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投资评估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项目风险;投资评估;多属性群决策
对一个项目风险管理的好坏,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项目最终管理目标的实现。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价是项目投资决策中的重要环节,因为对其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以了解到各种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和导致损失的后果,从而确定风险大小的先后次序和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价,首先要识别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和可能发生风险的具体环节,罗列出风险调查表;然后由相关专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或者风险事件的重要性进行打分,以此来确定一个项目的综合风险。
一、问题的提出
基于上述综合评价方法,在一个项目投资决策中,个别专家因受个人情感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对某些项目阶段的风险做出失真的评价是无法避免的,这就必然会导致不合理的评估结果。而基于有序加权平均算子(WA算子)和加权算术平均算子(CWAA算子)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则是:首先利用OWA算子进行纵向集结(即对一个专家所给定的某一项目阶段的所有风险分值进行集结);然后利用CWAA算子对纵向集结结果进行横向集结(即对不同专家得到的同一项目阶段的综合风险值进行集结),其结果可用于项目投资的风险评估。该算子不仅能充分考虑专家自身的重要性程度,还尽可能地消除了上文所述的那些不合理因素的影响,并增加了中间值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过高或过低的某投资项目阶段风险综合属性值赋予较大或较小的权重),从而增强投资评估结果的合理性。
二、 基于OWA算子和CWAA算子的多属性群决策评估方法
1.OWA算子和CWAA算子的定义。(1)定义1:设FOWA:RnR,若F(a,a,…,a)=wb(j=1,2,…,n)(公式1)
其中,w=(w1,w2,…,wn)T是与函数FOWA相关联的加权向量,且wj∈[0,1],w=1;bj是一组数据ai(i=1,2,…,n))中第j个最大的元素,则称函数FOWA是n维有序加权平均算子,即OWA算子。(a,a,…,a)是任一组数据向量,(β,β,…,β)是(a,a,…,a)中的元素按下降序组成的向量,则有(a,a,…,a)=f(β,β,…,β)。根据上述定义,令w=
(1-a)/n,i=1a∈[0,1],为一调节值。则有fw=(a,a,…,a)=af1(a,a,…,a)+(1-a)f*(a,a,…,a)(公式2)。其中f*(a,a,…,a)是i≠1的情况。若a=0,fw=(a,a,…,a)=f*(a,a,…,a),若a=1,则fw=(a,a,…,a)=f1(a,a,…,a)。(2)定义2:设FOWA:RnR,若F(a,a,…,a)=wb(j=1,2,…,n)(公式3)。式中,w=(w1,w2,…,wn)T是与F函数相关联的加权向量。bj是一组加权向量(nw1a1,nw2a2,…,nwnan)中第j大的元素,n是平衡因子,则称函数F是n维组合加权算术平均算子,即CAWW算子。
2.评估过程。(1)决策矩阵的构造。在指标权重信息完全未知的状况下,请k位相关风险专家dk对该项目计取权重,设X和U分别为方案集和属性集,属性权重信息完全未知。D={d1,d2,…,dn}为决策者集,λ={λ1,λ2,…,λn}为决策者的权重向量,其中λk∈[0,1],k=1,2,…,t,λk=1。假定决策者dk(dk∈D)给出方案xi(xi∈X)在属性uj(uj∈U)的属性值为a(k)ij,从而构成决策矩阵Ak。Ak经过规范化处理后,得到规范化矩阵Rk=(r(k)ij)nxm。(2)综合属性值计算。利用OWA算子对决策矩阵Rk中第i行的属性值进行集结,得到决策者dk所给出的方案综合属性值z(w)=F(r,r,…,r)=wb (公式4)。(3)群体综合属性值的计算。利用CWAA算子对位决策者给出的方案xi的综合属性值z(w)进行集结,得到方案xi的群体综合属性值 z(λ,w′)=FCWAA[z(w),z(w),…,z(w)]=w′b(公式5)。
其中,w=(w,w,…,w)T是FCWAA的加权向量(投资单位应综合考虑不同专家对风险的把握程度来判定各专家的打分在最终决策中所占的权重),b是相应的一组加权向量(tλ1z(w)),tλ2z(w),...,tλtz(w)中第k大的元素,t是平衡因子。(4)风险评估。利用 z(λ,w′)对方案进行排序。投资者根据以往对相关项目的投资经验以及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投资招标、投资实施等环节投资单位所能承受的风险能力,给出项目投资的各个阶段的风险标准值Ri,在z(λ,w′)
基于OWA和CWAA算子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在实际项目风险投资评估中,计算比较简单,同时也考虑到了众多风险因素对各个项目投资阶段风险的影响程度,因此,这一方法的评估结果的可信度比仅考虑单一因素的评估结果要高。
参 考 文 献
[1]徐泽水.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5~22
一、生产项目的投机估算分析
不同的生产项目、不同的生产阶段投机估算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在生产项目的建议书阶段,由于投机估算的精确度相对较低,可以采用匡算法,从而有利于建议书的编制。匡算法的计算主要包括单位生产能力法、生产能力指数法、系数估算法。可以参照下式:
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I2=N2(I1/N1)P
其中I2表示生产项目所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额,I1表示可比项目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N2表示拟建项目生产规模,N1表示可比项目生产规模,P表示物价换算系数。
系数估算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化设备系数法以及主体专业系数法,需要注意的是,主体专业系数法是指以拟建项目中,投资比重大并且与生产能力直接相关的工艺设备投资作为基数,另外根据类似工程的统计资料,从而计算出拟建项目各专业与生产项目工艺设备投资的百分比,从而以此估算出投资项目的所需的工程费用,并进一步计算出整个生产项目的静态投资。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如果要求较高的投资精度,需要采用更加详细的计算方法,例如指标估算法。指标估算法是将生产项目分为单项工程或者是单位工程,并按照工程费用的性质划分为建筑工程、设备购置费用、安装工程等等。同时,根据投资估算指标,进行各单位以及各工程投资的估算,进行汇总后,进而得出整个工程费用[1]。另外,再按照相关的规定,对生产项目的其他费用、预备费用等方面进行估算,最后形成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
在生产项目的其他费用的估算中,对于在合同以及协议中,已经明确的费用需要计算在内,对于未能明确的费用,需要按照国家、行业或者是项目所在地的相关规定进行计算。
二、生产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
(一)项目的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指生产项目遵循现行的财税制度以及规定,并根据当前的市场价格,对项目在财务上的支出以及收入进行计算,同时,独立测算本项目在资金投入所能带来的利润,不对社会经济效果进行广泛考虑。从不同的评价角度出发,财务评价可以分为企业财务评价以及国家财务评价。企业财务评价的主要内容有:投资获利分析、财务清偿能力分析以及资金流动性分析。财务的评价的主要指标众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投资收益率、投资利润率、财务净现值以及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等等。下面仅从投资收益率以及财务清偿能力展开分析。
1.投资盈利性
投资盈利性是指生产项目基于实际收入与支出,对涉及到生产项目的投入与产出、市场与价格、组织与经营等各种因素,并通过对实际交易年份的收入以及支出对现金流量展开分析,测算出单个代表年份以及整个生产项目寿命期的净收益以及投资收益率,以此作为整个生产项目获利能力的评判标准[2]。
2.财务清偿能力
财务清偿能力是指检验生产项目在整个有效寿命期之内,每个年份资金盈亏状况,以及生产项目对借贷资金的偿还能力。其受生产项目的投资盈利能力直接影响,如果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强,其偿还债款的速度也就越快。对清偿能力的分析则需要包括对所有的资金流入以及流出,例如保险费、利息以及股息等等。
(二)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不确定分析是指衡量经济评价的过程中,由于预测与估算数据产生的不确定因素,产生对评价指标的影响,进而了解对项目的可靠性。不确定性分析主要包括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以及概率分析[3]。
1.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分析主要是指不同生产水平的成本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研究,主要是根据生产项目的总成本、收入等各方面的数据,对项目的产量盈亏平衡点进行确定,进而对项目的盈亏与产品产量之间的影响进行预测。盈亏平衡点会随着项目产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盈亏平衡点越低时,经营的安全系数也就越高,表示项目的盈利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当项目的盈亏平衡点越高时,其所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
2.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对一个或者是多个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进行预测与分析,从而确定其对生产项目经济效果的影响。例如,项目投资、建设期、总成本以及项目的寿命期等多种因素[4]。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不需要对每种因素进行确定,只需要找出生产项目的敏感因素,进而对其敏感程度进行确定,并预测生产项目所要承担的风险。在对生产项目进行经济评价中,需要对项目内部收益率或者是净现值等经济指标采取敏感性分析。
