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的结构设计方法一个很大的局限在于所按照要求得到的截面并非是最佳截面,而且建设完成后的工程结构存在一些缺点,例如质量大、造价高等,这与其设计过程密不可分。一般而言,传统的结构设计遵循以下程序:参照——估计——分析——验算——调整。也就是所使用的设计方案是在已有工程设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之后,在从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等多个方面采用力学分析的方式对其进行安全校核,如果验算结构不满足要求就要进行设计调整。然而该验算时所假定的计算模型难以保证合理,最后得到一组截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初假定的误差程度,再者,设计时迫于时间及结构计算的复杂性往往决定了调整的次数是有限的,因而设计出的最终产品难以保证是最优的。而结构的优化设计虽然与传统的结构设计有一样的设计过程,但产品的良好性能、产品所具备的的高安全性以及高经济性是其设计的主要目的。并且产品的高经济性与高安全性是从结构的体积最小、质量最轻以及产品造价最低等三个方面进行衡量的。而且,结构优化设计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对设计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按照数学规划的方式对其解决,然后再利用计算机,对众多方案进行比较,并从中选出最优的设计方案,这是传统设计过程所不能比拟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以其良好的受力性和适用性在现代高层建筑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现阶段,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物的数量只增不减,面对这种情况,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合理选择以及优化对降低造价、提高建筑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目前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中,对高层建筑的结构选型、合理布置等的相关规定尚未完善,存在一些不足,这就为高层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充足的设计理由。
2.抗震性能的结构设计
首先,为了有效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可以将剪力墙设计成四周有梁柱的并且带有边框的墙。主要是因为,边框墙可以使斜裂缝向相邻墙面扩展的现象得以避免,而且当墙板遭到破坏后,还看将其作为承重构件,起到承重的作用。除此之外,设计的边框还能够对因墙身通裂对边框梁柱而产生的附加剪力起到承载的作用。其次,对每肢墙的高宽比进行合理的控制。双肢墙或多肢墙的设计,可以使出现在结构竖缝和洞口连梁处的裂缝和屈服部位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还能够降低其刚度,从而避免剪切破坏或者是底部墙体过早屈服现象的发生。最后,剪力墙的刚性连梁,其跨高比一般为1。当连梁的跨高比为5时,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并且连梁两端相对竖向位移的延性系数都高于8,滞回曲线的饱满度也比较高;当跨高比降至1时,延性系数则也会随之降低,达到3,并且滞回曲线远远偏离饱满度,最终导致弯剪遭到破坏。因此,需要对其组成和构造进行相应的改进。即在梁高的一半位置处留一水平通缝,并在缝的上、下两侧各埋置一个开有椭圆形螺栓的钢板,最后用高强螺栓将两个钢板连结在一起,从而使连梁具有一定的“刚性”功能。如果在大震的作用下,导致两钢板有相对滑动现象的发生,此时就会使刚性桥梁工作时跨高比由1变为2,并且延性系数提高了3倍多。
3.高层框剪结构设计技术
在现阶段的高层建筑中,其结构设计大多采用高层框剪结构。该结构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框架结构以及剪力墙结构。高层框剪结构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该种结构不仅具有较强的抗侧力刚度,还能为建筑的使用提供一个更大的平面空间。但是在对该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会导致结构方案存在缺陷,致使浪费现象严重。因此,在设计中应该对框剪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点引起高度的重视。高层框架结构主要是由梁柱线性杆件组成的。剪力墙和竖向悬臂弯曲结构相似,并且呈弯曲变形。在剪力墙结构中,所有抗侧力构件具有的抗弯曲刚度较大,并且侧移变形相同,其中水平力按其等效刚度EI比例进行分配。
4.高层建筑框剪结构的设计优化
关键字:高层建筑 结构设计设计特点 结构体系 南北异同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首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底层、多层的建筑结构设计相比较来说,结构设计所占的比重更大,结构体系的选择设计直接关系到很多重要问题,比如说平面布局、立体形态、楼层达到的高度和楼层管道的设置等。高层建筑设计良好与否更关系大到工程日期的长短和投资造价的多少。其次,在建筑考虑上的首要因素是水平力。因为低层建筑的高度较低,水平力的大小一般可以忽略不计,而显而易见高层建筑的高度就会比较高,建筑设计上水平力的大小就必须要考虑。通常要细致研究建筑的水平力产生的内力和位移的情况。再次,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上要注意减轻自身重量。设计者应该从地基的设计上进行考虑,如果地基的设计和结构是一样的,那么努力做到减轻自身楼层的重量,就等于相应的在不增加基础投资的情况下增加了可建造楼层的层数,这样就有效的提高了经济效益。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就是针对增加了抗震设置的高层建筑,建筑工程者一定要细致的勘探地形和地质,建筑适宜选择在土质坚硬而且位置开阔的地段,这样更有利于抗震防灾。尽可能避开那种存在落差的地段、土质的陡坡、河岸、边坡以及断层的破碎带等,不得在危险的地段建造高层的建筑物,以防止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
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体系介绍。
在国内的高层建筑中,基本上都是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在结构体系上,高层建筑大概有如下的几个结构:框型的结构、剪力墙的结构、筒形结构等。
(1)框型结构在组成上是由基础、楼层、梁子和柱子等四种承重的构件。它在设置构造上是高层中常见的构造,用基础、梁子和柱子等承重材料构造成一个平面的框架然后再通过连接梁将各个平面连接成一个框架整体,有了一定的空间体系。由于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所形成的空间相对大,一般学校、办公楼、医院、旅馆和工厂的厂房广泛应用此种结构体系,但是这种体系也是存在明显的优缺点。框型结构很明显的优点就是建筑平面设计灵活,空间比较大,这也是以上设施广泛应用的原因,还有的优点就是整个的高层结构自身重量轻,投资造价比较低,而且在建筑界上的计算理论都已经相当成熟,对建筑的设计合理和安全有一定的保证。框形结构的高层建筑的缺点就是抗侧力的能力比较弱,在风荷载的作用下就很容易产生大的位移,如果发生地震等地质灾害,框型结构的楼层损伤会严重。
(2)剪力墙就是高层建筑为了提高房屋结构的抗侧力,在楼层中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墙。这种建筑设计就是在提高高层建筑整个房屋的刚度和抗侧力同时还能对房间进行分格布局。在钢筋混凝土墙的水平力承受下,剪力墙沿多轴线斜交进行布置,能够很好的优化房屋空间整体性,而且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很强,因为它独有的钢筋混凝土牢固性和空间构造特殊,因此在地震灾后的损害要小。但是剪力墙构造的高层房屋由于墙体多都不会太大,一般很难满足大面积的公共用房。
(3)随着高层建筑在设计上的要求增加,框架和剪力墙等平面结构很难满足建筑领域更高的层数和更高技术的抗震指数。于是建筑设计者创新推出可筒形结构的建筑体系。通常的筒形结构包括框架—筒形结构、筒中筒结构、成束筒结构、巨型结构、悬索结构等,都是通过剪力墙构造成筒状的薄壁筒体,它们可以作为梁子支撑框架,同时加密柱子,以增强梁子的刚度,以此形成空间整体受力的筒形建筑。这些常见的筒形结构设计都是建筑者以自己独到设计加上专业技术指导演变而来,在保证质量安全和构造合理的情况下,加大了建筑物的美观程度。
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南北方设计上的不同点。
