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发展农村产业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银行卡产业作为现代金融业一个重要产业平台,是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银行卡的快速发展,银行卡业务已成为金融业中间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社会消费增长,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日益成为商业银行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实现金融创新的重要手段。银行卡业务以其巨大的市场空间、诱人的利润空间和对分支机构依赖程度低等特性势必使银行卡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银行卡产业在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为全面了解永善县银行卡产业发展现状,着力解决银行卡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有效提升银行卡产业竞争力,推动银行卡产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现就我县农村信用社银行卡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浅谈几点看法。
一、 Xx县银行卡产业发展现状
xx县位于乌蒙山脉西北面的金沙江南岸,总面积xxx平方千米,海拔xxx米,距xx市xxx公里。距昆明(省会)xxx公里。全县辖十五个乡(镇)、xxx个行政村、xxx个村民小组。常年居住汉、回、彝、苗等xx个民族。2011年末全县总人口xxxx人,其中农业人口xxxx人,农村实有劳动力xxx万人。目前有正在建设中的中国第二大,世界第三大水电站,距离县城三公里。
xx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辖内营业网点xx个,遍布城乡。截至2011年末,各项存款余额xxx亿元,各项贷款余额xxx亿元,实现营业收入xxx亿元。累计发卡xxx张,累计新开卡xxx张。安装ATM机xxx台,发展POS特约商户xxx户,安装 POS机xxx台。我社营业网点点多面广,并随着近年来深化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不断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及监督体系,金融电子化迅速发展,资金运行平稳,资产质量逐年提高,为开展银行卡营销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发展银行卡的现状及面临的困难。
xx县城有工行、建行、农行、邮政储蓄银行和信用社五家金融机构,竞争激烈。从目前xx县农村信用社银行卡市场发展的现状看,产业化程度低、用卡率低、受理市场发展缓慢已成为制约银行卡产业发展的瓶颈,亟须引起高度重视。
xx农村信用社目前发展金碧卡,主要是通过工资、农民工外出打工开户,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惠农卡)等方式发出,绝大多数人仅将银行卡作为收发工资和取款的工具。加之刷卡消费宣传力度不够及县级乡镇刷卡受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卡人的积极性,发卡率不高。同时,也有的网点只是为了完成发卡任务,没有认真挖掘市场潜力,银行卡宣传力度不到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卡量不大,用卡率低,持卡消费不积极。xx县农村信用社所发出金碧卡近半数以上的持卡人处于被动用卡状态,绝大多数人仅将银行卡作为收发工资和取款的工具,特别是乡镇一级信用社,有的为完成发卡任务,对农户大量发行金碧卡,农户觉得记密码麻烦,不如用存折直观,因此“睡眠卡、半睡眠卡”大量存在。
2、受理市场发展缓慢,特约商户数量少且发展的商户大多为个体工商户,持卡人用卡消费意识不强。据调查有80%的消费者愿意使用现金消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持卡人的用卡率。
3、受理环境建设滞后。受经济条件影响ATM机数量较少,乡镇镇信用社还没有被覆盖,多数客户的银行卡在外出时才使用。
4、银行卡功能单一。银行卡多以存取款作为业务重点,结果是银行卡仅仅是作为一张“电子存折”在使用,卡的内涵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只是一行一卡,一张卡不能处理所有的缴费业务,给客户带来诸多不便。
5、特约商户手续费较高,使商户望而却步。目前商业流通领域已进入微利时代,商户要按交易金额交手续费,安装POS积极性不高。一些特约商户虽然安装了POS机具,但却将其放在不起眼处,且收银员嫌操作手续麻烦,除顾客要求刷卡外,一般收银员不愿主动提醒顾客刷卡消费,特约商户积极性不高。
6、银行卡知识宣传不到位。首先是客户对如何正确使用银行卡知道不多,有些持卡人认为银行卡只能到ATM机取款,却不知道还可以刷卡消费等等。其次,许多商户不清楚如何申请安装POS机具及安装费用,主动申请安装的少。加之县域小,大型点的商户都已安装POS机。
7、银行卡专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银行卡业务自身的特点,客观上决定了银行卡业务人员既要懂传统业务和中间业务,又要掌握高科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信用社银行卡专业人员明显不足,尤其是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一些业务员甚至不知道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如何分配。
8、银行卡犯罪层出不穷,持卡人的用卡安全感有待提高。
四、加快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建议。
1、积极开展银行卡知识宣传。要大力宣传银行卡联网通用的作用,要采取挂图、张贴画、板报、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教育,特别是对社会公众的宣传力度,提高银行卡的社会影响力,在特约商户的受理点要张贴醒目的标志和公开投诉电话,以利于及时处理交易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宣传鼓励刷卡消费的措施,明确并宣传刷卡消费不收费。此外,还要广泛宣传安全用卡知识,提高持卡人对银行卡犯罪的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关键词】蓝色经济区 海洋文化 对策 建议
2011年1月4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确立,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目标是要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因此文化建设是重要一环。①蓝色经济区的发展中,海洋文化左右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方向,在海洋综合实力的竞争中发挥着关键的支撑作用、保障作用、导向控制作用。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相辅相成,在大力推动海洋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着力融入海洋文化的内涵,提升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文化竞争力”。
