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特色农业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无公害瓜菜高效发展
按照打造“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品牌农业”的发展思路,以加快“菜篮子工程”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行绿色无公害瓜菜栽培技术,着力提升果蔬标准化生产水平。采取政府引导、项目带动、资金扶持、综合服务等措施,创新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营销模式,推行土地有序流转,农户自主经营方式,建成金积万亩设施农业基地和东塔、郭桥等7个千亩设施农业园区,大力推行绿色无公害瓜菜栽培技术。2011年种植无公害瓜菜8万亩,其中设施温棚瓜菜定植2.76万亩,实现产值2.7亿元。以“马兴”西瓜、“三郎”果蔬瓜菜种植为重点的拱棚种植基地,完成大、小拱棚定植4.5万亩,实现产值2.1亿元。“艺花”牌金冠苹果被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评为金奖;农字号品牌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带动范围不断扩大。大力实施日光温室升级改造工程,投资3536万元改造日光温室2000座,全年设施农业新增产值2346万元。
休闲观光农业快速发展
利通区的休闲农业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初步表现形式为以钓鱼休闲、吃农家菜、观农家景为主的“农家乐”形式。随着“农家乐”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依托得天独厚的黄河农耕文化和穆斯林风情文化,休闲农业已从简单的垂钓、餐饮逐步向餐饮、休闲、采摘、娱乐一体化的产业化方向发展,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为吴忠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利通区委、政府高度重视休闲农业发展,把休闲农业发展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来抓。两年来,抢抓国家沿黄经济区建设的有利时机,依托“中国(宁夏)回商大会”“中国(国际)黄河金岸马拉松赛”等平台,加快沿黄城市带建设,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该区休闲旅游知名度,把休闲农业发展列入长远规划,对有规模、上档次、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休闲农业企业实施政策倾斜、项目扶持等措施,促使企业加强业务技能、转变经营理念、拓展经营思路、提升服务水平。同时组织各休闲农业企业管理及服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带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形成发展合力,为休闲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宽松环境。
目前,利通区有休闲农业点(农家乐)12个,2011年年底休闲农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6468万元,年营业收入2085万元,实现利润360万元,上缴税金38.3万元,从业人员395人,农民就业人数385人占从业人员的97.5%,实现年接待人数48万人次。其中,东塔万亩绿色果蔬生产基地被自治区确定为宁夏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该基地规划种植辣椒1280亩、番茄1830亩、葡萄间作各类蔬菜2260亩;马铃薯、西瓜、茄子2300亩;秋复菜3100亩等精品特色种植片区,露地果蔬种植面积达1.077万亩。园区建成后,年向市场提供新鲜瓜菜5100万公斤,优质果品875万公斤,实现产值6000万元。
休闲农业的发展体现了当前人们休闲之余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加快了城市与乡村在生活、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融合渗透,促进了城乡关系新变化。
清真食品产业持续发展
近年来,利通区按照“打造中国的集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加工、流通、集散为一体的综合基地”思路,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清真产业政策,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科技服务措施等,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以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为主的清真产业发展迅速,清真美食享誉区内外。
一、主要做法和体会
1.学习科学发展观,推进选项立项更科学
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承载着生产力发展的诸多要素和技术环节,但它的最终离不开以人为本这一主线。近年来,我们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从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立项规划和设计。
1.1发挥地域地理自然资源优势,规划布局高效设施农业园区。我们组织多方面农业专家和乡土人才深入实地调查,按照我市地理资源优势的不同和人力资源的配置差异,科学进行规划建设。
1.2坚持聚利避害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水,土自然资源障碍因素是制约高效农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在规划建设上,我们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扬长避短。我们在市域的腹部地区,克服该区域质地盐积化,水质含盐量高的弊端,在园区规划布局上,立足发展经济高效的抗盐碱作物――棉花和大枣。在开张园区采取打深井取甜水,洗盐压碱,生物改碱等农业措施,目前园区6000 余 亩枣树挂果,亩收益由原来的不足千元一下提升到六、七千元,效益成倍增长。
1.3重在科技主导解放第一生产力。在园区建设前,受农业制约因子的限制,各地农民都有其传统的耕作制度和种植模式。在人们不断追求利益最大化,急需在建示范园区的同时,首先立足农民科技观念的更新,加强技术培训,促进第一生产力的发展。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统筹协调带动
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乡村、金融、机电和农、林、水,畜牧多个部门和行业,如何发挥部门优势最大化是综合开发成果的关键。几年来,我们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在资金筹集使用,项目施工建设,行业技术注入,建后管理等方面,都充分践行了统筹协调作用。
2.1统筹资金,捆绑使用,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过去我们搞开发,只管把自己的资金管好,用好,但由于受资金额度的限制,往往是建设规模小,质量不很高,后续跟不上,前功后弃了,事半功倍。近几年,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农业综合开发协调领导组,由市长亲自挂帅,把涉农部门有限的项目资金在市财政的统筹下,捆绑到园区建设上使用。
2.2协调技物结合,充分夯实新农村基础。近年来,市农发办积极协调有关涉农部门,多次深入园区 ,进村入户,按作物发育季节,为园区农民不断充电,传授专业新技术,培养新型农民。为扩大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市农委蔬菜办在园区内还建有自己的温室示范小区,林业部门有自己的薄皮核桃示范基地,畜牧中心有自己的养猪示范场,等等这些,都起到了言传身教的效果。市农小办还把示范园区的村纳入到小康建设(新农村)推进村范围,都有力的促进了园区村内外部在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活水平、社会文明和精神愉悦上都有很大改善。
2.3培育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引导带动产业化经营。近年来,我市农发办依据地域优势,在园区内不断培育农业新产业,在南部地域城西街道创建了反季设施蔬菜基地,在韩阳镇创建了万亩薄皮核桃基地。在中部地域开张、卿头重点培育优质棉和红枣产业,在台垣地域着力发展商品粮,在黄河滩涂主攻特色出口蔬菜芦笋产业。业经几年的精心培育,使之各个产业基地都在不断壮大,产量和品质不断提高。由此带动了市域多个果品蔬菜批发市场建设,芦笋产品加工等龙头企业的不断发展。
2.4多项后续保障,重在持续健康发展。近几年,我们汲取过去“重建轻管”的经验教训,在农业综合开发园区建设上,确立各项制度,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后劲不减。一是不断技术充电,培育基层一线人员,增强科技投入能量,在人财物上极大保障。二是建立健全路、林、机多支管护队伍,做到园田道路常年有人养护,园田林网常年管护不断,所有机井渠设施维护责任到人,做到奖惩严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久而不衰,持续健康发展。三是积极创造条件,着力改善园区面貌。城西街道菜农在增收的基础上今年又筹集资金扩建大棚1000个,水泥硬化园田路面1.5公里,全面改善节水灌溉设施。
二、值得探索的几个课题
农业综合开发是从提高生产力角度推动生产的发展,以获得人们期待的最佳效益。笔者从多年践行农业综合开发模式来看,高标准示范农田建设也只是一个基地型开发模式,即在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下的连片开发。当然技术带动型的开发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后劲不足等问题,都是农业综合开发在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应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新课题。笔者思考:
