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197-02
传统文化教育是立足于当今学生所学科目分割独立,缺乏融会贯通的现状而提出的。提倡传统,并不是要回归从前私塾式的教育模式,而是以所学科目为载体,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这门语言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增强其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不忘真、善、美的追求。但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自“”以来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断层,有人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集体性格。[1]”那么不识诗书礼义的中国人性格特征正在逐歩淡去,所造成的结果就是没有办法认同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应该首先了解如何在现代人当中培养文化的传承者。
一、文化传承者的特点
传统文化的范围不仅是书本上的若干古代文学作品,还应该包括先哲的智慧和情怀。《管子?小匡》上记载:“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人、农民、做工者、商人,而能够维护和传承文化的群体,也只有士而已。什么是“士”,在《论语?里仁》里这样介绍士这个群体:“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里写道:“所以中国知识阶层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孔子便已给它贯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要求它的每一个分子——士都能超越他自己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2]”而在今天,这样的人他可以是教师、新闻工作者、律师、艺术家、文学家、工程师、科学家或任何其他兴业的脑力劳动者。但是如果他的全部兴趣始终限于职业范围之内,那么他仍然没有具备“知识分子”的充足条件。所以古往今来能够传承文化的人必然是能为了社会理想而超越个人得失的人。
二、当前高校实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问题
但目前的现状是学校教育中只有少数科目会涉及到传统文化,而语文教学虽然涉及传统文化,但文言文式的篇目在教学过程中被肢解得太过零碎,宾语前置、后置之类的语法分析让学生望而生畏,逐字逐句的白话文翻译更是破坏了原文的美感,更谈不上文化熏陶了。这种本末倒置的教学方式不仅来源于教师对应战高考的规律摸索,而且体现了我们知识型教学的登峰造极。可见我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是: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孤立,不成系统,与社会现实脱节。所以一门语言的学习如果脱离了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就仅仅是一个冷冰的工具,丧失了学习者对其的认同和归属感,也达不到对优秀文化的情感共鸣。
三、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探索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所以针对文化传承者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宣扬人性美德,让学生在青年时代就能树立人生最大的满足是通过精神生活来实现的。现如今传统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所以在人文关怀的基础上探索高校语文教学特有的模式成为了势在必行的一件事。但文化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循序渐进而不可中断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习惯的力量很重要,好的习惯、修养,将使学生一生受益,所以作为教师,应该要肩负起培养学生形成好习惯的责任。针对文化传承者的特点和现在高校语文教材、教法的特点,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1.扩宽语文教材的外延,丰富教学内容。目前高校中使用的语文教材以《大学语文》为主,有的学校为了体现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增加了《应用文写作》和《申论》等课程。以《大学语文》为例,这个教材在篇目上依然没有跳出初中语文、高中语文教材的窠臼,选文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一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一是外国作品。在所选的文章或作品当中,中国作品明显多于外国作品,中国古代作品明显多于中国现当代作品,这种现状其实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种阻碍,因为从前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已经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教学的一开始应该先跳过古代文学的作品,而是从了解现实、建立社会责任入手。针对学生现今浮躁的内心和跳跃的思维方式,适当地扩宽语文教材的外延,跳出教材、直面现实人生。比如第一堂课的开始,我会向全班学生抛出一个问题,目前这个大学是你的理想吗?有一部分学生情感激烈表示自己是服从调剂的,想换专业或回去复读;一部分学生表示自己为此付出了最大的努力。然后我说我们面对同样一个学校,有人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有人却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有人欢喜有人愁,但人的一生又岂能因为这一件事情就左右了自己的命运?项羽人生最大的失败并不是垓下之围,而是自刎乌江,他并不是能力不济,而是心理素质太差,所以后来唐代诗人杜牧针对此事写了一首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包羞忍辱是一种生活智慧,我们阅读了多少古往今来关于卧薪尝胆的励志故事,却只能成为我们夸夸其谈的点缀,而不能内化成我们自己的人生经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说:“七十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以后,才逐渐体会到‘高处不胜寒’和‘鸿飞那复计东西’等名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真堪托死生’和‘犹恐相逢是梦中’是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懂的诗句。”所以学习是一种内化的过程,让书本上的知识成为你指导人生的航标。所以我们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文学,需要诗歌,想不开的人生需要文学解惑,浮躁功利的社会需要文学净化。就如同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一直在凝聚国人的心,不管是它所具有的通达的历史观还是其执着的理想情怀,都为那些失意的、迷茫的人营造了一个可以栖息的精神家园。
2.形成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目前高校的语文教学形式依然是以讲授、灌输,甚至死记为主要方法,所以学生普遍反映语文教师上课枯燥乏味,没有创意。如何让高校语文课堂重获生机,是每一位高校语文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单向的教学形式,渴望互动,渴望在探讨中吸收人生经验,所以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以外,还应该集思广益,开展让学生感兴趣、受启发的各类活动。比如在班级当中开展一次集观看、讨论、言语表达、写作于一体的活动:学生自由地结成小组,选择小组将要观看的电影或书籍,然后学生课下自己完成电影或书籍的观看,对于同一部作品,不同的学生可以持不同的“政见”,这些不同“政见”的陈述和论述就是学生要形成的写作内容。最后,每个组的两至三名组员需要到讲台上或描述电影的精彩镜头;或回答老师和其他组成员的提问,这种回答既可以是陈述,也可以是两种不同观点的针锋相对。通过这样的活动经常能够与学生一起探讨社会当中的热点现象,将学生的视野拓宽到现实生活之中。说:“教育不为过去,不为现在,而为将来。”综上所述,高校语文教学应在传统文化情怀的渗透中,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多角度多渠道地引导学生认同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
[2]孙立权.中学生古典诗词500篇[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9.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对接研究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背景
党的十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充分表明,我们已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建设,这不仅仅要做好文化的传承,更要增强文化的创造活力。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悠久历程中经过融汇、锤炼,发展起来的,它涵盖了信仰追求、价值取向、行为品质、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内容,是我们宝贵而丰富的教育资源。但当今中国,传统文化渐趋弱化,在改革开放中,大量外来文化涌入,不断冲击着国人的思想。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扩大了大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抑止了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导致他们出现了“重西轻中,疏离传统文化”的倾向。因此,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无缝对接,对突破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瓶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全面成长成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接研究的重要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拥有信仰相同感和统一化,它是国家的精神基础,是人与人之间联系和交往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无形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
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接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使高职生更好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受益者,成为德才兼备的建设者。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他们奋发学习、建设祖国的热情,增强他们为国家、民族奋斗和献身的自觉性;可以抑制和消解外来文化糟粕给他们带来的某些消极影响,促进他们理想人格的塑造;可以提高他们道德修养,养成高尚情操和良好品德,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成长为正直、良善、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现状
当前,高职生与普通本科生相比,人文素质欠缺,已是社会不争之实。高职院校缺乏必要的人文环境,普遍偏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轻视人文教育,校园文化活动也多以科技活动、技能竞赛为主,忽视和冷落了人文类活动,人文氛围较为淡薄,高职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缺乏、人文素养较低。高职生的课外阅读,占大量时间的是应用(考试)型书籍和娱乐休闲性书籍,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类文、历、哲类书籍的阅读则寥寥无几,对于传统文化甚少了解。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都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讲求实用化,其知识讲授是能用就行,实用为本。知识讲授和活动的举行,都非常偏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人文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沦为可有可无的地位。由于社会各种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都是围绕市场转动,将学校教育重点倾向于市场需求高的专业,在教学中重点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文化教育和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2)目前90后高职生生源背景复杂、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困难大。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就业难造成的压力,他们功利行为增多。很多只是想混个文凭或应付父母的,对所学专业课程都没有热情,更别说不能快速给予其经济利益的人文学科了,认为学不学无所谓。再者,许多学生轻奋斗,重享乐,缺乏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努力。还有学生沉溺于游戏、上网聊天等,法纪观念淡漠,利己思想突出,失德、违纪行为时有发生。
(3)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体系薄弱
某些高职院校由于教育思想不端正,其人文课程除开设除了“两课”外几乎是空白,即使有也只是随便开设几门选修课当做摆设,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堂几近荒芜,这直接影响了高职生的思想和成长。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职生学习的功利化非常严重,根本不关注自身思想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即使是最好学的学生,他们最关心的也只不过是考外语、计算机及技能证书等,以求为自己的未来增添筹码。
(4)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忽视传统文化活动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往往只注重形式,校园活动多文体活动,校园文化流于媚俗,格调和层次不高,那些娱乐性、媚俗性比较强的通俗文化受到了热捧,同时还滋生蔓延着“灰色文化”。某些大学生空虚、郁闷、无端宣泄,呈现出不良的心理状态,还表现出恋爱公开化、低龄化和行为自由化的倾向。传统文化活动被忽略、冷落和抛弃,时现某种无序和混乱。
三、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接途径
从高职院校中传统文化的现状和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对接的意义出发,结合我校2015年校园文化建设的计划,从以下方面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接途径。
1、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环境设施建设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环境建设。