海洋经济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当前海洋产业的重要性可以与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相提并论,同时发展海洋经济也成为我国以及世界其他强国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文化大国之一。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其中不乏优秀的传统海洋文化,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独具特色的发展历史和模式,所形成的海洋文化核心凸显了中华民族胸怀宽广、坚忍不拔的优良传统。
一、蓝色经济区文化的特征分析
1.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丰富
蓝色经济区内农村区域比重大,在新的历史时期,以农村文化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对于推动蓝色经济区城乡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蓝色经济区内的六市两县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民间文化艺术源远流长。首先农村手工艺文化丰富多彩,潍坊风筝扎、糊、绘、放俱佳,驰名中外;杨家埠木版年画为全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高密扑灰年画、剪纸、泥塑独树一帜,并称“三绝”;红木嵌银漆器、仿古铜、核雕技艺精湛,巧夺天工;布玩具题材广泛,情趣盎然;传统的刺绣、蓝印花布、草编、花边等也各具风采。就戏曲艺术形式来说,有产生于清代中期的即墨西部的柳腔、被誉为“胶东之花”的活跃在山东东部的青岛、烟台、日照、潍坊等地区的茂腔,传于淄博、滨州、潍坊等地的五音戏等。就农村旅游资源来说,有青岛胶南大珠山、琅琊台、平度茶山、即墨鹤山以及石老人等观光风景区,威海的刘公岛、成山头、石岛赤山等风景区。
2.蓝色文化为中心
蓝色经济区的地域范围主要包括青岛、烟台、威海、东营、日照以及滨州沿海两县,同时山东省全部海域也在蓝色经济区的范围之内,海域面积达到15.95万平方公里。山东省海洋资源丰富,并且在悠久的发展历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这些文化是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在力量,为海洋产业建设和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促进海洋经济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海洋文化是人类社会源于海洋环境这种生存和发展条件而创造的精神的、制度的、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世界不同沿海国家、民族、区域的海洋文化,都既具有其作为海洋文化的共性,又具有其本国、本民族、本区域的海洋文化个性。蓝色经济区内各地市悠久的发展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区内的蓝色海洋文化与众不同。
3.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蓝色经济区文化资源丰富,经过近几年文化强省的建设,在文化发展上的确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尤其是海洋文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与蓝色经济区内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指标相比,文化发展相对落后,文化体制也亟待进一步改革。同时蓝色经济区内各地市文化发展的步伐也不尽相同,青岛、烟台的文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早,基础也比较好,因此文化建设方面要好于区内其他地市,这也与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蓝色经济区内多数地区的对外经济都较为发达,而文化的对外交流却相对缺乏,同时文化产业利用外资的程度也不高。
二、发展蓝色经济区文化的建议
1.加大农村资源的开发力度,传承农村传统文化
加大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扶持力度,促进城乡文化融合,延长文化产业链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形势下,运用现代化的产业组织形式,推动农村参与文化建构并不断融入知识经济体系,是新时期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举措。一方面,农村文化发展中要密切关注农村文化产业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的关系,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各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经济合作组织,促进农村文化向经济效益转化,同时对农村文化人才进行教育和培训,培养农民手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手艺技能素质和生产组织素质,激发生产创造力,促进农村手工艺产业的科学发展及民族文化遗产代代传承;另一方面要鼓励城乡帮扶,促进城乡文化融合,延长文化产业链。
2.加强文化艺术宣传,打造蓝色文化品牌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进行宣传,文化演艺方面,要多组织特色文艺演出,在国内推广宣传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各种国外的演出机会,将这些文艺形式带出国门;在旅游文化的宣传上,要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发挥现有的品牌旅游资源的联动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文化产品上要突出特色,在旅游胜地及各种国内国际展会派发免费的宣传纪念品和宣传册,大力宣传齐鲁文化和蓝色文化,将蓝色经济区文化推广到世界各地。
3.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建设
充分利用蓝色经济区内的优势条件,加快文化产业建设,促进文化经济的发展。首先发挥蓝色经济区内高校云集的优势,与高校合作做好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蓄人才。其次对蓝色经济区内各地市按照经济文化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分类规整,区别对待,因势利导,引导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不能搞一刀切、一个步骤。此外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解决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问题,为蓝色经济区文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保障。
[注:本文为2011年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1CJJJ29),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J11WF67)和2011年山东省文化厅艺术科学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1299)的阶段研究
成果]
注释:
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年.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 http:///.
