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格律;语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I561.0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138-01
一、十四行诗的英语背景及内容
(一)孕育者及所处时代
莎士比亚是英国最杰出的作家也是文学长河里一位出类拔萃的语言大师。而莎翁所生活的时期恰好也是英语从中古时期进入早期现代英语后不久,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的思想禁锢,为文化发展提供条件。当时的欧洲大陆仍大量盛行拉丁文、法语,英语耳濡目染,融入了较多的新词汇,但拉丁文在文学作品中所占据的地位还是很崇高的。不过,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活动却完全是以英语来进行,他把外来语和本族语巧妙的结合起来,大大丰富了英语的词汇。
(二)十四行诗的创作
十四行诗,原为“小调”或“歌曲”之意。音译为“商籁体”。出自普罗旺斯语Sonet。 起初泛指中世纪流行于民间、用歌唱和乐器伴奏的短小诗歌。它的创始人是意大利诗人彼得拉克(Petarch)。十六世纪初,十四行诗体传到了英国,逐渐发展成为了英国最流行的诗歌体裁。莎翁的十四行诗共计154首,诗文大概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写他与一位青年贵族的友情,此主题较长,约计有126首,情感真挚热烈,体现出作者对美的追求。第二部分较为奇特,描述了诗人与一位黑夫人的爱情。颇为有趣的是第三部分,它主要探讨了古希腊罗马的艺术问题,只有两首诗组成,构思奇诡,却是启人智慧,意蕴深远,让人回味悠长。
二、写作中的美
(一)格律之美
英语是以语音为基础的文字,故英语诗歌的格律就自然以音节为单位。十四行诗中的“格”有意大利式的每行11个音节和法国式的每行10个音节,莎翁的十四行诗采用的是每行10个音节的模式,即 a-b-a-b, c-d-c-d, e-f-e-f, g-g或 a-b-a-b, b-c-b-c, c-d-c-d,e-e。语言简洁精辟,主题鲜明丰富,思路曲折多变,起承转合运用自如。而诗中对“律”把握也是一道不可缺少的靓丽风景,古语有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发言即有声,有声即歌咏,歌咏亦是律。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讲究声韵、节奏、抑扬顿挫,便于读者吟诵,亦使听众感到悦耳,朗朗读诗之声绕梁三日,往复回还,给人以音乐的美感。后来文人写十四行诗,仍继承这一优良传统。请君欣赏:“When I do count the clock that tells the time And see the brave day sunk in hideous night,When I behold the violet past prime And sable curls ensilvered o’er with white,When lofty trees I see barren of leaves…”这首诗中描写的主题是规劝友人生子。全诗由三个四行诗和一个双行诗构成,朗朗上口,一气呵成。
(二)语言之美
十六世纪的到来,英国与世界各地的交往日趋频繁,仅从词汇方面看,就有一大批代表新事物新文化新思想的外语词融汇入英语,例如:shawl[波斯语,披肩],coffee[土耳其语]等。莎翁的作品更是将外来语与本族语相结合,采取引进外来词、词类转换等方法,创造出更多的词汇运用,增加了英语的表达能力。莎翁运用这些词汇所组成的语言也是将美的发展提升了一个高度,如十四行诗中最经典的第十八首诗: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这首诗所描写的是友人的美貌将与诗人的诗歌永存于世。其中不乏可爱又优美的语言,如:darling buds of May(五月的娇蕊),eye of heaven(苍穹的目光有时过于灼热),nature's changing course(世事沧桑)等。此首诗歌中大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把友人比作可爱的夏天,将太阳比作天上的眼睛有着金色的面容,简洁易懂,唤起我们对生命的热爱,让我们感到人与自然息息相融,凝住我们美好的希望。
三、结语
通过对莎士比亚时期的背景了解,我们不仅能从莎翁的十四行诗中看出英语在当时时代的运用,也有机会感受了其中英语的格律之美和语言运用之美,这为我们对十四行诗的欣赏及翻译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朱延波.莎士比亚诗歌研究(英汉对照)[M].广州: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2]李赋宁.英国文学论述文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版社,1997.
作者简介:
关键词:十四行诗;爱情观;结构;韵律;意象
中图分类号:I106.2?摇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150-02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人类文学殿堂中最瑰丽璀灿的一块明珠,无论在体例还是内容上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热情的讴歌了友谊和爱,青春和美;感情充沛思想深邃,节奏鲜明辞采优美,就其艺术力量和意象的丰富而言足以和他的戏剧媲美。纵观十四行诗,其主题不外描写时间,友谊,爱情和艺术,往往若干成一诗组,表现同一题材。粗略一读,难免给人一种重复感,似乎是诗人随心所欲之作,但因为诗本身的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都很高,所以几乎每首都存在独立的审美价值。十四行诗的第116首,抒发了莎士比亚对永恒的向往和对爱情的坚贞,让人难以忘怀。本文将从诗歌的结构韵律和意象等方面,探讨116首诗中所折射的爱情观。Sonnet 116 Let me not to the marriage of true minds,Admit impediments. Love is not love,Which alters when it alteration finds,Or bends with the remover to remove:O,no,it is an ever-fixed mark,That looks on tempests and is never shaken:It is the star to every wandering bark,Whose worth’s unknown,although his height be taken.Love’s not Time’s fool,though rosy lips and cheeks,Within his bending sickle’s compass come:Love alters not with his brief hours and weeks,But bears it out even to the edge of doom.If this be error and upon me proved,I never writ,nor no man ever loved.