1.建设具有特色农业的示范园区,各级政府应从体制上入手,建立健全名副其实的 相应产业的生产合作社,诸如红枣、核桃等产品,都需从最基层解决产,供、加,销一体化问题,才是确保农业基础----开发成果获得最佳效益。
规模化特点
农业发展规模化体现在宁安市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体现农村土地逐渐从家庭农户经营向种植大户经营;从分散经营向集中经营;从传统种植方式向现代化农业技术种植方式转变。由于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发展为农业规模化发展夯实了基础,形成了北以玉米种植业;中以经济作物种植;南以水稻种植与食用菌产业发展规模化。沙兰镇、海浪镇以玉米为主农业种植规模,宁安镇、兰岗镇以农业经济作物(蔬菜、瓜果、圆葱)为主形成了规模;东京城镇、渤海镇以“水稻”种植为主形成了规模,马河乡以食用菌规模为主。2015年市委领导高度重视抓农业土地规模化工作,在“响水两化”土地流转工作上真抓实干,成功引入“龙头企业”,引入土地流转资金,实现了东京城镇、渤海镇响水两化区域内的20多个村整村土地流转,流转面积达3.5千万亩。
合作化特点
宁安的农业发展近几年来形成了农户合作经营的发展趋势,从家庭经营方式向合作经营方式转变,通过生产要素组合,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提高了农业效益。农民自愿组成了玉米种植合作社;水稻种植合作社;食用菌联合种植合作社;农机服务合作社;形成了多种合作化发展的模式。合作社的发展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了优质服务。宁安市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达847个,农业生产合作化有效的提高了农业发展。
产业化特点
宁安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化,宁安通过产业化调整,有效带动了特色农业的发展,充分调整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结构,使农业发展适度均衡,使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发展结构合理,虽然宁安以种植业为主,但宁安市委领导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年成功引入一家养殖奶牛企业,落户在卧龙乡,可养殖奶牛5,000头。可带动当地农民二、三产业发展。在种植业发展上形成了“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格局。走农业特色发展之路。如马河乡前斗村、后斗村以食用菌木耳为特色的生产基地;兰岗镇形成了以西香瓜为特色的瓜果之镇;渤海镇以江西村、响水村为核心区,周边村为主产区、辐射区的“响水米”品牌的水稻专业村。
专业化特点
宁安的农业生产专业化体现在生产技术专业化;生产管理专业化,生产的服务专业化;生产过程专业化。宁安的农民在农业生产上采取最先进的科学种植技术,如水稻超稀育植,采用最先进育种技术,科学育种,科学播种,形成了育种专业化,播种专业机械化,目前全市拥有育秧大棚7,800个;农机专业服务队伍128个;在播种、收割农业生产中由农业专业化服务队伍来完成,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约了农业成本,提高了农业收入。
标准化特点
农业生产标准化是衡量农产品质量关键,宁安为打造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在农业生产标准化上突出抓好种子、农药标准化,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劣种子、农药,在农业生产上严格按着农业生产标准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生产无公害的有机农产品。宁安的瓜果蔬菜通过严格标准化生产,形成了特色有机蔬菜瓜果,通过对俄贸易,经过海关检疫,远销俄罗斯,受到俄罗斯国民好评,也为宁安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现代化特点
宁安的农业已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化农业最基本特征。农民从产前、产中、产后都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机械播种、机械除草、机械收割,近几年通过国家对农民农机具补贴,农民采购大型农机具,用于农田基本作业,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一、产业品牌定位的涵义
“品牌”一词最早源于古斯堪纳维亚语“brandr”,是指“牲畜所有者用于识别他们动物的工具”。阿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其经典著作《定位》中指出,“定位是指如何让你在潜在的客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战略就是创建一个有利的定位。”欲准确理解和阐述产业品牌定位的涵义需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一是产业品牌定位的目的性。产业品牌定位的根本目的是获取产业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创造产品消费者;二是产业品牌定位的差异性。产业品牌定位的差异性是相对于产业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而言;三是产业品牌定位的识别性。产业品牌定位的着力点是产业产品市场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为消费者选购产业产品起到信号指引作用;四是产业品牌定位的方向性。产业品牌定位要结合定位主体的发展比较优势,为产业定位者指明未来发展方向。综上分析,笔者认为产业品牌定位的涵义是,“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指引产业发展方向,在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心智中植入有别于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差异化的产业印象认知”。
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分析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是创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的关键环节和步骤,需要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系统分析,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真正能指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及提升高原特色农业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定位。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主要从产业产品消费者,农产品产品属性,产业竞争对手,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建设资源优势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产业产品消费者分析
产业产品消费者分析是研究产业品牌的源点和基点,因为产业产品的消费者是产业发展基础和前提,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创造消费者。消费者分析需要分析消费者需求,消费者需求分析主要分析消费者现实和潜在需求及未来需求的变化发展趋势,消费者需求市场容量决定产业未来的发展规模,消费者需求变化发展趋势决定着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消费者需求和购买力发生了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和健康,尤其是伴随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健康需求已成为消费者主流消费趋势。相关研究表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健康消费支出具有正相关性,即收入越高的人群,越重视健康保健。中国首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预测,“如果未来有超越其财富的人,这个人一定会是来自于健康产业。”从现实消费需求和趋势分析,健康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和成长空间。
(二)产业竞争对手分析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的目的是与其他区域农业产业形成差异化的品牌认知,提升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商场如战场,随着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和重构,农产品市场竞争还会愈演愈烈,品牌的信号显现作用会进一步增强。通过对产业竞争对手分析,避免与其他区域产业品牌定位雷同或相似,形成同质化的品牌竞争,如果自身品牌定位是追随者,品牌影响力要超越前者的概率是比较低的,因为领先品牌定位最先植入消费者心智,占据了一定的消费者心智资源,后来者如果采用类似的品牌定位策略,那么其以后的品牌建设投入更多是为先行者作“嫁衣”。通过对产业竞争者分析旨在与竞争者形成一个差异化的品牌定位,或是构建一个全新的品牌定位,获得先动优势,最先将品牌定位植入消费者心智。事实上,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已有的大部分农业产业和产品在其他区域同样拥有,如同属云贵高原的贵州省和云南的一些农业产业就存在一定的同质化竞争。同样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品还会面临来自国内及国外其他区域或高原农产品的市场竞争。通过对竞争对手分析,创建有别于竞争对手,符合消费者需求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自身发展优势相符的品牌定位,使市场消费者在面对诸多同质化或同类型的农产品选购时,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能在竞购中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首选农产品品牌。