校园建设是校园文化水平的外在标志,良好的校园环境能陶冶情操、感染心灵,进而影响行为,潜移默化地起着引导和教育作用。因此校园基础建设要充分考虑和布局,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要利用校园里的宣传橱窗、横幅(含电子的)、宣传墙、校报、广播台、学校网站等,大力宣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彰显民族优秀人物的闪光言行,还可以建设民族文化的展览馆等,细数民族文化的历史,展现民族的精神风貌,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2、把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育教学中,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
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高职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不能将其当作是课外可有可无的消遣。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真正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正规课程来建设,纳入教学计划,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体系。建立一支优良的师资队伍,针对高职生生的知识结构和特点,开设丰富而实际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以多种方式扎实、有效地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这是对高职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最直接、最迅捷的手段。
3、为优秀传统文化搭建网络传播平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
为适应时代需求,除了充分利用校报、广播台、宣传橱窗等传统手段外,要大力加强校园网络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各级网站、学校论坛、QQ群、微信公众号、网络教学平台等新媒体形式,大力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使之时时都能融人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方方面面,这就使其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更有效的渠道,拓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以适应新时期的教育需要。这必将更能深人学生内心,更有利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
尤其要打造一些网络文化品牌,扩大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比如微信图书馆、网络道德学堂、网上文明礼仪学堂、网上书友会等,向学生进行知识介绍、活动推介,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传播优势,立足本地,将乡贤文化、传统民俗进行广泛传播。通过线上线下互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4、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第二、第三课堂,拓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平台。
校园文化活动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要充分运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校园传统文化活动。要大力支持和组织好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通过传统文化讲座、传统文化座谈、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传统文化知识展览、传统文化沙龙、传统文化节等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促进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提高。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校外民族文化体验,让其在实践中接受传统文化精神的洗礼,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陶冶精神情操。
5、重视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效带动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
要重视教师的人格垂范作用,以此带动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提高。高职院校要努力培养一批兼有人文情怀、高尚品格、较深的传统文化素养和较高专业造诣的优秀教师,依靠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学生。
综上所述,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无缝对接,对突破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瓶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全面成长成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开军.高职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6)
[2]杜晓红.试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3]胡旭辉.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及对策.职业教育研究,2005(6)
关键词:历史教学;传统文化;创新;融入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历代相传,经久不衰,是提高全民人文素养的基础。传统文化经历了多次时代变迁流传至今,与历史学科有着一定的关联。在中职教育阶段中,将传统文化与历史学科相融合,可以帮助学生领略历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精髓、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与优异的道德品质,从而有利于提高历史核心素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职院校学生被多元文化所影响,功利主义与享乐主义萌生,而传统文化与历史学科的融合可以端正学生的心态,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养与品质,使学生能更好地面对学习与生活。因此,教师应提高对传统文化与学科融合的重要性的认识,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与优化教学手段,将传统文化精髓与历史学科有机整合,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与人文素养,提高历史学科学习质量,更好地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传统文化融入历史学科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文化是历代人民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所形成的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对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教育教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各阶段学科教育中十分必要。
1.1实现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历史使命
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是每一位教师与学生的责任与义务。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中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获取主要依靠课堂教学,而这一过程是体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在中职教学中,历史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当中包含了不同时代的历史知识,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中就有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逐渐演化成影响中华民族的发展与人民思想意识的重要力量,这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1]。仁、义、礼、智、信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能使学生形成正确观念,也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需要学生弘扬与传承。中职学生肩负着弘扬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所以有必要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历史学科教学深度整合。
1.2提升文化自信,培养爱国情怀
随着国家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在不断提升,对传统文化教育愈加重视。文化自信是一种先进性的自信,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传统文化随之流传。传统文化在历史变迁与进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其与历史学科融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使中职学生成长为能造福社会与人民的优秀人才[2]。在新时代大背景下,国家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所以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教师也要加强传统文化创新建设,探索出更高效的渗透与传播途径,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优势,全面提高中职学生文化自信与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
1.3提高综合素质的现实需求
传统文化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历史教学逐渐从历史事件、人物故事上升到传统文化教育层面,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极大的意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中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将传统文化与历史学科融合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与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学生追求理想,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漠视国家大事,没有社会责任心,无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这与缺失传统文化教育有一定的关联。所以,在中职院校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学校与教师应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将传统文化与学科教育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历史文化知识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从而实现文化传承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现实需求。另外,传统文化与历史学科的融合也能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加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使中职学生能自觉拥护国家社会发展建设。
2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时代不断发展,科技不断创新,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传统文化教育功不可没。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真理对历史教学具有重要教育价值,可以让学生看到不一样的历史学科,从而提高历史学科综合素养。这对培养创新人才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教育意义[3]。
2.1影响中职学生的未来发展
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学生兴则国兴,国家的进步与学生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每一位中职学生都肩负着振兴国家的责任与义务,在历史学科中融入传统文化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教育与引导作用。所以,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树立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自信,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科的融合,历史学科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整合顺应了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为中职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中职教育是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时期,关乎着学生的未来发展,为此,教师应提高认识,重视历史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浸润与传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这对学生的发展与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传统文化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全面素养。可见,传统文化在中职历史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2.2丰富中职历史教育内容,做好教育与教学的衔接
