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发展成效范文

农业发展成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发展成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发展成效

第1篇:农业发展成效范文

一 河南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践与成效

近年来,河南省围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统筹工农业发展,大力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严重自然灾害中,保持了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态势,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

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基础,增强农业供给能力。据统计,2009年,河南省通过实施保夏粮和秋粮丰收行动计划,建设抗旱应急灌溉工程和防汛除涝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39万亩,新增排涝面积2400万亩,累计实施人工增雨作业面积28万平方公里,实行“百厅包百县”,组织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加强科学管理,落实减灾措施,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超千亿斤。

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支撑,提高农业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业生物育种创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科技创新及其推广应用体系。2009年,河南省食品工业销售收入达到3800多亿元,形成了粮食制品、肉制品、乳制品、果蔬、油脂和休闲食品等6大农产品(15.00,0.37,2.53%)加工体系,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已占工业增加值的四分之一,成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

以统筹工农业发展为重点,提升对农业的反哺能力。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河南坚持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加快发展的基本途径,探索“以农兴工、以工促农”的有效方式,在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促进产业素质和竞争力明显提升的同时,毫不动摇地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抓紧抓好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工农业两大产业的双跃升,走出了不以削弱农业基础地位为代价的现代化路子,基本形成了工农业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提升了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能力。

以深化改革创新为保障,增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和能力。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了省、市、县3级中小企业担保服务机构,担保体系得到明显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发展到10970家,覆盖了农、林、牧、渔、农机等各个领域。在信阳市、新乡市设立了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和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进行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 以新思路赢得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新成效

尽管目前河南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必须看到,农业发展中仍然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是农业生产的耕作方式比较粗放,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任务艰巨,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链条短,知名品牌少,竞争力和带动能力不强。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从总体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覆盖面窄、层次较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应对市场和自然风险能力较弱。四是农业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节约农业、集约农业发展的任务更加迫切。五是粮食比较效益低下,农业对地方财政的直接贡献小。因此,进一步大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仍然非常紧迫。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寻求新突破、取得新成效,必须更加重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更加重视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更加重视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更加重视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更加重视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更加重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要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在种植业内部,积极发展花卉园艺业和特色高效经济作物;在大农业内部,大力发展畜牧业特别是草食类畜牧养殖,加快推动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优势产业带和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在农村经济内部,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农产品保鲜、储藏、冷链物流等服务业。要按照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和发挥比较优势的要求,搞好产业布局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

更加重视提升农业科技水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必须加快农业增长由追求数量的增加向注重质量效益的提高转变,加快农业效益由追求经济效益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转变。因此,要加大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力争在农业生产的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重大突破,切实把农业科技的重点放在良种培育上,运用生物技术加大种植业、畜牧业、园艺及食用菌优良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努力推进良种产业化;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突出解决好秸秆还田、玉米收割、水稻育插秧等技术问题;强化抗灾防灾、农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以及农产品加工、储藏和保鲜等技术研发和推广;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抓紧建设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等公共服务机构,积极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整合农业行政、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力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更加重视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要积极培育和完善农产品物流主体,加强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落实农产品批发市场用地等扶持政策,搭建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发展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在粮食主产区和优势特色农产品产区,要重点建设一批设施先进、特色突出、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实现货畅其流。加大力度建设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仓储设施,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支持大型涉农企业投资建设农产品物流设施。要加快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逐步拓展交易品种,鼓励生产经营者运用期货交易机制规避市场风险。要继续大力促进产销衔接,发展农业会展经济,全面推进双百市场工程和农超对接,支持农产品营销。要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积极发展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

第2篇:农业发展成效范文

年初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省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新进展和新成效,为全面推进吉林省新一轮振兴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

调整种植业结构,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532.4万亩,比2015年减少126.17万亩,继续位居全国第9位;粮食总产743.44亿斤,同比增长1.92%,继续位居全国第4位;单产986.99斤/亩,同比增长3.07%,继续保持全国第1位,比全国平均高出260.04斤/亩。一是备春耕物资准备充足,注重发挥农业机械效率高、质量好的优势,实现了一次播种拿全苗。二是调整了种植业结构,调减籽粒玉米面积,调增水稻面积、大豆面积、杂粮杂豆面积和经济饲料作物面积。三是推广应用绿色增产增效技术。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面积2600万亩,实现粮食主产区全覆盖,手机测土施肥实现全省全覆盖;开展生物防治玉米螟3530万亩,实施农田统一灭鼠1927万亩;建立水稻、玉米控药控水控肥试验区各6个,开展绿色植保和节肥节水技术措施集成试验示范;创建绿色高产高效县11个,示范片214个,面积240万亩,辐射带动580万亩。四是注重防灾减灾。增打抗旱井1847眼,玉米抗旱坐水种1660万亩,人工增雨作业增加降水13.7亿立方米;重点加强土蝗、玉米螟、玉米大斑病、水稻二化螟、水稻潜叶蝇、水稻稻瘟病等防治工作,遏制大面积病虫害发生。

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2016年以来,全省围绕实施总体规划,重点抓好组织推动、综合协调和督导落实。一是抓规划落地。制订2016年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施意见,督导14个县制定本地《规划》和5年任务清单,打造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二是抓督导落实。组织14个重点县与省政府签订2016年率先工作责任状,制定下发《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督查指导工作方案》《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14个县(市、区)考核办法》等政策文件,督促各地抓好落实。三是抓高标准农田建设。本着“渠道不变、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将涉农资金33亿元,全部拨付到位,集中投向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10月31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工建设98.61万亩,占全年任务量的47.1%,年底前完成立项规定工作量。将高标准农田纳入永久性基本农田、县级政府重点目标责任和绩效考核,建管责任一抓到底。加强田网、渠网、路网、林网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排灌、土壤培肥和农机作业能力。

