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设计总结范文

建筑设计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设计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设计总结

第1篇:建筑设计总结范文

xx年x月至2xx年x月由总公司任命我担任xxx副院长,于是有幸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在您们的领导、您们的关照、您们的理解与支持下经历了适应新的设计管理需要,摸索新的工作方法,考验任职能力的两年。现在把两年来我所想的、所做的,分几个方面报告如下:

一、适应设计,积极配合参与做好与市政xxx“联合”的工作

xx年春,当公用事业局牵头提出局系统设计单位联合申报综合甲级资质时,xxx院长召集院领导班子慎重研究分析“联合”可能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以及可能给我们生产与经营带来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执积极态度。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利害关系积极地提出,并建议院长向总公司报告;二是积极的按市政院的要求配合做好报送资质材料的工作,并和院长一起共同研究《承担工程项目划分协议》的起草工作。

虽说“联合”后出现了“失去独立的设计资质”问题,这个问题给总公司的机构改革和我们院的经营运作带来很大障碍,但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留给我们的问题是怎样培植一个“符合资质”条件的问题。

二、适应工程管理需要摸索设计阶段生产管理的方法

这两年工程项目(特别是公司内部项目)实施过程中与设计有关的比较突出的是“设计变更”问题。我认为,“设计变更”本是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正常程序。至于那些属于不恰当“变更”的原因很重要的原因是设计准备不充分,原始资料不齐全或不准确,设计要则不确定。一方面是业主(或项目主管部门)有时并不清楚我们下在做什么标准的设计,另一方面有时我们也不太准确地了解业主(或项目主管部门)究竟想要什么质量的东西。反复出现的不恰当“设计变更”一是影响投资效益,二是挫伤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干扰设计生产的正常进行。为此我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反复学习了国家规程、规范有关处理“设计变更”程序的控制规定,起草了符合总公司工程实施实际情况的《处理设计变更事宜的有关规定》,《规定》经征求意见,院长批准后作为院生产管理制度试行。第二件是注意在接受设计任务时从业主(主管部门)那里把设计要求问清楚,在下达生产计划时,将设计深度和方案要点向设计人员讲清楚。这样做的意义在于通过抓好中间环节,强化项目设计的严肃性和严谨性,实现既便于责任部门对工程项目密切控制,又便于设计人员准确理解任务要求,把握设计要素实现质量目标。

三、适应工程多种管理形式,摸索做好设计配合的方法

这两年,一些重要的工程项目,特别是公司内部项目采取了多种管理形式。如市区管网改造项目采取了内部招标制;内部改造项目采用了“使用单位负责制”,投资30万元以上项目实行“工程监理制”等多种管理方式。要适应这样的情况,在设计配合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具体工程管理形式的特点,要求设计人员在处理现场问题时,针对不同当事方的职责权力,按规则依程序办事。同时,要注意根据具体的承包单位其实际的施工能力尽量即时地给于技术上的支持。把握好既尽责做到位又不“越权干予”。

四、摸索符合实际情况的设计方法

怎样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设计方法,实际上是优化设计的问题,本是设计单位为之不断努力的目标。以往有许多情形,现在依然有这样的情况,当工程验收时方方面面提出了许多不满意的“说法”。特别是公司内部的改造修缮工程。

这两年里,作为院设计生产负责人,说实话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

每当我听到这样,那样的议论,每当我看到设计人员辛苦工作了不但得不到承认反而心里委屈。我想到自已有责任。我的责任是应该事前估计到可能发生的后果,要求设计人员尽量优选方案,避免人们感观上的“不习惯”,同时及时向有关负责人解释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慎重的“灵活”使用《标准图》。

五、还应适应什么,摸索什么?

今后在副院长这个职位上工作,我认为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⒈ 适应设计市场要求,摸索争取设计市场“制高点”的条件和方法。

⒉ 适应已与市政院“联合”的现实,摸索如何在生产管理方面扮好“分院”的角色。

第2篇:建筑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结构设计基本方法措施

Abstract: based on the author's work experience and summarize the structure design process and some of the basic methods of their discussion.

Keywords: structure design basic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B48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现代改革开放的慢慢深入和推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即我国的工业民用建筑也得到了很大进步,建筑结构的设计思想也随着不断的得到更新,建筑结构的体系越来越多样化,及在建筑项目结构设计的早期阶段的项目管理也在不断的成熟当中。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市场慢慢的走向成熟,客户对于建筑的设计也越来越理性,对于建筑的功能设计要越来的越高,因此从建筑设计人员来看的话, 建筑项目的设计过程变得极其重要。

建筑的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可分为整体设计和部分设计两部分。整体设计包括结构结构体系的选择,柱网的布置,梁的布置,剪力墙的分布,基础的选型等。设计的关键在方案,应进行多方案比较。

建筑的结构方案不应该是预先设想的,所喜爱的某种形式,一般结构设计总可以有多种方案来实现建筑师的构想,而多种方案中通常必有一种相对更为经济、合理,作为方案技术比较和经济分析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建筑结构平面是否合理,竖向刚度、质量是否均匀,柱网尺寸是否适当,是决定结构方案好坏和经济与否的关键。建筑物的平面及造型一般都是建筑师的工作,市场经济有时往往为投业主所好,标新立异。

结构工程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除了建筑师需要掌握基本的结构知识,特别是抗震设防的概念外,结构工程师在方案的前期,就应该与建筑师共同商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以实现建筑师在设计上的创新。有时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结构体系,把它暴露出来,反映不同功能系统相互配合,展示建筑的风格,不但能取得经济效果而且会取得特有的多样化的造型效果。

建筑结构设计的阶段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结构方案的确定,即通过建筑所在地的地质情况和抗震情况,和所需建筑的高度来确定建筑所需要的结构形式。

第二:建筑结构的计算,这方面的计算包括很多的方面,比如说风的载荷、地震的载荷、结构自身的载荷等等另外,还应该根据计算出来的载荷值和一些计算方法来确定构件的截面,综合计算出来的载荷值和构件截面进行弯矩、扭矩等一些内力的计算。最后,通过对计算出来的构件的内力值和一些对构件的要求和限制计算出构件是否符合文件规范和要求。

第三,就是根据以上计算出来的值对施工图纸进行设计和确定。

2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1)地基的基础设计。向来建筑结构工程师都比较的重视地基与基础的设计,因为在该阶段的设计的好坏就会直接的影响到后续的设计工作,而且作为工程造价的决定性因素,地基与基础的设计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这一个阶段,应该确保设计的万无一失。

设计时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的《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当中的要求和地方建设标准来进行,因此设计人员设计前必须对当地的地质条件和地方法规进行深入的学习。条基交叉处的基础面积不能循环利用,注意随时调整基础的宽度。

(2)结构的计算和分析。在结构的计算和分析阶段既要准确又要强调高效,因此结构工程师在这一阶段应该对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有一些清晰的认识。

第一,计算软件的选择。如果选择的软件不合适,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有可能对建筑结构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