关键词:资产评估;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
资产评估是对资产现行价值进行评定估算的一种专业活动。资产评估方法是实现评定估算资产价值的技术手段。它是在工程技术、统计、会计等学科的技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形成的一整套方法体系。该体系由多种具体资产评估方法构成,这些方法按分析原理和技术路线不同可以归纳为3种基本类型,或称3种基本方法,即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
一、市场法
市场法是利用市场上同样或类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经过直接比较或类比分析以估测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技术方法的总称。
市场法是根据替代原则,采用比较和类比的思路及其方法判断资产价值的评估技术规程。因为任何一个正常的投资者在购置某项资产时,他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高于市场上具有相同用途的替代品的现行市价。运用市场法要求充分利用类似资产成交价格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判断和估测被评估资产的价值。运用已被市场检验了的结论来评估被估对象,显然是容易被资产业务各当事人接受的。因此,市场途径是资产评估中最为直接,最具说服力的评估途径之一。
市场法是资产评估中若干评估思路中的一种,通过市场法进行资产评估需要满足两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一是要有一个充分发育活跃的资产市场;二是参照物及其与被评估资产可比较的指标、技术参数等资料是可搜集到的。
一般地说,在市场上如能找到与被评估资产完全相同的参照物,就可以把参照物价格直接作为被评估资产的评估价值。更多的情况下获得的是相类似的参照物价格,需要进行价格调整。参照物差异调整因素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时间因素,即参照物交易时间与被评估资产评估基准日相差时间所影响的被评估资产价格的差异;二是地域因素,即资产所在地区或地段条件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差异;三是功能因素,即资产实体功能过剩和不足对价格的影响。
运用市场法评估资产价值,要遵循下面的程序:明确评估对象;进行公开市场调查,收集相同或类似资产的市场基本信息资料,寻找参照物;分析整理资料并验证其准确性,判断选择参照物;把被评估资产与参照物比较;分析调整差异,做出结论。
市场法是资产评估中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它能够客观反映资产目前的市场情况,其评估的参数、指标直接从市场获得,评估值更能反映市场现实价格,评估结果易于被各方面理解和接受。但是市场法需要有公开活跃的市场作为基础,有时因缺少可对比数据而难以应用。这种方法不适用于专用机器设备、大部分的无形资产,以及受到地区、环境等严格限制的一些资产的评估。
二、收益法
收益法是通过估测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来判断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
采用收益法评估,基于效用价值论:收益决定资产的价值,收益越高,资产的价值越大。一个理智的投资者在购置或投资于某一资产时,他所愿意支付或投资的货币数额不会高于他所购置或投资的资产在未来能给他带来的回报。资产的收益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的收益流,而收益有时间价值,因此为了估算资产的现时价值,需要把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益折算为现值,这就是资产的评估值。收益法服从资产评估中将利求本的思路,即采用资本化和折现的途径及其方法来判断和估算资产价值。它涉及3个基本要素:一是被评估资产的预期收益;二是折现率或资本化率;三是被评估资产取得预期收益的持续时间。因此,能否清晰地把握上述三要素就成为能否运用收益法的基本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讲,应用收益法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是:第一,被评估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第二,资产拥有者获得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险也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第三,被评估资产预期获利年限可以预测。
收益法能真实和较准确地反映企业本金化的价值,与投资决策相结合,易为买卖双方所接受。但是预期收益额预测难度较大,受较强的主观判断和未来不可预风因素的影响。这种方法在评估中适用范围较小,一般适用企业整体资产和可预测未来收益的单项资产评估。
三、成本法
成本法是指首先估测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然后估测被评估资产业已存在的各种贬损因素,并将其从重置成本中予以扣除而得到被评估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
成本途径始终贯穿着一个重建或重置被评估资产的思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任何一个潜在的投资者在决定投资某项资产时,他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超过购建该项资产的现行购建成本。如果投资对象并非全新,投资者所愿支付的价格会在投资对象全新的购建成本的基础上扣除资产的实体有形损耗;如果被评估资产存在功能和技术落后,投资者所愿支付的价格会在投资对象全新的购建成本的基础上扣除资产的功能性贬值;如果被评估资产及其产品面临市场困难和外力影响,投资者所愿支付的价格会在投资对象全新的购建成本的基础上扣除资产的经济性贬损因素。
成本途径作为一条独立的评估思路,它是从再取得资产的角度来反映资产的交换价值的,即通过资产的重置成本反映资产的交换价值。只有当被评估资产处于继续使用状态下,再取得被评估资产的全部费用才能构成其交换价值的内容。只有当资产能够继续使用并且在持续使用中为潜在所有者和控制者带来经济利益,资产的重置成本才能为潜在投资者和市场所承认和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讲,成本途径主要适用于继续使用前提下的资产评估。同时,采用成本法评估,还应当具备可利用的历史资料,形成资产价值的耗费也是必须的。
成本途径的运用涉及4个基本要素,即资产的重置成本,资产的有形损耗,资产的功能性陈旧贬值和资产的经济性陈旧贬值。
资产的价值取决于资产的成本。资产的原始成本越高,资产的原始价值越大,反之则小,二者在质和量的内涵上是一致的。采用成本法对资产进行评估,必须首先确定资产的重置成本。重置成本是按在现行市场条件下重新购建一项全新资产所支付的全部货币总额。重置成本与原始成本的内容构成是相同的,而二者反映的物价水平是不相同的,前者反映的是资产评估日期的市场物价水平,后者反映的是当初购建资产时的物价水平。在其他条件既定时,资产的重置成本越高,其重置价值越大。
资产的价值也是一个变量,随资产本身的运动和其它因素的变化而相应变化: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使用磨损和自然力的作用,其物理性能会不断下降、价值会逐渐减少,发生实体性贬值;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使用企业原有资产与社会上普遍推广和运用的资产相比较,在技术上明显落后、性能降低,其价值也就相应减少,发生功能性贬值;由于资产以外的外部环境因素变化,引致资产价值降低。这些因素包括政治因素、宏观政策因素等,发生经济性贬值。
运用成本法评估资产,首先确定被评估资产,并估算重置成本,其次确定被评估资产的使用年限,再次估算被评估资产的损耗或贬值,最后计算确定被评估资产的价值。
成本法比较充分地考虑了资产的损耗,评估结果更趋于公平合理,有利于单项资产和特定用途资产的评估,有利于企业资产保值,在不易计算资产未来收益或难以取得市场参照物的条件下可广泛地应用。但是采用成本法评估,工作量较大,同时这种方法是以历史资料为依据确定目前价值,必须充分分析这种假设的可行性。另外经济贬值也不易全面准确计算。
四、评估方法的选择
(一)资产评估方法之间的联系
评估途径和方法是实现评估目的的手段。对于特定经济行为,在相同的市场条件下,对处在相同状态下的同一资产进行评估,其评估值应该是客观的,这个客观的评估值不会因评估人员所选用的评估途径和方法的不同而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是由于评估基本目的决定了评估途径和方法间的内在联系。而这种内在联系为评估人员运用多种评估途径和方法评估同一条件下的同一资产,并为相互验证提供了理论根据。运用不同的评估途径和方法评估同一资产,必须保证评估目的、评估前提、被评估对象状态的一致,以及运用不同评估途径和方法所选择的经济技术参数合理。
由于资产评估工作基本目标的一致性,在同一资产的评估中可以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如果使用这些途径和方法的前提条件同时具备,而且评估师也具备相应的专业判断能力,那么,多种途径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应该趋同。如果采用多种评估途径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出现较大差异,可能的原因有:一是某些评估途径或方法的应用前提不具备;二是分析过程有缺陷;三是结构分析有问题;四是某些支撑评估结果的信息依据出现失真;五是评估师的职业判断有误。因此,评估师应当为不同评估途径和方法建立逻辑分析框图,通过对比分析,有利于问题的发现。评估师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除了对评估途径或方法做出取舍外,还应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据此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便最后确定评估价值。
(二)资产评估方法之间的区别
各种评估途径和方法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资产的价值。不论是通过与市场参照物比较获得评估对象的价值,还是根据评估对象预期收益折现获得其评估价值,抑或是按照资产的再取得途径寻求评估对象的价值,都是对评估对象在一定条件下的价值的描述,它们之间是有内在联系并可相互替代的。但是,每一种评估方法都有其自成一体的运用过程,都要求具备相应的信息基础,评估结论也都是从某一角度反映资产的价值。因此,各种评估途径和方法又是有区别的。
