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进校园总结范文

传统文化进校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进校园总结

第1篇:传统文化进校园总结范文

[关键词]民族文化进校园;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羌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6)06-0055-06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在中国逐渐升温,各地文化教育相关部门分别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宣传与促进活动。在此背景下,“传统民族文化进校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条有效路径不仅已成为学界共识,而且在许多省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由于该活动形式充分利用了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所特有的“在地化”优势,近年来已由贵州省逐步推广到云南、广西、湖南等少数民族较集中的省份。而四川省作为藏、羌、彝等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引进到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尝试起步较晚,几乎未见相关研究。“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四川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开展现状如何?在开展过程中当地不同层次的学校各采取了哪些具体的实施举措?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应试教育体系之间是如何并接和共融的?本文将以四川汶川县的“羌族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实践为例,总结不同层次学校的经验和问题,为今后新的相关项目展开提供可咨借鉴的参考。

一、“民族文化进校园”在西南地区的开展现状

现代化和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作为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村寨和家庭亦不可避免被卷入到现代化浪潮中。少数民族家庭的适龄儿童入学以后,一方面脱离了本民族文化滋长的土壤,另一方面学校课程中所教授的完全是按照现代西方教育模式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由此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当今青少年一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近年来在部分民族聚居区开展的“民族文化进课堂”活动,就是借助学校教育实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有益尝试。

从地区分布来看,目前贵州省的民族文化M校园活动在西南地区开展得最早,所涉及面积最广,活动内容也最为丰富。此外,云南、广西、湖北、湖南等地也相继展开了类似活动。虽然在官方的文件下发之前,四川省内的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已有了自发性的类似活动的展开。譬如宜宾兴文县的兴文二中是四川省较早开设特色课程的学校,其内容包括定期邀请当地学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讲授苗族族源、民族风俗、苗族歌曲、苗族语言与文字,传授传统技艺等。汶川县龙溪乡中心小学自2010年以来,一直坚持开设各种兴趣班,并与西南民族大学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合作编写了《汶川县龙溪乡中心小学乡土教材》。但从整体层面上来看,四川省的“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开展情况不仅落后于贵州省,且与云南、广西等省相比都具有相当差距,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民族文化进校园”在汶川县各中小学及职业学校中的开展现状

汶川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居川西北高原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是全国四大羌族聚居县之一。目前,有关羌族传统文化的传习活动主要是由政府部门推动的,在学校中推动羌文化教育处于肇始阶段。

汶川县现有中小学包括幼儿园共计22所,3所幼儿园(开展文娱活动体现民族文化)、5所中学、13所小学、1所特殊教育学校。根据阿坝州教育局2015年所印发的《阿坝州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全州的中小学学校可分为三类。一类为标准音点及其周边的北部方言区学校;二类为南部方言区的学校;三类为无母语基础的学校。结合汶川县的羌民族分布情况,本项目组调研的绵威片区学校为“羌族文化进校园”的二类学校。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可能呈现出的差异性特征,本项目组成员先后对汶川县龙溪小学、绵中学及威州民族师范学校三所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了调研。

(一)龙溪小学:以羌歌、羌绣和校本教材编写为特色

汶川县龙溪小学地处汶川县西北杂谷脑河东岸的龙溪沟内,是龙溪乡唯一的一所中心小学。龙溪小学最初建校于1937年,汶川地震后学校坍塌,由广东省湛江市对口援建了现在的新校园。

龙溪小学的“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被公认为是本县做的较有特色的。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主要开设了传统音乐、羌语会话和羌绣三方面的课程,且开设形式各有不同,其中效果最为明显的是羌歌童声合唱。该校的儿童羌歌合唱团成立于2007年,至今已经坚持了9年。2015年年底,龙溪小学的羌歌合唱团参加了“美丽家园・幸福汶川”文艺节的海选,得到了县、乡政府的重视并赢得了资金支持。在四川省第八届中小学艺术节的表演中,合唱团又荣获了二等奖。此外,该小学一直与深圳市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保持着密切的沟通联系。儿童合唱团每年都会去深圳表演,参加民族文化分享活动。松禾基金会经常回访龙溪小学,提供技术指导,每年假期还会派音乐教授来培训合唱团的教师和学生。由于有一定的社会资金支持,学校得以长期聘请一位在当地有较高口碑的民间艺人专门负责培训,每周一至周四的下午六点至七点,除非有特殊情况,合唱团成员都会准时参加培训。

羌绣技艺是龙溪小学另一个较为重要的传统文化项目。但学校迄今尚未聘请到专门的羌绣老师,学生的羌绣作品大多是回家后在家里完成的。因而虽然这些羌绣被摆放在学校的陈列室中供来访者参观,但事实上却并非学校教育的结果,而是仍然延续着家庭中的代代相传式的传统文化传承途径。

羌语的学习在龙溪小学尚未纳入到常规性课程中,只是一个学期偶尔会开设一两次课。但龙溪小学在相应的羌语课本和校本教材的编写上却极为突出。该校一位羌族老师主动主持编写了《龙溪羌族会话入门》、《龙溪乡地名录》、《龙溪乡各寨羌语名及地盘业主》、《羌族的人生礼仪》等校本教材。除此之外,该校还与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民俗学、音乐学的师生合作,共同编写完成了《汶川县龙溪乡中心小学乡土教材》。

(二)绵中学:极为有限的兴趣课开设

汶川县绵中学创办于1973年,是一所以寄宿制管理为特色的农村寄宿制管理示范校。学校共有7个教学班,涵盖初中一、二、三年级,262名学生,40名老师。

与龙溪小学相比,中学生的课业压力、升学压力更大,因此总体来看,绵中学“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的深度、丰富程度比起龙溪小学更要欠缺一些,主要是以兴趣课和课间操的形式展开。与龙溪小学相似的是,这一类传统文化兴趣课在学校的展开也主要得益于一位羌族体育老师的推动。

绵中学于双周开设了兴趣课程,时间分布在星期二和星期四。兴趣课的内容安排结合了当地的民族特色,尤其是羌族原生态锅庄。此外,学校艺体组还将现代韵律操和藏族羌族锅庄相结合,编制了一套课间操――民族韵律操。尽管“羌族文化进校园”在绵中学的开展极为有限,但紧邻“西羌第一村”――羌锋村的地理优势,使得该校学生在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项目组在羌锋村的走访中发现,虽然羌锋村在村貌外观上已经是一个地震以后重建的新村,但在精神文化层面上仍然保留了某些羌族传统文化,例如村里的年轻妇女一边照看小孩,一边绣着羌族绣花鞋,村民们相互之间仍然说羌语。而绵中学的主要招生对象是绵镇、草坡乡户籍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因此,他们在耳濡目染和长辈教授的过程中,也能掌握和使用部分羌语以及刺绣等技艺。在羌锋村村民看来,对传统技艺“根本不需要学,自然就会”。

(三)威州民族师范学校:学生社团自发主导的传承

威州民族师范学校的性质是中专学校,与普通中学相比,没有了升学压力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发展兴趣爱好,同时掌握更多的技能有利于今后的就业。因此,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学习具有较高热情,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师范学校的学生被普遍认为“能歌善舞”,藏族、羌族歌曲、舞蹈等表演类技艺成为学生们平时学习的热门。威州民族师范学校开展这些民族文化活动主要依托学生社团,由于师范生大多具有一定的文艺特长和功底,因而基本上不像龙溪小学和绵中学需要专业指导老师。当地的藏、羌等少数民族同学会将自己掌握的语言、艺术、手工艺等技艺教授给其他同学,以同学之间互相学习的方式来开展校园中的民族文化传习活动。据社团组织者反应,活动大多集中在每天中午和下午下课以后,学生们参与这类活动的积极性也较高,参与率达到了70%以上。但从学校层面来看,威州民族师范学校并未开设羌族语言课程,一方面是因为学校以培养职业人才为目标,另一方面,该校学生的生源地比当地小学、中学更广,在校学生的民族成分比较复杂,因此统一开设一门民族语言教学课程不太现实。

三、“羌族文化进校园”在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从项目组在同一县域内走访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学校来看,“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各级学校开展的内容丰富程度、受重视程度和实施效果都存在差异,其存在的问题既有该活动在整个西南地区所呈现出的普遍性,同时也表现出了各学校由于地理位置、学校级别、主要任务的不同所呈现出的特殊性。表1概括出了三所学校在该活动中所存在的一些“显性”问题:

此外,若是对学校性质以及学校所处的地理、人文环境进行进一步分析,则可归纳出以下较为“隐性”的特征:

第一,普通中小学与职业学校之间存在的结构性差异,职业学校更重视民族文化的习得。龙溪小学和绵中学为普通全日制小学和中学,学校及学生面临升学压力,而“羌族文化”与升学考试没有直接联系,并且还有可能挤占学生用于学习书本知识的时间。因此羌文化在学校教育体系内并不能很好地推行,学校开设相关兴趣课程的时间极为有限。而职业学校为提高就业率,鼓励学生发挥专长,因此学生们学习传统羌文化的态度更为积极。

第二,在现代文明的“边缘”地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更为自然。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理、现代教育体系与传统文化往往呈现出与“中心”相悖的走向。以国家行政版图及现代教育体系为参照轴,由中心至边缘依次为“汶川县(威州镇)-绵镇-龙溪乡”;然而从羌文化的发展和传承突然来看,龙溪十八寨无疑才是传统羌文化的保留与传衍地,而现代文化背景下的中心――县城恰恰是“汉化”程度更高的地区。从汶川县的三所学校的羌文化传承现状来看,龙溪小学、绵中学的学生由于大多来自周边的羌寨,对羌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更为自然。

第三,传统文化项目之间发展不平衡,表演类民族文化传承得最好,技艺类其次,语言类传承困难。表演类的项目,如羌歌合唱、羊皮鼓表演、羌族锅庄、莎朗舞等,由于极具视觉冲击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几分钟)加以全面展示,更有可能吸引社会关注和为学校赢得荣誉,因此也更能得到学校的支持:而不能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展现,但却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训练的技艺类项目(羌绣)往往得不到重视。至于羌语,由于并没有被纳入现代教育制度的考试体系,且即使在羌族地区使用羌语的人也越来越少,功利性和实用性的双重欠缺使其在学校教育中也完全得不到重,正在逐渐被人遗忘。

第四,“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同一地域内的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羌族的精英们普遍认为本民族享受的民族优惠政策和受重视程度都远不及藏族。藏语的教材编写、课程设置,乃至双语考试体系都已经逐渐制度化、完善化,学校中的藏语学习逐渐与国家的升学考试体制并轨,大大促进了藏文化的传承。譬如水磨中学面向整个阿坝州开设了初中和高中的藏汉双语班。与藏族相比,羌族在现代文明体系中显得更加边缘化。此外,羌语的地区差异很大。目前的羌语教材是由茂县的一位老师参考国际音标编写的,因而茂县所在地的北部方言就成为标准羌语,但汶川县位于阿坝州南部,与北部方言相差较大,因此这样的标准教材难以在汶川县各中小学使用。

四、教育主管部门的举措与意见反馈

根据州教育局下发文件的通知要求,汶川县教育局于2015年3月12号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汶川县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的通知》。在这之前,教育局在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的“四个发展”要求中,其中有一个就是“特色发展”,这与后来的“羌族文化进校园”所指基本一致,其目标是形成“一校一品”的特色。县教育局也认识到了羌语在各个地区的差异性,因此明确提出了三个分区。一类是标准音点及其周边的北部方言区学校,主要包括茂县、黑水、松潘;二类是南部方言区的学校。汶川县、理县就属于南部方言区,汶川县的雁门乡、龙溪乡、克枯乡、绵镇是羌族的主要聚居区,个别村寨还保留着自己的语言。而下半区从草坡开始,虽然当地人是羌族,但几乎已经没人使用羌语了。三类为没有母语基础的学校。对于有语言保留的片区,教学中对语言的教学要求更高一些:对于没有母语基础的片区,对语言要求就低一些,教学形式着重于表演形式的活动和文化部分的讲座。

县教育局的相关负责人对“羌族文化进校园”的情况掌握大多来源于各个学校上报的材料,即使偶尔下乡到学校视察,也是旁听一两节观摩课,缺乏深入细致的长期观察和了解,由此导致其制定的“方案”与实际情况有所脱节。“羌族文化进校园”总体来看是由“州县乡镇学校校长教师学生”自上而下层层推进,但真正落实到与学生互动教学方面的则是最基层的教师。因此教师是否熟悉羌族文化,是否对此抱有热情,以及是否具有很好的课堂教学能力成为影响到这类活动实施效果的关键。以龙溪小学和绵中学为例,“羌族文化进校园”之所以在两校坚持开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是得益于两所学校各有一位来自于羌寨,对传承羌族文化抱有极大热情的教师,他们不计报酬和时间担当起了学校中此类活动的引领者。但在实践层面上,具体负责教学的老师却处于科层制体系的最末端,而教育局制定出的“方案”则较为脱离实际,可操作性并不强。

五、关于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一)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和校本教材编写等工作

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文件,每年拨出一定的专门款项用以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推广。其次,要保证“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稳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是先决条件。教育部门一是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吸引优秀的具有某项专长的外聘教师,二是可以定期组织,对在岗的音、体、美等特长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教师队伍本身的民族文化素养。对外聘的民族文化传承人,要给予适当的报酬并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以鼓励其进校授课的积极性。教材编写不能搞全州通行一套教材的“一刀切”方法,各学校应结合各自特色,自身条件,做到校本教材“统一编写和有针对性的改动”相结合:小学中学有序衔接;教学目标划分出高和低,较高层面的目标趋于统一,较低层面的目标和各校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所差异。此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民族文化教育阶段性脱节,目标差异过大,执行标准不一致。

(二)制定明确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推动形成民族文化“学有所用”的社会氛围

从目前汶川县的“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来看,由于缺乏明确的考核机制,导致学校里开展的相关活动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民族文化的传习甚至成为接待相关领导和来宾考察时的“面子工程”。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建立和健全相关鼓励引导机制,有利于保证该项活动持续地、长期地开展。

传统民族文化由于本身并未纳入中小学升学考试的范围,因此在家长和学生中形成了学习传统文化“无用”的观念。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合力营造出一个民族文化“学有所用”的社会氛围,尽力转变学生和家长们认为民族文化无用武之地的悲观态度。譬如在羌族聚居地区鼓励当地人说羌语、用羌语;在行政和事业单位聘用人员时对熟悉羌文化的应聘者予以优先考虑:对于在开展“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校和个人,应授予荣誉并公开表彰等。多渠道地建立各种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不同行业的人群学习和传播羌文化的热情,从而使当地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三)加强校际合作交流,尝试与教育科研单位对口合作

四川省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才开始启动,汶川县内各中小学校尚处在探索阶段,加强校际合作有利于各校互相学习经验,吸取教训和交流成果。校际合作不应局限于同一行政范围内、同一性质的学校,而应鼓励当地学校走出去,与这类活动开展较为成功的学校进行交流。此外,当地学校还可以与一些民族院校、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等结成对口合作单位,当地中小学可以为这些单位提供鲜活的教学案例,而对方则可以提供咨询和建议。

六、结语

在现代文明背景下,以为“文明-发展”榈枷虻难校教育势必是以西方教育体系作为教学主要内容和考核标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体系中几乎缺位。所幸的是,目前国家及民族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并正在尝试通过“民族文化进校园”等活动改善这一现状。

第2篇:传统文化进校园总结范文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面临着两难选择,是面向未来,还是走向灭亡。学校教育,包括非遗原产地的中小学以及地方高等院校,在未来将担负起非遗传播与传承的重任。因为它们既有传承优势,也有学术优势。这是一条面向未来的传承之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001-02

江西自古以来物产富饶、人文荟萃,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故唐代诗人王勃一到江西省会南昌就慨然歌曰:“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也正是这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江西成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地方,据笔者统计,从2006年至今,国家公布了三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江西就有35项。应当来说,作为一个革命老区,能在国家非遗名录上有如此品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榜上有名,是一大盛事,它说明老区人民对传统的热忱,同时也意味着使命。因为正如王文章先生所说:申报只是形式,科学的抢救与保护才是目的[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农耕文化为土壤的,其传承之路多由爷爷传父亲,父亲再传儿子,代代相续,以求连绵不绝。可是我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狭隘的生存空间使得更多的年轻人把目光转向外面的世界,又有多少人关注那曾经如祖传秘诀般的非遗呢?很多优秀的传统正在一点一点地消失。正因为如此,引起了地方及中央政府的关注。在十上,就把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当作一项重要国策提上了议程。中央文化部门也把目光转向了学校,2008年,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就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2]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江西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此,笔者进入江西一些中小学及相关高校进行了走访与调研,总结出了他们在“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取得的成就,希望它对广大学者与非遗保护的决策者有所帮助。