第二,要考虑到风载荷与建筑自振周期的影响。表1和表2当中分别给出了风压高度变化的系数表和风振的动力系数。

第三,非结构构件的计算和设计。

第四,振型的数目是否充足,因为在旧的规范当中,没有提到振型参与系数的相关概念,因为我们计算时应该按照新的规范来操作,对计算结果中该振型参数进行有效的判断,从而决定要不要调整振型的数量。因此,在设计时这也是设计人员应该值得重视的问题。

(3)楼梯的设计。在楼梯的设计当中,要注意控制挠度,保证梯梁的位置和上下楼层的高度位置统一。

(4)剪力墙的设计。剪力墙的布置必须做到均匀并且合理,使得整个建筑的质心和刚心在同一个位置。对于大多数的小高层的建筑来说,剪力墙的面比较的广,量比较的大,因此应该合理的控制住剪力墙的钢筋配置,这点对于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同时,按照规范,剪力墙应该按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设置边缘型的构件。

边缘构件的配筋当中,应该区分剪力墙的受力特性及其区别,在设计当中对于一个方向长肢另一个方向短肢的按照长肢进行配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这里计算中另一个方向短肢不进入刚度,则此时可以不再考虑短肢方向的影响,再者计算短肢的进入刚度,那么在设计时就应该考虑方向短肢带来的不利影响。

3结构设计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1)箱、筏的阳角问题,因为阳角面积在整个的基础底板面积当中所占的比较非常的小,因此可以砍成直角或者斜角等。

(2)梁、板得跨度计算,在教科书当中的一些常规的结构设计应用在实际的扁梁当中是不太合适的,在扁梁的结构当中,应该把长度计算至梁的中心位置。

(3)挖基坑时,坑中心的地基土会出现反弹,回弹的地基土可以由人工予以清除,当基础较小时,坑底将会受到一个很大的约束,回弹的量就可以近视的忽略。当基坑很大的时候,约束力就会比较的小,因此计算的时候应该按照基底得压力计算。

(4)如果建筑的大部分房间都比较的小,就只是偶尔的几个房间比较的大时,按照大房间的面积确定基础板得厚度就会造成比较大的浪费,但是如果按照小房间的来设计又会显示出配筋时的困难。因此,对这一现象,在满足承载力的要求时,可以按照小房间来设计基础板得厚度,然后在大房间当中垫聚苯卸载。

4总结

以上几点只是我在建筑结构设计设计过程当中出现的几个问题的分析和一些应对措施,在以后的结构设计过程当中,还会碰到许许多多的问题,我们应根据规范来解决,不断的总结积累经验,是今后的结构设计更加的完善合理。

参考文献

[1] 光,高剑平.砖混结构整体式外套框架加层的抗震概念设计[J].长春工程

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

[2] 朱颖菲,张力,吴雨静,曾祥蓉.某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优化[J].后勤工程

第3篇:建筑设计总结范文

本人1991年8月毕业于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专科学历,毕业后一直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在工作期间又继续参加第二专业教育学习,于1996年1月毕业于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应用工程专业,本科学历,同年9月被浙江省乡镇企业局职称改革办公室审定为助理工程师,2002年12月晋升为工程师,2007年被浙江省建设厅审定为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专业)。从事建筑技术工作20多年来先后担任过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主管、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技术负责人、建筑幕墙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建筑工程技术部副经理、建筑幕墙及建筑装饰工程项目总工、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建筑幕墙、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总监等职务。现任浙江华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工程设计总监。由于本人工作认真负责,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工程技术骨干及工程技术创新先进个人等,年度考核优秀18次。现将20多年来的专业技术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认真做好建筑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本人利用所学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充分运用于实践。在浙江省城乡综合设计院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工作5年,参与完成建筑工程设计项目3个,分别是浙江省工业产品检测中心办公楼建筑设计,杭州自来水厂职工宿舍建筑设计,杭州之江度假村规划及建筑设计(设计建筑面积约31000㎡),独立完成建筑工程设计项目3个,分别是浙江省警察学校办公楼建筑设计(建筑面积约4100㎡),杭州毛巾被单厂职工宿舍建筑设计(建筑面积约5300㎡),德清水泥厂整条生产线及办公楼建筑及总图设计(建筑面积约2900㎡),主持完成建筑工程设计项目2个,即:奉化刀剪厂办公大楼建筑设计(建筑面积约3600㎡),桐乡水泥厂整条生产线及办公楼建筑及总图设计(建筑面积约2600㎡)。其中:德清水泥厂整条生产线及办公楼设计,为部分框架结构、桩基。由于地基回填土,淤泥土层深有8至9米,采用大开挖,则工期要拉长,决定改用大孔径灌注桩基,既可缩短工期,又可节省造价。考虑到大孔径灌注桩基当时在德清还是刚开始应用,缺乏实际经验,本人通过学习技术规范,结合现场实际,成功地完成了设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又如: 桐乡水泥厂整条生产线厂房,它包含重力设备,材料堆放等功能,荷载较大,决定采用全框架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结构计算,认真仔细地绘制施工图,得到了院领导和同行的好评。

第4篇:建筑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建筑;钢结构;耐火设计;荷载

钢结构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钢材材质均匀,可认为为理想的弹性材料,受力状态简单明了;(2)钢材的塑性和韧性好,有利用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3)钢结构强度高,自重轻,降低结构的自振周期,减小结构设计内力,降低基础造价;(4)钢结构制作周期短、施工速度快等。

钢结构优点很多,但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耐火性能差。结构发生火灾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建筑物烧毁。文中针对钢材的抗火性能,参考了国内外的资料,总结出了钢结构的抗火设计方法及保护方法,并给出一些建议,为钢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钢结构建筑的梁、柱、屋架是建筑的骨架,它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幢建筑的安全,它们大都采用钢材,钢材虽然是不燃材料,但其耐火性能很差,随着温度的变化,其力学指标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承载力和平衡稳定性会随温度升高而大幅度下降。钢结构在温度达到350℃、500℃、600℃时,其强度分别下降1/3、1/2、2/3,在高温条件下其内部应力也会发生改变,使钢结构承重体系出现问题,按理论计算,在全负荷下,钢结构失去平衡稳定性的临界温度为500℃,一般火场温度都在800℃-1000℃左右,在这样的高温条件下,无任何保护的钢结构很快就会出现塑性变形,大约15分钟内就会倒塌。

要使钢结构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克服防火方面的不足,必须进行防火处理,其目的就是将钢结构的耐火极限提高到设计规范规定的极限范围。

对于钢结构,无论是构件层次还是整体结构层次的抗火设计,均应满足以下要求:

1。在规定得结构耐火极限时间内,结构的承载力应不小于各种作用所产生的组合效应。

2。在各种荷载效应组合下,结构的耐火时间应不小于规定得结构耐火极限。

3。火灾下,当结构内温度分布一定时,若记结构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时的内部某特征点的温度为临界温度,则临界温度应不小于在耐火极限时间内结构在该特征点处的最高温度。(1)

