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利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根据调查发现,当前初中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远不及对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学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学科相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更有直接且明显的帮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语文在信息时代的冲击下,学生更倾向于学习一些“速食”文化。在这几种因素的阻挠下,初中生必然会降低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更不用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但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精华,需要祖国的花朵来将它们很好地传承下去。为了达到这个长远性的目标,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积极承担此重任,积极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本文就此具体的谈一谈。
一、创设带有传统韵味的教学环境
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从中可见,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授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不妨从创设带有传统文化韵味的教学环境入手,如,在教师张贴有关传统文化的海报;在画黑板报时书写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小故事等。那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将会耳濡目染地了解并掌握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这远比传统式的讲授模式效果要好。
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中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课文时,教师可提前在教室的墙壁上悬挂一些人民英雄的海报,或者在黑板报上书写一些人民英雄的事迹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环境熏陶后,当学生学到这篇课文时,他们就会更容易理解这篇课文,而且正因为提前看了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学生讨论的热情也比较高涨,显而易见,环境的创设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提供丰富的相关传统文化读物
阅读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可从阅读入手,在阅读教学中逐渐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但教师要注意的是:不可强迫学生阅读哪本书籍或哪篇文章,但或许可以以一个同龄人的身份去向学生推荐几本书,虽然目的都是一样的,但是从教师的“强迫”到“推荐”,学生的服从度却是大大不同的。那么,除了教师的引导态度外,教师可根据需要,尽可能多地在教室的图书角和图书室投放丰富的传统文化读物,在读物丰富的情况下,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知识也会更加丰富和全面。
三、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语文不仅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更是众多学科中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切记不可只限学生用语文的思维去思考语文问题,这样的局限性教学会让学生的思维僵化,会打破各学科的联系性。基于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适时将各学科的知识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更是渗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如,古人作诗多半都采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但在语文古诗词的学习中,学生看到的只是诗句,有的教师或许会让学生去联想,但这个过程较为短暂,这时教师不妨给予他们联想的时间,让他们以这首诗词为主,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用一幅还原这首古诗,通过绘画,学生将会深刻地了解当时诗人想要抒发的情感,同时学生也能体会到古人用诗句传情达意的绝妙。这种将语文与美术相互渗透的教学方法,不失为一种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四、用现代的眼光来诠释传统文化
在很多学生看来传统文化已跟不上时代潮流,已成为“过气文化”,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学生自然会拒绝学习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学生的这一想法是有道理的。那么,教师要想鼓励学生学习传统文化,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学生的这种观念,那么怎么做呢?教师不妨组织学生参加一个叫做“传统文化PK现代文化”的辩论赛,将学生分为“传统文化优于现代文化”和“现代文化优于传统文化”两个阵营,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己的论点找寻充足的论据。可想而知,通过这样的辩论赛,学生很自然地就会明白一个道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各有利弊,不可一味推崇一方,也不可全盘否定另一方。通过自己亲自查找资料,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还能在这个过程中改正对传统文化的偏见,爱上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在这里论述的是“渗透传统文化”,而不是“讲授传统文化”,那么既然是“渗透”,就要注意掌握渗透与讲授的差别,即要注重将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思考,寻找渗透的最佳方式。本文提到的这几点措施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仅供各位教师参考。
参考文献:
我们在《点茶成金——快速卖茶72招》一书中也重点强调,网络卖茶是茶叶营销的必由之路,同时,茶企也必须清楚,传统文化是一座茶叶营销的金矿,重视网络卖茶的茶企也要充分用好传统文化。下面将一个十分经典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内容摘自美国演说家鲁塞康维尔的著名演讲《钻石就在你家后院》。
从前有位名叫阿里哈法德的波斯人,住在距离印度河不远的地方,他非常富有,拥有大片的兰花花园、稻谷良田和繁盛园林。有一天,一位僧侣前来拜访这位老农夫。坐在阿里哈法德的火炉边,他向农夫讲述钻石的形成过程。接着,僧侣说:“如果一个人拥有满满一手钻石,他就可以买下整个国家的土地。要是他拥有一座钻石矿场,他就可以利用这笔巨额财富,把孩子送至王位。”
阿里哈法德兴奋不已,询问那位僧侣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钻石。“只要你能在高山之间找到一条河流,而这条河流是流淌在白沙之上的,那么,你就可以在白沙中找到钻石。”僧侣说。 于是,阿里哈法德卖掉了农场,将利息收回,然后就出发去寻找钻石了。