园艺特产业加快发展。突出棚膜经济、人参、食用菌、林蛙等重点工程项目,加强指导服务,狠抓政策措施落实,园艺特产业预计实现总产值16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蔬菜总产量1250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一是优化种植结构。新增花生等油料作物52万亩、瓜菜10万亩;新棚室2.1万亩、改造棚室3万亩;全省棚膜蔬菜总产量460万吨。二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落实棚膜蔬菜产业专项资金3500万元,重点扶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和蔬菜生产大县建设棚膜蔬菜园区,支持传统农区围绕省内主要交通沿线推进棚膜蔬菜集中连片开发;安排食用菌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90万元,重点扶持珲春神怡菌业等4户企业开展菌棒工厂化生产,全年食用菌产量120万吨,同比增长9%;落实特产之乡扶持资金100万元,对榆树泗河圆葱、洮南黑水西瓜等5个特产之乡建设项目给予资金扶持。新认定九台上河湾金红苹果、珲春板石富硒苹

第3篇:农业发展成效范文

科技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科技平台对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科技创新能力增长的载体和基石。依托于现有科技平台,热科院在项目申报、成果产出、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良性循环,平台在体制及运行机制的管理上成效显着。但从总体上看,热科院科技平台建设仍然相对滞后,整体水平还相对不高,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1高层次、高水平科技平台数量不足。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热科院国家级科技平台有7个,而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质检中心和国家级科学观测实验站等国家级平台均空缺。2平台发展目标、定位、研究领域和方向需要进一步明确。虽然绝大多数的平台定位清楚,发展目标明确,但部分平台定位模糊,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等方面,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导致一些低水平研究重复。例如,热科院天然橡胶加工科技中心与海南省天然橡胶加工重点实验室,热科院热带微生物研究中心、热科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研究中心与海南省热带微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筹存在部分研究内容重叠现象。目前,在热科院现行的考核评价机制中,有大部分内容针对的是单位、个人,奖励的是个人、科技成果、科技论文、学术专着等,而涉及科技平台的考评机制较少,导致依托单位和平台的负责人、平台的科技人员的责、权、利未能得到充分体现,“重申报筹建,轻运行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运行效率低下。最根本的理念是开放、共享、合作和交流。但从目前科技平台运行情况来看,总体偏弱,如许多科技平台没有开放课题,与其他科研单位合作的研究课题较少;在学术交流上,针对平台的特定研究领域、研究方向邀请高水平专家来作学术报告的也较少。即使同一个平台的科技人员,学术交流或共同研究科学问题的也较少,没有形成团队力量。

加强科技平台建设的建议

1系统化布局科技平台,进一步完善平台体系建设。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组织专家或院学术委员会评审,通过分析研究,科学化、系统化地进行科技平台布局,提出在哪些学科、哪些领域里要新建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支撑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使科技平台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科技平台体系,在热带农业研究领域处于优先地位,进一步提升热科院的影响力[7-8]。2积极申报国家级科技平台。围绕热带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立足热科院现有的人才队伍、学科优势和科研积累,通过整合各种科技资源,积极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根据国家级质检中心和国家级科学观测实验站的要求,对照现有的质检中心和观测实验站的条件、研究基础和水平,找出差距,有针对性地提升质检中心和观测实验站的条件和研究水平。同时,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孵化出国家级质检中心和国家级科学观测实验站。3拓宽平台申报渠道,提升平台研究水平。对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观测站,要积极谋划,确保现有实验室和观测站的建设,提高研究水平和核心竞争力[9-10]。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建设有潜力的省级、院级的科研平台,提升条件和研究水平,使其在下一轮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观测站申报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尽可能争取更多的部级重点实验室和观测站,使热科院热带农业科技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对其他各部委和地方政府设立的部级平台,积极组织各单位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申报书、建议书,尽可能争取更多的部省级平台。1根据各级各类平台的属性,制定科学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通过调研、引进、集成其他科研院所的平台评价机制中的有益元素,针对热科院科技产出的特色,建立科学的评价原则、评价框架和评价指标,选择适宜的评价模型,综合各指标权重,尽快确立适合热科院科技平台的评价机制[11]。2根据现有的考核激励机制,将平台考核纳入单位、科技人员的年终考核。一是通过明确各平台“十二五”期间的总体目标,确定“十二五”期间各级各类平台需要完成的量化指标和年度指标,依据这些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二是明确各平台科技人员“十二五”期间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年度任务,依据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3优先支持以科技平台为依托的项目和奖励申报。在项目立项、项目申报过程中,尤其是在申报较大的项目时,优先考虑依托科技平台,按平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整体打包申报。以项目带动科技平台建设,以项目促进科技平台合作交流,提升科技平台的研究水平。此外,在成果报奖、奖励等方面,优先支持依托科技平台申报的科技奖励,促进科技人员为科技平台建设发挥作用;在条件建设和配备方面,也要重点向科技平台倾斜,尤其要保证省部、国家级重要科技平台条件建设。根据热科院科技平台的科学评价体系,在各级各类科技平台中评选出2~3个优势科技平台,对其进行重点支持。这些优势科技平台的设立,将起到示范标杆作用,使各级各类平台形成良性竞争,促进科技平台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升。整合现有各类科技资源,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共享共用,提高利用效率;建立学术交流的促进和激励机制,如根据各平台的研究领域(方向,有针对性地制订年度学术交流计划,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依托平台实行人才聘用制,引进高水平人才,不仅是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的需要,也是提升热科院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国际合作交流的需要。可以以设置流动编制的方式,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客座研究员和访问学者,支持有相关研究的优秀学者以博士后的方式进入科技平台开展工作。此外,还可以通过合作研究、特聘研究员等方式大力引进在相关专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依托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凝聚国内外领先或特色鲜明的学科群体和科研团队,为优秀学术团队的成长和不同学术背景的高水平学者之间的交流提供支持,为国内外合作和交流提供广阔的平台,不断提高热科院科技平台的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第4篇:农业发展成效范文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抗旱防灾、保障粮食生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岑溪市农业发展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推进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岑溪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分析研究,提出升级改造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服务现代农业园区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现代农业 农村经济

