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茶叶的专业知识范文

茶叶的专业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茶叶的专业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茶叶的专业知识

第1篇:茶叶的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 幼儿教师 专业发展 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6.088

Investigation of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Career Planning

WANG Le, LI Ling

(Nanchang Teachers College, Nanchang, Jiangxi 330103)

Abstract In this study, use "survival of the state preschool teacher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Jiangxi Province 520 kindergarten teachers. The results show: preschool teachers education level is generally not high, initial and secondary level education to the majority of high school, academic education to college-level post in the majority. Widely recognized national training preschool teachers to help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ut not enough to recognize the role of kindergarten. From career planning point of view, most of the children in the kindergarten teachers will continue to adhere to work on career prospects are optimistic, and had further education needs.

Key words childhoo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areer planning

0 引言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从新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①幼儿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员,也有一套在幼儿教育、保育方面的系统知识与能力,同样需要获得专业的成长。然而,幼儿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属于较为薄弱的一块,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为此,本研究将通过调查幼儿教师的学历提升、专业发展及职业规划情况,来找到目前幼儿教师在专业发展与职业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试图给出对策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对象:本研究借助国培计划的开展,调查了江西省南昌、抚州、赣州、景德镇、九江、吉安、高安等地区183所幼儿园的参训教师520人,其中女性513人,男性7人;公办园203人,民办园317人;城市教师313人,农村教师207人。

(2)工具与方法:本研究在参考李金英《幼儿教师生存状态调查问卷》②的基础上自编了问卷,分别从经济、工作、社会支持、专业发展等方面展开调查。问卷数据使用SPSS19.0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幼儿教师的学历情况

从学历情况来看,幼儿教师参加工作时的学历水平普遍偏低,有57.89%的教师初始学历仅为高中或中专层次。但在参加工作后,有相当比例的教师再次进修并提升了学历,高中、中专层次学历者减少了22.89%,本科及以上层次学历者增加了9.23%。教师学历由参加工作时的高中、中专学历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大专学历为主。

通过交叉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不同学历起点的幼儿教师学历提升的具体情况。其中,参加工作后从未提升过学历的教师为372名,占被调查教师的71.54%。高中、中专起点的教师学历提升比率最大,达该学历层次者的39.53%;大专起点次之,达该学历层次者的17.90%。幼儿教师在学历提升方面呈现示出学历越低者,提升学历的行为越积极的态势。

2.2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

在“所在幼儿园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的帮助”的调查中,有42.11%的幼儿教师肯定了幼儿园具有很大或较大作用,但仍有45.19%的幼儿教师认为所在幼儿园的作用一般,即教师感受不到幼儿园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明显的帮助。

在“从哪些渠道获得专业发展”的调查中,参加培训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最常用的途径,其次分别为与同事交流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反思。“参加培训”之所以成为80%的被调查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说明自国培计划实施以来,幼儿教师切实地从中获益,得到了不少的专业发展的机会。因此,国培计划的开展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我们也遗憾地看到,幼儿园自身开展的教研活动影响力不足。只有45.19%的幼儿教师(235人)认为教研活动能提供专业发展的帮助,还有不少幼儿教师表示幼儿园很少组织真正有效的教研活动。

2.3 幼儿教师的职业规划

总的看来,有48.65%的幼儿教师打算继续在幼儿园工作,还有16.15%的幼儿教师想要自己创办幼儿园。因此,打算继续从事幼儿园相关工作的教师达64.8%。但仍有26.15%的幼儿教师尚未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在学历的提升方面,有75.96%的教师准备或已经开始读书深造,有学历提升意愿的教师占据多数。其中,打算自己创办幼儿园的教师深造意愿最高,达该选项人数的89.29%。可见,职业规划为园长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意愿最强烈。

在对于幼儿教师职业前景的调查中,有66.15%的教师持乐观态度,18.27%的教师持模糊态度。总体上,幼儿教师对于职业前景的态度是积极的。

3 讨论与建议

总体看来,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遍不高,即使在参加工作进修后,仍以大专学历的教师居多。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幼儿园的帮扶力度不及国家层面的。从职业规划来看,大多数幼儿教师仍将坚持在幼儿园工作,对职业前景持乐观态度,并有了进一步深造的需求。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3.1 给教师的建议

本次调查中,虽然75.96%的教师表示自己准备或已经开始读书深造,但在调查当中,参加工作后从未提升过学历的教师高达71.54%。这说明,幼儿教师虽然有深造意愿,但付诸行动者较少。因此,如何把教师的主观意愿转化为客观行动,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在进一步的访谈中,我们也听到不少教师对于学历的消极看法。

教师A:虽然我自己只有大专学历,但在我们幼儿园里,我的学历已经是最高的了。我们那里属于农村,大家学历普遍不高,还有一些初中生在我们幼儿园工作。所以我觉得学历提升不是很紧要的事情,我还不太感到这个方面的压力。

尽管这些年在国家的重视与扶持下,学前教育得到了迅猛地发展,但实际上,学前教育仍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不同地域、不同体制的幼儿园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不少农村幼儿园、民办小规模幼儿园的师资水平不高。处于这类幼儿园的教师由于参加工作时门槛低、要求低,因此,他们往往认为幼儿教师没有什么专业性可讲,也没有学历的太多要求。为此,我们必须要提高幼儿教师对于本职业的科学认知,承认幼儿教师是一门有知识、能力要求的专业性职业,要从事好幼儿教师的工作,必须要有专业发展的意识,注重个人内涵的提升,为幼儿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保育服务。

3.2 给园所的建议

本次调查中, 57.89%的教师(301人)认为所在幼儿园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帮助作用一般或较小,只有45.19%的幼儿教师(235人)认为教研活动能提供专业发展的帮助。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幼儿园在教师专业发展上的帮扶力度显然是不够的。纠其原因,还是不少幼儿园的师资队伍不合格,上至园长,下至教师,都没有很好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不懂得如何有效的组织开展园本教研活动所致。

教师B:来到南昌参加国培,听了这么多专家的讲座,也看了一些省级示范园,我这才发现自己根本就不懂学前教育。我在这里听到的东西是我以前在工作中几乎没有接触的。这次学习给我的触动很大,跟一些公办园的老师沟通都有点儿脸红,总之这次算是长见识了。

园长做为幼儿园的领头羊,如果自身的专业能力不够,专业发展意识也不强,那么可想而知,这个幼儿园是很难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氛围的。因此,园长必须不断提升自我,积极向外取经。要到一些办学较好的幼儿园里去学习经验,将学到的好的做法带回本园,给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园长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本园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要关注学前教育的发展动态,积极吸纳最新的教育理念,带领全园教师开展有效的园本教研活动。

3.3 给相关部门的建议

鉴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意愿足,但实际行动力不足的现状,相关部门应该在政策导向上对幼儿教师有所引导。国家虽然一直有幼儿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也规定了幼儿教师必须持证上岗,但在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到,仍然有许多幼儿教师未持证便上岗。

教师C:我已经在幼儿园工作三年了,但还没有考教师资格证。幼儿园也没有催促我非要去考,反正周围很多老师都没有考,包括一些来了好多年的老师。所以我自己也就懒得考,但我也知道,如果考个证肯定会好些。

