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范文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优越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

第1篇:传统文化的优越性范文

纵观国内外优秀的现代艺术设计,几乎都是建立在各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并由此一步一步发展和壮大。传统文化富含营养,能够给予艺术设计更多的设计灵感,推动着现代艺术设计不断向前发展。本文主要从两方面来论述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即首先分析了传统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迪,其次阐述了传统设计文化在现代艺术中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艺术设计;传统文化

现代艺术是科学技术与设计的结晶,同时更是一部文化发展史。艺术设计与文化相辅相成,能够充分展现当时当地的文化风貌。任何时期,文化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地域性及社会性。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先辈们所创造和留下了的优秀传统文化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发展的基础和根基。

一、传统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迪

现代艺术设计是一种以人的生活方式、行为理念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涵盖了商业、工业、环境规划以及公共事业等各个方面,是现代物质文化、科学技术以及艺术三者的紧密结合。现代艺术文化受到传统文化影响,传统文化设计发展到现代文化设计就是一个时间的积累过程。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来说,既要善于汲取传统文化的基础养料,同时还要契合时代的需求,两者之间具有难以割裂的传承关系。首先,传统文化审美理念的表达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迪。所谓“意境”主要是指艺术设计作品通过形象描绘所营造的境界与情调。在我国传统的美学文化中,“以意为主”,意境不仅讲究“形”,更注重形象之外,追求意境的无穷,例如“飞檐”形的屋顶设计,正可谓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最深的影响,展现出了“生动”、“形象”的气质。艺术设计的优越性不是简单地模仿过去的式样,更不是机械地生搬硬套,而是创造“意境”的空间,善于结合文化色彩,彰显美学的内涵。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异常善于修辞,这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审美带来启示。例如运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寄托情感,传递情谊并将其渗透于艺术形式之中。先辈们为我们留下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都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和原始素材,为现代艺术设计创作发展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发展道路。

二、传统设计文化在现代艺术中的发展

(一)传统精神文化的现代阐释。

艺术设计的精髓在于它不仅仅只是形式上的美学表现,更重要的是突出了中国人智慧的思维和丰富的经验,为此在理解上必须从文化层面进行把握。继承传统精神文化需要我们在理解基本理论和原则的基础上将其运用于现实创作,即对传统精神文化进行现代阐释。只有充分从传统的设计文化中汲取精华,才能在传统的设计基础上呈现出更具时代感的设计。通过传统精神文化的现代阐释的过程,既能凸显传统文化的韵味,又能展现现代艺术的简洁,促使我国现代艺术设计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二)将空间意向进行重构和演绎。

现代艺术设计要善于运用声音、动作及语言等不同的空间结构加以提炼,从而构成新的空间形态,在文化上既表现了传统韵味,又散发浓厚的现代气息,从而实现了文化的一脉相承。例如,现今不少建筑设计就不仅很好地体现了民族韵味,同时又将建筑的简洁与时尚展现得淋漓尽致。古典园林式的建筑设计,将自然气息带入建筑空间,与现代设计融于一体,实现了空间意向的重构和演绎。

(三)对具象元素进行展现和传达。

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设计,其精神内涵的传递必须依靠具体意向和元素来体现,因此现代艺术设计同样需要在传统符号形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可视化和可感知化的改造,从而形成更加个性化以及人文化的设计。任何一个民族和地区都存在着自身独有的文化特色,将这些传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和最有特色的部分进行提炼、加工和再创作,从而实现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新,充分彰显出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感和韵味感。

三、结语

纵观全文,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一脉相承和不可分割的关系,艺术需要文化,艺术设计需要文化元素的点缀。尽管现代艺术设计力推创新,但传统文化的根源不可丢弃。我们要以传统文化的精神作为基础,在尊重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现代艺术创新,将传统文化审美理念运用于现代艺术设计,利用我国传统文化异常善于修辞的特点来为现代艺术设计增砖添瓦。通过对传统精神文化的现代阐释、将空间意向进行重构和演绎以及对具象元素进行展现和传达来推进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从而实现现代与传统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冯小红.论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装饰,2006,(07):16-17.

[2]张峰.试论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传统手法的应用[D].山西大学,2007.

[3]徐硕.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构思[D].东北师范大学,2007.

第2篇:传统文化的优越性范文

20世纪80年代,平面设计才真正开始在我国兴起。经历了从认知到重视,从感性到理性,以及从注重商业竞争到强调深层次的文化表现的发展过程。但是当我们深入剖析我国的平面设计作品的时候不难发现,我们的作品缺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整体的风格趋于混乱。许多作品还仅仅停留在对其它作品概念上或者形式上的模仿。我国的设计师试图改变这一现状,并逐渐意识到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平面设计作品中的重要性。但是随之而来产生了新的问题,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中,许多图案和形式并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果直接将其融入到平面设计作品中,会使我们的作品过于繁琐和缺乏创新。所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介入平面设计还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才能更好的与现代平面设计作品相融合,并使之真正彰显出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和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呈现的意旨

表象元素和隐形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所呈现出来的大致意旨。其中,汉字和水墨属于表象元素,而生存方式和哲学思想则属于隐性元素。

1.表象元素。

作为一种语言的象形符号,汉字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它以其独特的审美意象对民族文化的融合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汉字以其有机的整体概念包含了无限丰富的审美文化意蕴,因此,在平面设计中如果将汉字融入其中可以更进一步加强平面设计作品的视觉传达效果。水墨元素作为中国元素符号的演绎与推广,体现了水墨文化自身的韵味与内涵。水墨文化的外在形式美主要体现在水墨艺术的视觉符号上,黑白空间的特殊视觉韵味,水墨交融的肌理与层次性,水墨语言的构图风格与审美意趣,墨点、墨线、墨块营造的抽象视觉符号美,媒介材料的持质及其视觉意象美。若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水墨文化相融合,水墨文化便能更多的在它的用材、表现载体和空间等方面体会出它的优越性。