(三)农产品的产品属性分析
农产品的产品属性是指农产品所固有的功能特性,其主要包括农产品安全性、外型、色泽、香气、口感、产品成份及其他满足消费者生理及心理需求的产品功能。农产品区别于其他消费产品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产品进入人体消化吸收。消费者心智中有一个常识性消费认知“病从口入”,因此,在农产品属性中,农产品的安全性是农产品的根本属性,消费者在消费农产品时,往往把食品安全性作为首要决策考虑因素,尤其是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的中国,农产品食品安全性事实上已经成为农产品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农产品的属性分析,旨在通过分析梳理出消费者最为关注和最具价值的产品属性,并结合对自身产业发展特点及消费者和竞争者分析,使品牌聚焦定位于农产品的某个价值属性,并使该产品属性成为品牌定位的内核。由于农产品食品安全性的外显性特点,这主要是针对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食品安全的隐蔽性而言,即消费者在判断食品安全性往往基于农产品的生产地理环境和生产加工过程,但生产及加工过程的食品安全性难于识别,而生产地理环境安全性的判断却相对比较直观。云南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工业发展也相对落后,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的污染较为有限,为保障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的食品安全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生态型农产品的消费认知。
(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建设资源优势分析
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农业生产与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及生物物种分布密切相关。云南被誉为“动植物王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而且云南具有地型多样化、气候多样化、物种多样化的农业生产适宜性特点,为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原生态”农产品形象在广大消费者心智中具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要顺势而为,充分挖掘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在消费者心智中已形成固有认知,利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结合消费者需求及竞争对手分析,对这些已形成的良好消费认知及农业发展资源优势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形成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一致性的品牌定位。
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及诠释
(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的基本原则是品牌聚焦,这主要源于消费心智认知规律,消费者心智认知具有崇尚简单排斥复杂的特点。在消费者心智中植入过多的品牌定位理念,不仅起不到强化品牌认知和记忆的效果,而且还会扰乱和弱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识别,品牌定位的简约性和效果性是正相关的。通过对消费者、竞争对手、农产品属性及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资源优势分析,笔者认为“健康”理念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的内核。即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应定位为健康产业。“健康”的产业品牌定位不仅符合消费者需求和未来的消费趋势,而且具有无限产业成长空间。“健康”品牌定位抓住了农产品的本质产品属性,而且与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自身所具有品牌资源优势高度相关。“健康”的品牌定位符合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高原”概念生态联想逻辑。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健康”品牌定位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未来发展厘清了方向,形成了消费者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统一的品牌认知,当消费者提起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的认知印象时,首先联想到的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的“健康”品牌理念。即来自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是健康的农产品,是安全的、放心的、优质的农产品。诚然,品牌定位只是构建了品牌的理念内核,产业自身的品牌定位与在消费者心智中真正实现成功的品牌定位还有相当距离,需要对品牌定位理念进行整合传播,而且还需构建与品牌定位理念相适宜的资源配称体系。品牌定位在消费者心智中成功注册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定位者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
吉林市位于吉林省的中部偏东,属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多年来,吉林市的农业发展状况一直比较平稳,为了更好的分析吉林市的农业发展潜力,预测其未来走向,现运用PEST模型对吉林市农业发展环境进行分析。
(一)吉林市农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Political Factor)
吉林市作为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在农业发展方面一直努力解读并落实着省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制度,如农业产业化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产品加工政策、农业技术推广政策、农业生产补贴政策、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政策等,整体上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农业发展政策环境。
(二)吉林市农业发展经济环境分析(Economic Factor)
2013年,吉林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3%。其中,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52.4亿元,增长4.1%;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1279.9亿元,增长8.7%;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085.1亿元,增长8.7%。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0876.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9984.8美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综合各项经济指标可知,吉林市的经济总量始终保持平稳增长,这对于吉林市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吉林市农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Social Factor)
2013年,吉林市农村劳动力合计113.5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为10288元,同比增长14.6%。按照吉林市目前学校的分布与师资的配给情况,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机会基本充足。但目前吉林市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多集中在初中水平,这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发展上限。吉林市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人文社会环境,农村建设稳中有序,农村劳动力的分布也逐渐呈现多元化态势,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意识和收入水平的提升也带来了其需求层次结构的改变。
(四)吉林市农业发展技术环境分析(Technical Factor)
吉林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在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行上确实具有不少可圈点之处,而吉林市在各类农业发展技术面前,保持了冷静和理性,选择性的验证并推行真正适合于自己的各项农业技术。如包括果树休眠期冬剪、花卉越冬、蔬菜病害无药剂防治等种植技术,水产动物疾病诊治、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管理等养殖技术,共计六类农业生产技术。总体而言,吉林市的农业发展技术覆盖了种植、养殖、农机、土肥、加工、植保六个方面,农业发展技术环境基本成熟。
二、吉林市农业发展现状介绍
(一)吉林市农业整体发展情况