上述计算方法对于单根构件计算更为适合,对于钢结构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结构火灾作用下的整体力学性能分析是结构抗火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结构整体力学评估一般分析程序如下:

(1)分析建筑功能及消防措施,设计火灾场景。

(2)确定钢结构的极限温度。

(3)通过流体动力学软件计算火灾后的烟气及温度的分布,计算由于火灾导致的钢结构的温度。

(4)建立钢结构空间的三维几何模型,计算热效应引起的钢材强度的降低。采用有限元或者结构力学分析软件计算,荷载可采用火灾状况中的“火灾荷载”。

(5)根据结构安全分析计算结果,确定钢结构的防火方案。(2)

1钢结构抗火的设计方法

钢结构抗火设计的实质是:选定保护材料及所需厚度,从而使结构在火灾中的温升不超过其临界温度而确保耐火稳定性,满足承载能力的规定。

在实际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在遇到钢结构建筑中对所设计的建筑都做出特别的要求,比如涂刷防锈涂料,防火涂料属于油漆类。(3)基于试验的构件抗火设计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方法。即规范要求某一类型建筑物具有一定的耐火时间,然后对结构的主要构件进行正常设计荷载下的标准试验,测定其抗火时间。设计目标为:结构(构件)的抗火时间不小于规范规定的耐火时间。我国《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中关于钢梁和钢柱的防火措施的要求正是基于此法。该试验方法存在很多缺陷。首先,耐火时间、耐火等级不易确定。目前建筑物趋于功能复杂,体量大型化。同一建筑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功能相差非常大。其次,构件在结构中受力很难模拟,而受力的大小对构件耐火时间的影响很大。最后,构件受火在结构中产生温度应力,而这一影响在构件试验中也难以准确反映。可见早期的抗火设计方法有时失之经济,有时又失之安全。鉴于试验的上述缺陷,结构抗火设计方法已开始从基于试验的传统方法,转为基于计算的现代方法,特别是英国、瑞典、美国、日本等从20世纪70年代就大量开展了考虑上述诸因素的结构抗火计算与设计方法的研究。我们在设计时,要根据不同建筑对构件耐火极限的要求,通过科学比较,选出最恰当的防火保护方法,达到经济和安全要求。(4)

基于计算的现代方法即用计算的方法代替标准试验的方法,可以免除传统方法中所存在的问题,是钢结构抗火设计发展的方向。目前计算方法有几种:直接按耐火等级选择构件的耐火极限t,求出构件临界温度后Ts,用t、Ts为控制条件求保护层厚度的Ts-t耐火设计方法;用构件的临界温度Ts和当量升温时间Te来确定防火保护层厚度的Ts-Te耐火设计方法。(5)我国的第一部钢结构防火设计标准《上海市钢结构防火技术规程》(报批稿)中采纳的设计方法,其计算过程如下:

(1)采用确定的防火措施,设定一定的防火被覆厚度。

(2)计算构件在确定的防火措施和耐火极限下的内部温度。

(3)采用确定高温下钢的材料参数,计算结构中的该构件在外荷载和温度作用下的内力。

(4)进行荷载组合:S= γGCGGk + ∑γQiCQiQik+γW C W Wk+γfCf(ΔT)。

其中,S为荷载组合效应;Gk为永久荷载标准值;Qik为楼面或屋面活载(不考虑屋面雪载)标准值;Wk为风荷载标准值;T为构件或结构的温度变化(考虑温度效应);γG为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0;γQi为楼面或屋面活荷载分项系数,取0.7;γW为风载分项系数,取0或0、3;γf为温度效应的分项系数,取1、0;CG, CQi ,C W,Cf为永久荷载,楼面或屋面活载,风载,温度变化的效应系数。

(5)根据构件和受载的类型,进行构件耐火承载力极限状态验算。验算要求为:S≤R式中R为按确定温度条件下的构件的极限承载力。

(6)当设定的防火被覆厚度不合适时(过大或过小),可调整防火被覆厚度,重复上述(1)~(5)步骤。

基于计算的防火设计方法,优点是:考虑了多个影响因素,从构件的实际工作条件出发,进行耐火设计,从而与实际情况更接近;用保护材料的热物理参数测定法取代了构件的耐火试验,使试验工作简化并大大降低了费用。缺陷是:目前计算方法尚未统一;计算较为复杂,各计算方法之间计算结果差异较大,没有考虑基于整体结构的计算。

2钢结构的防火保护

除了进行基本的抗火设计我们必须考虑可行的防火保护,将两者紧密的结合起来,钢结构的防火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采用耐火、绝热或吸热的材料,阻隔火焰和热量,推迟钢结构的升温速率,延缓钢结构表面到达临界温度的时间。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由于钢结构耐火能差,在火灾高温作用下很快失效倒塌,耐火极限仅15分钟,若采取措施,对钢结构进行保护,使其在火灾时温度升高不超过临界温度,钢结构在火灾中就能保持稳定性,对钢结构采取的保护措施,从原理上来讲,主要可划分为两种:截流法和疏导法。(6)

2.1截流法

截流法的原理是截断或阻滞火灾产生的热流量向构件的传输,从而使构件在规定的时间内温升不超过其临界温度。其作法是构件表面设置一层保护材料,火灾产生的高温首先传给这些保护材料,再由保护材料使给构件。由于所选材料的导热系数较小,而热容又较大,所以能很好地阻滞热流向构件的传输,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截流法又分为喷涂法、包封法、屏蔽法和水喷淋法。

2.1.1喷涂法

喷涂法是用喷涂机具将防火涂料直接喷在构件表面,形成保护层。钢结构防火涂料按所使用的胶粘剂的不同可分为有机防火涂料和无机防火涂料两类,按涂层厚度分为薄涂型和厚涂型两类,薄涂型钢结构涂料涂层厚度一般为2~7mm,有一定装饰效果,高温时涂层膨胀增厚,具有耐火隔热作用,耐火极限可达0。5~1。5小时,这种涂料又称纲结构膨胀防火涂料。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厚度一般为8~20mm,粒状表面,密度较小,导热系数低,耐火极限可达0。5~3。0小时,这种涂料又称钢结构防火隔热涂料。

钢结构防火涂料的防火原理有三个:一是涂层对钢基材起屏蔽作用,使钢结构不至于直接暴露在火焰高温中。二是涂层吸热后部分物质分解放出的水蒸汽或其他不燃气体,起到消耗热量、降低火焰温度和燃烧速度、稀释氧气的作用。三是涂层本身多孔轻质和受热后形成碳化泡沫层,阻止了热量迅速向钢基材传递,推迟了钢基材强度的降低,从而提高了钢结构的耐火极限。

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主要品种有:LB、SG―1、SB―2、SS―1钢结构膨胀防火涂料。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主要品种有:LG钢结构防火隔热涂料、STI―A、JG276、ST―86、SB―1、SG―2钢结构防火涂料等。

在喷涂钢结构防火涂料时,喷涂的厚度必须达到设计值,节点部位宜适当加厚,当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涂层内应设置与钢结构相连的钢丝网,以确保涂层牢固。