2.隐性元素。

中华民族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融合,缔造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哲学内涵。其中,当属儒家思想影响较大。儒家思想将人和社会的各个阶层打上了封建礼制社会的烙印,比如对传统建筑的开间数、室内的陈设品、屋顶的色彩等都有严格规范的要求。道家思想也是影响较大的哲学思想,老子讲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仅仅指做人做事的法则,还指的是修真证道的法则,是太上千年不易的密语,体现了老子思想的精华之处。佛教思想对我国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佛教认为世界本来是无形无象的,但是由于其充斥在宇宙间,又无所不在。

三、平面设计中的中国元素运用

五千年的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文化知识,传统文化元素也是包罗万象的。近几年,我国的设计师们已经开始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改进和吸收,在利用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借鉴了国外的先进技术,使其更加符合时展的潮流。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一系列的福娃、火炬、奖牌等设计将中国文化完美的展现在世人面前。北京奥运会上五个拟人化的福娃组成了“北京欢迎您”的谐音,同时将鱼、熊猫、奥林匹克圣火、藏羚羊和风筝的形象融入到它们的造型中。它们也代表了中国传统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并且是奥运五环的象征。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体现了中国古老的篆刻艺术,在设计中,它吸取中国书法的灵感,将北京的“京”字演变成跳舞的人体,并附上手写的“北京2008”,同时它还是中国民族图腾的延展,它的造型宛如龙的身躯,在色彩上采用了中国人崇尚的红色,激情张扬,热烈奔放。奥运会火炬的设计也很好的融入了中国元素,它的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文化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代表了中国的文化符号。而火炬造型的设计则来源于中国传统的纸卷轴。造纸术作为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在色彩上,奥运火炬运用了漆红色,红色与银色的对比产生了醒目的视觉效果。

四、结论

第3篇:传统文化的优越性范文

网络是传统文化保存、传承的新平台。在信息时代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忽略、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以及中国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的急剧变化,让传统文化越来越消退。网络的迅猛发展为传统文化的生息演变带来了强大的助力和冲击,传统文化的命运与传承、网络文化的走向与未来,成为关乎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正在快速消亡,濒临灭绝。如何保存它们,除了传统的方法,新的数字化理念也开始使用。

2010年虎年春节前夕,由北京网络媒体协会协同第一视频、搜狐、网易、干橡互动(人人网、猫扑网)、凤凰新媒体、TOM网、千龙网、新浪网、百度等九家知名网站,共同策划了“风景这边独好・虎年网络大过年”大型民俗专题活动。从腊月二十三农历小年到年三十,八家网站推出八个民俗主题日、通过八天的接力传递,为全球网民献上了八场春节民俗荟萃。八家网站专题总点击量突破2亿6千万次,独立IP超过2000万。境外独立IP接近60万,收到各类网民互动作品几千件,各类留言祝福1548万余条。参与网民遍布全国27个省份,以及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网络成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的传播空间。

从皖南到东北,从苗寨到水乡,来自中华各地的网民集体通过互联网、重温了具有浓烈民族特色、地理风俗的传统春节文化,分享了自己的春节记忆。身居海外的华人网民也积极参与其中,网友“兼听则明”以图片形式展示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唐人街欢度中国年的热闹场面。定居澳大利亚的博友说“过年就是要把华人都聚起来,提醒我们仍然还是中国人。生活方式,信仰和语言可能已经改变,但是根本的精神没有变也无法变。”

此次活动以网络媒体为主导和推动,第一次将民俗传统文化与互动性这一特有网络传播方式相结合,以互联网站为平台和载体,将散落于民间的春节“记忆”进行数字化收集与整理,并对当下中国社会春节民俗进行原生态的记录与呈现,使传统文化主动借助网络传播平台得到传承与发扬。

此外,世界各国文化机构和企业在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例如欧洲积极致力于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数字化工程;美国则把开发利用世界上其它古老文明的遗产,作为展现其最新技术的内容载体。我国也已经开始启动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以及数字故宫、数字敦煌、数字西湖等遗产数字化工作。随着谷歌数字图书馆、电子书、文化保护数字化的普及,传播介质、传播方式的改变或许稀释了很多我们带有怀旧情结的乐趣,但是。无可否认的是,网络技术使得传统文化获得了更广泛、更便捷的接受方式和适合于大众传播的新的应用平台。

网络是传统文化重塑、创新的新助力。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不仅能够适应时代潮流对信息传递的要求,而且与传统媒介相比,有其优越性。从传媒本身的特点看,网络可实现多媒体传播,使信息的传播方式从一元变为多元,将记录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过去相互之间界限分明的各种信息传播方式融为一体;网络可实现交互性传播,使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直接交流信息,拉近了传播者与受众间的距离,并能够在两者的互动过程中促进信息深度加工和整合。从受众角度看,网络使受众摆脱了时间、地点限制,使受众掌握了传递信息的主动权。

信息化时代网络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使传统民族文化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及双向选择。因此,中华民族文化只有重塑,抓住机遇,利用本民族的优势和网络这一新型传媒,才能挺进世界文化阵地而立于不败之地。

利用网络优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化发展。要积极利用网络文化所提供的信息化手段,将传统文化作为内容,将数字化作为载体,用新的传播方式、先进的文化手段去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增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接触,从多方面深化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第4篇:传统文化的优越性范文