他先是前往月亮山区寻找,然后来到巴勒斯坦地区,接着又流浪到了欧洲,最后,他身上的钱全部花光了,衣服又脏又破。在旅途中的最后一站,这位历经沧桑、痛苦万分的可怜人站在巴塞罗那海湾的岸边,怀揣着被那位僧侣所激起的得到庞大财富的诱惑,将自己投入了迎面而来的巨浪中。
几十年后的一天,阿里哈法德的继承人牵着他的骆驼到花园里饮水时,他突然发现,在那浅浅的溪底白沙中闪烁着一道奇异的光芒,他伸手下去,摸起了一块黑石头,石头上有一处闪亮的地方,发出彩虹般的美丽色彩。他把这块怪异的石头拿进屋里,放在壁炉的架子上,继续去忙他的工作,把这件事给完全忘了。
几天后,那位曾经告诉阿里哈法德钻石是如何形成的僧侣,前来拜访阿里哈法德的继承人。当看到架子上的石头所发出的光芒时,他立即奔上前去,惊奇地叫道:“这是一颗钻石!这是一颗钻石!阿里哈法德已经回来了吗?”“还没有,那块石头是在我家的后花园里发现的。” 他们一起奔向花园,用手捧起河底的白沙,发现了许多比第一颗更漂亮更有价值的钻石。
看完这个故事,你可以先抛弃其纯粹的偶然性和传奇色彩,但只要你不断反思这个故事,其深刻寓意必然会给你的茶叶营销之路带来启示和震撼。
我经常对参加《茶金会》的老板说起这个故事,同时强调,今天的一切必然是昨天的传承,无论昨天是成功还是失败,没有昨天就不可能到达今天,就像一个人无论是坐飞机还是坐火车,尽管速度会有差异,该走的路还是一定要走的,依靠人是不可能实现“乾坤大挪移”或“穿越”的。
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作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已在世界上发展了五千多年,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早已灰飞烟灭。面对如此悠久厚重的历史,利用传统文化做茶叶营销,自然可以从很多角度入手,但是,无论怎么利用传统文化,茶叶企业都必须站在消费者角度大力创新。
有了强烈的创新意识,茶企再从六个角度展开工作,同时兼顾“专业”与“商业”,找准适合自己的个性化茶叶营销策略。
角度一,在茶企的经营理念上利用传统文化。俗话说,一个人不能脚踏两只船,换作茶叶企业,也一样适用。茶叶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甚至中小企业都算不算,只能算是小微企业,更应当认清形势和现实,集中资源,专注于某一个优势富集的领域,不可贪大求全,否则必然分散精力,削弱自己对茶叶营销的掌控度。
角度二,在茶叶产品开发,尤其是产品包装的开发上利用传统文化。巧妙迎合消费者埋藏心间的潜在需求,比创造新的需求更容易成功。茶叶企业的产品及产品包装开发,一定要与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一致,以快速直达目标客户的内心,形成强烈的共鸣,实现最终的“一拍即合”。例如,我们在杭州萧山机场看见一款利用《道德经》制作的茶叶盒,传统性和创新性都值得称道,既利用了传统文化,又达到了文盲营销的效果。
角度三,在茶叶品牌核心价值塑造上利用传统文化。茶叶品牌的形成需要时间和文化,绝大多数茶叶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沉淀,这就需要茶叶企业密切结合传统文化,深度挖掘茶叶及相关产品背后的文化价值,让品牌核心价值与消费者的价值走向一致,从而快速减少消费者的选购障碍,推动茶叶品牌健康快速发展。
角度四,在茶叶品牌传播上利用传统文化。出名要趁早,成本也大多是越早月低,茶叶品牌一定要有知名度做支撑。要提高品牌知名度,许多人想到的是花很多钱去做广告。事实上,花很少的钱一样可以创造很高的知名度,远卓品牌策划公司首次提出并长期坚持一分钱做品牌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并在品牌传播实践中屡创佳绩,如白茶娶妃、潘安卖茶、鲁班换笔、珠钻之争等等,帮助众多品牌实现了超低成本快速崛起。
“十”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茶叶企业可以在传统文化复兴之际,结合自身优势,创造性地运用核链公关模式,超低成本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综合提升品牌形象。《茶翅高飞——中国茶叶品牌快速崛起之道》一书也分析了大量低成本品牌运作的策略和案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阅读并借鉴。
角度五,在人力资源的经营上利用传统文化。人心齐泰山移,得人心者得天下,有善心才有善言,这个“心”不仅包括顾客之“心”,还应包括员工之“心”。大家都身陷困境的时候,都在减少收茶、关闭店门的时候,谁能高瞻远瞩,另辟蹊径,逆流而上,广纳精英,谁就能在新一轮的经济复苏中赢得先机,获得超常规发展。
背景故事:记账本的“变形记”
市民小李作为新媒体实实在在的受益者,提起新媒体所带来的便利,感受颇深。这都源于他的一个特殊身份——记账户。
小李的工作任务就是把每个月的收入、支出,分门别类地详细记录在册,为统计部门的数据统计做积累工作。其实,这是一项听起来轻松,做起来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工作,因为小李所上报的数据作为一手资料直接关系到日后政府统计数据的准确程度。每个月小李记好一本账后,账本都会由统计系统的工作人员上门收走,新账本也会同时发下来。
据小李介绍,对于手工记账来说,即便是自己再小心,也难免会有疏漏。比如,从前在超市购物,需要把小票收集起来,回到家后再记录到账本上。但是偶尔小票也会丢失,这就导致账本中所记录的数据并不十分准确。2012年11月,习惯了纸介质记账的小李万万没有想到,例行的新账本被一部手机所替代。自从用上手机记账后,小李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了。他兴奋地对记者说:“现在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外出购物、旅游,都能做到随时消费、随时记录。”此外,手机中的统计功能让每月的收入、消费一目了然。在保证数据记录准确的同时,又有助于自家理财,平衡收支。
从纸介质记账本到手机电子记账,从传统的报表到现在的数据联网直报,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互联让数据采集更加快捷、准确,一方面为像小李一样的统计记账户提供了工作上的便利,另一方面也有效保证了源头统计数据的准确。
嘉宾观点:
观点1:新媒体势不可挡——纸质阅读时代或将退出历史舞台
王齐国:一般来说,文化创意产业分为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两部分内容。以出版产业为例,它作为传统文化产业内容中的一部分,所面临的市场会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我们的阅读介质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们甚至可以做出更为大胆地设想:书本报刊的出版终将会退出阅读的历史舞台,它将会被新的读书载体——移动终端平台所取代,这是IT技术支撑下带来的新变革。新兴业态的异军突起使其与传统业态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因为数字内容的提供将为移动终端开拓出更加广阔的空间。从个人层面来讲,我更看好数字新媒体所提供的可以让我们实现工作、生活、学习、娱乐等方方面面,全方位一体化的新模式。
观点2:新媒体信息传播——从“简单复制”到“量体裁衣”
朱煦:从新媒体近年来的发展看,它的内容承载形式也在逐步地发生变化。我们不难看出,最初在新媒体上所的信息,只是简单地把其他介质上的内容转换到新媒体这种新的传播媒介上来。比如,最初书本上的文章,是依托纸介质存在的,新媒体出现后,同样的内容被转换到新的媒介上。而现在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专门为新媒体这样的载体量身制作的节目。以微广播剧为例,与我们熟悉的广播剧不同,微广播剧的时间长度为3~5分钟。这么短的时间长度如果放在传统的媒体中很可能被淹没,但如果放在新媒体上就会魅力无穷。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没有很充裕的时间去欣赏一段长达30分钟的广播剧,但三五分钟就能向人们传达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这更符合新媒体的传播特点。
观点3:软硬件兼具——北京的肥沃土壤滋养新媒体成长
