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一定要齐抓共管,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