十九世纪末,西学东渐,洋风拂熙,音乐主动或被动的接受了东洋西洋的观念意识,技术技法也走上了全新的道路。

虽然此时政局动荡不安,但在革命风起云涌的背景下,仍出现了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的社会思潮。大量新型的知识分子受到西方的教育后回国,为乐界注入了一股清新的力量,如果将这一时期看作是中国音乐教育的第一次启蒙,那么我们看到的应是像王光祈、肖友梅、黄自、沈心工、曾志口等这些前辈所立下的汗马功劳,他们是这次启蒙的使者,是他们使中国人开始看到了外部的音乐世界,和他们孜孜不倦向外探求的学术精神。他们在一个特殊的时期,表达着自己的想法,他们运用西方科学方法提出的理论具有~定的进步意义。其时乐界中持不同观点的人也不少,像提倡欧洲中心论的青主,其观点主要是照搬西欧(特别是德国)的十八、十九世纪部分唯心主义哲学家、美学家、艺术家(如康德、叔本华、李斯特等)的论点。这些论点有种种复杂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但由此产生的“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对我国的部分音乐家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前辈们用中国的固有文化作基础,积极整合西方外来文化,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夜郎自大,既批判摒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专制守旧思想,又矫正了欧化主义者的民族虚无主义情绪。虽然他们的观点各有不同,但散发出来的那种民族自豪感和“能用古人而不为古人所惑,能役古人而不为古人所奴”的态度,是令人敬佩的。

正是这一思潮将不同的文化连接到了一起,将不同的可贵的思想与社会的发展融合到了一起。作为国粹派的领军人,章太炎受到文化民族主义影响,他倡言的保存国粹、主张文学复古是一种民族主义在文化问题上的集中表现,他坚信民族固有文化的优越性,提倡认同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要求从文化上将民族统一起来。但以他为首的国粹派认为中国的传统不能完全照搬西方,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粹的部分加以发扬、宣传。因此,他们所提倡的国粹主义是和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思想密切相联的,和封建顽固派的复古主义不同。国粹派虽然反对全盘欧化,却也并不排斥西学,他们对西学也是吸取的,主张吸收西学之长处,力求调适“国粹主义”和“欧化主义”两种文化偏向,中西并收,博采众长。

中国文化中各种思潮的演化具有交替式的特点,保守与批判的交替,不同的思潮的交换式样,交替前进的态势,这也正说明了国粹主义思潮能成为此时其主导思潮的必然性。音乐同样有着交替与渐变的特点,从最初的诗经,到南北曲的出现,中国的音乐一直在顺应着历史的发展,应该说它所有的表现,为我们现代呈现出另一个不同视角的文化视野,它让我们看到一个思潮的发展的特殊性,一个思潮不会在他的顶峰驻留太久,宛如海潮推进,一旦到达巅峰,随之下降,接着被另一个思潮取而代之,这样也体现了社会思潮是以交替式前进方式的。其文中写到“舍吾国旧有之乐,一以他国之器、他国之谱充之。”或“亦当推论及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西乐虽未完全的赞誉,但还是有对先进技术的推崇意味。文童还写到“取先圣经训名言,谱为诗歌,令学生日常歌咏,于心性当有裨也。”“盖古代教育,一寓于音乐之中,无所谓经籍,其教但有诗歌耳”。“惟谐之于音而使之歌,大可以深其永言之趣”。这几段文字反映给大家一种当时的社会风貌,有学堂乐歌的兴起,也有引申到古代的展现,诗歌与音乐的结合,不光是古代人对韵律的最佳诠释,同时对现代人也有影响的,故以格言编为韵语,制成歌谱,不但有益于幼稚,并可流行于社会。”小时候传唱着的三字经,现代台湾风靡起的新唱诗歌,就正好印证了当时前辈们的想法,这样既弘扬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又展现了音乐的时代特性。在清末政局动荡不安,革命风起云涌的时期,西方文化正在不断的输入中国,并与之发生着强烈的碰撞,但是提倡国粹主义思想的音乐家并未受其影响,而是坚持着自己的思想。当中国音乐与中国的其它艺术一样,随着中国文化的优越感的丧失,其自身的优越感亦丧失殆尽时,前辈们面对着外来来势威猛的西方音乐,并未迷失掉了自我,放弃或丢掉自身的种种特质。他们提出的明确主张,清理着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也把保存发扬传统文化与吸收西方文化结合起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近代民族文化。他们看到了全部沿用西方音乐的弊端,“乃概吾国无歌,皆袭取他人之歌以为歌,于心殊不慊。”“提议以其国之音乐,参化西洋音乐,别制歌谱,不可尽袭西人之谱。”“率是以往,吾国音乐,将为外人所剿灭,而助人操刀以为自者,吾教育界中人也,不当引以为罪孽耶?”“若必采用外国调,则须将其调熟唱至数十百遍,辨析何处可以为句……则他国之音,固亦不在悉摒之列也。”在作者看来,中西音乐它更应该是一个由多元文化编织而成,能在东西方文化内部及其各文化之间建立的联系网络。中西需“互相学习”,首先应否定双方是先进与落后的关系,而不是一味的盲从西方的“先进技术”。雷默曾谈到:每种文化都有它的灵魂(精神)音乐。你们的中国学生也需要分享你们中国文化中音乐所赋予的灵魂:正如其它文化需要它的灵魂一样。如果一种文化一开始就丧失了它的个性的音乐,那么一开始它就可能丧失了它的个性表达。

我国音乐界的前辈带给我们了一种追随他们脚步向外探索的精神,今天我们要扩大他们,即要弄清西方音乐的话语也要弄清自身音乐的话语,即要有新的向外探索也要进行自身传统内部新的探索以及对自己音乐文化身份及音乐话语、精神价值的界定。