王齐国:纵观全国,北京的新媒体发展毋庸置疑处于各大城市的前列。因为北京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沃土。首先,北京的硬件条件为新媒体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里,集聚了大量的人才、资本、创意。而这些恰恰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核心要素。正是由于创意的不断涌现,整个经济社会才会发生变革,而新媒体正是社会变革最好的佐证。其次,北京市政府所倡导的科技文化双轮驱动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新媒体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与文化的助力,二者兼具才会为新媒体未来的发展保驾护航。新媒体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活跃了我们的思维,更重要的是,加速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相应地,社会的发展会进一步加速新媒体发展的步伐,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关键词】经典名著;网络游戏;传播功能;梦幻西游
经典名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当今这个快餐时代,什么都讲究快,能够静下心来阅读经典名著的人越来越少,而网络游戏又是当今如此风靡的娱乐方式,将二者结合,既有利于经典名著的传播,也有利于丰富网络游戏的文化内涵,网络游戏在经典名著中有取之不尽的素材。所以,经典名著与网络游戏相结合,网民在潜移默化中吸收着一些经典名著的文化内涵,起着传播经典名著的作用,但网络游戏在经典名著的传播中却也存在被肢解、被娱乐化的问题。
一、经典名著是网络游戏的丰富资源
从网络游戏自身看,它必然带有特定的文化元素,文化内涵是游戏的灵魂。网络游戏就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特定的社会文化价值。大型的网络游戏一般都有诱人的情节与内容,而将经典名著改编成网络游戏则是一种新颖独特的传播方式。
1.经典名著的广泛阅读性有利于中国网络游戏的传播。经典名著改编而成的网络游戏在传播方面有着比其他网络游戏更大的优势,即经典名著本身的广泛阅读性。对于中国玩家来讲,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深入血脉的民族文化使其对经典名著有着本能的偏好。正因如此,经典名著一路领先,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网络游戏最丰富的资源。例如,网易就一直围绕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大做文章,包括《大话西游》、《快乐西游》和《梦幻西游》等,而《梦幻西游》更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部网游,受到大家的欢迎。
2.丰富的文化、鲜活的人物和精彩的情节是网络游戏取之不尽的素材。几乎所有的网络游戏都要以一定的文化背景为基础,靠剧情而吸引玩家。而作为经典名著都有着精彩的故事情节,并且都被大家所熟悉。网络游戏立足于这些丰富的素材,情节才有血有肉、才能受到玩家的欢迎,它是网络游戏能被玩家接受的必需。例如,比较成功的网络游戏《梦幻西游》,它是以古典巨著《西游记》为背景蓝图展开的,故事发生在唐朝盛世,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来普度众生。将神话故事作为游戏的主线,让玩家参与到剧情中,剧情情节的安排都与《西游记》的角色关系一致,常规的副本任务“车迟斗法”、“乌鸡国”等也取材于《西游记》中,让玩家在获得奖励的同时,还了解了小说中的经典桥段。
二、网络游戏是传播经典名著的有效载体
《梦幻西游》作为国产网络游戏的经典之作,其成功的重要一点就是成功的把很多传统文化的东西融入进了游戏,经典名著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对于受众接受具有重大的影响。总的说来,经典名著在《梦幻西游》游戏中的表现和运用主要分为场景设置、情景设置和系统设置三部分来谈。
1.场景设置。场景设置旨在营造一个感同身受的场景,给玩家一个可以身临其境的环境,在了解经典名著的同时加深对其的理解。《梦幻西游》游戏中的画面风格唯美,所有场景都由美工手绘完成,显得栩栩如生。所有人物的造型都显得异常的圆润,人物造型借用古代服饰样貌特征,头盘发髻、束带踏履的古人设计,不经能通过服装的样式来区分社会阶层也让游戏人物更加丰满,行为举止更加生动。和名著中所描绘的任务形象都有所契合,是一个很好的展现出名著的身份载体的一个平台。这些在加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同时,也体现出对《西游记》中所展现的文化因子的一个诠释以及形象的展示。
2.情景设置。通过情景设置的方法来将名著中所勾勒和描绘的情节和人物关系运用和展现出来,很好的将名著中所表现的主要的内容展现,对于经典名著和传统文化具有引导和灌输作用。而《梦幻西游》采取西游记整个故事作为它的背景故事。它的大部分的剧情任务和副本任务都是源自于经典名著《西游记》。这充分表现了网络游戏作为一个载体,在传播经典名著方面的作用和角度。通过一个个剧情或者副本任务,在对于环境、场景、情节、人物交换等各个方面的体验中可以看出,《梦幻西游》可以充分的自然地让玩家了解相关的经典故事,对西游记有了深入的了解。
3.系统设置。在游戏的系统设置上有很多独特的想法。在这些想法中,不仅仅对传播经典名著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展现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更是有着特别作用和意义。《梦幻西游》一直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使玩家在游戏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对经典名著的理解。譬如《梦幻西游》中的版图非常的庞大,一共有四个州、五组迷宫及十二个门派以供玩家来探险,《梦幻西游》的世界中有仙、人、魔三族,十二大门派,每一个地方都有独特的特色。不论是场景设置、情景设置还是系统设置,《梦幻西游》游戏的这些设置都是为了能在建立一个虚拟的世界的同时,让玩家融入到故事情节中,成为其中的主人公,从而在故事情节中获得娱乐的同时被这些传统文化的因素影响,从而对这些相关的传统名著的学习和探讨,在很大程度上对于这些作品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三、网络游戏对传播经典名著的问题
经典名著在网络游戏发展的过程中的确存在机遇,但短短的数年的发展历程却给经典名著带来一些问题。
一方面,对经典名著的肢解。由于市场化的驱动,许多网络游戏为追求刺激,大量引入各种负面文化。在《梦幻西游》中,也存在着一些网络暴力的方面,玩家享受组队PK的,并把这种情绪带到现实生活中;游戏里有很多行骗行为,木马盗号,骗取装备等。在玩家中青少年占据主要成分,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暴力元素会引发青少年的心理冲动,继而演变成现实中的冲突。血腥厮杀和仇恨又被过分地加以渲染,使得一些青少年理念中的传统就是武侠。博大的传统文化就这样被片面化。在片面化中传统文化中的负面性又被放大。
另一方面,经典名著的被娱乐化。“轻松愉悦性与严肃性的双重悖论,”是游戏本来就具有的矛盾性,游戏本是一种过剩精力的使用与发泄,是人在闲暇之余投入的一种娱乐活动,在伽达默尔看来“游戏的真正本质在于使游戏的人脱离那种他在追求目的的过程中所感到的紧张状态。”可以获得精神层面的自由与放松,它基本上是不具有实用性和功利性的,娱乐是其最重要的目的。正因如此,经典名著在被引入游戏之时,适用娱乐化的人为涂改便成为普遍的问题。玩家就是故事的主角,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对经典名著造成巨大的伤害,人们也会产生对经典名著的误读。
总的来说,将经典名著改编成网络游是对经典名著的一种传播,也体现出了网络游戏的传播载体功能,但这种传播却利弊共存。所以,对于这一做法还需深思熟虑,对经典名著负责。
【参考文献】
[1]王正平,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网络传播与文化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2010.