岑溪市位于桂东南,是梧州市代管的县级市,面积27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5.32万亩。当前,传统农业在发展上已达到一定水平,农业发展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期,但也存在着不少发展瓶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就是一项重要的瓶颈之一。因此,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仍然存在着设施失修老化、配套设施落后等问题,探索如何利用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并加以充分的改造建设提升措施,服务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助推岑溪市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岑溪市农业发展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顺利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岑溪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岑溪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经济在全市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制约着全市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此,深入研究、分析全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原因,是进一步搞好改造提升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一)基础设施现状:

目前岑溪市共有2座中型水库,7座小(1)型水库,45座小(2)型水库;中小河流治理项目13个,综合整治河长52公里,其中:新建堤防20公里,护岸护坡32公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灌区渠道共291公里,喷灌及其管道3处,山塘45处,陂坝50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75座,小型水电站63座。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1、设施老化严重、灌溉水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仍然存在。由于年久失修,仍有相当部分渠道荒废,灌溉萎缩,水利工程蓄水功效也受到严重影响。全市耕地有效灌溉面积25.3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8.4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3.3万吨,渠系水利用系数不到0.45。

2、农田水利建设科技含量低,农业节水灌溉大部分仅停留在渠道防渗衬砌,灌溉模式还基本是传统的沟渠、漫灌,这种不合理的方式更是降低了灌溉水的利用率。

3、农田水利工程多部门建设,分散财力。农田水利建设涉及水利、财政、农业、国土等多个部门,如水利面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财政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土的土地整治工程等,由不同部门分别牵头组织与实施。

4、工程运行经费不足。水利工程运行经费主要来自水费的收入,自从国家免除农业税后,农民不愿意再交水费。经费无法得到保障,严重影响着工程发挥其水利灌溉作用。难以保证满足工程运行的需要。

5、工程管理模式不成熟,“谁用谁管”的模式难以为继,严重依赖国家提供养护服务。建成后因大部分小型水利工程责、权、利不明确,重建设轻管理、产权不明晰,造成只建不管、管用脱节,得不到正常维修养护,影响着工程运行质量和效率。

6、镇、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队伍薄弱,技术水平低。

二、建设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对策研究

由以上分析,面对农业发展新形势:随着农村土地确权的完成,土地流转成为可能,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规模经营、集约化逐步实现,现代农业公司纷纷成立,砂糖桔种植基地、软枝油茶种植基地、名优果蔬产业、生态农业园区等应运而生,建设与之配套的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成为标配,恢复抽水泵站、维修陂坝、渠道防渗硬化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造建设成为基本要求。提出如下对策:

(一)做好规划,储备项目,部门整合,争取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县建设

1、根据农业发展规划和《岑溪市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报告》拟定的农田水利建设近期和远期目标,做好前期立项,储备水利项目。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项目整合,充分调研,选取出农业增产增效潜力大、示范作用显著的灌区参加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遴选,集中成片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2、把握机遇,领会政策导向,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以县(市)域农田水利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国家加大公共财政水利投入力度的政策机遇为契机,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县建设为平台,拓宽渠道,加大投入,整合资金,优化结构,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积聚优势和整体效益,集中投入、重点建设,积极打造集中连片、效益突出、群众欢迎的高效节水灌溉核心示范区。

3、规范项目管理,把关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岑溪市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坚持实行严格的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建设监理制,并严把施工队伍关、材料设备关、工程建设质量关“三大关口”,保证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安全。

(二)重点抓好以下建设

1、抓蓄水源建设。水库除险加固,山塘加固,陂坝维修,恢复和新建抽水泵站,提升蓄水抗旱能力。大力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堤防、护坡护岸,提高防洪排涝能力,保护农村和农田。

2、抓输水渠道硬化建设。从总渠到支渠,灌区到灌片,由大到小,推向纵深;改造原有,增建配套,综合提升;突出重点连片,改善面上。

3、抓园区水利设施对接。对接灌区支渠和农业园区毛渠或蓄水池至“末稍神经”,为水找到出路,发挥应有效益。

4、提高水利科技含量。在农业园区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配套铺设管道设备进行喷灌、滴灌;工作创新引水上山种茶种果,推进肥水一体化。