第5篇:传统文化的优越性范文

王小波在1997年不幸去世后就成了人们的议论话题,现在他是网上被讨论的比较多的作家之一,他的许多话被人反复引用。在他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月10月版)中,王小波用他特有的机智和幽默的笔调,对中国文化提出了许多见解。对于他的多数意见,笔者是赞赏的,但是也有少数观点笔者难以苟同。下面笔者想就此作一简要分析。

王小波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对传统文化中过分注重伦理的批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以伦理为主要内容,这其中有合理的成分,也有许多内容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如王小波指出,“《独立宣言》里说:我们认为,人人生而平等……这话孟夫子一定反对,他说过: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对于宋明理学王小波尤其没有好感,他说:“有关传统道德里让寡妇守节,我们知道,有人说过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又有人说过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这些先生没有仔细考虑过让寡妇守节是否合理,此种伦理是否有必要变革,所以才能如此轻松地得出要丧偶女士饿死这样一个可怕的结论。”并说:“我们国家传统哲学认为人性本善,但是一到了‘慕少艾’的年龄,他就不再是好东西了。”因为爱讲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就爱唱高调。王小波在评价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时指出:“黄先生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来考察,到处都是乱糟糟;偏偏明朝理学盛行,很会摆排场,高调也唱得很好。”王小波把这种唱高调追溯到孟子那里,他说:“孟子发明了种伦理学,说亲亲敬长是人的良知良能,孝敬父母、忠君爱国是人间的大义。所以,臣民向君父奉献一切,就是崇高之所在。”对于流传甚广的“二十四孝”如郭解埋儿、老莱娱亲等王小波更是把它们理解为“肉麻”、“毛骨悚然”。因此在王小波看来,至少中国文化中的传统伦理道德很容易造成一种自激――“中国的传统道德,讲过了头,一样会导致抽疯式的举动。这是因为中国的传统社会在这方面也是个放大器。人行忠孝节义,就能得忠臣孝子节妇义士的美名,这种美名刺激你更去行义,循环往复,最后你连自己在干什么都搞不清。”

其次,在王小波看来,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与理性相矛盾的。因为过分注重伦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在很多情况下是类推的。如王小波指出:“一个只会明辨是非的人总是凭胸中的浩然正气做出一个判断,然后加上一句:难道这不是不言而喻的吗?”因为古代的哲学家们过分关注精神的体验,他们就忽略了证明过程,甚至根本认为无此必要。程朱讲格于物理用时深久,人就会豁然贯通,在王小波看来这“只是忽然间想通了一个大道理,觉得自己都对,凡不同意自己的都是禽兽之类。这种豁然贯通之感把他自己都感动了,以至于他觉得自己用不着什么证明,必定是很聪明。”)所以古代圣贤比科学家们高明很多,因为“他们很快就达到了全知全觉的水平,换言之,达到了‘内圣’的境界。”在王小波看来这都是因为不注重发掘理智能力的结果,而“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为重要。”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有一种惊世骇俗的思索能力,为孔孟所无。”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结果是儒士们只会死背书,成了古圣贤的复制品。

再次,与这种不关心理性相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一种对知识追求的热情。王小波认为,在这方面,道家也有一定的责任。他说:“老子说,要让大家‘虚其心而实其腹’。”(当然责任主要还是在儒家,王小波认为自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我们就失去了许多变“聪明、达观、多知”的机会。中国文化中有尊重传统、尊重权威的传统,按王小波的话就是“孔夫子说自己知天命而且不逾距,很显然,他不再需要知道什么了。后世的人则认为:天已生了仲尼,万古不长如夜了。再后来的人则认为,精神原子弹已经炸过,世界上早没有了未解决的问题。”因此中国几千年来“总是同一些知识在其中循环,并未产生一种面向未来,超越人类的文化。” “理学盛行时,科学不研究,艺术不发展,一门心思都在端正男女关系上,自然没什么好结果。”而王小波却宁愿做个苏格拉底式的人物“自以为一无所知,体会寻求知识的快乐。”因为照王小波看来,智慧“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智慧永远指向虚无之境,从虚无中生出知识和美。”

第四,中国传统文化不关心具体生活。王小波说过这么一句话:“中国人喜欢接受这样的想法,只要能活着就是好的,活成什么样子无所谓。”考察一下中国历史,很难说这种说法不正确。这很可能是因为“在我们的文化里,只认为生命是好的,却没把快乐啦、幸福啦、生存状态之类的事定义在内。”因此“这就要求人能够吃苦耐劳、本分。”这或许是因为“从孔孟到如今,中国的哲学家从来不挑担、不推车。所以他们的智慧从不考虑降低肉体的痛苦,专门营造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理论。”王小波接受的西方伦理学认为“趋利而避害,趋乐而避苦,这是伦理学的根基。”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把枪口对准了自己,发明了种种消极的伦理道德,其中就包括了吃大苦、耐大劳,‘存天理、灭人欲。’”

第6篇:传统文化的优越性范文

[关键词] 边城;沈从文;理想性

一、引言

沈从文生长在荒闭而美丽的湘西凤凰县。尽管青少年时期也受到和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但更多的是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哺乳。所以他不似鲁迅般以西方学说思想为武器,全面批判中国传统文化。沈从文怀着建筑理想人性的伟大抱负,努力平衡各种现实的与心灵的冲突,他的乡土世界里因此有了一种难以企及的深刻[1]。

沈从文回忆中的湘西家园,并不完全是实实在在的湘西现实世界[2]。通过对其乡土小说的阅读,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故土世界是由“地域故土”和“理想家园”两部分组成。沈从文怀着对知识和理想的渴望来到了都市,由一个衣衫槛褛的乡下人逐渐被都市接纳和认同,文化抉择上在乡土意识和都市文明之间游离,创作上经历着“故土”的失落和“理想家园”的建构过程。“故土”是作家对于早年亲历生活的客观而略带甜意的回忆。“理想家园”则是以前者为基础,经过作家的现实观察和哲学理想加工而形成的理想中的湘西。