2013年,吉林市整体耕地面积较上一年减少了12.7千公顷,年末实有耕地面积596.5千公顷。农作物的播种主要集中在粮食作物方面,而粮食作物中的发展重点则是玉米。2013年,吉林市玉米的播种面积为471188公顷,总产量为3053374吨,每公顷产量为6480公斤。吉林市农业机械化程度良好,机耕面积达到592.4千公顷,同比上升0.9%。2013年,吉林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按照当年价格计算为4620256万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为4477502万元。吉林市2007-2013年农林牧渔业产值如下图所示。
图1 2007-2013年吉林市农林牧渔业分项产值
资料来源:吉林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2014)
由上图可知,吉林市农林牧渔总产值在2007-2010年间呈现出的是比较平稳的增长,而2011-2013年间则出现了较大幅的提升,平均增长率达到15.8%。
(二)吉林市农业产业化建设
农业产业化建设指的是产业链的构建与完善,农业产业链包括上游、中游、下游三个环节,上游主要是指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中游主要是指农产品的生产,下游指的是农业融资体系的建设和农业企业的发展。
1.吉林市农业产业链上游环节。2013年,吉林市科技工作成效显著,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城市。而其农业科技研发主要是依托于各大院校及农业科技类企业的实验资源。在农业技术的推广方面吉林市一直采用的是求稳策略,对于农业科技的研发、选择和推广长期保持着比较理性的态度。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会通过仔细的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等服务,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
2.吉林市农业产业链中游环节。农业(种植)生产方面,2013年吉林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696880公顷,主要农作物产量为685.96万吨,农业产值为2467626万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53.41%。2007-2013年吉林市农业产值总量一直呈现增长态势,但增长率的变化呈现出了“降-升-降”三个阶段。农业中间消耗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但自2012年起,回归平稳。林业生产方面,2013年吉林市造林面积达到14363公顷,林业总产值为96474万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2.09%。2007-2013年吉林市林业的发展整体上呈现比较滞后的状态,中间消耗一直未得到有效的控制。牧业生产方面,2013年吉林市牧业产值为1730719万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37.46%。多年来,吉林市一直比较重视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两者产值达到农林牧渔总产值的90.87%。但吉林市牧业的中间消耗情况比较严重,导致其增加值难有明显突破。渔业生产方面,2013年吉林市水产品达到3.95万吨,渔业产值为139774万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3.03%。吉林市在渔业的发展方面由过去的依靠自然捕捞为主向以水产养殖为主的生产方式进行转变,但是吉林市渔业企业多以粗放养殖为主,尚未形成集约化的养殖规模。这使得吉林市渔业整体的发展跳动性很大,中间消耗的控制能力有待加强。
3.吉林市农业产业链下游环节。在农业企业发展方面,吉林市一直非常重视农业企业的发展,扶植了大量高质量的农业品牌企业,如吉林市东福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省万昌米业有限公司、吉林福源馆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舒兰市东昌米业责任有限公司等。吉林市农业企业的发展紧紧围绕地区农业发展特色,政府与企业高效融合,品牌效益已逐渐展现。在农业融资体系建设方面,吉林市鼓励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好的服务地区经济发展,调动金融业投资者的积极性,组建高质量小贷公司,丰富金融业态发展,农业融资体系也建立了较为明确的层次结构。虽然吉林市农业融资体系目前尚显稚嫩,但已经逐渐呈现出了理性的内部结构。
(三)吉林市产业结构实证分析
吉林市一直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完善,农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调整。在此,运用区位商、结构相似系数等指标对吉林市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剖析。
1.吉林市农业各产业专业化程度。2013年吉林市区位商测算结果显示,农林牧渔区位商分别为:农业0.9655,林业0.5111,畜牧业1.0328,渔业2.0336,农林牧渔服务业1.4291。由此可见,吉林市农业各产业的专业化程度比较合理。但是,吉林市投入大量资源重点发展的农业(种植业)领域专业化程度略低于全省水平,林业领域的专业化水平更是与全省存在较大差距。
究其原因,吉林市的农业发展工业化和机械化运作水平虽然在近几年内已经有了不俗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吉林省整体而言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差距。而且,吉林市农业的发展主要是对自然资源的粗放式经营,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初级加工为主、规模小、产业链条短,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足。而且家庭农场的建设尚处起步阶段,仍未实现规模化,农民土地分散,不集中连片,一家一块的耕种模式,各家各户独自经营的模式还普遍存在。另外,吉林市现有的农业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产品多数集中在粮食加工等初级加工范畴,产品档次不高,市场竞争和带动能力弱。
2.吉林市各县区农业产业结构趋同程度。不同地区间的农业产业结构可能会存在很大差异,也可能会很相似。这种差异性越大,表明地区分工水平越高,地区经济的互补性越强,区际关联越密切;相反,地区之间产业结构越相似,表明地域分工水平就越低,地区经济互补性越弱,区际联系越少。根据吉林市2013年各县区农业产业产值分布数据推算各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吉林市除丰满区外,其他各个县区农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在0.7以上,趋同化程度较高。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成本理论已经揭示了分工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吉林市各县区农业产业结构较为趋同,表明吉林市对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各县区并没有很好的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种植、特色养殖业、尚未完成农产品运输、经营等相关产业的建设,缺乏农特产品推广渠道。
表1 2013年吉林市各县区农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地区 昌邑 龙潭 船营 丰满 高新 开发 中新 永吉 蛟河 桦甸 舒兰 磐石
昌邑 ―― 0.99 0.98 0.86 0.91 0.99 0.8 0.99 0.97 0.93 0.99 0.99
龙潭 ―― 0.98 0.83 0.93 0.99 0.83 0.99 0.98 0.95 0.99 0.98
船营 ―― 0.92 0.85 0.97 0.71 0.96 0.93 0.87 0.99 0.99
丰满 ―― 0.59 0.82 0.39 0.79 0.74 0.63 0.89 0.91
高新 ―― 0.94 0.97 0.96 0.97 0.99 0.89 0.86
开发 ―― 0.84 0.99 0.98 0.95 0.99 0.98
中新 ―― 0.87 0.90 0.95 0.76 0.73
永吉 ―― 0.99 0.97 0.98 0.97
蛟河 ―― 0.98 0.95 0.94
桦甸 ―― 0.90 0.89
舒兰 ―― 0.99
磐石 ――
三、吉林市农业发展趋势预测
自1986年起,吉林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一直呈现平稳上升态势,现根据1986-2013年吉林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指数平滑法对吉林市农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一)绘制时间序列
根据吉林市1986-201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利用SPSS19.0软件绘制时间序列图。时间序列图显示,1986年至2013年吉林市农林牧渔业产值随时间逐步上升,变化并非完全线性的,而是略微有点凹形,所以在模型的选择上倾向于非线性趋势模型。
(二)模型选择
上文已指出,从时间序列图可以看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趋势走向呈现非线性状态。所以,在这里选择布朗三次指数平滑进行预测,布朗三次指数平滑是对二次指数平滑再进行一次平滑,适用于估计二次多项式参数。
(三)趋势预测
根据吉林市1986-201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数据,利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指数平滑模型的拟合效果较为理想,序列的水平、趋势的平滑值为0.613,统计上显著。根据基础数据,按照模型与指数的推算公式,推算出吉林市2015年农业生产总值预测数值为5446796.937万元。
图2 吉林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发展趋势