中职历史教材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使历史教学内容得以丰富,对学科教学与传统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中职院校教育与传统中学教育有着一定的差别,中职院校偏重学生对技能的掌握,使其今后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所以,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欠缺。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中职院校的教学理念有了一定的转变,对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不仅要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更要对传统文化思想形成正确的认知,了解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历史教育价值,进而转变中职学生的思想。历史学科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了中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意义,丰富了历史教学的内容,充分实现了教书育人的教育目标。
2.3规范学生行为与思想,丰富学生精神世界
历史是中职院校的重要学科之一,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历史、学习历史、感悟历史,使学生能够生在当代,深知古今。多元文化的流入,对各阶段学生的思想与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中职学习时期的学生正处于独立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在历史学科教学中,传统文化可以向学生灌输积极、健康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从而营造健康向上、轻松活跃的历史课堂氛围,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例如,当教师在讲到关于孔子的历史事件时,《论语》就是最具代表的传统文化书籍。《论语》成书于战国时期,当中包含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内容,语言精简,意义深远,具有极高的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行为与思想有所影响,也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饱满丰富。
3中职历史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措施
历史是展现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重要形式,与传统文化发展历程极为相似,所以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将其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能有效推动社会、教育,以及学生的未来发展。为此,教师应深入探索,寻找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通过有效措施将两者相互整合,提高历史学科教学成效,提升传统文化教育价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4]。
3.1研读教材,有目的地融入传统文化
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教材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展现出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另外,教师还应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向外拓展,让学生学习一些教材中没有的历史知识,从不同途径实现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例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当教师在讲解中国近代史中关于的内容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内容,所以教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为创建历史高效课堂做好前期准备。是我国近代历史屈辱的开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牢记国耻,拼搏进取”的民族精神,向学生介绍有关的前因后果。是1840—1842年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是我国屈辱的一段历史。被英国人称为“通商战争”,以林则徐为借口发动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清政府以割地赔款而告终。这段历史也反映了当时清政府的懦弱与腐败。因此,在这段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林则徐的民族精神,敢于同敌人抗争到底,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为民族崛起而读书奋斗的学习动力,从而体现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大意义。
3.2用历史人物事件启迪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精神
我国已有五千年历史,在这一历史长河中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人物与事件,也从中体现出了优秀的传统品质,值得每一位中职学生去学习和传承。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与学生的引导者,要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与历史学科结合的重要性,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实时插入传统文化内容,讲述历史进程中的一些优秀人物事迹,从而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观,为中职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5]。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在学习“抗日救亡文化运动”时,教师可以留出一部分的时间为学生讲述抗日英雄事迹,让学生通过这些事迹感悟和体会当中渗透出的道德观念与精神品质。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抗日英雄杨靖宇的英雄事迹,在弹尽粮绝时,在冰天雪地中,独自与日本侵略者连续战斗多天,最后壮烈牺牲。通过这一英雄事迹,使学生可以从中学到保卫国家不怕牺牲的抗战精神;在面对众多敌人时仍然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民族气魄,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课外书籍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学习丰富的传统文化,拓宽学生的认知范围,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进而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
3.3运用信息技术创建高效课堂,多途径实现传统文化融入创新建设
在中职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想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才能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为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打造生动趣味的历史高效课堂,将静态的文化知识转变为动态的教学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建设。信息技术是构建现代化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是众多学科教师备受青睐的教学形式,通过视频、图像、音频等形式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与情感体验。历史学科涵盖了多方面内容,如国家制度、政治经济、中外历史、文化交流等,每一部分内容中都蕴含着深刻的传统文化,具有教育意义。例如,在学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史实资料,让学生近距离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世界意义,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枯燥的课堂氛围愈加活跃,让学生能更加清晰地了解传统文化,让学生对历史学习更有兴趣。例如,印刷术是众多传统文化之一,对人类与社会有着突出的贡献。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学习让学生了解古代印刷并与现代印刷相比较,令学生为之感叹传统文化的精妙,了解传统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与发展。所以,要想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建设,教学形式的创新是首要任务。
3.4组建优质教师团队,转变教学观念
在中职教育过程中,高质量的教师团队与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学校方面应加以重视,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引导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灵活巧妙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与职业素养,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3.5深挖历史,共同品鉴,实现师生共同交流历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所以教师应深挖历史知识,与学生共同品鉴,共同分享、共同交流。在中职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合作学习,从历史内容中深挖文化宝藏,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从不同层面对传统文化进行思考与分析。例如,在学习古代贸易与文化交流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对该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使学生从中学习到更多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课堂合作学习过程中,针对一些重难点,教师应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要与学生多交流、多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文化能体现出不同的古人思想,蕴含着深刻的内涵。例如,《诗经》是著名的古代诗歌总集,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之一,其风、雅、颂等作品中都散发着无限的传统文化魅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品鉴,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与文化素养,促进历史知识学习。
3.6开展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实现历史知识学习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中职教育阶段中,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应以历史知识内容为基础,积极组织课内外文化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科教学成效。实践可以检验教师教学的成果、学生学习的结果,以历史内容为主题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学习当中的文化精神,让传统文化能伴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历史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并设置相应的奖项,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或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话剧表演,将历史事件与相关传统文化通过角色表演体现出来,让传统文化更加立体,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行列中[6]。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诗歌朗诵,如三国时期曹操的《短歌行》,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历史时期的文化作品。另外,学习文学艺术也是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的形式之一。从古至今很多优秀的诗歌、绘画、书法、戏剧、建筑物等都能体现出当时历史,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习这些优秀的传统艺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唐朝历史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唐朝的艺术品讲解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并欣赏《步辇图》《仕女图》等优秀作品,从而进一步了解唐朝的传统文化。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去博物馆了解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或者参观古代建筑,从不同的途径学习历史与传统文化。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院校历史课程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以及国家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传统文化在历史课程中的创新建设,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规范学生的道德思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学生个人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意义。中职院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要深刻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的重要性。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通过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封留才.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读本[J].人民教育,2020(17):77-78.
[2]徐礼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J].江西社会科学,2020,40(5):226-232.
[3]季璇,王诗根,马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大学教育的支持体系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5):127-129.
[4]王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教育的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6(5):42-47.
[5]王春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思考[J].学园,2019,12(20):41-42.