二、《边城》的理想性

《边城》的传统文化理想首先表现在它描绘了一个充满牧歌风情的“大同世界”,世外桃源[3]。那里民风古朴淳厚,人与人之间总保持着单纯而朴素的关系。人们不分贫富贵贱,无论船总、船夫、水手、士兵、、过往客商,无不热忱,淳朴,善良,相亲相爱。陌生路人情同手足,邻里街坊患难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片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作家有意渲染了边城的宁静和平:“一切总永远那么寂静,所有人民每个日子皆在这种寂寞里过去。”而每到节日,如端午节的赛龙舟,新年的狮子龙灯,十五之夜的炮仗焰火,男儿的裸身跳舞,无不充满着欢欣的和乐气象。军队与老百姓相安相乐,即使也那么淳厚,重义轻利。人人与世无争,过着一种淡泊、安静、闲适的生活。这与老子所设想的“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样一种理想境界是全然吻合的。作家自己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们有理由相信,较之于现代工业文明,沈从文对这种小国寡民、返朴归真的道家理想是赞赏的。他将“边城”描绘得如此美丽平和,令读者心向往之,其回归传统文化理想的意趣也得以自然流露[4]。

1、故土的眷恋与失落

沈从文小说文体的特质在于对丑与恶的回避,以及由于这种回避所产生的圣洁而单纯的道德理想光辉,这使他笔下的湘西,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人类童年时代生命镜像的象征,从而对现代文明社会的读者显示出一种难以抗拒的艺术魅力。具体来说,在人物描写上,由于他通常喜欢突出人物身上单纯、天真、质朴的人性之美,一般不具体描写人性的阴暗面和复杂面,因而人物描写经常是写意化的,理想化的。他试图建立一种符合人性的文化理想,以实现民族品德的重造。但随着风雨之夜老船夫的死和那象征茶峒风水的白塔的倒坍,作家所认同的传统儒道文化理想也随之破灭了。虽然小说结尾写人们捐钱重修白塔,似乎预示着道德文化在人们心中仍有复活的希望,但这种希望已是一种与绝望纠缠着的最后挣扎,正如翠翠等待的人一样,“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小说虽然以平淡自然不动声色的笔法冲淡了悲剧的伤感气氛,却让读者更为冷静地看到传统文化理想无法救治现代社会因而无法重建的必然结局。在这近乎宿命的悲剧中,沈从文倾其爱心建构的传统文化理想也凄然破灭了。

三、总结

《边城》中人物的悲剧命运,正昭示了人物所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的悲剧性。在与现代工业文明的撞击中,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也显示出它的合理性甚至优越性,如小说所展示的美好的人性与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但传统文化自身有着难以克服的内在悲剧性,正是这种文化的内在悲剧性导致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命运的悲剧性。沈从文并不像有的批评家所说的“美化了一种封建性的生活秩序”,而是“以一个作家特有的直觉和敏感,以及这种直觉和敏感的巨大穿透力”,或隐或显地向我们展示了儒道传统文化理想的内在紧张和难局[5]。

沈从文在这里所作的思考与探寻固然是理想化的,但他对古老道德民风的弘扬,对善美人性的礼赞,对良知与人性日益沦丧与泯灭的现代社会、现代人生来说,依然是极富于启悟的;这种富于田园牧歌色彩的东方式人生,对日益深受文明困扰的现代人来说,或许永远都将是一种高远的理想。

参考文献:

[1]赵景深.现代文人剪影[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2]康长福.沈从文文学理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季羡林.不完满才是人生[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第7篇:传统文化的优越性范文

【关键词】本土文化 包装设计 应用研究

1 解读本土文化

本土文化主要是指扎根本土、世代传承、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著名学者冯骥才先生认为,“本土文化是历史文化的沉淀,是一方水土人的独特精神创造和历史记录”①。本土文化包括本土的历史文化、民间美术、自然景观等多种文化资源。

2 解读甘肃本土文化

2.1 多彩的史前文化

甘肃地处中国西北部黄河上游,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文明发祥地之一,有着灿烂的史前文化遗存;如秦安大地湾的地画,距今7800年,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农耕民族绘画;甘肃被誉为“彩陶之乡”,彩陶文化遍布于黄河、泾、渭、洮河流域,以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最为典型,其中就有出土于积石山三坪村的“彩陶王”;肃北大黑沟岩画,画面大部分内容为射猎、放牧、练武、乘马作战等场面,共有图案190多幅,图中有梅花鹿、大角羊、野牛、野骆驼、象、虎等动物。画面多采用凹刻和凸刻形式,手法古朴,风格粗犷,造型生动,是古代河西走廊游牧民族历史生活的写照。

2.2 多彩的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审美理想的集中表现。它根植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超越现实,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甘肃的民间美术种类繁多,以剪纸、皮影、刺绣最具代表性。

甘肃剪纸以陇东剪纸最为突出,风格古雅质朴,大胆夸张,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乡土气息和旺盛的创造力。表现题材丰富,崇尚喜庆吉祥,采用借物寓意、谐音隐喻以及象征手法,保留了大量的古老图腾文化的原始形态,被称为古老周秦文化的“活化石”。

甘肃皮影以陇东皮影风格最为独特,其造型着色,吸取流行在甘肃的西路秦腔人物造型、脸谱及陇东剪纸的艺术风格,形象头大身小,夸张奔放,着色以黑、黄、绿为主,对比鲜明,雕工精细,重视图案装饰。

