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城市文明建设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环境史与生态文明理论基础及二者关系探究
环境史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皆以全面反思与试图解决人与自然关系、追求人类社会持续永恒发展为终极目标,然而其各自的理论基础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有待深入挖掘与日益完善,这也是当下环境史学界与此次论坛所面临的基本而重要的议题之一。
(一)不同视域情境下环境史基础理论解读
环境史研究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渐凸显而逐渐推进的,国内环境史研究专家王利华、梅雪芹、韩茂莉分别基于不同视角对环境史理论加以解读。王利华以“生命中心论”为出发点,以中国古代的“农业史”和“家庭史”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人对土地与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论述了环境史的核心内容、基本范畴和价值功效等,廓清了中国古代环境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础;梅雪芹以世界近代史为切入点,通过回顾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出现的生态反弹和环境史研究的兴起与发展,论述了其对我国环境史研究的影响及可资借鉴之处。此外,她还对当前国外环境史界的多部重要研究论著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实现对包括环境史研究的起源(“富困”问题)、历史研究的视角(上下左右的历史)、研究的方法(跨界别与实践)、评介标准(以自然为镜)、考评、分析与功能(回溯性的环境影响评价)等基本理论的“生态史学”(家园史学)的构建。韩茂莉以历史时期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为切入点,对“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与“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辨证思考,通过对历史时期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对人类生活、历史时期植被地理分布、农业活动与气候变动之间关系分析,厘清了历史时期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
(二)不同学科维度下生态文明基础理论解析
学者们立足于各自学科视野与基于不同视角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展开了多学科、多层次、多维度的研究,积累并提供了诸多学术文献与研究平台,本次论坛就生态文明理论之界定、生态文明实践与当下中国之建设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的其他相关事项进行了探讨。
首先是关于生态文明理论之界定。贾卫列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适应、利用自然过程中建立的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方式,内涉三层含义:其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代;其二是社会进步新的发展观――生态文明观;其三是一场席卷全球的以生态公正为目标、生态安全为基础、以新能源革命为基石的全球性生态现代化运动――生态文明建设。尹绍亭基于人类学视角认为生态文明是不同时代人类认知自然、适应和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人类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知识、技术、教育、伦理、道德、信仰、法制的综合文化生态体系。吴兆录基于生态学视角认为生态文明应坚持以科学技术为基础,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文明意识,利用人类的生态智慧促进“环境―生物―人类”的整体协调演进。刘少航立足于生态危机与文明发展关联之视角,认为深生态学提出生态危机源于文化危机,需要生态智慧去解决。李静基于参与者角度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民参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关键作用,社会的合力影响。田挺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采用新思维,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生态文明走向中国政治生活和谐领域的前提是政府、社会、民众之间必要的思维转换。汪庆春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认为我国生态文明理论需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天人合一”等值得借鉴的生态思想并加以诠释。
其次是生态文明与当下中国之建设目标。张修玉指出,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与建设包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一大指导理念;“两山理论”的两树实践模型;生态优势区、经济优势区、均衡发展区等三种分区管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四大目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条路径;构建与发展科学合理的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等六大体系;组织、制度、机制、资金、技术、人才、舆论等七大系统保障;区域、行业、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台港澳等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数据管理、工程实践、政策战略等任务;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化与生态环境等六大建设体系、科学发展、新常态、中国梦、人类福祉、一带一路、传统哲学、后现代主义之间等十大关系。
最后是生态文明建设及研究的相关事项。生态文明研究成为当下社会各界的关注点,出现了对生态文明滥用、随意使用的情况。鉴于此,周琼对生态文明研究中存在的“泛化”问题进行了批判与反思,认为在当下生态文明学术研究、具体实践与建设中都存有对生态文明“泛化”使用现象,着重警予在生态文明学术研究中,应注意树立研究者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高度警惕生态文明不同形式的泛化现象,注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跟踪调查研究,避免生态文明泛化使其成为无所不包的杂容所。
(三)当下情景环境史与生态文明之深层关联解说
环境史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层面关系阐释。韩茂莉认为,环境历史研究的关键点在于人类对其所经历过的且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过程进行反思,尤其是对当下全球性生态危机引发的人类生存危机进行原因追溯与全面反省,她以全球变暖导致绿洲农业发展水源短缺、冻土层解冻等对已修建青藏铁路的破坏性影响为例,深层剖析了环境史研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王利华以中国环境史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互动为阐述基点,认为环境史是一种强烈表达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模式,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等特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面梳理环境发展变迁史与系统反思各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史。梅雪芹指出,环境史研究有助于全面提升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意识自觉,有助于理解生态文明理论理念,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实践建设,是人类探索新文明形态有效途径之一。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相关尝试。崔新婷比较了北京市的两种绿化标准,一种是以频繁拔天然草、浇水、修剪、清除落叶等精细管理为主;一种是尊重自然规律要求乡土植物不少于70%且落叶覆盖土壤的粗放管理。认为这两种标准存在相互矛盾。并以单一植物马唐草和天然植物群落为例,指出杂草具有浇水少、消减雾霾、吸收金属污染、修复土壤等生B价值。建议城市绿化应转变观念,回归传统生态文化自信。刘凯运用综合指数计算2014年中国的289个地级以上城市绿色化水平。指出,地级以上城市绿化整体呈现出从东南向西部递减的趋势。当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对城市空间的绿色化予以关注,提升城市生态功能。曾P等通过对贵阳市花溪大学城建设中产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冲突进行了论述。指出,协调这一冲突应建立冲突协调、公众参与、生态补偿与法律保障等机制。如唐山,王瓒玮指出,大地震后的唐山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及凸显的生态危机为切入点。指出,人类面临无法规避的自然灾害,只能用向自然俯拾身躯的姿态来重新整肃社会系统的发展形式。