沙翁十四行诗中占统治地位的,归根结底是一个“爱”字。罗益民教授提出“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表达的爱情观体现在三个方面:真,善,美。”[1]从诗中的描写可以窥见诗人灵魂深处对爱情的认识,其爱情况观无疑是被较彻底地曝光了一次。透过这些闪闪烁烁,亦实亦虚的诗行,我们感受到,诗人同我们一样,对爱充满了激情与苦恼:一方面表现为对爱情“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另一方面又对爱情的中的背叛,时间的摧残,短暂的爱情与永恒的存在矛盾的迷惑。116首诗正是一首被世人所称道的爱情的哲理诗,通过此诗,“莎士比亚论述了爱的最高境界是真。”[2]此诗真爱的命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论证。
一、结构
起源于中世纪意大利的十四行诗在16世纪时由托马斯·怀特爵士传入英国。这种最初的“意大利体十四行诗”经过英国诗人们创造性的运用和改变,在英国诗坛声名鹊起,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形式。英国的三位著名十四行诗作者为:菲利普·锡德尼,埃德蒙·斯宾塞及威廉·莎士比亚。其中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不论从格式还是韵律上来说,皆为英体十四行诗之最,达到了巅峰造极,不可超越的境界,堪称字字珠玑,篇篇锦绣。从诗歌的结构上来看,英体十四行诗为4-4-4-2结构,即由三个四行组(quatrain)和一对偶句(couplet)组成,韵脚为abab cdcd efef gg。这种诗歌的形式,一方面“很容易形成一种向前推进的辩论体,适合于英国人理性的发挥,”[3]同时不同段落使用不同的韵脚,更利于表现英语丰富的韵律及节奏,诗人也可以不受前后两段韵脚一致的约束,更加自由奔放地表达自己的心声。此诗的第一个四行从正反两面引入作者的爱情观:真爱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并假设随波逐流,朝秦暮楚的爱情并非真爱。第二个四行通过比喻来突出真爱的形象:爱情如恒久的标计,指路的星宿。第三个四行强化真爱能对抗时间的腐蚀。十四行诗的最后两行,往往构思奇诡,语出惊人,既是全诗点晴之作,又自成一联警句格言。且看本诗的最后两句吧:“如果这些话有误,并证明我确有错,就算我从未写过,也从未有人曾经真正爱过”。而事实恰与最后一句话相反:诗行已被写下,轰轰烈烈的真爱正被不断上演。这就说明了,莎翁在此诗中所说的话有确凿无误,真爱永恒。莎翁调皮地在最后两排诗行中,通过不可能实现的否定,达到了对自己的肯定,让人眼前一亮。通过三个四行诗组,诗人层层逼进主题,使读者对真爱的认识从理性定义变成了形象化的描述,对真爱的认识步步加深。莎士比亚成功地让诗的形式和结构服务于诗的主题。
二、韵律及重复
本诗严格按照十四行诗的要求,压的韵为ababcdcdefefgg.同时,还增加了其他的音韵效果,如头韵“whose worth’s”,尾韵“lips and cheeks”,这不仅是诗歌音乐美的一种表现,而且读来朗朗上口,让人对真爱的形象过目不忘:真爱并不是朱唇和芳容和吸引。重复的手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重复否定及词重复变形。本诗否定词的使用贯穿在字里行间,如:开篇的否定“let me not”,中间两次使用“love is not”,最后的“I never writ,nor no man ever loved”。这些反复出现的否定词,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独具匠心。重复使用否定词不仅简化了语言,使之有了音乐中重复某个音节的美感。如“Love’s not Time’s fool”一句便通过否定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莎翁的观点:爱不为时间愚弄。同样地,在本诗的第二句中,就出现了两个词变换形式的重复“alter”和“remove”,重复使用让读者刻骨铭心地记住了真爱变质的两种情况:遇上变化,便随之而易;一旦迁流,便恋情别移。
三、意象
诗的意境离不开修辞手法的使用,在本诗中,隐喻和比喻的使用让意象之美更加突显。如“the marriage of true minds”中,思想的结合用了隐喻“marriage”。“marriage”是通过法律的程序的兼有义务责任的结合,这样一来,让两个思想的结合也变得庄严肃穆。再看“it is an ever-fixed mark that looks on tempests and is never shaken ”此句中,诗人把爱情隐喻成恒久不变的标记,爱情坚若磐石韧若蒲草的形象也变得栩栩如生。紧接着,作者再把爱情喻为“指引方向的星宿”(it is the star to every wandering bark),宛如让我们在黑暗中,看到了那一束明亮温和的光芒,给迷途的心以慰藉和方向,让爱人从此互相依靠。而最让人过目难忘的意象,是第十行中,诗人用镰刀比喻为时间的腐蚀,这是莎士比亚的诗中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时间对相爱双方容貌的摧残,激情的削弱,考验着爱人们的意志和真爱的程度,把真爱的艰难描写得淋漓尽致,生动地表达了真爱应该坚定始终如一的观点。
莎士比亚通过严谨的诗歌结构,灵活的修辞和生动的意象,向世人传达了美好的爱情观。他向往着永恒,讴歌矢志不渝,白头偕老的爱情。但坚定而稳固的爱情,是不可能轻易得到的,它要靠思想的水乳相融和精神的珠联璧合。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人文主义赞扬人的个性,宣称人生而平等,赋予了人和人的生存以全部重要性和新的意义。在116首诗中,一方面,莎翁褒扬海枯石烂心甘如一的爱情;另一方面,时光的考验,容颜的衰退对爱情的影响,让莎翁疑虑重重。爱情的坚定是人性中积极的一面善的一面,而这不也是人文精神的发扬光大吗?本诗只是众多十四行诗中的一小首,一叶知秋,我们不难理解,莎士比亚的十四诗是一座高峰,当得起空前绝后的美了。
参考文献:
[1]罗益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拓朴学爱情观[J].国外文学,2011,(2):73.