一、从小抓起:“非遗”走进中小学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第五条第四款规定:“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经常举办展示、论坛、讲座等活动,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3]非遗走进中小学,将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种子从小就在学生的心里播下来,将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一方面,它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这颗种子一旦种下,总会有发芽的时候,只要我们稍加引导,就可以激发他们的热情。比如:为庆祝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2014年6月13日上午,由吉安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局主办,吉安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宣传活动在城南凤凰小学拉开帷幕,此项目活动就有力的诠释了“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的重要内涵。如果说以上活动只是一种非遗的传播与宣传,那么江西另外一些学校则走得更前进一步,他们想方设法让我们的后一代融入非遗,走进非遗,最终成为传承非遗的火炬手。比如为了让武宁县的非遗走进校园,政府委托九江职业大学将其非遗项目――18首经典打鼓歌编入音乐教材,在全县中小学试行,使得武宁的孩子打小就学习并传承这一使武宁人骄傲的艺术文化传统。更有意思的是,萍乡市甚至让家长扮成了传播与传承非遗的使者。2011年春节,萍乡市上栗县教育局给全县所有的学校下达了一份具有特殊意义的“寒假作业”――“听爷爷、奶奶讲‘非遗’的故事”,让爷爷奶奶利用寒假尤其是春节的机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农村了解并学习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另外一个维度拓展了非遗传播的途径,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家长,陪着孩子同行。此举惠及全县139所小学,共44612名学生。非遗进校园,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另一方面它又给学生播下了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种子,一旦遇到肥沃的土壤,它就能生根发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过去只是某个家族的祖传秘方,或者是一种手艺活,其传承模式是父传子、师传徒。但是在学校教育通行的今天,这种古老的传承模式早已显得不合时宜。非遗,不能成为一种秘方,或一个秘诀以一种农耕文化的模式家族式流传,它们应当有更广阔的传承路径,而学校传承将会是非遗的不二选择。“非遗进校园”口号正是在这种情境中提出来的[4]。当然,其操作方式因时、因地、因学校而异,比如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展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微电影,在音乐课、美术课或体育课中安排相应非遗传承人授课,或者在学生中举办“我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有奖征文比赛,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等。通过举办一系列宣传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中小学生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从而真正做到“非遗传承,人人有责”,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再上新台阶。

“非遗进校园”的宗旨是提高广大师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营造人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氛围。因此,各地要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精心挑选有地方特色,并适合学校传承的本土非物质文化供学生学习,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并适时传承它。

二、内涵发展:非遗走进高校

现在基本上每个地级市都至少有一两所高等院校,笔者以为它们也应当承担起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重担。因为地方高校是一个地区精英文化的聚居所,是地区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中心。它们有丰富的文献资料与科研资源,更有众多学富五车、熟稔地方文化的顶级学者,这些都是地方政府与民间组织所缺乏的。因此,应当鼓励地方高校科研工作者参与到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去,依靠其深厚的文化教育和科研能力,推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事业更上一层楼。当然,地方高校不仅有着丰厚的资料存蓄优势、科研优势,还有着民间所无法比拟的传承优势,那就是大学学子。一般认为,作为高雅学府的高校,传授的应当是精英文化、前沿技术。但是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地方高校也应当与时俱进,承担起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任。民间传统文化与精英文化并非格格不入的两极,在地方高等院校,它们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在这方面,江西地方高校同样也作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7年6月9日,九江学院与湖口县人民政府举行保护和传承青阳腔戏曲艺术合作协议签字暨“青阳腔戏曲艺术中心”成立和揭牌仪式。双方本着互惠共赢的原则,充分利用九江学院的教学体系优势、科研优势和湖口县青阳腔的地方资源优势,把青阳腔这一传统民间戏曲艺术引进校园、带进课堂,使之成为九江学院音乐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这一举措打开了地方高校与政府、民间共同传承与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的大门。其后,九江市先后有九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九江学院课程体系,非遗传承人从民间走上高雅学府的讲台,面对莘莘学子传授技艺。九江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势,与九江市的地方资源优势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高校与地方“联姻”,共同开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新路径。鉴于九江学院取得的成就,2011年3月,江西省职业艺术学院也建立了“南昌清音保护基地”,共同传承和开发南昌清音这一戏曲艺术“国宝”,把南昌清音这一高雅民间戏曲艺术引进校园、引进课堂,使之成为艺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并成立南昌清音特色班,面向全省招生,把南昌清音的代表性传承人请进校园,对学员们定期进行培训。

三、总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非遗传承与发展的路很坎坷,也很漫长。过去人们认为源自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归于民间,传于民间。但是,当农耕文化正在慢慢被都市文化挤压,非遗生活的土壤也被吞噬时,非遗的传承也走向了困境。这时地方中小学及地方高校则应当承担起传承的重担。因为它们既有传承优势,也有学术优势,这是一条面向未来的传承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5).

[2]李蓉.在思政课中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177-178.

第3篇:传统文化进校园总结范文

1.基于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科技职业学院(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引进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蓝印花布印染和通派盆景技艺入校,建设了蓝印花布技艺传承基地和通派盆景园,将极其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朴实地呈现给青年学生。,职业大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和狼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建立了红木雕刻传承基地:朱宇雕刻艺术馆。该基地占地3亩,分为教学、展示、操作三个区域,为艺术设计学院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原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建校100周年之际正式开放文博馆,该馆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展厅面积达3800平方米,资料、藏品、图片等约4000件,有四个独具特色的分馆,其中沈寿刺绣传习馆和色织土布技艺馆有力地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发挥了积极的宣传展示作用,为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2.基于学生活动层面的文化建设,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五月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学院艺术系专业的学生参与了整个活动的策划和设计工作,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接受了文化、艺术的熏陶,还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科技职业学院成立了“非遗寻访”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30余人,来到非遗园参观展馆:木版画、仿真绣、红木雕刻、板鹞风筝、扎染等馆,并在扎染坊的老师指导下,体验了扎染技术,自制扎染手帕。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还组织了“江海流韵宣讲团”,利用新媒体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性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收效。此外,各个学校还积极组建学生社团、协会,开展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活动。例如科技职业学院园林园艺协会的两名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通派盆景的蟠扎技艺传承人袁华指导下参加“省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大赛”,勇夺第一名。

3.基于专业课程层面的文化建设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举办“民间工艺进校园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仿真绣、板鹞风筝、如皋丝毯等民间工艺引进校园,通过与企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合作,成立工作室,组建了一支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师和设计师在内的科研团队,将研发工作和专业课程教学相融合,以创新的民间工艺品设计为载体,以工作室为平台和相对应的专业对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融入课堂,融入教学。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蓝印花布技艺传承基地涵盖了蓝印花布制作的每一道工序,设计专业的学生得到了吴元新先生心口相传,学习并整理研究蓝印花布的技艺和图案设计,掌握了蓝印花布生产的整套工艺,抢救了一批珍贵的图案造型,并且通过建设数字化平台手段加以传承和保护。

4.基于科研立项层面的文化建设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的教师结合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开展研究,参加省市的各项“非遗”研讨会,加盟或成立有关学会,积极立项或发表文章。如:2013年,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成功申报了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的社科基金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仿真绣的研究与发展”现已结题,在非遗的传承和实践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在学院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也纷纷结合自己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活动中的所学所想,参与“大学生创新计划”多项。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途径

1.营造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教育氛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校园的教育氛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往往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各高职院校应积极营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环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教育氛围多层次、多角度、多类型,并逐步大众化、规模化和多样化,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在校园内设置橱窗宣传“非遗”文化,张贴“非遗”保护标语,校园内放置“非遗”标志物等;利用校园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展示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化,让学生们接受“非遗”文化的熏陶,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2.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高职院校的社团种类繁多,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团较少。我们应该积极创建并支持此类社团。另外,高校可开展特色的校园活动。如组织师生学习、表演非遗作品;或者举办与“非遗”文化相关的知识竞赛,鼓励师生以“非遗”为素材进行创作,举办“非遗”作品展览,邀请传承人进校园表演、讲座。另外,搭建校外实习实践平台,进行校外实践活动也是非常必要的。如开展一些“非遗”项目调查、研究、保护、宣传等工作,进行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体验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中国传统文化。这类学生社团活动和学生实践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民族民间文化的弥足珍贵,更加喜爱民间艺术,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激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喜爱之情,从而升华为对祖国、民族的热爱与自豪,同时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底蕴、人文品格和人文情怀的培育与熏陶,打造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