相关部门应该落实持证上岗制度的实施情况,推动幼儿教师将专业发展的意愿转化为切实的行动。在落实的过程中,也能促进相关教师对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保育等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此外,我们也看到国培计划开展以来,幼儿教师对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因此,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幼儿教师参加高水平、有质量的职后培训,这将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应该将幼儿教师的培训计划做成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方案,确保幼儿教师在入职后,仍然有机会继续学习,获得专业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2013)规划项目《江西省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态与改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3JY34),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2015)规划项目《转型社会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特点研究――公办幼儿教师与民办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比较的视角》(项目编号:15YB162),2013年度南昌市社科规划课题(项目编号:Jy2013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第2篇:茶叶的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护理专业;职业前景;调查

随着人们对健康标准、卫生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护理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高职护理;专科护理;一本、二本、三本护理;硕士护理等多层次学历相继出现,致使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表面看护理人才出现供过于求,但据资料显示,医疗卫生改革尤其乡村基层医疗体系仍亟需大量护理人才,这一市场并没有达到饱和。一方面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招聘困难。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现就独立学院护理专业毕业生的择业意向展开调查,了解现阶段独立学院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提高独立学院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促进护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更好地实现各自目标。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用抽样方法选取浙大城市学院、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浙医高专应届毕业生,共发放调查问卷155份,收回有效问卷150份,其中女147人,男3人;最大年龄者24岁,最小年龄者21岁,平均年龄为23岁;地域分布均为浙江省。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就业形势的评估、就业途径选择、就业意向单位及薪酬、就业时的自我心理状态、就业影响因素5个方面进行调查,共计25项,全部为选择题。共发出问卷155份,收回150份,有效回收率为96.8%。

2.结果

2.1 独立学院护理专业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评估

(1)对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看法(见表1)

(2)对于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情况(见表2)

2.2 对就业途径的选择

对就业途径的选择(多选题)见表4。

2.3 就业意向单位和薪酬

(1)目前形势下希望就业的单位(多选题)(见表5)

(2)希望得到的薪酬(见表6)

2.4 就业时的自我心理状态

(1)一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单位,会不会降低自己的期望值?(见表7)

(2)自己对现在的就业形势的了解程度(见表8)

2.5 就业的影响因素

(1)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见表9)

(2)求职时遇到的最大困难(见表10)

(3)应加强的职业指导(见表11)

3.分析及讨论

3.1 目前的就业形势加大心理压力

从表1看69.8%毕业生认为形势严峻,比较困难。而表2显示74.8%毕业生认为护理人才紧缺。可见毕业生对就业的供需认知存在矛盾。一方面,从护理专业的总需求来看,护理专业2004年被六部委确定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专业之一,预测到2015年我国护理人才将需232万人。另一方面,护理专业的扩招使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多,超过了目前的需求量,造成了护理人才供需失衡,导致县级以上公立医院招聘时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而基层乡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保健岗位却招不到护理人才。表3显示这种就业现状造成多数毕业生对就业前景感到一般;感到乐观的人仅占19.7%,加重了毕业生的心理负担。

究其原因,一是扩招造成毕业生数量增多,竞争日趋激烈。二是毕业生对工作单位的地点、规模较关注,不愿意下基层,目光只盯在省市级大医院或城市。三是各级医疗机构对护理人才需求小,不平衡,目前我国省、地市级、县级大医院护士已日趋饱和,紧缺的是乡镇卫生院及家庭、老年护理等方向所需要的护理人才。四是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不足,致使医院在用人方面出现护士配备严重不足。五是需求方面目的人才“高消费”观,许多医药卫生单位用人上相互攀比,形成重学历轻技能的不合理用人观,导致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上处于弱势。六是学校培养目标滞后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造成“产品”与“市场”脱节。

3.2 就业途径趋向自主自立

表4显示,自己应聘者占36.2%,亲朋介绍者占35.2%,反映出毕业生的自主自立能力较强,对就业的公平、公正性有一定的认同,但对社会关系在就业中的作用认同度还是比较高的,这也是符合社会现状的。

3.3 就业意向单位定位不准,薪酬期望相对理性

从表5看选择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者仅占17.5%、6.7%,显示出大部分毕业生就业时以医院地点、规模为主导因素,不愿意去农村基层工作,与实际的市场需求相违背,造成就业困难。

表6显示选择最多的月薪是1000-1499元占39.7%,1500-1999元者占25.7%,2000元者以上者占24.2%,说明毕业生对薪酬的期待还是比较理性,只有小部分毕业生期望值过高。

3.4 就业时的自我心理状态比较务实

表7显示56.6%的人选择在长时间找不到满意工作后会降低标准,29.4%的人选择不会,这反映出多数毕业生找工作较务实。

表8在就业形势的了解程度上,83.8%的人选择了解一些,5.5%的人选择非常了解,其他选择不了解。说明在毕业生了解就业形势方面学校还做得不够。

3.5 外界影响因素较为复杂

表9显示,在“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这一问题上,选择工作较稳定的毕业生最多,占49.6%,其次21.9%的人选择了父母的选择,而选择喜欢护理工作的人仅占6.2%。可见绝大部分毕业生是受外在因素影响而选择护理专业的,真正喜欢护理工作的比较少,缺少学好护理专业的内驱力,这对就业的内在需求和将来工作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表10显示,在求职时遇到的最大困难,53.9%选择个人能力不足,31.2%认为是对单位的用人标准了解太少,7.2%认为学校指导不够。说明毕业生自信心缺乏同时学校指导也有所欠缺。

表11显示55.1%的人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就业信息、就业政策,24.2%的人渴望求职面试技巧、简历制作和写求职信培训,19.7%的人要求开设职业指导课,8.5%喜欢各类讲座。说明大多数毕业生是在就业需要时才想到急需信息和技巧,忽略了对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的平时积累,也暗指学校就业指导还不够到位。

4.建议及对策

4.1 调整学校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护理人才

学校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要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形式、实践技能、价值取向、道德素养等方面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衔接,多做调研,搞清楚用人单位最急需的是什么,按需培养出实用型护理人才。

4.2 科学统筹护理岗位编制,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当今护士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但因经费紧张,医疗机构对护理人员的配备都不足。许多医院除正式在编护士外,还有合同制护士、临时工护士,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都挫伤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长期下去势必对医疗卫生事业造成损害,不利于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

4.3 培养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择业观

高校在校学生,年龄一般处在19-23岁,是价值观、人生观、择业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校、社会、家庭应共同承担起教育任务,从各方面正面引导,提倡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自我价值,应摆正位置、脚踏实地,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

4.4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调查显示,许多毕业生对就业形势及用人单位录用标准缺乏了解。学校应针对毕业生的需求深入开展工作,及时就业信息,邀请护理部主任开展医院录用标准等就业知识讲座。就业指导还要动员班主任、任课教师、辅导员及各职能科室等全员参与,从而不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4.5 增强内驱力,提高综合素质

部分学生被动选择护理专业,缺少学习内驱力,应注重逐步培养对护理职业的兴趣,让学生用心去体会护理事业的真、善、美,并为护理事业付出自己的智慧和真情。

4.6 克服自卑心理,加强自信心的培养

护理学专业是个相对女性化专业,学生性格较内敛,独立学院的文凭在就业竞争中更易滋生自卑心理。因此,要重视对独立学院护生心理压力的正确疏导,多表扬鼓励,多给机会,帮助树立信心。

参考文献

[1]王成.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5:35-36.