关键词:种子移植理论;十四行诗;汉译
一. 引言
对于十四行诗的翻译问题,国内的学者谈得已经很多了,但是研究的焦点往往基于译文的好坏,而且多用经验思辨的方法,缺乏客观的评判标准和理论依据。本文以巴斯奈特的种子移植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十四行诗的特点,刍议了十四行诗翻译的方法和标准,希望在十四行诗翻译方面能抛砖引玉。
二. 种子移植理论
上世纪80年代苏珊・巴斯奈特开始在她的论著中提出解决诗歌不可译问题的方法。苏珊・巴斯奈特是一位诗人兼精通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翻译家,在她的著作《文化构建―文化翻译论集》中她提出了种子移植理论。巴斯奈特的种子移植理论是受到英国诗人雪莱的启发。雪莱认为诗歌不可译,诗歌就像是将紫罗兰放在实验室里研究以期再得到紫罗兰,但这是对紫罗兰的毁灭,光靠实验室的研究是不能开花的。对于雪莱的观点巴斯奈特却产生了新的理解,她认为只要种子被恰当地移植,在其他地方依然可以开花。所以,她相信诗歌和紫罗兰一样不能复制和照搬,但是却可以在新的环境中重新生长。
可以看到,巴斯奈特的种子移植理论是在以前的诗歌不可译的论点的基础上的一次巨大飞跃,它使诗歌翻译这一活动得到了该有的肯定,这无疑是诗歌翻译理论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但是巴斯奈特并没有明确地指出诗歌翻译时要移植的种子是什么,这就使得在该理论指导下的诗歌翻译只有最终的目标但缺乏明确可行的方法。
三. 十四行诗翻译的特点及其种子的确定
虽然巴斯奈特的种子移植理论没有明确界定种子的内涵,但是在其著作中论述种子移植理论时不断出现一些词:pleasure,function, target language , role等,结合该理论出现的专著《文化构建―文化翻译论集》,我们可以看出巴斯奈特所说的种子其实是能够给人以巨大的美感体验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一首诗歌的命脉所在,而且这些东西在移植到目标语文化中时应该产生其在源语文化中相似的效果,而这些东西是值得译者集中才智移植的。也就是说,种子必须具有能陶冶读者情操,区别一种诗体与另一种诗体的特性,还应该能反映一首诗的文化与精华。所以在翻译十四行诗之前,译者应该仔细品读诗歌,把握其特点,找出其种子。
首先,十四行诗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由十四句诗行组成的诗体,所以如果不保留其形式上的特点,无视十四行诗外在形式美,恐怕这种诗体的美也就会有一半被损害。此外,十四行诗第一节要“起”,第二节要“承”,第三节要“转”,最后一节要“合”。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不遵守原诗的诗行特点,随便增加一行或减少一行都会影响十四行诗的结构,使其结构不完整进而影响到意义表达的流畅和完整。其次,十四行诗是一种具有严谨韵律的诗体,所以这种诗体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押韵。济慈创作的十四行诗大多数采用的是莎士比亚式末韵和比特拉克式末韵,较少的几首结合了莎士比亚式和比特拉克式末韵。而用韵是古典诗歌的特色,所以在翻译时应该尽量保留,正如朱光潜先生说“格律不是束缚天才,它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役使;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还是腐烂”。再次,十四行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这种诗体所具有的音乐性,即节奏。在济慈创作的十四行诗中基本上都是英语诗歌中很普遍的五步抑扬格。而诗歌部分怡情效果也正是来源于它的节奏,所以,节奏也是十四行诗的种子之一。最后,十四行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表达情感的方式有时很特别。这些十四行诗在表达情感的时候有时并非是单一不变的,有时在前两诗节表达一种情感,但是在第三诗节中表达的情感会出现变化,第四诗节又会是对第三诗节表达情感的升华。而这些美好的情感也是诗歌中具有怡情作用的因素,所以译者在翻译时应该传递出这种感情的微妙变化。
综上所述,译者在翻译济慈十四行诗歌时,应该将其诗歌中所包含的种子――诗行排列、韵律、节奏和情感变化,移植到译作中去,而将这些恰似灵魂一样的东西移植才是译者的责任,因为唯有这样读者才可以欣赏到济慈诗歌的魅力。
四. 具体分析屠岸先生翻译济慈的《白天消失了,甜蜜的一切已失去》
关键词:十四行诗 爱情和死亡 用典 押韵
十四行诗作为西方经典的诗歌体式,在起源上同中国诗歌相近,原本也是有曲调配合的一种民歌。文艺复兴时期,在它的诞生地,意大利诗人彼得拉克采用这一体裁发表了许多歌颂爱情的作品,使得十四行诗逐渐地开始向文人抒情诗转变,到了十六世纪后半期,十四行诗逐渐地被英国宫廷诗人移植,并在英国诗坛上获得了独特的地位,尤其是自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问世以来,十四行诗更是被后代诗人所推崇,并且涌现出一大批著名诗人。但是在十四行诗这一以爱情为主要中心的领域之内,一直鲜有女性诗人的声音,直至十九世纪,在这个以男性为主要统治者的阵地上,突现出了一位杰出的女性诗人――伊丽莎白・巴莱特――即著名的白朗宁夫人。
《白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诗集》是白朗宁夫人的代表作品,集子的最后完成时间是1846年9月。在1847年发表时并没有公开发行,而是由私人印行了少数本子,甚至连书名也没有。直至1850年才公开发表,名为《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当时共有四十三首,至1856年第三版时,诗人增加了《过去与将来》这首,成为四十四首,最终形成这一组诗的定本。这个集子一直以来被公认为是足以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相媲美的作品,从而也成为了英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
通览这44首作品,其核心就是围绕一个主题――爱情进行写作的。爱情,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不论是慷慨激昂,还是缠绵悱恻,都是它的书写表达形式。然而,在白朗宁夫人这部诗集中,对爱情的歌颂,同其他诗人的十四行诗相比较起来,既有着坚韧不屈的为爱奋斗的精神,也有着含情脉脉的低声诉说,形成了诗人自己所独有的艺术特色。
