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道施工安全技术范文

管道施工安全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道施工安全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管道施工安全技术

第1篇:管道施工安全技术范文

关键词:复杂地质;农村饮水工程;管道施工;技术

1工程地质概况

某工程地势总体呈现南高北低,管线途经多种地貌单元。河谷两侧地势落差较大,呈3级阶地分布。Ⅰ级分布面积较小,呈透镜体状;Ⅱ级阶地高于河床,地层以上为壤土砾石层、第3系和白垩系为主;Ⅲ级为基座阶地,主要分布在河床,基岩断续出露。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需在工程定线、管材选择及施工等方面设计有效的方案,保证工程建设运行的长效性。

2工程定线与管材选择分析

2.1工程定线

结合该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工程定线原则为5个方面。(1)尽可能避开地下水位高的地段,降低地下水对施工建设与构筑物安全造成的影响。(2)丘陵平缓带,沿山脊布置,以水平方向布置直线为优先选择,最大程度地降低管线长度与水头损失。(3)绕开地形突变段、地质不良段。(4)减少工程填方段。工程仅在一V字形河库段正交布置1条。(5)尽可能避开坟地、住所、寺庙等建筑场所,降低征地费用成本。

2.2管材选择

连通配套项目选择使用的管道材料有3种,分别为钢管、球墨铸铁管和PVC-M管。(1)钢管。管道线路穿过4条主要沟道,静水压力普遍较高,最大值可达到407.3m,为该地区压力最大的饮水工程。同时,由于4条主要沟道岩性不一,岩性差别大,承载力普遍较差,且都存在地表长流水。设计此区域连通配套管道,应选择压力钢管。管道连接采用刚性对接方式,并用钢垫进行密封处理。(2)球墨铸铁管。球墨铸铁管兼顾了铁管、钢管的优点,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延展性和密封性。设计在水压1.6~3.5MPa的线段,采用球墨铸铁管。但需根据地形与地质条件的不同,调整管道型号。在软土地基、填方地段及安装坡度超过25°的线段,可能出现地基沉降现象,影响地基对管道的承载作用,进而引发管道的不均匀变形。此区域设计应选择自锚球墨铸铁管道,避免管道悬空而出现变形,保证管道通水的安全。其他线段应采用T型接口球墨铸铁管。(3)PVC-M管。PVC-M管最高压力等级为1.6MPa。但要求其基础承载结构合理,不允许出现承载力分布不均的情况。工程大部分管道地区位于黄土区域,黄土层厚度较大,可为管道提供均匀的承载力,适合采用PVC-M管。

3管道施工关键技术

3.1调蓄池引水管外侧封堵

工程调蓄池容量较大,引水管外侧需采取有效的封堵技术。调蓄池修建于山顶,四周为山谷,地基岩层以黄土主;调蓄池断面形状为梯形,规格为长108m×深7m×口宽68m。调蓄池引水管材料为球墨铸铁管,直径Φ40cm,长度为38m。引水管从调蓄池底侧壁位置引出,上部回填土仍采用原沟道开挖土。如引水管外侧采用传统封堵技术,势必存在回填土密实度不达标的情况,进而出现渗漏出水现象,给工程引水安全造成威胁。针对这一情况,工程设计应采用“红胶泥”等类似不透水土代替“三七”灰土,作为引水管周围的填土,以增加管道填土的封堵效果。“红胶泥”取材后,需经过加工处理,采用浸泡、捣碎、踩踏等措施,并将土粉碎。施工中,应分层捣实,分层厚度控制在200mm,可视胶着物的不同,进行适当调整。同时,引水管道应分段焊接。通过这种方式,增加管道的渗径,以防管道在外部土作用下,产生推剪破坏。

3.2河道段管道安装

该线段管线施工时,沟槽开挖成型困难,地下水会涌入沟槽,并在管道安装时,进入管道内,对安全饮水造成污染。因此,应在沟槽开挖前,于一侧挖设1条排水坑,排水坑与沟槽间距控制在2m以上,不能对沟槽成型与管道安装施工造成影响。排水坑内,污水可通过水泵进行抽排,水泵规格参数应与坑内水量相适应。当管槽经过岩石出露地段,为避免岩石尖凸部与管道接触,并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应力集中,进而对管壁造成破坏的情况出现,可在其间布置1层沙砾石垫层,厚度控制在100mm,要求垫层颗粒配级均匀,且最大粒径不超过2cm。

3.3T型接口球墨铸铁管安装

接口安装是球墨铸铁管施工的重要内容。安装前,要确保承接口的清洁,用剂对密封圈内表面与槽口端部进行处理,避免剂流入管槽。密封橡胶圈放入槽内之间,事先进行弯曲处理,呈“十”或“8”字形,能够提供一定的径向应力,保证密封圈与管槽的紧密结合。管道安装以葫芦、导链并结合人工调整为主,避免大型机械施工出现接口渗漏。若管口轴线坡度超过8°,则管道承接口方向需朝向山顶高处,山沟两侧管道可采用双承弯头进行承口方向的调整。

3.4镇墩布设

作为管线重要的支撑节点,镇墩对于整个管道的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工程对镇墩建设技术并没有特殊要求,但因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道线路长,沿途地势起伏变化较大,在镇墩布设方面需严加注意。在地质突变和地形起伏较大的位置,需注意镇墩的布设。镇墩规格应根据地质与水压的不同而适当进行调整。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镇墩建设,不可肆意裁剪镇墩数量。工程北方部分地区地下水位较高,镇墩部分会浸在地下水中,由于水质中酸性物质含量较高,会腐蚀镇墩建筑物,因此,镇墩水泥材料选择应注重抗硫性,且做好其他方面的抗腐措施。管道安装转角以管道允许值作为参考标准。球墨铸铁管和PVC-M管的允许安装转角分别为3°和4°;钢管采用刚性连接的方式。对于管线安装角度较大的位置,应用弯头进行过渡。在平顺过渡段,不论何种管材都必须布设相应数量和规格的镇墩。

4结语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道安装施工设计点多、面广、线路长、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因此,很难以1种管线设计方案来确保整个饮水工程的经济与实用,需要结合管道水压和地质条件的不同,调整管材及其压力等级,且需要通过对应的施工技术,保障管线的安全运行。该饮水工程建设应根据不同的地质、地形条件,设计采用较为新颖的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王继飞.北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探析.地下水,2015,(06):93~94

[2]柴宣,李振,华联军.农村地区安全饮水工程中管道施工技术分析.北京农业,2014,(30):255~256

[3]董醇良.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道设计施工技术.中国水利,2010,(07):47~49

第2篇:管道施工安全技术范文

关键词:隧道;施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快速发展,隧道工程越来越多,在众多的交通工程中隧道特别是高危险隧道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大。隧道施工向来是交通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控制隧道施工风险和如何有效的组织施工是所有施工单位一直思考和忧虑的问题。隧道施工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确保隧道的施工安全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总体安全形势意义重大。作为交通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施工具有施工难度大、施工环境条件差、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这些都给施工的安全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隧道施工管理中做好安全管理,对于减少损失、保证工程质量和降低施工人员事故具有积极意义。

