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

农业的根本出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的根本出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的根本出路

第1篇: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

[关键词] 发展现代农业“三农”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我们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只有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才能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进步,最终解决“三农问题”。

一、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是指世界上生产力最先进的农业。目前现代农业大体上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经济发达国家已达到的农业生产力水平。根据世界农业的发展状况,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用机械化、电气化的农业生产工具和设备,代替人畜力的工具和设备;二是在农业中广泛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代替了过去单纯依赖经验的传统技术,农业生产已越来越需要依靠深入揭示客观规律的科学;三是农业生产日益社会化。其基本趋势是在农业企业规模扩大的基础上,农业生产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范围越来越广泛而密切,形成了农工商一体化的联合企业。所有这一切,又使得对农业经济实行科学管理变得日益重要。

现代农业,从其结果看,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从土地生产率来看,单产大幅度提高。从农业劳动生产率来看,在农业已现代化的国家,一个农业劳动力能够耕种几百亩、上千亩耕地。农村经济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的工具装备来武装农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以及用先进的科学方法来管理农村经济,从而把传统的落后的农村经济转变为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村经济。

农业、农村和农民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可从一些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中窥见一斑。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农业劳动力份额由75%下降到10%,英国大约用了三个世纪的时间,美国大约用了一个半世纪的时间,日本用了大约一个世纪的时间。农业劳动力份额从50%左右降到10%左右,法国用了一个世纪,日本用了半个世纪。

二、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在日益增长,农业必须实现持续稳定发展,才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

1.发展现代农业是保障农产品需求持续较快增长的需要

从2006年的情况看,我国城镇居民对植物油、肉禽、蛋类和水产品的人均消费量,分别比农民高15.5%、47.7%、133.3%和200%。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快速推进城镇化的发展阶段,我国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必须保持稳定的持续增长。

2.发展现代农业是资源约束条件下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农业的生产条件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一是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二是淡水资源短缺;三是近年来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

3.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我国农业要打破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提高资源和投人品的利用效率。

三、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发展思路

结合我国农业和农村改革的实际及农业、农村和农民现代化的要求,我国农业和农村今后的发展思路主要是:

1.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

当前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牢固树立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思想,在政策上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坚持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

2.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如全面取消农业税收,对农民实行各项直接生产性补贴,中央财政建立对财政困难县乡和产粮大县的奖励补偿机制等。这些都标志着具有我国特点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一些地区就以各种形式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经营体制的又一次创新,它将推动我国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4.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2000年以后,国家逐步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不合理限制,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国的城镇化道路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第2篇: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

一、立足当地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

发展“一镇一业”如果靠行政命令式的让群众去做,效果不会很理想。其一,由于历史原因,强迫式做法会引起群众的逆反心理而不接受;其二,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村民都有自己的想法,能挣到钱就是硬道理。因此,应立足当地实际,选准主业,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市场培育等调控手段,引导群众共同从业致富。

一村一品是根据各村庄基础条件不同和生产经营传统,引领群众从业,形成相对集中,有集聚效率的生产群。可以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群众普遍存有从众跟风的心理习惯,看到别人干什么好,自己也跟着干,这样,就比较容易形成生产专业村,因此说,一村一品是群众致富的好出路。

一村一品的发展势头呈上升趋势,全市共有一村一晶专业村360余个,如东部的岙山、温泉、田横等镇的农家食宿、游玩养生、休闲度假、海岛观光等;如西部移风、刘家庄的蔬菜种植、观光等;七级的食用菌生产、生猪营销,兰村的皮鞋加工销售,灵山的瓜果蔬菜等。其中,灵山中姜村瓜果蔬菜合作社辐射8个村,带动近千户。

发展一村一品、一村多品、多村一品等,不能拘泥于形式,而是一种产业的聚集,既可以充分发挥优势产品的规模效应、集群效应和品牌效应,又可实现产品共享。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是一村一品经济的重要特征,是提高农业附加值的有效办法。首先,立足当地经济特色,在本地范围内重点培养扶植几个优势的主导特色农业产品。其次,一村一品并不是产品遍地开花、无序发展,而是更要注重规划,强调产品、区域共性。打造优势主导产品的联动基地建设,基地之间可以连接也可以不连接,但必须统一品牌、统一标准、规范管理。同时,产品的选择必须注重互补性,注重区域协调,避免系统性风险。最后,应该成立相关产品联动基地管理组织,加强管理、营销力度,做好基地和企业合作,叠加发展,拓宽并延长产业链条。