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保障相关问题。从生态文明建设与法律之间的关系而言,罗艺指出,创建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实现途径和具体表现形式。目前,全国各地虽然掀起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热潮,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从国内外实践来看,生态城市建设亟须法制保障。从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的环境法律体系、建立专门化的环境执法机构、执法严格、培养公众生态环境意识等开展。王璐以地方民事诉讼案件为视角,对光绪初年吐鲁番地区的多起民事案件加清代地方府州、吐鲁番同知,以及乡约、阿訇、台吉、伯克等在案件处理中的作用、影响等做了分析,这对于民族地区的云南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有重要借鉴意义。
四、结语
关键词:长汀县;生态文明;对策
中图分类号:X-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生态县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不断趋向高水平的平衡,环境污染基本消除,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各个领域基本达到可持续发展。在我省,长汀的水土保持工作日益备受关注,长汀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在波折中进行。本文从长汀县的建设基本概况、存在的不足以及对策措施等方面展开一些思考和探索,以求探寻一条推进长汀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长汀县生态建设的基本概况
长汀县曾经是我国南方红土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但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和国家、省、市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长汀县通过封山育林、改良植被、发展绿色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措施,展开了大规模水土流失治理攻坚战。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长汀县生态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17.8万亩,治理区植被覆盖率由15%至35%提高到65%至91%,完成了重点水土流失区22条小流域综合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79.4%,有9个乡镇、18个村、21万人得到实惠,被专家誉为我国南方红土壤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品牌和典范,成为我省生态省建设的一面旗帜。[1]长汀县水土保持工作的宝贵经验对推动全省深入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示范、引领和促进作用,对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二、从生态足迹角度探索长汀县生态县建设的不足
生态足迹是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能够只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生态足迹能够反映出个人或地区的资源消耗强度,又能够反映出区域的资源供给能力和资源消耗总量,也揭示了人类生存持续生存的生态阈值。[2]通过生态足迹的角度研究可以得出,长汀县生态赤字逐年扩大,发展的不可持续程度正在加强,而且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产业比重的加大,能源的消耗将会大量增多,从而引起生态赤字的进一步加剧,而这种消耗的加剧并不会得到任何生态生产性土地供给的补偿。[3]长汀县万元GDP足迹远大于全省平均水平,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三、长汀生态县建设对策
在长汀县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结合长汀县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借鉴成功先例,为长汀生态县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更加注重发展方式转变 ,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支撑体系
长汀生态县建设要不断强化生态产业布局,以低投高产、低耗少排、循环持续为目标,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要坚持以一流的规划引领生态产业的发展;要着力发展生态工业,充分运用科学理念指导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生态转型,走新型生态工业道路;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长汀县特色的农业基地,深入实施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战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构筑都市型、生态化农业体系。[4]要强化科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作用,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结合,多元投入、面向社会、资源共享的科技创新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2.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 ,坚持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支撑体系
长汀生态县建设要坚持把居住环境改善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巧妙利用自然景观,加快城乡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营造具有山水特色、生态、舒适、文明的人居环境,全面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宜居城市。要科学定位城市发展目标,统筹规划城市发展框架,高起点构筑城市框架,把长汀县建设成现代化大城市的远景目标出发。[5]建设过程中应始终按照“生态化、园林式”的要求,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切实提高城市生态化水平。同时应高质量推动生态型精致小城镇建设,增强小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鼓励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
3.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建设 ,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支撑体系
为推进长汀生态文明建设,要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调节企业行为的作用,建立一整套以市场为核心的政策体系,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大胆探索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大力推进污染治理设施投资及运营的市场化。要科学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对县级机关部门实绩考核中逐步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的分值比重。要健全社会评价体系,用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扩大群众对领导干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权益。要树立科学选人用人导向,把对生态文明建设实绩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6]
参考文献:
[1]罗学升.长汀县稀土开发与水土保持对策[J].福建水土保持,2004,16(04).