由于评估的特定目的的不同,评估时市场条件上的差别,以及评估时对评估对象使用状态设定的差异,需要评估的资产价值类型也是有区别的。评估途径或方法由于自身的特点在评估不同类型的资产价值时,就有了效率上和直接程度上的差别,评估人员应具备选择最直接且最有效率的评估方法完成评估任务的能力。
(三)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
评估方法选择,实际上包含了不同层面的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过程,即3个层面的选择:第一个层面是评估的技术思路的层面,即分析3种评估方法所依据的评估技术的思路的适用性;第二个层面是在各种评估思路已经确定的基础上,选择实现评估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法;第三个层面是在确定技术方法的前提下,对运用各种技术评估方法所设计的技术参数的选择。
资产评估途径和方法的多样性,为评估人员选择适当的评估途径和方法,有效地完成评估任务提供了现实可能。为高效、简捷、相对合理地估测资产的价值,在评估途径和方法的选择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因素:一是评估方法的选择要与评估目的,评估时的市场条件被评估对象在评估过程中所处的状态,以及由此所决定的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相适应;二是评估方法的选择受评估对象和类型、理化状态等因素制约。例如,对于既无市场参照物,又无经营记录的资产,只能选择成本途径及其方法进行评估;对于工艺比较特别且处在经营中的企业,可以优先考虑选择收益途径及其方法;三是评估方法的选择受各种评估方法运用所需的数据资料及主要经济参数能否搜集的制约。
每种评估途径和方法的运用都需要有充分的数据资料作依据。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收集某种评估途径和方法所需的数据资料可能会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评估人员应考虑采用替代的评估途径和方法进行评估。
总之,在评估方法的选择过程中,应注意因地制宜和因事制宜,不可机械地按某种模式或某种顺序进行选择。但是,不论选择哪种评估途径和方法进行评估,都应保证评估目的,评估时所依据的各种假设和条件与评估所使用的各种参数数据,及其评估结果在性质和逻辑上的一致。尤其是在运用多种评估途径和方法评估同一评估对象时,更要保证每种评估途径和方法运用中所依据的各种假设、前提条件、数据参数的可比性,以便能够确保运用不同评估途径方法所得到的评估结果的可比性和相互可验证性。
参考文献:
1、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用书编写组.资产评估[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姜楠,王景升.资产评估[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气象工程;项目评估;方法;应用
前言
气象工程项目的评估工作对于气象工作的开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有效提升现阶段我国气象工作的科学性,使其满足经济发展的相关需求,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明确气象工程项目评估工作重要性与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从专业化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气象工作的实际要求,以相关技术为框架支撑,不断进行评估方式的调整优化。为了保证评估工作的质量,需要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必要的汇总与分析,为评估工作的及时开展与调整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推动气象工程项目评估工作在实践中的有序开展。
1气象工程项目特点分析
对气象工程的特点进行必要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评估工作人员明确自身工作的重点与核心,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项目评估方式进行优化调整,实现项目评估分析的准确性,从根本上提升了我国气象工作的质量与水平。(1)气象工程项目与其他工程项目有所差异,具有较强的社会属性。气象工程项目以气象科学作为实践基础,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对特定的群体进行进行气象信息推送,借助于相关硬件与软件条件,将生产对象、环境以及用户系统之间进行了高效沟通,发挥气象信息在指导生产生活方面的作用,充分实现气象工程项目的社会属性与价值,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相关信息数据的使用需求[1]。(2)气象工程项目有着一定的复杂,这种复杂性是全方面的。一方面气象工程项目在设计规划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其真正发挥自身的作用,将气象科学与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技术人员以气象工程学为主要框架,将气象科学技术以及其他专门性技术进行必要的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边缘学科[2]。另一方面,气象工程与多种专门科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正是由于气象工程技术框架上的多元化,才使得其与农业、海洋以及建筑行业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并由此与农业气象、海洋气象、建筑气象等不同的领域进行着一定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3]。
2气象工程项目评估方法所遵循的原则
(1)气象工程项目评估方法必须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气象工程项目评估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要充分体现科学性的原则,只有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对气象工程项目评估方法的主要特点以及操作流程,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考量,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评估方法能够满足气象工程项目评估工作的实际要求,只有在科学精神、科学手段、科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够以现有的技术手段与评估方式为基础,确保气象工程项目评估方法的科学高效实现。(2)气象工程项目评估方法必须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气象工程项目评估工作的内容多样,信息数据繁多,为了保证气象工程项目评估工作的有序进行,需要对气象工程项目评估工作进行必要的规范与引导。加之现阶段气象工作对于气象工程项目的质量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对气象工程项目评估方法进行必要的细致处理与操作。要尽可能的增加项目评估方法的兼容性,复杂冗余信息数据与操作对气象工程项目评估工作的不利影响。气象工程项目评估方法必须进行简化处理,降低评估工作的操作难度,提升评估方法的实用性能,使得在较短时间内,提升气象工程项目评估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保证相关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
3气象工程项目评估方法分析
气象工程项目作为一种非盈利的投资项目,其本质在于为社会工作提供更为完善的气象服务,因此在对其进行评估的过程中,要在科学性原则与实用性原则的指导下,既考虑到气象工程项目的复杂性与社会属性,有需要根据工程项目自身的特殊性,对评估分析工作作出必要的调整,使得评估方法能够完整反映气象工程项目的实际。
3.1气象工程项目必要性的评估
对于气象工程项目必要的分评估,包括对项目进行的必要性、建设单位、施工程序等方面进行测评,对于气象工程项目必要性的评估,针对于气象工程是否能够满足其社会属性,为公共提供必要的数据与信息支持,提升气象工作的服务能力[4]。对于建设单位的品股,则需要综合建设单位的施工技术条件与业务能力,以此保证气象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对于气象工程项目施工程序的评估,通过施工程序的评估,对项目的成熟度以及规范性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气象工程项目评估工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3.2气象技术进行评估
气象技术的评估需要评估人员以科学性原则为导向,对于气象工程项目的技术方案进行全面考量,对于相关技术能够满足项目的各主要目标进行分析。由于气象工程项目对于气象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气象技术的专业化程度对于气象工程项目的实施效果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5]。
3.3气象工程项目投资方案的评估
气象工程项目作为一种非盈利项目,其资金规模较为有限,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资金与各类资源的使用效率,需要评估人员在实用性原则的引导下,对气象工程项目的投资方案以及融资方式、使用方案进行必要的梳理。完善气象工程项目投资方案的合理性,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4结语
为了实现气象工程项目的重要作用,保证气象工程设计开发工作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对气象工程项目进行全面评估,以期推动气象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文章以气象工程项目的特点作为切入点,对气象工程进行必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科学性原则与实用性原则为指导,对气象工程项目的评估方法进行必要分析,借助于这种方式,确保评估方法的的准确性,为气象工程项目的进行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海深.气象高空报文质量监控评估方法研究与应用[J].气象科学,2015,43(05):844-848.
