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期货投资的方法范文

期货投资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期货投资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期货投资的方法

第1篇:期货投资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期货 评价

期货市场是在商品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国的期货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末进行试点开始,经过20世纪90年代市场缺乏统一管理和没有完善法规、导致市场盲目高速发展的阶段后,现在市场已经基本得到规范。在市场规律的选择之下,一批管理比较规范,运作比较平稳,发展相对成熟的期货品种在我国期货市场脱颖而出,如上海交易所的铜、铝,大连交易所的大豆等。但是,期货市场在我国仍没有一个很好的风险评价体系,投资者基本是凭借自己以往的投资经验对期货进行投资。因此,对期货市场进行研究,加强风险管理,建立期货市场风险评价体系成为期货市场研究的首要任务。本文用层次分析法模型,使复杂的期货投资决策问题从定性的分析向定量结果转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期货市场12种期货进行评价,并从中选出5种理想的期货产品,此方法可指导期货投资者优化投资策略。

一、期货投资决策的层次分析模型

在建立层次分析模型之前,先引进4种评价指标,即期货产品的收益率、涨跌情况、涨跌波动情况、ARBR能量指标,这些指标对理想期货的决策起主要的作用。记SY(I,T)为第I种期货第T个月的收益率,表示该种期货的收益情况。ZD(I,T)为第I种期货第T个月的平均涨跌数据,表示该种期货的盈亏情况。ZP(I,T)为第I种期货第T个月的涨跌波动,表示该种期货的盈亏波动的情况,体现出期货盈亏是否稳定。AR(I,T)为第I种期货第T个月的能量指标,表示该种期货产品买卖气势情况。涨跌与涨跌波动指标隐含着购买期货产品的风险情形。收益率,其中为第I种期货第T个月末清算的收盘价,即第I种期货第T个月的收益率SY(I,T)为当月与上个个月的收盘价的对数之差。涨跌ZD(I,T)所给的历史数据ZDj(I,T)的平均值。涨跌波动ZP(I,T)为ZDj(I,T)的标准差,反映期货盈亏的波动情况:。AR(I,T) 为第I种期货第T个月的最高价减去该月的开盘价,有效的反映了该种期货在第T个月的买卖气势情况, AR(I,T)的值越大则说明期货的买卖气势越好。为了方便数据的处理和计算,用评价指标的极值差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化成无量纲的指标观测值。

根据这4种指标的评价标准,将期货投资决策问题包含的因素按照不同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为3个层次,最上层为目标层,即选择理想期货产品,最下层为方案层,即12种期货产品,中间层为准则层,有四个准则,即4种指标。各层间的联系用相连的直线表示,既可画出层次分析结构图,如图1。

二、针对评价要素建立判别矩阵

建立期货投资决策的层次分析模型后,投资决策者需要对各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判断,用数量化的相对权重Cij进行描述,反映成矩阵的形式就是判断矩阵C=(Cij)n*n。采用成对比较法对各个因素进行比较打分,打分的尺度采用1-9比较尺度。

我们通过广泛调研以及有关期货资料的介绍,运用几何平均法将待决策者的意见综合平均,得到第一层的评价判断矩阵如表1。

表1 第一层子目标判决矩阵

要素 收益率 涨跌 涨跌波动 ARBR

收益率 (C11)1 (C12)3 (C13)5 (C14)6

涨跌 (C21)1/3 (C22)1 (C23)2 (C24)2

涨跌波动 (C31)1/5 (C32)1/2 (C33)1 (C34)1

ARBR (C41)1/6 (C43)1/2 (C43)1 (C44)1

下一步,要建立方案层对准则层的判别矩阵。本文的数据实验对2007年10月到2008年3月的每个月每种期货产品进行建立层次分析,现以一月数据加以说明,取2007年10月的数据对12种期货产品建立层次模型,并对铝、铜、燃料油、橡胶、豆1、豆2、玉米、豆粕、棉花、白糖、强筋小麦、硬冬白小麦这12种期货产品的4种指标按之前所述方法处理,得到铝的收益率为0.5491、涨跌为0.3864、涨跌波动为0.3108、ARBR为0.5531,由于篇幅所限处理后的数据不一一列举。比较12种期货的收益率、涨跌、涨跌波动、ARBR,由MATLAB编程计算得4个12阶的成对比较阵C1、C2、C3、C4。

三、一致性检验

从理论上分析得到,A如果是完全一致的判断矩阵,应该满足CijCjk=Cik,但实际上在构造判断矩阵时要求满足此条件是不可能。因此,退而求其次,要求判断矩阵有一定的一致性,即可以允许判断矩阵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性(满足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计算衡量判别矩阵A的不一致程度指标,其中为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计算得矩阵A最大特征值为4.0042,对应的特征向量为(0.9186,0.3201,0.1677,0.1601),则CI=0.0014。为了确定A的不一致程度的容许范围,需要找出衡量A的一致性指标CI的标准,可引进随机一致性指标RI。对于不同的n,用大量的样本矩阵算出的随机一致性指标RI数值。

一致性比率CR=CI/RI,当CR

四、层次总排序与决策

对上面已算出的各准则对目标的权向量和各方案对每一准则的权向量进行组合,则第三层对第一层的组合权向量为:W=[WC1;WC2;WC3;WC4]*WAT。经计算得出组合权向量W为(0.1368, 0.2219, 0.0436,0.1188, 0.1107,0.1003,0.1955,0.1744,0.0731,0.1687,0.1327,0.0899 ),根据此向量,可决策出理想的期货,即07年10月份理想期货从好到差依次为:铜、玉米豆粕、白糖、铝、强筋小麦、橡胶、豆1、 豆2、棉花、硬冬白小麦、燃油。

利用上述介绍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对其他的5个月求出组合权向量,进行对期货的理想程度排序。最后可利用决策分析中的Borda函数来确定综合排序,得出五种理想期货分别为:铜,强筋小麦,棉花,铝,橡胶。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AHP在期货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了理想投资期货、期货产品各个指标等之间的影响,将期货投资主体的经验判断给予数量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较合理地解决期货投资的多因素决策问题。

参考文献:

[1] 杜栋 庞庆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姜启源 邢文训 谢金星等:大学数学实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李从珠 李文蕾 姜铁军:统计学在证券期货市场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0, (19)5: 62-65

第2篇:期货投资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股指期货 套期保值 投资组合保险

随着股指期货推出的临近,如何采用股指期货来进行套期保值是基金公司研究的重点。特别是上证综指在5个月的时间内大幅滑落,基金的净值也跟随大盘大幅缩水;机构投资者对于股指期货的推出越来越殷切期盼了。