在国内的建筑特色上,南北方的高层建筑设计上存在的差异性比较大。第一,在建筑物的设计上,北方的高层建筑着重点是在保温上,因为北方的天气比较寒冷,在建筑选择上就宜选择高层塔式建筑结构,用意就是在能有效的进行御寒保温。而南方的建筑设计首先就要考虑通风设置。他们的高层建筑设计更多的选择板式构造,因为板式结构比较薄,很容易达到空气流通的效果。第二,在北方的高层建筑设计中,更多的选择内廊构造,着重考虑内部的美观大方而外部的阳台设计不是很要求,同时阳台遮阳效果也显得不是很重要。在南方高层建筑设计上就恰恰相反,南方的建筑设置多存在外廊构造,外在的美很重要,同时因为南方气候炎热温度高,建筑者必须要重视阳台的遮阳效果,达到防暑的目的。第三,在建筑物的选择上,北方的玻璃窗经常选择大片结构,显示出北方人的大气磅礴,而南方的高层建筑的玻璃窗选择就重视细节美,不会选择大片玻璃,多是选择小的美型构造,这就是显示了南方人思想的细腻。第四,北方的高层建筑设计在天台构造的处理设计上不是特别用心,基本上天台的用处不大,而南方人经常把高层建设的天台设计成美丽的花园,在闲暇时间进行观赏,这同时也提升了建筑物的欣赏价值。
四、小结:以上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设计特点、结构体系以及注意问题等。总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是一个长期、复杂甚至循环往复的过程,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错误或者遗漏都可能使整个设计变得复杂或使设计出现不安全的因素,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全面和充分了解结构设计的问题,态度认真工作严谨的去设计处理好高层建筑结构的每个细节问题,使城市中的高层建筑的设计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质量的基本原则。在设计人员的辛勤工作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城市中将会有更多的设计独特、工艺精湛的高层建筑发出夺目的光彩,吸引众多的路人驻足赞叹!
参考文献:1.孔令辉.张永飞.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与探讨.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第27期.
2.于昕. 试论高层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第30期.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探讨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原则
1.1 选用适当的计算简图:
结构计算式在计算简图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简图选用不当则会导致结构安全的事故常常发生,所以选择适当的计算简图是保证结构安全的重要条件。计算简图还应有相应的构造措施来保证。实际结构的节点不可能是纯粹的铰结点和刚结点,但与计算简图的误差应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
1.2 选择合适的基础方案:
基础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类型与载荷分布,相邻建筑物影响及施工条件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选择经济合理的基础方案,设计时宜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基的潜力,必要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基础设计应有详尽的地质勘察报告,对一些缺少地质报告的建筑应进行现场查看和参考临近建筑资料。通常情况下,同一结构单元不宜用两种不同的类型。
1.3 合理选择构方案:
一个合理的设计必须选择一个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也就是要选择一个切实可行的结构形式和结构体系。结构体系应受力明确,传力简捷。同一结构单元不宜混用不同结构体系,地震区应力求平面和竖向规则。总而言之,必须对工程的设计要求、材料供应、地理环境、施工条件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建筑、电、水、暖等专业充分协商,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选型,确定结构方案,必要时应进行多方案比较,择优选用。
1.4 正确分析计算结果
:在结构设计中普遍采用计算机技术,但是由于目前软件种类繁多,不同软件往往会导致不同的计算结果。因此设计师应对程序的适用范围、条件等进行全面了解。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时,由于结构实际情况与程序不相符合,或人工输入有误,或软件本身有缺陷均会导致错误的计算结果,因而要求结构工程师在拿到电算结果时应认真分析,慎重校核,做出合理判断。
1.5 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
结构设计始终要牢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压若拉原则”,注意构件的延性性能;加强薄弱部位;注意钢筋的锚固长度,尤其是钢筋的执行段锚固长度;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力。
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2.1 轴向变形不容忽视:高层建筑中,竖向载荷很大,能在柱中引起较大的轴向变形,对连续梁弯矩产生影响,造成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减小,跨中正弯矩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此外还会对预测构件的下料长度产生影响,要求根据轴向变形计算值,对下料长度进行调整;另外对构件剪力和侧移产生影响,与考虑构件竖向变形比较,会得出偏于不安全的结果。
2.2 结构延性是重要设计指标:相对于底层建筑而言,高层建筑的结构更柔和一些,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更大一些。为了使高层建筑结构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避免倒塌,特别需要在构造上采取恰当的措施,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
2.3 水平荷载成为决定因素:一方面,因为高层建筑楼房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仅与建筑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构件中引起的轴力,是与楼房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对某一定高度楼房来说,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结构动力特性的不同而有较大幅度变化。
3 高层建筑结构的相关问题分析
3.1 结构的超高问题:在抗震规范和高规范中,对结构的总高度有着严格的限制,尤其是新规范中针对以前的超高问题,除了将原来的限制高度设定为 A 级高度以为,增加了 B 级高度,处理措施与设计方法都有较大改变。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出现过由于结构类型的变更而忽略该问题,导致施工图审查时未予通过,必须重新进行设计或需要开专家会议进行论证等工作的情况,对工程工期、造价等整体规划的影响相当巨大。
3.2 短肢剪力墙的设置问题:在新规范中,对墙肢截面高厚比为5~8 的墙定义为短肢剪力墙,且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际经验,对短肢剪力墙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增加了相当多的限制,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结构工程师应尽可能少采用或不用短肢剪力墙,以避免给后期设计工作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3.3 嵌固端的设置问题:由于高层建筑一般都带有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地下室和人防,嵌固端有可能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也有可能设置在人防顶板等位置,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结构设计工程师往往忽视了由嵌固端的设置带来的一系列需要注意的方面,如:嵌固端楼板的设计、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的限制、嵌固端上下层抗震等级的一致性、在结构整体计算时嵌的设置、结构抗震缝设置与嵌固端位置的协调等问题,而忽略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导致后期设计工作的大量修改或埋下安全隐患。