(三)完善建后管理,推行体制改革。

1、实行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确责权利,确权发证,选定管理模式:对涉及公共安全、环境保护、防汛等公益性为主的工程,按按照管理权限和责任分别由水利局和镇政府管理,管护人员和管护经费应由财政负担;对非公益性的工程,则按照管理权限和责任落实工程管护单位,落实工程管护人员和管护经费。

2、建立多元化管理体制,大胆引入市场机制。对非公益性的工程在产权不变的前提下,推行承包、租赁等方式经营,由承包人负责本工程的管理维护;对不便于集体经营的小型水利工程,可拍卖确定业主,由其自主经营、管理和改造。

3、应加强镇水利站管理职能,指导用水者协会进行维护和改建,对协会开展业务培训等。应发挥用水者协会作用,建立村级水利员队伍,主动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行管理和维护。

4、扭转免费用水的落后观念,强化有偿用水意识。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有效的水费计收方式。

5、鼓励成立水利服务队,由水利局、水利站提供技术培训支持,建立高素质的专业服务队伍。服务队可通过投标等方式向需要购买服务的公共部门、农业园区特别是现代农业企业提供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维修养护、灌溉等优质的专业服务,走专业化、市场化之路。

三、结语:新形势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当前岑溪市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顺利转型关键一环,正确认识、科学应对,对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加以改造建设提升,有效地提高其运行效率和质量,可助推现代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顺利转型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年岑溪年鉴2015》.

第5篇:农业发展成效范文

农机装备总量实现较快增长

“十二五”期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22万千瓦,比2010年增加17.4万千瓦,年平均递增3.3%;拖拉机保有量达到6.6万台,比2010年增加0.7万台,年平均递增2.2%;配套农机具达到11万台(套),比2010年增加2万台(套),年平均递增3.9%;旱田种植机械达到8000台(套),比2010年增加2798台,年平均递增10.4%;水田种植机械达到750台(套),比2010年增加230台,年平均递增7.7%;玉米联合收割机达到450台,比2010年增加245台,年平均递增20.8%;稻麦联合收割机达到850台,比2010年增加178台,年平均递增4.9%。

农机技术推广水平提升

在主要农作物农机示范县项目中,通过推广实施促进了水稻、玉米全程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一些新机具技术在主要生产环节中得到广泛应用,到2015年末,全市将完成主要农机化作业量600万亩;完成6项农机新技术推广,共计推广农机具1.1万台(套),作业面积180余万亩。全市共建国家、省、市级示范区10个,建新技术试验示范点20个,争取国家投入3亿余元。农机作业总量比2010年增加200多万亩,增长了20%。水稻机插从2010年的26万亩到2015年的38万亩,增长了46%,全市机插水平达到45%,彻底扭转了全市水稻机插技术长期低迷徘徊的局面;玉米机收从2010年的12万亩到2015年的30万亩,增长了150%,机收水平达到15%,这一时期是玉米机收水平突破性发展阶段。全市主要农作物机耕水平达到86%,机播水平达到43%,机收水平达到26%,其中水稻机收水平达到61%。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55% 。

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加强

全市现有乡以上农机管理、推广、监理、教育等机构79个,从事农机工作的人员481人;乡镇农机管理服务机构58个,管理人员334人;通过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强化管理,行业规范和引导发展,新型农机服务组织迅速发展壮大,极大的满足了农业生产市场化发展需要,各类农机化作业服务合作组织达到190个,从业人员2200人;农机修理网点428个;农机销售网点202个;各类农机户7500户。“十二五”期间,利用国家购机补贴等政策,扶持新建了88服务功能强、农民信得过、自我发展有活力的家庭农场及新型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巩固和提高了各农机合作社的作业服务水平,拓宽了作业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全市农机合作组织拥有农机具8171台套,其中,享受政府补贴机具4419台(套),合作社资产总额达到了38974万元,服务农户28097户,作业服务面积98.6万亩,农机化服务收入8149万元,合作社年度总收入21857万元。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

发挥国家惠农政策的导向作用,优先解决了当前生产急需的水稻插秧机、水稻收获机、自走式玉米收获机、深松机和特色产业机械化等薄弱环节问题。五年来,全市共落实中央、省级财政补贴资金3.1亿元,比“十一五”增加了1.8亿元,增长了110%,累计惠及农民2.5万户,补贴机械3.3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182台,带动农民投4.5亿元,各级农机项目资金300万元,作业补贴150万元,农民购机用机的热情日益高涨,提高了我市农机装备水平,推动了农机事业快速发展。

第6篇:农业发展成效范文

关键词 现代农业;项目;成效;做法;宁夏隆德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309-01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是宁夏自治区2010—2011年扶持隆德县做大做优马铃薯产业的强农惠农项目,是加快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实现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对建立和完善隆德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市场营销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年批复新建10 t马铃薯种薯贮藏窖300座,60 t 60座,1 000 t 20座,2 000 t 27座;建设原种繁育基地93.3 hm2,一级种薯繁育基地1 066.7 hm2;每年建设马铃薯新品种示范66.73 hm2,核心示范区6.73 hm2。项目的实施为加快推进隆德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升级,努力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产业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1 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效

1.1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夯实,产业发展后劲全面提升

通过项目的建设,使马铃薯贮藏窖建设规模明显扩大、市场体系日趋完善,产业发展基础得到夯实,形成了种植生产和贮藏销售等环节相互依存、相互支撑推进的产业体系,马铃薯产业发展后劲积聚提升[1]。