在排除非正常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吉林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2015年间仍会呈现比较平稳的增长态势。地区农业发展的重点必将转入产业链建设和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方面。
特色农业与传统农业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为目的,而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农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为目的。所以在发展过程中, 强调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 强调资源的异质化和产品的优质化; 强调布局上的区域性和供给上的特殊性, 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表现出一定的稀缺性, 占有特殊的市场地位。鉴于此,陕北地区要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领导, 广泛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特色农业在区域开发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市场调查, 实施名牌战略;以农业产业化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强化特色农产品市场与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陕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 干旱和水土流失严重, 生态环境脆弱, 国家退耕还林草及山川秀美工程就是为了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 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因此, 在特色农业产业开发中必须遵循生态循环经济为指导, 以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干旱和水土流失为前提, 保持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巩固特色农业发展后劲, 选择适应本区域自然资源优势的名、特、优、新产业重点发展。只有紧紧抓住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利时机, 跳出大农业的传统思维,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理念, 控制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扩展, 夯实农业生产条件, 才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 实现特色农业产业化, 促进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加强领导, 广泛宣传,提高广大群众认识
陕北地区地处偏僻、信息闭塞, 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不高, 农业科技知识欠缺, 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 面临国内外的市场, 参与市场竞争、利用比较优势生产特色农产品、实现产品价值、发展和壮大区域经济的意识淡薄。这就需要动员各级农业行政部门、科教单位、企业等组织和个人, 加强领导、制定计划、广泛宣传, 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科技意识、市场观念, 明确只有突出地域特色, 重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 才能扬长避短, 找到市场需求的缺口, 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农产品, 真正实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各个部门应采用政策、技术、资金等多种措施, 支持农民群众发展特色农业, 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目标。毕竟特色农业的主体和生力军是农民, 只有真正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才能调动其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 特色产业的发展才有生命力。
加强市场调查, 实施名牌战略
特色农业开发的关键在“特色”二字。“特色”是相对的, 市场需求的变化是绝对的。资源禀赋很重要, 市场需求更重要。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消费偏好,在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之间为“特色”到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契合点。要研究和预测市场, 把握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在推出传统特色农产品的同时, 不断引进和培育适应本地生长环境的名特优新农产品, 适应多样化、优质化的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通过实施产品和产区的名牌战略,推出一批特色突出、知名度高的产品品牌和产地品牌, 扩展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渠道。
以农业产业化加快特色农业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的经营模式, 它通过建立“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方式, 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分配机制, 减少了农户单家独户闯市场实力弱、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实现优势互补。陕北地区特色农业的开发, 必须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 不论是林果业、畜牧业,还是设施农业等的发展,离开了农业产业化的模式, 就不会持续稳定发展。单纯抓生产而不管市场销售,易受市场强烈波动的冲击, 难以保证农户合理的经济收入, 也必将挫伤农户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但现阶段陕北农业特色产业开发中, 存在着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农户与企业衔接不紧密、双方权利义务约定不清、经营中双方因市场变化违约现象频繁发生屡见不鲜的问题。因此,陕北地区特色农业的开发,必须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基地,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通过优惠的资金、土地政策支持企业, 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特色农业的开发, 鼓励农户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贸工农、产供销、种养加相结合的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体系。同时, 建立健全规范的法规制度, 通过合同约束参与农业产业化各方的权利与义务, 保障各方特别是处于弱势地位农户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S3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35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通过在农田中实行免耕、少耕等技术措施以及采用作物秸秆覆盖等农业耕作技术[1],达到保持水土、培肥地力、节约水源、增加产量、增加效益的目的的耕作技术[2]。该技术起源于20 世纪初的北美大陆,当时“黑风暴”袭击了北美大陆,严重破坏了农业的发展,造成了经济上的严重损失。土壤耕作不合理正是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由于沙尘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给人们敲响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警钟[3]。本文对国内外保o性耕作方面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农业生产者提供参考。
1 国外的保护性耕作相关研究