首先,关于诗歌爱情中心的表达这一核心,白朗宁夫人总是能做到在每一作品中都恰到好处的实现一个思想感情转变的清新脉络,从而能够凸显出诗人思想的深度和感情的饱满。以诗集的第三十二首《当金黄的太阳升起来》为例来看,诗的开端马上就点出了第一个主题:“当金黄的太阳升起来,第一次照上/你爱的盟约,我就预期着明月/来解除那情节、系的太早太急”,这分明是对爱情的疑虑,并以此为线索引出该主题的发展:对爱情的绝望,诗人无奈的诉说“我只怕爱的容易、就容易失望,我哪象/让你爱慕的人!――却象一具哑涩/破损的弦琴、配不上你那么清澈/美妙的歌声!而这琴,匆忙里给用上,一发出沙沙的音,就给恼恨地/扔下。”但正是在这情感的低谷中,发生了关键的转折,迎来了第二个主题:“我这么说,并不曾亏待/自己,可是我冤了你。在乐圣的/手里,一张破琴也可以流出完美/和谐的韵律”,这是绝望之中的惊讶,接下来则进入了由惊讶而产生的对爱情的信仰之中,“而凭一张弓,真诚的/灵魂,可以在勒索、也同时在溺爱”。在这首诗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起承转合的情感线索,从而更加彰显出诗人的感情涌动。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除却在每一首作品中进行连贯的感情表达外,在整部诗集中,也同样清晰地呈现着这种起承转合的情感轨迹,进一步扩展白朗宁夫人的感情世界,从而使这一整部诗集成为白朗宁夫人的爱情自传的诗体演绎。
其次,白朗宁夫人在对爱情进行热切的歌颂与追求中,常常把“死亡”和“爱情”进行有机的联系。这种通过和死亡作斗争,来表达对爱情追求的决心的方式,和白朗宁夫人自身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十五岁时,诗人因为骑马而跌损了脊椎,二十多年来一直都被禁锢在病床上,和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做着艰难的抗争。是爱情的到来,才使得这种抗争更添了关键的力量。
理所当然,这种斗争的信念和勇气就被反映在了诗集当中。在整部诗集的开头,“死亡”和“爱情”这一对立关系就同时出现,纠结在一起进行反复的较量。在第一首中诗人就写道:“我看见,那欢乐的岁月、哀伤的岁月――我自己的年华,把一片片黑影连接着/掠过我的身。紧接着,我就觉察/(我哭了)我背后正有个神秘的黑影/在移动,而且一把抓住了我的发/往后拉,还有一声吆喝:‘这回是谁逮住你?猜!’”此时的诗人“只是在挣扎”,做出了“死”的回答,然而在那银铃似的回音响起之时,一个意外的结果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不是死,是爱!”对于这样的爱情来说,诗人所要面对的考验和阻力更是巨大的。要想得到美好的爱情,所付出的牺牲也是巨大的。诗人已经决心要接受这份可贵的爱情,就算是“那昏黑的诅咒落上/我的眼皮,挡了你,不让我看见,就算我暝了目,放上沉沉的‘压眼钱’,也不至于那么彻底隔绝”。诗人在此的表达十分清楚,哪怕是死亡来临了,只要有了爱情,无论在哪个世界中,自己都不再孤独。可以说,正是这份爱情,让诗人从一个“老是歪着的头儿――由于/忧郁的癖性――披下来遮掩着泪痕”的生活中振作起来,那种“原以为理尸的剪刀会先把它收去”的想法荡然无存,发出“可不想爱情的名分得到了确认”的惊叹。
从诗人自身的立场来说,“死亡”并不让人可怕,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还有比“死亡”更让人恐惧的力量在阻挠她对爱情的向往。在第二首诗中,诗人发出感叹“唉,比谁都厉害,上帝的那一声‘不行’”,确实,在诗人的生活中,存在着那么一位专横粗暴的上帝――诗人的父亲。这个让诗人敬爱的父亲,同时也是经营牙买加殖民地种植园的奴隶主,他不能想象他的儿女们除了像对上帝那样对他唯命是从之外,还能有别的什么感情活动。在奴隶制名义上废除之后,他在自己的的家庭中却仍然继续着这种野蛮统治。在医生建议让白朗宁夫人去意大利休养时,这位专横的父亲竟然和医生顶撞,认为女儿更应该去的是天国。这对于敢于追求爱情,为妇女维权的诗人来说,父亲所代表的落后的父权制度,更成为不得不反抗的对象,因此诗人决然之下,悄悄的离家出走,和白朗宁一起到了意大利。正如她在诗中所说:“世俗的诽谤离间不了我们,任风波飞扬,也不能动摇那坚贞;我们的手要伸过山岭,互相接触;有那么一天,天空滚到我俩中间,我俩向星辰起誓,还要更加紧握”。这样对爱情追求的坚定情怀,不由让人想起汉代乐府中所说的“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爱情誓言。
不屈斗争的信念,终于得到了确认,美丽的爱情战胜了病魔,战胜了死亡,克服了世俗的偏见。在第七首中,诗人发出衷心的赞歌:“站在/那里的我,只道这一回该倒下了,却不料被爱救起,还教给一曲/生命的新歌”。
另外,诗人在表达自己的独特情感之时,还非常喜欢用典。“用典”作为一种修辞手法,中国古代诗论早有论述,刘勰在《文心雕龙》里面说“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一般来说就是把历史上的人物事件或者是有影响的历史情境关系简缩为比较确定的语言,使用在作品的创造之中。从而使简洁的语言能指里包含着深重含蓄的广阔所指意义,进一步在实现文本层面上的凝练性时,在作品深层意义领域也达到更进一步的拓展。恰当的用典,可以古中出新,而不露痕迹,因此历来被诗人们所青睐。对于白朗宁夫人这样一位热爱希腊古典文学,掌握了拉丁文及欧洲多国语言的诗人来说,在十四行诗的写作中,使用典故更是得心应手。
诗人在表示对生活的绝望的时候,这样表白自己“我,一个凄凉、流浪的/歌手,疲乏的靠着柏树,吟叹在/茫茫的黑暗里”,在此,“柏树”一词就是用典,因为在西方的习俗中,也常用柏树枝表示对死者的哀悼,诗人用在这里,其实是为自己时时被死神所威胁作出暗示,进而对于获得爱情的拯救做出了反衬。而诗人在表达自己对已经到来的爱情仍然犹豫不决的时候说道:“请不要这样指责我:我在你面前/露出一幅太冷静、忧郁的面容;你我原是面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那普照的阳光照不到两人的前额”,在罗马神话中,两面神杰纳斯就是这样,一喜一怒,一正一反。诗人向往爱情,但是家里那位像上帝一样的父亲,又严格限制着诗人,是屈服还是反抗,接受还是拒绝爱情,对诗人来说都是矛盾的煎熬。诸如此类的典故,几乎每一首中都可以找到,充分的彰显着诗人情感的丰富和才华的卓绝之处。
当然,显示诗人的才华,也并不仅限于这几个方面,相比于莎士比亚式可以七次换韵的十四行诗来说,白朗宁夫人在写作上沿用了古老的意大利式十四行诗的格律,每行都押韵,在四个韵中回旋反复,这种用韵难度相比莎士比亚式的十四行诗来说是更大的,因此在写作技巧上白朗宁夫人也是更胜一筹。
因此,说白朗宁夫人可以媲美于莎士比亚,是当之无愧的;说《白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诗集》是英国文学史的珍品更是无可厚非的。可以说她的作品和随之流传的真挚情感更是世界文学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摘 要:威廉・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一生共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就是第十八首《能否把你比作夏日》。本文从宇宙论的角度,结合诗歌的结构形式、韵律节奏和主题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了评析。
关键词:夏日、宇宙论、人文主义
