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的农耕文化范文

传统的农耕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的农耕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的农耕文化

第1篇:传统的农耕文化范文

1、农耕文化是我国从未间断的一种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它体现和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长期以来,人们为了适应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创造的多样性农业生产和丰富博大的农耕文化,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它集中升华了亿万民众的实践经验、教训和成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在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仍具有现实意义。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的农耕文化、人文精神与和谐理念,不仅在维系生物多样性、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资源持续利用、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独特景观、推动乡村旅游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保持和传承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传统特色,丰富文化生活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2、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体和基础。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已发现了成千上万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遗址,最早的当在一万年以前。考古证明,距今五六千年前,在我国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诸多区域就有了相当发达的农耕文明。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经济社会里,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不但决定了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书写了中国人的伟大与自豪,今天仍然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乡村社会生活的各各方面。但是,农耕文化一直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冲击,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更面临着传统中断和特征丧失的威胁。因此,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保护、传承和利用农耕文化,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重要意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传统的农耕文化范文

[关键词]农耕;游牧;东蒙古地区;风俗;汉化

一、东蒙古地区衣食住行变迁

在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中,蒙古族人口约有480万(1990年),其中大多数聚居在东部的通辽市、赤峰市和兴安盟等地区。据1995年的统计,仅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就有蒙古族367219人,占旗内总人口的70.59%以上。除此之外,如科尔沁左翼中旗(359359人、68.92%)、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192486人、82.78%)等兴安岭东南麓地的三盟市的蒙古族人口共计约256万人,使该地区蒙古族的人口高于现今蒙古国总人口(约240万),①可以说已成为世界上蒙古人最为密集的地区。然而这一地区现在也是内蒙古汉族人口流入最多的地区之一。随着汉族人口的不断流入,东蒙古地区汉族人口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对东蒙古地区造成了很深的影响。

其一,民族服饰变化。西部游牧地区的蒙古人称中东部农耕地区的蒙古人为“短袍蒙古人”。由于农耕文明在经济类型上对东蒙古地区的影响和农业生产模式向东部蒙古地区的扩张,东蒙古地区从传统游牧经济转变为半农半牧经济。众所周知,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分夹、棉、皮三种。由于纺织品传入较早,而且元代、明代蒙古族与中原汉族建立了广泛的经济联系,所以丝绸等纺织品供应较充足。由于气候和日常生活的需要,蒙古人一年四季都喜欢穿蒙古袍,春季和秋季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则穿皮袍和棉袍。蒙古袍的颜色和样式因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男子蒙古袍要比女子蒙古袍宽松一些,男子的蒙古袍颜色以棕色和蓝色为主,女子穿的蒙古袍颜色则以红色、粉色、绿色、天蓝色等为主。随着牧区变为农耕区,草场变为耕地,从前从事游牧经济时牧民们所穿蒙古袍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与汉族农耕经济相对应的褂子和长裤。蒙古族传统的长靴已经被短腰的鞋子所代替。服装店里蒙古族服饰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长袖、短袖、短裤、长裤等。

其二,日常饮食变化。众所周知,蒙古族的传统饮食是“白食”和“红食“白食”指奶制品,包括乌日莫、黄油、奶酪、奶豆腐等。“红食”指牛羊肉,有牛肉干、烤羊排、羊蝎子等。这是由于蒙古族人民长期从事游牧经济,食物中占主要地位的是牛羊。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其饮食习惯。由于蒙古高原平均气温低于中原地区,所以需要高热量的食物来抵御寒冷。奶制品和牛羊肉富含蛋白质和热量,成为蒙古人主要食物。汉族人喜欢喝白酒,而草原上的人们喜欢喝马奶酒。蒙古人渴了不会喝水,而是大口饮酒,妇女和小孩子则喝奶茶,或牛奶。随着农耕经济的影响,蒙古人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饮食习惯也有了很大变化。蒙古人也开始像汉族人一样,食用稻米和小麦,辅以蔬菜以及豆制品。

其三,居住方式变化。近年来,随着蒙古人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居住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生产方式由移动畜牧到定居农耕,居住方式也模仿中原汉人,修造固定房屋。“农业蒙古人的聚集生活与东北汉族的居住方式完全一样,几十到上百户人家聚居在同一个村庄里,每家每户有长方状高高的围墙,围墙门向南,修得很讲究,几乎都要修成屋顶状的飞檐门楼,有条件的还在门楼两旁修建库房,除了靠围墙北端正中间修面积可观的正屋外,正屋两侧稍靠前沿围墙方位还要修左右厢房,正屋背面有后院,在正屋与厢房之间的正屋两侧空间修建猪圈、驴马棚、鸡窝、厕所等,从门楼到正屋一般20米左右的距离,宽约二米的通道连接门楼和正屋,小径两旁是宽敞的庭院,井然有序的分布格局形成了国字式家园和国字式村落。”②

其四,出行方式变化。草原上蒙古族的传统交通工具是马、牛。在草原上所有人都会骑马,小孩子从学会走路开始,大人们就教他们骑马、射箭。草原上有一种说法就是“不会骑马的人就不是蒙古人”,蒙古族号称是“马背上的民族”。草原上另一个代表性的交通工具是勒勒车,也就是俗称的牛车。这种牛车的特点是能承载多而重的货物。草原上牧民们逐水草而牧的时候,从一个草场搬到另一个草场就用勒勒车搬运行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加上农耕文明的影响,虽然牧区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是马,但摩托车、吉普车、轿车等交通工具日益增多。在有些半农半牧地区,马匹和牛等草原上传统的交通工具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自行车、摩托车和轿车。

二、对蒙古族节日风俗的影响

草原上最盛大的节日是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蒙语“naadm”的音译,意为“娱乐”、“游戏”。目前,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那达慕进行了研究,大体上分为四种种:一是将其作为传统节日集会进行研究;③二是从文化层面将其概括地界定为文化活动;④三是从体育、教育入手,将那达慕作为民族体育活动进行研究;⑤四是将那达慕界定为综合型社会活动。⑥那达慕在每年阳历7、8月份举行。在汉民族看来,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前一天为“除夕”。在蒙古人看来,每年阳历7、8月份,草青一次就算作是一年。宋代孟珙的《蒙鞑备录》所记:“其俗每以草青为一岁。人有问其岁,则曰几草矣,亦尝问彼生月、日,笑而答曰:‘初不知之,亦不能记其春与秋也。’”⑦所以在这一时节举行的那达慕可算是蒙古族的过年了。起初,那达慕是附着于敖包祭祀,具有宗教性质。那达慕大会的主要内容是“男儿三艺”,指赛马、博克和射箭。一般为期三天。

