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范文

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

第1篇: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范文

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电视媒介已经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成为了当代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伴随着我们走过了一个由信息封闭到信息开放、由认识自我到认识世界的伟大历程。中国几乎所有的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事件都在电视屏幕中留下了痕迹,市场观念的普及、影视文化的流行、时尚音乐的引爆、共同话题的创造无一不闪现着电视的影子。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电视,我们的生活将是多么的单调,我们对历史的记忆将会何等的苍白,它所记录的不仅仅是中国时代的变迁,也是国人精神世界的心路历程。

30年后的今天,电视虽然依然拥有着最多数量的受众,但是人们获取媒介信息的渠道却变得越来越多元,我们开始进入到一个由媒介信息构成的宏大超市时代。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也不管我们是否承认,我们生活中的信息商品较历史上的任何时代都更为丰富,比世界上任何物质性的商品都更为多彩。美国伯克利大学信息管理与系统学院的研究表明,全世界每年出版的图书数量是968735册,广播电台每年制作的节目数量为6550万小时,电视台每年生产的电视节目是4800万小时,目前全世界共有47776家广播电台,21264家电视台,22643家报纸。除此之外,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互联网还为我们提供了约25亿个文档资源的访问。另外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的艺术家从1970年的73.7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220万人,音乐家从1970年的10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18.7万人,作家数量则增长了四倍,达到了12.8万人。每天这些艺术家、音乐家和作家都在通过我们的媒介渠道向我们注入更多的信息。

可见,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不同于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这是一个信息呈爆炸性增长的新时代。由于信息的急剧增长以及媒介共享导致的信息泛化,信息被传递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而且永无休止。以每年新增的电视节目为例,如果想要全部看一遍的话,至少要用35个世纪才能看完,而且中间还不能有任何的停歇!我们将这个时代称之为“信息饱和”(message saturation)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浸泡在信息的海洋之中,任何想要跟上信息步伐的企图都是不现实的。面对大众传媒越来越具侵略性的传播方式,人类的信息问题已经从最初的获取信息,变成努力跟上信息,到现在又变成要避免信息了。那么,如何才能在信息的海洋里畅游呢?如何才能有效地役用媒体,而不是被媒体所奴役呢?

二、第二课堂:青少年的媒体使用

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指出,媒体不是物件,而是环境。“无人能够自绝于媒体,媒体己经超越物件本身,而成为环境,如同阳光、水、空气,是生命生活的要素;媒体更是教育环境,人人透过媒体认识世界,认识人、事、地、物与自己的关系。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媒体对自己的影响,我们与他人都在透过复杂的媒体互动建立社会关系,再将这些社会关系整合成为日常生活的样貌”。半个世纪以来,难以计数的研究结果一再地揭示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现象――小学阶段的孩童,每天平均约有2~3小时花在电视机前面。电视自问世至登堂入室的这50年间,早就成为有史以来人类从摇篮到坟墓之间最亲密的伴侣。终其一生,保守估计,一个活到75岁的人,大约有9年的时间是不舍昼夜地在电视机前面度过的,而其中有一年半的时间是在不停地观看各种各样的电视广告。美国尼尔森的调查显示,在高中毕业前,美国学生总共花11000小时在学校,但却花了20000到25000小时看电视。台湾的一项调查也表明,台湾国小学生平均一年有1200个小时是在学校度过的,同时则有1000多小时是在电视机前度过的,而国中生则有1200个小时与各种媒体为伍。《中国青年报》2003年9月7日报道:中国80.9%的小学生和81.2%的中学生课余时间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看电视,而且每天花100分钟看电视的最为普遍。另外,随着网络普及程度的提高,青少年也日渐成为互联网应用的主力,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9年1月的第23次互联网报告,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其中19岁以下的青少年所占比重高达35.6%,总数在所有年龄群体中占据第一;而中小学生每周平均上网时间高达9.5个小时,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为81分钟,仅次于电视。2003年中小学生看电视的时间和2008年中小学生的上网时间之和为181分钟,也就是说我国的中小学生平均每天花在主要媒体上的时间为3个多小时,而且今天中小学生看电视的时间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如果再算上假期看电视和上网时间的话,这个数值将会更为惊人。因此,将媒体称之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一点都不过分,而且就影响力而言,媒体凭借其丰富广博的内容和生动有趣的叙事,对青少年的冲击更是大有超越学校这个第一课堂的趋势。正如《天生买家:商业化童年和新消费文化的危险》一书中所指出的:谁是孩子的主人?商品。谁规划孩子的前途?企业。谁建构童年?广告。……这样说不是答案的全部,但却相当精确地掌握了社会趋势的神韵。当然啦,我们也可以把上述广告词改为更加直截了当:谁是孩子的主人?媒体……谁规划孩子的前途?媒体……谁建构童年?媒体……意思还是一样的,因为围绕在媒体人前人后的,就是商品啦、企业啦、广告啦!

三、媒介素养教育: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

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到欧洲照亮了欧洲的黑暗世纪,让统治阶层对信息的垄断变得不再可能;现代电子技术的发明,让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和实时化成为可能;互联网的发明,让信息传播的个人化和互动化成为可能,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电子技术对信息传递的革命性作用将我们带入了一个跨越国界和自然法则的超媒体社会。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饱和的时代,对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变得异常便利与廉价,信息的垄断时代永远被丢在了历史的垃圾堆里。然而,对信息的简单便利获取并不等于个体知识与智慧的增长。纷繁复杂的信息并不总是人间的天使,也可能是潘多拉盒子里面的魔鬼,更多时候则是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果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伤人无数,尤其是对于对社会缺乏全面认知的青少年而言更是如此。

今天,无论是从教育学的角度还是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大众传媒都是社会真实最为重要的建构元素。媒体通过日复一日持续不断的报道,将散落在社会各个角落里的受众有机地串联起来,塑造出共同的社会认知与情感态度。如果说,这些信息全部都是

真实可靠的话,那么这种肆无忌惮的建构毫无疑问是有益的。然而,媒体的残酷性就在于其内容并不总是反映真实,也不总是客观中立立场的持有者,透过光怪陆离的形式,事实上媒体内容无一不是经过人为的选择、加工、包装等建构而成的,其中包含了大量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的企图。作为受众的社会大众更多时候并不是媒体所谓的被服务的对象,而是媒体劝服的对象,或者劝服接受其中的政治、价值观立场,当然更多时候是劝服接受其中的商业信息――作为广告商力图攻陷的目标消费者而存在。正如加拿大媒介素养之父约翰・庞杰特所说:“主流媒介或明或暗地传播着有关道德生活的本性、消费者至上主义(consumerism)、妇女的社会角色、权利认同和绝对爱国主义(unquestioning patriotism)等问题的意识形态讯息。”