[2]郭保明,高艳琴,等.我校大学生就业观及态度的调查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6(6):668.

[3]付伟,刘婷婕.应届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8,23(8):56.

第3篇:茶叶的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营养调查;立体调查;助产专业;孕期营养知识

助产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临床助产、护理、母婴保健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该专业的学生对营养学知识尤其是关于孕产妇营养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对社区相关人群起着引导作用。有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较多的营养问题,如食物消费结构不合理、偏食挑食、不定时定量就餐、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和良好的饮食习惯等[1-2]。为了能够对助产专业学生饮食营养状况有一个比较好的了解,我们对雅安某高职院校助产专业学生的进行营养学知识认知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雅安某高职院校助产专业连续三年的应届学生,大学一年级172名,大学二年级100名,大学三年级95名,共计367名作为调查对象。学生年龄17-21岁,由于专业性质,所调查学生均为女性。采用自主设计的营养知识调查表进行调查。

1.2 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将助产专业学生作为总体样本,按年级进行分层。由学生自愿、自主、匿名填写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一共分为三部分:食品营养和卫生知识(30%),饮食态度(30%),饮食行为(30%),孕产妇营养知识(10%)。采用食物频率法对学生的饮食习惯进行日常食物频率调查。

1.3 偏倚控制

针对调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倚 采取了多种偏倚控制方法[3]。在正式调查之前进行了预调查,并经过反复修改得到正式调查表。调查时间采用的是每个年级秋季学期的第一次课前进行,调查员是由教授该班级课程的教师承担,使得问卷回收率和应答率高。原始问卷经过审查核对,剔除无效问卷,有效答卷中部分题目未答全,在进行与该项目有关的统计分析时作缺失值。用 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算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的频数和百分数, 频率之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试卷的针对性

由于调查对象是助产专业,为了能够体现专业的针对性,在调查表的设计与普通的营养调查表有所不同,增加了孕期营养知识的内容,共占总分的10%。本次调查共发放试卷367份,回收365份,回收率为99.5 %。

2.2 不同年级学生营养知识总体得分情况

对于不同年级学生营养知识的得分情况,三年级学生得分明显高于一年级(p0.05)(表1)。对于常识性的营养知识,三个年级的得分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本次调查针对助产专业学生,采用立体调查方法,调查范围涉及大学一年级到大学三年级的学生,覆盖范围广,从纵面剖析专业教育对助产专业学生的行为影响。调查结果发现,大学一年级新生的营养相关知识相对匮乏,二、三年级学生的相关知识增长显著,这与专业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我院助产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设置了《营养与膳食》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获取营养知识的渠道,也充分显示了学校营养教育在提高营养知识方面发挥着积极的重大作用[4]。

在本次调查中,增加了孕期相关营养知识,大学一年级学生对于补充叶酸的知识知晓率仅为6.5%。二、三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三年级学生的知晓率均达到了80%以上,有95.3%的学生愿意将知晓的孕产知识告诉服务对象。对于即将毕业的医学生来讲,服务于患者的同时进行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传播,无疑是服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从一年级到三年级不同阶段的学生,都有较好的营养态度,尤其是三年级有94.6%的学生愿意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但是从饮食行为结果来看,有良好的态度并不代表能有良好的行为,三年级学生的饮食行为在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的选择上与一年级学生并无显著差异。这表明在诱惑力比较强的危害健康的饮食习惯方面,良好的态度并不能够发挥正面作用,说明了营养教育的长期性与重要性。另外,在传播意愿上,助产专业学生并不排斥将营养知识告诉家人与朋友,但对象如果是服务对象时,一年级学生的传播意愿显著低于三年级。这说明了在进行营养教育的同时,需要增加专业的服务意识。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学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我们国家,既有营养缺乏症,又有营养失调或过多症。很多患有营养性疾病的人,并不是由于贫困造成的营养不良,而是营养知识的匮乏造成的,还有一些人不愿意从行为上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5]。我国居民更偏向于听从医护工作者的建议,对于助产专业学生,掌握全面的营养知识,一方面有利于改善自身健康,另一方面对传播营养知识、提高社区人群营养知识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晏渠如,彭少君.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 (20) : 3880 - 3882.

[2] 于泓鹏,陈仲威,吴克刚等.在校大学生的膳食调查及营养状况分析[J].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24 (2) :173-176.

[3] 贾喜臣,郭瑞君,张素霞.河南某校大学生营养和疾病防治认知调查[J].中国卫生统计.2013,30(2):263-264.

第4篇:茶叶的专业知识范文

(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甘肃庄浪744699)

摘要:本文对平凉市中职学校农林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农林专业实践教学基础设施落后,实践教学专任教师少,教师技能素质欠缺,缺乏校企合作机制,教学效果较差,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对策,从而为平凉市中职学校农林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职学校;农林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效果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5.05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5—0113—02

本文为2014年平凉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中职专项)《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基于农业生产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2014]PLZY037)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4—12—10

作者简介:王国平(1978— ),男,甘肃庄浪人。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职学校实训教学。

中职学校农林专业实践教学是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就业以后能否胜任本职工作。为此,笔者所在课题组对平凉市中职学校农林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现就调查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探究原因,提出改进的建议,从而为平凉市农林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调查方法

实践教学现状调查对象为平凉市六所开设农林专业的中职学校,主要采用实地查看、座谈交流、查阅资料、调查问卷等方法进行调查。

二、实践教学的现状调查

(一)实践教学硬件设施和管理调查

经调查发现,平凉市内中职学校共开设有园林技术、现代农艺技术、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畜牧兽医、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等五个农林专业。调查发现,各学校农林专业实训室设备大多陈旧老化,实训室使用率不高,平均实训开出率仅为51.1%。各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缺乏与企业的合作,不能吸纳企业优秀的技术能手参与实践教学,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无法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学校和学生对实训课不太重视,各专业实训指导书配备不太全面,很多实训项目都无法开展,如表1所示。

(二)实践教学专职教师配备及素质调查

由表2可知,从教师学历结构上来看,中职学校实践教学专职教师都是本科以上学历,学历较高,但指导实践教学的专职教师人数偏少,实训指导教师技能素质欠缺,更缺乏“双师型”教师,不能完全胜任“生产性”或“仿真性”很强的实训指导工作。

(三)实践教学效果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实训教学效果满意度不高(见表3)。调查发现,实训设备陈旧落后、工位不足、组织管理松懈、实训环节落实不到位、实训基地数量不足、实践教学教师技能欠缺、课程安排不合理、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等方面的问题是造成实践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的根本原因。

三、加强实践教学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增加投入,重视农林专业实践教学

各级部门要深刻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依托国家扶持“三农”发展的有利政策,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林专业实践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实训室和顶岗实习基地,以保障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最大限度地保证实习实训的开出率和效果,使其良性循环发展。

(二)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和地区资源优势,完善校企共建机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开足、开实实践教学课程。积极推行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在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温室大棚等地,实现“课堂教学田园化”,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做到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三)外引内培,强化实训教师队伍建设

从企业聘请行业专家、技术能手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定期派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交流,使每位专业课教师都成为理论和实践融合、教学和生产结合的全把手。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国内外培训、进修研讨等途径,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专业教师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培养,增强其实践教学能力,提升专业教师整体素质,打造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专业骨干教师为核心、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四)落实和深化顶岗实习,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

学校的实践教学和企业岗位实践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技能锻炼,全面落实顶岗实习制度可以强化和提升学校实践教学的成果,让学生及早接受企业文化,转变观念,增强岗位意识和责任感,积累社会经验,使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和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

参考文献]

[1]吴礼奇.中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与对策[J].职业,2013(6).