国外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于20世纪30年代,那时的美国等部分国家被风沙以及水土流失这2个问题所困扰,经济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人们痛定思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与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发展起来的[4]。美国的中部平原为干旱地区,在19世纪末的时候,一大批移民来到此处进行垦荒,使用的耕作方式为湿润地区的烨式犁的翻耕方法,还把秸秆、残茬烧毁或者是让牲畜进行啃食,在多次的翻耕之后将土弄好,最初几十年粮食的收成很不错。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发展越来越迅猛,这些移民对土地过度的开垦,使原来的草原植被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土壤受到了严重的侵蚀,导致土壤肥力不足,有机质的含量严重降低,每当大风扫过没有任何遮挡的土地时就会卷走大量的土壤,在1930年,新一轮的干旱开始了,爆发了著名的“黑风暴”。因为农业的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十分严重,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进行反省与思考,在不断的尝试之后开始大力推行旱地耕作方式,衍生出了保护性耕作,对水土进行保护。对已破坏的植被进行了积极的恢复,半个多世纪过去之后,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最常见的耕作方式,绝大部分的土地不再使用烨式犁耕作。这种耕作方法的诞生是以环境保护以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对资源进行合理的、有效的利用与开发,提高农作物的利润率和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业的发展,使竞争力提高。因为这项技术的指导思想具有先进性、正确性,因此,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5]。在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与加拿大开始注意到保护性耕作方式,并对其进行了试验与研究,以本国的土地情况、人文环境为前提,将这种方法进行了改进[6]。在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也开始引进这项耕作方法,在全国的各个地方都进行了保护性耕作的试验,许多农机、水土、农学专家纷纷前往进行试验与研究[7]。在20世纪80年代,有超过70个国家开始引入并推广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已经被世界所认可,成为了应用最为广泛、使用效果最好的一种耕作技术,使用这种技术之后会使农作物产量增加5%~10%,可使水土的流失量减少60%~80%,可在土壤之中固定住更多的碳元素,从而减少排放的CO2气体量,大大改善了大气质量。根据联合国的粮农组织在2004―2005年统计报告中称,在全世界进行保护性耕作的土地面积大约为1亿hm2,占到了世界总耕地面积的10%左右,在全球的旱地面积之中占到了1/3,南美洲和北美洲分布最多,在澳大利亚与南美洲的部分国家,应用该项技术的面积已经大于了这些国家总耕地面积的70%。位于首位的是美国,第2名是巴西,第3名是阿根廷,第4名是澳大利亚,第5名是加拿大。这项技术广泛地应用到了油菜、豆类、玉米、小麦、首稽以及小杂粮等种类较多的农作物生产之中。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法国与英国等国家还建立了欧洲保护性耕作联盟,极大地推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深远发展[8]。
2 国内的保护性耕作相关研究
国内开始关注保护性耕作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原来的北京农业大学第1个将免耕以及少耕技术进行了引进,并在我国的华北平原进行了试验,在成功之后就开始将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了大力的推进。黑龙江省等部分地区也纷纷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借助于深松机进行间隔深松,在纵向上建造了“虚实并存”的一种耕层构造,“虚”即通气蓄水,“实”即提墒供水,将供水与蓄水的矛盾进行了改善。但是受到了当时的除草剂、配套机具以及相关认识的限制,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在80 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对区域开始进行综合治理,对旱作农业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相关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在相关的配套技术、技术机理、农田的地表覆盖技术以及土壤的耕作技术等方面获得了极大的进步。90 年代后,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此时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被相关部委所注意,开始重视这项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农业部于1999 年为保护性耕作成立了专门的研究中心,并将其列为“十一五”期间的研究以及技术推广的重点项目。在“十一五”期间,还成立了“中国保护性耕作研究协作网”,为深入研究这项技术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在2006 年,相关的知名专家召开研讨会,对这项技术进行讨论与研究,在2006―2010年,国内的10个省区的一些研究专家成立了一个团队,落实了《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研究的领域有果园、农田等许多方面,改进了传统耕作技术,对单项技术进行了高度的集成,在每1个研究区域都找到了适合该区域的轮耕模式以及技术体系。在丘陵沟壑区坡地的山坡耕地、小麦玉米2熟免耕覆盖耕作、旱地玉米整秸秆全程覆盖、秸秆全程覆盖耕作以及水土保持耕作等高种植技术以及稻草还田覆盖种植、南方稻田免耕栽培、果园深松秸秆覆盖轮耕、地膜覆盖免耕、沟垄种植、草田轮作等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截止到2005年,国内有13个省实施了保护性耕作方式,各种类型的免耕播种机数量大约为3.3万台,在关键技术这些方面得到了飞快的发展[9]。
我国是人口大国,耕地资源还不够世界的10%,但是却要为占世界 22%的人口供给粮食,我国在常规集约的农业方面获得的进步与成果已经被世界所认可。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已经步入了更新的一个高度,固碳排放与粮食的安全问题开始被人们所关注。我国的农作物秸秆被大量焚烧,耕地的有机碳含量偏低以及农村的劳动力结构不合理、生产力不高等方面开始阻碍我国的农业发展,尤其是签订了京都协议之后,我国的农业发展将面临着怎样减少固碳减排的严峻挑战。因此,我国必须发展节能减排、环境友好以及高产高效的MISA(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才能打破农业发展的瓶颈,而对保护性农作制或者是保护性农业进行发展与研究才可以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集约以及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其进行创新,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实现我国农业建设的特色化、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经济意义。
3 存在的问题
缺乏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区域性配套技术和规范。还没有因地制宜研究出适合各个区域的体系。我国的疆土范围较大,不同区域在气候、地形、土壤条件以及作物类型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有些地方,例如华北的部分省市,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方面已经具有了成熟的经验,尤其是免耕技术,被大面积地进行了推广,但是却没有明确配套技术所适宜的区域;对于一些地区,例如天津市虽然已经针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做出了相应规范,但相当1部分地区仍然缺乏相应的技术规程;保护性耕作仍存在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目前在种植制度配套的轮耕制以及耕作体系方面还不够完善,而且杂草防治技术不够完善,在除草剂使用方式、施用时间以及用量方面缺乏专门的研究;缺少针对不同作物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种植制度的保护性耕作专用配套机具, 且已有的机具性能不够完善;秸秆覆盖会导致土壤温度降低,一旦发生早春温度回升较慢的情况,就会对作物的播种、发芽造成影响,还会对幼苗的生长以及作物的收成带来一定的影响;秸秆的覆盖面积大还会给耕作带来困难,对作物的播种产生影响,但是一定量的覆盖还会对杂草起到抑制作用,怎样将这两者的矛盾进行协调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还需要解决农药的使用、除草剂的过量使用、秸秆覆盖所带来的病虫草害以及有机肥的施用形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4 发展趋势和对策
因地制宜地克服各区域存在的各种技术瓶颈。我国具有山地、高原多,平原少的地形地貌特征,并且类型分散,加之农业投入成本不高,农民购买能力弱等实际情况,国外价格昂贵并且大型的农用机械并不适合我国国情,应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型农用机械。我国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农机具堵塞的问题以及适合我国特色作物的农用机具研发还需要继续深入开展。加强多区域、多部门的联合攻关,并针对重点单项技术形成综合技术体系。我国幅员辽阔、各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别较大,没有一个区域和一项技术可以“保罗万象”、“包打天下”,应根据地区特色制定相关的技术和标准。从覆盖方试、覆盖度与覆盖物等方面对覆盖技术展开研究,并制订相应的区域覆盖技术指标,对于短期作物以及低温能够影响到作物收获的地区或者是缺少覆盖物的地区,秸秆以及植物残体的覆盖不适用的情况之下,需要研究新的技术对其进行替代;加强水利、农业、科技等各个部门之间政策的支持以及互动。将保护性耕作作物的体系进行扩大,综合研究适合各类作物的最合适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尤其应该将农机与农艺方面进行良好的结合。农机部门还应该根据时展的需求,对现有的机具进行改进,制造出更符合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机械产品,更好地融合农机与农艺,才能实现该技术的机械化。
参考文献
[1] Blev ins R L.Tillage effects on sediment and soluble nutrient losses fr om a Maur y silt loam soil[J].J Envir on Qual,1990, 19(4):683-686.