关键词:山西省;产业结构;农村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农村的产业结构更是发展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国家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农村产业结构作为整个产业结构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将步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而山西省临汾市的农村产业结构作为全国农村产业结构的一个分支,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一、农村产业结构有关概念及原则
农村产业结构一般来说,是指在农村的经济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关系和结合形式,通常用各产业的产值和其所占用的劳动力数在农村经济总产值和农村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来反映。农村劳动力、固定资产及其它资源在各产业之间分配构成的状况,是农村生产力结构的中心,也是农村产业结构的具体表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对农业、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三者之间互不协调的状况进行改变,同时改变其各产业内部的关系。另一个方面来讲,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就是指农业从单一种植业结构,逐步进化调整为复杂的农业结构,再继续上升到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是一个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项重大调整,一般来说,具有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第一产业即农业,作为最基础的产业,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了可能,坚定不移的把农业作为基础产业来发展,成为了最根本有效的措施;
其次,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要注意农村产业结构中的农业以外的产业发展,即生产资料供应产业以及为农民生活服务的工业、服务业等产业。
最后,要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各种产业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的生产、生活符合生态规律的要求,就能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所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一定要注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哲学上有一个观点,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亦然。通过对山西省临汾市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临汾市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几项具体的特殊的原则:
第一,联系实际,因地制宜。临汾市下属有许多县,每个县级地区都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农村产业结构在进行调整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分析地区实际情况,以保证各种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使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
第二,注重整体的效益。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必须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结合起来,促使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农村经济不仅要有量的增长,更要实现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二、山西省临汾市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及问题
山西省的地理环境优越,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和土地资源等,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山西省临汾市作为山西省的一个市区,是山西较为发达的农业科技发展区,有悠久的农业发展史,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农业科学技术能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近年来,临汾市一直把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作为振兴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自身的环境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使农村资源得到了较为合理的配置,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1.基础产业的优化
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中,临汾市着重调整三大产业的比重。近年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业所占总产值比重下降,林、牧、渔业比重明显提高。有关数据表示,农业所占比重为67.3%,比上年下降了5.4个百分点;林、牧、渔业所占比重趋于合理。从农业内部看,种植业与林牧渔业产值结构更趋合理,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上
。基础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都上升了一定幅度。
2.其他产业多元化、规模化
近几年来,在市、县、乡多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临汾市各县乡地区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使得基础产业更加牢靠,经济增长更加迅速。如临汾市隰县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逐步形成了粮食、梨果、马铃薯、大棚瓜菜、圈养绒山羊、绿色无公害小杂粮为主的六大主导产业。该县按照“提升主导产业、扩张特色产业”的原则,促进优势主导产业的区域化和规模化发展,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基础。
尽管近年来临汾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但其与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和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临汾市在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现代化设施少
山西省的产业技术主要以粗放型为主,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临汾的农业基础设施、生产条件滞后,水利设施发展滞后,大大削弱了对农业生产的保障作用;工业企业中,技术改造投资不足,多数企业仍用陈旧的机器设备;传统产业居多,高新技术产业少,技术含量低,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十分缓慢,对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和深加工不够,现代化设施不完善。
(2)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
临汾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较低,新兴服务行业发展不快,市场化程度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行业仍占据临汾第三产业的较大比重。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等行业发展相对滞后。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较少. (3)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山西省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和对农业自然资源的粗放经营,带来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长期以来,临汾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耕地质量下降等。之前的农业发展不但提高了农产品生产成本,浪费了生产资料,而且也造成水体、土壤和环境污染,导致农作物减产、牲畜发育不良等后果。(经过近年来的治理,已有很大改善.)
三、对临汾市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建议
面对临汾市在发展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现提出以下建议:
1.稳固发展第一产业,调整三大产业结构
近年来,粮食生产不稳定,波动大,耕地利用长期处于粗放经营、广种薄收的状态。加强建设基本农田,稳定粮食生产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生态建设的根本途径和措施。加快第一产业结构调整,也要注意处理好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的关系,把握规律,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同时要注重协调与发展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2.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山西省资源丰富,特色产业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是山西省临汾市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是适应农产品需求结构变化的必然选择,是农业发展适应市场需要的必然选择。如临汾市吉县地区的苹果产业。吉县地区资源丰富,对发展苹果产业具有很大的优势,为做大做强苹果这一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吉县政府采取措施,推进苹果发展由粗放型、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促进苹果产业转型发展,并在政策、技术、资金上予以大力扶持,鼓励他们运用新科技、新技术,推动苹果标准化、有机化、无公害的生产,并通过示范促进推广,提高全乡果园的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吉县政府积极在发展观光农业上下工夫,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拓宽发展空间,延伸发展链条,形成游客吃、住、行,果农产、供、销为一体的发展格局,是临汾市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的成功案例。
3.逐步开放和发展现代化服务业
发展现代化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结构层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要把信息服务、旅游购物、文化教育等新兴产业内在地联系起来,逐步形成服务功能多层次、投资结构多样化的三产发展新格局。
4.发展高效生态农牧业
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山西省临汾市前些年为了发展农业,对生态环境上造成一些破坏。我们要从根本上协调解决结构一收益一生态问题,必须着眼于农林牧的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要充分利用山西生态环境建设和改善生产条件的契机,充分重视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发展的希望,是农村奔小康的重要手段
,也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来,按照中央的政策,山西省一直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放在突出的位置,临汾市也积极响应号召,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临汾经济实现新跨越发展的主要途径。经过多年的努力,农村产业结构已经有了极大改善。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如何正确调整山西省临汾市农村产业结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贵辰 庚德吕等:中国农村产业结构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关键词】非农产业 农村 人力资源开发
1 人力资源的概念