股指期货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套期保值(也称作避险、对冲)是其基本功能之一,能满足投资者对股市风险对冲工具的需求。特别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套期保值是主要运用的策略。投资者在进行套期保值时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对于每单位的标的资产需要确定持有多少期货合约;或者最优的套期保值比率应该如何决定。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计算套期保值比率的方法和模型,但是采用哪种模型的估计结果对于套期保值具有比较高的有效性仍然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议题。利用股指期货,有三种方法可以对冲掉股票市场基金的系统风险:第一种是完全套期保值策略,第二种是不完全套期保值策略,最后一种称为投资组合保险。

本文的第一部分将分别介绍这三种套期保值策略,第二部分,将通过实证数据比较这三种套保策略的优劣,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

一、套期保值策略的介绍

1.完全套期保值策略

首先,介绍完全套期保值策略,该策略追求风险最小化,不考虑其它收益。认为期货价格变动与现货价格变动同步,即没有基差风险。这种策略的套保比率为1,即期货合约头寸恰好等于现货头寸,且避险者持有期货到现货头寸结束。在完全避险条件下,套保期货合约数量=

其中,“-”代表期、现反向操作,

VS为现货组合价值,VF为期货合约价值

2.不完全套期保值策略

Ederington(1979)提出投资者进行套期保值的目标是最小化所持有的资产组合的方差,因此能够产生最小组合方差的套期保值比率应该就是最优的套期保值比率,这一套期保值比率也被称为最小方差的套期保值比率。他同时论证了最小方差的套期保值比率可以被定义为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的协方差与期货价格方差的比率。然后他证明了最小方差的套期保值比率刚好是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OLS)得到的斜率系数,其中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分别为因变量和自变量。

(1)传统OLS模型。OLS(Ordinary Least SquaresRegression)模型实际上是对现货收益率和期货收益率作一个简单的线性回归,取其斜率为避险比率。

其中,St、Ft为现货和期货价格取对数;为现货和期货的报酬率

α为模型的截距项;β为模型的斜率系数,即最优套保比率;εt为模型的残差项

对(1)式β取一阶微分,并令方程式为零,则得到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此套保比率不随时间改变。

(2)误差修正ECM 套保模型。由于经济数据一般具有非定态、不稳定的特征,在实证分析时多采用差分后的定态序列进行分析,但一些长期重要信息有可能因此丢失。为解决这一问题,Engle and Bollerslev (1986)提出了共整合概念,将长期均衡概念纳入考虑,构建利用股指期货避险的误差修正ECM模型,如下,

其中,St、Ft为现货和期货价格取对数;为现货和期货的报酬率

μt-1为误差修正项;α0为截距项;α1为误差修正系数,α1=0

δi,θj为模型参数;εt为模型的残差项

b^估计系数即为最优套保比率

该模型实际上是将OLS模型中的残差序列εt纳入了考虑。

(3)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 套保模型。传统的OLS模型和ECM 模型是建立在残差项变异数具有齐质性的条件下,即残差项的变异数(εt)符合正态分布,且残差项变异数固定不变,得出的最优套保比率也不随时间改变。但大量的实证数据显示,财务数据多为非正态分布,且残差项变异数会随着时间改变。在实践意义上,最优套保比率应随时间的变化做出调整,即所谓的动态套期保值观点。1982年Engle提出了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模型,该模型考虑到了残差项变异数随时间而改变。1986 年Bollersler 又将ARCH模型改进为较弹性且一般化的构架,即现在广为使用的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表示如下:

其中,Ωt-1表示t-1期之前所有已知信息的集合;为残差项的方差p和q为阶数;St、Ft为现货和期货价格取对数;为现货和期货的报酬率

a 为截距项;b 为斜率项,即为最优套保比率

3.投资组合保险

所谓投资组合保险就是用股指期货动态复制股票指数看跌期权。股票类基金一般都是由分散化的股票组合构成,可以类似的用买卖股票组合的办法动态复制该股票组合的看跌期权来规避下跌风险,但是,不断的买卖一篮子股票的交易成本是相当高的,使得这种方法很难得到实际应用。股指期货的推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买卖股指期货的成本相对要小得多,能够使得动态调整的成本降低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基金可以利用股指期货与股票指数、股票指数与基金之间的价格联动关系,通过动态调整买卖股指期货的数量来构造股票指数看跌期权,为基金对冲掉下跌风险。不考虑股利,股指期货与股票指数的价格之间的关系为,因此,期初卖出e-rT[N(d1)一1]份股指期货,并不断的动态调整便可复制出股票指数看跌期权。如果基金收益率相对于股票指数收益率的敏感性为β,那么将原先买卖股指期货的数量乘以β即可。

二、三种套保策略的实证比较

1.完全套期保值策略

这种方法虽然规避了市场股票指数下跌的风险,但也使得投资者不能享受市场股票指数上升带来的好处。

2.不完全套期保值策略

相对完全套保策略,通过套保模型优化设计的套期保值操作比简单的完全套期保值更有优势,套保成本低且套保绩效好。

杨伟(2006)采用传统的回归模型、双变量向量自回归模型、双变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具有误差修正的双变量GARCH模型对我国铜期货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进行了估计,实证结果如下:

表 基于风险收益的套期保值有效性比较

资料来源:杨伟,2006

在以上四种套期保值策略中,OLS套期保值策略的表现最好,与其他三种套期保值策略相比,利用该策略不仅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率,而且承受的风险最小。

中信建投证券袁晓莉(2006)的报告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在考虑不同的套保频率和套保模型的基础上对香港恒生指数期货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模型选择方面,该报告比较了目前普遍使用的OLS、ECM、和GARCH模型。研究发现,复杂的并不一定是最好的,简单的OLS 模型在月、周、日套保频率下都得出了良好的避险绩效。

3.投资保险组合

美国20世纪80年代早期和中期曾经非常成功。但是,这种避险策略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1)内在风险

①动态复制看跌期权的成本会随股票价格实际运动路径的不同而不同。假设股票价格的确服从几何布朗运动dS=μSdt+σSdZ,即路径是处处连续的,对Delta做的是高频率的调整。实际实现的股票价格运动过程存在许多种不同的路径,考虑两种极端的情景,在情景1下,股票价格从100元逐渐下降到80元,在情景2下,股票价格剧烈上下波动后从100元变为80元,注意,这两种路径下股票价格服从相同的几何布朗运动,只是实现的实际路径不同。如果动态复制执行价为100的看跌期权,那么在情景2下,动态复制看跌期权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

②指数期货理论上和实际上的价格偏差带来的基点差风险。这是利用股指期货动态复制股票指数看跌期权时要承担的额外风险。一般情况下,这种风险是很小的,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比如交易系统拥堵或崩溃,这种基点差风险就会变得很大。

