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全球化的对策范文

经济全球化的对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全球化的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第1篇:经济全球化的对策范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品牌战略;竞争对策

一、引导消费需求创新时代产品

现如今,追求时尚、展现自我、发展个性逐渐成为人们的时尚消费需求和美好愿望。人们的消费需求已由单纯从对商品的物质性需求转入对商品的精神性需求,追求商品的精神和形象效用,人们需要满足的已经不仅是生理需要,还有实现自我的精神需求,从而寻找感情的寄托、心灵的归宿。新的品牌需表现出该品牌持有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及生活情趣、个人喜好与个性和品质。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商品的情感性、象征性及符号性价值的精神要求,超过了商品或服务的物质性价值及适用价值的物质需求。

二、产品性能日趋同质化与品牌优势竞争的矛盾

随着市场竞争和技术规范的严密,产品的性能十分接近,消费者对它们进行性能上的区分意义越来越小。虽然有的产品可能因为拥有先进的使用性能而风靡一时,但这种优势往往十分短暂。在超额利润的驱动下,竞争者纷纷加入竞争行列,同类产品竞相投放市场。而且,随着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同类产品的物质差异性越来越小。当企业间的竞争在技术、成本、质量、服务等因素上费尽心机,再难有大的突破时,品牌便自然而然走上了竞争的前沿。然而当品牌竞争成为一种企业的流行文化之后,企业却发现品牌效应递减的规律,即品牌淡化。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公司实现过度的品牌化,也就是说,它们使品牌变得大规模化、多样化,导致原来的目标意图都被冲淡了。

三、打造企业品牌的整体核心竞争实力

品牌的集中战略对正处于建立期的品牌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集中战略是指集中企业的资源对品牌进行建设,包括集中定位、集中营销、集中宣传、集中渠道力量等具体策略,集中战略可以使品牌获得巨大的支持、确保品牌的成功。这一时期品牌尚未取得消费者的认同和接受,品牌资源占用率高、风险大,企业应该着眼于品牌的长远发展,克服短期行为,在品牌的质量、功能、技术含量、设计等基本要素上下工夫,注重品牌的管理、营销、传播、服务、维护的基本环节,切忌将品牌知名度与品牌美誉度、忠诚度等同起来的“品牌”。可以节约品牌推广成本和品牌运营成本,使企业得以将资源用于建立品牌的核心价值。在品牌的成长期,提高品牌的认知度、强化顾客对品牌的核心价值和品牌个性的理解是这一时期品牌战略的重点。企业往往通过强化与消费者的关系来建立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并针对某些自己拥有竞争优势的目标市场进行营销、定位。其目的都是为了缩短品牌成长的平台期,加快品牌发展。

四、推进多品牌集中战略发展优势

集中战略在品牌的成长期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品牌虽然已经渡过了风险最大的创建期,但市场地位仍不稳定,行业竞争和来自替代品的竞争日趋激烈,品牌的知名度尚未有效转化为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集中战略能有效凝聚企业实力,继续保持品牌的发展优势。强化品牌与消费者的认知关系,提升品牌的美誉度,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感,进而实现品牌价值,具体策略是整合品牌传播渠道,塑造品牌形象,改善信息沟通,通过服务体现价值等。随着品牌实力的增加,企业为保护、突出自己的核心品牌而引入副品牌来保持品牌发展势头、丰富品牌线、占领细分市场的战略。而多品牌战略是指企业采用多个不同的品牌通过对市场的细分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要求。多品牌战略要求企业具有强大的实力,包括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和强大的资本运营能力。多品牌战略能够实现的前提是完善的渠道、强大的宣传、准确的细分市场和丰富的品牌内涵。采用多品牌战略的好处是品牌的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通过完善品牌线来实现高出行业平均的利润率。

五、提升品牌的国际化优势发展策略

品牌的国际化战略即品牌的全球化扩张战略,指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进行生产、营销、宣传、渠道运营,并树立全球品牌的战略。品牌的国际化,首先,应是品牌产品物质属性的国际化,包括品牌产品的品质、技术、服务、营销、的国际化标准。离开产品物质属性的品牌国际化战略,必定是无水之源。其次,品牌的国际化和本土化是相统一的,国际化必须适合本土化的需求,国际化的品牌价值必须通过本土文化来体现,从这个意义来说,往往越是国际化的也越是本土化的。而且,品牌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必须以独特、明确的价值主张去充实品牌的文化内涵。最后,品牌的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还必须建立在品牌的核心价值相对稳定的基础之上,当然,可

赋予不同的文化形象来传。

六、拓宽营销渠道的商业化竞争策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营销渠道越来越体现出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市场经济的早期,商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生产商由于能为社会提供稀缺的商品而在渠道内处于支配地位。但是,随着竞争加剧使市场格局的变化,导致营销渠道系统内权力由生产商转向零售商,零售商逐渐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由于零售商处于渠道的最前沿,最能够接近和直接影响目标市场顾客,因而成为产品流向市场的最重要的终端环节。其次,零售商的集中程度大大提高,零售商实力的日益壮大增强了他们与供应商讨价还价的结构性优势,使厂商在整个价值链系统中日益处于严重不利的地位。

第2篇:经济全球化的对策范文

关键词:农业;经济全球化;战略对策

经济全球化势必将各国农业产业化进程融为一体。中国农业要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和十二五规划,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必须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引导农民将生产要素投向土地节约型的高效农业和劳动密集型的非农产业,形成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对接的资源转换机制,才能实现国内资源最优配置,增强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第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必须充分优化区域比较优势布局。农产品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统一,这一特点决定在结构调整中要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和发展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和加工业,并逐步推广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从微观上来讲,突出地方特色,从宏观上看,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布局和专业分工。

第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必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和教育。因此,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依靠科技,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促进科技与经济和市场的有效结合;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有机衔接和有效配置;注重人才培养,既要培养一批高科技企业或集团,造就一批学术带头人、高级管理人才,又要培养一大批农业科技企业家,努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第三,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要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调整农业结构,需要政府部门既要尊重农民生产自,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提供服务,积极引导农民进行结构调整。尤其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要求的那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使耕地向农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集中,逐步实现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民采取“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体制创新,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整体经济效益。

二、实施国际化战略,提高农业竞争力

实施中国农业国际化战略,就是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营主体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

第一,推进农业组织化,发展各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各类商品生产经营者如专业户和农业场、社都要普遍组织化,发展专业合作社,尤其要发展合作运销组织,实行企业化经营。国家应制定“农村合作社法”,给予平等的国民待遇。

第二,培育发展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贸易骨干企业。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化能力的大企业集团是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涉农领域,上下游企业应配套发展,大中小企业相结合,鼓励各类企业之间、和其他经营主体之间发展联合与合作,以扩大农民就业机会。政府要给各类企业以平等的"国民待遇",依靠政策、法律及其他恰当的调控手段,规范各类企业和经营主体的市场行为,帮助它们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有序运行,增强竞争力。

第三,建立和发展行业协会,形成国际化产业组织。在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中国要实施农业国际化战略,各类经营主体就必须实现跨企业联合与合作,其有效组织形式便是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功能在于增强同业者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产生合力,提高效率。

三、推进专业化集约化,加速产业化进程

目前,中国农户经营规模过小,农民组织化和农业行业组织化程度都低,严重制约着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中年出口额低于1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占全部出口企业总数的70%以上。实践证明,能够突破小农户瓶颈约束,排除传统体制障碍,增强市场农业发展内在动力的新路便是实行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

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业与产品为重点,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一体化的经营体系,使中国农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新型农业增长方式。

其次,通过建立以大中型企业为龙头的的农业产业化集团,推进农产品的专业化和集约化。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要实现逐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使农业由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实现管理对象的商品化;逐步实现由作为大多数生产经营主体的农户、家庭农场所有者逐渐成为农业企业管理经营者,实现由农户细碎地农业生产向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转变。

再次,改革土地经营流转制度,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前提下,必须在法律上承认农民土地承包权(即土地使用权)是一种财产权利,并允许土地流转,可以转让、转包、入股、互换等,把农民从小块地的捆绑下真正解放出来,释放出新的巨大生产力,从而加快农业产业组织制度的创新,大力促进农业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四、推进农业科技革命,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我国目前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大约为20%~25%,与发达国家80%的贡献率差距甚远。要实现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就必须大力发展生物技术、精确农业技术、信息技术等,使这些技术全方位地运用于动植物育种和作物栽培以及畜禽养殖的各个环节。

第一,努力提高农产品核心技术竞争力。农业科技发展战略必须把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发性创新作为新时期强化农业竞争力的首要任务。在满足当前农业发展技术需求的同时,加强技术储备,强化潜在的竞争实力。

第二,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建设,以保护、鼓励和推动育种材料创新、品种创新,缩短品种更新周期。重点要增强农业科技人员依法保护智力劳动成果的意识,增加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总量;丰富和完善保护形式,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