正是因为现代传媒在信息形成过程中存在太多纵的可能,所以对于作为观众、听众和读者的我们,尤其是对于尚不具备完整世界观但模仿能力却相当强大的未成年人而言,最为重要的事情并不是资讯本身,因为资讯的获取并不代表知识或者智慧的增长;而是如何去更好地理解资讯背后的内容,去了解我们关于社会的认知是如何通过大众媒体被赋予意义从而被建构起来的,媒体是如何有目的地选择、组织与传播信息,有时甚至是故意隐瞒与扭曲信息的。在信息时代,这种对于大众传媒内容的使用与评估的能力是现代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正如文字需要学习一样,对于传媒的认知与使用能力的建立也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而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目标或者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每一个现代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成为一个耳聪目明的信息消费者,对信息具有主动的免疫能力,不再只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更应该成为信息的主动传播者和思辨者,成为具备媒介素养的媒介受众。从这个意义上讲,媒介素养主要指的是媒介受众所应具有的对信息的认知能力、获取能力、解读能力、思辨能力与使用能力,即受众不仅应该具备获取信息、使用信息与传播信息的能力,而且还应该具备主动批判信息、辩证吸收信息的能力。而使大众具备媒介素养的教育过程便被称之为媒介素养教育。

第2篇: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范文

[摘要]:

媒介化社会的来临一方面让人们享受到便利地获取、利用和传播信息的福音,一方面又因个体媒介素养的缺失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这其中,与其他年龄段人群相比,在媒介文化的熏陶之下成长起来的拥有特殊心理特征的青少年群体所受到的负面影响和冲击更为严峻。就此,本文从人类普适性的终极追求——“真、善、美”三个角度出发对媒介素养进行了解读,并提出要从技术、艺术、道德三个维度来提升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公民的媒介素养。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传统社会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加速了向媒介化社会嬗变的进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发达的媒介技术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问题。媒介诞生的初衷是为了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们使用媒介也是为了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生活,这二者本来都拥有良好的出发点。然而,科学技术与人类意识发展上的失衡导致媒介在被过度使用的过程中有时会脱离人的掌控。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媒介素养教育以弥补人们在媒介知识与媒介技能上的不足,就成了当务之急。这其中,青少年和新媒体作为媒介化社会的构成主体及关键所在,势必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对象。并且笔者坚信,不断提升个体媒介素养的行动,本身也体现了人类在信息传播领域内对“真、善、美”的终极追求。

一、媒介化社会的来临

尼尔•波兹曼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向我们展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景观,分别取材于乔治•奥威尔的《1984》以及阿道司•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两位“预言家”都试图从反乌托邦的角度来阐释自己心中的未来图景,然而,奥威尔之悬在人类头顶的极权主义审判之剑并没有如期而至,取而代之的是赫胥黎描绘的技术文化专制时代的降临。

继电视媒体吹响信息风暴来临的前奏之后,二十世纪末高速发展起来的网络媒体直接将人类卷入了从信息大爆炸到信息黑洞的周而复始的循环之中。每一天,媒介都不间断地向我们输送五花八门、难以计数的信息资讯,而我们也似乎习惯了这些“贴心服务”,其存在就像空气和水一般自然,媒介甚至成为了我们身体的延伸。多数情况下,我们通过媒介的“转述”来接触和了解外界,通过声音、影像传递过来的信息建构自己头脑中的全景认知。我们的日常生活也由此受到媒介传播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从而日益呈现出媒介化的特征。

显然,在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社会向媒介化社会进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大多数人为此感到振奋,因为这不仅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还真切地给他们带来了实惠与便利。毋庸置疑,现代化的媒介技术与传统的媒介技术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便捷性。以互联网为例,它所具备的即时通信、信息搜索、信息存储等功能较之传统媒介而言有了质的飞越。其传播范围可以超越国界,到达世界的各个角落,而传播内容更是包罗万象。人们只需浏览网络上的信息,便能够做到“足不出户,遍观天下”;而两个原本相隔千里的人也能够通过网络通讯设备进行即时的文字、声音甚至是视频的交流。对比媒介稀缺的传统社会,在现代社会中获取信息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这的确值得我们欢呼。然而,评判任何事物都应该观其两面,我们在享受现代化、信息化所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媒介化社会所隐含的弊端。

如果说媒介化社会带来的利益是一目了然的,那么其弊端就好像是慢性毒药,在不知不觉中一点一滴地侵蚀我们的思想和意识。技术的发展引爆了信息的泛滥,同时催生出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且绵延广阔的媒介帝国,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依赖媒介。然而,随着媒介使用的日益频繁,各种令人堪忧的状况也跟着出现:先是信息量的急遽膨胀令人无所适从,对媒介权威的盲目迷信也使人们在处理信息时变得被动、迟缓。更糟的是,由于分析和批判能力的缺失,现代人裸地暴露于信息污染之下,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渐渐的,赫胥黎的预言在岁月洗拭中变得鲜明起来:人类陷于五彩纷呈的声光影像而不再热衷于思考性的阅读;拥有了更多的信息选择权利却在如海的资讯中日益变得被动与自私;终日沉浸于无聊繁琐的世事之间抛弃了对真理的孜孜以求;面对人类文化向平面化、庸俗化嬗变而始终毫无自察。[1]我们可以将这些现象理解为技术宰制下的众神狂欢,而它们正昭示了媒介化社会的弊端所在。

众所周知,事物往往依靠力量之间的制衡来实现自身的平衡和良性运转,如果一味放任其朝向某一端发展,则只会造成形势的混乱以及破坏性的后果。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受制于这一定律,技术主导的媒介化社会也同样遵循这个原理。不幸的是,在媒介化社会中,媒介技术的发展程度与人类对媒介的了解及控制程度并不平衡,这直接导致了科技宰制下大众传媒的越位以及媒介素养的缺位。这也可以理解为历史发展进程中上层建筑与物质基础之间的断层或错位。而我们今天就恰好处于这样一个“心理断乳期”——媒介对于人类社会的作用已无所不在,而大多数民众所掌握的媒介知识却少之又少。虽然这种“脱节”经过大众媒介的集体粉饰在现阶段表现得并不那么明显,但是其潜在的威胁却是巨大的。因此,尽快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克服“脱节”所带来的各种隐患,对于今后信息传播的改进以及传媒的良性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青少年、影像与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化社会的来临对人们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不仅促使政府加大对媒介教育的重视,更使得信息时代中与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相比肩的另一种重要的公民素质迅速浮出水面,那就是媒介素养(MediaLiteracy)。在媒介教育领域它指的是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一种能力,是个体在现代社会所必须学习和具备的一种能力[2]。

在电视尚未出现之前的印刷时代,“听、说、读、写”曾被认为是媒介素养所必备的几项基本技能。然而,步入信息社会以来,数字媒体、网络等传播媒介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单纯的听说读写能力已经不再能够应付信息大爆炸给我们带来的全新局面,学习如何高效地获取、理解及利用媒介信息成为了新时代下媒介素养教育的新内容。在媒介化社会中,人们每天花最多时间做的事就是与不计其数的信息打交道,这也意味着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离不开媒介。基于这一情况,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了每个人都必须接受和参与的一门通识性教育,它通过教授人们相关的媒介知识和媒介使用技能,来帮助民众认识媒介、了解媒介,进而健康、合理、安全地利用媒介。而在此过程中,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成了媒介素养教育关注的重点对象。

