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的农村乡土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农村乡土文化逐渐被外来的文化所取代,那些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也渐渐被摒弃。当前,我国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兴起的农村乡土文化发掘工作则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乡土文化主要是指存在于一定地域和环境中的,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族群内以维系乡村、宗教、社区生产生活秩序和国家基层稳定为目的的,以传统道德为主要内容,将物质遗产与精神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性文化。比较典型的农村乡土文化有民俗风情、村落建筑风貌、民俗饮食文化、竞技游艺等,这些都与当下的城市文化明显不同,充分表现出我国几千年农业文明的成果,并呈现出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魅力。农村乡土文化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农村乡土文化可以丰富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乡土文化有着较为深厚的历史传统和群众基础,如果对乡土文化进行有效的开发和保护,并将现代社会中的一些元素融入其中,就可以使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接受乡土文化。这样,既可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还可以使农村形成和谐的生活氛围。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传统乡土文化的缺失以及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很多农民在农闲之余只能靠赌博等方式来打发时间,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而农村乡土文化建设可以向农村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二、农村乡土文化可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农村乡土文化除了具有文化价值以外,还有着极为重要的经济价值,可以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农村乡土文化的经济功能。农村乡土文化来源于原生态的农村生活实践,体现着我国独具特色的农村生活面貌。如果可以将代表农村乡土文化的特色产品、古镇建筑风貌、特色生活体验等加以产业化开发,会推动整个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样,农村既可以通过为农村乡土文化的开发开展各项工作,进而为家庭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又有利于我国农村乡土文化的开发和传承。
二、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乡土文化发展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乡土文化发展既要继承和保留乡土文化中的传统和精华,又要结合现代社会实践进行创新。具体对策如下:
(一)对农民进行引导,使其成为农村乡土文化传承的主要力量
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就是农民,他们既是农村乡土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传承者,因此农村乡土文化的发展必须依靠农民才能有深厚的群众根基。农村乡土文化体现在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农民也需要从生活的点滴入手,逐步培养农民的文化内涵,从内到外接受农村乡土文化的核心精神。但是,从目前农村文化的发展现状来看,只有少数农民对农村乡土文化感兴趣,愿意接受和学习这些文化,大部分农民仍然是一种观望心态。这就需要政府在推动农村乡土文化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对广大农民积极引导,建立农村乡土文化传承专项基金,构建农村乡土文化宣传平台,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培养和熏陶。同时,充分发挥农民自身的创作能力,鼓励农民将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新事物与民间传统文化相结合,创作出更加贴近农民和农村生活的艺术作品。
(二)推动农村乡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一、农村文化事业现状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日益富足,农村文化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势头。
1.农村文化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近几年,中国文化建设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强,文化事业经费逐年增加,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十五"期间前四年对农村文化投入达到98.53亿元,占全国文化事业费比重为27.2%。
2.重大文化工程的顺利实施使为农民服务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有了较大增加
实施了重点文化工程,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文化资源更加丰富。近几年,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了一些有重大影响的文化项目,成为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稳步发展的有效手段。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并通过卫星、互联网和光盘等传输渠道为社会公众服务。
3.农民自办文化有了很大发展
在各地农村,农民自办文化悄然兴起,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国办文化的重要补充。许多地方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发展农家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建设庭院文化,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充实活动内涵,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
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上来看,发展速度仍然相对缓慢,与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其滞后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整体状况也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具体而言,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文化发展不平衡
首先从城乡发展整体情况来看,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差距日益拉大,突出表现在农村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同时,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农村文化建设状况也有很大差别。经济发达县和落后县的农村文化建设之间也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特别是少数民族聚集区以及土地贫瘠,条件恶劣的乡镇,文化事业发展缓慢。
(二)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不足
首先是虽然文化事业经费总量有所增加,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并没有随着财力增长而增长。其次是农村文化单位业务经费难以得到充分保证。第三,与其他行业相比,文化建设投入明显偏低。
(三)农村基层文化设施落后