二、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向“地”要收入

靠一家一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是基本的土地经营制度,主要是发挥土地对农民的保障作用,但是不利于规模经营,不利群众进入市场。政策上不宜把引导群众捆在土地上,应鼓励群众进行土地流转,并为之搭建流转服务平台。群众致富的出路之一在于土地流转,通过流转形成大户,形成规模经营,规模效益,这是根本措施。

庄园经济特别是土地流转的优势在于它是融民营经济、特色经济、规模经济和公司经济于一体。依托耕地及荒地、荒山、荒坡、荒滩等资源,由开发者以租赁、购买方式集中一定规模的土地进行规模开发的生产经营模式,把资金、管理、技术、知识等现代生产要素以资本的形式进入农村、与土地结合,将传统低效的农业改造成现代高效的农业模式。在开发模式上,可以单一模式和多种模式并存,形成企业家独资开发、农户独资开发、股份合作、整村对接开发、企业租赁农户土地经营及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合作开发、外资开发等多种开发模式,投资者可以是企业老板、普通农民等各界人士,从而折射出庄园经济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这也是建设现在农业的根本出路。否则,即便农业基础条件改善,群众增产,有限的效益不会从根本上促使群众增收。

三、加强劳动力培训转移,提高群众整体“素质”

转移农村劳动力是目前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出路的主要途径,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基本是“转移一人,脱贫一户”。转移劳动力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带动农民致富,但不能只注意到转移农村劳动力所带来的好处,也要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后所带来的问题,如:农民进城的管理问题;大量的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进城后造成土地的抛荒和粗放经营;进城农民年老返乡工作、养老等等。因此,劳动力转移既要着眼当前,还要兼顾未来发展。

当前的劳动力培训转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宣传发动不够,农民对转移培训政策及相关组织机构缺乏了解,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培训机构硬件设施不配套,培训师资力量不强,培训内容和培训质量与市场需求差距大。三是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培训时间短。加强劳动力培训转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是要逐步完善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其次是加强综合服务基地、技能培训基地和接收安置基地建设,大力推行“订单式”培训,第三是抓好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一条龙”转移就业服务,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四、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商贸”发展

俗话说“无工不富”,没有二三产业的支撑,农业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二三产业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不但可以为群众提供就业市场,更可提供工作流向。如果二三产业提供不出就业空间,就没有劳动力转移,就没有土地流转,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这是促进群众增收的根本性问题。

因地制宜的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家庭手工业,特别是发展特色经济是今后当地政府的着力点。多数群众就业离土不离乡、不离村,群众更愿意在家门口接受就业。在当地发展二三产业难点不少,多数农村第一难题还是资金,这是制约的主要瓶颈。第二难题是选项立项问题,一些村庄似乎觉得什么都可以干,又什么也干不了。有些村发展意愿曾经很强烈,可至今还是二三产业空白村,这就是没有好项目造成的结果。因此,发展好二三产业除解决上述难题之外,还要根据当地实际做好科学规划,以规划引领建设,争取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提高区位优势吸引更多客商投资办厂,从而突破发展二三产业。

五、加强服务意识譬辐射带动群众增收

第3篇: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

1、科技创新带来了农业发展的全新时代。农业科技创新成在引导人们新的消费观念、促使开发新的涉农产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根本作用。

2、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生产与消费良性循环的关键环节。要通过科技创新,改变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使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有序调整的动力。农业科技创新在改变生产工艺的过程中,必然打破原有产业结构的构成环节或方式,导致大批新型产业的出现和发展,适应市场新的消费需求。

第4篇: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

>> 三网融合发展现状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我国报业发展现状、困境及出路浅析 全民体育发展困境及其出路 图像融合发展现状 破解“四道难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和发展 河北省农村文化消费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河北省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四川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精神疾病现状堪忧及其出路 浅谈中三角的现状及其出路 我国民间借贷现状、问题及其出路 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及其出路 论小城镇发展的角色困境及其出路 职业教育发展瓶颈及其出路浅探 中国公益慈善组织发展困境及其出路 河北省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十项措施 河北省观光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河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探析 河北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河北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4-10-18.

[9]张宝富.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加快经营转型升级――廊坊日报社打造新型媒体集团[J].新闻战线,2015,(3下):10.