[2]赵廷祥.农业保护性耕作与生态环境保护[J].农村牧区机械化,2002(4):7-8.
[3]朱文珊.地表覆盖种植与节水增产[J].水土保持研究,1996(3):
141-145.
[4]贾树龙,任图生.保护耕作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5):152-154.
[5]贾延明,尚长青,张振国.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试验及关键技术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12002,8(1):78-81.
[6]李洪文,高焕文,周兴祥,等.旱地玉米保护性耕作经济效益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0,18(3):44-49.
[7]赵其斌,郝强.漫保护性耕作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农业机械,2001(12):28-29.
[8]张海林,高旺盛,陈阜,等.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l):16-20.
当今,我国农村经济的主要经营模式逐步趋向于?定化与专业化的发展。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行使得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逐步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趋势的影响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初步形成。而在长期的发展中,如何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综合素质,促进小型农户的规章化生产以及加强实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机制则需要进行更深入探究。
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内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是在2012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在该项会议中,还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范围与各项基本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由此可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指的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为基础的、经营规模较大的、具备一定集约化与专业化农业生产条件的、有一定组织与管理经营并具备农业生产经营知识的职业性农民。该类主体与一般的农民有着本质区别,其的产生更符合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的趋势。而在新时期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生能够更好地改善过去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更好地推动我国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困境分析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较快,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在此因素的影响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也面临着多种问题,受不同性质的因素制约。在这些制约因素中,比较常见的就有发展水平不高方面的表现,其农户参与率比较低,很多农户都没有较好参与到这一环节中来,最终也就很可能会影响到整体落实效果,推进过程中也就很可能会受到较为明显的干扰和制约,其在合作以及协同发展上受到了较大的干扰和影响,整体性和组织化水平难以满足于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的需求;从资金方面来看,现阶段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资金不充足问题,其短缺现象较为明显,如此也就难以有效支撑各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的推进,产生的问题比较复杂;从具体人才结构方面来看,当前我国农村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人才外流问题,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如此同样也会在较大程度上限制其发展水平,缺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难以和最新社会发展趋势接轨。
3 如何有效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体制
3.1 协调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民的关系
在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新型农业的经营主体是一个数量庞大的并具有一定基础性的农民主体,在长期的未来发展中,其在我国农民总数量中所占据的比例是较为稳定的。因此,在此阶段中笔者建议要想有效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机制进行创新,则需要正确处理并协调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户之间的关系。既要尊重并保护传统农户的存在,传统农户将会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当代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要积极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与管理,使其不会因为一些外界因素而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3.2 加大服务力度
为了更好促使相应新型农业经营主题能够得到较好发展,还需要重点为其创造较为理想的基础条件,保障相应服务力度能够得到较好体现,如此也就能够保障其具备较为理想的发展基础条件,有效降低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从这种服务力度的优化提升中来看,其需要重点加强对于技术层面以及人才方面的服务支持力度,鼓励参与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来的各类资源都能够发挥出较强作用价值,进而也就能够充分提升其发展速度和规模。
浙江省奉化市地处长三角南翼的东海之滨,是隶属于宁波的副中心城市,陆域面积1277km2,海域面积91km2,人口48.5万,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60.23亿元。奉化市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特产众多,已形成水蜜桃、芋艿、竹笋、草莓、花卉苗木、海水养殖等六大主导农产品,先后获得“中国水蜜桃之乡”、“中国芋艿头之乡”、“中国青梅之乡”和“中国草莓之乡”等称号。近些年来,奉化市依托资源、市场、区位和经济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着力开发“一镇一景”、“一村一特”、“一户一品”等特色产品,努力把农产品基地建设成为休闲观光园区,同时,进一步深入挖掘休闲农业文化内涵,打造旅游品牌,每年举办“中国奉化桃花节”“水蜜桃旅游文化节”、“中国尚田草莓节”等农业节庆活动。目前,已建成7个国家、省级农(林)业观光示范园区,32个万亩种养基地,5个村和7家农家乐分别被认定为浙江省和宁波市农家乐特色村(点)。2011年奉化市荣获首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市)称号。
研究方法