1.2 加速马铃薯良种繁育推广步伐,促进提质增效

在项目的大力支持下,农民、企业、合作组织参与种薯基地建设的积极性日益提高,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提质增效态势强劲。2012年建立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103.3 hm2,一级种薯繁育基地400 hm2,建立优质种薯基地1 000 hm2,带动全县种植马铃薯1.03万hm2,平均鲜薯22 245 kg/hm2,总产鲜薯23万t,总产值2.3亿元,人均马铃薯纯收入达到442元,马铃薯纯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 640元的9.5%。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支柱产业。

1.3 鲜薯贮藏能力提升,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快

以隆德县项目建设为契机,以全面提升马铃薯贮藏保鲜能力为抓手,以马铃薯产业专业乡、专业村、专业户建设为重点,完成高标准马铃薯贮藏窖382座,新增贮藏能力3.86万t,鲜薯贮藏能力达到6万t以上。按新修建马铃薯贮藏窖可减少贮藏损失7%计算,能挽回经济损失3 500 t,价值560万元。通过贮藏,进行反季节销售,收入更高。不仅延长了马铃薯产业链条,还带动企业、合作组织有序发展,加快了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1.4 “四新”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加快,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提升

通过马铃薯新品种示范、核心示范区,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设备“四新”技术得到推广,全面提升了马铃薯产业整体实力和技术水平,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2]。主推马铃薯优质脱毒种薯陇薯3号、青薯9号等新品种7 946.7 hm2,使主导品种应用率达到76.9%,种薯脱毒率达到48.9%,较上年提高8.6个百分点;主推马铃薯抗旱节水、脱毒种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化种植、贮藏保鲜关键技术,使马铃薯机械化作业面积达到3 533.3 hm2,机械化率达34.2%;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0 333.3 hm2,占马铃薯播种面积的100%,使马铃薯产量由2009年的17 145 kg/hm2提高到2010年的22 245 kg/hm2,平均增产4 140 kg/hm2,增长24.1%。

2 主要做法

2.1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切实加强对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的领导和管理工作,隆德县政府专门成立以政府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财政、农牧等部门及相关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项目建设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措施,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3]。同时成立由县农牧局局长任组长,农技中心、农机中心、种子管理站及相关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为成员的项目实施小组,明确责任,分工负责,确保项目建设任务按期完成。

2.2 创新机制,强化支撑

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围绕重点建设区域,进行集中建设,形成规模效益。项目乡镇积极引导农民,促进现代农业集中连片布局,向区域化、规模化、园区化、效益化方向发展。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推动、科技支撑、企业引领、大户带动、农户参与的运行机制,推动隆德县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加强与青海农科院、甘肃农科院、固原农科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观摩、培训活动,为企业、合作组织和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真正形成农户+营销组织+市场的利益共同体,在技术、信息服务、产品流通和规范市场等方面形成一条龙服务。

2.3 整合资金,加强管理

各资金整合单位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的建设,积极筹措项目资金。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监督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并建立相应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项目资金实行报帐制,县财政安排的整合资金由有关部门单独设帐管理,及时做好台帐和备查帐目等档案管理工作。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项目批复实行专户、专账管理,保证会计记账凭证真实,账薄记录清晰,做到专款专用,不截留、挪用,确保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4]。

2.4 创新品牌,开拓市场

以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为契机,依托六盘山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着力打造“六盘馨”种薯品牌,进一步扩大隆德马铃薯的品牌优势与市场占有份额,推动全县马铃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5]。同时,加大宣传和产品推介等工作力度,搭建品牌培育和销售平台,努力提高本地市场和外埠市场开拓能力,推进外向型企业发展进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积极宣传隆德马铃薯种薯产业的发展前景、独特优势、投资环境、优惠政策等,为全县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大基地种薯收贮推广力度,按照“一品一窖、一级一窖”原则,积极组织隆德县隆丰种业公司,观庄乡鑫馨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隆德县六盘馨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对原种基地、一级种薯基地所生产的种薯进行收贮,确保种薯不流失、不混杂。严格品种级别分级贮藏,提高种薯质量。

3 发展建议

(1)加大对马铃薯核心示范园区建设扶持力度,促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普及推广力度。

(2)提高种薯贮藏窖建设标准,配套相关温湿度调控设备。

4 参考文献

[1] 戴兴临,汤洁,张弢,等.江西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88-190.

[2] 靳淑琳.固原市马铃薯发展的优势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3):97,115.

[3] 余贵先,雷昌云,刘克文,等.湖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成效与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0(2):483-486.

第7篇:农业发展成效范文

一、小城镇发展的非农化模式与现代农业的内涵

小城镇不仅是一个区域性概念,还有其自身的一些特征。亦城亦乡是现阶段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的一个普遍特征,这导致了其有自己的发展模式。从东部小城镇发展历程看,非农产业化进程一般有两种发展模式:一是发展非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带动小城镇的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带动小城镇的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东部地区小城镇大多选择了第一种产业化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又可以分为两种实现形式,一种是通过大中型城市的经济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小城镇发展,辐射半径的大小取决于城市现代化的程度;另一种是通过发展所谓大中型城市不太关注的小商品制造业,即所谓“缝隙经济”,带动小城镇发展。但如果将这种模式移植到中西部地区,则可能会遇到诸多障碍。

首先,中西部地区大中型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远不如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大型工业城市不仅数量较多,且城市功能强大,多种产业链交集,经济辐射能力较强。而中西部地区,虽然自上世纪50年代来建设了一些工业基地,但这些基地所布局的产业,不少已经老化,导致小城镇难以实施非农化产业发展。