[10]刘奕湛.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产生强烈反响[EB/OL].http:///2016-02/21/c_1118109991.htm,2016-02-21.

[11]慈洪君,王亚彬.“融”出新天地――从《现代物流报》说开去[J].中国报业,2015,(2上):35-36.

[12]曹福军,李建春,刘洁.融合发展亟需处理好四个“辩证关系”――对河北日报报业集团融合发展初步实践的样本分析[J].采写编,2015,(1):9-11.

第5篇: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

在“七一”节来临之际,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同志向您致以节日祝贺,祝您身体健康,生活幸福,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在您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农业局党委的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取得很大成就。农业局是农业执法主体,为切实履行好行政执法职责,我们根据上级要求建立了农业执法组织,配备了行政执法人员,对农药、种子、肥料等农资进行综合行政执法,整顿规范了农资市场,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安全的外部环境。

农业标准化生产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加入wto后,农业面临更多挑战,根本出路在于农业国际化,关键在于实施农业标准化。为此,农业局积极争取,市里投资300万元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diyifanwen.com/zl/转载请保留

现在,我们正抓紧做好认证资质申报工作,争取省级认证,提高中心的检测水平和能力,为我市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农业企业管理有了较大提高。对农业局直属企业加强了管理,提高了企业生产加工能力。

近几年,累计加工出口各类蔬菜14万吨,创汇1.2亿美元,收购农产品向社会投放资金7.5亿元,直接带动基地6万亩,辐射基地9万多亩。党委自身建设上了新台阶。

第6篇: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

引言

现代化新技术是农业种植生产的重要保障,也是经济社会得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支撑。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较少,水资源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发展现代化新技术,推广新技术新措施,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提高农业生产种植效益的根本出路。此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增加,耕地资源不足,水资源不足等对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也对本区农业种植提出更高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促进农业种植技术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进步,保证农业生产的重要出路就是发展现代化新技术。

1 现代化新技术在农业种植生产中的应用意义

在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中,为保证农业种植生产效益,有必要推广和应用现代化新技术。一些地方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农业生产对新技术和水资源的依赖性极强,农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灌溉发展和现代化新技术的应用。只有水资源充足才能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才能保证农业高产。而一些地区水资源缺乏,农业生产面临缺水和技术不足的严峻形势。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长和水资源可供量短缺矛盾日益突出,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水资源总体短缺的同时,农业灌溉高耗水的状况应该改善,同时还要推广应用现代化新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在一些地区水资源紧缺、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灌溉用水面临严峻形势的情况下,要保证当地粮食生产,就必须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推动现代化新技术,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节约灌溉用水,扩大灌溉面积,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当地粮食生产能力创造条件。推广现代化新技术,是保证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解决当前用水矛盾的根本出路,也是加强当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

2 现代化新技术在农业种植生产中的应用策略

目前,现代化新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库技术、无线传感器监控技术、可视化技术、光技术生物技术。其中,生物技术又包括组织培养技术、生物农药技术。这些技术措施满足农业种植生产需要,需要把握技术要点,使其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应用数据库技术,能实现对农业种植生产的监测与控制,通过构建完善的数据资料信息库,有利于农业种植生产的信息化管理,促进农业信息技术共享,为提高施肥、管理水平提供信息资料与参考。同时,数据库系统还有农业专家的指导方法和意见,能帮助农民解答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惑,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种植效益。无线传感器监控技术能感知外界温度、湿度、光照时间和二氧化碳含量,对周围环境状况进行监测,掌握周围环境是否满足农业种植需要,对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防范措施,为农业种植生产创造良好条件。可视化技术能实现对农业生产种植的监测与管理,发现不足并及时采取修复措施。光技术主要应用于大棚生产之中,满足作物生长的光条件需要。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培育新组织,提高作物生长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作物更好生长。

3 现代化新技术在农业种植生产中的应用效益

3.1 节水效益。某地区2011年应用现代化新技术后,加强增效综合示范项目建设,亩均灌溉用水量大为减少,地下水开采量相应减少,农业种植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项目实施后,0.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年总节水109万m3,根据水权转换办法,配置给其它灌溉面积,每立方米按0.071元计算,年节水效益7.74万元。