[2]马国祥.中职学校实践教学的探讨[J].福建建材,2007(6).

[3]黄燕群.中职学校实训基地“综合经营性”运行模式初探[J].科教导刊,2012(16).

第5篇:茶叶的专业知识范文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到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为:GLJKT201002029)支持。

【摘要】为了研究山东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困境问题,设计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情况个人调查问卷”,利用EXCEL等工具进行数据统计,调查结果表明:青年教师是高职教育教学的主力军,但其专业发展环境不理想。本文主要从学校、社会、个人三方面探讨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问题;对策

教师专业发展是我国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发展所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当前,对该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面临着诸多问题,学术界对于教师的专业标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从教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现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对于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来说,就是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经过持续不断地学习研究,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最终由一个“新手”成长为一个行业内“专家”的过程。该过程的表征是青年教师成长为一位“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是职业教育的职业素养特征,是从事于职业教育的教师在职业素养方面区别于从事其他教育的教师的特点。然而,从当前有关文献看,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不足,多数是感性认识基础上的定性描述。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山东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情况的问卷调查,了解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基本情况、剖析影响其专业发展的实际因素,探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对策。

本文研究对象界定为山东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群体中的“40周岁以下教师”。此次调查面向山东省30所高职院校,每校随机调查50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共回收问卷1365份,回收率为91%,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8.9%。院校涵盖了工业、农业、经贸、信息、纺织、建筑、畜牧、卫生等共计十一大职教领域,其中有综合性院校,也有行业特色院校,有公办院校,也有民办院校,有国家级示范院校,也有省级骨干示范院校。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现状描述与分析

(一)学历程度和职称

调查显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比例高达51%,说明高职院校在提升青年教师学历(学位)层次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很低,仅占2%,需要引起应有的重视。初级职称及无职称人员比例较高,占40%,这与近年来各院校过于集中补充大量应届毕业生到校任教有关。调查中发现:有的院校为了解决师资缺口,一年内就接收近30位应届毕业生。副高职称比例偏低,只占7%。青年教师中92%目前的岗位是教师岗,这说明当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仍以教学工作为主,是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力军。

(二)年龄结构和任教年限

调查显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年龄以25~36岁为主,占79%,任教年限以1~8年为主,占77%,其中1~5年的占63%。如何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任教年限的青年教师特点及其专业发展所需,开展分级管理、动态培养,是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同时对青年教师的调查还反映出一个问题,青年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的主力,承担了大部分教学工作,一般都承担着每周16到28节的课程理论教学或者实训指导任务,课程科目有的多达3~4门,备课的工作量很大,负荷较重,工作压力比较大。54%的调查对象认为教学工作量较重,26%的调查对象认为教学工作量非常重。

(三)学术研究能力略显不足

调查中发现,近半数的青年教师感叹忙于完成教学任务,很难保证有充裕的时间从事学科、教学研究及专业实践。这种状态与山东省大部分高职院校的集中转型密切相关。山东省大部分高职院校是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合并升格而来,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很多专任教师已难以胜任大专的教学工作,为此,高职院校不得不在短时间内从各大本科院校引进或调入一批青年教师补充到教师队伍中。这一现象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办学层次提升中不可避免的,正因为不可避免,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必须提升青年教师的内涵建设,在时间上尽量保证青年专业教师有时间从事研究工作,参加实践锻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科研能力上,认同比例低于50%,占45.2%;但同时又有61.7%的青年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参与科研的能力与热情。这一矛盾现象反映出青年教师对教研、科研的认识比较肤浅,但迫于晋升职称、评优评先需要学术论文和教科研成果的压力,又渴望参与教研、科研工作,这也是高职院校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工作中需要积极引导的一个突破点。

(四)青年教师认为专业实践能力最重要

思想与专业素质作为高职院校教师的必备素质得到青年教师的广泛认同。52.4%的青年教师认为师德是最重要的两种素质之一,55.8%的教师认为专业理论知识是胜任高职教育教学工作应具备的素质。在能力方面,71.5%的青年教师认为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是第一位的。作为专业教师应具有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得到近60%青年教师的认同。这种认同也与高职院校对教师“双师型”的要求一致,高职院校原则上要求所有专业课教师都要“实践关”,其中赴企业锻炼是过“实践关”的主要措施。但调查中我们发现,从未参加过实践锻炼的教师占35.7%,实践3~6个月的教师占35.2%,这足以说明高职院校在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与职教需要和教师需求(60%)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五)青年教师喜欢团结型的发展环境

和谐的工作环境、融洽的人际关系、人性化的管理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重点。数据统计显示,56.9%的青年教师认为缺乏合作和交流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利条件;45.7%的教师认为进修、培训机会少;46.8%的教师认为领导不重视。51.8%的青年教师认为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比较大的是奖惩、激励机制不完善;而在回答“目前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方式对您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时,认为有负作用的高达38.9%。这反映出作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直接环境的教研室和教科研团队的融洽团结是影响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

(六)青年教师重视培养途径选择

调查发现,青年教师对参与教研与科研、提高学历学位、到国内外进修、到实训基地或企业锻炼、参加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等培养途径非常重视。而对参与教科研团队、按教学、科研、管理分类培养、通过业务竞赛促进、开展集体备课听课提高、参加各类学会(协会)、专家指导等培养途径并未为大部分受访青年教师所关注,应引起高职院校教师管理部门的思考。特别是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虽然省级教育部门在大力推行,每所院校也都在积极开展,却没有得到青年教师的认可,78.3%的受访青年教师认为入职后学校提供的培训效果较差,这一现象值得反思。此外,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要调动教师自身的能动性,努力进行全面的自我培养,但数据显示只有9.5%的受访青年教师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高达54.8%的青年教师”不了解”专业发展是什么,这迫切需要学校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帮助。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分别从学校方面、社会方面和自身方面来阐述。