首先,诚如一些专家所指出,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的时期,大众媒介在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在此阶段,青少年由于自身人格尚未发展成熟,对事物缺乏分辨力,且好奇心旺盛,擅长模仿,很容易受到媒介中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导致思想、行为上的偏差。

其次,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孩子如今正值青少年阶段,他们自幼就享受着高新技术所提供的欢乐与便利,免于承受信息匮乏所带来的困扰和焦虑。然而,作为在媒介化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身上的批判性意识明显发生了萎缩、衰退。这或许可以说是一种先天不足。当代的青少年没有经历印刷术时代严密的语言逻辑思维的训练,而是直接进入了一个以“视觉”为导向的快餐式阅读时代。在那里,互联网等新媒体成长为最具影响力的一代“超级媒介”,而媒介融合潮流也不断敦促传统媒体朝向多媒体方向发展。一时之间,融合了文字、声音及图像的“超真实”类像充斥于青少年的视野,而他们对所看到的画面也深信不疑。图片影像的直观性和感官刺激性削平了其思考的深度,也在潜移默化之中扼杀了他们童年的纯真和想象的翅膀。面对媒体制造的拟态环境,青少年群体普遍表现出缺乏辨别和分析的能力。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已经适应和习惯了媒介化社会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缺少接受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成年人对媒介信息的分辨能力虽然大大强于青少年,却在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和媒介技术时明显处于劣势。例如很多成年人就因为掌握不了互联网的操作技术而被挡在了网络媒体的门外。有鉴于此,媒介素养教育应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升格为一门终身教育,虽然其重点仍在培养青少年网络多媒体的使用能力上,但对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也具有因人而异的指导和辅助功用。

行文至此,其实不难看出,媒介素养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传播环境的不断改变,其内容也在作相应调整。而与一些纯粹理论研究明显不同的是,媒介素养教育从一开始即有明确的社会目标以及鲜明的实践导向。我国传媒学界及教育界在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和努力。比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4月成立了一个“媒介素养教育行动小组”,分别在附近的两所小学中面向四年级学生开展了为期一个学期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推广行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3]。而这次实践对刚刚起步的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运动而言,无疑既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一次有力的促进。

三、技术、艺术与道德:提升媒介素养的三个维度

正如前文所言,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信息时代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通识教育。信息过剩及信息污染等问题对人类,尤其是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让我们逐步意识到并开始正视隐藏在媒介化社会背后的种种弊端。而要提升个体的媒介素养,通过系统的媒介教育增强人们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目前解决这些问题最积极有效的方法。很多专家学者曾就“如何提升媒介素养”这一问题作过深入研究,其中大多数是根据家庭、学校、政府、媒介等不同职能的机构来划分媒介素养的提升途径,然后再具体落实到各环节在进行媒介教育时所分别采取的策略方针。然而笔者以为,在努力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用具体的、分解式的眼光看问题,还应学会运用抽象的、涵盖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毕竟,只有追根溯源,明确媒介素养教育真正的目标指向,才能改善人类被动适应信息环境的窘况,做到主动出击,对症下药。笔者以为,要想提升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我们应同时从技术、艺术与道德三个维度入手。

(1)求真去伪:技术发展与媒介素养教育

毋庸赘言,从印刷时代的报纸到电子时代的广播电视,再到今天的网络、数字时代的各种新媒体,媒介形态的更新变换始终是以科技的不断发展为前提的。作为传播技术的派生物,媒介自身并不具备任何主观的善或恶的倾向。它就像是一把威力无穷的双刃剑,利用得当则能为人类造福,反之,则会对社会及人类生活造成严重的危害。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开始更为频繁地使用媒介。然而,就在越来越多的人掌握媒介操作技术的同时,也意味着人们更容易利用这些技术来、制造虚假信息以干扰和破坏传播活动。例如在网络平台上,人人都可以面向广大受众传播自己“制造”的信息,加之互联网的开放性和网络传播的自由性大大削弱了媒介的“把关人效应”,使得信息的真实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冲击。另一方面,由于对照片合成、视频的后期制作、声音模拟等技术的知识的缺乏,人们也更难理性、客观地去辨别影像信息的真伪。为此,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来看,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教会人们在信息的洪流中去伪存真。而这要求受众必须在加深对媒介技术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分析、判断能力,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从而杜绝虚假信息的传播。

(2)美的创造:艺术实践与媒介素养教育

虽说媒介传播是以技术为基础,但是所传播的媒介内容却往往是艺术的杰作。我们所接触的信息常常会以影音、图像等形式出现,如电视剧、电影和音乐文件……它们经过专人的编辑、加工之后被搬上荧幕或者上传到网络。于是在随后的传播过程中,我们透过电视机、录音机、电脑所看到和听到的便不再是一连串零散单调且不明所以的信息符号,而是一个个经过精心组织和建构,包含着制作者特殊创造力及想象力的信息文本。然而众所周知,艺术传播的过程往往包括两个环节:在经历了传播者的第一次创造之后,人们在阅听和理解那些媒介产品时,往往会结合自身的经历和观点对其进行一次新的创造。而这第二次创造必须是在充分了解传播者创作文本时所遵循的规则和方法的前提下才能够顺利进行。比如,具体到某部电影或电视剧,我们相应地需要了解的就包括画面的“蒙太奇”剪辑方式、图像与声音的搭配艺术、以及导演的叙事手法等等。唯其如此,人们才能更好地欣赏和利用这些信息,才能在海量的信息中发现美,挖掘艺术的闪光点,从而得心应手地接受或创作属于自己的美的艺术。当然,这也成了提升民众媒介素养的第二个目标。

(3)善的追求:道德指向与媒介素养教育

正如霍尔在编码/解码理论中所提到,信息的传播实际上是一个意义传递的过程。人们在掌握了技术与艺术层面的媒介素养之后,对于媒介传播的理解便可上升至意识形态的层面。在传播过程中,我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在进行意义的理解与自我建构。那些传递到我们脑海中的意义以及隐含于其中的价值观会慢慢沉淀下来,成为我们评判事物和看待人生的标准和参照。对于正值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青少年群体而言,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指向在于能够使其在接受信息内容之后,从中汲取营养和有益的成分构建自身正确的价值体系,培养健全的人格。然而,在媒介化社会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下,青少年对于是与非、黑与白、善与恶的评判标准并不十分清晰。他们普遍缺少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常常受到作为文本的“隐性话语”存在的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为此,只有经过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包括青少年在内的人们对于信息中隐含意义的敏锐感知,提高其伦理道德水平,我们才能在未来为自己主动创造一个健康、绿色的信息环境。

其实简单来说,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人们从铺天盖地的媒介信息中挖掘真、发现美、选择善。而这也呼应了本文从技术、艺术、道德三个维度出发对媒介素养教育进行的一番全新解读。笔者以为,在信息传播领域内对“真、善、美”的终极追求,不仅是媒介素养教育运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