随着农耕文明的影响,蒙古族传统节日那达慕的形式、内容和功能都有所变化。在清代有重要的发展。不仅其娱乐和商贸功能得到强化,娱乐形式和内容都有了一些变化。而且那达慕从敖包祭祀的宗教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节庆活动。这一时期,那达慕不单是一种节日庆典,还具有商业集会的性质。这种商业集会在形式上已经非常像汉民族的集会,来自各地的牧民或者商人在那达慕场地周围进行商业买卖。交易的货物琳琅满目,牛羊、翡翠珠宝、奇珍异石、玩具、各类服饰应有尽有。近几年,在那达慕结束之后还有外来的马戏团和杂耍。而那达慕内容在传统的“男儿三艺”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歌舞表演。歌舞的形式除了蒙古族传统的安代舞以外,还有汉族的大型体操表演。如今,那达慕大会功能的多样化和内容的丰富性,都是农耕文明影响下东蒙古地区风俗演变的一些具体表现。

三、结语

如上所述,农耕文明影响下东蒙古地区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语言、风俗、衣食住行等方面。在全球化趋势下如何在学习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同时保持和传承自己的文化是蒙古人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也是每一个蒙古族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汉化”不仅存在于蒙古族,而且是中国每一个少数民族共同面临的问题。

[注释]

①孛儿只斤・布仁赛因著,娜人格日勒译:《近现代蒙古人农耕村落社会的形成》,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②曹道巴特尔:《蒙汉历史接触与蒙古族语言文化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95页。

③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变迁》,《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 5期。

④纳古单夫:《蒙古“那达慕”文化考》,《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2年第6期;萨仁高娃:《蒙古族“那达慕”及其文化意义》,《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⑤李凤新:《那达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⑥赵永铣,巴图:《那达慕文化的由来与流传》,《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1998年第5期。

⑦宋・孟珙:《孟鞑备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页。

[参考文献]

[1]盛洪.长城与科斯定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

[2]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3]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4]孙鸿烈,Bernard Sonntag.中国关键地区的农业发展与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黄健英.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对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的影响[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6]蒙古族通史编写组.蒙古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第3篇:传统的农耕文化范文

【关键词】民间艺术 乡土文化 公民社会 时代精神

中国乡土性和地域性的民间艺术向公民性转化,伴随着农民公民化过程而进行。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农民身份和职业,投向“其他”。而且仍在从事农业活动的农民也变得与传统的农民有所不同。农民的现代化过程,就是农村主体性建设过程,归根结底就是实现从农民到公民的转变过程。

公民的精神内涵和农民公民化

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进程和文化构成,中国有着特殊的社会阶层构成。作为一个整体,在历史上,农民一直处于社会底层,直至中国解放,农民依然作为一个整体被制度性地从公民共同体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个与城市居民存在着迥然差异的特殊群体。到今天,随着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的逐渐解体、农村劳动力的过剩和社会分工的强化,中国农民逐渐脱离传统的身份和职业,摆脱了千百年来束缚和禁锢他们思想的文化规制,走向主体觉醒、人格独立、意志自由,并进入一种全新的生活状态之中,就是公民生活,逐步实现中国农民公民化变迁。

公民化是指主体(农民)向公民转化,包含有身份、观念、职业转化等内容,中国农民的公民化有着进步的历史意义。在古汉语中,农民一词是职业概念和身份等级概念的总称,中国社会一直赋予“农民”一词以传统、落后等众多的含意;“公民”一词在汉语中是“公”与“民”的合词,“公”意为属于国家或集体的人、公务、公共;“民”泛指人、人类或人民、庶人。尽管农民属于人民,但历史和现实造就他并不具备完整的公民身份要件,“人民”是一个政治阶级的概念,而“公民”则是具有阶层的色彩,二者不等同。

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说,“公民”概念具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内涵。只有满足特定的历史条件,公民才能获得自身的应然的规定,具备一个真正的公民所具有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以及相应的能动作用。所谓公民性是指公民作为公民所应具有的基本规定和可能性。一方面指公民作为个体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应具备的政治权利和法律地位,以及从事独立而自由的社会活动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指公民作为政治、经济、法律等活动的主体,所应具备的对社会的责任、能力,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文化素质和价值认同。公民社会有着特有的社会价值准则并对公民有着确切的要求。它首先强调个人价值,认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应该为人服务,而非人为社会生存,主张个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国家和社会是为了保护和增进个人的权利和利益而存在的;其次是重视多元主义,要求个人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思想和观念的多样,从而体现个体差异价值和创造性能力;再者,强调公开性、开放性以及参与性,显现公民的主体地位以及人们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和交流、自由讨论和辩论的权力;最后还要强调法治原则,体现人类群体的公平理性和科学观精神。从上述内容可见公民社会是人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张扬的社会,是展现独立、自由、平等的主体性价值的社会。而公民也从对物的依赖状态中解脱出来,走向自主、自立、能动乃至全面发展的理想状态。因而,传统的中国农民公民化,确实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进步意义,它使人进一步显出人的价值。

乡土民间艺术的公民性转化及其表现

宏观上讲,民间艺术是农民创造的传统文化,凝聚着各民族农民的精神养分,反映与表现着特定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也影响着特定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微观上讲,传统的民间艺术是农民世俗生活的重要构成,是农民思想观念的物质载体。传统农耕文明是民间艺术的根基,民间艺术是农耕文明的载体,民间艺术发挥着农耕社会所需要的功能,也表现着农耕文明的精神内涵。在主题、题材、材料、工艺、思想观念上都呈现出乡土性、地域性、民族性。诸如剪纸、面花、泥塑、纸札、布艺等类型的形成;如丰收、多产、多子多孙、祛病、发财、升官等主题的追求;又如对泥、石、面、布、纸等农村乡土材料的使用等等。相对而言,这些都与农耕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同时也因农村落后的、封建的、迷信的社会状况和现实需要所形成的。民间艺术总是匹配于它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的,它与农民生活是完全对应的。

而在当下,农民的公民化转变,使得民间艺术也发生了深刻且全面的变化。农耕文明彻底解体,传统农村面貌全面变迁,人们的生存模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审美品位、价值追求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实生活的变化产生各种社会需要,促使传统的艺术文化功能发生了退化和消亡、衍变、拓展。也促使新艺术表现方式生发、转演。若今天仍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也正因其还能满足当下所需要的社会生活功能,这种变化正是民间艺术体现时代精神而自我更新的结果。正如鲁迅所说:“凡有美术,皆是以征表一时及一族之思维,故亦即国魂之现象,若精神递变,美术辄从之以转移。”随着主体的转变(农民公民化),民间艺术呈现出公民化的特征,传统的民间艺术满足新时代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断变革,实现重构和再造,呈现出新的面貌和内涵。

民间艺术公民化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功能的无功利化和无意义化。传统民间艺术是世俗功利功能的产物,它总是因对应于某项现实需求的功利功能而彰显存在价值的,如驱邪治病的剪纸娃娃、佑护儿童的炕头狮子、祭祀的面花等等,无不是如此。功能超越形式,超越造型,如陕北绥德的炕头狮子造型夸张,似猴似狗,但并不妨碍它的“灵性”,只要能满足功能需求,民众不在乎造型准确与否。而当下的民众,不再迷信民间艺术的传统“灵性”功能,愈加欣赏民间艺术作品纯粹的形式美感和符号意义,不断重新诠释艺术形式的能指,挖掘新的造型符号价值,诸如当下流行的剪纸造型的动画创作。