甘肃民间刺绣,构图饱满、色彩艳丽、造型生动、主题突出,主要分布于陇东、陇南、陇中及河西地区。此外,藏族、回族的刺绣也富有民族特色。

2.3 多彩的石窟文化

甘肃的石窟艺术举世瞩目,在中国四大石窟中甘肃就占了两个,即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除此之外,还有榆林窟、南石窟、北石窟、东千佛洞、马蹄寺等十余座大小不等的石窟群。

甘肃石窟艺术以敦煌莫高窟的艺术最为璀璨,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的艺术宝库,以壁画为主,内容博大精深,尤其是唐代的经变画“佛像庄严、菩萨婀娜、护法威武、童子天真,宏大而完整的构图表现出一派富丽堂皇、华美隆盛的景象”②。敦煌壁画十分注重整体效果,由线描、色彩到造型、构图,处处讲究意境和装饰美,富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对于当代的绘画及设计具有极其宝贵的借鉴价值。

2.4 多彩的民族文化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多民族文化精彩纷呈,如藏族、裕固族美丽的服饰,以拉卜楞寺为代表的藏式建筑、白马藏族独特的面具,以花草纹为特色的回族砖雕及清真寺,保安族镂刻精美的腰刀,都富有本民族的审美情趣及。

2.5 多彩的自然景观

甘肃东西相距长,地域辽阔,地貌复杂。大漠戈壁、冰川雪峰、森林草原、峡谷溶洞、绿洲丹霞等自然景观种类齐全,异彩纷呈,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3 本土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设计类的许多课程设置和观念都来自国外,如许多学校基本延续包豪斯的设计基础课程三大构成的课程理念,出现了本土文化的教育空白及母体文化的断层现象,这种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致使一些学生作业主题缺乏内涵、思维的创新性。因此,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1 有利于建立本土文化品牌形象

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度,各地域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发扬本土文化更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优越性。本土化的包装设计不仅仅体现的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是一种现代意识的体现。在当代包装设计中,将本土文化的传承与“为人类世界设计更多更好的产品”结合起来,设计出既有浓郁地方特色,又有高雅品味的产品,对内可以地服务于当地人民,对外可以更好的宣传甘肃的本土文化,树立本土文化品牌。

3.2 有利于树立以本土文化为荣的理念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多元文化背景之下,外来文化对当代人的影响越来越大,许多年青人热衷于穿洋装,吃洋餐,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片空白,由此引发的是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缺失,一些学者已意识到保护民族本土文化是迫在眉睫。甘肃这片热土为我们留下了难以计数的文化瑰宝,在设计中要学习了解这些本土文化资料,与设计中的具体课题联系起来,可以树立起热爱本土文化、热爱家乡的情感,比如甘肃本土的“莫高”干红的包装设计,就是充分应用本土文化元素的成功典范。

4 本土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4.1 直接应用原则

根植于传统文化的传统图案经过历代工匠千百年的总结概括,非常凝练,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法则及一些约定俗成的寓意,如以莲花与鱼图案构成的”连年有余”,以喜鹊登梅表达喜庆吉祥的喜上眉梢,以花瓶几案图案来表达平安如意等。这些传统具有传统象征内涵和比喻意义的图案和纹样,以及古代传统图腾纹饰、传统宗教纹饰符号,是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经历了岁月的洗练后都渗透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今天仍有着积极的实用意义。直接应用这些传统符号作为设计装饰元素,可以重现传统文化的完美。

4.2 借鉴应用原则

现代设计不仅要让传统艺术和文化在各方面得以运用,还应该结合现有的技术与工艺对传统装饰艺术进行延伸与拓展。因此,可以用现代构成的手法将传统图案用“打散重构”的方式将原图分解变异,再重新组合为新的图案,并结合现代的材料工艺在设计中拼贴运用,使新与旧、今与古穿越时空,带有某种联系,从而使设计一方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不失时代、时尚气息。

4.3 意象应用原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艺术创作最大的因素之一是意象思维。意象思维着重从特殊、具体的直观领域中去把握真理,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将这种思维方式转化到设计上,往往促成创意的产生,在包装设计教学中,将本土文化精神内涵融会贯通,鼓励学生创造性运用传统文化的图形、色彩等元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结语

只有根植于本土文化土壤中的现代设计,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才最具竞争力,即所谓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当代中国的包装设计就是期待更多的能自觉承担起保护本土文化责任的设计人才。设计出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包装产品,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1]甘肃省文化馆编.甘肃民间民俗美术[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11).

第8篇:传统文化的优越性范文

水墨艺术在对水墨虚实浓淡的变化中,构造出一种意境深远的空间画面,而平面设计则注重点、线、面的科学组合进行空间构造。两者有一个很大的共同之处,便是构造出的空间为二次元空间,通过长、宽两种因素的不同组合营造出各异的空间效应,具有一定迷幻性的特质。我国平面设计在空间设置时,通过有意识地吸收水墨艺术纵横曲直、多样统一、动静疏密、重叠交错等构图法则,通过有意识地控制图、底之间的均和度,创作出不落窠臼的设计作品。如图2中设计的《山》《云》《风》,作者在结合中国书法艺术的同时,选择中国绘画常用的工具毛笔、墨、砚台,通过浓淡墨的合理分配,匠心独运地设计出这个极富中国文化韵味的优秀作品,让欣赏者无不对中国文化高山仰止。