1、加强风险评估管理

加强隧道工程的安全管理,充分提高隧道工程的安全风险意识,风险评估与管理必须贯穿于隧道施工全过程,必须加强隧道施工过程的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分阶段进行风险监控和管理,落实各项风险防范措施。(1)要对隧道的风险开展全面评估工作,建设单位要督导施工单位开展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工作,必要时要组织专家进行评审;(2)施工单位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在超前地质预报和围岩量测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估确定风险源、风险等级,对工程措施、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进行评估,提出相应的施工措施;(3)监理单位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实施风险防范措施。

2、做好超前地质预报

由于目前勘察手段、时间、费用以及判释水平等因素限制,在勘察设计阶段尚不能完全准确地探明隧道所穿越的地层及洞身周边的地质情况,特别是存在的对隧道施工安全有很大威胁的岩溶、断层、富水裂隙、暗河等也不能准确判释和提示,因此施工中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是确保施工安全必不可少的手段。

(1)勘察设计单位负责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编制,指导施工单位实施方案,依据超前预报成果修正设计。超前地质预报方案要明确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等级、预报方法、预报内容、预报频次、实施计划,提出仪器配置和操作要求、信息判释、数据采集与处理、预报成果编制等技术要求。

(2)施工单位按照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编制实施细则并实施,对超前地质预报成果及数据真实性负责。应将超前地质预报纳入工序管理,严格按预报方案和实施细则实施。

(3)监理单位负责检查施工单位现场地质、物探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及能力,设备类型及数量,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和数据采集情况;进行相关协调工作。

3、合理编制开挖方案

开挖方案应认真执行设计方案。根据超前地质预报和掌子面实际地质情况需更改设计开挖方案的,按设计变更处理。开挖方案常见方法有:全断面法、台阶法、交叉中隔壁法和双侧壁导坑法。

3.1全断面法

隧道工程中采用全断面一次开挖成形的施工方法。是将全部设计断面一次开挖成型,再修筑衬砌,一般可适用于Ⅴ~Ⅵ类围岩,因开挖作业面大,钻爆效率高可采用凿岩台车和高效运装机。

3.2交叉中隔壁法

交叉中隔壁法是将大断面隧道分部分块开挖,先开挖隧道一侧的一和二部并分别施作封闭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撑,再开挖隧道另一侧的一和二部并分别施作封闭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撑,最后分别开挖隧道左右两块底部,形成隧道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撑网状封闭稳定支护形式的隧道开挖施工方法,一般适用于Ⅴ~Ⅵ级围岩,也可用于浅埋隧道施工。

3.3台阶法

台阶法分为两台阶法和三台阶法施工,其中两台阶一般适用于Ⅲ级围岩施工。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在三个台阶上分七个工作面,以前后七个不同位置相互错开同时开挖,然后分部及时支护,形成支护整体。缩小作业循环时间,逐步向纵深推进的隧道开挖施工方法,一般适用于黄土地区隧道施工,也可用于其它Ⅲ~Ⅳ级围岩地段。

3.4双侧壁导坑法

双侧壁导坑法是采用先开挖隧道两侧导坑,及时施作导坑周边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然后再开挖中部剩余土体的隧道开挖施工方法,一般适用在Ⅴ~Ⅵ级围岩,大断面和超大断面铁路隧道工程,也可用于浅埋隧道施工。此方法成本较高、进度较慢。采用该法开挖时,双侧壁导坑超前的距离相等或不等。为了稳定工作面,经常和超前预注浆等辅助施工措施配合使用。

4、加强爆破及排险安全管理

目前隧道开挖一般都采用爆破开挖,爆破开挖也是隧道施工风险最大的时候,全国各地隧道施工因爆破造成的安全事故非常多,必须将爆破安全管理作为整个隧道施工的重中之重。

必须由符合资质专业爆破公司编制爆破施工的专项安全方案,并报当地公安部门等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

所有爆破作业人员必须执证上岗,严格按照专项方案实施爆破作业。

爆破完成后,必须进行通风除尘,并开展全面排险,排除哑炮、危险岩石、坍塌等隐患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出渣等下一步工序。

5、加强施工过程安全管理

51加强施工安全培训

隧道开挖、喷锚支护、防水板安装、衬砌等工序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的技术、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监理单位负责监督检查培训情况并负责公司报告。

5.2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要针对隧道施工容易发生的坍塌等突况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预演,提高隧道施工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必须配齐应急所需的人员、物资、设备。

5.3加强炸药使用存储管理

炸药采购、运输、存储、领用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管理制度。同时建立相关单位也要建立严格管理细则。

5.4其他安全事项管理

(1)洞口洞内相关安全设施:通风防尘、供风供水供电、照明等一般设施和特殊岩土及不良地质地段所需专门的检测、防范设施应符合相应标准规定并满足作业实际需要。设施配置齐全、经检查性能完好方可进行隧道施工。

(2)加强人员出入登记管理:隧道施工时环境恶劣,应加强施工人员登记管理,一般的做法是在隧道口设置门禁,工人打卡进入隧道,施工完成或下班时消除打卡记录,以此确保人员控制,防止发生意外。

6、结语:安全管理没有捷径可走,核心在于预防。搞好隧道施工安全,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除了上述方法的预防,还要增强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健全应急措施。一旦发生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撤出工作人员,待险情排除后再继续施工,以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工作,通过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强化安全制度建设、完善安全应急预案、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增强人员安全素质以及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等方法的运用,将会对隧道安全施工管理起到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单荣华,吴立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8).

[2]刘占锋.探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1,(12).

[3]庄静琳.浅谈建筑电气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资讯,2011,(23).

[4]周宇红.浅析建筑施工管理及易出现的质量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

[5]梅嘉强.关于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06).