第三,注重现代生产要素的集成应用。现代农业的整体效益主要取决于经济要素的投入。现代农业是依靠现代生产技术要素支撑的科学化农业,是需要建立标准化、信息化管理的有序可控农业。

五、制定符合WTO要求的农业保护政策

尽管WTO规则承认农业的特殊性,但并不笼统地禁止对农业的支持。因此,必须对农业的支持方式进行改变和调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出了“三个大幅度”的要求,即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

第一,要充分利用WTO新规则下的关税保护政策。我国农业现代化刚刚起步,资源制约强,政策保护必不可少。作为发展中国家,可在十年内将关税降低24%。而目前我国农产品关税总结构不合理,算术平均关税率为46.1%,而加权平均关税率仅为15%左右。进口量小且国内产品有竞争力的商品设高关税,而进口量大、处在劣势的大宗产品的保护却不到位。

第二,要加大对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重点加强优良农作物品种选育特别是优势农产品品种选育的力度,同时,加强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选择一批优质、高产农产品生产技术和资源高效利用及生态保护等可持续发展技术,进行推广应用和开发,推动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

第3篇:经济全球化的对策范文

【关键词】:全球化;传媒;对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势必对全球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加入WTO以后,我国更多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因此,必须认真的研究和把握好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新闻传媒本质上属上层建筑,是社会的稳定器。对于经济全球化对新闻传媒发展、变动所带来的影响,我们要正确地认识,更加积极地应对,把握主动权。这样才能在新的形势下使我国的新闻传媒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一、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新闻传媒发展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全面发展,必然要求各个领域与之相适应;跨国物流、资金流、人流的迅速增长,也必然要求信息流有相应的增长,这既有数量上的要求,也有质量上即传播速度和信息内容深度上的要求。经济全球化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球性的经济联系和世界范围的市场,它对世界新闻传媒格局的变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1、形成了一批跨国传媒公司。这些跨国传媒公司基本上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如澳大利亚的默多克所的新闻公司,美国的时代·华纳公司,这些跨国传媒公司都有多种新闻传媒产品,其电视网、报纸、杂志销售网遍布世界,有的是直接销售自己的传媒产品,有的是采取与当地合作的形式销售传媒产品。传媒的营收也是国际性的。美国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2002年的《富媒体,穷民主》一书说,“时代华纳和迪斯尼公司在美国国内仍然有相当可观的收人,但是,在近十年里,它们的大部分收是来自非美国市场,其他媒介公司也步其后尘,到海外寻求发展”。

2、大规模的新闻信息的跨国流动。英美共有的路透社TV和WTV向世界所有电视台发送电视新闻;美联社每天向全球各报刊发送文字新闻2001万字,新闻图片120万张以及350家电视新闻用户。规模和数量都远远超过以前的简单新闻信息的交换。国际贸易规则已将新闻传媒跨国经营列入市场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WT01997年规定,加拿大不可以禁止时代华纳的《体育画报》在其境内发行加拿大版本。近年来,一些国际贸易谈判已将媒体市场开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3、全球范围内新闻传媒市场垄断局面逐渐形成

全球经济发展规律对新闻传媒的发展和变化产生的制约、影响作用日益明显,新闻传媒市场集中甚至垄断局面也逐渐形成。一是大公司和跨国公司开始涉足新闻传媒领域,参股或收购新闻传媒企业,二是新闻传媒进人资本市场,兼并浪潮兴起,新闻文化传媒巨头迅速崛起。1970年,西方各国还有125个拥有报社的集团公司,到了90年代西方各国重要报刊已落到不到30家大公司手里。

4、商业行为向新闻传媒全面渗透

经济全球化推动新闻传媒向产业转变,因此,寻求自身资本的增长成为新闻传媒的一个重要目的,利益驱动取向越来越明显。一是商业信息在跨国新闻信息的传播中比例越来越大,成为重要的新闻传媒产品。二是新闻传媒内容的娱乐化。美国罗伯特.W 麦克切斯尼在《富媒体,穷民主—— 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治》一书将公民政治意识减弱、选举投票率低归结为传媒的娱乐化,认为“媒体的娱乐化减弱人们的政治兴趣”。

5、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技术进步大幅度扩大了新闻传媒的市场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断开发、扩大市场,增加商品交易、商品输出的过程。这一趋势同样发生在新闻传媒领域。据一些研究者提供的资料,新的媒体,较之旧媒体,不仅扩张了信息交流的范围,加快了信息沟通的频率,还增加了受众人数。以美国为例,报纸和杂志的读者总数约为1.63亿人,占全美人口总数的近60%;而全美广播听众家庭户为9440万户,占家庭户总数9699万户的97%;电视用户则达98%。

二、经济全球化下中国新闻传媒所面临的问题

中国新闻传媒要融入国际化,还有相当的路程,中国新闻传媒所面临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有些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难以解决。

1、传媒观念的滞后

中国的传播观念一直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老问题、大问题、敏感的问题。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传媒按照计划经济方式运作,一切由国家包下来,国家拨巨款扶持传媒,传媒是附属的“事业”单位,成为“有冕之王”和政治的助手。

实际上,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传媒虽表面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与工具,保持与党和政府的政治一致性,但实际操作上已有很大的变化。例如隶属于上海广电局的“东方明珠”于1994年2月成为上市公司,每年利润回报数千万元。但从理论上讲,这些产业仍是,是国家事业单位,是“限制性或垄断性的行业。”魏永征教授在《中国传媒业利用业外资本合法性研究》一文中指出,按照中国现行法律,“中国传媒单位是事业而不是企业”。这些都是由于传播理论、传播结构、传播体制的现状决定的。问题是,在加入WTO后,在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传媒作为“喉舌”和“工具”的“事业单位”究竟有无影响。

2、经营观念的误区

媒介经营产业化、市场化、集团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传播学界与业界的关注点。虽然有高层认为不拟提产业化、市场化、集团化,但随着我国融入国际步伐的加快,已难以回避了。 传媒作为产业不进入市场,就不可能真正成为产业,而只能叫“事业”。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媒介开始了从经营广告开始的市场化进程,并从实践中认识媒介走向市场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但是,我国现行传媒政策对传媒的市场准入缺乏从理论到实践的支持,而不少人对传媒走向市场后的发展张力和空间缺乏分析和预测。

竞争是传媒发展的真正动力。五十年代初,我国只有百余家报纸和百余家广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已有报社、广播电视台几千家,以及一批网络媒体,以开拓传媒的广告市场为突破点的传媒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媒介初步认识到传媒产业的高回报率,即阳光产业。当前,联盟、整合、兼并远非中国传媒的主流趋势,虽然媒介集团已出现一批。这些媒介集团,也还不能说已走向市场。如果传媒的重组靠政治权威主导,媒介的竞争不可能公平地、市场化进行,集团化也只能是以政治目标为主、兼顾经济利益的联合。

转贴于

3、结构与体制的顽疾

我国的经济模式是国有(即全民)、集体、个体、外资、合资等,但传媒却只有公有制一种形式,传媒业至今仍是必须经过严格审批才能进入的行业。虽然在某些地区、某些媒体或明或暗介入中国新闻传媒业,单“广东的报纸或明或暗与企业有合作关系的已有30多家。”

传媒作为国家的“事业单位”,国营性质,国家投资,党委管理,这种体制和结构下的传媒业曾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国际信息一体化的形势下,西方媒体大国对传媒市场的占有欲越来越强,媒介市场资源的分割与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媒体发展受市场影响也越来越大。如果我国媒体不把自己融入市场轨道,就有可能失去市场竞争力,包括受众市场、信息资源市场。进入市场的关键是思想上的转变,即要树立媒介经济意识、媒介市场意识、媒介竞争意识,把媒介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而不是仅仅作为意识形态的内容,把政治上对媒介的控制逐步变为政治的和法律的管理与制约相结合,变为宏观的调控。

4、传媒势大力薄

全国有报纸2200多家,刊物8000多家,广播电视台3000多家,近20家媒介集团,这样大的媒介市场,世界上是少有的,但就实力来说,却是“势不单力薄”。以报纸为例,美国《纽约时报》每天平均广告额为1000多万美元,最多一天可达1700多万美元,也就是说《纽约时报》一天近亿元人民币的广告额,几乎等于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一年的广告额。

中国传媒的势大力不大的原因固然很多,中国媒介一直吃“皇粮”,没有竞争对象,从未担心“断粮”,充满自信和优越感。如今要融入国际,才发现是小巫见大巫。其次是中国传媒的单一产品模式,搞图书出版发行的不能办电视台,纸质媒介不能搞电子媒介。因此,中国传媒的主要收入来自广告和出售媒介产品。

三、经济全球化下我国传媒发展的应对策略

对经济全球化世界新闻传媒新变化应对策略的考虑,不应局限于传媒本身,而应站在国家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整体的高度作宏观的把握。笔者认为,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下世界传媒发展的新趋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提高新闻信息产品的竞争力