艺术依托于文化,从青铜纹样、金石篆刻、蓝印花布到现代招贴、建筑雕塑等,无论是远古的还是现代的,任何优秀艺术作品的文脉无非是上古礼乐、孔孟人道、庄生逍遥等传统哲学思想的再现,在满足大众精神需要之余不失其“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教育功用。虽然在不同的时代呈现不同的艺术表现形态,但其精神实质却代代相传,就如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无论是从材料还是形态上都是从自然中寻找创造的来源一样,这不仅仅是“自然的人化”而且还是“人的自然化”,其根源仍在儒佛道互补的中国传统思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造就了深厚的文化根基,“为善不同,同归于美”是中国人世代相传的文化链条。在审美活动中,艺术形象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凝聚和物化了人对现实社会的审美关系,体现出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对于艺术设计而言,熟练掌握设计各类软硬件的使用只是提高效率的工具,设计的关键还是其创意所体现的艺术观念和传承的文脉。艺术设计教学不仅仅是视觉美感的培养和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从精神层面上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质,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带给教师丰富的美学思想、多元的文化给予教师新的启发。所以,在进行艺术教学时,教师要以传统美学文化背景为前提,注重对传统文化溯本求源的解读,带领学生认识和熟悉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知识的兴趣与认知能力。帮助学生将传统文化的美学特征与现代审美定位融合,寻找突破口,鼓励学生在设计作品中充分体现传统美学,创造出富有文化内涵的设计形象。
二、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和有效重构
传统文化是前人留给教师的精神给养,但社会在不断的衍变,远古时代的文化思想适用于当时,但未必符合今日的价值观念。每个时代都会衍生新的文化与思潮,继承传统不是僵化的保持,而在于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这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如何使传统具有新的生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艺术教育中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和整合重构,寻求最好的契合点,创造新的艺术语言。“继承发展一切优秀的传统,不是融入在古物之中,而是在于继承保全作为传统精神的创作者理念,即创造。”创意,是艺术设计的永恒的主题,是文化蕴积和修养的综合体现,是艺术设计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艺术设计教育来说,创造就是“求新求异”,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与创新冲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与创新精神。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注重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教师要看到,不是所有的传统元素都适合用在现代设计里,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融合并非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纯粹的生搬硬套,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和重新解构,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启发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中对其进行整合,找到其与时代的对接点,运用现代的设计原理和审美趋向对传统元素加以提炼和运用,从而在现代环境中作为创作的新的创意点得以延伸与发展。如在靳埭强先生的作品里,教师就能感受到强烈的中国文化气息,他善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融为一体,用现代人的审美重新品评传统,将传统绵延到当下,这种设计语言是现代的,国际的,但核心是中国的。他在教授学生时讲得最多的就是心手合一和传统文化的修养,他的这种对传统的传承与创新无疑是当下艺术设计教育最需要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教师的艺术资料宝库,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创作灵魂,汲取营养,结合现代设计手法表现,呈现出具有现代感的民族化作品是时展的需要。所以,教师要把“传承、融合、创新”贯穿其设计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保持民族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些符合现代审美的设计语言,使其个性化、时尚化,让设计作品在延续民族文化的同时又能体现由创新带来的国际化。
三、艺术设计教学中注重专业知识与传统人文精神结合
文化传承不仅仅是体现在对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的继承与创新,同时也体现对传统人文精神和价值体系的传承上。“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强调要尊重人,充分肯定人的价值,重视文化教育,优化人性,提高人的素质和精神境界,树立高尚的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使人得到自由的全面的发展。”艺术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同文化的符号性载体,记录着人类进步的过程,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个人思想情感,还要考虑本土人文思想、民族意识和时代精神。艺术设计作为人文学科,它本身就承载着深切的人文关怀,这就要求艺术设计的创造者自身必须具备深厚的人文情怀,拥有用专业知识表达和体现这种人文精神的能力。设计作品的优劣取决于设计者的文化品格和素养等因素。对于艺术设计,技艺的继承相对容易,但教师的目的不是培养一个适用的“工匠”,能否以自己的审美理想、人格特征表达对社会的感受和认识,真正继承和发展文化精神才是关键。如在教学中讲到传统纹样时,教师不能仅从表面传授传统纹样的色彩体现、装饰特点、形式美的规律,而应站在历史的、文化的、民俗的角度系统的梳理中国传统思想独特的艺术观念对不同时代的工艺风格的影响,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深入研究传统纹样的精神领域,通过让学生对传统纹样的文化背景、功能应用、审美需求及工艺材料进行系统的收集考察和调研分析后领会其象征意义,探求民族文化的“意”,加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关注,使他们能够在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整体背景中了解艺术,认识人类社会文化的丰富性,把握其精神功用,关注多元文化内涵,为设计创作提供最具实据性的参照和铺垫,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正是在认识这些丰富的艺术信息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人文哲学思维,形成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1.1新型医学模式构建的需要医学是一个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学科,而人是有情感活动、心理需求的复杂个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疾病谱的改变,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model)的弊端凸显,从单一的生物学角度去理解健康和疾病的理念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和人群,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model)强调将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考量。医学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对患者的价值,即生命和健康、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怀与关注[1]。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工作者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必须把人的生命置于首位,敬畏生命、尊重患者的权利、需求、尊严,不仅仅是关注患者的疾病,而且要将患者作为一个社会人从心理、社会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考虑。一个好医生必须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既关心爱护患者的躯体,也要关注患者的主观意识、性格特征、心理状态、生活方式、以及疾病对其及其家庭、工作的影响等。
1.2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的需要医学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不同的医院有各自的文化特征、经营理念、发展愿景等。医院文化是社会文化与医疗活动相结合的产物,其终极目标是为患者提供人道主义人文关怀的医疗环境。员工是医院文化建设之本,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提高对医院文化品牌的建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医务工作者在思想上、情感上、行动上处处树立生命至上的原则;医院的管理者在规章制度和服务流程的制定以及环境设计方面营造浓郁的人文精神,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温馨、无缝隙的服务,将有利于医院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医院的文化建设。
1.3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需要患者一旦在医院挂号或入住病房后,即与医院形成了一种信托关系,医院方有责任和义务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以维护患者的健康、促进患者的康复。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部分医务人员受利益的驱使,医德素养有所下降,逐渐背离了“医者仁心”的初衷;加之先进的电子化的医疗设备和系统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医患交流变得程式化、简单化。医学伦理专家宁丽红等[2]认为以上因素容易导致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缺失,从而影响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医疗活动中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沟通、给予患者必要的情感支持和人文关爱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对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医学教育中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对策
2.1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髓在医学教育中的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道家、儒家、佛家、墨家思想中都有许多关于慈爱护生、天人相应的思想,“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这些朴素的思想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哲理;我国传统医学中“医乃仁术”、“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仁爱救人”、“济世活人”的思想处处闪现着充分尊重人是完整的、身心统一的个体等人文精神的光辉。医学活动与人的生命、健康以及家庭的和睦、甚至社会的安定息息相关,医学生应对生命充满敬畏,在踏入医学院校大门的那一刻,就应该牢固树立“生命至上”的理念。医学院校要与时俱进,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与医学教育的契合点,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进行创新性的发展、利用和升华,鼓励医学院校学生阅读中国的传统文化书籍,学习我国历代优秀医者大爱为怀的品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逐步树立医学生仁爱的思想,促进医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建立和提升。
2.2树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肩发展的现代医学教育观医学科学专业知识和社会伦理人文知识是医学教育体系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医学专业知识旨在探索预防和治疗疾病技能的规律;人文知识专注于满足个体尊严、价值、发展、完善。医务工作者面对的服务对象是具有生物学特征和社会学特征的人,医学教育需要培养出能服务于人、解除人类病痛、具有高度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人文关怀能力的医疗专业工作者,基于此,医学教育较之于其他高等教育应更注重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医学教育需要树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重的教育理念,杜绝医学教育的功利化和医学人文教育被忽视、削弱的倾向,使医学生不仅具有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能力,更具有体验、领悟和实践医学人文精神的能力,促进积极向上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生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巩固。