(1)承受冲去振动的梁

(2)设计层厚度大于40mm寸

(3)粘贴强度小于0。05MPa的涂料

(4)腹板高度大于1。5m的梁

喷涂法适用范围最为广泛,可用于任何一种钢构件的耐火保护。

2.1.2包封法

包封法就是在钢结构表面做耐火保护层,将构件包封起来,其具体做法有:

(1)用现浇混凝土作耐火保护层。所使用的材料有混凝土、轻质混凝土及加气混凝土等。这些材料既有不燃性,又有较大的热容量,用作耐火保护层能使构件的升温减缓。由于混凝土的表层在火灾高温下易于剥落,可在钢材表面加敷钢丝网,进一步提高其耐火的性能。

(2)用砂浆或灰胶泥作耐火保护层。所使用的材料一般有砂浆、轻质岩浆、珍珠岩砂浆或灰胶泥、蛭石砂浆或石灰胶泥等。上术材料均有良好的耐火性能,其施工方法常为金属网上涂抹上述材料。

(3)用矿物纤维。其材料有石棉、岩棉及矿渣棉等。具体施工方法是将矿物纤维与水泥混合,再用特殊喷枪与水的喷雾同时向底子喷涂,构成海绵状的覆盖层,然后抹平或任其呈凹凸状。上述方式可直接喷在钢构件上,也可以向其上的金属网喷涂,且以后者效果较好。

(4)用轻质预制板作耐火保护层。所用材料有轻质混凝土板、泡沫混凝土板、硅酸钙成型板及石棉成型板等等,其做法是以上述预制板包覆构件,板间连接可采用钉合及粘合。这种构造方式施工简便而工期较短,并有利工业化。同时,承重(钢结构)与防火(预制板)的功能划分明确,火灾后修复简便且不影响主体结构的功能,因而具有良好的复原性。

2.1.3屏蔽法

屏蔽法是把钢结构包藏在耐火材料组成的墙体或吊顶内,在钢梁、钢屋架下作耐火吊顶,火灾时可以使钢梁、钢屋架的升温大为延缓,大大提高钢结构的耐火能力,而且这种方法还能增加室内的美观,但要注意吊顶的接缝、孔洞处应严密,防止窜火。

2.1.4水喷淋法

水喷淋法是在结构顶部设喷淋供水管网,火灾时,自动启动(或手动)开始喷水,在构件表面形成一层连续流动的水膜,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由上述可知,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设法减小传到构件的热流量,因而称之为截流法。

2.2疏导法

疏导法目前主要是充水冷却保护这一种方法。该方法是在空心封闭截面中(主要是柱)充满水,火灾时构件把从火场中吸收的热量传给水,依靠水的蒸发消耗热量或通过循环把热量导走,构件温度便可保持在100℃左右。从理论上讲,这是钢结构保护最有效的方法。该系统工作时,构件相当于盛满水被加热的容器,象烧水锅一样工作。只要补充水源,维持足够水位,而水的比热和气化热又较大,构件吸收的热量将源源不断地被耗掉或导走。

冷却水可由高位水箱或供水管网或消防车来补充。蒸气由排气口排出。当柱高度过大时,可分为几个循环系统,以防止柱底水压过大,为防止锈蚀或水的冰结,水中应掺加阻锈剂和防冻剂。

3结语

1)现行的抗火设计方法是基于计算的构件设计方法,缺乏基于计算的结构抗火设计。改方法以防止整体结构倒塌为目标时,基于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抗火设计。即将结构的主要功能作为整体承受荷载,火灾下结构单个构件的破坏,并不一定意味着整体结构的破坏,特别是对于钢结构,一般情况下结构局部少数构件发生破坏,将引起结构内力重分布,结构仍具有一定继续承载的能力。

2)考虑火灾随机性的结构抗火设计方法:结构抗火的概率可靠度设计必须考虑火灾与空气升温的随机性,有待发展。(8)

3)钢结构构件在温度、重力荷载共同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和承载力计算模型研究。该研究是结构抗火设计的核心,工作量也最大。

4)抗火涂料的抗冲击性研究。

5)缺乏火灾荷载分布统计。该项研究是钢结构抗火设计的基础。(9)

防止钢结构在火灾中迅速升温发生形变塌落,其措施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如采用绝热、耐火材料阻隔火焰直接灼烧钢结构,降低热量传递的速度推迟钢结构温升、强度变弱的时间等。(10)但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其原理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李国强.钢结构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火设计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37-140

[2]郑玉海等.中国消防手册第三卷.消防规划•公共消防设施•建筑防火设计.[S]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88-91

[3]梅庭玉.钢结构建筑防火保护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2006第04期, 34-35

[4]吴业飞.浅谈钢结构在建筑结构中的防火设计[J].西部开发报2008-06-29, 87-90

[5]同济大学.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S].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32-33

[6]李钢.浅论钢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6第04期,51-52

[7]朱有林.钢结构的抗火机理与结构设计[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6第04期16-18

[8]宋占海.建筑结构基本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第二版。58-60

第5篇:建筑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字:建筑结构设计;原则;注意问题;改进提高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取得了辉煌成绩。大家也越来越关注建筑业,也更加关心建筑的前提基础建筑结构设计。下面将从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建筑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物发挥使用功能的基础。功能要求、美观要求、经济要求和环保要求是建筑建构设计需要遵守的四项基本要求。建筑结构设计包括四个部分:方案设计、结构分析、构件设计、绘施工图。 建筑结构设计原则包括安全、适用、经济、美观、便于施工。五个方面的完美结合才会有一个优秀的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设计的五个原则不仅仅是是完美建筑需要遵循的,也是设计人员努力的目标。

1.建筑结构设计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1.1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1.1.1抗震问题

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的玉树地震2011年的云南盈江地震造成的损失足以说明我国一些地方的建筑抗震性很差,未达到我国规定的标准。因此保证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是减少地震发生时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重要问题。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抗震设计水平是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设计,我国颁布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为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抗震性能的重视,设计人员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人民的生命财产负责,对工作负责,让自己设计出来的作品体现人本意识,这样不仅符合国家以人为本的政策,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得到了体现。

1.1.2结构设计中偷工减料,钢材不足问题

一部分建筑公司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节省开支,不重视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偷工减料,不顾人们的安全,使用不合规定的材料,导致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安全隐患。设计公司以及设计人员应该遵守职业道德,有忧患意识,在做事情前考虑好基础问题,防止悲剧的发生。

1.1.3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问题

建筑结构不合理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造成:1建筑结构设计者知识和经验欠缺2,安全意识薄弱,不顾建筑质量只追求外形美观。3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公司的设计形式不合规定也不主动提出异议,但这样的情况还极少数的。设计人员应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技术,经验设计出既符合安全标准又美观的建筑。

1.2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1.2.1楼板设计问题

板在建筑工程中担当重要角色,它将楼面屋面的荷载传给其周围的墙或梁,因此设计楼板时需要考虑周围设计到的构件安全。整个设计考虑越周到,安全系数也就越高。希望设计人员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更加细心,更加有责任心。