新闻舆论作为“软势力”就是“通过说服别人追随自己,或使别人同意自己的规范和制度,并以此方式来使别人产生自己所想经的行为”。目前,西方跨国新闻传媒发展和西方新闻信息产品大量冲击世界市场,对此,发展中国家既要提高新闻信息产品量的规模也要进一步改善自己新闻信息产品的质量,才能起到平衡作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大力提高新闻信息产品的竞争力,要形成我们自己的新闻舆论影响。在具体策略方面,对外,要主动出击,提高国家影响,应对跨国新闻传媒出现的需要;对内,要增强我们政策影响力,争取群众,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需要。

2、大力培养新闻信息产品的产业

承担着资本经营和社会整合双重功能的当代中国传媒产业,日益从只注重传播的传统观念向重视经营发展。并且,随着拥有资金、人员、设备和技术优势的西方媒体的进入,中国传媒产业将面临的是没有退路的竞争。那么,长期“事业性质”、“”的中国媒体该怎样适应全球化的趋势,怎样在国内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怎样在国际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呢?集团化是中国传媒的大势所趋,自1996年国内出现了第一个媒体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以后,媒体集团就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在中国的大地上。传媒集团使资源得到重组,优化了资源配置也优化了管理形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就目前中国广播电视集团来说,其机构之庞大,人员之众多,在世界上堪称一流。但有一点是我们不能忽视的,相较之新闻集团、哈勃·珂林斯出版公司等国际传媒大王,论资金实力、新闻传播作品的质量和影响力、在国际舆论界的地位,它无论如何也排不到世界前列。大量的地方性媒体集团除了能在本地有所作为,基本上没有走向世界的可能。

3、形成国内新闻传媒市场合理的发展环境

市场竞争规则既有其活力,但又有盲动性,对新闻传媒也是如此。随着国际新闻传媒涉足我国市场,以及国内新闻传媒市场的形成,竞争的盲动性、破坏性也会加大。我们要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和思维,变重审批为重监管,要把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作为新闻传媒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和健全制度和工作机制的建设,形成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的工作方法、办法,扶持合理的竞争,处罚违规行为,培育和维护好国内新闻传媒发展的市场秩序。

4、设立必要的市场准入机制

世界新闻传媒北强南弱等不合理的秩序是长期的历史形成的。当今,在西方文化传媒不断渗透和对先进文化传播技能的运用,已经影响或导致了部分民族和国家文化的主权变形与失踪。对此我们要有高度的警惕和必要的应对办法,决不能让西方新闻传媒借市场化,以其现有的强势,无规则地进人我国内市场,冲击我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要未雨绸缪,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制建设,设置必要的门槛和市场活动规则,为日常的监管工作提供必要的法制手段和条件,维护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保护我国内新闻传媒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徐宝璜:《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2]张向东:《媒介重组时不我待》,《新闻与传播》,2001年第2期。

第4篇:经济全球化的对策范文

 【关键词】全球化  高等职业教育  英语教学  应对策略

 随着世界各国在各个方面合作的日益加强,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客观进程和必然趋势。在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下,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高等教育也应顺应历史发展的浪潮,这就使得教育的国际化成为了势不可挡的趋势。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应抓住这个契机,不断探索新方向,树立新理念,制订适合国际化发展的新策略。在国际化进程中,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对新时期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是既熟悉国际经济运作,又了解各国国情、法律、文化,而且能熟练掌握外语的各行各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有着过硬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关注的重点。因此,要真正做到与国际接轨,英语教学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作为高职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也应该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顺应国际化市场对高职人才的新需求。

 一 高职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与目标

 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提出,高职英语教学“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的同时,应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以教育部提出的要求为纲,同时也要根据新时期的要求适当地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调整,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从我国实际出发,制订高职英语教育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国际型”人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有着过硬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我们的英语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能熟练地进行英语交际,并具备一定跨文化知识,具有国际意识,懂得国际交往礼仪的应用型人才。努力培养熟悉异国文化环境,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在全球化环境下,我们也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我们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新时期、新环境下,对高职英语教学采取新的人才培养策略。改变以往本科的压缩饼干式的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所用,并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 高职英语教学的应对策略

 1.选择合适的教材

 长期以来,高职英语教学一直都采用压缩饼干式的本科教育,偏重英语语法知识、英语阅读,着重进行写作、书面翻译能力的培养。然而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一致的,普通本科教育是培养学术研究、工程型人才,而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高职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选择适合高职学生水平,并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一套适宜的教材。高职教学的精神是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教材的内容过于陈旧,不符合教育与时俱进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觉得这些内容没有新意,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一些内容设置难度过大,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学生也会对所学知识是否在以后工作中有用产生怀疑,因而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应不宜过难,以实用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题材应新颖,紧扣时代的发展,紧扣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职业需要。经济的国际化要求教育的国际化,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实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必须具有很强的全球战略性,应该适当地开设一些与国际接轨的课程,选用国际上先进的教材,在传统课程中增加外国先进知识的介绍。 

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基本功,还要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2.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英语作为一个国际化的交际工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要打好一定的语言知识基础外,口语的训练也尤为重要。尤其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不愿意张口这一现状,导致我们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十分欠缺。作为国际化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重新思考教学中的师生地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交际氛围,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以往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改变这种教学理念,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充分将每个“演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课堂上,要改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组织让学生自己课后准备,表演对话、话剧、模仿原声电影等活动。也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或组织“英语角”“英语俱乐部”,欣赏并学唱英文歌曲,观看和评论英文电影,参与网上英语聊天,举办英语演讲比赛和文艺晚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掌握英语。同时,为了适应未来职业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掌握一些自己专业的相关词汇,可通过组织一些英语模拟招聘会等活动,让学生在用的过程中掌握英语,为适应以后工作岗位的要求而提前做好准备。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国际化的环境下,我们不仅要改革以往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应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教育技术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国际化形势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等设备的使用。传统的粉笔+黑板+书本的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而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形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若在教室用录音机进行听力测试,学生的注意力则不能充分集中,而在语音室配合使用耳机,并采取互动式教学进行听力训练时,学生们能够更容易地集中注意力,从而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也便于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所学内容。笔者在进行单词讲解时,在多媒体教室配以直观的实物图案、动画或视频,学生们更容易熟记单词,并能与日常生活中的实体对应起来,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运用多元化的考核标准

 在国际化形势下,高职教育与国际接轨,应采取现代化的多元考评标准。高等教育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因而我们应摒弃重知识、轻能力,重检测、轻督导,以识记书本知识数量和质量为考评标准的旧观念,重视培养高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简单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运用英语获取新知识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可以采取平时成绩加期末总成绩的方法,并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由于英语的应用性极强,平时课堂上的练习与课后的作业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一门语言,而考试只是对语言习得程度的检测。因而我们应加大平时成绩的考核与测评力度。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每节课的课程设置成一个项目课程,即以工作项目为中心来组织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课程。这种课堂组织方法在国际上使用较多,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与测评方法。课堂讲授内容应按照“工作项目完成的需要”紧密地组织在一起,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会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任务上,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明确了所学内容,也同时明确了所学内容在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这样就改变了以往英语教学目的不明确的状况。通过这种方法,能更好地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于课后的作业设计,我们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在学期末的考试中,考试内容要全面,重视对学生全面语言技能的考核,避免纯知识性的考核。考试形式也可以灵活多样,可采用考试与考察、口试与笔试、开卷与闭卷、独立完成与分组完成、考场完成与考场外完成等多种考试方式,避免将单一的成绩作为测量学生综合能力的尺度。

 三 结论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高职英语教学来说,我们要冷静思考分析形势,抓好这一契机,不断探索新方向,树立以市场为先导的教育理念,制订适合国际化发展的新策略,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根据高职专业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其程度的教材,重视口语交际能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标准,并在实践中不断论证和完善,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俞仲文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研究[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2]范谊、芮渝萍.面向21世纪外语教学论——进路与出路[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6)

第5篇:经济全球化的对策范文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一)贸易结构优化

1、货物贸易中工业制成品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农产品和初级产品贸易比重持续下降。二战前,工业制成品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只有40%左右,1990年这一比重上升到70%,1995年以后保持在8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1990年全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仅有17.4%,目前这一比重已上升到1/4左右。

2、服务贸易发展加速,结构逐渐优化。1970年国际服务贸易的出口额仅为710亿美元,而1999年达到13,400亿美元,29年间增长了17.8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0.7%,不仅高于同期世界GDP的平均增长率,而且高于同期世界商品贸易出口额的年平均增长率。1990~2005年运输服务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从28.6%下降到23.3%,旅游服务占比从33.9%下降到28.9%,而以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为代表的其他服务类型占比则从37.5%逐步增长到47.8%。

(二)投资与贸易互动性加强。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它通过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使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紧紧联系在一起。近年来,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扩张,公司内贸易、产业内贸易等新的贸易形式得到了快速发展。公司内贸易使跨国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有效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目前公司内贸易已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3左右。跨国直接投资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给众多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融入全球生产体系的机会,目前产业内贸易已经占世界货物贸易的60%以上。