其次,中西部地区企业发挥作用明显不如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小城镇的企业集群程度要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的企业集群程度则普遍低于全国平均值。另外,由于东部地区小城镇不仅企业聚集度较高,企业规模也较大。对于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促进作用明显。据“全国强镇发展论坛”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到2005年底,“千强镇”的平均占地面积达1053公顷,平均每个镇拥有企业1626个,吸纳劳动力3.1万人。而中西部地区以发展非农产品加工制造的乡镇企业,因受制于资源、市场、资金等因素,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升小城镇的人口规模的作用远不如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发展非农产品加工制造业的区位优势也是中西部地区无法比拟的。东部各县乡镇属企业正是利用了这些优势,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三来一补”已发展至今天的外向型、技术资金型产业,这些产业进入门槛较高,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目前的工业化发展水平难以进入这类产业。

第三,中西部地区相应的产业发展基础也不如东部地区

东部小城镇已基本完成产业布局,不仅产业集群度高,而且形成了上下游衔接紧密的相关产业板块,拥有较稳定的原材料供给和产品销售市场。而中西部小城镇发展处于初始阶段,不仅镇区人口规模小,而且也缺乏现代经济因素,不少建制镇也没有真正意义的现代制造企业,发展非农产品制造业缺乏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所谓“一镇一品”“一村一业”在东部地区并不鲜见,却难在中西部地区寻觅到的原因。

除上述因素之外,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选择产业的类别,还须吸取东部地区的教训,勿重蹈覆撤。目前,即使是在东部地区,也有不少小城镇发展遇阻,原因之一即在于当初创立的一批没有技术含量、高污染类、与大中型企业争资源并处于劣势的企业等。建立在这些“短命产业”基础之上的小城镇,其生命力令人堪忧。东部地区尚且如此,中西部地区更应慎重对待。

从上述中西部地区非农化元素和城市化元素稀缺的分析,结合小城镇亦城亦乡的特征可见:基于现代农业的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是更适合当前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的产业类型。

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目前选择基于现代农业的农产品加工制造业以及农产品销售服务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有诸多原因。首先,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农业的相关服务业一般属于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其进入门槛相对较低,适于中西部小城镇目前的发展水平。其次,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产业选择标准应考虑相关多元化。经济学家鲁梅尔特在《战略、结构和经济绩效》一书中通过实证研究指出:“相关集约型和主导集约型企业的经营绩效最好,绩效最差的是无关多元化,因此多元化经营应严格限制在自己的中心技能或能力范围内。”考虑到中西部小城镇的工业化水平和资源特征,应在大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下,选择与农业相关的非农产业作为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动力。

二、现代农业对于小城镇发展的经济意义

中西部地区20余年来的发展历程表明,农业的发展程度是城镇现代化的基础。现代农业对于改变城乡人口比例,推动城市化进程作用明显,同时,当城镇非农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反哺农业,提升农业的发展层次和农村的生活质量。就小城镇而言,走基于现代农业的小城镇发展之路意义在于:

(一)可以快速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化进程呈现梯度发展格局。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各省区小城镇数量可观,但发展质量不高;西部无论从小城镇数量还是发展质量都不及东中部地区。中西部小城镇要在工业基础相对落后、科技水平较低、有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情形下,通过发展非农产业提升城镇化水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选择哪个方向为突破口。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认为,“不发达地区应当首先选定少数部门或产业进行投资,使其快速发展,并带动其他部门的快速发展。”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从中孕育非农化要素,催生出以农业和农产品为对象的二、三产业,使中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得以发挥,为实现城镇化打下基础。

(二)有利于农业的综合开发和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

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提升农产品价值,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来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的实现形式,一是政府转换发展战略与政策行为,对农业与农民进行产业反哺和收入反哺;二是工业直接反哺农业,如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订单稳定农产品的价格与销售,扩大市场容量,对外形成价格优势和规模优势;通过加工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并将其部分回馈给农民。工业直接反哺农业不仅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有利于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当前困扰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农产品中低端产品比重大,加工档次低,形成了低品质、低价格的特点。在国际市场的冲击下,农业的赢利能力和农民的增收潜力受到严重影响。对此,M.E.波特指出:“当一个国家把竞争优势建立在初级生产要素上时,它通常是浮动不稳的,一旦新的国家踏上发展相同的解体,也就是该国

竞争优势结束之时。”解决此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加工层次和技术含量,并在外部销售渠道、技术交流、产品交易和市场扩张等方面给予农业与农民扶持,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

(三)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减轻中西部城镇的就业压力

我国2.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大部分来自中西部地区。目前,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流向东部发达地区大中型城市,由于定居门槛较高,大多数农民工只是将外出打工作为增加收入的一种途径,真正能扎根安居的并不多,因此形成了农民工年初结伴外出,年底蜂拥回乡的“候鸟型劳动力流动”现象。因此,仅仅依靠东部城市经济的扩张根本无法解决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尽管农民工在大中型城市获取的报酬水平高出小城镇不少,但小城镇担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和经济成本要低得多。