(一)学校方面

1.缺乏足够的引导。青年教师作为高职教育教学的主力军,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方面需要学校的积极引导。其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多数一毕业就到学校任教,面临着由“毕业生”向“教师”的职业角色转换、职业规划定位尚不明晰等问题,数据显示只有15.4%的受访青年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评价是崇高伟大的。这种职业定位及自豪感需要学校的有效引导。其二,青年教师从教时间短,教龄不长,经验有限,教学方式与技能需要得到学校的帮助和引导。但数据显示45.8%的受访青年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的能力是教育与教学方法。其三,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教育,有鲜明的职业特色,青年教师在观念上必须实现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换、由理论型教学向行动导向型教学的转换。在回答“您认为教学工作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时,62.4%的受访青年教师认为“缺乏专业实践经验,教学效果不太理想”。这种观念的转换学校必须给予最“给力”的推动。然而,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许多高职院校还没有认识到青年教师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在青年教师管理与培养工作方面意识不强、工作有限、力度更不够。

2.完善的制度、健全的机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保障。当前高职院校在教师的聘用、晋级、解聘制度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聘用上存在不透明、不公开的个别不良风气;在教师的晋级制度上论资排辈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教师的解聘上同样是学校领导的主观意见占据主导,缺少科学的评价制度。同时,许多高职院校由中专、中职升格或成人高校改制而来,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青年教师培养规划与机制,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个人的成长与素质提升,采取的是自然适应、自然发展过程,使得青年教师自我成长与素质提升动力不足,甚至产生职业倦怠现象。高达44%的受访青年教师认为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方式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一般。

(二)社会方面

1.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认可度不高,职业声望待提高。高职教育虽然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但社会对高职院校及其教师的认可度并不高,这容易导致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缺乏职业自豪感、使命感,在教师专业发展上陷入目的困境和伦理困境,使教师职业自我意识和人生态度都充满着工具理性和利益至上的倾向,缺乏为学生服务,为教育事业奉献自我的热情与坚守。这种偏见对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职业声望有消极影响,造成青年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使得青年教师由“职业”向“事业”的职业定位转变漫长且充满变数。

2.教师评价制度相对滞后。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评价制度特别是在职称评定上与本科院校无异,评职称需要审查教学与科研,特别是科研水平的审查不太符合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应用技术服务与开发方面的特性,影响青年教师开展这方面工作的积极性。

(三)自身方面

1.角色转换和职业定位问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中的大部分是刚从高校一毕业就来到学校,学历层次较高,具有知识面广博、理论水平较高、观念较新、创新意识较强等优势,但由于走上工作岗位时间较短,对教育教学实践缺乏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经验,教学技能相对缺乏,急待提高教育教学方法。如何短时间内实现从“毕业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找到作为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定位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

2.知识结构的重建和完善问题。叶澜教授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科学人文基础知识;第二个层面是学科知识;第三个层面是教育学知识。对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来说,如果说第一个层面的知识掌握尚可的话,那么学科知识的非专业性以及教育学的科学性差则是其专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首先,学科知识的非专业性限制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在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都具备了研究生乃至博士生学历,他们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可以说相当精深复杂,但问题是很多青年教师的 “所学”和“所用”严重脱节,比如学中文的改教英语了、改教管理了等等。32.8%的青年教师认为在知识结构上所学专业与所教课程不一致。

其次,教育学的科学性差阻碍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他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而且更要懂得“如何教”。正是在“如何教”这个问题上,青年教师理论不够、经验不足,面临极大的挑战。而且高职学生又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这也使得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陷入困境,难以突破。统计数据显示,高达37.4%的受访青年教师感到自己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缺乏,这足以证明教育学知识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最后,对职业教育的特点不了解制约着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多为普通高校毕业的学生,本科、研究生阶段接受的都是普通教育,一些青年教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认识不清,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理解,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了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青年教师致力的方向可能不是学生的技术、技能,而是学生的学历、学位,不自觉地以自身学习经历为参照,重学科体系、轻动手实践,追求“精、专、深”。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青年教师全面、正确地认识职业教育的特点

三、促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自身方面需要找准定位、快速转换

青年教师必须实现自我职业角色的定位与快速转换,并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满足职业教育的特别需求。对此,青年教师急需解决两个迫切问题:一是教学方面如何从理论型教学向行动导向型教学转换的问题,做到强调教学以实验室与实训基地为中心,注重在实践教学中渗透理论;深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尝试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模式;以技术、技能操作作为考试标准,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其具备“零距离”上岗素质;二是科研方面,如何从纯学术研究向应用技术服务与开发方面转换的问题。青年教师可以带着研究问题、主动申请到生产一线锻炼一到两年,边实践边研究,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

(二)学校方面需要健全机制、完善制度

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建立健全青年教师的培训与激励机制,并制定可操作的具体措施。首先,要健全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和考核。我国的《教师法》已明确规定新教师上岗必须进行岗前培训,但此规定实施不力,很多学校和教师成效不明显。建议学校将政府层面的理论培训和校内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比如制定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奖励办法,激发青年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积极推进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第三,出台鼓励青年教师参与科研的具体办法,比如科研项目设青年项目,出版项目设博士文库,给予专项资金支持。第四,推行青年教师担当辅导员制度,并进行科学的指导。青年教师与学生年龄差距小,好沟通、容易对学生产生影响。学校应因势利导,制定科学合理的办法鼓励青年教师担当一定时段的辅导员,加深对教育对象的了解,更好地服务教学。这些都需要学校领导、人事部门、教师管理和培训部门引起重视,制定系统科学的教师管理制度,健全相应的评价机制,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素质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支持。

(三)社会方面需要加大投入、制定政策

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社会声望不高与我国职业教育的大环境密切相关。最突出、最现实的两个问题是薪酬、住房问题和职称晋升问题。其中薪酬、住房问题是青年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出台向青年教师倾斜的工资分配指导意见,并设立住房专项资金,用于帮扶青年教师解决住房问题。比如政府开发的青年教师公寓或者商品房购买的补贴等形式。至于职称晋升问题,则需要逐步制定针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评价制度。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的教学主力,但学校和青年教师自身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都不够,学校和社会在解决这个问题上的作用都比较微弱。这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有一定关系。面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在保证青年教师完成教学、实训、科研任务的同时,不断激发青年教师内在潜力,使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这不仅关系到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利益,同样也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这是一个需要青年教师、学校、社会共同思考的话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王继平.双师型与职业教师专业化[J] ,职业技术教育,2008(27).

第6篇:茶叶的专业知识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市场 人才需求 调查 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097-01

在当前计算机基本技能普及、计算机领域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有必要对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在校生、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详实的市场调查,以调整专业教学计划。本调查旨在反馈市场信息,明确培养目标,从而提出今后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策略。

一、调查目的

据了解,当前,“计算机专业人才”是紧缺型人才之一,但社会上有相当一大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专业特色不明显;二是课程设置改革力度不够。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进行市场调查,掌握市场需求信息,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使该专业培养目标更加贴近实际社会需求,更好地进行专业建设,培养出适合行业需要的人才。

二、调查对象

本次我们调查的对象分两部分:一是长春市的一些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公司与企事业单位,主要是对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解调查;二是本校毕业生及在校生,旨在了解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情况。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社会调查。拜访本市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公司及企业、事业单位,了解各单位对该专业人员的实际需求状况。掌握单位用人的标准,以便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另一种是对本校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印制调查表发放给毕业生及在校生,并收集、整理。