3.2 增产增收效益。由于项目区内实施现代化新技术,提高作物灌水的保证率,通过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制种业和经济作物,从而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据估算:枣树小管出流滴灌亩均增产50kg,价格以8元/kg计,年增效益24万元。葡萄小管出流滴灌亩均增产50kg,价格以5.6元/kg计,年增效益33.6万元。啤酒花小管出流滴灌亩均增产75kg,价格以4.6元/kg计,年增效益31.1万元。辣椒滴灌亩均增产95kg,价格以3.40元/kg计,年增效益38.3万元。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亩均增产粮食55kg,价格以2元/kg计,年增效益 3.3万元。现代化新技术项目区年均增产增收效益共计159.4万元,增产增收效益明显。

3.3 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采用现代化新技术后,与传统农业种植技术比较,浇水、施肥、打药等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按每亩地每年节省1个人工计算,现代化新技术实施后,年节省人工0.5万个,每个工日按50元计算,年节省人工费用25.05万元。节地效益,现代化新技术还可以节省田间渠道占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一般可节地5‰,节地20.05亩,节地效益6.26万元,现代化新技术总经济净效益110.73万元,社会及生态效益良好。

第7篇: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

秸秆禁烧工作之难的原因总体来说不外以下几点。一是秸秆的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秸秆作为传统燃料的秸秆正在被液化气、煤炭、电等取代,秸秆正在成为农民种田的“负担”。二是农民对焚烧秸秆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不少群众认为秸秆灰可以增大土壤肥力。事实上秸秆焚烧不仅污染环境,还使本来含有的氮磷钾和其他微量元素等因焚烧而丧失殆尽。另外,焚烧秸秆的高温还杀死了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结构,加速土壤板结、加速墒情的损失。三是家庭承包模式与规模经营利用之间的矛盾。各级政府和村级组织、相关企业都知道解决秸秆焚烧的根本出路在于综合利用。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项补贴政策,各级政府又没有相应激励机制,造成政策投入小、秸秆价格低、机械作业无奖励,农民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影响工作推进。与此同时,秸秆收储利润低、加工成本高,加重了秸秆收储企业负担,影响了秸秆收储市场运作。规模化经营、机器化作业是解决秸秆禁烧工作瓶颈的有效出路,而这与当前以家庭为单位的承包和耕种模式冲突。四是管理方面的难题。由于群众认识不到位,自觉参与意识不强,部分群众有抵触情绪,镇村干部只能靠死看硬守。而镇干部数量有限、村干部在农忙时节家里也有农活,靠几十人看管全镇几万亩农田的确有难度,特别是部分群众打起时间差,利用夜晚掩护去焚烧,给禁烧工作增加了难度。

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的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国家对购买秸秆还田机械和免耕播种机械实行政府补贴政策,可在有条件的乡镇进行试点,开展秸秆还田、免耕播种作业示范。同时,要制定保护性耕作中长期规划,引导农民进行保护性耕作。

二是广泛宣传,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秸秆禁烧工作的关键在于农民思想意识的转变。要站在保护人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交通安全,改善农村大气环境的高度,大力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秸秆综合利用的价值,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好经验、好典型的示范带动,积极转变农村传统的耕作习惯,切实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工作。

三是加快土地合理流转并适度集中。大力倡导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加强监管并辅以政策配套,把土地集中在种田能手或农机大户手里,减少农机单位面积作业的能耗,提高土地规模效益,也便于政府集中管理。

四是明确责任,强化执法,确保实效。农业部门要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公安、环保部门要加大执法和检查力度,对不听劝阻的农户依法给予处理。通过宣传教育,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营造全民支持的良好氛围。

第8篇: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日光温室建设暨农田节水技术观摩会议,并把参会范围扩大到村一级,旨在通过观摩学习,总结交流我县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现代设施农业的基本经验,深入开展节水增收入户工程和日光温室效益年活动,加强农田节水技术示范推广工作,进一步落实县委十二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比较深入地了解了全县日光温室建设和农田节水技术推广情况,看到了一些典型和亮点,应该说对我们开展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加快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大力推进农田节水势在必行

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不仅在全国而且在全球,淡水资源的紧缺与浪费,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何节约用水,以最小的水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课题。在我县,农业主导着国民经济发展,农业用水方式决定水资源利用水平。革新传统粗放无序的农业用水方式,大力推广农田节水技术,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用水效益事关全局。