第3篇:管道施工安全技术范文

关键词: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监控

引言

隧道施工安全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将信息化监控技术融入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中能够有效提升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提高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有效性,提升隧道施工安全系数,采用信息化监控技术是保障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

1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监控技术的重要性

隧道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安全生产工作具有危险性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等特点,是高风险的建筑工程。造成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很多,如:施工作业面空间狭小,光线不好,空气污浊,噪音大,施工过程中有较多繁重体力劳动,等等。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下,身体易疲劳,精神也无法长时间集中,施工人员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作业,很有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隧道内空间狭窄,机械设备的使用如不按照相关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隧道开挖会对围岩造成破坏,施工中如果支护不及时,容易出现塌方、落石、涌水等现象,十分危险。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和设备管理不当也会引发安全事故。因为隧道施工中需要的用电设备较多,布置又比较分散凌乱,并移动频繁,很多机械设备均为导体,如管理不当易发生触电事故,危及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隧道施工中处处存在隐患和危险,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只有保障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才能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为隧道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是规避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但传统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监控手段过于落后,监控效果并不理想,不能动态的监控危险源,不能及时发现危险征兆。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道路桥梁隧道的安全监控体系就已经得到了应用,但是由于该安全监控体系在我国发展较晚,各方面理论与实际措施并不完善,监控范围与内容也相对较少,在应用过程中暴露出很多缺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通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广泛地普及,衍生为结构振动理论、信号分析及处理技术、现代传感技术,为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隧道施工在理论、结构设计、施工等各方面的技术愈加成熟,这些客观因素都从各个方面推动了我国隧道施工安全监控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监控技术利用传感器采集数据信息,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掌握施工现场情况,并进行全天候监控,监控过程更加直观,实现了施工安全管理的智能化、科学化、信息化。从整体上提高了施工安全管理效率和有效性,加强信息化监控技术应用意义重大。

2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监控技术

2.1施工监控量测技术

新奥法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被研究出来,并在中国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广大工程建设者对这种技术进行不断的总结和实践,逐渐的将新奥法中的“利用量测信息确保施工安全”的技术途径发展到采用监控量测对掌子面前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动态监测和对围岩、支护的时空变形、应力、压力进行量测。通过反馈信息及时修正支护参数的动态反馈设汁与信息化施工方法。这样能够有效的发挥指导施工和修正设计的目的。

首先,应当对地质勘探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相应的数据来制定相应的监控量测方案,在施工、监控、地表观测、地质预测与开挖验证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这些勘探资料,根据围岩支护结构受力变形量测与状态结构观测对隧道的安全性做出判断,然后对支护参数和相关应急参数进行修改,最后完成整个隧道施工。

然后,在地表下沉测量的过程中应当埋设两个基本点,这两个点主要用来相对校核,为了获得原始高程标准点的埋设要与附近水准点联测。在测点位置挖长宽高200mm的坑,然后再在地表进行量测,在测点周围利用混凝土进行填实。通常利用水准仪或者全站仪进行量测。通过监测数据有效的判断周围相对位移值和周边位移速率、拱顶沉降等指标。

最后,根据量测的结果来绘制位移量测和位移速度的变化,施工人员通过反馈得到隧道内的围岩和位移变化,隧道围岩的变形过程反映了围岩经过应力调整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其稳定性和变形值和时间有关系。通过分析和验证断面的量测数据来确认量测结果的准确度,由回归分析得到位移的物理量随着时间变化的动态曲线,由区曲线可以得到位移和变化规律来确定围岩稳定性的特征。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对隧道周边和拱顶下沉的数据进行量测,及时观察围岩位移现象有没有改变方向以及位移速率的改变情况,最后位移速率会逐渐的稳定。我们应当根据洞内、外观察数据和实际情况来进行监测,通过对错误信息的修改和设计理念的完善来获得正确的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来指导整个隧道施工工作。

2.2施工人员定位系统

隧道施工人员安全定位系统是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控施工人员具置,进而掌握施工情况,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隧道施工人员定位系统能够实时、精准的掌握各区域施工人员的情况,并将其反馈到监控中心。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就可以随时了解到施工人员的位置信息,还可以利用远程技术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指示。另外,定位系统还能起到考勤的作用,能够直观反映到岗情况。在发生安全事故时,监控中心就可以根据定位系统所提供的员工分布,对施工人员采取救援,并指挥员工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救援效率。施工人员定位系统是隧道施工信息化监控技术中的关键技术。

2.3有害气体监控技术

隧道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有毒有害的气体和粉尘,如,工程机械排放的尾气,开挖出渣产生的粉尘,爆破产生的有毒化学气体,某些岩层可能产生有害气体。隧道施工空间的封闭特点,这些气体十分容易积聚,造成隧道施工环境空气污浊,当这些有害气体达到一定浓度会导致施工人员呼吸困难、中毒、窒息,甚至引起爆炸。为了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监测施工现场有害气体至关重要。信息化监控技术下的有害气体探测器,实现了实时空气信息采集,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现场有害气体浓度和含量做出分析,并反馈到监控中心,如有害气体达到危险标准,便立即发出警报,监控中心便可根据监测到的数据,采取相应措施,指导施工人员的撤离和疏散。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意义重大,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监控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措施,能有效的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在施工中应予以重视。现阶段,施工监控量测技术、施工人员定位系统、有害气体监控技术等逐渐得到应用,对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监控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佳玉.近10年我国隧道施工中事故原因的分析及解决对策[J].湖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2012(11).

[2]汪苏泷.浅议隧道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策略[J].浙江电子商务学院,2011(14).

第4篇:管道施工安全技术范文

[关键词]隧道;爆破;安全防护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034

[中图分类号]U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02

1 隧道工程特点

1.1 周围环境复杂

福永站至桥头站地下区间的矿山法隧道下穿宝安大道与福海大道的交叉口,隧道左线起止里程为ZDK37+893.5~ZDK38+045.112,长度为151.612 m,隧道右线起止里程为YDK37+893.5~YDK38+060,长度为166.5 m。福永站到桥头站地下区间矿山法隧道分别在里程YDK37+895.5和YDK37+966.3,下穿φ1000 mm污水管,拱顶距污水管底距离分别为4.1m、2.6 m,在里程YDK37+981.3下穿 8 800×1600 mm的雨水箱涵,拱顶距箱涵底距离为4.7 m,且线路西侧分布一条1.6 MPa的次高压燃气管和一条0.4 MPa的中压燃气管,次高压燃气管距隧道左线最近距离30 m,中压燃气管距隧道右线最近距离36 m,要求爆破振速≤2 cm/s,且右线进洞15 m,对应左线为明挖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吊脚桩+内支撑体系,爆破振动控制要求高。隧道位于宝安大道与福海大道的交叉路口,交通繁忙、车流量大,洞门位置东侧设有公交站台,人流量大,确保爆破安全的防护工作是本工程的重点与难点。

1.2 小间距双线隧道埋深浅

福永站至桥头站地下区间矿山法隧道围岩分级为Ⅲ级围岩,隧道开挖宽度6.3 m,隧道净距6.4~8.8 m,拱顶埋深6.5~10.1 m,隧道净距小于2倍洞径,属于小间距浅埋隧道。根据相关研究及类似工程经验,Ⅲ级围岩并行小间距隧道同时施工时,掌子面错开最小的安全距离应大于2倍洞径。由于隧道间距小,洞身采用钻爆开挖必定会对中间岩柱的稳定产生很大的破环作用,根据监测数据,隧道爆破施工中上台阶产生的爆破振动最大。为了使爆破对围岩的扰动降低到最小程度,通过上台阶全部采用电子雷管爆破和采用电子雷管与非电毫秒雷管组合爆破2种方法进行爆破振动控制。隧道爆破施工不仅要考虑次高压燃气管对爆破振动的高标准要求,还要考虑小净距浅埋隧道下穿交通繁忙路段对爆破施工的安全要求,福海大道多为80 t的重载车辆。