四、结论及调研后对教学方面的建议

(一)调整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确立新的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调查,发现中专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很强,能够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可是由于一些专业课程如办公软件、电脑打字、网页设计、维护维修等安排的教学内容学而不精,学生毕业后还不能马上进入工作岗位,还不能完全独立胜任工作。另一方面,计算机专业与其他专业的最大不同就是技术更新非常快,现在一般认为技术更新期大概是一年左右,每年都有大量的新技术出现,计算机专业如果按照原有教材内容进行授课,技术上必然有些落后,所以课上具体教些什么内容,需要计算机专业教师时刻跟踪技术的发展,会开发课程,能编写校本教材,内容要很好地与就业相适应,使学生毕业走上岗位后能出色完成工作。

(二)强化实践教学,改革学生水平能力综合测评办法

计算机专业是操作性较强的一门学科,结合现在中专生的学习状态与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实践环节。因为通过社会调查可知,现在的用人单位都是很务实的,用人不是看你的学历、头衔,而是看你在岗位上能不能出成绩,是以实践、实绩和实效作为衡量标准的。所以说,教师可以不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而是教学生怎么做就足矣,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完成某个指定的任务的过程即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了解到,他们对现有的专业课成绩评定有不同见解。学生们认为,专业课的评定不能等同于其他文化学科,不能单以分数作为评定依据,应以等级来评定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三)强化“双证”作用,推行“订单”教育

为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改革中强化实践教学。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职业学校将自身的专业特点与社会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突出职教特色,要求学生除学习成绩考试合格外,必须获得相关的等级合格证,然后才能取得毕业证书,即拥有毕业证和技能证“双证书”。学校应与多方认证机构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可参加的专业认证考试。实施双证书培养制度,既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障,使毕业生达到“堂上能讲课,堂下会操作”,“文能上讲台、武能上机台”。

第7篇:茶叶的专业知识范文

为了摸清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意愿,从中得到一些可靠的稻莺鸵谰荩以便选择合适的教材和调整自己的教法,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意愿和社会的需要。笔者在我校随机抽查了8个班(15平面、14网络、16平面1、16平面2、16商务1、16商务2、15商务1、15商务2)共计201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中职学校是否开设专业英语”的主题调查,结果如下:

有54%的学生反映没开专业英语课;只有16%的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没兴趣;在专业课上学生希望老师主要教什么,42%日常用语,32%专业词汇,18%文章阅读,18%英语听说;70%的学生对现在使用的教材满意或基本满意,只有12%的不满意;77%的学生觉得当前英语老师上的英语课还行;80%的学生认为目前的专业英语课讲的教学内容对他们的专业学习有帮助;81%的学生认为学习专业英语对今后的求职有利;89%的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遇到过不会的专业英文词汇;86%的学生希望通过学习专业英语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专业英语学习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贸易英语词汇、词汇术语、英文口语交流;计算机专业学生在专业英语学习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词汇术语、编程英语、Dos系统指令和其它。

以上数据说明:80%以上的学生希望开专业英语课并以此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增加就业机会,但是我校有超过一半的班没有开专业英语课;大部分学生对教材和英语课堂的评价不错,并迫切希望解决在专业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二、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专业英语的开设普及率低

本次调查中有54%的学生反映没开专业英语课,但是只有16%的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没兴趣,80%以上的学生希望开设专业英语课并通过学习专业英语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以此来增加就业机会。因此,特色专业开设专业英语课是学生的意愿和专业的需求。

(二)专业英语的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挑选难

虽然有70%的学生对现在使用的教材满意或基本满意,但是这是老师花费了许多精力才查找和筛选出来的结果。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对象不同,教学的内容和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英语词汇基础和兴趣爱好调整教学内容和侧重点,并且帮助他们解决专业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第8篇:茶叶的专业知识范文

平职学院是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简称,图书馆为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提高过刊的利用率图书馆提出了《专业纸质过刊快速查找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该项目的意义:

(1)合理有效的利用过刊可以弥补我院专业图书不足的弊端;

(2)科学合理的管理过刊对我院教研与科研整体水平的提升具有极积的促进作用;

(3)有效的利用过刊是我院毕业生了解和掌捂最新科技技术和科技发展方向的有效途径;

(4) 合理有效的管理过刊对弥补我院因经费不足所购专业图书少所造成的不足。

2.过刊管理系统总体方案的构建

2.1 构建思路

通过借鉴学习其它高校图书馆提高过刊利用率的管理方法、经验,结合我院专业开办情况及图书馆的过刊种类、数量的实际数,提出提高我院过刊利用率的科学管理方法。

2.2 过刊管理方法的研究

目前,我馆过刊的管理实况是:2001-2010年的杂志都已装成合订本上架,2011年下架,2012年还未下架,共计杂志有2万册,在这2万册中,与我院开办的专业相关,相同的专业杂志大约有5万多册,主要涉及:机电、自动化、计算机、机械、采煤、经济、军事、体育、教育等种类,根据我院现开设专业的情况,结合我院教研与科研的实际水平和专业教师撰写论文及毕业生搞毕业论文的实际需要,我们选择:机电、自动化、计算机、机械、采煤、经济、体育、教育等种类进行分类,并按时间的先后进行上架,兼顾管理的实际需要,采用挑选,保留,处理的措施。

1 挑选

将与我院教研与科研的实际水平和专业教师撰写论文及毕业生搞毕业论文的实际需要专业杂志挑选出后按杂志出版时间的先后摆放在书架上。

2 保留

将每年下架的所有杂志,按时间的先后、种类摆放在书架上,挑选完专业杂志后,将其余过刊按出版时间先后摆放在保留书架上,为每年的各种检查做准备。

3 处理

当杂志保留三年后,就需及时进行处理,处理方式可通过低价买卖,对破损严重或无利用价值的杂志当破烂处理,以腾出架子来摆放后序订购的杂志。

2.3专业过刊在书架的准确定位的实现

为了使过刊杂志能在图书馆准确定位,我们提出三步定位法;第一步把书架在图书馆准确定位,方法是:通过给书架按统一规则编上号(比如开始按顺时针方向第一架、第二架…………)这样就把书架在楼层上准确定位了;第二步把过刊杂志在书架上准确定位,实现方法是:通过把过刊杂志按中图分类法分类后,按过刊的出版时间和分类号的先后次序把过刊杂志摆放在书架上;第三步把过刊杂志摆放在架的相关查询信息通过添加的方法填入系统管理软件地址词典中,实现方法是:把各书架上杂志按图书分类的顺序号统计后,填入系统管理软件地址词典中,这样在杂志查询管理系统查询的结果就和杂志在馆的具体摆放位置对应起来,为实现过刊杂志的准确查找做好了前期准备,实现了图书在书架上的准确定位和快速查询。通过这三步定位就实现了三个定位;①过刊杂志在图书馆的准确定位;②过刊杂志在书架上的准确定位;③过刊杂志在管理系统中的准确定位。

在书架上摆放和过刊杂志上架时应注意以下三点:①摆放书架时书架间的间距要合理,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②为方便读者查找过刊杂志,同类过刊杂志尽量摆放在临近的几个书架上;③为了使归还的过刊杂志易于上架,过刊杂志摆放要合理,不要挤太紧,并在书架上用书立把过刊杂志摆好。