推进农田节水,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县现状人均水资源量只有520方,除去维系生态和基本生活用水外,用于生产发展的人均约为490方。按照国际公认标准,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方的地区为极度缺水地区。但全县水资源利用水平与我们极度缺水的实际形成巨大反差:全县90%的水资源被高耗水的农业灌溉所消耗,亩净灌溉定额480方,高于先进灌区100方;单方水GDP仅为2.87元,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8;种植业单方水产值不足2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元。这种反差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必须以新的用水方式取代旧的用水方式。农业是最薄弱的环节,缓解这一矛盾就应首先从农田节水抓起。

推进农田节水,是适应未来用水总量及用水结构的需要。规划确定,到2012年全县用水总量控制在3.51亿方,比今年减少近2亿方,其中农业配水量2.89亿方,占82.3%。从规划的目标要求可以看到,节水的重点和关键在农业。而目前全县实际农田灌溉水量5.2亿方,几乎是规划限制水量的2倍;实际农田灌溉配水定额比规划定额370方高出110方,实际与目标差距非常大。缩小和消除这一差距,仅仅依靠压缩种植规模是不够的,也是不现实的,必须要从农田节水抓起。

推进农田节水,是落实总理讲话精神,全面贯彻“根本出路在于节水”思想的需要。总理提出要把建成“全国节水模范县”,省委陆书记经过充分调研和理性思考,提出“根本出路在于节水”。我们必须积极探索荒漠绿洲气候条件下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新机制、新模式、新技术,彻底改变以牺牲资源、环境、生态代价的粗放高耗水农业发展方式,为全国同类地区做出样板。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基于水权配置和管理,扎实落实总理要求,贯彻“根本出路在于节水”的思想,从节水入手,把农业作为全县节水工作的主战场,大力推广和普及农田节水技术,积极探索节水增收的多种途径和模式,挖掘农业节水潜力。近日,省物价、财政、水利等部门发文批复,从今年7月1日起,地下水资源费由现状每方0.01元调整到0.02元,这是省物价、财政和水行政主管部门针对县地下水严重超采、水资源严重短缺,运用价格杠杆调控用水总量的又一项政策措施。

二、大力推进农田节水切实可行

一是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多年来,广大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不少节水灌溉模式和种植模式,在运用农田节水技术中积累了很多经验。有些虽然还停留在认识层面,但却是推广农田节水技术的重要基础。随着重点治理规划的实施和水权水价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认识将会逐渐转变为行动。特别是今年以来,农民群众依据分配的水权,认真谋划调整种植结构,选择节水增收模式,改变传统灌水方式,采用小畦灌、沟灌、一膜两用、干播湿出等常规节水技术和大田滴灌、温室滴灌等高新节水技术,并尽可能延长灌水间隔时间,减少灌水次数,降低灌溉定额。应当讲,群众的生态意识、节水意识、参与意识明显增强,推进农田节水技术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是实用农田节水技术日趋成熟。在技术服务上,四级技术服务网络得到充实和加强。近年来,开展了多种作物节水模式和农田节水试验研究,分区域建立了一批农田节水技术示范点、示范园和示范片,对各种节水技术和节水模式进行示范。在技术储备上,在各种农艺节水技术完善配套、保护性耕作技术探索和综合抗旱节水技术集成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形成以温室滴灌、膜下滴灌、垄作沟灌、隔沟交替灌溉、保水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等多种高新农田节水技术和传统农田节水技术模式,率先在全省推广应用了膜下滴灌、地膜再利用免耕技术,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成熟的技术。

三是农田节水仍有很大潜力。差距就是潜力。目前我县农田节水工作与可持续发展要求、与规划目标要求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这本身就是巨大的潜力。规划落实后,通过实施工程措施可节水7000万方。据田间试验和调查测算,目前农田灌溉用水除满足作物正常生育、下渗补充地下水外,80%通过地面蒸发而浪费。按现有80万亩耕地计算,若通过农田节水技术的应用,亩节水按100方计算,仅农田节水一项年可节水8000万方。若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发展日光温室等现代设施农业,还有十分广阔的节水和增产潜力。因此,农业节水的关键环节和着力点在农田节水上,其潜力也在农田节水上。实现重点治理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推进农田节水是最现实、最有效,也是打基础、管长远的措施和途径。

三、把握好农田节水的关键

一要引进管控技术,抓好管理节水。加强灌溉用水管理是实现农业高效用水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抓好水权水价改革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依靠科技手段,实现过程性控制、精细化管理和调度。要大胆引进和推广智能化监测、自动控制、远程控制等现代管理技术,强化灌溉源头管理。