二是创作的自由化和个性风格的形成。建立在功利功能上的传统民间艺术的创作是十分严谨和虔诚的,也是保守的,民间艺术作品的材料、生成、工序都是模式化的,艺人谨遵祖训,不敢造次。如此,一方面保证了传统的延续,另一方面则限定了艺人的创造性。而公民社会追求个体价值和多样性,强调解放想象力和创造性,这样艺人们在创作时抛掉一切陈规旧制,不拘泥于传统,发挥能动性,创造出个人的图符世界,形成鲜明的艺术风格,甚至突破传统艺术类型和规定性概念的限定。如城市广场中金属剪纸样式的景观雕塑建设。

三是表现主题的全局化和大众化。传统的民间艺术毫无疑问是民族的、地域的、乡土性的,它们总是表现某一地理空间的社会文化和这一空间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而公民社会则祛除了这种狭隘性,民间艺术不再仅仅关注“部分的疾苦”,而常常将目光投向世界和大众,甚至人类生存意义等宏大命题。

四是材料和工艺的时代性体现。民间艺术作品的创作材料和工艺最能彰显时代性,玻璃、金属、塑料、人造板等材料的使用,切割、焊接、熔铸、铆接等现代技术的应用,处处展现着时代性,成为时代表征。五是物质和精神空间的突破,当下社会阶层和生存空间的互融和互渗,使得他们之间的界限愈加模糊,互通有无,共享文明成果,如此,当下的民间艺术自然显现出杂糅和综合性的特征。

乡土民间艺术公民性转化的价值和意义

宏观上讲,乡土性民间艺术的公民性转化,是历史发展决定的,具有不可抗拒性,它是传统农民从农耕文明文化规制中解放出来的必然结果。民间艺术的历史性、文化性、精神性是由它所担负的主体生活内容决定的,当主体的生活改变时,它亦要改变,所以它总是动态的,紧紧“跟随”主体,紧紧跟随时代的。因而,可以说公民化的民间艺术是匹配于时代精神的,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了新的精神内涵,呈现出新的面貌。这些作品都是农民公民化后变成具有独立人格、自主精神、自我主宰和创造能力的见证,亦是这些公民新构成的意识形态、社会生活秩序和伦理道德观念的体现。他们发挥自我能动性,以前所未有的自由和积极心态投入到新生活的建设中去,解放思想、施展才华,创造理想的、富足的物质和精神世界,实现自我主体价值。

民间艺术公民化,也使得自身出现“革命性”的变化,呈现出诸多的新特点:首先是整合性。受现代强调“多元”、“模糊”、“解构”、“个性”等观念的影响和启示,民间艺术创作者以“万物”皆可为我所用为理念,解构一切,又重构一切,因而作品呈现出综合性和整合性的特点;其次是文明化。新民间艺术的文明化是较为明显的,在辨别“文化遗产”和“封建毒素”的基础上,它较为全面地清除了“迷信”、“庸俗”、“落后”的成分,凸现文明的一面;第三是民族性。民间艺术公民化并不等于将传统彻底抛弃,一些民间性、乡土性和地域性的内容总是被潜意识地保留,彰显出传统文脉的魅力和生命力,也展现出民族文化的价值。

第4篇:传统的农耕文化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文化;表现形式

传统文化是农业旅游的重要资源,通过传统文化的时间形塑、空间错位的利用方式,到农业主题文化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农家乐的体验等等,挖掘出丰富多彩的农业旅游文化的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将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很好的运用到农业旅游开发中去。

一、传统文化的利用

(一)传统文化的时间形塑。所谓传统文化的时间形塑就是时间错位、时间倒置。一般来说,传统文化在于其既有的时间场域中,这即是传统文化的时间观。若在现代性场域中,展示传统性,那么对于旅游来说可谓是一种较为有特色的资源。在现实生活中,个体是面向现代或追求现代性较强的文化,而传统虽然存在,但在存在的时间层面却与现代不在同一个时间层面。因此,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种塑时,我们必须进行有效的时间调整。在若干年前,麦场、荷塘、水车、石碾、梯田等被视为“落后”、“贫困”的象征,随着城市化的加速、社会快速发展,它们已然成了“物质文化遗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符号。

在农业旅游中,我们不是把现代社会推回传统社会,使传统成为主流。而是将传统移植到现代场域,与现代社会形式上成为对立,产生强烈的比较。现代社会中,放置具有传统文化意味的器物或者展示相关的文化活动。如水车,它是传统乡村中村民生产中较为重要的提水灌溉工具。水车过去对农民耕作农业产生了巨大的效用价值,水车省工、省力、省成本,农民对它有着较深的感情。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水车逐渐因功能性较强的现代机器的替代而脱离了人们的视线,但在它的身上仍然延续着一种传统文化。从时间层面来说,这种存在也许只是一种记忆中的存在,并不具体。如若将其作为一种开发过程中的一种旅游资源,那么则必须进行时间层面的转换,即错位。具体地讲,我们必须把水车所存在的时间场域从20世纪70年代以前或者更久远的时期,放在现时期。通过这种时间转换。我们才能欣赏此物的实体。这即要求我们再造实物,将实物放于现代社中。这样与现代性的器物相比,也才能更好的凸显传统,凸显一种传统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经过重塑之后,功能可能有所变化。其中,享受和愉悦功能的赋予是重塑的最主要的目的和初衷,但其他功能则或减少或增加了。如我们上面所说的水车,水车的功能本身是提水灌溉,但是在重塑之后,则最主要的功能便是一种欣赏,真正的提水灌溉则成为一种演示,证明这种水车具备提水的功能。也正是这种时间层面的倒置或形塑,传统文化才能处于现代文化的时间场域中,成为农业旅游的一种资源。

(二)传统文化的空间错位。在农业旅游中,时间层面的形塑使传统文化得以展示在现代社会之中,给旅游的主体带来时间层面的错位,空间层面的错位则是为了使旅游主体好似回到传统社会之中。所以,问题的核心是放置于何处才能更好地显出其传统文化的特性。如果放置于原有的位置,那么其所处的环境都是传统环境,则难以进行对比,体现其传统特性。