谌新民等人认为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现实和潜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它既包括劳动力的数量,还包括劳动力的质量,更包括劳动力的结构[1]。为了统计方便,人们又常将各国法律规定的劳动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归于现实人力资源范围。农村人力资源是指农村范围内人口所具有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是指人口中达到法定劳动年龄(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具有现实的劳动能力,并且参加社会就业的那一部分人口[2]。农村劳动力是农村人力资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体部分。我国统计局则将农村劳动力资源具体定义为农村住户常住人口(即在本户居住6个月以上人口)中16周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
2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06年末,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53100万人。其中,男劳动力26989万人,占50.8%;女劳动力26111万人,占49.2%。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中,20岁以下6947万人,占13.1%;21-30岁9184万人,占17.3%;31-40岁12679万人,占23.9%;41-50岁11021万人,占20.7%;51岁以上13269万人,占25%。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3593万人,占6.8%;小学文化程度17341万人,占32.7%;初中文化程度26303万人,占49.5%;高中文化程度5215万人,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48万人,占1.2%。可见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数量是仍然是比较庞大的,达到了53100万人;而且21-50岁的青壮年劳动力占大多数,有32884万人,达到了全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61.9%;只是文化程度大多不高,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到了全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82.2%,但这也正说明了我国农村的劳动力资源数量非常庞大,而且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非常重要而宝贵的资源。如果充分开发,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还可以以强大的消费能力带动经济的发展,并且促进城乡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与进步。
3 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新变化
我国统计局将农业从业人员定义为以从事农业为主的从业人员,包括我国境内全部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的农业从业人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人口的增长、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住户的从业人员增加,非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不断提高。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对东、中、西部地区共2749个建制村的调查,有近50%的农村劳动力已经转入非农产业,其中本地非农就业和外出打工各占一半。[3]
从东、中、西部地区来看,由于东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表现在从事非农业人员所占比重,东部地区也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根据农业部农业信息中心的数据,1996年末,东部地区从事非农人员占所有东部地区农村从业人员的33.5%,而中部、西部地区则分别只有29.12%和15.62%。到了2006年,东部地区始终是代表着比中西部地区更为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而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的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非农业人员的比重仍然大大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从事非农业人员的比重占到了东部地区农村从业人员的47.6%,中、西、东北地区则分别只有23.2%、13.7%、19.9%。这种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东西部地区非农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同及相关联的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同造成的。
4 发展非农产业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住户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户所占比重下降,非农业户所占比重提高。从全国范围来看,自1983年以来直至2005年,全国农村劳动力总人数在持续增加,但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例则在不断下降,与此同时,非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例却在不断增加。根据农业部农业信息中心的数据,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3年相比,到了2005年,非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例已经从1983年的8.78%增长到了40.51%,足足增长了4倍!而且这一趋势还在持续之中。
5 发展非农产业的建议
非农产业包括第二、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主要是有在当地非农产业就业和外出打工两种形式。
农村当地的非农产业,主要表现为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发展快的地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就高,如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快,东部地区非农产业人员在农村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也就更高,农村劳动力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也就更多。
根据农业部的统计资料,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大多是在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及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文化水平要求不高,知识、技能要求不多,但所创造的价值也就非常有限。
为了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更好地开发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可采取以下措施:通过政策优惠和政府扶持等办法,加快当地乡镇企业发展,靠乡镇企业来吸纳更多的当地劳动力;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当地或外地非农产业就业,并尽可能去需要更高技能文化水平的岗位就业;通过地方政府的引导和组织,鼓励本地农村劳动力到外地非农产业打工就业,促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制定优惠的投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本到当地投资,以带动当地非农产业的发展;开发当地特色资源,发展对当地特色产品进行深加工的特色产业,以促进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谌新民.新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4.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经济增长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0097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增长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5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7011638亿元,占全国104%,仅次于广东省,排全国第二位。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同时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演变。[1]其中,第一产业总值398605亿元,第二产业总值3204445亿元,第三产业总值3408588亿元。第三产业总值首次超越第二产业,成为对地区经济增长做出最大贡献的产业部门,这在江苏省经济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标志着江苏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取得重大进步。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是否协调,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增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以促进江苏经济可持续发展。
1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发展概况
作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在保持每年各产业部门都能够快速增长的前提下,江苏省始终坚持对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升级提升明显。如下图所示,1979年至1989年,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序列为“二、一、三”。从1990年开始,江苏省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首次超过农业,产业结构序列为“二、三、一”。此后,第三产业占地区GDP的比重一直在不断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则一直在下降。2005年江苏省第二产业总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66%,是江苏历史上第二产业占比所能达到的最大值,此后就开始逐步下降。随着江苏省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企业,工业占GDP比重逐步降低。2015年江苏省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86%,第二产业的比重为457%,第三产业总值首次超越第二产业。从2015年以后,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序列就变成“三、二、一”,达到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标准。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升级取得巨大成功,经济转型取得重大突破,产业结构整体布局更加优化更加合理,江苏省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2江苏省就业结构发展概况
产业结构的变动必定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动,而就业结构的变动也会影响产业经济的发展。如下表所示,1978年江苏省三次从业人员的总人数为277772万人,2015年从业总人数为47585万人,40年左右的时间增长了近2000万人。但是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动情况较大,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1990年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为238925万人,占比为566%,在社会从业人数占比达到历史高值。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及其占比在持续增长,但最近几年增长速度明显放缓,2015年第二产业从业人数达到204616万人,占比为430%。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及其占比也在持续增长,2015年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达到183678万人,占比为386%。截至2015年第二产业的从业人数始终高于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