2.3对医学课程的设置和讲授方法、考核体系进行改革目前高等医学教育强调实用性,在课程设置上对医学科学专业知识较为偏重,而对与医学学科相交叉的伦理学、法学、哲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设置较为薄弱,或设置时未能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课程的系统化等。为保障人文科学在医学教育中的规范和正向引导作用,建议在医学教育中增加人文课程的数量和授课时间,并设立一部分人文科学学科作为必修课。在讲授医学人文知识的过程中,避免简单的说教式授课或单纯灌输式医德规范等,医学院校老师要突出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学生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和理解,对学生进行精心引导,让医学生认识到每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独特的,都应该受到尊重和善待。同时,医学院校老师要促进学生对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自主学习,可通过案例分析、情景体验等教学的体验和理解,帮助医学生了解医学的社会内涵、关注受疾病困扰的个体,夯实“敬畏生命”的仁爱之心、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正确认识、主动协调并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有学者建议在对医学生的考核中,不能将对医学专科知识的书面考核作为唯一的考核内容,必须建立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并重、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兼顾的综合考核体系[3]。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职通识教育 核心地位
通识教育是当前高校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方式,在物质主义、 功利色彩浓郁的社会大环境中,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引导学生回归对健全人格的有效探索。在对健全人格的探寻中,我国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有着共同的人本追求;在实践中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应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为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了必要的探索实践。
一、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势在必行
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高职教育,如今已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高职院校基于“教、学、做”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曾经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然而,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高职院校片面强调专业教育使人才培养出现了“工具化”“技能化”的功利主义倾向,高职学生大国工匠精神缺乏、人文素养低下、自身可持续发展严重受限已成不争的事实,社会进步及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将学生培养为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完整之人。
源于西方的通识教育,其中文意思应是“通古今之变、识天人之际”。它是一种全面、均衡、通达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正好迎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需求,无形中成为高职院校矫正“工作机器人”培养模式缺陷的有效途径。广东省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在其教育体系中融入通识教育已初显成效,国内多数高职院校竞相引入通识教育理念、构建特色通识教育体系,通识教育目前正成为挽救高职院校过分功利化倾向的有效良方。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势在必行。
二、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及作用
(一)高职通识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引入
高职通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全人发展”教育理念,它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完善人格和自我发展潜力的社会职业人。融入通识教育理念的新型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既要会做人,能做事,善于独立思考,又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及贯通不同学科的知识迁移潜能。高职院校要实现“全人发展”理念,矫正“专业化机器人”的功利化人才培养缺陷,必须全方位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在高职人文素质类课程中,传统文化注重道德情操的自我提升和超越,注重伦理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养成,对实现学生价值观及完善人格重塑作用首屈一指,在中国社会立身做事时时处处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必须在高职通识教育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及祖先在世代生活的土地上创造并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综合体,它表现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及广博深邃的精神财富。注重伦理性、生命力顽强、民族地域性鲜明、博大精深的特征使其独具特色,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屹立千年而生生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传统文化课程依托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敬畏自然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提升自身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伦理精神和艺术素养,学会与他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引导学生研习诸子百家修身之道,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确立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使学生领悟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道德观念,主动探寻自己的文化之根,成为理想远大、道德修养兼备的儒雅之人。学习传统文化,躬身力行为人处世之道,引导学生树立“做事先做人”的处世准则,为学生未来步入职场及终生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就课程性质本身而言,传统文化属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本课程通过全方位教学活动的开展,旨在促进消除文理学科的隔阂,拓展完善高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学生文化知识从而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升,实现高职院校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兼备的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习得显然是其关键性环节,高职大学生只有潜心理解并领悟传统文化知识精髓,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将其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因此,建立灵活有效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最关键、最重要的教学保障。
就课程定位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本位的文化,“伦理”即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它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主旨在于唤醒高职学生 “做人重于做事”的自觉意识,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升华其人文精神的基础性课程。在整个高职通识课程体系中,能够发挥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重塑学生个人价值观,重构其健全人格”核心作用的课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优势得天独厚,它理应成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在高职院校全方位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普及学生传统文化常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准,重塑学生儒雅气质。在对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辨能力、审美能力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在对丰富传统文化知识的研习中,学生的感情、意志、品行也会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助推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实质性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将帮助高职学生重塑完善自我,重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时至今日,对社会进步及个人发展仍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高职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以批判继承的方式,汲取传统文化精髓为己所用,丰富精神自我,升华自身言行,以传统文化的视角解决现实问题,以理性务实态度传承文化,对开启高职生职场生涯及自身可持续发展必⒉生深远的科学指导性意义。
三、中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应采用整体规划逐渐融入的模式,高职院校要依据学校性质、生源状况及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采取富有自身特色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激发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探寻文化之根的动机,鼓励学生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激情,采取丰富灵活的多种途径,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如下探索实践:
(一)构建显型教学与隐型教学结合的传统文化教学新模式
“显型教学”即日常课堂教学。“隐型教学”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觉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的多元理论及实践学习形式。以隐型教学补充并促进完善显型教学。隐型教学理念促使学生搜寻并反思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现象,显型课堂教学则以学生阐释传统文化现象为开端展开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中营造拓展性传统文化学习氛围,用现代视角学习传承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教学突破“故纸”堆,鼓励学生表达文化自我。构建“教师擅启发,学生爱(传统)文化,学院育全才”的复合型传统文化教学新模式。
(二)开展传统文化课题研究
笔者参加了“以传统文化教育促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课题研究。立项阶段,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等途径充分调研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知识的认知程度和诵读情况,深入专业系部调查研究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就业方向以及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具体要求,以此为据确定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基本内容;课题实践阶段,组建学生国学社团开展了蒙学诵读、校园辩论赛、戏剧表演等活动,通过系部选拔开展了院级“国学知识竞赛”“经典诗文诵读”等活动,系列性实践活动的开展点燃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激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结题阶段,文化化人的效果初步显现,学生行为规范意识逐步树立,学生日常管理压力减轻,用人单位对学院实习学生及毕业生的人文素质评价有所改观。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伦理本位优势,营造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特色校园人文环境,能够对高职大学生的身心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化育作用,教师学生可以共享和谐优雅的教学学习环境。首先需加强校园基础设施的配置,增加学院图书馆的馆藏容量,应侧重于人文社科及传统文化类书籍的收藏,重视并凸显校园人文景点、文化长廊建设。其次要健全校园文化管理机制,贯彻落实学院“尚德、守则、强能、笃行”的校风,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继承传统礼仪文化,塑造良好个人形象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它是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通过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基本常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不同情境的礼仪规范,掌握传统礼仪在生活及职场中的现代表现形式,创新性规范自己的衣食住行及接人待物方面的行为规范,在言行举止中展现人格魅力,塑造新时代高职大学生的良好个人形象,为就业及自我发展创造机遇。
四、结语
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需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路子,在通识教育体系中将传统文化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健全学生人格,为学生终身自我发展服务,为高职通识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认真研究,下足工夫,就一定能闯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6.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000-1-17.