虽然近年来在和各级财政的支持下,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有了很快发展。但是,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落后。首先,由于市县乡各级财政财力有限,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投入得不到根本保证。其次是现有的农村文化设施面积严重不足,设备过于老化,难以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
(四)农村基层文化队伍素质偏低
目前很多农村文化站专干仍然年龄偏大,大多数已40多岁以上。这些文化专干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从事文化工作的,专业知识已趋于老化,知识结构也偏低。基层文化干部的专业理论素质偏低,对各项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握尤其欠缺。
(五)农村基层文化资源严重匮乏,活动形式单一
由于目前很多县乡财政非常困难,再加上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公共文化资源十分贫乏,农村文化消费普遍低下。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投入非常有限,多数乡村农民每年用于订书报刊物的支出少之又少。各县乡级图书馆、乡镇图书室藏书量普遍不高,而且多为旧书,新书很少。农民急需的科技图书很少,看书难问题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解决。
(六)农村基层文化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在农村文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体制性障碍。农村文化站由乡镇政府负责管理的现行体制,不利于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发挥。目前,农村文化站都是由乡镇进行管理的,县文化主管部门和业务单位对文化站只有业务指导关系。
(七)农民自办文化缺乏明确的政策保障和引导
目前,在自办文化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第一,农民自办文化的定位不明确。第二,扶持农民自办文化发展的政策尤其是经济优惠政策制定较为滞后。第三,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和管理。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
1、提高思想认识,使各级领导从思想上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真正认识到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要持续不断地发展农村文化,转变和更新我们地方领导的思想观念,避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大搞形式主义,切实有效地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落于实处。
2、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应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农村县乡村文化建设及文化服务保障机制,逐步增加农村文化投入,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战略性措施,需要全体民众的全力支持,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尤其是政府资金的注入将对抢占农村文化阵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进一步引进和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建设项目,增加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现有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状况,对现有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的陈旧设施加以改造完善,使之正常发挥其功能,尤其要加快建设农村农家书屋和文化站的建设步伐。
4、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特别是开展更多的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图书下乡、送科技下乡等活动,把先进的文化精神产品送到农村送到偏远山区。
5、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将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鼓励社会办文化,企业办文化。作为国家办文化的补充,进一步促进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
关键词:基层文化;现状;发展;作用
当前,基层文化工作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很大,基层农村文化建设近施基础薄弱的现状。而大多数基层文化工作由于财力不足,对这一块经费很难有较大投入,造成不少基层文化工作对各项农村文化建设政策的贯彻执行尚未真正到位。农村公共文化机构运转还存在较大困难。我国多数县农村文化机构运转困难,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为基层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文化馆站设备落后短缺。农村文化队伍素质低,当前特别是乡村文化工作队伍人员知识结构偏低。有的乡村没有从事文化工作的专职人员,有的地方虽然保留了基层文化工作文化站机构,但人员素质状况不理想。农民自办文化发展没有得到扶持,基础薄,起步困难,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农村基层文化管理体制不顺,文化站干部普遍以基层文化工作为主管理,县级文化主管部门无法调配,文化站人员长期处于固定状态,不能交流,缺乏活力。同时,基层文化工作的工作任务是综合性的,要应对多个部门,难以专心于文化工作。
根据以上现状,笔者认为必须因地制宜,加快我国基层文化的发展步伐,认真做好相关管理任务已是当前待续解决的重要问题。要充分发挥好基层文化在基层建设中的作用。一方面要给进方法进行着力研究基层文化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基层文化建设的步伐,让基层文化更加有力的为文化假设增砖添瓦。
一、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基层文化工作党委政府要提高对做好基层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加强基层文化工作基层文化工作。有些少数基层文化工作党委领导,由于对做好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不是经济条件制约的情况下,基层文化工作文化站及基层文化工作发展滞后。因此,加强基层文化工作文化站及基层文化建设,首先是基层文化工作党政领导要提高对做好文化站及基层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认识提高了,措施得力了,工作也就上去了,这说明基层文化工作很重要。
二、当前基层文化建设的情况
基层文化工作要保持与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及文化馆、图书馆等单位的密切联系,对基层文化工作的建设起行政及业务的指导作用。基层文化工作也要积极配合上级举办的各种科学、艺术、文化节等活动,向上级反馈乡村文化活动情况,及时得到主管部门的指导,同时收集各种信息,进行必要的文化活动内容的调整与活动形式的更新,及时将外面先进的信息资源传递到乡村,使农民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与时俱进。