2.4过刊书架在图书馆摆放位置的确定

由于现在过刊都在我院图书馆五楼西恻摆放,现有7架,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年递增,为了减轻过刊整理的强度,整理后的过刊架仍然摆放在五楼西恻,这样挑出杂志后方便上架。

2.5专业过刊在书架的科学摆放

由于专业过刊大多是每月一期或两期,为了读者便于查找,在书架上摆放时一般以年为界,即把一年的杂志放在一起,用书立搁开,当过刊数量少(比如一季度一本时),可将几年的放在一起,并以时间的延续顺序摆放。

3.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

3.1 过刊数据库的构建

为了使读者快速查找到所需的过刊,目前我院现有过刊10架,我院自2001年我院升格为大专院校以后才对杂志的订购有按国家对高职院校杂志数量等要求进行订购,随着时间的推移,杂志逐年的增多,按目前的管理方法管理,若干后过刊的数量将会达到几十架,按目前的管理方法,查找一本所需的过刊可能会耗费读者好几小时的时间,因此过刊的科学管理将是我院图书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更好的管理过刊,结合我院的特点,我们构建符合我院实际,提高过刊利用率的过刊快速查询管理系统,目的是通过该管理系统的应用,提高我馆杂志的管理水平,提高我馆的服务能力。

3.2软件开发的技术要求

为了方便读者快速查找到所需过期杂志在图书馆的准确位置,同时方便软件的开发,对软件开发提出如下要求:

1 所建的数据库应包括书名、杂志出版日期、杂志在图书馆摆放的准确地址定位信息。

2 所建的数据库书名字格不超30个字。

3 所建的数据库出版日期只包括年月。

4 所建的数据库的地址信息包括书架号(第几架)、书架A、B面及书架第几层数等详细内容。

5 查询时通过输入书名、出版年月就能查到图书在书架的具体摆放位置(第几架第几层的A面或B面)。

3.3软件的功能要求

为满足使用的实际需要开发的软件需要具备如下功能:

(1)添加功能:主要是对每年新增的过刊进行添加,丰富馆藏的内容。

(2)修改功能:主要是对添加不准确的信息进行修改,或对调整了书架号的杂志进行摆放位置进行修改,使实际信息与管理系统软件中的信息保持一致,方便读者查找。

(3)恢复功能:主要是对因操作失误导致的信息丢失,点击恢复功能可使丢失信息归位。

(4)删除功能:主要是对不用的数据或录入错误的数据进行删除,从而留有足够的内存,缩短查询所需的时间。

4.查询软件的测试

为了检验开发的软件可靠性和实用性,对管理系统软件进行测试,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客观公正,软件测试由科研处牵头,教务处组织,图书馆配合的组织方式测试。

5.过刊查询管理系统的使用

5.1过刊查询管理系统的安装

在安装有XP软件的任何一台都可安装该管理软件。

5.2过刊查询管理系统的使用

在安装好过刊查询管理系统的软件的电脑上,操作步骤如下:

点击开始程序visucd studio 2005文件打开网站选择文件调试启动调试进入图书过刊查询系统。

管理员通过输入相关的帐号和密码登陆后即可通过查询界面进入查询。

6.过刊管理系统的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6.1 新增过刊的及时填加

每过一年,就要下架一批专业杂志成为过刊,分类整理后就要摆上过刊架,为了方便读者查找,就必须把过刊的有关信息按过刊管理系统的要求填加到管理系统中,方便读者查找。

6.2 加大宣传力度,为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览习惯搞好宣传工作

良好的阅览习惯不仅有利于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其它读者的阅览,而良好的阅览习惯包括:不在馆内大声喧哗,不在图书资料文献上乱涂乱画,在图书馆内阅读完图书等文献资料后要归还到原位,对记不清楚的要及时询问管理老师或归还到各书库的分理中心,由管理人员及时上架,为另外一位读者借阅作好准备。

宣传工作主要利用新生入馆教育,利用散发宣传资料等措施,进行入馆后的注意事项;如何利用借阅导航系统;如何在馆内阅读。

6.3 加大管理力度,保证阅览过的过刊要及时上架

由于管理系统保存的过刊的地址信息是最初摆放的过刊地址信息,因此当一位读者看完杂志后,为保证下一位读者很快找到所需杂志,看完后的杂志必须及时归位上架,可利用志愿者协会、勤工俭学的学生在管理老师的代领下完成。

7.结论

我院阅览部通过《专业纸质过刊快速查找管理系统》项目的实施,平职学院图书过刊查询系统截面图如图1所示。

第9篇:茶叶的专业知识范文

摘要:通过对海南某高职院校的实地调查,分析了高职旅游酒店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就业储备、职业适应能力及就业满意度状况。通过研究发现,就业观念、就业储备、职业适应能力的不同方面对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影响不同,其中工作待遇因素、实践经验储备、人际技能和专业技能显著影响其就业满意度。

关键词 :就业观念;就业储备;职业适应;就业满意度;高职旅游酒店专业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高职旅游酒店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研究”(项目编号:HNJG2014-74);琼台师范校级课题“高职旅游酒店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研究——以琼台为例的研究”

作者简介:党春艳,女,琼台师范学校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2-0053-05

一、文献回顾

青年的就业问题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党的十提出“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推动高质量的就业”以来,各学科学者对青年就业尤其是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视和研究热情再度被掀起。

有关学者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针对高职毕业生群体自身就业状况的分析,如陈良焜、杨钋通过分析高职毕业生内部就业优势发现,高职水利、土建类专业在就业率和收入上比文体、教育、娱乐业类专业具有明显的就业率优势和收入优势。[1]

另外,一部分学者还从就业观念、就业质量方面分析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在测量就业观念时,主要通过测量毕业生收入预期及其准确性,以及收入预期对就业的影响。如许申利用“职业特征的偏好”和“求职条件的预期”来衡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2] 张万英通过“社会名望因素”、“发展空间因素”、“社会保障因素”、“职业的稳定性因素”、“工作性质因素”以及“家庭因素”和“自我实现价值因素”7个就业价值观维度来衡量高职生就业观念。[3]

随着就业难问题愈演愈烈,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金美兰、陈贵超通过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分析,认为自我实现、工作本身和工作报酬是影响毕业生工作满意度的三大因素。[4]

徐建俊通过对影响高职毕业生生就业质量因素的分析,提出“1234”提高其就业质量的就业工作模式。[5]

其二是对高职生与本科生就业状况横向比较的分析。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杨钋等人的研究,他们通过横向比较本科与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念和就业结果的差异,纵向比较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与其实际就业结果的差异,认为本科和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迥异,高等职业教育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就职结果影响显著,且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能显著改变其求职结果。[6]

近年来,随着高职示范校建设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大都开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转型,在此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念、就业储备和就业适应能力有了怎样的变化?笔者通过对海南某高职院校旅游酒店类专业毕业生的实地调查,分析其就业观念、就业储备和职业适应情况及毕业生对就业满意度。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的选取

为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和精确性,本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QT学校高职旅游酒店专业2011届、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200名作为研究样本。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定量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所需要的资料,课题组成员将问卷通过实地发放、邮箱、QQ群等方式发放到调查对象手中,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回问卷,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5份,有效回收率为97.5%。全部问卷资料均利用spss(17.0版本)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看中的因素分析