[2]陶在朴.生态包袱与生态足迹[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马璇,宗跃光,刘志强.从GDP和生态足迹关联角度研究生态足迹结构——以福建长汀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540-7542.
[4]吴蕾,汤士翔,付元中.固始县生态农业建设现状与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9(03).
统筹性是保证
实现统筹性,必须按规划循序渐进地开展创建活动,有规划地构建精神文明建设的格局、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再有,体现在要求的统一上。一方面对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规定共同的创建程序、验收标准;另一方面,根据不同行业工作职能的差异性,规定各行业创建工作的具体要求,把一般性和特殊性要求相统一,形成科学、具体的创建要求。第三,组织统一验收,统一给予创建结果的认定。统一性,是保证创建活动高效、有序开展的必然要求。
综合协调性是实质
首先,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只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协调发展,构建的社会才是和谐的。第二,开展精神文明创建的地区和单位,要把环境、民主政治、经济、道德风尚等内容纳入创建要求,促进全面协调发展。第三,各级党委、政府所授予的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不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单一的荣誉称号,而是指三个文明的共同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的荣誉称号,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如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经济发展任务等一项不达标,则不能授予或取消已授予的文明单位称号。
典型性是特征
各领域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必须达到两个层面的典型要求。首先在辖区行业内,与非创建单位比较,工作业绩最佳,在同行业中具有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在行业间相比较,在民主管理、人员素质、硬件设施、工作业绩等方面是比较先进的单位,在一个地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精神文明创建的过程就是一个比、学、赶的过程,是一个争当典型、塑造典型的过程,也是典型带动的过程。通过在一个地区不断地扩展典型面,不断地提高质的要求,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总体水平的提高。
经常性是必要条件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需要不断提高的无止境的过程,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应地也应不断更新要求,不断提高创建水平的过程。对各类文明单位称号实行任期制,就充分反映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渐进的变化特点。这就要求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要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动态管理,坚持定期或不定期的复查,分年度提高要求,促进创建单位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切实克服重检查、轻自查,重创建、轻保持的倾向。
群众性是目的和归宿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其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精神文明建设的对象是人,是人的素质。因此,在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组织群众广泛地参与到活动中,让群众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受教育、提高素质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任务。为了达到目的,首先,要策划、安排好创建活动,把创建要求内化为干部群众的观念,外化为行为,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二,要组织群众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参与的群众愈广泛,受教育面就愈大,组织开展的创建活动愈落实,群众受教育的效果就愈好;第三,要在创建活动中,充分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集中群众的智慧,尊重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把创建活动组织成放手发动群众,充分依靠群众,群众主动参与的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
马培华说,人类社会正在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和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政府在制定面向未来的国家发展战略时,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主席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新方向,确立了新思路,明确了新举措,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马培华指出,中国自然禀赋分布不均衡,相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对于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一直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在人口聚集的大中小城市,如何建设好以森林为主体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并发挥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已成为重大课题。多年来,国家林业局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大力推进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保护生态、美化环境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创建森林城市、创造宜居环境已成为各地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目标。
马培华强调,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赋予森林城市建设新的使命。我们要紧紧围绕主席关于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新要求,积极借鉴国际社会森林城市建设经验和发展成果,深刻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抓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创建森林城市活动的有效平台,进一步动员各界力量投入到森林城市建设中来。希望与会代表围绕主题,深入交流,相互借b,共同提高,积极为推动全世界城市森林建设建言献策,也为中国森林城市建设提出宝贵意见。让我们寻求共识,共同努力,让绿水青山遍布大地,让森林花园覆盖城市社区,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里,携手走向生态文明的人类新时代。