三、做好基层文化工作的具体措施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是做好文化工作的关键,基层文化工作文化站的文化员是弘扬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排头兵。首先要加强自身成员的学习和提高,积极参加上级文化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函授班及加强个人业务自修,不断学习,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同时,要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掌握先进的文化知识和农业科学技术,加强组织活动能力的培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科学头脑,使农民能信任自己,让他们产生亲切和依靠的感觉。只有这样,各种文化建设活动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一)狠抓村落文化建设。村落文化的建立是整体乡村文化建设最基础的单元,村落文化是沟通社会与家庭的桥梁,村落文化是农民学习和传播知识的理想场所,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载体,村落文化的发展便于农民直接参与,增进人与人、家庭与家庭、家庭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同时可以调动农民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的积极性,可以增进邻里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协作精神,是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前哨阵地。因此,基层文化工作文化站应随时与农民保持联系,了解农民的知识需求和精神需要。与农民一起根据当地的人文特点和经济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二)农村文化的建设。应对农村文化与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起到积极的作用。农村文化和农村群众文化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基层文化工作农村的崛起及经济实力的日益增长,必将有力地推动基层文化工作文化以至农村整个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站要利用文艺手段和方式,协助农村组织一定规模的业务活动和联谊活动,协助培训文艺人才,围绕农村文化开展宣传,扩大农村的知名度,使有关农村从中利益,乐于在经费上对农村文化事业作出反馈。这就为文、企双方长期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新农村整个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基层文化工作文化站要做伯乐,及时发现人才,培养村落中新的文化和科技带头人。文化工作的成员不能呆在办公室里,必须保持走乡串村的良好习惯,甚至到田头地边去与农民交流,做农民的好老师和好朋友,激发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帮助鼓励村级文化室的建设,有条件的村要加大对文化室的投资力度,建力各类活动室,使农民有地方去,有地方学习。
综上所述:基层文化工作文化站是一种多层次、多视角、多文化的复合型基层文化单位。是一种以国办文化为主导,以精神文明为核心,以文化网络为布局,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以文化队伍为主体,以提高新农村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满足最基层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基层文化工作文化站是最基层、最直接与广大农民群众打交道的文化工作单位,作为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它承担着社会服务、指导基层、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职能,是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为一体,服务于农村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
引言
(一)乡村旅游
成都市郫县“农家乐”打开了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市场,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乡村旅游在全国范围了的发展越来越趋于规模,趋于成熟,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增长、文化发展的重要渠道。乡村旅游是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现代农业发展为载体,乡土文化为根基,农民生活劳动为特色,集餐饮、住宿、参与、娱乐、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活动方式,是由景点旅游到休闲度假旅游的一种过渡的旅游新形态。
(二)智慧乡村旅游
智慧旅游打破了传统旅游的发展形式,以物联网、云计算、通信网络、信息处理、数据挖掘等技术综合服务于游客的旅游导向、旅游体验、旅游管理、旅游服务等各个方面,使旅游资源得以合理发展、统筹管理、全新运作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智慧乡村旅游借由智慧旅游的背景服务于乡村旅游,为更好协调乡村旅游的发展、统筹城乡建设、发展生态旅游等,提高游客的体验满意度开辟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路径。
(三)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987年成都郫县农科村的“农家乐”成为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雏形,截止2015年12月以来,通过统计携程、去哪儿网、艺龙网等几大知名网站及通过成都市旅游局官方数据统计显示,成都市农家乐数量达到1万多家,其中星级农家乐有311家[1]。发展智慧旅游势必带动更多的农家乐客户体验的升级,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二、成都市智慧乡村旅游发展的阻碍
(一)旅游信息化利用率低下
成都乡村旅游的信息化利用率低下,通过调查统计,在各大知名旅游网站上注册登记的成都乡村酒店和农家乐都非常少,更不用提针对某一特定地区发展旅游信息化建设。而智慧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信息化的建设,这必将是导致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大弊端。
(二)硬件设备落后
智慧旅游的发展依赖于物联网、云计算、通信网络、信息处理、数据挖掘等技术的支持。成都目前的乡村旅游基本上还依赖于口口相传的传统市场推广模式,对硬件的要求基本为无,所以,发展成都乡村旅游的智慧化,硬件也是一大伤。
(三)市场推广手段单一
成都乡村旅游虽然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但是面向的对象依然是成都市及周边的游客,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虽然现在很多的农家乐请了推手,进行微博、微信的软文推广,但是宣传手段仍然趋于单调,对整体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仍然是制约瓶颈。
三、成都乡村智慧旅游发展策略
针对以上分析的成都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存在的障碍,结合目前成都市倡导的生态旅游、发展智慧旅游的大环境,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稳步推进成都乡村智慧旅建设。
(一)完善成都乡村旅游信息化平台
成都市乡村旅游协会是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与成都市旅游局共同承办的机构。为满足智慧化发展需要,可以成都乡村旅游协会网站的基础上,完善成都乡村旅游管理制度,添加交通管理查询、气象查询等功能,为个性化乡村旅游提供服务。并完善成都乡村旅游信息资源,对接成都各地的旅游局,建立全面的成都旅游资源信息库,为智慧化旅游提供原始数据。
(二)完善硬件系统
随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快速发展,成都地区网络全覆盖已经不是梦想。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各乡镇。并且政府已经在向网络5.0的要求进行部署,住家用户只需要更新家里的路由器,就能更新网络,对接网络的高速列车。另一方面,成都市旅游局需统筹建立成都乡村旅游信息化平台,从硬件上支持智慧化发展需要,通过成都乡村旅游信息化平台来统筹管理成都市乡村旅游资源。
(三)多渠道推广成都乡村旅游
除了传统的个体宣传成都乡村旅游,更需要多渠道推广成都乡村旅游协会。成都乡村旅游协会集成了成都乡村旅游的所有资源,多渠道推广成都乡村旅游协会其实就在推广整个成都乡村旅游的所有资源。除了传统的推广渠道,也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电视、网络等手段进行推广,以成都市旅游局来推广成都乡村旅游协会,不管在公信度、效果上都会比单一个体推广效果强得多。
(四)加强人才的引进及培养
乡村旅游的智慧化发展离不开人才的需求。以村或镇为点,建立信息服务点,所有技术人才需要经过成都市旅游局乡村旅游智慧化培训,能够切实解决实际碰到的技术问题。而成都乡村旅游协会的信息化维护,更需要人才的引进,可以通过高校人才引进和现有人才培训等方式,将智慧化发展由点到面进行人才的辐射,确保智慧化的顺利推进。
四、小结
关键词: 徐州 乡贤文化 现状分析