二、水墨艺术的绘图技法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水墨艺术的创作精华在于其展现的无穷意境。实际绘画中,作画者既追求水墨艺术真实的泼墨写意画面,更追求其蕴藏的流畅细腻的动态意境。通过绘画者有意识的挥洒,水墨在宣纸上浑然天成构造出一幅幅虚实相间、悠远辽阔的绘画意境,这也是平面设计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实现作品的绘画语言与情感语言和谐统一,使欣赏者领略到作品中蕴含的无穷意境。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家靳埭强先生的作品有意识地实现文字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并参考了行草书法的结体,将设计和艺术、山水与书法融合,远看是气势磅礴的行草,近观是峰回路转的山水。2006年1月16日,由他设计的“人人重庆”标志被官方(重庆市政府)确定为城市形象标志。在此设计作品中,两个欢乐喜悦的“人”字重叠成为一个“庆”字,取“双重喜庆,以人为本,携手并进”之意(见图3)。靳埭强认为优秀的绘画作品必须经过以下三个阶段:(一)立意—意念先行,在进行设计创作时,做到胸中有丘壑。(二)创新—承先启后,敢于打破故有思路,不破不立。(三)活用—无招胜有招,灵活生动,将设计作品用更加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与中国水墨艺术的艺术创作追求不谋而合。另外,中国水墨在色彩运用、印章处理、节奏、书法气韵等元素上都为丰富平面艺术设计的意境创作上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艺术语言,广大设计者要积极活跃思维,在大量参考中国优秀水墨画作品的基础上,创作出更多意境深远的平面设计成品。

三、水墨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众多成功的设计大师,尽管擅长的领域、表达的重点不同,但其作品都与中国水墨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设计风格表现着他们对水墨情结的强烈依恋之情。举例说明,AGI国际平面设计协会会员吕敬人先生的作品《朱熹榜书千字文》,就通过运用书法艺术最基本的横、竖、撇、捺、点,并充分发挥主观创造性,在以少胜多的简约手法的总原则下构思出了这部既包含传统文化,又令人耳目一新的设计精品。王天德的《数码》系列,通过对传统书法的借鉴和创新,综合使用压皱、缝缀、烟熏等元素,创作出有双层,穿透表面烧熏制作的书法痕迹,在底层制作出明显的行草体的效果,得到了极富文化韵味和空间层次感的设计作品。这些优秀设计者们通过充分发掘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水墨艺术的精华,运用现代手法,将中国特色的文化用世人皆能欣赏领略的方式表现出来,为普及中国优秀文化和传播中国古典艺术魅力做出了最好的宣传努力。

四、结语

第9篇:传统文化的优越性范文

【关键词】中国文化 “走出去”战略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在200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走出去”的战略,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则肇始于2002年时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全国文化厅局长座谈会上所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实施‘走出去’战略,着力宣传当代中国改革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大力传播当代中国文化,以打入国际主流社会和主流媒体为主,充分利用市经济手段和现代传播方式,树立当代中国的崭新形象,把我国建设成为立足亚太、面向全球的国际文化中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逐步完善“走出去战略”,直至《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对文化“走出去”战略进行了明确界定:抓好文化“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初步改变我国文化产品贸易逆差较大的被动局面,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采取的重大措施有: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渠道,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实施“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

随后,文化部出台的《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在未来五至十年内,推动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其中之一就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十报告中,针对文化领域着重提出的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在文化领域,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个口号鲜明、响亮的提出,为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做了最好的诠释和铺垫。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基本内涵

中国文化的内涵很宽泛,既包括语言、书法、绘画等具体的符号或形式,也包括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无形而抽象的内容,甚至中国人际关系的相处模式和生产方式等,也都构成了中国文化独特的精神内涵。概括来说,中国文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自中华文明诞生以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指自近代以来传入中国,经过理论探索、实践检验和本土化的文化。这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在中华大地上激荡交织,共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指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将我国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推入国际文化市场,深入参与国际文明的对话与切磋,把中华文化的理念和精髓传播至世界各地,提高我国文化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所占份额,在获得出口和投资收益的同时,通过文化产品这个良好的载体,让国际社会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①究其实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走出去的是中国人的价值观理念以及“和而不同,”的大文化胸襟。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

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出台,与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密切相关。

多种文化体系的激烈竞争。当今世界在科技的创新推动下,社会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和提高,经济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迅猛发展,呈现出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复杂局面。在生产力能够满足人们基本物质需求的前提下,人类需要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这时文化作为产业的意义便凸显出来,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对象。世界各国都意识到文化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是国家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先后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文化强国的构建离不开经济实力做后盾,而经济又呈现出全球化的姿态,也带动了文化领域与国际社会的联系。发达国家在建设文化强国时,除了满足国内的基本需求,也把目光投向国外,希望能够在国际文化市场占据一定的地位。目前,发达国家都对本国的文化产业投入巨大的关注度,并先后将文化建设和战略构想细化考虑。

文化作为一种“软权力”,已成为各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和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各国都不可能杜绝与他国的联系,在独立和隔绝中发展和生存。多种文化体系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成为世界文化领域最显著的现象。尤其是在无线互联网迅猛发展,将世界各地无缝链接之后,各国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变得更加直接和迅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即使不想参与,也难以独善其身,与其被动地被裹挟其中,不如主动出击,积极筹划,力求能在国际文化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并谋求将来的主导地位。