3江苏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不协调性
从整体上看,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从业人员就业结构比例日趋合理。但是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对比会发现,两者之间依旧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协调性。第一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在不断下降,然而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依然较高。2015年第一产业总值占地区GDP比重为57%,而当年第一产业的从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竟然高达184%。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占比偏高,这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推动全省就业人口比例向更合理更优化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尽管江苏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15年第三产业总值已经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江苏经济增长最大贡献力量和最主要来源。但是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一直都达到总体从业人员的40%水平,第二产业始终都是吸纳社会人口就业最多的经济部门。第三产业的产业门类多,能够吸纳大量劳动力,本该成为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经济部门,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尽管2015年第三产业的产值占GDP比重达48%,但就业人口比例只有386%,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这说明江苏省不仅需要继续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促进服务业经济产值不断增长,更要注重优化服务业的就业人口比例,拓宽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就业渠道,推动江苏第三产业更均衡更全面地发展。
4政策建议
41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劳动者素质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当前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劳动力人口过剩,农村劳动者人均产出效率低。因此,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劳动者素质,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过剩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缩小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比,也有助于提升农业的产出增加值。
42优化工业结构,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
江苏作为工业强省应不嘤呕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增加资本密集型企业的投入,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淘汰落后产能。要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就要逐步控制和降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从而合理控制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进而为优化就业结构创造条件。
4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
第三产业是吸纳社会人员就业的主要途径。江苏省的第三产业总值占地区GDP比重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三产业吸收就业人口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因此,江苏省应该不断推动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尤其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挖掘服务业吸纳就业的潜力。
参考文献:
[1]马惠,王允硕,李延莉江苏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研究[J].经济师,2016(11):166-167
摘要:本文针对农村体育消费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拓展农村体育消费市场的可行性建议,从而为改善我国新农村体育消费水平和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体育消费;农村经济
近年来, 我国人均GDP 已经超过3000 美元, 人均GDP 超过1 万美元的城市从1990 年的4 个增加到2011 年的44 个, 总体上已达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也在不断攀升, 从1985 年-2005 年的人均不足500 元增加到的3255 元,乡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农村体育消费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亟待开发。
一、拉动农村体育消费市场对农村经济再发展的意义
1.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巨大的带动作用。目前我国着力于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消费作为人们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值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正在迅速提高,并带动了与之相关的媒体、旅游、交通、服务、食品、电子、保险和建筑等产业的发展。因此,充分拓展农村体育消费市场,改善农村体育消费环境,对于最大程度地释放农村的潜在需求,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目标,带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
2.优化乡镇居民消费的内外环境, 扩大农村消费支出。首先,农村居民体育消费什么,消费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市场供给什么和供给多少,体育市场的供需结构和总量又决定了体育产业的结构和规模。那么,充分发挥消费需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导向作用,拓展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体育消费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带动农村消费的增加,引导体育投资和生产,决定体育市场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从而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另外,增加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使其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发生根本变化,对生活方式提出新的健康要求,能够促进居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使居民减少对预期健康支出的费用,从而减少对健康的预防性储蓄,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增大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即时消费,为农村消费市场提供更广的发展空间。
二、影响农村体育消费市场拓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1.农村体育基础设施投入资金不足,体育消费市场环境差。从现有体育场馆资源分布情况来看,我国现有各类体育场馆约近70 万个,其中占国土面积的16.5%和人口的39%左右的城镇, 占全部体育场馆的比重为79.8%,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占20.2%的体育场馆资源,开放性体育消费场馆严重不足;从我国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情况来看,尽管用于科、教、文、卫的经费比重形成上升趋势,但真正投入到体育设施的经费比例低,特别是我国的偏远山区,对体育和卫生事业经济投入不到7%,农村的体育基础设施短缺、数量少,现有的一些体育设施比较落后、陈旧,满足不了新农村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阻碍了农民的体育消费行为,影响农民体育消费的信心。
2.农村消费结构不合理,基层体育管理体制不健全。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农村家庭年人情费支出平均在500 元以上,最高可达到2000 元以上,人情消费占家庭年收入的20.1%。人情消费作为农村居民的一种畸形消费,不仅难以给消费者带来与支出相适应的效用,而且对农村体育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限制了体育消费市场发展空间,制约了体育消费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另外,虽然我国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建设工程的意见》、《十一五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规划》及地方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但在农村的很多地方仍然存在体育工作人员配备普遍不足,没有专门的农村体育组织机构或是由村委会兼管,甚至存在基层体育行政部门有名无实形同虚设的情况。这样使得农村居民的体育活动得不到很好地组织和引导,严重影响了农民进行健身锻炼的积极性,从而极大地制约了农民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
3.地方财税政策不够完善,阻碍农村体育产业化进程。目前我国的财税政策调节都是围绕政府主导的经济建设与行政管理的支出为主,实际用于体育服务及其体育产品等方面的财税支出非常少。即使是加大财政投入的大部分税优政策也是一次性的,例如2008 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如场馆建设占用耕地免征耕地占用税,为奥运会需要购置的设施设备而免征的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对参赛运动员因参赛而获得的奖金和奖赏收入而免征的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随着奥运会的结束也就消失了。而且,现行的分税制财权体制还存在财权与事权不统一、统筹层次较低、监管措施不严及政策一年一变”的问题,极大挫伤了他们对农村体育的投资意向,不利于体育消费以及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建立农村居民体育消新机制的合理化建议
其一,地方政府应该充分运用立法、行政干预等手段建立健全的农村体育发展解决方案,确实把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纳入统一的政府规划中来。不断加快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步伐,倡导科学健身和劳逸结合的生活方式,培养农村居民“花钱买健康”的全新消费观念,充分调动广大农民进行体育健身的积极性。
其二,农村体育发展模式需要多元化,体育消费除了具有健身功能的作用外,还要根据居民的年龄、职业、收入与兴趣爱好的差异开发以娱乐性、休闲性消费为主体的不同层次的农村体育消费市场。比如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形成以农村为中心的社区体育服务模式,使之与旅游、教育、文化市场的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体育消费的综合效应,带动农村体育消费的发展。
其三,地方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法则,出台调节新农村经济突出问题的有利政策,通过市场激励,增加农村居民的经济创收,扩大体育内需。而且,采取各种不同比例的税收优惠及体育消费项目的财政补贴,例如降低体育服务的营业税率和公共体育场馆的收费标准;对于公义的社会体育团体接受的捐并给予免税等政策方面的支持,吸引社会资本对体育产业的投资,刺激民间体育消费。
课题项目:
课题名称:2013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十二运对辽宁农村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
课题编号:2013LSLKTZIJYX-44。
参考文献:
[1]中国面临哪些制约因素[N].中国体育报, 2004-06-24.