综上所述,媒介素养所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横跨了传播学、美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可以说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而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媒介素养课题在社会实践中的延伸与拓展,在媒介化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及重要性更是不言自明。尤其是对于当代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而言,这更是关系到他们如何在信息时代生存及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在各方有识之士的推动下,我们有信心在“真、善、美”的诉求框架下,集社会各界之力量,有效打破技术专制下的媒介话语逻辑,全面推进媒介素养教育,让民众在媒介化社会中更为健康地生活与发展。

[注释]

[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第3篇: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范文

【关键词】信息时代 大学生 媒介素养教育

一、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球化和商业化的加剧,媒介形式和媒介内容正日趋多样化,这使得我国公众面临着空前复杂的媒介环境。国外媒体内容通过各种方式大量进入我国普通民众的日常媒介消费活动中。现在,传媒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同时也是青少年树立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在这种形势下,任何一所大学都不是与社会隔绝的世外桃源,必然会受到大众传媒所制造的大众文化的浸染。人们很难做到真正自发地、不受媒体文化影响和媒体描述方式所干预地观察和认识世界。大众传媒像一把双刃剑,它在发挥巨大社会功能的同时,各种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出来,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关于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于大众传媒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和评估、创造、生产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可简单概括为:它是人们获取、分析、传播和运用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是在大众传媒快速发展的今天,针对大众传播媒体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它以培养人的媒介素养为核心,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并建立获得正确媒体信息、信息产生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它是融合传播学、新闻学、教育学、美学等多种学科理论的新的研究领域。简单地说,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当代大学生媒介教育的目标是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和使用大众传媒讯息,不要因媒介的使用而沦为大众媒介或讯息的奴隶,达到大学生对媒介的正确使用将成为其发展的一种动力。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不仅是指如何正确判断和估价讯息的意义和价值,而且还包括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实际上这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即学习如何理性地辨别信息的意义,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不盲目相信或采用信息,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二是发展关于大众媒介的思想。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帮助受众形成对媒介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在信息社会里,认识媒介将会成为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所谓“正确”,意味着较完整和较客观地评价媒介的性质、功能和局限。三是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大众传媒中经常存在着负面信息,即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的信息。媒介素养教育要不断地列举并评论这些负面信息,以提高受众对负面信息的反省能力。四是培养受众建设性地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受众应该了解媒介及其信息对自己的意义,了解自己的需求,并学会利用媒介满足自己的需求,建设性地利用大众传媒帮助和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这些正是当代大学生所必须学习和具备的一种能力。因此,如何建设性地培养人们辨识信息的能力,加强媒介管理,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已成为十分紧迫的课题。这对当代大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与国外的媒介在属性、特点和发展规律上都很不相同。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也应切合我国的实际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完成。

1.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一种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教育形式,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最有力的一种途径和方式。对于尚未走出校门,又大多求学在外的大学生而言,学校教育对他们的影响应该是最重要的,因此,学校就应该成为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力量。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利用校园文化环境和为大学生创造实践机会等方式来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其中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又是重点中的重点。

当代大学生思维层次较高,学习自主性较强,这些都是在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有利因素。依据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在学校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体现五个核心理念,即媒体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进程有巨大的影响;媒体信息是建构出来的“真实”;媒体信息通常含有特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以及商业动机;媒体信息的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每种媒体都有独特的美学形式与符号特质;受众诠释和接受媒体信息意义的能力与程度有着相当的差异。

另外,在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同时还要创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素养的提高不仅靠传授,更重在养成,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在媒介素养教育的活动中不断锻炼、探索,媒介素养才能提高。

2.社会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二种途径是社会教育。社会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一方面要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组织建设,因为政府出面才能更有效地组织与实施。同时,有关部门要从法律和技术两方面加强网络管理,尤其是校园网的管理。因为网络是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媒介形式之一,其传播隐蔽性强,且目前还很不规范。

大众传媒也应该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积极发挥作用。首先,媒体要规范其内容,做到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地信息,营造一个良好的媒介环境。其次,传统媒体也要注重传播的技巧,关注大学生的媒介接触特点,积极探索符合大学生心理的传播策略。第三,我国传媒还应该向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大众媒体学习,发挥其优势,积极传播媒介素养教育知识。

五、结束语

我国大学生的媒介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大学生媒介教育的实践过程是一个不断摸索、变化和完善的过程。通过这种教育,使大学生具有分析判断媒介、有效地利用信息的能力,最终使他们成为媒介的主人、信息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1).

[2]郑保卫.媒介教育大众化势在必行[J].中华新闻报,2002,(1).

[3]张冠文.论媒体素养教育的必要性[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

[4]陈启英.媒体素养教育——E时代之新公民教育[J].中国传媒报告,2004,(1).

[5]瑞尼·赫伯斯.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J].媒介研究,2004,(3).

第4篇: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范文

【关键词】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 综述

一、中国媒介素养研究历史与源头的进一步追溯

学界普遍都认为我国没有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这个理念是个舶来品。2010年,有学者对此提出了异议,该学者通过分析我国尤其是北京地区高校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开设的电影公选课,借助西方媒介素养教育框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探寻该类教学实践所包含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与成分,最终认为30年来我国高校开展的电影公选课可以视为原生性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同其它早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一样,我国也同样存在原生性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且具有独特的草根性及官方推动的本土性特点。①

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大陆学者最早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始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卜卫。对此,有学者提出:其实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任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的谢六逸先生就涉及媒介素养的课题了。针对当时整个国民媒介素养低下的状况,谢六逸提出:“但是教师没有新闻学的素养,便不能事半功倍了。”虽然他说的是新闻学素养,但若以媒介素养的标准来比对他关于新闻素养教育方面的内容,就可以发现,其新闻素养的观点其实就蕴含着媒介素养的理念,谢六逸先生的新闻素养思想也可视为是中国媒介素养的萌芽。②

二、对中国本土化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

在2010年的媒介素养研究中,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媒介素养教育也在实现着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变。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有学者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探索科学、合理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立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应遵循防御模式与建设性模式相结合、西方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树立全民素质教育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原则和理念。③还有学者认为,西方媒介素养教育走的是一条自下而上的道路,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在媒介素养教育路径上的不同选择。要以大学先入为主,自上而下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在发展路径上的现实选择。④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大学生仍然被认为应该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对象,但除了大学生群体之外,有学者从突发事件信息报道管理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应针对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和受众自身这三个对象来加强和改善媒介素养教育。⑤还有学者提出,媒介素养教育应当是全民的,不仅要在城市展开,同时也绝不能忽视农村的媒介素养教育。⑥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针对当前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小学的推行,有学者提出了以下策略:1、发起一场自下而上的媒介素养教育运动;2、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建立起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链条;3、发展教育方式,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将媒介素养根植于当下的学科教育。⑦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不足与误区。有学者认为当前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三个误区:1、独立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条件尚不成熟;2、媒介素养教育是针对青少年的教育;3、媒介素养教育应因地制宜,不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⑧