乡贤,传统意义上是指本乡本土德行显著之人。“乡贤”一词始见于东汉,原是指国家对有所作为的官员,或有崇高威望、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社会贤达人士,去世后给予表彰的荣誉称号。与“乡贤”近义的词,在古典文献中有“乡先生”、“乡老”、“乡绅”、“乡达”等。唐代,刘知几在《史通・杂述》中说“郡书者矜其乡贤,美其邦族”,充分肯定与赞扬了乡贤的价值。乡贤文化源远流长。明清开始,各州县皆建有乡贤祠,来供奉历朝历代乡贤人物。因此,形成一套完整有序的官方祭奠仪式。
徐州自古乃九州之一,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文才武胜代不乏人。仅民国时期就出现过钱食芝、李可染、张伯英、马可、王琴舫、周祥骏、王少华等许多令徐州乡民敬仰和尊重的乡贤。他们或用自己的凌然义举维护广大百姓利益;或用自己的道德文章教化乡里民众,功勋彪炳于徐州地方史册,千百年来激励、感化着一代又一代徐州人民。
一、徐州乡贤文化发展现状
1.徐州乡村乡贤发展情况。
社会学家认为,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自古就有尚贤的传统。乡贤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乡村治理的智慧与经验,是千百年来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一块基石。徐州市共有10478个自然村,因此乡贤文化在农村社会中尤为重要。依靠乡贤调节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是农村社会健康发展的自我调节手段。贾汪区耿集办事处依托1个“办事处乡贤工作室”、13个“村乡贤站点”、165个“乡贤之家”三大阵地,组建三级调解体系。丰县梁寨镇下辖的20个行政村都建立了“乡贤工作室”,98个自然村至少筛选1名管事的“乡贤”,教化乡民,维系乡情,温暖乡土。自乡贤工作室成立以来,贾汪区耿集乡依托“乡贤之家”,共接访478例,成功调解438例,调解成功率高达92%。其中农村土地纠纷221例,占调解总例的50%,农民工薪纠纷158例,占总事件的33%,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近现代以来,徐州本地乡贤延续着千年文脉,一大批各艺术门类的专才辛苦耕耘,努力创作,推出了为数可观的作品和成果,为丰富地方文化底蕴作出了不俗的奉献。
2.徐州文艺界乡贤发展情况。
据徐州市委宣传部、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市文广新局于2015年共同实施的“徐州文化传承世纪”工程统计,1949年10月1日以前出生的(包括已故者)、长期在徐州地区生活工作的、在当地有相当影响和声望的老艺术家共130人,其中文学界23人、美术界28人、书法界11人、摄影界8人、民间文艺界10人、舞蹈界4人、音乐界11人、戏剧界25人、曲艺界6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在文学创作方面,出现了刘振华、董尧、王辽生(已故)等作家和诗人群体,有的荣获第八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紫金山文学奖等;在演艺界,涌现出佟韶音、相瑞先、徐艳琴、厉仁清、刘立武等戏曲明星,他们中的杰出者被中国曲协授予“特别贡献曲艺家”荣誉称号;在书画创作上,有王冰石、姜舟、马奉信、金德欣等一大批名家,徐州因而获得“中国书法名城”称号。
二、徐州乡贤文化建设现状
1.徐州乡贤文化建设举措。
近年来,徐州市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鼓励各地发掘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乡贤文化,推动楚汉文化相得益彰,比翼齐飞,做了许多方面的工作。
一是启动了“世纪文化传承工程”,保护乡贤文化。2015年2月启动实施的“徐州文化世纪传承工程”,涵盖徐州市文学、书法、美术、摄影、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民间工艺等艺术门类的老艺术家(建国前出生),主要搜集整理老艺术家的资料,包括老文艺家的生平、作品、物品、宣传品、生活照、舞台照、录音、录像等,对他们的艺术人生、艺术成就、艺术传承等进行调研摸底、梳理归类、评估论证,并在徐州日报、都市晨报、彭城晚报和中国徐州网开设专版(栏)进行报道,编辑出版人物传记丛书,制作完成电视文献片、举办老艺术家成就展。二是培树当代先贤,弘扬好人文化。徐州市坚持讲好人故事、打造好人徐州品牌。目前,已有5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及提名,92人当选“中国好人”。“中国好人”上榜数、“江苏好人”上榜数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数十位好人乡贤入驻徐州“好人园”,有效放大凡人善举的榜样效应,真正激发全社会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三是举办大型节庆活动,推介乡贤文化。徐州市立足文博会、李可染艺术节、马可艺术节、汉文化旅游节等大型节庆活动,把徐州籍专家学者、商界精英、知名人士等请回来,共商徐州发展大计,推动徐州发展。迄今为止,徐州已连续举办17届经济贸易洽谈会暨汉文化旅游节,已在南京、上海、北京、韩国大邱及徐州本地举办楚风汉韵暨李可染画展,目前正在筹备第二届文博会,力图通过节庆载体,进一步彰显徐州先贤文化优秀品格。
2.徐州乡贤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就江苏省来说,徐州率先启动了乡贤文化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xx县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素有“梅花鹿之乡”和“农民画之乡”美誉的xx县是东北黑土地上的一颗明珠。它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属“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半山区,是着名的“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绿化先进县”。县域面积2522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229个行政村,总人口40.8万,其中农业人口近28万。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xx县的农村文化建设也有了长足进步,全县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蓬勃健康的发展势态。
1、农村文化娱乐设施日臻完善。
近几年来,xx县以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核心,扎实有效地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文化娱乐设施日臻完善。为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先后投资100多万元,新建扩建了1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县乡镇文化站建成率达100%。在此基础上,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在抓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等文化阵地建设的基础上,近年来,该县立足为农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文化服务,将组建各类文体社团、协会和村级文化大院建设作为繁荣农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县有文化中心、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的发展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县14个乡(镇)已建设农家书屋229个,文化大院229个,实现了行政村农家书屋和文化大院建设全覆盖,并在229个行政村都配设了文化志愿者。建设农村文化大院小广场78处,室外活动场地面积达28万多平方米。
2、提升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服务体系,农民文化生活越来越精神。