[3] .中国传统文化概要[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12).
一、课题研究,梳理地方文化
为了系统深入地研究与传承地方文化,学校以“走进皮革皮具之都,探究个性和谐发展”和“创作教育:弘扬文化,培养创新精神”校本课题为载体,发动师生、家长共同走进狮岭,探寻地域文化之根。
课题“走进皮革皮具之都,探究个性和谐发展”挖掘狮岭镇从第一家皮具厂的诞生,到发展成为中国皮革皮具之都的演变历程所蕴含的德育资源;课题“创作教育:弘扬文化,培养创新精神”则根植狮岭镇文化之人文积淀,引领师生深入了解和感受狮岭民俗文化。师生从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皮革皮具产业的相遇中,开始领悟狮岭镇独特的文化气质。在此基础上,师生总结出了“勤俭、上进、拼搏”的狮岭精神,树立起“立足狮岭,走向世界”的崇高理想,以此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张扬学生个性,实现主体个性化发展。
校本课题研究的实施和推进,实现了冠华小学“主体个性化”办学理念与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更推动了师生、家长对狮岭文化的深层认识和高度认同。
二、课程建构,推进文化传承
课程是育人的关键,只有将地方文化融入课程建设之中,才能真正让文化走进学生的生命。基于对狮岭地方文化的梳理,结合自身实际,学校构建了“皮革皮具文化”滋养下的人文教育特色课程体系(见表1)。
学科性课程旨在加深学生对狮岭历史文化与现展的认识,注重贴近生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走进皮革皮具之都、语言训练课程、思维训练拓展课程等,并设计有皮革天地、科技世界、传统文化、国际了解等德育文化与实践课程,以整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等多种资源。
活动性课程主要包括皮革皮具活动、体艺活动、科学科技制作活动、感觉统合训练、经典诵读活动等内容,用皮具皮革文化丰富学校活动内涵。在此基础上,每年举办皮革皮具艺术节,开发多种类型的体艺活动课程,以丰富学生的兴趣爱好。
拓展性课程则依托地方、校园文化节日和传统节日而设立。其中,文化节日课程主要包括皮革节、书香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竞技节等,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表现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差异化发展、个性化发展,亦为品德教育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传统节日课程主要将王诞的精神与思想融入活动过程,采取小组学习或学生个人搜集资料的方式,通过主题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主动调查与研究中加深对地方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
环境性课程则将狮岭地方文化元素融入校园环境和班级文化建设,构建了校园七大文化景区与班级特色文化,净化、绿化与美化校园。如“凤华厅”展示本校的办学理念,“馨华园”则展示狮岭镇当地传说与皮革皮具的历史脉络。
这一特色课程体系的建构过程注重师生的共同参与,教材编写教师甚至带领学生走进工厂、社区和家庭参观、采访,以发现的眼光搜集素材;师生一起出谋划策,设计校园活动方案……课程的建构过程成为狮岭文化传承的过程,其蕴涵的精神元素不断融入师生的生命之中。
三、活动体验,引领创新发展
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逐步养成的,而不是通过简单的“教学”获得的。[1]学校以品德、综合实践和艺术三门特色学科组为主导,以丰富的活动体验,引领学生深入感悟狮岭文化,在实践中不断传承与创新。
特色学科组立足狮岭地方文化,创设了皮革皮具“梦工场”、系列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和皮革主题艺术创作等活动平台。皮革皮具“梦工场”依托狮岭镇每年一届的国际皮革皮具节,举办校园国际皮革皮具艺术节,加深学生对皮革皮具工艺的认识与体验,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国际贸易气息,拓展视野。系列主题综合实践则以皮革皮具为主题,基于狮岭镇传统文化与现展,设计了“我与冠华”“家庭成长”“读书与人生”“家乡文化”四个主题,分年段确定活动目标。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协作,增强动手动脑意识,实现自主成长。皮革主题艺术创作以“润泽心灵、弘扬诗韵、传承、追求创新”为指导思想,鼓励孩子们就地取材,用身边的皮革碎料,将自己对狮岭文化的理解和创意制作成富有童趣的艺术品。
师生总结实践与体验,编写成富于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走进皮革皮具之都》,并编印了《让生命主体绽放亮丽的个性色彩》《让创新的梦想五彩斑斓》《“传承 诗意冠华”学生画册》等书籍,凝聚了冠华人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成果,也印证了学校步履坚实的发展轨迹。
基于地方文化的学校发展实践,让冠华小学这所农村学校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在全国、市、区级赛课中屡获佳绩,学生素质更是不断提高,参与舞蹈、航空模型、器乐、话剧等项目活动屡获金奖,昔日的农村娃娃正在越来越宽广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
1、现状
第一,艺术设计教育技能化。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但是,在实际的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只重视了对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将艺术教育技能化了。这种只关注技能而忽视以人文形式培养艺术人才的模式不符和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随着高校的扩招和艺术院校的大量开办,使得艺术教育的综合性越来越弱,而艺术教育的专业性越来越强,人文素养越来越差,这种重视技艺而轻视人文的教育方式使得艺术教育的门槛越来越低,艺术学子的素质也越来越低,如此恶性循环,使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只是懂得技艺的匠人,而非具备健全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大师”。第二,艺术设计教育僵硬和机械化。一味地追求技艺的艺术设计教育必定走向艺术教育的僵硬和机械化。传统的艺术教育教师强调和重视对技能的传授与掌握,课堂几乎是填鸭式的教学,让本来充满想象与活力的艺术设计课堂变得沉闷、呆板和无趣,学生更是缺乏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教师成为了单纯地灌输技能的灌输者,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使得整个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第三,艺术设计教育的边缘化。主要是没有将艺术设计教育放在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上,主要体现在艺术教育的非课程化上。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各级各类的学校都要开设艺术设计课程,而职业学校和普通高校应该将艺术课程作为必修课,但是,由于传统教育体制的限制和制约,使得艺术教育忽视了传统文化课程,没有形成规范和系统化的教育模式。
2、主要问题
根据当前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来看,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艺术设计专业的生源质量下降,整体素养偏低,对所学习的专业缺乏兴趣和创新能力;二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师资短缺,且教师的工作量大,没有进行深造与科研的时间;三是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的学校普遍对该学科的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楚;四是艺术设计教育整体重技能轻创新。