(2)外在风险

如果只有个别的股票市场基金采用这种利用股指期货动态复制看跌期权的风险管理方法,那么只要市场不发生剧烈的跳跃性波动,那么这种风险管理方法应该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如果众多的股票市场基金都采用这种方法管理风险,就很有可能会使之失效。例如:在1987年10月美国股票市场崩溃前,许多基金经理采用这种动态复制看跌期权的策略,当市场上升时,他们购买股票或股指期货,当市场下跌时卖出股票或股指期货。这使得市场非常不稳定,股价的微小下跌就会掀起卖出股票的浪潮,这又会使得市场进一步下跌,因此加剧了市场的崩溃,使得这种动态复制的风险管理方法失效。

三、结论

通过利用股指期货实现完全套保策略、不完全套保策略和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比较,我们发现相当于完全套保策略,后面两种策略有些一定的优势;他们能使得投资者在减少分析的同时,尽可能获得更高收益。对于不完全套保策略中的不同套保比率的OLS,ECM和GARCH方法,通过实证我们看到,并不是越复杂的方法就越有效,OLS方法和其他两种方法的套保效率差不多。投资组合保险虽然能利用股指期货来动态的调整投资组合,而且被投资界广泛使用,但是它对于股指大幅波动时,或者当大多数投资者采用该方法进行套保时,则往往会失效。

参考文献:

[1]Ederington, L. H., 1979, The Hedging Performance of the New Futures Market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XXXIV(1), 157-170.

[2]Engle, R. F. and T. Bollerslev, 1986, Modeling the Persistence of Conditional Variances. Econometric Reviews. 5, 1-87

[3]Bollerslev, T., 1986, A 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cedasticity ,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31, 307-327

[4]杨静:股指期货在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 经济研究导刊,2007, (4)

[5]袁萍:推出股指期货对我国股票市场基金风险管理的影响[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 (4)

[6]龙泉宋新平刘海峰:基于Markowitz和VaR模型的股指期货风险预警[J]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7, (3)

第3篇:期货投资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期货;会计处理;会计准则

随着我国对商品领域的全面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不可逆转,企业如何在市场经济中发展自己,规避风险已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大多数企业进行的交易都是现货交易,很多企业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期货交易。那么什么是期货交易呢?期货交易就是与现货交易相对应的,在现货交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期货交易所买卖标准化的期货合约而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交易方式,其交易的对象并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商品的标准化的远期合约。期货交易在实际中具有两大目的,即规避现货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即套期保值),以及利用期货市场价格波动获得收益(即期货投机)。实践证明期货交易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目前有部分企业已经通过期货市场达到规避市场价格风险和获取投资收益的目的。因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以及双向交易等独有的特性,故它又与现货交易、证券交易在会计处理上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如何基于现行准则规范企业期货投资的会计处理问题成为了广大企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将从以下方面对企业的期货投资财务处理方式进行探讨。

一、利用期货市场价格波动获得收益(即期货投机)为目的的期货投资的会计处理

我国目前现行的主要会计制度有:2001年1月1日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2012年12月31日前仍然有效)、2007年1月1日起上市公司、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以及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执行的《小企业会计准则》。

1、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期货投资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第十款:“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根据以上规定,企业期货投资初始投资金额按照实际成本记入“短期投资”科目;期末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对市价低于成本的差额,计提并记入“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在处置短期投资时,将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减去其跌价准备后的净额)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作为当期投资损益,记入“投资收益”科目。

2、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期货投资的会计处理

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除了期末对短期投资不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外,其余的财务处理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企业的期货投资财务会计相同。

3、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期货投资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因与《企业会计制度》在规范的目标、适用的范围、规范的具体内容和可操作性强弱、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会计规范体系中的层次等方面诸多的不同,故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在进行期货投资会计处理时也有众多的不同之处: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负债

1.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负债

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或近期内回购而承担的金融负债,均在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负债中核算。

企业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记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记入“投资收益”科目。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处置该金融资产或负债时,其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2.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负债

企业基于风险管理、战略投资等需要运用某项衍生工具对采用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进行套期保值时,而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实际抵销结果达不到80%或超过125%时,应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其会计处理方法与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负债相同;当实际抵销结果在80%至125%的范围内时,企业则采用套期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我们会在后文的套期保值会计处理中了解相应的处理方法。

(2)、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因期货合约属于衍生金融资产,所以期货投资不适用该规定。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对于在活跃市场有报价的金融资产,企业即可以将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也可以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何分类是管理层管理目的的真实体现,企业最终把金融资产划分为哪一类,主要取决于企业管理层的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等因素。如果管理层将企业期货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时则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记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单列项目反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如期货保证金不足时强行平仓所产生的损失,则应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与该减值损失一并转出,计入减值损失,记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处置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记入“投资收益”科目;同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记入“投资收益”科目。

第4篇:期货投资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证券市场 监管

股指期货是金融期货中产生最晚但发展最快的品种,诞生伊始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把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带向了新的高峰。我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通过开展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交易,能够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风险,以相对较低的转轨成本促进资本市场的成熟和完善。

一、股指期货概述

股票指数期货(stock index futures)简称股指期货,是一种以股票指数为标的物的金融衍生产品。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于2006年9月8日在上海挂牌成立,并在成立后迅速于2006年10月30日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2010年4月16日正式推出。我国股票市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上市公司数量、市场总量、交易量、运作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已初具规模,截止至2010年03月31日,我国境内上市股票数量已达1896只,股票市价总值达17.3万亿元,初步形成了现代证券市场的基本运作架构。

国外多年的实践研究表明,股指期货不但可以使资本市场更加有效率和更加健全,而且同时有利于增强金融系统抵抗总体金融风险的能力。在此种情况下,积极创造条件发展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充分发挥衍生品的市场功能,对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结构,提高市场效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 股指期货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

1.股指期货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我国推出股指期货将有助于降低市场换手率,鼓励中长期投资,延长市场波动周期,从而促使中国股票市场走向成熟。但是仍有不少观点认为股指期货的推出会加剧股票市场的波动。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1)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恰恰是股指期货产生的前提,而非结果。从各个市场股指期货的推出时间看,往往是股票市场波动频繁、风险积聚的时候;(2)股指期货的价格变化恰恰是对股票现货远期市场波动的反映,而不是波动的根源。股指期货对宏观经济等各种新信息的敏感度高于现货市场,它可以通过价格发现功能,使期现货市场产生联动作用,加快股票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反应速度,长期来看这有助于提高现货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