有特色的传统文化由于其连续性,本身存在于我们的乡村社会中,由于没有进行空间重塑,有时不被我们注意或者虽然有时被我们注意,但是基于农民个体的理性考虑而显得无用或无意义。以耕作为例,在乡村社会中,我们耕作田地,那是为了生存,是我们的职业。如果进行空间错位,让城市居民耕作田地,展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样的场景,这样一副传统的农耕画面便有了不同一般的意义,就是体验传统、就是一种休闲。实际上,此情此景在乡村社会中极为平常,大家都是以这种方式实践着,相信没有多少人在那里发出类似于城市居民的感叹。从发展和有序的角度来讲,传统必须进行相应的空间形塑。只有经过这一过程,传统文化才具备合理性地位,才显出意义。耕作、拉牛车、牧牛等农事活动,在当今乡村旅游中转变成了一种有趣的休闲活动,是人们把农耕生活形态的一些典型景象加以提纯、集粹,对其进行时间和空间重塑的结果,这些活动不仅形式有所改变,而且功能大大不同,从生存功能转换为一种体验和愉悦功能。“牛背横笛、鸡鸣犬吠”、“村头老槐树”、“门前小河”、集庙、戏台等都是农耕生活形态的绝妙点缀。既然空间形塑有如此重大的意义,那么我们必须针对乡村旅游主体,对传统文化进行空间错位,以凸显其传统文化特性。所谓空间错位就是将传统文化场域放置于现代文化的空间之中。在城市社会中生活的人更能体会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衔接,因为他们经常可以看到城市中一些模仿传统文化的东西出现,有器物层面的,也有抽象文化形式类型的。“久居樊笼里,始得返自然”,正是这种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同处共同场域中空间错位感觉的有效表达。

对于农业旅游来说,游客的主体来自城市社会中的居民,城市中做好应有的宜传,如农耕嘉年华等,利用便利的交通条文化的空间形塑。同时,这也说明乡村旅游的存在与发展与城市距离有较强的相关性,距离城市太远空间转换难度较大,则发展相对较为缓慢。时间和空间的形塑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的结构。在当前的情境中,现有的结构化力量使得传统文化的功能得到了延伸,成为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有效的配置性资源。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的形塑,而且这种形塑也得到了广大城市居民的认可,达到了重塑的初衷。可以说,“对原有真实文化的再造是一种文化价值延伸,有利于真实传统文化的拓展”。

二、农业主题文化开发

(一)主题农园。开发我国农业旅游文化资源,要注意农耕文化的灌注,提高其文化品位;进行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加强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是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

农业旅游资源不属稀有旅游资源,几乎所有具备地缘优势、交通便利的都市周边地区都可以开发农业旅游,因此难以形成垄断性竞争优势、农业旅游也不是暴利项目,不能奢望高门票收入。加之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难以对抗投资的高风险性。因此,为农业旅游探索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非常必要。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主题农园就是复合型开发乡村旅游的一种可行性较强的发展模式。以农求稳,以旅求富,一次投资双重收获,就能降低投资风险,鼓动起更多农民搞乡村旅游的积极性。

(二)乡村主题博物馆。乡村景观遗产是在传统生活方式受到工业革命的冲击,乡村社区传统生活的逐步抛弃激起了人们对具有传统特色和生活方式的乡村工艺品和其他物品的关注和依恋。最为突出的是乡村人口大批流向附近富有吸引力的工业城镇。乡村社区传统生活方式的放弃促进了传统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关注和对相关遗产的渴望,推动了乡村景观遗产的市场化和商品化。而乡村主题博物馆的蓬勃发展,成为乡村景观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是逐步消失的乡村生活的纪念,是乡村景观个性的表达和新兴经济行为。

(三)生态博物馆。为了有效保护和开发以少数民族村镇为载体的农业旅游文化,学界已将一种新型博物馆一生态博物馆用于少数民族农业旅游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生态博物馆是一种新兴的博物馆形态。它是人类社会现代生态意识和现代环境意识不断觉醒在博物馆界的一种反映,也是国际博物馆界对传统博物馆进行反思后的一种全新的探索。它的思想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环境科学的系统性、整体性思想原则。第二,“新博物馆学” 运动的社区化和大众化的思想原则。第三,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潮流。生态博物馆是将整个社区作为博物馆空间,以期对社区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以各种方式记载、保护和传播社区的文化精华并推动社区向前发展。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在社区文化遗产和文化价值方面将增强人们的文化特性意识使某此具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得到抢救, 生态博物馆明显地具有某种社会功能,是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条纽带。1997年中国和挪威两国政府已联合在贵州六枝特区梭嘎乡创建了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这是中国乃至亚洲的第一座生态博物馆。2000年中挪两国再建贵阳花溪区镇山村布依族生态博物馆,2006年建成锦屏县隆里古城(汉族)生态博物馆,黎平县肇兴乡安堂寨侗族生态博物馆,已形成不同文化类型的民族生态博物馆群。贵州生态博物馆群的建立,开创了中国运用生态博物馆形式对社区民族文化和自然环境进行全方位的保护的先河,对于处在多数或主流文化包围之中的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精华的保护和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博物馆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整体保护,是一种特别有效博物馆形式,特别有利于科研价值和旅游价值的开发,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提供了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持续旅游发展模式。

三、企业文化产品

(一)现代商务度假与企业庄园。企业庄园是农户租赁或转让给企业,供企业员工商务度假或企业会议、商务谈判等功能利用的乡村基地。企业庄园依托乡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而建设的具有观光、休闲、度假功能的乡村游憩景观综合体,以乡村自然景观、乡村农事生产、乡村风俗民情为主体,是乡村景观地方性特色景观的展示空间,但不进行特意的人工景观汇集,而是真实展示乡村景观的本来面貌。对于企业庄园的功能来讲,应强调参与性与体验性。在企业庄园中,员工们可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农活,如养殖、耕作、浇灌、采花、摘果、种菜等,也可以参加同日常生活相关的体力劳动,像推磨、烹调,让企业员工享受到质朴悠然的田园生活。

(二)产业庄园。在传统乡村产业经济发展中,产业的纵向关联发展较弱。农业生产以农产品为最终产品,农产品深加工水平较低。农业产业化是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乡村工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将推动乡村产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产业庄园是集农事生产、农业研发、农产品销售、农业交流、农业教育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农庄,比较成熟的有葡萄酒庄、香料庄园、草毒庄园、西瓜庄园等。它不仅是进行科学化农事生产的从地。也是提供食、一宿、行、娱、购、游等旅游六要素的服务性企业。因此产业庄园既要体现生产性农庄的特点,又要满足服务性企业的需要。

四、农家乐

农家乐是利用传统的农耕文化作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乡村旅游形式,其中包含了许多具有乡村特点的活动,如吃农家饭,从事农事活动等。从结果来看,这类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可谓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如有的地区利用本地城市蔬菜基地的特点,可供游客自己动手采摘新鲜的瓜果蔬菜,靠河流的农家则以钓鱼、捕鱼等特色活动出名。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这种规模性效应正在积聚,如类似“世界第一桃园”平谷的万亩采摘林、杭州的采茶等。而对于那些规模不大的地区,则从横向和纵深层面重塑传统文化。