[2]曾乐,陈东辉,肖卫青,梁中军.基于Hadoop的气象数据存储检索应用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4(08):138-140.
[3]李雁,李峰,郭维.基于霍尔三维模型的气象工程项目管理方法[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5,7(04):331-337.
[4]谭娟.浅谈气象投资项目节能评估[J].中国工程咨询,2016(01):67-69.
Abstract: This article begins with an introduction of corporate valuation theory and lists the limits and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corporate valuation assessment study and practices. The author indicat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 auto program through creating a dynamic corporate value concept and tries to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corporate valuation assessment system which covers the net stable value, the profitable value and the dynamic value of the enterprise or the program.
关键词:企业价值评估;企业动态价值;案例研究
Key words: corporate valuation assessment;dynamic corporate value;case study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001-02
0引言
企业投资价值是企业资产、产品和服务在目前和可预见的未来赢取价值的能力。在项目投资过程中,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退出,都需要对被投资企业或项目进行价值评估。然而传统的会计指标体系不能有效地衡量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会计指标基础上的财务业绩并不等于公司的实际价值。同样,企业的实际价值也并不等于企业的帐面价值。本文试图就某汽车项目收购过程谈谈企业动态价值评估的操作技巧。
企业动态能力与动态价值研究。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李卫红认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根本在于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资源的变化,不断调整资源配置,围绕企业价值创造来开展经营管理活动,获取无法复制的核心能力和持续的竞争优势。所以说,支撑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得以持续的不是某种静态能力,而是驱动企业价值创造的动态能力。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来源于动态能力,动态能力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囚素。如何通过动态能力的演进提升企业的价值,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保持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企业管理研究的热点。
1项目简介
河南S市一个汽车贸易集团欲收购一家品牌商用车3S店,该店由于经营不善已停业近八个月,该店位于A市新区汽车销售区黄金位置,是严格按照品牌厂家要求建设的集整车销售、配件供应和服务为一体的3S店。该店占地35亩,与产权单位签订10年用地合同。原投资人因个人原因选择业务转型退出汽车行业,该店建设投资120万元,银行贷款本息合计128万元。为不影响该品牌汽车的声誉并保证收购方的顺利经营,银行愿提供5000万元的平价贷款额度支持以弥补收购方的交易损失。出售方要求收购方代偿128万元的银行贷款本息并提供60万元的员工疏散和建设施工尾款等善后费用。
2项目分析
本项目从传统静态价值评估角度看,应该是一个负价值项目,因为店面价值如果不继续经营肯定跌价无数,收购者接收项目首先要代偿银行的贷款本息。土地只有租用权没有出售权也不能得到升值收益。但企业价值评估应结合项目对收购单位的整体贡献和价值做全面评估,依据其拥有或占有的全部资产状况和整体获利能力,充分考虑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各种因素,结合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及行业背景,对企业整体公允市场价值进行的综合性评估。
动态价值评估与传统的单项资产评估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是建立在企业整体价值分析和动态价值管理的基础上,把企业或项目作为一个经营整体来评估企业价值或项目投资价值。既要测算目标项目或企业的财物价值,又要考虑目标项目或企业的品牌价值和机会价值。现在看收购方的情况,收购方本身为汽车贸易集团,获得品牌厂家的经销权将方便该集团在S市和A市两地的市场拓展,5000万平价贷款额度在银根紧缩的背景下能够从现金流上为集团提供很大的支持。5000万元的平价贷款额度可比市场价节省贷款利息15~20%,同时,本项目的成交将为该贸易集团赢得第二家品牌商用车的经销权加分。此外,受基础原材料和建筑施工成本提高的影响,新选店址建店,会比收购现有品牌店投入高出30%以上。综上所述,项目价值尽管未能在财务记录上体现,但可能在实际经营中变现的价值对并购交易更有意义。
3项目投资价值评估的操作步骤
3.1 财务信息与经营状况调研本项目的收购决策之前,收购方调阅了原经营者的品牌经销商资质、投资证明和财务报表,确认了项目截止当时的应收应付账款和银行税务信息,并要求出售方书面承诺对收购后发生的店面建设、装饰装修及员工工资拖欠承担全部责任。
3.2 利用资产负债表+折现现金流量法进行评估通过资产负债表将原公司会计人员所记录的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历史价值与它们的市场价值等同起来。这种方法适合与出售方讨价还价,是项目或企业并购中常用的手法。
3.3 确定内部评估参数在遵循常规价值评估准则的基础上,本项目决策组创新性地引进了动态价值评估法。动态价值评估就是综合项目的财务记录资产价值和可能变现的机会价值确定项目的商业投资价值。在本项目中,机会价值体现在目标项目对收购方提供的品牌准入价值、市场准入价值和银行贷款成本让渡价值。这三项指标的和远远超过财务记录所反映的资产价值和交易成本。
3.4 力求多赢的项目策划在融资或项目并购时,企业要立足双赢或多赢,做出公平估值,新老投资者不要互相倾轧。本项目的达成使出售方、收购方、关联银行和品牌厂家都成为赢家,可谓多赢的游戏。
4结论
项目价值或企业价值评估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不同的项目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对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价值,因此,项目价值评估不能脱离投资主体和投资动机与背景孤立地评估值与不值。在商业项目价值评估中,应当建立专业人员主导、财务人员配合完成的价值评估团队。在现有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加入并充分考虑动态价值因素,构建静态价值和动态价值兼顾的企业综合价值评估体系对创新价值评估理论、丰富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张艳纯. 企业价值评估贴现模型的比较研究[J].特区经济,2005,(02).
[2]周筠梅.关于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探寻[J].商业经济,2005,(03).
[3]李妍.企业价值评估应用研究-基于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D].2009.