3.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其内涵丰富,并不缺乏教育的功能。而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较少涉及到“非遗”文化,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笔者认为,一方面,应该在课程项目立项阶段筛选出适合相关专业发展的非遗项目进行市场调研,综合传承人的意见,确定课程门类,制定课程目标及课时分配。高职院校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自身校企合作的平台,使该课程发挥出其优势。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与高职院校现有专业相融合,将非遗文化与专业技能结合起来。例如,科技职业学院将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与学生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融合在一起,设计出图案更为精美的蓝印花布。这样不仅推广了蓝印花布的印染技艺,还使与之相关的专业学生成为保护此非遗项目的新丁。甚至将其开发成新的旅游纪念品。

4.构建“非遗”保护和传承三位一体的合作新模式“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没有固定的方法,却有着相同的原则。在其保护和传承的工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构建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就是指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与“非遗”传承人依托非遗实习实训基地这一平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行之有效的科学的保护与传承。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一方都无法代替的,它应承担起唤醒社会保护意识、抢救文化遗产的重任,通过学术研究、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培育等多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与传承;然而这个过程必须有政府部门的整合与协调,建立包括政策、资金、法律等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传承人的创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精神因子,是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其中所具有的特定思维、精湛技艺、文化意识是珍贵而无法复制的。整合三股力量的优势资源,调动所有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共同构建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与“非遗”传承人三位一体的合作新模式。

5.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与教师队伍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与教师队伍相结合,无论从保护传承角度还是师资队伍建设来看都是获益的。“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开设专修课程,举办讲座,对高职师资队伍是个有效的补充。高职院教师,尤其是部分学历较高并积极参与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教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是一股强有力的支持力量,弥补了部分“非遗”传承人学历较低的局面。两者的结合,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一是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定期开展文化讲座、选修课程等;二是让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高职教师拜传承人为师,这样可代替不能参与到高职院校教学的传承人。这样的拜师,不是单纯的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更重要的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授,也是对非遗传承工作的有益补充。三是可以组建“高校教师+传承人”的教学团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传承人聘为传习课程专业师资。通过民间艺人与高校教师共同参与、同台授课的方式,组建了“高校教师+传承人”的教学团队,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6.积极拓宽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宣传交流渠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服务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高校在资源整理方面也要注意方式的创新。除运用传统的方式外,还要利用好当前的数字、网络平台。例如,可以成立学校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凭借图书馆资源,建立一个完备的数字化资源库,把资料和研究成果等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影像化方式记录下来,妥善保存并合理加以利用,从而拓宽宣传渠道。当然,高职院校更应加强校与校之间的非物质文化教育交流。

三、总结

第4篇:传统文化进校园总结范文

注重互动性。实训教学活动由传承人现场授课,在课堂上做示范,演示一个完整的产品制作过程,从材料的准备、草图的勾画、颜色的挑选、制作的步骤、成品的展示等环节一一向学生做详细介绍并带领学生完成独立作业。学生现场作业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可以直接和传承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在课堂上形成民主、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在课堂上得到落实和凸显,让学生了解设计原理、掌握工艺流程、熟悉操作环节,从而实现实训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另外,很多传承人来自民间,甚至来自少数民族,对语言和文化的掌握程度良莠不齐,然而在教学活动中,传承人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研究者,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下,研究为何教?教什么?如何教等问题。促使传承人必须思考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传播,使学生能接受并且心领神会。这个学习过程日积月累会转化为传承人的教学经验总结,为下一轮的实训教学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逐步提高教学水平,使实训教学的开展更为有效和顺利。通过师生、生生、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注重可持续性。实训教学活动通过分批次、分类别的办法,逐次邀请不同类别的传承人进入校园开展教学。每个学期初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本学期实训计划,挑选合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入校讲学,逐渐形成一种长期性和系列性的传承人“小分队”,实现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保留下来的可持续性和循序渐进性。从云南民间本土的情况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现有3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为艺术设计提供深厚的文化信息,但在教学活动中,应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可持续性的规划。因此,有计划、有组织的选择传承人授课是保护、传承、利用和发掘“遗产”的历史必然,也是大学完成文化传承功能的使命。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境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内容

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系列活动。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将文化厅组织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和艺术设计专业实训教学相结合,已形成规范化、常态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改革创新活动,截止目前,已涉及六个类别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分别是甲马纸、刺绣、扎染、木雕、剪纸和东巴画,每个类别邀请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传承人进行为期两周的现场传承教学,教学结束后举办教学成果展,展品丰富,富有创新力和表现力,体现了较好的实训教学效果,在社会、学校和学生中引起了较大反响,对学院专业建设、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氛围营造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设计大赛暨设计展。云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繁多、体系庞大、底蕴深厚,凝聚着各民族祖先千百年来的心血和智慧,展现了卓越的创造才能。现代设计固然追求国际化的发展,然而在多元文化共存的背境下,关注传统民族文化,深化设计中的中国元素和民族元素才是使中国设计走向国际的必由之路。“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设计大赛,探索用现代元素包装传统文化,通过设计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整理演绎与设计创新,以视觉设计的方式传播,更好的体现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设计比赛为学校师生提供了艺术创作源泉和社会实践的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境下的艺术设计实训成效

1.特色鲜明,注重实效。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就是对学院办学理念的实践,在云南区域内的高校中率先将民间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纳入到实训教学的环节,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学生经过实践锻炼,提高了动手能力,开拓了文化视野,在毕业设计和设计竞赛等活动中,能将实训教学中学到的技艺和文化应用到现代设计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表现,重新整理演绎与设计创新,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进行延续性发展,在保护与传承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果。

2.师生互动,教学相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实训教学活动搭建起大学生通向民族传统文化的桥梁,为学生提供了认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为学生铺设了一条通往民族民间艺术文化的道路。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带着好奇和欣赏的眼光目识心记传承人的技艺演示,并将这种技艺靠自己的实践练习转化为设计产品或临摹作业。而传承人的角色也从民间艺术家转变为教师,教师就必须把自己的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面对这样的身份转变,促使传承人不得不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语言组织能力,把口传心授的民间技艺变成一种有规范记录、有规律可循的理论方法。

3“.学”与“分”联系,规范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纳入学生的学分体系,跟据学生参与授课情况、作品制作效果、参与设计竞赛等认定学分。出勤率、作业等平时成绩都有量化表格,传承人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学分,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传承人教学的严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会坚持做好每次作业、每件作品,在学习技艺技能的同时,培养了自己的意志力和创造力。学分制的规范管理为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第5篇:传统文化进校园总结范文

【关键词】蓝印 非遗 进校园 探索 理论 实践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非遗有了新的价值观,渐渐地有更多人自觉关注、宣传、保护非遗。从校内校外分析,如:校外非遗文化有了法律法规的保障、建立了非遗研究中心、推荐非遗传承人等;校内举办非遗文艺演出、非遗宣传日活动、非遗讲座、非遗展览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非遗文化逐渐凸显了它的地位。蓝印花布是非遗文化形式之一,它是一项由刻版―上浆―印染―刮浆等一系列过程组成的手工技艺,蓝印花布的教学实施需要学生通过反复直接经验的探索,有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地学习才能掌握技术;此外它也是一种精神内涵,在实践中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人格,宣扬名族文化,进技于道是它的最高境界。

基于“进技”原则的校园非遗传承课外活动方式

为了宣传蓝印文化特色,我校二甲中学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曹晓峰蓝印工作室,将传统蓝印花布的技术直接引入到我校展览室,便于学生直观了解这门技术的操作流程;且曹晓峰老师作为蓝印传承人带领着我们深入到传统艺人的生活,体验蓝印制作的不朽和蓝印成品的魅力,切身体会蓝印文化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需要艺术家的不断努力实践、探索、创新才能永保物质生命力,才能保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永垂不朽。

学校蓝印社团的开展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于蓝印文化的认知。为了扩大蓝印的影响力,我校将蓝印元素渗透于各个社团和各个活动中,如演讲社团和音乐社团都有代表性的蓝印服饰,美术社团有统一蓝印画本……在艺术节、元旦等节日,举办一些以蓝印为主题的成品展示:如时装T台秀、变脸谱……除了本校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外,上级领导也关注我校并在我校开展相关艺术教育活动,如2016年11月教研室相关领导在我校组织开展美术骨干教师培训活动,通过互动学习传承发扬蓝印文化,将蓝印文化的传播深入到我们教师群体,切实体现由上至下对于非遗传承的重视。