2 区间暗挖隧道施工控制的重难点

(1)与需要重点保护的1.6 MPa次高压燃气管道的距离为30 m。隧道爆破相对于基坑爆破而言,爆破的自由面少,爆破振动控制难度大。

(2)区间隧道间距小、隧道埋深浅、左右线之间的爆破干扰影响因素多,工序衔接难度大。

(3)明暗交界处爆破施工过程中掌子面飞石防护施工的工效低、防护效果不好,如何改善防护效果,提高防护施工工效,成为施工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4)隧道爆破施工爆破钻孔数量多,数码电子雷管消耗量大,爆破施工成本控制压力大。

3 区间暗挖隧道爆破试验

3.1 爆破试验解决的主要问题

(1)借鉴福永站基坑爆破采用数码电子雷管进行控制爆破的经验,在确定区间暗挖隧道爆破过程中数码电子雷管爆破施工在确保次高压燃气管线安全的前提下,保证爆破施工技术的安全可靠性。

(2)通过爆破试验确定合理的掏槽方式及爆破延时间隔问题。

(3)根据次高压燃气管线区域的振动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回归,确定该暗挖隧道区域内的K,a数值,为后续提供完善的爆破参数。

(4)通过爆破试验衡量隧道洞门防护设施的可靠性问题。

(5)通过爆破试验完善设计和施工工艺,获取各种爆破方式的最佳参数,提高爆破施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问题。

3.2 爆破试验的方案

区间隧道的爆破试验区域选择在右线隧道的进口处,该区域距离次高压燃气管线相对较远。

3.2.1 爆破延时确定试验方案

隧道爆破试验在进口端进行,先做3组单孔试验,再做5组全断面群孔试验,最终确定最佳延时间隔差。单孔试验,药量1 kg,群孔试验采取进尺1~1.5 m全断面开挖,孔间延时分别为4 ms、5 ms、6 ms、7 ms与8 ms,可根据试验效果,补充试验,确定减振效果。

3.2.2 爆破振动监测的试验

振动测试点布设在隧道上方的地表,以拱顶正上方为1号测点,向隧道一侧不同距离分别布设另外4个测点,测点距1号测点分别为10、25、35、45 m,其中5号测点布置在次高压燃气管上方,测点布置如图1所示。

3.3 确定隧道爆破最佳延时时间

电子雷管的最大优势就是延时时差可调,延时精度高,利用该特点使波形叠加干扰降振技术由理论变为现实,最大化地降低爆破振动。该技术最关键的是确定合理的延时时差,保证波形能发生错相叠加,达到减振的目的。该延时时差和地质条件、地形条件、爆破方式与装药结构等因素有关。

通过系列试验并分析,认为采用5 ms的孔间延时间隔能达到最佳干扰减振的目的,因此确定隧道爆破的最佳延时时差为5 ms。在该爆破条件下,掏槽孔采用电子雷管,孔间5 ms延时逐孔起爆,其余孔用非电雷管跳段的起爆方式,能满足次高压燃气管爆破振动≤2 cm/s和隧道一次开挖循环进尺1.2 m的要求。在后续的爆破中可以统一采用这样的爆破方式。

4 爆破施工安全防护

4.1 孔口堵塞

堵塞作用是使炸药在受约束条件下能充分爆炸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因此堵塞长度应不小于20 cm,堵塞材料采用炮泥(砂∶黏土∶水=3∶1∶1)。要求堵塞密实,不能有空隙或间断。

4.2 隧道洞口飞石防护

该隧道洞口属于区间和车站明挖和暗挖交界的区域,对爆破飞石控制要求高。在隧道采用爆破开挖过程中,隧道洞口防护方面目前主要采用洞口处垂直线路方向搭设双层钢管排架防护、临时交通管制、掌子面采用的橡胶被、铁丝网、竹片等防护措施。

为解决石质地铁隧道明暗交界段采用爆破施工过程中洞口飞石的问题,本工程采用了多个防护框架组合,配合起吊绳、小型绞车因地制宜地组合防护装置来解决爆破安全防护的问题。本防护装置的关键要点如下。

(1)该装置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矩形钢管框、防护装置上部锚固装置、矩形钢管框连接绳与防护装置起吊装置等组成。

(2)根据隧道断面宽度和高度确定单幅矩形钢管框的长度与宽度(宽度一般超过隧道最大宽度1 m,高度1 m),采用钢管焊接而成,根据实际需要在框内加筋(焊接纵向钢管)。在框内覆盖薄铁皮,同时在铁皮上覆盖废弃橡胶板,覆盖铁皮及橡胶板的宽度与单幅钢管框相等,高度超过单幅钢管框的高度10 cm,方便两幅钢管框在搭界时铁皮和橡胶板的重合。单幅矩形钢管框按照需要顺序进行拼接,其中第一幅和最后一幅分别焊接四个半椭圆形的吊环,吊环的位置位于矩形钢管框的中间,用于连接固定绳和通过起吊绳,其中两个吊环为固定吊环,两个吊环为通过吊环,如图2所示。

(3)中间部分的单幅矩形钢管框在竖向钢管上焊接两个半椭圆形的吊环,用于通过起吊绳。单幅矩形钢管框之间采用高强钢绞线进行连接,卡头固定,保证两幅的连接强度及旋转空间。

(4)连接成整体的矩形钢管框覆盖在隧道洞口,采用钢丝绳和螺纹钢分别通过最上面一幅的两个吊环固定在明挖段基坑的冠梁上,同时采用两根钢丝绳从上到下通过每幅矩形钢管框的起吊吊环,钢丝绳在最下面的矩形框钢管上的吊环上伸出两根钢丝绳进行搭接,最终通过单根钢丝绳与固定在明挖段基坑混凝土支撑上的绞车相连,通过起吊钢丝绳的收起和放下实现整体钢管框的卷起和展开,如图3所示。

(5)在隧道进行爆破作业时,将钢管框整体展开,覆盖在隧道洞口,当爆破结束后进行出渣工作时,通过绞车将钢管框卷起,并通过螺纹钢吊杆将钢管框最下部悬吊在基坑混凝土的支撑上,确保整体钢管框的安全。

主要参考文献

[1]醋经纬.小净距交叉隧道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研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4.

[2]朱红阳,万尧方.熊渡隧道小净距段爆破振动监测与分析[J].土工基础,2011(1).