西方文化体系的弊端凸显。在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创新进步,改善了人类衣食住行的面貌,在世界各地赢得广泛赞誉和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历经几百年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渐消失,出现波折和困难,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步入困境,尤以2008年在全球爆发世界性金融危机后,人们对资本主义文化语境逐渐产生怀疑和质疑,深入挖掘出现经济危机的实质,则指向了美国式文化体系中的极端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学者们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失望的情绪蔓延扩散,引发全球性的道德信仰危机。在重新建立全球道德信仰时,必然渴求不同文化形式的崛起和救赎。学者们开始重新认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本土化的文化,甚至有学者发出了“东方文化拯救世界”的断言,也使大家对我国文化产生好奇和探求。可以说,经济危机的爆发和学界舆论的引导,为我国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社会转型期的内在需求。当前,是我国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我国的经济和社会进入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重大转折期,国家各领域都吹响了改革的号角,进入深入推进和攻坚阶段。但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着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突出,尤其需要的是全体人民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同舟共济渡过难关。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迫切需要建立一整套反映时代、凝聚人心、具有较强感染力和整合力的文化价值体系,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进。中国文化亟需整合和调整,以适应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将作为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行业,转化为我国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产业,为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增强。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崛起,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逐渐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普通民众共享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成果,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将这种自信心延伸至文化领域。同时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也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引发了国际舆论对于中国发展模式、文化传承的巨大兴趣。对外汉语热和孔子学院的筹建便是这种情况的突出表现。国际汉学热的兴起对于促使民众反思本国文化的特点,间接推动人们增强了对于中国文化认识的觉醒和认同。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现实意义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推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可以树立和维护良好的中国形象,顺利搭建具有中华文明背景、加强中国文化话语权力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与世界各国增进共识,和谐发展。在这里,文化“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部署的层面,对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改变文化贸易逆差局面,取得相对优势地位。文化贸易是国家之间进行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最主要方式。很多西方国家已经成功地把本国的文化产品出口至别国,并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而中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慢,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文化产品,导致我国的文化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和经济实力已经超过日本,居于世界第二位,但是文化对外贸易方面却是非常薄弱的,与我国作为全球领先经济实体和出口大国的地位形成鲜明反差。大力推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对我国来说具有独特的经济意义。在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资源使用限制颇多,工农业生产提升空间有限,房地产业泡沫严重的情况下,中国要想继续保持高速、平稳发展的经济态势,需要在包括文化在内的第三产业下功夫、做文章,把以文化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做大做强,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增长的“驱动轮”,并将其打造成我国经济发展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产业,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②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当今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中,文化产业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且具有在不良经济环境中“逆势而上”的产业属性。因此,很多国家都把加强文化产业作为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做法,将文化产品的出口看作国家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当前,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扩大对外文化交流领域,完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对外文化开放水平,是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领域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要达成这个目的,就需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扶持重点媒体瞄准国际发展,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鼓励社会组织、中资机构等新鲜资本参与孔子学院和海外文化中心建设,承担人文交流项目等。采取以上多种措施和形式,将中国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文化精髓和思想理念通过声音、图像、文字等形式对外传播,营造东方文化语境,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以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可持续发展。

对抗外国文化侵入,保卫国家文化安全。当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一致认同的主题时,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文化便成为一个极具杀伤力的隐性武器,被发达国家利用,将本国文化“合理”地输入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国家,借以扩大本国影响力,进而在他国攫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全球化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文化的趋同性。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借助其先进的科技力量和传播媒介,向中国源源不断地进行西方思想文化的输入和渗透,对我国年轻一代进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领域的渗透。

另外,我国在逐步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经济、技术管理理念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将西方文化也引入国内,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习惯形成破坏和隔断。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中国文化日趋式微,难以在青年一代中引发共鸣,从而危及中国文化的安全。这时,消除外来文化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主导,重新梳理国内统一的文化价值体系标准,是相关部门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在全球激烈的文化竞争和渗透中,我国面临的形势较为复杂,要同时应对来自西方的异质文化和来自东方的同质文化的双重竞争,在双重竞争中突出重围,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从重塑文化自信,使中国文化走出去。

提升国际文化领域话语权,维护国家形象。当今国际社会,依旧由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牢牢控制着话语权。话语权的获得,除了国家雄厚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外,文化因素是一个最容易利用且不容易用好的东西。就世界范围内来说,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比较弱,仅仅局限于东亚地区和周边的一些国家。很长一段时间,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仅限于一些僵化的形象和符号,不理解其价值精髓。文化的弱势,就造成了中华文明语境在国际社会上的失语状态。中国文化走出去,就是要为我国在国际文化领域争得一席之地,让世界各国了解中华文明,增进彼此的了解和认同,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从而能够有机会客观公正地展示我国的国家的形象,为我国争取更多的东方文化语境和话语权,发挥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主导作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大繁荣。在世界范围内,多种多样、风格迥异的文化并存,存在的即是合理的,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就是承认人类产生、发展的历史。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上,正是由于不同种族和民族之间文化的相互碰撞、融合,才使得当今世界的文化呈现出蓬勃繁荣、丰富多彩的面貌,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正如生物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完整、和谐的生物链。文化的多样性,也是人类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基础和源泉。没有这个丰富的精神家园,人类的心灵世界似无根之树,无源之水,将无处栖息。想要维持世界的繁荣和稳定,必须要保证文化的多样性,它关系到人类文明能否延续的问题。

文化虽然是多元的,但每种文化都具有某种独特性,鲜明地代表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智慧与文明,不可替代,无可复制。文化之间的互融共存,一起推动了世界在年轮的轨道上,顺应历史的发展,滚滚前行,呈现出多姿多彩、精彩绝伦的文化大观园景象。

自20世纪以来,中国优秀文化一直在处于“闭关自守”和“全面防御”的状态中,究其根本,还是缺乏一种走出国门时的自信。21世纪初,我国逐步确立了文化强国、文化“走出去”的治国方略,以一种开放的姿态主动投入世界文化发展和竞争的潮流中,勇于面对未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文化走出国门,既有利于自身兼收并蓄,在传承中创新,也有利于为世界提供另一种东方文化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人类自身和赖以生存的世界。

(作者为安阳工学院思政部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CKS014)

【注释】

①杨明辉:“美国文化产业与对外文化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