基于“进技”原则的校园非遗传承课堂渗透方式

如果说课外侧重于宣传和展示,那么课内更多是实践创新。非遗文化的传播在课堂教学中因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必备的理论基础上,逐步探索落入课堂实施,反复实践,传承创新,从量变到质变,实现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对于初中低年级学生我们主要以蓝印社团课为主,从部分学生调动整体学生,课程安排较简单轻松,内容形式以扎染和针染为主,鼓励学生学习创新,作品成果效果显著。作品展示为了让学生意识到对非遗文化的学习是一件有意思、有意义且弥足珍贵的事,我将开始的部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学校东门展示栏,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写上制作过程或有何创新之处,然后写上自己的姓名班级,其他感兴趣的同学凭此可一进步与以上同学交流学习;定期安排以上学生在学校活动课或课余时间在此做大家的咨询小专家,也可现场提供材料学生做简单教授,由于时间有限设置了限报名和名单登记预约政策……这些活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整体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性,我便适时将蓝印课程穿插引入课堂,学生自愿学习蓝印技术,配合程度高,课堂氛围轻松有活力。初二学段蓝印教学进入课本课堂,主要是让学生体验蓝印印染制作的全过程,主动探索蓝印制作的各个阶段的盲点和创新点,记录总结应用于备案。如在蓝印刻版阶段,播放一组蓝印连续纹样和剪纸连续纹样,让学生观察两者的异同,最后发现要想保证画面的连续性必须确保物体间有连接点,那是否意味着两者是一样的原理呢?于是我将事先画好刻好的两组纹样(一组蓝印纹样,一组剪纸纹样)做了刮浆演示,学生发现剪纸纹样因为物体间的连接点少,所以在刮浆的过程中会出现积浆和版纸翘边的情况,整个过程结束学生掌握了刻版的原理,从而避免在接下来设计环节学生会忽略一些盲区。此外,我们还对蓝印制作的每个阶段的材料做了尝试,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大胆尝试创新,让学生由衷体会艺术的快乐,通过努力获得成就感,萌生对艺术的崇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非遗进校园的效果和意义

蓝印文化的宣传和蓝印教学的探索验证了非遗进校园有其存在的价值。

第一非遗文化融入美术教学,增添了课堂的文化氛围,丰富了教学。在反复实践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

第二美术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的模式,在艺术创作中探索如何将非遗传统文化用现代的形式进行展现,学生的创意灵感在课堂讨论、手稿修改过程中不断碰撞激发,从而达到技术与技艺的统一。

第三校园蓝印作品的展示活动不仅是对非遗文化物质的宣扬,更是一种精神的弘P。通过物质载体,让青少年学会欣赏它、尊敬它,进而通过实践探索体会其精神内涵,磨炼学生的意志,影响学生的人格,弘扬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仕平. 浅谈非遗进课堂的“三性”[J]. 群文天地,2011(2):87-88.

[2] 沙志辉、陈潘. 浅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工作[J]. 黑龙江史志,2013(17):303-304.

第6篇:传统文化进校园总结范文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的经典演讲稿,供大家参考学习。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的经典演讲稿

中国传统文化,最具魅力的莫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过几千年的延续和发展,形成了我泱泱大国的民族精神,并倍受世界各民族的推崇。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不朽的地位,有着光辉的作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人们正确对待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善于区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并能作出正确评价与判断;培养爱科学、爱劳动、守纪律、有礼貌、诚实、勇敢、尊师敬长、孝敬父母、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勤劳节俭、见义勇为等优良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埃及,虽然历史比中国早一些,但先后被波斯、罗马、阿拉伯帝国所征服,其文化也被阿拉伯文化所代替;古代印度,其本民族历史的文字记载早已丧失殆尽;古巴比伦,作为一个国家的名称早已在历史上消失,其文化也被中断。人类文明的四大发源地,有三个都先后衰落了,或者分裂成许多国家,唯独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绵延不断,经久不衰,世代相袭,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延续力,这是什么道理?原因方方面面,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根由,就是中国不仅有着共同祖先遗传下来的血统,而且有着共同的优秀文化和美德传统。就是这血统与传统,繁衍、培育、造就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就是这两统影响着、凝聚着人口众多的中国社会的稳定运行,维系了社会和谐;就是这两统的凝聚性与延续性,使中华民族祖德与祖魂代代相传。

传统美德教育是前人经过五千多年不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结果。

我国是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刻苦耐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古往今来,涌现出多少勤劳向上的名人,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

但据调查,现在的中小学生,爱劳动、有较好劳动习惯的约占1/3,另外的2/3是不爱劳动或不太爱劳动的。有些孩子,懒得铺床叠被,懒得洗袜子、洗手绢,懒得收拾书包、收拾桌子,甚至于懒得洗脸、洗脚,连喝水也懒得自己倒。过去的公子哥儿、娇小姐什么样,他们也差不多了。

事实上,家长重视对孩子从小培养热爱劳动品质的并不多。现在,我国几千万个独生子女家庭中,有不少家庭把独生子女视为“小太阳”,凡事都围着独生子女转。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处于幸福家庭,优越的生活环境,祖辈父辈们过多的照顾、宠爱、放任和袒护,致使独生子女从小就以家庭“小皇帝”自居,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产生了父母宠爱自己是天经地义、本该如此的错误思想。而一些学校为了迎接科技挑战,只顾传授科技知识和能力,却严重地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与民族道德素质的培养。结果,智能上去了,德能下来了。一些青少年思想品质出现问题,见利忘义、骗财害人,不讲人格、不顾国格;自私自利、损害公德;虐待父母、不讲孝敬的非道德现象时有发生,民族形与民族魂,遭到严重的扭曲。要遏止和消除这些社会的非文明、非道德现象,除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外,还必须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而传统美德的教育除了家庭、学校的教导以外,更需要整个社会的配合。

二十一世纪,人类第三次站在了世纪的起跑线上,未来的中国面临严重的挑战,迎接跨世纪的挑战,关键在于人的素质。试想一下如果未来的接班人连修身也做不好,更不用说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了。

所以,应当站在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知道懂得什么是美德,什么是非美德,从中能正确分辨真与伪、善与恶和美与丑,知荣辱、明爱憎,让学生实践良好的道德行为,引导学生勇于实践,着力实践,真正按着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的经典演讲稿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__大报告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加以强调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发展,也是对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应该从大小环境做起,大小年龄进行普及教育。大的环境,国家应该倡导,鼓励这种精神,使国民具备这种精神,并使其变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动力。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应该在各类教育中渗透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养。

当前,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与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清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的民族精神,不落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今天的伟大变革和新的伟大实践,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反复提炼,不断总结,为民族精神的宝库增光添彩,这既是民族精神发展的攻坚战,又是民族精神前进的光辉点。

仰望中华世纪的圣火我们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而且,正是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祖国后代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同先辈们一样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这不但是每个中华儿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根本途径,更是祖国对我们的要求。

让我们一起为中华传统文化这颗长寿树浇水、施肥吧!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的经典演讲稿

今天站在这里,我感到既惭愧又兴奋。惭愧的是,我从十岁开始背诵《三字经》到现在接触传统文化也不过区区十年功夫,和真正的大师相比,是蜉蝣和大鹏鸟的差别。然而令我兴奋的是,年轻的我尚有充足的精力和热情去恣意遨游,在传统文化的精神海洋里乘风破浪。

我非常感谢首都师范大学给我们这样的大学生提供了十分舒适的环境和便捷的渠道,北一区的图书馆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宏伟,但是你一进去,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一排排厚厚的《传世藏书》,满满排了三个柜子。

我认为“典籍”便是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我们大学生活的第一通道。我专门了解过身边的同学对于传统文化的一些看法。有的同学会直接将“传统文化”等同于“文言文”。其实这也是我小时候的想法。这种理解看似简单粗暴,但其实有一定的道理。没错,进入大学之前的我们,基本上都是从课本教材里面学习一些零星的传统文化文本,为了应付考试也根本无暇思索背后的精神内涵。而一旦进入大学,也有不少同学对“之乎者也”的古文嗤之以鼻,总想赶紧摆脱。

面对这样的现象,有人痛心,也有人痛斥,但我觉得,时代的浪潮会把所有的泥沙都淘洗干净,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有像在座各位一样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存在,我相信我们的民族精华就有希望薪火相传。我身边就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榜样,他是我们文学院师范班的同学,熟读四书五经,信手拈来完全不是问题。