1.2.2关于箱、筏基础底板挑板的阳角问题

如果阳角面积在整个基础底面积中所占比例极小,可砍成直角或斜角;如果底板钢筋双向双排,且在悬挑部分不变,阳角不必加辐射筋。

1.2.3主梁有次梁处加附加筋

一般应优先加箍筋,附加箍筋。可也就是说,位于梁上的集中力如梁上柱、梁上后做的梁如水箱下的垫梁必须加附加筋。

2.建筑建构设计改进提高的几点建议

2.1未来建筑结构设计从业人员应该掌握的新方式

2.1.1让概念设计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为避免无必要的繁琐计算,概念设计应运而生。根据抗震设计的复杂性,难以精确计算而提出来的一种从宏观上实现合理抗震,同时为抗震计算创造有利条件,使计算分析更加便捷,结果更好的反应实际情况。

2.1.2应用先进的计算理论。

采用最优化设计 ,方案优化等先进科学的设计方法、设计理论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2.1.3采用主动设计

未来的设计除考虑质量安全问题还应考虑降低作用效应,从而降低成本,节约国家投资,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2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以及安全意识

结构设计是个系统、全面的工作,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基本功,灵活创新的思维和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和章程的含义,善于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2.3鼓励创新设计,开展科研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为了展示独特的建筑,建筑结构设计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大,鼓励创新技术,发扬创新精神,将会在建筑业中展现出更优秀的作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道理是显然的,这对于任何行业都适用。想要有优秀的建筑不仅需要设计创新,也需要科研的不断研发与应用。开发高精度软件,开发新项目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需要设计者和计算机程序专业人员合作去完成软件开发,推新创新,不安于现状,勇于承担起这个任务。

2.4提高材料利用率,提倡节约

国家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越利用率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资源利用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有不少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用钢量,已超过国外同等高度钢结构的用钢量,其不合理可见一斑。节约钢材也同样是结构设计工程师的重要职责。到达钢材利用率的最大化用尽量少的材料完成建筑物的各种功能。使用轻质、高强的建材,将使建筑结构设计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经济发达的国家工程师同样追求节约材料。美国《商业周刊》在1998年曾经登载由美国建筑师学会(AIA)举办的最佳建筑设计竞赛,“节省材料”是该次竞赛的主题之一。又如香港中国银行(贝聿铭设计)因其结构方案布置得当,比同样高度的其他结构大量节约钢材,所以若干个杂志上都发表文章加以表扬。可想而知提倡节约在结构设计中多么重要!当然这些节约都是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之上的。

2.5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建筑规范设计建筑结构

经济的发展建筑业的发展建筑结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也出台了一些相应的规定。为了提高建筑的质量,消除安全隐患,规定也应该与时俱进,及时修改。建筑设计人员认真负责,在工作中发现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行为及时提出异议以及解决方案,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多的为人们考虑周全。

第6篇:建筑设计总结范文

一、建筑结构设计审查的必要性

针对建筑结构设计环节进行相应的审查是极为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重要性来看,这种设计审查极为必要,正是因为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本身具备着极强的价值和作用,所以针对其进行相应的审查设计也就显得极为必要,意义比较明显。具体来说,这种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主要就取决于建筑结构的重要性上,对于任何一个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建筑结构不仅仅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还对于整个建筑物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比如支撑效果就是最为典型的一个方面,而这一作用和价值要想得到充分的呈现,就应该确保其建筑结构设计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的保障也就需要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审查。(2)从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现状来看,这种设计审查显得更为必要,因为当前我国很多建筑工程项目结构设计工作中,各种问题和缺陷频发,很多问题和缺陷的影响还是比较恶劣的,这种影响必然也就会给相应的建筑结构的建设造成较大的困扰,有鉴于这一不良现状而言,要想切实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结构的有效性,就应该重点针对当前设计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进行有效地改善和处理,而这种改善和处理其实也就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审查过程,这也就是其建筑结构设计审查的一个必要性体现。(3)从建筑结构设计审查工作的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其必要性也是比较明显的,这也正是建筑结构设计审查工作的一个重要作用体现所在,正是因为合理的应用建筑结构设计审查能够改善和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水平,促进其应用价值的充分呈现,进而也就有助于在实际的建筑结构设计中充分运用这种设计审查,这是该项工作应用的一个最为本质的必要性体现。

二、建筑结构设计审查措施

1.针对建筑结构设计理念进行审查

对于建筑结构设计审查工作来说,其最为基本的一种审查措施就是针对其相应的设计理念进行审查,这种理念层次的审查效果是比较明显的,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其建筑结构设计的水平和实际效果。具体来说,这种建筑设计理念方面的审查主要就是针对当前很多设计人员存在的设计理念缺陷和不足进行相应的改善和补充,进而最大程度上提升其设计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比如针对设计人员存在的明显设计整体性理念不足的问题,就应该注重加强对于整体性设计理念的审查和补充,促使这些设计人员能够在后期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充分注意到这种整体性的设计理念,并且要学会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这种整体性理念进行设计,最终确保建筑结构具备较为理想的整体性效果,避免其各个部分出现割裂或者是不协调等问题,保障其建筑结构各个方面的协调性也是比较关键的一个方面,只有促使建筑结构具备较好的协调性和统一性,才能够促使其最终各方面功能的呈现,尤其是对于稳定性来说具备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2.针对建筑结构细节进行审查

虽然说从设计理念方面着手进行审查,可以重点加强设计人员的整体性设计理念,但是对于具体建筑结构设计内容进行审查的话,就应该从细节入手,确保其设计的各个方面都不存在任何的问题和缺陷,进而最大程度上保障其设计的可靠性,这种细节入手的建筑结构设计审查工作也是比较典型的一种审查手段,其能够有效地发现建筑结构设计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进而也就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处理和完善,最终切实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水平。对于这种建筑结构设计细节的审查来说,还应该做好主次分明的审查,重点针对一些比较关键的细节进行严格地审查和审查,确保这些关键环节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是最为关键的,比如对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连接处设计来说,就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要点进行控制,这些连接处的设计效果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设计的稳定性和强度,一旦该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其连接无法确保结构牢固性的话,必然会影响其建筑物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针对设计指标进行审查

对于具体的建筑结构设计审查工作来说,其具体的实施还应该具备一个较为明确的参考依据,针对这些明确的参考依据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审查才是有意义的,也才具备相应的价值,对于这些参考依据来说,最为主要的就是一些设计指标和相关文件的规定,在具体的建筑结构设计审查过程中,针对其具体的建筑结构设计结果,参照相关的设计指标和文件规定来进行一一对比,进而便能够有效地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缺陷的发现正是建筑结构设计审查的主要环节所在,发现了这些缺陷和不足,然后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逐一完善也就完成了相应的建筑结构设计审查过程,并且还具备着极强的实际价值,避免了无用功的存在,提升了建筑结构设计审查的效率。