第5篇:管道施工安全技术范文

【关键词】燃气工程;安全技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燃气工程属于安装配套工程,与土建及其他专业的施工互相交叉,紧密配合,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部分燃气施工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薄弱,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失误和发生错误。若不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重视配备安全设施,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本文从燃气工程安全技术方面论述燃气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管理。

1燃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

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含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首先,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应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工程的特点、要求、施工方法、使用的设备、周围环境采取技术措施。其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应考虑全面、具体,应贯彻于全部施工工序之中。另外,对专业性或危险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应当单独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附有设计依据,有计算,有详图,有文字要求。若有必要,还应编制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报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经监理单位审查批准同意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具有技术法规的作用,必须认真编制和贯彻执行。若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更改或条件变化等原因必须变更内容时,应由原编制审批人员办理变更手续,重新报监理单位批准,施工单位不能擅自变更内容。

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必须保证以下内容:现场项目管理机构应有安全管理机构;施工项目负责人应是安全负责人,并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员;施工项目与班组必须设不脱产的安全员;各级安全员应当由主管部门对其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各类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合格后上岗;特殊作业人员必须具有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及上岗证。

监理单位也必须学习掌握施工安全的专业知识,学习掌握安全方面的法规和技术标准。

2 临时工棚的安全管理

①工棚的设立

工棚地点的选择应由施工队长、相关工程师在进场前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确定。工棚地点应避开高压线、排洪暗渠、可能产生滑坡的山坡边、小区主要道路进出口,并应尽量避免设置在地下室。搭建工棚的材料应使用非易燃材料。工棚的架设应坚固,并具有抗台风、防雨、防潮的功能。工棚应分问设置,住人间必须和工具设施存放间分开设置。

②防火、用电要求

工棚内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灭火器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并定期检查,确保灭火器性能良好可用。住人间内不得存放易燃物品。设置在地下室的工棚,不得使用、存放液化石油气瓶。工棚内不得使用电炉,并禁止在床上吸烟。工棚内的电线布置应由队内具有电工专业知识的人员负责布设,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拉接电线。工棚用电原则上应装设控制箱,室内拉设的电线应敷设在套管内并固定,架空电缆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车辆等损坏,不得在电线上悬挂物品。指定专人负责用火、用电的安全监督。

③材料存放

材料应分类堆放,乙炔、氧气瓶必须分开存放在不易碰撞的地方。防腐材料、聚四氟乙烯胶带、进口设备、施工机具等不得露天堆放;露天堆放的材料必须固定,并应有防水淹、防雨淋、防滑散、防盗窃措施。易燃物品如油漆等应做到随领随用,未用完的易燃易爆物品应放入密闭容器内,存在指定地点。

④工棚的检查

工棚中应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和施工涉及的管理制度,并明确工棚负责人和安全员。工棚内只能住本公司施工人员,并办理相应的手续。大型工棚应有专人值守,防止闲杂人员随意进入。负责值守的人员和负责用火用电安全的人员,应对工棚进行相应的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汇报。施工班组长应每天对工棚用火、用电、材料堆放、半成品的加工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施工队长每周至少到工棚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认符合要求,不留隐患。台风、暴雨来临前,施工队应组织检查工棚的防风、防洪情况,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在雷雨季节,施工单位应组织检查工棚的防雷及用电设备。

3 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

燃气施工临时用电具有开放性、暂时性、可变性、地域环境多样性等特点。其运行条件相对较差,安全性相对降低,极易由于电气故障而造成人员触电伤害和财产损失。为了提高施工用电的安全可靠性,必须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和临时用电工程的特点,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采用接地、接零保护系统;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采用三级配电;规范配电线路的敷设;规范配电装置的电气配置和使用;规范电动建筑机械的安全装置和使用条件;规范电气照明设施;规范电工的专业性。

4 高空、临边作业的安全管理

燃气立管敷设在外墙时,经常要进行攀髅作业、悬空作业、临边作业、洞口作业及上下交叉作业。一些洞口、临边及外墙,虽然都设置了防护栏杆、安全网及脚手架,但是高空坠落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对高空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特别留意以下有关事项:技术措施及所需材料机具要完整地列入施工计划;进行技术教育和现场技术交底;所有安全标志、工具和设备等,在施工前逐一检查;做好对高空作业人员的考核、持证和体检。

在高层建筑外墙立管的安装作业中,施工工程质量及安全成为施工环节的重点。笔者在施工管理中不断总结摸索出一套较为可行的施工方法,采用在高层建筑屋顶适当的位置上安装小型蜗轮蜗杆起重机、单滑轮、钢丝绳,组合成简易的吊装设备,对?89~?159燃气立管进行吊装,分段焊接安装,保障了高层建筑燃气立管安装的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5 防止物体打击的安全管理

燃气施工中,在恶劣天气情况下,极易遭受坠落物的打击,造成人身伤害。为有效防止物体打击,必须做到: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不得随意堆放物品,高处堆积物必须采取有效的固定措施,建筑垃圾必须按指定地点、指定方式投放,禁止在脚手架及高空中抛接物体,材料、机具的传送须配有安全绳,在危险的区域必须有可靠的围护设施和有明显的禁入标志,并加强监督和检查。

6 施工机械使用的安全管理

①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对于重型机械的拆装、重大构件的吊装、运输、机械保养、修理作业,要提出保障人身和机械安全的措施。

②认真进行机械安全检查。包括机械本身的故障和安全装置的检查,消除隐患,确保安全装置灵敏可靠。还要进行机械施工条件、现场环境的检查。

③杜绝机械责任事故。应杜绝由于操作不当、违章作业、维护保养不当、修理质量不合格、带病运转、管理不严、保管不善、指挥失误等造成机械损坏、人员伤亡的机械责任事故。

④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后,应由专人排除,严禁操作人员擅自拆除,避免因此而造成事故。

⑤机械在运动中,严禁对其进行维修、保养和调整作业。

⑥操作人员在机械上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带,严禁从高处往下投掷物件。

7 挖掘作业的安全管理

埋地燃气管道施工时,要进行大量的挖掘作业。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土壤结构、硬度、地下水位、天气等影响,开挖管沟及沟内作业时易发生塌方事故,因此,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①在施工前了解清楚气象、水文地质资料、地下管道资料,编制好挖掘作业方案。

②施工作业时,如发现有不能辨认的物品或未预料到的各种管道或电缆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上报。

③开挖管沟时,要按规定的坡度放坡。若受场地限制不能放坡或放坡增加土方量很大时,要设立支撑。在拆除固壁支撑时,要按回填顺序,从下到上逐步拆除。要换支架、支撑时,应先装上新的,再拆下旧的。

④及时排除管沟积水。

8 结语

为了保障燃气工程安全,防患于未然,有必要实施严格的安全检查工作,充分认识何处为检查的重点以及什么属于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只有充分认识这些不安全因素,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和改进措施,才会使安全管理工作得到落实和改进,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和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第6篇:管道施工安全技术范文

【关键词】油气管道;场站改造;安全管理

0引言

目前,石油长输管道建设迅速发展,新建管道与原有管道基本并行,大部分场站依托原有场站基础改扩建而成。施工与生产运行交叉、涉及专业多、彼此制约;同时,老站场相关建设资料不全,地下各类管线、电缆错综复杂,施工风险大、安全管理风险高,增加了工程建设的难度。下面从施工管理角度谈一下油气管道场站改造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1场站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 1管理方存在的问题