一开始大家会觉得他就是个书呆子,平常也不怎么说话,走路飞快,人称“小马达”。但是在我和他交流,或者说“辩论”之后,我就完全被他的修养所折服了,这个看起来瘦瘦弱弱的书生完全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抱负和气魄。也是因为他,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它不是我们学习中的垫脚石,而是不可或缺的,值得我们反复咀嚼的精神食粮。

除了文化典籍之外,“活动”是传统文化走入大学校园的另一个重要的渠道。相比于高小的学生而言,大学生无疑有更多可以自由利用的时间。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亲身经历。除了参加一些校内组织的活动之外,通过老师的介绍,我还参加了一些社会上的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比如说书院中国的一些有关茶文化、古琴文化的雅集和四维通慧书院的讲座和游学。现在社会上传播传统文化的法人组织有很多,“四维国学”是我个人认为当中做的最得比较成功和有特色的。

它不仅有联合北京高校的支教活动,而且还会资助大学生组织传统文化游学。去年暑假,我个人担当了第五届“瞻礼圣王”游学的领队,和刘宏毅老师一起去河南游学,收获颇丰。这些社会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走出校园,去更广阔的天地,获取到更多优秀的文化资源和更高维度的能量。归根结底,其实这些社会活动是为了帮助我们建设更美好的精神花园,也有利于传统文化更好地走进校园,走进我们的生活。就首都师范大学而言,本身就有非常优厚的文化资源。

文学院就有鹿鸣演颂社和鹤鸣吟诵社,两个社团都已发扬传统文化精神作为自己的宗旨,并在此方向指引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作为鹿鸣演颂社的社长,我十分荣幸接触到著名演颂家胡乐民老师,在他的指导下,我们演颂社蓬勃发展,先后出演了二十几场大大小小的活动。比如说4月23号的世界读书日,东城区第一图书馆邀请我社参加读书活动,我社社员集体表演了《光的赞歌》。对处于这个阶段的我们来说,学习传统文化,老师的带领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胡乐民老师正是这样一个具有强烈责任心的能给我们很多帮助和指引的老师。胡老师为人十分随和,每次他出差回来都会和我们同学交流心得。最近他去成都参加中国影视高考培训联盟会议,他将所思所得分享在我们的微信群里,足足有一个小册子那么长,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在鹿鸣演颂社里,同学们不仅能原创古诗,还能将之生动地演绎出来。

此外,我本人还在鹤鸣吟诵社担任骨干,参演过一些吟诵节目,比如说《木兰辞》、《木瓜》等等。主要是我个人比较感兴趣,吟诵是古代读书人学习与交往的基本方式,优美而高雅。古人三五知己,怡然唱和,旗亭画壁,流觞曲水。

以这样一种真诚而高雅姿态生活怎么能不让人向往和倾羡?恰好学校也提供了非常优厚的吟诵资源,比如说像杨懿兰老师的讲座、徐建顺老师的吟诵课等这个暑假我们还将迎来第三届“中华吟诵周”,到时候名师济济一堂,场面会更加盛大。在这些活动中,我不仅能学会各种各样的朗诵、吟诵的技能,还亲身体验到一种更加自然而惬意的生活态度。所以,我认为,传统文化离我们大学生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反而可以说是触手可及的,我们要做的,可能就是用自己更多的身体力行去表现,去感染。但并非刻意地表现,唯有我们自己本人真正了解和受益于传统文化,我们才能将之发扬光大。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__在北大师生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到“传统文化”四个字多达五次,所引用的传统文化文本更是超过二十余条。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堪称世界上最难的三个哲学问题几乎都可以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找到答案。

我们本自具足如此优厚之文化资源,怎能坐而废弃?因此最后,我想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斗胆以鄙人之见阐述我对“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的四点建议:

第一,沉下来。我认为大学生首先要具有敏锐的眼光和前远的意识,这就要靠积累和沉淀,一边从阅读中积累,一边从活动经验中沉淀。从下往上打基础。也就是__所说的“勤学”和“明辨”。

第二,走进去。身处校园之中的我们,不能两耳只闻窗外,一心只读圣贤,必须先有勇气走进社会去实践。扩大自己的经验范围。在这个环节,是否能做到“修德”和“笃实”往往决定了一个人价值的高低。

第7篇:传统文化进校园总结范文

一、教育环境 

(一)社会环境 

“叮叮腔”所在的江苏徐州市,是国家级历史名城,素有五省通衢的江苏徐州是彭祖文化、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南北文化的交融、集萃之地。徐州市共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1项,其中入选国家级名录9项。众多“非遗”项目的开发均来自当地本土资源。政府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扶持,是影响”非遗”校园传承的主要外部力量之一。政府部门及各级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对“非遗”校园传承起着无形的推动作用,在政策上、资金上、社会宣传上可以为校园传承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有利因素,为“非遗”校园传承创造事半功倍的积极因素,这些有利因素表面上作用于学校,却在无形中推动了“非遗”校园传承向更深层次发展,促进“非遗”校园传承具有更强的主动发展机制。 

(二)学校环境 

徐州工程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学校注重结合区域文化特征,努力发挥文化传承功能。学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传承作为高校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突破口,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科研工作。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是我校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一大特色。学院将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教学资源,开展特色课程群建设,实现错位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探索出一条地方高校立足区域文化,加强校地互动,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原创性和推广价值的可行路径。为了打造高水平研究基地与交流平台,徐州工程学院整合人文学科的力量,2009年,建立了“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并在2009年和2011年徐州工程学院与徐州市文化局共同承办“中国·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等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120余人出席会议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获批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相关建设成果获得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奖。学院非常注重校地互动、资源共享、特色互补,积极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新机制的建立,可以使我们共同谱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交响曲,通过三支队伍共商“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得以彰显与传递。在这样的环境下,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徐州工程学院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教师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 

教师作为“非遗”校园传承的主体,应该说是“非遗”校园传承的开发者、实施者、贡献者。“非遗”专业是新兴的专业,“非遗”课程也是新兴的课程,虽然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与研究机构开设与“非遗”相关的专业,但是在高校从事“非遗”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很少是“非遗”专业出身。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从事相关研究的教师主要为文学、艺术学、体育学等专业。教师在“非遗”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保证有一个正确的“非遗”课程意识、专业的素养等等,这些都将对“非遗”在校园传承的教学实施产生直接影响。对于课程改革有过这样一句话:“课程改革的失败不一定在于教师,而成功一定在于教师。”可见,“非遗”校园传承的成败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根据笔者这几年在工作中的体会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授课方式 

“叮叮腔”的教学采用了1+1模式授课,也就是说一位老师和一位艺人共同完成一节课。“叮叮腔”的民间艺人大都是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农民,语言表达也是地道的铜山利国地方方言。比如目前健在的吴承瑛和孙为荣老人,一位没有读过书,一位是小学毕业,所以在“叮叮腔”理论方面的讲解(比如解说剧本、表演艺术、音乐唱腔方面的理论知识),就需要专业的老师来完成这部分工作。因为戏曲类“非遗”项目地域性和专业性较强,这部分工作由民间艺人担任(唱腔和身段的表演)。教师可辅助老艺人做一些读谱,以及唱词的解释等工作。也就是说教授“叮叮腔”的教师是由两类人构成,一是本校教师;二是“叮叮腔”民间艺人。以校内教师与校外艺人1+1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开设“非遗”选修课程 

2012年笔者在所在学校面向部分专业的同学开设了《徐州“叮叮腔”的传承与保护》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是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指导选修课,也是伴随学校“非遗”保护研究特色化、“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课程建设”群集化而生发的行动研究性课程。即以音乐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为基础,建构以“叮叮腔”为核心的保护知识体系,结合田野调查、排演剧目实践,并呈现开放性、综合性的地方特色活动课程。 

本课程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地方民间戏曲“叮叮腔”的诠释(“非遗”视野),一方面弥补了传统文化中“小传统”教育的不足。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传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认识到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并采取积极行动参与保护(排演剧目、对保护的调研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校园中形成一种宣讲“保护文化遗产”的氛围,激发更多的学生关爱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凝聚力。尤其通过本课程排演剧目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兴趣,在丰富校园的艺术文化生活的同时,用实际行动来传承文化遗产。 