4.充分运用各种先进技术

对于建筑结构设计审查工作来说,要想更好地提升其设计审查的效果和准确性,还可以充分运用一些先进技术手段来进行审查,尤其是随着当前计算机技术及其相应的软件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其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具体到设计工作中来说,完全可以充分运用各种设计软件来针对审查完善,并且这种采用设计软件进行审查完善的措施还具备着极强的实用性和效率,相对于人工审查,其优势是比较突出的。

三、结语

第7篇:建筑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综合实训;钢结构;评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1C-0085-02

考核评价是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过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综合实训课程考核评价如何适应飞速发展的教学需要,切实起到对课程的导向和反馈作用,满足课程教学需要,成为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一、钢结构综合实训课程

钢结构综合实训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环节,指高等职业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钢结构方向)学生在完成主要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各主要技能专项实训后,综合运用本专业的主要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性、系统化的训练。

钢结构综合实训是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查,是学生毕业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的综合应用,为学生就业或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做好准备,并最大限度增强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性。

二、钢结构综合实训课程考核评价设计

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定位,遵循综合实训课程性质的要求,我院近年来对原有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从考核标准、方式、内容、方法等方面出发,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易于操作的实训考核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一)考核标准

钢结构实训课程建立了以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根据学生实施任务前方案的确定、工作计划制订,对于不同的实训项目规定不同的权重,参考行业标准,制定科学性与可操作性项目实施的考核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根据课程目标和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制定考核内容,实行单项实训、口试、平时考核、实训考核的考核方式,理论测试注重实用性,实际操作以技能培养为中心,实现过程评价和课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的考核。实行过程性、阶段性的量化考核,当各项目的工作任务完成后进行项目评价与考核,当课程的所有项目和任务完成后,进行课程评价与考核,根据相应的课程考核标准进行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考评。

(二)考核方式

遵循综合实训课程性质的要求,考核评价应采取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多方位地考察综合实训的结果,全面评价学生掌握专业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的程度。在考核中,坚持能力本位的原则,在考核方式上,改变现有总结性评价,采用诊断性评价( 教学前的准备性评价) 、过程评价( 教学进行中的形成性评价) 、事后评价( 教学结束后的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考核主体上,也强调多元性,采用教师评价、考核小组评价、个人评价等多种形式。基于高职教育“以生为本”的理念,使学生在开课时就清楚地知道学习完成后要考核哪些内容,以什么方式进行考核,考核过程和决定公开透明,甚至可以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作为等级评定的参考。对于不及格的学生,采取个人申报的形式,给予更多的重修和补考机会以及更灵活的考核时间,实现考核时间全程化。

(三)考核内容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钢结构方向)考核标准的制定聘请企业专家作为考核组成员,参与课程考核标准的制订和实施,全过程对参与考核的教师进行资格评定,要求有考评资格将岗位实践能力的评价放在首位,专业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水平或参加实际岗位资格培训。此外,在过程性考核环节,对项目和任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使考核主体呈现多元化。

以门式钢架轻型钢结构体系(设计)为例,考核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工程投标报价和施工组织设计四个模块,按照工作过程,将典型工作任务的知识点与技能要求结合并进行综合考核。着重考核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一般关键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计算能力、设计能力、检查与分析能力、软件应用能力等,一般关键能力主要包括继续学习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应变能力等。其次,考核学生的工作态度与纪律性,从每个学生的出勤情况及每个项目的参与程度进行评价。最后,考核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和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合作精神。在考核时,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小组之间展开竞争,小组的考核成绩作为该项目个人考核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核的时候,采用过程性考核分小组竞赛的方式。考核结束后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联合对各小组及部分组员进行点评。

(四)考核方法

综合实训成绩由阶段成绩和答辩成绩两部分构成,阶段成绩占60%,答辩成绩占40%;最后,按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小于60分)给出综合实训成绩等级。

1.阶段成绩构成。

门式钢架轻型钢结构体系综合实训分为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图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四个模块,每一模块成绩必须达到及格,方可参加综合实训答辩;阶段成绩评定(见表1)不及格,不予参加答辩。阶段成绩考核内容包括:

(1)在综合实训过程中学生的出勤、完成的工作量和工作态度。

(2)学生对课题涉及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3)学生平时独立工作的表现,如调查研究,采集资料情况等。

(4)学生在小组中的团队协作能力。

表1 钢结构实训阶段成绩评定表

学生姓名: 组别: 班级:

实训

模块

指导

教师 时间

①过程考核(小组评价) 考核项目 评分标准 得分

出勤 有无迟到、早退现象(10分)

工作态度 态度端正、踏实肯干(10分)

方案及图纸 方案合理、格式规范、创新性、实用性(50分)

资料查验 规范、规程核检快速准确(20分)

团队协作 团队分工明确,团队合作意识

(10分)

分值 100分

②本人

自评 打分标准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③教师

评价

阶段

成绩

阶段成绩=①×60%+②×10%+③×30%。

2.答辩成绩评定。

综合训练答辩是综合训练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训练最后一个环节,对检验考核学生综合训练质量,综合业务素质和实践技能、动手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评定实践成绩的重要依据。

答辩小组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各阶段成果和答辩表现综合评定答辩成绩,内容包括:

(1)小组答辩。

按设计指导教师承担的辅导小组划分一个答辩小组。采用竞赛的方式,小组之间展开竞争,由组长负责本答辩小组的相关工作。各个小组着重考核学生的设计或研究方案分析论证是否正确、合理;结构、工艺的合理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等,小组的考核成绩作为该项目个人考核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个人答辩。

每位学生参加答辩的时间控制在25分钟以内。答辩前,学生先填写一个钢结构实训总结与信息反馈表(见表2),自己对实训做一个总结,并给出建议,用于教师改进以后的教学。答辩时,首先学生自我介绍设计概况或需要说明的问题,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着重考核学生对课题的认识,能否充分分析、正确论证、清楚表达,考察学生能否掌握运用与专业有关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并鉴别学生有无创造性的见解。

答辩方式可采取提一个问题学生随即回答一个问题,或是集中提出所有问题,学生记录,然后按提问先后顺序回答。各答辩小组根据本组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表2 钢结构实训总结与信息反馈表

实训模块 指导教师 学时

班级 组号

填表人

1.本次实训过程中,你在本组内从事哪项具体工作,工作成果有哪些?

2.你对自己的工作成果有何评价,不足之处在哪?

3.请评价一下你所在工作小组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

4.你对组长或组员在实训中的能力与表现有何看法?