[2]姜山.发展我国农村体育在建设和谐社会新农村中的作用探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 年第5期.
持力度不足、产业发展粗放、受到户籍制度阻碍等问题,本文结合相关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加大扶持力度、促使产业专业化和多样化、如何改革户籍等建议,以期加快临沂市中心
镇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中心镇;产业聚集;劳动力转移
1 中心镇的概念以及相关理论
1.1中心镇的概念
中心镇是指具有较好区位优势、较强经济实力、较好基础设施、较大发展潜力、对周边地区具有一定辐射力的区域重点镇。 中心镇的发展目标就是小城市。
1.2 中心镇建设的理论基础
首先,从中心镇建设的类型来看,林华桂认为,我国的中心镇主要有以下几种:依托于大城市存在的中心镇;经济水平较发达、城镇分布较集中的中心镇;中西部农业地区的
中心镇;物资集散和交通便利的集镇;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和自然风光的小城镇。
其次,就我国中心镇人口规模而言,袁中金等人认为,城镇规模变大,会造成城镇化率、财政收入、一二三产业产值和人均收入水平的相应增加与提高,但会造成人均建筑用
地的减少。
再次,在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中,中心镇的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张之峰等人认为,中心镇对周边的乡村有带动效应。中心镇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转移。
由于目前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中心镇利用当地的企业可以吸收当地农村的劳动力。
2 临沂市中心镇的地位和功能
2.1中心镇是临沂市城镇化的节点
中心镇处于区域网络的节点上,它位于城镇体系的末梢,同时又是农村的开端,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临沂市拥有29个省级中心镇,这些中心镇分布于临沂市的3区9县。
临沂市的中心镇一般都处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拥有便利的交通和市场,将临沂市3区9县和近1700多个村庄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网格,是城镇和农村之间保持着联系。
2.2中心镇是临沂市城镇化中产业聚集的载体
要实现城镇化,就需要有产业的带动,围绕着特色产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在临沂市的20多个中心镇中,按职能分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综合性中心镇,包括上冶、马站、常
路、大兴、仲村、诸葛等镇,它们是县域内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完备,利于促使产业的聚集;第二类是工贸型中心镇,比如探沂、兰陵、向城、地
方、神山、板泉等,这些中心镇作为县域重要的工业和商贸中心,以特色产品加工贸易为主,是产业聚集的重要载体。第三类就是交通型中心镇,这些中心镇拥有便捷的交通条件
,以工业和商贸业为主体,能够吸引更多产业的聚集。
2.3中心镇对周围农村具有辐射作用
一方面,中心镇可以通过自身所具有的经济、文化、人才等资源优势带动周围乡村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中心镇促使产业的聚集,而产业聚集必定会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
中心镇的周围就是广大的农村。以苍山县的神山镇为例,神山是山东的南菜园,号称“天下第一蒜”之乡,全镇4.3万人中,直接在工厂从事蔬菜加工、运输的有2000余人。蔬菜的
供应也取自神山当地,这些蔬菜由当地的农民种植,也由当地的农民也可以在家里对这些蔬菜进行初级加工,这样就把生产带到各个村子,从而带动周围农村的发展。
2.4
中心镇建设推动了临沂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由于社会保障和教育、基础设施等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到中心镇工作,这样会使得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中心镇。临沂市兰陵镇就是走的自身发展白酒产业—
—兰陵酒厂,吸引劳动力,从而带动经济发展的道路。
3 临沂市中心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对中心镇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2011年1-6月份,临沂市地方财政支出121.6亿元,这里面仅有6000万用于整合设立专项资金6000万元,对12个市级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进行扶持,而这12个市级优先发展重点
镇中,六个是中心镇,可见市政府对中心镇的扶持力度不够。这一方面就造成了中心镇基础施舍、教育事业等发展落后,
3.2中心镇产业结构呈现粗放式发展
临沂市中心镇的产业发展结构比较单一,发展的层次也不高,产业大多比较分散,因此没有形成规模,无法形成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在临沂市的20多个中
心镇中,义堂镇是发展比较好的。义堂镇主要是发展纸板产业,所生产的纸板主要出口到西亚地区,这些纸板厂规模大的拥有资产几千万,但是这些厂由于当地缺乏生产纸板的原
材料——树,因此生产成本较高,并且这些厂也比较分散,同时由于最近几年的经济不景气,很难形成规模化生产。本地区又很难找出其他的产业主导产业和形成特色产业,因此
也很难形成聚集效应。
3.3 户籍制度阻碍了中心镇的建设
虽然国务院在1982年放宽了对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得很多农民的身份发生了转化,但是很多农民转为城镇户口后,仍然是无法享受到非农业户口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同时,很
多农民进城之后就失去了原来赖以生存的土地,这使得他们感到与其进城做二等市民不如留在家里种地。因此,现存的户籍制度阻碍了中心镇的建设。
4 关于加快中心镇发展进程的几点建议
4.1加大扶持力度推进中心镇建设
一个区域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中心镇的发展更是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如果要通过建设中心镇来促进临沂市城镇化的进行,政府就应该加大对中心镇的财政支出让各地的
镇政府有资金来发展适合本地区的特色产业,进行招商引资。同时,政府也需要根据各中心镇的差异出台相应的措施,推进中心镇建设的步伐。