1.1.1安全管理机制未真正发挥作用

当前多数油气管道建设单位安全管理机制比较健全,各职能部门分工都很明确,但基本上只有安全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进行监检,其他部门并未切实履行安全职能,并未形成“全员共管”的管理局面,导致安全生产隐患的发现、整改不及时。建设单位现场专业安全监督人员不足、身兼数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能认真落实到位,导致不能及时制止和纠正施工现场违章作业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

1.1.2生产运营人员监管不到位

由于原有站场运行人员对站内地下错综复杂的管线、电缆和运行工艺非常熟悉,为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风险、保证运行管道的安全,施工过程中要求具有经验的运行单位人员进行现场监管。但因运行人员只负责日常站场的运行维护,施工安全管理经验不足,造成监管质量降低;且人数原本按照正常生产运行需要配置,这些人员既需要参与日常倒班和维修等工作,又要进行现场监管,工作时间难以保证,不可避免的发生监管缺位现象,无法满足安全监管要求。

1.1.3监理人员不能认真履行监管责任

目前石油项目建设监理市场还未完全步入正轨,监理人员的各种管理职责未能完全履行到位,也存在一个总监理工程师身兼数个工程项目的总监,一个监理员监理多个工地的现象。因此存在监理不能认真履行规定的职责,对安全专项方案不能提出建设性意见,对施工现场地下线缆,管道走向、埋深、输送介质等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对违章作业现象不能及时制止和纠正,对施工单位不及时整改、野蛮施工的现象不能及时向建设单位安全主管部门报告等等问题。

1.2施工方存在的问题

1.2.1缺乏安全管理机制,以包代管

建设过程中,部分非主体工程允许分包单位进行施工,但分包单位以利润为先,尽可能降低管理成本及现场投入,不设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或安全管理人员,对于安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设施不了解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能科学地进行安全管理。而主体施工单位缺乏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机制,忽视分包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包代管,对于本区域的安全生产无人监督、检查,导致安全管理的落后。

1.2.2安全教育培训落实不到位

近几年,油气场站改扩建施工行业范围内发生了多起安全事故,经事故原因调查分析,有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安全教育培训落实不到位,作业人员对已建场站油气管道危险因素了解掌握不够,安全技术交底缺乏针对性且未交到作业层每个人造成的。因新建管道在原有场站施工时与生产运行交叉,因此除机械伤害、电气伤害、塌方、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个体伤亡,也有可能对正常输油气生产造成影响,如站内光缆、电缆由于机械施工等原因被挖断或者破坏,从而导致工艺系统停输、生产中段或无法远程进行操控等故障。

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虽然明确规定了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但由于场站内涉及施工专业多,人员流动性大,施工单位在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时浮于形式,安全法律法规及规范、技术规程的培训仅停留在安全管理层,落实不到一线作业身上,未能达到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的效果;安全技术交底流于过程,缺乏针对已建场站生产运行相关的安全技术交底内容,作业人员对安全交底签字代签、漏签,导致了作业人员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和原有站场内的安全风险识别不足,在实际施工作业时,不能按照规范要求作业。

2优化改扩建站场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2.1落实管理责任,转变管理模式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从项目经理到施工人员应形成“全员共管”的管理模式,做到人人负责。建立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安全责任,抓好制度和责任落实工作,各级职能部门、人员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

管生产同时管安全,实施属地化管理模式,加强主体施工单位对分包单位监管的监督检查力度。

2.2结合实际形成有效的监管制度

(1)为确保场站内安全和正常生产,根据场站内施工与运行交叉的特点,针对土建、工艺、电气等施工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入站施工管理规定》、《站内施工作业许可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重点加强施工方案及安全预案中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层层落实,要求施工单位文明施工、规范作业,推动安全管理工作。

(2)针对建设与运行交叉,各专业交叉施工的实际情况,采取进站施工安全风险抵押金的方式,建立监管和惩罚制度。除建设方外,要求场站运行方配备必要数量的专职监督人员,并赋予其监督权利,对施工现场发生的安全问题,有权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并进行相应的处罚,做到有效监管。

(3)对站内油罐、管线拆除、动火等涉及高风险的作业,制定严格的安全措施并编制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各级单位人员均现场监督,严格按照程序执行,有效消除风险。

2.3加强隐患排查,发挥监理职能

(1)针对施工区域内已有的管线、电缆等隐蔽工程,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运行单位相关管理程序,采用相关的探测工具逐点进行排查并人工开挖,有效保证在役管道的安全运行。

(2)要求监理单位加强对安全专项方案的审查,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并加强隐患整改的复查工作;充分调动各级管理层面,尤其是发挥监理的现场管理职能,在每天施工班前会必须有安全管理要求,增加每日风险提示,加强现场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布置和落实,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4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采取多种方法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可采取观看场站施工事故等真实案例多媒体资料进行教育,使其具体了解事故发生的严重后果,提高防范意识。组织安全教育和技能训练时要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

(2)对没有施工经验或经验不足的管理和作业人员重点进行安全教育和考核,并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以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管理技能,满足施工要求;施工前组织所有参建人员对安全风险进行辨识,达到培训教育、明确责任的目的,确保风险消除在施工前,防患于未然。

3结束语

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油气场站改扩建的安全施工关系到石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通过对安全生产统一的、高度的认识,经过全体人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对安全生产加强动态管理,就能够在建设期间保证油气管道安全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晨亮:《简析建筑安全监督工作的强化与创新》[j]建筑安全,2009(04).

[2]何世民,陈震:《建筑安全生产监督工作现状及发展探讨》[j]建筑安全,2007(04).

第7篇:管道施工安全技术范文

关键字: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于市政工程的施工安全他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安全环境,没有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更加不可能拥有一个成功的结果,因此我们要针对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特征来具体的制定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机制。

市政工程施工的特点

工作场所多变环境复杂

市政工程中的施工有高空作业,有地下作业,有横跨江河的作业,有横跨山体的作业,可谓环境是多变和复杂的,如果没有安全的管理一个不小心就会导致工作人员的生命危险。因此,面对如此复杂和危险的环境给了安全管理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

2、高空作业的难度系数大,危险性高。

对于城市中的立交桥和各种桥梁的项目工程施工来说,高空作业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但是在作业的同时周围的来往车辆和各种行人以及环境来看,都会对高空作业人员的脚手架和吊装造成一定的危险,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市政工程施工方法多种多样

由于地理条件、地质情况等的不同,即使是同一种作业项目,其施工作业方法也可能不同,这也导致了安全技术及安全管理上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

露天作业环境恶劣

市政工程由于露天作业情况较多,受天气、温度影响较大,气候的变化往往会严重影响到施工和生产安全。此外,受交通的影响,不少市区工程本身存在着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施工队伍安全意识不强

“市政建筑施工队伍的施工工人比较复杂,流动性大,技术专业性低,不同技术品质和不同文化习俗造成集体沟通协调发展的障碍,” [1]这种障碍会使建筑施工队伍内人员对现代化安全生产不够重视,安全观念单薄