(三)贸易保护出现新形式。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大部分国家出于本民族经济或国内特殊利益集团考虑,实施了许多隐性的贸易壁垒。其实,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始终贯穿于国际贸易发展史,但经济全球化下的某些贸易保护主义因其表面的合法性、合理性使之具有隐蔽性、欺骗性,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反倾销、环境壁垒、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等多种形式的贸易保护措施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国贸易顺差有所减少,一些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也受到牵连。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信息技术和贸易金融等领域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经济环境逐渐改善,这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了积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引进、利用外资。利用外资是后进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实力的捷径。外商直接投资意味着外商带着资本与技术来当地进行生产活动,对于缺乏资本与技术的后进国,有着非常明显的正面影响。近年来,中国已成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首选,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至今已累积达5,500亿元;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量14,000亿美元,直接利用外资600多亿美元。可见,外资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2、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市场空间更加广阔。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展,在法律框架下实施制度性开放。一方面我国积极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促进多边贸易体系更趋完善,这为我国扩大商品出口、发展服务贸易提供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也有助于从国际市场获得国内短缺的生产要素;另一方面多边贸易体制的不断完善,在某种程度上可对贸易保护主义起遏制作用,并且公平、合理地解决贸易摩擦。

3、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新的外部环境。世界经济结构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调整,我国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加快转移的机遇,正在成为世界重要的加工基地,周边国家对我国出口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依赖不断加深,为改善多双边经贸关系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环境逐渐改善,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我国巨大的市场。随着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提高,价值链中高附加值环节的国际转移日益加快,为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负面影响

1、粗放增长方式阻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总体上说,我国外贸仍然没有改变数量扩张型的粗放增长方式。

(1)我国货物贸易出口的层次较低,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出口商品所占比重不高。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与国际水平相比是滞后的。1980年制成品所占我国出口产品的比重仅为45.9%,到1981年才略超过初级产品,九十年代后期我国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已上升到83%左右,这标志着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朝着优化的方向发展,但在八九十年代,也就是全球化加速的时期,一些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也在迅速调整,从以资本密集和传统技术为基础转向以知识密集和高新技术为基础。此外,我国货物出口的55%是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实现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85%以上是由外资企业完成的。

(2)服务贸易出口发展严重滞后。服务贸易出口占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0%,明显低于世界20%左右的平均水平。1995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持续逆差,而且逆差规模总体呈不断扩大的态势。

(3)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不足。由于缺乏科技创新意识,我国企业满足于引进和模仿,自主创新投入不足。我国虽然成为世界彩电、计算机、手机和DVD等产品的第一生产大国,但并不拥有核心技术,仅仅是世界的加工车间,无法分享到更多的利润。这种粗放型增长如果得不到根本性改变,我们将很难实现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2、出口市场集中,贸易摩擦增加。我国出口市场高度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增加了市场风险和贸易摩擦。市场结构分布过于集中,受制于个别国家的政策束缚增大,贸易摩擦增多。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平均每年遭受6起反倾销指控,1990~1994年上升到每年25起,1979~2000年9月共遭受国外反倾销378起,仅2006年1~9月份,我国遭遇的各类贸易摩擦涉案金额就达到91亿美元,其中美欧对我国纺织品设限,涉案金额62亿美元。在涉案金额增大的同时,贸易摩擦正逐步向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体制和制度层面延伸,涉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企业用工制度等方面的摩擦呈增加趋势。

3、能源安全问题凸显。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国内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国际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2004年我国原油进口1.2亿吨,铁矿砂进口2.1亿吨,均占国内消费量的40%左右。然而,我国对国际资源的控制力很小,95%以上的进口矿产品以现货贸易方式直接从国际市场购买,在国外投资开发、有控制权的份额油矿资源占进口量的比例不足5%。世界上已探明优质石油储量的81%掌握在世界排名前20位的跨国公司手中,我国能源供应受国际制约较大,经常因价格变动遭受巨额损失,我国能源保障面临日益增大的国际国内压力。

三、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策略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积极效应,更重要的是要客观地对待负面影响,制定应对策略,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一)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1、坚持自主创新,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和自有品牌。经济全球化时代,科技革命将继续快速发展,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势必弱化。因此,要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同时,推进出口品牌发展战略,建立有效的出口品牌政策支持体系,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

2、提高对外贸易的技术溢出和产业带动效应。在世界经济日益紧密的全球化时代,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还要靠跨国投资带动。因此,要更加注重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充分发挥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主导产业技术进步、参与国际间高层次水平分工的积极作用,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抓住跨国公司价值链延长的机遇,推动加工贸易向上下游延伸,逐渐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3、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逐步实现出口产品结构升级。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质量和技术层次,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增加其结构优化的带动作用。加大投资开发力度,提高机电产品中的技术含量。努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使之成为我国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

(二)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实施多元化战略

1、推进贸易方式多元化。国际投资、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对一般货物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也成为各国和地区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贸易方式还比较单一和落后,尤其是加工贸易占据了出口的半壁江山,成为制约我国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要在我国实际生产力水平基础上,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手段开拓国际市场,例如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输出劳务以及各类贸易方式。

第6篇:经济全球化的对策范文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融合;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全球化不仅是一个经济的变迁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和政治的变迁过程。”[1]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当今时代,各种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融合和冲突日益凸现出来,在这之中,既有各种文化或文明的全球融合,又存在着各种文化或文明之间的冲突;既有西方强势文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弱势文化的渗透、颠覆,又有广大发展中国家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努力和斗争。在这种文化的融合与冲突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根据自身在这种文化一体化中所处的地位制定、执行相应的文化政策及策略。

一、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两难困境:融合与冲突

全球化并不仅仅意味这经济、政治的全球化,也意味着各民族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扩散与传播,各种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差异性和特殊性的民族文化相互接触,必然会带来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两难困境,即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一方面是各种文化之间的全球融合,另一方面是各种文化基于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尤其是在全球化中处于劣势的民族文化为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自主性而不断引起的文化冲突。

造成文化融合与冲突两难困境的原因就在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根本属性。文化本身具有双重性,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文化是出于一定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下共同生产、生活着的群体所积累的‘特殊成就’――特殊经验、知识与智慧。它体现为同一社会群体的一套统一而独特的生活意义信仰和生活事务操持,其核心要素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无疑,这种‘特殊成就’具有国别性、民族性和地域性。但另一方面,各个国家的人们各自所取得的文化‘特殊成就’,都是作为人类思维和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各文化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共识性。文化就是这样一种同时包含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统一体。”[2]正是由于文化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各种文化才有融合的可能性;正是由于文化是处于特殊的历史和地理环境的人们所取得的“特殊成就”,所以各种文化又必然具有各自的独特属性,在全球化过程中当各种具有差异性的文化相互接触时,其冲突便是不可避免的。

所谓文化融合,是指不同文化因素或文化成分之间彼此接纳与调和,形成一个有机文化整体的过程。国际关系中的文化融合,主要指国家之间通过对他国文化的学习、借鉴和吸收,不断丰富和更新本国文化的过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在各个层面上同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接触与交流,不可能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虽然这种频繁的接触与交流常常引发更多的文化碰撞或冲突,但与此同时文化融合也在相应地加强,它们有效地形成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力。纵观历史,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是环地中海欧亚非各地区文化融合的结果;日本文化则被称为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杂交文化”――中古时代的日本文化由其本土文化和以中国儒教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融合而成;近代日本将其中古文化传统和以近现代西方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进行融合,并由此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

所谓文化冲突则是指“在文化传播与传递过程中,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规范文化的接触、碰撞而产生的文化对抗现象”[3]。文化冲突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交融与撞击过程,它既包括不同时期因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文化规范变迁上的纵向冲突,也包括同一时期因两种文化规范对立而产生的横向冲突。当代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二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三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冲突。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处于强势地位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因而必然产生西方与非西方的关系问题,这使得西方文化和非西方文化的冲突更加明显。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的文明冲突理论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指出:“在正在显现的世界中,属于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的关系不仅不会是紧密的,反而常常会是对抗性的,但是,某些文明之间的关系比其他文明更具有产生冲突的倾向。在微观层面上,最强烈的断层线是在伊斯兰国家与其东正教、印度、非洲和西方基督教邻国之间。在宏观层面,最主要的分裂是在西方与非西方之间,在以穆斯林和亚洲社会为一方,以西方为另一方之间,存在着最为严重的冲突。”[4]虽然亨廷顿“文明冲突”实质上是“欧美中心论”的翻版,具有局限性,但是他也告诉我们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冲突在加剧。

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融合与冲突的新趋势

不同文化的融合和冲突是伴随人类文明发展的全过程的,它并不是全球化的产物,但是,全球化在客观上造成了这种融合和冲突的加速和加剧。在全球化时代,文化融合呈现出三个特点:

第一,从文化融合的向度来看,文化融合实现了从“单向文化融合到双向、多向文化的融合”[5]。就一般而言,文化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是单向的,即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先进文化对落后文化的渗透,呈现出单向融合的特点。联合国开发署在1999年的《人文发展报告》中写道,“当今的文化传播失去平衡,呈现从富国向穷国传播一边倒的趋势。”但这不是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的应有状态。现代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不仅给西方文化,也给非西方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大容量、高速度、高密度的信息传输,使各种文化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展示与共享。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在人们的跨文化交流中,并不总是强势文化影响弱势文化,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同样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当网络、卫星等信息工具清楚地将全球各种文化及其最新进展显现在世人面前时,人类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比较、引进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优越条件,具有很大的选择余地。一些原来鲜为人知、不受重视的文化也有可能获得与主流文化同样的竞争机会。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特性和优势,所以包括强势文化在内,每一种文化都在不同程度地吸收异质文化的合理成份,从而使不同文化在珍视自己的基础上,扩大了对异质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同它们的不断冲突中逐渐走向融合。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出于保护本国文化、维护文化的需要,在极力与西方文化扩张和“侵略”作斗争的同时,也努力向西方国家输出其文化传统,力图避免被边缘化。从而使得当今文化融合呈现出从单向到双向、多向文化的融合趋势。

第二,从融合的层次来看,实现了从“较低层次的物质文化的融合到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的融合”[5]。伴随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文化融合,最早是从物质的、有形的文化开始的。由于器物形式之类的文化带有强烈的实用性、观赏性,因此对他国,尤其是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民族和国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也是卡拉OK、好莱坞电影、麦当劳快餐等通俗文化走向普遍化的重要原因。制度文化融合是后于器物文化的第二层次文化融合。20世纪以来,许多国家吸收、借鉴了西方文化的市场经济、现代化模式,在本国传统文化更新的基础上实现了划时代的腾飞。

在文化融合的实践中,精神文化是最难实现融合的部分。因为在精神文化的深层结构中,价值规范是极其坚韧的内核,它的变化要比文化的其他层次缓慢得多。而且,精神文化具有无形和抽象的特点,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亲和力与凝聚力的源泉,所以极易成为排斥异质文化的强大力量。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跨国界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深入进行,精神文化的融合正在水到渠成地悄然进行。一些原本分属于西方或东方文化的价值观念,正在打破文化的界限和“思想专利”而日益为人们所共享。如源于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法治观念,源于东方儒学的仁爱、和谐、信义等理念,正成为世界普遍认同的基本价值观念。

第三,从融合的意向来看,实现了从“被动文化融合到主动文化融合”[5]的转变。近代工业革命之后,全球化中价值认同的重要形式之一,是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军事和科技方面的强大优势而将非西方国家强行纳入其价值体系。这相对于以往的强迫同化,被称为“市场同化”。“市场同化”也带有强制成分,它一开始就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承载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全球性扩散,而这一切往往又都是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武力的保护下进行的。因而从头到尾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民族的抵制,文化融合呈现出被动融合的特点。

全球化背景下,许多国家和民族开始积极主动地吸收、借鉴其他文化,包括西方文化,由被动的文化融合发展到主动的文化融合。这是文明意识的觉醒,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近100多年来,许多东方国家在为摆脱贫穷落后而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中,都积极、大量地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文化融合实现了从被动融合到主动融合的转变。

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始终是文化发展的二重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也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文化冲突的表现类型发生了变化。二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前文化冲突的核心是意识形态的差异,同质文明内的文化冲突相对受到了制约,异质文明间的意识形态的冲突则成为主要形式。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深,各国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文化冲突中意识形态的色彩越来越淡化,再加上冷战的结束,在异质文明内冲突仍作为一大类型存在的同时,同质文明内的文化冲突得以凸显,比如印度与巴基斯坦的争斗,明显地表现出了这一点。可见,西方世界并非铁板一块。西方国家虽然价值取向基本一致,发展水平接近,但也因各自利益不同,存在文化冲突。

第二,文化冲突的产生方式和解决方式的变化。由文化交流与传播所引发的文化冲突,其产生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和平的方式所引起的冲突,如文化移入导致的双方在价值观等方面的冲突。经济全球化前,以战争这种暴力方式所引起的文化冲突大大多于和平方式所导致的文化冲突。而在经济全球化之后,由于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愈益密切和深入,文化冲突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战争这种暴力方式所承载的文化冲突开始降低,而更多的是以和平的方式体现出来。在经济全球化未对文化的发展构成大的冲击以前,对于弱势国家来说,文化冲突的发生要么是自在的,要么是被动的,而这些都使经济弱国在文化交流中居于被动地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的后果上的变化,使冲突的解决更多地依赖于冲突双方的主动交流,事实上只有主动地拿来,才能有选择地吸纳,才更利于自身的发展。主动吸纳和被动承受之间关系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人们对待文化冲突在解决方式上的变化。

第三,文化冲突在全球冲突中的地位上升。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中指出,在冷战后的新世界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是经济因素。人类今后的重大分裂和冲突的根源将是文化因素。全球的主要冲突将会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发生。文明冲突将支配全球的政治。他甚至断言,如果下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话,将是一场文明之间的战争。多数学者不赞成“文明冲突论”以及文明冲突是世界冲突的主要根源的观点,但在文化冲突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增大这一点上存有共识。事实也是如此,世界文化丰富多彩,各有积极因素和消极成分,不同文化的交汇产生摩擦与碰撞不可避免,文化差异是引发国家间冲突的根源之一。尤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的国与国之间文化交往的增多,使得文化冲突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日益加深。如各种国际力量的组合与分化都受其文化制约。美、日、中、俄、欧盟等国家或国家集团为适应形势变化、确保自身利益,在制定和调整对外战略的过程中,都有各自的价值取向,相互之间的文化差异延伸到国际关系上就会产生摩擦,引发冲突。

三、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应对文化发展两难困境的策略选择

全球化给各个国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独特民族文化的舞台,但是,这个舞台的主角大都是西方发达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弱势地位。西方文化借助其强势地位大肆宣扬西方的价值观,推行文化帝国主义政策,如果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挑战,并制定正确的策略,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必然会被湮灭于全球化的滚滚洪流中,从而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特性。为了正确应对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两难困境,使中华文化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制定正确的文化策略。

第一,固本溯源,进一步挖掘整理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华夏5000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产,也是留给全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在历史上,中华文化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曾长期使得周边国家“向风慕化”。今天,中华文化中许多宝贵思想也有着其普遍意义,如天人合一思想、和谐思想等,它们有着充分的现代价值。传统文化是全球化进程中我们国家安身立命的文化之本,是中华文明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基础,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挖掘整理传统文化,从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只有通过不断地挖掘和整理,才能够增加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有效抵御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侵蚀。

第二,转变思想,化被动为主动,实施主动进攻的文化发展战略。文化的全球化过程是各个国家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交流的过程,从表面看,各种文化的全球流动是自由平等的。但从全球化的现实来看,在文化的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国家借助其在全球化中的有利地位,事实上形成了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冲击和打击,在此背景下,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般都采取了被动防御性质的文化发展战略。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力冲击,这种文化战略收效甚微。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化的大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不应该闭关自守,而应该实施积极主动的文化战略,利用各种方式向全世界各个国家宣传中华文明,努力增强中华文明的吸引力。近年来,海外各个孔子学院的成立就是个很好的例证。

第三,努力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与文化产业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紧密关系。文化是灵魂,文化产业是躯体。文化产业是文化的有效载体,西方文明之所以能够风靡世界,原因是多方面的,西方文化产业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借助电影、电视、广播、汉堡包和可口可乐,西方的所谓的人权、自由和民主的价值观得以推广,西方颓废、奢靡的生活方式得以传播并对广大青少年形成了吸引力。要有效抵御来自西方文化的侵蚀,就必须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丰富的资源,在思想观念上努力创新,实现文化的价值转型,促进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只有不断地用文化产品的市场占领文化阵地,才能够有效抵御西方文化的冲击。

第四,虚怀若谷,积极吸收借鉴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毋庸置疑,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积极的一面,有值得学习借鉴的一面,中国文化既要迎合全球化的趋势,充分和其他文化融合,又要在融合过程中保持自己的中国特色,不至于被“西方化”或“美国化”,就必须以传统为基础,以全球化为导向,积极学习和吸收其他文化中有益的成分,以他之强补己之短。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能在全球化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俞可平.全球化与政治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1.

[2]李智,余非凡.文化全球化的双重性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5).

[3]李晓明.文化冲突与青少年犯罪[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第7篇:经济全球化的对策范文

一、谁坐上了经济全球化的列车?