2.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交易量的影响

股指期货推出后会不会造成股票现货交易清淡、行情低迷呢?我认为不会。开展股指期货交易后,由于吸引了大批套利者和套期保值者的加入,股市的规模和流动性都有较大的提高,且股市和期市交易量呈双向推动的态势。股指期货推出会加大股票现货市场规模、增加市场流动性,是更好地繁荣和推动股票现货市场发展的有效手段:(1)股指期货的推出会增强投资者更广泛参与股票现货市场的信心。股指期货推出后,投资者有了管理风险的有效手段,特别是一些大的机构投资者,可以更积极地进入股票现货市场,市场总体资金量会大大增加;(2)推出股指期货会使股票现货市场更加活跃。因为期市多空双方为影响股指期货价格而大量交易股票会提升股市交易量,这一点在期货到期日会表现得尤为明显;(3)推出股指期货给投资者提供了熊、牛两种市况下均能盈利的机会。我国暂时处于单边市,股指期货的推出有利于改变这一情况。

3.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投资思维方式的影响

股指期货的推出增加了市场博弈的复杂性。股指期货推出之前,市场呈现单边特征,投资者只能通过股市的上涨赚取利润,在下跌的时候只能承受损失或不作为,因此,博弈的双方都只能造成一种市场表现,即股市上涨,只是上涨的幅度、时间有所差异。而股指期货推出后,市场呈现双边特征,不但市场上涨可以赚钱,而且在下跌的时候可以通过期货市场的超额收益来获得利润。股指期货推出后,期货市场会出现三类投资者,他们各自的投资思维方式和操作策略有所不同:(1)套期保值者,以实现现货的套期保值为主要目的,规避市场系统性风险;(2)投机者,直接入市买卖股指期货。这种将交易策略建立在大势研判和仓位控制的基础上,以获取暴利为目的的投资方法,他们的风险和收益是呈正相关的;(3)套利者,这些套利方法主要包括同指数期现套利、跨市套利以及跨期套利等等。

三、对监管部门的建议

1. 健全市场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期货市场相关法规

股指期货是一把双刃剑,投资者既可以利用其套期保值的功能规避股票现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也可以利用其杠杆效应进行过度投机。因此需要监管机构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预防和打击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初期的过度投机,稳定整个市场。在法规体系上,我国虽然推出了很多期货市场,期货交易的法律法规。但应该看到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从长期来看,应按照国际惯例,制定股指期货的监管、交易、结算、风险控制等的具体法律规定,从而形成在统一期货法规下证监会依法监管与交易所自律管理的股指期货监管体系。

2. 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从制度安排上防范市场风险

金融期货投资者教育工作的成效如何,事关金融期货的平稳推出、功能发挥和长远发展,是各项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金融期货在国际上虽然发展比较成熟,但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广大投资者还比较陌生。金融期货专业性强、风险程度较高,与商品期货也有很大不同。要通过投资者教育,帮助投资者增强对金融期货的风险意识,提高投资决策的水平,树立科学的投资观念,使投资者理性参与市场。对于金融期货要坚持正确的导向,既要看到投资机遇,更要看到市场风险。要帮助和促进投资者借鉴成熟市场经验,建立健全风险内控机制,提高市场操作水平,充分认识金融期货的特点,客观评估其风险承受能力。以做出科学理性的投资决策。

第5篇:期货投资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商品期货优化投资组合

组合投资是现代金融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通过将资金按不同比例投资于一组资产,投资者可以获得比投资于单个资产更优的收益/风险比,组合中的资产数量可多可少,种类也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股票、债券、外汇、黄金、房地产等,原则上只要投资者持有2种以上的资产,就可以认为是持有一个投资组合。将资金按不同比例在同一组资产之间进行分配,可以得到具有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投资组合,通过数学方法进行优化,可以为投资组合找到一个最优的配比,具体地说,就是在一定的风险下,找到一个预期收益最大的组合,或者在预期收益一定的情况下,找到一个风险最小的组合。

金融市场上有一个基本规律,即“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利用组合投资的方法也不能改变这一点,但可以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或风险承受能力,为其设计出最佳的投资方案,这对投资者投资理财具有指导意义。

商品期货的特点

期货交易建立在现货交易的基础上,是一般契约交易的发展,为了使期货合约这种特殊的商品便于在市场中流通,保证期货交易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所有交易都是在有组织的期货市场中进行的。期货投资最主要的两个特点是:高收益高风险性和方向性,所谓方向性是指不论期货价格上涨还是下跌,只要做对了方向,都能赚钱,做错了方向就要赔钱,因此相对于现货(或股票)交易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多的投资机会,只要价格有波动就有投资机会。

期货合约可分为金融期货、商品期货两类,金融期货没有实际的标的资产(如股指期货等),而商品期货交易的对象是具有实物形态的商品,例如,农副产品、金属产品、能源产品等。长期以来,期货被投资者视为一种高风险的投资工具,不适合做长期投资,特别是商品期货,由于有实物交割的压力,更是被投资者排除在其组合之外。但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国外出现了大量专门投资商品期货的基金,一些传统的基金也逐渐把商品期货作为一项主要投资品种。以高盛为例,在其三大业务(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与证券服务、贸易与资本投资)中,贸易和资本投资始终占据着主要份额,接近68%;2005、2006、2007三年的收益分别为16818亿美元、25562亿美元和31226亿美元。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将商品期货加入到投资组合之中,可以改善组合的表现。

商品期货优化投资组合的原因

商品期货能够优化投资组合,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商品价格与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的价格具有低相关性,可以有效分散组合的风险。根据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风险分散效应的大小与组合中资产收益的相关程度有很大关系,当资产收益完全正相关时,组合风险无法低于两者之间最小的;当资产收益完全不相关时,可以降低组合风险。

二是商品具有抗通货膨胀的功能,在高通胀时期能够为资产保值。另外,商品期货在交易中所具有的灵活性、低交易费用以及在非常时期(例如战争)相对较高的收益,也使得商品期货越来越受基金经理的青睐。

商品期货优化投资组合的验证

早在1980年,Bodie和Rosansky两位学者就对23种商品期货在1950-1976年间的表现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如果投资者把40%的资金投入到商品期货,60%的资金购买股票,这个投资组合的收益和把100%的资金用于购买股票的收益一样,但风险却减少了30%。

2000年,Jensen等人做了一项研究,测量将商品期货加入一个由股票、债券、国库券和房地产构成的组合后对原有组合的改善程度,发现加入商品期货的组合收益要高于原有组合。

Ibboston金融咨询公司的特许金融分析师(CFA)Thomas2006年指出:“历史表明,商品期货在投资组合中扮演了一个保险的功能,是有效的风险分散者”。同时,Thomas用1970年到2004年的数据测算了两个资产组合的最优边界,其中一组包含商品期货,而另一组没有。根据投资组合理论,最优组合边界又称为效率边界,效率边界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的是在相同风险下用该组资产构造投资组合所能获得的最佳收益(见图1)。从图1可以看到,单个资产都位于有效边界下方或位于有效边界上,说明组合的效果优于单个资产;包含商品期货的组合位于不包含商品期货的组合的上方,表明在同样的风险下,加入商品期货确实能够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