[2]谢麟振,倪健中.红段子现象网络时代的中国文化精神[M].人民出版社,2009.
一、贯穿传统思想于三观教育
中国的传统思想,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中国人血脉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思想政治教师,首先要对传统思想有所学习和领悟,并将其贯穿于课堂教学与管理。更多的时候,教师自身要能够精妙地融儒佛道思想于内,化儒佛道行为于外。一方面,要能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能够愉快地时常温习和复习,并能够“吾日三省吾身”,不断提高自我和追求卓越,既要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危机感,又要把学习纳入生命之中,持之以恒,并践行之;另一方面,要能够“泽被他人而不争名利”,并以之影响学生,使学生能够至柔而团结不争小利,内化所学并能谦虚谨慎,帮助他人并能尚贤好德。
作为政治教师,应将传统思想与社会案例相结合,联系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感悟中提高、学习、实践。如将传统思想与当生的具有正能量的事件相结合,让学生探究思考,提高升华,以诚信、友善助力爱国、敬业,助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助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不断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传播、实现文化的精神价值。
二、活用传统节日于三观提升
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将其引入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为了提升学生对本民族节日的认同,让学生正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成就,笔者特地选取了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词,与学生分享。例如与春节有关的《贺新年》:“残雪消融逢暖阳,翠竹挽袖正梳妆。烟花朵朵传捷报,锣鼓声声送瑞祥。春到江淮好事近,红飘大地满庭芳。平生有愿祖国好,共祝双亲身体康。”与清明有关的《八声甘州》:“望黄花满地正浓时,碧草沐春风。叹青松弄影,桃肥柳瘦,流水匆匆。一派峥嵘景象,竟引两三童。往返斜山径,得意融融。然片云终逝去,杜鹃空啼血,白练留蓬。问苍天无语,西去有谁同?想当年、孤坟千里,到如今、万冢伴隆中。人将老,可堪尘世,依旧灯红。”与端午有关的《河传》:“人去,魂去。子规啼汝。江水绵绵。故国难复,空怨楚郢流奸,却如何问天?流芳百世龙舟顾,寻水路,只为君魂渡。不堪回首,相望已隔千年,祭微篇。”
同时告知学生,这些诗词都是笔者的原创作品。学生在惊讶之中,通过笔者的讲解,了解了诗词中对双亲的祝愿、对逝者的祭奠、对忠诚的告慰、对祖国的爱戴,既提升了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又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还加强了对传统佳节的感悟,一举多得。
三、继承传统习俗于三观内涵
传统习俗是在一个民族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约定俗成和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对人们的学习、生活与生产具有持久的影响。
在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过程中,有必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习俗进行适当的梳理,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并联系学生的实际,进行相关的探究辩论或实操演练。
例如,新年开学,可组织学生探讨春节习俗,看学生对于传统的喜贴春联、登门拜年、给压岁钱、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是否都了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自习课,让学生对感兴趣的习俗进行演练,提升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和热爱。也可通过课堂探究,与其他民族习俗进行比较,加深对“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理解。或者让学生联系经济学和哲学的知识,对压岁钱的利弊进行辩论,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明确文化因素对三观形成的影响,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关键词】文化消费 路径变迁 市场有效性
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沿袭了近千年的民间习俗,已成为过年约定俗成的表情达意的形式。不少人觉得,没有鞭炮声就没有年味。然而,在人口密集的都市,由于不规范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炸伤、火灾、污染等许多负面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广州在全国率先颁布燃放烟花爆竹“禁令”,随后全国大中小城市群起效仿,10多年来,中国总共有282个城市禁放鞭炮。
在起初几年中,这些城市的春节由于执法力度大几乎不闻鞭炮声。强大的舆论宣传对于消除市民燃放烟花爆竹的愿望也十分有效,社会上普遍形成了安静的春节才是文明的看法。好像对文明生活的追求越彻底,对传统的清理就越干净。然而,近几年不能放鞭炮,传统庙会也没有了原来的样子,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抱怨年味越来越淡。报纸杂志又开始讨论这种“干净”是否最终导致了传统年节的空洞和寡淡。因此,近年来,恢复春节燃放鞭炮以增加节日气氛的呼声越来越高,全国已有106个曾经实施禁放令的城市重新开禁。
那么,当初政府投入巨大的管理成本来改变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是否浪费?追求现代环境文明是否一定要牺牲传统文化?政府在这其中哪些是有所为的,哪些是无需作为的?我们不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思考一下。
一、传统文化是否需要维护
燃放鞭炮是中国民族延续千年的传统习俗。《诗经・小雅》中就有“庭燎晰晰”的句子,“晰晰”就是火烧竹子的声音,是放鞭炮最古老的雏形。古人用竹爆声来避邪驱鬼。火药发明后,燃放鞭炮开始盛行,但避邪的目的逐渐减弱,演化为辞旧迎新的标志,并表达民众祈福、喜庆的心理。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传统文化的推波助澜下,春节燃放鞭炮已深入民心。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大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和合作。但这绝不是要削减乃至泯灭各个国家传统文化的特色和本质特征,实现文化趋同。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中,文化的多样化和多元化趋势不改。文化是同各民族的精神本性和历史传统紧密相联的,实际上,至今人们仍能从各国经济及其产品中看到他们传统文化的影子。法国的贵族文化,美国的大众文化都在其经济过程中得到了体现。法国名酒、香水堪称贵族消费的标志,可口可乐、牛仔服装把美国大众消费的精神展示得淋漓尽致。同样,中国要发展经济,也离不开千百年滋养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否则将只是世界工厂上的一条流水线而已,没有文化对经济产生的根植性,随时将成为飞地。