在村庄重塑农事文化项目,增添乡土乐趣,使其成为特色,促进农家乐的发展。如对菜地这种传统农耕文化的开发,凭借“认养一分地,当回农庄主”的理念,进而进行农耕嘉年华的推广。从此理念之中,可看出其中蕴涵着的一种传统化的反思和重塑。任何一个组织(企业或单位)、家庭和个人均可在认养小区内认养一块菜地。根据现代的契约性合同,缴纳一定的认养经费,认养者就可以拥有这块土地的使用权,并且可以在这块土地上种植和收获相应的农作物,休闲和体验农耕文化的乐趣。在乡村社会传统节日中,农家乐更加火爆,住宿、度假、游乐已经较为平常,为了增加魅行和吸引力,如端午节中的划龙舟、包粽子活动等可加强开展。

五、体验文化开发

旅游的本质在于创造不同于居住地的差异化体验,但传统的旅游多限于现有的实体旅游资源,对历史文化内涵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往往重视不够,难以给旅游者创造丰富的旅游体验。体验性旅游开发是以文化为基础,以为旅游者创造审美、愉悦、学习与解脱等多重体验为目地的一种开发模式,从规划编制、产品设计与开发、市场开拓、宣传促销和经营与管理等环节注重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和体验性,从而实现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一)差异体验。乡村性和地方性是乡村与乡村旅游客源地城市的最大差异之处,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乡村体验式旅游追求的是对乡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一种探索与感受、让心里彻底放松。

(二)技能性体验。民俗知识、传统手工艺技术等,已经成为乡村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可引导乡村旅游实践者们学习当地的民族文化,象包粽子,采蜂蜜等。

(三)生态性体验。自然生态保存较好的地区,旅游者们可以学习环境特征、学习自然生态常识,从而接受自然的环境教育,对自然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会热衷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各种活动,如观赏游鸟、植树、环境保洁、认领古树名木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游客对生态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使游客对自身的人生价值和自然的生态价值有了新的认识,提升游客的心理满意度。

从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看,蕴藏着丰富悠久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价值,且拥有秀丽的自然景色、独特的环境特征和自然特征的乡村地区,是开展农业旅游文化活动的理想之地。在这些地区,无论是环境旅游活动,如徒步、亲水活动、登山、研究植物或观赏自然景观,还是文化旅游活动,如文化观光、文化探秘、文化深度体验,都包含了以上三种内容。也就是说,从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来看,乡村地区无论是体验式的活动内容、学习型的活动内容,还是生态建设方面的内容,都表现出乡村旅游已经沿着与环境旅游和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永红: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的开发与保护[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21期.

[2]王云才: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J] 《干旱区地理》2005年第6期.

[3]王曦:近年国内乡村旅游研究概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

[4]余压芳等: 生态博物馆研究进展及其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影响[J],《建筑学报》2006年第8期.

第5篇:传统的农耕文化范文

农耕技术民俗的传承与变迁研究

詹娜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在民俗学圈内,詹娜的《农耕技术民俗的传承与变迁研究》一书的出版很是让人觉得新颖。当人们趋之若鹜于庙会、宗族社会、民间礼仪和各种祭祀活动等事象,以技术民俗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术选题委实罕见。

“技术民俗”学术概念尽管不是詹娜率先提出的,但在国内,是她首次将其全面诉诸学术实践。尽管物质生活民俗早已进入民俗学视阈,但直到今天,民俗学界仍然偏重意识形态层面的文化传统,而很少顾及民间生活形态。即便是关注民间物质,也总是在其意蕴和内涵方面下工夫。

技术民俗是民间最主要的生存方式,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手段,也是最重要的地方传统。农耕技术民俗属于“农业生产常识”,这是一个农业社区正常的人所具有的,可以用以维持社会地位和生存状态的知识或信念,一般具有普遍性、直观性、实践性、实用性和易模仿等特点。这些特点可以归结到一个平常的词,就是“平常”。在现代社会学领域,由常识和日常生活构成的世界,被认为是最高的实在。在国内民俗学界,学者们热衷于“非常”世界的经营,即爱好对“节日”时段的解释,而面对漫长的非节日时段却熟视无睹,觉得无须解释抑或无力解释。长期以来,技术民俗作为人们习以为常也理所当然的“平常的事实”,自然就被学术实践忽视掉了。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农耕技术自然是最具普遍意义的民俗事象,也是生发其他民俗事象的背景性知识。这种背景性知识早已内化在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中,成为我们面对事物的参照系,还是民俗学学科现代性的重要维度。以农耕技术民俗为学术目标,触及了我国民间最基本的文化体系,选题不仅呈现开拓性意义,而且为民俗学真正回归生活世界进行了一次十分有效的尝试――从超越物质的精神的学术诉求转向了直接表征生产实践的学术描述。

以往的民俗学所做的工作,主要是把陌生的变得熟悉,而詹娜的学术取向则是将熟悉的变得陌生。这部专著所考察的地域是辽宁省东部山区的沙河沟村,面对当地家家都有的并且可以随意使用的农具,面对当地人都能掌握、解释和年年都在重复的生产技术及过程,民俗学能够做什么和需要做什么呢?如果仅仅是将当地农业生产技术当做谋生手段的呈现,复写无血无肉的生产程序和过程,那就落入墨守成规的民俗志俗套。詹娜采用了身体参与性的民俗志制作范式,一方面图写当地农民如何具体操作农耕技术,他们在农业生产的实际活动中获得了农民身份的自我确认,并通过农耕技术的实施和表演,也获得了创造精神宣泄和能力炫耀的;另一方面,努力记录当地人对农业技术的理解、传授、记忆和叙述,即便面对简单而又平常的农具,作者也恰到好处地给予了“陌生化”的观察和处理。论述了农具并非单纯的用于生产,还进入了当地人认同、象征和情感的意义世界;农具不仅仅是当地人皆知、没有深度的社会经验和操弄对象,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当地人对待现实与传统的一种态度,一种世界观、价值观,一种思维方式,是当地人生活世界的基本行为图式。

当然,专著论述的中心是农耕技术民俗的传承与变迁的问题,农耕技术作为当地人基本的生存手段,本身就能形成具有强大惯性的传承动机和变迁的法则。但技术并非只是功利的理性的传导,技术知识的传与授,是一个心灵感悟的过程;长辈的示范与晚辈的仿效既是社会责任、义务,更是一种信念、情感和对生活的执著。农耕技术传承和变迁是生存和生存体验的本质体现,当地人是在技术民俗感性的世界里寻求到生存的方案和自我满足的。詹娜充分体悟当地人那种农耕技术人性化的境界,强调当地人作为技术行为主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沙河沟村,农耕技术尽管不发达,人们的生存尽管依靠技术理性的支持,但是当地人生存的真正本质却不在技术的先进,而在于对传统农耕技术的精神依附和眷恋。詹娜的书写成就排除了技术理性的规则,突出了当地人在感性存在和感性满足方面基本的技术权利;富有创见地说明了民间的现代感性并非只显现于口头文学与口头艺术表演之中,而更多地体现于农耕生产这类日常生活之中。