xx文化底蕴深厚,民间文化能人层出不穷。多年来,一些农村文化能人依托自家庭院或村级活动场所,自发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文化大院应运而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引导下,全县文化大院建设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县委、政府一直关注民间文化的发展,把发展群众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组建各类业余社团、协会、演出队伍,把文化大院建起来。一是整合文化资源。引导各乡镇利用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和农村书屋,充实文化大院的内容。利用村委会闲置房屋或公用场地,通过整修粉刷,绘制文化墙,建成文化大院、活动广场。小四平村利用村中闲置的一块低洼地,平整出了1500平方米的广场,建起了200多平方米的活动室。二是整合人才资源。发挥乡村文化带头人组织和建设文化大院,带起一个甚至几个村的文化活动。北屯基村的“张家文化大院”集中了戏曲、书法、绘画、舞蹈等各类人才,常年开展文体活动,涉及周边多个村组,吸纳聚集和涌现出了众多的文艺人才,形成了“能人”建大院、大院出“能人”的良好机制,为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三是不断加大投入。县财政与文化部门在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使用上,顺势推动,通过政府采购集中为文化大院配发秧歌服、音箱、锣鼓镲唢呐等器材,吸引了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用最简单、最普通的活动方式,让老百姓跳出健康、舞出快乐。目前,全县已成立各类农村群众文体活动组织500多支,常年参加文化体育活动的农民有近5多万人。这么多的队伍于劳作之余排练节目,在节庆或农闲时进行演出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也进一步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受群众欢迎。现在农村文化大院已经成为了各村村民的娱乐健身、学习休闲的好地方。我们在对xx镇的调查中,了解到该镇活跃着神鹿艺术团、中老年艺术团、喜洋洋秧歌队、火苗健身舞队、太极拳、广场健身操队、诗词协会、读书协会、农民书画院等30多支队伍,每支队伍都在50人以上。每当夜幕降临时,参加文体活动的人们,脸上洋溢出喜悦的笑容,手舞足蹈,欢声笑语,如痴如醉地享受着幸福生活,与围观欣赏的群众喝彩声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值得一提的是xx镇的神鹿艺术团所演出的文艺节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主要是针对个别群众出现的封建迷信、不赡养老人、邻里不团结、赌博、酗酒等陋习和群众中涌现的文明新人新事来编排节目,所表演的内容在群众中有原型,深受群众喜爱,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像小四平镇的小阳村、那丹伯镇屏风村、南屯基镇的张家大院在村干部和文化带头人的组织下,纷纷建起了农民秧歌队、广场舞表演队、二人转小剧团等。只要“喇叭一响”,男女老少齐上阵扭起大秧歌、跳起广场健身舞,全村的村民都积极来参加,已经成为村里主流娱乐方式,使得各村多年来没有发生治安案件,邻里关系更加融洽,整个村组在一片和谐中快乐的生活着。这些看得到、摸得着的“文化惠民”措施的深入实施,让全县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变得越来越精彩。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xx县的农村文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必需看到,当前的农村文化发展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文化发展不平衡。一方面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存在地区差异。在调查中,xx镇、小四平镇的总体情况远远好于拉拉河镇和三合乡,在xx镇湾龙村我们不仅看到该村有报栏、多功能活动室、图书室、村民活动广场,而且该村还建有健身路径和篮球场。另一方面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伍发展不平衡。我们在调查村组里是否有文体队伍的问题时,呈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比如南屯基镇、横道河镇、xx镇基本上每个村组都有2-3个民间文艺体育组织;而文化基础条件不好或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组,如二龙山乡、大兴镇等,一个村里只有1支文体队伍或者只停留在庭院活动中。
二是免费开放资金尚未到位,缺少文体活动设施器材。国家要求乡镇文化站每年免费开放资金不少于5万元,应由县级配套的25%资金始终没有到位,经费不足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乡镇文化站的正常业务工作及开展活动。由于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文化建设历史欠账较多,特别是村组一级的文化建设,至今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薄弱的环节,严重阻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在对各乡镇村级文化设施调查中,目前现有的农村文体活动设施器材根本不能满足农民群众需求和农民的“求知、求富、求乐”的愿望,有的文化大院虽然配发了音响、乐器和服装,建设了文化大院小广场,但对于更多的农民群众需求(比如一个村有多个组有秧歌、健身舞蹈队)还只是杯水车薪,无法满足更高的要求。
三是文化娱乐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文化人才。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范围不广泛,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有的乡村开展活动,也只是平时组织农民扭扭秧歌、跳跳广场舞,或三五个人搭个土台子,唱一唱戏,农民在劳作之余从事较多的活动是看电视。调查中发现,与农村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大、参与热情高相比,农村文化培训工作尚未跟上,农村文化人才缺乏、素质不高、成员年龄老化等现象在许多乡镇存在。尽管现在有些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已配备了乐器、音响、灯光、电脑等文化设备器材,但由于缺乏懂得使用专业人才,而使这些文化设备器材闲置。另外大部分的文化带头人专业素质低下,活动手段过于简单,形式过于陈旧,活动内容缺乏创新,可提供的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文化资源严重匮乏。群众所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的功能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针对城乡文化发展不均衡的现状,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就必须统筹城乡文化,积极推进城乡互动。一是要推动文化资源向乡村倾斜,加快推进落后乡镇村级的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把一些群众基础好、建设积极性高、符合项目建设场地要求的村组作为重点示范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点。建设内容包括一个标准的小广场、一个文艺舞台、一栋公共服务楼、组建一支或多支农民文艺队伍和健身队伍。二是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薄弱乡村组建文艺组织扶持力度,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不断壮大农村文化大院文化队伍。三是加快推进村级基层文化服务网络建设,通过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网络体系,为广大农民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
2、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调动农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农村文化建设,农民群众是主体,农民参与度高了、主动性强了,工作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一是切实发挥好村级文化公共平台作用,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民俗和各种文化节等节日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艺竞赛活动,调动农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充分发挥县文化广播站、文化馆、艺术团和民间文艺团体的“传、帮、带”的作用,深入农村与农民观众同台演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这样的演出既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演出活动的积极性,又使农民在娱乐中受到了潜移默化教育。三是广泛开展农民乐于参加的五好家庭、文明户、模范夫妻等文明创建活动,用农民亲身经历的形式,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法,促进文明新风进万家,这样的文明创建活动既增强了活动的感召力、渗透力、吸引力,又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少数民族 农村 公共文化 农民 文化产品 社会资本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现状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农村公共生活的迅速退化。改革开放后,农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腰包鼓起来的村民们相继盖起了一栋栋小洋楼,由此形成的新型居住格局与传统相比更为分散且独立;自来水普及后,井边排队打水,河边相继洗衣的场景已难呈现;电视、影碟机、电脑走进了千家万户,也使村民们对曾经风光无限的露天电影和戏剧热情不再……随着公共生活空间的日渐缩小,公共交流机会也大大减少。