作者简介:杨洁,陕西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助讲。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威廉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其十四行诗无论在体例还是内容上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是世界诗歌史上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第18首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最广为人传诵的一首,是一首具有双重主题的诗。既赞美爱人不朽的美貌,又颂扬了诗歌使事物永恒的功能。本文着重从文艺复兴时期宇宙论的角度结合该诗结构特点赏析这首具有双重主题的诗歌。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宇宙论
宇宙论,天人对应的观念在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人们对于大宇宙的定义并不十分严格。从广义上说,它可以指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宇宙;但从狭义上说,它仅指人类居住其中的世界。因此,“天人对应”往往形成天、地、人之间的类比,正如多恩所说,“天包含地,地包含城,城包含人”人被说成是大宇宙的缩影,这并不是因为人和其他动物、甚至最低级的动物一样,由四种元素构成;而是因为人体现了大宇宙的全部特质。大宇宙有神,有四种元素,有植物和动物,人则具有所有这些事物的全部潜能。人通过与神相似的特质而有理性;人又通过四种元素的自然功能而有行动、生长和繁衍的能力。
人的肉体由尘土构成;骨骼和岩石一般坚硬;血液在周身循环,犹如河川流贯大地;人的气息如同空气;人的体温则像为促使大自然更迅速滋生万物的太阳所激起的大地内部的热量;我们的基本水分、油或香膏(滋养和保持着体温)如同大地的肥沃和丰饶;覆盖全身的毛发如同覆盖地面的青草;两只眼睛如同天上发光的日月;生殖力如同大自然产生万物的特质。这一切既可以理解为人――这一小宇宙是大自然这一大宇宙的缩影,也可以看成是天人合一或大宇宙小宇宙的对立。
二、大小宇宙的对立概念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18首中的体现。
从时间的角度看,大宇宙有春夏秋冬四季,人又童年、青年、壮年、暮年四个时期。诗人把他的爱友喻为“夏日”,显然指他的青春年华。大宇宙中的夏日“未免太短暂”,而他友人的“夏日”则“永不会枯凋”。从空间的角度看,大宇宙有两只眼睛,即太阳和月亮,人也有两只眼睛。两者相比,“苍天的巨眼”有时“太灼热”,其“金彩的脸色”还会被乌云“遮暗”,而诗人爱友的目光则更加温柔,并永远明亮。就物质世界而言,大宇宙有四种元素,人有与土对应的肉体, 与水对应的血液,与火对应的体温,与风对应的气息。夏日有时会刮起狂风,暗示诗人的爱友的呼吸“更加可爱,更加温婉”。“五月里开的好花儿”有时会被狂风吹落,又暗示他 的爱友这个人间的“好花儿”永不会“凋落”,永不会失去“美的形像”。这些隐喻都说明,诗人的爱友之美胜过大自然,而且永恒不朽,“死神”对他为可奈何。其实,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具体的美人的赞扬,更是对人的歌颂。正如阿格里帕所说,小宇宙是“神的最美丽、最完美的作品”,体现了“神的最高工艺”。神创造的大宇宙虽美,但神创造的小宇宙却更美,更伟大、更崇高。不仅如此,人还可以模仿神的创造行动,创造出诗歌小宇宙。他的诗歌小宇宙将与世长存,而在其中受到歌颂的人也同样“与时间同长”。总之,通过天人类比,诗人充分表现了人的伟大和诗歌不朽这两个在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主题。
从结构上看,该诗是标准的英国式十四行诗的结构,诗押abab cdcd efef gg 的韵式,且以五步抑扬格(iambic pentameter)的格律写成。节奏鲜明,辞采优美。
该诗的第一行,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诗人试问友人,我可以把你比作夏天吗?这里的thee即诗人的朋友,按照宇宙论的观点当属小宇宙――人,summer,夏日,自然界的四季之一,当属大宇宙的范畴。thee 和summer便体现了大小宇宙对立的概念。在大宇宙中我们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这正好对应了小宇宙中人的童年、青年、壮年和暮年。诗人把自己的友人比作夏天,暗指友人正处于年轻、精力旺盛的时期,因为夏天总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诗的第五行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the eye of heaven即指的是自然界的太阳,与之对应的是小宇宙中人的眼睛。第六行的gold complexion,用太阳的光芒对应人的肤色。这些手法既可以理解为拟人的使用,也可以看成是大小宇宙的对立。
诗人欲将友人比作夏天,但又觉得夏天太短暂、艳阳太热,而诗人的朋友呢,则比夏日更可爱更温婉。这种比喻的不均衡的使用,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的使用皆让我们读者体会到了友人的美丽和文雅。但作者又提到,美的人或物难免丧失其美,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唯有你永恒的夏日常新,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一个转折词but把全诗分成了两个基调,由前8行对对夏日对友人的赞美转为后6行对诗歌功能的赞美,是诗歌,诗歌的意境使事物永恒,使夏日的美永恒,使友人的美永恒。当然这里的美既包含了友人的美貌更暗指了友人的美德。这样看来,诗歌的前8行和后6行也是一个先抑后扬手法的使用,与整首诗五步抑扬格的格律正好呼应。
三、总结
But came the waves and washed it away:
Agayne[again] I wrote it with a second hand,
But came the tyde[tide], and made my paynes[pains] his pray[prey].
“Vayne[vain] man,” sayd[said] she, “that doest[dost,做] in vaine[vain] 2)assay.
A mortall[mortal] thing so to immortalize,
For I my selve[myself] shall lyke[like] to this decay,
And eek[eke,而且] my name bee[be] wyped[wiped] out lykewize[likewise].”
“Not so,” quod[qouth,说] I, “let 3)baser things devize[devise],
To dy[die] in dust, but you shall live by fame:
My verse your vertues[virtues] rare shall eternize,
And in the heavens wryte[write] your glorious name.
Where whenas[when as] death shall all the world subdew[subdue],
Our love shall live, and later life renew.”