马培华就森林城市建设提出3点建议。一是要围绕拓展和改善城市间的生态空间,创新开展森林城市群建设。要重点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中原、关中-天水等六大城市群生态空间的连接,构建互联互通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扩大城市群生态涵养空间。二是要针对城市可持续发展,重点推进森林进城和森林环城,增加和丰富城市绿色元素。要充分利用城区有限的土地增加森林绿地面积和湿地面积,特别是要将城市功能腾退的土地优先用于建设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三是要传承、创新和弘扬生态文化,在森林城市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增强居民对生态福利的获得感,建设遍及城乡的绿道网络、生态服务设施和生态文化载体,极大地丰富森林城市的人文底蕴。
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发表书面讲话。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国际生态学学会主席休娜・迈尔斯、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主席安德鲁・贝纳特、深圳市市长许勤、希腊雅典市副市长亚历山大德鲁斯・莫迪阿诺在开幕式上致辞。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会长、国际竹藤中心主任江泽慧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中国森林城市建设的回顾与展望》的主旨报告。开幕式由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彭有冬主持。
关键词:宁波市;鄞州区;“五水共治”;居民满意度;调查
“五水共治”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五水共治”中“治污水”是重点。宁波市政府近几年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紧紧抓住“五水共治”这个主线,实施了56项治水项目。为了解当前宁波市污水治理的工作情况,倾听社区居民对“五水共治”的认识,呼吁广大群众主动、自觉参与水资源保护和科学利用,我们设计了“宁波市五水共治工作成效问卷”进行调查,充分听取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应,旨在“还城乡碧水,共建美丽鄞州”,切实落实“五水共治”的各项措施。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随机选择宁波市鄞州区中河街道兴裕社区、万科金色水岸小区、中河街道东城社区、鄞州区洞桥镇小区、春江花城小区、四季云顶小区等社区的成年居民。
2.调查方法
社区居民填写调查问卷,调查时调查员说明调查目的、意义以及填表方法,让居民自主填写。
3.调查表内容
本调查表内容包括“五水共治”的知晓途径,社区居民对政府“五水共治”建设治理成效的满意度,造成河道水质污染的原因,当地城镇污水处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社区居民对政府“五水共治”的支持度和参与度。
二、结果
1.社区居民的一般情况
调查问卷共发放300份,实际收回288份,有效问卷为288份,问卷有效率为96%。被调查者为年满18周岁至70周岁以内的居民,平均年龄(48±1.3)岁。
2.居民对“五水共治”知晓率高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100%的受访者知道或听说过“五水共治”。其中通过别人口述渠道、手机渠道、电视渠道了解的人数分别达到了82%、80%和75%的比例(见表1),这说明一方面现代传媒在“五水共治”宣传方面达到了显著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说明群众环保参与意识比较强烈,对城市环境保护建设关心度高。这样的认知度为“五水共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群众基础。
3.居民对“五水共治”总体满意度高
对宁波市“五水共治”的总体效果,82%以上的受访者给予了正面评价。在各个具体满意度方面,特别是河道保洁满意度和饮用水水质的满意度都达到90%以上(见表2)。以上两项群众满意度表明,宁波市各级部门从管理制度、监管机制、资金保障等方面入手,歼灭垃圾河、清除黑臭河,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饮用水源水质指标符合标准,百姓满意度逐渐提高。令居民不太满意的是雨天的城市排涝情况,满意度只有46%,这表明城市排水设施还需加强建设,特别是面对台风等极端天气时。针对造成河道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居民普遍认为是“生活垃圾乱倒河道”和“企业偷排不达标污水”造成的(见表3)。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一是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差,特别是在城乡接合处乱倒垃圾的现象比较严重;第二是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差,虽然环保部门对偷排的打击力度很大,但是个别企业的行为造成了很恶劣的社会影响。对城镇污水处理情况的调查显示,其主要原因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标准不高,处理污水能力不强”和“污水收集管网老化,更新不及时”(见表4)。污水处理标准和污水处理设施是居民对城镇污水处理方面最不满意的地方,也是居民所期待的改进方向,政府需要在污水处理的软硬件方面加大投入。
4.居民对“五水共治”支持度高,但参与度偏低
调查数据显示,92%的居民对“五水共治”表示支持,表明目前政府及全社会的治理工作得到了较高的认同。但是居民自身在保护水环境参与度上比例较低(见表5),有大部分群众因为用水方便、水价便宜,节水意识淡薄,甚至认为没有节水的必要。
三、讨论
“五水共治”是根据浙江“水乡”省情和公众亲水诉求,深入贯彻“八八战略”的具体行动,是建设“美丽浙江”的战略重点,对于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五水共治”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环保认识
居民对“五水共治”的知晓度很高,但参与度较低。“五水共治”的主体是政府,但是社会组织和群众也应积极参与,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宣传部门可以开设电视专栏,寻找当地“最美治水人物”,提倡从自身做起,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五水共治”的积极性,增强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2.完善政策设施,强化治水保障
政府要加大监管和打击力度,建立各级各部门联动的执法监管机制,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从严、从重打击偷排漏排行为,始K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标准,增加污染物项目总数,提高部分污染物项目的排放控制要求;加强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建设河道周围居住区的环保基础设施,减少生活垃圾对河道环境的污染。
(通信作者:李诚)
参考文献:
[1]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生态文明建设系列研究课题组,阎勤,吴勇,等.宁波海洋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4(3).
[2]王金南,蒋洪强,张惠远,等.迈向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框架设计[J].环境保护,2012(23).
[3]甘露,蔡尚伟,程励.“美丽中国”视野下的中国城市建设水平评价――基于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的比较研究[J].思想战线,2013,39(4).
[4]毛思洁.水之治乃全市之治――专访市“五水共治”办专职副主任何国强[J].宁波通讯,2014(11).
[5]吕振江,杨成刚.宁波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思考[J].经济丛刊,2014(5).