关键词:企业价值 企业价值评估 整合
1 企业价值及价值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1.1 企业价值的含义
企业价值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看待和定义,采用不同的观察角度来看企业价值,较常见的主要有三种:市场定价、投资定价和现金流量定价。
1.1.1 市场定价:在假设企业只以普通股和债券两种方式进行融资的情况下,从市场定价的角度,把企业价值分解成普通股和债券的市场价值之和。
1.1.2 投资定价:从企业内部经营的角度出发,在企业所有的经营决策中,投资决策是最基本的也是决定企业价值的财务决策。从投资定价的角度,企业价值等于现有项目投资价值和新项目投资价值之和。
1.1.3 现金流量定价:企业价值是未来时期内期望经营现金流量按照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进行折现之和。这一价值等式很好的体现了企业价值的性质。
1.2 企业价值评估目的及意义
1.2.1 企业价值评估的目的
价值评估是对企业及其持续经营价值进行判断、估计的过程,企业价值是进行价值评估的直接结果,而通过了解企业价值的增减进行各种投资和融资决策则是价值评估的根本目的。
1.2.2 企业价值评估的意义
①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从战略角度,通过价值评估对企业价值进行定量描述,判断企业价值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达到最大化,为企业改进管理提供参考,因此价值最大化越来越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认可。
②为我国资本市场及资本运作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随着资本市场中资产重组活动的日益活跃,这些并购和重组活动,都是在企业价值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进行合理估计,有助于企业兼并收购活动的成功,促进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③企业价值是衡量企业业绩的重要指标
随着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如何考核和激励企业的管理者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将企业价值增值情况作为考核和激励企业管理者的重要指标,为企业管理水平的优劣提供评判标准。
2 现行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及评估结果
2.1 调整账面价值法
2.1.1 调整账面价值法的概念
评价一个企业价值最为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根据企业提供的资产负债表进行估算,即对净资产的估价。在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减去负债得出的所有者权益应属于企业的净资产。但由于该价值只有参照市场进行调整后,才能得出公允的资产价值。因此,这种方法称为调整账面价值法。
2.1.2 调整账面价值法的适用范围及评估结果
调整账面价值法对组织资本能产生大量价值的企业是不适用的,如高科技企业和服务性企业尤其不适用。应用此方法得出的结果没有考虑企业组织资本的价值,虽然考虑到了资产价值中过时贬值、通货膨胀等因素,却忽略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其价值并不等同于每块资产简单的相加。尤其是企业家价值、人力资源价值、控股权价值等是调整账面法所不能估算的。
2.2 经济增加值法
2.2.1 经济增加值法的概念
经济增加值,亦称EVA(Economic Value Added),是由美国思腾思特管理咨询公司提出的。投资者将资金投向企业,是因为预期这笔投资能带来超过其他投资的回报。如果投资不符所望,投资者会将其投入的资金抽回而转投其他企业。因此,企业需要获取足够利润以弥补包括债务和股权投入资金的全部成本。只有当企业当年利润超过所投入的资本成本而有余,企业才在当年为股东创造了财富,其剩余才是企业真正的价值,这种用以描述企业即期财富增加的术语就叫“经济增加值”。
2.2.2 经济增加值法的适用范围及评估结果
经济增加值法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项目主要包括研究与开发项目、商誉摊销费、坏账准备等项目,故这种方法比较适合高科技企业价值的评估。因为这类企业研发费用一般占的比例很大。但是此方法反映的是即期企业价值,对企业未来价值的增长考虑不足。企业价值对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来说取决于当期的价值和未来增长的价值之和,而经济增加值法关注的是收益高于全部成本的指标,这种关注会误导企业的经营者为追求短期效率而放弃长期效率。
2.3 现金流量折现法
2.3.1 现金流量折现法的概念
企业的内在价值是企业经营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这种评估企业内在价值的方法被称为“现金流量折现法”。该方法是基于一个简单的理念,即一项投资,如果回报率高于同样风险下其他投资赚取的回报,便已增值。换句话说,就某一特定水平的利润而言,公司的投资回报率越高,经营中需要投入的资本就越少,继而将产生更高的现金流量和更高的价值。
2.3.2 现金流量折现法的适用范围及评估结果
现金流量折现法的理论基础即是任何资产的价值等于其未来全部现金流量的现值总和,因此该方法的应用对象是以能较准确地预计所评估资产未来的现金流量和相应期间的贴现率为基础的企业。该方法既没有在静态状态下考虑项目之间的规模经济问题和项目之间的关联和共享,又没有动态顾及项目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会影响企业价值评估的准确性。
3 对多种企业价值评估结果的思考
3.1 企业价值评估结果的现状
企业价值评估在国内外早已不是一个新课题。价值评估的方法很多,现行的方法大致分为三类:调整账面价值法、经济增加值法和现金流量折现法。上文已经介绍了三种方法的概念、适用范围以及评估结果。由于评估方法是企业价值评估的中心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价值评估的结果及市场交易的实施,因此企业在选择评估方法时十分慎重。但是由于企业的特点和成长发展模式的不同,以及企业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差异,企业在选择评估方法进行价值评估,并得出价值评估结果,以及准确判断评估结果与企业真实价值偏差等方面时就显得尤其困难。如果评估方法选择不当,评估结果与企业真实价值偏差太大,将会导致企业内、外部经营者对企业是否进行投资做出错误的判断,最终会给企业造成有形或无形的损失。
3.2 企业价值评估结果的设想
企业价值评估结果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但根据我国现阶段企业的实际情况,目前还不能找到一种适合多数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方法。因此,我们不妨提出企业价值评估结果整合的假设,根据某一方法或者体系综合几种价值评估方法计算出来的结果,使企业价值接近于企业真实价值,使其偏差降至最低。
其基本思路是:
①运用现行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对企业进行初步评估,得出各方法下的评估结果。
②根据企业有关人员的经验判断每个评估结果的精确性,并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确定其权数。
③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或加权几何平均法对已经同度量处理过的评估结果进行加权平均求得最终评估结果。
4 多种企业价值评估结果的整合
4.1 价值评估结果整合的意义
任何一种单独的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侧重点,从而导致评估结果有着不同的精确度,但是最终要依靠这些评估出的价值数据形成企业的价值指标。因此,多种价值评估结果的整合是必要的。
4.2 价值评估结果整合的原则
一般地,评估结果在评价中的重要性确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判别:
4.2.1 评估结果的综合性。即该评估结果所包含的信息量。一个评估结果的综合性越强,包含的信息量越多,对综合评价所起的作用就越大,就应赋予较大的权数。
4.2.2 评估结果的敏感性。所谓敏感性是指该结果变动对其他结果变动的影响力。它表明该评估结果在指标体系中的地位,也包括对信息的传递速度。对敏感性较强的评估结果应给予较大的权数。
4.2.3 评估结果的独立性。在评价过程中,多数评估结果在评价体系中都会反映出相互重复的信息。如果一个评估结果的作用可以完全由其它结果取代,那么这一评估结果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反之,一个评估结果被其他结果取代的可能性较小,它的独立性就越强,在评价中的作用也就越重要,应赋予较大的权数。
比如本文中提到的三种评估方法,其中调整账面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这种方法所确定的评估价值数据应给予较小的权重,经济增加值法从全面成本的角度出发,优于调整账面法,评估出的企业价值信息更具有合理性,可以给予比较适中的权重,而现金流量折现法建立在价值分析和管理的基础上,反映企业整体的未来盈利能力,能合理的评价出企业价值,利用该方法得到的评估值应该给予最大的权重。
4.3 价值评估结果整合的方法――比率标度法
由于以上单独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对企业价值评估结果分析的不足。我认为,在实际的评估过程中,无论对于企业的外部分析者,还是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者,都应该运用科学的综合分析方法全面、综合分析企业的价值,并加强与其它同类企业对比。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计算平均的或加权的评估价值。因此,我们先引入比率标度法来确定各评估结果的权数,再采用加权平均综合法得出企业整合价值。
4.3.1 评估结果重要性权数的确定