其次,社会的剧烈变革导致传统民间文化受冷落。解放后,许多优秀的民间文化受到不小的冲击。时期民间的民俗文化活动更是备受抑制。活态的民族民间文化,在现代化的步伐里日趋式微:各民族被誉为民族民间文化“活的图书馆”的民间艺人多已年逾古稀,或相继去世;不少青年对民族传统和民间艺术了无兴致,导致民间文化后继乏人。农村公共文化失去民间文化的传统依托。
再次,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共文化服务意识薄弱,资金投入不够。长期以来农村建设“重经济、轻文化”,公共文化设施缺乏,资金投入不够,现有设施有效利用率低,不能发挥其功能作用。二是公共文化产品数量少,活动内容单一。一方面,传统民间文化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和继承。另一方面,适合农民口味的书籍报刊、影视音像作品又是少之又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就无法满足农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需要。
二、从农民层面分析
从农民个人文化活动角度来看,云南昆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对文化活动热情度不高。通过调研,从农民角度分析,我们认为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收入水平低,个人文化用品有限
随着科技在文化娱乐领域的运用,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从事文化活动所需要的文化娱乐用品越来越多。现代文化娱乐用品的不断增加,加大的改变了人们从事文化活动的形式,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个人文化用品的拥有量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其文化活跃的自由度。但在云南昆明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民个人拥有的文化娱乐用品极为有限。大部分农民家里有电视机、收音机,但是收到的频道极为有限。有电脑、照相机、体育用品、摄像机的家庭微乎其微。
表1 家庭收入情况(n=1064)
昆明周边很多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以禄劝县为例,2011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而禄劝县人均收入才3000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元。在其他一些贫困县,有些农民还没有摆脱贫困的境遇。从调查数据来看,超过50%的家庭2011年收入不足10000元,加之家庭人口多,其农民人均年收入就更少了。所以对于文化的消费自然就更少了。相对于吃、穿、用、医疗等生活必需品的需要,文化娱乐消费不是他们生活消费的重心。在文化消费上的直接表现就是,文化用品购买能力低,个人文化用品有限。
2.农民文化水平低,享受文化设备的水平不足
享受文化产品需要具备相应的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决定着一个人的各方面综合能力,如读书看报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但目前,在昆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真正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能够享受文化设施的农民极为有限。
表2 受教育程度 (n=1078)
从调查数据来看,该地区农民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将近有一半的农民仅有小学文化程度,受过专科本科教育的农民不足2%。该地区农民的这种文化程度现状决定了很多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不能发挥作用。农村文化站、农家书屋的书籍报刊、活动室的设施器材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得他们难以通过目前建立的文化设施得到科技知识、致富信息,农民到农村文化活动室阅读书籍、使用电脑等现代文化设施的现实可能性几乎为零。这严重影响了该地区农民享受公共文化设施权利的实现。
三、相关建议和解决措施
1.重视乡村精英的作用, 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农民当中,不乏有文化内涵、有文娱天赋、有组织才干的农民,这些乡村文化精英是农村文化发展的领导者、推动者和带头人。无论是公共文化的建设还是农村优秀民间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发扬,都需要能够真正扎根在农村的文化精英来担纲。他们在改造农村传统社会资本中,利用本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成为公共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整合农村本土文化资源、连接乡村与外界的文化网络和资源等方面发挥着中坚作用。故在发掘和培养农村文化精英的过程中, 应当注重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农村适用的相关人才, 包括发挥农村文化骨干、文化能人、文化名人、民间艺人的积极作用;加强农村业余演出队、业余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农村义务文化管理员等业余队伍的培训;重视乡镇文化站的选人用人问题,建立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专兼职公共文化队伍。
2.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一方面,政府等外源动力要从维护农民的文化权利和现实文化需求出发,利用原有的农村社会资本,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创新,建立激励机制,创建社会普遍性信任、合作等新社会资本,这样才能产生外源动力与内源动力的聚合转换,从而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的发展。
3.重视社会资本的构建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也是整合社会资本、打造相关文化资源平台的过程。目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所缺乏的,是对社会资本的正确认识及整合利用思路的创新。所以,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要想取得成效,必须重视、培育和重构社会资本。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 在农村公共文化的构建和参与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农村公共事务管理中农民主体参与意识、机会和能力的低下及乡村自治组织的缺位,使得农村文化发展的内生机制难以建立,不仅弱化了乡土文化的功能,也使得农民平等地参与文化创造、文化生活,以及文化决策与监督的权利难以实现。所以,必须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在此过程中也应重视社会资本的构建。当然更重要的还是重视乡村精英的作用, 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发掘和培养农村文化精英,注重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农村适用的相关人才。
参考文献:
[1]葛继红,王玉霞.当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研究—基于加强政府供给角度[J].三农问题研究,2009(4).
[2]苏红,张宏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内容[J].求索,2009(11).