某天我在沙滩上写下她的名字,
但波涛汹涌将它全部冲掉:
于是我又将它再写一次,
但潮水忽至,又使我的辛勤变为徒劳。
“虚妄的人啊,”她说,“是在白把心操。
想让一个凡人变为不朽,
因为我终将腐朽枯槁,
而我的名字也会化为乌有。”
“并非如此,”我说,“即使卑劣者算尽计谋
也将归于尘土,但你的美名将永存下去:
我的诗句让你的美德永世存留,
并在天国书写你光辉的名誉。
尽管死亡会让整个世界屈服,
但我们的爱情长存,并让生命延续。”
赏析
Sonnet,即十四行诗,又称商籁体,是一种格律严谨的欧洲诗体,可用于抒情、叙事、教育、讽刺等。Sonnet可能起源于中世纪的意大利,兴盛于文艺复兴时期,以诗人彼得拉克为主要代表;之后被广泛传播到欧洲各地,于16世纪传入英国,著名代表诗人有锡德尼、斯宾塞、莎士比亚、勃朗宁夫人等。Sonnet通常为十四行(有少数例外),每行有特定的韵律,但诗节数、每个诗节的行数和韵脚会因作者风格不同而产生多种变体。
关键词:文艺复兴 英国诗歌 自然意象 爱情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浩如烟海,然而爱情――这个亘古不变的主题贯穿其中。在这一时期。英国的诗坛出现了许多伟大的爱情诗人,他们吟唱出大量扣人心弦的爱情诗歌。虽说表达爱情的方式多种多样,而文艺复兴时期琳琅满目的爱情诗,却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这就是:许多诗人借用了自然意象抒发自己的强烈情感。本文仅从几位诗人的几首诗来浅析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中如何借意象来描述人间最动人、最美好的情感――爱情的。
一、温暖的夏日、灿烂的朝阳
谈到文艺复兴我们常常首先想到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因为莎士比亚的许多剧作深入民间并且盛演不衰。莎士比亚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剧作家,他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共154首,主题就是友谊与爱情。在莎士比亚的爱情诗中,他作了很多关于爱人的美的描述,也用了一些“意象”的手法。他把他所爱的人比作夏天,比作朝阳等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但作者认为它们都有自己的缺点,都不能跟他完美无缺的爱人相比,这一切对于形容她的美和表达他对她的爱都显得微不足道。
我怎么能够把你比作夏天?/你不独比他可爱也比他温婉:/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他那炳耀的金颜又常遭掩蔽: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酷烈,/给机缘或无常的天道所摧折,/没有芳艳不终于凋残或销毁。/但你的长夏将永远不凋落,/也不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或死神夸口你在他影里漂泊,/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这诗将长在,并且赐给你生命。
在英国,夏天是一个宜人、美丽的季节,远离了冬季的阴冷与潮湿,它的温暖与美丽使得它成了一个爱情肆意滋长的季节,莎士比亚把他的爱人比作这个浪漫的季节,美丽又温柔。但他又觉得。夏天也远远比不上他的爱人。因为英国的夏天偶尔也会烈日当空。酷热难耐。偶尔也会狂风肆虐。残酷无情。夏天也会良辰美景一朝尽,空留些许怅惘。而他的爱人,远比这美丽的夏日更温婉、更可爱、更多情。爱人的完美无瑕。就这样在生命的长河里慢慢地沉淀。愈久愈美、愈久愈醇。
在莎士比亚的诗中。爱人也并非永远如此的完美。在另外一首诗《天上的太阳有瑕疵,何况人间》中将自己的爱人比作朝阳,通篇运用了比喻、“意象”来表达自己真挚的爱情:
多少次我曾看见灿烂的朝阳,/用他那至尊的眼媚悦着山顶,/金色的脸庞吻着青碧的草场,/把黯淡的溪水镀成一片黄金:/然后蓦地任那最卑贱的云彩。/带着黑影驰过他神圣的雯颜,/把他从这凄凉的世界藏起来,/偷移向西方去掩埋他的污点;/同样。我的太阳曾在一个清早,/带着辉煌的光华临照我前额;/但是唉!他只一刻是我的荣耀,/下界的乌云已把他和我遮隔。
这首诗的前四句,以华丽的词藻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朝阳初起,青山与碧草笼罩在一片金色的阳光下,时间万物生机勃勃。在诗人的眼中。自己的爱人就如这“灿烂的朝阳”,给他带来无限的希望。可是,这美丽的景色却是如此短暂,转瞬间被乌云遮盖。爱情也如此脆弱与短暂,当诗人还没有来得及尽情地品尝它的醇美,就已无情地离他而去。
在这里作者用了“意象”的手法,把他的爱人比作朝阳,曾给“我”带来过温暖和光明,但是好景不长,爱人突然翻脸,移情别恋。我们能体会到面对爱人的离去,他的伤感与无奈。更让人感动的是,与在诗的字里行间中。流露出他对于爱人的宽容和对她的珍惜。既然天上的太阳都有瑕疵,又何必渴求人间的凡人呢?诗人充满爱的心胸是如何的宽广!
二、美丽的花园
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喜欢用宇宙意象,这在诗人马维尔(Andrew Marvell,1621-1678)的诗中也有所体现。亚里士多德一托勒密宇宙论为当时的英国诗人提供了众多涉及宇宙的方方面面的意象,这些意象对当时的诗人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按照亚里士多德一托勒密宇宙的构成学说,有形宇宙的主要特征是圆形。圆形是传统宇宙结构中占支配地位的形状。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人大多是以圆形对世界的一切进行观察和思考的。马维尔在其作品《花园》中引用了西方古典神话中的两个典故。太阳神Apollo追求仙女Daphne,追得她无奈何,只得变成一棵月桂树。牧羊人和猎手的保护神Pan,追求女神Syrinx,把她也逼得变成了芦苇。女神未得。最后追到手的总是一棵树木。在这首诗中。关于圆的意象比比皆是:
我过的这种生活多美妙啊!,成熟的苹果在我头上落下;/一束束甜蔓的葡萄在我嘴上,挤出像那美酒一般的琼浆;/仙桃,还有那美妙无比的玉桃/自动伸到我手里,无反掌之劳;/走路的时候。我被瓜绊了一跤,/我陷进鲜花,在青草上摔倒。
葡萄、仙桃、玉桃、瓜、苹果等等,都隐含了“圆”的意象。圆形象征圆满、完美。拥有完美的生活、完美的爱情是诗人的理想。尽管激情过后,一切都会归于平淡。尽管失去爱情时,人们只好隐逸到自然中来寻求心灵的安宁与恬静,只好用对大自然的爱将男女之爱取而代之。
三、无情的潮水,有情的人
斯宾塞(Edmund Spenser,1552-1599)翻译和创作了许多歌颂爱情的诗歌。斯宾塞的爱情十四行诗,至今仍是世界最优美的爱情诗。斯宾塞的诗有个很明显的特点,注入了当时的一些新思想,心灵美更胜于外表美,美丽由于诗人的歌颂而得到不朽。斯宾塞的诗歌总是与水意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创作的爱情十四行诗《小爱神》(Amoretti)无论是就形式还是意义而言,都最大限度的运用了海意象。揭示自然尤其是海意象及人物之间的对比关系,世间万变。唯有爱情永恒。下面就是斯宾塞写给他未婚妻伊丽莎白的那首著名的爱情十四行诗:
有一天,我想把她名字写在沙滩上。/大浪冲来,把那个名字洗掉;/我把她的名字再一次写上,/潮水又使我的辛苦变为徒劳。/“妄想者,”她说,“何必空把心操,/想叫一个必抒的人变成不配;/我知道我将腐烂如秋草,/我的名字也将会化为乌有。”,/“不,”我说,“让卑劣者费尽计谋”/而仍归于一死。你却会声名永留:/我的诗笔将使你的美德长留,/并把你光辉的名字写天国。/死亡可以把全世界征服。/我们的爱却会使生命永不枯。
斯宾塞和他的恋人在夏日的海边,谈情说爱。平常的环境、平淡的日子,诗人充满诗意的行为使爱情变得如此浪漫、坚贞。潮水无情,让人感叹生命的残酷。而坚贞的爱情却能使无情的潮水无可奈何。这首诗中,诗人用看似简单的语言营造出温馨感人的氛围,通过描述诗人在海滩上一次次地写恋人的名字。海水又一次次无情地抹去,以及他们两人之间的对话,我们能体会到诗人诗人对心爱的姑娘那种真挚、动人的感情。诗人要用优美的诗句记录下姑娘的美丽,他相信自己诗中伊丽莎白的美德将永远受到人们的赞美。
在这里诗人采用了一种普遍的意象:潮起潮落象征着人的生命,生老病死循环往复,而并非一个固定静止的事物。潮水正是生命的源泉,男人写的字被海水吞没正是寓意人必须服从生命循环的规律。但是惟一不变的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因为,诗歌已使之永恒。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J805.5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012-01
16世纪的中国,封建的礼教与法制依然是人们不可动摇的立身之本,莎翁却在另一个国度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性取向,用他绝美的十四行诗宣扬爱情的平等。
爱情,是文学的灵魂,无论信仰,无论国度,无论文字。南安普顿伯爵三世亨利·里奥谢思利是个值得商榷的人物,青史留名仅仅是因为他有一个传说中的同性恋人——莎士比亚。按照中国的传统思想“身体发肤,受诸父母”,身为男儿,是不应该对自己身体有任何损伤的,所以髡型是一种侮辱性的惩罚。再者,中国古之大贤认为,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儒教圣人孟子提出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见《孟子·离娄上》)。男人如果不忠不孝,是被全社会所唾弃的。所以延续香火一直被认为是男人此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所以中国古代的纳妾,只要经济条件允许,是一件理所当然并且势在必行的事情。如果妻子不能生育,则被视为“七出”之一,丈夫完全有权利将其逐出家门。可见生育在中国古代是多么受重视。这么分析看来,莎士比亚假如来到中国,可能很难享受到爱情的滋润。并不是说中国所有的男人性取向都正常,而是因为:
第一,中国的风俗很顽固并且中国的男人都需要传宗接代。
第二,符合身体条件的中国男人都在皇宫中,被皇帝享用,莎士比亚应该不敢动皇帝的男人的歪脑筋。
第三,南安普顿伯爵三世亨利·里奥谢思利来到中国,身份应该类似于中国的亲王,而莎士比亚仅仅依靠父亲的名字申请到“绅士”称号,顶多相当于中国的秀才,一辈子都不一定会有机会去京城。两人地位相隔万里,距离也有十万八千,一个伯爵有必要跨越万水千山做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试问,当莎士比亚没有了爱情,心中没有了理想,娶妻生子过着平庸的生活,没有了激情的火花,还能写下传世的三十七部戏剧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吗?《罗密欧与朱丽叶》恐怕要写成《西游记》了。
不过细读《罗密欧与朱丽叶》,里面有一点精神却与中国古代十分神合,就是他所提倡的“早恋”。早婚早育一直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精髓,只是伴随近代中国人口的飞速膨胀被计划生育和婚姻法所扼杀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之时,男方不过14岁,女方亦只有13岁,双方都是初中生的年纪。这与清太宗皇太极与孝庄皇后布木布泰一见钟情时一个13岁,一个11岁相比之下还是有点相形见绌的感觉。我们在反思古人思想早熟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古人寿命偏短的因素,孔夫子曾言:“四十而顺,五十而知天命”。可见古人活到四十岁已经是生命的垂暮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思考的就是——政治婚姻。政治婚姻害死人,绝大多数的政治婚姻是不幸福的,这一点在中国,外国都是一样。如果出生高贵的帕里斯伯爵没有向朱丽叶求婚;如果凯普莱特不满意,没有命令朱丽叶下星期四就结婚,那么我们的罗密欧还是有一定时间去争取他的岳父同意的。可惜无巧不成书,可惜这是一部悲剧,最终这对恋人只能在天堂中继续未完的恋曲。中国古代也有一条著名的政治婚姻的案例——三国时期的孙刘联姻。孙刘两家为了联合抗曹,刘备迎娶了孙坚之妹。时年,刘备四十九岁,而孙尚香不超过27岁,两人年纪相差超过二十岁,这是一对明显的老夫少妻组合。婚后生活暂且不谈,政治婚姻是随着政治气候的改变而改变。最终结局也难逃孙夫人泪尽江边,殒命而亡。扼腕而叹,政治婚姻害死人!
也许莎翁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一个人可以出生与死亡都在同一天。让人想起许巍的《两天》:“我只有两天/一天用来出生/一天用来死亡/”。
参考文献:
[1]梁实秋.莎士比亚全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2]杨周翰.莎士比亚译论汇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1980.
[3]钱穆.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4]徐克谦.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黄怀信.论语备校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摘要 玛丽・罗斯在英国女性写作史上的重要地位体现在诸多方面。她早在1621年就出版了大部头的浪漫传奇《蒙哥马利尤瑞尼亚的女爵》,附带103首彼特拉克体十四行诗;她的写作主题也超越了传统,对女性的情感体验、人生命运均有着关注。其对于女性写作传统的确立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关键词:玛丽・罗斯 女性写作 僭越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在伊丽莎白女王之后的雅各宾时代,虽然社会动荡不安,文学艺术的发展却有着其特殊的历史意义,女性开始迈出社会给她们设定的圈子,走上写作的历史舞台是其中比较引人瞩目的事件。玛丽・罗斯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代表,其在女性写作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已经在英美文学研究界引起了重视。