由此可见,这部专著值得称道之处,不仅填补了我国农耕技术民俗志深度书写的空白,而且提供了民俗志“感性学”书写的范式,将田野的感官直接转化为新颖的学术话语,而没有顾及甚至有意摈弃了社会学和人类学时髦的权威性论调。专著突破了以往民俗学学者只能在庙会、宗族社会、民间礼仪和各种祭祀活动等事象中寻找情感纽带的严重局限,真正拓广了民俗学学科书写的视阈,实践性地消解了民俗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颠覆了传统、文化和精神等与技术、常识之间的藩篱。这是将农耕技术和常识转化为民俗观照的成功谋划,是将民俗学意义的世界还原为生活的世界的有意尝试和个案示范。

第6篇:传统的农耕文化范文

(一)渔猎文化景观

包括赫哲族椴木图腾柱、工具和钓鱼和打猎钓鱼和打猎的文化活动,鱼皮革,即使有各种各样的花草的布绣花长袍,赫哲族紧身裤和床上用品的特点,有着各种各样的美丽的生活模式。不一样的角度来看传统的狩猎文化和饮食文化也包含在里面。不管赫哲族、鄂伦春族、钓鱼和狩猎文化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虽然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仍然是空白的,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游牧文化景观

在黑龙江西部广阔的草原,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不但有着各种各样的植物,而且还有国宝丹顶鹤动物等。一些蒙古部落,也带来了非常具有蒙古饮食文化的特点,烤全羊、奶茶等。

(三)农耕文化景观

分布在该地区的朝鲜,满族,达斡尔族,等等,他们喜欢汉族农业社会,但与传统的汉族农耕文明相比有明显的差异,这也是一个特殊的文化旅游产品。此外,“弯曲康”满族历史悠久,韩民族服装,等等,有一定的文化旅游产品的发展空。宗教文化景观黑龙江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宗教文化,在日常参与服装、民族首饰、种族和宗教文化。允许游客体验中原不一样的宗教文化在中国的影响力。

二、对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有很多的促进文化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研究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提升为目标,一步一步,促进黑龙江省西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的良好的民族文化和传播在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近年来,政府政策帮助各种各样的少数民族在中国,执行非常到位,此外,政府高度重视传统的文化也在不断上升。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依赖于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旅游业和丰富。中国的黑龙江地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理位置,因此,不仅在黑龙江省的固有优势的荣耀和祖先的遗产也是利用好政府的政策发展旅游业。建立人文气氛和依赖的特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自然观、民族文化,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扩大开放。不仅当前地区环境需要加强,而且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也有一定的帮助。如,朝鲜、满族、达斡尔族民族风情,如村庄、可以依靠当地美丽的自然风光,区域发展的民族文化资源,加强中国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

三、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影响

第7篇:传统的农耕文化范文

关键词:中国民俗剪纸;文化符号;图腾崇拜;意向符号;农耕文化

一、中国传统民俗剪纸文化的渊源

民俗剪纸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形式,它以独特的艺术生命力和丰厚的人文内涵延续发展至今,剪纸中的意向符号运用简约的造型、流动的线条描述着古老的格言、动听的美丽传说,将中国老百姓的人生体验、人生理想、文化理想与小小的纸片剪贴在一起。在传统民间,每当举行婚丧嫁娶、庆寿延年、招魂送病、迎贺新年等等重要活动时,往往要用大红色和黄色纸张剪刻成各种图案纹样来装饰环境、营造氛围,表达对人生未来的美好祈愿和祝福。在农耕文化背景影响下,古代中国人的社会意识、价值观中对于安居乐业、子孙繁衍等种种理想都寄寓在阴阳组合的平面符号中。

(一)剪纸与巫术风俗的传承

在原始社会的混沌年代里,人类以幼稚朦胧的意识体验着风雨雷电、山崩地裂、生老病死等等自然现象,从而产生了恐惧和疑惑的感觉。由此,万物有灵、神人交感、主客混同,成为了原始意识的主要内容。它作用到人们头脑中,便产生了人类童年那种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并借助形象与想象表现人们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理想的原始巫术行为。这种巫术行为是原始人站在自然之上企图用巫术的仪式去迫使自然遵从人意志的意识形态表达方式,其巫术宗教仪式中的招魂复魄、驱鬼避邪、祭祀丧葬等主题内容,形成了特殊的祭祀用品和道具。古人最初以实物方式在祭祀仪式上敬奉先人或鬼神的,至东汉纸发明以后,冥纸、纸钱的广泛应用对于先前祭祀实物的替代促使了巫术仪式中的道具――祭祀剪纸在这种原始意识形态下应运而生,装饰纹样上表现出信仰大于审美,讲究象征暗示,功能趋向于综合等地域民俗传承特征。楚文化圈至今也流行着剪纸人招魂、求子、祭祖巫术。在楚国故地,南漳县荆山脚下,巫师用巫术招魂治病的方法就是剪纸人。除了招魂外,在民间巫术性剪纸礼俗形式还有很多,如用剪纸“破五”、“配偶”、“扫晴”等。

(二)剪纸中的图腾崇拜

原始人在意识到崇拜神灵、巫术仪式不能尝其所愿时,由此便产生了对自然的恐惧,这种对自然的恐惧就集中体现在图腾崇拜上,图腾崇拜的膜拜对象被人从主观意识上赋予了某种神秘力量,或者说清楚一点,人们把某种具有特殊自然能力的动植物或其他物体当作自己氏族的标志或象征,认为这种物体同自己有某种血缘关系。在这种意识形态下,原始人就认为一个群体或个人同某种动植物就具有神秘联系,这时作为万物生长之源的太阳、大地,飞禽走兽、花草植被都成为了古人图腾崇拜的对象。

民俗文化中与莲花相关谐音意象在民俗文化中竞相纷呈,几乎无所不及。如剪纸艺术题材中的鱼戏莲、鱼唆莲、鱼穿莲、莲花娃娃等多种造型充分表现了图腾崇拜中对于莲花形象女子、女性生殖体的象征延引,意在祈愿男女婚姻幸福吉祥,子孙满堂。鱼莲组合更成为了民间常见的生殖象征形象,对于鱼的图腾崇拜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半坡时期出土的彩陶人面鱼纹盆的人鱼合体造型上,这种人鱼叠合相亲的文饰,反映出当时人类和鱼类之间的特殊关系,把鱼作为生物界具有极强生殖能力的特性通过象征的造型手法表现在剪纸艺术中,寄寓了古代人对于子孙繁衍、世代相传的祈盼和理想。