三、媒介素养研究对象群体的扩大与深入

在2010年的媒介素养研究中,针对各类研究对象所进行的调查分析占据了很大篇幅。

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研究。有学者对上海交通大学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后,提出要从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依托第二课堂加强媒介实践能力培养,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等方面入手,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⑨

关于农民媒介素养的研究。农民一直是媒介素养研究中的弱势群体,农业信息化滞后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困局,媒介素养成为当代农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媒介素养低下成农民致富“软肋”,提高农民媒介素养需要借助社会合力。⑩也有学者针对河南省郑州市的农民工进行了一次中型的问卷调查,并提出:了解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弱势群体的媒介素养现状,培养他们运用大众传媒为个人生活服务的能力,并引导他们理性、批判地接受和处理媒介信息,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是帮助他们获得社会认同、尽快融入城市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⑾

关于政府官员媒介素养的研究。有学者对南京市局级领导进行了问卷调查,涉及领导干部对大众传媒的接触、认知、使用、管理等各个方面。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显示:他们在各个层面上都已经具有较好的媒介素养。然而相对于在认知层面、态度层面体现的较高素养,在行为层面和实践层面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⑿

关于网民媒介素养的研究。网络新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媒体角色,因此,网民的媒介素养也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透视前些年很火的“山寨文化”,有学者指出,山寨文化形态是进入自媒体时代以来受众主体意识觉醒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显露了网民媒介素养的多方面问题。克服山寨文化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立法规范、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精英更多介入等方面来进行。⒀

关于少数民族以及弱势群体媒介素养的研究。有学者以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调查最后显示:少数民族受众的媒介素养整体水平仍然较低。⒁还有学者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可以成为弱势群体发声的重要渠道。但是网络等新媒介要求使用者拥有一定的媒介素养,而这也就成为了限制弱势群体发声的瓶颈,因此要注意加强弱势群体的网络媒介素养。⒂

四、由社会现象所引发的媒介素养研究

近年来,广告新闻化现象正日益蚕食着人们对新闻行业原有的信任感。有学者透过广告新闻化现象看到了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我国现阶段媒介素养的缺失问题。媒介素养的缺乏导致从业人员对传播规律的忽视,不按照传播规律办事,因而必须提高社会媒介素养、净化媒介环境,遏制广告新闻化现象。⒃

伴随着盲目消费、时尚消费、肤浅消费等低级消费现象的出现,信息时代公众媒介素养中消费观的培养也成为热门的话题。有研究者通过认真分析现状,提出了多视点冲击下学会单视角审视、娱乐化体验中应该美学性享受、品牌化时代下提倡品质性消费、国际化传播中重塑本土化人格等四种媒介信息时代的消费观培养策略。⒄

五、媒介素养研究的新视角

受众媒介素养的研究离不开对受众心理的探讨,有学者就尝试从传播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以传播学研究的五个基本角度为框架,将受众心理分别引入控制研究、媒介研究、内容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中,提出受众媒介素养研究的五个方向,为受众媒介素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⒅

有学者从语言视域解读了美国传播学者Potter W. James媒介素养“过程式定义”。其中“过程式定义”是将媒介素养的培养视为两大过程,一是建立起牢固的知识结构;二是用媒介素养方式去接触媒体。作者认为,在Potter W. James 的媒介素养“过程式定义”中,可将英语语言工具纳入tool 中,作为一门技能进行培养。⒆

一直以来,跨文化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前景似乎是喜忧参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国情各异,学科发展的差距也日趋增大。有学者运用传播学、跨文化传播学和媒介素养等学科的理论,以文献分析法来探讨澳大利亚通过跨文化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构建稳定和谐的多元文化社会的应对策略,为该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⒇

结语

总体看来,2010年中国社会各界对于媒介素养研究的认识在加深,重视程度也在提高。随着实践的深入和现实发展的需要,研究对象群体在进一步扩大;中国本土化的媒介素养研究已经占据了主流,开始尝试建构自己的媒介素养研究体系。但是,一些问题仍然是存在的:1、研究过于集中于对研究对象群体媒介素养的调查分析,观点大同小异;2、针对如何提高媒介素养提出的一些对策,还是与实际有所偏离。希望在2011年,中国的媒介素养研究能有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①张艳秋,裴凌罡,《我国原生性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探析――以北京高校电影公选课为例》,《现代传播》,2010(7)

②李雄燕,《谢六逸的媒介素养思想》,《新闻爱好者》,2010(8)

③袁军,《媒介素养教育的世界视野与中国模式》,《国际新闻界》,2010(5)

④荣建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路径选择》,《新闻爱好者》,2010(6)

⑤徐晓红,《从突发事件信息报道看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新闻界》,2010(4)

⑥周岩,《新媒介环境下的农民媒介素养教育初探》,《新闻界》,2010(1)

⑦张泽涵,陆婷,《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的认识、难题和实施策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10)

⑧陈洁,《媒介素养教育认识上的几个误区》,《新闻世界》,2010(4)

⑨李安英、徐兵、刘英飞,《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分析――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新闻世界》,2010(8)

⑩刘行芳,《维护农民知情权 提高农民媒介素养》,《当代传播》,2010(3)

⑾郑素侠,《农民工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河南省郑州市的调查》,《现代传播》,2010(10)

⑿彭女争、丁柏铨,《领导干部媒介素养考察报告(上)(下)――基于一项对南京市局级领导干部的调查分析》,《当代传播》,2010(3)

⒀李春雷、钟雪艳,《山寨文化与网民媒介素养》,《当代传播》,2010(1)

⒁周丽,《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当代传播》,2010(3)

⒂李佳,《弱势群体的媒介表达与媒介素养》,《新闻世界》,2010(7)

⒃钱晓俊、杨斌成,《广告新闻化现象的媒介素养分析》,《新闻界》,2010(5)

⒄黎泽潮、董保堂,《信息时代公众媒介素养中消费观的培养观照》,《现代传播》,2010(2)

⒅张鹏、张红伟,《浅析受众的媒介素养》,《新闻世界》,2010(4)

⒆徐晨霞、宋嘉庚,《从语言视域解读媒介素养“过程式定义”》,《青年记者》,2010(2)

⒇潘洁,《澳大利亚跨文化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现代传播》,2010(9)

第5篇: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范文

论文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媒介素养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新媒介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活在各种媒介的包围之中,广大受众无论在思想观念还是行为方式上,都深受传媒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头脑中关于“社会图景”的信息80%以上是通过大众传媒介获知的,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塑型力量”。正是由于媒介的巨大影响力,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在推动新媒介高速发展的同时,又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限制其影响,因为新媒介是一柄双刃剑,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却又不得不防范其危害。因此,向全社会大力开展新媒介素养教育以提高公众新媒介素养的要求便显得更加迫切了。