在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由于采用的方法不同,计算企业价值的路径也不一样,在评估结果整合时就不能直接汇总。在综合评估时,各个评估结果的精确度不同,对整合结果的贡献份额也有很大差异,因此,为了评价的客观性,通常需要对不同的评估结果赋予不同的权数,以体现各结果的精确性差异。
比率标度法也称两两比较法。它是由专家对各评估结果的精确性程度进行比较分析后,两两打分得出判断矩阵,再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得出各评估结果的权数。其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确定评估结果的精确性的量化标准。常用的有1-5标度、1-9标度等几种。一般可以取5种判别程度:标度1(同等精确)、标度3(稍微精确)、标度6(明显精确)、标度7(强烈精确)、标度9(极为精确)。若指标I和j比较,则指标j与I的比较标度为1/bij。
第二步:专家对评估结果的精确性进行两两判别。常用的方法为德尔菲法。有时为了使判别更加准确,还可以采用带有信任度的德尔菲法。
第三步:对权数进行归一化处理。
例:本文提到的三种评估方法,假设分别得到了100.21亿元(调整账面价值法)、103.15亿元(经济增加值法)、102.93亿元(现金流量折现法)的企业价值结果。根据价值评估结果整合的原则,调整账面价值法得到的企业价值同等精确,赋予标度1(x1);经济增加值法得到的企业价值明显精确,赋予标度6(x3);现金流量折现法得到的企业价值极为精确,赋予标度9(x2)。通过专家评判进行两两比较后,其权数判断矩阵如下,见表1。
根据上述矩阵表,首先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各标度乘积的n次方根Wi:
第一个结果:W1=■=3.780
第二个结果:W2=■=0.333
第三个结果:W3=■=0.794
在计算Wi的基础上,再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各结果的相对量权数:
W1=3.780/(3.780+0.333+0.749)=0.7730
W2=0.333/(3.780+0.333+0.749)=0.0679
W3=0.749/(3.780+0.333+0.749)=0.1618
通过以上计算,初步确定三个评估结果的权数分别为: 0.7730、0.0679、0.1618。
4.3.2 加权平均综合法
加权平均综合法是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或加权几何平均法对已经同度量处理过的资料进行加权平均求得综合值的方法。
由此可得:
企业整合价值=0.7730×100.21+0.0679×102.93+0.1618×103.15=101.14(亿元)
5 结论
通过对三种方法评估结果的整合,我们不难发现:通过比率标度法和加权平均综合法处理过的企业价值更接近于企业的客观价值。因此,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中引入这种方法进行价值评估是可行的。因为这种方法不但能克服当前评估方法的缺点,而且还能发挥综合分析方法自身的优势,得出准确的评估结果为企业的内、外部决策者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但是,应用这种方法也有其弊端,要想得到比较精确的企业价值,需要先用多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得出企业价值,然后才能进行整合,这样就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参考文献:
[1]谢志华,王仲兵.财务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江永红,刘竹林.统计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3]王龙.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4.
[4]仇雨.论企业价值及评估方法比较[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
关键词:事业单位;培训效果;效果评估
一、概述
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式,它不仅可以改进员工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和行为,从而使其发挥更大的潜力以提高工作绩效,还可以为组织获得竞争优势。培训的重要性已是无容置疑,但培训的效果如何评估一直是困扰组织的一大难题。很多组织的培训是“虎头蛇尾”,只重视培训前的计划和和培训中的实施,却忽视培训的真正效果。事业单位由于与政府机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具有企业的特性,因此事业单位的培训具有独特的特点。受其管理特点的影响,对事业单位进行培训效果评估是十分必要的。
二、事业单位培训效果评估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投资的滞后效应
人力资源培训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资,不同于其他资本投资。这种投资的成本发生在现在,投资的利益却发生在未来,培训受益不可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培训投资所产生的利益会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持续不断的出现。人力资源投资的滞后效应注定评估工作不能马上进行。
2.培训效果评估方法单一
评估方法是培训效果评估工作的重要工具,现阶段多数事业单位在每一次培训结束后,一般都采取问卷调查法(包括发放E-mail)或访谈法,对培训效果、受训者满意度、培训内容进行评估。这些经过评估方法虽然成本较低,易于操作,但难以保证培训效果评估结果的科学性。
3.对培训效果评估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事业单位对职工培训效果评估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总认为培训评估是“软任务”,可以进行评估也可以不进行评估,在晋升方面不受任何影响。因此,对培训效果评估的积极性不高。很多部门在培训结束之后就认为万事大吉,评估工作不开展就结束培训工作,对于培训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受训者在实际工作中的行为以及给组织绩效带来多大的改变等后续评估工作,很少有人问津。对评估工作的人力、物力投入不够,客观上也阻碍了评估工作的开展。
4.培训评估的主体不客观
培训效果评估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评估人员保持客观的立场。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事业单位培训效果评估的主体往往是受训者的上级主管。而受训者和受训者的上级主管之间会存在复杂的人际关系,比如个人情感、工作联系等方面的关系,很容易导致评估结果不客观。而且,评估人员对评估对象的某种偏见往往造成评估偏差。因此,由受训者的上级主管担任评估主体使得培训评估难以有效开展。
三、对事业单位培训评估机制的建议
1.重视培训效果的追踪性评估
对于培训项目,应该在培训结束一段时间后进行追踪调查,定期对受训者和其所在单位进行实地访问,掌握培训效果的实况,进而发现培训项目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跟踪评估,确定追踪重点对象,建立起严格的培训评估体系,跟踪培训成本是否能在职工身上得到效益,是否达到了培训目标。
2.综合运用多种评估方法
不同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并采用恰当的评估方法来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避免因评估方法过于单一造成的评估结果信息部全面可靠。表1对这几种常用方法进行了一些比较。
3.高度重视培训效果评估工作的重要性
培训是把知识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是员工获取知识与提高运用知识能力的途径。培训不仅有利于开发员工潜能,完善个性,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激发员工学习与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还能增强员工的社会适应性,为员工的个人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因此相关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如职工必须获得相应的培训证书才能获得晋升等,通过把培训效果评估和受训者的岗位变化、级别晋升结合起来来调动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培训评估的积极性,真正做到组织内部自上而下重视培训效果评估工作。
4.构建我国事业单位培训效果评估模型
事业单位培训效果评估模型是指在一定目标和原则指导下,由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等构成的一个衡量事业单位培训效果好坏的评估模型。美国学者唐纳德教授建立的培训评估模型是被广泛应用的培训评估模型,该模型认为评估必须回答四个方面的问题,即分别从反应、学习、行为和结果层面进行评估,不同层面的评估重点、评估主体和评估时间不同。不同行业的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培训项目的具体内容以及不同的评估要求选择不同的评估体系,以开展培训效果评估。只有这样,才真正能投衡量培训的收益。
随着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推进,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我们必须更加重视职工培训效果评估工作。培训效果评估作为培训流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可以有效的对培训工作修正、完善并提高。事业单位正确运用培训效果评估不仅可以对培训组织部门业绩作出评价,还可以为人力资源投资提供依据,有效整合培训资源,确保培训效果,为广大事业单位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陈凤棉.跟踪调查是评估培训效果的必要途径.中国培训.2001(10).