托达罗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城乡预期收入差距的反应,而不是对实际收入差距的反应。其中一个基本前提是,迁移者可以考虑城市与农村的各种劳动市场的就业机会。一个农业劳动者是否迁入城市,不仅取决于城乡实际收入的差距,还取决于城市的失业状况。考虑到我国大中型城市居民的劳动就业问题仍比较突出,外来农民工要寻求一份稳定收入的工作则更加不容易。相比之下,小城镇如果能够发展成为一定地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并拥有配套的教育、卫生、娱乐设施,也就有了城市的基本功能,这对于周边的农村居民还是有吸引力的。实现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本地化安置,是将农民工转变成城镇永久居民的途径之一。关键在于,一要找准小城镇的发展思路,突出特色;二要大力推进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许多经济学家越来越认识到,“要解决城市失业问题,最重要的是农村和农业的增长。”

三、以现代农业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政府

在推进以现代农业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战略、制定和贯彻相关政策方面,地方政府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正确认识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相互关系

一方面,选择非农产业作为小城镇发展模式并不意味着不关注农业,毕竟小城镇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农业的产业化;另一方面,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促进城镇化,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在农业产业链中孕育非农化的要素,而这一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打造农业的后项关联产业――农产品加工制造业,也要因地因时制宜,地方政府当然可以、也应该有所作为,但这种作用必须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地方政府首先应认识到,小城镇的发展与农业现代程度、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是相联系的,政府的政策指导,只是起促进或延缓作用。近年来大中城市的开发区热,招商热,小城镇不可盲目模仿。小城镇在其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城市功能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完备、生产要素市场尚未发育,工业化难度非常大,政府应在深入研究工业产业链与农业产业链差异性的基础上,把主要精力放在制定和实施非农化的产业组织系统和技术进步政策上,并提供农产品精加工及销售方面的公共培训。县级地方政府尤其要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多下功夫,以提升小城镇的城市功能,为产业链的延伸打下基础。

(二)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

要充分认识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是一条多环节的价值链,从对农产品的初步加工到精加工,形成最终产品,通过市场,直至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整个过程的合理分布和关联,实现农产品的增值。这一过程涉及到多个不同领域,单个城镇一般无法全部容纳,应在县域经济规划下,根据各城镇的特征和优势进行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以产生协同效应。县级政府要尽可能将产业链的增值部分保留在本区域之内,使产业增值效益能真正回馈小城镇及周边农村和农民,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三)大力促进产业的集群化

实施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中西部小城镇非农产业发展模式,产业集群是必然的战略选择。有学者认为,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利用产业集群效应,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西部地区小城镇要大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措施应包括:继续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为非农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尤其要根据本地农产品资源状况,吸引相关企业前来投资,进行农产品深加工;鼓励本地有管理经验和技术、资金积累的技能型农民工回乡创业。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根据镇区企业的关联程度建立产业园区,吸引更多的同类或相关企业,促进园区产业集群尽快形成。另外,要大力开展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四)坚持人口聚集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实施以减少失业,扩大就业为导向的小城镇发展政策

小城镇非农产业的发展是以一定程度的人口规模为前提的。研究表明,2万人以上的小城镇,大体是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加,经济效益也在增加;当人口超过5万时,经济效益增加将更为明显。而中西部小城镇人口规模大多不足2万,甚至不足1万,因此,不断增强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化必然带来对劳动力资源的大量需求,地方政府应根据产业化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劳动岗位数量,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定居城镇,在非农产业里寻找就业机会;要优先安排失地农民的就业;要广开就业渠道,鼓励建立服务于农业和农民的各类经济组织。

第8篇:农业发展成效范文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推广;障碍因素;解决措施

众所周知,农业现代化发展程度高低主要取决于农业研究、农业推广与农业教育三方面。其中,农业推广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中枢环节,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一定程度上,农业推广成效何如,直接影响现代农业工作的最终成效。由此,大力推进农业推广工作,着力提升农业推广水平,不仅是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推力。

1农业推广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农业推广工作承担着教育职能,通过农业推广人员运用丰富的农业科学知识及原理,组织农民参加培训,使农民能够增进知识、增长见识,同时改善与提高农业操作技能,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朝现代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农业推广有效与否,还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水平,只有卓有成效的农业推广,才能促进农业生产与科学技术有机结合,从而使农业科技成果影响更多人,发挥出更大的效益。由此可见,农业推广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可或缺且至关重要。

2农业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

结合现阶段我国农业推广现状及其成效大致可归纳出在农业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资金因素。落实农业推广经费,是保障农业推广成效的重中之重。现阶段,在农业推广事业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是突出问题,且农业推广经费多依靠政府全额拨款,资金渠道单一,导致农业推广整体投入不足,制约农业推广成效。2.2劳动力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被吸引到城市当中,导致我国农村大部空巢村现象极为普遍。劳动力不足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农忙季节,这一矛盾则最为尖锐,也由此导致农业推广工作无法切实落实。2.3文化因素。在文化层面,制约农业推广成效的主要因素来源于两方面:一是部分农业推广人员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知识学习更新不及时,使用的推广手段较为落后,导致农业推广工作停滞不前;二是留守的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不高,造成其在接收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及其成果过程中理解不了,接收效果差[1]。