(一)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其中,美国最为典型。首先,美国通过制定规则受益。迄今,在推动世贸组织、经合组织框架下投资自由化谈判的同时,美国已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超过40项双边或区域投资协议,广泛制定与投资相关的国际制度、法律、规则等,以求在深入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过程中维护和扩大其重大利益。其次是通过掌控储备与结算货币受益。2004年美GDP占全球的34%,而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重从1997年的56%升至64%,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比重从54%升至62%,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的比重从58%升至66%,全球美元化趋势空前发展。再者是通过全球贸易受益。根据美财政部最新数字,上世纪90年代,美出口占其经济增长的25%,支持了1200万人就业,五分之一的工厂就业直接依赖于贸易;农民三分之一土地上的作物供出口,占总销售额的25%。美国每年还大量出口技术、专利、商标和标准,获取的特许和许可费逐年增加,仅通过版权贸易每年就赚取5000多亿美元,占GDP的5%。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双向投资受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直接投资接受国,吸收外资不仅直接为美GDP做出贡献,还创造了就业机会。从1990年至1999年,外企雇员人数由474万人增至601万人,占美国私人部门就业率的5%。美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据美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数字,2005年美海外投资收入由2004年的3765亿美元增至4656亿美元。2003年美母公司、境外企业和外国公司在美企业之间的货物进出口关联交易达1.2万亿美元,占美出口的三分之二。美还通过大量开发性投资,控制和利用海外自然资源,保障能源和原材料供应,促进其全球范围优化配置资源。

(二)我国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机遇。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超过1.4万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68倍,年均增长16.8%。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连续14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世界500强中已有400多家来华投资。加入世贸组织4年吸收外资2200多亿美元,占1978年以来外资总量的三分之一强。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超过600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1500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400亿美元,已有49家企业进入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目前,进出口税收占全部税收的18%,外商投资企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20%。国家外汇储备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融入经济全球化不仅引进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极大地推动了市场取向改革,国内95%左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形成。入世后修改了3000多个法律法规、清理19多万件地方性法规,大大推动了依法行政。融入经济全球化,使我国与大国共同利益不断提升。目前美国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外资来源地,我国是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欧盟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外资来源地,我国则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日本是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外资来源地,我国是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水平大为提高,我国的经贸合作已由过去紧密联系的日、韩和港、澳、台地区,迅速拓展到俄、中亚五国、印巴、中南半岛和东南亚各国,并向南延伸至南太和澳新。周边国家和地区在我国外贸总额中的比重已近60%,我国已成为俄罗斯第四大贸易伙伴、印度第三大贸易伙伴、东盟第四大贸易伙伴,以及中亚五国对外贸易增长最快的市场。我国还广泛参与了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亚欧会议、“10+3”等多边和区域组织活动;目前正在商谈的自由贸易区9个,涉及27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了我国对外贸易的25%。融入经济全球化有效缓解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瓶颈,2005年我国进口原油1.27亿吨、铁矿砂2.8亿吨、羊毛27万吨、天然橡胶141万吨、铜材253万吨、氧化铝702万吨,进口量分别占国内需求的38%、42%、60%、65%、44%,47%。目前,我国在西亚北非、南美、东南亚、中亚等均建立了年产百万吨以上的原油生产基地。铁、铜、铝等重要矿产资源在境外也形成了相当规模生产能力。融入经济全球化亦使我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明显提高。

(三)印度和墨西哥从一度回避经济全球化转而积极参与其中。这两个国家最初都对经济全球化持否定和抵制态度,最终因经济状况不断恶化而改弦更张,分别从上世纪90年代初和80年代末推行了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市场化改革,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国有企业,实行贸易自由化,积极引进外资,逐步激活了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机制。印度积极发挥语言和人力资本方面的优势,借助政府大力扶持,积极承揽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服务外包业务,成为世界主要软件出口国之一。印度软件外包企业的爆发增长出现于1997―2000年,年均增长60―70%,进入新世纪年均增长依然保持30%。墨西哥则于1994年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发展中国家中率先实现与发达国家经济一体化,使经济发展获得了稳定的国际市场和资本、技术来源。由于国内政局动荡、资本市场开放过度等原因,墨西哥曾在1994年底出现过金融危机,但经过短暂调整,经济重新恢复稳定增长。

(四)一些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被边缘化。这些国家尽管希望参与经济全球化,但由于其经济结构以农业和传统服务业为主,缺乏现代制造业,也缺乏有效促进投资和积累的机制,而被排斥在经济全球化之外。也有少数国家对经济全球化仍持否定态度,主张回避甚至对抗经济全球化。

二、发达国家既有经济社会模式是否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具有多面性。贸易全球化强化了不同产业群体之间的利益失调,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据美国财政部数字,美国出口部门工人工资比其他部门高18%以上,跨国公司工人工资比其他公司高15―20%,而对进口敏感的制造业的失业率比非制造业高2倍。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被进一步放大。2002年,美国最富有的20%人口拥有全国总收入的一半,而最贫穷的20%仅拥有全国总收入的3.5%。西欧国家的贫富差距扩大是在经济长期停滞的背景下发生的,富人财富未增,穷人更穷,更为消极地影响民众情绪。

生产全球化加速了发达国家一些传统产业衰退,制造业工人处境艰难。西欧国家劳动力市场僵化与全球化竞争激化的矛盾尤为明显。2005年,美国的失业率为5%,而欧洲的平均失业率为8%,法国青年人失业率更高达23%。法国推出“首次雇佣合同”法案,赋予企业主在两年试用期内对26岁以下首次上岗青年的随意解雇权,主要针对原本弱势群体的青年人,引发了大规模。据统计,近二十年来,美国失业工人在3年内找到工作的仅占68%,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比过去低10%。

服务全球化的结果是大规模“服务外包”,发达国家主体行业面临巨大冲击。如果说经济全球化最先冲击的是发达国家的蓝领工人,那么随着网络技术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原来“不可贸易”的软件、工程设计、会计、金融等产业逐渐成为“可贸易产业”,越来越多的白领工人受到影响。服务业是发达国家的主体产业,其吸纳的劳动力占其全部劳动力的四分之三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整个GDP的三分之二以上。这些人饭碗受到威胁,势必影响这些国家的社会稳定。

经济全球化下的移民流向严重不平衡,发达国家一些行业对移民的依赖性与本国失业问题构成尖锐的结构性矛盾。据联合国人口署统计,全球移民人口由1970年的8200万迅速增至2005年的1.91亿,迁移到发达国家的约为60%,其中美国占20%,欧盟占21%。目前美国3000多万外来移民中三分之一是非法移民,欧盟每10个外来移民中就有一个属非法滞留。移民问题已演变为高度敏感的政治问题。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量。全球生产与全球销售提高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巨无霸”企业不断涌现。但跨国公司超级化也导致公司职员与资方的谈判能力相应下降,工人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作为全球《财富》500强之首的美国沃尔玛公司,因抗拒组建工会的做法引发与各国政府及工会团体的激烈冲突。

区域一体化中普遍存在经济一体化快于政治、社会一体化的问题,区域集团内部的社会矛盾突出。2005年《欧盟宪法条约》被否决。作为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标杆”,欧盟一体化受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冲击了一体化成本收益的固有平衡,结构调整带来失业增加,成员内部社会矛盾加剧,导致民族主义倾向上升。

三、发达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一)改造战略产业,培育优势产业和经济新增长点。解决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归根结蒂还要依靠提高本国的产业竞争力来解决。美国是世界上制订国家信息产业战略最早、颁布国家信息产业政策最多的国家,并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也正是借助信息技术的创新,才造就了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长达十年的持续稳定增长。瑞典、芬兰等北欧国家也看准信息革命契机,加大科教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涌现出爱立信、诺基亚等通讯业巨头,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了主动。航空工业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产业,历来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美国、欧盟和以色列加大对航空科研的支持力度,甚至以政府补贴方式投入巨额资金,极力推动航空工业的发展。

(二)增强“政府”在经济全球化治理中的作用,保持各阶层的利益平衡与社会稳定。长期以来,经济全球化一直沿着两条主线来展开,一条是跨国公司主导的,另一条是国家层面推动的。经济全球化使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政府在维护产业利益、缓解社会矛盾、提升综合国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前FTA等区域经济合作形式发展迅猛,政府推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像跨国公司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把生产和营销拓展到全球范围一样,“民族国家”通过所谓的“连横合纵”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三)竭力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保持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北欧国家在享有高福利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经济增长,关键是政府与雇主、工会等社会伙伴建立了通畅的对话机制,维系了相对灵活的劳动力市场。目前,欧盟内部正在积极研究适度的失业社会保障、积极就业政策和灵活劳动力市场相结合的北欧“金三角模式”,以期为劳动力市场改革提供新思路。

(四)在推进全球化发展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贸易与投资的保护。美国虽以贸易自由主义的倡导者自居,但仍竭力对落后产业实行保护,欧盟长期以来都是全球实施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最为频繁的地区,日本的许多重要产业一直以来就是“保护重于开放”。当前发达国家的“经济民族主义”上升,主要表现在:

一是贸易保护主义。发达国家贸易政策的重点已经从推进自由贸易转向强调所谓“公平贸易”,贸易摩擦从单个市场准入问题扩展到制度性、结构性问题。贸易摩擦不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展开,主要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在加剧。欧盟在频频启动反倾销程序,对来自中国、越南的皮鞋以及中国的彩电征收反倾销税的同时,还与美国就农产品和客机补贴问题龃龉不断。