一、媒介素养的定义

中国大陆普遍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发展所用的能力,其实质是人们怎样正确处理与媒介的关系。西方国家对媒介素养的认知比中国早,他们认为提倡媒介素养,对于反对媒介的流行文化价值观,抵抗媒介的低俗文化具有重大意义。目前,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将媒介素养教育列入正规教育的体系当中。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背景

.(一)大学生使用媒介的特点

近年我国的许多学者开始意识到媒介素养这一课题,不少媒介研究者也做过一系列的调查,根据调查表明,国内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主要有以下特点:1、在使用媒介方面,大学生是媒介产品的主要消费者,接触媒介的频率较高,尤其是对互联网的使用;2、在媒介认知方面,大学生表示能过意识到媒介对增加自己的知识量,开阔视野等方面的作用,不过对媒介潜移默化的影响仍不太理解;3、在对媒介的评价上,认为,媒介是独立的个体,受政府干预少,因此媒介的看法言论是公正客观地,支持走媒介市场化的道路;4、在媒介应用上,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的力量虽然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快,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只是单纯的接受媒介传播的信息,而很少主动参与到信息的互动制作的行列中。

.(二)大学生使用媒介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接触电视,网络时间最长的人群,因此,也最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也,其中,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最为严重,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决定它在受到赞美的同时,也会受到批判。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所可能产生的问题主要有:

1、过分的娱乐化思想充斥着大学生的大脑

娱乐化是我国媒介发展进程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曾经有一时期,娱乐化被视为是起死回生的良药,严肃节目比例下降,娱乐化节目比例增加,因此才有所谓的娱乐化浪潮。例如,前几年炒的火热的选秀类节目,使很多的少男少女一时间都想着能一夜成名,而放弃了本该有的正常生活。还有近期的相亲节目,虽然大家都这类节目很多桥段是节目组事先安排好的,但长时期受这种煽情节目的影响,很容易对大学生的感情观和人生观产生影响。

2、过分依赖媒介提供的产品而不能自拔

科技的发展使可供选择的信息渠道增多,其实不然,受众对媒介的依赖并不会因此降低,反而会加强。手机的发展令人叹为观止,现在的一部智能手机就相当于一台电脑,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而且时时在手,如果哪天手机没带,很多人都会觉得浑身不自在。大学生把大量时间花在媒介消费上,虚拟的世界使他们越来越少接触现实世界的交往,而是沉浸在微博、农场、校内等网站中,看似网友一大堆,其实是内心孤僻,心理上与他人隔膜增大的体现。

3、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一定程度的失效

过去我国的媒体是以事业单位形式来管理的,从传媒机构设置到人员安排,再到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包括资金来源都由政府控制,媒介的绝大多数信息都是宣传信息,因此,当时媒介的许多功能并没有发挥出来。等到媒介发展引入市场化机制,由于竞争的压力,低俗、炒作、不正当竞争现象比比皆是,甚至一些媒体把这些手段当成竞争的法宝。物质主义、个人主义等充斥在媒介的信息中。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分析

美国学者赖特曾经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提出了大众传播的“四功能说”,其中一项功能就是大众传播的社会化功能,即大众传播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每一个时代的传播媒介都会影响那个时代的人,大学生是成长与信息时代的人,受互联网的影响最为深刻,是电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主要消费者。所以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具有可研究性。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原因

1、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首要原因是认知问题

大学生一般对媒介认识比较简单,例如互联网,很多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只是把它当做消遣、联系好友等的工具,而很少意识到如何利用互联网来寻找有助于增加自己知识量的信息。总结来说,就是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利用多是感性需要,缺乏判断力和理性思考。

2、媒介专业知识欠缺是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另一个原因

大学生领悟和适应能力较高,随着微博等传播工具的出现,自媒体时代到来,大学生现在在信息传播中,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而且很多时候他们会主动发出信息,成为传播者。这种传受双方角色的互换虽然是传播史上的一大进步,有利于信息的公开,但是,很多的人并没有受到过专业媒介从业者的训练,对媒介的知识了解的甚少,像微博,虽然能让所有人都能随时信息,但很多信息属于网络中的垃圾信息,大学生使用微博大多都是发些自己的心情或是随感而作的东西。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构想

BBC、ChannelFour、英国电影理事会、英国电影研究院联合制定了《媒介素养章程》,其中提出公认的培养有媒介素养的人应该掌握的四种技能:第一,获得进入多种媒介和接触各种媒介传播内容的路径,并能对此作出明确的选择;第二,了解各种媒介使用的堵他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第三,懂得媒介的产品制作过程、制作目的,以及媒介如何应对其受众的反应;第四,利用媒介表达思想和传播信息。依照以上几点,也给如何培养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提供了参考。

作为大学生,我们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因此应该同时做好受众和传播者这两种角色。首先,作为信息接受者,即受众我们要掌握大众媒介的基本知识,这主要包括:认知媒介和参与媒介。认知媒介指的是对媒介性质、功能以及媒介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互动关系的正确评价。在使用网络时,要具有网络公民道德,不做有违社会公德的事。其次,作为信息者的大学生,即传播者要学会操作媒介工具的基本能力。这主要是指参与媒介,我们不应该只是单纯的打开电视来看节目或打开电脑来上网,我们要学会更高层次的利用这些工具。

作为政府部门,应该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明确的法规和政策导向。可以通过立法确定媒介素养教育的合法性,或是将媒介素养教育划入教育体系中。对于农村和西北不发达地区应该加大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力度。

以学校为代表的教育部门,应该把媒介素养教育贯穿于各级教育的体系中,尤其是大学生,专业类新闻院系可以将媒介素养教育列为必修课,对非专业类的可以开设选修课。

第6篇: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范文

自上世纪30年代传媒素养教育在英国发端以来,迄今在许多发达国家已发展成一种终身教育,而在我国至今尚未正式起步。开展该项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媒介宣传。从学校教育看,国内绝大部分高校和各中小学校大都未开展传媒素养课堂教育;而社会教育和媒介宣传方面也没有多大进展。笔者认为是以下因素影响了传媒素养教育在我国的实施:

重视程度不够

大多数人承认传媒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相当深刻的影响,然而只有少数人承认自己常常受到媒介的左右 ;许多人肯定传媒素养的重要性,却不认为自己有学习的必要,因此拒绝接受传媒素养教育。开展传媒素养教育首先应从思想上予以重视,让大众了解媒介对所有人都会造成程度不同的影响,我们应当思考反省而不是排斥抗拒。传媒素养并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或接触媒介时间的累积而自动成长,长期接触媒介可能只强化一种狭窄的、不平衡的观点,具有良好传媒素养的人常会有多元且广博的视野,他们的媒介经验是成熟深刻的,所获得的快乐也更为持久。

认识上存在误区

误区之一:传媒是罪魁祸首

以网络为例,人们在分析什么是引起网络道德问题的“罪魁祸首”时,就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是网上纷繁复杂、鱼龙混杂的信息资源,认为信息是造成网络道德下降的主要因素。事实上,网络道德问题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在网络时代的具体体现而已,一个人在现实中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和素质,在网络生活中就会表现出同样的道德素养,这一切和信息并无必然的联系。问题不仅在于媒介本身,更在于使用媒介的有思想意识的人。我们应通过开展传媒素养教育来提高人们运用媒介的能力,而不能因噎废食。