实训心得体会:

意见与建议:

三、高职院校实训课程考核的几点建议

与原有的考核体系相比,我院钢结构综合实训课程考核评价,经实践检验,能合理评定学生成绩,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钢结构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各个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不同,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的考试模式进行改革,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阶段考核

综合实训成绩应考虑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及平时成绩,激励学生将工夫用在平时,而不是期末突击,有利于学风建设。

(二)鼓励学生自我能力认定

课程考核可采用学生自我评价,课程考核小组考评,班级学生集体考评及教师考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能力和技能考核为主

考核评价形式要理论和技能考核相结合,高职教育的考核应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知识、技能、能力考核并重,考虑岗位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四)注重反馈机制

在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反馈,帮助师生改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适应高职综合实训的发展,考核评价应采取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全面评价学生掌握专业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的程度,多方位地考察综合实训的结果,科学地评价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本文为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钢结构综合实训有效教学的实践”(编号NGJGH2014010)。

参考文献:

[1]俞敏燕.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改革构想[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

第8篇:建筑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设计选择;要点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resources, the growing tension, high-rise building more and more as the choice i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kind of form of construction, and the design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e changes more and more, building type and function more and more complex,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also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high building structure engineering design work of the difficult points and key. So the article through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a high-rise building, and discusses the design put forward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in the main points, for everyone to discuss and study.

Keywords: high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Design choice; points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高层建筑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随着大城市的发展,城市用地紧张,市区地价日益高涨,促使近代高层建筑的出现,电梯的发明更使高层建筑越建越高。宏伟的高层建筑是经济实力的象征,具有重要的宣传效应,在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一、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选择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是否合理、经济的关键就是高层建筑抗侧力结构体系的选择是否合理,抗侧力结构体系有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筒中筒等。对结构选型来说,没有普遍使用的选择标准,往往是随着建筑的环境、功能要求有所变化,每一选择都有其优劣这就需要结构工程师认真地对比和考虑。例如:框架结构建筑平面布置灵活,构件类型少,设计和施工都较简单,但其抗侧刚度小,当建筑较高时,梁柱截面大,影响室内使用空间;剪力墙结构整体性好,抗侧刚度大,侧移小,但其平面布置不灵活,一般适用住宅及旅馆;而框架-剪力墙结构则综合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并可以设计成双重抗侧力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中要注意的就是剪力墙的布置要均匀,刚心与质心重合或相近,且剪力墙数量不宜过多,满足规范的侧移限值即好。框架-核心筒的受力性能与框架-剪力墙相同,由于外框架间距大,使得建筑空间大而灵活,采光好,是高层公共建筑和办公用房的理想选择,在高度较高时,还可以加伸臂减小侧移。筒中筒结构由于柱距小近年已较少应用。

二、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

2.1水平荷载成为决定因素。一方面,因为楼房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仅与楼房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构件中引起的轴力,是与楼房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对某一定高度楼房来说,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结构动力特性的不同而有较大幅度的变化。

2.2 轴向变形不容忽视。高层建筑中,竖向荷载数值很大,能够在柱中引起较大的轴向变形,从而会对连续梁弯矩产生影响,造成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正弯矩之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还会对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产生影响,要求根据轴向变形计算值,对下料长度进行调整;另外对构件剪力和侧移产生影响,与考虑构件竖向变形比较,会得出偏于不安全的结果。

2.3侧移成为控制指标。与较低楼房不同,结构侧移已成为高楼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随着楼房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移变形迅速增大,因而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应被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内。

2.4结构延性是重要设计指标。相对于较低楼房而言,高楼结构更柔一些,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更大一些。为了使结构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避免倒塌,特别需要在构造上采取恰当的措施,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

三、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3.1以承载力、刚度、延性为主导目标,实施多道防线、刚柔结合的结构形式。即应具有一定大的刚度和承载力来抵御风荷载和小震,随着第一道防线破坏,结构变柔后仍有足够大的弹塑性变形能力和延性耗能能力来抵御未来可能遭遇的罕遇大震。

3.2 在对结构进行分析计算时,应该运用最简单、最直接、概念最清楚的计算方法,将结构的受力与传力途径设计成简单、直接、明确。尽可能避免出现以抗扭为主导的关键性传力构件。

3.3 尽可能使结构平面布置的正交抗侧力刚度中心(简称刚心)和建筑物表面力(风力)作用中心或质量重心(质心)靠近或重合,以避免或减小在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扭转效应。

3.4建筑物竖向布置的抗侧力刚度构件也最好设计成均匀、连续,避免出现软弱层和上下层间的剪切刚度、弯曲刚度和轴压刚度的突变。

3.5 应重视上部结构与其支承结构整体共同作用的机理,即传力与受力结构两者之间的共同作用;例如,在高层建筑的箱基和筏基的底板设计中,计算软件无法进行上部结构-地下室-地基基础的相互作用分析,计算出来的底板内力远远大于底板实际受到的内力。

四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设计方法要求

4.1屋面活荷载取值

框架荷载取0.3kN/m2已经沿用多年,不打算修改。但屋面结构,包括屋面板和檩条,其活荷载要提高到0.5kN/m2。《钢结构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规定不上人屋面的活荷载为0.5kN/m2,但构件的荷载面积大于60m2的可乘折减系数0.6。门式刚架一般符合此条件,所以可用0.3kN/m2,与钢结构设计规范保持一致。国外这类,要考虑0.15-0.5N/m2的附加荷载,而我们无此规定,遇到超载情况,就要出安全问题。现在有的框架梁太细,檩条太小,明显有克扣荷载情况,今后应特别注意,决不允许在有限的活荷载中“挖潜”。

4.2屋脊垂度要控制

框架斜梁的竖向挠度限值一般情况规定为1/180,除验算坡面斜梁挠度外,是否要验算跨中下垂度?过去不明确,它可能讲课时说过不包括屋脊点垂度。现在了解到,美国是计算的。他们作框架分析,一般是将构件分段,用等截面程序计算,每段都要计算水平和竖向位移,不能大于允许值,等于要验算跨中垂度。跨中垂度反映屋面竖向刚度,刚度太小竖向变形就大。要的度本来就小,脊点下垂后引起屋面漏水,是漏水的原因之一。有的工程由于屋面竖向刚度过小,第一榀刚架与山墙间的屋面出现斜坡,使屋面变形。现在打算做个规定,刚架侧移后,当山尖下垂对坡度影响较大时(例如使坡度小于1/20),要验算山尖垂度,以便对屋面刚度进行控制。

4.3钢柱换砼柱

少数单位设计的门式刚架,采用钢筋混凝土柱和轻钢斜梁组成,斜梁用竖放式端板与砼柱中的预埋螺栓相连,形成刚接,目的是想节省钢材和降低造价。在厂房中,的确是有用砼柱和钢桁架组成的框架,但此时梁柱只能铰接,不能刚接。多高层建筑中,钢梁与墙的连接也是如此。因为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虽然构件可以通过配筋承受弯矩和剪力,但在连接部位,它的抗拉、抗冲切的性能很并,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松动和破坏。还有的单位,在门式刚架设计好之后,又根据业主要求将钢柱换成砼柱,而梁截面不变。应当指出,砼柱加钢梁作成排架是可以的,但将刚架的钢柱换成砼柱,而钢梁不变,是不行的。由于连接不同,构件内力也不同,要的工程斜梁很细,可能与此有关。建筑结构是一门科学,如果不按科学办事,是要吃苦头的。今后国家要执行建筑法,实行强制性条款,违反其中一项,出了工程事故,是要受罚的。