4.2 中心镇的发展需要有产业作为支撑。很多地区都有自己的产业,但是很多都很难做大做精。比如提到郑旺镇,大家就会想到“郑旺酱菜”,那么郑旺镇就应该将酱
菜这一产业做大做强,同时,也需要发展其他的产业,因为此镇距离日照钢铁较近,那么它就可以发展钢铁产业,比如轧钢、五金等。
4.3 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
户籍制度的改革,需要以职业来划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这样就可以进行一刀切,使得农业和非农业人口的区分明显,同时要取消农民进入城镇的限制,鼓励农民加入到
中心镇建设的行列中。在中心镇的只要是非农业人口,就要在子女教育、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统一的待遇,这样很多农民就可以进入到中心镇,从而加快城镇化的步伐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荔波山区 特色渔业 现状分析 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8-0284-01
1 荔波山区特色渔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县特色渔业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冷水鱼(鲟鱼、大鲵、虹鳟)在小七孔镇播尧架桥、尧花、豆村兴起产业,部份村寨特色渔业出现初见规模,养殖企业落户投产,成效日趋突出,示范作用显著,农民养殖理念得到启发提升,特色渔业开发在荔波环境十分适宜,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品牌效应得到发挥。在荔波渔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产业地位,对山区农民水产科学技术进步起到积极的宣传效果,为荔波山区渔业新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动力,有利促进山区的水产业走向新的发展目标。
1.1 要加强渔业特色产业发展的思想理念:随着荔波县党委、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出台,我县渔业发展工作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积极纳入政府工作绩效考核系列。为此,在这种发展机遇中,要不断建立发展产业的有利机制,业务部门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建立和发展企业带动水产农户的生产模式,组织示范户联合经营形式,成立片区水产协会组织,发挥协会和养殖场(户)的作用,体现生产者的能力和经营水平,实现生产集团化配置发展模式。
1.2 要加快我县渔业项目推广,适应旅游市场需求为目的。渔业产业化经营中,将开发的水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形成高起点、高效益的成果推广体系,加快我县特色渔业产业产品的发展速度,遂步形成荔波特色水产品的优势。
1.3 要推进全县渔业结构的优化作用:近年来,荔波在引资项目的推动下,成功发挥了水产企业的带领作用,围绕特色品种冷水鱼(鲟鱼、虹鳟)品种为支柱产业,配套发展地方的名优水产品种(大刺鳅、鲶鱼、青鱼、芝麻鲶),稳定提升地方水产品牌。
2 荔波县特色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水产品加工企业仍是最薄弱的环节,到现在没有加工厂发展,出现民间简易小作仿加工模式,走不出产业规模化经营,限制了我县水产养殖业市场的发展。水产品深加工高附加值未形成市场,没有体现山区荔波水产品特色,仅仅是一些地方的水产小商品,不能形成产业的影响力。
2.2 渔业龙头企业在荔波起步晚,没有打造出特色企业的特点,市场竞争力度不够。忽视了农户参生产的作用,仅仅靠企业独立生,没有给当地渔业生产带来影响力,未能真正发挥龙头生产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2.3 渔业部门体制落后,不适应当今渔业现展的需要,绩效机制没有落到实处。基层渔业推广服务部门人力实力存在差距,发展的思路理念存在问题,只考虑个人利益太多,没有从发展的大局眼光出发,影响了渔业组织化程度。水产职业社会公益意识不够,人员思想保守,不开放,大多呈现于现状,没有真正发挥好专业人才队伍的作用,总是在原地踏步,缺乏开拓的发展思路和创新思路。
3 推动荔波山区特色渔业发展的建议
3.1 发展的思路:根据我县水产资源情况,主导产业应以稻鱼生态养殖、河沟生态养殖,形成野生鱼生太品牌,发挥地方品种的优势,打造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环境资源的水产品牌。打造鲟鱼、虹鳟为主的冷水鱼特色产业,利用荔波的资源优势,开发山区水产品市场,突出特色,打造生态环境品牌,推动产业链发展,提高水产品饮食文化,宣传荔波,发展荔波。
3.2 发展的措施:依靠水产企业和片区水产养殖场(户)协会的牵头作用,实行集体主义的战略经营思想,才能发挥出地方产业链的效果,协调好企业与协会,协会与养殖农户之间的生产关系,发展冷水和地方品种生态规模,进行专业化养殖生产,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3.3 发展的分配机制:在我县渔业发展产业化经营中,必须加强渔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的关系,要建立“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机制,使龙头企业、养殖协会、生产个体户利益均沾,增强当地渔业产业化发展的活力。
3.4 发展的推广模式:荔波的科技渔业发展,主要是实施科技成果渔业改变传统养殖渔业:将成功的渔业科技成果和养殖经验推广在荔波的渔业生产上,发挥科技渔业的作用,树立特色渔业养殖示范,改造传统渔业的生产模式及水产户的观念,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地方特色渔业产业链和养殖户的观念,达到科技兴渔的目的。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马克思理论;农村文化
一、目前长春市文化发展现状
现阶段长春市文化建设处于初期阶段,起步阶段的特点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就在国家对农村文化的投入远远低于对城市文化的投入,结果导致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大大滞后于城市,农村文化处于边缘化的境地。
马克思理论中提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规律说明了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具有非常复杂而且紧密的联系。早期古典经济学认为物质的发展与生产可以激励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其发展的程度也由物质生产水平所决定。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首次揭示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存在不平衡规律。即在历史长河中,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是呈螺旋形的曲线交叉向前的规律不断推进的,可能平衡,也可能紊乱。