3.4 结构的规则性问题:新旧规范在这方面的内容出现了较大的变动,新规范在这方面增添了相当多的限制条件,例如:平面规则性信息、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信息等,而且,新规范采用强制性条文明确规定“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因此,结构工程师在遵循新规范的这些限制条件上必须严格注意,以避免后期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的被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抗震概念;应用
防震设计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地震是一种无法消除的自然灾害。因此,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降低地震对高层建筑物的危害系数,以提高高层建筑物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同时也是我国高层建筑物结构设计工艺不断优化的必然结果。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概念概述
地震的发生是无规律的,因此做好高层建筑物的防震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实践证明,只有利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措施,整体布局高层建筑的结构细节,才能降低地震对于高层建筑物的危害。一般抗震设计是从抗震值和抗震措施两个方面进行的,其过程是:地震情况统计、数据分析、提出概念。抗震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就是保证高层建筑整体的稳固性和细节结构的抗震性。简单地说,抗震概念设计就是基于工程抗震的基本理论和实际的抗震经验总结出的工程抗震概念,是决定建筑物抗震能力的基础。抗震概念设计中包含空间作用、非线性性质、材料时效、阻尼变化等多种不确定的因素。抗震概念设计的原则是建筑结构设计简单性、刚度适宜性、匀称性、整体性。例如在一些地震频发的地区设计高层建筑时,应该考虑都高层建筑上下部分结构性质不同的问题。
2高层建筑架构设计中抗震概念设计的应用策略
2.1合理的场地
高层建筑物的建设地点也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选择合理的建筑施工场地,不仅可以减少企业的投入成本,还能提高建筑物的稳固性。因此,施工人员可以利用现代先进科技设施来选择理想的地段。场地的选择应当避开地震危险地段,如地震时会发生崩塌、地裂以及在高强度地震下容易发生地表错位的场地。一般地震危险地段包括断层区、坡度陡峭的山区、存在液化和夹层的坡地以及大面积采空的地区。如发生严重地震的四川北川地区,其区域特点是县境内地形切割强烈,地形起伏大,相对高差超过1000m,沟谷谷坡一般大于25°,部分达40°~50°,甚至陡立。并且地貌类型以侵蚀构造山地、侵蚀溶蚀山地为主。另外在县境内还存在一条断裂带。这也就是北川地区成为汶川地震重灾区的原因,该地区的地震宏观烈度达到了Ⅺ度。因此,建设高层建筑的重点就是选择地势开阔、平坦以及中硬场地土。如我国中部平原地区,其地势平坦,并且属于地震低发区。当然,如果无法避免区域限制,那么也可以选择抗震性比较好的地区,如避免存在孤立山包的区域以及表面覆盖层厚度较小的区域。总之,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高层建筑建筑建设场地是保证高层建筑物稳定性的最佳途径。
2.2合理布局建筑平面
建筑物的房屋布置和结构布置都是影响高层建筑物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依据抗震的概念,合理布局能够有效提高高层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延长建筑的使用年限。一般施工人员都会根据地震系数选择适当的建筑物高度和宽度,使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达到最大值。建筑平面的布置可以从四个方面考虑:一是布置平面时,应当遵循简单、对称的结构特点,以减少偏心;二是应当保证质量和刚度变化均匀,避免楼层错层问题;三是尽量设计合理的平面长度,且建筑物突出的长度也应该符合相关标准;四是尽量避免采用角部重叠的平面图形以及细腰形平面图形。如早前发生在墨西哥的地震,相关人员在地震发生后对房屋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据数据表明,建筑物刚度明显不对称会增加15%的地震破坏率,拐角形建筑会增加42%的地震破坏率,因此,高层建筑施工人员应该科学合理的设置建筑平面。此外,现浇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适用高度的确定需要考虑地区的地震烈度,如高层建筑的抗震墙在烈度系数达到6的地区,其最高适宜高度为130米;在烈度系数为7的地区,最高适宜高度为120米。总之,合理的高层建筑物平面布局是保证高层建筑抗震能力的关键。
2.3合理的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不仅要满足抗震要求,还要满足经济、功能齐全、施工技术等要求。在设计高层建筑结构时要考虑实际的场地环境和建筑物本身的建设标准。另外,结构的设计还应该满足对称性。总之,对于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应该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首先,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影响因素,除材料、施工、地基、防烈度等因素外,还要考虑经济因素,之后才能确定建筑物结构类型。有利于防震的建筑平面设计包括方形、圆形、矩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等,不利于防震的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多塔形、错层、楼板开口等。次外,如果建设的高层建筑属于纯框架高层建筑,那么设计人员应避免出现框架柱倾斜、楼体倾斜等问题。因为如果框架柱倾斜,一旦发生地震就会出现剪切破坏问题,造成高层建筑的严重损坏。其次,更为重要的是结构设计一定要遵循对称原则,避免扭转问题的出现。如果高层建筑结构采取对称的结构,那么当发生地震时,其建筑物只会发生平移震动,建筑物各个部分的受力比较均匀,从而降低地震对高层建筑的破坏程度。
2.4设置多条防震线
设置防震线是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系数,提高建筑物体的稳固性。之所以设置多条防震线是因为建筑物中各个部分的结构和功能是不相同的,设计相应的反震线能整体提高高层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设置多条防震线的优势在于如果发生地震时,第一道防线的抗侧力构件在遭到破坏之后,其地震的冲击力和破坏力就会减弱。这样当地震经过多道防震线之后,地震的破坏力就会降到最低。如尼加拉瓜的马拉瓜市的美洲银行大厦,就是应用多道防震线的典型建筑,其大楼采用的是11.6米*11.6米的钢筋混凝土芯筒作为主要的抗震和防风构件,并且该芯筒又由四个小芯筒组成。相关数据显示,该高层建筑对于地震的反应用数据表示是,当发生地震时,其四个小芯筒的结构底部地震剪力值达到了27000KN,结构底部地震倾覆力矩达到了370000KN•m,其结构顶点位移值为120毫米。总而言之,设置多条防震线提高高层建筑物防震能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重视抗震概念的设计是延长高层建筑物使用年限,提高我国建筑工艺水平的关键。
3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高层建筑物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因此,做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概念设计就凸显的尤为重要。将抗震概念设计应用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各个方面,还要考虑各种外界因素以及抗震标准。这样才能提高高层建筑的稳定性,降低地震给高层建筑造成的危害程度,从而保证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作者:周宝学 单位:浙江华坤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念华.抗震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4∶78-79.