[6]何涛.生态民生建设对策思考――对浙江省丽水市、宁波奉化市滕头村的典型案例分析[J].清江论坛,2011(1).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乡一体化;苏州
中图分类号:F1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3-0155-03
生态文明作为现代社会推行的一种新的文明形式,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建设城乡一体化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载体。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苏州一直是一个积极实践、努力创新的典型地区。苏州在经济率先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城乡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在苏州试点先行,在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在全省推行,带动全省,乃至全国的城市化进程。
一、苏州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与发展轨迹
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使苏州农村既保持鱼米之乡优美的田园风光,又呈现先进和谐的现代文明,逐步建设成为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区域分明、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经济持续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社会文明、组织坚强有力、镇村管理民主的苏州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苏州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兴办乡镇企业,开展以工补农;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小城镇,逐步形成了以镇带村的格局;第三阶段(2003年开始),尤其是最近几年,初步形成了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与“三化”(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互动并进为主要特征的城乡统筹新格局。
尽管目前苏州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比较瞩目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同时面临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要求。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融入到城市化进程当中。在城市化进程中,不仅要关注民生,造福城乡人民,更要以生态环境建设为着力点,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省域范围内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指导意义
1 生态文明的内涵是“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多样关系的文明形态,内涵非常丰富,涉及自然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现今,广泛地体现在社会的物质、精神、政治和制度等多个方面。”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目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已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并已经把城乡一体化建设归纳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大飞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支撑点和重要内容。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随着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把城市化进程与生态化进程合二为一,“生态文明”逐渐成为构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在以集约式的城镇化与生态大都市为基本目标的地区与城市建设过程中,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城乡一体发展的目标来追求,才能成功地完成城乡一体化建设,才可能让我们的城市成为可持续发展城市。
2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必须贯穿生态文明理念。苏州市政府始终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中,“十一五”期间,在全国率先根据全市人居环境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要求,融入了生态文明理论的分支——“循环经济”理论和模式。此理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生态文明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地位
1 宏观上要树立系统化的生态文明发展观念。首先,衡量生态文明建设不要仅局限于自然生态系统,还在于树立生态价值观、绿色消费观、生态伦理及社区居民、组织等整体素质的提升,这些目标同样成为衡量建设成效的重要尺度。城市化进程中,坚持生态文明与社区建设相结合、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既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其次,建立健全城乡公共服务体系,这是生态文明在制度上的重要体现。农民转为市民后的社区生活保障和提高,就业创业机会以及收入的增加,农保转城保等。苏州2011年通过加大财政补贴的方式,将全市8万名具备条件的农村劳动年龄段农保参保人员纳入城保。到2012年,苏州市所有劳动年龄段的农保参保人员将全部进城保。
2 微观上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和考核体系。生态文明的内涵极为丰富,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量化指标尚待改进,这将是我们今后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毋庸置疑的是,生态文明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考量指标。
在城乡一体化工作中,要强化工作考评;在产业链的形成过程中要适时进行环境质量监控;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治理、清洁能源推广、污染物总量减排,从源头开始节约资源能源;尤其是再生资源利用等相关生态文明指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健全奖惩制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责任追究等等。
三、生态文明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保证城乡协调发展,从农村的角度看,要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事:一是要把大多数农民转变为市民,二是要逐步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三是要把落后的村庄改变成具有现代服务功能的新村。要做好这三件事,都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否则,城镇化建设就会失败。因此,在具体实践中,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关键词: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辩证关系;绿色经济
一、生态文明提出背景
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理论,它是我党在分析我国基本国情、战略需求和我国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的战略目标。并且随着党的十胜利召开,会议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进行集中论述。可见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十三五”规划时提出五个新的发展理念,而且近年来我国始终强调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保定市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其工业结构以加工制造业为主,门类齐全。在农业方面,保定市资源丰富,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其总体产量很高。从地理位置上说保定市地处京津冀核心,因此其发展速度对整个京津冀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但近年来保定的雾霾天气在一年中的天数居高不下,企业排污、浪费等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本文通过清楚呈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进而为保定市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一)经济发展的内涵