综上所述,有效利用商品期货能够获得投资组合更优的收益/风险比,投资者应当放宽投资思路,运用现代金融理论的成果,提高自身的投资水平。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容量在不断扩大,期货公司的运作更加规范,期货市场正在逐渐成熟起来,在证券市场弱势且动荡的情况下,将期货品种纳入投资组合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刘海龙,吴冲锋.非完全市场最优消费和投资策略研究[J].系统工程,2001(1)

第6篇:期货投资的方法范文

注意与股票的区别

可能很多投资者都操作过股票,对股票的操作有一定的了解,股指期货虽然具有股票的特性,但其操作与股票操作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有几点需要投资者注意:

第一,区分两类品种不同的交易与结算机制。两类品种交易机制的最大不同是,股指期货采用了保证金交易,并且做多与做空同样方便。而股票是全额交易,只能做多不能做空。在结算机制上,股指期货采用每日无负债结算方式,而股票是采用T+1交收。

第二,摒弃只做多不做空思路。与股票市场的投资者谈起投资股指期货时,他们常常会说,等市场跌下来,他们就全部杀入。由于长期从事股票市场投资,股票投资者没有建立卖空投资思路。在股指期货市场上,卖空与买多同样方便。

第三,充分认识保证金交易的风险性。由于采用了保证金交易,导致一些风险喜好的投资者资金杠杆比率过高,一旦价格反向运动,就会造成大于初始保证金的损失。而在股票市场投资,最好的损失只是初始资金。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要取得与股票投资同样的风险与收益,就必须把部分资金作为股指期货的保证金,而用另一部分资金买入国债。资金经过这样分配之后,它的风险与收益就与投资股票一样了。

第四,每天须跟踪市场价格动态。由于股指期货采用无日每负债结算制度,如果价格向不利于投资者持有头寸的方向变化,每日结算之后,投资者就须追加保证金,如果保证金不足,投资者的头寸就可能被强制平仓。这与股票投资是十分不同的。在股票市场上,投资者买入股票之后,可以长期不管市场价格涨跌,因为你支付了全额资金。所以投资股指期货市场,投资者每天需跟踪市场价格动态信息。

保持良好、理性的心态

期货交易执行保证金交易制度,具有“以小搏大”和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投资者在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之前,一定要深入了解期货交易的特点,确认股指期货交易是否适合你,始终要保持良好的、理性的心态。

从市场功能及市场作用来分析,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目的有以下两种:1、回避股票市场风险。2、赚取股指期货市场高额差价利润。

以回避股票市场风险为目的股指期货交易者,必须以理性的心态,在严密组织和深入研究市场的基础上,科学有序地围绕入市目的制订交易计划和交易计划执行制度。不能盲目随意交易,更不能无组织、无纪律、无指挥、无制度地参与股指期货交易。

以投机为目的的交易者,要以理性的心态参与交易,必须不断研究期货市场的特点,以科学的哲学思想指导投资行为,深入细致研究市场,掌握市场的价格规律。同时要把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作为一项投资项目来管理。要有分析决策、拟订计划、严格执行计划等必要的制度、程序。

操作原则

认识股指期货的基本操作原则,第一重要的就是每月到期。由于每个月结算,手中的仓位被强迫平仓,亏损的交易被迫离场。所以,股指期货不是长线交易的交易工具。所以,股指期货投资看重的是短期趋势。因此,交易股指期货不可恋战,如果行情与自己的预期不符,应该迅速离场。由此而生的是,股指期货的交易人,甚至包括分析师,都比较看重技术分析甚于基本分析,重趋势轻消息。另外一个重要的操作原则,与股指期货的杠杆特性有关。一般而言,股指期货的杠杆倍数大约是10左右,可以想像成10万本金的交易,实际上反映的是100万的资产的损益。所以,把所有资本投入股指期货风险是很大的。有一个案例,2004年中国台湾曾有一位投资人,投入7千万资金买进股指期货,却不巧遇上2004年3月下旬连续两根跌停板,结果总计亏损1亿1千万,还需要再补足4千万的资金给经纪商。这是与股票投资最大不同的地方,股票交易的本金最大只亏损到零,但是股指期货的可能会到零以下。所以,资金控管与风险概念是很重要的。

至于如何判断股指期货多空的方面,可以分为三个方法,第一是技术分析,可利用量化指标(如:MA,MACD,CDP等),或是图表型态。当中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使用现货的价格和交易量来分析。因为股指期货只要十分之一的金额就可以操作价格,所以现货的价量比较准确。

第二是未平仓量,未平仓量是指买方或卖方的单边持仓量,也就是市场上的存续合约量。我们可以依照指数变化与未平仓量的关系来判断后市(如表1)。

举例而言,指数上升,多方获利,空方亏损。如果未平仓量上升,代表多方没有获利了结,心中的满足价位还没到,还加码投资,此时后市容易继续上扬。反之,如果未平仓量下降,代表多方获利了结,心中的满足价位已到,后市的涨势容易停止。

第7篇:期货投资的方法范文

一、期货投资基金简介

期货投资基金是指通过集资,以专业投资机构为主体进行期货投资交易,投资者承担风险并享有投资收益的一种投资工具。在美国,期货投资基金通常又被称为管理期货(ManagedFutures),通常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公募期货基金(PublicFunds)、私募期货基金(PrivatePools)和个人管理账户(IndividualAccount)。公募期货基金是指在一个有限时期段内公开发行的基金。它往往采取公司型基金的组织形式,投资者可以购买基金公司的股份,就类似与购买股票或债券共同基金的股份一样,只是期货基金投资的是期货和期权合约而非股票和债券。一般公募期货基金的申购起点在所有的期货基金中是最低的,所以其吸引了众多的中小投资者。这些中小投资者的特点是有参与期货市场的热情,抗风险的能力较弱,时间、专业知识、资金限制等使其无法达到理想的投资目的,而公募基金就成为满足他们需求的最好投资工具。私募期货基金一般采用合伙人的形式,由主要合伙人发起并组织期货基金,有限合伙人提供基金的大部分资金,但不参与基金的运作与管理。私募基金的适于对象往往是一些高收入的个人或机构投资者。投资者如果有足够的资金实力,自己可以聘请一个商品基金经理(CTA)来管理他们的资金,开立个人管理期货账户(IndividualAccounts)。这种方法只能被有较高收入的投资人所使用,因为CTA通常都会设置一个非常高的最低投资要求。一些大型的机构投资者,诸如养老基金,公益基金,投资银行,保险基金往往采取这种形式而非购买大量公募或私募基金份额的形式来参与期货市场,以优化他们的投资组合。