[2]李国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概念设计的应用浅析[J].江西建材,2014,02∶29.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原则;结构体系;问题
1 高层建筑的设计的基本特点
高层建筑的设计特点大都集中的体现在侧移、结构延性、轴向变形和水平荷栽等方面。而在一些竖零件中,因楼房的自重问题及楼面的使用荷栽,最终产生的弯矩数值还有轴力,它仅仅和楼房高度的成正比。再说,竖向荷载较水平荷载具有的不确定性而具有确定性。因此,水平荷载往往在高层建筑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在水平荷载的作用下的结构侧移变形会伴随着该高层建筑的楼层高度的增加会渐渐增大,所以结构侧移都是整个高层建筑设计的关键因素和控制指标。此外,结构延性也可以作为高层建筑设计的重要指标。为了保证整个高层建筑拥有足够的结构延性,就需要使其结构在进入塑性变形的阶段时仍然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而不会使自身出现倒塌的现象,因此需要在其结构的处理上采取相应的措施。还有,在整个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同样不能忽视高层建筑的轴向变形因素影响。
2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1)基础设计方案。在基础设计时,应该根据施工现场的工程地质条件,来对上层的结构类型、载荷分布、邻近建筑物影响和施工条件等诸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整理分析,以选择最合适的,且最经济的基础方案。基础设计的时候还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基的作用,在有需要时甚至可以进行地基的变形验算。除此之外,基础设计也必须要出具最为详尽的地质勘察报告,对那些缺少详尽地质报告的建筑,需要进行细致的现场查看,同时还要参考附近的建筑资料。在一般的情况下,作为同一地区的结构单元都不会用两种各不相同的类型的基础方案。
2)结构设计方案。对于一个切实可行的结构方案,实际上就是一个可以实际应用的结构形式和结构体系的总称。结构体系的完备,就必须要做到受力明确、传力简单。在简单的同一结构单元中,不适合选择用不同结构的体系混合,如果位于地震区单元附近就应该充分考虑平面及竖向规则。而从工程的具体上来说,就必须对工程中所有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的整理分析,并且与建筑方、电、水、暖等各个方面的供应商进行充分协商,在此等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结构方案的设计,以确定相应的结构方案。必要时,还要进行多种方案综合的比较。
3)计算设计简图。作为结构的计算工作,则是以计算简图为基础进一步来开展的。若计算简图选择不当,就会导致许多结构安全的问题频频产生。所以选择正确的计算简图,这也是可以大大保证结构安全的有力条件。同时,计算简图也应该有一定的构造措施,以确保简图本身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程度。如实际的结构节点不可能是纯粹的铰结点或刚结点,而与实际上的计算简图的误差就一定要控制在设计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4)计算结果分析。在计算形式上,如今都是采取一些计算机技术来进行结构的设计,网上的有关计算软件也较多,不同的计算软件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计算结果,出现不尽相同的状况也就很正常了。此时,要求工程设计师应对其计算机软件的条件进行合理的了解、运用,以不至于在计算机软件进行一些辅助计算的时候,由于设计结构的实际情况与设计程序不符。有的软件本身存在缺陷都可能对计算结果造成误差。作为结构工程师,在拿到计算机计算结果时,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判断,使结果尽可能的正确,最终顺利完成设计要求。
5)采取构造措施。结构设计时,要始终牢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压弱拉的原则”,同时还要注意构件各方面的性能,增强了解某些薄弱部位的受力性,注意钢筋的锚固长度、力度等,尤其是钢筋的执行段锚固的长度问题;最后还要充分考虑温度应力对材料的影响因素。
3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设计
1)框架与剪力墙设计。当施工中单一的框架体系的强度和刚度无法满足施工的实际要求时,这就需要在建筑平面的某些适当位置设立相应的增加较大的剪力墙来替代一部分框架,如此就形成了框架一剪力墙体系。在受到水平方向力的影响时,框架和剪力墙都需要通过有足够大的刚度的楼板及连梁组成的协同工作的结构体系。
2)剪力墙体系设计。当承受力的主体结构主体部分全部都是由平面剪力墙构件组成时,这就形成了剪力墙体系。而在这种体系当中,一堵剪力墙就能够承受全部的垂直荷载荷水平力。而剪力墙体系则属于刚性结构的一种,其位移的曲线一般都呈现为弯曲型。一般剪力墙体系自身的强度和刚度都很高,并且也具有一定的延展性、抗震、抗倒塌等性能,其也比较优越,也是一种较为优秀的结构体系,其能建的高度也大于框架一剪力墙的混合体系。
4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注重的问题
1)注重结构超高的问题。国家新出台的抗震规范及其新规范,对于建筑结构的总体高度也有一定的限制,尤其是新规范中针对建筑物超高的问题有所规定。除此之外,又将以前高层建筑的高度限制,设定为A级高度以外,还新设立了B级高度,同时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及设计方案,也都有较大的改变。所以在工程师进行实际的工程设计时,可能出现由于结构类型改变而忽略此问题,将导致施工图纸再进行审查工作时未能通过,需要进行重新的设计和召开相应的专家会议来进行确切论证,这时对工程的工期、造价等整体规划都将造成很大的影响。
2)注重结构规则性问题。当前新旧规范中规则就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新规范中新增加了许多的限制条件,且新规范还增加了强制性的条文规定“即建筑不能采用严重不符合规范的设计方案。”所以,结构设计工程师首先就必须要注重对待新规范当中的某些限制条件,以防止出现在施工后期设计图纸设计阶段的工作改动等问题。
3)注重短肢剪力墙设置问题。短肢剪力墙的定义,在新的施工规范中可以看到,它就是墙肢截面的高厚比为5―8的墙体,而且根据相应的实验数据及工程师自身的经验,对于短肢剪力墙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能力较低,同时也有比较高的限制。因此,在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中,应当尽可能的减少采用或不用短肢剪力墙,以避免产生关于设计方面的不必要的麻烦等问题出现。
4)注重嵌固端设置问题。目前高层建筑大部分都自带地下室和人防,这样就有可能会将嵌固端设置在地下室的顶板上。当然,也有可能会设置在人防顶板等等特殊位置。所以,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结构设计工程师经常会忽视了由嵌固端的设置位置不当带来的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嵌固端楼板本身的设计、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的上限等问题。建筑工程必须设计严谨,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都可能在未来的使用阶段造成严重的后果与事故。
5 结束语
高层建筑的建设发展速度很快,如果设计时单一从质量上考虑分析,其结果是不完善、不理想的。因为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工作中,不能够仅仅单一的重视结构计算工作的准确性,忽略整个结构方案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情况也不行。应该设计出更加合理的结构方案,以便选择;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并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对实际建筑设计中遇到了各种问题进行适当的处理,以达到工程设计、施工的全面质量优化、结构设计合理,且安全可靠,造价经济。
参考文献
[1]张江.超高层建筑新型建筑结构技术应用[J].新科学技术,2009(O1).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
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原则
1.1 选用适当的计算简结构计算式在计算简图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简图选用不当则会导致结构安全的事故常常发生,所以选择适当的计算简图是保证结构安全的重要条件。计算简图还应有相应的构造措施来保证。实际结构的节点不可能是纯粹的铰结点和刚结点,但与计算简图的误差应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