二、艺术设计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一,艺术设计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缺失。艺术设计教育中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不够科学规范。当前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仍然没有突破素描、色彩和速写等课程体系,没有设计出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就从全国独立综合的艺术院校来看,比如山东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都是以基础课程为主导的实践教学,这些课程几乎没有涉及到传统文化,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艺术设计教育理论体系。第二,艺术设计课程设置本身存在的缺陷。一是课程设置体系不够完善,虽然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划,但是仍然呈现出单一的状态。二是课程内容设置的范围狭窄。由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规定和标准,因此只能通过借鉴和学习来设置课程专业,这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三是课程内容的实施方面有所欠缺。艺术设计的内容无论是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缺乏科学性,高校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除此之外,部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未能够落实,一些高校既没有实验室,也没有校外的实践基地,教学大纲的要求并没有得到具体的实施。
三、艺术设计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时尚文化与传统文化
从时间范畴来看,文化的形式可以分为时尚文化和传统文化。“时尚是一种外表行为模式的流传现象,表达人们对美的爱好和欣赏,是习俗的变动形态,而习俗则是时间的固定形态。”③在一定意义上,时尚和传统实际上就是个人衡量自身的尺度。传统指向过去,是对自我认同和集体认同的追溯和加固,而时尚指向未来,构建和融入新的认同。
音乐专业学生不一定是时尚的创造者,但他们总是时尚的追随者。一方面,由于他们所处的年龄特征使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乐于搜索、尝试和接受新事物;另一方面,音乐及其表现方式在人们的印象之中总是与时尚相连,尤其是流行音乐,不仅表现时尚、创造时尚,而且引领时尚潮流,并以时尚文化的引导性和群体性来影响身处其中的学生。因此,音乐专业学生无论是服饰等外在的表现“时髦”,还是价值观念的“前卫”,都在一定程度上书写着“时尚”。舞台上,中国传统音乐曲目的现代演绎和电声配器,更是以时尚的元素激发了表演者的燃烧激情。当然,时尚不仅仅是新奇,在其背后推动着的是社会可见的或潜在的发展方向,并夹杂着不确定性和流变特征,从而引起追逐时尚者对“落伍”的集体焦虑。于是,又试图从历史中寻求平复的力量。一些学生开始着眼于从传统音乐经典中演绎现代意义,把传统文化融入时尚文化中;或者以现代精神重新解读传统经典,把时尚文化扎根于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寻找一种不落时代的厚重。“原生态”的“一夜飚红”,民俗性、地域性题材的作品在全国大学生文艺展演中屡获佳绩,就是这种文化现象生动、有力的例证。
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
人类文化是世界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智慧创造之总和。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文明传承创造过程中,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经历了汉唐歌舞伎乐、宋元明清的戏曲音乐等发展阶段,形成了独特深厚的艺术传统,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与人文价值,既有“镂金错彩”之华美,也有“清水芙蓉”之淡雅,是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宝藏,为音乐专业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丰足的养分。同时,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西方的和声、东方的调式、非洲的节奏、亚洲的程式曲式以及美洲的流行音乐技法等,都将成为音乐专业学生成长的基石。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欧洲音乐是先进的音乐,中国的传统音乐是落后的音乐”、“西方音乐是正统的,中国音乐是旁支的”等言论时有所闻。在许多学生的头脑中,缺乏对音乐文化“内应机制”的基本认知,总存在着“西为洋为雅、中为土为俗”的观念,似乎只有西方的、大型的、交响的才能代表“高水平”;在音乐教学中,一些学生只重视“西洋”作品,只重视“西洋乐器”的技能训练,往往认识了莫扎特、了解了贝多芬,却对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知之甚少。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指出:“如果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不把本民族音乐文化建立在自己的民间音乐基础之上,就会像漂莲断梗一样地在世界文化中漂泊,或不可挽救的消失在国际文化之中。④”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傅聪的话也许可以给学生们以启发,他说他在演奏肖邦和德彪西的作品时,是“用东方人的思想感情在表达西方音乐”,是“自然地在说我自己的话”,是“我的文化在说话”①,在尊重西方音乐作品完整性的同时并没忘记民族精神家园的艺术回归,从而使其更富有魅力。
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
现实文化就是我们能够在现实社会中感受到的文化;虚拟文化是指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在新的空间中存在的文化形式,因它与现实社会有着不同的特征和交往方式,从而使它具有独特的传播个性。“环境对于个体来说,太大太复杂,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来驾驭,人们一般了解的是经过重构的环境,而人们也是对重构的环境的刺激产生反应。”②网络的产生使这种重构从隐喻变成现实,网络虚拟社会已经成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给每个人都提供了成为主角的可能,只要你谙熟网络规则和语言。对音乐专业学生来说,由此拓展了自己的另一个课堂、另一个舞台,呈现“秧歌锣鼓和键盘鼠标的和鸣”局面。在这个舞台上,他们不仅延伸了学习的手段和方法,可以在网络上获取学习资源,欣赏音乐作品,交流学习心得,而且可以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赢得网民的认可和热捧,甚至可能在一夜之间成为“网络红人”,并可能被一些演艺机构所发现、包装和推介,从而实现从网络虚拟社会的“走红”转变为现实社会的成功。
音乐专业学生对文化方式的选择
文化世界的客观性基础不是自然的给定性和唯一性,而是与人的主体需要结构和对象的相互关系。文化方式在不同的维度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方式,能在不同的方面满足音乐专业学生的个体多样需求。音乐专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以不同的文化方式从一个共同的文化资源库中得到灵感和文化养分,又以各自的方式进行消化和吸收,正是个体的多样需求和满足汇集成为群体对文化选择的特点和趋势。从总体上看,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都是学生心中的期许,其影响力难分高下,他们摇摆于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之间,既拒绝不了大众文化的名利场,又期待能贴上精英文化的社会标签。就现实文化和虚拟文化来说,因为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学生可以肆意潇洒自己的专业才华,但也因为虚拟性,他们当中真正把网络当舞台的人不多,因其专业能力而在网络走红并赢得现实声誉的例子更少。所以,现实文化的影响力超过了虚拟文化,尽管后者可能在一定时间内赢得“围观”和“眼球”,但对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他们并不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停驻其中。就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而言,专业、专长的不同使他们表现出明显的态度差异,与民族音乐有关的学生把艺术触角伸向广袤的民间和深远的历史长河,汲取中华民族音乐的精髓,经常对中国传统经典乐曲、歌曲重新演绎,总是能够让人们沉浸在民族音乐回旋的旋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表演的曼妙;与外国音乐有关的学生同样浸润在相关经典作品中,执着于艺术的追求和探索,以良好的音乐技巧和表现方式,为人们带来异域的色彩和迥异的风格,拓宽了眼界,拓展了素养,成为感受多样世界的一个视角。再者就是时尚文化与传统文化,由于专业的特征,他们对时尚文化保持近距离的关注,并具有独特的理解和表达,其影响力更大更直接,但他们也不否定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是他们成长的社会底色,他们可以不选择民族音乐,但绝不可能拒绝传统文化。