关键词:企业价值评估 成本法(资产基础法) 收益法
2011年12月30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的《资产评估准则――企业价值》,从总则、基本要求、操作要求、评估方法和披露要求等方面对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企业价值评估业务行为进行了规范,并明确提出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资产基础法)是企业资产评估的三种基本方法。由于评估目的、评估对象、价值类型、资料收集情况等相关条件不同,根据其要求应恰当选择一种或者多种资产评估基本方法对企业整体价值进行评估。因此,在具体的企业价值评估实践中如何选择评估方法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价值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选择评估方法的影响分析
从价值评估理论来看,企业的价值取决于企业给投资者带来的效用即企业的获利能力――获得未来现金的能力。笔者认为,决定企业价值的直接因素是企业获利能力即未来现金流量和所处行业风险状况决定的折现率,它们能最终体现投资者的效用,是决定企业价值的“产出因素”,而其他的因素都是通过影响上述两个因素间接地决定企业的价值,是影响企业价值的“投入因素”,其包括:(1)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外部因素,如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经济环境因素、行业经营竞争状况因素和科技发展水平因素等;(2)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内部诸因素,如企业一般财务指标、企业非财务指标和企业独特的不被其他企业所复制的核心竞争力资源等。
可见,企业价值评估应该视整个被评估的企业为一个有机整体,依据其拥有或占有的全部资产状况,然后充分考虑该企业获利能力,分析影响其获利能力的内外因素,并结合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及行业背景,对企业整体公允市场价值进行的综合性评估。该评估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企业以往经营业绩的评估分析;(2)企业未来经营前景的预测分析。在评估实务中,涉及到那些非量化或不可计量的对企业价值具有影响的因素评估时可以用数学的方法间接量化,将其修正为各类修正指标,然后再对其影响企业价值做综合的、全面的分析判断。
按照《资产评估准则――企业价值》的要求,资产评估机构在评估企业价值时需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评估。而我国在现时情况下,由于资产市场尚未完全形成,市场信息渠道尚不够畅通,评估者的实践经验与要求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除土地及房屋评估以现行市价作为价格标准外,其他资产评估,可以运用着眼于企业自身发展状况的最常用的两种评估方法即成本法(资产基础法)和收益法。
二、成本法(资产基础法)等评估方法在现实评估应用中存在的误区
针对企业以往经营业绩的评估分析,可以运用成本法(资产基础法);针对企业未来经营前景的预测分析可以运用收益法。在企业资产和企业价值的实际评估过程中,笔者发现存在以下情况:
误区一:因受资产评估行业内的评估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习惯意识限制,会导致资产基础法简单地被理解为评估单项资产时所采用的成本法,而两者侧重点是不同的,资产基础法侧重对企业整体资产的评估,经过一定计算分析程序后,可以说用它能够评估整体企业价值,而成本法侧重于企业的单项资产评估,用它所评估每项资产的结果进行简单相加,并不一定能全面得出企业整体价值。
误区二:由于评估报告使用目的不同,被评估单位的主管单位可能会干预影响评估机构,造成评估机构滥用评估方法,混淆资产基础法和收益法。例如,在现实案例中,被评估单位要实行员工股权激励计划,被评估单位员工希望以较低的成本进行激励,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制约,被评估企业的主管单位往往授意评估机构采用资产基础法对整个企业股东价值进行评估。然而,在市场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采用资产基础法会造成企业股东价值的评估结果会大大低于用收益法评估出的企业股东价值的结果,如果发生在国有投资企业,客观上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误区三:在企业价值评估过程中涉及的资产评估范围概念和评估对象概念是不同的,对涉及的评估范围的不同资产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评估方法,在有些评估机构会被错误地理解为对企业评估对象的部分权益或全部权益价值采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另外,无形资产本身的无实体性、专用性、收益不确定性决定了完全套用有形资产的评估方法也是不恰当的。如果把上述情况混淆,那么评估后得出的评估结果正确性自然不能得到保证。
比如,当评估机构遇到以下两种情况:(1)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是长期股权投资带来的投资回报;(2)企业的固定资产中还包括位于繁华商业区的房产。如果只是运用成本法(资产基础法)对上述资产进行评估,其评估结果准确性会严重失实,很难被市场认可。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如果被评估的企业资产情况复杂,那么单独运用一种评估方法是不对的,除以成本法(资产基础法)为主对企业主营资产进行评估外,还可以考虑包括采用收益法所评估的长期投资的股权价值,也可能包括采用市场法评估的商业房产的价值,但从企业整体价值评估来说,企业评估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资产基础法,并辅之以其他评估方法。
三、改进企业价值评估的思路
(一)企业价值运用资产基础法评估分析
资产基础法基本的原理类似于等式“1+1=2”,认为企业价值就是各个单项资产的简单加总,因此该方法的一个重大缺陷是忽略了不同资产之间的协同效应。也就是说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往往“1+1>2”,企业的整体价值是要大于单项资产评估值的加总。对于高科技技术密集型企业来说,资产基础法仅从静态及受限的动态的角度确定企业价值,虽已考虑了企业财务账册在册资产的未来发展与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但资产基础法无法对其可确指的无形资产如商标、专利技术及非专利技术对企业整体收益的贡献程度进行量化和分割,同时也难以比较精确地估算其价值。除此之外,资产基础法没有考虑到其他未计入财务报表的因素,如行业现状、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组织问题以及契约、协同效应等因素,往往使企业价值被低估,其评估结果未能涵盖企业全部资产的价值。
总的来说,资产基础法由于其计算简单、数据容易获得且操作性强,在我国目前实务操作中仍有广泛的应用。相对而言,它比较适用于资产单一的、经营业绩稳定的生产制造型企业价值评估和非营利性实体的整体价值评估,其运用资产基础法得出的结果是100%的权益价值。用资产基础法评估企业整体价值,可以用一个公式说明,即企业整体价值=∑单项资产的公允评估价值-企业确认负债额的现值+商誉现值。
(二)企业价值评估运用收益法的可靠性分析
收益法从资产预期获利能力的角度评价资产,通过整体上衡量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从而使企业拥有的所有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等价值都能反映在评估结果中。笔者以现金流量折现法为例展开,用以下的公式来说明: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股权现金流评估值+非经营性资产的价值+溢余资产价值。其中,采用股权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确定股权现金流评估值的方法就是收益法,用资产基础法来分析和评估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和溢余资产的价值。从理论上讲,以收益法为主,加上其他评估方法为辅所计算总结出的评估结论能够完整地反映企业整体价值,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说服力,弥补了单一运用资产基础法评估企业资产价值的不足。
例:杭州某知名城市生活社区网站企业拟引进战略投资者,评估机构对其股东全部权益价值项目进行了评估,评估基准日为2012年12月31日。
由于该企业主要通过经营社区网站聚集人气,从而通过站上推广及站下活动等模式获取盈利,其所有的无形资产不仅包括可确指的无形资产,如域名所有权、商标等,也包括网站人气、点击率和访问量、经营模式、管理团队以及商誉等各项不可确指的无形资产,对上述可确指和不可确指的无形资产对企业整体收益的贡献程度进行量化和分割,也难以估算其价值。对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运用资产基础法的评估结果为8 036万元,而运用收益法的评估结果为58 694万元,两者相差50 658万元,差异率为630.36%。
从以上评估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运用资产基础法的评估结果未能涵盖企业全部资产的价值,而收益法在评估中通过整体上衡量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从而反映各项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的价值,其评估值更能科学合理地反映企业股东全部权益的价值,市场方面也比较认可。
总之,企业价值的评估在企业经营决策中极其重要,探讨和研究企业价值及其评估方法并作合理运用对于市场交易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J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科学出版社,2013.