二、我国发展期货投资基金的市场条件已经成熟

我国从1993年开始期货试点,从一开始的无序发展后历经长达七年的清理整顿后,期货业的运行更加规范。发展期货投资基金的条件已经成熟。我国期货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监管有力、运作高效的监管体系,初步形成了以《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为核心,以证监会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为主体,期货交易所、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和期货业协会的自律规则为补充的法规体系;以净资本为核心的期货公司风险监控指标体系的建立;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即将设立等等。这些基础性的制度建设,提高了市场规范化运作水平。期货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和交易品种的逐步推出为发展期货投资基金提供了市场基础。今年以来国内期货市场发展形势良好,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一是交易规模实质性增加,据中国期货业协会的最新统计,2006年全国期货市场全年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为449474102手和210046.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22%和56.23%。目前大连交易所的大豆期货已成为仅次于美国CBOT的亚洲最大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心。而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期货已发展成为仅次于英国LME的亚太地区最大的金属期货交易中心,铜期货的“上海价格”已经被公认为全球铜交易的三大权威报价之一,直接影响着全球铜市的价格走向。目前,坚持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已成为各期货交易所的首要工作原则,投资者信心不断增强。同时,投资者结构逐步改善,企业等机构投资者积极主动参与期货市场的意识开始上升。据统计,我国铜加工企业80%以上都参与了期铜交易;铝消费企业也逐步进入市场。

自2004年以来,我国期货市场推出了燃料油,锌,白糖,菜籽油和塑料等多个期货新品种,基本形成了包括能源,金属,化工,农产品在内的期货市场品种体系,股指期货也在积极准备中。随着市场品种结构的不断丰富,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面逐步扩大,吸引了更多的行业资金进入期货市场规避风险。此外,近年来期货公司的经营实力和风险控制能力逐步得到加强。今年上半年,全国期货公司额超过2000亿元的超过21家,量超过500万手达到10家,市场继续向少数有竞争力的期货公司集中。期货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所有这些积极的变化保证了期货投资基金的运作有了一个成熟的市场环境。

三、我国发展期货投资基金的好处

1.有利于提高中小投资者参与期货市场的热情,推动期货市场进一步繁荣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其知识、经验、资金规模、技术手段、信息、投资成本、交易渠道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同投资大户相比具有明显的劣势,所以在投资活动中很难实现理想的投资目标,大多成为市场的牺牲品。而期货投资基金由专业投资机构进行运作,它可以集中广大中小投资者的资金,统一调度、统一使用,在低交易成本的同时为期货投资争取到较好的条件。一般基金的资金较充裕,可以分散操作,投资于不同的市场和品种,由于分散化原理而降低投资风险,实现规模效益。期货基金可以降低参与期货市场的资金门槛,使那些由于金额限制而无法参与市场的投资者参与进来,进一步增加市场的资金供给,这是期货市场持续繁荣的必备条件。随着我国金融衍生品期货的推出时间日益临近,必将促使大量的股票投资者面临如何参与股指期货的问题,如果还重复以往中小散户直接投资期货交易的方式,不但不利于中小散户增加投资收益,更不利于期货市场长期健康及稳定发展,而期货投资基金正是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

2.有利于增加期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数量,优化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没有机构投资者的市场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在国外期货市场上,期货投资基金以及对冲基金是最重要的两类机构投资者,国外资金庞大的养老基金、退休基金、捐赠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主要是依靠参与到期货投资基金以及对冲基金中来参与到期货市场的。我国证券市场通过几年的努力,已基本实现投资主体由中小散户向机构投资者的转变,证券投资基金、QFII、券商等成为市场的主体。而在中国的期货市场78%的投资者是散户,没有期货基金这样的机构投资者,导致了期货市场人为操纵性强。所以应该借鉴国内外期货机构投资者和我国自己在证券市场培育机构投资者的经验,把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发展作为一个重要战略来研究,确定总体目标,分步实施,尤其在面临股指期货即将推出之时,加快推进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初期培育,让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投资主体。超级秘书网

3.有利于加强我国在国际商品市场的定价能力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在成熟的期货市场上,期货市场的价格通常被做为现货市场商品价格的重要参考。期价具有前瞻性,从而引导现价向期价靠拢。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在全球新增资源消费比例上更是占据着50%以上的份额。对大宗农产品、基础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许多产品都大量依靠进口,意味着我们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越来越大。在国际上,大宗商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国际期货市场,市场的石油现货价格主要是参照NYMEX的原油期货价格;小麦、玉米、大豆等也主要参照CBOT的期货价格;黄金的、价格则主要参照伦敦现货、苏黎世现货和期货、美国期货的价格。国际市场定价权掌握在别人手里,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定价,这不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而设立了期货投资基金后,这些大的基金就会在各种可能存在的空间内进行套利。从而加大了国内期市与国际期市的相关性,并且随着期货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中国期货市场的价格将与世界市场同步,在国际市场上也将更具竞争力,从而在商品的国际的定价权上更具影响力。

鉴于以上分析,在我国发展期货投资基金的市场条件已经成熟的条件下,大力发展期货投资基金已经变的刻不容缓。事实上,我国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期货私募投资基金,但由于政策的限制,他们多半处在地下状态。由于没有法规规范其行为,它们的存在也给期货公司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无论是从规范现有地下私募期货投资基金还是从增加国际竞争力上来说,对期货投资基金在政策上给予松绑已显得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厉以宁,曹凤歧.跨世纪的中国投资基金业[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祁国中.发展期货投资基金培育机构投资者[J].上海金融,2004,(06).

第8篇:期货投资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石油价格 资金管理者 其他交易者 互换交易者 生产批发商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8-100-02

一、引言

2002年之后,受美国低利率政策的影响,全球经济逐渐从互联网经济泡沫破灭和“9.11”事件的打击中恢复。国际油价由2002年1月的15.5美元/桶,一路飙升至2008年7月的147.3美元/桶。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8月开始一路狂跌,2009年1月达到33.2美元/桶的最低点。石油期货价格的“过山车”式的波动,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2000年至2012年世界石油产量和需求量比例保持在0.9716~1.013。在石油供需基本保持平衡的情况下,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

2000年之后,国际大宗商品金融属性增强,而国际原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更是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原油的稀缺性、流动性和可储性满足了资本市场投资者对资产保值和增值的要求,以石油为标的的金融衍生品发展迅速。

由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低硫原油价格和未平仓合约数量的走势图能够看出,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两者走势的相关性很高。2006年7月,石油期货价格在短暂下跌之后,上涨幅度增大,受金融危机影响,在2008年7月大幅下跌。石油期货的未平仓合约数量在这段期间的波动幅度小于石油期货价格。2009年2月之后,两者又同时恢复了平稳上升的趋势,而且相关性较高。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将石油期货投资者分为商业交易者、非商业交易者和未报告的交易者三类。其中,商业交易者可分为生产批发商和互换交易者,非商业交易者可分为资金管理者和其他交易者。针对石油金融属性增强的这一现象,很多学者选用CFTC所提供的数据展开了研究。