1.2 选择合适的基础方案:基础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类型与载荷分布,相邻建筑物影响及施工条件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选择经济合理的基础方案,设计时宜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基的潜力,必要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基础设计应有详尽的地质勘察报告,对一些缺少地质报告的建筑应进行现场查看和参考临近建筑资料。通常情况下,同一结构单元不宜用两种不同的类型。
1.3 合理选择构方案:一个合理的设计必须选择一个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也就是要选择一个切实可行的结构形式和结构体系。结构体系应受力明确,传力简捷。同一结构单元不宜混用不同结构体系,地震区应力求平面和竖向规则。总而言之,必须对工程的设计要求、材料供应、地理环境、施工条件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建筑、电、水、暖等专业充分协商,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选型,确定结构方案,必要时应进行多方案比较,择优选用。
1.4 正确分析计算结果:在结构设计中普遍采用计算机技术,但是由于目前软件种类繁多,不同软件往往会导致不同的计算结果。因此设计师应对程序的适用范围、条件等进行全面了解。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时,由于结构实际情况与程序不相符合,或人工输入有误,或软件本身有缺陷均会导致错误的计算结果,因而要求结构工程师在拿到电算结果时应认真分析,慎重校核,做出合理判断。
1.5 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结构设计始终要牢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压若拉原则”,注意构件的延性性能;加强薄弱部位;注意钢筋的锚固长度,尤其是钢筋的执行段锚固长度;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力。
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2.1 轴向变形不容忽视:高层建筑中,竖向载荷很大,能在柱中引起较大的轴向变形,对连续梁弯矩产生影响,造成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减小,跨中正弯矩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此外还会对预测构件的下料长度产生影响,要求根据轴向变形计算值,对下料长度进行调整;另外对构件剪力和侧移产生影响,与考虑构件竖向变形比较,会得出偏于不安全的结果。
2.2 结构延性是重要设计指标:相对于底层建筑而言,高层建筑的结构更柔和一些,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更大一些。为了使高层建筑结构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避免倒塌,特别需要在构造上采取恰当的措施,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
2.3 水平荷载成为决定因素:一方面,因为高层建筑楼房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仅与建筑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构件中引起的轴力,是与楼房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对某一定高度楼房来说,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结构动力特性的不同而有较大幅度变化。
3 高层建筑结构的相关问题分析
3.1 结构的超高问题:在抗震规范和高规范中,对结构的总高度有着严格的限制,尤其是新规范中针对以前的超高问题,除了将原来的限制高度设定为A级高度以为,增加了B级高度,处理措施与设计方法都有较大改变。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出现过由于结构类型的变更而忽略该问题,导致施工图审查时未予通过,必须重新进行设计或需要开专家会议进行论证等工作的情况,对工程工期、造价等整体规划的影响相当巨大。
3.2 短肢剪力墙的设置问题:在新规范中,对墙肢截面高厚比为5~8的墙定义为短肢剪力墙,且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际经验,对短肢剪力墙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增加了相当多的限制,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结构工程师应尽可能少采用或不用短肢剪力墙,以避免给后期设计工作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3.3 嵌固端的设置问题:由于高层建筑一般都带有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地下室和人防,嵌固端有可能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也有可能设置在人防顶板等位置,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结构设计工程师往往忽视了由嵌固端的设置带来的一系列需要注意的方面,如:嵌固端楼板的设计、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的限制、嵌固端上下层抗震等级的一致性、在结构整体计算时嵌的设置、结构抗震缝设置与嵌固端位置的协调等问题,而忽略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导致后期设计工作的大量修改或埋下安全隐患。
3.4 结构的规则性问题:新旧规范在这方面的内容出现了较大的变动,新规范在这方面增添了相当多的限制条件,例如:平面规则性信息、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信息等,而且,新规范采用强制性条文明确规定“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因此,结构工程师在遵循新规范的这些限制条件上必须严格注意,以避免后期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的被动。
4 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建设发展迅速。但从设计质量方面来看,并不理想。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工程师不能仅仅重视结构计算的准确性而忽略结构方案的具体实际情况,应作出合理的结构方案选择。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掌握的知识处理实际建筑设计中遇到了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梅洪元,付本臣.中国高层建筑创作理论发展研究[R].高层建筑与智能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
Key words: tall building;structure design;control parameter
摘要:随着我国高层建筑技术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如何设计出舒适、安全同时又符合人们精神生活要求,且经济实用的建筑现已成为设计师们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本现就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希望能对我们以后的工作产生帮助,使设计水准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控制参数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理 当前,我国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多以追求建筑形象的新、奇、特为目标,每栋高层都想表现自己,突出自我。而这样的结果只能使整个城市显得纷繁无序、生硬,建筑个体外部体量失衡,缺乏亲近感,拒人于千里之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高层建筑结构尺度的认真仔细推敲。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尺度的确难以把握,因它不同于日常生活用品。其主要原因有:一是高层建筑物的体量巨大,远远超出人的尺度,二是高层建筑物不同于日常用品,在建筑中有很多要素不是单纯根据功能这一方面的因素来决定它们的大小和尺寸的。
2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简介