二要依托项目工程,抓好工程节水。按照重点治理项目年度实施计划,加快骨干渠系等各类输水设施设备的节水改造,完善田间配套工程,因地制宜实施好渠灌、管灌、滴灌等节水项目工程。积极争取其它节水灌溉项目,力争将工程节水延伸到田间地头。

三要普及实用技术,抓好技术节水。以高新节水技术引领节水农业发展,并与常规节水技术进行有效对接,加强技术集成和运用,因地制宜推广各种节水技术,积极探索适宜我县的节水模式,提高农业产出效益。

四要发展节水产业,抓好结构节水。按照“面积调小、水耗调低、效益调高”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压缩耗水量大的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棉花、食葵、小茴香、中药材、饲草等节水作物面积,加快节水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积极推进日光温室、暖棚养殖、劳务输出、生态经济、二三产业等节水增收模式,努力建立低耗水、高效益的节水型农业结构和产业结构。

五要强化政策扶持,建立节水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扶持的引导作用,科学合理的用好县乡村三级节水基金,因地制宜选取最匹配的节水技术和增收模式,加强组装配套,通过技术集成发展各具特色的节水农业。县乡村三级节水基金目前正在按比例进行测算,包括用水者协会经费、执委会人员工资已全部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认真实施“节水增收入户工程”,形成良性发展机制。同时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鼓励农民通过“一事一议”等办法,实施田间小型节水工程、节水农艺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节水措施。

第9篇: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

一、健全生态文明的法律体系,提供环境治理的程序保障

法律法规既是社会活动的底线,也是环境治理的基本规范。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中逐步化解乃至消除环境污染,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的法律法规,将环境保护作为一种基本的要求融入政府、企业、农民等群体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具体来讲,就是要将环境保护融入基层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实施科学的生态奖惩制度,打击破坏环境以及假冒无公害产品等经济违法行为。

二、构建农村环境教育体系,营造环境治理的心理空间

环境污染既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关联,同时它所损害的也是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农村环境治理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广泛深入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这就要求激发农民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意愿和能力,孕育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心理空间。具体来讲,我们需要结合当前各地开展的科学下乡、文化下乡等活动,培养农村精英和技术人才,进而通过农村精英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农民的生态生产和生态生活,提升农民素质,培育环境污染治理的主体。

三、培育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系统,提升环境污染治理能力

很多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归根到底是发展能力的问题。能否有效提供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农业技术和生产工艺,是建设农业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的前提和基础。政府应充分考虑到农民环境保护及农业升级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知识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地方各类大学及研究机构的既有资源和能动性,搭建农民、大学、乡镇企业与政府共享的技术、知识的公共平台,以此沟通社会和农业发展,形成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知识创新、产业创新的支撑,为提高农民脱贫发展,推进农村环境治理提供能力支持。

四、创新农业发展的投入机制,加大环境治理资金支持

现代农业发展中,粮食产量的迅速增长与环境恶化并肩而行。土地肥力衰减、地下水污染、食品毒化、水资源匮乏等问题层出不穷,导致农业与环境的冲突日益严峻。其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化农业的线性发展模式。建设农业生态文明,促进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在现实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的整体转型。但这种发展模式已经形成现实性的路径依赖,农业的转型发展事实上存在很大的制约。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公共政策、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真正加大生态农业的投入,鼓励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模式,同时,也要为农村环境治理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五、协调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搭建农村环境治理的三维社会平台

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环境污染是市场失灵的产物,但同时也不能忽略政府决策中可能存在的环境责任缺失。农村环境治理,决不应单一地依靠某一种力量,而应该是“政府之手”与“市场之手”和“社会之手”的协调并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以农村生态社区建设为核心,以食品安全和环境治理为抓手。一方面,要利用经济手段,营造一种环保者有利可图的市场平台,促使人们在经济发展中切实考虑其活动的环境效应;另一方面,也要利用行政、法律等手段,促成环境友好的社会管理创新,为农业生态文明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总之,农村环境治理是农村环境与发展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这种问题既具有阶段性特征,也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积极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实现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才是根本的出路。为此,必须形成政府、大学、农民、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生态运行机制,从而在政府推动、市场承接、科技催化、社会参与的循环互动中协调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