玛丽・罗斯是继“最具绅士风度”的菲利普・锡德尼爵士之后锡德尼家族的又一位成就杰出的人物,算得上是雅各宾时期自我意识最强、作品最为丰富多彩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在女性创作的历史上至少留下了两个第一:《蒙哥马利尤瑞尼亚的女爵》(The Countess of Montgomery"s Urania)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女性创作的浪漫传奇;其创作的103首十四行诗及其它歌谣《潘菲莉亚致安费蓝西斯》也冲击了十四行诗史上莎士比亚、本・琼森等男性作家独霸天下的状态。她去世时还留下了大量其它的作品,其中不乏像《爱的胜利》(Love"s Victory)这样开创女性写作先河的田园剧本。罗斯继承了前人创立的文学表现手法,但在创作题材方面却刻意突破:她的笔下不像前人一样,充斥着男性的形象,或者男性视角中的女性,取而代之的是个性鲜明、情感丰富,敢于为自己的情感而挑战社会的陈腐观念,为自己的人生幸福而孜孜以求的女性。
对女性题材的关注并非罗斯首创。斯宾塞、莎士比亚、马洛、多恩等作家的笔下均多有流传千古的女性人物,但限于其视角和社会现实,女性人物的内心并未能得到确切的表现,她们难以逃脱作为观察对象的窠臼。罗斯对文学主题的僭越表现在她用女性的,而非男性或模仿男性的,独特视角来表现女性,更表现在她的写作主要取材于她亲身的经历。包括锡德尼家族成员在内的男性作者都把女性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过描述,甚而多有幻想,至少是男性一般都会产生的幻想:
“大自然把她的巨著,斯蒂拉的眼睛/用黑色涂抹,为何它们却是如此水灵晶亮?/难道她要用晶亮的黑色,像画师一样,/和上光与影,包围起最为晶莹的珠光?/……/虽然黑与美格格不入/但她一袭黑衣依然流光溢彩/……/她黯然站立,手握缅怀他的花环/祭奠他们的亡魂。他们为了她浴血疆场。”(Abrams:1: 918―19)
与此相对,罗斯的主角已经跳出了社会强加于女性的精神枷锁,她们敢于表达自己对爱的体验,对社会习俗并不非常顾惜:
“爱神是个盲人,何等的魔力我们欲罢不能?/我们难道非得俯首帖耳,任其肆意妄为?/不,我要找一个去处把你关上禁闭:我不要再听任你/玩弄幼稚的游戏,我要为自由奋进不馁/ 噢呀,我迷失的心脏泄露了我的伤痛/我的爱,欲罢不能:自由啊,就此永别。”(Abrams:1:1428)
虽然彼特拉克十四行诗体本来是男性写作用来表达因爱而生的欲望、激情、沮丧等各种情愫的文学形式,而且到罗斯所生活的时代已经不再流行,但罗斯还是借用了这个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爱的追求和感受。她的浪漫传奇也通过对婚外情感生活的描写,“批评社会的婚姻体制对男女生活的束缚。(Trull:459)”对于对爱有着无限追求的女性,“在其主体建构的历史上显然是第一次。(Abrams:1:1422)”但罗斯所完成的并不仅仅是一个角色的僭越,她笔下的潘菲莉亚非但没有把自己的所有情怀都在这些诗行中向自己的情人安费蓝西斯倾诉,也没有因为对爱的渴求而低三下四。能让她屈服的只有爱神丘比特,只有他才能够体会她爱的力量,为了爱,她可以付出几乎一切。罗斯在《潘菲莉亚致安费蓝西斯》的开篇第一首写道:
“当夜晚支起它那漆黑的顶棚送来无边的幽暗/象征死亡的睡神抹去了我所有的知觉/我知道我的心神又要去远方游荡/它脚下生风,疾如飞矢//梦中驶来了欲望拉动的马车,插着翅膀/马车之上维纳斯,爱的天神,安然高坐/她的身旁她的儿子还在把熊熊的烈火/撒向她手中高擎的炽烈心脏/当中有一颗,烈焰腾腾,炫目无比/女神拿住,送入我的胸膛/‘儿啊,合上,’她启动尊口,‘我们战无不胜。’/他俯身听命,替换了我可怜的心脏/我睁开睡眼,求它驶开,一如它驶来/哎呀,天哪,竟然,就,爱上啦。”(Abrams:1:1428)
这样的女人在情感面前是不会十分在乎理智的。要是说肖瓦尔特对女权主义发展三个阶段的分析仍然具有其不可否认的地位,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说,早从罗斯起,女权主义的第三阶段就已经在萌芽,女人阶段的女性写作关注的重点就是女性作为女性的特殊体验。一百多年以后,丁尼生还在他的诗中描画一种颇具田园情趣的家庭生活:“男人耕种女守家;男人征战女绩麻。男人聪慧女细心;男人施令女无话。”如此男外女内,男尊女卑的时代早在罗斯的笔下就遭到解构了。
罗斯的《蒙哥马利尤瑞尼亚的女爵》在浪漫传奇的历史上同样开创了先河,不再拘泥于男追女的缠绵。她把笔触对准了已经结婚的女性。虽然其作品的主要人物均为皇族显贵,有的是谈情说爱的闲暇和钱财,可信程度难免要打些折扣,但其故事的场所为饱受战争折磨的亚洲及欧陆,故其浪漫传奇并没有,也不可能掩盖战争混乱年代雅各宾时期妇女面临的充满残暴不公的社会现实。她们要面对战场上骁勇善战,情场上却朝三暮四,家庭生活中冷酷霸道的丈夫给她们带来的悲惨命运,上至皇室金贵,下至牧羊少女均难得幸免。她们用自己的温良恭俭让来承担巨大的家庭重负和精神压力,也要在婚前婚后婚内婚外运用自己的智慧、情感和部分的理性实现自己的幸福。
罗斯似乎要把男人塑造成女人的对立:他们的欲望是无度的,“胡作非为是他的自豪,山盟海誓等同顽童胡闹……(Abrams:1:1430)” “羽毛的立场比他还要坚定,豺狼无法与他较量残暴。(Abrams:1:1430)”生活对于女性就像迷宫,道路随处可见,正确的一条却难寻踪迹。所以,女人只有“把维纳斯母子的废话/留给初入情场的嫩手,用他们母子爱的美丽谎言/蒙蔽他们的视听,让他们从那爱火之上/收获他们征战的果实。(Abrams:1:1432)”在关于男性的写作上,丁尼生也许与罗斯的有得一比:“闲适时日,所得何益?/向阳炉边,倚墙靠壁,/老妻相依,碌碌无为/布施律法,应我所为/莽莽苍生,唯思己欲/饮食起居,更兼攫取/其不我知,何足牵挂?(Lord Tennyson:23)”但他们的女性人物则相去甚远。
相对与其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大胆探索,罗斯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参与是比较隐蔽和低调的。但是,作为诸多当代男性诗人的资助者,她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琼森在题献给罗斯的十四行诗中写道:
“我有一颗爱的情怀我愿告知世人,/但我愚拙的韵文无法充分表达;/我抄写了您的诗歌,/变成了/更加懂得爱的情人,/一个灵感涌动的诗人。/我,/还有缪斯之神,/满心坦然地把这份灵感/归结为您万方仪态;/我的知觉/被它们迷醉;/我的意识我的心灵/被它们征服;/缪斯之神尽然明了:/在您的诗行中,/丘比特的弓箭/所有的烈焰、箭杆、箭囊,/还有他的神弓,/他那圆圆的眼眸都不经您的神笔涂抹。/但他母亲的甜润您已经铺陈极致,/她的一笑一颦,/所思所想。每一个诗行/都无异于维纳斯之神那魔力无比的腰带。”(Abrams:1:1408)
罗斯对琼森的影响肯定不会仅仅限于几首情诗的写法。也可以说,罗斯的政治意识还没有充分发展到可以为肖瓦尔特研究的程度。
参考文献:
[1] Abrams,M.H.eds.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7th ed.W.W.Norton & Company Ltd.,Castle House,2000.
[2] Lord Tennyson,Alfred.Ulysses.Victorian Poetry,Duncan Wu e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