二是投资保护主义。美欧国家通过修改相关投资法规,对可能影响其自身利益或国家安全的外国投资设限。美国于1988年出台《埃克森一佛洛里奥修正法》,授权总统和美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负责对可能影响美国家安全的外国投资或并购进行审查。2003年,美国土安全部加入CFIUS ,并出台《保护重要基础设施和资产的国家战略》,确定12个重要基础设施部门,其中包括农业、水资源、公共卫生、应急服务、国防工业、电信、能源、运输、银行金融、化工、邮电、信息技术等。近年来,美国会增加了对审查过程的干预,并提出了不少修改《埃克森一佛洛里奥修正法》的提案,主要是由联邦参议员谢尔比提出的《2006年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案》,由众议员布伦特提出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国家安全审查改革法案》,基本内容是要对外国政府拥有或控制的实体收购美企业进行调查,对涉及重要基础设施的外国投资进行调查,延长审查过程的时间,CFIUS须向国会提供有关外国并购的详细报告,改革CFIUS管理体制,由主管国家安全的政府部门发挥更大作用等。2004年,法国议会制定《外国投资改革法》,要求政府颁布法令明确外国投资凡涉及其国防等战略性部门时须获得相应授权。2005年法政府颁布法令,列出外国公司须得到部一级批准才可投资的战略性部门清单,其中包括赌博、证券、研发、窃听设备、与产品安全相关的审查服务、重要基础设施的信息体系、密码服务、武器装备生产、涉及国防部合同的设计和设备供应等。2004年德国议会修改《外国投资法》,规定外国购买德军工或其他与安全相关企业25%以上的股权须报联邦经济劳工部审批。2005年德内阁决定将外资审查范围扩大到其他部门。目前,加拿大议会也正酝酿修改《加拿大投资法》,将外国投资的审查范围从某些价值很大和敏感部门扩大到任何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部门。

投资保护主义在基础设施、能源和资源、公用事业、金融、传统产业均已有典型案例。由于美国会及一些利益集团施加强大压力,阿联酋迪拜世界港口公司被迫放弃对美国几个港口经营权的接管。美国会阻挠了我国中海油对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的竞购。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对英国能源下游业务的收购遭到限制。西班牙政府支持国内公司取代德国欧翁收购西电力集团。通过政府干预,法国煤气公司在与意大利电力集团竞购法苏伊士公用事业集团时获胜。意大利政府对荷兰银行收购意贷款银行百般阻挠,使并购持续一年多才完成。法国食品加工商达能集团、卢森堡阿赛洛钢铁公司等也被相关国家政府冠以“战略产业”之名抵御外来收购。

三是更加苛刻地限制劳动力流动。与产品和资本流动相比,劳动力要素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自由流动最困难的一种。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发达国家允许甚至强制资本自由流动,但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人员特别是普通劳动力的流动。美国为保护国内就业市场,2005年底通过新移民法,严惩雇佣非法移民行为。

(五)强化跨国企业的社会责任,疏缓政府的外部压力。跨国公司是全球产业分工调整的主角,对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许多社会问题,跨国公司负有重要责任。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以及国际机构,积极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两个方面,在企业内要构造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共赢的氛围,在企业外要主动承担对生态环境,对社会各利益相关者的义务。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在制定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如美国的SA8000、英国的AA1000、德国零售贸易外贸联合会的AVE等,对解决全球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

四、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亟待调整哪些失衡利益?

进一步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当务之急是要高度重视调整日益突出的五大失衡利益:

(一)上游与下游产业之间利益失衡。由于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成本不断降低,下游产业常常从国外购买质优价廉的资源,致使部分上游产业在国内的市场受到挤占,处境艰难。据专家按同期平均收购价格和收益计算,2002年以来我国棉农至少损失183亿元。到2006年3月,我国前两年生产的棉花中,仍有87万吨滞留在农民手中。2005年,我国进口大豆2659万吨,拉低了国内市场价格。2006年初东北主产区有一半以上大豆仍未收购起来。2006年硫酸进口量增价跌,国内部分磷复肥企业的硫酸装置停产,新建大中型装置开工率仅维持在60%左右。

(二)商品与服务的消费者和提供商之间利益失衡。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度提高,进口快速增加,国内居民能够消费到种类更多、价格更廉的商品和服务,同时也加剧了很多行业的竞争压力。不少名优产品、老品牌或被国外品牌吞食,或被市场淘汰。零售业全面开放后,我国流通企业与国外零售业巨头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实力弱的企业面临困境。截止2005年底,全国1.6万家流通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88%,银行呆坏帐和资产管理公司债权625亿元,待安置职工50万人。

(三)不同区域之间利益失衡。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对抑制地区差距扩大产生了重要作用,但目前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势头。中西部地区GDP1978年占全国的52%,1990年降至49%,2005年进一步降至36%。中西部与东部人均GDP的差距,由1978年的1:1.6拉大至1990年的1:1.8,2005年又进一步拉大至1:2.9。人均GDP最高的上海与最低的贵州之比达13倍,远高于目前美、欧、日等发达国家1.5―3倍的水平(美国历史上最大差距是7倍),也高于印度(10.5倍)。中西部与东部人均消费比1978年为1:1.2,1990年差距扩大到1:1.7,2005年达到1:2.4,绝对差额从1978年的31元增至1990年的426元、2005年的4540元。

(四)能源资源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与价格形成力之间失衡。我国能源和资源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权与采购量不成正比,“大买家”买“零售价”,2005年国际市场主要能源和资源价格上涨,我国多支付300亿美元。2006年前5个月,因油价上涨我国多支出86亿美元。国际价格波动传导,还引起国内产业利益失衡。2005年中石油利润1756亿元,中石化395亿元,中海油253亿元,直追国际跨国公司。而下游行业负担加重,2006年前4个月,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净亏损156亿元,化纤、氮肥行业利润分别下降10.7%和7.5%。交通运输行业石油消耗量占全部的30%,全行业受到较大冲击。

(五)“走出去”和“引进来”之间失衡。从全球来看,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和吸收外资的平均比例为1:3左右,远高于中国1:11的水平。中国对外投资总额仅占世界投资的0.5%,对外工程总额仅占世界的2.1%,劳务输出仅占国际劳务市场的1.5%。“走出去”严重滞后,企业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资源,也加剧了国内产业竞争,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不仅开工不足、利润下降,还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焦点。

五、如何顺应浩浩荡荡的经济全球化潮流?

(一)全球化竞争本质上是一种能力之争。我国参与全球化的获益程度是动态的,关键取决于政府、企业以及相关群体应对全球化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要在提高三种能力上下真功夫:

第一是提高谋求高端分工利益的能力。目前,我国拥有自主品牌的出口企业不足20%,自主品牌出口的比重不到10%,名牌更是寥寥无几,真正掌握研发、营销等利润丰厚的核心环节的产品不多。以美国罗技公司在我国生产的旺达无线鼠标为例,该鼠标在美国的售价为41美元,其中,罗技公司拿走8美元,批发商和零售商拿走15美元。摩托罗拉等原料供货商也拿走15美元,留在我国的3美元,工资、能源、运输和其他管理费用等均包含其中。

第二是提高保障我国全球利益的能力。截至2005年底,我国境外企业资产超过2000亿美元,境外中资机构和企业1.1万家,在外从业人员超过60万人,分布在近200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每天平均有近40亿美元货物进出国境,1.7亿美元的资金流入,8.5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我国的利益已遍布全球各个角落。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织,“反全球化”运动有一定市场。近几年来,危及我国境外资产和人员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如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口项目爆炸、西班牙“埃尔切”烧鞋事件等。进一步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我国的海外利益将更加广泛,迫切要求加快构建海外安全保障体系。

第三是提高与世界各国和谐发展的能力。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贸易分别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倍和4倍的速度增长,对国际供求格局带来巨大影响,贸易摩擦增多。仅2005年至2006年4月,就有22个国家/地区对我发起“两反两保”调查92起。只有实现与世界各国和谐发展、互利共赢,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的持续发展,保障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二)立足于建立内需主导型的开放型经济。要加强对我国宏观经济失衡问题的研究,把重点放到如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如何挖掘巨大消费潜力等现实问题上来。随着沿海相对发达省市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时机已经成熟。精心设计中部崛起战略具体政策措施,给中部地区加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既能带来无限的发展商机,也能创造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三)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当前,我国对外贸易遇到了快速发展和质量不高的问题。客观看,数量扩张成就了我国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今后应选择优化外贸(包括出口)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包括运输、设计、咨询、软件开发、旅游、广告、金融、保险、银行等。商品结构的优化不在于行政审批,而在于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当前应适当提高三个成本,提高劳动力成本,强制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制定最低工资等;提高国内资源成本,调高资源税;提高环保成本,让制造污染无利可图,失去出口竞争力。

(四)利用规则对关键产业善加保护和扶持。积极参与并推进全球化符合我国的利益取向。但要确保国家对真正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重点企业的控制力。在国际贸易中,要熟悉和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程序和规则,增强对国际经济政策的影响力和发言权,维护我国正当的贸易利益。