3解决农业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因素的具体策略及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及障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逐一解决。3.1完善经费保障。农业是我国基础产业与重要的战略产业,同时其也是弱质产业。在扶持农业发展过程中,国家应当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农业推广经费保障机制,将农业推广事业列为重要的社会性事业,注重其社会效益的发挥,在资金保障方面,建立起由国家全额拨款、农业推广体系自收自支、国家扶持和自身发展相结合的农业推广专项资金保障机制,为农业推广事业发展提供充分的资金保障。3.2强化培训,提升文化素质。针对基层农业推广人员,应当加强对其培训,使其通过学习,掌握更加丰富的业务知识,同时形成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全力投身于农业推广事业;针对农村劳动力,也需要加强培训,促使农民尽快转变传统观念,掌握先进、科学的农业生产知识与技能,进而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农业生产。3.3合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针对我国农村大部出现的劳动力结构性不足的问题,则需要基层政府及农业推广工作者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及各类农业合作社等,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推广工作无法落实等问题。3.4加快转变农业推广方式方法。传统农业推广方式、方法较为单一、滞后,主要通过政府行政命令来推进,推广效率低下,且农民参与程度不足,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较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农业推广中的应用实践证明,在农业推广过程中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同时采取推广式农业推广方法,有助于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激发其参与农业推广工作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从而有效解决传统农业推广方式中农民参与度低下、效率不高的问题[2]。

综上所述,为有效提升我国农业推广水平及成效,则应当着力消除农业推广主要障碍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促进我国农业推广事业实现高质、高效的发展。

作者:周玉慧 单位: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种子公司

参考文献

第9篇:农业发展成效范文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对策;江苏海门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385-02

近年来,海门市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不断改造传统农业,坚持把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作为发展农村生产力、优化农村生产关系的切入点,创新农业生产方式,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高效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张,生产效益不断提升,农民增收的效应不断显现,为海门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文以海门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显著标志的高效设施农业为切入点,通过召开座谈会、走村访户、外出考察等形式,旨在摸清海门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借鉴先进经验,找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探索下阶段现代农业发展对策,从而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发展现状

近年来,海门市紧紧围绕“全省高效农业规模化第一强市”的工作目标,全力推进高效农业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发展,高效农业在项目带动中加速推进,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同步提升,连续5年获“江苏省高效农业规模化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1.1高效农业成效显著

2011年全市中高效农田面积4.20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70.28%,同比提高了3个百分点;设施农业面积1.67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27.88%;钢架大棚面积0.65万hm2,同比增长13.95%。高效设施农业占比保持全省先进。

1.2设施农业快速推进

2011年全市新(扩)建农业园区121个,其中种植业园区51个,畜牧业园区38个,水产业园区15个,休闲农业园区17个。其中,新建百亩以上连栋大棚园区8个;百亩以上单体钢架大棚园区12个。官公岛、沿江片区、通东片区和三厂临江片区4个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初具雏形,官公岛万亩现代农业园区跻身江苏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全国蔬菜标准园行列。

1.3规模养殖再创新高

2011年全市生猪饲养量42.46万头,规模养殖比例达88.83%;家禽饲养量1 750万只,肉禽、蛋禽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到97.23%和92.75%;山羊饲养量176万只,新增千头羊场6个,成立了省内首家、全国一流的海门市山羊研发中心,为海门市山羊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新增高效规模渔业面积533.33 hm2,新增设施渔业面积166.67 hm2,水产品总量达到8.2万t。

1.4优势产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海门市已形成了特色瓜蔬、海门山羊、“四青作物”3个超1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了特粮特经、果品苗木、优质家禽、优质水产4个超5亿元的优势产业。以三方、开泰、东方雁等为代表的羊肉加工企业拉长了山羊业的产业链;以中宝、东绿、顺星为代表的“四青作物”速冻冷藏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15万t以上,拉动了“四青作物”产业的快速发展。

2主要做法

2.1政策扶持引导现代农业发展

自2007年以来,在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海门市连续5年出台了“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的扶持政策,对现代农业发展予以税收优惠、农业、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等全方位的鼓励,重点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大户等各类农业产业发展主体进行产业基地、品牌农业、质量农业、外向农业、设施园艺、高效农业园区、畜禽规模养殖基地、高效设施水产园区、农机具购置等予以财政扶持,吸引各类能人主动投身现代高效农业。

2.2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近年来,海门市结合当地种养情况和区域产业发展基础,紧紧围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切实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引进与推广力度,在蔬菜、特粮特经、优质畜禽、水产等高效规模和配套技术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通过引进培育新品种,促进了农产品优质化;通过推广应用新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标准化;通过创新应用新模式,促进了农业园区高效化。

2.3质量农业保障现代农业发展

进入21世纪,海门市把发展质量农业作为保障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切实抓好农业“三品”认证管理和农产品质量监管,积极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通过实施农药残留周检制、公示制、通报制、溯源制等,确保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的有效衔接。全面禁止销售与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建成了全省第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和生态农业县。以实施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项目为契机,并以蔬菜、西甜瓜、海门山羊标准化核心示范区建设为重点,整体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2.4品牌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发展

近年来,海门市非常重视品牌农业建设,农业品牌建设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海门山羊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海蜜牌甜瓜、绿庭牌鸡蛋、海盛牌猪肉等被评为江苏名牌农产品,东方雁牌羊肉被评为江苏名牌产品。从而进一步延伸了农业产业链,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3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海门市高效农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以下问题不容忽视:一是当地农民参与程度不高,成效持续增收机制还未真正形成;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脆弱,农业有效投入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三是农业专业化组织程度不高,农民科技素质偏低,种养结构与经营方式落后于市场需求,农业生产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四是长效考评机制不健全,补贴对象与标准不科学,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这些问题将制约海门市现代农业的升级[1-2]。

4对策

发展现代农业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更是统筹城乡发展、繁荣农村经济、提升农村小康水平的迫切要求,要采取相应措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