(三)教师在科研上对“非遗”项目的研究 

课题研究是“非遗”校园传承得以持续有效实施的保障。在上文提到,“非遗”专业是个新兴的专业,大量从事“非遗”教学研究的教师不具备“非遗”研究的知识背景,必须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他人所取得的成绩来保证自己有一个正确的“非遗”课程意识、专业的素养。“非遗”科研是“非遗”保护的高级阶段,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然后总结归纳成可供同行们参考的宝贵经验,并把这种经验进一步实施到自己的“非遗”保护实践中去。更促进了“非遗”保护在校园里健康有序的发展。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重视“非遗”科研无非是有着积极的意义,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自2009年,建立了“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这为学校教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非遗”研究平台,学校鼓励教师们对地方“非遗”项目进行研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短短的几年间,学校教师已发表“非遗”类相关论文105篇,省部级课题 8 项,市厅级课题103 项,这对徐州甚至周边地区的“非遗”项目的保护做了巨大的贡献。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可以通过直接参与“非遗”项目的申报和研究工作,使自己更进一步的从社会、历史、传统、风俗等方面更全面的了解“非遗”文化,并且能让“非遗”传承植根于年轻人的意识中,达到校园“非遗”传承的根本目标。以“叮叮腔”为例,2012年,10级音乐系张夏梦同学申请的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下视角下的徐州“叮叮腔”音乐采录、整理与研究》被评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成功结项。张夏梦同学在了解和研究“叮叮腔”之后,把自己的毕业论文目标定为自己家乡的小戏——“淮海戏”,并最终高水准的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12级音乐系学生孙亚、张雅文所申报项目《徐州“叮叮腔”老艺人口述史调查整理》被评为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学生们在申请和研究“非遗”项目的过程中,能够基本掌握科研的基本操作方法,为自己毕业论文的撰写以及进一步的学习、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生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 

学生与教师一样,也是影响“非遗”校园传承的关键因素,是“非遗”校园传承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习能力及其学习方式都会影响到“非遗”在校园的传承。学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参与“叮叮腔”的保护传承工作。 

(一)田野调查。2012年7月,学生们就奔赴“叮叮腔”的流泛地开始了第一次的田野调查。这次田野调查也是在1960年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师生对“叮叮腔”进行全面普查之后的又一次的田野调查,经过漫长的半个世纪的空白期,把接力棒送到了这些学生手里。同学们得知后充满了对“非遗”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现有的关于“叮叮腔”发展的文字、图片、音像进行大量的搜集与整理,调查其流布范围、密度及其文化生态等情况,掌握客观详实的第一手资料。2015年7月,再一次对“叮叮腔”艺人的口述史做了详细录音整理。然后将各相关类别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整理。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 

(二)学唱排演“叮叮腔”。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叮叮腔”,更深层次的领悟“叮叮腔”的魅力,在学生通过“叮叮腔”选修课程的学习,基本上掌握了该小戏的唱腔以后,我们又聘请了“叮叮腔”的专业演员帮助同学们排演“叮叮腔”剧目。主要是通过唱、念、做、舞、音乐、服装、扮相等几个方面入手,为其“活态化”的传承做出实际行动。2013年12月16日,音乐系孙亚、梁欢欢、马芯如、张雅文同学排演的“叮叮腔”剧目《梁祝》参加了江苏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传承“非遗”项目汇报演出,她们俊俏的扮相、专业的演唱受到专家学者们的一致赞扬。 

(三)论文写作 

从学生层面上看,如何使他们更深入地学习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知识、技能和审美特征,提高他们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论文写作无疑可以帮助他们更加深刻的思考这些问题。我校10级音乐班徐达2013年暑假到“叮叮腔”的原发地徐州市利国镇进行了7天的田野调查并跟老艺人面对面学唱了“叮叮腔”。回校后,徐达同学根据自己的田野调查和学唱体验发表题为《探究“叮叮腔”传承与保护中遇到的问题》,文中除了提到政府对“叮叮腔”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外,还提出了几个比较具体的问题,比如:后人演唱与记词记谱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老艺人的待遇问题等等。10级音乐学专业杨海鸥同学也把自己的毕业论文选定为“叮叮腔”的保护和传承方向,最终高水准的完成了自己的学士论文《浅谈“叮叮腔”的保护与传承》。 

四、教材和教法 

教材的继承是优化和完善校园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丰富传承的校本教材,不仅是现阶段高校校园文化遗产的成果,还是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的重要载体。“非遗”校园传承在帮助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在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所以,传承教材的编写必须紧紧围绕传承本土优秀文化艺术、弘扬民族精神这一原则,要力求体现继承与创新这一主题思想,坚持以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为出发点,注重系统性和实践性的教材,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目前使用教材为吴跃华、李爱珍编写出版的书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和笔者撰写的“叮叮腔”的研究报告为使用教材。教材涵盖了一下几个内容: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概述——知晓什么是保护;2.“叮叮腔”的艺术特征——了解“保护对象”;3.“叮叮腔”的田野调查——掌握“保护存见状况”;4.“叮叮腔”保护实践——采取“保护行动”。 

在实际教学方法上,以问题为中心,以研究性解决保护问题为学习取向,以合作教学(师生共同合作)为基本理路,以讲说为辅,排演、调研保护实践为主的课程理念。力争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各方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取得学生发展与遗产保护协调发展一整套的建设目标。 

五、结语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教学,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观其前景,高校应当积极肩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培养。打破单一文本式、学院式的学术及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和学生多角度、广泛性的参与,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实现对“非遗”项目科学而有效的“保护”。 

基金项目: 

本文为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徐州“非遗”项目“叮叮腔”的教与学模式探究》,项目编号:YGJ1343;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非物质文化视野下的徐州“叮叮腔”研究》,项目编号:2013SJD760053。 

参考文献: 

[1]吴跃华,李爱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2]刘娟,钱逍.试论地方高校在“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以徐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 

[3]赵欣,刘佳新.高校音乐专业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中的人才培养模式[J].教学研究,2011,(02). 

[4]张坤.在高等音乐教育中建立“非遗”特色教学”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05). 

第8篇:传统文化进校园总结范文

一、确立适合本校实际的办学目标。形成全新的办学理念

目标的定位直接关系到学校发展的成败。我校以“追求卓越,勇创一流”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办学宗旨,以德治校,以科研兴教为先导,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保证,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努力实现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

我校的校训是“诚实、品位、仁爱”。我们正努力形成“文明守纪、竞争合作、乐学向上”的校风,“勤耕耘、乐奉献、甘为人梯、讲团结、比实绩、誓创一流”的教风,“勤学、善思、明辨、笃行”的学风。以此作为学校办学的目标定位和价值追求,作为引领我校朝着特色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行动指南。

二、和谐加人文的管理,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学习氛围

(一)追求和谐发展的管理制度

成就一支团结协作的班子集体。校级领导班子成员本着支持、协调、信任、民主相结合原则,形成互相合作,团结奋进的班子作风。完善班子的议事决策程序,学校的重大问题坚持民主讨论,集体决事,既不主观臆断,又不议而不决。在工作中,每个环节干部都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和权限,各尽所能,从而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件件抓落实的管理模式。班子成员每月进行一次总结、反思和交流,确保各项工作的出色完成。

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理念,把学校、教师、学生的和谐发展作为学校的管理目标,制定各项管理计划,落实每项管理行动。常规管理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周例会部署,月常规检查,总结交流真正落到实处。既保证日常管理的扎实有效,又为学期目标考核提供了基础依据。

(二)追求人文关怀与情感管理

任何组织都不能忽略对人的管理,校长更应注重对教师的关怀,通过情感管理,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挖掘教师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学校尽最大的努力,用更多的方式让教职员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为此,我们推出了几个有亮点的举措:

一是每一位教师的生日,都会收到学校精心准备的小小礼物——生日蛋糕及精美小纪念品和贺卡。班子成员集体走进办公室向寿星祝贺。礼物虽小,情字当头,甚至有人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二是开通校长与教师心灵对话箱。笔者采用心灵对话卡的形式,利用业余时间给每一位教师写信,既节省谈话时间,简洁明了,又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局面,受到教师们的欢迎。一封封热情诚恳的交流信,一句句发自内心真挚感人的话语,一条条用心揣摩的工作建议,拉近了校长与教师的距离。也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是注重对教师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工作压力。开设“心灵驿站”放松休息室,让教师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有一个舒适、休闲、学习、休息的场所。

四是休闲旅游充实而快乐。为鼓励先进、激励工作热情,让教师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更好地放松休息。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每年为部分教师提供去大连等城市旅游度假的机会。教师体会到了学校的人文关怀,感觉人格得到了尊重,成绩得到了肯定,价值得到了体现,工作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

(三)以教师为本,努力构建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我校教师存在学科比例不够协调、年龄偏高、体弱多病等现象。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效应,是我校不断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和师德修养教育,加强师资培训力度,使教师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辐射、导向作用,努力为他们的“冒尖”创造有利条件,使他们成为教学的排头兵,教改的领头雁。与此同时,大力开展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带动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工作上的骨干,,