的绿色发展理念是把生态理论与现今时期发展特点相结合,又加入了东方文明而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这一发展理念是全新发展理念,即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其中在这里着重强调两点:一是绿色经济理念。它是指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上而创造的新型经济发展理念,它的根本目的在于人类获得更多福利、社会更加公平。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经济要环保。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健康为基本前提,同样一切经济活动都要做到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健康发展。其二,环保要经济。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而获得经济效益,普及维系生态健康也是经济的增长点的观念。我们要树立牢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实施同志提出的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基本方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道路。二是绿色社会发展理念。绿色也就意味着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循环发展,同样也指人类和大自然和平相处。“十三五”期间的城镇化要着力推进发展的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节约一系列的能源、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尽量不去损害大自然,有效推进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绿色社会会成为一个时代的航标,引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党的十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把它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共同组成我国“五位一体”的新型战略目标,走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由四个层次有机构成:生态物质文明、生态精神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第一,生态物质文明建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载体,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系统的基础之上的。生态物质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必须维护好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二,生态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必须形成和树立先进的生态理念。其次,弘扬和宣传生态道德观念。最后,使人们的行为发生改变。第三,生态制度文明建设。它的重要性在于为有益于生态的行为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制度,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及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系统,从而解决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使得人民的生活富裕幸福。第四,生态行为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只停留在思想与观念的层面,更应该上升到一种社会行为实践层面。
(三)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对立,表现为:从中国近十几年经济发展的情况可以看出工业化进程和生态文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认为两者不可共存,只能实现一方面的发展,无法在保证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两者的和谐共生。一方面,在初期为了将经济发展上去,提高国家竞争力,将发展当作一切的根本出路,就出现了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但却忽视了以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为特征的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另一方面,近年来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空前破坏,工业化就必须为生态文明做出让步,优先集中精力发展生态,直接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而忽略了当前中国的发展程度还需要工业化发展的辅助,为其提供物质基础。两者相互联系、相互统一。表现为:一方面,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核心,显然易见,经济的发展也不能独立于生态环境而存在。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建设同样也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物质保障。生态文明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而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只有经济得到发展,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才能得以解决。总之,经济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辩证统一关系。目前,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也相应提高,我们开始越来越注重协调发展,所以,我们应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进行经济活动,那么经济的增长才会又好又快。所以,环境与发展问题解决的首要关键就是充分了解其症结在于利益冲突,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也需要处理好人类自身的利益关系。
三、如何有效促进保定市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我们既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切实解决好贫富不均、社会公平等一系列社会发展问题,又要维护生态平衡,切实解决好生态问题,让人们都能获得幸福感。
(一)以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保定应使第一产业绿色增长。第一产业一直以来都肩负着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它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质保证,也是我们“中国梦”实现的重要基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对于发展方式的方面,应该大力推进生态涵养型和循环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能源和环境资源。其次,全力提高农业和林业的生产效率,培育高效、稳定的新品种,同时推广绿色农业生态产品。最后,提高研发和科技创新水平,研究和开发先进的农机装备。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因地制宜,推广保护性耕作,采取节水、省肥的能源种植模式,使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得到体现,加强对农业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这就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减小了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劳动生产利用效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进一步有利于激发了人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感,更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另一方面,对于第二产业保定应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可以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达到双赢。一方面它全面提高了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实现物质的循环使用和再利用,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这些技术的实现使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自然资源得到了节约,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更加融洽,更有利于促进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使得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可以顺利有效开展。
(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促进经济的发展
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推进转型升级,不断壮大绿色生态产业,着力体现在农业和旅游业。对于农业来说,应发展绿色农业,夯实产业转型基础。可以从三方面来考虑:第一,实现以现代科学技术作支撑的绿色农业的发展。要大力推动标准化生产,尽早实现主要农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建立以高效的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为目标的服务组织,着力降低防治病虫害;高效利用畜禽粪污做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秸秆还田及秸秆的有效利用。第二,实现以市场机制作牵引的绿色农业。培育农产品品牌,为产品贴上生态标签,这样消费者为绿色生产付费也同样愿意为信得过的品牌产品付费。等到建立了品牌,就能增强购买意愿。还要相应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农业合作社,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风险。第三,加强政府的引导。要实现发展道路的转型,即从依靠资源消耗转向资源节约、产品安全、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这就需要政府去引导。制定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如: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污染监测及治理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对于旅游业来说应发展绿色旅游,加快产业转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要想的是资源的问题。旅游业可持续的发展,需要从教育年轻人抓起,应该让他们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态旅游的观念,我们应该坚持传承与发展并重的原则。第二,应该考虑规划。无论旅游业如何发展或者说对经济带来了多大的利益也要坚持“用地”底线的原则。即旅游业要坚持走慢而美的路线,要坚守的是生态型、休闲型、乡村型的旅游。并且应该注意所有的与交通运输相关的车辆和设备都是低碳的,在建设旅游业的基础设施时,使用低碳的建筑材料等,以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第三,不可忽视的应该是创新。需要我们用善于经营的思维去发展。要延续保定市各个地区的自然延伸,应该以善意设计与经营为项目主张,营造优越的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可云.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D].北京大学,2014.
[2]沈满洪,程华.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2.
[3]颜晓丽.保定两会[R]河北新闻网,2016.