[3]李少惠,王晓艳.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村公共文化研究[N].西北大学学报,2011
【关键词】城市化;白族;乡村文化保持
近几年来,少数民族语文活态保护已成为我国少数民族语文调查的一个热点。在现在这个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少数民族如何保护自己的文化,是当代少数民族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所谓少数民族乡村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源于乡村并依存于少数民族村落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在地域性和乡土性,同时又是以活态形式存在于乡村民众日常生活之中,体现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它既包括无形的文化,如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少数民族、娱乐等,也包括有形的文化,如少数民族建筑、文物古址、少数民族衣着服饰等。前者称为非物质文化,后者被称为物质文化。乡村文化秉承传统文化特点,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扎根于乡土之中,是反城市化的。笔者将以大理白族乡村文化为例,探讨城市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乡村文化的保持问题。
一、城市化背景下的大理白族乡村文化保持现状
乡村文化包涵有形文化、无形文化等两个方面,具体说来其包涵内容非常丰富,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它给大理地区的白族村民带来活力与商机的同时也强烈的冲击着白族地区的文化,这就给大理白族地区的乡村文化的保持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里笔者将主要从语言、服饰、节日、信仰、建筑等角度介绍当前白族地区的乡村文化保持现状。
(一)白族语言保持现状
目前凡是居住在白族村落中的白族人(由于嫁娶等原因进入的外地人除外),无论在生产、生活、学习中都仍然频繁地使用白语交流,使用场合非常宽泛,如家中、村中、公车、菜场、学校等,这表现了白族人民具有非常强烈的凝聚力。改革开放以前,村民多数只会将白语,仅有极少的一部分人能熟练的操练白、汉两门语言,伴随着现代化生产发展、受教育的层次越来越高,白族人几乎都能熟练的使用白语和汉语。现代社会更是日新月异,电视普及,越来越多的新元素进入到白族乡村生活之中,白语中出现了大量的汉语新词汇,典型的如电器类词汇、科技类词汇、政治类词汇,这些词在白语中采取“汉字白读”,其原有的词汇、句型仍保存完整。面对城市化的猛烈冲击,白语的传承出现了新现象,以前白族儿童通常学习白语,进入学校后才开始学习汉语,一些白族儿童不再将白族作为母语来学习,而是同时学习白语和汉语,有的先学习汉语到4、5岁以后,再教会其白语,究其原因,这些儿童的父母通常具有较高的受教育经历或者已移居城市,有的并不属于此类型,而是认为先学汉语能培养小孩的语感,否则受白语语音影响,小孩在学习中出现发音不准。
(二)白族服饰保持现状
笔者发现村中穿戴传统白族服装的人主要集中在老年人和特殊人群当中(如导游、舞台演员等),中年人其次,年轻人服饰“休闲化”,其中老年男性少于老年女性。从服装来看,视觉上仍保持原来整体原貌,包头仍保持着“风花雨月”等主要特征,但衣服样式多数经过改良以适应各种需求,整体呈现简单化;材质上看,市面上多数已经由棉、的确良等布料转变为粗/细纱和绸缎;色彩丰富,实用性减弱;制作手艺有所变化,手工绣花几乎全部由机器绣代替。
(三)白族节日文化保持现状
白族目前的节日文化总体说来保护得非常完整,凡有会期,村民必定以村、社、家庭等为单位组织参与,或者结伴自行参与,主动性高。参与者包括不同年龄层次的村民,年轻人多忙于劳作,相对较少,中老年人及小孩居多。节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霸王鞭、八角鼓、对歌、祭献、念经等。节日列举:绕三灵,4月22日至24日,大理庆洞村;葛根会,1月5日,三文笔(三塔附近)白族本主节一年四季(各地的时间各不相同);观音会,2月19日,大理观音堂;火把节(白族),6月25日,白族各村寨;耍海会,7月23日至8月23日,沿洱海地区(才村);三月街民族节,3月15日至21 日,大理城西;财神会、无为寺、中和寺等。
(四)族保持现状
白族是一个开放的民族,这从白族的中便能推测出一二,白族村民的非常丰富,历史上曾信仰儒、释、道三教,最早还有白族密宗信仰,村中常常塑有三教宫,此外白族尤其突出的便是各村均有属于自己的本主及本主节。从的状况来看,目前白族村民对佛教、道教的信仰并没有因为城市化的冲击而减弱,村中随处可见村民虔诚的各方神灵。同时以村民组织为例,老年妇女往往参加莲池会,这是信仰佛教的自发组织,老年男性部分则参加洞泾音乐会,这则是体现了对道教的信仰。而每个村中则都有本主庙,本主信仰在村民的各种中始终占主导地位。本主相关活动参与者包括各年龄阶段的村民,信仰本主主要表现在:求消灾、求平安、结婚、丧葬、动土、生子、辞年、节日、初一十五等。总体说来,白族乡村中不同的仍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而天主教、基督教信仰的人群则非常的少,一些村中几乎无人信仰天主教或基督教。
(五)白族建筑文化保持现状
白族的建筑在乡村文化中主要体现为城市化影响下的一种改良,即在保持了原有白族建筑的基础元素上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主要变现为为适应现在社会的要求,大多数传统建筑逐渐被拆掉,数量越来越少,新建房多以混泥土为主,但是保留有格子门、瓦面屋顶、房屋彩绘等传统元素。新式房屋整体结构完全不同于传统土木房,但是在外观上又有相似性,当前出现的想象则是,掌握传统房屋建筑本领的工匠逐渐消亡,这意味着白族建筑已经逐渐在向现代化靠拢。
二、城市化对大理白族地区乡村文化的影响
近三十年的变化来大理地区的乡村文化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总体说来,城市化背景下大理地区的白族乡村文化保持仍不容乐观,虽传承并保存了绝大多数文化,但是在服饰文化及建筑文化等一些方面尤其不尽人意;人们保持乡村文化的态度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而不是有意识、有组织的进行;参与组织的大多数活动人群以老年人居多,年轻一代能否完整的继承和保持大理白族乡村文化,以及将这些文化传承下去,着实令民族学者担忧,种种迹象表明大理白族乡村文化正面临城市化的猛烈冲击。
从乡村文化受城市化影响好的一面来看,城市化发展为白族文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注入新的文化因素,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状况。但是,城市化同样给白族乡村民族文化带来的冲击,导致民族文化调适、转型;部分白族文化被强势文化同化,部分文化变迁或者逐渐消亡。
三、白族乡村文化应对城市化影响的措施
结合当前城市给大理乡村文化带来的影响,笔者认为白族乡村文化的保持的应对措施应当包括保护、传承、开发、创新和转型五个密不可分的方面。媒体、政府等应当号召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把白族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纳入整体规划,以科学发展观的标准发掘保护和开发的途径,开展多层次的学术研究活动,着力保护和培养白族文化的传承者。文化保持相对应的具体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一)对于一些受城市化影响较明显的文化应当采取抢救措施,如:白族服饰方面,除去老年人外,年轻人几乎已经不再穿白族传统服饰,并且该情况已经持续一段时间,针对此类情形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收集相关材料、样本,结合现代影像技术,按地区、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等特点分类并进行整理保存,详细记录相关内容。
(二)一些随时代不可逆流的乡村文化变迁,政府应当进行干预,如白族建筑文化,政府对某一片区进行严格的集中保护,以喜洲传统建筑群为例。寻找传统木匠、泥水匠,拍摄关于白族房屋建筑记录片,用纪实的手法记录全过程下,并整理成文字,同时收集整理建筑所需工具,器材。
(三)在群众中宣传文化保持的重要性,熟悉传统乡村文化观念、习俗的老年人,应当尽全力传授给年轻人,青年人主动学习。通过家庭、社会团体口口相传、祖祖辈辈传授下去。
(四)针对白族刺绣、剪纸、大本曲等文化,政府可以有计划的组织培训班,聘请相关文化传承人讲授,通过小班教学培养更多人才。
(五)举办专题乡村文化活动,如,白族婚礼、丧礼、白族建筑文化等常识抢答有奖活动,激发人们的兴趣,使民众在积极参与此类活动,同时宣传和弘扬白族文化,使白族乡村文化得到广泛传播。
(六)地方电视台可创办白族乡村文化节目,系统介绍白族文化知识,同时可邀请相关学者、传承人等熟悉白族文化的专业人士介绍白族乡村文化。
四、结语
乡村文化涉及面宽泛,城市化必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带来冲击和影响,现在社会发展中,少数民族的发展既不能离开城市化的,又不能完全被城市化同化,怎样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浪潮中保持自己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使自己的乡村文化不被现代文明吞没是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中应当考虑和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高永久,刘庸.城市化背景下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06).