文化的发扬离不开文化消费。文化消费属于精神层面的产品,它和思想观念、习惯习俗有着紧密的联系。过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传统文化消费的一种存在。在经济学上讲就是一种很强烈的路径依赖。路径依赖能形成及发生作用在于:执行现有的制度模式相对于其他制度之下能提供更大的收益,实现“报酬递增”趋势。因此,每当一种稳定的制度模式形成并确定之后,学习效应、协同效应、适应性预期及退出成本的增大,使得制度模式的改变越来越难。打破路径依赖,则需要新路径的建设成本、新路径的学习成本和旧路径的监督成本与退出成本。这些可以合称为路径的变迁成本。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禁鞭令”的执法成本逐渐加大,作为春节文化消费的替代品之一的春节联欢晚会的组织成本越来越高,得到的满意度却越来越低。与此同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与曾经的“破四旧”运动何其相似。它引起传统道德的迷失,历史证明这个路径变迁成本太高,得不偿失。
而作为西方文化的象征之一,圣诞节在中国已不逊于春节。凤凰卫视还专门组织了一场讨论,研究这种现象算不算 “文化入侵”。说是“文化入侵”实在有点言重了,但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交流带来的文化融合我们必须正视。众所周知,西方文化是和现代工业文明共同成长的,它的文化形式已经受住了市场经济的考验,甚至产生了特有的“文化磁铁效应”。以圣诞节为例,烘托气氛的圣诞装饰、表达心意的圣诞礼物、宣泄欢乐的圣诞聚会使中国的圣诞产业已占领着世界圣诞市场的过半份额。从世界文化发展态势来看,自从资本主义和工业文明诞生以来,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相对封闭,边缘化的危险明明白白地摆在了面前,政府必须具有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意识,才能使得中国经济具有内生增长动力。
二、燃放烟花爆竹这个形式能否改变
禁鞭令的执行初衷不是为了反对传统文化,只是因为燃放烟花爆竹这个形式本身存在安全和污染问题。但问题是两面的:燃放烟花爆竹是条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中国文化行为路径,人们操作和学习成本可以降到最小,没有任何认知风险,遍布大街小巷的各式功能、价格不同的产品又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操作平台,购销两旺的浏阳花炮证明烟花爆竹是符合中国普通大众的节日消费需求的。“禁鞭令”实施之后,面对难以压抑的节日文化消费需求,有没有一个好的替代形式呢?这个形式要让男女老幼容易参与和分享,符合天南地北中国人的文化规范,还要配备良好的市场操作平台。
从目前来看,尚没有合适的替代方式。相反,在世界各地,我们看到纽约、伦敦先后开禁,就连禁放鞭炮已经34年的新加坡于2004年元月四日也解禁。当地媒体称赞“这回政府从善如流,灵活变通,让人民重温燃放鞭炮的热闹和乐趣。”之所以有这样的趋势,还是由于文化消费形式的特殊性,强烈的路径依赖使得燃放烟花爆竹和过年联系在一起,爆竹辞旧岁难以改变。从发展的眼光来看,燃放烟花爆竹的文化消费可能会演变出其他更多的方式,爱好安静的人们可以购买爆竹装饰品、讲求环保的人可以选这电子爆竹,至于音乐爆竹、烟花晚会都是人们在新时代创新出的新的文化消费。这些和传统的烟花爆竹一起出现,让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感受更为浓厚的年节气氛。
燃放烟花爆竹是增加了空气和噪音污染,有安全隐患,有时甚至引发火灾,这只是问题的一面;人们需要传统文化消费,燃放烟花爆竹是目前相对比较合适一种形式,这是问题的另一面。关键是政府如何权衡两方面利弊,从问题的相互性中实现总社会成本的最小,或者总福利最大。如果解决方式只从一个方面看待问题,简单地采取行政禁止这种方式,国民正当的文化消费受到抑制,这种政策的实施将会导致政府部门的监督成本和执行成本变得无限大。2005年春节,在全国禁鞭令执行最为严格的北京,全城警力出动,依然管不住满天烟花绽放,四处鞭炮炸响。文化是有强路径依赖的,不能轻易改变。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具有某些损害公共利益的弊端,但它同时是中国的古老民俗,为广大公众所喜欢。烟花爆竹“禁改限”正是要求政府寻找维护公共利益和顺应民众习俗之间的最佳平衡点,考验着政府部门的智慧和施政能力。
三、政府如何作为
政府是不是干脆对此问题根本不作为呢?既节约执行成本,又不降低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其消费结构自然改变,烟花爆竹随着市场规律淡出。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进行调配,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岂不是更好?
据前面所述,燃放烟花爆竹形式本身已形成强烈的路径依赖,不借助这个形式,人们通过什么来表现节日的隆重热烈,自己的大喜大悲?现代社会个人价值取向差异很大,造成新的文化需求分散。而新市场规模太小,且在市场初期,很少有人愿意投资培育萌芽市场,创造新的文化消费形式。这里就出现了市场失灵的情况。满足个性需求的成本有多高,市场容量有多大是较难度量的,市场的交易成本因而上升到很高,市场自由调配失灵。更科学的文化消费形式很难自动出现,更文明、更理性的社会新风尚千呼万唤不出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人们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没有更好的文化消费替代品出现,人们对燃放烟花爆竹是又恨又爱,于是反而产生“禁之严,爱之深”的心态。
因此,政府想有所作为是必须的。正如科斯强调的,政府作为市场经济中一个超级企业,可以通过行政决定影响生产要素的使用,政府的作为在市场调配失效时尤为重要,关键在于政府如何作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虽说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其实还是按照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方式作出的决策。不易管理的事情政府的习惯性做法就是禁止其生存。政府也怕麻烦。但所有具备深厚社会基础的东西绝非政府一纸禁令就能禁绝,无非是由公开转向地下,转向政府监控不到的地方,安全隐患并未消除,而政府对这一领域却因禁令而放弃了本应由政府承担的教育和引导责任。追求现代环境文明和传统文化习俗发生的矛盾只是被掩盖了,而不是解决了。对于爆竹辞旧岁这样一个传统风俗,政府要认识到其实质是一种文化消费。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代,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的成熟,会自然出现追求文化消费效用最大化的问题。政府的作为要符合这个趋势,这个矛盾就会弱化直至解决。因势利导,开禁燃放烟花爆竹,使其真正成为符合现代文明标准的社会习俗仍任重道远。政府首先要对烟花爆竹产业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对烟花爆竹的生产、运输、销售、燃放作出详细规定。在这些标准和规定的引导下,烟花爆竹产业的发展能够追踪时代的步伐,在为中华民族增加节日气氛带来欢乐的同时,在世界舞台上也大放异彩。其次,政府需要加强管理和服务,如学校进行燃放爆竹烟花的安全知识教育,节日期间选择适当地段多设些燃放点,有组织地销售安全的烟花品种等。这样既能满足群众需求,也达到控制火灾、伤人和噪音的目的。最后,政府对于燃放烟花爆竹可以进行趣味引导,组织烟花欣赏,从追求热闹到讲究优美,使这个习俗逐渐与现代环境文明实现平衡。