杜伟(2007){1}通过格兰杰非因果关系检验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验证了非商业交易者在投机而商业交易者在对冲的一般结论。张昕和马登科(2010){2}运用协整关系和格兰杰非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证实了非商业净头寸所代表的的投机力量是国际油价波动的主要原因。陈明华(2013){3}证实了油价波动受金融化因素影响。Jickling和Austin(2011){4}则运用CFTC所给出的具体的五类交易者头寸数据,运用OLS方法分析交易者多头和空头两方头寸对石油价格的影响。结果发现,资金管理者的多方对价格上涨有推动作用,互换交易者、生产者与石油价格变动的相关性不高。Lazzeri(2012){5}运用VAR模型及GARCH模型发现资金管理者对石油价格上涨有推动作用,但对其波动有减弱作用。

上述几篇文献的研究结果都表明,投机者的投机活动对石油价格波动有显著影响。本文借鉴上述几篇文献的研究方法,选择CFTC所给出的期货投资者的具体分类数据,对已有研究的数据进行更新,运用格兰杰非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VECM)分析石油期货市场的资金管理者、其他交易者、互换交易者和生产批发商对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

二、基于VECM模型的实证研究

1.变量选取。本文选择美国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的轻质低硫原油期货价格(P)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美国能源署网站。

CFTC的交易者报告所给出的几类交易者具有以下的关系:

2*open interest=commercial+(non commercial+2*spread position)

+non reportable

non commercial=money manager+other reportable

commercial=swap dealer+ producer/merchant

其中open interest为石油期货未平仓和约数量,commercial代表商业多方和空方总头寸,non commercial代表非商业总头寸,spread position代表套利头寸,non reportable代表未报告交易者总头寸。money manager代表资金管理者,other reportable代表其他报告的交易者,swap dealer代表互换交易者,producer/merchant代表生产批发商。

本文主要分析资金管理者(MON)、其他报告的交易者(OTR)、互换交易者(SWD)和生产批发商(PRO)对石油期货价格的影响。由于CFTC的期货投资者分类数据从2006年6月开始公布,本文选择2006年6月至2013年10月的周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Bloomberg数据库。

2.序列平稳性检验与协整检验。为了防止出现“伪回归”的现象造成结果无效,我们首先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在ADF检验中,滞后阶数使用SIC准则在最大滞后10期内选取。结果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所有序列的水平值均为非平稳序列,而所有序列的一阶差分均在1%的置信水平下为平稳序列。为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检验结果都表明石油期货价格与四类投资者之间有2个协整关系,可以构建误差修正模型(VECM)。

3.格兰杰非因果关系检验。为了检验石油期货价格与四类投资者之间的领先和滞后关系,我们采用格兰杰非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根据AIC、SC准则确定每一组检验的滞后阶数。各组数据的格兰杰非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3。

由格兰杰非因关系检验结果能够看出,四类投资者中只有资金管理者是石油期货价格的格兰杰原因。资金管理者是期货市场中的投机力量,投机活动引起了价格的变动。而石油期货价格是互换交易者和生产批发商的格兰杰原因。互换交易者和生产批发商代表着石油期货市场的对冲力量,检验结果表明,石油期货价格的变动领先于两类投资者头寸的变动,说明是价格的变化吸引了对冲交易者进入市场进行套期保值。

(四)基于协整约束的误差修正模型(VECM)

因为石油期货价格与四类投资者之间含有协整关系,我们可以直接用几个变量建立向量自回归误差修正(VECM)模型,VECM模型能够避免变量在进行平稳处理时的信息损失,使模型反映的信息更准确。根据AIC准则、SC准则,本文选取是的滞后期为2期。

对VECM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发现,被估计的VECM模型所有根模的倒数都小于1,均位于单位圆内,表明模型是稳定的。

1.脉冲响应结果分析。对石油期货价格的水平值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由脉冲影响结果能够看出,四类投资者对石油期货价格的影响都是正向的。在本期给资金管理者一个正向冲击后,石油期货价格在前3期内小幅上下波动之后开始平稳增长,在第12期之后基本稳定。资金管理者对石油期货价格的正向冲击有较长的持续效应。当在本期给其他报告的交易者一个正向冲击后,石油期货价格所受的冲击作用逐渐减小,在第三期之后基本稳定在较低的水平。在本期对互换交易者实施一个正向冲击后,石油期货价格在第二期达到最低点之后开始稳定增长,在第12期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互换交易者对石油价格的冲击也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但冲击幅度远小于资金管理者。在当期对生产批发商实施一个正向冲击后,石油期货价格在第3期之后开始稳定增长,在第15期基本稳定,互换交易者的持续时间长于其余三类交易者,但冲击幅度小于资金管理者。

2.方差分解结果分析。为了分析四类投资者对石油期货价格波动影响程度的大小,对石油期货价格进行方差分解。由方差分解结果能够看出,在25期之前,石油期货价格对自身的方差贡献大于四类投资者,最大值达到61%,最后基本稳定在44%,说明石油期货价格的变动具有一定的惯性。除去石油期货价格的自身影响,其他四类投资者中资金管理者对石油期货价格变动的贡献度最大,第25期之后的影响程度基本与石油期货价格自身的影响程度等同。生产批发商次之,增长幅度较小,对石油期货价格的贡献度约为资金管理者的25%。其他报告的交易者和互换交易者则远小于前两类交易者,在前10期,其他报告的交易者的贡献度大于互换交易者,但其他报告的交易者对石油价格波动的贡献度逐渐下降,在10期之后,小于互换交易者,互换交易者的贡献度上升幅度较大。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能够发现,资金管理者对石油期货价格的影响较大。资金管理者的头寸变动领先于石油期货价格的变动,资金管理者在期货市场的投机操作引起油价的波动。同时,资金管理者对石油价格产生的正向冲击具有持续效应,冲击幅度也大于其他投资者。在方差分解分析中,资金管理者对石油价格变动的贡献度要明显大于其他投资者。而期货市场中的对冲力量则是受价格变动的吸引进入市场,互换交易者和生产批发商的头寸变动均滞后于石油期货价格。生产批发商对石油价格的冲击和变动的贡献程度要高于互换交易者,但不如资金管理者。

通过对几类投资者的对比分析,我们能够发现,石油期货市场中资金管理者所代表的投机力量对油价波动有显著影响。对冲交易者中主要是生产批发商的套期保值操作对油价变动有影响,且影响程度小于投机力量。

石油期货市场的投机行为对油价波动产生了显著影响,石油价格的波动牵动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为保证全球经济稳定发展,各国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投机行为的管制,避免过度投机带来的价格泡沫。

注释:

{1}杜伟.期货投机因素与油价――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和ADL模型的分析[J].经济科学,2007(4):70-83.