误区之二:青少年群体是唯一受教育对象

生活在信息社会的每个人都是传媒素养教育的对象。在形形的有关传媒素养教育的文章中,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被视为最大的受教育群。我们不能忽视媒介对其他使用人群以及其他使用人群对青少年的影响。成人也应视为传媒素养教育的对象,这是因为:首先,成人也会通过网络等媒介,作出违反道德规范的事,直接损害他人利益。其次,成人是媒介黄色垃圾的主要制造者,是他们为了谋取暴利,将信息不加选择地呈现在受众面前。第三,青少年时期自制力差,辨别能力不强,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对他们进行积极地引导,特别是家庭成员和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传媒素养。

相对匮乏的教育资源的制约

教师资源的缺乏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同样制约着传媒素养教育的落实。我国不少高校没有新闻传播学专业,各中小学深谙传媒理论的教师更是几近于无,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条件亦非常有限,各种社会教育机构中掌握媒介理论者亦少之又少。而在短期内培养出大量符合要求的从事传媒素养教育的师资也并不现实。师资的缺乏以及教学条件的制约使得传媒素养教育的落实成为无源之水。

尽管有以上因素的存在,在我国开展传媒素养教育仍势在必行。在这方面,英、美、加拿大等国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有很大启发。这些经验可概括为9点:1.传媒素养是一个基层群众的运动,教师们需要首当其冲做开拓工作;2.)教育主管当局明确支持,老师们在课程中被要求教授传媒素养知识,有比较先进的课程设计;3.聘请能胜任培养该地区未来教师的工作人员,还要得到高等院校提供有关课程设置和长久顾问的支持;4.在学校进行的在职训练必须是强制执行的一部分;5.学校需要有在传媒素养教育方面有专长并且能建立沟通网络的顾问;6.与一定地区/国家相关的教科书和视频、音频材料必须要有使用价值;7.尽快建立一个援助机构,这种专业机构不应局限于学校,应该考虑到那些对传媒素养感兴趣的部门;8.必须有适合媒介研究特性的合适的评估工具;9.因为传媒素养包括多样的技能和专门知识,所以在老师、学生、研究者和媒介专家之间必须有合作关系。

当然,由于我国媒体与境外媒体在属性、特点和发展规律上有很大不同,因此,在借鉴以上外来经验的同时,我国传媒素养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寻找适合自身的路径。建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健全机制,提供传媒素养教育实施的制度保障。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实施传媒素养教育并将此项教育大众化、终身化,就要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来统筹实施此项工作,如香港就有专门的传媒教育协会。建议由宣传部门负责发动,由新闻、文化等部门共同组成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教育部门可多承担一些具体工作。当然,也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基金的支持来保障此项教育活动的开展。

第二,加强师资,培养有知识、经验和责任感的传媒素养队伍。这支队伍应包括四个方面的人员:一是一个积极献计献策的顾问团,可由热心此项活动的专家学者组成;二是一批中小学骨干教师,需对其进行相关专业培训;三是学生家长,对其进行家庭普及型培训;四是一支由热心公益的志愿者组成的队伍。

第三,编写传媒教育大众化普及教材。建议由中国新闻教育学会或由某些新闻院校牵头,组织有关专家、教授担负教材编写任务。这种教材应适合于向不同人群普及媒介知识,与新闻与传播院系的专业教材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通俗性和实用性。如果说专业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新闻与传播理念和训练学生掌握为社会与公众服务的媒体操作技能的话,那么,面向大众的传媒教育主要在于普及媒介知识,培养民众掌握和运用媒介更好地为自己的劳动、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服务的能力。

第四,建设传媒素养教育的社会化网络。这一网络应是全面、立体而发达的,可以以学校为基础,同时吸收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参加,形成社会化的教育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此项工作。还可通过职工文化教育、业余社会教育和社区服务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开展普及性的媒介教育,使无论男女老幼,以及何种职业的群众都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获得这方面的知识。

第五,开展传媒素养状况调查,倡导媒体形成自律联盟。要不断提高传媒素养教育的水平,检验传媒素养教育的成果,必须进行科学调查和研究;新闻媒体报道内容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有必要形成媒体自律联盟 ;积极倡议大众传媒对此问题进行长期关注和充分报道,呼吁全社会重视传媒素养教育,形成全民支持的良好的氛围。

在采取以上步骤开展传媒素养教育时,要充分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发挥新闻与传播院校的骨干作用。有条件的新闻与传播院校可以选择一两所中小学或一两家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共同制订实施方案,先做些试点工作,再逐步推开。同时,还可在校内面向其他专业的学生开设新闻与传播知识的选修课程和课外讲座,普及媒介知识。在师资培训和教材编写方面,新闻与传播院校更可以多做些尝试。二是发挥媒体自身的优势,对社会大众进行传媒素养教育。比如定期组织读者参观编辑部,播放有关媒体内容制作的电视节目,利用公益广告进行简单的媒体知识普及等等。媒体还可以与大学联手,开办有关传媒素养教育的知识讲座和讨论会。三是充分发挥社区功能。组织一批专家学者撰写传媒素养教材,以小册子的形式,由公共部门,如工会、居委会发放,或者是以社区为单位进行学习和座谈。

在信息时代,传媒是个人了解外在世界与人际沟通的重要渠道,要成为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必须能对传媒信息具备自主批判的能力,而非被传媒所操控,因此传媒素养教育应被视为信息时代的公民教育。我们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尽快构建适合我国的传媒素养教育体系,加入到这一具有全球化趋势的教育活动中来,这对于人们自身的发展和整个社会文化品位的提升都将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① 蔡骐:《论媒介认知能力的建构与发展》,北京,《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5期

② 约翰・庞杰特,于亚卓:《第二次浪潮:加拿大中学的媒体素养教育(二)》,《媒介研究》2004年第3期

③ 臧海群:《媒介素养: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第7篇: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范文

一、信息时代呼唤语文教学改革

1. 信息传播的特性促进语文教学改革。下面我们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种传播形式的改变对于语文教学的影响。

传播学认为,“传播”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普遍现象,植物借助风力和昆虫传播花粉,动物彼此联系发出传播信号。人类的传播行为就更加复杂,根据媒体的性质与传播领域的不同可分为大众传播和教育传播。

大众传播是指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微信等大众传播媒体向广泛的社会传播对象传播知识、信息以及娱乐节目。

教育传播则是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根据教育对象的需要,传播知识。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其实就是利用教育传播媒体单向的传播知识。进入网络的信息时代,教育的传播不再只是应用教育传播媒体,大众传播媒体已悄然地走进教育教学的领域,也必然会带来语文教学理念、策略、方法的变革。