【参考文献】
[1] 赵晓:《请客的经济学》,载《彻底的市场经济是的》,中信出版社,2003版。
【摘 要】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行各业要谋求发展必然要不断从“创新”中掘取前进的动力,审视问题应对挑战,教育亦是如此。纵观当今教育界,“少、慢、差、费”的历史问题仍然存在。“僵化、功利”的新问题层出不穷。“创新教育”实施缓慢,步履维艰。其中不乏客观条件的制约,但主要原因在于人们主观思想的抵触和误解。因此,我们探究当代问题,需立足传统,溯源文化,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才是教学研究的根本所在。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通过对道家思想理论的分析,从而得出传统文化对于当今教育的阻碍因素。这对于我们今后在进行教育改革创新时该本着何种思想和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传统文化;道家思想;教育创新;阻碍;误区
一、引言
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是厚重的岁月积淀,更是璀璨的文化缩影。五千年的文化熏陶早已渗透于我们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以及道德标准。特别是作为文化源头的“儒、道”二家,其影响更为深远和广泛。然而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有其进步性,积极性,也有其阻碍性,消极性。当今社会文化日趋多元,新旧思想交替碰撞,对于传统文化的扭曲与误读也是比比皆是。如何择取符合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内容并非易事。关键看我们如何去客观的进行分析、解读。
二、“道家”思想中对“创新教育”的阻碍因素
通过对道家思想的研读,我们从中总结出三点要素。分别是“道家”天法自然的世界观与创新教育“人治”观念的相悖。道学中“相生相克”的辩证思想对于“求新、求异”的否定。以及道家学派所倡导的“绝圣去智”的核心教育思想对于创新教育的一些不利因素。
1.“人治”教育观与“道法自然”世界观的矛盾
“道”,作为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永恒存在的,揭示着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道家主张道法自然,人治顺应天治。反之便会破坏原有秩序造成危害。在这里“人治”的范围包含的很广泛,既包括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先进技术的提出,也包括一些新思想的提出。教育的理论,方法,技巧的创新也是一种“人治”。从道家角度来看,教育发展自有规律。这正是道家“无为而无不为”思想的一种体现。也正是这种思想使得我们在进行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时候,时刻有一种“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惰性思想。首先我们不否定道家理论的正确性,但是我们必须认清的是我们在遵循这种理论时不能存在歪曲和误解,道家所讲的“无为”是不“妄为”非不“作为”。如果说道家的这种思想体现在而今的教育中。应是对当下这种过度加工,过度雕琢的所谓的“天才计划”的批驳。是对这种现行社会中产生的将教育过程尽可能的缩短,过分强调结果的忽视教育客观规律的病态教育的驳斥。而非是要我们对教育创新“静观其变”“袖手旁观”。
2.对于道家“相生相克”辩证思想的误读
道家认为事物都是在对立的关系中衍生的,正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承,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事物一分为二,相互转化。而最为理想的模式就是一种“守恒”的状态。创新思想的产生必然要出现两个问题,一是打破原有平衡,增加不稳定因素。二是新思想也有利弊,若是弊大于利我们又该如何处之呢。《道德经》中有云:“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慈孝;国家混乱,有忠臣”。老子认为仁义也好,智慧也罢,表面看来似乎有益,但是人们不要忽视了其相反的一面。 众所周知,教育本身是一种成长的过程,传统的模式未必会适应当下的发展。但为何我们在提到改革与创新时,总会出现各种反对之音呢?究其原因,正是这种隐含的辩证思想在潜移默化的对我们的教育活动产生着影响。一方面,教育者担心教育上的改革创新会变革长久以来形成的教育大环境,甚至忧虑教育创新会使教育的质量下降,甚至还不如不改革之前。
3.“绝圣去智”的“无为”教育思想
“无为”思想反映在教育上主要体现为“绝圣去智”的教育理念。“绝圣去智”出自《道德经》第十九章:绝圣去智,民利百倍;绝仁去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认为所谓的“仁义”“道德”都可视为“巧利”是统治者扰民的“有为”是欺骗百姓的冠冕堂皇的“文饰”。更是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的根源。而这种“有为”体现在教育上既是教育方法的运用,教育理念的更新,及教育实验的进行。老子历来是抨击“知”的。其认为“知”与“欲”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天下每每大乱,罪在好知”“知者,争之器也”。局势更迭,文化先行。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教育,教育和文化可以说是一种相互辩证的关系。一方面,文化要通过教育传播,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人思想的不断发展。而思想的发展就会引起时局的动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老子是不主张实施教育的。他提出“少学寡欲,绝学无忧”,其做法就是“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即教育要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知常”一个是“无为”。知常指的是要遵循教学规律,这在今天也是为大众所承认和认可的。而“无为”指的是要不给予人为的干涉,最好是要不给予任何的干涉。“绝圣去智”的教育理念在今天来看可以理解为教育无须固定的模式,更不要抽象的理论,教育的规律不是外在的约束而是内在的推动。
三、结语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信息主导的时代,而创新思想正是知识信息产生的源泉。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只有以强大的民族创新能力为支撑,才能建设起稳固的知识经济型社会,由此可见创新教育地位之重。杨振宁教授曾说:“西南联大教会了我严谨,而西方却教会了我创新。 ”现在的中国教育正是处于这种知识掌握有余,而创新思想不足的状态。有人说教育改革千头万绪,实施改革必将工程浩大。我认为纵然如此,改革思路若是从文化角度出发也必将有迹可循,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积淀的国家。也只有从根源上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比较彻底的解决因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取文化之精华,弃不利之因素。及时矫正人们对于文化理解的误区。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有未来,民族才会有希望。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中华书局出版社