一、雅安市旅游发展现状
(一)旅游发展中的“三驾马车”
通过对原始资料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大部分措施中都能体现动作发出的主体,主要为政府、市场、社区3个主体,其中政府和市场这两个主体体现较多,且参与者更强调政府的引导作用。如政府负责旅游规划、区域合作等措施;市场主要进行市场营销策划等活动;而在产品打造及地脉和文脉的保护和发展等方面,需要政府、市场、社区三驾马车并驾齐驱,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雅安旅游的发展,有赖于这三者充分的合作。
(二)旅游发展类型
通过对雅安市旅游规划和本文资料挖掘可知,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是其旅游发展的三个重要类型,其中后两者被参与者多次强调。在这两种旅游类型发展中,以茶为核心要素的相关发展途径被体现。例如,“茶园采摘、茶园观光、茶家乐;茶马古道、茶文化教育旅游”等。这与雅安市是世界茶文化发祥地之一,是茶马古道和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相关。其次,要不断推进产业融合。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不同的产业,同时也体现在同一产业的不同类型。在不同产业方面,要加强旅游业和传统产业的融合,例如生态特色农产品打造,并以旅游业为平台,进行产品销售。在产业间融合方面,打造创意农业旅游,比如“依托连片茶园打造骑游茶乡,进行采茶、制茶、茶文化教育、骑游发展模式”。
(三)重视地脉和文脉的开发和保护
雅安主要沿龙门南段山脉分布,生态环境优良、地质条件复杂;同时该地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使该区域的文化资源呈现历史延续、民族融合、空间分布均衡的立体结构。鉴于此,地脉和文脉的开发保护是始终贯穿于地区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地脉方面,强调“乡村原有房子的保护和开发”,以及湿地、森林的建设和保护。这表明了保护生态优势赖以体现的相关资源、及保护乡村建筑为主的乡村风貌两者间的结合。文脉方面,强调“藏彝文化”、“汉文化”的挖掘、宣传及保护;同时,地区特色手工艺,比如荥经县砂器、彝族漆器和绣品以及专业手工艺人,也需要保留发扬和培训。在整个地脉和文脉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中,还要注重对旅游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比如“自然学校”的建立,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还需要加强社区参与,让居民切实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去。
二、建议
(一)“反城市”方式的乡村生活空间改善
乡村,具有不同的聚落形态和乡村景观。真正美丽的乡村,一定不是繁荣的“小城市”,而是一种充满个性与“乡愁”的反城市聚落形态。留得住游客和当地人的乡村,一定是能实现“诗意的栖居”。目前的乡村规划往往忽略了农业生产,简单对住宅进行风貌整治,搬进统一规划的农村小区,为村民的农事生产活动带来很大的不便利。规划中整齐划一的逻辑和当地农户盲目追随潮流的行为,使乡村基础设施尤其是旅游接待设施体现城市化倾向。因此,要保持乡村原有建筑特色和聚落空间形态,进行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公共社交空间的规划提升。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单一,体现在乡村建筑景观、服务方式与内容以及活动方式上。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宿不同于传统的酒店旅馆,也许没有高级奢华的设施,但它能让人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服务、并体验有别于以往的生活。可以说,民宿提升乡村的个性和吸引力,是乡愁和地区品牌打造重要载体。然而,乡村在旅游接待设施上追求的“洋”和游客旅游追求的“土”有冲突。在民宿构建过程中,以强化乡村风情为导向,以现代化设施为辅助,尽量使用原有景观的材料和工法,营造一种乡村传统氛围。同时,每家民宿都有自己的传承,这种传承与特色伴手礼(如店家亲手种植的茶叶)、别具特色的美食(如家常小菜)、独一无二的故事有关(如店家切身经历)。民宿的发展从粗放单一向精致、熨帖、多样发展。民宿跟主人的魅力是息息相关的,在民宿的规划中,“人”这一元素至关重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需要被重视。
(二)产业间融合:加强旅游业和当地传统产业的融汇
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特性,具有特色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发展优势。绿色农产品是乡村核心吸引力之一。这些东西保持了乡土性和生态性,是城市人“舌尖上的乡愁”。因此,产业间融合中,尤其要强调旅游业与农业的互动,其目的就是要让地区特色农副产品,依托旅游谋发展。特色产品的推广有利于地区形象品牌构筑,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契机。绿色农副产品打造是两者间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茶是雅安市地区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之一,当地人可以将茶叶开发成产品,并结合当地绣品或砂器进行包装和配套售卖。
(三)旅游业间融合:促进产品创新、改良、升级
在地区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的融合下,开发体验旅游、创意旅游产品。或可结合亲子游,开发创意亲子农场。体验的方式多样:从农作物的播种到收获,从生长时的生理特征到加工制品;从对动物认识、观赏、喂养到烹饪制作;从农庄居住到与当地人闲聊;从拜访民俗相关展室到参与民俗节庆活动,这都是体验的过程。因此体验旅游产品,不要只进行初级体验,要结合乡村生产方式的整体流程打造。体验旅游还要配合相应制度,打造地方依恋或“乡愁”。
(四)区域合作:打造跨区域观光圈
地方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通过提案、议案、讨论等形式为建设美丽中国建言,为加强环境保护献策,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提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效益性、改革性和影响性的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怎么推进?