2. 学生的知识储备要求语文教学改革。与过去相比,信息时代学生的知识储备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这是因为他们广泛地利用教育传播和社会传播媒介,获得了书本之外更加广泛的知识。特别是网络媒体如此发达的当今,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从多种信源主动积极地涉猎他们感兴趣的未知领域,获取不同学科的知识,这也是社会传播的作用。

语文学科的特点不单单是在课堂中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在生活中学习,在与人交流的语言运用中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因此可以说,社会软件的问世促进了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提供了应用语言交流的广泛渠道,使学生各方面的知识更加丰富。语文学科知识的储备奠定了他们自主学习语文知识内容的基础和能力。在这种大背景下,如果教师还是一味地遵循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学生自然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就是我们强调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的原因之所在。

二、信息环境下的教学方法探求

信息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每个教学环节都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工具的作用。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为中心,以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积极的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以学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为宗旨。探求新的语文教学方法,我们把它称为“科学设疑、自学为主,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方法。

1. 科学设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研究问题情境的创设,做到科学设疑,实践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创设问题情境,要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尽量把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交给学生去思考,以升华内涵的理解,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以往我们常常不敢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分析,主要原因一是不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唯恐他们不能对课文深入理解。二是怕浪费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其实我们更应当看到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成长。

2. 自学为主。自学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关于“主动学习”概念的理解,我比较赞同的是建构主义观点――学习过程是学生把新的信息通过不断地同化与顺应,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它绝不是学生放任自流的行为,这个过程是任何人不能取代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信息技术工具的作用也显而易见,如何运用,则赖于教师对课文内涵的深入了解。

在这一教学结构中,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以及信息技术工具的作用如下:

意义建构――培养能力――明确目标――驱动学习

第8篇: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范文

        信息素养最初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的,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许多专家和机构都对其概念提出了新的看法。

        1、burnhein,robert在《信息素养——一种核心能力》一文中指出,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他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这是信息素养定义被人引用最多、最经典的定义,它全面而简练地概括了信息素养中基本技能和思考技能两个方面的内容。

        2、doyle,c.s.在《国家信息素养论坛最终报告》中提出了信息素养的10点意见: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定的基础;确认一个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认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中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3、科罗拉多州教育媒体协会认为信息素养高的学生是有能力的、独立的学习者。他们知道自己的信息需要,能积极参与到概念的讨论中。他们以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示自信,懂得什么才是相关信息;会运用技术去获得信息、进行交流;能在存在多种答案及无答案的环境中自如地工作;会对自己的工作采取高标准,创造出高质量的产品。这些学生非常灵活,能适应变化,既可以从事独立工作也可以从事协同工作。

        虽然各个专家和机构对信息素养的具体界定会有所不同,但是其内涵基本上都是一致的。笔者认为,对信息素养的正确理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信息素养包括对信息(涵盖多种信息源)有效地检索、评价和使用;(2)能对信息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并将有用信息变成自己思想的一部分;(3)具有对信息进行主动鉴别、有区别地对待信息的能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进入了一个信息的海洋。 

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洪流,培养好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但是人们生存于信息时代的当务之急,更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必经之途。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入手:

        1、 基本技能。在人类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懂得读、写、算是人们走天下的“得意功夫”,就象一个人懂得一门手艺,能够以此来为自己谋生。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身处信息时代,通讯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使用internet的电子邮件功能、聊天室等与外界进行交流的能力,只是人们生活的基本技能。在这个分秒必争的网络时代,如果不会使用电子邮件、传真机等先进的通讯设备,那么他将被新的世纪所抛弃,而永远地留在20世纪甚至19、18世纪。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生存的基本技能,教育工作者还应促使学生掌握搜寻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能对已有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整理、利用和传播的方法。这些搜寻的信息源范围包括internet、cd-rom及各种印刷媒介。在具有通讯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学习者不断发展自己对信息的敏感度,是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学会学习及掌握思考技能的前提条件。

第9篇: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范文

一、新媒介及新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介是在报刊、影视、广播等传统媒介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介状态,包括手机媒体、网络媒体、数字电视等。而互联网这种高速发展的新媒介,拥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复制方便、受众多、传播快等特点,再加上多媒体的交互性,这就给信息的接收、处理带来了很大的隐患,特别是对于少年儿童而言,由于知识结构的不完善,阅历、情感特征的限制,面对如此庞大的网络信息,如何理性地辨别和正确地认知与处理,已成为学校教育不可推卸的重要任务。新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在全球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培养少年儿童开放的视野、合作共享的理念、强烈的责任心,让少年儿童会思考、会选择、会判断、会决策、会交流,成为网络社会会学习、会生活、会合作、会创造的一代新人。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加强新媒介素质教育策略

1.新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转变:

从保护主义到超越保护主义在新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传统媒介素养教育提出的媒介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原来媒介环境中青少年只是媒介影响的被动接收者,而新媒介技术带来的媒介环境,单纯地想从媒介接触和媒介信息源传播上进行所谓的“保护”已变得不可能,这就使得传统媒介时代的保护主义在新媒介技术面前名存实亡,传统媒介时代的“保护主义”理念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超越保护主义”理念则认为媒介素养教育不再被界定为一种与学生的媒介体验天然对立的教育,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作为媒介信息的受众或者作者的活动进行自我选择和决策,其重点应放在学生自主使用媒介的体验上。

2.新媒介素养教育认知的提升:

思维的转变重于技术的转变新课改以来,新课程体系中虽然部分学科中含有媒介素养的成分,但往往是隐含在其他主题之下,都没有明确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现实生活中尽管家长、老师不厌其烦的告诫孩子不要上网、聊天、玩游戏,学校也组织“告别网吧”“告别游戏”等活动,但往往是收效甚微。这正说明了我们对新媒介素养教育认识的不足。思维的转变,加强教师培训是关键,提高教师自身新媒介素质,帮助教师掌握实施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式、方法。

3.新媒介素养教育能力的培养:

如何辨别和分析媒介及媒介文本从学生已知的东西入手,引导学生运用媒介分析技能对媒介及媒介文本进行自我选择和决策,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目的不是要保护学生不受媒介的影响,而是引导他们从媒介使用中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愉悦的享受,让学生在新媒介运用与体验的过程中,增强对新媒介的理解力、判断力。

4.新媒介素养教育途径的设计:

以参与式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自我反应模式新媒介素养教学传授的并不是确定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一种基本素质.新媒介素养教育也不是要告诉学生什么确定的事实,而是利用他们对媒介、流行文化的兴趣,鼓励学生对媒介信息质疑,并通过亲自收集信息、与他人共享观点、反思各自的体验等实践来培养自我反应能力。在高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多的采用线上线下团队讨论学习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一方面通过团队讨论、意见分享,既可以使学生对新媒介现象的核心概念有所了解;另一方面,借助新媒介技术的互动性、即时性和多样性,把课堂讨论延伸到课后网上讨论,教师要设计好讨论的时间段、讨论的主题、注意事项等给学生以具体要求,通过线上相互探讨深化课内学习效果。

5.新媒介素养教育阵地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