分包关系复杂

市政工程施工建设往往会出现多层的分包,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介入使得施工不能用统一的管理制度进行规范。

加强市政项目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为了加强和落实项目工程的安全,提高项目质量,就需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的各种因素来制定一套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确实有效的保证施工安全的实行。

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

“完善安全组织规制所有工程施工项目必须编制施工安全组织设计,并在完成设计之后制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安全质量计划目标、安全管理规则,实行安全质量技术交底。此外,还必须关注安全机制的责任制度。” [2]规范地建立各类安全合同文本,建立安全制度出台前的审核工作。

确定相应的施工责任制度

“确定安全施工责任制应根据每个施工项目的目的性质、规模和特点,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配备规定数量的专职安全管理员。特别要注意对项目经理的安全责任制控制,要从管理者的角度控制其对承担的工程安全施工的直接领导责任。” [3]另外,还应该建立项目部安监部门,其职责应该包括负责制订工程项目安全工作与经济挂钩的实施细则,直接控制使用安全奖金,严肃查处事故和违章违纪行为,对安全工作实行重奖重罚。负责审查工程分包单位的安全资质。贯彻落实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规定。监督承发包项目有关安全文明施工与经济挂钩办法的实施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考虑到市政工程施工的现场环境会比较复杂,应该就施工的环境进行控制。控制复杂环境就要多设立管理部门,在施工项目部设立现场安全部门经理,经理以下应该分设安全主管和健康主管。“安全管理包括施工安全、安全、机械安全、消防安全、劳动防护用品等;健康管理应该分设健康检查部门、环境检测部门。健康检查部门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对工人身体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环境检测部门要对施工环境的水文、地理、尘土、噪音等环境问题进行监管。” [4]

4、 建立施工安全培训机制

“在贯彻实施安全技术措施时,要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安全设施、防护装置实施应列入施工任务单,责任落实到班组个人,并实行验收制度;加强对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情况的检查,并建立与之匹配的奖惩制度。” [5]对于大型体或大面积、结构复杂的重点工程,除在施工组织总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总体措施外,还应编制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详细制定有关安全方面的防护要求。

5、加强安全施工的宣传教育

“要通过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从思想源头上提高职工安全作业意识,提高职工安全技术水平和知识。安全教育首先要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以增强关心人、保护人的责任感.” [6]其次职工必须熟悉施工工艺、方法,施工生产危险区域及其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再次就是结合自身工种特点,加强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知识包括特殊作业安全防护的培训教育。

结语

总之,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工程管理人员要抱着维护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国家和集体财产以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态度,科学管理,规范施工,统筹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质量、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因此,安全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管理者应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把安全生产贯彻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使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减小到最低限度,从而有利于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谢军锋;;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企业导报;2011年10期

2 刘伟力;;电力行业习惯性违章的危害及预防[J];石河子科技;2011年03期

3 苏显军;;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之我见[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4期

4 丛利;;关于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的初步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9期

5 钱达仁;;市政工程建设全面推进的三年[J];上海建设论苑;1994年04期

6 魏小苗;;谈危险品车辆运输的安全管理[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02期

7 甘启平;;施工建设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06期

8 陈婉莲;;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反思与探讨[J];广东科技;2011年12期

第8篇:管道施工安全技术范文

关键词:桥梁、挂篮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引言

作为悬臂浇筑法施工中一种主要的施工技术,挂篮施工技术不需大型吊机和架设支架,具有无压重、拼制简单、方便和结构轻便、前移和装拆方便、具有较强的可重复利用性、受力后变形小等优点,因此在桥梁建设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鉴于此,本文着重阐述了挂篮的组成及挂篮施工技术的特点,提出安全管理控制措施,旨在预防挂篮施工安全生产事故。

1、挂篮的种类

挂篮是悬臂施工中的主要设备,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桁架式挂篮(包括平弦无平衡重式、菱形、弓弦式等)、斜拉式(包括三角形斜拉式和预应力斜拉式)、型钢式及混合式等。其中以三角形及菱形等型钢桁架式挂篮因其结构简单、受力合理及一次移动到位等优势受到广泛欢迎。

2、挂篮施工特点

所谓挂篮施工,是指浇筑较大跨径的悬臂梁桥时,采用挂篮方法,就地分段悬臂作业。它不需要架设支架和不使用大型吊机。挂篮施工较其他方法,具有结构轻、拼制简单方便、无压重等优点。

挂篮施工的主要特点:①能承受梁段自重及施工荷载;②刚度大,变形小;③结构轻巧,便于前移;④适应范围大,底模架便于升降,适应不同的梁高。

3、挂篮主要组成部分

3.1主构架

主构架位于箱梁顶部腹板上方,是挂篮主要受力部件。在悬浇施工阶段主要承受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在挂篮行走阶段主要承受模板重量。横向是由两片主桁组成,单片主桁由下弦杆、上弦杆、斜杆、立柱和斜拉钢带构成,横向桁式联接而成。

3.2提吊系统

提吊系统包括前后吊杆、内外滑梁及千斤顶等,是结构的传力部分。吊杆吊住底模板前后端,是一个主要受力机构,吊杆可通过螺旋式千斤顶调整高度;它的作用是将底模平台自重及其上部荷载传递到主构架和己浇筑梁段的顶板上。

3.3行走及后锚系统

行走系统有行走轮、滑板、行走轨等组成。行走轨道在灌注箱梁混凝土时是一个传力机构,而在挂篮前移时则为一滑行轨道,由手拉葫芦牵着主构架前移,并带动底座平台外侧模一同前移就位。后锚系统是当挂篮施工时,锚锭主构架之用,它的作用是平衡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倾覆力矩以确保挂篮施工安全。

3.4模板系统

模板系包括底模、底模平台、侧模和内模。其中底模是主要承重构件,底模前端吊挂在主构架上,后部锚锭在己成形梁段上。

4、挂篮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挂篮施工工序为: 0#块浇筑挂篮拼装挂篮预压标准节施工拆除挂篮;其中挂篮拼装、拆除及挂篮移动是安全控制的重点,在施工过程中应作为重点控制环节。

4.1吊篮拼装和拆除安全控制要点:

(1)应对挂蓝杆件及使用的机具设备(千斤顶、滑道、手拉葫芦、钢丝绳等)进行检查,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2)挂蓝拼装应对称进行,构件稳定,连为一体,防止倾倒伤人。

(3)作业平台四周设防护栏,并挂安全网,设置上下专用梯道。

(4)挂蓝拼装过程中,严禁随意对螺丝孔进行切焊扩孔,确需扩孔时,必须征求挂蓝设计单位同意。严禁在精轧螺纹筋吊杆上进行电焊、搭火、所有精致螺纹钢筋吊杆必须使用双螺母锁紧。