{2}马登科,张昕.基于基金持仓头寸的国际油价动荡研究:1994― 2009[J].世界经济研究,2010(3):8-14.

{3}陈明华.基于金融因素的国际油价波动分析:理论与实证[J].宏观经济研究,2013(10):105-113.

{4}Jickling,M.and Miller,R.S.and Nerurkar,N.“Speculation, Fundamentals,and Oil Price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2011.

{5}Lazzeri,S. G.“The impact of financialization on the WTI market.” University of Trento-Department of Econnomics, No.1204, April 2012.

第9篇:期货投资的方法范文

他曾经在山西做铁矿石生意,2010年4月份才做期货投资。他说,2009年大盘3000点的时候,他开始进场炒股票,投入了100多万元,结果可想而知。不过,他之后在合适的时间加仓到200万元,盈利不少。

2010年初,老管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全职做期货投资。同年4月份,他参加了某大学的期货知识培训班,在多年工作经验基础上,深入研究,并加强技术训练。“开始主要做粮油品种,相对好把握。”老管说,“大约5月份开始做股指期货,顺势而为,持续做空。”

方向正确,心态平稳,再加上对行业的深刻理解,老管一开始的路是顺利的。在股指期货上,他操作非常轻松,几乎每天都有一些盈利。但投资总不会一路坦途,老管遭遇了刻骨铭心的惨败――2010年“6・29”行情一天做错,令他亏损28万元,一个多月的辛苦盈利全部回吐。

“6月底的时候,总感觉空头市场到头了,准备转手做多。”老管回想当时他对市场的理解,“沪深300指数中多是金融地产等蓝筹股,但股价极低,就像大白菜价。而且很多都是国有企业,明显存在低估,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似乎也有买进迹象。”当时上证已到2500点,老管判断已经是底部了,因此他反手做多,没想到却碰上了指数的最后一跳。

“6月29日,我买进8手股指期货,但市场暴跌,被套了110多点,而平时股指期货有100点的波动就算是很大了。”老管说他当天一直在重复自己做多的理由和思路。看好中国经济发展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从各种社会现象和行业发展迹象看,难以发现更糟糕的迹象。

但到收盘时,市场没有一点点的反弹迹象,收盘的最后几分钟,老管止损平仓了,亏损28万多。对老管来说,这样的亏损完全可以承受,8手股指相对他的仓位来讲也比较轻,但前期每天辛苦盯盘的盈利一下子全部回吐了。

“大道至简,投资也不要搞得那么复杂,错了就认错吧。”老管这样总结这次教训。

“顺势交易是原则,可是当时我是逆势操作,犯了错误。”老管认为自己的方向没有看错,只是进场过早了,他仍然坚持看多市场。从实际情况看,他当时的观点是正确的。

于是,在当年的7月19日下午,他再次开始进场,操作也以做多为主,但基本都是日内交易,最多持仓两三天。用老管的话说就是,还没有看出市场会有大趋势转变,短线是“为了保持感觉”。

进入2010年9月下旬,也是在那年农历八月十五之前,上证综指第五次冲击2700点失败,出现一波较大的下跌。老管再次杀进市场,买进的1010主力合约,计划中长期持有。“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是2887点进入,一直持有到合约到期日,10月15日全部平仓,盈利大约有400点。”这次也让老管“刻骨铭心”。

逆势操作的惨败,换来的是坚持正确观点的大赚。老管两个月的短线操作,也让他保持了很好的盘感。大行情来之前的准确“潜伏”,不仅让他“雪耻”,还有一种成就感。

股指期货操作的实战技术和技巧

1.

必须会看大方向,这是操作的前提。

2.

明确自己的投资风格,是利用股指期货套期对冲保值还是投机获利。前者更适合大资金,当然大资金也会进行对冲投机操作,后者适合中大户且有一定实战水平的投资者。

3.

需要掌握拐点理论、周期理论和T+0实战技术。当天高点、次高点、低点、低次点都要提前做到心中有数。明确时间周期,尤其是分钟K线周期,更是重要。趋势线是重要操作依据,每天运行的上下轨得搞清楚。T+0操作水平不高不行,沪深300合约一个点就是300元,100万资金以IF1003合约进行操作,最多也就6份,留足保证金的话得5份以下,以5份为例,一个点变动就是1500元,这就是说,T+0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你的投资收益。

4.

一定得留足保证金,股指期货有一种手法容易让投资者爆仓或被强行平仓:通过长下影线或上影线让投资者强行平仓。股指期货操作手法可以参考炒股,但技术支撑和压力位对于股指期货来说,都可以视为无形,不能把其像炒股那样看得过重。

5.

窄幅震荡走势宜平仓观望,等方向明确再开仓。因为窄幅震荡方向不定,而且确定方向时往往会有快速突破走势,如果方向做反了损失巨大。

6.

原则当日平仓不过夜,切不可像炒股那样靠捂的策略。当然,如果投资者在交割期前,能看到较长趋势,中线操作也不是不可以的。

7.

手法要快,开仓买卖要谨慎,平仓要坚定果断,切不可有侥幸心理。

8.

注意总结观察两市能对指数产生决定性影响并得到投资者认同的风向标与股指期货运行的联动效应。

股指期货操作上还有很多实战技巧,大体上炒股的一些手法可以参考,但对投资者的看盘和操盘能力要求非常高,不是一般中小投资者适合参与的对象。对于参与其中的投资者,也要把握适度投机,把风险放在第一位的原则,以免过度投机最终难以翻身。

股指期货的“止盈”与“止损”

对于股指期货来说,魅力主要在于其杠杆机制,但也正由于这种杠杆机制,让股指期货的风险也远大于普通证券投资。

期货的杠杆效应放大了投资风险与收益,任何的亏损都会跟随持有头寸的数量而被放大。股指期货是真正的“零和”甚至“负和”博弈,只有你赢我输,没有分红送股,因此无法分享上市公司成长所带来的红利收益。

那么,如何将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显然是投资者入门前的必修课。中国国际期货交易中心总监宋建鸥曾对媒体表示,投资者可以用资金管理的方法来控制风险。

股民参与股指期货的投资,首先要对期货的保证金机制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就是资金管理,股指期货采用的是一种杠杆机制,其魅力和风险都是在于这个杠杆机制。因此,投资者在参与的时候更应注重的是资金管理的策略,资金管理得好,这个胜算可能要高于具体的投资方法。

同时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有“止盈”、“止损”的概念。因为在股票市场,只要这只股票不退市,投资者就可以长期持有这只股票。但在期货市场却不是这样,如沪深300合约的设计,它一上市就是4个合约,等于当月、次月、季月和下一个临近的季月。由于股民们做股指期货投资时,会选择离现货月比较近的月份,所以持仓的时间不会很长。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