(三)农耕文化再现

农耕社会结构是中国民俗文化的基本构架,中国古来重农“王事唯农是务”以农为本是传统中国经世的基本国策,在农耕经济支柱下,形成了中国长期的农耕社会结构,在这样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影响下,以传统婚姻和宗族制度为支配地位的社会秩序,形成了中国民众特殊的心理结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中国传统民间社会的众多文化习俗包括剪纸民俗也就是在这种结构支配下建立起来的。正是在自给自足、安土重迁、礼让仁和、血缘至上、家族为重的农耕社会结构中,才形成了对家庭和睦、家族昌盛、子孙满堂、丰衣足食、幸福长寿等等理想愿望的强烈祈盼,这些美好的愿望在剪纸文化中体现为“福”“禄”“寿”喜

“丰”五个关键主题,由此而构成了传统剪纸民俗文化的基本意义取向。这些深刻的文化内容通过意象化视觉符号集中体现在剪纸艺术中,诸如鱼戏莲象征男欢女爱,婚姻幸福;五蝠捧寿预示族中长者福寿安康;年年有余(鱼)期盼家族生活富足、家道殷实。至今众多民间艺术家依旧通过传统的审美方式把诸多理想凝聚于这些图形符号的组合之中,彰显了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延续性和强大生命力。

二、传统剪纸文化中的意象符号

剪纸意象是剪纸民俗的物质载体,剪纸符号则是剪纸意象的灵魂。剪纸意象是民众长期感知外物的知觉经验的凝固,其基本结构生成,不是通过理性思辨和逻辑推导,而是顺应文化生命的自然法则最后水到渠成。不同的民族群体对相似符号的含义理解可能呈现不同的“多面性”。

剪纸符号的基本构形思维方式是意象。意象思维借助联想、想象、类比、直觉等多种形象方式来揭示事物内涵,表达主体对意念的理解和对生命的体悟。对剪纸民俗而言,意象是建立在民众共同体普遍认可的文化形象和共同遵从的情感意愿的基础之上,是民众共同体认的文化精神形式。民间剪纸意象是民众将长期传承的“集体现象”“投射到心中屏幕”的基础上,来寄寓他们对社会人生的朴素理解,传达他们对理想未来的良好祝愿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民间剪纸意象的核心成分“意”,是民众群体按照特定目的附加于剪纸形象之上的深层体认,构成了民间文化的意义系统。

剪纸意象中的不同生灵物象,一般都被赋予了各自不同的符号内涵。老虎、雄鸡、蜘蛛、蟾蜍之类,驱邪逐疫,招魂引灵,实现生与死、肉体与灵魂之间的沟通,民间多以为避邪、巫术、禁忌,所以剪纸就用于象征趋吉避凶、大吉大利。松、龟、松、灵芝之类,寿长质洁,是精神升华、脱俗超凡的精神象征,因而其神异的外形与深处幽静的情境,常常成为最受欢尊崇的人生至境,所以民间高龄祝寿的图画、剪纸常以之作为至佳意象符号。至于鸳鸯、大雁、莲花、金鱼之类,雌雄相匹,清纯优美,姿色靓丽,最富有婚姻情感寄托特性,所以常常为青年男女、婚恋家庭所垂青,寓意爱情幸福、婚姻美满、多子多孙。这正如人类初期先民总是借助野性很强或形貌鄙陋的虫兽类作为崇拜对象,体现人类本真心理,而及至文明后世,取而代之的是温和驯良、妩媚动人、资彩华丽的花鸟秀木作为精神象征,这是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使然。

第8篇:传统的农耕文化范文

【关键词】傩文化 现代性 理性

傩文化的精神内核

傩文化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一种原始信仰,是指导人们思想言行的一种“意识形态”。从原始信仰的角度来说,“傩文化”就是“神农文化”,是古代中国农耕民族为了祭祀农神创造出来的原始文化;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说,由于古代中国的农耕民族是神鸟的崇拜者,所以“傩文化”也就是“鸾文化”;从生产的角度来说,由于古代中国的农耕民族最早种植的是糯稻,所以“傩文化”也就是“糯文化”。

傩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巫术文化。这似乎是迎合了傩文化给人留下的最直接的印象。巫,《说文》释巫即祝也,意为“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辞海》释巫为“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周礼・夏》中载“事傩驱疫”。这些记载或解释,把巫看作以舞降神的人,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把傩描述为祭祀和驱鬼逐疫的民间活动和宫庭活动以及占梦活动等等。而作为傩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傩祭、傩戏都展示出了明显的人类原始宗教的神秘主义倾向,体现了人类童年时期对未知世界的原初敬畏,从而以一种非理性的行为予以表达。

形而下。“形而下”是一个哲学范畴,指的是具体的、可观可感的,在解读傩文化时可以理解为功能性和实用性。傩文化的最初萌发就是祭祀,是一种极古老的“迎神驱鬼”仪式。虽然发展至今的傩文化已经演变为一种纯粹娱乐性的表演艺术,但是它在萌发之初,完全是出于生存的需要,恰恰是在当时神秘主义的思想倾向指导下所形成的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也符合文化学的基本观点,人类的任何艺术形式最初都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物质生活。

全民性。这里的全民性指的是非官方性。当然,这种“全民性”的赋予需要历史地看待,因为傩文化和儒文化历史上都曾经被统治阶级确立为官方文化,对社会进步、维系民众起到重要作用。

傩文化是如何逐渐走下神坛的

以傩文化来说,商周以后的原始社会,国家没有产生,很多典籍制度没有形成,原始人把氏族,部落首领当作自己崇拜的偶像,对其言语行动绝对服从信任,把他视为保护神。夏代大的官职都由巫史担任,“三正”是执政巫史的集体称号(《尚书・甘誓》),可见国家就利用傩文化来维护其统治,捍卫王权。而当儒家文化经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为国家正统思想之后,伴随着国家政权对宗教活动的管制和文化思想的进步,傩文化逐渐走下神坛,退隐到民间,成为了彻底的民间文化。傩文化由于萌生于无政府时代,一个全民平等时代,而傩文化的核心内容又是为农业生产祈福除灾,创造主体即是全民,则天然具有全民性,而反应的精神内涵又是“天人合一”的和谐思维和追求幸福的积极态度,因此才能为后来演变为娱乐性的表演艺术提供了内涵支持。

傩文化的现代性:历史地看待傩文化与理性精神

关于现代性的探讨,理论界众说纷纭。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指启蒙时代以来的“新的”世界体系生成的时代,一种持续进步的、合目的性的、不可逆转的发展的时间观念。从时间域来看,现代性是指从文艺复兴、特别是自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历史和文化,其特征就是“勇敢地使用自己的理智”来评判一切。

此外,现代性还代表了一种精神,一种理性,就是不断改造世界的内在要求。“现代性”永远在提醒人类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做得更好?而贯穿这一切的恰恰是理性的确立。现代性如果从物质现实层面上可以表现为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那么在思想层面上就应该表现为理性化。所谓“理性化”就是指以理性为判断与衡量事物合理性的源泉和标准,用理性代替神性。