根据这个规律我们了解到,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完全可以加大农村文化的投入力度。改革开放以来,长春市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新时期新农村建设和我国文化的整体进步奠定了基石。
虽然近年来长春市文化发展进步明显,但规模不大,城乡文化水平差距仍然很大,政府在文化产业的扶持和保障措施,以及许多政策仍不完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而且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也不够完善。
二、对于长春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重教育、重民生
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提高城市的每一处细节,提高每一位公民的品位和素质,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来感化群众、影响群众。不断提高市民文化品位和文明素质。重教育是我国坚定不移必须优先发展的方向,对于长春市,首先要推进科教兴市战略,积极兴建农村学校,提高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完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一系列名牌院校的科研技术力量,将高校、政府和企业连接起来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民生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保障群众享受文化的权益。积极推进农村文化站建设,促进农村和城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的文化信息交流沟通;政府大力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让广大的农民群众都可以参与其中;企业和校园也要多开展一些关于文化发展的论坛和宣讲,让农村百姓享受到各种各样的文化大餐,尽最大的努力满足群众多方面的文化精神需求。
(二)突出长春文化特色、打造长春文化品牌
要达到增强长春农村文化内涵的目的,必须要突出其文化特色,打造一系列有长春特色的文化标志和文化品牌。可以利用长春的最具有特色的冰雕产业进行农村文化的拓展,以长春世界雕塑公园为例,可以在农村大力兴建此类公园,并且形成长春独特的农村冰雕风格,打造长春独具特色文化品牌,不但推进了长春独有的冰雕文化,而且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一汽也是长春超大型企业,长春农村文化建设也可以依附于长春一汽推进汽车文化,建立一套汽车博物馆,汽车雕塑园等等的公园或者文化长廊。其次,为了增强长春的文化影响力,可以大力举办农村的民间艺术博览会,这种博览会不但可以在国内范围举行,甚至可以扩大到整个东北亚的范围,使长春工艺品以及其他文化产业发展到世界各地。这样不但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文化产品,以提高本地人的文化底蕴,还促进了我国和世界各国的互相交流。
(三)打造长春文化精品,提高长春市的对外形象
文化产品必须注重精品的生产,根据市场需求,把握社会效益和市场规律,大力推进影视、文艺方面创新发展。力求创造出一大批表现长春文化底蕴和风采的“精品农村文化”,在本市内设立足够的奖品或奖金以激励所有的农民来争取文化、社会、经济三方面共同丰收。大力推进反映长春地方文化影视剧拍摄,排演更多具有长春风格的节目,彰显出长春农村的风土人情,让更多的长春农村生活生产进入大家的眼界。
(四)提高长春文化软实力,大力增强农村文化竞争力
政府大力扶持长春重点文化企业,激励农村企业其进一步发展文化产品和服务,并且鼓励其扩大经营范围,努力将影响力延伸至整个东北亚。加大力度引进整个东北亚所有国家的文化企业来长春进行文化产业投资,培育出一大批中外结合的教育产业、电影产业、旅游产业等重点项目和品牌。进一步深化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及时发现重点文化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积极探索出一条农村与城市相结合、农村与农村相连接的新式文化发展道路。大力拓展新式文化技术、农村人才等文化要素市场,努力开发代表长春农村文化的艺术品、工艺品、印刷品。进一步发展与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更加专业、更加稳定的评估、、拍卖、策划等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文化市场稳步繁荣发展,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生产、消费、文化水平才能得以提高。
总结:
对于长春市农村文化的发展,需要做到重教育、重民生;突出长春文化特色、打造长春文化品牌;打造长春文化精品,提高长春市的对外形象;提高长春文化软实力,大力增强农村文化竞争力等几点,才能真正解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推进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三方面协调共同发展,才能在国家大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际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郭玉兰.浅议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J].经济问题,2007,330(2):88-89.
[2]关于长春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J].商业时代,2010(1):85-88.
[3](瑞典)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M].商务印书馆,2003.
[4](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5]桂玉清.韩国新村运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OL].三农中国,2005-11-16.
[6]潘家恩.发展的可能:南印度之行随感[J].视角,2006(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