目前,高层建筑基本上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其中在高层住宅建筑中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使用较多。
2.1 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作为竖向承重和抵抗侧力的结构,这种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该结构通常采用平面布置形式,由于剪力墙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共同作用,剪力墙应双向或多向布置。由于该结构全部由剪力墙组成,其刚度比框架剪力墙结构更好,常用于 40 层以下的高层住宅建筑等。该结构高宽比不宜大于6,其高度应考虑抗震要求。
2.2 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组合而成的结构体系。其中剪力墙承受绝大部分水平荷载,框架承受竖向荷载,两者共同受力,合理分工。剪力墙应均匀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较大和竖向荷载较大等部位。由于该结构以框架结构为主,剪力墙为辅助,因此,该结构体系适用于 25 层以下的建筑,最高不宜大于 30 层。
3高层建筑各部位设计要点
3.1梁柱受力主筋位置的设计 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框架柱的受力主筋和框架梁的受力主筋位置发生矛盾:(1)框架梁的截面宽度等于框架柱的边长。(2)框架梁的一边和框架柱重合。
3.1.1节点设计原则: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是“强剪弱弯、强柱弱梁”,首先保证框架受力主筋的位置。 3.1.2解决方法:(1)框架梁主筋在框架柱内侧通过。(2)为保证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在框架梁靠近柱侧四角增加4根钢筋作为架立钢筋。
3.2墙梁节点钢筋设计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梁或者次梁直接搁置在核心筒体暗梁或过梁上,如果框架梁的截面和暗梁和过梁的截面高度相等,就造成框架梁主筋和核心筒暗梁或过梁主筋位置互相矛盾。
3.2.1节点设计的原则。根据固定端框架梁的弯距形式,框架梁在支座位置上铁受拉,下铁受压;墙体暗梁或过梁受扭,尽量保证暗梁或连梁箍筋的完整性。
3.2.2解决方法:(1)过梁下铁设置不超过六根主筋分为两排布置,框架梁下铁布置在过梁下铁第一排和第二排钢筋之间且框架梁的接头位置全部位于支座附近,接头按照50%的比例错开。(2)框架梁上铁直接搁置在过梁上铁上,保证框架梁主筋的锚固长度满足规范要求。根据GB50204-2000规范中规定,过梁的箍筋尺寸取负误差,框架梁箍筋的尺寸取正误差,从而保证过梁和框架梁保护层厚度。(3)将过梁或暗梁截面降低或减小5cm,框架梁上铁直接锚固在过梁上,保证框架梁及楼板钢筋的保护层的厚度。 3.3主梁论文秘籍网
・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浅析
・ 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预防方法
・ 浅谈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要点
・ 企业论文_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 在论文秘籍网搜索混凝土
论文秘籍网
・ 浅析桥梁施工中裂缝出现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 半刚性基层裂缝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 浅析《裂缝》中的诗性智慧
・ 混凝土桥梁裂缝问题的若干思考
・ 在论文秘籍网搜索裂缝
论文秘籍网
・ 框架结构施工常见问题与防治对策
・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加固方法初探
・ 高层框架结构施工存在的现实问题及控制措施
・ 浅谈多层框架结构的组成与布置方法
・ 在论文秘籍网搜索框架结构
和次梁节点注意的问题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主梁和次梁的节点非常重要,主次梁钢筋的设计位置就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根据常规做法,次梁上铁钢筋在主梁钢筋之上,板筋在次梁主筋之上,如果主次梁节点钢筋设计不合理,就会造成板筋或次梁上铁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小,不利于结构的抗震。 3.4高层建筑结构的防火设计
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针对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特点,立足自防自救,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4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控制参数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各控制参数的选取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合理性等。因此。合理的选取各控制参数,有助于提高结构整体控制的效率,也有助于使结构设计更加安全、经济合理。
4.1 轴压比:限制结构的轴压比,以保证结构的延性要求。当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可以通过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的办法调整。
4.2 剪重比:限制各楼层的最小水平地震剪力,确保周期较长的结构的安全。当偏小且与规范限值相差较大时,可通过增强竖向构件,加强墙、柱等竖向构件的刚度的办法调整。 4.3 刚重比:规范上限主要用于确定重力荷载在水平作用位移效应引起的二阶效应是否可以忽略不计。当不满足规范下限要求时,可以通过调整增强竖向构件,加强墙、柱等竖向构件的刚度的办法调整。
4.4 层间位移角:限制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水平位移,确保高层结构应具备的刚度,避免产生过大的位移而影响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和使用要求。当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只能通过调整增强竖向构件,加强墙、柱等竖向构件的刚度的办法调整。
4.5 层间位移比:限制结构平面布置的不规则性,以避免产生过大的偏心而导致结构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当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可以改变结构平面布置,减小结构刚心与质心的偏心距达到规范要求。
4.6 周期比:限制结构的抗扭刚度不能太弱,使结构具有必要的抗扭刚度,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当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只能通过调整改变结构布置,提高结构的抗扭刚度。
4.7 刚度比:主要为限制结构竖向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结构刚度沿竖向突变,形成薄弱层。当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可以适当加强本层墙、柱和梁的刚度,或适当削弱上部相关楼层墙、柱和梁的刚度以满足要求。
5以框架为例概述设计参数的选择
5.1框架计算简图的处理
5.1.1无地下室的框架结构
为了加强底层的整体性,可以在 0.00m附近设置基础连系梁。由于基础连系梁的设计仅为构造设计,无法平衡底部柱脚的弯矩,更不能够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分,底层计算高度 H 显然不能取用基础连系梁顶面到一层楼盖顶面的高度。正确的设计是:柱的 H 值取用基础顶面至连系梁顶面的高度,也就是把基础连系梁以下的部分看作底层,而把实际建筑的底层作为第二层计算,层高取用连系梁顶层至一层楼面的高度。当采用这样确定计算简图时,应注意底层柱的配筋应取用基础连系梁顶面和基础顶面中较大内力设计值进行计算。 5.1.2带有地下室的框架结构
关键是合理确定上部结构的嵌固位置。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都没有明确提出具置,需要我们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分析。采用箱型基础或者能够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地下室结构时,可以将地下室顶作为框架上部结构的嵌固位置。在利用 PKPM进行设计时,楼层总数仅输入地下室以上的实际层数,底层的实际层高就是层高H。这样设计的地震作用和实际情况较为接近,但是竖向荷载的计算仅计算到底层的柱底处。当地下结构是采用的筏板基础,嵌固位置最好取在基础顶面。在利用电算时,总层数应为实际的楼层数加上地下室的层数。如当建筑地上 6 层时,地下 2 层时,总层数取 8层。按此确定的计算简图经整体计算后,地震作用相对保守,结构设计比较安全。