在对休闲农业发展过程涉及诸多方面的相互关系作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是指标体系既要科学地反应其发展内涵和发展目标,还要能够预测其发展趋势,并对休闲农业发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系统性原则。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休闲农业发展可以视为一个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整体,子系统又可以细分为若干评价要素,评价要素则有各评价因子构成。同时,评价指标体系还应根据研究需要和指标功能划分出不同的层次,层次之间表现为隶属关系,层次内部各分量之间则是并列关系。可行性原则。构建的休闲农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因子概念清晰,内容简单明了,数据易于获取,计算结果便于分析和对比,且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另外可行性原则还有要求定性指标可以间接赋值量化,定量指标直接量化,以尽量减少主观色彩。代表性原则。休闲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要有足够的覆盖面,既要全面反映休闲农业发展的结构组成和本质特点,而且要清晰地表达各个主题,既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又要避免相近的评价指标重复出现。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依据上述原则,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由游客接待量等27个评价因子组成的休闲农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4个层次,其中制约层由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和社会文化3个子系统构成,要素层由产业规模、产业基础、资源基础、生态环境、旅游社区和传统文化6个方面组成,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本研究采用两两比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该方法是对同一层次内所有被评价指标两两比较,构造出两两比较判断表,然后根据某一评价标准对每2个配对指标进行重要性的权衡[25]。两两比较法多用来选择最优方案,所以一般采用0~1分打分法即可。但是本研究利用两两比较法是用来确定各指标间的权重。而很多指标间的权重大小差异比较小,所以必须采用更加多层次的打分方式。有2种常用的更多层次打分方式,分别是0分~4分打分法和多比例打分法。多比例打分法计算更加复杂,但是为保证权重确定的科学性,本文将采用多比例打分法。多比例打分法要求两两比较中两项的得分之和为1即可。具体示例如下:当2个指标i与j同等重要时,则令(式略)为了使评价因子权重结果更加客观、科学,邀请了地理、资源、生态、旅游和农业方面的10名专家进行打分,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加权平均,最后进行归一化化处理,最终得出评价指标的权重。数据来源和处理在各项评价因子中,定量指标D1至D22均来自《奉化市统计年鉴》、《奉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奉化发展和改革局经济分析》、《宁波市统计年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宁波市环境状况公报》及其他相关权威部门的统计报告和资料等。而后,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其公式为aj=a/A,其中,aj为标准化后的结果,a为原始值,A为标准值。指标赋分标准在评价休闲农业发展状态时,对休闲农业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评分采用10分制对评价因子层各指标进行评分,以确定各项因子得分。定性指标数据的获取是通过向有关专家和旅游、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征询的方式进行。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某一地域休闲农业的发展时,该研究地域的各指标评分值综合起来反映了休闲农业发展状态,假设用向量δ表示这个状态,那么δ的每一个分量从不同侧面反映该系统在特定阶段的发展状态,因此向量(式略)而后根据事物的持续发展论和发展阶段论,将休闲农业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
评价结果与分析
评价结果根据本文建立的休闲农业发展阶段评判标准,奉化市休闲农业发展综合评价分值为8.47,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和社会文化3个子系统层评价值分别为9.46、8.06和7.34。产业规模、产业基础、资源基础、生态环境、旅游社区、传统文化6个要素层综合评价值依次为9.55、9.34、7.68、8.36、6.74和7.95。由综合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奉化市休闲农业发展正处于“发达阶段”,说明奉化市休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可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名副其实。结果分析从奉化市休闲农业发展评价的子系统层指标指数来看,经济发展子系统评价得分明显高于另外2个子系统。虽然该系统的权重相对较大,但是奉化市在此指标上分值很高,说明了其在该指标上肯定具有一定的优势。由于产业规模是休闲农业发展水平最为直观的体现,9.46分的评价结果充分说明了奉化市休闲农业已经具备了相当大的发展规模,并且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发展休闲农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奉化市政府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鼓励农村和农民大力发展农家乐。奉化市发展休闲农业除了在经济规模上有优势以外,还具有多个方面的有利条件。奉化市的农产品注册商标就相当丰富,约有近300只注册商标,其中国家原产地标记认证的就有4只,它们分别是水蜜桃、芋艿头、曲毫茶叶和千层饼。旅游资源数量也非常丰富,单体旅游资源数量在500个左右,其中4级以上的就有22个,而且奉化市休闲农业本身就相当成熟,尤其是在溪口和滕头景区具有相当大的旅游影响力。还有奉化市的传统民俗节庆活动丰富,近年来各种与休闲农业相关的节庆活动也越来越多。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是奉化市休闲农业持续发展的又一支撑因素。全市森林覆盖率为66%,以连续9年有超过350天空气质量为优良天气。奉化市先后获得了“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浙江省卫生城市”、“浙江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浙江省生态市”等荣誉称号。特别是2010年以来,全市共投入数亿元资金对农村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先后实施了“环境整治”、“乡村康庄工程”、“千里清水河道”、“村村植绿”等工程,重点打造了城区至溪口生态公路、城区经滕头至溪口观光线、西坞至莼湖花木长廊等3条精品线。此外,奉化市各职能部门相继制定了《奉化市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奉化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奉化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奉化市河道整治规划》等专项规划,为休闲农业生态环境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与制度保障。本文认为奉化市休闲农业发展阶段还未达到高级阶段,还存在着不足之处。结合实地勘察发现问题如下:第一,休闲农业用地问题。浙江省是七山二水一分田,人均耕地不到全国平均水平一半的资源小省。奉化市仅有36.5万亩的耕地面积,而发展休闲农业很可能涉农业用地问题,导致经营者有所顾虑,发展的信心不足,阻碍了奉化市休闲农业进一步发展。第二,休闲农业管理问题。尽管奉化休闲农业景点数量较多,但是管理问题上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很大一部分景点雇佣的从业人员多是当地的农村村民或者外来务工人员,没有经过任何培训上岗,导致服务质量较差。另外还有经营者本身多是农村居民,文化水平有限,缺乏营销意识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第三,休闲农业项目缺乏特色。奉化市发展休闲农业拥有较多的优势,但是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各项目多以垂钓,采摘,烧烤为主,经营方式比较单一,缺乏特色,使得各休闲农业景点风格类似,游客选择性较小。第四,休闲农业基础设施简陋。奉化休闲农业多以农村个体经营为主,规模较小,投资金额有限,导致休闲农业基础设施简陋,甚至存在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