当然,学生对文化形式的选择不是单一的、线性的,往往是复合的、网状的,呈现复杂的交织结构,也因为学习的计算方式和文化方式的不可通约,在此难以对各种文化选择组合及其影响力进行一一排序,只能做一个总体大致判断:首先,现实的、时尚的、大众的或精英的文化对音乐专业学生的成长具有最大的影响力。其次,民族的、外来的文化在作品、技能等方面各有优势,各自的影响程度在音乐专业不同方向、特长的学生身上留下的深度和广度会有所不同,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各自的文化倾向和视角,其影响力的排序是不一样的。值得一提的是,那些作为文化方式混合体的学生最有可能有所创新。他们既是本民族文化的受益者,也是外来文化的受益者,是多元文化的混血儿,可以站在一个特殊的高度,在人类音乐文化的丛林里自由出入,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探索新的道路。再次,中国文化、传统文化是学生成长的社会底色,对音乐专业学生成长的影响是客观的、不可忽视的。最后,虚拟文化对音乐专业学生成长的影响力相对较弱,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但其增长趋势不容小觑。当然,如果各种文化方式过度缺乏整合性,可能给学生造成无法忍受的压力,甚至动摇专业心理的稳定性。由此可以发现,文化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自发的、潜移默化的,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而学校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是自觉的、显在的,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要通过学校教育的自觉来矫正和引导文化方式的自发影响。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也是文化的载体,要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增强文化引领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文化哲学视野下的课程改革:对文化方式影响的回应
“认同是文化固有的基本功能之一。”①文化方式对音乐专业学生的影响同样指向认同这一基本功能,它“不仅是原有价值体系、心理定势、思维方式的解构,也是新的观念、思想、规则的建构;是传统惯性的消解,也是传统精华的重铸;是社会生活的变革,也是人身心的新生,从而实现文化系统模式的革命与转型”②。高校有责任和必要从文化哲学这个“塔尖”高度出发,主动思考和应对文化方式的变化和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做到既吸收、融合,又过滤、隔离,既能适应,又能坚守,从而促进音乐专业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一)课程改革要坚持学校教育的独立品格,增强对文化方式影响的引领力度
对于个体而言,大量的科学知识、文化观念、文化价值、人文素养、道德规范、人生态度、世界观等文化内涵的传承主要依赖学校和社会的自觉的文化传承渠道和个体的自觉的学习过程。在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和就业导向的教育倾向下,高校作为精神文化的花园、智慧的中心,应该思考文化方式的发展变化和对学生影响的演进,适时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将课程置于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种族等背景上来理解,联系个人深层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体验来寻找课程的意义。”
③既要“把课程视为价值负载的文本”进行价值解读,也要“着眼于个体自我意识的提升与存在经验的开发”,还要“着眼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与社会公正的建立”④,发挥课程在音乐专业人才发展中的本质、核心作用。课程从属于教育,它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⑤。要重新审视音乐教育的独特价值,构建合理的音乐课程结构,发挥音乐教育特有的人文魅力。在音乐课程改革中,首先要明确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什么规格的人才,以此来整合相关联的学科,构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系。一方面,通过课程体系来引领、调适和矫正影响学生的文化方式,培养有较高文化品位的、有情趣的、能鉴赏和创作音乐的、并具有表现音乐情感能力的、具有音乐所独有的人文涵养的人。另一方面,通过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专业人才,对文化方式产生影响、引领甚至引导文化变迁和文化进化,以高校的教育努力为音乐文化增加新的基因,为社会文化资源的积累和丰富做出贡献。
(二)增加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增强对文化方式影响的融合韧性
综合是哲学的系统思维方式。音乐学习是一种多种感知渠道的协同活动,开放感知的渠道越多,对特定对象把握就越全面、越精确、越丰富、越深刻。要加强音乐课程改革的横向联合与协作,形成推进音乐专业学生成长的完整的的支持体系。一是拓宽音乐与舞蹈、文学、戏曲、美术的相互促进,要保证它们在课程体系中的应有位置和真正实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旎,谓之乐。”(《乐记乐本》)因此,诗、歌、乐、舞常常是结为一体的,它们共同为了表达人的思想感情而联合作用。然而在音乐专业的大学课程中,却鲜有这些与音乐相关的姊妹艺术的影子,或形同虚设,或课时少得不能再少。二是注重弘扬民族音乐与理解多元文化的相辅相成,实现“弘扬民族音乐”与“理解多元文化”的有机结合。在课程设置中,要改变以往单一的中国传统音乐、中国民族音乐、外国民族音乐等概论式的设置和讲授,让这些课程真正动起来,鲜活起来,学生不仅要认识它们,还要体验它们,让多元音乐与学生的灵魂接触。
在关注本国家、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上,从多元文化视角来教授音乐,让学生欣赏和理解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的音乐文化,获得更多的音乐审美体验,从而也获得更多的音乐创作源泉,扩展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学会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专业发展能力,也使音乐教育成为音乐文化传承活动中有着深刻民族底蕴的又有多元理解的音乐文化形式,从而使学生获得甄别、引领文化的能力。三是地方音乐真正进课程。地方音乐是我们多民族国家的文化源泉,高校本应在这个方面有所作为,提供给学生更丰富多彩的音乐样本,而不是单一的音调和色彩。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常把地方音乐留在采风时,留在研究中,留在录音录像中,成为历史的定格而没有传承,以至自生自灭。这是课程改革中要注意改变的现象,要让学生到民间去感受音乐、学习音乐、表达音乐、传递音乐。
(三)突出课程体系的专业属性,增强对文化方式影响的现实反哺
社会学家斯特赖克认为,“人类社会行为是被周围﹙物质的和社会的﹚环境方方面面的象征性称呼所组织的。其中,最重要的称呼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占位置的象征符号及关联的意义。个体有了称呼,就会产生如何行动的预期。”①因为专业的身份和背景,人们对音乐专业学生的文化反哺行为有着更多、更加直接的期待。在深化音乐专业课程改革中,要突出课程体系的专业属性和特征,打造学生过硬的专业能力,增强专业的社会嵌入性,实现专业技能对现实文化的有力反哺。一是突出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加大音乐专业课程的整合力度,形成以综合模块为主的教学体系,如音乐基础理论课程与名作赏析、音乐表演技能课程与教学、音乐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音乐作曲理论与现代科技技术、音乐与相关艺术等,在分科的前提下加强各学科之间的统合与沟通,打造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为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作出应有的贡献。二是着力打造应用能力。改变音乐专业的惟智主义知识观,在关注学科基础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突出实际应用,加强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综合。如将钢琴课训练成果融合于即兴伴奏的学习中,合唱指挥应侧重解决如何指挥、如何训练合唱队的应用知识等,服务于校园文化生活的丰富与活跃。三是体现课程改革服务地方音乐发展的功能。如泉州南音作为闽南语系的传统音乐,被誉为传统音乐珍贵的“活化石”、“东方音乐皇冠的明珠”,是至今存活着的华夏古老乐种之一。相关高校的音乐专业改革应该对此有所服务,有所作为。四是要适度满足青年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发展需求。可以通过音乐欣赏课或公共选修课,将流行音乐做为一部分授课内容出现,以专业的视野评析流行音乐,解读流行音乐,给学生选择的视角和理由,教会学生演绎的技巧与要旨,从而促进学生提升对时尚的领悟能力、感受能力,在愉悦中接受教育,在追求时尚中引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