毕业生就业是看重的因素可以直接的反映其就业观念,本研究通过多重响应交叉分析对毕业生就业前和就业后最看重的因素进行对比。(见表1)

首先,总体来看,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毕业刚找工作时和现在找工作最看重的因素都是收入福利等物质待遇,而且,女生比男生更看重物质福利待遇。排在第二位的是工作对个人能力的促进作用,男生比女生更看重这个因素。第三看重的因素是工作符合个人兴趣的程度,毕业时女生更看重此因素,毕业后男生更看重。

其次,相对于毕业前对,无论男生还是女生现在找工作时对工作单位人机关系、职业声望、晋升机会看中的比例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而且,女生对人工作中人际关系看中的比例更大,比男生高出近一倍,说明女生更注重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情况。

最后,从表1还可以看出,毕业前男生和女生都很看重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但现在找工作时对这个因素看重的比例大大下降。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高职毕业生不断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不再单纯追求专业与工作相关,以达到先就业在择业的目的。也可能是在工作中发现学校所学专业知识并不能保证其完全胜任工作,更多的是需要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是更能胜任工作的保障,因此,可以认为,毕业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其就业观念更趋于理性。

(二)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就业储备分析

通过对毕业生在校期间表现的因子分析,将高职旅游酒店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就业储备分为三种,第一种为政治资本储备型,这类学生在校期间活跃在校院学生会和团委,多有担任学会生或班干部的经历,是学校的政治精英;第二种为专业知识储备型,此类学生平时注重专业知识及外语知识的学习,有获得奖学金和三好学生的经历,属于学习精英;第三种为实践经验储备型,该类学生更加注重自己就业实践经验的积累,有勤工助学、在企业打工兼职赚钱的经历,属于学生中的经济精英。

另外,本文还对毕业生在校期间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情况做了分析,具体结果详见表2。

由表2可知,首先,毕业生英语水平证书获取率最高,通过率达到62.3%,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毕业生外语水平成为一个较为重视的因素。通过调查得知,海南高职院校旅游酒店专业都开设有旅游专业英语和酒店专业英语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职旅游酒店专业毕业生英语水平证书的获取率。其次,学生获取酒店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也达到60.6%,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旅游酒店类毕业生从事导游工作的必备上岗证书的导游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和通过比例都很低,只有4.6%的学生考取该证书。尽管诸如餐厅服务员等级证书、前厅服务员等级证书等就业行业相关证书相比导游证而言较好通过,而且考试费用成本低,但这样的考取比例还是很不尽如人意,跟旅游就业行业相关的人力资源证书有高达94.3%的学生没有考过,考取的比例也仅有2.9%。因此,高职旅游酒店类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总体看来是比较低的,而且,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与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视为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衡量,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职旅游酒店类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待提高。

(三)毕业生职业适应能力分析

职业适应能力强弱是衡量毕业生综合素质好坏的重要指标,而综合素质高低是就业质量高低的重要保证性因素。为了衡量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笔者分析了毕业生具体岗位变化程度和毕业生对尝试新工作的态度。调查发现,16.6%的毕业生工作岗位变化非常大,26.9%的毕业生工作岗位变化比较大,没有变化的只有19.4%。另外,48.6%的毕业生认为,有必要不断尝试新工作,认为非常有必要变化的比例为25.1%,只有2?3%的毕业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尝试新工作。这说明他们在岗位的轮换中基本能适应岗位变化的要求并且能够认识到这种变化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通过因子分析发现,毕业生职业适应能力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能力的增强和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见表3)

(四)就业观念、就业储备及职业适应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模型分析

通过分析就业观念、就业储备及职业适应对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对毕业生求职看中的因素进行了因子提取,主要分为工作待遇因素和发展潜力因素两个因子。结果对毕业生的就业储备因子及职业适应因子分类,对工作待遇、发展潜力、政治资本储备、专业知识储备、实践经验储备、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交际技能增强、专业技能增强对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见表4)

调查结果发现,在以上影响因素中,只有工作待遇因素、实践经验储备、交际技能和专业技能四个变量对应的显著性水平小于0.05,从而进入了回归方程。说明工作待遇、专业技能、交际技能和实践经验能显著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其中,工作待遇因素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往后依次是专业技能增强、交际技能增强和实践经验储备。

值得注意的是职业资格证书考取与否并没有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这可能因为职业资格证书只在求职时影响其就职机会,而一旦工作职业资格证书发挥的作用就相应减少,因此,毕业生并没有感到职业资格证书对其就业满意程度的影响,但这并不说明职业资格证书不重要。另外,政治资本储备与专业知识储备也没有显著影响其就业满意度,这可能主要与毕业生主要在企业就业有关,企业更注重的是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而不是其是否有学生干部经历,加上毕业生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跟企业实际用到的知识还有一定的距离,结合实践经验型储备进入回归方程可以说明,对于旅游酒店类专业毕业生而言,没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并不能对毕业生工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当然也不会有助于提升其就业满意度。

四、结论与思考

(一)基本结论

1.在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里,无论是毕业时还是现在,毕业生最看中的因素都是物质福利待遇、工作对个人能力的促进及工作符合个人兴趣的程度。不同的是,与刚就业时相比,毕业生对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重视程度下降,而对工作单位人机关系、职业声望、晋升机会看中的比例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2.根据毕业生的在校表现,可将其就业储备分为政治资本储备、专业知识储备以及实践经验储备三种类型,而且毕业生在校期间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总体来看处于较低水平。

3.总体看来,毕业生职业适应能力较强,其职业适应能力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能力的增强和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

4.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就业观念、就业储备及职业适应能力中,只有工作待遇、交际技能、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能显著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毕业生求职时看中的发展潜力、政治资本储备、专业知识储备、职业资格证书获取对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

(二)相关思考

基于本文的研究,笔者认为,在高职旅游酒店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以帮助毕业生改善就业状况。

1.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其树立更为理性的就业观念。毕业生就业时最看重的因素是物资福利待遇情况,为避免高职毕业生对物质福利待遇期望过高而影响其择业就业,高校应对其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如可以通过向毕业生提供近期劳动力信息来帮助他们了解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和未来潜在就业岗位的薪资情况,以帮助他们调节个人对物质福利待遇的期望,使其预期符合劳动力市场实际水平,以提高其就业满意度。

2.加强对毕业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调查得知,人际交往技能能够显著提高其就业满意度,因此,在校期间应加强对毕业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及组织相应的团队活动,提升毕业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水平。

3.加大对毕业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一方面,加强对毕业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践训练,力争缩小课堂理论技能知识与企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提高毕业生社会实践能力,鼓励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尤其是参与企业顶岗实习全面提升自身实践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良焜,杨钋.我国高职毕业生内部就业优势的经济计量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4).

[2]许申.高职与一般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差异分析[D].北京: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论文,2011.

[3]张万英.影响在校高职生就业观念因素的研究[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4] 金美兰,陈贵超. 基于因子分析的旅游类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探析[J].旅游论坛,2011(4).

[5]徐建俊.高职院校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探析[J].前言,2013(1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