[2]廖敏.《浅谈道家思想的现代教育价值》.大理学院学报6卷3期.2007.03
[3]余秉颐.《方东美对原始儒家、道家哲学的阐释》.江淮论坛2001.06
【作者简介】
关键词:选好角度 问题诊断 应对策略
近年来,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正逐步淡出历史的舞台,新材料作文越来越受到高考出题专家的青睐。2014年新材料作文一统江湖的局面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与传统的材料作文相比,“选好角度”(“自选角度”)是其最突出的特征。的确,新材料作文的多角度立意为考生写作提供了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环境,留给他们更大的发挥空间,从而能更好地考查出考生的写作水平。有些同学由此就轻视作文立意,天马行空,爱怎么写就怎么写,结果打了个“球”,难以切题;但也有一些同学畏首畏尾,仍停留在传统材料作文的审题水平上,放不开手脚。针对这种上述情况,我收集了班上同学们在这方面常犯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找到一些应对策略。
一.断章取义
例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有位作家讲了一段大学时的经历:有年冬天滴水成冰,同学们冷得受不住就想办法弄来一些煤球,在宿舍里做了个简易煤炉。
深更半夜,我被浓重的煤气味儿憋醒,一时呼吸困难,四肢无力,马上意识到有可能煤气中毒,但发现同学们都在沉沉睡着,又觉得不好叫醒他们,就挣扎着从上铺爬下来,打开紧闭的窗户,然后才出门上卫生间。刚到门口,再也支撑不住,软绵绵坠倒在地。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在凛冽的空气中睁开眼睛,慢慢爬起,回到宿舍。
第二天早晨,我说了晚上的事,七个同学一起笑我梦游。我极力争辩,复述着事情的细节,但都没用。我想,即使我说的有疑点,但至少依旧向天空大开的窗户可以说明一切。
很多同学立意为“事实胜于雄辩”。很明显,这个观点是从“我想,即使我说的有疑点,但至少依旧向天空大开的窗户可以说明一切”这一句提炼得出的,他们认为“选好角度”就是随便选上一个,况且这一句也是材料的尾句,按常理这样的句子往往是总结句,似乎符合老师所讲的“抓关键句”来立意这一审题技法。认真审视分析全材料,不难发现主要人物为“我”,事件的经过是“我”深夜开窗救室友,早晨将此事告诉室友,室友们笑我梦游,但大开的窗户可证明其真实。稍作归纳,材料的主旨即为要坚守本心(善良、仁爱、奉献等),不因外界而失去自己的本心。可见“事实胜于雄辩”已游离于整个材料的内涵之外了,属于“沾边角度”(“主要角度”“次要角度”属于切合题意)。
因此,题目中所说的角度,决不能孤立地存在,一定要在材料的内容和含义范围之内,在驾驭材料内涵的前提下选角度,抓关键句。
二.观点杂糅
例如2012年全国大纲卷作文材料: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有一部分同学立意为“做事要专注,甩掉多余的顾虑”。乍一看,切合题意,没有丝毫问题。一旦提笔构思行文,问题就凸显出来了。按照这种立意,选材就既要紧扣“做事要专注”“甩掉多余的顾虑”,又要体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绞尽脑汁,可发现这样的材料真是少之又少!难道是自己储存的素料过于贫乏?否也!其实这就是典型的观点杂糅。“甩掉多余的顾虑”是站在整篇材料的角度立意的,而“做事要专注”是从“儿子”的角度来立意的。如果以“做事要专注,甩掉多余的顾虑”立意,就只能取两者的交集。这样就无形中大大“缩小”了选材范围,写起文章来如茧自缚,当然材料就难找了。
因此,立意角度必需单一。怎样才能做到单一呢?
首先,找主旨(中心)。要从整体把握材料入手,读懂整个材料,认真分析归纳,从而提炼出文章的主旨。找主旨的方法很多,可抓材料的题眼(关键词句);可抓主要人物的主要动作行为;可概括主要事件;可挖本质,由果溯因;可化喻求本;可分层剖析,提炼观点;可异向求同,同向求异……
然后,立足全篇,细分角度。可从对象的角度立意,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为物,为景;也可从事件情节的角度立意……只要立足全篇言之成理,角度清晰单一即可。以上述材料为例,细分角度立意如下:从“儿子”的角度可立意为“放下心理包袱”“相信自己,发挥潜能”“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做事要专注”“虚心接受意见”“实践出真知”等;从“妈妈”的角度可立意为“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教育的真谛在于鼓励”;从“母子沟通”的角度可立意为“善于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重“意”轻“我”
例如2012年湖北卷作文材料: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
对高考作文来说,审题是第一重要环节,此招不慎,全文皆溃。很多考生害怕偏题,重在求稳。首先是整体性原则,归纳主旨,非主旨不敢下笔;如不能分析归纳主旨,退而求其次,至少也要找到材料的关键词句。走题伤不起啊!这些考生这样做看似是赢家,其实不然。我们只要用上述材料的立意来进行比较便一目了然了。
该材料展现了一个讨论问题的过程,以老师的感慨始,以学生的扩展终,由个别到一般,话题的中心句是“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可从材料的整体出发,抓住话题中心的关键词“改变”,从“改变”的利弊、大小、快慢、隐显、因果等方面选取一点来写即可,这样立意绝对无可挑剔;
其实还可以从材料中五个讨论者老师、生甲、生乙、生丙、生丁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人的见解为话题,也是切合题意的。
1.老师:不要让传统文化(家书)退隐。
2.生甲:传统文化(家书)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价值。
3.生乙:可以改变传统文化(家书)的形式,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合拍;顺应潮流对传统进行改造;科技发展是时代的趋势,给人们学习、生活带来了便捷和影响。
4.生丙:传统文化(家书)的形式虽然变了,但美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5.生丁:除了传统文化外,许多东西都会随着时展、科技进步而悄然改变。
6.选取其中几个人的见解为话题立意:科技发展的利与弊;时代变迁和文化传承(书信)的关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科技进步不能漠视人文关怀。
有人戏言考场作文是考生“戴着镣铐在跳舞”,“选好角度”就是在减少这种限制的“镣铐”。过于重视审题立意虽稳,但明显缩小了自己的发挥空间,过于保守,不利于考生获得高分。
学生每个个体的写作风格是不同的。对于很有思想,逻辑思维严密,喜写议论文,但文采稍逊一筹的同学来说,写“改变”“不要让传统文化退隐”“科技发展的利与弊”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喜抒情,文采飞扬的同学来说,“科技发展是时代的趋势,给人们学习、生活带来了便捷和影响”“传统文化(家书)的形式虽然变了,但美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是最适合不过的了。如果让一个擅长写抒情散文的同学来写“科技发展的利与弊”,恐怕文章可圈可点的地方就少多了!