5.2结构计算参数的选取
5.2.1 地震力的振型组合数 地震力的振型组合数,对高层建筑,当不考虑扭转耦联计算时,至少应取 3,当振型系数多于 3 时,宜取 3 的倍数,但不应多于房屋的层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指出,合适的振型个数一般可以取振型参与质量达到总质量的 90%所需的振型数。SATWE 已有这种功能,可以很方便地输出这种参与质量的比值。此外,由于耦合计算的地震剪力通常小于非耦合计算,仅结构存在明显扭转时才采用耦合计算,但在必要时应补充非耦合计算。 5.2.2 框架结构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组合
当活荷载较大时,是否进行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组合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非常大。使程序给定的梁设计弯矩放大系数,也不一定能反映出工程实际应力分布的情况,有可能造成结构不安全或保守。应注意的是 PKPM中无法区分荷载规范,因此很难实现“荷载规范”区分荷载种类和楼面荷载折减系数的要求,程序中不区分不同的楼面活荷载类型,一般均按楼面活荷载类型考虑并取相应的折减系数,PKPM计算程序对楼面活荷载的折减是不全面的,使用 PKPM计算时,应考虑区分不同构件进行分步计算,并在荷载输入时将楼面活荷载折减。风荷载体型系数的选取应注意,当多个建筑物,特别是群集的高层建筑,相互间距较近时,宜考虑风力相互干扰的群体效应;一般可将单独建筑物的体型系数乘以相互干扰增大系数,该系数可参考类似条件的试验资料确定;必要时宜通过风洞试验得出。
6结束语
【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施工质量;设计质量
引言
一直以来,支撑和满足建筑空间嘴重要的一个体系就是建筑结构,结构设计它是一门非常具有学问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结构设计也在不断地进步着。即便如此,它的基本原理却是一成不变的,因此,结构设计最根本的理论依据就非这些基本原理构莫属了。虽然我们并不会经常在工程师的图纸上看到这些基本原理,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能否认,那就是始终指导与贯穿着结构设计全过程的正是这些基本原理。在实际操作之中, 因为不同的原因, 结构设计人员容易在砌体结构设计、屋面梁与配筋、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等等环节出现一些问题,导致失误。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 砌体结构的设计
1.1 多层砌体房屋的建筑局部尺寸都不能满足抗震要求,此部位没有设构造筋。国家有关条例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时,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非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内墙阳角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不应当小于lm。结构破坏最容易的地方就是这些局部部位,在这些部位不能满足要求的条件下,结构设计应采取一定的弥补措施,例如:采取加强的构造柱、增加横向配筋等措施。
1.2 房屋四角与其余部位构造柱采用一样的配筋。建筑抗震有关规定,房屋四角构造柱可适当加大配筋和截面。有些设计人员不论什么部位,都采用一样的设置,这种做法会导致各种柱体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还会造成浪费。比如房屋外墙最容易损坏的部位就是它的四个角,在构造柱的设计上面,应当适当的加强。
1.3 砌体结构布置方式可以有几下分析: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布置。对于空间较大的,设有沿进深方向的梁支承于纵墙上,就让纵墙来承担其重量。楼板沿纵向搁置, 就会形成横墙承担重量,横墙间距不入,一般就能满足抗震的需求,,同时纵墙因为存在轴压力,所以就提高了抗剪的能力。另一方案就是纵墙承重与横墙承重沿竖向交替布置,但是此种方案在实际操作中使用的并不多见。纵墙承重的结构布置方案,横墙间距大、数量小,并且轴压力较小,所以对抗震极其不利,纵墙多容易引起弯曲破坏所以在选用的时候要小心谨慎才是。混合承重结构布置的方式较为各异 ,,比如内框架砌体结构、底层框架砌体结构和局部框架砌体结构等等。此结构体系由两种结构体系组成,弹性模量以及动力性能两种,这两个组成部分相差较大,所以抗震结构形式并不是很好。但它能满足建筑使用的要求。使用空间也很大。总之,选择哪种砌体结构是抗震结构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应当从抗震的概念设计出发,综合建筑使用功能、技术、经济和施工等方面来正确选择。
2 屋面梁和配筋
2.1 屋面梁配筋太少。结构建模时,设计人员为了方便,屋面梁直接使用和层梁一样的尺寸。因为屋面梁荷载很小,计算结果配筋很少,因此屋面梁在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和受力等作用下因配筋率过低导致裂缝宽度较大。
2.2 受扭屋面梁缺少必要的腰筋。对于一般的梁,为了保持钢筋骨架的刚度,同时为了承受温度和收缩应力及防止梁腹出现过大的裂缝,一般构造措施为梁腹板高度大于450mm时加设腰筋,它的间距要小于200mm,然后拉筋勾连。对于受扭构件有关条例的规定,其纵向受力钢筋的间距应小于200mm与梁截面短边长度。对于设置悬挑檐口的屋面梁,在结构设计中误等同一般梁,未按受扭构件设计配筋。
2.3 楼层平面刚度。一些设计在缺乏基本的结构观念以及结构布置缺乏必要措施的时候,采用楼板变形的计算程序。即使程序的编程在数学力学模型上是成立的,甚至是准确无误的,可是在确定楼板变形程度上却很难做得非常精确。首先计算的大前提都做不到“精确”,就更不要指望其结果会“正确”了。据此进行的结构设计肯定存在着结构不安全成分或者结构某些部位或构件安全储备过大等现象。为了使程序的计算结果基本上反映结构的真实受力状况而不会导致根本性的误差,设计时就要尽量将楼层设计成刚性楼面。
3 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 高层建筑结构平面和立面形式的选择,要让建筑的三心,即几何形心、刚度中心和结构重心尽量汇于一点,也就是三心合一。加入在结构设计中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就会产生扭转问题。扭转问题就是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发生的扭转振动效应。 它在风载等水平荷载载荷情况下会对结构产生危害,为避免由此产生的危害,就要求在结构设计的同时,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以及平面布局,尽量地让建筑物达到三心合一的效果,因此在选择的时候,平面以及立面形式是极其关键的。高层建筑的平面一般要采用简单、规则和对称的形状,而至于非常复杂的平面形式,是要尽量避免使用的,以往震害的资料表明,高层建筑物容易造成震害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平面布置不对称、过多的外凸和内凹等复杂形式。在高层结构的抗震设计中,结构体系的选择、布置和构造措施比软件的计算结果是否精确更能影响结构的安全,不仅要考虑结构安全因素,而且要综合考虑建筑美观、结构合理和便于施工以及工程造价等多方面因素。资料及力学分析表明,在不对称结构中,结构在凹凸拐角等处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因此会带来破坏,在实际应用中应尽量避免。至于完全对称的结构,也应注意凸出部分的尺寸比例。对于凸出部分过长的,结构设计中就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结构的竖向布置要尽力做到刚度均匀并连续,避免结构的刚度突变及出现软弱层。刚度突变和软弱层的出现一般都是由于切断剪力墙造成的,如果在结构设计中要求一定要切断少数剪力墙时,其他剪力墙在该切断层处就要必须加强。总之,标新立异的平面和立面设计是以结构的抗震及安全性能为代价的。
4 总结
建筑结构设计的推动者和执行者就是结构工程师。因此。想要让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可靠、经济、安全、适用,就必须充分发挥结构工程师的突破能力。这就需要工程界和教育界直接共同配合。不但要加强计算机的应用,加快新型高强、轻质、环保建材的研究应用,还要推广概念设计思想。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与配合下,我们的设计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长远,马文明,付丽丽等,.结构设计的新思路《大科技》2009年。
[2]刘连江,牛莉,高层结构设计的主要问题 ,《城市建设》2007年。
[3]李芸,谢家齐,结构设计的规范,《中华民居》2010年。
【关键词】结构设计;结构优化;结构类型
0引言