完善规划,量化指标,建立激励机制
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为地方具体工作部署指引了方向。在各地两会上,生态文明建设引起了代表委员的热议。
实现美丽中国要从促进美丽地方做起。2013年,海南《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加快美丽海南建设步伐,坚持走特色、内涵、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的发展思路。在海南省两会上,海南省人大代表、昌江黎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郭祥理指出,发展重在可持续,要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不断巩固海南绿色崛起的基础。
在福建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福建省委员会建议,大力开展“青山、碧水、蓝天、净土”四大建设,推进以山林保护、矿山修复等为重点的青山治理工程建设;推进以重点流域保护、近海海域环境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城乡水系治理、城乡污水处理为重点的碧水工程建设;推进以区域一体大气治理、污染联防联控为重点的蓝天工程。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产业转型、绿色发展。在海南省两会上,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健春表示,海南将积极推进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引导发展生态产业,推进建设一批生态农业基地、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
面对雾霾应该做些什么?
快速反应,制订预案,筹谋治本之策
近段时间,我国多地遭遇雾霾袭击。在地方两会上,各地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提出各种治理大气污染的对策。
治理雾霾需要应急措施。河北省是此次雾霾天气影响下的“重灾区”。在该省两会上,大气污染治理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遭遇雾霾这样的极端天气,政府部门有没有快速反应,有没有系统的应急措施和体系?”齐秀敏代表提出这样的疑问。
她认为,河北省政府应制定大气污染防治应急机制,主要内容包括3点:一是实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同时考虑实行“区域限批”,对未完成年度总量控制任务的区域和行业,暂停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二是对扬尘污染控制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的环境准入门槛,将施工企业在1年内未受到环境违法处罚作为在本行政区域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的招标条件;三是明确环保、交通等部门在相关领域的具体职责,使相关部门在处理大气污染事件时能各司其职。
当然,治理雾霾不仅需要应急措施,更需要治本之策。来自唐山的季加宇代表从立法层面建议,应尽快制定河北省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明确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将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在湖北省两会上,来自建筑设计界的湖北省人大代表徐丽芳认为,除了客观原因外,雾霾的产生和人们环境意识淡薄也有很大的关系。她建议,遇到如此天气,在采取对重点工业污染源定时巡查、人工降雨等措施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进一步完善雾霾应急预案,对城市的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应有整体规划,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环境经济政策怎么完善?
多管齐下,创新机制,形成政策合力
环境经济政策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后,该政策应如何进一步完善?又应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海南省两会上,海南省政协委员刘远生认为,海南可考虑成立区域性碳汇交易中心,创新机制鼓励海南企业尤其是大型高耗能、高碳放企业参与碳汇交易。
海南省政协委员、中国革命委员会海南省委员会常委、省法制办公室副主任陈马林建议,海南应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对石油化工企业、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危险化学品企业、钢铁生产企业、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电镀企业、机械制造企业、涉重金属污染重点企业,以及容易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或处于环境敏感区的重污染企业等实行强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他还建议,把企业参加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作为审核换发排污许可证的重要参考条件,作为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上市环保核查的重要参考内容,作为环保评先创优的重要审查内容,纳入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和绿色信贷参考内容。
中国革命委员会海南省委员会的提案建议,建立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基金,在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责任事故,公众利益受到重大损害,企业无能力支付赔偿款项或暂时无法追溯到责任单位的情况下,可以申请使用该基金。
为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海南省政协委员李惠智建议,试行生态税费制度,探索构建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并完善保障措施,同时加快推进生态补偿立法工作,健全生态补偿指标考核体系。
环境容量的底线在哪里?
有序开发,加快立法,确保生态安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然而,到底如何才能更好地处理二者的关系?
在湖北省两会上,中国致公党湖北省委员会提交集体提案,呼吁加大地下水污染防治力度。提案称,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该省部分大中城市及周边地区、农业开发区,地下水污染不断加重,防治已刻不容缓,建议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摸清“家底”。针对地下水污染物来源复杂、有机污染日益突显、污染总体状况不清的情况,该省应从重点地区入手,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深入分析地下水污染成因和发展趋势。对于地下水已受到污染的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要及时开展顶部防渗、渗滤液引流,并进行地下水修复等工作,有计划地关闭过渡性简易或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设施。
提案还建议,一方面要定期评估有关工业企业及周边地下水的环境安全隐患,定期检查地下水污染区域内重点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情况;另一方面要建立工业企业地下水影响分级管理体系,公布污染地下水重点工业企业名单。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湖北省湿地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为保护好湿地,中国民主建国会湖北省委员会提出,湿地保护要早日立法。通过立法,该省可以对湿地及资源进行依法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发挥湿地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