在构思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就是缺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男同学多喜欢科技方面的知识,如选“科技”这方面的材料应会扑面而来。女同学多喜古典诗词,“传统文化(书信)”的材料即可信手拈来。
即使同样写“传统文化”,有的同学的确认为传统文化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就可选生甲衍生出的观点;有的同学可能就认为可以改变传统文化的形式,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合拍,就可选生乙衍生出的观点。只有这样,文章才能道理通透,独具性灵,情蕴文中。
关键词:岐江公园 现代设计 道家文化 返璞归真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现代社会的变革中,人们在深刻剖析工业文明带给城市的利弊和失衡后,进一步思考了如何对待当前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如何构建适宜人居住的新型环境问题,这是人类生存与环境变革共同进化的一种必然选择。
广东省中山岐江公园是一个占地面积为11公顷的休闲式公园,是由北京大学景观规划中心主任俞孔坚主持并设计的。岐江公园在原粤中造船厂旧址改建而成,粤中造船厂是20世纪近50年来中国工业化历程的一个缩影,见证了中山由一个农业小镇发展到中型现代化城市的历程。因此,俞孔坚提出保留其造船厂的一部分建筑和器械,并对一部分生硬、陈旧的工业遗迹进行整理、提炼,并赋予其新的功能,使其具有休闲性和观赏性。岐江公园的设计理念与中国道家文化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道家思想中最基本的哲学思想是“道”,“道”是一种拥有丰富内涵的思想。首先,“道”的概念具有虚无性(即抽象性)。正是由于其含义的不确定性,最终使得人们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和文化对事物进行阐述,也正是这种人人都能够使用而人人无法界定其内涵的思想,使得“道”这一观念具有了广泛的适用性,被人们普遍地运用到了各个领域中去。同时也正是这样的一种包容性,使“道”成为了解读中国艺术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设计是一门具体到如何去操作、如何去使用的学科,因此,在探寻设计的时候,要把人放在第一位,而“道”这一概念能够把人和物之间的联系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在岐江公园的设计风格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或多或少具备着中国传统设计思维。笔者就从道家的“有无相生”“审曲面势”“天地材工”“返璞归真”等观念出发,对岐江公园的道家思想进行阐述。
一、有无相生,各随其意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道德经》
这些生活中极为普遍的语言词汇包含着许多辩证的思想和引人深思的人生哲学,如果将这些思想引入设计中,我们就可以创造出许多想象丰富的空间设计作品。
在岐江公园的设计理念中,“有无相生”的思想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尤为突出的是公园中的万杆柱阵(图1)。在保留下来的铁轨的两侧,安置了许许多多的钢柱林,钢柱群整齐排列成一个个方阵,虚实相间,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完整的交换空间。而其中的虚空间看似是一个无形之境,却又处处体现着设计者的独特匠心,正是笔锋未到而意境已至,既保存了现代工业文明时代的特征,又使人联想到生态循环的空间形式。
“有无相生”或许是设计中运用最多的一种形式。“有”,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实际存在的实物;“无”,可看成是一种无相无象的抽象的存在。“空即是有,有即是空”,形成一个辩证性的观念,发展至设计艺术中,便是有容乃大的“空白”。“空白”就是设计者按照设计画面反向思维的特点所形成的一种想象空间,它具有实际的愉悦性、错视性、想象的投机性等。在空间设计中,虚空间是一种无形的却又真实存在的一种气场,我们可以看成是文章中的言外之意或者音乐中的弦外之音。
二、审曲面势,各随其质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道德经》
“审曲面势,洛背河,左伊右,西阻九阿。”这是张衡《东京赋》中的诗句,指工匠做器物要仔细察看曲直,根据不同情况处理材料。要依循自然之材的性质和形状,加以发挥和利用,用最少的人力和物力换取最大的功用。
在岐江公园原址上,有许多原粤中造船厂所遗留下来的建筑和物件等,在设计的时候对这些物件并不是一味地拆除或重建,而是通过不同的环境对其进行改造和再利用。如内湖的两个船坞(图2),其中一个入当代膜结构设施,而另一个仅仅刷了一层漆。这两个船坞形成了强烈的新旧对比,这就是审曲面势的典型。老子讲究顺其自然,“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对事物进行最少的改动就能发挥最大的功能,这就是道家文化中的重点思想之一。(转第7页)
(接第30页)
三、天地材工,各随其宜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 ――《考工记》
早在古时,人们就对设计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天有时”代表着天气以及时机,“地有气”彰显着地域文化特点,“材有美”强调着设计材料的质量,“工有巧”讲究的是设计者的能力。每一个成功的设计除了考虑需要优秀的材料、设计者的能力以外,还要顾及时机与地域文化。对于历史的研究或许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为了揭示这段历史背后所蕴含的思想。
岐江公园在设计风格上可谓是集百家之长(图3)。首先是运用丰富的岭南植物和园艺所产生的含湖环境,其次,在整体格局上借鉴了西方传统几何式园林。中山作为一个著名的侨乡,在公园中出现了许多具有几何图案之美的景观。再者,借鉴现代西方环境主义对于旧城改造的思想,把公园中的许多建筑形式都进行保留,并在这一基础上运用现代的手法加以重现。那高低错落的树林、内湖和岐江的呼应,钢构件和芦苇丛的交替,其中透着复杂与简单、对比与和谐、变化与统一的关系,在这里被巧妙地融合成了一体。这种新的形式表达了中国传统道家思想和时代文化的传导,同时也彰显了岐江自己的个性。
四、返璞归真,各随其境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恬淡为上,胜而不美。”――《道德经》
道家文化一直都主张保持人性的自然本真,反对用礼仪束缚人性。在中国的设计艺术史上,一直都十分推崇“淡”,在中国画中,“淡”代表着简淡、清淡,正如诸葛亮的《诫子书》所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见,古代文人对于平淡美的追求是一直都没有停止的。
岐江公园有着许多的景观设计,都在追寻着道教的返璞归真的简约之境。如在公园的内湖有着栈桥式湖岸(图4),这里有着各式各样的乡土植被、芦荟、荷花等,轻轻走近犹如进入了大自然一样,胸襟突然被一种平淡所代替,这就是诗意的“淡”。而竖立在岐江边的双塔,由两个旧水塔改造而成,一个是包着玻璃外衣的“琥珀水塔”,是一个能够吸收太阳能而发出荧光的灯塔;而另一个是脱去水泥外衣后的“骷髅水塔”,这是一种完全由钢筋所围合而成的塔柱,没有任何其他装饰,以其严谨的结构吸引着人们的视线,这是工业的“淡”。
以上内容是笔者对岐江公园景观设计所领悟到的一些关于道家文化思想与景观设计之间的一些想法,道家文化在内容、形式以及审美观念上都对中国传统园林景观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学,应该在保持自己特点的情况下与其他文化进行交融,发掘具有自己特点的观念系统,从而形成真正的具有华夏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形式。
参考文献:
[1]任继愈.老子今译(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孔祥伟,李有为.以土地的名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