(5)拼装完成后,对锚固连接、吊挂、限位系统检查验收,进行荷载试验,消除非弹性变形,测量弹性变形数据。

(6)挂蓝拆除应按要求顺序对称拆除。

(7)跨越电气化铁路施工时,必须制定挂篮防电安全方案并由专业防电公司实施。

(8)对跨越公路、通航河道施工,应按有关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

(9)雷电发生季节或发生区施工时必须进行在挂篮顶部加焊避雷针,导线与桥墩接地进行连接。

4.2挂篮移动安全控制要点

(1)挂篮两侧前移要对称平衡进行,挂篮移动中应设观察哨进行监护,随时监测各位置移动状态。

(2)挂蓝行走前检查行走系统、吊挂系统、模板系统。

(3)在底模移动前,应先将上横梁上吊杆(或精轧螺纹钢)与底模下横梁连接好,确认安全后,方可前移。

(4)挂篮行走时,要缓慢进行,速度应控制在0.1米/分钟以内。挂篮后部,各设一组防溜绳,以保安全;挂蓝移动到位后应及时锚固。前吊杆、后锚杆的锚固力应调式均匀,前端限位装置应设置牢固。

(5)挂篮移动过程中,后锚点切忌全部松开,应该随着挂篮的前移逐步向前滚移,始终保持足够的安全系数。

(6)遇有雷雨、大风、大雾等恶劣天气严禁移动挂蓝。梁段混凝土浇注及行走时的抗颠覆安全系数、自锚固系统的安全系数,均不应小于2.0。

4.3混凝土浇筑安全控制要点

(1)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挂篮的锚固系统、吊挂系统和限位装置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拼装好的挂篮先进行预压试验,经监理方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注。

(2)梁段对称浇注,不平衡载重不得大于设计容许值。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预应力管道必须安装衬管,同时尽量减少振捣过程中振捣棒与预埋管道的接触,防止预应力管道损坏造成混凝土浆液流入以致阻塞管道。

(4)浇筑合拢段混凝土时,随混凝土浇筑进程,逐步撤出配重,配重重量的撤出应与混凝土浇筑速度保持一致。

(5)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前和浇筑后对挂篮各处桁架焊缝及杆件进行定期检查,浇筑过程中也应该安排专人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

5、预应力张拉法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5.1检查张拉设备,如压力表、锚环等工具是否符合施工安全要求,合格后方可使用。

5.2张拉前,要确定联络信号。在已拼装或悬浇的箱梁上进行张拉作业,其张拉平台、拉伸支架要搭设牢固,四周应设护栏、上下梯及安全网,张拉时千斤顶前后面严禁站人。

5.3张拉完毕,退销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管道尚未灌浆前,梁端应设护栏和挡板,严禁撞击锚具、钢束和钢筋。

6、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6.1加强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在挂篮施工前,应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并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6.2严格安全生产纪律、杜绝“三违”。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应全程监控,对“三违”现象进行严厉制止。

6.3加强本质化安全管理。在挂篮周围设置密封护栏,对锚固装置、拉杆、螺帽、安全装置等加强检查,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严谨使用。

6.4恶劣天气严谨施工。当风力达6级以上,雨雪天气挂篮施工必须停止作业。

6.5保证足够的照明。夜间施工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照明,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7、结束语

挂篮施工具有平稳、操作简便、功效高等优点,且随着工艺的不断成熟,浇筑的桥梁结构线形平顺、美观,同时安全生产也得到了可靠的保证,在桥梁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应用前景也将越来越广阔。

参考文献

(1)《桥梁悬臂挂蓝施工技术控制》;(四川建材);2010年06期;欧阳玉军

(2)《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指南》TZ322-2010

第9篇:管道施工安全技术范文

1.1管理层面。

从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来看,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所制定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都不够完善,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也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到位,这些问题本身就为建筑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另外,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需求量较大,建筑行业也已经基本实现市场化,但我国在建筑市场方面的管理水平还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水平,并不适应现代建筑市场的发展,这就使得建筑市场管理较为混乱,承包、转包现象较为常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难以得到落实,发生安全事故时也不能明确责任,各个企业互相推诿卸责,这种不良现象使得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很难难以施工企业的重视。再者,目前还存在建设单位为了能够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按照正常的流程走,而是违背合同,故意拖延资金,或强行缩短施工工期,这些都会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造成直接影响。另外,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处于成本的考虑,在施工中对于安全防范措施的投入经费较少,应当配备的安全设施与劳保用品不能到位,也是引起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主要致因。

1.2技术层面。

除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缺失以外,造成当前施工伤亡事故屡禁不止局面的致因还有一点,那就是安全技术。以建筑施工中最常见的六种伤亡事故发生类型为例,其具体的致因分析如下所示:1)高处坠落。从近年来的建筑施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可以看出,高处坠落是最主要的伤亡事故类型,之所以会出现如此高频率的高处坠落安全事故,除了因为管理不当之外,还因为施工企业对于安全防护的投入力度较小,施工的临边防护设施设计不够合理,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较低,等等。2)坍塌。坍塌事故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基坑坍塌事故,主要原因是建筑业企业安全防护设施投入不足,随意简化安全防护措施;未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编制地基与基础、地下管道工程施工方案,没有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冒险蛮干。二是施工现场围墙坍塌事故,主要原因是围墙的设计不合理、将围墙做挡土墙、挡水墙以及广告牌、机械设备、材料和沙石的支撑墙。3)机械设备伤害。尽管建筑机械设备众多,但绝大多数事故都出在塔式起重机上。这是因为一是塔式起重机的拆装施工过程中,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冒险蛮干;二是操作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安全培训不合格,工作责任心不强;三是塔式起重机施工安全技术方案不规范,安全技术交底不明确;四是机械设备本身的技术故障多。4)触电和物体打击。这两种事故是施工现场普遍发生的事故,是需要长期预防和控制的目标,也是应监控的重点。造成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有:现场外侧边缘与外电高压线路的距离小于最小安全距离,没有增设屏障、遮拦、围拦或防护网,造成施工设备或钢管脚手架碰触高压电线;设备、电动工具漏电等。造成物体打击主要原因是施工现场的临边洞口防护不好,施工的机械设备防护不好和个人安全防护不好。

2预防和控制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对策

2.1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特点的我国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设置专职安全管理机构,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

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在于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企业的生产能安全、顺利地进行。安全管理部门是企业的一个重要生产管理部门,是企业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法规,实行安全目标管理的具体工作部门,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成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技术人员,对安全员实行执证上岗,专人专用,建立以公司为事故防范中心,以项目部为事故防范小组,以现场施工队为事故防范点并实行定人、定位、定责的安全保证体系。

2.2以人为本,加强安全预防意识。

这是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伤亡事故的重要措施。建筑企业的安全主管领导、项目经理和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安全大事,要树立安全无小事的超前观念,在工地上要对所有的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将安全意识辐射到工作、生活的各个角落,真正做到安全不是为了检查,而是“差一点不行,一点都不能差”。实行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原则,对安全生产做出成绩和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团体进行必要的奖励;对造成事故的个人、团体要坚决处以罚款。

2.3强化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开展多层次的检查,堵塞安全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