历史地看待傩文化与理性精神。远古的巫文化与现代的理性精神,似乎是毫不相干,甚至是背离的。但是要历史地看待。以傩文化诞生的那个时代来讲,已然是最“现代”的了。

傩文化的“今天”与“未来”。傩文化在原始农耕时代以真心诚意的祭祀形式回答了远古先民“今天”如何生活得更好,如何追求幸福,而在今天仍然以表演艺术的鲜活形式展示着“鸾”之后裔的“未来”。文化本身就具有传承文明、记录古代基因的功能,而作为这种贯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傩文化,则更是以一种横亘几千年的宏大叙事,维系了远古先民和今天的民族对于“今天”的生活与“未来”的幸福的普世普时的共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同样,在文化的视野中,传统就是现代。

现代性对“过去”的非决裂。美国著名抽象画艺术家格林伯格曾经说过,现代主义从来都不意味着,现在也不意味着一种与过去的决裂。它可以意味着一种对于传统的变异和清理,但也意味着传统的进一步进化。这是对现代性相当深刻的反思。在这样的哲学语境下,傩文化的确是一种“现代性”的文化,因为它反映的恰恰是当时的人们迫切关注的问题:生存。

第9篇:传统的农耕文化范文

关键词:中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的独特的传统节日,它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美传统节日是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中发展起来的,有着各自的特点。本文将对中美传统节日进行了比较,以此对节日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

一、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共性与差异

1.1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共性

中美主要传统节日中的某些食品都具有纪念意义和象征意义。首先,纪念意义,或纪念某些事,或纪念某些人。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为国而死的屈原。在美国,感恩节吃火鸡是为了纪念先民勇于开拓的精神。其次,具有象征意义。“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的月饼香又甜”。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人们边赏月品尝月饼,边思念亲人,圆圆的月饼在中国人的心里就成了中秋节的象征,也是家庭合乐,美满团圆的象征。在美国,2月14日是美国的情人节,一提到情人节,人们自然会想到巧克力。在这一天,不论是恩爱的夫妻,甜蜜的恋人,还是亲朋好友,都会赠送巧克力,表示关怀。于是在美国人们的心里,巧克力当之无愧地就成为了幸福美满、温暖甜蜜的象征。

1.2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差异

第一,饮食所占比重不同。“民以食为天”的古语反映出中国人对饮食的重视。特别是节日的饮食,更是重中之重。如春节要吃饺子,端午节要吃粽子,中秋节要吃月饼,小年要吃灶糖等。饮食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占有很大比重。在美国传统节日中,庆祝、纪念的活动占比重较大,饮食习俗所占比例就小得多。相比较吃什么食物,圣诞节时,圣诞树、圣诞老人和圣诞贺卡则更具代表性;感恩节时,举行游行活动才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第二,合餐制和分餐制。中国人庆祝节日时,大家喜欢围坐在一起用餐,而美国人庆祝节日时,常常采取分餐和自助式。第三,节日食品反映的内容不同。在我国,传统的节日食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除夕夜吃饺子,意为财源广进;南方人过年吃年糕,意为年年高;元宵节吃元宵,象征着招财进宝等。而在美国,节日食品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在节日通过庆祝的方式表达信仰,交流感情。

二、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比较

2.1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共性

第一,进行前期准备。在重要的传统节日来临之前,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人们都会提前进行购,准备好所需的食品。第二,庆祝活动。不管是在中国还是美国,人们都会在节日期间进行户外庆祝活动,如中国的舞龙、舞狮、闹花灯、猜灯谜等等,美国的复活节游行等。第三,聚会。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不论是中国春节的年夜饭,还是美国万圣节的化妆舞会,人们都喜欢用聚会的方式来庆祝节日,以此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2.2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庆祝节日的活动方式上,中美两国也有着各自的特点。中国人在庆祝节日时,往往表现的更为含蓄和内敛,如清明节的扫墓祭祖,中秋节赏月以寄相思,重阳节登高望远等等。与美国人全民狂欢的活动方式不同,中国人更喜欢用静态的方式来庆祝节日,表达美好的愿望。其次,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来庆祝节日,重视家的概念,讲究阖家团聚。特别是像春节和中秋节这样重要的节日,很少会邀请外人参加,大都是家庭内部成员,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佳节。然而,美国人则更注重个人的价值。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通常会把节日活动看作是是发泄情绪、缓解压力的最好平台。在节日期间,人们会打破社会的束缚和社会地位的限制,不分长幼,不论贫富,尽情狂欢。

三、中美传统节日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的差异

3.1集体主义和个性张扬

中国几千年来都处于封建农耕社会,而农耕劳动主要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强调个体与群体的和谐统一。而且中国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处于儒家思想的统治之下,推崇社会有序和谐,提倡个人要对群体忠诚,因此形成了注重血缘和家庭、强调团圆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当中国的春节来临,人们不管离家多远,都会想方设法地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与中国不同,美国的节日文化更多的是强调个人贡献,崇尚和追求个体的价值。他们推崇“人性”和“自然”,追求个人价值和自由主义。每当节日来临的时候,人们无所顾忌地疯狂唱歌、游行、跳舞,充分张扬自我,毫不在乎他人是否感同身受。

3.2 农耕思想与宗教思想

中国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因此直接决定农业生产状况的岁时节令自然格外受到重视,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土壤。例如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都来源于岁时节令。同时,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便把希望寄托于神灵,逐渐形成了祭天、祭祖等节日活动,例如春节前的祭灶神;中秋节的祭月神等等。而美国的传统节日透露出一种浓浓的宗教文化色彩。无论是节日的饮食还是节日的活动,无不带有浓浓的宗教色彩。例如圣诞节是庆祝耶稣诞生的日子,复活节是耶稣受难后重生的日子。人们在复活节互赠彩蛋,因为彩蛋象征着耶稣的重生。而复活节吃烤羊肉是为了纪念和感谢耶稣为洗刷人类的罪恶而奉献自己的生命。

3.3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现代思潮的显现

由于长期受封建社会制度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的节日文化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社会传统的烙印。虽经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节日的传统性有所减小,但节日的骨血里仍然强调宗法、家族和集体等传统观念。“亲情”和“团圆”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永恒的主题。相反,在美国,现代思潮则是影响美国节日的重要因素。由于没有经过漫长的传统社会,人本主义对美国人民的影响较深。传统的节日文化更多地体现了现代思潮的特征,更注重挖掘个人的价值,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追求个性的张扬。“浪漫”、“狂欢”和“个性张扬”是美国传统节日的精神核心,体现了现代思潮对美国节日影响。

四、总结

中美两国由于历史背景,文化内容和社会传统方面的不同,使得两国的传统节日在形式和内涵上有很大的差异。节日文化作为中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中美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能帮助中美两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达到相互理解,促进友谊和建立互信。

参考文献:

[1]于桂敏,贺丽励.中美传统节日折射出的深层文化内涵[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2)

[1]李子银.从传统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J],科教文汇.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