关键词:丽江;旅游文化;发展与保护
一、丽江古城概况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县,又名大研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被誉为是中国传统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和典范。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在城市格局、街道布置、民居建筑极具特色。古城蕴藏着以东巴文化为代表的纳西文化内涵,是吸引世界各地游人到丽江游览的主要文化资源。丽江古城发展与演变经历了一个多因素渗透、互动的过程,自1997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来,已拥有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核心区)和世界记忆遗产(东巴古籍)N项桂冠,成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10个小城市”和“地球上最值得去的100个城市”之一。
二.丽江旅游开发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1.民族传统文化大量流失
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大量流失,饮食文化、土特名优、手工艺、民风民俗等在商品经济的充斥下正在消失。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外来人口的流动、转换、冲击,给当地的本土文化带来很大的冲击,现在的纳西儿童都不学母语,而开始学四川话和昆明话,他们认为纳西语是对智力的一种障碍。外来文化糟粕对丽江社会文化特别是对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其冲击力不可低估。
2.旅游开发与环境破坏的问题
行走在丽江垃圾乱堆放现象,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原住在丽江古城的纳西族人爱护水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可是很多外来者却并不理会这世代传袭的风俗。游客往往不经意间就随手把垃圾扔到河里有的旅馆、客栈的厨房污水,也不经处理就直接排到河中,有的人直接在水沟里杀鸡、洗菜。其结果是古城水质迅速退化,以致古城总体水质目前只能达到三类水标准。在下游部分地区甚至低于五类水标准其。主要原因是过多的人流量对水系自身净化造成严重威胁。
三、保护与传承丽江古城旅游文化
1.结合纳西族聚居的乡村的民俗文化保护
丽江古城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地和物质载体,但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仅仅局限在丽江古城的文化保护是不完整的。从目前的情况看,丽江的几个国际驰名的文化品牌都要依托乡村,如东巴文化的根基和土壤就在乡村,只有保持乡村鲜活的民俗文化土壤,才能保持东巴文化的生命力。如果乡村里已经没有依托纳西民俗鲜活地留存的东巴文化礼俗,那在古城范围内繁荣一时的东巴文化产业就不可能持久地发展,将日益成为一种仅仅是表演性的民俗展示。为保持东巴文化的“活水长流”,需要选择一些乡村作为纳西族民间的文化传承基地,培养民间艺人,打造具有独特纳西民俗文化的乡村,这样才能保持纳西民俗文化真实的活力。
2.设置文化核心区,控制游客的进入量
应由政府出台管理条例,对于还未完全开发的地区应该限制游客的进入量,虽然在旅游收入上会有所减少,但可以通过其也发达旅游区发展旅游业的财政收入来补偿这些地区因丧失部分发展机遇而付出的经济代价。丽江古城由大研古镇、束河古镇和白沙古镇组成。当前
游客最集中的是大研古镇,原生态的传统文化受到外来冲击,出现“空心化’危机。当务之急,是将还保留着纳西人原始的生活状态和民族文化束河和白沙两地重点保护.设置为纳西东巴民族文化核心区,限制游客的进入量。同时以丽江大研古镇每年的直接旅游收入,用适
当的方式补偿束河、白沙为保护文化遗产所做出的旅游效益方面的牺牲。
3.通过教育培训引导全体社区居民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
培养纳西民俗文化传人当今中国社会,非常重视主流文化的系统教育,为了融入主流文化,同时也因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教育相当薄弱,很多少数民族的青少年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学艺术、文字、、传统习俗、地理生态、植物动物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甚至连本民族的语言也逐渐在忘记。丽江也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在丽江古城的小学里。已经不能讲或只能讲部分纳西语的纳西学生在增多,很多优美的民间传说和和故事只有一些纳西老人会讲,青少年既不喜欢听也不想去记,而宁愿去看电视。因此要想保持纳西文化的传承,必须先培养文化传人。这个项目的实施可以争取民间基金的支持,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拨款。
4.控制古城的过度旅游商业化
目前游客对丽江古城的商业化氛围过浓的现象反映较多,因此控制旅游过度商业化势在必行。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缓解:将丽江古城的商业店铺集中在传统的商业街,同时控制其他街巷的商业活动;对丽江古城的商品进行控制,摒弃那些毫无特色、与纳西民俗文化无关的旅游纪念品;不要让喧闹的流行乐和歌曲充斥着丽江古城的夜晚,保持高原水乡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氛围;恢复一些“老字号”店铺;开发具有纳西族风土人情的饮食、艺术、土特产品;修复一些文化遗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