(五)妥善处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我国转型期的各种社会矛盾。实践证明,只讲“经济”不讲“社会”,只讲“效益”不讲“公正”的全球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转型、体制转轨与融入全球化这三个过程相互“叠加”,借鉴美欧的经验教训,妥善处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转型期的各种社会矛盾,有助于我们不断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要特别注意兼顾效率和公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妥善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提高社会福利与保持产业竞争力、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之间寻找平衡。西欧福利国家经济社会结构性弊病,也是各国在全球化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较为活跃,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但我也即将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保持劳动力市场竞争力和健全社会保障体制成为“两难”。对中国这个“未富先老”的人口大国,不重蹈发达国家覆辙,关键是要量力而行,不断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财政预算应继续向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事业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

第8篇:经济全球化的对策范文

[关键词]经济 负面效应 策略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深远而复杂,由于各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差异,各国从全球化进程中得到的机遇和利益是不同的。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加快,这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来说,带来了许多的负面的效应,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价值观念等都提出了挑战,稍不留神,也许就会付出沉重代价。

一、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负面效应

除了东亚等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被动参与者,1997年泰国的经济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消极影响:

1.竞争不利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跨国公司规模的扩张,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产生了负面效应――使其处于全球竞争的不利地位。首要原因就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较强的经济依附性,其二是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相对而言是掌握着主动权的,从现存的国际经济贸易规则中就可以看出,其中大部分的贸易规则是发达国家为主导制定的,例如:某些劳工标准和信息技术产品协议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发达国家因掌控着国际经济体系,再加上拥有资金和技术等几方面的优势,自然会形成当前的局前――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远远抛在后面。发展中国家出现一系列问题不可小视,如:资本匮乏,技术较落后,高级人才严重流失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本就不稳固,市场发育也不尽完备,因此,经受不住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极易产生国内经济动荡,严重的会产生经济危机。

2.金融风险与经济冲击

金融全球化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定的金融风险和经济冲击。电子化交易使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形成,为市场交易提供便利,也为金融界投机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还有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因其依托国际互联网而存在,大额资金可以在几秒中的时间里转向任何一个有利可图的地方。而且,稳定金融秩序和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性发展中国家却普遍忽略。不少的发展中国家为一时资本流入本国所带来的利益所诱惑或者为外压力所推动,纷纷不顾国情开放金融市场,由于他们的金融体制不完善以及金融监管能力不强,盲目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国内政府宏观金融调控能力又相对较弱,国际上又无相应的协调、管理与监督机制,就会使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逐一显现,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例如:1994年发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出现的亚洲金融危机都是在盲目开放金融市场的情况下发生的典型案例。

3.局面尴尬

发展中国家旨在大力发展经济和提高本国民生活水平,努力实现工业现代化,可是一再被发达国家指责为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事实上,发达国家更应对已经形成的环境污染结果负责,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产业越来越多的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长远来看,还会将这种影响扩大到影响到整个世界的大发展。

4.发展不平衡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不平衡,这方面的突出表现是目前南北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更加落后于发达国家,直接的后果就是那些处于最底层的发展中国家将会更加贫穷经济落后。据统计数据显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的差距已从1983年的43倍扩大至2000年的60倍。目前,富国与穷国人均收入差距悬殊,已经由1960年的30:1扩大到1997年的74:1。最不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获利极微,甚至是没有任何好处。

5.冲击

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这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遇到的的最大问题。首先,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家都要一定程度的让渡和共享经济。由于经济实力的差别,发展中国家会提供了更多的条件。这就形成了让渡与共享的不对称局面。其次,经济全球化促使世界范围内市场力量不断加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不断扩张,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国内产业,进而威胁国内市场安全,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事务中的权力进一步减弱。最后,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成立了一系列的专门性国际经济组织,这些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无疑形成一定的约束。

二、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1.开展“南南合作”

由于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居多的国际经济规则是由发达国家主持制定。所以,发展中国家没有分享那些好处……在贸易谈判中,发达国家利用本国经济实力,强行拟定符合本国利益的协议。所以,发展中国家应该从自身利益出发,尽快熟悉全球化国际规则,对 “扶强抑弱”的倾向要有深刻的认识,以应对发达国家对本国的经济冲击,有效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将每个发展中国家的力量集中,团结合作,与现存的不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进行斗争,依靠集体的力量迫使发达国家在制定国际经济规则时更多地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第9篇:经济全球化的对策范文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 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特点

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在于生产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个企业(主要是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生产向纵深推进,在组织安排和管理体制上超越国界局限;二是跨国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之间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建立全球生产体系,国际分工更加细化。近年来受交通运输、通讯及信息技术发展的带动,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和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进行各类生产。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走出国界,实现跨国经营成为生产全球化的主角。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起了主导作用。它们依靠竞争优势,实施全球范围内的最佳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的组合,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不仅使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增长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也使跨国公司成为各国经济联系的主要渠道,加深各国间经济的相互依赖与影响,也带来了贸易的自由化。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在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效率,推动世界经济的总体增长,促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进一步大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带来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二重性: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并最终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益;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风险甚至灾难,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稍有不慎,就可能为经济全球化付出沉重代价。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主要有:

1.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

2.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

3.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时,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他们要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却被发达国家指责为破坏环境的对象。

4.经济全球化导致和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不平衡。突出表现在南北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更加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造成那些处于最底层的发展中国家更加贫穷落后。

三、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发展国际贸易。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反过来加速了国际贸易迅猛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凡是积极参与的,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了益处。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双边及多边贸易。我国可以在世贸组织非歧视原则下,在一个多边的、平等的、互利的框架下,进行双边及多边贸易,可以联合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还能利用世贸组织解决争端的机制,平等地解决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经贸纠纷。因此,应尽快调整我国的外贸政策,改革外贸体制,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

2.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加快外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在市场中优胜劣汰,增强发展中国家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世界级的大企业往往代表着一国的整体经济,并主宰着世界经济格局。国际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跨国公司名牌产品之间的竞争,发展中国家限于国力和财力,很少有跻身国际市场的跨国企业。为了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加速发展自己,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要走强强联合之路,但前提必须加快外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实现“转机建制”。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综合地解决国有企业走向市场所遇到的一系列体制性矛盾。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商品出口是粗放式经营 ,以数量而不是以质量取胜,这种廉价销售与外国国内市场或第三国 (替代国 )市场同类商品价格相比 ,往往给人留下倾销的印象。近年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虽然不断改善,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因此,外贸企业必须转换增长机制,转向依靠技术革命提高生产率的集约型增长机制,提高单位资本的产出率,使企业真正做到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同时,又要根据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积极推动外贸企业向集团化、实业化、国际化、综合化经营发展,提高规模效益。而中小企业由于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 (轻工、纺织、工艺等 )和一些高科技产品的国际交换中,往往拥有大企业集团无可比拟的经营优势,应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 ,积极调动和充分发挥它们在外贸发展中的作用。

3.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不断升级,提升全球化质量经营理念。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最突出的是质量与标准体系,未来国际贸易已是质量与品牌的竞争,打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关键在于尽快提升企业质量经营战略新理念。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实施全球化质量经营战略,首要的就是要提升质量经营战略理念,以质量经营打破技术壁垒。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一方面,质量必须要达到国际技术标准新要求,取得国际权威技术论证和进口国特殊技术许可。另一方面,则要强化满意度质量意识,即努力使产品与服务达到进口方国家、消费者、经营者与社会等方面的认可,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满意度。

4.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是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有效途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之前,首先着眼于参与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是较为实际、较为稳妥的做法。由于地区经济一体化到目前为止还是以民族国家为核心,因而具备包括利益分配在内的明确的游戏规则,有较完善的监督和协调机制,因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能得到相对较好的保证。同时,地区经济一体化也为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有利条件,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巩固的大后方。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发展中国家选择加强本地区经济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地区经济合作既可以作为发展中国家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初始或过渡阶段,也可以用来抵御发达国家的经济冲击。从实践来看,发展中国家在利用集体力量一致对外方面有着许多成功的经验。目前,主要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一些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如东南亚的东盟,中东的海湾合作委员会,非洲的“西非经济和货币联盟”、“东南部非洲共同市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非加太集团,南美的“共同市场”等,显示出了很强的生命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循序渐进面向全球化竞争,应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有力手段。

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可以使国内资源得到最为充分的合理配置,为其自身发展提供全球化的市场、资金、技术、人才及先进的管理经验,这些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所急需的。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还可以使发展中国家在日益剧烈的国际竞争中,尽快地提高本国民族企业的竞争力,加快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现代化的早日实现。此外,经济全球化也可推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改革,加速民主化进程。对于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中国家无论谴责或者回避它都是没有用的。许多的学者强调,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经济的对策,趋利避害,寻求发展,首先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发展中国家要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包括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高科技水平,改革观念和体制,积极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李 哲: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及我国的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 (1)

[2]江时学: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世界经济研究, 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