五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注意的要点

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中,概念设计的思想也得到延伸,所以结构工程师必须对结构地震破坏机理有深刻的认识,对地震试验研究成果有一定的理解,这样才能从概念上作出判断,并采取措施。我国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抗震结构构件必须有足够大的承载能力,足够的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以达到抗震设防目标。在同一地震作用下,刚度小的结构变形大,刚度大的结构变形小,所以,对同种材料而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比设置了剪力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震害严重。另外,建筑的体型和结构总体布置也是在抗震设计值得特别重视的,平面形状上宜简单、对称、避免过多的外伸、内凹、避免细腰形和角部重叠平面;电梯、楼梯的布置尽量避免布置在端角和凹凸处;避免错层布置等。建筑立面也应是规则、均匀、从上到下外形变化不大,没有过多的外挑内收,避免突变。还有一点就是建筑的非结构构件与建筑主体结构必须存在可靠连接,使其在地震时不脱落,以免发生倒塌伤人。

六 结论

随着高层建筑进一步的发展,满足高层建筑的形式,材料,力学分析模型都将日趋复杂多元,为了满足市场的要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师必须严格执行设计标准,根据工程实地情况选择合理的结构方式,注意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难点和要点,为后期的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峻.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J].中化建设,2008,(12).

[2]范小平.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中相关的几个问题应用分析[J].福建建材,2008,(6). 全科论文中心省略

第9篇:建筑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建筑框架 抗震技术 设计

我国地震多发区域所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08年汶川地震为国家及国民带来损失数之不尽。地震造成的巨大损失中,部分是因为建筑物建设质量不达标、建筑结构设计未达到抗震标准而造成的,所以加强建筑抗震技术设计对建筑结构设计相当重要。用当前的建筑结构计算软件会受到其本身的限制,构建出的模型很难达到准确进行建筑抗震参数及特性测试的理想效果,抗震设计的难度由此加大。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全面加强抗震计算技术研究的同时,还要运用抗震概念设计使得抗震技术的整体设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有效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一、抗震概念设计

进行抗震概念设计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力求建筑平面布置结构对称

房屋外形不对称、不规则、质心及形心偏差过大、凹凸变化过大、同一结构内刚度及形状不对称、平面的长度太长等因素都会对建筑抗震造成负面影响。

(二)保持刚度及强度的匀称

对多层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时,要保证建筑各层之间的刚度及强度保持匀称。薄弱楼层的存在会形成地震集中变形部位,致使建筑物从该部位开始产生破坏,随之造成整个建筑物受损。例如,对常见底商住宅进行设计时,上部是砖混住宅,底层则是框架,底层框架抗震能力低于上部抗震能力,所以底层是建筑抗震的薄弱环节。设计时要注意加强底层抗侧移的能力,按相关要求进行剪力墙纵横设置,所以底层剪力墙结构才是底层框架设计的关键点。

(三)保证多次数的结构超静定

静定结构杆件的传力线路及受力系统相对单一,只要其中一根杆件出现问题,整个建筑结构体系就会随之遭遇破坏。超静定结构的作用原理是:在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的时候使多余的超静定杆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消耗部分地震能量,以达到保证结构稳定,减少震坏的目的。超静定结构的次数越多其消耗的地震能量也会越多,抗震能力也会随之加强。

(四)建议选用强柱弱梁结构框架

假如存在单一的框架结构,框架就会成为抗侧力的唯一构件,采用强柱弱梁框架能够使建筑物在受震时,梁先屈服于水平地震力,建筑物则利用梁产生的变形先进行地震能量的消耗,框架柱居于受震第二位,有效增强建筑物抗震能力。

(五)进行多个构件的相互连接

将多个构件连接起来,并保证连接的可靠性能够让各个构件自身强度发挥到极致,从而有效进行地震力的传递,使得每个构件都能够吸收到足够的地震力,构件整体的延续也将得以提高。只有保证构件连接可靠有效,才能保证其整体性,从而保证建筑整体的抗震能力。

二、相关计算及构造的措施

(一)结构抗震计算

应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抗震计算:

一般来说,要按照建筑结构主轴方向分别计算地震的作用力,计算完成之后还要及时进行抗震验算,不同方向所能承受的地震作用力应该由同一方向设计的抗侧力构件负责承担。假如结构中存在斜交抗侧力构件,那么当构件相交产生的角度超过15度时,各个抗侧力构件所能承担的水平地震作用力要分别进行计算。针对刚度及质量的分布存在明显不对称的情况,应将其视作水平地震双向作用情况下产生的扭转影响,其余情况则按照地震作用效应的调整方式算作扭转影响。当构件相交产生的角度达到8度、9度时,长悬臂机构与人跨度结构要计入竖向地震作用当中,角度为9度时的高层建筑也要算作竖向地震作用。

建筑框架结构计算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振型分析法及底部剪力法,另外一种补充的计算方法,即时程分析法,仅仅在对不规则程度大、非常重要及比较高的建筑物进行结构抗震计算时才会运用。抗震计算所采用的方法应该与以下要求相对应:高度不能大于40m,刚度及质量的分布相对均匀,且变形主要以剪切为主的结构及与单质点体系相近的结构要采用底部剪切法等简要方法进行结构抗震计算。对于框架结构不规则性较大的建筑,即存在凹凸程度大、扭转程度大、楼板部分位置不连续以及竖向不规则等问题的建筑、场地内进行了高度范围限制的高层建筑及甲类建筑与烈度等的抗震计算,要选用时程分析法对多遇地震的情况进行补充计算,计算后对多条时程曲线进行选取,计算其平均值和用振型分析法计算出来的较大值。

(二)构造措施

一般来说,混凝土框架结构是通过对混凝土构件横截面的宽度比限值、承重柱的轴压比及钢筋率要求的最小值来进行控制的,一般采用的构造措施是:对建筑高度及建筑层数进行限定;将钢筋砼构造柱及圈梁设置到框架结构的纵横墙中;限值控制横墙间距的部分位置的尺寸及建筑物的高度比;进行防渗缝设置。政府相关部门对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修订,新的规范中添加了部分强制性条款,要求设计时重点突出建筑顶部的楼与电梯间、构造柱要能够伸到建筑物顶部并能够连接顶部的圈梁、内墙及外墙交接的地方要在沿墙每间隔500mm的位置安设2-6根长拉结钢筋。拉结填充墙协助建筑物框架结构整体受力,并能对结构的刚度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设计时要予以充分的考虑。

三、结束语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是进行工程施工的基础,其中抗震技术设计是保证建筑物整体质量的关键之一。由于地震随机性过大,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面临着很多技术上的问题,但是只要积极进行相关技术研究,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进行抗震计算,并结合抗震概念设计,同样能有效提升建筑抗震指数,建造出高质量的生活及办公建筑物,保护国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晓莉,陈洪斌,李绍祥等.框架-砖砌体混合结构抗震加固探讨[C].//第十三届高层建筑抗震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11

[2]王刚.框剪结构设计之抗震技术分析[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