二是根据岗位性质和人的思想觉悟、能力高低、性格特点等择优上岗,做到知人善用、扬长避短、人尽其才。不以同一目标培养教师,不以同一目标评价教师,使每位教师在不同的工作层面上都有尝试成功的机会,显露身手的空间,尝到成功的甜头。

三是通过活动开展各种教学竞赛,满足教师展示成果、获取尊重的需求;开展课题研究,开设校本课程,满足教师参与科研、教育创新的需求;举办教师基本功达标活动,满足教师展示才华、表现自我的需求;建立教师奖惩长效机制,让多劳者多得、优秀者多得,满足教师追求公平待遇的物质需求。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管理

以创建“和谐校园”为主题,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以“每面墙壁都说话,一草一木都育人”为理念,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隐性课堂作用。

精心美化校园。室外分区规划完成了校同小公园休闲区、体育乐园、快乐园、科技种植同建设:喷绘了大型楼体室外宣传板等,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开展“百棵大树进校园”活动,在绿化、净化、亮化上下功夫。种植多种树木,并为每类植物制作了标志牌。

室内环境布置主题化。走廊每层楼设计不同的文化主题,从国学经典到现代诗文:从古代青花瓷到现代唯美艺术;从民族服饰文化、重大节庆日、24节气文化,到科技环保、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师生科研课改成果展示等,每一面墙壁都有文化,每一个角落都育人,同时温馨的提示语让人感受到浓郁的人文气息。

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学国学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是我们的重头戏。《弟子规》诵读和宣传活动掀起了弘扬民族精神活动的热潮。“知荣辱,懂感恩,争当文明礼仪小标兵”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又一举措,学校以礼仪教育为突破口,狠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掀起以“礼仪教育你我他。校园盛开文明花”为主题的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浪潮。

三、开展特色教学活动,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

一是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深入剖析现状,寻求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制定改进措施。

二是《正确的坐姿和书写姿势研究》写字教改成果显著。学校自己编撰完成了3—6年级的校本写字教材,发放到学生手中免费使用。为提高教育效果,我们对全校家长也进行了培训,学生正确的坐姿和书写习惯逐步养成。

三是开展教学公开日、家长视导日活动,“教师打磨基本功,教学比武展风采”基本功达标课向家长开放,家长随时可以到课堂听课、评课,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是开展“红歌唱响校园”主题活动和“唱响呼伦贝尔,红歌班班唱”比赛。

五是组建了特色活动队——威风锣鼓训练队;中国龙、中国梦——舞龙队。师生们生龙活虎的表演,让校园充满了朝气和生机。

四、寓特色于德育、求润物之无声

(一)加强德育实践活动

每周一个德育实践班,参与学校日常德育管理,从中得到情感体验。开展“走进社区、服务社区”社会实践教育,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开展社会调查、社会服务活动,去尝试解决自己发现的社会问题,树立学生社会主人翁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推进“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的长足发展;加大实践力度,把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纳入学生的情感体验中,做小、做细、做实。

(二)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

开展“多彩校园、让梦飞翔”艺术节;“我的中国梦——青春在行动”主题系列活动;《我和我的学生》《我和我的老师》师生征文竞赛;《我爱你,中国》手抄报作品征集活动等。

以少先队人队仪式、每周一升旗仪式为载体,以每周班队会为平台,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德育就在点滴中、在每一次实践体验里,德育要日常化、经常化,强化责任意识与荣誉感。

(三)家校携手共同践行爱与责任

以“爱的同心圆”为主题,开展家长进校园系列主题活动。开放图书室,双休日家长进校园亲子共读,书香飘万家;家长辅导员进校园参与学校管理:开展“家长导视日”。建立有序的新型家长学校目标体系,成立家长教学班、办特色家长学校。家长可以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活动中来,一起听课、评课,既能促进亲子关系、培养教育意识,又会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深受家长的欢迎。

第9篇:传统文化进校园总结范文

[关键词]文化典籍阅读;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会直接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及其在世界文化丛林中的地位。文化典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阅读是提高个体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素质教育推动下,高校大学生的阅读热情不断高涨,但是,大学生文化典籍阅读人数始终是非常少,大学生文化典籍阅读现状引人深思。

1 高校大学生文化典籍阅读现状

1.1 阅读兴趣低

在中国文化史上,文化典籍的地位非常高,古语有云:“读书当读典”,从中可见人们对文化典籍的认同度。21世纪的青少年虽然通过语文教育也能认识到文化典籍的作用和价值。但是,在教育功利思想影响下,读典无用论一度甚嚣尘上,这也使得部分高校大学生对文化典籍阅读出现了认知错误,认为文化典籍阅读是一项看起来比较迂腐、做作的行为,许多人在典籍阅读时还会本着功利思想去选择阅读对象。如许多大学生都是在写论文时候、在考试前,才会找一些典籍来读。此外,在科技时代,手机和电脑高度普及,许多大学生的注意力始终聚焦在电脑、手机上,加上许多文化典籍如《老子》、《易经》等时代久远,读起来比较吃力,所以很少有大学生会去阅读文化典籍。

1.2 阅读效果差

目前,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汉语言文学课程,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还会要求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典籍阅读。但是,传统文化典籍阅读是一项开放性的阅读活动,由于在考试中,学生阅读情况不是考试内容,所以许多学生都是按照教师要求将一些文化典籍浮光掠影般的翻了一下,根本不会有计划有目的地去阅读文化典籍。一些汉语言文学、新闻专业的学生虽然有阅读传统文化典籍的意愿,并且在文化典籍阅读上做出了积极尝试,但是由于缺少阅读经验,缺少工具书,处理不好博览和精读的关系,所以文化典籍阅读效果并不好。如在读《史记》时,可能要用到《新华字典》或《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但是,许多学生由于抱有马虎、应付的态度,在典籍阅读时根本不会准备一些参考书和工具书,也不会就一些不懂的问题去请教他人,这也导致其传统文化典籍阅读效果非常差。

2 大学生文化典籍阅读建议

2.1 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

十后,多次在讲话中强调了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为高校大学生文化典籍阅读指明了方向。中华文化典籍包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具有积极的道德教化作用和人文价值,利用文化典籍来改造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是时展的要求。鉴于此,高校要根据学校校情、学情,立足于调查研究,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然后,以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为大学生文化典籍阅读阵地,完善大学生文化典籍阅读管理和考核措施,要求各院系、班级定期开展一些以文化典籍阅读为主题的交流活动,要求大学生在期末时进行阅读总结、提交阅读报告,以提高大学生对文化典籍阅读的重视程度,促使大学生参与到文化典籍阅读中去。

2.2 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

大学生文化典籍阅读兴趣、传统文化意识培养和阅读能力养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问题。要想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性,高校必须坚持综合创新的教育方针,将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然后坚持古为今用、批判继承的方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力弘扬传统美德,用新理念去解读传统文化的内涵,深入开展传统文化观教育,利用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念,使大学生认识到继承传统文化、阅读传统文化典籍的意义。如在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教师可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为话题,讲述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教导大学生成为自省自律、积极向上的人,以端正学生对于文化典籍的认识。此外,高校还要抓住校园信息化建设机会,利用校内网、校报、宣传栏来进行文化典籍和传统文化宣传,并尊重学生意愿,开展一些形式新颖的传统文化推广活动,如汉服节、文化名家进校园活动等,以营造浓郁的文化典籍阅读氛围,提高大学生的典籍阅读热情。

2.3 精心计划,提高阅读效率

大学时期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好时期,也是培养个人习惯的重要时期。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拓宽自己的视野。阅读是大学生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因此,大学生要摈弃功利化阅读思想,培养传统文化典籍阅读习惯,并做好阅读计划和阅读安排,积极寻找正确的阅读方法,以提高个人的思想认识和文化素质。确切来说,大学生要正视文化典籍的价值和作用,加强传统文化学习,并在教师指导下,或借助网络,通过他人推荐,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然后,制定科学详细的阅读计划,理清阅读思路,分配好阅读时间,处理好精读与博览的关系,并在阅读中做好阅读笔记,定期进行阅读总结,同时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或结合自己的见解提出一些问题,力求通过阅读思考理解文化典籍的中心思想和时代价值,以提高阅读效率,进而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 卢玉亮.增进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途径探究[J].改革与开放,2016(03).

[2] 谌东飚.高校理工科学生传统文化典籍阅读缺位的思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