2.汤谷良主编.高级财务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3.戴书松主编.公司价值评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王海粟主编.企业价值评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1科技评估的概念
2000年12月28日科技部颁发的《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将科技评估定义为“是指由科技评估机构根据委托方明确的目的,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发展领域、科技机构、科技人员以及与科技活动有关的行为所进行的专业化咨询和评判活动”。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科技评估是对与科学技术活动有关的行为,根据委托者的明确目的,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按照专门的规范、程序,遵循适用的原则和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所进行的专业化判断活动。其结果要归结为能够回答委托者特定目的评估结论和评估分析。
1.2科技评估的范畴
科技评估的范畴主要是职能性评估和经营性评估两大方面,职能性评估是指对政府科技活动有关行为进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政府有关部门发挥决策、监督职能提供服务。经营性评估是指对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与科技活动有关行为进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和判断,为他们对被评事物的决策、判断提供参考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评估作为一种咨询活动,不应仅仅只为政府决策服务,还应深入到市场中的各类科技活动之中,接受非政府机构委托的评估任务,如企业投资项目的科技评估、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科技评估、企业产权交易中的科技评估等。
1.3科技评估的分类
科技评估可从不同角度分类。从评估时间上,可分为事先评估、事中评估、事后评估和跟踪评估四类。事先评估是在某项科技活动实施前所进行的评估,主要包括实施该项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内容。它常常带有预测的性质,但不同于一般的预测分析;事中评估是在科技活动实施过程中进行的监督性评估,着重检验是否按照预定的目标、计划执行,对前面工作的进展与预期效果进行比较,并对未来进行预估,以发现问题,调整或修正目标与策略;事后评估是科技活动完成后进行的评估。另外,从评估空间上,可分为国家评估和地方评估;从评估规模上,可分为宏观评估、中观评估和微观评估;从评估方法上分,可分为定性评估、定量评估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从评估形式上,可分为通信评估、会议评估、调查评估、专访评估和组合评估等。
1.4科技评估的方法
评估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概念包括评估准备、评估设计、信息获取、评估分析与综合、撰写评估报告等评估活动全过程的方法,狭义概念特指评估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科技评估可选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要依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选择评估方法。常用的分析评价方法有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指数法及经济分析法和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评估方法等。
2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企图运用系统的、综合的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有效地扩大投资活动的有利因素,控制和抑制不利因素,达到以最小的成本,安全、可靠地实现风险投资利益的最大化。
2.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指对企业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存在于企业自身周围的风险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无论是潜在的,还是实际存在的,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企业内部的,还是与企业相关联的外部的,所有这些风险在一定时期和某一特定条件下是否客观存在,存在的条件是什么,以及损害发生的可能性等,都是在风险识别阶段应予以回答的问题。在风险投资中,风险一般可以分为两类: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由公司之外的各种因素引起的,如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高利率等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相联系的风险,是不能通过多角化投资而分散的,因此又称作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重要的系统风险有政治风险、法律法规风险和政策风险等。非系统风险也被称作可分散风险,它是由公司本身的商业活动和财务活动带来的,如企业的管理水平、研究与开发、消费者需求的改变、市场营销风险以及法律诉讼等,其可以通过多角化投资组合而分散,是公司特有的风险。重要的非系统风险有决策风险、财务风险、信用风险、完工风险和市场风险。作为风险投资者,其关心的往往只是项目的系统风险,因非系统风险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投资组合而得到分散。
2.2风险衡量
风险衡量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其损害程度的过程。风险衡量的方法分为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和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两大类,定性风险评价方法又可分为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传统的主观评价法主要有观察法、资产负债表透视法和事件推测法等。现代的主观风险评价方法致力于将传统主观方法涉及到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并且设法将传统上的主观方法的定性分析特征转向定量分析上,由此而将主观分析扩展到能够同时完成综合评价风险因素与测量风险临界值的双重任务。现代客观风险评价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是“Z记分”方法。作为一种综合评价风险企业风险的方法,“Z记分”方法首先挑选出一组决定企业风险大小的最重要的财务和非财务的数据比率,然后根据这些比率在预先显示或预测风险企业经营失败方面的能力大小给予不同的加权,最后将这些加权数值进行加总,就得到一个风险企业的综合风险分数值,将其对比临界值就可知企业风险的危急程度。定量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有风险图法、决策树法等。2.3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在对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之后,实施各种风险控制工具,力图在风险发生之前消除各种隐患,减少损失产生的原因及实质性因素,将损失的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实施风险控制的步骤是风险预测——风险决策——实施决策方案——方案的成果评价。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有风险规避、风险预防、风险分散、风险转嫁、风险补偿、风险抑制等。
3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科技评估与风险管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科技评估作为一种专业化判断活动,在介入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后,其任务便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其结果作为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决策和制定风险控制实施方案的依据。可见,在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科技评估实质是风险的识别和衡量的过程,而风险管理还包括了风险控制的实施过程,这样科技评估就可以作为风险管理一个组成部分,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共同发展。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的关系如附图所示:
3.1科技评估是提高风险投资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科技评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有一整套较为完备的评估规范和技术方法,在评估设计、评估信息采集、综合分析、评估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同时,由于科技评估机构长期致力于国家和地方各类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研机构等方面的评估,对于科技产业、科技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也是其他咨询机构无法比拟的。而我国风险投资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还未出台较为完备的有关风险投资事业的行政法规,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管理机制还很不健全,对风险管理人才培训的投入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将科技评估运用到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将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管理效率。
3.2科技评估方法是衡量风险投资风险的有效工具
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是科技评估方法应用的基本思路,这与现代风险评价所采取的方法既有相近又有其独到之处,科技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它是在对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之后,设计一套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每一个评估指标都制定具体的标准和统一的计算方法,使其能对金额、人数等可计量的指标进行定量评估,同时对社会影响等因素亦可做定性评估的描述。这与上面介绍的“Z记分”方法仅依靠可计量的数据作为评价基础相比较更为有效。采取科技评估方法衡量投资风险也更为准确、可信。
3.3科技评估是推动风险投资管理创新的动力
引入评估机制,使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选择与投资决策相分离,使得风险投资管理更为透明化,也遏止了内部人员的“暗箱操作”等种种不良现象。通过独立的、专业化的评估中介组织的运作,将能使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层能更客观地认识到投资风险,从而可集中精力于投资决策,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保证投资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也提高了投资成功率。
3.4科技评估参与风险投资管理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科技评估工作现阶段主要是为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国家和省、市科技管理部门服务,而且大部分科技评估机构是由科技管理部门所属的有关单位,如软科学研究机构、科技咨询机构、科技情报机构等部门产生,但由科技管理部门所属的单位评估科技管理部门的科技项目、科技计划等等,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不可避免的受到科技管理部门的影响。因而,评估水平难以提高。因此,科技评估机构作为一种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各类资产评估机构一样,应逐步社会化和多元化,如参与到风险投资管理的咨询工作中,只有社会化、多元化,才能充分引进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提高评估水平,促进科技评估事业的发展。
3.5科技评估促进风险投资实现动态管理新晨
风险投资从进入到退出的全过程中,无时无处不存在着风险,实施某项投资决策前需要进行深入分析以确定各种存在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投资后,还应深入到所投资的企业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对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市场竞争状况,企业的发展趋势与步骤等,经常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分析与判断,发现潜在的风险,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它的发生或降低它的危害;风险投资退出后,还要对风险投资的效果进行测评,总结经验与教训,
作为今后投资决策的参考。可见,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现管理目标需要实施一系列的评估,科技评估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评估能够满足这一要求,促进风险管理动态管理。
参考文献
1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编.科技评估规范,科技评估概论[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2杜沔.关于风险投资中的风险控制工具的探讨[J].中国科技产业,2001(7)
3曹红辉,彭作刚.创业投资——知识经济时代的创业新概念[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
4张景安.风险企业与风险投资[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