建筑结构优化,即在一些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案中选取最优的或最适宜的设计方案,它参照数学中的模型最优化原理应用到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方案的优化比选中。研究发现,建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是否稳定、耐久、合理等,主要决定于在建筑结构设计时选定的结构类型是否最优、是否最符合工程结构的需要。对于同一座建筑工程项目,不同的结构设计师知识储备不同,因此可能会设计出不同的结构类型、结构体系,但经过结构方案的优化、从而选取最优化的结构类型,提高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稳定性能。
1建筑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
1.1荷载设计
研究发现,任何一座建筑结构都需要受到水平力和竖向荷载的作用,同时建筑还要承受较大的风荷载、地震力的作用等。当建筑结构的整体高度比较低时,由结构本身的重力引起的竖向荷载对结构的作用比较明显,而水平荷载作用在结构上,产生的内力和位移比较小,往往在计算时不考虑水平荷载的作用;若在较高层建筑设计中,虽然所受到的竖向荷载仍对结构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但水平荷载对建筑结构本身的影响比竖向荷载产生的影响更加强烈。研究表明,随着建筑结构整体高度的逐渐增加,水平荷载对建筑结构产生的影响越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在建筑结构高度较高时,结构所承受的水平荷载对结构的影响则不可忽视。
1.2选取结构类型较轻的
在建筑结构优化过程中,要尽量选取结构体较轻的。在现代结构优化设计中,设计人员越来越重视选用轻质高强材料,从而做大程度上减轻整体结构的自重。由于在多层建筑结构中,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影响处于较次要地位,结构所承受的主要荷载是竖向荷载。由于多层建筑楼层较少,整体高度相对比较低,结构自重相对来说较轻,对材料的强度要求不是特高。
但随着建筑结构高度的增加,在较多的楼层作用下,结构产生的自重荷载则会比较大,使得建筑结构对基础产生较大的竖向荷载,同时在水平荷载的作用下,结构的竖向构件(柱)中会产生较大的水平剪力和附加轴力。为了使得结构满足刚度和强度的要求,通常采取加大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但是加大构件的截面尺寸会使得结构的整体自重增加。因此在高层建筑结构首先应该考虑如何减轻结构的自重。
研究表明,当在高层或超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时,选用结构强度高、自重较轻的钢结构、高强混凝土结构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小建筑结构的自重。
1.3 侧向位移
据相关资料表明,建筑结构的侧向位移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因此,在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中,对层数较少、高度较低的结构,可以不考虑其侧向位移对结构的影响。但随建筑结构高度的增加,整体结构的侧移对结构产生的影响则不可忽视。
研究表明,由于水平荷载对结构作用产生的侧移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且侧移量与结构高度成一定的关系。
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时,既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结构整体是否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能否承受风荷载的冲击作用,又要求结构具有足够的抗侧移性能,当建筑结构受到较大的水平力作用下,其可以很好地控制产生过大的侧移量,确保结构整体的稳定性能。
与低层或多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结构的刚度稍微差一些,在发生地震灾害时,结构的侧向变形更大。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结构在进入塑性阶段后,结构整体仍具有较强的抗侧移性能,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则需要在高层建筑结构的构造上采取合适的措施,确保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从而满足结构的刚度要求。
2建筑优化方法综述
2.1基本假设
(1)弹性体假设
目前,对建筑结构进行工程分析时,均采用弹性的分析方法。当结构受到风荷载或竖向荷载时,假设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符合建筑结构的实际受力状态。但是当受到地震灾害或台风袭击时,结构产生较大的侧向位移,更甚出现裂缝,使得结构进入到塑性阶段,此时不可以再用弹性变形计算,应采用弹塑性理论进行分析。
(2)小变形假设
小变形假设普遍应用于结构变形分析中。但当结构顶点的水平位移与结构的高度比值大于0.002时,就不可以忽略P―Δ效应对结构的影响了。
(3)刚性楼板假设
在高层建筑结构分析时,假设楼板的自身平面内刚度无限大,而自身平面外的刚度则忽略不进行计算。采用这一假设,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高层建筑结构位移的自由度,减小了计算的难度,并为筒体结构采用空间薄壁杆的计算理论提供了保障。研究发现,刚性楼板假设一般适用于框架结构体系和剪力墙结构体系中。
2.2结构优化方法
(1)并行算法
由于高层建筑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结构的抵抗水平力的性能。因此,抗侧移性能的强弱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因素,且是衡量建筑结构安全性、稳定性能的标准。
由于在建筑结构中,单位建筑结构面积的结构材料中,用于承担重力荷载的结构材料用量与房屋的层数近似成正比例线性关系。此外,用于建筑结构楼顶的结构材料用量几乎是定值,不随结构的层数变化;但是用于墙、柱等结构构件的材料用量随楼房的层数成线性正比例增加;而对于抵抗侧向移动的结构材料用量,与楼房结构层数的二次方的关系增长。图3-1表示在风荷载作用下的5跨钢框架结构,不同的结构层数结构材料各个构件用量。
研究表明,楼房结构所采用的结构体系是否具有较好的抗侧力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结构材料的用量,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条件,通过精心设计确定结构的最优化设计方案,使结构体系的材料用量降低到最小程度。从上图中的虚线以上阴影部分就是结构优化设计节约的钢材用量,因此高层建筑结构方案的优化设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工程的总造价。
(2可靠度优化法
在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时,必须进行结构的整体可靠度优化。在地质灾害发生不活跃的地区,风荷载是主要的水平荷载。因此,在非地震灾害区高层建筑结构的方案选型时,应优先选用抗风性能比较好的结构体系,也就是选用风压体型系数较小的建筑结构体系。比如结构外形呈曲线流线型变化的建筑结构圆形、椭圆形等,或是结构从下往上逐渐减小的截锥形体系的风压体形系数较小,有利于很好地抗风。此外,在对结构进行平面布置时,适合选取结构平面形状和结构刚度分布均匀对称的结构体系类型,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风荷载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引起的结构变形和内力的影响。同时,还要限制高层建筑结构的高宽比,避免结构发生倾覆和失稳现象。
(3)高层体系优化法
由于建筑使用性能的不同,所以其对内部空间的要求不同。同时,高层建筑结构使用功能不同,则其平面布置也发生改变。通常,住宅和旅馆的客房等宜采用小空间平面布置方案;办公楼则适合采用大小空间均有;商场、饭店、展览厅以及工厂厂房等则适宜采用大空间的的平面布置;宴会厅、舞厅则要求结构内部没有柱子的大空间。由于不同的结构体系可以提供的内部空间的大小不同,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应该首先根据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选用合适的结构类型。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确定高层建筑结构方案时,要全面考虑结构的使用功能、场地类别、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地基基础类型、结构材料和施工工艺,同时还要考虑结构的设计、技术以及经济保障等,选择最优化的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1] 谢琳琳.关于高层建筑结构选型决策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